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2024-06-18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通用8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1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让我们荡起双桨》、《学会查“无字词典”》、《古诗两首》、《做一片美的叶子》、习作

1、练习1。

课文间联系:

本单元的课文以“诗”为主,无论是诗歌体裁还是散文,文章中都透露出浓浓的“诗”的韵味,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诗歌,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挚感情。《古诗两首》作者杜牧和张继通过写景和寓情于景等的写作手法,分别抒发了热爱大自然和客居他乡的忧愁之情。《做一片美的叶子》通过写叶子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再由物及人,由“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我们要学习叶子那种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三篇文章都是立足于文章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为目标。《学会查“无字词典”》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光可以从书本上上学,也可以从生活中学,引导学生体会新的学习方法。

单元主题目标:“自学诗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三课。2.学习本单元37个生字,只识不写生字17个,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仅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5.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6.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7.会把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教学重点: 1.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教学难点:

1.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2.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3.学写作文,会把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单元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3课时; 《让我们荡起双桨》 2课时; 《学会查“无字词典”》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做一片美的叶子》 2课时;习作1 2课时; 练习1 3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 课时。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习作

2、练习2。课文间联系:

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为立足点。《北大荒的秋天》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西湖》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美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拉萨的天空》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拉萨天空的湛蓝、透亮,表达了作者对拉萨的喜爱之情。这三篇文章都是形神兼备的美文,是指导朗读即背诵的好材料,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及文化积累。

单元主题目标:“陶冶审美情趣”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体会文中比喻、拟人写法的形象性、生动性、并能仿照例子写比喻句。5.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根据语言环境体会其意思。2.品读感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

1.了解一字多义,并能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字义。

2.掌握一定的构词规律,仿照它写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由此迁移,学会构词。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生动性、形象性,并能仿照例子写比喻句。单元课时安排:

《北大荒的秋天》 2课时; 《西湖》 2课时; 《拉萨的天空》 2课时;习作2 2课时; 练习2 3课时; 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习作

3、练习3。课文间联系: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读有趣故事的同时,明白一定的道理。《蒲公英》围绕太阳公公和蒲公英种子展开,讲述了两颗蒲公英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劝诫最后干死,而听从太阳公公的话的种子茁壮成长的故事。《三袋麦子》讲述的是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和小猴围绕麦子展开的一则童话故事。《哪吒闹海》讲述了哪吒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地打败东海龙王父子的故事。这三则故事的内涵呈螺旋上升,由蒲公英的被动到小动物的主动,再到哪吒的不畏强暴,精神境界不断提高。三篇文章,都是以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为立足点的。

单元主题目标:“提高自身修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讲述故事。2.学会本单元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3.学习《蒲公英》《三袋麦子》《哪吒闹海》,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童话故事的警示力量,培养学生提高自己的修养。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课文所要阐述的学习精神。5.练习排演课本剧。

6.口语交际,懂得在遇到意外的时候要沉着、冷静,更要用适当的办法自救和求救

7.观察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注意重点突出,把对画面上景物的描写与动物的描写组成一篇文章。

教学重点:

1.能分角色朗读好课文,会复述故事。

2.精读感悟课文,体会寓言、童话故事的警示作用。3.想象画面内容,写好景物描写,注意描写景物的观察顺序。教学难点:

1.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2.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3.写好添加的小动物,注重外形和动作描写 单元课时安排:

《蒲公英》

2课时; 《三袋麦子》

2课时; 《哪吒闹海》

2课时;习作3

2课时; 练习3

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 课时。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习作4,练习4。课文间联系: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中外名人的真实故事。前两篇是寓含深刻道理的历史故事,后一篇是科学家的故事,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的身上都反映出优秀的品质,值得学生学习。《第八次》是一篇外国历史故事,讲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故事。《卧薪尝胆》是一篇中国历史故事,它写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个历史人物成败变化的故事。《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让学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教学时要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默读和朗读,通过抓重点词语和重点段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单元主题目标:“品质教育”

1.学会本单元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从古今中外历史名人身上学习他们忍辱负重、发奋图强等优秀品质。4.读读背背与课文《卧薪尝胆》有关的成语歌和《劝学篇》的名言警句。5.学写留言条。

6.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注意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教学重点: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卧薪尝胆”等的意思,会用““建议”、如果„„就„„”、“果然”造句。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人物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

