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史读书笔记

2024-08-25

世界城市史读书笔记(共9篇)

世界城市史读书笔记 篇1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为现代设计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的,农业经济时代,设计与手工艺制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手工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件用品的设计和制作往往由一个人完成,产品也往往是以单件形式生产。工业革命以许多生产机器的发明为标志,宣告了传统手工工业生产方式的终结。批量化的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机器生产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因为工业生产机器的出现,人类社会因工业革命开始进入工业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后,一种新的风格开始在欧洲流行,这种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这是一种代表着时代的新风格和新形势,在形式上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影响,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了体现出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尽管在观念上有为大众服务的民主思想,但仍然是传统观念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和抵制,因此,现代设计并没有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迅速发展起来。

在接受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德国后来居上。1907年,德国成立了“德国工业联盟”,简称DWB,开始接受机械化生产的客观现实,并开展了一系列适合机械化生产方式的现代设计活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工业联盟的活动也因此中断,一些工农联盟的成员投笔从戎,参加了战争,其中包括曾经在彼得贝伦斯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年轻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917年10月,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俄国激进的革命信念和纲领所导致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得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构成主义运动即是这一时期产生在俄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当俄国的构成主义者积极探索建筑和设计的新形势时,荷兰几个具有前卫思想的设计师和艺术家聚在一起,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建筑、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形成了荷兰“风格派”。

1918年战争结束后,退伍回来的格罗皮乌斯希望创办一所学校来继续德国工业联盟未尽的事业。

装饰艺术运动一词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历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幸存下来的资产阶级掀起了室内装饰和家用产品的豪华风格,在巴黎出现了一股具有活力和追求优越生活方式的设计潮流。在巴黎大百货公司的要求下,保守的法国艺术家组织和当时一些重要的工艺家和设计师决定举办一次展览,名为”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因此,人们渴望能够通过知识和文明重新规范人类社会的秩序、道德和伦理,希望通过对文明和道德的强调来找回在技术时代失落的理想和梦。

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展,所以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但它在表现方式和造型风格上仍然与传统的装饰活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与强调为大众服务、大批量生产的现代设计相区别。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许多造型手法,对后来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影响。经过后现代思潮后的当代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尤其是奢侈品的设计,20世纪2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仍然为设计师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美国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美国的第一代设计师为美国现代设计风格的形式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设计师中的杰出人物是诺曼·贝尔·盖茨、怀特·D.蒂古、亨利·德雷夫斯和雷蒙德·罗维等。与欧洲早期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师不同,美国的第一批工业设计师大多出身于广告行业,他们没有接受类似包豪斯设计学校那样的训练,也没有建筑师出身的知识背景。他们之所以从事工业设计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这一行业在当时还没有急需的专业人才,但发展前景很美好。因此,美国早期的工业设计师大都多才多艺,他们既可以设计大型的工业产品,如汽车、轮船甚至飞机,也可以设计广告招贴和香烟盒。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同时又要符合批量化生产,设计师采用标准构建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汉斯·威赫曼对此作出过定义:“第一种系统是一个主见上有不同的部件组成一个整体······使用者可以自己按自己的设想来组成自己所需要的形式。第二种系统则是每个部件都已经是一个独立体,也可以在与其他补充部件拼合成一个更有效益的物件。”这种设计方式既解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产品也因此而变得多样化,并由此发展出系统设计的概念。

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大胆的公司尝试将功能主义的代表产品——钢管家具投入生产,但是,这种极端的功能主义并没有被人接受:冷漠的钢管材料,严格的近乎冷酷的几何造型,都无法满足北欧人对于温暖、舒适生活的要求,人们的设计师开始尝试使用不同与现代的现代主义设计。有鉴于此,许多具有现代主义意识主义使用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将更加柔和的的有机造型运用到设计之中,逐渐形成了后来被称作“有机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首先很明显地出现在家具设计上,以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和瑞典设计大师布鲁诺·马松的作品为代表。

在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信息时代,就像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的艺术家们常常受到公众的注目一样,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设计师在今天也开始变得像艺术家一样具有知名度和号召力,消费者对他们的崇拜就是疯狂抢购他们的设计作品。因此,就像艺术家常常为他们的作品签名那样,设计师也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上签名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制造商为了产生轰动效果,也像出售艺术品那样,对一些产品采取限量销售的方式,以此来提高他们品牌的知名度。在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时代,具有个性的设计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在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频频亮相,还成了总统府里的嘉宾。人们不再把设计师当成生活中的另类,认识到正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笔记 篇2

姜永熹

我所读的是丁煌在2004年重新修订的《西方行政学说史》,颇有所感,故将一些想法记下与大家分享。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至今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1865—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首次将“行政”与“政治”分离,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何要将政治与行政分离?

