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欣赏的散文

2024-05-13

儿童欣赏的散文(共8篇)

儿童欣赏的散文 篇1

当自己充满激情与内心情感涌动的时刻,会有一些想法,当自己失落与心伤时,也会有一些感悟。当自己内心趋于平静时,就会想起自己已不在是小儿童与大少年,离成熟有思想的青年,又欠缺一点时间,无法证明自己是成熟与果敢的。但知道自己已经远离儿童与少年了。

虽然有时会有儿童的一面,有时又难免有少年患得患失的`情感起伏,但当夜深人静,亦或独自行走时,我已慢慢思考自己的未来,以及怎样用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快六一了,我知道小朋友们的开心与欢喜,我也知道快高考了,学弟学妹的内心的会有一种莫名的思绪涌动。我已一个过客的身份祝愿你们,同时也是祝愿自己,一切春暖花开。

儿童时,希望父母与长辈对自己怎样怎样,少年时有点叛逆,想拥有自己的天空。现在会想自己应该对父母与长辈应该怎样,开始体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类的句子。不过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想一个人自己单飞。

朋友只要能和自己玩到一起,有共同话题,困难时能帮助自己,彷徨时能够有一点引导,心伤时,能够让你平静下来,那么不管儿童还是少年还是青年,都是朋友。

在这个固定的空间内,在这个抽象的时间范畴中,总会想像自己的另一半。尤其在深夜与早晨的时刻,或多或少会有一点生理的冲动。这股冲动有时会使许多人对爱情盲目,我能理解,更能体会。

我不是儿童了,也不是少年了,但我还是我自己,只不过在人生的路上,在前进奔腾罢了。

我要走自己的路!生活包含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在实际中得到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的理想,应该像教徒对于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激情。

遥望沙漠,我看见虔诚的教徒半跪半行,我知道,自己已不在年少。

儿童欣赏的散文 篇2

散文的语言必须写得精炼优美, 朴素自然。精炼, 就是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传达人物的神情特点;精炼, 就是要做到言少意丰, “寥寥数语, 就能描绘出生动的形象, 勾勒出动人的场景, 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语言精炼的典范, 比如其中的第四部分:

“我在十八日早晨, 才知道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噩耗, ……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 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 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简直是虐杀, 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 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 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一段文字记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概略经过, 勾画出请愿者惨遭虐杀的情景, 揭露了反动政府凶残的面目和御用文人卑劣的嘴脸。不仅如此, 而且还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对事件的认识、感情和态度。文字之简短、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刻、感情之强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警句的运用是语言精炼的一个突出表现, 它易记、易诵, 精辟、深刻, 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些语句是议论, 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因而使整篇散文的抒情性更强烈。读着这些警句, 谁都为这些语句所感动, 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优美, 是指语言清新明快, 生动活泼, 富于形象、感情和音乐美, 读起来能给人以美感。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遮住了, 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真正的语言要自然、朴素、纯真。杨雄在《法言·词神》中说:“大文弥朴, 质有余也。”说的是好文章以朴素的语言为贵。朴素、自然、纯真的语言, 是一种语言艺术, 是语言技巧娴熟的标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语言极为朴素自然, 犹如忠厚的长者对孩儿叙说往事, 侃侃而谈, 娓娓动听: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 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这样的开头, 明白如话, 富有情味, 引人入胜。接着写百草园里“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 树叶里长吟的鸣蝉, 菜花上肥胖的黄蜂, 泥墙根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以及蜈蚣、斑鸠……这些语言朴实纯真, 亲切感人。

阅读散文, 要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要深入地体会散文的思想感情。欣赏, 是高层次的带有综合性的阅读, 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 边读边全面地体会文章的美。也就是说, 先求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深入。

儿童欣赏抽象绘画的案例研究 篇3

摘 要: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要的活动之一。抽象绘画的欣赏可以使儿童充分地感受美、表达美。以小学美术抽象绘画的欣赏作为切入点,通过阐述人们普遍对抽象绘画欣赏的错误理解和儿童在进行抽象绘画欣赏时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分析儿童可以进行抽象绘画欣赏的成因,旨在通过对抽象绘画的欣赏使学生在欣赏活动中更好地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美术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抽象绘画;欣赏;普遍性;差异性;成因

抽象绘画作为现代艺术的一部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和接受。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关抽象绘画的内容以及欣赏作品越来越多,但是学生对抽象绘画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可能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教师也没有过多地挖掘抽象绘画在欣赏活动中带给学生的价值。

一、人们对儿童欣赏抽象绘画的误解

我国建立美术教育体系以来,无论在美术创作上还是美术欣赏中,几乎都是以具象美术的教育内容为主要特征,很少会把焦点聚集在抽象艺术,尤其是对儿童来说。笔者查阅中国知网1996年到2016年中关于美术欣赏的文献共4677篇文章,其中关于抽象绘画欣赏的文献为110篇,仅仅占2.3%。关于抽象绘画欣赏的研究,人们是从近几年才开始关注,但是聚焦到儿童欣赏抽象绘画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人们为什么对抽象绘画会有如此“偏见”,分析如下:

首先,人们认为抽象艺术是消极颓废的。严明在《美术教育中从具象到抽象的变通》中指出:“美术教育长期以具象美术教育为主,后来关于对抽象美术的传播亦有误导,认为凡抽象的东西是任意而为的,只注重到其消极颓废的一面①。”由此可见,抽象绘画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隐喻的画面表达,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消极颓废的。

其次,人们认为儿童欣赏不了抽象绘画。对于儿童来说“抽象艺术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并且会多方面人为地将抽象美术排斥在美术教育之外②。”因为在成人眼里,抽象绘画都看不懂看不明白,那么对于心理认知尚浅的儿童来说,欣赏抽象绘画简直就是在儿童审美培养教育上的拔苗助长,儿童只要学会欣赏具象绘画就足够了。尽管后来人们抛开对抽象绘画的成见,但人们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抽象艺术还是不可及的。

二、儿童欣赏抽象绘画的案例分析

儿童一时之间看不懂抽象绘画是否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儿童停留在抽象绘画作品前思考是否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带着种种疑问笔者选取了冷抽象代表画家蒙德里安的《开花的苹果树》《百老汇爵士乐》和热抽象代表画家康定斯基《构图4号》《即兴7》《几个圆形323号》《即兴》的共6幅作品,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对低年级5名学生、中年级5名学生和高年级5名学生做了关于抽象绘画欣赏的访谈。

(一)儿童欣赏抽象绘画的普遍性

1.欣赏前的不自信

学生对抽象绘画的欣赏不自信,表现为学生欣赏时不敢很直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因为不能直观的看出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在访谈的时候,有些学生总是不能很大胆地表达出来,当笔者和他说明在欣赏的过程中没有对与错,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学生才放下心中的戒备,大胆地进行表达,这个现象在高年级更为普遍。

