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2024-05-14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共14篇)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篇1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发展和管理。

2.依据临床用血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制订本院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等,并监督实施。

3.对临床规范用血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审核用血计划。

4.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明确有关科室、人员责任,并监督实施。

5.推广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对医务人员进行临床用血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知识的教育培训。

6、负责宣传和贯彻《献血法》,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7.调查分析临床用血安全事件,对用血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8.落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内容,督导检查各项岗位责任制,标准 操作规程,血液质量管理的实施情况。

9.定期或不定期抽查血库的各种记录,进行质量评估,以确保临床输血 的安全有效。

10.监测、分析和评估本机构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情况。

11.每召开两次工作会议,听取临床科室用血信息反馈,研究 和解决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意见。

12.定期总结分析全院输血管理工作情况,持续改进输血工作,不断提高输血管理水平。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篇2

关键词:临床输血,工作缺陷,防范措施

保证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节约血液资源是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目标。2005~2007年是卫生部确定的“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全面推行的关键阶段。为深入贯彻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要求,结合本地区部分二级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的实际情况,本文就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中存在的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地区部分二级医院输血科2007年工作记录资料、临床输血病历资料。

1.2 方法

对每份资料进行查对核实,分别按表1中的缺陷名称进行分析。

2 结果

临床输血工作各环节中,临床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内容不完整、护士采血时对血标本标签填写不规范、输血科采用配血方法不当是临床输血工作中最常见的工作缺陷。

基层医院临床输血工作常见缺陷分析结果见表1。

3 讨论

从表1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基层医院输血各环节中医生、护士、输血科人员均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缺陷,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下就医生、护士、输血科人员出现的工作缺陷分别讨论如下:

3.1 医生工作缺陷

3.1.1 输血申请单内容填写不完整、已检查血型或已输过血的患者不填写血型。医生准确填写血型有助于输血科人员复查血型时多一道核查关,也有助于为急重症患者提前备血。多数申请单未填写病情,有的申请单不填写Hb或RBC,也有部分未经上级医生审核签名。

3.1.2 未告之输血风险,未填写《输血治疗同意书》或填写不规范,未尽到告之义务,有的无患者及亲属签字。

3.1.3 无输血前检查九项报告。输血前九项传染病指标反映受血者输血前是否有相关疾病,是评判输血行为有无过错的最原始、最直接的证据,还提示与输血有关的人员加强自我保护,在各种治疗中减少医疗损伤,避免医疗感染[2]。

3.1.4未严格执行大量输血审批制度。大量输血指一次输血2 000 ml以上, 大量输血须慎重, 并进行严格的审批。

3.2 护士工作缺陷

3.2.1 采错血标本。护士采血时,未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配血标本管。

3.2.2 配血标本标签填写不规范。标本乱贴标签、字迹不清、内容不完整、床号与姓名不符等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错误。对这类标本输血科应坚决拒收,要求重新采集标本。

3.3 输血科工作缺陷

3.3.1 血型鉴定错误。血型试剂保存不当致效价降低,室温过低出现假凝集,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稀致抗原抗体比例不当,玻片法反应时间过短,红细胞与抗血清未充分混匀,部分患者抗原减弱,操作者粗心大意加样错误、误判结果、笔误等均可致血型鉴定结果错误。

3.3.2 配血方法不当。仅用盐水介质法配血不能发现患者体内是否含有不规则抗体,标本抗凝剂使用不正确或用量过多,红细胞悬液与血清比例不当,室温过低,操作者粗心大意加样错误、误判结果等均可致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错误而出现输血隐患。

3.3.3 输血报告单和输血记录单填写不规范,无审核签名或其他内容填写不完整、字迹不清、潦草等。

3.3.4 合格血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部分医院未按规范要求保存合格血标本或过早丢弃,出现输血纠纷时难以查找原因,无法分清责任。为避免纠纷,要按规定保存好原始标本。

