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4 第1课时教案

2024-07-21

Unit 4 第1课时教案(共12篇)

Unit 4 第1课时教案 篇1

一、单项填空

―What do you _______ that store

―I think it has the best _______ clothes.

A.think of; quality B.like; quality

C.think; screen D.like; service

It’s all ______ you whether you go or not.

A.to up B.up with

C.up to D.up for

―Tom_______ stories to make his little brother laugh.

―I think it’s a good method(方法).

A.talks about B.makes up

C.shares with D.looks up

Mr.Wang often talks ______, but does ______.So his friends all like him.

A.little; many B.few; much

C.less; more D.more; less

All these talent shows have one thing______ common.

A.on B.in

C.at D.for

Do you know who can write ______ in your class

A.beautiful B.beautifully

C.the most beautiful D.the most beautifully

It’s getting ________.We should go now.

A.dark and dark B.more and more dark

C.darker and darker D.more and more darker

―Which is your favorite vegetable

―______all the vegetables, I like the tomato _______.

A.In, best B.Of; better

C.Of; best D.In; better

二、语法填空

1.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词)

―Who is the ____(win) of I am a singer in 20xx

―Sorry, I don’t know.

2.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词)

My mother told me the thing ____(serious), so I didn’t know what to do.

3.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词)

―Did you tell him about that case

―He worked so ____(care) that he didn’t hear what I said.

4.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词)

The next____(perform) is Ben, and he will play a piano piece.

5.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词)

Som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are truly ____(talent).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词)

李雷是我所知道的最友好的.人。

Li Lei is the ____ person ____ ____.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词)

他们在决定获胜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Unit 4 第1课时教案 篇2

第4章《基因的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遗传物质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 因此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是本章的重点。课程标准要求“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 要求学生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中, 尝试以“猜测过程———认知事实———概述结论”为逻辑主线, 逐步引导学生构建转录和翻译两个概念。

本节内容需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大胆猜测;二是针对有关转录的猜测, 罗列科学史上的实验证据, 结合对转录图解的识认, 学生概述转录的概念。第2课时完成对“翻译”这个概念的从猜测过程, 到认知事实, 再到概述结论的过程, 最后总结提炼基因表达的本质, 形成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整体认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 知识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DNA、基因、蛋白质的知识, 猜测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通过列举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 引导学生认知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事实。

3.在猜测过程、认知事实基础上, 辅助指导观察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图解, 说出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条件、原则和产物, 描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概述转录和翻译的定义。

(二) 能力目标

1.运用已有知识对未知生命过程进行猜测, 从而提高科学探究中的科学猜想能力。

2.提高对科学史实进行分析、解读的能力。

3.通过描述转录和翻译的生物图解, 提高对生物图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 进而提高生物学概念的概括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科学家探索“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复杂、艰辛过程和科学实证过程。

三、教学设计思路 (第1课时)

四、教学反思

(一) 教学设计反思

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教学中,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探索学生概念构建的方式为基本目标, 尝试了以“提出问题———猜测过程———认知事实———概述结论”为逻辑主线的教学模式, 在引导学生构建概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二) 教学过程反思

本节课完成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1.本节课达成了课前预设的两个目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 对转录过程大胆猜测;针对有关转录的猜测, 罗列科学史上的实验证据, 结合对转录图解的认识, 学生概述转录的定义。

2.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简洁、有趣、明了,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做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并且在引导学生分析中产生新的问题“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 直奔本节课的主题。

3.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细胞学知识———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 通过画板图的方式, 直观地揭示“细胞核中的基因如何指导细胞质中蛋白质合成?”的问题。

4.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猜想”———细胞核中的DNA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间应该存在一个“媒介”, 什么物质适合做这个媒介?应该满足两个条件:能从细胞核出来;能携带DNA的信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分析, 做出基本判断———RNA可以充当DNA与蛋白质间的“信使”。

5.在猜想与分析的基础上, 找到事实依据才能使猜想得以成为结论。本节课提供给学生科学史上的3个事实都是非常经典的实验, 学生通过分析资料, 逐步得到:“RNA可以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 “DNA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DNA的片段完成转录”等3个结论, 从而对“转录”有了初步的认识。

6.针对转录是分子水平的、动态的过程, 帮助学生构建“转录”的概念, 仅靠猜想和事实显然还不够, 教师较好地借助了教材上的转录过程图解和清华同方的转录过程动画。在指导学生识认图解时, 借鉴了语文学科“看图说话”常用的分析“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做法, 指导学生尝试在生物图解中找到:“人物”———分子, “事件”———转录, “发生、发展、结束”———转录的解旋、配对、延伸、释放的过程。在识图基础上, 出示转录的动画过程, 帮助学生形成转录是个动态过程的认识。

7.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直能跟着教师紧张地思维, 包括对已有知识的提取比较, 对新信息的判断分析, 对图解动画的识认表述等,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转录的过程, 并概述转录的定义,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8.本节课设计的主板书是转录概念的内涵, 包括转录的场所、条件、产物、原则、定义等, 用彩色粉笔突出结论, 起到强化的作用;副板书是建立在细胞简图基础上的本节课的基本思路“猜想———事实———结论”, 有助于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整体认识。

(三) 教学不足之处

在得出“RNA适合做DNA的信使”这个结论的教学环节上, 提供给学生的资料不够充分, 应该再提供DNA、RNA的结构模式图以及两者的分子量比较, 这样学生对“RNA是个单链、小分子”的认识才会更清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表达的时间还很不够, 教学的节奏还可以再放慢些, 比如在概述转录定义前, 可以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罗列的有关转录的信息, 简单地讨论交流, 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再组织语言表述转录的定义。

附:有关科学史资料

(1) 1955年拉斯特 (Laster Gold) 等人用变形虫进行核移植实验, 过程如下:

A组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 发现标记的RNA分子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B组变形虫培养在未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中, 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未发现有标记的RNA。

在适当的时候, 用这两组变形虫进行核移植实验。将A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B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 将B组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A组变形虫的细胞质中, 分别进行培养观察。发现A组细胞质中没有标记的RNA分子, 而B组细胞质中有标记的RNA分子。

