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三年级

2024-07-02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三年级(精选15篇)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三年级 篇1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到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了端午节,我家乡的孩子们便唱起这首儿歌,有的一边唱,还一边洗龙水澡呢!

端午节的来历你们应该知道吗?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在战国时期,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有一次,他进京办事,看到国家非常衰败,就投汩罗江自杀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诗人,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设成端午节。

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重午节,主要活动是赛龙舟、包粽子。

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遗体。

吃粽子的原因是来纪念屈原。古代,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江河中,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每逢端午节,人们就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还要用雄黄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在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就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怎么样,听了我的讲解,是不是对端午节更加了解了呢?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三年级 篇2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们要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写第一篇习作《秋天》, 年级老师集体出动搜集了许多与秋天有关的图片, 并且积极响应学校推门听课的倡议, 互相听, 再研讨,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观对身边的田野、公园、校园等地方进行观察, 发现秋天的特色。并通过学生间交流, 写作让他们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 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二、指导学生学会具体描写

1.重视积累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是无法学会具体描写的。积累的方式有很多, 比如, 在班内组织读书交流、朗诵、讲故事、成语接龙等一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又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词汇的活动。在学习课文时遇到典型的、描写生动的段落, 即使教参不要求也应该让学生熟读成诵。另外, 我个人比较青睐记读书笔记, 不仅要摘抄重点词语、段落, 还要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进一步培养并促进学生自我思想意识的形成, 使他们更加懂得如何描述和表达。

2.重视讲评

学生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写得不具体、不生动, 只是知道字数凑不够。我就找一些典型习作, 一句一句请同学帮助修改。比如《我眼中的秋天》这篇习作, 很多学生这样写: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田野里有金黄的玉米, 火红的高粱。果园里有葡萄, 有海棠。虽然抓住了秋的特点, 就是描写不生动。而且三年级孩子通常都是用一两句话就把想说的都罗列一遍, 就算写完了。那么, 就把这两句话拿出来, 让孩子们好好商量商量, 怎么能写得具体。要舍得花时间, 哪怕一节课就写好这两句话, 那收获也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们知道要像课文中描写的葡萄一样细致, 把色、香、态都写清楚了, 知道要运用修辞方法才会生动了, 知道什么叫具体了, 以后描写事物就不费劲儿。

三、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学生的情感丰富与否我觉得在于平常的阅读教学。只有他咬文嚼字品出文字背后的意思和情感, 才会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情感恰当表达, 而如果平时我们的阅读教学过多注重字词、知识性习题的训练, 而忽视品析过程, 那么, 久而久之, 学生会麻木不仁, 他对任何事物没有思想, 没有感情, 哪能写出多少好文章呢?所以, 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扎扎实实, 其功效虽然不能立竿见影, 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年级作文:快乐的端午节 篇3

天刚蒙蒙亮,我睡得正香,爸爸妈妈叫我起来。我们一家人去山上踏青。大道上、半山腰、山顶上全部都是去踏青的人。

山好陡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了的,累得我气喘吁吁。啊,山上真热闹啊!到处都是人,妈妈教我用露水洗脸,并告诉我这样做可以是我的眼睛更加明亮。

洗完脸,我妈妈采来艾蒿和鲜花,我们一家人一边吃一边玩,真开心啊!

太阳出来了,放射出万丈光芒,人们陆续下了上。

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4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每当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在江湖上举行踏青,赛龙舟等,不知道大家过端午节和我们绛县这里过得一吗?

我们这里还没到端午节,大家就忙上忙下,有得卖糯米,有的买蜜枣,有的买花生豆,还有得买粽子,粽子叶可以是绿的,也可是黄的。买完东西回来大家就开始包粽子。先把糯米洗了,再把蜜枣放上粽子叶,再把花生豆洗了,最后把花生和糯米放到粽子叶上,然后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粽子包好以后,把它煮熟,这样粽子就可以吃了。

我好喜欢家乡的端午节啊!