1. 阅读中读出学生各自的体验与感受。

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观察顺序,动静结合,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景物写美。3.学会写留言条。单元课时安排:

《第八次》

2课时; 《卧薪尝胆》

2课时;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课时;习作4

2课时; 练习4

3课时; 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 期中复习2课时; 期中调研与讲评 2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为“景物聚焦”,共安排了三篇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麋鹿》。其中,《青海高原一株柳》为我们展现了一课在青海高原恶劣环境下顽强生存的柳树,使我们联想到许多想这棵柳树一样不畏逆境、顽强生存的的伟大人物。《草原》作为一篇散文,表达了蒙汉两族同胞之间的深厚情谊。《麋鹿》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单元生字词语,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3.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的有关段落。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同时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的有关段落。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同时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四、单元课时安排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2课时 16.草原 2课时 17.麋鹿 3课时习作 5 2课时 练习5 3课时 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练习6,习作6。课文间联系:

这三篇课文都是科普类的文章。《石头书》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故事,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全文采用拟人化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航天飞机》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从普通飞机视角,用拟人化手法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相关知识,展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天事业上的新成果。

三篇课文语言生动,充满童趣,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三篇文章都将枯燥的科学知识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单元主题目标:“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1.学会本单元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懂得文章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4.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具体介绍的方法,能给别人介绍自己的某学习用品或小制作。

5.学习多音字的读音和不同场合的用法。6.积累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和古诗。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弄懂课文所呈现的科学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能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单元课时安排:

《《石头书》

2课时; 《小稻秧脱险记》

2课时; 《航天飞机》

2课时; 《练习6 》

3课时; 《习作六》

2课时; 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军神》、《掌声》、《金子》;一篇习作“我的学习伙伴”和一个综合练习七。课文间联系:

三篇课文都充满一定哲理,通过人物的一件事或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三篇文章共同的特点旨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感悟坚忍不拔的意志,正确地看待自己,善于转变自己的思路。《军神》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几个部分写刘伯承将军年轻时一次眼睛负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掌声》通过小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人需要掌声,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金子》一文由彼得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者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单元主题目标:“正确看待自己与别人”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感悟坚忍不拔的意志,正确地看待自己,善于转变自己的思路。

4.学习默读课文和快速阅读的习惯,并能有条理地讲述课文故事。养成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查阅资料的习惯。

5.认识戏剧中常见的几种脸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读背成语和贤文,理解意思,了解战斗英雄的故事及古人刻苦学习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优良的品质。

6.摆放身边的玩具,并通过摆放玩具编写童话故事。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相关片段。2.由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质教育。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共思想、共行动,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2.练习编写童话。单元课时安排:

《军神》

2课时; 《掌声》

2课时; 《金子》

2课时; 《练习7 》

3课时; 《习作七》

2课时。

单元练习与讲评 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

《每逢佳节倍思亲》、《孙中山破陋习》;习作“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和一个综合练习八。

课文间联系:

本单元课文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重点,要求学生旨在理解诗句意思,为习作写古诗的研究报告作准备。

两篇课文写的都是作者或文中的人物回忆年少时的事,《每逢佳节倍思亲》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以《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为题,使一股浓浓的亲情溢于纸面。《孙中山》一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的活泼能干,缠足时和缠足后肉体及心灵上的痛苦,强烈的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

单元主题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词义,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能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人物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故事,能背诵诗句和成语。

4.拓展与课文、练习相关的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故事,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5.掌握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把自己对诗句的研究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6.掌握请假条的格式,会写请假条。教学重点:

1.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学习默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教学难点:

1.掌握请假条的格式,会写请假条。

2.初步懂得什么叫研究报告,如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单元课时安排:

《每逢佳节倍思亲》

2课时; 《孙中山破陋习》

2课时; 练习8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2

一、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

(一)口算中的错误

10.6-8=9.8

3-2.8=1.8

5-3.9=4.4

这三道口算题的错误之处都在于学生没有将数位对齐计算。

(二)笔算中的错误

第一题的错误原因是得数中间的0未写,而学生的解释是“上课时老师不是说可以利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吗?”是啊,这位同学将小数中间的0和小数末尾的0理解成同一概念了。可以看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没有学好。