(2) 1958年, Julius Marmur和Paul Doty, SP8噬菌体DNA的两条链比重不同, 一条富含嘌呤称重链, 另一条富含嘧啶称轻链, 用热变性和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可以将两条不同比重的链分开。用SP8噬菌体感染枯草杆菌细胞后, 从枯草杆菌中提取RNA, 分别与SP8噬菌体DNA的重链或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 发现它只能与噬菌体DNA的重链互补配对形成DNA-RNA杂合分子, 而不会与轻链杂交。

《细胞增殖》第1课时 篇3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

《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中第二节内容,它是建立在已经学习第一节《细胞结构和功能》,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之上来学习该节内容,同时,为学习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发育》中减数分裂和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奠定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是历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在近五年的各地高考试卷中,总分达47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细胞增殖的方式、意义以及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识记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应用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凭借有丝分裂过程图、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2)运用坐标曲线归纳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细胞分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建立生命活动的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作为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由其自学;其次,生物这门学科是高二初开的一门学科,学生对其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欠缺,有关生物的基础知识积累少;第三,激发学生对于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很重要。

三、教学时间安排

由于学生实际情况,加之本节内容知识点多,学生理解较为困难,因而教学时间安排为3课时(讲授2课时,实验1课时),本次说课内容仅限于第1课时(内容:细胞增殖方式、意义;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四、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因而,在本课教学中,采用自学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以问题贯穿本堂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插图、挂图、坐标图,把抽象、微观的有丝分裂过程,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比较、归纳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回忆第一节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大多数生物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细胞的数目是如何增殖的呢?引入细胞增殖、板书课题(通过简洁地提问,引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新课学习

1、细胞增殖的方式、意义

提问:细胞以什么方式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几种?哪几种?增殖有何意义?

阅读教材第一、二自然段,并思考提出的问题,在教材中勾划出相关内容。给2分钟时间,抽同学回答并点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用以增加体细胞数量,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也就是具有细胞周期引出。

1)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概念是什么?请同学阅读教材,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是不是所有在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在哪儿?止点在哪儿?(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然后阅读插图2-19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结合起止点,知道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从弧线的长短上得出时间的长短,并用表2-1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来反证。追问:各阶段有何特点?对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而言,它们是否一样?我们先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引出: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①分裂间期

利用挂图指出间期图例,观察结构,提问是不是间期就是“间歇期”?讲述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回忆染色质的主要成分,说明实质是进行染色体复制,但并未分开仍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画图 :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结构称为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

②分裂期

人为地分为了四个时期:前、中、后、末。

前期:比较挂图上间期与前期的区别,学生自由交流。

老师归纳两出现两消失,中期:与前期比较,后期:与中期比较,末期:与后期比较。

依次进行,指导学生重点在于分析染色体的变化,老师用一、二句精炼的话归纳,并在黑板上画出特点(让学生把不易看见的变化与看得见的图结合起来,抓住特点,便于记忆,理解、突破重点、难点)。

然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对照挂图来描述变化过程,学生复述(通过重复强化学生记忆过程)。

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有何规律?用坐标图来反映,老师建立一个坐标图,引导学生据过程一起分析,得出染色体变化曲线。练习,由学生自己按照上述思路绘DNA变化曲线,抽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绘制,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绘,最后点评。(用坐标图更能直观反映出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并知道变化规律的由来,加深对过程的理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三)小结

指出重难点:细胞周期的概念,各时期的特点。(让学生明确需要掌握的内容)

(四)作业布置

预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思考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何异同。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方式、意义

二、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①分裂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②分裂期有:

前:两出现,两消失

中:着丝点排在赤道极上

后:着丝点分裂,拉向两极

垂线教案第1课时 篇4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垂直、垂线的概念和垂线的画法,垂线的性质1.2.内容解析

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初中几何知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垂直关系,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以及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所以是学生必须深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教材先从两根木条的相交线的模型来探究两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得出两直线垂直是相交线的特殊情形,引出垂线的概念.接着用三角尺或量角器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探究在同一平面,过一点作垂直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条数,从而得出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垂线的概念和性质1以及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掌握垂直、垂线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并掌握垂线的性质1.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会用文字语言、图片语言、符号语言表示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根据已知条件判别两直线是否垂直.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作已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垂线.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发现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说明、解释,从而归纳出垂线的概念和性质1.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以及利用角的数量关系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思路.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在七年前上册学习了几何图形初步的一些基础知识,另外前一节又学习了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邻补角等知识,具有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储备.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还不够,过一点画线段、射线的垂线还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往往还只停留在形上,观察、归纳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用严谨的文字语言表述归纳得出垂线的性质1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四、教学过程设计

1.梳理旧知,引出新课

问题1上节课中我们探究了两条直线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看看两条直线有哪些关系.(1)同一平面内的点与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2)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3)在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按照角的大小来分类,有哪几种?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到,如出现错误或不完整,请其他同学修正或补充,教师点评,引出新课.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出新课的同时,复习上节课的知识.2.观察思考,探究归纳

问题2 如图1,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图1(1)当a与b所成锐角30°时,其余角分别是多少?(2)当a与b所成直角90°时,其余角分别是多少?(3)在木条b转动过程中,什么量也随之发生改变?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通过课件演示转动木条提出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其他学生给予纠正和补充.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小学对垂直的认识和对相交线模型的观察、思考,叙述垂直的概念,指出垂直的表示方法.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例如、如图2,a、b互相垂直,O叫垂足.a叫b的垂线,b也叫a的垂线.aob

图2 从垂直的定义可知,判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键: 只要找到两条直线相交时四个交角中一个角是直角.设计意图:结合相交线的模型,让学生理解两条直线垂直的位置关系,体会它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两条直线垂直是利用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数量关系来刻画的.结合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垂直,加深对垂直的认识和理解.3生活中的垂直,垂直的表示、书写 问题3:生活中的垂直,垂直的表示和书写.(1)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很常见,说出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你能再举出生活中其他例子吗?(2)垂直有哪些表示方式?怎样规范书写呢?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垂直的图片,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加深学生对垂直的理解.教师课件上展示垂直的表示方式和规范书写.垂直的表示形式: ①图形:

aob

图3 ②文字:a、b互相垂直, 垂足为O ③符号:a⊥b或b⊥a, 若要强调垂足,则记为:a⊥b, 垂足为O 垂直的书写形式:

如图4,当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AOD=90°时,AB⊥CD,垂足为O.AOCBD

图4 ①判定:∵∠AOD=90°(已知)

∴AB⊥CD(垂直的定义)

反之,若直线AB与CD垂直,垂足为O,那么,∠AOD=90°。书写形式:

②性质:∵ AB⊥CD(已知)

∴ ∠AOD=90°(垂直的定义)(∠AOC=∠BOC=∠BOD=90°)设计意图:结合图片举例让学生说出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垂直的认识和理解.学会对垂直的不同表示方式和书写方式.同时对垂直的判定和性质运用学会区分.4、巩固新知,深化理解

练习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条件中能断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是()(A)有一个角为90°(B)有两个角相等(C)有三个角相等(D)有四个角相等(E)有四对邻补角(F)有一对对顶角互补(G)有一对邻补角相等(H)有两组角相等 参考答案:A、C、D、F、G.练习2:

如图5,已知直线AB、CD都经过O点,OE为射线,若∠1=35°, ∠2=55°,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 是 OE⊥AB.图5 切记:要证垂直必先想到直角(90°)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计算,举手回答,回答不全,学生互相补充,教师最后演示准确答案.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垂直概念垂线判定的理解.5、垂线的画法

问题 用三角尺或量角器作已知直线l的垂线l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思考问题(1)并回答,得出可以画出无数条已知直线l的垂线.通过按问题(2)、(3)的要求画垂线,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得出垂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注意: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垂线的画法,并进一步归纳得出垂线的性质.练习1.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6,请你过点p画出射线AB或线段AB的垂线.PBPAA(1)(2)BAP(3)B

图6 练习2.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是射线,OE平分∠AOC,OF平分∠BOC,试确定OE与O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E12AO图7

CFB

设计意图:练习1通过画垂线,练习垂线的画法和加深对垂线的理解,练习2加深学生对垂直判定的理解.6.课堂小结:

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2.垂线的画法

一、放;

二、靠;

三、移;

四、画

3、垂线的性质(1)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小结,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7.布置作业 1.判断

(1)一条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2)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直线互相垂直.()(3)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参考答案:(1)错(2)对(3)错(4)对

2.如图,已知直线AB、CD都经过O点,OE为射线,若∠1=35° ∠2=55°,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是

垂直

(第2题)(第3题)

解析:∵∠1=35°,∠2=55°(已知)∴ ∠AOE=180°-∠1-∠2 = 180°-35°-55°

=90°

∴OE⊥AB(垂直的定义)3.如图,已知AB、CD相交于O, OE⊥CD 于O,∠AOC=36°,则∠BOE= D.A 36° B 64° C 144° D 54°

4.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CD,OF⊥AB,∠DOF=65,求∠BOE和∠AOC的度数。

解:∵OE⊥CD,OF⊥AB ∴ ∠BOF=∠DOE=90 ∴∠BOD=∠BOF-∠DOF =90-65=25

∴∠BOE=∠DOE-∠BOD=90-25=65 而∠AOC=∠BOD=25(对顶角相等)答: ∠BOE=65,∠AOC=25 o

oo

o

o

oooo

o

o

FAOC

DBE

(第4题)

五、目标检测设计

1.判定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③两条直线相交,若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④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解析:两条相交直线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判定两直线垂直,因为①是垂直定义.②、③、④题,根据已知条件都能推出一个角是直角,所以这四种说法都正确.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垂线概念的理解.2.如图2已知 钝角∠AOB,点D在射线OB上.(1)画直线DE⊥OB;

(2)画直线DF⊥OA,垂足为F.ADOB

(第2题)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垂直的理解和垂线的画法.3.如图1(1),OA⊥OB,OD⊥OC,O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145°__.BAOEO(3)B

CCAD

D(第3题)(第4题)

4.如图(3),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那么射线OE 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垂直_____.设计意图:

第1课时《1~5的认识》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在主题图中准确地数出用1~5各数表示的物体,并会认、读这5个数。2.借助小棒、点子图等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1~5各数基数的含义,知道1~5的数序。

3.在各种活动中感知1~5各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学习重点 1~5各数基数的含义。

(三)学习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准备课时,大家已经学过了1~10各数,你还记得吗?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用1、2、3、4、5这5个数各说一句话。

(2)预习教材第14页~16页,并思考: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用哪个数表示呢?。

(3)下图中的珠子,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这个数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的数量?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昨天你自己到农家小院逛了逛,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P14~P15的主题图。)

教:把你昨天在院子里看到的物体及它们的个数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吧。2.问题探究

(1)有序观察、数数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呢?

师:大家找的可真认真!可你们一会儿说5个南瓜,一会儿说1只小狗„„还记得我们数数时怎样数更好吗?

师:对,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那我们先说数量少的,再说数量多的。谁能按从少到多的顺序说出图中事物的数量?(教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贴出学生找到的图片)

(2)认识1~5各数基数的含义

师:1只小狗、1个老奶奶„„它们的数量都是几?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像1只小狗、1个老奶奶,它们的数量都是1,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教师在老奶奶、小狗图下贴数字卡片)

师:看看我们的周边的事物,还有谁的数量也可用1表示? 师:找过数量是1的物体后,我们该找数量是几的事物了?

师:你能找到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2来表示吗?(学生说,教师在鹅、盘子图下贴数字卡片)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像刚才这样接着往下说?(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适时地把数字卡片)、、贴在对应的图下面)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5个数,你能拿出数量是1的小棒吗?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对各种图案予以肯定,引导学生摆三角形、正方形)

(投影展示、交流)教师:你用几根小棒摆了一个什么图形?

师:大家能用小棒摆出1~5各数,真棒!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1~5各数吗?