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5

“叮铃铃”放学了,我高兴地往家里跑。刚刚到门口时,就闻到了粽子香,一进门就看到了爸爸做了一桌子的好菜,专门等我回家吃呢。我洗完手到餐桌前,先拿起两个粽子,给爸爸妈妈每人解了一个,又撒上白糖,然后我才解了一个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餐桌上,我们一家人边吃边聊,屋子里充满了端午节的快乐气氛,弥漫着香喷喷的粽子味和浓浓的艾香。

吃饭后,妈妈在我耳朵上抹上雄黄酒,给我嘴唇上抹上唇膏,戴上了五色丝线绳,把我打扮的和粽子一样。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三年级 篇6

一、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乐读

教学情境可以改变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静态、枯燥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多变、活跃的课堂氛围,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快乐的阅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环境中,以实现学生与阅读内容情感上的共鸣。

以小学语文《荷花》这篇课文为例,课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下载相关的荷花图片,在本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这些图片导入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并借助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这些荷花美吗,你能用一个成语或词语描述它吗?”当学生回答“千娇百态、含苞待放、亭亭玉立”等词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自己之前在公园拍的荷花的照片,同样让学生用一个成语或词语描述,当学生回答“挨挨挤挤、密密麻麻、竞相开放”等词汇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本篇课文:“如果让你在一篇课文中运用以上词汇描写荷花你会怎么写呢?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以问题带动学生阅读,并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文阅读。

二、重视学生地位,让学生乐学

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常教师在布置课文篇幅后会为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由阅读。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方式与阅读技巧的关注,不利于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新时期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前传授学生相关的阅读技巧,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上自由的阅读,以此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讲到《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在课堂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四季草地”的图片并引导学生:“你认为草地有可能是金色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出课文:“想知道有没有金色的草地,草地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金色的,阅读完课文你就知道了。”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要求学生标注出不懂的问题,在阅读之后勇敢提出。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乐意学习且主动学习,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可以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

以往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保证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通常以单一、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过于枯燥,语文阅读课堂过于机械化,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陶罐和铁罐》这篇阅读为例,课文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借助网络下载与《陶罐和铁罐》相关的短片视频,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将阅读内容直观且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了解。视频播放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与讲解,如:让学生注意“人物”的表情与神态,关注人物细节与旁白表现。完成以上教学环节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各小组深入课文、认真阅读、仔细揣摩,把握人物特点、形象之后将课文内容以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快乐阅读的教学质量。

四、总结

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7

朦朦胧胧的清晨,一声“起床啦!”打断了我的美梦,我无奈张开了睡眼。原来是妈妈叫我吃早饭。于是小学作文 ,我一点困意也没了,迅速地穿好衣服,“噔,噔,噔”迅速跑下了楼梯,直奔厨房,只见一只只绿绿的家伙放在盘子里。我一阵好奇,一句话脱口而出:“这是什么东西啊,可以吃了吗?”爸爸生气地说:“你还没刷牙呢,这个叫粽子,那些是生的,还没煮呢。”于是,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刷了牙,洗了脸,然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一会儿,奶奶和妈妈捧着热腾腾的粽子向我走了过来。

我剥去深绿色的粽叶,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红米饭,掰开来,中间的红烧肉犹如红珍珠,闪闪发亮。还有又大又圆的红枣,真像个红皮球。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几口,真好吃!软软的米饭和滑滑的红烧肉,真让我回味无穷啊!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直到再也吃不下了才停了下来。

晚上,整个屋子静了下来,我们一边玩扑克,一边看电视,过得可自在了!