2.欣赏初的排斥现象

学生在最初欣赏抽象绘画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暂时的排斥现象。每个学生在欣赏第一幅抽象画的反映与后面几幅相比都是较迟疑的状态,性格内向的学生会沉默不语表现出思考的状态,性格外向的学生会发出“额……嗯……这个……就是……”等象声词,甚至有些活泼好动的男孩还会说“这是什么东西”,然后想要跑走的现象。陈正雄《抽象艺术论》中提到:“当观赏者初次观赏抽象绘画时,犹如一个出世后第一次看到大海的幼童一样,对浩瀚深邃的海洋与雄伟无比的巨浪会感到震撼惊心。在视觉上未曾有过这种经验,所以初次观赏抽象绘画时会顿觉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③。”但是随着访谈的继续,学生们的思维越来越丰富,从最开始的排斥状态逐渐进入到一种享受的状态。

3.欣赏时内心的美好愿望

虽然上面提到学生会有排斥现象,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对于自己相对来说看不懂理解不了的作品也在心中寄有美好的现实愿望。例如,在对《开花的苹果树》进行访谈的时候,学生会回答“因为我感觉作者从一棵苹果树中让别人感到希望,所以我很喜欢这幅作品”;还如另一个学生回答“因为我觉得从这幅作品中能看出树很茂盛,很有生命力的感觉,所以我挺喜欢的”;对于这幅作品笔者站在成人的角度预设的时候,认为学生大部分不会喜欢,因为这幅作品没有很具象的造型,也没有很明亮的颜色,但是意外地发现学生会因为作品能表达美好的愿望而喜欢,而这正是源于孩子们内心对世界美好的愿望。

综上所述,儿童对于抽象绘画的陌生和不熟悉,儿童在进行欣赏时的不自信不敢说,都是源于儿童平时接触抽象绘画的机会太少,但是从访谈中也能看出,虽然儿童在欣赏初会对抽象绘画有着短暂的排斥现象,但是如果给予儿童更多的耐心和引导,让儿童慢慢放下内心对抽象绘画的戒备,儿童非常容易就能投入到抽象绘画的欣赏当中。

(二)儿童欣赏抽象绘画的差异性

1.认知方面

“认知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观察,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心理活动④。”人类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先是通过感知觉,“感知觉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也是产生美感的初步⑤。”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小学生在认知方面具有以下差异:

(1)低年级学生的表达都是单个的物体

(2)中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

(3)高年级学生表达时有情境感、空间感

以《百老汇爵士乐》的欣赏访谈为例,低年级学生在欣赏抽象绘画时的表达都是单个的物体,他们大多回答的都是“格子”“线”“长方形”“黄色”等,仅仅是直观看见的造型,而没有联想和想象;而中年级学生第一眼看的时候就进行了想象,回答大部分是“好像停车场,还有很像车的俯视图的方块”“感觉也没准是条河,这些小方格都是船”等;高年级学生表达时有情境感和空间感,他们的回答有“很多小线条和方块,感觉像马路上有好多车,来来往往的”、“有点像蚂蜂窝一样,一格一格的摞起来”、“像一个走廊似的,有好几扇门延伸进去”。可见,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理解上是随年级而不断上升的。

2.情感方面

《简明心理学辞典》中的解释为:“情感,亦称感受,一般指对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和感受⑥。”

(1)理解作者的情感

由于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发展还不完善,他们几乎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就是画面中他们第一眼直观看到的东西;小学中年级的学习开始有对情感的培养,所以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的方面呈现出一种试着去理解的状态;而高年级已经具备理解情感的能力,他们能从画面中的美术语言进而去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2)个人对画的情感

低年级因为在对情感的理解上还比较欠缺,更多的是直观的理解,所以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画的喜好更多取决于这幅作品的美术语言;中年级的美术教材在内容上已经涉及抽象作品,所以学生在理解和对于抽象绘画的情感上不是很生疏,中年级学生能通过作品想表达的寓意而判断对这幅作品的喜好;而高年级学生能联系到作者在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也会联系这幅作品折射出的生活中的一些美好的愿望,联系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三、儿童能够欣赏抽象绘画的成因

(一)抽象造型能够激发儿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具象作品往往是很写实地表现一个人、一个物或一个场景,儿童在进行欣赏时能很容易的看出来画面中表达的是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联想与想象,同时也容易造成欣赏课堂上的沉默现象。但是儿童在欣赏抽象绘画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想法相似思维受限的现象,笔者在对不同年级的儿童欣赏同一幅抽象作品进行访谈的时候,发现儿童的表达没有一个相同的,并且出于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儿童也会很愿意倾听别的同学的想法并且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作品中蕴含的感情能够感染儿童的内心

“凡抽象的几何形态, 本身并不具备感情的特殊性, 当人们以美的旋律把它们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时, 就产生了感人的力量。”⑦儿童在欣赏抽象画的时候通过联想和想象能够间接的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且也能赋予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从而感染儿童激发内心对生活、对世界的美好愿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抽象绘画的情感理解会越来越深入。

(三)画面美术语言相似能够使儿童建立自信

儿童画面中的美术语言经常是幼稚、笨拙的抽象符号,线条、色彩以及造型常常带有强烈的抽象效果。而抽象绘画画面中的美术语言也是很笼统、不具体的造型。所以抽象绘画与儿童画从作品呈现的美术语言上来看是十分相似的,因而拉近了儿童与大师之间的距离,当儿童在欣赏抽象绘画的时候,儿童会因为画面中简化、概况的造型认为这样的作品很熟悉,从而帮助儿童建立绘画的自信心,拉近儿童与绘画之间的距离,让儿童更好地享受绘画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抽象绘画对儿童思维创作和欣赏想象上有独特的优势。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更好地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普遍性差异性,根据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抽象绘画的欣赏,从而面向全体学生更好地激发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注释:

①严明.美术教育中从具象到抽象的变通[J].长沙大学学报,1996,(04):73.

②严明.美术教育中从具象到抽象的变通[J].长沙大学学报,1996,(04):73.

③陈正雄.抽象艺术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

④徐晓亮.美术欣赏教学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实践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152-153.

⑤沈逾白.幼儿美术欣赏能力的调查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沈逾白,2012.

⑥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台北:国家出版社,2005.381-383.

⑦马骏.从古代工艺美术看东西方抽象艺术的融和[J].广西轻工业,2007,(03):87.