第二题的错误原因是在得数的整数部分的十位上也写了0,问学生这样做的原因,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就是凭感觉做。做数学题最怕的就是凭感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思考随意做的做题习惯。

第三题的错误原因是被减数百分位上的数不够减,就把减数百分位上的9直接移下来。这类题是被减数小数位数小于减数小数位数的题,错误比较普遍。

(三)简便计算中的错误

8.44-(5.44+2.8)

=8.44-5.44+2.8

= 3+2.8

= 5.8

整数加减法中减法的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即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这个性质学生熟记于心,但运用起来却不得心应手。在把括号摘掉的时候括号里的加号总是忘了变成减号,因此导致错误。

3.06-0.18+0.82

= 3.06-(0.18+0.82)

= 3.06-1

= 2.06

这道题目学生极易和上一题利用减法的性质解题混淆,尤其是当看到后两个数加起来的和是整数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再加上题目中的要求是怎样简便怎样算,因此,学生就坚定地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7.5+4.9-6.5

= 7.5+6.5-4.9

=14-4.9

= 9.1

在移动数的时候要带着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对学生说:“每个数前面的符号就像是数的孩子,在移动这个数的时候一定要记着将它的孩子一起带走,并保持该运算不变。”

4.9+0.1-4.9+0.1

= (4.9+0.1)-(4.9+0.1)

= 5-5

= 0

这种类型的题目(包括乘除法中类似的题目)学生是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可能这也和每个人的视觉效应有关吧,对称在这儿起了不小的坏作用。

二、对策思考

传统的计算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是:从基本训练—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巩固练习、重复操作—形成计算技能。学生因计算的枯燥而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那么,对于计算教学来说,什么才是更重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还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局限于计算本身,在课堂教学中,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显然是不够的,因为相对于计算的熟练程度来说,寻找解题方法,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显得更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研究表明,计算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学生在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计算速度快,巩固性也强。因此,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情境。如可以采取“帮助小兔找回家”“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形式进行算式与得数的连线;也可以设计一些闯关的竞赛类的题目,让学生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还可以设计“啄木鸟医生”“小马虎的作业”等纠错练习,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和校正错误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避免因为单调的计算而产生的枯燥、乏味的感觉。当然,将一组基本练习融合在一定情境中,也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注重计算的算理理解

在重点探究算法时,要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是不合理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初步明确算理。重点探究后,也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他们继续尝试,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受小数的计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学生要养成以下几个习惯:(1)审题清。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看清数字,而出现计算错误。有时会把数看错,如把123看成128,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看清题目的习惯。(2)书写明。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时因为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而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3)计算细。计算时一定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弄清运算顺序,看清运算符号。(4)检查真。检查和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四)注重习题的层次性

计算是一种技能,需要在一些有层次的练习中加以巩固与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规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的速度。设计计算练习时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到再造性,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考虑立足于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又要在不断变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有趣的数学,避免重复、机械、大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坚持计算每天一练

设计准备题,做到每天一练。在每节数学课前候课的5分钟里,笔者每天出2道计算题,或10道口算题在黑板上,让学生养成习惯,铃声一响,就拿出准备好的专门的计算练习本做题。第二遍铃声响起时,教师讲评,对容易出错的题在黑板上板演,同时同桌交换批改,有错误课后订正。

一位教育大师曾说过: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笔者认为,计算教学只有将计算源头的错误纠正,态度端正,才能得来解题的“清如许”,才能让个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怕数学,爱上数学,并一天一天地成长、进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3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去。因此,在整数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把它组成一个单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单元安排了6个例题,具体如下:

例1:两位数乘10的口算(包括几十乘几十)例2: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例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例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例5:两位数乘几十的笔算 例6: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能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11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一、教学内容: 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1千米是多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分别是: 例1:认识千米 例2:认识吨

二、教学目标: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 千米的长度概念以及1 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顿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具体安排如下:

例1:初步体会从问题出发的推理过程,解决有三个已知条件的,求还剩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例2:利用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解决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求一共多少或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从问题开始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统计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的计算。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把计算从加减或乘除的同级运算扩展到加(减)乘(除)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本单元只教学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安排了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2: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3: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材把不同级的混合运算分成了“有乘法也有加减法”和“有除法也有加减法”两段,各安排一道例题教学,降低了认知难度,能方便教与学。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五单元:年、月、日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计量单位中,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难以体验一个单位具体有多少,而且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教材把时间单位的教学分成两段安排。本单元是教学时间单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级教学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再来教学年、月、日的知识,以及24时记时法。全单元安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认识年、月、日 例2:认识平年和闰年 例3:认识24时记时法 例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 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数,以及判断平年、闰年;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是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些知识是平面图形面积的起步知识,在以后教学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全单元安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1、例2:认识面积 例3:认识面积单位

