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2024-07-15

高一期末地理答案(精选10篇)

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篇1

高一地理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5 CBDBD6-10 DDADC11-15ACCAD16-20 ABBCA

21-25 BDCDB26-30 DBBC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24分)

(1)①是 ①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水质好(4分)

②是 对水源和大气污染小,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4分)③是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4分)

④是 接近能源产地,交通方便,且位于城区外的下风向(4分)

(2)东南(2分)

(3)(6分)A—D—B线。

施工方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同时,绕过市区,减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32.(16分)(1)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②接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和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影响小。

(3)A

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篇2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B 2.B 3.B 4.C 5.B 6.D 7.A 8.C 9.A 10.D 11.C 12.B 13.B 14.D 15.B 16.B 17.C 18.C 19.B 20.A

21.B 22.B

二、综合题(共3小题计56分)

23.(15分)

(1)北极星(1分)66o34’(1分)23o26’(1分)赤道平面(1分)黄道平面(1分)

(2)黄赤交角(1分)自转(1分)公转(1分)

(3)分别是30度和60度;(4分)热带、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3分)

24.(18分)

(1)海陆间大气降水(4分)

(2)雨水冰川融水(4分)

(3)断层断裂错动外力侵蚀(6分)

(4)滑坡泥石流(4分)

25.(23分)

(1)1000~1005hPa(2分)或1010~1015hPa(2分)

(2)甲为东北风,乙为西南风(2分);乙风力大于甲(2分),因为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

(3)C、D(2分);C是冷锋,雨区在锋后(或在西北一侧)(2分),D是暖锋,雨区在锋前(或北侧)(2分)

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篇3

1-35题,每题2分,共70分

DADCCAADABDCCBADDDBCDCDADDBADCBCABD

36.(每空2分,共10分)

(1)带状河流

(2)发展旅游业、发展淡水养殖业

(3)伦理道德

37.(每空2分,共10分)

(1)南亚

(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农业劳动力充足

(3)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等,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8.(每空2分,共10分)

(1)B(2分)

(2)经济效益:交通便利;接近原料地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篇4

六、日周周清 6、286、296、307、17、27、3、47、57、67、77、87、97、10、117、127、13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

六、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篇5

高中地理的学习不同于初中,通过一学期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能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一点心得。地理的学习,不同于政治历史的文科知识点的背诵应用,也不同于数学化学物理纯理性思维的考察,而是介于文理之间,要在充分理解各章节的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图形计算类题型再加以剖析,通过一定的计算分析得到答案。尤其是必修一,计算和理解的内容偏多,要求同学们必须熟记知识点。相对于其他的文科科目,地理的知识点相对少很多。所以,想要做好期末的复习工作,同学们必须要理好各章节的知识点网络。另外,地理的学习不能脱离图形,俗话说,无图不地理,所以,地图对于地理科目来说,是重中之重。在这里,要求同学们,以书上和地图册上的图形为核心,以老师接下来给大家总结的提纲为指导,以平时的练习为辅助,进行全方位的复习工作。下面,我总结了必修一各章节的知识要点网络,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个整体指导作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级别:河外星系←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 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3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5、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

6、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

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7、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8、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 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

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

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2 气压带和风带

1、知道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会画出风带的风向。

2、气压带中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

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

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常见天气系统

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

2、锋面天气系统

3、图中的1表示高压,2表示低压。

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向。

5、图中1形成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气爽等天气。2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云雨天气,如我国夏秋季的台风现象。

§4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变暖。

2、在我国,气候变暖现象由空间上看,北方地区十分明显,由时间上看,冬季比较突出。

3、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

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海平面上升;(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1 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

(1)图中1是蒸发,2是降水,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2)图中3是蒸发,4是降水,它们组成了陆地内循环(内陆循环)循环;

(3)图中5是蒸发,6是水汽输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径流,9是下渗,10是地下径流,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

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

3、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3)塑造地表形态;

(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以影响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类型有寒流和暖流。

3、能绘制出洋流的模式图。

4、洋流的影响:

(1)影响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可能形成荒漠。

(3)对渔场的影响:太平洋中由于寒暖流3和7 的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由于上升流的影响在11处形成秘鲁渔场。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篇6

注:第一章和第二章占20-30%

第一章:

1、天体系统的结构(P3)

2、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P13-20)

3、地球上有生命的基本条件(P6)

4、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8-12)

第二章:

1、热力环流(P30)