按照西方传统对于权力划分的体系,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其实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按照法律的制订、执行、监督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系统进行权力划分。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力。那么权力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可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力的制衡。这种行政生态之下,也就不可能衍生出西方的政治抑或行政思想。在任何时候如果社会的组织规则不是建立在法律之上,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权力的制衡。之所以在文章开始提出这一观点,就是想首先请读者明晰为何西方的理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南辕北辙、变形走样的根本原因。也请诸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中理论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其中差异,切勿生硬套入中国现实。

行政学的肇始便是将这三分转变为“政治—行政”二分。依威尔逊之言,“政治是‘在重在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也就是说,政治是在处理国家权力及主体间的关系,而行政则是在执行这种关系意志(国家意志)的结果。那么在这种分割方法之下,政体的核心构建就是围绕行政权力而构建。所谓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实际上就是行政一权的分割。这样的假设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社会舆论掌握行政权力者重视有加而对其他的部门视而不见的根本回应。无论是“委托立法”还是“司法权力的先天不足”都是这个根源的表象而已。那么也就回应了,无论人们如何费尽心机的进行权力分割,权力总是向行政权集中的现象。

因此,行政就是对国家的管理。此处的国家包含政府也包括其他的正式组织。“管理”

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因此“管理”更多的是出现在存在竞争的经济领域。因此,最初行政学所引入的“科学管理”“一般管理”等都是最先从经济领域发端的。由此可见,布坎南并不是首次将经济学视角带入行政学的人。但是二者的根本却别在于,最初的行政学更多的是将视角放在了提高政府效率上,并不是完整的在审视行政学。而布坎南以及今天从经济学角度观察行政学的学者却是从政府自身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行政。否定了政府的完全公利性,承认政府也有自己的利益。突破了原有人们的认知,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与泰勒和法约尔不同,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是基于其在德国军队中服役后的经验。众所周知,军队是必须有着极高效率的组织。因此,在韦伯创立科层制之后,行政方法也就逐渐适用一切组织。但是,军队的高效来自组织成员直接面对死亡的心理威慑和紧急情况下的万众一心。在生活中这种情况无法复制,也就不可能出现韦伯所设想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了。

中国古人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政治—行政”的清晰的二元分割随着学科的发展也被遭到质疑。巴纳德和西蒙等都将目光聚焦到了行政中最核心的一环——组织。他们认为在实际操作中,有严格的“政治—行政”区分,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决策”无时不在。但是在组织中的决策是微观意义上的决策,与国家决策有着本质区别。

极简宇宙史读书笔记 篇3

从读进去的第一页开始,人开始进入一场空灵的状态。这期间,作者带我们感受了浩瀚的宇宙星空、又进入微妙的量子世界。穿过时间、空间、物质、能量,我们看到了太阳、月亮、地球、其他行星如何存在,那炽热的光芒,那贫瘠的土地拥有怎样的记忆;人类生存是何其侥幸又何其神奇。再远再高,突破了之前的天体认知,走出太阳系,走出银河系,我们听到了一个陌生而美丽的名字:仙女座星系。星系、星系群、星系团、超星系团,闭上眼幻想自己在这样一个无垠空间里旅行,他们闪闪发光,相映成一支曼妙的舞蹈。这本书文风生动活泼,像一个朋友在讲述着遥远的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听入了神,感叹宇宙的奇妙。我们离最前沿的科学已经不能更近了。

“想象现在是一个温暖无云的夏夜,你在一个遥远孤独的火山岛上,围绕在你周围的海面风平浪静,如同内陆的湖泊,只有极小的波浪冲刷着白色沙滩。周遭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你躺在沙滩上,闭着眼睛,被白天阳光烘烤过的温暖细沙将热量缓缓地传递给空气,空气里弥漫着香甜迷人的异域气味。”从没想过一本宇宙史、一本物理书会是这么一个开头。每翻过一页都忍不住惊叹,而这一切都是这么触手可及。

《中国史学史》读书笔记.doc 篇4

从远古传说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读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看中国史学发展

文学院中文系08级1044408029 徐卫明

[摘 要]白寿彝主编,瞿林东、陈其泰、吴怀祺、施丁、顾诚等五位教授撰写的《中国史学史》,于200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但又不同于其他教材,它上起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下迄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马克思主义史学,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通史性质的史学史教本。这本书汇注了白寿彝及他的学生两代人的心血,是白寿彝先生在史学史研究领域的智慧结晶,是推动中国史学史发展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白寿彝

《中国史学史》

著作特色

启示与反思

史学史是一门还在树立中的学科,还处于发展期。“史学史的任务是阐述史学发展的过

[1]1程及其规律,阐述史学在发展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在整个史学史领域,我们须照此推演中国史学史的梗概。

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本身发展过程与及其规律的学科。1941年,金毓黻代表作《中国史学史》出版,标志着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初步建立,早在20年代,梁启超便第一个提出撰写中国史学史专著的设想,而后,此领域学者前赴后继。我们一般说,在20世纪20到40年代,中国史学史初现雏形。而作为史学史学科丰碑式的人物白寿彝,其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及建设贡献巨大,影响不言而喻。

