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思想

2024-07-12

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思想(通用5篇)

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思想 篇1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刍议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从破解以康德哲学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入手,重铸儒家新内圣,认为人有智的直觉,有限的人可以无限(圆善),智的.直觉开出本体界,坎陷之后可以开出现象界,开出儒家新外王--科学和民主.但他由于时代的局限,未能对工具理性本身进行反思,也没有对形上学本身进行反思.

作 者:石永之 作者单位: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年,卷(期):“”(8)分类号:B261关键词:道德形上学 新外王 新内圣 主体性

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思想 篇2

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大学生

一、孟子道德教育思想之精髓

1.“道性善”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道性善”的学说,奠定了其道德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与生俱来就有向善的内在潜意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从这“四心”萌发出来的“四端”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此善性是人所固有的,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想要让这种天赋的良性成为道德的本源,让潜在的‘善端’成为现实的善举,必须要经过后天的修炼,即接受教育和培训,才能真正发挥人的善性”[1],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教育结论———“人皆可以为舜尧”( 《告子·上》) 。孟子把道德教育看做是扩充人“善性”的过程,引导人们保存、扩充和找回原有的“善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进而达到家和国兴天下太平的目的。

2. 观念教育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本主义”的政治观念教育。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善教,民爱之。”( 《滕文公上》) ,君主只有顺从了民意,才能得到民心,社会才能安定,君主的统治才能长久; 反之,若君主忽略了人民的利益,做出逆民心的举动,就会造成社会动乱,社稷不稳,就没人去维护君主的威严了。

“去利怀义”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孟子认为‘仁义’是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原则,而要‘由仁行义’就必须‘去利’,这是孟子对义利关系的基本观点”[2]。“去利怀义”也正集中反映了孟子对“义”与“利”的道德评判,“为利”是小人的行为,“为义”是君子的行为,区分了小人和君子也就凸显了恶与善的价值所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孟子把“义”看成比财富甚至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教育。在孟子看来理想的人格应该是大丈夫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的。只有具有崇高的精神气节和独立的道德意识的大丈夫,才能在生死存亡时做出舍生取义的决定。在中国传统的道理观念中,舍生取义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也正是孟子的道德理论所推崇备至的。

3. 因材施教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

在如何教的问题上孟子提出了许多经世致用的教育方法,如: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 。意思是说,“对于基础较好并且有较高自觉性的学生,只要施以‘时雨之教’稍加点化就可以了; 对于长于德行的,要加以‘成德’之教,鼓励其继续发挥长处,在德行方面持久熏陶; 对于长于才能的,要施以‘达财’之教,进一步指导其素质才能; 对于资质一般的学生,则只要采用问答的方法,帮助其理解所提的问题就可以了; 对于不能及门受业的学生,则要采取‘私淑弟子’的形式,稍加提点就行了”[3]。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教学目的,就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使优者更优,次者变优。

孟子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不仅具有历史研究价值,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与时俱进将之运用于现代教育中,尤其针对当今大学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当代大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的教育体制问题日益突显

首先,单一的教学目的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各大学为了就业率的提高,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注重各类专业技术,如计算机、外语、化工、数控等,此类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寻找工作方面能够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培养有能力的专业精英可谓是各大学竞相追求的教学目标,但在教育中一味强调学校传播知识技术的功能,而忽视人文教化功能,忽略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学内容单薄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无法正常展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高等教育中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品教材,有的则过于陈旧和肤浅。有的大学虽然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但不被重视,师资力量配备不足,课程形同虚设,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第三,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不明显的学习效果。多数大学的授课方式还是课堂授课制,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方面讲解的知识不容易被学生吸收,缺乏互动过程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双向交流,授、受双方很难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 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某些问题比较突出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素质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些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较为淡薄。由于现实中一些不正之风、不公正现象与自身的美好愿望不相符,便对社会和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甚至认为自己就业难等问题都是社会造成的,有的对国家的时政热点冷淡,笼统地反对“唱高调”,片面强调“务实”,热衷于“来钱快”、“经济效益高”的东西,进而产生了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其次,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偏离。由于市场经济机制日益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校园中的一些大学生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切向钱看,要求有偿服务与报酬性劳动。例如在就业问题上,他们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到最容易赚钱多的地方去”的抉择上明显倾向于后者。他们往往用金钱来衡量所接触的一切东西,甚至在爱情、亲情和友情之中也受这种观念的支配。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有些人误入歧途,把他人、集体甚至国家的利益与自身相对立起来,这就形成了个人功利主义。如若利益追求难以实现,便会自怨自艾、意志消沉或者极端地抱怨社会甚至仇恨社会; 而当他们的需求如愿以偿时,则沾沾自喜甚至变本加厉。