2、气压带和风带的颁布及成因(热力和动力原因)(P34)

3、季风环流(P38环流图、分布、类型、成因)

4、季风活动带来的影响(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5、了解天气系统过境时的特点及成因(P41-43)

第三章:

6、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水循环、大气环流、生物循环(P85页)、地壳物质循环(P72)

7、洋流分布模式图(P57-58)

8、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P61)

9、流水作用与地貌(P77-78)

10、降水的季节变化与旱涝灾害

11、河流与聚落分布的关系(P81)

12、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P92)

13、洋流(分布的判断)寒暖流的判定。利用等温线判断洋流所在半球及性质

14、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与风向的关系(P57)

15、河流地貌,河谷的地貌发育过程(P77)

1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如修建水库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下渗的影响因素等(P55-56)

第四章:

1、地貌: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重要的地貌类型

2、地壳水平运动产生褶皱,背斜和向斜的判断,块状山地的形成第五章:

1、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知道如何判定规律及产生的原因;注意山地的基带是由水平地带性规律决定的;判定

大致在什么纬度位置;向阳坡及背阳坡的判断;基带的气候类型;山地自然带的影响 因素因素(纬度、海拔)。

地理填充图册精典例题:

高一地理期末考知识点 篇7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自身的有利条件是

①水以液态形式存在②太阳提供稳定的光照

③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

⑤适宜的温度⑥有公转和自转的特殊行星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

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会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C.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没有影响

D.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产生“磁暴”现象

3.读“太阳光照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②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③这一天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④A和C地太阳刚刚落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下图中,昼夜温差的是()

5.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这是因为()

①受低压的影响②受高压的影响③受气旋的影响④受反气旋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中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B.大气环流不同

C.下垫面不同D.人类活动差异

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8~9题。

8.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

C.经度地带性D.非地带性

9.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10.人类遵循地质构造规律开展的实践活动是()

①在背斜构造的顶部开采石场

②在向斜构造盆地找地下水

③在汾河谷地修建大型水库

④沿地下断层线开挖地下隧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下列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

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

拉萨南临拉萨河,北依拉鲁湿地,再向南北均为山地,拉萨东北、西部和东部分别是河谷谷地。据此回答12~13题。

12.拉萨城市建在雅鲁藏布江河谷而非青藏高原面上,最重要的自然原因是()

A.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形开阔

B.雅鲁藏布江水流湍急

C.雅鲁藏布江航运便利

D.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低,热量条件较好

13.拉萨南部的青藏公路约呈东西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变化②山地分布③河流走向④城区形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据《北京周报》3月讯:经过之久的论证之后,京沪高速铁路终于获准正式立项。全线时速350公里,预计总投资达1300亿元。建成后比现有的京沪铁路缩短约100公里,年客运能力提高三倍。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4~15题。

14.影响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地形和地质条件

C.国家政策支持D.资金和科技

15.在原有京沪铁路的基础上,又增建京沪高速铁路,主要的意义有()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缓解京沪铁路运力长期紧张局面

②促进中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③维持东部地区长期稳定和繁荣

④占地少、能耗小,利于环境保护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16.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网密布B.矿产资源丰富

C.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D.气象灾害频繁

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17~19题。

17.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18.年增加率最快的温室气体是()

A.二氧化碳B.甲烷C.一氧化二氮D.氟氯烃

19.上述一些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

①臭氧层破坏②酸雨③城市热岛效应④富营养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下降

B.一月份0℃等温线向秦岭一淮河以北移动

C.台湾岛的面积增大

D.高纬度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1983年4月25日~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约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房屋400多万间,死亡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据此回答21~22题。

21.寒潮对农作物危害的时间是()

A.春季和冬季B.冬季和秋季

C.秋季和春季D.夏季和秋季

22寒潮与其他灾害相比,其基本特征为()

①多种灾害并发②危害最严重③影响范围小③经济损失巨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3.下列各组物质和能量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稻、家畜、矿石、森林B.交通用地、闪电能、地热能

C.空气、地热、石油、铜矿石D.钢铁、野生动物、水能

24.我国名洒“五粮液”所以酒香醇厚,最重要的自然条件是()

A.用甘甜的泉水来酿制B.有适宜的酿造气候条件

C.由特殊的植物作原料D.发展历史悠久

25.当前,淡水资源已很难满足人类需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B.气候连年干旱

C.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浪费D.生活中的污水使水资源减少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中“日照图”和图乙“二分二至时地球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7分)

