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mti考研经验

2024-06-22

人大mti考研经验(共8篇)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1

众所周知,MTI是新兴专业,而韩语MTI更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招收研究生,报考本专业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没有什么前车之鉴。我一开始准备的是天津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天外)的韩语学术型硕士,直到天外的招生简章出来,看到新增了一个韩语翻译硕士,我才临时换的韩语MTI。说实话,学韩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考韩语学术型硕士,我也因此而倍感压力。于是我便想,不如换个方向,考韩语翻硕,不仅能避开激烈的竞争,而且翻译硕士更具实用性,就业前景更好。于是果断换了专业,开始准备韩语翻硕。这样算来,从开始准备到一月份的初试,我仅仅准备了4个多月。

与其他语种的MTI一样,韩语MTI初试一共考四门,分别是:思想政治(100分),翻译硕士韩语(100分),韩语翻译基础(150分),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50分)。

先说说翻译硕士韩语。这一门考的是基础知识(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我以前参加过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想必韩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参加过这一考试。基础知识已经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花费在这一门上面。我只是在考试前翻了翻语法书,看了几套TOPIK真题,练笔写了几篇作文(以议论文为主)。

再说韩语翻译基础。这一门考30个专业术语(15个中译韩,15个韩译中),一篇中译韩的`短文,一篇韩译中的短文。由于韩语MTI没有指定教材,我便把市面上主要的韩语翻译书都买来看了,有《中韩翻译教程》、《韩中翻译教程》、《韩国语口译教程》等。先看了里面的翻译技巧、常用句式,这些一定要记下来。除此之外,我把这三本书里面的主要文章都背了下来,尤其是中韩翻译,因为我感觉要比韩中翻译难。于是我几乎把《中韩翻译教程》里面的文章译背了下来,虽然想着不会考到原题,但肯定会对翻译有所帮助。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初试的时候竟然考到了20分的原题,是《中韩翻译教程》里面一段课后翻译题,让我不禁欣喜若狂。术语方面,我在网上下载了许多韩语术语,主要是计算机和经贸术语,每天背几个,在初试之前就已经积累了不少术语。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门让我哭笑不得,因为这一门不是努力就有收获的。准备初试期间,我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百科词典,每天背上一些我感觉能考到的词条,还做了厚厚的一本笔记。结果可想而知了,那么多词条,考试只考25个,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我又怎么会猜得准?背了那么多词条,结果一个也没考到,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应用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我也没有准备到点子上,写作水平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提高的。我在这一门上面下了很多工夫,但却并没有什么收获。建议大家在准备这一门的时候,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看一看MTI考研大纲规定的几种应用文写作的文体格式就好了。至于百科词条,是要靠平时积累的,临时抱佛脚并不可行,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就不要准备了,初试的时候知道什么写什么就行了,肯定会得分的。议论文写作也没必要太耗费精力,考前练笔写几篇就可以了。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2

一、当前我国人大财政监督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大财经监督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对财政部门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情况和政府预算编制、执行的情况实施监督的一种国家管理活动, 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 是属于最高层次的、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监督。完善和强化人大财政监督能促进合理有效地支配财政支出, 维护国家的财政秩序, 严肃财经法纪, 规范财政收支行为, 有利于实现财政预算的民主化、科学化, 防止或减少政府重大经济决策的失误。因此, 完善和强化人大财政预算监督对于规范政府行为具有约束功能, 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具有宏观调控功能。

然而近年来“审计风暴”透视出来的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巨额资金黑洞。仅2005年就有4000多亿中央补助脱离人大监督, 而2006年的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也指出, 截止2006年底, 有174亿财政资金脱离人大监督。审计结果显示, 多个部委结余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或上缴中央财政。审计发现, 一些部门单位的项目预算编制不实、结余过大, 甚至虚报多领、高估冒算预算资金, 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些不仅造成了巨额财政资金流失, 而且损害了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由此可见, 我国当前的人大财政监督还不同程度地停留在流于形式的监督上, 实际效果不如人意, 政府支出随意性大, 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明显不足, 完善和强化人大财政监督已成为当务之急。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的财政监督成功经验对于完善和强化地方人大财政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的成功经验分析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 而且在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 充分行使财政管理以及财政监督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 具有较为健全和完备的财政监督法律体系。发达国家的财政监督都是由法律来保障的, 而且立法层次高, 法律对于财政监督的规定非常详尽具体。许多国家都在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中对财政活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例如日本、瑞士、德国、意大利以及新加坡等国都在《宪法》中对财政活动包括预算、税收、国库、审计等列有专门的条款, 有些国家还制定了诸如《国有资产管理法》、《计划法》、《社会保障法》等专门的财经法规与财政法规相配套。正因为有强有力的法律做保障, 发达国家财政监督的权威性都比较强。

