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2024-05-14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精选8篇)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篇1

摘要:在70年前的那个朝夕不保的时代里,有这样的一所学校,在如晦的风雨中,弦歌不辍,犹如一盏明灯高悬西南一隅维系着中华文明的一缕学脉,它就是西南联大。自它1937年在长沙建校,至1946年以三校复原而告终,在校学生不过8000人,毕业生3800人,却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8位中科院院士、1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因此,面对当代中国大学越来越多,却出不了人才的现象,重温历史,从联大中吸取经验,进而改进当代大学环境,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西南联大背景成功原因当代大学启示

正文:建立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为保存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力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

成功原因

1.联大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三校的学术民主精神,特别是兼容并包的精神。

联大汇集三校学者专家于一堂,但由于联大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使联大成为勇于自由探讨学术的论坛,不同学术主张的专家均无向隅的寂寞。这不仅调动了教授任课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大开眼界,有利于培养思辨能力。

2.联大严格要求、重视实际的学风,集中表现在重视基础训练方面。联大对基础课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设有一年级生课业指导委员会。一年级结束时,有些系规定,某一两门基础课,成绩达不到某个标准不能进入该系二年级。联大规定,所有课程不及格不能补考,必须重修。联大各系科的专业范围比较宽阔,基础方面又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使学生受到扎实的科学训练,应变能力强,有利于以后进一步的发展,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可以创新,可以开展边缘学科、新学科的研究,有较宽阔的发展前途。有的联大工学院毕业的学生,后来能领导大型项目的总体设计规划,这与他们扎实严格的基础训练与开阔的思路就有很大的关系。

3.联大教师教学、科研并重,学术造诣深,而且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因而教学质量是高水平的,这是联大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联大许多名教授,如周培源、吴大猷等,因空袭移居郊区,远离学校数十里,为了同学学习效果好,从不采取连续数小时集中讲授方式,一门3学分课程必按每周三次来校授课,不辞数小时辛苦跋涉,并视为当然。这种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深受同学的敬重。联大教授授课风格各异,但一般都反对照本宣科,而重视讲授自己研究所长。

4.联大校系领导,重视教学实验、实习,对保证理工科学生的学术水平起了很大作用。联大刚搬到昆明时,理工科的仪器设备不多。但校方集中财力,尽量通过各种渠道,从上海、香港以至国外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再加以教员自己动手制造设备,各系都开出一系列的实验课程。如物理系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年都有实验课,每周一次实验,在战时实为难得。工学院在困难的条件下,材料试验设备齐全,木工、金工、锻工、铸工实习从一年级就开始。

⒌联大实行“教授治校”。联大校长梅贻琦认为校长就是给教授搬凳子的人,大学必须由教授来治理。因此,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在大学治理结构层面,主要有两个机构:一是由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的“教授会”,教授会是一个咨询机构。二是由三常委、教务长、总务长、训导长、各院院长及教授代表组成校务会议,是决策机构。在西南联大,校长、教务长、总务长、各院院长以及各系主任均由教授兼任,没有副职,且常是一人兼任数职。学校很多的专门性任务都交给由教授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去研究和办理,委员会有常设的,也有临时性的。总之,西南联大的决策机构、咨询机构的主要成员都是教授,各种委员会也是由教授组成。西南联大的重大事情都经过教授会议讨论决定,教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学校充分保持

了纯洁。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的启示

一继承优良学术传统,铸造全新的学术精神(大众教育不能丢了“大学精神)

今天,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还需要继续继承优良学术传统,铸造全新的学术精神。然而应该看到,对比联大,现在大学教育缺乏学术精神,这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学术精神,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将成为空话。所以,当代的大学教师,不仅需要强调理性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和科学的探索精神,营造师生共同探求真理的学术氛围,更要做到不为外部环境左右,要坚持不懈地保持独特的独立教育传统,要做到不以功利为标准来取舍知识和决定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科能够按照本身的内在逻辑发展。其实,名利只是学者工作的“副产品”而不是前提和终极目标,其学术研究受物质报酬左右的学者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所以,作为一所大学要想获得真正重大辉煌的成就,产生自己杰出的大师,或者作为一位教师,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学者,就必须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具有一种只追求真理和科学而不问其实际功利的氛围与品格;具有多种学科广泛会通与交叉的知识底蕴。而这却是我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弱点。

二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

如今的不少大学,大楼越修越气派,学术上却没有多少建树,这与缺少真正的大师不无关系。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年许多优秀学生即是慕大师之名投奔联大。罗崇敏说:“如今部分高校变得越来越‘官场化’,这与西南联大精神格格不入。”教授会治校、自主使用教材等,都是西南联大可资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仍存在着观念、体制和运行障碍,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推进政府管理职能改革,简政放权,使高校真正拥有办学权力。

三、大学教师要严慈相济,用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教师职业,引导青年学子求真创新成才