(2)感知1~5各数的顺序

师:数学上经常用横式计数器来表示数。瞧,计数器上的一颗珠子可以表示“1”。(课件演示计数器)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2和1是什么关系?

师:你知道2再添上1颗珠子是几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也就是说,2添上1是3。(依次教学3添上1是4,4添上1是5)同桌互相拨一拨,说一说。

师:除了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数,还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数,点子图上的一个圆点也可以表示“1”。从学具中拿出点子图表示1~5各数,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一排。

师:我们来抢答:1~5从小到大怎么排?从大到小怎么排?1后面一个数是几?3前面一个数是几?3和5之间的数是几?

(3)1~5各数的写法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各数,这些数该怎么写呢? 师:看着“1”像什么呀?

教师示范。学生书空写,在练习格里描、写。3.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1~5这几个数朋友,你有哪些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朋友,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而且还了解了1~5的数序,还能美观地书写1~5,收获真多啊!

(三)课时作业 1.填一填

(),2,(),4,()【答案】(1),2,(3),4,(5)

【解析】这是基础练习,主要考察学生对1~5的数的顺序,与目标2一致。2.数一数,写一写

【答案】1,5,4,3,2(注意书写)【解析】考查目标

1、目标2和目标3。3.填一填(1)(),(),3,(),()

(2)3前面的一个数是(),和4相邻的两个数是()和()。【答案】(1)(1),(2),3,(4),(5)

或(5),(4),3,(2),(1)

(2)2,3和5 【解析】考查目标2。

4.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藏有1~5,想办法表示出来并和你的家人交流。【答案】略

《日本》精品教案(第1课时)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分析日本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

读图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海岸线特点及优势。会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学会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做才是正确的。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日本的位置,学会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地震的危害,因而学会如何防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体会到日本面对的威胁和机遇,树立在地震发生时,如何做才是安全而有效的灾难防范意识。【教学重点】

读图分析日本的位置。

日本的地形特点、海岸线特点及优势。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做。【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如何应对灾难。【教学方法】

读较分析、方法总结、总结归纳、图片及视频等直观学习【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图片: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某国国旗、富士山和樱花。看了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国家?(日本)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的邻邦——日本,去看看那里的自然环境吧!

二、新课学习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位置(1)半球位置

读图,日本主要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东半球)(2)海陆位置 读图填空:

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北部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斯(国家)相望,西南部隔东海与中国相望。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

(3)经纬度位置

读图,说一说日本的经纬度位置。(北纬23.5 °~45°,东经125°~145°)2.范围

日本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其中本州是日本最大的岛屿。

3.地形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山地、丘陵广布,平原狭小)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哪里?(中部)

平原主要分布在哪里?(沿海。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4.面积、人口

日本总面积约37.7万平方千米,相当云南省的面积。总人口约1.27亿。拓展延伸:

日本平均人口密度:336人/平方千米,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0人/平方千米,所以日本人多地少,因此进行填海造陆。例如,大阪关西海上机场、神户人工岛。

5.海岸线特点及优势

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影响? 多优良港湾(深水港、避风港),这促进了日本渔业、造船业、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与国外的联系。

6.多火山、地震 资料卡:地震频繁

日本全国有大小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80多座,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地震平均每天约有4次,大的破坏性地震一般2~3年发生一次,被称为“地震之邦”。(1923年9月关东大地震,震级8.2级,死亡人数15万。)

多火山的利处: 利处一:旅游

富士山呈圆锥形,山顶常年积雪,山麓樱树成林,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富士山最近一次大规模喷发是在1707年。

利处二:温泉

火山分布地区温泉众多。很多日本人喜爱泡温泉,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利处三:火山灰的用处

利于农业生产(火山灰含有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物质,是一种天然化学肥料)、火山灰美容。

多火山、地震的弊端: 弊端一:影响交通

2011年1月26日,日本九州岛新燃岳火山持续喷发。受大量喷发的火山灰的影响,当地航班大量延误,部分道路禁止车辆通行。

弊端二: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活动:读图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2.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日本传统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每年9月1日,日本全国上下动员起来,举行大规模防震学习。拓展延伸:日本还采取了这些措施

先进的地震预报系统(使用先进的地震预报系统,在地震来前10秒发出警报)、配备防震应急箱。

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加强防震教育,提升民众的自救能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标准等。

拓展延伸:视频:当地震发生时,如何防震 拓展延伸:地震发生后如何自救

a、被压埋后,如果能行动,应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

B、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尽量节省力气,不要长时间呼喊,可用敲击的方法呼救。

d、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特别注意:被压埋后,要坚定自救的勇气和信心,精神不能崩溃 【课堂练习】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D)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日本的地形以(B)为主

A.高原、盆地 B.山地、丘陵 C.平原、山地 D.盆地、丘陵 3.日本国的象征是(B)A.乞力马扎罗山 B.富士山 C.安第斯山 D.太行山 4.日本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C)A.四国 B.北海道 C.本州 D.九州

5.当地震发生时,正确的做法是(B)

A. B. C. D.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的位置、范围、组成、海岸线特点以及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多火山和地震对日本的影响巨大。)【作业布置】

1.日本主要由哪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如何做? 【板书设计】

日本(第1课时)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位置 范围 地形 面积、人口 海岸线特点及优势 多火山、地震

【教学反思】

Unit 4 第1课时教案 篇7

1.1地位和作 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的第1节,通过分析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总结出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是对第3章细胞膜、液泡等结构的功能认识的深入,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引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课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对应课程标准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活动建议,属于情感性目标中的经历水平, 所以本课的核心内容为“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课型为探究实验课。这是高中阶段第一个探究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树立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落实“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等基本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2内容 处 理 :将 “问题探讨 ” 换成学生分组实验 ,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加入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实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探究活动创设真实情境。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放在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之前, 这样有充分的时间讨论和实践将探究活动落到实处,而且与渗透作用实验相承接。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在学习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时已经了解,比较简单,适合作为自主探究练习。

1.3内容呈现 :渗透作用对照试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进一步探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学以致用。体现学科逻辑:原理→探究→应用,实现认知逻辑:从感性到理性、类比学习。