3.3.5 血液报废,制订用血计划不恰当、血液贮存过多导致过期报废。

4 防范措施

(1) 加强对临床输血工作的监督管理,将临床输血工作纳入全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通过每月医疗质量检查,加强对在架、归档输血病历的及时性、完整性进行管理,重视输血前检查,监督输血科改进配血方法,完善各项记录,保证血液质量。 (2) 认真学习《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工作责任心。 (3) 医生要重视输血病历资料的书写和归档,规范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前九项检查申请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等。正确填写患者信息,准确填写血型及申请用血种类、数量,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随时观察输血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 (4) 护士严格遵守标本采集、运送、取血、输血过程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采血过程中做到:一要床旁采血,二要当面核对,三要采集合格的血液,四要正确填写血标本标签;运送过程中保证专业人员运送合格血标本,家属不能送合格血标本;取血过程中也要专业人员持无菌带盖容器运送血液回临床科室,一般情况下治疗用血一次只取一袋;输血过程中做到“先慢后快”,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反应;输血完毕后做好各项输血记录及资料归档,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保存[3]。 (5) 输血科正确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坚决做到试剂可靠、标本合格、方法正确、操作规范、条件适宜、记录完整。必须选用稳定、质量可靠的具有“三证”的商业试剂并妥善保管;拒绝接收不合格标本,保证标本质量;使用至少一种非盐水介质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妥善保存各种血液标本和血液制品;正确、及时填写各种输血记录资料。此外,输血科应及时总结、认真分析、恰当制订用血计划,避免血液过期报废,节约血液资源。

综上所述,“输血无小事”,克服临床输血工作环节中的缺陷,应以预防为主,强调全程监管和质量控制,强化工作责任心,实施“零差错”管理,增强法律、证据和风险意识,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卫医发[2000]148号.

[2]李振才, 宋海燕, 杨彩娥, 等.贫血者输血前九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 7 (2) :45.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篇3

【关键词】输血;管理;疗效评估;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44-01

困擾输血界的问题主要是血制品的持续短缺,为满足临床正常用血,除了加大无偿献血的招募以外,合理的应用现有的血液资源,将有限的、宝贵的血液用在急需的患者身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用血涉及科室和环节较多,又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滥用血制品和给血错误依然存在。各级医院输血科的建设,加强输血科规范管理,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对宝贵的血液资源进行全程控制,我院输血科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效输血的评价上进行了一些尝试行的运作,现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对临床医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培训相关输血知识

输血科既是临床用血的执行科室也是临床用血的监督科室。现在我们不仅仅是测测血型、做做交叉、发发血的检验科血库,我们还肩负着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的职责。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它的使用适应症非常有限,然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广泛存在滥用的情况[1]。输血工作犹如“双刃剑”,力求“趋其利,避其害”,输血科应该定期对临床提出的问题,例如血液质量、成分血适应范围、不良反应的确认和处理、新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等进行收集,提交到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并找到较适宜的解决方案,至少每年进行一全院用血科室医生培训,若有条件可以邀请当地临床采供血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临床成分血使用范围的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临床医生的困惑,提高全院临床用血理论的整体水平,为合理有效的临床输血工作提供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加强了输血科与临床科室的联系。

二、严格把握输血指针,积极与临床用血科室沟通,合理选择血液制品输注

临床医生对合理用血、安全用血重视不够,对输血适应证掌握不严格,“人情血”、“安慰血”过多,自体输血很少,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机会[2]。如何有针对性的掌握输血适应症,将临床输血分为内科输血和外科输血两大类,特别是对内科慢性失血的处理,内科慢性贫血患者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已通过代偿能够耐受血红蛋白(Hb)的降低,慢性贫血不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有输血指针者只能输红细胞。无需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降低或已丧失功能。Hb及红细胞比容(HCT)的高低不是决定是否需要输血指标,而最好的指标是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者暂不输血,慢性贫血患者针对病因治疗比输血更重要。输血科医师同时要起到指导临床外科医师合理用血的作用,对每例拟输血患者,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对出血量<800 ml,不必输血。对需要输血的患者麻醉科需向输血科提供出血量,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含量及血小板数量、凝血系列指标等,将其基本参数列入到整体输血方案中。出血量在800~1500ml输注红细胞即可,出血量1500~2000ml, 增加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出血量>2000ml再增加冷沉淀。出血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利用血液成份去止血,有止血功能的血液成份有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3]。