傅斯年在一篇名为《贡献大学于宇宙的精神》写道:“如果问办大学是为什么?我要说办大学为的是学术,为的是青年,为的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在联大,师生共赴国难、生死与共,所以有极强的情感一致性,产生了很大的凝聚力。而当代师生间利益、地位差别太大,缺少同一性是其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的主要障碍。若教师今天不仅仅做知识的传声筒,而且还通过在师生间寻找生存价值同一性来提炼凝聚力,那么将更有利于引导青年学子求真创新成才。纵观西南联大教师们的这些做法和精神,很值得我们当代教师去学习,尤其是对于那些热衷于追逐名利、应付正常教学、缺乏敬业精神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做不好一个教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和对学生不留痕迹的责任心,也许正是这不留痕迹的爱和对学生不留痕迹的责任心,能建立起学生和教师之间深厚的情感,从而可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书籍:《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

《西南联大研究--论文索引》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篇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组成, 简称西南联大, 从1938年至1946年, 西南联大办学历史前后共计8年时间。西南联大在战时状态下在文化教育封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 根据有关统计, 从1938年至1946年, 先后在西南联大就读的学生约8000人, 毕业生约3000人。其中, 有1000多人先后成为国内外诸多领域知名度颇高的研究人员、人文工作者、政府高级官员等。截止到1996年, 西南联大的毕业生中, 前后有80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有6人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 还有5名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师学院院士[1]。当年, 西南联大师生栖身茅屋, 食不果腹, 甚至有时还要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 在如此恶略的战争环境下, 西南联大仍然能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人才, 这引起了人们的思索。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约翰·依色雷尔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 在最艰苦的条件下, 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 培养了最优秀的人才, 最值得人们研究。”

一、通识教育与学术独立的管理价值追求

通识教育是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追求。通识教育的思想, 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 《中庸》中主张“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可达到出神入化, 融会贯通的地步。通识教育可以培养通才, 即博览群书, 知自然人文, 知古今之事, 博学多识, 通权达变, 通情达理, 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 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 是一种人文教育, 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 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 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西南联大之所以人才辈出, 与其推行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有极大的关系。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明确提出“通才教育”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以孔子教学思想为基础, 融合中外教学理念而成。他认为, 大学教育与儒家《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殊途同归, “窃以为大学期内, 通专虽应兼顾, 而重心所寄, 应在通而不在专”。这种博学多能的学生在战时是很需要的, 能很方便的找到出路。也就是说实行通才教育可以达到社会和学生的双赢。

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抗战建国纲领》中主张“抗战”与“建国”并举, 实行专才教育, 重理轻文, 抑制文法。1938年高校招生, 理工科2943人, 而文法科只1427人。联大的师生坚决反对教育部急功近利的做法。梅贻琦先生指出:窃以为大学期内, 通专虽应兼顾, 而重心所寄, 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 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 方足以语于新民之效。他认为教育部的这种短见行为对人才培养毫无益处, 并给予批驳。梅贻琦主张通专并重, 但核心是强调大学教育应以通识教育为主。大学教育固然重要, 但并非一个人所受教育的全部, 来自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大学教育要成为这诸多教育的粘合剂, 只有这样, 才能凸显大学教育的作用。我国自1952年实行院系调整以来, 学习前苏联办学经验, 适应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 以专才教育代替通才教育, 发展到现在, 连中学里也是文理分科。或许说, 专才教育对于当时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是有益的, 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是适合的。但是,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 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杰出人才, 无法培养出闻名世界的大师级人才。

学术独立自由是西南联大管理文化的精髓所在。能否保持学术的独立与自由, 办学思想不受过多的行政干涉, 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1939年3月, 陈立夫就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后, 采取集中考试、统一教材的方式, 对大学事务横加干涉, 企图加强对大学的控制。这种做法遭到西南联大全体在校师生的反对和抵制, 联大还为此专门召开教务会议, 讨论并反对教育部的这一做法, 并致函教育部转述教授们的意见。文中说:“拂大学为最高学府, 包罗万象, 岂可以刻板文章, 勒令从同。世界各著名大学之课程表, 未有千篇一律者, 即同一课程各大学教授之内容亦未有一成不变者。”“教育部为有权者, 大学为有能者, 权、能分职, 事乃以治。”“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 一切设施均有成规, 行之有年, 纵不敢谓极有成绩, 亦可谓为当无流弊, 似不必轻易更张。”[2]

这份著名的《教务会议呈常委会函》, 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它以文字的形式表明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意向, 即在国家框架下的独立自主, 强调了学术独立与自由。处在抗战的特定时期, 西南联大在继承和发扬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五四”、“一二·九”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崇尚民主之风, 追求学术独立和自由。易社强认为, 西南联大是一种象征, 代表近代中国自由与学术独立的顶峰;同时, 这座高等学府的“民主堡垒”, 为抵挡国民党想在大学插足的百般攻势, 保持相对独立的教学环境, 做出了不懈努力, 取得了突出成绩。北师大郑敏先生回忆说:“那时, 教务处对老师也放手, 不要求他教这个教那个。师生间都是探讨的, 教师和学生都享有极大的自由, 没有人来检查这个那个的。”武汉大学的刘绪贻先生回忆说:“西南联大教师上课, 一般不用统一教材, 而是阐发各自学术见解。任何见解, 不论古今中外, 不论左中右, 都可以在课堂讲授, 也可以在课外做讲演。”