三年级下册端午节的作文 篇8

5月5日是端午节,这天一早,我和妈妈一起准备了端午的棕叶和糯米去外婆家。

到了外婆家,我看见外婆家的桌子上早已摆满了端午的粽叶和糯米,还有红枣、咸肉、赤豆。这时外婆走过来对我说:“我们现在一起开始包粽子吧。”外婆把红枣、赤豆、咸肉放到桌上,于是我们开始包粽子了,我看见外婆把粽叶包好,还在里面洒了一些米,很快,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外婆的样子包粽子,可是,粽叶在我手里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怎么也包不起,怎么也洒不进去米,我问外婆:“为什么我怎么也包不好粽子呢?”外婆说:“你要学吗?让外婆来教你吧!首先先拿三片粽叶,然后把三片粽叶圈成一个圈,往里面洒些米再弄一两个红枣就可以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不多一会儿,我妈妈和外婆就把粽子包好了,接下来,我和外婆把一个个小粽子放到锅里面!我就在旁边等着,想像自己包的棕子是什么味!不多久,粽子就熟了,我赶紧拿了一个粽子放在嘴里,吃起来真好吃呀!不愧是自己包的粽子,吃起来就是不一样,粘粘的,甜甜的……心里甜蜜蜜的。

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在端午这天包粽子呢!”妈妈告诉我:“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

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9

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根据课程要求和三年级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定位, 在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 一定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 让学生明白学习作文是为了什么, 避免学生因为没有学习目标而茫然地学习, 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作文起步, 在教材中设置了习作环节, 例如,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二, 主题是“我的自画像”, 这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 以作文习作的形式为自己画“自画像”, 如何用文字进行自我介绍, 突出特点且让人印象深刻, 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个主题下, 要明确学生的写作方向, 首先为自己画一幅画像, 考虑应当如何构图, 同时考虑自己有哪些特点, 长相方面和身材方面的特点应当如何刻画。其次联系到写作上, 用文字描述自己, 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 否则读者很难从文字中抓住重点。

为了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 可以通过写作要求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我的自画像”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我描述, 按照外貌、身材、衣着、性格和爱好等有条理地写作;其次还要求学生能够抓住描写的重点, 所写的作文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进行识别。通过写作要求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中也能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二、丰富教学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毕竟学生对于初接触的东西需要一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而不是产生抵触感, 是作文起步教学的重点, 如果学生不愿意或者害怕写作, 学生又怎么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兴趣, 要注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与写作实践相联系, 遵循兴趣教学的第一原则开展更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互动。在互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知, 让学生产生想要写作的愿望, 再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形成思考观察和实践的学习链。

开放性习作环节最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没有固定题目的限制,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先让学生在内心有表达的欲望, 再指导学生有序地习作, 课堂气氛轻松, 也让学生更喜欢写作。“我手写我心”是作文写作的追求, 三年级学段作文起步教学也一样, 先让学生感受和思考, 再通过作文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比如, 教师组织学生室外进行“两人三足”的比赛, 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对合作肯定深有体会, 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以整齐的步伐冲破终点, 学生肯定是充满喜悦的。之后就可以安排习作让学生先描述活动内容, 可以突出活动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幕, 锻炼学生描述的写作能力, 然后要求学生写出活动的感想, 这也是学生最想表达的内容。学生可能描述友情, 也可能描述胜利的喜悦, 总之是让学生写自己想要写的内容, 学生有想要表达的欲望非常重要。

三、注意巩固基础, 重视写作方法

三年级学段的学生在学习作文时, 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的引导, 学生始终是在“乱爬”, 没有目标也没有帮助, 学生始终是迷茫的状态, 这样进行作文的起步对于学生来说非常不利。作文起步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更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作文基础,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引导尽快地帮助学生掌握, 让学生在指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是学生进行作文起步的关键, 只有细心地观察, 学生才有写作的素材。比如,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的主题, 要求学生描写景物和动物, 很明显需要学生先观察景物和动物, 才能构建整个作文。那么这个观察不是无序的,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观察, 先观察景物营造背景, 在观察动物为背景增添元素, 这样观察学生更容易在心中形成图画, 习作描写时也更加细致。

2.指导学生进行思考。除了从观察中获取写作材料, 有时还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 创作也是作文创作的源泉。所以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 还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习作增添不少色彩。比如, 三年级上册习作二“我的自画像”, 如果只是生硬地刻画外貌身材等, 对于读者来说比较容易分辨, 但是内容的平淡可能很难突出个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来丰富习作的内容。描述五官时, 考虑到个性特点, 可以用新奇的比喻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内容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季小敏.搀、扶、帮、带:小学起步作文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 2014 (16) .