(1)在甲图中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当地球运行到乙图中的③位置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值的范围是。

(3)甲图中A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B地出现极现象,A、C两地相同的地理事物有()

A.地方时B.线速度C.昼夜长短D.气候

(4)乙图中,地球从位置①运行到位置②的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京正午人影先变长,后变短

B.升旗时间越来越晚

C.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D.极昼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27.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图,回答问题。(共5分)

(1)气流垂直运动方向:A处,B处。

(2)C处风向不可能是()

A.西风B.东风C.西北风D.西南风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冷锋雨区位置在地,暖锋雨区位置在地。

28.读某地地质构造图,回答问题。(共6分)

(1)图中A、B、C、D四地中,属于向斜的是,属于地垒的是。

(2)华山西峰和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质构造相同,渭河谷地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质构造相同。

(3)D处的地形是,成因为。

29.读下图,回答问题。(共5分)

(1)图中各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有。

(2)A处形成世界大渔场,其原因是。

(3)受B洋流的影响,其沿岸狭长地带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A.终年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干燥

C.全年低温干燥D.冬季寒冷干燥

(4)英国有一个富翁,临终时将自己的财产托付与律师,把一个漂流瓶扔进大海,里面写了遗嘱“谁捡到此瓶,财产将赠与谁”。3后,一个小男孩在C处海滨捡到了漂流瓶,得到了这笔财产。请问,漂流瓶是如何到达C处海域的?。请在图上画出漂流瓶运行的路线。

30.读“欧洲、非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共7分)

(1)图中自A、B至C经过不同的自然带,这种分布反映了自然带的地域差异规律,这种变化规律主要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2)图中自C、D直至向东到亚欧大陆的内部,植被应呈现变化,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篇8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在过去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们一定收获不少,一起好好总结过去这段努力的时间吧。但是教学总结的思路你学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1

一、教学常规亮点

1、开学第一周组织本科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按照计划认真执行;

2、坚持每周定时、定点、定目标的备课组活动。

3、每月检查一次本备课组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本。

4、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两位新入职的老师都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没有教学经验,而且对教材不熟,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我利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的时间来研讨必修1的每一章节的课程标准,并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对课表的解读,青年教师才能掌握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哪些内容在教学中该多讲多练多思,哪些内容可以略讲或应该略讲。解读课表的方式是给两位年轻老师分任务,会前做好准备工作,在这个准备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翻阅教参或者从电脑中搜集相关的内容,这样做,有利于丰富青年教师的知识储备,养成深入思考、研究问题的好习惯。

(2)督促两位年轻教师广泛听课。我不定期听两位老师的随堂课,并指出她们的优点和不足,今后怎么改进。

给青年教师定听课节数,并要求她们每次听完公开课等要写评课笔记,较青年教师怎样去听课、听什么;告诉她们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尤其是同一学科的课,具体做法是:在听课前要先明确本节课我将重点观察课堂里的什么?明确了问题后,在进入课堂观察。观察目标是:授课者是如何引入课题?如何提问学生?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如何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如何落实知识点?如何巩固练习?授课者的教学风采等都应是在观察范围内。实践证明,给青年教师传授的越具体,要求的越多,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更快。

5、针对高一起始年级,地理备课组十分强调各科任老师要加强各班级地理课堂纪律的管理。

选拔好的各班级的地理课代表,督促学生按时交作业,对没有交作业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切忌不管不问。教师对交上来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并全批改。

二、存在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高分段人数少,低分学生较多,这与学生基础有密切关系。

2、知识掌握不全面。选择题1、4、8、10、20错误多,综合题23题洋流的知识,24题探究的题,都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的。

3、知识理解存在缺陷。例如时区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直射点的位置、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全球气候的分布和理解等。

4、许多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难,有失去学习的信心。

三、今后整改措施

1、课堂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

3、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分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对待。

4、课堂上注意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并积极落实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把失去的信心找回来。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7)班至(12)班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和高一(12)班的班主任工作,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较大,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方面

1、备课: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从不潦草从事。认真作题研究教法。在备课中不断引入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网络信息,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举例深入浅出,尽量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上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教学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关系密切融洽,能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使教学工作恰好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形成和培养、深化,先打好基础,再扩展发挥。不搞题海战术,不搞偏题怪题;注重素质教育,尤其是落实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3、听课: 本学期听课20节,积极参与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4、批改作业: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高一年还注重课堂5分钟的小测,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围绕这一主题来展开教学,从而为高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业务学习方面