4、例

5、例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7: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9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在直观图形的帮助下比较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相同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单元一共编排5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1、例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例3:“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例4: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例5:“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用简单的描述一些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能正确运用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往采用小数表示。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1、例2:认识小数 例3: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8、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五、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一、教学内容:

例1:简单的数据汇总

例2:分析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先分组再汇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把数据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体验统计结果过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4

教材简析:

本单元给我们安排了《怀素写字》、《小河与青草》、练习6三项学习任务。《怀素写字》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奋学习、苦练语文基本功有着积极意义。

《小河与青草》则通过寓言与童话的形式,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万物互相依存,做事要密切合作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语言规范,插图新颖,富有儿童情趣,有利于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练习6安排了5个版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说说写写、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教学理念:

1、以教材为载体,借助文本,拓展其与社会、科学、自然、音乐等的的联系,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识了字,理解了词语,而且认识了事物,丰丰富了知识。

2、生活与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知识,更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掌握偏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录音机。

课时安排:

12、怀素写字……………………………2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5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能通过把两、三位数看作相应的整

十、整百数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数学思考,积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逐步养成细心读题、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算理。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以及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等问题的笔算方法。

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推算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初步形成估计的能力,发展估计的意识。

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 念,探索并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合理估计物体的轻重。

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基本特点,体会长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看一看、围一围、指一指、量一量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图形与几何的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十数(含几百几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会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对除法运算意义以及相关运算性质的感知,提高初步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类推、归纳的能力,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在进行口算、笔算以及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计算和验算习惯,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会用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策略之一,进一步发展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初步感受策略运用的 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解答一些已知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和一个数量,求另一个数量 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实践并体验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提 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知道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在识别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用合适的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变换图形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及其运动变化的兴趣,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正确识别简单图案或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平移或旋转前后相关的图形;

2、用合适的方法制作轴对称图形。

第七单元: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

2、使学生能借助直观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 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使学生在认识分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使学生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根据给出的没有均分的图形,估计各部分大约占整体的几分之 几。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整

十、整百数乘或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与笔算,提高运算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条件出发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加深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积累从现实情境中发现、提出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丰富对千克和克的认识,能选折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进行相关质量单位的换算,提高估计和测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含义,能用简单分数描述相关生活现象,感受数概念的扩展及其价值。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基本特征以及平面图形周长的认识,能正确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积累认识和研究有关平面图形问题的经验。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认识,提高识别轴对称图形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8、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学习情况以及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不断增强反思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反思的态度和习惯。9.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和大小关系,提高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笔算与估算,提高运算能力。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方法,加深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积累从现实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折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丰富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的认识,能选折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能正确解答一些求经过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增强用简单分数描述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的概念的扩展以及价值。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基本特征以及平面图形周长的认识,能正确计算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认识平面图形以及研究有关平面图形问题的经验。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8.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掌握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统计观念。9.使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进行含有两级运算或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能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角以及平行和相交等基础知识,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6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景物聚焦”,安排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草原》和《麋鹿》三篇课文。

《青海高原一株柳》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描写了一株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而又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这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草原》一文可以说是采用以景诱人,以情感人的写法,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本文的场面描写富有激情、细腻贴切,把民族互动的真情融入其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课文优美语句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景美、情更浓。

《麋鹿》一文可以说是采用以景唤人的写法。唤醒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亲情,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加上一点传奇故事的组合,更让人感到有几分神秘。

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3、展开想象,来理解文章语句及中心。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文章的中心。

5、能把握课文中心思想并联系自身,在自己心中种下坚毅、顽强的品格。教学重点:

1.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通过课文内容、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文章含义。

2.让学生读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训练用词的准确性。单元设计意图:

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情感表达方面、写作方法上都有所区别,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无穷。所以本单元要紧扣写景文章的赏析及写作来教学,渗透如下思想:

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

二、动静结合,写好景物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7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寓言故事《蒲公英》告诉小朋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能从事物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神话故事《哪吒闹海》刻画了一个为名着想、不畏强暴、赶斗邪恶的小英雄。

总体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2.学会本单元生字。掌握多音字“泊”、“干”的用法。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并能学习运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蒲公英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朗读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2.体会寓言的含义: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蒲公英图片。

图上画的是什么植物?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2.教学生字:蒲绒降伞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1.出示自读要求。

⑴自由轻读练读课文两至三遍。

⑵画出生字词,练读生字字音。

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读出下面生字词。

⑵指导朗读长句子。

⑶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范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小降落伞”指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3.指导朗读。

指图1,小朋友看,你们看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去,它们的心情多么激动,多么愉快。我们读第一自然段时,要用什么语气?

四、作业。

1.描红。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卡片。2.按要求填空。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⑶理解词语。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黑黝黝

⑷指导朗读。要求用亲切的语气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课文。思考:小降落伞听了太阳公公地话,有什么不同地说法?

⑵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⑶理解重点句。

①出示投影片。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在就会变成百万富翁。

这颗种子说了几句话?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指导用蔑视的语气读这句话。

这颗种子认为哪儿有意思?它为什么认为那儿有意思?

理解“百万富翁”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来读2.3两句话。

②出示投影片。

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指名读句子。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

指名说说另外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面去。

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这句话。

③指名有感情读两颗种子的对话。

3.细读第4自然段。

⑴她们的结果怎么样?一起来学习第4自然段。

⑵指名读第4自然段。

说说几种小降落伞的不同结果。理解“竞相开放”“装点”

⑶再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⒈齐读全文。⒉复述课文。⒊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词。

1.教学生字字形 2.指导书写 3.练习描红

五、作业。

1.读下面几个词语,再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一阵阵 黑黝黝 金灿灿

2.用“可爱”“亲切”造句。

三袋麦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能讲述这个故事。2.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⑵会读、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烙饼 发霉 麦囤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

⑶理解词语:

烙饼 发霉 麦囤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土地爷爷向三个小主人公询问他们各自处理麦子的情况。

四、精读课文内容。

1.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诗怎样做的?他们地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

3.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在连起来说。

4.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

五、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2.练习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理解课文内容。

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

土地爷爷夸___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___(怎么样)

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舌头”、“节俭”、“满满的”。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四什么语气,说话时地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

同座位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

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

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

⑴看板书:自己练读。

⑵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

⑶学生练习口述,同座位分角色口述。

⑷指名学生口述。

三、总结全文:

1.指名学生口述全文。

2.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想小猴学习。

四、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书后第三题。

2.课后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板书:

小猪--吃光了---憨厚 小牛--保存---节约 小猴--全种地---聪明能干

哪吒闹海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哪吒闹海的经过。教学准备:

1.课件。以便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故事背景,为学习本课作准备。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本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最喜欢哪个人物呢?

2.看来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屏幕上出现的这些动画人物,你们认识吗?(屏幕上依次出现米老鼠、柯南、飞天德、孙悟空、哪吒的图象。)

3.你们听说过哪吒的故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出示“哪吒”两字并加注拼音。)

4.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看,小哪吒多神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哪吒出生不久大闹东海的故事。

5.出示课题《哪吒闹海》。(用动画片的片头。)

二、初读课文

1.你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请大家先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中的生字不多,你掌握了吗?有没有不理解的?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摇晃、洗澡、机灵、作恶多端、随即、火焰、捉拿、兴风作浪、混天绫、乾坤圈、称霸一方、巡海夜叉、嗷嗷直叫、扔。)

3.学生交流。

4.小朋友,你喜欢这个神话故事吗?你愿意来读给大家听吗?

5.指名读课文并纠正字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哪吒闹海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齐读第一节并回答:出示句型:因为--所以--

3.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做了很多坏事,出示动画片片断,东海龙王父子作了哪些坏事?

(不下雨,要百姓送供品;吃童男童女等。)

不仅这样,他们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一边说一边出示动画片)

4.所以哪吒决定治一治他们,为百姓出口气。

5.你觉得小哪吒这个想法说明什么?

6.齐读课文第一节。

四、总结课文

1.哪吒是怎样制伏东海龙王父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抄写课后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本课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说到哪吒来到大海边,他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的呢?