最后,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偏低。这里的人际关系主要分三方面: 第一是同学关系,进入大学,因为年龄的关系对于处理同学关系相比高中阶段会理智很多,交往的深度只是停留在广泛的、浅交往的层面上,关系往往比较脆弱,一旦有利益冲突就会导致猜疑嫉妒或者矛盾激化; 第二是恋爱关系,大学生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以及爱情,校园情侣随处可见,但相较于处理同学关系,大学生对于恋爱关系的处理却没有那么成熟和理智,谈恋爱的动机和方式都有所偏差,并不是纯粹的追求爱情,掺杂了其他一些因素; 第三是师生关系,总体来说师生关系比较疏远,缺乏沟通和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仅限于上课时间,下课后很少有交往。

三、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面对当前大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孟子的教育思想中获得许多发人深省的启示,将其运用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必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1. 孟子的德育思想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理念之源

孟子的“性善论”值得当代教育者去重新解读与思考,来指导大学生素质教育。首先,孟子的“性善论”暗含了对人性的肯定和追求,他坚定地相信“人皆可以为舜尧”。当代教育者在面对那些所谓“问题学生”时,如能有这样的观念,以一颗平等的心去教育他们,定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其次,孟子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较早地提出了修身习德的自我教育理念,重视受教育者的自我行为训练和观念转化,肯定了“人的基本尊严”。这一点值得当代教育者去思考,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我提高和修为的能力,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潜能。

2. 孟子的德育内容可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必要补充

孟子所主张的德育内容,例如“仁义”、“五伦”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许多素质缺乏的大学生都有相似的共同点,如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别人的利益,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家庭观念淡薄等。虽然当今社会更多地提倡自由、民主和平等,但并不等于可以无度地放纵自己,这样会使自己养成骄横的恶习,危害家庭和社会。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数、理、化、外语这些看起来很有用的学习科目,尽管它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单一的学习只会培养出不健全的人,甚至高分低能、低素质的人。

3. 孟子的德育方法为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开辟了新思路

孟子提出的许多教育方法都值得当代教育借鉴: 例如因材施教,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单调的问题,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很多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不容易体现学生素质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素质修养,却与那些素质缺乏的学生一起学习,其学习要求难以得到满足; 又或者教师所教的内容超出了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使所学知识难以被吸收,得不到良好效果。因此,有差别的教学和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升,达到教育的目的。

论孟子之“思”的道德价值 篇3

关键词:心;思;明;德

中图分类号:K23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43—03

四端之心谓有征知的道德心之体。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有心之体必有心之用。“体用”常见于“唐宋以至明清的哲学著作中”,但其渊源亦在先秦时代[1]。孟子在尽量勾勒道德心体形象的同时,对心之用也有所阐发。在“心之官则思”一句中,“官”为能为用,“思”是对“道德心”之用的明确表述。无疑,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在中国传统认识史和伦理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心官之“思”的确切含义却在此共识下历来为学者们所争议:从认识论入手的学者大多认为心官之“思”代表着“理性思维能力”,“耳目之官”与“心之官”的区分即把认识划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而从中国哲学和伦理思想史入手的学者尽管承认心与思维有关,但更倾向于将“思”的含义限定于对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反思。从传统认识论和伦理学的交汇点来看,心官之“思”兼俱二者,但就《孟子》文本整体思想而言,“思”之道德价值更为突出。