三、输注血液制品后疗效的评估

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血液输注疗效进行评价。对于输注红细胞得患者在24小时内对其进行输血疗效进行评估,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期望血红蛋白值=输注红细胞单位数*每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血容量-输注前血红蛋白值)计算出期望血红蛋白值,与输注后实际测量血红蛋白值之间的比较、评价;对于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输注后1小时或12小时对其PPR进行评价:PPR=(输注后血小板数-输注前血小板数)*血容量/(输入血小板总数*2/3)[4]。对所有的疗效评估进行记录,对符合输血目的达到输血效果的输血过程进行关闭,对疗效欠佳的输血与临床医生联系共同查找原因,努力做到每一次输血合理有效。但由于个体差异,医生对输血指针的把握差异导致临床输血疗效评估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四、通过血液信息管理系统与电子文档对一次输注全过程进行管理

让信息化全程参与临床输血管理,对信息查询、数据统计又快又准,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行为,促进了输血行业健康持续发展[5]。一套系统、完善、规范和准确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将为临床输血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保证。对每一份临床用血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满足规范的用血流程:从临床用血申请、临床用血指针评估、临床输血全程控制、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临床用血疗效评估等。通过临床输血管理系统完成输血各环节的记录,月底对其总结分析,对临床输血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从而持续改进临床输血工作。

输血是治疗疾病、抢救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抢救和防止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输血事业日益发展和输血实践技术不断更新,传统输血观念、意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临床输血已由输全血发展到输成分血,由原来单纯支持治疗到安全、合理、科有效。输血科的作用已不再是传统的仓储(收血、放)功能,还担负指导临床科学规范、合理用血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2000.18.

[2]刘志军,谭东云,饶荣.基层医院血浆不合理输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2011,31(11):518-519.

[3]王彦.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估方法:踝肱压指数[J].重庆医学,2004,12(2):125-127.

[4]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5.

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篇4

一、健全管理机制。医院成立了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输血工作会议。建立了院内输血相关制度、流程,并对输血制度流程进行了培训。编写了《临床输血制度汇编》,加强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学习,医护人员人手一册,方便学习、查阅。

二、强化病历质控。每月随机抽取终末输血病历,针对输血医学文书各项进行检查,包括输血前检查、输血同意书、病程记录、输血适应症等指标。每季度汇总发布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简报一份,对全院季度用血情况进行通报。

三、加强输血培训。针对医师、护理、新入院职工,每年至少组织1-2次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内容涉及合理用血、法律法规等内容,保证用血安全。四、实现信息化管理。引进了院内输血管理系统,实现血液的出入库管理、输血医嘱管理、输血相容性检查、费用管理、血液库存预警等多项功能的信息化管理,规范了临床用血,保证了输血安全;引进了冷链管理系统;为手术室配备了自体血回收机,为每个临床科室配备了取血专用箱,上半年自体血回收达到89例,大大减少了异体用血量。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篇5

2012年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年终工作总结 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而输血治疗更是一个专业性强、具有一定风险的治疗措施。由于目前病毒“窗口期”的存在、检测技术的局限,以及新病毒的出现和未知病毒的存在,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还不能完全杜绝。因此,即便是经过严格程序检验合格的血液,也可能会存在着病毒感染的风险和几率。此外,输血还可能出现过敏、溶血、发热、血小板输注无效、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不良反应。2012年我们为了规范临床输血医疗行为,将输血的风险降到最低,对于最大限度地保证医疗安全,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机构

为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医务科科长,检验科科长及有关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的输血管理委员会,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照《江苏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对临床输血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指导临床血液、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协调处理临床输血工作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临床输血安全。

二、加强了医务人员输血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

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熟悉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临床医生应对相关的法规有足够的重视,才能真正做到依法、科学、合理和安全输血。如果对输血相关法律和输血规范不了解,可能会造成工作中的失误,从而导致医疗纠纷。所以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同时,我院还先后派出多人参加了由省卫生厅组织《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有目前与输血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与提高输血安全有关的新技术。