2.说得真好,看,哪吒来了。

(电脑出示巨幅哪吒画像,下面有各种兵器:金箍棒、九齿钉耙、乾坤圈、禅杖、大刀、板斧、长枪、锤子、混天绫。)

3.请小朋友仔细看图,哪吒就这样来的吗?

(由学生上来点击加上混天绫和乾坤圈。)

4.谢谢这位小朋友,你很细心,看出了老师的疏忽,并能勇敢地指出来,老师要向你学习。

5.原来哪吒有两件宝贝,(字幕出示:混天绫、乾坤圈)你们知道什么是混天绫、乾坤圈吗?

6.哪吒带着乾坤圈、混天绫是怎样大闹东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板书:哪吒闹海,“闹”字加点。)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哪吒第一次是怎么闹的?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他跳进大海,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3.你觉得哪几个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在“摆”和“掀”上加上红色。)(板书:摆、掀)

4.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喜欢他么?请看--

5.(出示动画加上声音:混天绫一摆,巨浪滔天,水晶宫摇晃的情景。)

教师范读:哪吒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

6.哪吒不仅本领高强,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充满正义,要为百姓出口气,我们一起来把哪吒的这种精神读出来(板书:正义)(学生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导入:哪吒的混天绫只是一摆,就把龙王给吓了一跳(板书:吓)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查看,于是小哪吒就二闹东海斗夜叉。

2.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想,小哪吒面对可怕的夜叉,表现如何呢?(指名读课文)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机灵)你从哪里看出来?

4.(出示句子: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1)哪几个字最能表现哪吒的机灵?(板书:闪、扔)

(“一闪”闪耀几次;“躲过”闪耀几次;“随即”闪耀几次,“扔”闪耀几次。)

(2)理解“随即”:表示随手马上,说明哪吒动作很快,多机灵啊!

(3)谁能把小哪吒的机灵读出来?

(4)为什么哪吒能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呢?有没有更重要的原因在支持哪吒呢?

5.夜叉钻出水面,蛮不讲理地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十分机灵,一点也不怕,用乾坤圈一下就把夜叉打死了,为老百姓出了第二口气。(板书:打死)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哪吒二闹东海,打死了夜叉,龙王气得嗷嗷直叫,这一次派谁来了?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龙王三太子当时的心情如何?

2.出示动画:龙王三太子气势汹汹,带着虾兵蟹将来到海面上。

3.这次哪吒是如何三闹东海战太子的?你觉得那几句话写得最精彩?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小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给打死了。

(1)(同时出示前面两句话。)请小朋友比较一下,哪吒这第三次闹东海和前两次由什么不同?

(2)(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在第一句话后面加上“混天绫”,第二句话后面加上“乾坤圈”,第三句话后面加上“混天绫、乾坤圈”。)为什么哪吒将两件法宝都用上了呢?

(3)龙王三太子本领也很大,这时哪吒表现的怎样?(板书:勇敢)

(4)哪几个词语看出来?(板书:扔、喷、裹)

5.虽然龙王三太子来势汹汹,本领也大,但哪吒勇敢、机灵、充满正义,凭着混天绫和乾坤圈这两件法宝打死了他,老师很敬佩哪吒,你们呢?

6.让我们怀着对小哪吒的敬佩读好这几句话。

四、朗读提升:

1.哪吒三闹东海:搅乱龙宫,打死夜叉和龙王三太子,他的正直、机灵和勇敢使得人们过上了太平生活。我们完整地把这个故事来看一遍。

2.出示动画片

3.你们喜欢哪吒吗?喜欢这个故事么?

五、作业:

1.我喜欢的哪吒--把哪吒闹海的故事说一说。

2.我敬佩的哪吒--把哪吒闹海的故事画一画。

3.我心中的哪吒--把哪吒闹海后的故事写一写。板书设计: 哪吒闹海 正直 摆、掀 吓 机灵 闪、扔 打死 勇敢 扔、喷、裹 打死

(正义战胜邪恶)

习作3 教学要求: ⒈观察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⒉读懂例文,引导学生地进行景物描写时,学会使用简单的修辞和积累的好词、好句子。教学重点、难点:

1.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出来。

2.有选择地进行描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前准备:

⒈课本插图的黑板画。

⒉准备几篇描写小动物的片段。

⒊好词语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跟你们一起来作画、说话和写作,高兴吗?