通过西南联大的管理文化可以看出, 通识教育和学术独立是最重要的管理价值追求。通识教育使得西南联大在最为艰难的时期仍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术独立为不同思潮提供了可以展示的舞台, 为学术交流提供便捷, 并有力促进了大学教育向纵深发展。正是因为能够保持学术独立, 才使西南联大能够出色的完成历史使命,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和谐团结与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

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中的和谐团结思维和沟通合作思维是办学成功的源泉之一。正是基于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团结, 管理者与教授之间沟通合作, 在大学内部营造了良好的和谐团结、沟通合作的管理文化, 这种文化影响了每一个西南联大人, 从而使得西南联大才能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营造和谐团结的文化氛围。西南联大很好地继承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名校的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联大汇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 众多的教授代表着不同流派, 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经常为一个学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但在学校和谐思维的影响下, 教授们都能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在管理文化中, 西南联大坚决反对官本位, 始终发扬民主, 实行校院系三级组织结构, 并设置各种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实行民主化的多级管理制度。联大认为, 学校不是官场, 只有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才能教书育人, 坚决反对当时国民党教育部把学校当做下属, 把教授当做科员的做法, 以此抵制官场腐糜之风对大学的侵扰。

打造沟通合作的人际关系。西南联合大学是三校联合的组织模式, 不设校长, 只设三个常务委员, 即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 北京大学的校长蒋梦麟和南开大学的校长张伯苓。整个抗战期间, 西南联大能够不间断的向前发展, 得益于三位校长的真诚合作。由于蒋梦麟和张伯苓在政府都担任职务, 因此他们共同推举年富力强的梅贻琦主持联大日常事务, 这种信任正是基于他们识大体、顾大局, 相互间的沟通和亲密合作。而身为西南联大校务主持人的梅贻琦能够深入三校教授学生之中, 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并在办学中实际融合运用, 正是这种沟通合作思维让西南联大成为联合办学的典范[3]。现代的大学管理者应该更加具备和教师的合作之心, 大学管理者只有和教师站在平等的地位, 认清大学的教学教研的真正执行者、落实者是教师, 辩证地理解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把教师当成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注意培养教师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真正把教师培养成工作的盟友, 才能有助于绩效水平的提高, 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 创造一个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团队, 顺利并出色地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

西南联大能够自始至终的遵循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学术独立和自由, 以和谐的管理文化给各学术流派提供生存空间和发展土壤, 以民主的原则, 实行教授对学校的自主管理, 从而能够吸引多方面优秀人才的长期驻留, 在营造人事和谐、师生团结的大学氛围中, 保证了教学质量, 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突出体现西南联大的和谐团结与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

三、开放多元与宽容忍让的管理心态

开放多元的心态。大学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化的神圣殿堂, 她所担当的社会责任需要管理者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 能够包容多元文化、多种思维和多种观点;高等教育的管理者, 一定要始终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指导, 在本土化、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国际化, 汲取全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多元文化, 提高大学的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

宽容忍让的心态。高校的管理者面对的是各种性格的教授, 多种学科、多种文化的代表, 因此需要以宽阔的胸襟和宽容忍让的心态去处理事务。管理者应能够对人宽容, 甘于忍让, 善于考虑教师的难处和利益, 善于承上启下, 协调各种资源。任何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人很难在高校中做好管理工作。只有宽容忍让, 懂得尊重, 才能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 才能让一些才华横溢、能力非凡但言行偏激、不拘小节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通过宽容忍让, 让管理者增强人格魅力和影响力, 使自己的理念能够传达并影响每一个人, 从而以影响力和威信开展工作, 以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使得高校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在战火硝烟中, 西南联大应运而生。作为一个文化与教育实体, 它的丰富蕴藉, 不止在于它拥有一大批文化名人, 更在于她浓缩了中国文化史、民族史及教育史, 作为特殊时期的产物, 西南联大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今天看来, 西南联大在管理文化的价值追求上, 强调通识教育和学术独立, 秉持和谐团结、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 坚持开放多元、宽容忍让的心态, 使得联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 在处理大学内部各种矛盾的时候, 需要深刻领会西南联大管理文化的背景、结构、成因和影响, 并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以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 在高校内部创造良好的管理文化, 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水平, 构建中国大学的大学文化, 建设高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 从而实现教育强国梦。

摘要:西南联大八年抗战的极端艰苦条件下, 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优秀人才, 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大坚持通识教育、学术独立的管理价值追求, 坚持和谐团结、沟通合作的管理思维和开放多元、宽容忍让的管理心态, 营造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文化, 促使西南联大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了基础的成就。深入研究西南联大的管理文化, 从管理文化的成因、背景、影响等方面去借鉴吸取优秀经验, 对当今建设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文化,西南联大,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华、南开[M].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吴树青.为什么我们没有培养出文科大师[J].中国大学教学, 1997, (1) .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篇3