(二) 具有较为严密、健全的财政监督机构。发达国家均设有比较严密和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在德国, 设有专门的财政监督机构———联邦和州审计院, 州审计院下设审计局, 专门负责国家财政支出的监督检查。同时, 议会中设有审查委员会, 该委员会除对国家预算进行审查外, 还对审计院的监督检查工作质量进行审查。另外, 负责税务纠纷案件的特别法院———税务法院也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在法国则形成了以议会宏观监督、财政部门日常业务监督、审计法院事后监督的分工明确、协调互补的财政监督体系。

(三) 具有科学合理、系统全面、责权明确、运作规范的财政监督机制。在美国, 国会对财政的监督贯穿于对预算形成的决定和监督、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审计和监督的全过程。法国的财政监督遵循对纳税人负责、全方位监督、确保严格实施以及决策与执行者相分离的原则, 重视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并完全寓于财政管理之中, 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同时还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再监督, 法对财政监督职能人员再监督的硬性规定以及具体做法, 形成了相互制约的控制系统, 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德国的财政监督覆盖项目的全过程, 分资金分配阶段的监督、资金使用阶段的监督、资金使用效果监督三个阶段。

(四) 注重加强社会监督。在发达国家, 财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重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是加强财政监督的重要举措。一是重视新闻媒体的监督。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 使新闻媒体对发达国家财政资金运用的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众不仅能通过各种媒介了解各项财政收支信息, 也能即使表达自己的意见, 从而促进政府预算和财政支出综合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增加透明度。二是重视中介机构的监督。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 其最大特点就是客观、公正, 它们在接受相关单位的审计要求的时候, 也用查问题的眼光去发现其中有无违法违纪现象。

(五) 重视专业人才的选拔培养。在法国, 实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 注重高层次法律专家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同时对人员的需求不仅仅重视学历, 更注重能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强调在职学习、岗位培训, 这些高素质人才的配备为法国高效率地开展财政监督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德国, 实行严格的审计人员准入制度,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需要选入不同素质的人员, 同时非常重视再教育, 所有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 都要定期培训、不断充电、补充知识, 这些有利于审计人员能力水平的提高, 也在客观上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

三、基于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 建立与完善我国人大财政监督的地方性法规

针对我国地方当前存在的财政预算草案审议时间过短、预算草案审议缺乏辩论程序、预算草案报告通过程序及法律效力不明确、人大否决预算、决算案法律后果无规定等问题, 加强人大财政监督, 当务之急是完善人大财政监督和审批程序, 对财政监督的范围、内容与实施程序和操作方法进行规范, 增强其可操作性, 使人大财政监督规范化、制度化, 以提高审查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其次, 明确在财政监督实施过程中的预算、决算案遭到否决的法律后果, 增强人大财政监督的刚性。

(二) 加强地方人大监督的组织建设

第一, 增设人大财政监督专门机构。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成立隶属于人大的专门的监督机构—预算审查委员会, 适当充实人员, 实现委员专职化;二是将审计机构从政府部门分立出来, 并入人大, 实行对人大负责。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后一种方法更有利于人大行使开展财政监督职能。人大通过批准财政预算、决算进行宏观上的监督, 后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实施具体的经济监督, 有利于把人大对政府的财政监督推向专业化、科学化、综合化的轨道, 真正落实人大的财政监督权。

第二, 加大对人大财政监督人员的选拔培训。一是注重人才选拔。财经监督工作所涉层面广, 内容宽泛, 工作量大且繁杂, 这就要求监督者必须有深刻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人大常委会的财经委作为财政预算的专门监督机构, 除了要增加预算审批监督的编制外, 还要重视充实熟悉财政工作的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 以建立和完善地方人大财政监督的专业队伍。二是重视在岗学习、后续教育, 无论是对专门监督机构的人员, 还是对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都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以提高监督主体的业务素质, 切实增强驾驭人大财政监督的能力, 确保提高地方人大财经监督质量。