[2]赵华.浅谈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 (03) .

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10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都坐在一起包粽子。就是用新鲜的粽叶把加入各种配料的糯米包裹起来。姐姐、妈妈和大妈包得最好,看着像一个个的小山,我和弟弟包得最差劲儿,就像个个没长好的歪葫芦。放在蒸锅里一蒸.没过几分钟,就从锅里传来一阵阵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粽子熟了。我们拿个两个就朝街上跑,因为街上正在舞龙呢。我们边吃粽子边看舞龙,反正精彩的舞龙非看不可,不然就太可惜了。

在端午节这天,除了吃粽子、看舞龙,你最不能错过的`要数赛龙舟了。吃过午饭后,早早地我们就到湖边等待着观看赛龙舟比赛,五六条瘦长的小舟,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多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坐在船头,奋力划桨。大家都想争第一,每次我都希望自己快些长人,好加入赛龙舟的队伍,尽显我的男儿本色。

家乡的端午节可真令人难忘,有机会你们也到我的家乡来看一看,玩一玩。

★ 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

★ 家乡端午节作文:端午节祝福

★ 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 初一家乡端午节作文

★ 后家乡三年级作文

★ 家乡的端午节300

★ 家乡端午节美文

★ 三年级端午节优秀作文

有趣的端午节小学三年级作文 篇11

说到端午节,我就想起了好吃的粽子。今天我跟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们先把芦苇叶放到锅里煮,接着淘好米,然后再拿几片芦苇叶排好,把芦苇叶裹成一个圆锥,再放上米和我喜欢吃的肉,盖上芦苇叶,再用几根线扎得紧紧的,一个可爱的粽子宝宝就诞生了。奶奶包粽子的速度可快了,一会儿便包好了好几个小时,终于煮熟了。闻着粽子的香味,我的口水差点就流下来了。我拿起一个粽子,剥了芦苇叶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真香啊!

奶奶给我讲起了屈原的故事。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也是个大官。他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他的祖国被别的国家占领了。他非常伤心。他抱着一块石头跳下了江。当地的老百姓听说这件事情,就划着船下了水,寻找屈原的身体。人们又担心江中的鱼虾吃屈原的身体,就用树叶包饭团扔下江,让鱼虾吃饱。后来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三年级 篇12

一、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问题分析

1. 写作教学模式落后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教学有明确规定,写作的形式不应当被拘束在一定的范围内,学生可以利用一定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的内容应当是打动作者的内容。这说明语文写作教学,应当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真实见闻,表达自己的个人感想。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字数以及文章结构形式对学生的写作行为进行限制,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规定进行写作,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也使学生的写作才华无法得到体现。

2. 写作教学思想有待提高

教师的写作教学思想,对于写作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些教师出于为学生好的心理期待,将自己的写作想法传递给学生,希望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往往对三年级学生的期待过高,他们期待学生可以通过简短的学习写出规范的文章,写出与范文相类似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这样的写作教学思想,影响了教师的写作教学行为,更让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降低。

3. 学生语言积累不足

受到年龄的影响,三年级学生的词汇量不足,阅读量较少,且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对于事物的认识深度还不足。在写作学习中,学生总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无法独立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学生语言积累的不足,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阶段解决学生的写作心理与实际问题,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二、三年级起步作文难点突破方法

要解决三年级起步作文阶段的教学难点,教师需要端正自己的教学思想,丰富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不足与需求,进行创新性的作文教学。

1. 弱化写作概念,改革写作目标

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当他们听到作文这样的字眼,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心理恐惧。学生害怕写作文,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们阅读量不足,见识不广,所以,对某些事物没有过多的感受。在三年级语文学习阶段,学生刚刚步入语文全面学习的殿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习惯进行培养,而不是让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件多么复杂困难的事情。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弱化写作的概念,适当降低写作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坚持每天写日记,教师让学生每天与日记本对话,将自己想要告诉日记本的事情写下来。以记日记为名进行写作练习,不会让学生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让学生产生写作抵触情绪,渐渐地学生的写作能力能有所提高,写作方法也能有所掌握。