作者单位:

冬天的散文欣赏 篇4

应该说,我也是这个冬天这个山村的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冬天的早晨,我已失去了晨练的习惯和机会。天不明,就会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这时候我刚刚熟睡不久。半夜二点的时候,就曾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催醒过。一问,一个出生几个月的孩子爸爸叫爷爷,说他的孩子一觉醒来浑身哆嗦,牙关紧闭。不用说,好像是高热抽风的表现。依稀可以听到电话一端年轻妈妈哭泣的声音。得赶紧起来过去看看啊!这种在寒冷的半夜里被动的叫人从温暖的被窝里拽出来的感觉,也许千千万万的中国乡村我的同行们大都经历过。妻子依然在一旁不住的唠叨:“这么晚,等一会去吧。”“废话少说!”这时候老婆就是出气筒。急匆匆起来,甚至来不及系衣服的扣子和鞋带。背上药箱,拿着手电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不是雨雪天。一个人走在山村的小路上的脚步声很响。且不说不时传来的犬吠声。乡医都很大胆,且都走惯了夜路。习惯成自然啊!很快就到了病人家的门口,这时候还亮着灯的就是病人的家。进去一看,麻利的测体温、听诊器太凉,用耳朵贴着孩子的胸口听听有没有罗音。赶紧给孩子打一针解热降温的药。同时嘱咐孩子的父母不要紧张等一会就会好的。等一会我用嘴在孩子小脸上亲吻了一下,温度降了,我也要回了。出门的时候,小伙子执意要送我,被我婉言谢绝。走在回家路上,想着年轻父母那充满感激的眼神,尽管浑身冻得哆嗦,心里也觉得热乎乎的。

乡医在农村都很有威信。每每白天走在村子的街道上,几乎没一个路过的村民都会亲切、热情甚至尊敬的打着招呼。这威信是靠辛勤的劳动和付出换来的。

记得前一年也是冬天,那天一直下着大雪。也是半夜里,我在电话里被一个男孩的哭泣的哀求声叫醒。他说爷快来啊,看看俺娘怎么了。我赶紧起来穿好衣服,雪下的太多了,根本看不到路啊,我在雪中摸索翻滚,等到他家的时候,浑身成了一个雪人。

进去一看,那个久病的中年妇女被丈夫拦在怀里,脸色蜡黄,看样子是不行了,孩子在一旁哭着打转。我说你把她放下吧,赶快做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久病的人嘴里的气味很难闻啊,但这是我的职业,来不及犹豫。再打强心针,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她走了,尽管我在她生命的弥留之际做了最后的挽留。望着她的呆坐在床上的丈夫,还在一旁吓傻了的孩子,我异常的冷静:赶快打电话找人处理后世吧。孩子的父亲说:“这时候找谁啊?我和他大爷一家闹矛盾早就不来往好几年了,大叔你又不是不知道。叫人家也不会来啊!”说完就开始哭了,孩子也在哭。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怎么办?我走不了了,我说你把你大哥家电话给我拨通。结果打了好几次,对方一看是他弟弟号码就是不接。我急了,掏出自己的号码打过去,结果一看是我的对方接了。我说我是你大叔,我限你在半个小时之内快来老二家,你弟媳不行了。听得出他在犹豫,还听到一旁女子的阻拦声,这使我忍无可忍!“你们来不来,我都在这里待了两个小时了,我图的啥,你要是不来的话,我立马下去砸你家的大门,你信不信?”听到我声色俱厉、义正辞严的神情,他们终于屈服了,“好,好,大叔,我们这就去,你别生气!”最终他们来了。周围i的亲戚也都来了。望着他们和解的样子,我默默的走了,之前他们兄弟二人因为家庭矛盾发誓老死不相往来,也曾找人多次调解过无果。但是这一次,因为我的在关键时刻的存在,他们以后又成了一家人。我对得起他们,也对得起自己这份职业。

晚上睡不好觉,冬日白天的病号更多。从早晨忙到晚上。有时候大家都在吃完晚饭看电视的时候,我还在外面出诊呢。往往回到家吃晚饭的时候,已经是夜里8、9点了。刚拿起饭,那一边的电话铃就又响了。放下饭,赶快再去吧。

大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欢天喜地围坐在火炉旁吃着水饺看春晚的时候。我,还背着药箱在节日的夜色中忙碌着。好几年了,春晚的节目内容我都没看过。午夜时刻,妻子叫我起来过除夕,我摆摆手,怎么也起不来了。

大年初一,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天喜地在大街小巷四处拜年的时候。我,打开卫生室的门,从里面锁上,关掉手机,躺在一张病床上。知道今天再也没有人打扰我、找我了。就像刘欢的歌词里唱的那样: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给自己一点时间吧!

然而,时间是我的吗,当我安心的睡着了的时候,敲门的声音又响了:学彬,你快一点,你婶子又晕了!

这就是我的冬天……

才女的散文欣赏 篇5

从古到今男人都喜欢美女,我是凡夫俗子拥有七情六欲当然也不例外,爱江山更爱美女。如果美女与才女比较起来,二者只能选其一的话,我却会选择才女,而不是美女。

我之所以更喜欢才女,是因为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的美女巳经不少,现代的化妆品、整容术、影楼的柔光摄影,使美女如云。虽然美女令我怦然心动,但我无法否认对美女梦牵魂绕的喜欢之中,含有人之初的本性成份居多。

自古以来,才女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总是大家闺秀、文弱婀娜,我心中的才女也不例外。当男人说起才女的时候,总是希望才女都能貌美如花、色艺双全。其实才女不一定貌美,但她比美女更赏目;才女不一定有钱,但她比“财女”更富有。

我是个深夜逗溜在网络里的人,从网上认识了不少才女,她们展露出来的文字魔力、文学魅力,就像是隔着薄纱的月亮,若隐若现,给人以许久的回味,让我陶醉而无法自拔。我爱才女,不是我故弄玄虚清高自傲,而是我的内心就有一种对才女的羡慕和敬佩,一份对才女的追思和向往,更是我对爱情的追求,对爱情的向往。

历史上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可让我心旌摇动的还是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她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和音乐无所不通晓。她的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反映了北宋和南宋不同社会的生活变化。

前期李清照抒写了李清照闺中生活和感情、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风格清丽明快。后来丈夫赵明诚去世,丧夫的悲痛再加亡国的悲伤,使李清照她的诗词风格骤然转变为凄婉悲痛,抒发的`是怀乡悼亡的情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李清照长得是不是美女我不知道,然而李清照的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词赋,在我的心中却是美丽不可方物。她的甜蜜,她的羞涩,她的哀怨,她的离愁,无不使我心摇神驰,怜爱交集。如果她生活在现代,就算是个丑女,我也会爱她。