二、观察插图练说

1.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练说)

(1)指名说。

(2)评议:我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说。

2.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1)你们觉得这幅图上还少了点什么?你把耳朵贴上去听一听,除了风吹树梢的沙沙声,小河里淙淙的流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一切都是静谧的,安静得有点寂寞。小朋友,拿起我们的画笔,再画点什么呢?(小动物)

(2)学生自由作画。

(3)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

3.学习例文,学说话

(1)学生自由朗读例文。

有位小朋友简单地写了天空、树林、小河等景物,然后写了他画在河里的小鱼。他是怎样写小鱼的,请小朋友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可爱,为什么。

①小组讨论。

②指名大组交流。

(3)教师朗读三段写小动物的精彩片段。

模仿练说,要求学着例文,可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很美好,很有生气。

①说给同桌听。②指名说。

(4)师生评议。

4.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

(1)我们已经把把自己画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了,如果我们要把这幅图的景色写下来,是不是仅写一下小动物就够了呢?

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不过没有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学生自由填色。

(2)展出填好色的画。

(3)学生自由练说。

5.出示好词语花篮,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缤纷点缀

★生机勃勃一碧如洗生机盎然涟漪

★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低语,像是大树妈妈给小鸟唱的摇篮曲。

★白云悠悠,不时地和小鸟说着甜蜜的话儿,多美呀!

★路边的小花涨红着脸,害羞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有趣极了!

6.学生有选择地引用上面的词语和句子,或者模仿,再进行说话练习。

(1)自由说。(2)小小组交流。(3)指名大组交流。(4)师生评议。

三、练习写作。

1.讨论讨论怎样写。(从顺序、主次、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2.学生写草稿。

3.交流草稿,评议、修改。

4.学生认真誊写。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几个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

4.口语交际——学会求救。

5.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积累语言、口语交际、写字。教学难点:

1.能用几句话写出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2.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或求救。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师: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A 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B 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2.第二部分。

(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

(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

(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

(4)拓展:你还知道其它的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吗?

3.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

(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

(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

(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素、晃、荒”。

2.指明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上下结构)

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4.提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三个字。

5.教师范写“素”和“荒”。

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

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成语

1.成语竞说:学生说自己积累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比比谁一口气说得最多。)

2.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几个关于动物的成语。

3.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

*雏()贯()倾巢()豕()窟()

4.指名当小老师,带读成语。

5.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互相补充。

6.集体交流,大致理解成语含义。(师小结:许多成语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动物,现在更多地用它的比喻意。)

7.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成语歌,熟读成诵。

8.背诵成语歌。(自由选择形式,展示背诵)

(二)儿歌

1.出示插图,学生看图说小男孩在干什么?(早晨放鸭子)

2.板书“晨牧”,学生读题。师:这首小儿歌就是描述了农村孩子清早放鸭子的情形。

3.学生自由读儿歌。(给学生8分钟,看谁能读得最棒。)

4.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想象,看看谁的读能让大家感受到画面。(师生比赛读。)

5.自由练习背诵儿歌。

6.指名或指小组展示背诵。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师:板书“点”,它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可别小看它哟,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侯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

2.指导学生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3.教师执毛笔范写点(这叫露锋点)

4.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5.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6.学生临贴描红。

7.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点,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点画的字。)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学生搜集一些自救或求救的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课前可适当交流。

一、谈话揭示话题。

1.师:当发生失火、落水、中毒等意外事件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相机小结:学会求救)

3.学生读提示,弄清交流内容。

二、指导交际

1.出示挂图,问:发生什么事了?(着火了,小姑娘在拨打119报火警。)

2.学生情境表演发生火灾时该怎么办。

(1)拨打火警求救(说清发生火灾的具体地点,火势情况,要沉着,语言要简洁、清楚。)

(2)采取自救措施(匍匐前进,用毛巾或衣物(最好弄湿)捂住鼻子,防止烟雾吸进鼻子。从安全通道逃离。)

3.学生分组,练习表演其它意外事件的求救。(自选情景)

4.集体展示、评议。(教师、学生相机小结各种求救注意事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 篇8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598×6的积大约是();613×8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3.800×5的积末尾一共有()个0。4.5个18的和与18的()倍相等。