三、加强了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不定期检查各临床科室“输血申请单”的书写情况和血样标本留取是否规范;检查“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

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抽查各临床科室上交的经输血治疗病例的病历,检查有无“输血同意书”并作好记录。

四、监督了输血科的日常业务工作,促进输血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随着输血医学的迅猛发展,成份输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与提高输血安全有关的新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对有效地减少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定期检查输血科的各类登记记录本是否完备,存档保存是否齐全、清楚、是否可随时备查。不定期检查血液贮存管理情况,保证了临床用血安全。输血病例都符合输血指征。成份输血率达到99%以上。全年未发生因临床输血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剑阁县中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及职责 篇6

一、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

主任:

成员:

二、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发展和管理。

2、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临床血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院内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和临床输血标准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3、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等对全院临床用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的发生。

4、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5、制定本院输血计划、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6、制定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性地促进输血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和运用。

7、组织调查与输血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差错,提出预防或减少、杜绝其发生的措施和方案。

8、监测、分析和评估本机构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情况

9、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和统计上报工作。

10、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及时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11、定期总结分析全院输血管理工作情况,持续改进输血工作,不断提高输血管理水平。

医院输血管理系统在输血科的应用 篇7

1 系统硬件和软件

应用唐山市现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输血管理系统V3.0》系统软件, 硬件要求:计算机1台, 要求P800Hz以上, 256MB内存, 40GB硬盘。激光打印机, 条形扫描仪1台, Internet连接。

软件:WindowsXP操作系统。安装软件, 唐山现代《输血管理系统V3.0》。版本号:V3.2.3。

功能模块:以输血科日常业务为基础, 将相关业务分成十五大模块, 包括:系统管理、主任管理、用血登记、订血管理、血型确认、血液入库、血液检验、血液出库、血液报废、退血管理、统计报表、检验报告单、数据维护、数据交换等, 下属分成74个子菜单, 涵盖了输血科大部分业务流程和操作。

模块介绍:日常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是系统管理、订血管理、血液入库、血型确认、用血登记、血液检验、血液出库、统计报表、退血管理等, 下面分别介绍。

系统管理:包括了用户组管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3个子菜单。

该模块提供了授权操作功能, 系统有密码验证机制, 相关的业务处理都必须要求密码验证通过后才能进行业务操作, 降低了越权操作的可能性。系统提供了操作跟踪功能, 相关操作会记录详细的日志信息, 实现了操作过程的可追溯性。

2 订血管理

网上订血:按菜单要求录入所需血液品种、产品规格等信息后, 点击保存、发送, 直接将订血单发送到血站, 即可完成所需血液的订购。血站发血科接到用血单位通讯信号报警提示根据订单给出回复信息, 即按订单着手准备我院所需求的血液, 并进行回复是完全满足或者部分满足, 从而避免了电话订血可能产生的误差, 确保了用血单位订单的准确性。

血液入库:血站按订单送血到医院输血科, 值班人员接收时按程序认真检查并核对与血站所开出库单是否一致, 确认完毕选择入库方式 (核对入库) , 点击查询, 即可直接提取待入库血液的详细信息, 包括鲜血码、产品码、名称、血型等, 系统自动生成入库日期。工作人员只需按储血位置进行批量入库保存即可。

血型确认:此模块用于在血液入库后对血液产品的血型进行复核确认的业务处理, 选择检验方式, 点击全部一致无误后保存。未确认或检验结果中不一致的血液产品不能用于临床, 可以退回血站。从而加强了对输血环节的质量监控, 确保了输血安全。

用血登记:该软件提供LIS模块接入, 临床医师可以在电脑上下《输血申请单》, 我院目前临床医师还不能在电脑上下输血申请单, 在临床用血申请子菜单中需要录入住院号、病人姓名、血型、临床诊断和申请医师等资料信息, 该模块具有患者信息的自动提取功能, 只要录入住院号, 曾经输过血的患者, 系统可以自动显示患者的相关资料, 具有初检血型和档案血型是否一致的验证功能, 避免临床医师写错患者血型, 发错血液的可能。