史上才子居多,才女颇少,那些被古人记录在史书中的才女寥寥可数并不多,若非名门闺秀,就是青楼名妓,应该都是美貌女子。她们敏感脆弱,习惯于迎风落泪,对月伤怀。

人是会做梦的,我曾在梦中幻想过前世缘定三生石畔的点点滴滴。幻想着我的前世所爱的女孩,一定是囚于深闺的“冷艳”女子,拥有倾城的容颜,长于醉人的技艺,或琴或棋或文或舞,性情孤芳自傲。

生命轮回,在我的人生中曾经的妻子相貌乃父母所赐,确实都是江南漂亮美丽的女人。眉心一点哀愁,唇角一丝缠绵;娇柔身姿摇曳,似弱柳扶风。“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遗撼的是“绣花枕头稻草芯”,不要说是才女,连“才气”也不沾半点。稍有风吹草动就不能把握自己了。

在我这四年网上所交往的才女中让我渐渐得知,她们都保留着中国传统文才女性的独有味道。表面上是一种忧郁、伤感,但骨子里却透露着自己的顽强、坚韧和自信。她们往往喜欢一个人的静娴,可从文章里却能听到她们内心的火热。

红尘中的才女就像一本书。不一定有着豪华精美的封面,但却有深深的内涵。需要男人一页一页的去翻看,需要男人一天一天地去阅读;她会让男人读出品味,爱不释手。红尘中的才女就像一坛“女儿红”老酒,蕴藏了九九十八年,闻了就想去品尝。喝了酒,也许会“借酒消愁愁更愁”,有了她,你会“千金散尽还复来”。

写人的散文欣赏 篇6

写人的散文欣赏

1有一种痛,不能触摸。有一种爱,不能忘怀。有一种情,刻骨铭心!思念是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与情的交融。时光记录着难忘的父爱。任岁月在思念中流淌。爸爸,在我的心中,您永远和我在一起,从未远行。

一年四季,无论在炎炎夏日还是在寒风刺骨的严冬,爸爸总是风雨无阻伴随着我,在身后给我强大的支持,给我无私的爱。您那满脸的慈祥在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待我长大自立,您却悄然离我而去,爸爸离去多年,我都无法接受失去至爱亲人的现实。每当听到或是想到跟爸爸有关的话题,我都会因有太多太多的痛与遗憾,却没有机会去弥补,而伤心欲绝。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同事因朱自清《背影》中的情景而泪流满面。当时的我尚不能理解,为何作品中“爸爸”的四次“背影”就能使她泣不成声,哭得如此伤心?她说那“背影”让她想起了父亲生前的爱……如今的我完全读懂了那滔滔的泪水,那深深的痛!

在爸爸的世界里,30岁之前的我,就像一位王子,烂漫着,快乐着,无忧无虑,生活充满阳光。

自出生那天起,我就患有先天性多种疾病。营养不良,骨瘦如柴;尤其是气管炎,严重程度比《药》中的华小栓还要重十分。特别是夏天,整个人只能坐在树根下,把头埋在蛐蜷的双腿中,两手抱住。如同在和呼吸伴奏而吹响的风琴,一时不停的喘息,一刻不止的咳喘。喘的全身力竭,咳的嗓子沙哑,脸颊同红绸缎一般。

我还是胎儿时,母亲乱用药物,损伤了我的眼睛和肺。随着年纪的增长,我的眼神越来越差,体质越来越差。综合性疾病缠绕着我,多天持续高烧不退,温度在三十九度以上。气管、支气管有黄色浓痰。呼吸急促胸痛,持续咳喘,终于,晕死过去……

医院有医无药。医生手足无措,毫无办法。父母双亲相互替换着用手托着我。当我嗓中轰轰作响时,爸爸便立即撬开我的嘴,象做人工呼吸那样,用嘴吸吮我嗓子里的浓痰。为我打开呼吸的通道。

不知是爸爸的爱感动了上苍,还是爸爸的身份起了作用。医院领导利用爸爸老红军的身份和当地驻军237医院取得联系,调来了治疗我病情的药品。药品到位后,立即给肺部消炎,退了烧,接着就为烧坏的眼睛做手术。

手术进行了两个小时,很成功。最后主治大夫微笑的点点头,将我的双眼缠上绷带。留下医嘱,要我静养一周。便让护士把我送到特护病房。

我的“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失去了光彩。“慕尼黑”取代了光明,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虽然我是重患者,但我年少萌动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是“动”不是“静”。眼下情景等于给我上定了身法,我能受的了吗?怎么办呢?

病房中,为了能稳住我,让我安下心来养病。父母费尽了心机。

每次爸爸来看护我,都带着一本书。书上有会八九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爸爸讲的绘声绘色:“孙悟空开始只是个石头猴子,什么本事也没有。后来苦心学艺,有了本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做了齐天大圣。”……要做有本事的人,就得象齐天大圣那样,懂得他的小九九。

“什么是小九九?”我好奇的问。爸爸告诉我,书里就有齐天大圣的小九九。接着把“小九九”当儿歌来唱。爸爸豪放的嗓音,婉转的歌喉,深深的吸引着我。您将歌中的每个“音节”都牢牢的根植在我的脑海之中,要做有本事的人,让我对“小九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讲了孙悟空,爸爸还讲《农夫与蛇》《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在小女孩点燃最后一根火柴时,您还问我:“如果蛇和小女孩这样的事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应对这样的事件我们当怎么办?”……

爸爸又用激昂的语调说:“书上说的是过去除暴安良的故事。我还是给你说说咱眼前看的见的事吧。”

爸爸说医院的墙很矮,从我们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外边,外边是操场,操场那边是军营。解放军战士正在训练,有一个连……“天天踏着风雨路。急行军越山谷,个个都是下山虎。”父亲变着花样讲着军营中最可爱的人的故事,军人“虽然没有时髦的装束,青山也羡慕这翠绿的军服。”

我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和我最可爱的人爸爸一起尽情的品味着、享受着军营生活的快乐。

听到快乐处我会动情的高呼;有时我会沉思遐想,这个情节怎么就是以前听过的长征中的故事?故事生动,连串成章。军营的生活如同泡一杯奶茶,有如畅听激昂柔美的乐曲,手在琴弦上拨出一串串优美动听的音符,叙写着种种“痛”与“快”的经历,从中领悟着人生的真谛。我的心如痴如醉,盼望自己能快些病愈,快些长大,也能穿上绿军装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七天时光很快过去了,刀口愈合的很好。重见光明的我随即有两个让人惊讶不已的重大发现:爸爸所带的“故事书”不过是七分钱的算术本;医院后面是座光秃秃的山。