2.学情分析

2.1知识 :知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水 , 红细胞在清水中会涨破,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的作用,液泡外有液泡膜,内有细胞液,含无机盐、色素、水等成分。

2.2能力 :学过显微镜的使用 、临时装片的制作 ,形成合作能力,提高探究能力。

2.3情感 态 度 与价 值观 : 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 , 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但缺乏实践经历。

2.4生活经验 : 见过一些植物吸水和失水现象 , 有过吃很咸食物的经历,知道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等,但是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与细胞吸水或失水有关。

3.教学目标

3.1知识

1说出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2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3说出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和条件。

3.2能力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3运用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尝试提出问题,初步形成质疑精神;3通过讨论交流完成实验设计,分享实验设计的成果;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懂得尊重他人。

4.重点难点

重点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这是本节的核心概念,通过类比半透膜进行学习。

难点是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探究,不知道从什么方面提出问题,怎样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英文单词Why,How,Where,When,Who等提出问题。

5.教法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为主,谈话法、学案助学为辅,以学生活动构建课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6.教学过程

6.1课题引入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感悟意境,明确细胞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以水为例,探究水分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渗透作用实验:

学生分四组,各完成一组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比较A与B,总结渗透作用要有浓度差,比较A与C、D,总结渗透作用要有半透膜,进而总结渗透作用概念。

6.2探究植物 细胞的吸 水和失水 :萝卜条吸水和失水实验和渗透作用实验同步做,完成渗透作用内容后,观察萝卜条变化,获得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感性认识。复习植物细胞结构,介绍原生质层,引导学生类比渗透装置,利用英文单词提出问题写在学案上,并作出假设。讨论确定问题:原生质层是不是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做探究实验。利用学案中的提示:“选择怎样的材料、如何操作才能观察到液泡? 需要观察哪些溶液下的植物细胞? 这些溶液下的植物细胞先后观察顺序如何安排,才能观察到细胞失水、吸水两种情况下液泡大小的变化? ”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方案,组间交流达成共识,屏幕展示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将观察到的结果在屏幕上展示,总结质壁分离及复原,得出结论。交流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失败原因,产生新问题进行课下研究。

6.3动物细胞的 吸水和失 水 :动物细胞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学生类比渗透装置,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出示实验结果图片,得出结论,总结强化探究过程。

6.4学以 致 用 :利用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分析生活实例 ,如生理盐水、凉拌西红柿、饺子馅、卖菜喷水、烧苗等,为本区盐碱地的使用献计献策。举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原理可以有哪些应用。

6.5类比总结 :通过板书类比总结动植物细胞利用渗透作用吸水失水,水分是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板书设计:

6.6设置悬念 :再出示“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设疑:细胞还可以吸收哪些物质,是不是都像水一样顺浓度梯度运输呢? 引出第2课时。

7.设计反思

7.1课程理念的 落实 : 探究实验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学以致用,体现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7.2弹性预设与 动态生成 : 实验主体是学生 , 洞悉其思维和行为,教师有备而来,让预设接近生成。因势利导,引领和调控动态生成,观察、倾听、尊重学生,鼓励创新思维和独特感悟,取舍修正为合理猜想,避免严重偏离教学目标。

水的净化(第1课时)教学案例 篇8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

2.了解自来水生产流程,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净水的方法;

3.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净水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过滤操作方法。

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用品:纸杯、半截塑料瓶(瓶盖有孔)、吸管、蓬松棉、纱布、小卵石、细沙、木炭、天然污水。

教师演示实验用品: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明矾、活性炭、天然污水、红墨水。

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电教设备。

教学设计与过程

【图片展示】汶川大地震,灾区饮水问题严重

【新课引入】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了,无情的灾难夺走了几万人生命的同时,幸存的人们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难题。其中饮水难就是问题之一。其实灾区不缺水,缺的是一口干净的水。如何帮他们解决这一难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水的净化。

【实物展示】一杯天然污水

【提问】大家请看,我手上拿的就是一杯天然污水,它能喝吗?不能,为什么呢?里面有很多杂质,什么杂质呢?泥沙等不溶性的,还有呢?溶解进去的杂质,还有没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那如何将它们统统除掉呢?

【讲解】通过学生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杂质划分为:(1)不溶性杂质。(2)可溶性杂质。(3)有毒物质和有害细菌。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各组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实验用品,设计净化水的实验方法,并分析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用品:纸杯、半截塑料瓶(瓶盖有孔)、吸管、蓬松棉、 纱布、小卵石、细沙、木炭、天然水。

【学生实验展示】净化水方法。

【提问】在刚才实验中,有的组将水倒进烧杯总静置一会儿,这是什么方法呢?什么原理呢?

【教师实验展示】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

【讲解】沉淀原理,明矾的作用

【板书】水的净化

一、沉淀

1.静置沉淀

2.吸附沉淀

【提问】同学们用到了纱布、细沙、鹅卵石等,这些用品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教师实验展示】过滤实验

【讲解】过滤原理,实验操作规则

【板书】二、过滤

“一贴二低三靠”

【提问】有的组用到木炭又是什么原因呢?木炭起着什么作用呢?

【教师实验展示】红墨水吸附实验

【讲解】吸附原理,活性炭的性质

【板书】三、吸附

【提问】自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是不是就可以放心饮用了呢?

【视频】播放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板书】四、消毒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和学习,我们掌握到了几种净化水的方法,也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灾区的朋友们。

【设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家里经常煮开水的水壶里总会出现一些污垢呢?不是杂质和污垢我们都已经除掉了吗,这些污垢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课后作业】

1.练习。

2.调查当地有哪些举措进行水污染治理。

《认位置》第1课时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认上下、前后(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具准备: 教师:光盘课件。学生:文具盒、学具盒等。

教学环节 师 生 活 动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一。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

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2、谈话: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举右手)哪只手是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二。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4、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认识物体的位置了。(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样放的?(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

(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指名汇报交流)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2)国旗和黑板的位置: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小组汇报交流)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5、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指定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坐的各是谁?