关键词:论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有志之士,他们有的为民族百姓驰骋沙场,有的辅助明君治理天下,有的组织百姓修桥铺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留下了不可比拟的功勋。他们的功勋卓越,思想道德品质高尚,追根溯源,这是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他们和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在居家时刻,他们就孝顺父母,长幼有序,和谐邻里。对于蕴含儒家思想精髓的经典著作《论语》,对我国的儒家思想做了一个深刻的阐述,内容极其丰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论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现在的高校大学生仍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高校大学生作为现代化的高素质青年,是我国未来人才市场的领军人,是未来科技市场的后备军。但是,现在人们在对高校大学生专业知识,各方面技能要求的同时,还和你看中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孝文化

虽然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远远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人们认为在校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仍需要有较大的改进,例如:对于大学时光不加以珍惜,整天浑浑噩噩的度日,不珍惜自己的青春;对于父母用血汗钱供自己在校园学习知识技能,不够勤俭节约,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对于自己的学习工作不够用心等[1]。对于这类现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高校大学生,而是高校大学生与社会有众多接轨,受社会各类不良思潮的影响。这就对于我国的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透过这些不良现象,当我们返璞归真,思考国学经典论语时,发现当中隐含的各方面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大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在论语中,指出了思想道德最基本在于“仁”和“孝”,就是大学生在进行道德修养的教育时要以“孝”为出发点。其他的一切道德素质思想的形成都要在“孝”的基础上推出,包括责任、感恩以及爱国等。“百善孝为先”就是当中最为明显的体现,很好的证明了“孝”道是我国传统国学儒家思想的圣贤们希望能以此作为理想社会最基本的出发点,这是人性的“仁”最根本的起源。《论语》中“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这也明确指出了“孝”是“仁”最根本的核心。

那么,作为大学生群体,该怎样尽“孝”呢?在《论语》的阐述中,对“孝”方面的要求都是从身边很细微的小事来进行描写的,没有很高深而且不符合人性特征的说法,都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缩影的,这对于当代大学生也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在《论语·里仁》中描述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在父母健在的情况下,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尽量不外出远行,能在身边照顾好他们,纵使必须外出时,也需要安置好父母的住所和日常生活,避免他们挨饿受冻。这对于现在社会依然有很深的启示意义,现在社会中,子女为求生计,不惜外出工作却没办法将父母带在身边以便悉心照顾的比比皆是,甚至你平时外出办公或者长途出差,是否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将父母安顿好了呢,如果不能将父母安顿好,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很好的保障,自己如何安心工作呢?另外,能否尽孝最重要的不在于能供给父母多少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心”,父母看中的也不是你能给他多少的金钱财物,而更多的是能否给他们的精神上的慰藉。

二、对待他人

孔子在《论语》中还强调了人际交往的理念,他指出要懂得善待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与亲戚朋友互相帮助。此外,孔子还强调在人性化方面还要注意讲人之常情,不能让人家为难。“忠恕”是孔子在《论语》中推崇的思想之一,也是“仁”的思想的另一种体现,它主要就体现在对待他人的方面上。“夫子之道,忠恕而矣。”“忠’指的就是对人忠诚,“恕”指的是充满民主思想的推己及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孔子认为一个人不仅在一个新的地方自己要能通恰的与他人相处,同时也要让他人同样站得住,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办得成,反之,也要使得别人也同样任何事都能行得通。“忠恕”的思想对当代高素质的高校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仍有很深刻的意义。

另外,孔子还认为与他人相处还应该注意“宽”与“恭”的准则。宽指的是能对让人宽厚、友善。孔子认为在日常与他人相处中,我们应该懂得真诚待人,在朋友的相处中,能否真诚的对待别人很重要[2]。能真诚的对待别人,跟对方坦诚相待,就能让对方在心理上感觉到受信任,自然对方也能打开心扉,心与心的交流了。除此之外,还要做到“恭”,即恭敬、有礼,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根本需求。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尊重别人是非常重要的,尊重他人就会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大学是校园与社会的接轨点,大学生群体也就相当于一脚跨入社会了,那么在行为处事上能够坚持“宽”“恭”的思想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懂得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对待他人,从而立足社会。

三、自身素养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还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由于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就是学生们,甚至是高素质的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素质偏低,人文素养的低俗相对严重,那么作为一个祖国未来的人才市场的后备军,又有高校这个人才专门的培养机构,还存在人格的缺陷,必将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学习《论语》还可以吸收我国国学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弥补一下自身发展的不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篇4

1919年5月4日,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当代青年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宣传民主科学的进步精神,把握时代命运的伟大精神。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他们的行为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最终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

这些已经过去95年了,五四运动本身早已成为了历史。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既然国家的宏观形势已经改变,那么我们就不能死守着95年前的斗争方式去表达爱国情感。但纵观当今青年,却造就了“非主流”,“啃老族”、“月光族”等鲜明特征的当代青年,一些爱国和民族主义者的青年渐行渐远,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是挥霍着时间,虚度年华。谈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时,最多的是对现实的困惑,迷茫,空虚。是社会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而当谈到关于爱国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则是冷漠淡薄,更不用谈关心国家命运,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