(三) 构建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的地方人大财政监督运行机制

第一, 提前介入项目概念阶段。在现有的人大财政监督中, 往往是由职能部门牵头开展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人大的财政监督是在预算的审批开始后才介入, 不利于人大监督机构对项目可行性的审议。所以, 人大财经工委应在项目的概念阶段提前介入, 参与项目机会研究, 为常委会的审议提供有力论据。

第二, 在项目规划阶段, 细化项目预算编制, 严格审批程序。一是细化、规范项目预算编制。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预算编制时, 要科学规范, 要向审查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为尽可能全面比较和综合分析准备条件, 对特别重大的项目, 还要向社会公布计划和预算草案, 广泛征求意见等;二是严格预算审查程序。项目主管部门要在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前的一个法定时期内向人大财经委及人大代表提交预算草案的主要内容, 防止审查前几天内匆忙提交草案、仓促审查完毕立即表决, 为充分审查提供时间保证。

第三, 在项目实施阶段, 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深化监督实效。实现由人大财政监督从静态到动态、由结果到过程的转变, 逐步建立起对财政资金从申报、拨付到使用全过程的日常有效监控机制, 实现事前监督、事后监督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同时, 对项目中的某一重要环节, 还要开展专项监督工作, 以增强人大对财政监督的实效性。

第四, 在项目收尾阶段, 健全人大决算评价及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人大财政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在项目主管部门汇编成工程决算并作出必要说明的基础上, 人大预算审查委员会及审计机构应当依法对预算执行的决算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审计评价, 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与奖惩建议, 并向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同时, 应完善预算责任追究制度, 保证预算审批监督的权威性。

(四) 改善有利于实施人大财政监督的配套制度建设

第一,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如防洪抢险、民政救灾、应急扶贫、动植物疫病防治、突发事件等各类不可预测因素, 可能对项目的进展出现不利影响, 建立财政应急管理机制,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 把人大财政监督与政府财政部门监督、审计监督结合起来。人大财政监督只是国家财政监督体系的一部分, 其效果的发挥有赖于与其他监督方式的有机结合, 才能发挥财政监督的整体功能。首先, 人大财政监督要与政府审计监督结合起来。人大对预算的监督, 还只是整体的宏观的监督;审计监督对预算执情况的审查比较具体, 能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所以, 通人大财政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结合, 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人大政监督的作用。其次, 在实践中, 还要结合其他监督方式的各自特点以挥财政监督的整体作用。通过强化人大财政监督事前与事后监督功能, 突出财政监督的内部监督与过程监督的优势, 发挥审计监督的业务优势, 形成有效的财政监督体系。

第三, 增加预算透明度, 建立公开监督制度。除涉及国家安全必须保密的以外, 预算、决算应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同时, 应开辟必要的渠道倾听和接受广大群众对预算的建议, 从而更好地促进预算的民主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阐明我国人大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财政监督成功经验, 提出加强我国地方人大财政监督工作的建议。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3

(一)创新条件

1.客观条件

(1)人员条件。即人大街道工委和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网。人大街道工委通过组建人大代表与选民联系网并实行代表公示制度,疏通了代表与选民联系的渠道,密切了代表同选民的联系,增强了代表责任意识,提高了履行代表职务的积极性、自觉性,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创新活动奠定了人员基础。

(2)物质保障。即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的物质条件。从各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提供固定的场所来看,客观上,作为一种利益相关主体,街道办事处及各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解决了如办公场所、办公用品等硬件设施,提供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建设所需物质条件,给予该项创新以极大的支持和保障。

(3)现实需求。即社区居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需求。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使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逐渐增多,需要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渠道,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活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操作条件

(1)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由于街道党工委书记一般兼任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因此其可以较好协调人大街道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所产生的建议和意见的有效办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在操作层面成为可能。

(2)人大街道工委的推动。由人大街道工委负责具体工作的推动和实施,是在选民联系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大人大工作进社区力度的新举措。

(3)人大代表的认真履职。缺少人大代表的履职,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将成为“空站”,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二)创新内容