1964年2月29日,白寿彝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论文《中国史学史研究任务的商榷》,在文中,他明确提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首先是要阐明我国史学发展的规律。在阐明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同时,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还要批判地总结我国史学成果。阐明规律和总结成果,是我国史学史研究的两个经常任务。”基于此,写好教本又成为中国史学史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本不同于一般史学专著的、具有通史性质的《中国史学史》教本孕育而生。

一、读《中国史学史》所思:著作特色分析

《中国史学史》内容上起远古的传说时代,下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史学。全书共8章,43万余字,即:第一章,先秦时期:中国史学的童年;第二章,秦汉时期:中国史学的成长;

/ 5

史学理论读书笔记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史学的发展;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进一步发展;第五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衰老时期的史学;第六章,近代史学(上);第七章,近代史学(下);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本书总结和借鉴中华民族史学的优良传统和成果,阐明了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特点与规律。白寿彝先生深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史观影响,十分注重将中国史学史发展放入中华民族文化系统中来考察,使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参加本书编写的成员,都是在史学研究领域内有很深厚功力的专业工作者,还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该书文笔流畅,叙述清楚,说理深邃而又不显枯燥,对于非历史学专业的我来说,其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1.远古的神话传说是中国史学的起源

中国史学的起源,是研究中国史学史分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人认为史学的起源是文字,也有人认为史学开端于史官。而本书首章第一节即远古的传说,这就意味着白寿彝先生把中国的史学起源定格在远古神话传说。他说,“中国史学的历史起源,可以从远古的传说说起。无论从历史意识来看,还是从传述历史的形式来看,追本求源,中

[1]1国史学还是要从远古的传说说起。”所以本书开篇便谈远古的神话传说,这体现着白寿彝先生的独特见解。

在我看来,本书利用神话和传说来说明历史,探索史学发展的渊源,是极具开创性的。从书中我们知道,远古的神话传说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主要有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农神烈山氏的柱、后稷周人的始祖弃等;一类是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如禹、契、弃、公刘的传说,黄帝、蚩尤大战等。远古的传说不仅反映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或多或少保存了一些真实的历史内容,包含更多的历史真实性。依据这些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到远古时期的神意史观。在这些零零散散的神话传说资料中,有关于远古时期英雄人物的故事,有关于氏族神的传说,有关于朝代更替原因的传说,“在具体事件上这些传说不一定完全真实,但作为当时人们的一种意识的存在却是真实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2]它们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历史观念。”白寿彝先生告诉我们,应透过神话传说的表象而注意其内在的思想性,并利用它们来探讨氏族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始意识,这种意识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文明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和史学的面貌。

在对待整个历史分期上,本书共八个章节,即八个分期,白寿彝先生既考虑到史学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又充分兼顾到史学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这一横面;既突出了史学史的“史”的特色,又展示了中国史学发展大的趋势,使中国史学史的脉络清晰明朗。

2.注重史学发展脉络的整体性,同时在时代潮流中把握史学家的学术生活和成就 本书以时间顺序来阐述史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以历史朝代为线索,贯通古今;同时注意史学家在历史发展潮流中的思想变化,把史学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及时代思潮中去考察,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史学发展的规律。如著者在介绍刘知几和《史通》时,不忘提及其所处时代背景。在隋唐时期,门阀地主形成和发展起来,代替了前一时期的世家地主,成为政治

/ 5

史学理论读书笔记

上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阶层,有不少皇朝重视以皇家力量组织官书的撰述,并作出了成绩,刘知几著《史通》正是得益于官书撰述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在时代发展潮流中,著者还提到刘知几的史学批评理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他一方面提倡直书精神,认为直书产生“实录”,其社会影响是“令贼臣逆子惧”;另一方面,他始终维护“名教”观念,认为“夫臣子所书,君父是党,虽是乖正直,而理合名教”。如此,“实录直书”理论便在彻底性上大打折扣,强烈的“激扬名教”意识,也和直书原则“唱反调”。著者在分析刘知几的理论思想时,结合时代背景,阐明了隋唐时期极重的门阀观念是体现在刘知几思想和著作上的时代印记,从而,我们也能在时代大潮中把握史学家刘知几的思想变化。

在我看来,从时代潮流中把握史学家的理论和思想,从而看到时代潮流对其理论和思想形成的影响,我们也就能够辩证地看待史学家的思想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就不难理解章学诚的史学和方志学尚属封建文化的范畴,在其方志学的理论表述中带有明显的儒家传统思想和道德。我们也就不能强求章学诚以新史学批判封建的旧史学,在时代潮流中,这不是生于乾嘉之世的章学诚所能承担的任务。在这一点上,本章编者在著作中作了深刻的分析,见解是独到的。