上学读书了。那时小学的学业只有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与体育几门课程。因“文化人”少,再加上人们对教育不重视,教师挣的“工分”不多,当“小孩王”没出息。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当老师。每个班级的所有学科均由班主任老师一人担任。身为校长的爸爸成了我的班主任,教学上爸爸对他的学生不断地鼓励着、陶冶着、磨砺着、启迪着。催人图强,为人解惑,教人做事与做人。爸爸说:“无论做什么事,培养兴趣、掌握方法最为重要,事半功倍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捷径。”从中我们学会追求、学会努力。

爸爸所传之道并不拘限在知识的传授上,更注重人格的教育。悉心向我们讲授孟母三迁孟母近朱者赤道理,孔融让梨,尊老敬长的为人之道……在学习与生活中。一心一意为小鸟筑巣,促使小鸟茁壮成长,而自己胸怀篮天却无冤无悔的付出。

爸爸就是我心中那棵傲立在山林中默默无闻大树。

读初中时,每天每天的傍晚,在那春色如画的乡间小路上,你都远远地如期站成一棵树,我同回家的喜鹊快乐的向你飞去,定格成每天好时刻;高中住校时,每个每个的周末,在那岁月如诗的乡镇公路上,你都会高高地按时站成一座山,我若归巢的小鸟欢快的向您奔去,定调成每周的好时光。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你都会带着家的温馨出现在校门口,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上大学了,爸爸在我面前的师者的高大形象让我成了一名师范生。您身上左一个包儿右一个包儿地背着,把我一直送到宿舍。读书期间您一次次送来都是我最爱吃的香喷喷的饭菜,时不时的送来一本名著,为的是能让我及时获取营养,安心学习。学好育人的本事,爸爸一心要把我打造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真正师者。爸爸的行为引来了多少同学羡慕的目光。

走尽春夏秋冬,道不尽您对我的恩;演尽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对我的爱;吟尽诗词歌赋,颂不尽您待我的情。工作了,您的乌发悄添银丝,可您那无微不至的爱却依旧贯穿在我生活空间的每一个方位。

父爱如山,山林的无私奉献和奉献所带来的伤痕,换来我的健康发展和成长。您,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如梭的岁月将件件事事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织在我的心中,从未忘怀……爸爸,我这个小小鸟,在您的王国里,就是位幸福的王子!

如今,我的世界突然没有了你,如同喜鹊没了鸟巢,鸟儿没了山林。我的阳光世界顿失色彩。爸爸,我好不习惯,好不知所措呀!

想起刚成家时,我又忙于工作,回家少,对爸爸的关心更少。您提及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我没放在心上,我以为不会有事。后来您得病住院了,我以为是小病没事,也没放在心上。儿子心粗,并且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在我的心中爸爸永远是一棵树、一座山,永远是我心理上的依靠,精神上的寄托。爸爸那宽厚结实的背,挺拔的胸膛,铁打的爸爸永远是不会离开我的。遗憾的是,爸爸住院的三个多月,我却没有照顾您一天。每次去医院看您,您都强打精神,反来安慰我说您已经好了,可我却没有察觉到您已时日不多。至到您离开时,我也没守在您面前,见您最后一面。这一切都成了我终生的痛与无法弥补的遗憾。

时间仿佛还停留在我最后一次见您的时刻。您说:“再别来看我了,教书育人,还是工作重要,要安心工作……等你做爸爸时,我去看孙子。”我又怎能想到,就是在我兴高采烈地迎来儿子的当天,您却离我而去。而我还傻傻地在盼望您的祝福。直到我的第30个生日,没有见到您的音讯,我才感到有什么不对。我的爸爸是从不会忘记我的生日的,难道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吗?我颤抖着双手不停地给爸爸打电话,却没有人接听,我的精神倒塌了,世界崩溃了……

爸爸生我、养我、爱我、痛我。却没有得到我应有的回报。爸爸!你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我是个好老师,却不是好儿子。由此,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自责之中。问上苍,你既然给了我这么好的爸爸,却为何不让爸爸陪伴我长长久久?为何爸爸走后从未在我梦中出现过?我时常在想,如果爸爸还活着,永永远远和我在一起,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那该有多好啊!我渴望着奇迹的出现,可这是怎样的一种妄想?

时间,带来了一切,又悄然地带走了一切。现在的我,虽己走出失去父爱的阴影。在平凡而简单的日常生活里,我却经常打量着跟爸爸有相似背影的人,甚至衣着相似的人,连同像您一样关爱我的人。都会让我想起您。我知道,您仍在我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和我如影相随,从未走远……

写人的散文欣赏

2我的父亲,已去世八年多了!

在这八年多的时间里,在细雨纷纷的清明节,在烧纸送钱、送衣御寒的农历十月一号,扪心自问,我去过几次父亲的墓地?不知道那杂草是否恣意丛生,不知道那父亲的墓地是否被雨水冲洗,不知道坟墓边当年栽种的柏树、松树是否长得很高很高了,不知道父亲墓地通往老屋的小路是不是好走……

父亲的坟址,是他生前自己选好的,就在老家屋后2000米左右的地方,那里埋着我的爷爷。延绵而上的小山脉的山额上,站在那儿,是可以看到自家屋子的,站在老屋后面,也可以看到爷爷坟旁那棵耸立的青松。父亲选那儿,是有他自己的道理,一是可以让父亲在他死后守在他父亲的跟前;二是常常能看到家,也有随时照看的意思;三是那儿坐南朝北,头枕青山,脚踏溪水,溪水的前面是连绵起伏几千米的龙腰带;四是据说祖先埋在那里,可以保佑后代人丁兴旺,长命百岁。按照风水来说,这虽然叫不上最好的宝地,也非最好的龙脉,但绝对是块好地,前有溪水,龙腰,后有翠峰山脉,前有财(活水),后有泉水。

这不是我信什么迷信,只是一种愿望与心意,而且,最重要的还是缘于那个不怪也算很怪的传说。据父亲在世时说,我爷爷去世的时候,请了风水先生给爷爷看坟地,看了几个地方,风水先生都不满意,但当我的父亲领着风水先生来到爷爷现在安葬的那块地时,风水先生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他告诉父亲就是这个地方了。风水先生告诉父亲,他说你看这个地方坐南朝北,头枕青山,脚踏溪水,溪水的前面有连绵起伏几千米的龙腰带,前有财(活水),后有泉水,老人安葬在这里可以保佑后代人丁兴旺,长命百岁,而且从老人安葬那天算起,后代是要出优秀人物的。沿着这一美好的传说父亲在世时一再告诫我,说他去世后一定要把他安葬在爷爷的跟前。