一、德蕴之思

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耳目“不思”则蔽,心“不思”则不得,那么,“思”的作用在去“蔽”与有所“得”。“蔽”通常被解释为障蔽、遮掩。其实,“耳目之官蔽于物”是耳目之功能发挥受到了外物的“阻塞”。 而心官之“思”是“本心所发之超越而总持之妙用,能提住耳目、主宰耳目,而不为耳目所囿所拖累。”[2] 耳目之官的“阻塞”如同野生的茅草阻塞了闲而不用的山间小径(《孟子·尽心下》),是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状态。而心思之去“蔽”则既可以是有意地内自省察,也可以是无意地自在通明。“得”与求相关。而《孟子》文本中“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对应,则暗示了“思”与“求”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在去“蔽”层面上,“思”可理解为“通”与“明”,在“得”层面上,“思”有虑求的向度,作为一种综合知能,“思”不可能是单一的直觉感知或纯粹的理性辨识。“去蔽”与“得”的意义,不在何者为重为先,而在彰显思之心的道德意蕴。

心思去蔽具有明德之义。任何一种正确的客观认识都必须以真切的现实为前提。因此,心之思作为一种认知能力,理应具有去蔽的作用。此“去蔽”不只要清除茅草阻塞的假象,更要排除“外物之引”使认识能力之箭有力地射中标的处。一方面,排除“外物之引”要专心,专心方能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此专心致志与智能差异无关。另一方面,射之有效性也在身心之正。所谓“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上》),发之中与不中,可能与射之力量强弱有关,但主要在箭之出发点的正和偏。只有射者的“正”和箭的“直”有机结合,才能一举“中的”。所以,“去蔽”不仅讲求专心,所专之心还要“正”。

箭射中目标可谓“致志”有得。那么,“思则得之”之“得”何谓?唯有“理义”二字。“理义”既是心思的“标的”也是心思之所得。孟子认为,“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即在明确官能司职的情况下,只有“理义”是心思的“标的”。“思”的结果有求得与求而不得两种情况,但“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上》)作为“求在我者也”,心之思显然属于“求则得之”。故以“理义”为“标的”的思求,其得亦必为“理义”。而“人心之所同然”的“理义”也即人之性命道德[3];“悦”理义之心,就是“知”理义之心[4]。

心官之“思”去蔽明德,因理义之“得”而德、知并举。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思”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体即建立于道德情感之上,不仅不排斥理性反而对理性有所提倡。蒙培元先生认为,孟子提倡的理性,既不是认知理性,也不是工具理性,而是一种以道德情感为依据、以情感的充分实现为目的的目的理性[4]。这种与道德心思密切相关的理性,虽以“理性”为名,但绝不同于西方科学研究之理性思考。心官之“思”道德意蕴丰富,无怪乎王夫之感叹“孟子说此一思字,是千古未发之藏”(《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二、大体之择

心之思“明”的作用不仅能呈露本有的道德心,还能使人有大体之养。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朱熹以为“大体,心也。小体,耳目之类也。”[5]这里将“身”区分为“小体”和“大体”意在突显“体”之相对重要的部分—心。无疑,“大体”之重要地位源于心自身,但在许多人“放其心而不知求”的情况下强调“大体”之重要,则有必要参照“耳目之类”进行大体与小体之间的“权衡”——“先立乎其大”即有效权衡的表现。那么,心思权衡轻重的标准是什么呢?

朱熹认为,“理义之心虽曰固有,而物欲之蔽,亦人所易昏也……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5] 杨泽波先生指出,“以食色利欲为‘小体’,因其作用小,以良心本心为大体,因其作用大”……“小体”不能决定人的价值,“大体”才能决定人的价值[6]。显然,朱熹以羞恶之心解释本心,认为衡量的标准是“义”;杨泽波则以作用价值大小为衡量的标准。两种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免都有所失。“本心”自然是“固有之心”,但固有之心由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者组成,何以只选择“羞恶之心”而排除“是非之心”?以作用价值大小为权衡标准,似乎接近于现代功用思想,但其内涵过于宽泛。其实,对于心思权衡的而言,“本心”尤为关键。

权衡时持守本心即揣本。《说文解字》以“木下为本”[7]。由此,本即为木之根。此“根”深藏土下而不外露,但标示着木之“上”与“下”的临界点。“权衡”有比较义,孟子认为,事物之间的比较首先要明确它们的“本”。“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孟子·告子下》)。朱熹注“若不取其下之平,而升寸木于岑楼之上,则寸木反高,岑楼反卑矣”[5],意谓一块方寸之木放在岑楼的顶上足以高过岑楼。如此,“本”是两种事物进行比较的基础,“揣”焦循解作“等”[8],“揣本”“即是将比较双方置于同等据点之上”[9]。心思权衡要不失本心,本心之“本”即进行明智选择的基础。