3.注意史学发展同社会现象、社会思想的内在联系

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著者特别提到“尊儒和阴阳五行说、谶纬说的流行”这一内容,旨在说明社会现象、社会思想对史学发展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著者在书中提到“儒学国教化,也就是儒学的神化和思想的僵化,一切都是以统治者所能承认的教义为准则,必须顶礼膜拜,[1]3刻板地服从,这对于史学的演进当然产生了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禁锢了史学家思想,钳制了史学发展多元化趋势。在论述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迷信思想的盛行对史学演进的影响时,书中分述两方面:一方面,阴阳五行说和谶纬说对包括史家在内的学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了思想史上的低潮,对学术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刘向、刘歆父子著书宣扬阴阳五行说为封建政治服务;但另一方面,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得到了考验,有识见的史家和学者在唯心主义思想泛滥的困难条件下,继承了孔子和司马迁以来不妄灾异、重视人事、重视总结政治成败经验的传统,对唯心迷信的邪说有程度不同的抵制和批判,如桓谭和王充所做的努力。

在我看来,把握史学同社会现象、社会思想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理解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史学思想的时代印记。以第四章第二节中“理学对宋元史学思想的影响”为例,本书著者探讨了史学思想发展与理学间的相互关系。理学的产生,使这个时期的史学思想打上了的鲜明的时代印记,理学家关于天人问题的探究,左右着宋代史学求通的观点,同时,理学家把史学作为“格物穷理”的一种手段,求历史盛衰之理,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用。而史学思想的发展对理学体系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促进的作用。把社会思想同史学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能明晰史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从而在横向上把握史学发展的方向和动机。

4.体现对史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学术传承

史学发展规律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史书编撰体例上,白寿彝先生致力于史学在每个阶段的发展情况,描绘其发展线索。如司马迁开创“纪传体”史书编撰体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二十四史”相继继承和发展“纪传体”体例,白寿彝先生将其体例一一道出,以寻求著史书的规律性,同时,每谈及一部著作,必说明其体例,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都作论述。在史学思想的传承性上,白寿彝先生将每位史家的史学思想单作论述,如第二章第三节“刘氏父子的史学思想”、第三章第五节“杜佑的史学思想”、第四章第七节“马端临的史学思想”、第五章第三节“王夫之的史学思想”等,注重史

/ 5

史学理论读书笔记

学思想发展的脉络和前后的内在联系。在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上,白寿彝先生同样是采取类似论述方法,如第三章第七节“历史文献学的成长”,其后对郑樵、马端临在历史文献学上的造诣也多加论述。这种一脉相承的写法,很好的体现了著者对史学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建树。

在我看来,《中国史学史》的这种编写方式很好地体现了白寿彝先生在史学史研究领域著书的思想。以线条的方式将属于一个系统的知识很好地穿起来,逻辑性强,呈现一个完备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又反映发展的全过程和发展特点及内在规律性,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系统和明朗的概念体系。在前后对比对照中,找寻史学时代特点和运动规律。

5.著作内容丰富,细致入微,点面结合

对每一位编者来说,《中国史学史》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该书内容翔实,引证丰富,细致入微。该书在整体上勾勒出中国史学发展的框架和脉络图,同时又对每个时期的史学发展面貌做了全面而又详细的论述。我们来看书中第四章“宋元时期:中国史学的继续发展”,开头两节,综述宋元时期史学、史学思想和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在这其中包括六个小点来佐证宋元时期的史学发展的总体特点。在每一小点中,著者善于运用原始史料来论证其观点,让读者甚觉踏实。如著者直接采用《进<资治通鉴>表》中“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来阐述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意图。

本书点面结合可谓匠心独运。“点”,最明显的体现是代表史家和代表著作的单独论述;“面”即是指史学发展的整体概貌。作为教本,该书十分注意史学史知识的全面性;作为学术著作,该书又在宽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论述。通过“面”的论述,也就是俯瞰式的方法,我们对该时期的史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点”的分节或分目对重要史家、史著、史学现象或史学思想进行细致剖析。通过对典型史著或史学现象的评述,精雕细琢般把史学发展的水平具体而微地展现出来。

总的来说,白寿彝先生的《中国史学史》是高水准的中国史学史著述,有自己独特的体系、风格和规模,读后我们在感叹之余更多的应该是一份思考。

二、读《中国史学史》,我的几点认识

中国史学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中国这片土地是中华民族的[3]1古代先民生息并创造了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的环境和舞台。”同样,我们回顾中国史学的发展,也不应该忽视这片孕育了几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中国史学的起源是远古的神话传说,我想,神话传说是离不开这块土地,离不开这片土地上的先民的生息、创造和探索。史学史知识的两块内容是过去的史学发展的状况和今天对那些史学面貌的理解,过去发生的史学正是我们民族智慧的体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杰出人物探求史学。历史在演进,史学在成长,史学史记录着史学的演进,环环相扣,中国史学发展的系统,在《中国史学史》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 5