父亲一生极其不容易,在父亲四岁时我的奶奶就去世了,他从小就没有得到过母爱,我的奶奶去世后父亲先是在他舅舅家生活,可是在民国十八年,陕西遭遇天灾,据史料记载当时全省有200多万人活活饿死,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逃亡他乡,800多万人以树皮、草根、观音土苟延生命于奄奄一息、在旱灾发生的同时,又有风灾、雹灾、虫灾、瘟灾、水灾、火灾、兵匪之灾一起袭来。使全省92县尽成灾区。赤野千里,尸骨遍地。甚而人人相食,惨绝尘寰。父亲的舅舅一家在这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中,也是全家饿死。父亲的舅舅家没有人后,父亲又到了姨家,等父亲11岁时,姨也去世了。姨去世之后,我的父亲不得不回到了自己的家,和我的爷爷相依为命。父亲告诉我那时他如果能穿上一双草鞋,都会是万分高兴地,因为他经常是没有鞋穿的。等父亲稍大一些,家里更穷了,我的爷爷由于长年辛苦劳作,饭吃不饱,有病看不起,在爷爷50岁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去世了,父亲为了安葬爷爷,不得不向富人借钱借地,等安葬了我的爷爷,父亲不但是一贫如洗,而且是债台高筑。

父亲一生养育了子女四个,其辛苦不言而喻,父亲对我这个小儿子给予更大的希望与爱。记得小时侯家里面很穷,父亲就靠在生产队干活养活着一家人。整日里早出晚归的操劳着,生活还是难免拮据。但作为他的孩子我是不曾受过苦的,衣食不缺,无忧无虑的度过了少年时光。荒唐的说农村长大的我居然不会干农活,父亲交给我的任务只是好好的学习。而他自己却干了所有的农活。父亲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们考上大学,将来有个好的前程。记得父亲经常告诫我 “儿呀!一辈子头朝黄土背朝天有出息吗?你爹我是过来人知道做庄稼人的苦呀!我那时想上学都上不了,现在条件好了,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将来奔个好前程”。我也没有辜负父亲,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终于考入了大学,开始了城里人的生活。

父亲,我可爱可敬的父亲,儿子对不起你呀,儿子心里有愧。我大学毕业以后,总是以工作忙,孩子小为理由,难得有时间回家去看望你老人家。现在儿子多想再听你老人家和我说说闲话,说说家常呀,可是你已离儿远去,儿再也听不到你的唠叨,再也不能陪你睡上一晚了。父亲,儿子想你呀。父亲,我真的很想念你。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就对自己说,不要哭,父亲不希望看到我哭,但写到最后我还是哭了。父亲,请原谅我的不坚强!

父亲安葬后的第三天,我花了一天时间,在坟墓的顶上栽种了柏树,在坟墓的周围栽种了松树,忙完这些,又把墓地周围弄得光光亮亮干干净净,然后在墓地前面,把所有阻碍视线的树木杂草铲除,开辟出一片空地来,站在山坡头上,山下的老屋,全部尽收眼底。最后,又把那通往老屋的小路,修了个整整齐齐,那时真的在想:父亲,你可以常回家看看呀,我年迈的老妈,还需要你好好保佑她呀,我在外工作不在家,也许真的很少回来呀,只希望,我的父亲,您在这里,好好安息吧。

现在呀,只要有空回到老家,虽然上坟的机会很少,但是我都要修整老屋通往父亲墓地的小路,修剪父亲墓地前面的树木杂草,一是想着父亲回家走路顺顺畅畅,二是想着父亲看家看得清楚!

谨以此文怀念我厚德勤俭平凡一生的父亲。

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

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母亲娘家人丁不算旺,姥爷本已是单传,到了母亲干脆就她一个人。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就干脆过来,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在我们老家,被叫作倒插门儿。

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

上世纪60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那时候,国人还都很穷。几乎在整个北方,结婚讲究三大件:缝纫机,自行车,大衣柜。

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

姥爷往下,虽然只守着母亲一个人,但他上一辈儿却有弟兄五个,都住在一个带后院的四合院里。在我的记忆里,满院子出来进去都是老人,还有几个小脚老太太,谁病了,都是父亲骑车带着去医院。

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

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30多华里。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

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

平时出门,有哥哥在的时候,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

因为两个人都小,上不了后座,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接着,父亲手持双把,蹲下身子,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再站起来,我就吊在他的身后。然后,他偏腿上车,我趁势站上后座,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出溜着坐好。下车的时候,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

有时候,我先不坐下,就那样站着,看看四周的光景。立在自行车上,自然就有了高度,风大的时候,难免有些紧张。

有一次,我正站着,一阵风过来,将帽子吹落了。我下意识地伸出双手,捂向头顶。父亲感觉到了,惊诧地喊了一声。我赶紧收回手,重新搂紧他。

那次历险,父亲后来提起过好多次,每次说完,都开心似地轻笑几声。

如果出门时再加上母亲,我就只能一直站在自行车上,有了前次的经历,我的手再也没敢离开过父亲的脖子。

妹妹比我小5岁,有了她之后,一家人出行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母亲要抱着她坐在后座上。现在想起来,父亲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骑着一辆满载的自行车,行走在故乡的人流里。那时候,家乡的人还真是见多识广,我们一家人从街道上经过时,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好奇。

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车带着全家,去看母亲的姑姑——她们全家因为成分不好下放到十六七华里外的乡村。我们就那样一路出城,打听着,找到了地方。

那时候,父亲的确还很年轻,妹妹出生那年,他不过才37岁,比我们现在还要小不少。

等我们慢慢长大以后,全家人一辆车出行的情景,就再也没有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渐渐散落了骨架。

再后来,父亲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从那之后,就再也没骑过车子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年轻的父亲,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兴奋?骄傲?还是幸福?而现在,即使想问,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儿童欣赏的散文 篇7

一、教材选文丰富,系统性强

本册教材选文丰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文数量较多,如果不包括课后链接部分的评价性资料,单就赏析示例、自主鉴赏、推荐作品及课后所附录作品,共有72篇(首)。就数量来说,已经和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5的课文72篇(首)的数量持平,篇目不可谓不多。二是所选作品文体比较全面,诗、词、曲、文、赋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大部分文体都涉及了,为学生全面学习、认识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机会。三是涉及作家较多,时代范围广。选文以唐宋作家作品为主,兼及先秦与元明清,基本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众多的著名作家的经典诗文。因古诗文的注释详细,信息量大,其文学、文化价值也很丰富,但美中不足的是《诗经》及乐府诗没有涉及。教材虽然说不应要求大而全,但没有选《诗经》的“国风”与乐府诗中一些光彩照人的名篇,所选《楚辞》中的作品片段又有些难,且代表性不太强,这些均有遗珠之嫌。