2. 端正写作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要端正写作观念,这对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阶段,教师要认识到作文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形式,在写作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去模仿别人的文字,这种刻板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大胆地进行写作教学创新,如将语言表达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这样,将有利于三年级学生快乐地走入写作学习世界。如在以“我最敬佩的人”为写作题目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就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发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当演讲结束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演讲内容,完成“我最敬佩的人”这一写作练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提高写作积极性。

3. 关注写作积累,整合写作生活

加强学生词语积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起步作文教学阶段,教师不要急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只有学生会表达,能表达,才能写好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发现写作素材。更要加强课外阅读,学习别人如何描述生活,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广泛学习,实现从积累到运用的飞跃。比如在讲《卧薪尝胆》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阅读相关成语故事,并发现生活中利用相关成语的情境。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词语积累,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需要在作文起步教学时,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热情。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写作偏好,在培养学生基础写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树立正确的写作观,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摘要:学生步入三年级后,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将更加广泛。作文教学,在三年级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三年级开始,学生的写作能力直接关系着语文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如何在起步阶段让学生乐于写作,学会写作,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关注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对难点问题一一突破,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13

端午的前一天,家里所有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在端午节前好些天就要准备好粽叶和粽叶,粽叶有点像竹叶,我问过奶奶问什么要用粽叶而不用其他的叶子,奶奶说因为粽叶本省带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包出的粽子格外的香。全家人这时会坐在一起包粽子。我们把粽叶轻轻卷成锥型再放少许洗干净并泡好的糯米、在放入绿豆、花生、芝麻、红枣等的馅,几乎不放肉,这样的才清淡又美味。再把剩余的粽叶当盖把粽子包成菱形。等所有的粽子都包好了,就开始拿大锅在炭火上煮粽子,这一煮可不简单,通常是12小时还要保证火候充足,这样的出来的`粽子才色香味俱全。

到了晚上,妈妈会用艾叶、山胡椒烧水洗澡说是免暑天生痱子。还要用雄黄在我额头上画个“王”字;在厨房撒上雄黄水,说是杀虫。

我还记下一首儿歌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到了那天,因这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舅爷会带我上山采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备用。

我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14

一天黄昏,太阳从西边落了下来,我一蹦一跳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进家门我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跑到房间想问个究竟。我问奶奶:“奶奶,你在煮什么啊?”奶奶眉开眼笑地说:“我在煮粽子。”我跑到厨房里,只见锅在炉子上像火车一样发出“鸣,鸣”的叫声,我想把锅盖拿起来看看什么时候才能熟。奶奶赶紧说:“不急,马上就好了。”过了一会儿,粽子终于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粽子:“哇,好烫啊!”我赶紧拿了一个小碗,把粽子放在小碗里面,把线剪开,然后把粽叶扒开,最后撒些白糖。我开始大饱口福了。突然我问奶奶:“今天为什么吃粽子?”奶奶指了指日历说:“今天是端午节,我来考考你,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吗?”我脱口而出:“是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奶奶说:“你真聪明!”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三年级作文教学浅探 篇15

一、重视说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必将带动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由说到写,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要转入书面作文阶段,更应该以“说”为基础,这有三大好处:第一,以说促写:第二,学生先口述作文内容,便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作前指导的针对性;第三,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口述,还能起示范作用。那么怎么进行说的训练呢?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质疑、释疑、讨论等过程中,既锻炼思维能力,又畅所欲言;既保护他们的口头表达欲望,又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要紧扣课文的教学,设计“说”的训练。如:教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可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教学《小摄影师》可让学生进行续编故事的训练;教学《一定要争气》可让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说话训练, 说说窒第周接到成绩单之后与校长、父亲见面的情景,说说童第周成功地把青蛙卵的外膜剥下后,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学生的表现。学生边说,老师和其他学生边评,既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又及时针对学生思维条理较差和语言表达的不足给予帮助。