1.人大代表履职机制方面

(1)代表联系选民方式创新。代表法第四条规定:人大代表应当履行“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第四十五条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对代表履职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接受监督”。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创新可以说是对代表联系选民方式的创新。

(2)代表活动形式创新。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监督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并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发挥好监督协助作用。一方面需要了解“一府两院”工作,另一方面需要了解民情民意。因此,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选民的呼声,是人大代表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将人大在社区开展的代表活动“化整为零”,创新了闭会期间开展人大代表活动的形式。

(3)代表建议办理机制创新。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的创建,很大程度上源于人大代表了解、收集社情民意,群众反映建议和意见的需要,是人大街道工委与街道党委、政府工作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选民建议意见街内二级办理落实程序机制”将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归类和筛选并通过有关部门和单位逐一解决,化解社会矛盾,是对现有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机制的有益探索和创新。

2.和谐社区建设管理方面

(1)政府决策机制创新。“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运作的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特别是“选民建议意见街内二级办理落实程序机制”,使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重大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群众认可且符合实际的公共决策,是政府决策机制的重要创新。

(2)社区治理模式创新。社区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社区治理是在社区这一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公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其行为直接指向社区中的公共事务,直接关系到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置身“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运作的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可以说是在社区治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3)和谐社区建设方式创新。社区居民自治是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居民自治建设和谐社区是发展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创建,使社区高度自治,公共事务民主、透明、高效,社区各种意见在一定范围内的民主协商与相互妥协,为社区居民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建设城市和谐社区的积极性,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以及基层党委、人大、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和谐关系,创新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方式和途径。

3.社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形式创新。人大代表通过“社情民意站”宣传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知识,调动社区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社区居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反映和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其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和能力普遍提高,社区居民群众自主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实际上扩大了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2)社会管理工作方式创新。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可以说是一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新机制,提升了社区社会群体服务管理水平,完善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推进了社会管理创新,从源头和根本上破解了社会管理有关难题,特别是增强了社区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社区建设者和建设成果享受者对社区的参与热情,提高了社区凝聚力以及社区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社会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3)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创新。加强社区管理,建设和谐社区,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维护群众利益,需要拓宽社区居民群众利益表达、利益维护和利益实现的渠道和途径,需要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的表达机制。实践证明,人大代表“社情民意站”及其在“三位一体”即“一网、一站、一个机制”环境模式下的有效运作,是群众利益表达机制的一种创新。

(三)创新原则

1.为人民服务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各项工作创新要始终牢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2.解决实际问题原则

在哪个方面进行创新活动,实现创新发展,首先取决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城市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主要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小社会”。社区存在的实际问题就是社会发展的矛盾,因而各项创新活动必须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围绕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动脑筋,创新思路、招法和举措。

3.实现科学和谐发展原则

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推动发展的过程。创新的目标就是实现发展,机制创新就是实现科学发展。如果说,从实际问题出发是立足当前的话,那么这种机制创新就是立足长远,实现科学和谐发展。一个好的机制其内部必然包括一种协调机制,能够处理好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机制创新中的协调机制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会促进和谐发展的实现。

4.人民群众评价原则

坚持人民群众评价原则,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各项工作的标准,把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多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街道社区各项工作,凡是群众满意的,都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并视情况加以复制和推广,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4

2017考研已经结束,最终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已录取。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困惑和挫折,但好在有家人、学姐还有朋友的帮助与鼓励,所以我也写下这篇经验帖,希望能够对想要考取北外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

►关于我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这次是二战北外。第一年差了四分,感觉比较可惜,但我考北外的想法非常坚定,所以就抱着“不管考几次一定要考上”的想法再次参加了考试,最后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圆梦北外。所以我尤其想跟那些打算二战甚至三战的朋友说,虽然你们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不要放弃!只要你坚持下去,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再说说复习的大致情况吧。这里主要谈谈第二年的复习情况。鉴于我这人比较懒(这是主要原因),不愿意跑到图书馆去看书(虽然市图书馆就在我家附近),而且我这人自制能力还阔以,所以我是在家里复习的,学习效率还不错~我建议大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去图书馆或是别的地儿,一定要选一个能高效学习的地方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控计里既己,看书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然后再说说各科的时间分配吧。