我认为这是社会环境与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的原因,与当时五四时期的社会现状相比,当今社会,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往往就考虑自身的利益,仅仅关注自身发展这个“小我”,忘记了关注社会这个“大我”。而大学生所最关心的问题也就局限为自身的基本利益有没有得到实现。学生只是社会的软弱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其自身不仅在政治上是软弱无能的,而且也缺乏社会的或经济的力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为什么青年越来越少?历史浩浩荡荡,然而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心灵状态却固执地停留在原处,没能走出悲愤而迷茫的荒漠。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篇5

【摘 要】《论语》思想彰显了理想人格和人生理想,充满人文关怀,继承《论语》中的合乎时代要求的思想精华,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论语》;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论语》作为孔子最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 数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起着重要引领作用,纵观他的思想和言论,他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培养美好的人格、倡导美善的行为、追求理想的人生、恪守人生的准则、达至人生的理想境界等方面的问题。《论语》中的许多言论都是围绕如何做一个有德之人展开的。他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健康成长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立志向善求仁,心怀天下苍生

孔子积极倡导学生立志做有德之人。孔子对他的学生讲:“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立志于仁,一个人就不会轻易做坏事了。“志”是心之所向,指明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仁”作为孔子学说中最核心的概念,“仁者爱人”是其思想的直接体现。立志行仁,积极向善,才能最终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关于志向大小问题,在孔子和弟子的一次谈话中得以体现,子路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子路对朋友慷慨大方,希望有福同享,重视友情但目光略显狭窄。颜渊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不夸耀长处,不表白功劳,境界比子路有所提升,但比起孔子来还是有很大差距。因为孔子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他立志高远,心系苍生。希望普天之下老人能安享晚年,朋友能互相信任托付,孩子能得到普遍关爱。

当代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修齐治国平天下的人格发展观,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该注重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因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人格发展完善和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大学生要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只有个人的志向同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能成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二、好学乐学实践,知行统一求进

孔子非常强调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锤炼自己的品德。《论语》开篇就讲“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重视学习程度可见一斑。孔子爱好学习,以学习为乐。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更重要的。孔子特别重视践行,明确提出要先行后文。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孔子的教导下,孔子的弟子一般都很重视道德实践,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孔子的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在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少高远的目标和理想,个人道德修养境界不高,因此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时刻对自己的`状况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和思想道德修养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本着对自己、家人和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努力成就个体的人格完善与和谐发展。

三、自省察已改过,见贤思齐修德

自省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基本方法,孔子重视自省,提倡时常保持这种自觉意识。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他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意思是见到贤德之人就要想着向人家学习,努力达到人家的高度,见到不贤之人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一样有缺点,如果做得不好就要努力改正。孔子的这一思想提醒人们要时时反省察已,有过改之,个体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难免放松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和主观改造,这些情况在大学生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加强外部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激发他们进行道德修养的内在自觉性,养成自省察已的习惯,使他们在反思中学会自律、成熟与理智,在自省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四、推己及人友爱,言行一致诚信

孔子认为一个有德之人,首先要学会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强调为人处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爱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即孝悌是行“仁”的起点。爱家人之外,还要爱天下苍生,孔子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中可看孔子关爱天下苍生。孔子重视交朋友,他说“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意思是要广泛地爱众人,但又要亲近有仁德之人,即要求人们要结交志同道合的益友。孔子重视言行关系,主张言行一致,忠信诚实,反对讲大话和空话。他说:“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他认为一个人说话大言不惭,那么要实现这些话就很难。他还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即先按照你要说的话做,然后再把话说出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来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就应当讲求团结友善、互助合作、诚信忠实。这些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仁德的光芒。

从推己及人、言行一致到爱家人、爱众生、交益友,孔子教给了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这些对当代大学生立身处事来说尤为重要,青年大学生只有努力实践仁爱诚信、知行统一的道德修养标准,才能更好立足于当今社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语》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通过学习与研究,加强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和形成新一代大学生应有的健全和美好人格,在促进个体的成长同时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篇6

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其: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活教育理论虽是上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但她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中国人自己总结出来的第一套完整的幼儿教育理论,对当代幼儿教育有颇多启示。

[关键词] 活教育

幼儿教育

启示

陈鹤琴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他在吸收中西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符合本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20世纪40 年代提出“活教育”思想,为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在今天重提他的“活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一、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1、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①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首要应回答的问题。他把教育的目的明确的划分为三个层次,看似简单,实则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做人是活教育第一层次的目标,陈鹤琴认为人不仅是一个自然的人,更是一个社会的人,人的社会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人在社会中生存,在社会中谋求发展,这是对做人素质的基本要求。每个国家的性质不同,政治、经济、文化又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做自己国家的人,做一个中国人,他认为:“今天我们生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做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②这是对做人的民族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 “做现代中国人”的主张,突出了现代中国人所具有的使命感。在战争年代,中国除了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救亡图存,以二战为例,法法西斯的胜利,是全人类的胜利,而仅凭中国是做不到的,可以看出全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要放眼世界,爱人类,爱真理。他认为“做现代中国人”应该具备五个条件:要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服务,他把时代要求与国情民性结合起来分析,第次进行分析,体现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极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2、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课程论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一理论是针对传统教育教育过分依赖课堂书本所提出来的。他认为:“把儿童送到学校去读书,而老师的工作是教书。在学校中只有书本才被认为是唯一的学习材料。”③这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样教出来的就是书呆子,本来世界上是没书呆子的。只有和大自然,大社会相接触,才不会教出书呆子。把学生一味的捆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只能是死的,不是活的,书本的知识是间接经验,而学生只有把所学知识与自然社会相联系,才能融会贯通,才会把书读活,而不至于死读书,读死书。儿童的世界是广阔的,自然和社会有待于他们去探索,在积累经验之后,自然易于理解所学知识。当然活教育并不排斥课本与课堂,只是不能把它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材料。后来他又提出“五指活动”,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这五指活动就像人的手一样,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这与我们现在所提的五大领域是非常相似的,可见他的这种超前意识,对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活教育的方法论