再指定一位坐在边上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

再指定一位从在角落里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互相纠正。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食品橱图,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指名回答)

(2)苹果上面是什么?(苹果上面是鸡蛋)

(3)“苹果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你看着图,还能说说什么位置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2、“想想做做”第4题。

按教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要求: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橡皮摆在文具盒在上面。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3、“想想做做”第5题。

请一组小朋友(6人)起立。请每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前面有几位同学,后面有几位同学。其余小组的学生一起判断说得对不对。

4、“想想做做”第6题。

光盘出示第6题的图,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作业: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认位置课后反思: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接触过上、下、前、后、左、右这些方位词,但经常是说()的()面是()。这节课不仅要让小朋友更熟练分清这些方位,而且要能述说()在()的()面。通过教学发现小朋友在说自己在()的左面,在()的右面时,困难并不大,但根据图画不能准确熟练的叙述。因此还需要抽时间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论语〉十二章》教案第1课时 篇10

一、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升入初中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文言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显得枯燥无趣,甚至感到反感和恐惧,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时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反感、恐惧的心理,逐步喜爱阅读文言文。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语文常识

(1)了解孔子的生平简介。(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2.语言:

(1)理解并积累重要的词语。(2)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词句。3.阅读:

反复诵读,背诵前六章。4.价值观:

理解本文的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

3.理解《论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体会其中的“为学之道”,使学生学有所用,在今后的学习中端正态度,改进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朗读、品读和诵读,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参考其他资料等方法,自主阅读,在合作中探究并解决问题。

/ 5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2.反复诵读,背诵前六章。

3.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4.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走进其中的一部分,研读《<论语>十二章》。(板书标题)

(二)问题探讨1:文学常识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内容和影响的相关文学常识需要掌握。【要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最终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 5

(三)问题探讨2:诵读入境

理解文言,首先要读准文言。配合音乐,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古文韵味。【要点】

1.结合注释,自学前六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2.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提示:

(1)“乎”“矣”“哉”“也”“夫”均为语气词。“乎”,一般在问句结尾,或反问、或疑问,根据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译,“也”的用法与《咏雪》一课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不同。“焉”有时也可以作为语气词,它的用法则不同,在书上已经有解释了。

(2)“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一样,都是代词,所代内容根据文本而定。“学而时习之(代学习的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学问和事业)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优点),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点)”。

(3)“而”“其”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含义而定,这个字出现的较多,因此我们放在文中解释。

(4)圈出三类字:通假字,如“说”“有”。古今异义字,语义与用法与今天有所区别的字,如“传”“故”“新”“乐”“饭”以及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字。

(四)问题探究3:结合注释,疏通前六则文意 【要点】

1.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â))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④乎?”(《学而》)

注释: 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②不亦说(yuâ)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③愠(yùn):生气,发怒。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 5

理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

2.曾子曰:“吾日①三省②吾身:为③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⑤不习乎?”(《学而》)

注释: ①日,每天。②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③为,替。④信:诚信。⑤传(chuán):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有”通 “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逾(yú):越过,超过。⑦矩(jú):法度。

翻译: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理解: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渐提高的过程。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学习方法)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注释: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dài),4 / 5

疑惑。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学习方法)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注释: 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② 堪:忍受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个人修养)

六、课时作业

复习、背诵、默写并翻译前六章。

Unit 4 第1课时教案 篇11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是数学《选修2–1》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讨论的是用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本节课主要学习用向量表示点、线、面的位置以及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如何用向量来表示,这为接下来用向量的方法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做了铺垫。

1.2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的位置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概念,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感知和梳理知识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1.3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概念的理解;

难点: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应用;

2.教法学法分析

2.1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数学《必修2》中的立体几何和数学《选修2–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代数运算能力,很自然就过渡到二者综合运用的层次;但是由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认知结构不太健全,学生仍会对向量和几何的综合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2.2 学法分析

通过逐步设问让学生动手实践、讨论、比较,抽象概括出概念,让学生体会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3 教法分析

通过分析教材和学生认知规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既重视教材,更重视学生,用启发引导法和自主探究法进行教学。

3.课堂实录

3.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情境:已知正方体 中,

(1)求证:直线

(2)求异面直线 所成角的余弦值。

(PPT投影)

教师:同学们,这是立体几何中比较常见的两个问题,你们会解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

学生1:第一小题的解题思路:连接线段AC,通过证明 ,得到 .同理可得, ,从而得到结论。

学生2:第二小题的解题思路:把BD平移到 , 为所求角且 是正三角形,容易得到结论。

教师:两位同学都回答得非常好,通过前面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还能用其它方法来处理吗?

(学生开始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对!我们还能用前面学习的空间向量的知识来处理,空间向量不仅可以求异面直线所成角,还能证明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立体几何问题。

设计意图:从我们熟悉的空间几何体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2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教师:阅读课本第102~103页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位置向量的定义。

2.直线的位置如何确定?

3.平面的位置如何确定?

4.法向量的定义。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阅读完后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板书概念)

点的位置向量:在空间中,取一定点O作为基点,空间任一点P的位置可用向量 表示,故向量 为点P的位置向量。

直线的方向向量:直线 上取 ,那么对于直线 上任意一点P,存在实数t使得 。

平面的法向量:如果直线 ,取直线 的方向向量 ,则向量 叫做平面 的向量。

教师:我们还能从刚才的三个概念中提炼出三个结论:

1.法向量一定是非零向量;

2.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都互相平行;

3.向量 是平面的法向量,向量 是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有 。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理解概念,突出重点。

教师: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现在能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情境中的两个问题了吗?

(问题情境重现,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3:可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来表示直线,平面的法向量来表示平面。但具体怎么做还不是很清楚。

教师:这位同学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很好,能现学现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先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如何用向量来表示?

(2)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如何用向量来表示?

(学生认真思考,但一下子无从下手)

教师:我先以线面垂直为例,我们一起来探究。请同学们画出线面垂直的情况,同时标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方向量。(请学生板演)

学生4: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样画对吗?