我觉得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翻译跟百科上,因为北外看重专业课总成绩,政治跟二外过线就可以了。但是也不能太忽视二外跟政治……我第二年考的时候就是因为太忽略政治,导致从十一月底到考

试前基本都在看这一科,结果考的也不咋样,差点没过国家线,所以希望大家要合理安排好时间。

►关于初试

1、翻译

我先把我所用到的书籍列下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 三笔实务及配套训练 二笔实务及配套训练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陈宏薇《高级汉英翻译》

卢敏《英语笔译常用词语应试手册》 新东方的《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

《翻译硕士(MTI)英汉词条互译词典》(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日报英语点津的热点词汇

我购买的网课中的一些资料以及从学姐处购买的翻译练习北外历年真题

翻译这一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英汉、汉英词组翻译,各15个。第二部分是段落翻译,一段英译汉,一段汉译英。词组这一块,我主要用到的就是以上我所列出来的书目,然后我推荐大家关注中国日报网翻吧这个公众号,那儿有新词热词,每周更新,大家背起

来也比较方便~段落翻译我建议大家能尽量早开始就早开始,毕竟翻译水平提升比较慢。

我大概是从4月份的时候开始断断续续地做翻译练习,看看《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和《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这两本书的理论部分,到了7月份正式开始集中训练。刚开始的时候,英汉翻译用的是我从学姐那儿买的翻译练习,汉英翻译用的就是张培基的那本英译中散文选(翻译起来真的hin打击人啊==)。

就这样大概练习了有两个月吧,后来在9月份的时候我的一个考北语MTI的朋友推荐我看一套网课(是谁的网课我就不说了,免得有打广告的嫌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联系方式私聊~),这套网课我感觉真是炒鸡棒啊,里面讲了很多翻译技巧,从中真的学习了不少东西。而且这套课程里老师举的例子基本就是从庄绎传的那本书里找的,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用庄绎传的那本书做练习,可以巩固在课上学到的一些翻译技巧。

后来我做了几套北外的真题,感受了一下出题难度,然后就开始有针对性的找跟真题难度差不多的练习来做。我发现北外的汉英段落翻译爱考跟中国文化相关的,这时候陈宏薇的《高级汉英翻译》就派上用场啦~因为里面有很多跟中国文化相关的练习。翻译练习我基本是每天都做的,但我觉得每天也不用练习太多,我每天一般都是练习大概200~300字,然后仔细地逐句对照译文答案,记下一些有用的表达方法。翻译的质量比较重要~我把我的复习过程大致写下来供大家参考,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制定复习的计划和方案哟:)

2、百科

我用到的书目有:

《2000个应该知道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读本》 《中国文化要略》

李国正《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 刘军平《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夏晓鸥《应用文写作》 高考满分作文

我从学姐那儿买的百科词条和应用文写作资料

汉语百科与写作这门考试分三个部分,第一是名词解释,第二部分小作文(也就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是大作文。名词解释这一部分,之前我从学姐那儿买了一份百科词条,收录的算是比较全面了,后来我自己又看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书目,补充了一些词条进去。在这儿我特别要感谢我妈,在收集、打印和补充词条的过程中帮了我很大的忙,节省了我很多时间~然后就是努力地开始背诵吧!我觉得背诵不需要一字不差地全部背下来,这样做比较浪费时间,我建议要理解性地背诵,掌握大意,然后语言可以自己组织。

还有,历年的真题比较重要,因为很有可能会考之前考过的词条,所以希望大家要重视真题~第二部分小作文这一块,我个人建议不用开始太早。我大概是11月份开始看夏晓鸥的那本书,看一看各类应

用文写作的格式,然后看了很多例文。最后一部分的大作文基本就是高考作文的形式,所以我就看了一些高考满分作文,摘录了一些比较优美的段落。如果感觉自己不太擅长写大作文,平时可以练一练~

3、二外

我用到的书目有: 李志清《新大学法语》三册

《大学法语考研必备》(就是那本橙色的书)我在大学里的二外选的是法语,非常庆幸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老师,讲课讲的特别棒,人也非常耐心、非常幽默,所以在他的带领下我的法语学的还可以。我个人建议大家最好先集中精力学习二外,以后的大部分时间就可以分配给专业课了~我在七八月份的时候把《新大学法语》三册书重新复习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做题了。我觉得法语的阅读理解部分还是挺难的……所以建议大家多做练习,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多背一些法语单词~