与活教育的活动课程相一致,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是受到杜威的“寓学与做”的影响,并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一致性。这一原则,强调“做”是教学的中心,一切以做为基础,教师做中进行教学,儿童在做种进行学习,师生在做中获的进步。在陈鹤琴看来,小孩生来就有一种好动心,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想去碰碰他,想弄个明白,探个究竟。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手脑并用,积极的探索,获得知识,体验成功,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之后,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又总结 了17条教学原则,他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应当让他自己想。”④对于儿童的教育绝对不能包办,而应激发他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与时代精神是相符的。

二、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的启示

1、立足本国,办符合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在欧美新教育和实验主义教育的影响下产生的,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学成归国,看到的中国早期幼儿教育是暮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不是学习日本,就是师仿欧美,抄来抄去,把中国的教育竟然搞的陈腐不堪。有感于此,他学习欧美新教育反传统意义上的实验精神,但并不是完全照搬。正如杜威的实验主义教育实在卢梭以来的欧洲教育理论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美国的国情进行再创造而形成的。活教育理论虽然受到杜威学说的影响,但是也是进行了再创造,与中国的国情和民情相结合,形成对中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活教育理论,正如陈鹤琴所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儿童教育思潮的趋势和杜威学说呢?因为我们现在提倡的活教育是接受这世界新教育的思潮,并和杜威一样的在创造理论,也创造方法。”⑤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最鲜明的一点就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成功的教育模式,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蒙氏教学法、福禄贝尔的恩物、瑞吉欧模式,有的学校以此为特色,甚至把这种教学方法或模式作为自己的园本特色课程,这是一种盲从的行为,世界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更是如此,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背景,也有其特定的适用人群,要因时因人,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是一味的照搬,要不然就会闹出邯郸学步的笑话。

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

活教育是对于传统教育不满的产物,具有反传统精神的,但她对传统教育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采用理性思考,在批判的基础上,取其合理内核,予以继承和发扬,让传统教育的优点继续放出光芒。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精神,是陈鹤琴一直推崇的,他一直用古人的格言来激励自己,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满招损,谦受益”使自己终身受益。他赞成中国私塾教育的“因材施教,个别施教,行重与学,他认为这些是欧美新教育所提倡的。”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做人,认为做人是第一位的,而后才是学习知识,儒家认为做人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与新教育的目的论是一致的。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待我们去开采挖掘,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著作。而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普遍下降。在读 者上刊载一篇民国时期小学3年级学生的作文,再看看我们现在小学3年级的作文,根本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现在我们大力提倡国学,举国上下掀起国学热,其实传统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法,有些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3、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首先,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要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活教育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儿童生活学习的内容,幼儿园课程的设置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目前的生活,至于将来生活的帮助还是其次。儿童在书本上学习的是间接的经验和理论,儿童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所学内容应该具有直观形象性,可感知性,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样,才能把所学知识与自己已有经验相联系,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即教育得目的。当我们给孩子教儿歌的时候,孩子会跟这你读,或许他们只是有口无心的跟着你读,只是见到了书本里描绘的,而没有见到实物,这样的教育教出来的就是书呆了,缺少灵气,应该让孩子们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找到相应的活物,做到真正的了解。

其次,应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但他们不应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只是一味的接受,像一个储物的容器,而应处于主导地位,应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人翁的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世界的好奇心,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收获知识,体会成功的喜悦,享受教育的乐趣。教育应该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是遵循一定顺序的,不能人为的改变,是客观规律。现在一些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早就给孩子学拼音、识汉字、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更有甚者,担心孩子上一年级跟不上,幼儿园就让孩子参加文化课的辅导,媒体报道的相关事实,枚不胜举。我们在提倡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但为何屡禁不止,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值得人深思。和西方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不是输在终点,或许在起点的时候已经出了问题,何谈输在终点?