再次, 教师除了要充分把握基础训练中的说话材料进行训练外,还可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说说我的理想”的演讲比赛等,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观察、体验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娇纵,商品楼的住房格局,等等,使一部分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鸽子式的封闭生活,他们生活经验匮乏,缺少体验,对生活中的事情都以不经意的态度去对待,所以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说。针对这一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布置一定的观察作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 、试一试、摸 一摸、听一 听等全方 位地感受 生活。如:在教学基础训练2的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之前,我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家务劳动,然后观察家里的人是怎么进行这一家务劳动的,最后自己动手做一做,又如,在教学《周 总理的睡 衣》时 ,我布置了 观察并实 践怎样缝 衣服的作业 ,一学生在 经过观察 后 ,是这样描 写“她的奶 奶为爷爷补衣服的情景的”奶奶林针线包中拿出针和线团,她先从线团上 扯下一段 线 ,把线头放 进嘴里 ,用唾液沾 湿 ,接着捏住线头,眯着眼睛,小心地把线穿过针眼在线的尾端打了个结……让学生与生活接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生活材料,必将为学生有物可言,写出真实的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练笔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 不仅要求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的质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培养起来的, 可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练笔除了要抓好课本中的作文训练项目外, 还可结合阅读课文的教学,争取每课一练,让学生切实把说写结合起来。如:教学《晨读》时,我在学生学完第二自然段后,让他们暗中认定一个同学作观察对象,仔细观察他读书时的神态、动作,让他们模仿第二自然段用一段话说给同学听, 在师生共同评议后,再把这段话写成书面作业。

练笔,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无拘无束地写。最好是能让学生设置一本日记本。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把一天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物,用一段话写下来。练笔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鼓励、引导学生在每一次作文训练之后写后记。所谓写后记,就是让学生在作文讲评后,把自己受到的启发、得到的领悟,以及对评改的不同看法、疑问, 或想改写某些段落甚至重新构思作文等写在本子上。后记不拘形式、不限长短,可畅所欲言,鼓励写后记有三大好处:(1)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的批示;(2)让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批语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3)便于师生之间进行反馈、交流。 如 :有位学生在后记中写道:希望老师能多念一些好作文给我们听:有位学生写道:自己通过读老师的批语,已经知道自己的标点符号用得很不好;更有多数学生针对自己某一句、某一段的不足进行修改,相信学生经过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作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对于教师来讲,批改那一次次作文,已是沉重的负担,当然已没有时间批改学生的练笔作业,那么怎么办呢? 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可用。

1.把学生的练笔作业收上来 ,教师通过浏览 ,把其中的佳作或较有代表性的反应普遍问题的习作,利用合适的时间,拿到班上评点,指出优点与问题,然后让学生互改自改。

2.让 学生把练笔作业拿出来 ,指名到台上诵读 ,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再进行互改自改。

3. 让 学生 把 练 笔 作 业 拿 到 小 小 组 中 交 流 、 讨 论 、 且 评 互改,教师通过听取各小组长的汇报,进行评点。

四、重视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一方面学生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写作模式,开拓自己的写作思路,提高自己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他们刚接触作文, 生活经验少,脑中积累的词汇也少。如果在此时未能及时补充营养,让他们觉得作文是一件苦差事, 则必然会从此让他们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要求学生多读多背。教师可通过组织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让学生把读到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抄到日记本上。再次,教师要抓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的教学。在这节课中,教师既可拿出某篇文章诵读,全班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探讨,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又可让学生自带材料到班上阅读,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了某篇文章的感受,或让学生把以前读到、记下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拿出来互相交流。

五、重视鼓励的作用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水平较低是必然的,此时他们就犹如咿呀学语的幼儿,更需要及时鼓励、肯定、引导,教师一定要处处留心,重视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因此,不论是作文训练后的批语,还是对学生口头作业的评点,或是对学生练笔作业的评议,等等,教师都应及时肯定其中的成功之处与闪光点,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或表扬,让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摘要: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就犹如打地基。地基打得好,建起的大楼结实耐用;地基打得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篇:煤矿开采技术试题下一篇:忽然很想你情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