血液检验:在血液检验菜单进行血型复核 (患者标本的血型复检、不规则抗体、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登记) , 交叉配血 (包括配血方式和配血结果) 等, 将完成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用条码扫描仪扫描, 然后进行保存、审核、发血。

血液出库:包括临床用血出库、临床紧急发血、自体用血出库、调血出库。交叉配血后点击保存, 经过审核无误后血液出库, 扫描血袋编码, 点击发血, 此袋血液记录就从库存记录中删除并保存在已出库血液的记录中。打印发血报告单。

统计报表:包括血液库存明细、自体血库存明细、血液库存汇总表、科室用血统计、用血信息报表、工作量统计表、患者用血查询、患者用血费用查询、检验项目登记表、输血前检查统计、用血分类汇总、输血反应统计和报废统计等功能。

血液库存信息可查询血液库存明细和汇总, 以便与冰箱实物库存量进行核对, 患者用血查询, 可随时查询任意患者的信息、临床用血申请、血型复核、交叉配血、临床发血、输血反应情况。科室用血统计可将各个科室在任意时间段的用血人次、成分用血情况进行统计, 血液信息报表可按日报、月报等方式详细列出。

系统软件还提供预警功能:通过设置库存的上下限, 提供对库存的动态预警, 对将要过期的血液以不同颜色跳动提示, 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对于未能及时处理的申请单、血液复核信息、交叉配血信息, 进行动态提醒;血液因质量问题血站锁定后, 医院输血科端能提醒并控制血液不能发往临床。

退血管理:包括退血申请、退回血站、临床退回、调入血退血、调出血退回等菜单。当遇到血站所发血液出现破损、脂血, 以及已经发往临床的血液又要求取消等情况, 系统允许执行退回申请。

3 应用体会

构建输血科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 实现采供血机构、医院、输血科数据管理有效整合的基础上搭建起共享平台, 可使输血科的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医院的临床用血情况以及血液库存情况均可同步反馈至市中心血站, 市中心血站可以根据医院的用血情况和库存情况合理安排采血计划, 确保临床抢救和治疗用血。同时使血站对每一袋血液的去向进行跟踪, 掌握临床诊断与输血及输血反应等信息, 便于指导临床输血工作, 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安全用血, 对提高成分用血比例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加强了医院输血业务的规范化和临床用血的安全。