史学理论读书笔记

《中国史学史》极具教本特色。我们知道史学论文的表达方式有4种,即专著、论文、综合体史书和教材。教材区别于其他三种表达方式的特征在于其系统性和公允性,即以公允之心系统地陈述该领域尽可能全面的知识。教材的编写不要求对知识的创新,也不要求对已采纳的观点进行论证,至于论证,是读者需要做的思考,读者要懂得教本为什么这么说而不那么说;同时,教本旨在给读者一种总述方式上的一点启示和引导,这是《中国史学史》编写所秉承的一些准则。当然“那种教本中只能写大家公认的有结论的东西的说法和做法,对

[1]2于新兴的学科只能是一种阻碍”,所以本书在编写上也谋求一些变化,比如在编排体例(章节体,注意历史时期的阶段性)和编写内容(远古神话、史学思想、历史文献学、历史文学史学著作)上都有一些创新。

当然,《中国史学史》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有些章节在论述过程中,引用史家著作内容有些过多。在第五章第六节“章学诚著《文史通义》”,大段引用章学诚原话,不利于本书著者的观点表达,同时给读者造成不便,有损教本的传播旨意。另外,书中对修史机构、史官制度的论及较少,我们只能从“皇朝史撰述的兴盛”、“明代官修史籍”等内容中初见修史机构、史官制度的端倪。当然,没有一部著作是十全十美的,尽管有一些缺点存在,我们却不能忽视《中国史学史》在中国史学史研究领域的地位,所谓瑕不掩瑜。

一本《中国史学史》虽不能囊括中国史学发展的全貌,但作为大学教本,其价值却不言而喻。读罢,写下一些东西,以飨劳自己。

参考文献

西方文艺理论史读书笔记 篇5

达芬奇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凡是能够到源头去取泉水的人,绝不喝壶里的水”说明了温故知新的道理,人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阶段,只有不断总结上一个历史阶段,才能在这一个阶段中有所突破,从而促使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

读完这本书,发现他的宗旨就是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自古希腊至本世纪除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重点评论了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著作。

上古时期的文艺理论,柏拉图是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共有36篇传承了下来,内容包括哲学,美学,伦理,教育等等,比较集中论及文艺理论问题的主要有:《伊安篇》,《理想国》,《斐得若篇》,《法律篇》。柏拉图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但模仿的客体,之时感觉世界,不是理式世界,而感觉世界却不是真实体。

最令人熟悉的应是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人物雨果,他的理论著作也广为人知,雨果创造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同时也撰写了很多理论批评文章,这些理论文字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理论著作。雨果早起的思想受到教派的影响,因此他当时的文艺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后期他产生了变化,开始寻找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和君主政体之间合作的可能性。

世界城市史 论文 篇6

5世界城市史课期末论文

题目: 雅典发展史

姓名杨梦雪学号2011454050年级专业11安全工程指导教师孙艳萍

2012年11月3日

引言雅典在古希腊文明中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发展出人类最早民主政治体制。特别是在黄金年代,雅典成为希腊城邦中的人才荟萃之地,许多闻名后世的学者、文学作品、建筑物等等,都出现在这个时代,羸得“希腊人之学校”美誉,因而奠定西方文明的基础。

关键字爱琴文明重建希腊神话

一、雅典的由来

雅典的城名来自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在古希腊神话中,人们在爱琴海边建立了一座新城,雅典娜希望成为这座城的保护神。海神波塞冬也想获得新城的归属权,他们互不相让,于是争夺起来。

后来,神王宙斯裁定,谁能给人类一件最有用的东西,该城就归属谁。波塞冬用三叉戟敲了敲岩石,从里面跑出了一匹象征战争的战马。而雅典娜用长矛一击岩石,石头上立即迅速地生长出一株枝叶繁茂、果实累累的橄榄树。橄榄树象征着和平和丰收,人们欢呼起来。于是,雅典娜成为了新城的保护神。人们用她的名字将城命名为雅典。并将橄榄树载满雅典各处。

二、史前的雅典

据记载,在前7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革命开始影响到当时的巴尔干半岛与希腊地区。这便形成了早期的爱琴文明。

米诺斯文明是爱琴文明中最早出现的,活跃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一直持续到约前1450年。现今人们对于米诺斯人知之甚少,甚至连这个名字也只一个是现代的称呼,其称呼来自传说中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他们被认定属于前印欧民族,而他们的语言米诺斯语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读的线性文字A书写。他们主要以海上贸易为生。贸易是米诺斯的主要经济来源。出产自希腊、土耳其、爱琴海诸岛、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的金属制品也曾在克诺索斯遗址发现。虽然他们式微的原因不详,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最终为希腊大陆的迈锡尼人所入侵和统治。