所谓教材的系统性有两层意思,首先,从教材的整体编排结构来看,对鉴赏方法的掌握与能力要求有一定的系统性,这个问题将留在下文第二部分专门讨论;其次,每个单元内部也具备各自的系统性。教材的每一单元都可分为四部分,即由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欣赏、推荐作品等部分构成。以第一单元为例,赏析指导侧重方法解说,而这些方法都来自中国传统的文学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如第一单元赏析指导通过一定的例子来解说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欣赏方法;每一单元的赏析示例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而且还附有赏析短文一篇,有利于学生对赏析示例中的作品进行整体理解和把握,也能成为学生学习欣赏时的切入点,也可为学生学习写作赏析文字打下基础。如本单元赏析示例为白居易的《长恨歌》,其后的赏析文章从“长恨”的内容、原因等方面对这篇名作进行了赏析,便于学生对这篇经典诗歌进行自主把握;自主欣赏作品有屈原的《湘夫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杜甫的《蜀相》、陆游的《书愤》,推荐作品有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陶渊明的《杂诗十二》(其二)、李白的《越中览古》(附带《苏台览古》)、李清照的《一剪梅》、黄遵宪的《今别离》等以及附录作品共15首。当然,这些作品数量,再加上众多的链接材料,对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都是新的挑战。这么多的作品与补充材料,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的优势与特长,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拿手的作品进行教学,也可以打破赏析示例、自主欣赏、推荐作品等界限,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确定相应的教学篇目,让学生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欣赏方法,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如果平均用力,不但没有充足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因课时紧张造成重点不突出、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许多篇目都要背诵,学生会应接不暇,负担就较重。这就需要教师在兼顾经典篇目的同时还要合理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篇目,以期达到以点带面的目的,在学生掌握欣赏方法的同时,又能达到快速背诵,阅读积累,拓展视野的目的。

古代诗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与背诵,这也是本册教材一以贯之的教学方法。中国古代诗词讲究平仄对仗,声律押韵,音乐性、节奏感都很强,有些散文也都用韵。在古诗文运用环境已经消失的情况下,诵读与背诵是很有效的学习办法,反复吟诵、涵泳,便于理解、领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利用一些时间诵读和背诵;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在诵读以后,理清层次,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分层分段去背,以期继续积累文言语词,培养文言语感,为日后进一步阅读和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欣赏方法,培养能力

从每单元的标题可以看出,本册选修教材非常注重诗文欣赏方法的掌握和诗文欣赏能力的培养,这样就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法可依,操作性强。这也是教材的一大亮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选修课程部分“诗歌与散文”第4条指出:“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从第一单元元到第三单元均是诗歌,其欣赏方法依次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从第四单元到第六单元是古代散文,欣赏重点依次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欣赏方法与重点都来自于传统文学教育的方法,也是欣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也是《课程标准》中“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的要求的体现,设计、编排比较合理。

既然每个单元的欣赏方法与能力要求有所不同,那么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就应该不同,每个单元都应该用相应的教法突出强调一种欣赏方法与能力。除了诵读方法之外,教学时应该用每单元所选的作品,突出单元标题与赏析指导中所提出的欣赏方法。如第二单元的欣赏方法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学习“赏析指导”应该理解“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含义。其中“置身诗境”就是借助自己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和诗人形成共鸣,利用联想、想象、类比等方法构想诗人描绘的艺术世界;“缘景明情”要注意意象组合,用想象补充景物特点,抓主要词语等,进而理解作品所隐含的思想感情,这其中的关键是要用“想象”重现和还原。总之,“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先要用想象呈现景物特点,然后揣摩写景的目的,从而找到景与情之间的联系,作品理解才有可能迎刃而解。如《春江花月夜》就要突出“春”“江”“花”“月”“夜”等意象组合构成的美景与意境,就能自然地领悟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梦游天姥吟留别》就要突出梦境中天姥山的雄壮瑰丽,在梦境与现实巨大的反差中,才能体会到李白的处境与人生态度;《登岳阳楼》就要想象出洞庭湖的壮阔气势,联系杜甫年轻时的思想与意气,就能明白杜甫此时老病苦悲、忧国忧民的心境;《扬州慢》注重描写扬州当年盛况和今日凄凉,从而理解作者心中的“黍离之悲”;等等。需要指出的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需要一个沉思、构建的过程,教学中不可越俎代庖,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想象还原,因为这个过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作品的准确把握、欣赏兴趣培养以及习惯的养成。

诗词的句子凝练,韵味丰富,必须进行微观细致的赏析。欣赏时要从字面深入到字背,理解其象外之意,弦外之音。诗句不是一个个词语的简单罗列,可以说每个词语与意象都是作者心灵过滤的结果,负载着他的思想感情,所以理解并不是把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而是还要借助想象,还原出景物的形象,突出景物特征,体会其中的情感。如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和“浮”就意味深远。“坼”与广袤的“吴楚”两地相连;“浮”与代表天地日月的“乾坤日夜”相接,都是为了突出洞庭湖的壮阔气势,其中隐含的是杜甫年轻时就听到洞庭湖的盛名,而今到老境才一睹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复杂感慨;而“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也绝不仅仅是作者回忆扬州当年的盛况与美丽,而是与下文形成今昔对比,写出了繁华不再、满目凄清的景象,体现战争的残酷及破坏之大,触目惊心,从而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和深沉感伤。理解,还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性,也就是在理解了各句之后,还要理清各句之间表现意图的内在关联性;只有把各句之间的联系找到,整个作品有一个合理的理解逻辑,没有矛盾龃龉之处,才是真正的理解。

三、注重自主探究,延伸拓展

从本册教材课后习题的设置来看,题量不大,但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即专门设计的“探究·讨论”部分;在“探究·讨论”之后还设有资料补充、拓展性质的“相关链接”环节。这些设计与必修系列课后习题设置有些不同,前者侧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后者侧重对文本的理解。结合第三单元“自主欣赏”中杜甫的《阁夜》课后学习设汁说说这两个板块的特点、作用与教学。

《阁夜》的“探究·讨论”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阁夜》的诵读方法指导,其次是针对本诗的习题。这个单元基本的欣赏方法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所以“诵读”就是本单元作品欣赏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重点,因而诵读指导对诗的整体情感基调及每一联的读法,要求都比较具体到位。教学时要求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涵泳诗味;同时发挥想象,还原诗境,理解诗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次让学生自读,教师或音视频范读,学生诵读、试背等。在此过程之中,要求学生要认真体会诵读指导方法,交流自己所读的感受。这样在读中进行理解,在领悟中再读,进而去探究、讨论诗歌的内容与情感,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是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时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也是一种基本能力。

从针对《阁夜》一诗的课后习题来看,问题涉及诗的内容、情感、主旨以及比较阅读等方面。设计比较全面,重点突出,也体现了本诗的基本特点,从而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以问题为抓手,依照一定的逻辑去理解诗的内容;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活动,也就可以全面、准确地从整体上来把握这首诗。