4、政治

这一部分……我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因为差一点都没过国家线啊==所以建议大家去看看别人的经验帖,我就不误导大家了~ ►关于复试

首先还是列一下我用到的书目: 秦亚青、何群《英汉视译》 吴钟明《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

今年的复试分为三个部分:视译(一段英译汉,一张A4纸的文章,给五分钟准备时间,然后开始视译)、复述(一篇大约3分钟的演讲,记笔记,听两遍,然后复述内容)和面试(抽取问题,有7分钟的准备时间,可以在纸上做笔记,但面试时笔记不可以带进考场)。因为我之前从未练习过视译和复述,所以报了某家机构的复试辅导(就是专门做北外考研培训那家机构)。感觉还是有所收获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自己练习。

我自己又看了上面列出来的那两本书,感觉非常有收获~其实我的复试准备的不是特别充分……到考前前一个星期才开始正儿八经复习,所以请大家一定要吸取我的教训!一定要提!早!准!备!视译跟复述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我再给大家列一下我准备的一些面试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会问到:

自我介绍

为什么要考研/选北外/学翻译? 读研期间的规划? 研究生毕业以后的规划? 为什么要学口译?有没有相关经历? 做口译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你的兴趣爱好? 读过哪些英文原著和翻译著作? 以前有没有学过翻译课程? 知不知道CAT?

擅长哪种翻译?最喜欢哪种类型的翻译? 了解哪些翻译理论? 翻译中有没有遇到哪些问题?怎么克服的? ►写在最后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5

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有什么复习方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难度,北大翻译硕士(MTI)就业,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辅导,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参考书,北大翻译硕士(MTI)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翻译硕士(MTI)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机构!

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个成绩是无人能比拟的。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同学们不妨实地考察一下。

二、北大翻译硕士(MTI)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近些年翻译硕士(MTI)很火,尤其是像北大这样的著名学校。总体来说,北大翻译硕士(MTI)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2015年北大翻译硕士(MTI)的招生人数为60人,含35人推免。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根据凯程从北大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北大翻译硕士(MTI)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翻译硕士(MTI)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三、北大翻译硕士(MTI)各细分专业介绍

北大翻译硕士(MTI)日语口译专业方向学费总额为8万元;日语笔译方向学费总额为5万元;英语笔译(语言服务管理)方向学费总额为8万元。

北大翻译硕士(MTI)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双语转换与语言技术实用能力,获得丰富的语言服务管理经验,成为符合国家翻译专业资格认证标准,符合语言服务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语言服务管理专才,其专业方向如下:

日语口译方向; 日语笔译方向;

这两个专业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 1.思想政治理论

2.翻译硕士(MTI)日语 3.日语翻译基础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英语笔译(语言服务管理)方向; 考试科目为: 1.思想政治理论

2.翻译硕士(MTI)英语 3.英语翻译基础

4.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四、北大翻译硕士(MTI)就业怎么样?

现在国内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法庭口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的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的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文书翻译(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

页 共 2 页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由此来看,北大翻译硕士(MTI)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北大翻译硕士(MTI)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出国的机会也会特别多。

五、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初试参考书是什么 北大翻译硕士(MTI)初试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北大翻译硕士(MTI)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

英语笔译(语言服务管理)方向 汉语写作与百科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翻译研究》,思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余秋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翻译》期刊; 翻译硕士(MTI)英语

《英语笔译综合能力2级》,汪福祥,外文出版社; 《英语专业考研基础英语高分突破》,世界图书出版社;

《英语专业考研基础英语试题》,郭棲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英语翻译基础

《高级英汉翻译教程》,叶子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汉简明翻译教程》,庄绎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笔译实务2级》,汪福祥,外文出版社; 《散文佳作108篇》,译林出版社;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日语口译方向 日语笔译方向 汉语写作与百科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翻译研究》,思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余秋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翻译》期刊; 日语翻译基础

《日语口译实务2级》,陆留弟,外文出版社; 《日语口译实务3级》,邱鸣,外文出版社;