迈锡尼文明是爱琴文明晚期的古希腊文明。它的存在从公元前1600年左右希腊人到达爱琴海开始算起,直至约前1100年的衰落,这是荷马史诗以及许多希腊神话的历史设定。“迈锡尼时期”得名于阿尔戈斯地区东北的迈锡尼考古遗址,在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雅典、皮洛斯、底比斯及梯林斯也是重要的迈锡尼城市。迈锡尼文明衰落于约前1100年,许多城市被洗劫一空,从此希腊历史进入了黑暗时期。

三、雅典的劫难

波斯首先征服了古希腊城邦在小亚细亚西岸建立的殖民地,并于公元前492年、前490年与前480年发动对希腊半岛的海陆攻势,史称“波斯战争”,雅典城曾被大肆破坏,古代卫城与古代神殿及其他石制建筑一起被夷平与烧毁。

四、伯利克里重建计划

雅典大部份主要的神殿在伯里克利当政时重建,其时为雅典的黄金时代(公元前460年–公元前430年)。雅典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与雅典最负盛名的两位建筑师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负责此项重建计划。

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卫城最后成形。在欧利米登战役获胜后,西门与地米斯托克利开始南城墙与西城墙的重建,而伯里克利则将巴特农特殿的建设交托给伊克蒂诺与菲迪亚斯。在公元前437年,姆奈西克里开始建设卫城山门,以大理石构成,部份建设在庇西特拉图时的旧卫城山门上。这些柱廊在公元前432年大致完成,并有两翼,北翼作为画廊。同时,南翼的胜利女神雅典娜神殿开始建设。虽然中途因伯罗奔尼撒战争影响而一度暂停,但最终在尼西亚斯和平时期完工,大约在公元前421年与公元前415年间。

在同一时期,雅典人开始了厄瑞克忒翁庙的建设,其是由一系列的圣域组成,包括雅典娜波丽亚丝神殿、波塞冬神殿、厄瑞克透斯神殿、凯克洛普斯神殿、厄尔斯神殿、潘杜罗索斯神殿与阿革劳罗斯神殿,所以其亦被称为女像柱的阳台。在胜利女神雅典娜神殿与巴特农特殿间,为阿尔特蜜斯神殿,阿尔特蜜斯为希腊神话中的月神与狩猎女神。古老的木雕女神像与普拉克西特利斯于公元前4世纪所雕的雕像并存于圣所里。在卫城山门后面,菲迪亚斯所制的巨大的雅典娜普罗玛琪斯(其为勇冠三军之神)铜像,在公元前450年至公

元前448年建成。其底座有1.50米高,而整个雕像高9米。女神手持的顶端渡金长矛里映射著斯尼旺海角的船只,其左方的巨大盾牌上有着半人半马怪与库瑞涅战斗的图案。而Chalcotheke、Pandroseion、潘狄翁圣所、雅典娜圣坛、宙斯圣所与罗马时代所建的奥古斯都圆形神殿皆已不再存在。

伯里克利重建雅典城,成为人才荟萃之地,许多学者、作家、哲学家、建筑物等等,许多现代读者熟知的名字活跃于这个时期。诗人有:荷马、赫西俄德、品达、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阿里斯托芬以及萨福。著名的政治家包括梭伦、地米斯托克利、伯里克利、吕山德、埃帕米农达、阿基米德、腓力二世及其子嗣亚历山大大帝。作家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等。几乎所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希腊化时期初期成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都在这个时期成型这是雅典最为光辉耀眼时期,也是古希腊的全盛时期。

五、列强统治时期

雅典利用“提洛同盟”,扩张自身势力,演为“雅典帝国”,让斯巴达所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深为不满,终于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长达二十多年的内战中,雅典在西西里远征的失败,使雅典承受致命性的打击,加上斯巴达也在波斯帮助之下,建立海军,终于打败雅典,战后,雅典丧失了强国地位,也标示著古希腊文明的衰落。

雅典军事力量的下降使得罗马人在前168年左右征服了这片土地,尽管成为罗马的领土,不过却拥有一段前所未有的和平时光,很多雅典人认为罗马人结束希腊时代的**,罗马人的统治则带来和平,而希腊文化反过来征服了罗马人的生活。罗马人却将地方行政交给希腊人管理,并不欲破坏传统的政治模式,而雅典的广场继续作为公共和政治生活的中心而存在。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及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而原本由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埃及、巴勒斯坦及叙利亚等地又在七世纪被阿拉伯入侵及占领,希腊于是成为了帝国的主要部份,希腊人也成为帝国的主要公民,并最终将这两种身份等同了起来。再后来奥斯曼人结束1204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希腊进入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历史阶段,雅典同时也进入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直到十九世纪希腊才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中独立出来,而雅典成为希腊首都。