最后,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有弹性。活教育实行“整个教学法”,强调课程应以活动单元活活动中心为主,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综合课、活动课是一致的。教师应该现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但这个计划不是一尘不变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化。在汶川发生地震的时候,可以加一个以“爱”为中心的教学单元,让孩子们亲自参与爱的活动,在活动区域进行情景模拟,可以捐款捐物,这样的教育的效果与说教式教育效果相比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篇7

在孔子的思想中, 德育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也是孔门教学实践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在他的讲话和著述中, 高度重视和弘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孔子的德育思想, 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极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在教育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 学界偏重于研究其具体教学方面的思想, 其实他的德育思想和经验相当丰富, 尤其是在德育理论方面, 更有其卓越的建树,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德育和智育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二者之间, 即德育和智育之间, 孔子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并将之作为一个人成才的先决条件。

在孔子的观念中, 德育主要包括伦理教育、社会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等内容;而智育则主要体现在“学文”, 即专业知识的教育, 主要包括对“六经”或“六艺”的学习。而在后者的学习中, 又必须时刻体现专业知识对于道德实践的支撑作用。在孔门“四科”中, “德行”居首, “文学”居末, 清楚表明了孔子重“德”的教育理念。他在阐述德育与智育的关系时曾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2) 这段话是孔子对德育与智育关系认识的最清楚表达, 类似的说法在孔子弟子们的言语中同样可以看到。这是论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德育应该先于智育, 智育是在德育完备之后有闲暇才从事的行为。孔子用“据于德”和“游于艺”来描述应该对待“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的态度, 朱熹进一步阐述道:“据者, 执守之意”, “游者, 玩物适情之谓” (3) 。二者都表明了德育相对于智育的优先地位。

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 专业技能教育主要是对六经的学习, 而六经的实质或精华仍然是德育范畴的内容。他对六经精华的概括:“《礼》以节人, 《乐》以发和, 《书》以道事, 《诗》以达意, 《易》以神化, 《春秋》以义” (4) , 赋予了六经的实践内涵, 可见六经的学习关键都并非在文字训诂之间, 而是落实在活生生的社会和伦理实践中。另外在孔子对其子的“庭训”中, 也表明了学习诗、礼等专业知识就是为了在社会中“言”和“立” (5) 。从这个意义上讲, 德育和智育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又是一致的。

(二) 德育和社会的关系

在孔子看来, 教育不仅仅是完成一个人的教育, 其更重要的目的是实现由一个人而带动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礼记·学记》首句就明确指出:“发虑宪, 求善良, 足以謏闻, 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 足以动众, 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孔颖达疏曰:“学则博识多闻, 知古知今;既身有善行, 示民轨仪, 故可以化民成俗也。” (6) 这句话被教育学者认为是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高度概括。 (7) 而实际上讲, 将之理解为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可能更为合适。

上文已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德育是首位, 是判断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孔子的教育不仅仅是要养成一个“君子”, 是需要整个社会在君子的道德感召下, 实现“民德归厚”。子路在问及孔子的理想时, 孔子答道“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8) , 实际上就是希望在个人道德的感召下完成“化民成俗”。季康子在问及孔子如何才能使民风淳朴时, 孔子特别强调了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 “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朱熹解释道:“临民以庄, 则民敬于己。孝于亲, 慈于众, 则民忠于己。善者举之而不能者教之, 则民有所劝而乐于为善。”张栻则特别强调了这句话的关键在于“此皆在我所当为, 非为欲使民敬忠以劝而为之也” (9) 。这些都表明了德育在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垂范作用。

除上述外, 孔子对德育的操作层面, 还具体提出了诸如学思结合、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慎言敏行 (10) 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界已经有所探讨, 本文就不赘述了。

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德育思想内涵丰富, 体大思精, 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 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还必须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习近平同志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 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要求,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进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的, 就是教会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人格的完善在某种意义上讲比知识的获取更重要。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 培养大学生对祖国、对民族、对社会的美好情感, 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和尊重, 激发他们为更高理想而刻苦学习的动机, 教育学生学会解决生活、学习、工作和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 养成开朗、豁达、理解、宽容的人格。

德育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传承, 一方面是学生将道德的种子带到四面八方, 实现教育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教师自身思想政治作风过硬, 以身垂范, 才能在言传身教中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

(二) 明确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德育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更是其他教育的保证。中国古代重视德育, 即便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评价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也绝不仅仅是其拥有知识量的多少, 人的思想和品德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只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等几方面都过硬才可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加强德育, 不仅能为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培养文明的社会公民, 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在未来国家建设和生活中负有巨大的精神动力。一个缺乏精神动力的民族或社会, 难以坚定不移地去实现需要付出极大艰苦的宏伟目标。当今全球化发展和竞争中, 我们看到世界许多国家除了重视发展科技、提高管理水平和格外重视人的智力开发外, 更加重视精神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科技、信息、管理和社会智力开发得到普遍重视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或民族有无精神动力或精神动力的强弱, 已成为关乎其竞争成败和发展好坏的决定因素。11

总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高校教育中, 借鉴古今中外的德育经验, 加强和改善德育, 不仅是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 更是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需要, 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注释

11 于钦波.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3:52.

22 论语·学而.

33 四书章句集注·述而第七.

44 史记·滑稽列传.

55 论语·季氏.

66 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521.

77 许仲林, 谭佛佑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337.

88 论语·公冶长.

99 四书章句集注·为政第二.

1010 江万秀, 李春秋.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68-73.