1、刚从高三年下来,个人系统整理反思这几年的有效教学方法及教学课件、教学材料,为下一轮的教学制定系统的安排。

2、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学习地理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3、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本学期经常外出听课学习,如去晋江一中、季延中学等校听课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适合本校学生特点。

三、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及其它活动情况

1、认真做好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2、组织学生出好地理组板报,帮忙组织地理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校园之星—小导游比赛)

四、班主任工作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2)班的班主任工作,首次当班主任没经验,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努力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思路。

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学校各级领导信任和帮助,得益于全体任科教师的配合,也得益于全班同学和我的共同努力,但我深知还有许我的不足之处。

1、对同学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如施珊珊的家庭问题)对学生的关心还不够(如孤儿许锦英)今后我会更细心、用心、关心,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

2、自己性格太急,处理学生问题不够周到;如林雅萍同学退出国防绿中队、黄婉萍同学爱请假问题,今后我会了解清楚,再做出处理决定,少生气少冲动,注意自己的言词。

3、确定班委会过早,所以选出一些不当的人选,不利于班级管理,下学期我会对个别班委进行更换。

4、班级制度有制定,但实行不够严格,让个别同学有机可乘。下学期改善班规,并严格执行。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但最后总算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认真参与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

每周一次的教研和备课活动,大家共同探讨教学策略,研究教学效果,反思学生情况,组织练习工作,交流各自的教学进度,安排下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定时定量的活动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协调统一顺利地开展下去,同时也使我获益不少,每经一次活动就成长一次。

二、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

根据统一安排,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在泉州师院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新教师培训,通过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相关方面老师介绍了有关教师法律法规知识,如何追求有效的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等。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三、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备课认真,尽量发挥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备课过程中,我积极寻找各种素材,包括各种图片和动画,视频,力求做到形象生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结果反映不错,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课内的知识,还注意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关课外知识,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引发了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一直认为学习是求知的过程,从本身的需求出发更容易让人接受,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作为新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掌握还不够熟悉,这就需要不断的做好教学反思。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还要积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教学效果,接受学生反映情况,做得好的坚持,做不好的改进。教学是一种双向的过程,是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加强,反之,则不断减弱,最后可能导致学生对该学科失去信心,因此,教学反思必不可少。

同时,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有治学不严谨之嫌。如对课堂上听讲不认真或表现反常的学生,有时没有及时谈心交流;对没有交作业或作业做得不认真甚至有可能是抄袭的学生,不是每次都过问,这些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改进的问题。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4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所有工作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回首这一学期,总有很多的感慨和想法,也有许多的心得,现在,我就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个简要总结,既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整理,也是对未来的提醒。

一、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任务不算太重也不轻松,由于本学期节多事多,课时不多,各班进度稍有不同,特别直升班与其它班相差较多,但最后总算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市统考要求的必修一第三章。时间大概在12月底。然后我为学生编写和打印了复习提纲,印发了20xx和20xx年的市统考题练习并讲解。各项教学活动开展井井有条,复习工作顺利进行,不负学校期望。

二、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次专家讲座,让我们学到了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学校切合自身实际提出的“五三高效课堂”模式,我积极的参与并认真听课评课,分析别人教学的优点,为我所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已有所突破,活跃了课堂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提问和思考。可以说,地理课堂有了新的蜕变,听课率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四、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学生差异非常明显,基础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差异,为了力争不让一个学生不掉队,我没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关爱,从不打击成绩差的学生,而是发现其优点,鼓励其前行。成绩差的也要让他尝试到成功。所以,我认为,我是个能得到学生信任的老师,因为我信任我的学生。

五、有待改进的方面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还是有很多学生仍然希望老师多讲,自己少想,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课堂,这还有待观念的改变。课前预习环节还做的远远不够,不能很好地为课堂学习奠定好基础。对此我将不断努力,积极努力的思考可行的措施,力争在下个学期有更好的成绩。

高一地理期末教学工作总结5

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学期以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收获不少。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鼓励幼儿自立、自理,使幼儿在活动中愉快、自主地接受新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把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活动。本学期学前班数学教学总结如下:

一 坚持直观教学

我在教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及加减的时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帮助我教学。如我在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时,我设计的主题是果园,孩子们看到图片内容很快提出:树上有1个苹果,树下有1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还有的孩子问:树上原来有2个苹果,掉了1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可见形象直观的图片教具,是帮助孩子提问和学习的最好帮手。