学生5:可以的!但是还有三种种情况,这两个箭头可以都向上,也可以都向下,还可以一上一下或一下一上。

学生6:我觉得应该是两种情况:两个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

教师:很好!向量与线段的不同在于它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所以在画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方向量时要考虑到方向,但是我们在做题时还要考虑到题目的需要。两个向量的方向都向上或都向下是同一种情况,所以我们最终得到以下两种情况。

教师:那么我们根据图形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片刻后)

学生7:不管是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这两个向量都是共线的,所以 。

教师:总结得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来证明线面垂直。接下来请同学们仿照线面垂直的探究过程,来研究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其他情况。

学生经过讨论和作图研究后,得到以下结论:

设直线 l,m的方向向量分别为 ,平面 的方向量为 ,则

(1)

(2)

(3)

(4)

(5)

(6)

注意:这里线线平行包括线线重合,线面平行包括线在面内,面面平行包括面面重合。

教师: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二个问题。我们仍以其中一个为例,那我们先来解决我们最熟悉的问题——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请同学们先来画出线面垂直的情况。

学生8:(上台板演)

教师:同学们觉得怎么样?(大部分同学点头表示赞同,有同学有异议)

学生9:直线所成的角是小的那个角,怎么会有两种情况呢?

教师:谁能来帮我们的学生9解决心中的疑问呢?

学生10:我觉得他有点混淆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唯一的,但两个方向向量所成角是有两种情况的。

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得很好,前面同学的提问也有想象力。这就是我下面要问的问题:异面直线所成角与两个方向向量所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11:相等或互补。

教师:那么我们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也许受到刚才的激励,学生们思考的积极性明显高涨,很快就有了结果)

学生12:

相等时 ,互补时

教师:非常正确!我们也可以合到一起写成:

教师:剩下的线面和面面的夹角问题作为课后思考题,请同学们课后自行完成。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想象、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3及时训练,巩固新知

例1:(PPT投影)判断下列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1)设 分别是直线 的方向向量,且

(2)设 分别是平面 的法向量,且

(3)设 是平面 的法向量, 是直线 的方向向量,且

(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余同学独立完成)

题目难度不大,所以同学们都做得非常好。

设计意图:三种不同的情况,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体会空间向量在解立体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向量是躯体,运算时灵魂”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4.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教师:通过努力,我们会用向量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立体几何问题,我们本节课主要探讨了哪些?

学生13:探讨了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

Unit 4 第1课时教案 篇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2011年版) 》) 倡导通过“过程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5节的内容, 它是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命题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在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时会经常用到;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采用的特殊到一般和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对认识数学有指导作用.生成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过程和蕴含的分类探索 (六个元素中的一个、两个、三个, 及三个元素中的三条边、两边一角、一边两角、三个角分别进行探索) 的思想和用画图与实验来发现与证实结论的方法;用生成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和蕴含的演绎思想及研究几何命题的一般过程等.这些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和个性有积极的影响.基于“过程教育”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的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笔者在“过程教育”指导下对这节课进行了教学设计, 并在象山县骨干教师带徒活动中进行了教学实践, 课后获得了观课教师的广泛好评.现把它整理出来, 以飨读者.

2教学实录

环节1:经历提出问题的过程———明确研究问题

师:我们知道,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由此可得:如图1, 在△ABC和△A′B′C′中, 若AB=A′B′, BC=B′C′, CA=C′A′, ∠A=∠A′, ∠B=∠B′, ∠C=∠C′, 则△ABC≌△A′B′C′. (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师:由于上述6个条件中, 有些条件是相关的, 能否在上述6个条件中选择部分条件, 简捷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本节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揭示课题)

环节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生成“SSS”判定方法

师:现在请大 家先任意 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 使△ABC与△A′B′C′满足上述6个条件中的一个 (一边或一角分别相等) 或两个 (两边、一边一角或两角分别相 等) .你画出的 △A′B′C′与△ABC一定全等吗?

师生活动:学生画图, 教师巡视指导.

师 (待学生画图结束) :满足上述6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 △ABC与△A′B′C′一定全等吗?为什么?

众生:△ABC与△A′B′C′不一定全等.因为可以画 出符合条 件的△A′B′C′与△ABC的形状、大小不一样.

师:满足上述6个条件中的3个, 能否保证△ABC与△A′B′C′全等呢?我们分三边、两边一角、一边两角、三角几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师:现在请大 家先任意 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 使A′B′=AB, B′C′=BC, C′A′=CA.然后把画 好的△A′B′C′剪下来, 放到△ABC上, 它们全等吗?

师生活动:学生画图并进行叠合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师 (待学生操作结束) :满足A′B′=AB, B′C′=BC, C′A′=CA, △ABC与△A′B′C′一定全等吗?为什么?

众生:它们一定全等.因为符合条件的△A′B′C′与△ABC能完全重合.

师:一般地,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师:现在老师提出一个反思性问题: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 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能完全确定吗?为什么?

生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能完全确定.因为符合条件的所有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生2:通过画图发现:若先画AB, 则AC和BC的交点是唯一的.

生3:若先画AB, 则AC和BC的交点有两个.但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师:非常好!大家通过画图达成了共识: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时, 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被完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它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之所以房屋的人字架、大桥的钢梁、起重机的支架等采用三角形的结构, 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能起到稳固的作用) .

环节3:参与尝试方法应用的活动———合作解答有代表性问题

师:现在我们先一起来解决问题1.

问题1已知:如图2, 在四边形ABCD中, AB=CD, AD =CB.求证:∠A=∠C.

师:要证∠A=∠C, 只要证什么?

生4:只要证△ABD≌△CDB.

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够了吗?

众生:够了.

师:谁愿意来陈述其证明的过程.

生5:我来陈述.

师:好!在已有的条件下还能推出哪些结论?

生6:∠ADC=∠CBA.因为△ADC≌△CBA.

生7:AD∥CB, AB∥CD.因为△ABD≌△CDB, 可以推出 ∠CDB = ∠ABD, ∠CBD=∠ADB.

师:你在参与这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生8:证明之前要分析, 以发现证明的方法.

生9:证明之后要反思, 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师:非常好!证明之前的分析和证明之后的反思是研究几何命题的基本环节.