在“探究·讨论”中,本册教材特别注意联系或附录一些相关作品进行比较阅读,绝大部分“自主欣赏”作品都有此学习设计。如《阁夜》要求与《旅夜书怀》比较阅读,本单元其它的自主欣赏作品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要联系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谈琴》进行比较阅读;李煜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与其《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进行比较阅读等;这些都是对“自主欣赏”作品的必要补充、延伸。学生不但可以借此巩固学到的欣赏方法,还可以扩大阅读范围,学习比较阅读,从而对本课的自主欣赏作品和其后附录的作品都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欣赏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在“探究·讨论”部分,与高考相关的题型也基本都涉及了,经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对高考古诗文鉴赏的备考能力也会增强。

“相关链接”节选了一些古代学者对自主欣赏作品的评价,或附录一些与自主欣赏作品内容相关的其他作品;而评价语和附录作品都注明了著作人和出处作品名称,比较详细,有一定的资料价值。《阁夜》后的“相关链接”节选了对该诗的评价,没有附录作品,而另外的自主欣赏作品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相关链接”除了明代王世贞、清代纳兰性德、近代王国维等词人、学者的评价外,还有现代歌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曲谱;周邦彦的《苏幕遮》后的“相关链接”就附有柳永的《甘草子》(秋暮)和张先的《系裙腰》(惜霜蟾照夜云天),所附的这两首作品内容与《苏幕遮》的内容均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关链接”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学生经过探究讨论,对该自主欣赏作品有了自己的认识,再通过“相关链接”阅读前人的评价,既能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也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的认识与古代学者的评价相同或接近时,学生对该自主欣赏作品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也与古代学者有了共鸣,印证了作品的经典性;当学生的认识与古代学者的认识有出入时,则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也为日后深人研讨该作家作品提供了一定的路径。二是所附的作品作用与“探究·讨论”中比较阅读的作品作用有些相似,只是“探究·讨论”中已经说明比较的角度与方向,“相关链接”没有说明比较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从中也可以看出,从“探究·讨论”到“相关链接”都注重探究学习与延伸拓展,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却在逐渐增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趋势。

在教学时,“相关链接”中的评价语既可以用作课前的情境创设与导入,也可作为问题设计的引子,或用作课堂小结之语,不一而足。总之,要让学生把这些评价语与具体的作品特点联系起来,对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抽象地接受评价语。“相关链接”所附录的作品与“探究·讨论”中所联系或附录的作品一样,都可以作为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比较阅读,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练习来使用,应合理选择,相机使用。

需要另外说明的是,“相关链接”中所涉及的绝大多数古代学者,现在的高中学生比较陌生,所以人名应该注明朝代,用字或号的人名应该注出其常用的名字;难字应该注出现代汉语拼音,这样教师使用、学生阅读都会更加方便。

儿童启蒙音乐欣赏 篇8

发行公司:未知

发行时间:2006-7-21

语言种类:国语

专辑介绍: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的瑰宝,民族器乐作品在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欣赏民族器乐作品有深远的意义,是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欣赏中,要强调听辩能力的训练,突出对音乐主题的掌握。可以通过深入了解民族器乐发展史,研究、分析民族器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发展手法及在实践中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民族器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专辑名称:《Forever Young》

发行公司:未知

发行时间:2006-11-16

语言种类:英文

专辑介绍:知名矿泉水品牌Evian耗资三百万欧元在法、德、英展开跨国电视造势活动,广告主题曲别出心裁由几个小学生演唱皇后合唱团经典曲目《We will rock you》。超卡娃伊的童音立刻征服法国佬,单曲一推出迅速攻占法国排行榜亚军,短短两个礼拜内狂销五十万张,并盘据TOP5整整六星期,电台点播率也居高不下!法国环球唱片因此企划发行这张由小朋友翻唱80年代金曲的可爱合辑,首选就收录了Evian矿泉水横扫法、德、英跨国广告曲《We will rock you》。

专辑名称:《伴你入睡》

发行公司:未知

发行时间:2006-7-21

语言种类:国语

专辑介绍:音乐本身是一种才能的教育,《伴你入睡》整合运用世界著名音乐教育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依教学法及日本铃木音乐教育法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学习者音乐素养的不同阶段将古典音乐分为诱导期、萌芽期、体验期与欣赏期四个阶段。同时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强调学习能力的启发与训练,权威名家针对四个阶段精心设计了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与想象创造力四项循序渐进的专业训练课程,每种训练分别设有30天的课程,让孩子全面感受音乐带来的智慧。

专辑名称:《北京童谣》

发行公司:未知

发行时间:2006-7-1

语言种类国语

专辑介绍:《北京童谣》精选收录了近200首长期以来广泛流传在以北京地区为主、覆盖全国范围的传统民间童谣和儿歌。曾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音像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优秀文艺音像制品评选”中荣获大奖,受到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作曲家和演奏家为这套磁带做了精彩的编配和演奏,音乐风格活泼清新,节奏韵律富有动感,其中特别加入了音响效果,如动物的叫声,风声、雨声、儿童的笑声、老北京叫卖调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广播艺术团的演唱和朗诵也非常出色,听起来既有浓厚的民族传统韵味、又形象地表现了现代儿童的童真童趣,同时可以教孩子们学习标准普通话的发音。

专辑名称:《月儿明,风儿静》

发行公司:未知

发行时间:2006-6-30

语言种类:国语

专辑介绍:淡淡的一抹斜月,穿过了高高的槟榔树影映照在窗棂上。微微的一阵清风,越过了绿绿的稻草原吹拂在脸颊上。柔柔的一首又一首的摇篮曲,传送出暖暖的爱意,安抚了所有疲备的心。享誉国际的北京天使合唱团用恬净、柔美的童音唱出了天籁般的摇篮曲,也唱出了中国大地上所有母亲最美丽的温柔。

专辑名称:《天使之声-维也纳儿童合唱团》

发行公司:未知

发行时间:2006-7-21

语言种类:国语

专辑介绍: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音乐团体之一,其前身是奥地利皇家童声合唱团,具有500年的辉煌历史,被世人称为“歌唱着的天使”,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同被视为奥地利的两大国宝。这里曾造就出音乐史上的奇葩莫扎特、海顿、舒伯特及近代大指挥家汉斯·李希特、克莱门特·克劳斯等。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由清一色的男孩组成,他们采用正统美声发声方法来拓宽音域,使声音更加柔和,声部之间也更加和谐,发出一种近似女声,却又比女声更加纯净圣洁的音色,这是一种成年人绝对不可能发出的美妙音色。他们的演唱风格积极向上,纯真自然。

上一篇:蒙着眼睛画画作文下一篇:流行音乐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