二 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不仅让孩子学会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过度到能自己学会提问,在老师提供的环境中,学会提出一定性有价值的问题。在活动中,一些幼儿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说不会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关注他们,想他们所想,探明幼儿好奇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然后引导幼儿把心中的疑惑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把好奇心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才不会使幼儿的好奇心稍纵即逝,才能引起孩子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这种从好奇到提出问题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所以我在上每一个数学课时,我都要准备丰富多彩的教具,为孩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用色彩和图片去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三 加强培优辅差工作

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我总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教会家长的辅导方法,在与家长共同努力下,成绩都达到了良好。

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篇9

2014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既属于商品农业又属于密集型农业的是:()A、亚洲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游牧业

2、大牧场放牧业中养羊业占重要地位的国家有()

A、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B、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美国、南非D、阿根廷、新西兰、南非

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A、只种植玉米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密集型D、商品谷物农场都是私营的

4、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部门是:()

A、航天工业B、采掘工业C、冶金工业D、服装工业

5、设置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接近消费市场B、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

C、土地广阔,交通方便D、学科齐全,科技力量集中

6、影响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的共同因素是:()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劳动力资源充足C、靠近消费市场D、科技力量雄厚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A、食品厂----木材厂 B、汽车厂----化纤厂C、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D、钢铁厂----水泥厂

8、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9、有关意大利新兴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为大中型企业 B、以轻纺工业为主C、资本集中程度高 D、分布以集中型为主

10、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B.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聚落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 D.城市的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少,密度高

11、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A.乡村B.自然风景区C.城市D.海洋

12、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②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③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④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3、沿河设城主要是因为()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②河流为城市运送废水,加速净化 ③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④河流为城市增加一条风景线,并有利于防卫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4、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多少的地区?()A.800mmB.400mmC.600mmD.200mm

15、自然地理条件是通过影响下列哪些因素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A.农业的发展B.工业的发展C.人口的分布D.自然资源的分布

16、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指()

A.北京B.株洲C.郑州D.石家庄

17、日本新兴科学城是()

A.大阪B.仙台C.筑波D.福冈

18、以下城市中,专门以政治作为城市区位因素的是()A.巴西利亚、华盛顿、麦加B.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 C.罗马、华盛顿、伯明翰D.华盛顿、堪培拉、纽约

19、以下各组城市中,符合“交通——宗教——资源”排列顺序的是()A、石家庄——大庆——拉萨B、株洲——麦地那——匹兹堡 C、伯明翰——麦加——郑州D、宝鸡——曼彻斯特——大同 20、分别以石油、煤炭和金矿发展起来的城市是()

A.阿伯丁、曼彻斯特、约翰内斯堡B.阿伯丁、鹤岗、曼彻斯特C.匹兹堡、抚顺、约翰内斯堡D.玉门、匹兹堡、伯明翰

21、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B.起步晚,发展快 C.中小城市发展快,城市发展合理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2、下列不属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因的是()

A、农村劳动力过剩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C.城乡联系更加密切D.人口增长过快

23、世界城市化速度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在()

A.产业革命以前B.一战后C.二战结束至今D.20世纪70年代以后

24、上海市建立卫星城,开发浦东新区的目的在于()

A.扩大城市用地面积B.将市中心区的污染企业迁入 C.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D.建立新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25、现在有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B、想让公共汽车多挣点钱 C、抵制私人出租车发展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26、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主要是控制()

A、工厂规模B、住房规模C、人口和用地规模D、公共设施规模

27、世界城市化进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界线是()

A、工业革命、一战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二战D、文艺复兴时期

28、下列国家中,城市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A、日本B、英国C、美国D、法国

29、与京九铁路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线、兰新线B京哈线、京包线C浙赣线、京沪线D京广线、焦柳线 30、国际金融中心最多的大洲是()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大洋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3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32、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和。

33、逆城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回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人们对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逐步完善,它在国家已表现得特别明显。

34、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5、京九铁路途经京、津、冀、、豫、皖、、赣、粤9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长2538千米。

三、识图填充题(每项1分,共10分)

36、下图为钢铁生产的三个主要阶段,请按要求,填入相关内容:

四、分析资料,回答问题(每项1分,共5分)

37、资料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外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的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而且在老城和新城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国家,风们称这种现象为()。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资料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五、综合题(每空格1分,共12分)

38、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l)填出各区域的名称:

A__;B;C__;D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2)世界早期城市从地形与水文条件看,大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上;从纬度位置上看,大多分布在______半球______纬度范围内。它们一般都有肥沃的______和方便的_________,成为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_________。

六、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39、说明电子通信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0、上海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哪些?