如果说“本心”之“本”蕴含着大体之择的根基,那么,“本心”的具体内容则明确地为心官之思的这种选择提供了一把价值标尺。在孟子时代,“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而权衡利害轻重是墨子与杨朱学派的核心议题之一,他们多以“生”“身”取舍的例子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解释。无疑,孟子在表达自己权衡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借鉴了他们的例证形式。葛瑞汉认为“我们的自然倾向—道德的和肉体的—属于一个整体,在此整体中,我们去判断身体的各个部分时,宁可选择较大的,而不是较小的。就其自身而言,没有欲望是恶的。”[10] 换言之,在不危害“大体”的情况下,耳目之欲也需要满足;在不危害道义的前提下,人人都可以并且也应该尽可能地追求物质生活。而这里的道义之“义”并不仅局限于“羞恶之心”,而是应该结合“本心”内涵延及理义。

择大体看似容易,但仍需处理偶尔冲突的道德责任。孟子的弟子桃应就曾假设了“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的情境,孟子言舜会在令其父“有所受之”后,“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訢(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香港学者黄慧英认为,角色冲突是真实的道德两难,舜选择解决冲突的方法,是放弃其中一项责任,即放弃天子的角色而坚持了无法放弃的子女的角色[11]。其实,舜并没有完全放弃天子的角色,毕竟他先让瞽叟“有所受之”,而没有从一开始就窃负而逃。因此,只能说舜履行子女角色比履行天子角色更为彻底。而这种彻底性仅因为“爱亲”为择之本。所以,在道德过失不可避免的情形下,“不失其本”会将道德过失的后果尽量减少,这也是心的有效权衡。

大体之择是心思的道德重要作用之一。择大体还表现为修“天爵”。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所以,人真正应该珍贵的是天之所予的“天爵”,而修“天爵”则进一步体现了思在天人关系领域中的作用。

三、天人之通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基本问题,其思想渊源可推至初民的灵物崇拜与绝地天通[12]。孔子在天人关系问题上重视人、罕言天道,基本持“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思孟学派的天人观在一定程度上承续与发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中庸》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也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两句话看似一样,但二者间的细微差别却恰恰表现出了孟子对子思思想的进一步延伸。“诚之者”只是说人要诚天之道,而“思诚者”却一语道破了如何“诚”。如此,心之“思”成为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

作为一个衔接点,“思”侧重于理顺着天与人的伦理关系。一般而言,伦理关系多存在于人和人之间,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仅重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而且也把人与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都纳入统一的宇宙大化秩序之中。”[13] 因此,天与人之间也存在伦理关系。而有鉴于当时政治、宗教、伦理关系间的胶着和依附,天人之间不可能存在单一的某种关系。但孟子的整体思想都弥漫着伦理精神气质,天人关系的伦理特征相对明显。而天人伦理关系的彰显则与孟子在“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中对“天”和“人”的内涵理解密切相关。《孟子》文本中的“天”,既有“油然作云,沛然下雨”、“莫之为而为,莫之致而至”,也有“以民之视听为视听”、“予人良贵”。这些“天”相互关联甚至交叉。相比而言,“诚者天之道”的“天”更为抽象与宽泛,但因被“诚”所限定而兼有本体性和道德性,更近似命运、意志、义理天的集合而具有道德人格性与超越性。《孟子》中的“人”主要包含圣人、王、士、民等形象。所有的这些“人”也都有着自己的道德主体独立性。故“诚”之天与“思诚”之人的主要内涵是道德意义上的,二者在“思”之联结下的伦理关系更为明显,心之“思”所理顺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关系。