六、雅典的哲学文化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知名的柏拉图学院。亚里士多德 在柏拉图学院生活了20多年,在许多领域都留下广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产生三大喜剧诗人: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传下一些完整的作品,被誉为希腊“喜剧之父”。传说阿里斯托芬一共有44部作品,现仅存11部,包括《阿卡奈人》、《鸟》和《和平》等。活跃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的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们都在雅典生活过。埃斯库罗斯共创作90部悲剧和喜剧,而留下的只有7部,代表作《阿伽门农》,描写一个家族复仇的悲惨故事;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过123个剧本,如今只有7部完整的流传下来,《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欧里庇得斯他一生共创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18部,完全将视线从神身上转移到了人,主角以小人物为主,而非对远古英雄的崇敬,代表作品包括《厄拉克特拉》和《特洛伊妇女》等。

七、现在的雅典

雅典是希腊的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

雅典旅游业十分发达,已成为雅典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雅典也是希腊的铁路和航空枢纽。火车可直达中欧和西欧。雅典市内交通发达,街头每天有约80万辆汽车行驶。雅典是世界上拥有地铁较早的城市之一,地铁于1925年通车,长25.7公里。雅典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是希腊的经济和贸易中心。它拥有希腊的重要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并有铁路与其相连。比雷埃夫斯港可停泊各种海轮,拥有数千只注册商船。

参考文献:

1、王尚德.第一章第三节〈新王宫时期〉.《希腊文明》.2010:22-24页.2、冯作民.第六篇〈概说〉.《西洋全史》

(三)希腊城邦.1979:340-342页.3、冯作民.第三篇第四章第二节〈雅典人奋勇抗战光复故国〉.《西洋全史》

世界名著读书笔记 篇7

从表面看,《谁动了我的奶酪?》和其他众多装祯精美的书没大区别,只是薄了些,约4万字,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可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小书,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自9月由美国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后,两年中销售万册,雄踞亚马逊网上书店第一名约80周,同时迅速跃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书中有四个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嗅嗅,能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迅速作出行动,而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则由于害怕改变而否认和拒绝变化。显然,我们多数人都更象哼哼和唧唧,既怕”没有奶酪“的饥饿和落迫,也怕寻找”新奶酪“的艰辛和危险。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不承认它的变化属性,无论是精神层面的情感,还是物质层面的哲理。有句歌词这么唱: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然而,出于人的本性,我们都渴望能永远生活在安逸、温暖的环境里,没有风吹草动的惊吓,没有辛苦劳顿的痛楚,这样,我们就会少些感受世事无常、生离死别的折磨和戕害,但问题是,事物总是在或明或暗地发生着变化。有了变化,我们知道父母会老而尽孝,知道家庭、友情和爱情需要付出汗水来培植,知道孩子的长大需要我们教育和引导……

平凡世界读书笔记 篇8

平凡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作者笔下一连串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的人,具有典型的时代人物代表性,可是,我们却从他们身上看到那么多隐形的光芒,是从心灵最深处轻唤出来的感动和共鸣,无需太多的修饰和表白,在细细的品读和慢慢的体会中,一种强劲的力量在心中慢慢积蓄起来,你我都是平凡的人,可是若能闯出自己心不平凡的定义,那就是不平凡,换言之,那就是一种伟大。

少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苦难和奋斗,平凡与伟大,他的路是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没有得到上天的特别眷顾,没有得到机遇的特别青睐,而这也正是生活本身的特点。一步登天的机遇在现实生活中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总是归于平淡,更或者是幸福的,可是个中的酸甜苦辣却仅为冷暖自知。

幸福总在山的那一边,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们要面对的艰辛与挑战又何尝不是自己去面对?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心中的那份坚持,只要心中有所想,行动就不会迟缓,积极的去努力去拼搏,没有目的的生活是可怕的,没有理想的目的的生活更是索然无味的,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就在于一种坚持,在于一种不苟同宿命的安排,是对生活的一种抗争。

少平选择的道路我们也许不会真正的走过,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有多少条与之类似的路啊,面对着它们,我们惶恐,我们束手无策,甚至觉得迈不开第一步……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没有甘于平凡的勇气和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决心与信心!而少平却做到了,在面临命运的抉择时,他并没有好高骛远,他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但却是实实在在,一步步用双手编织着自己美好的梦。

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篇9

阅读各类不同的书籍,一直是我的爱好。书籍不但有助于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也是寂寞时的朋友,逆境中的慰藉,求知上的导师。不同的心况和环境下,对书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最近,我有幸读完了诺斯和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阅读的原因很简单,我大学选修的是××史。这本书所涉及的西方国家中世纪经济史是我比较生疏的领域,以前的历史课只讲述中世纪的一个概况,而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的历史知识断档。所以希望在《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新经济史学的经典之作中,汲取到人类文化的瑰宝。

一、阅读概要:

《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共分三篇十二章。第一篇:理论和概述;第二篇:公元900~1500年;第三篇:公元1500~1700年。在本书中,诺斯和托马斯是围绕着土地和人口的增长问题展开论述的,解读了900~1500年间整个西欧的发展过程,尝试“为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独有的历史成就的原因作出解释”;作者提出的中心论题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激励,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并将制度创新的原因引向了人口增长,强调在西方世界的不