42、鲁尔工业区的优越区位条件有哪些?

高一期末物理试卷及答案 篇10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物理量和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力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1kg?m?s-2

D.“秒”“克”“摄氏度”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2.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3.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s内,外力F不断增大

B.在1s~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C.在3s~4s内,外力F不断增大

D.在3s~4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

4.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甲、乙两球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B.两球在t=8s时相距最远

C.两球在t=8时相遇在出发点

D.两球在t=4s时相距最远

5.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

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物理量是

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

6.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F1、F2,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Fl、F2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B.F1、F2都小于F/2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都与F相等

7.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中,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底板对人的

支持力N=ma+mg,则可能的情况是

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

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

C.升降机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D.升降机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

8.如图所示,清洗竖直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

总重量为G,且视为质点。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

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则

A.F1=Gsinα

B.F2=Gtanα

C.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但F1与F2的合力不变

D.若工人缓慢下移,增加悬绳的长度,则F1减小,F2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全部为必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9.(6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首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

在保证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的条件下,互成角度地拉长橡皮条,使结点到达O点,用铅

笔记下O点位置及两细绳的方向,如图中的OA、OB方向,读出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OA

=2.8N、FOB=3.6N.

(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中利用图示法作出FOA与FOB的合力,其大小F=___.

(2)为了完成本实验,还要进行的一项关键操作是___________,在本操作中需要记录

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9分)某探究学习小组欲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

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小车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要顺利完成该实

验,则:

(1)为使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要使细线的拉力约等于钩码的总重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2)打点计时器接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某次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

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

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请在a-F图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

外力的关系图象。

组别1234567

M/kg0.580.580.580.580.580.580.58

F/N0.100.150.200.250.300.350.40

a/m?s-20.130.170.260.340.430.51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11.(14分)如图所示,一位重600N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BO绳水平,则AO、BO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若保持O点及A点位置不变同时B点位置一直向上移动,在B点位置上移过程中AO、BO的拉力如何变化?已知sin37°=0.6,cos37°=0.6。

12.(15分)完整的撑杆跳高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在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比赛中,俄罗斯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设伊辛巴耶娃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25m/s2匀加速助跑,速度达到v=9.0m/s时撑杆起跳,到达点时过杆的速度不计,过杆后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心下降h2=4.05m时身体接触软垫,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90s。已知伊辛巴耶娃的质量m=65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

(1)伊辛巴耶娃起跳前的助跑距离;

(2)假设伊辛巴耶娃从接触软垫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求软垫对她的作用力大小。

13.(16分)如图所示,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与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小环的质量m及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α。

参考答案

1-8:CDBCBCDACDADBC

9.(1)如答图所示(1分)4.8N(1分答案在4.5N~5.0N均给这1分)

(2)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点(2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分)拉力的方向(1分)

10.(1)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2分)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1分)

(2)0.5(2分)

(3)如答图所示(2分)

(4)没有平衡摩擦力(写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角度过小)(2分)

11.解:对绳上的O点受力情况进行分解,如答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知识可得:FAcos37°=FB①(3分)

FAsin37°=G②(3分)

联立方程①②解得:FA=1000(N)(2分)

FB=800(N)(2分)

若B点位置向上移,FA将一直减小(2分),FB将先减小后增大(2分)。

12.(1)设助跑前的距离是s,由运动学知识可得:v2=2as①(3分)

将数据代入①式解得:s=32.4(m)②(2分)

(2)设伊辛巴耶娃在撑杆跳下降阶段身体接触软垫前的速度是v1,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v12=2gh③(2分)

设软垫对她身体的作用力是F,由牛顿运动定律可得:

④(3分)F-mg=ma1⑤(3分)

联立方程③④⑤可得;F=1300(N)⑥(2分)

13.由乙图可得:0~2s内小车的加速度是:

①(4分)将数据代入①式解得:a1=0.5(m/s2)②

小环在上升过程中前2s内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其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1-mgsinα=ma1③(4分)

小环在上升过程2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力的平衡知识可得:

F2=mgsinα④(4分)

将F1=5.5N,F2=5.0N代入③④,联立方程③④解得:

m=1(kg)(2分)

上一篇:半分钟的自我介绍下一篇:莫泊桑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