师: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解决问题2.

问题2如图3, 已知∠BAC, 怎样用直尺和圆规作∠BAC的平分线AD?

师:角平分线AD是怎样的几何图形?

生10:角平分线AD是射线.

师:射线AD的端点在哪里?

生11:射线AD的端点就是角的顶点.

师:如何确定射线AD?

生12:只要确定点D的位置就可以了.

师:好!怎样确定点D的位置呢?角平分线AD有何特征?

生13:它把∠BAC分成了两个相等的角.

师:根据你们的经验, 在怎样的条件下可以产生两个相等的角?

生14: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同位角相等.

生1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师:现在请大 家利用上 述知识, 把∠BAC分成两个 相等的角:∠BAD和∠CAD.

生16:用对顶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不能把∠BAC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能把∠BAC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因为先用作图的方法在AB, AC上各取一点E, F使AE=AF, 再用作图的方法在∠BAC内取一点D使DE=DF, 这样△ADF≌△ADE, 可以得到 ∠BAD =∠CAD.

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现在老师就依据你的思路来展示作图与说理的过程.

(1) 以点A为圆心, 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 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E, F两点.

(2) 分别以E, F为圆心, 大于 (1/2) EF长为半径作圆弧, 两条圆弧交于∠BAC内一点D.

(3) 过点A, D作射线AD.

射线AD就是∠BAC的平分线.

事实上, 在△ADF和△ADE中, 因为AE=AF (作图) , DE=DF (作图) , AD=AD (公共边) , 所以△ADF≌△ADE (SSS) , 所以∠BAD=∠CA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即AD平分∠BAC.

师:在定点D时为何要大于 (1/2) EF长为半径?

生17:否则两条弧不相交.

师:你在参与这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生18:作图之前要分析, 以发现作图方法.

生19:作图之后要反思, 以欣赏作图过程.

师:好!作图之前的分析和作图之后的反思也是研究作图问题的基本环节.

环节4: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合作进行反思与总结

师:本节课研究了哪些内容?我们是怎样研究的?

生20:本节课研究了“SSS”及其应用.生成“SSS”采用的是分类讨论和用画图与实验来验证的方法.

师:一般地, 研究几何命题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生21:研究几何命题要经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在图形上标注已知条件→写出已知与求证→观察基础上猜想→从结论出发分析→从条件出发推理→反思证明方法及还可得到哪些结论等.

师:证明之前的分析有何意义?

生22:证明之前的分析是发现证明方法的重要途径.

师:证明之后的反思有何意义?

生23:证明之后的反思有助于深刻认识涉及的几何命题及发现更多的证明方法.

师:你认为还应该继续研究什么?

生24:还应该继续探索两边一角、一边两角、三个角能否作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师:好!这节课我们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用分类探索的思想和用画图与实验的方法得到了判定三角形全等的“SSS”方法, 还在“SSS”的应用过程中获得了研究几何命题的一些经验.在“SSS”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有:分类讨论思想, 合情推理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 演绎思想等.

3教学点评

《课标 (2011年版) 》倡导的“过程教育”是指关注数学结果的形成、应用的过程和获得数学结果 (或解决问题) 之后的反思过程的育人活动.依据“过程教育”的含义, 全面的教学内容是落实“过程教育”的前提;完整的认知过程是落实“过程教育”的关键;和谐的教学方法是落实“过程教育”的保证.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知过程和教学方法符合“过程教育”的精神实质, 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

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命题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 根据构造逆命题的规则, 可以构造出63个全等三角形性质的逆命题.由于学生还没有逆命题的概念, 所以不能采用构造逆命题的方式来讨论, 只能采用分类尝试检验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也渗透了构造逆命题的思想.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获得数学结果的认知过程短暂和获得数学结果之后的反思过程缺失的问题, 而用大量时间用于用获得的数学结果解决具体问题, 导致学生没有经历必要的思维“站点”, 失去了欣赏数学结果和感悟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的机会.这个探索性数学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SSS”和三角形稳定性的性质, 也包括分类探索的过程和蕴含的分类思想、尝试检验的方法、合情推理的思想等;认知过程既有画图、实验、概括, 以产生“SSS”, 也有产生“SSS”之后的反思, 以认识三角形稳定性的性质;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价值引导下的先放后收的适度开放的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使学生经历获得“SSS”的思维“站点”和感悟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3.2“参与尝试方法应用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

用生成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当前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解题之前的分析过程短暂和解题之后的反思过程缺失的问题, 而是采用“大容量、快节奏、高强度”的应试模式, 导致学生失去感悟蕴含的解题策略、方法和技巧的机会.这个参与式数学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用获得的知识与经验解决具体问题, 也包括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分析→论证 (或作图) →反思”和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演绎思想等;认知过程既有引导学生经历分析、论证 (或作图) 的过程, 以解决具体问题, 也有解决具体问题之后的反思, 以感悟证明之前的分析和证明之后反思的意义;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结合的适度开放的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 能发展学生的智慧技能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3“参与回顾与思考的活动”的教学符合“过程教育”

课堂总结也是整节课认知过程的后半段, 旨在再认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进一步感受研究的意义.当前课堂教学普遍采用让学生谈收获与感受的课堂总结方式, 由于这种方式开放度太大, 再加初中学生还缺乏谈收获与感受的视角与视点, 导致这个环节成了虚设.这个参与式数学活动的内容不仅包括回顾研究内容, 也包括回顾研究方法;认知过程既有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合作交流, 以回顾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有学生交互反馈基础上的教师总结性讲解, 以总结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教学方法采用了教师价值引导下的先放后收的适度开放的方法.这符合“过程教育”, 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 并对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 “过程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其教学原则是:尽可能引领学生去发现真理, 当无法找到引领学生发现真理的路径时, 用阐明真理的方法, 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才用奉送真理的方法;其教学特征是:教学内容全面, 认知过程完整, 教学方法和谐.这节课的教学操作方法符合“过程教育”的精神实质, 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值得参考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致富指南之种植相关内蒙古奈曼旗坚决打好抗旱夺丰收战役下一篇:关于坊子区农机监理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