加强医院输血科建设管理探讨 篇8

(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广西钦州535000)【摘要】作为新兴的、涉及多科学的综合性输血科,日益成为了全国各医院建设中重要部门的组成部分。临床用血由单一的输全血模式发展到输成分血多种模式,如何有效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防范输血纠纷等问题规范管理,日益重要。如何把输血科建设好,确保输血工作的质量,推动输血工作快速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雙丰收,是摆在输血工作人员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关键词】输血科;建设管理;医院【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404-01 输血是医院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输血科是医院综合性科室,是医院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输血医学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加强输血科的管理和建设,我院输血科严格执行省综合医院管理评审标准,规范输血科建设。20世纪90年代卫生部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输血科/血库,在本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储存血液,对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1]。但截止到目前,输血科建设进展仍缓慢,与卫生部的要求不相适应。医院输血科或血库现状如下:1、大多数医院未设置独立的输血科或者血库。2、人员不足,技术水平偏低。绝大多数医院的血库设在检验科内,有的有1~2名专职人员,有的直接由检验科技术人员兼职血库工作,即使有专职人员的多为因年长体弱从其他岗位调整从事血库工作的护理或其他技术人员,临床或输血技术水平偏低[2]。3、房屋不足,设备简陋。绝大部分医院血库没有专用房屋,储血设备也很简陋,有的医院没有专用储血冰箱,甚至使用家用冰箱储血。4、临床用血不规范 人情输血、安慰输血时有发生。如何做好输血科全面的质量管理,以适应新形式下的输血工作的变化,本文就这几年参与输血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重视输血科基本建设。随着医院业务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输血科要由单纯发血,配血的功能向具有诊断,治疗功能的科室转变。因此,必须建立独立的输血科,确保贮存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并承担临床用血技术指导和实施。要重视仪器设备的配备,如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血小板保存箱,血浆快速解冻箱,低温冰箱,低温离心机等,使其人员,设备的配备与功能相适应。二、严格输血执行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安全。现代输血管理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目的”是否明确;而且,也取决于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有效。质量工作是输血工作的灵魂,必须对其进行系统规则。全面质量管理(TQM)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不仅是质量的理论,其本身内在思想、概念和一整套管理技术必将成为输血事业发展的带动性力量。我院输血科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建立健全科室质量手册,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具体如下:1、实验室标准化,包括技术人员应该是接受过输血专业理论和实验技术培训合格的检验专业的院校的毕业生,并有专业技术职称;科室要有符合输血专业试验的要求的设备,如血库专用离心机、血库专用冰箱、血小板恒温震荡保存箱等;试剂必须使用国家指定厂家生产的经“批批检”产品;输血工作人员都应按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严格的输血相关检查、七查七对制度;科室实施计算机管理等。2、输血科依据输血科不同岗位和工作特点,制定《输血科各岗位工作职责实施细则》、《输血科设备管理制度》、《特殊事件记录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工作职责、仪器管理等责任到人,做到“一切行为有依据,一切行为有记录,一切行为可溯源。”使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使环节质量有了可靠保证。3、为了确保输血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输血问题,输血科应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与检查、输血后效果的考核和观察,还要定期检查血液和血成分的质量等。4、完善输血相关文书和输血相关检测,避免法律纠纷。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为此输血科制定了各种协议书,如《输血协议书》、《自身输血协议书》、《血液成份单采协议书》、《血浆置换协议书》等以明确责任。另外,血液传播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的重大医学问题,调查表明由于无偿献血的推广,献血者素质的提高,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检查(HBSg、HCV抗体、HIV抗体、TP抗体、ALT)的总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偿献血者。因此,输血科要开展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医务人员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为医患双方自我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三、注重业务技术建设与管理。输血科(血库)业务技术管理应通过网络、数据库的应用,实现信息共享、规则共享、经验共享。通过操作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减少输血科(血库)工作强度与差错。首先医院输血科(血库)收发血、储血冰箱温度与与异常报警记录等不能停留在简单“手工小作坊”状态,应引入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实施电脑化管理,可根据国家或(和)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输血管理规定随时进行信息资料储存与查询等。其次,可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工作,也就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献血员与病员的资料(包括:一般性资料、红细胞血型与抗体筛查等资料)进行计算机信息配对性核对等。另外,也可开发临床输血条形码保障系统,就是唯一的辨认号码( ID) 被贴在病人手带、交叉血样管、交叉配血相符的血袋上,输血时使用电脑对护士、病人、交叉血样及血液制品的ID 扫描,若与电脑里的资料相符则能实施输血,否则会出现报警提示防止输血差错与事故。医院输血科(血库)必须高度重视业务技术创新,寻找学科发展和进步的新的支撑点,营造“拳头产品”,创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优势项目,提高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但同时也随之带来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可能没有与之相应的、现成的标准、规范,缺少制度的约束,甚至没有法规的限制。因此,需要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者具有较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变协调能力,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求得输血科(血库)业务技术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最后医院输血科(血库)也必须高度重视计量与质控工作,保证科室使用医疗仪器设备的性能符合国家颁布的标准;保证输血前检测过程的标准化与正确性。四、加快输血人才培养,提高输血人员业务素质。随着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医学已发展成为涉及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加强输血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做好输血科建设和质量管理的前提。1、通过举办专业基础知识培训班,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班,各种学术交流会,聘请专家指导,选送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输血技术人员水平.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指导临床用血,保证输血工作质量。2、开展输血法律法规的全员培训,强化依法用血观念和科学用血意识。3、人员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每年定期考核,考核成绩列入个人技术档案,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条件之一。五、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实现科学,合理用血。医院要将临床合理用血尤其是成分输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医院应成立临床用血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开展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教育。制定用血审批制度,严格输血适应证,坚决杜绝输“人情血”,“安慰血”,积极实施成分输血,将合理科学用血作为医院,科室工作质量考核内容之一。六、积极防范临床输血纠纷。著名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循环(PDCA 循环)中即强调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如不处理,一切都成为徒劳[3]。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熟识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仔细书写用血申请单;患者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填写反应回报卡,掌握输血反应的第一手资料,做好输血反应的相关实验;积极开展了自身输血,既可降低输血反应的概率,也可减少医疗费用;拓展ABO溶血的孕妇产检和卡式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凝聚胺配血法等项目,可有效降低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总之,输血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输血科也是一个新兴的科室。如何把输血科建设好,需要全体输血技术人员更多的探索。相信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输血科一定会越来越壮大,成为医院诊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1999[2]刘振北,刘凯.22家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48.[3]张凌云,李英兰,单信芝.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 齐鲁医学杂志, 2008,20(2):174.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篇9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在本院院长指导下,负责院内临床输血工作的质量管理,并接受凉山州书写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业务指导。