“思”对天人伦理关系的处理具有“远天重人”的倾向性。在春秋时期,诸侯国势力大增,周天子作为天的代理人丧失了礼乐征伐的专断权,天的权威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减损——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远鬼神而重人事成为一种基本趋势。这种趋势发展到战国时期亦体现在孟子思想中:一方面,心之“思”是“天之所予我者”,这里的“天”是具有道德人格义和超越义的,所以“思”肯定也具有突破人之道德有限性达致无限的特点;另一方面,“思”一旦给予“我”,就明显地具有了“人”之能力义,许多日常道德生活的处理并不一定都要达到超越层面,所以,心之“思”还会频繁应用于权衡选择等普通的道德思考。在道德思考过程中,思之“明”继续发挥着作用。然而,孟子在更多时候劝人以“思”来寻找自己的“本心”而非寻找“天”。因为“本心”属于人之性,求有益于得;而给予人“思”之能力的“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有“俟之”。在某种意义上,“思”之能源于天,但归属于人、为人所用,离人更近。

值得注意的是,“思”之“远天重人”通过人的内在超越将德性之知推向了形上之道。子思之“诚”,通过孟子的“思诚”说达到了更高的造诣。孟子认为,“至诚之道”是通神、格天的门径,“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孟子·离娄下》)。而这里的通神、格天,“是人的觉解意义上的天人相通,即人觉悟、认识到了自身与天之间的内在同一性[14]。因此,实现“通天人”的前提有待于一系列觉解内省功夫:以“养心”为起点,通过“养气”实现“修道”;以“居仁”为核心,通过“由义”来实现“率性”;以“明善”为旨归,通过“践形”来实现“知命”。这样,“诚”的哲学义增加了新内容更为充实,心思经“过化”、“存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实现了天人之间的合一。伴随思之知进入更高境界,儒家的德性之知思想打破物我、天人界限,进一步深入至道德形上领域——思的道德价值发挥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2.

[2]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43.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4.

[4]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5-36.

[5][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33-335.

[6]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7.

[7][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247.

[8][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7:807-808.

[9]陈大齐.孟子的名理思想及其辩说实况[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45.

[10][美]江文思,安乐哲.孟子心性之学[M].梁溪,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3.

[11]黄慧英.儒家伦理:体与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83-84.

[1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0.

[13]宋希仁.论伦理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3):58-64.

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思想 篇4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进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我国进行现代 化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在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熠熠生辉。当然,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与其相继的孟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更是起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孟子从当时的时代特征出发,对孔子的思想做出了新的诠释,在遵循孔子思想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其中,他的“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政治管理思想影响深远。1孟子政治管理思想兴起的背景

首先是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问题严重,连年的战争,给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规模又不断升级。饱受战争之苦的是广大平民,因此,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增长。有的国家发生了平民暴动,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逃亡,社会一派混乱。

其次是政治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个诸侯国先后经过变法改革,已经开始建立起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他们通过相互征战逐渐走向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再次是经济背景。在连年不断的激烈的战争下,社会经济受到破坏,地主阶级中一部分是由原来奴隶贵族转化而来的;另一部分是由军功或工商业者、小生产者上升而来的新阶层。前者对于旧制度在心理上存有依恋,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能够较多地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主张统治者通过教化和德治,来缓和阶级社会矛盾,以此达到国治民安。后者思想激进,倡导变法,提倡耕战政策和法治主义,建立新的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孟子正是旧贵族转化而来的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因此他的思想既有旧制度的保守影子,同时又体现着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的一面。

2孟子政治管理思想的特征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在其思想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的分析系统而深入,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并且在我国历史中的各个朝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1从“性善论”出发阐释“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公孙丑上》云:“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也,孟子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推出人性本善,并进而认为这是仁政能够推行的原因。孟子的仁政学说,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公孙丑上》云:“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此外,孟子认为,只有重 民、爱人、善待他人,才是实践了做人的道理。“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总之,从政治管理的角度看,孟子“性善论”说的提出是独具匠心的,他的 “性善”说的目的不在于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人的类本质中的自然属性,而是把这一理论作为他的社会政治观的逻辑起点,来为他建构“王道仁政”,以为其理想社会大厦服务,也就是说孟子所推崇并终身致力于的“王道仁政”的社会政治思想,与“性善”论具有内在的逻辑推理关系。2.2民本思想—强调“民贵君轻”