5.□26×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36×7得数大于1000,□里最小填()。6.要使□18×3的积是四位数,□最小填()。7.在〇里填上“>”“<”或“=”。

500×40〇900×3 400×4〇800×3 300×3+300〇300×4 32×0〇15+0 6×70〇60×7 308×7○708×3 8.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9 9.在4×597、403×8、6×484这三个乘法算式中,积是2904的算式是

。我是这样想的。

二、计算题。(共22页)1.直接写得数。(10分)

80×0= 6×60= 5×800= 20×4= 100×2= 200×5= 7×70= 0×888= 10×3= 125×0= 2.列竖式计算。

42×3= 416×6= 621×5= 812×5=

2.在506×8、930×4、9×510、6×598这四道算式中,得数小于4000的算式有()道。A.1 B.2 C.3 3.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有0。

A.一定 B.不一定 C.不可能 4.与745×6的结果不等的式子是()。.. A.745×2×3 B.745×5+5 C.745×5+745 5小明拍球78下,小华拍球数比小明排球数的1倍多一些,2倍少一些,小华可能拍了()下。

A.70 B.156 C.130 6.一台打印机价钱是405元,学校买5台这样的打印机,全部付一百元一张的人民币,至少要()张。

A.20 B.21 C.22 7.果园里有5行苹果树,每行12棵,还有20棵梨树。下面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A.苹果树有多少棵 B.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C.梨树有几行

8.3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一个西瓜与()个菠萝一样重。A.4 B.3 C.2

四、操作与探索。(共11分)

1.先画出线段图,在列式解答。(5分)

小华有40枚邮票,小红比小华多20枚邮票。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

五、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32分)

1.游泳池的泳道长50米,小明一天游3次,每次游2个来回,他一天共游多少米?

2.我买的排球价钱是足球的2倍。我买的足球要50元。如果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用多少钱?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页)

1.250×□的积的末尾有3个0,□里可以填()。

A.6或8 B.2或4 C.4或8 3.在506×8、930×4、9×510、6×598这四道算式中,得数小于4000的算式有()道。

A.1 B.2 C.3 4.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有0。

A.一定 B.不一定 C.不可能 4.与745×6的结果不等的式子是()。.. A.745×2×3 B.745×5+5 C.745×5+745 5.小明拍球78下,小华拍球数比小明排球数的1倍多一些,2倍少一些,小华可能拍了()下。

A.70 B.156 C.130 7.一台打印机价钱是405元,学校买5台这样的打印机,全部付一百元一张的人民币,至少要

()张。

A.20 B.21 C.22 8.果园里有5行苹果树,每行12棵,还有20棵梨树。下面不能解决的问题是()。.. A.苹果树有多少棵 B.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C.梨树有几行

8.3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一个西瓜与()个菠萝一样重。A.4 B.3 C.2

四、操作与探索。(共11分)

1.先画出线段图,在列式解答。(5分)

小华有40枚邮票,小红比小华多20枚邮票。他们两人一共有多少枚邮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32分)

1.游泳池的泳道长50米,小明一天游3次,每次游2个来回,他一天共游多少米?

2.我买的排球价钱是足球的2倍。我买的足球要50元。如果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用多少钱?

3.小宁从家出发,每分钟走68米,9分钟能走到学校吗?

4.看图提出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150套

儿童衣服 成人衣服

问题(1):

问题(2): 5.爸爸下午1时骑车出发,直到当天下午6时到达目的地。一共骑行了75千米,他平均每小时 骑行多少千米?

6.我们班有男生22人,女生24人。全班同学同时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12条船够吗?

7.一件外套的价格是一双鞋子的4倍。买三件这样的外套要花多少钱?

62元

8.一只足球59元,李老师带了300元,够买5个吗?小明这样想:59×5=295(元),300>295,所以购买。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吗?把你的思考过程写下来。

六、思维拓展。(每题10分,共20分)

1.按要求把1、3、4、6四个数字分别填在□里,写成乘法算式。

(1)积最大,应该怎么填?(2)积最小,应该怎么填?

□□□×□ □□□×□

2.一个哈密瓜的质量是一个香瓜的4倍,一个香瓜的质量是一个苹果的2倍,一个苹果的质量

上一篇:班级文明建设方案下一篇:党校个人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