二、医务科在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协助下负责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贯彻执行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采供血“三统一”和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规定,贯彻执行我院输血管理制度。

四、每半年组织一次成份输血、预防经血传播疾病的全员教育。并在医务科主持下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考试。

五、经常组织委员会定期不定期检查监督临床输血工作及输血科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输血管理委员会2015工作计划 篇10

2015年为加速医院稳定、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输血管理委员会拟定下列工作目标:

一、进行临床合理用血专项检查,继续提升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每月至少抽查临床输血病历,对临床用血各环节进行评分,预期目标如下:

1.《输血申请单》填写合格率100%;

2、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查率100%; 3.《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 4.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

5.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手术、麻醉、术后、护理记录)合格率>95%;

6.输血后疗效评价100%;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率100%;

8.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执行率100%; 9.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率100%。

临床用血病历检查汇总后,上报医疗质量管理科,并以内网形式在全院公示。将临床病历检查结果与医生绩效考核挂钩。加强对临床医生的业务培训教育,严格执行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教育培训,使医务人员合理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提高科学合理用血水平,做好血液开源节流工作。

(二)利用网络和刊物加强宣传工作,计划年中期间,选择一周作为我院的“献血活动宣传周”,推动无偿献血及科学、合理用血。

充分利用医院橱窗、宣传栏、网络等地,宣传临床用血的政策、信息;无偿献血的意义、好处。积极宣传动员家庭互助和社会无偿献血,使献血无损健康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积极推广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是科学合理用血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最安全、最节省血液资源的方法。在目前住院病人不断增加,用血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解决用血困难问题,必须开源节流,积极想办法解决用血高峰时段血源紧张的问题。本院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倡科学自体输血,组织麻醉科、外科、输血科等科室多方协作,不断完善此项工作。

(四)成分输血。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11

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半污染区:办公区。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分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

2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第85号)》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严格血液制品和试剂管理,必须使用取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许可证和合格证的血液制品及试剂,并建档登记。

4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和手卫生规范,遵守无菌操作规程。5工作人员必须着装上岗,要求:工作服、口罩帽子、工作鞋。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6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局部处理,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7储存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放置污染和霉变,每月对冰箱内壁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菌和真菌。

8保持环境清洁,每日进行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被血液污染的工作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9感染患者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篇12

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输血工作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检验科负责。

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是临床输血管理的重要依据.3、病人输血前应做血型、输血四项(又称输血前检查):ALT、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nti-HCV、anti-HIV、RPR,下同)、血型血清学检查。报告单贴在病历上,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以备日后信息反馈及资料备查。4、病人输血应由经治医师根据输血适应症制定用血计划,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批后,逐项填写好《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准签字后,连同受血者血样交检验科作交叉配血。

5、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出现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的病人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6、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7、护士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门急诊、诊断和输血治疗同意书。贴在试管上的条形码标签,必须填写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

8、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必须有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执行者、核对者在输血申请单反面签全名。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二名患者的血标本。

9、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科室医务人员送交检验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10、由检验科通知血站送血并交叉配血,配好后由检验科送到输血科室。