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在《尽心·下》中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著名的论断,显现出孟子提倡国家在进行整治管理时应该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将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地位比较重要。在此著作中,他还提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意思是说诸侯的珍宝只有三样,即土地,人民,政事。以珠玉为珍宝的人,必定会殃及自身。在这里,孟子从反面强调不关心百姓和政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趋于灭亡。孟子民本思想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云:“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以乐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是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下》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三是正道得民心。《离娄·上》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3政治管理的两种制衡因素—“分”与“和” 关于“分”的内容。《孟子》中提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二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说治理天下不可能一边耕种一边又干他们的事情。有官吏的事情,有平民的事情,而且一个人,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产品。如果一定要自己造出来的才用,这是让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人劳动脑力,有人劳动体力;劳动脑力的管理人,劳动体力的被人管理;被人管理的养活人,管理人的被人养活。这里强调的就是要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有执行国家管理和研究国家管理的专门人员,就必须将国家管理工作与其他职业划分开来,实现社会分工,实现管理工作和脑力劳动的专门化,并应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为管理人员提供生活资料。因为没有这样的“分,”,.天下人就会疲于奔命忙乱一团糟,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是要倒退的。

所谓“和”是指处于不同等级和不同社会结构中的人要亲和相敬,互相合作。“和睦”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和”是保障管理活动能够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方法。《孟子》中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其强调适宜的天时,有利的地势,都比不上“人和”。“人和”即是指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组织内部上下齐心,组织外部搞好公共关系。这里尤其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只有达到了“和”,才能保证国家和政权的稳定。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贯彻了将“分”与“和”统一起来,以求得社会整体繁荣的。“分”与“和”作为政治管理中的两种制衡因素,因此,要保持社会整体有序地发展,必须通过“分”与“和”这两种组织方式的有机运作来实现。“分”的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管理系统有一定的层级结构,“和”的目的在于保障管理系统的有序和稳定。现代社会管理中所谓的“分”与“和”就是分工与合作,在这方面,《孟子》中的“分”与“和”的理论具有极大的超前性。2.4王霸之辩—奉行王道主义

王霸之争是春秋礼法之争的延续,孟子特别蔑视实行霸道的齐桓公管仲君臣,称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天下 “定于一”是一种王道的 “一”,而非霸道的“一”。在孟子看来,齐宣王“辟土地,朝秦楚”的做法,是对内不实行仁政的,必然招致百姓的反对,对外专行霸权,必然引起邻国的反对。孟子主张实行王道,认为实行王道才是平治天下的最好办法。认为实行王道主义的前提是拥有圣贤的君王,君王应当有仁爱之心;王道主义的措施是保民,《梁惠王上》云:“保民而亡,莫之能御也。”保民即保护人民,因此要做到安民、养民、教民,以做到君民和谐,社会安定。这里,实行王道是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和为贵”等的思想的内在相一致的。

3孟子政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内容丰富而极成体系,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他的思想主要是站在君与民的关系的角度上,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他的上述思想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政府形象的树立也有重要作用。在今天,研究孟子思想可以使这种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获得新的生命力,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时代的价值,使其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3.1仁德管理的必要性

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对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是建构在以仁德为核心的基础上的。仁既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应具有的仁义忠恕的道德,又是指社会运行发展应实施的仁政德治之道。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核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确立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孟子》中“仁政”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过很深的影响,因此至今也应引起人们的认同感;它要求君主或当政的官员,心甘情愿为人民办事,顺乎民意,先富后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职能受到质疑,一方面,一些政府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缺少仁德的管理思想,同人民群众发生冲突,对社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腐败现象严重,对内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民主,因此不能做到廉政建设,给社会的正常的政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政府内部缺少德治。因此,现今社会应当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提升政府人员素质,真正建立“君与民”的和谐关系。3.2 重视以人为本—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的观点,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发扬,它有利于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以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孟子的民本思想,为当今大众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的一切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和我们党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德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3.3 分工合理,和谐进取

我国政府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效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尊重诉求、和谐相处和共进共生的社会,也体现出分与和的统一。首先,强调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阶层和群众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充分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使得他们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为社会做贡献;其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因素共同发展,达到和的程度;最后,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从整体上把握,以使社会的成员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3.4反对霸权,促进和平

冷战结束以后,虽然世界和平与发展趋势在进一步增强,战争的力量和危险大大削弱,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某些大国或强国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欺负、压迫和干涉他国内政,妄图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和责任。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

论孟子的道德形上学思想 篇5

(一)标签: 开放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 形成性考核 参考答案1 “专题一:绪论”测验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目1、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列关于“新时代”的论述不正确的是()B.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已经实现