同时期,人口变迁发挥了不同作用,引致出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从而将西方世界引向近现代的兴盛。

又通过西欧各国制度和所有权安排的差异来论证经济表现的差异。作者认为进入16世纪,按照历史沿革是“马尔萨斯抑制”的时期,在同等历史下,西欧经济并没有大面积衰退,特别是荷兰(尼德兰)和英格兰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而法兰西和西班牙变成了落伍者,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经济组织的效率。法国和西班牙由于王权的垄断,使得人们的所有权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他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荷兰(尼德兰)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良好的制度框架为所有权提供了保障,进而一系列的创新为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也提出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的理论雏形。作者的创新点是将现代的经济理论用于经济史研究。蕴含的经济理论:成本收益原则、交易成本、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等。

作者的论证逻辑主要是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才是经济增长。收入增长的关键是要产生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所谓“有效率”是指在这个机制内部,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因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个人才有激励去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活动(否则,如果个人不能获得他创新的所有或大部分成果,他将没有激励去从事创造和发明)。达到这个目的地手段是明晰产权。但是,创新制度是否真的出现更关键的还在于创新制度所产生的成本和

收益,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是,制度变革才会出现。所以对于创新制度的成本分析就很重要了。影响成本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就是人口。

二、阅读思考:

阅读这本书后,我认识到这本书绝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本介绍历史的书,它全书问绕的一个中心,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制度安排推动经济发展应该会成为中国政体改革的一个的参考观点。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和东欧的危机,使社会主义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即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引进市场和竞争机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此打破大锅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从1978年开始中国通过解放思想,实行农村实行承包制,试行特区经济发展模式,一路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改革和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表明: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中国也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结束美国在制造业110年雄踞全球首位的历史。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随即又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根据预测中国GDP总额将于2019年超越美国。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度创新因素已凸显人们的面

前。最近这些年,尤其是最近三五年时间里,民众对国家前景感到惶惶不安,出国定居的风气大盛,民众怒气有可能慢慢向更上层移动。决策体制承受的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国际环境更不能令人乐观,崛起的中国虽不是四面楚歌,却是树大招风。如果放到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看,这些年中国社会的氛围和过去三十年整个的氛围大不相同。比如说经济发展步履越来越沉重,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似乎整个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沉闷,整个生活变得越来越僵滞,社会中的活力与生机遇到前所未有的负变化。张维迎教授说过一句话,中国社会的气质在变。中国的内外问题使有识之士不由得为之着急甚至焦虑。

对这种现象,现在流行两种解释。一种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解释,说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收入大约三四千美元就会遇到一个坎儿,原来的动力会逐步丧失,原来的优势也不再继续。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经济会陷入停滞状态,各种社会矛盾在增加。另一种解释,即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体制上,是改革开始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其实这两种解读脱胎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理论,即经济的增长与个人收益率的问题。可这么说,所谓转型陷阱,就是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格局,阻止进一步变革的过程,要求维持现状,希望将某些原来看做是具有过渡性特征的体制性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而政治

体制改革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因素,影响了“有效率”的活力。

现在,改革从何处入手成了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很多人在谈“深化”,“攻坚”,进入“深水区”或“决定中国命运”云云。政治体制改革也出现了两个版本,一种是政体不能在改革过程中陷入危及政权合法性的漩涡,这类漩涡既有全盘西化的诱惑,也有精英拜金主义的黑洞。另一种是宪政改革,它通过国家机构的设置来达到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民的自由与权利的目标。

从政治层面上分析,前一种政体改革的主要思想是:首先,改革为了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其领导。其次,为了理顺决策过程的关系。其三,改革为了加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而后一种政体改革的主要思想是:对于权力的限制是其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从代议制政府、人民对代表的选举与制约到对政府的权力与行使权力的方法、过程的监督,再到公民社会的各种监督制度都是以限制权力为核心。我觉得现实社会中的过渡现象、过渡制度,它要求定型下来,变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制度和结构。这才是中国现阶段首先面临的问题。

融会贯通《西方世界的兴起》的论点及论证逻辑,也为当代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经历史验证的命题。比如:真正促进长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阻碍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趋利避害,现今政治体制改革的急与缓把握问题等等。换句话说,“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也让我们有一种警觉,在转型陷阱逻辑没有打破之前,那些所谓的深化改

革的措施、那些想校正现在社会当中一些弊端的方法,都很可能会扭曲变形,到最后会变成既得利益集团获取利益的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很大程度上会陷入进退维谷的状态,不改不行,改有时更不行。我们要对这样一个困境保持一种警觉。

《西方世界的兴起》是一本引人见智的好书,如反复阅读或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它有高屋建瓴的西方哲理思辨,但透过行文也暴露出各种偏颇,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举。以经典诠释历史,以历史诠释经济,以经济诠释发展,以经典解读历史演化的路径,用智慧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我掩卷而思的启迪!

上一篇:践行延安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下一篇:在军训中成长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