11、接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病区/门急诊、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试验结果,及血液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12、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同时在输血单反面签上输血时间及执行者、核对者的全名。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1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如遇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输血,应及时与检验科联系,不能将血放入病区普通冰箱内。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14、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与值班医生)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2~3分钟后离开。

9、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10、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在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医师及时检查、治疗、抢救。

(3)保留余血、通知血库,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11、输血完毕后,护士将输血单贴在病史的一般检查粘帖单上,空血袋用专用容器送回血库保存至少一天。

7、检验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病人的RH(D)血型,准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9、凡遇有下例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①交叉配血不合时;②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10、配血合格后,由检验科送血到输血科室。输血科室医务人员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接收。病人的陪人和家属、实习生不能接收血液。11、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1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13、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14、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①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②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检验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15、检验科接到有关输血异常情况的通知时,检验科医技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同医护人员一起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保存好输血反应回报单,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办。

16、检验科室应做好血袋回收工作,至少保存一天,集中处理。

临床用血审批制度

(1)治疗性输血,要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应本着科学输血、合理用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申请用血。由临床医师申请,科主任签字方可供血。(2)手术患者,提倡无输血手术或少量成分输血。尽量动员家属或亲友?助献血。

(3)急诊急救输血,临床医师可先申请400ml以下的用血,由上级医师签字(或补签字)后直接交检验科配血;500ml—1000ml的急救用血,要经科主任审批签字,大于1000ml经医务科及业务院长批准;大于2000ml时,报医院领导审核签字。

医院临床输血培训总结 篇13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临床医疗及护理人员对临床输血的认识,我院检验科于2015年09月23日(14:30-17:00)在门诊五楼大会议室举办了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讲座。

培训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临床输血新进展,王磊磊介绍了血液成分产品临床应用情况的变化、血液成分产品制备方法的改进、安全有效的新血液成分产品以及血液成分产品的保存和输注方法;成分输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包括成分输血的概念、成分输血的优点、现代的输血原则、各类血液制剂及其临床应用等。临床医务人员在临床输血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制定的各类血液成分输注指征及适应症。临床中,要综合各种指征明确对待是否输血、输多少血等情况。在临床输血中违背规定,给病人输血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由临床医务人员负责。第二部分是临床工作中输血需要注意的问题。培训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共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最后由我院副院长李圆圆做了总结。

通过此次培训,加深了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使全体人员对各种血液制品有了更清晰地认识,纠正了在临床用血方面存在的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树立合理用血的新概念,对减少非必要性输血,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自身疾病以外的风险,保障受血者的医疗安全,缓解血源紧张的难题。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培训对我院今后在临床输血工作中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杜绝输血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医院护士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篇14

一、输血申请

1.在确定输血后护士应持 《输血知情同意书》、《医疗用血申请单》、《医院输血申请单》到输血科申请输血。所有第一次输血的病人应同时送血标本。

2.送《输血知情同意书》时应注意医生及病人是否签字,是否已抽取输血前九项,如果不是,护士应提醒医生补全手续。

3.《医疗用血申请单》及《航天中心医院输血申请单》中各项应填全,尤其是血型、血常规、身份证号或出生日期、申请输血时间等应填全。

4.当病人本次住院第二次输血时只送《航天中心医院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

二、病人血样采集

1.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病人床前,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然后采集血样。

2.标签上的号码(条码)、病区、病室、姓名、应与申请单一致。

3.配血试验用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4.由护士送申请单及血标本。

三、取血

1.护士凭《取血单》取血。

2.取血时应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

1)发血单内容与血袋标签内容是否一致,包括病区、床号、患者姓名、血型、病案号、血袋血型、流水号、条码号、保存期等。

2)保存血液外观正常,是否有破损、溶血。

3)配血试验结果无误。

3.在发血单及相应登记本上签字。

4.第一次取血的新护士应在其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取血。

四、输血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发血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发血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存。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须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浓缩血小板时,观察病人无不良反应后,应以病人耐受最快速度输注。

五、输血后

1.输血后的血袋应放在专门的容器内至少保存1天后再放入污物袋内处理。

2.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病人应向输血科报告,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反还输血科保存。

上一篇:撮镇学区中心学校下一篇:请在意那些细节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