题目

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大学生应该以

、、为根本要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D.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题目

3、下列关于思想道德与法律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法最恰当的是()

A.一方面,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另一方面,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二、判断题

1、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〇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答案是“错”。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答案是“对”。

“专题二:人生的青春之问”测验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目1.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C.人生目的

题目

2、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我们每个人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应该()。

D.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题目

3、人生态度主要回答()。D.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题目

4、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包含了人生的()和()两个方面。

A.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题目

5、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A.民族就有希望

题目

6、影片《袁隆平口述自传》有这样一段:“如果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郊游去的不是那个园艺场,而是真正的农村,是这样又苦又脏又累又穷的地方,恐怕我就不会立志学农了。”“既然选择学农了,我也没觉得后悔,而是坚定了学农的信心。”“看到农民这么苦,我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小时候亲眼目睹了中国饱受日寇的欺凌,我深深感到中国应该强大起来。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后,觉得中国人民真的是站起来了,我也要做一番事业,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这是最大的心愿。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应该有担子。”结合影片中袁隆平先生的自述,关于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以下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A.袁隆平小时候就看到了真正的农村

二、判断题 题目

7、《世说新语·德行》记录的《管宁割席》故事中,当士大夫乘坐的华贵车辆从门前经过时,管宁和华歆都像原来一样坐在席子上读书。()答案是“错”。

题目

8、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答案是“对”。题目

9、我们应当确立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答案是“对”。

题目

10、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答案是“对”。

题目

11、当人生处于逆境时,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居安思危、怨天尤人。()答案是“错”。

题目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个人所有能力的总和。

答案是“错”。

题目

13、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答案是“对”。

“专题三:”测验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目

1、检验信念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的唯一标准是()。C.社会实践

题目

2、总书记指出,()是精神上的“钙”。C.理想信念

题目

3、()不是选择理想信念的标准。D.要看它怎样对待朋友。

题目

4、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宗教信仰一样。

题目

5、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A.李大钊 题目

6、新时代好青年,“80后”思政教师徐川入党的原因是()。D.信仰

题目

7、总书记讲,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D.共产主义

题目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C.强国

题目

9、中国梦的具体表现为()。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题目

10、中国梦的实施手段是()D.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题目

11、“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的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此句话出自_____领导人的讲话。B.毛泽东

题目

12、他的后背被母亲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后来面对金兵入侵祖国,他力挽狂澜,率领兵士们抗击金兵,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每战必胜,收复了祖国的大量河山。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A.岳飞

二、判断题

题目

13、理想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错”。

题目

14、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根本认识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错”。

题目

15、信仰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对”。

题目

16、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坚持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同时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对”。

题目

17、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对”。

题目

1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主线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

题目

19、坚定理想信念,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把践行共同理想和坚定远大理想统一起来。()

“对”。

题目20、当前,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巅峰。()

“对”。

题目

21、五四精神,核心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自由。()

“错”。

题目

22、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对”。

题目

23、“家国同构”的理念是说家与国休戚与共,在这种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对”。

题目

24、只有忠于祖国,一个人才能从小我实现大我。()

“对”。

题目

25、祖国不是我们的生存家园和精神家园。()

“错”。

“专题四:”测验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目

1、总书记指出,人无()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C.精神

题目

2、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和()。B.奋斗精神

题目

3、()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题目

4、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A.爱国主义

题目

5、习近平指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A.创新

题目

6、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B.创新驱动发展

题目

7、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中国导弹之父”的人是()C.钱学森

题目

8、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以下理解错误的是()D.“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指好高骛远,空谈改革,坐论创新

题目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根据释义,下列事件中的哪一个作为案例最为典型()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

二、判断题

题目10.《论语·雍也》载:“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告诉我们快乐在于精神追求。()“对”。

题目

11、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精神,因此是一成不变的。()

“错”。

题目

12、当前,要把爱国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对”。

题目

13、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时代精神。()“错”。

题目

14、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爱国情感一定是热情奔放的。()“错”。

题目

15、爱国既需要深厚的情感和思想,更需要实际的行动。()“对”。

题目

16、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就是完整的爱国。()

“错”。题目

上一篇:优秀员工必备的八大心态下一篇:芝麻开门读后感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