论文 西南联大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 篇8

关键词:西方礼仪教育;大学生;功能;缺陷;借鉴

一、西方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

(一)渗透自由平等观念的功能。西方礼仪渗透了西方自由平等观念,这对西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礼仪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自由性和主动性。由于西方的宗教色彩浓厚,教师要把礼仪教育与宗教教育相结合,慢慢实现学生对礼仪价值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的理解。

(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公民普遍性的道德观念和言行举止的准则就成为符合社会上大多数公民意志的习俗化、惯性化的礼仪规范。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一样重要,并且被认为是和上帝接触的前提,只有礼仪规范得体的人才可以接近上帝。因此,西方礼仪教育有利于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三)完善学校道德教育的功能。在西方国家的礼仪教育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教授“礼仪”的知识和规范时,老师会给每一位同学机会,让他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礼仪”,然后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介绍。西方这种灵活多样的、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礼仪常识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与肯定的。

西方礼仪教育还有许多功能,我们要借鉴西方礼仪中科学合理的成分,为我国大学生礼仪教育吸收优秀礼仪文化知识。

二、西方礼仪教育的缺陷

西方礼仪是一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下的产物,它反映了当时不平等礼仪教育制度的要求。法兰克王国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和罗马教会在西欧统治地位的巩固发挥了重大作用,更为欧洲上流社会尤其是宫廷礼仪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法兰克国王的《撒利法典》规定:土地归封建主所有,而普通百姓成为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封建主的农奴。当时社会把人划分为僧侣、贵族、市民三等,并对三个等级的服饰、生活方式和礼仪等都做了不同的规定。如衣服的颜色、款式规定的十分详细:非贵族不得穿金戴银,不能穿丝绒、毛皮衣服;农民只能穿黑色、灰色两色;贵族可以追求华美。这种礼仪不平等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平等”更是一种贵族平民阶级在政治地位的不平等的延续。

在西方礼仪教育内容中,先进观念的提出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但是这种“自由”和“平等”的观念却被少数特权阶级所掌握,没有真正的得到普及与运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自由”和“平等”意识显得过于虚假与卖弄。西方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思想发生了扭曲,这是资产阶级社会性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三、对西方礼仪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借鉴

(一)对西方礼仪内容的借鉴

英国礼仪教育要求绅士礼仪要做到“容貌、声音、言词、动作、姿势以及整个外表的举止都要优雅有力,使自己能够博得朋友的好评,使那些与自己交谈的人感到安逸和高兴”,“要按照个人的地位身份保持敬重与距离”,“举止更有丈夫气概”,“谈吐更能镇定自若。”

法国在学校礼仪教育方面,要求学生“与他人交往,要怀着博爱之心,对他人怀有一种感激和同情心。尊重、理解友情,有知心朋友,相互鼓励,相互提高。礼仪内容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立场,理解各种看法和思维方式,树立谦虚好学的宽阔胸怀。”

德国人特别强调日常礼仪,衣着并不花哨时髦,但是绝对干净、整洁,庄重、朴素。约会见面必须提前邀请,并且准时参加。在日常生活中若有随地吐痰扔垃圾、上公共厕所不冲水、过马路闯红灯等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美国人崇尚“实用主义”,非常讲礼貌,在公共场所就坐,一般都让长者或妇女坐在右边,走路时则让他们在左边。各种活动都要按时开始,迟到是不礼貌的。美国人与人交往时,惯于实事求是、坦率直言,往往不讲情面,按章办事。

西方礼仪崇尚“科学健康”、“简单实效”,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先进的思想观念,也是国际社会所崇尚的礼仪标准。西方礼仪的思想与我国的现实国情还有一定的差距,某些西方礼仪并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目标,比如“基督教绅士”礼仪就带有很浓厚的神学思想;还有些礼仪原则并不适合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比如“亲面礼”、“拥抱礼”等,但是西方礼仪中的先进思想和科学合理的礼仪教育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去学习、借鉴和吸收的。

(二)对西方礼仪教育方法的借鉴

英国的绅士教育方法。一是榜样示范。洛克认为,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要为儿童树立榜样。二是反复练习。洛克认为,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三是强调心育。洛克认为,父母不应该过分苛责举止上不周到的地方,因为一切谈吐中的文雅和外表上的礼仪,都是到了时候自然就会来到来的。

美国的渗透公民教育的方法。美国的公民教育是为学生参与公共的民主生活做准备的,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了解国家政治体制、了解民主制度、继承美国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具有良好伦理道德品质的合格公民的。美国的公民教育推崇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平等和自由、民主。他们会根据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对于利己利他、暴力等现实性问题,他们会进行和平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

西方礼仪教育的方法虽然受到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但是同样还有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去借鉴吸收的。融合西方礼仪先进的思想和合理的教育方法,学习西方礼仪的教育方式,认真研究其中的合理成分,抛弃不适合我国国情发展和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西方礼仪教育内容和方法,我们要看到西方礼仪教育的不足之处。但是更多的我们要抱着诚恳学习的态度去吸收借鉴西方礼仪教育的优秀礼仪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明哲.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J].改革与开放,2009,(7).

上一篇:怎么写青春与梦想的排比句下一篇:企业文化感想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