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六、北大翻译硕士(MTI)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2015年北大翻译硕士(MTI)英语笔译(语言服务管理)方向复试分数线是325,日语口译方向,日语笔译方向复试分数线是340。

页 共 3 页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考生总成绩包括三部分,即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和外语听力成绩。总成绩计算方式: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初试成绩所占权重为60%,复试成绩所占权重为40%。复试形式和考核内容以口试为主。复试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综合分析能力、专业素质及语言应用能力等。外语听力考试在复试中进行,计入考生总成绩。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七、北大翻译硕士(MTI)考研复习指导 1.基础英语:

基础英语选择题考的特别细致,没有专门的教材,还是重在平时积累,凯程老师特别重视对于考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凯程老师会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进行系统的训练。阅读理解也是偏政治,偏“文”,当然答题技巧也很重要,多做阅读是有好处的,可以提高阅读速度,锻炼对长句子的理解能力,培养阅读答题技巧,作文可以拿类似的GRE题目多练练手,和中文的作文类似,也要有中心思想,再分几段展开,最后总结一下,可以多积累类似于套路的句子和词汇,相信GRE范文上应该有挺多的,针对作文这方面,凯程老师也会对考生进行一系列的训练。

2.翻译英语:

翻译硕士(MTI)基础这门课是需要下功夫的,英汉词条互译的部分完全需要你的积累,主要是词汇量和分析抓取能力。凯程老师会对学生的这两个方面进行很完善的训练。

词组互译:大多考的都很常见,所以多看看中英文的报纸还是有好处的。英汉:对文章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就需要体现出自身的翻译素养。翻译也要注意文风,语气之类的,要符合原文的风格。

凯程老师也很重视答题技巧,在此凯程名师友情提示大家,最好在开头就能让老师看到你的亮点,不管怎样至少留下个好印象。不管风格怎么变,翻译功底扎实,成绩都不会太差。所以还是提高自己翻译水平,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百科:

先说说名词解释。这道题考得知识面很全,可能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法律、政治、中外文学、中外文化、音乐、翻译专有名词等,准备起来比较棘手,但是凯程老师会给学生准备好知识库,方便学生复习。百科的准备,一要广泛,二要抓重点,尤其要重视学校的参考书目,同时凯程也会提供凯程自己的教材及讲义来帮助大家。

接下来是应用文写作。其实这个根本不用担心,常出的无非是那几个:倡议书、广告、感谢信、求职信、计划书、说明书等,到12月份再看也不晚。但要注意一点,防止眼高手低,貌似很简单,真到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所以还是需要练习的,凯程老师会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对应用文的写作进行系统的训练。另外,考试的时候也要注意格式、合理性,如果再加上点文采,无异于锦上添花。

最后说说大作文。这个让很多同学担心,害怕到考场上无素材可写,或者语言生硬,拼凑一篇,毕竟大学四年,写作文的机会很少,早没有手感了。所以,凯程老师会针对这种情况,让考生从复习开始时,就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也会为考生准备好素材。

最后,注意考场上字体工整,不要乱涂乱画,最好打上横线,因为答题纸一般是白纸。

九、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

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 4 页 共 4 页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北大,感觉自己考北大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我考北大。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6

主要讲一下湖南师范大学的百科和作文复习方法,我考的,分数不高119分。只是为了感谢论坛之前学姐学长的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罢了。

毕竟是一家之言,大家将就着看。

考研就是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反复又反复的事情,无论是乐学派还是苦学派,终究得是实干派!

总得来说百科这门范围太广,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历史,地理,事件,人物,书籍,科技,政治经济,军事……

【有话先说】

首先在准备这门科之前千万不要盲目。我之前就是连师大是出选择还是名词解释都没弄清楚就各种慌乱准备。十一之后才看了两年的师大卷都是名词解释,中南也是名词解释,话说中南和师大的风格很像,于是心里有个底了,这次肯定是名词解释没错了。(其实就按照名次解释的准备,要是师大不按常理出牌,考了选择题咱一样能拿下不是。)

拿到真题要分析,考的是哪些领域的名次,分别考了几个。复习的时候有个侧重点。分析真题就要有军事分析的能力,洞察敌方的阵营,一一攻破。(一般考过了的就不会再考了。)

【开始准备】

最初的准备就是加了论坛里一个号召一起积累百科的群开始的。那时候8月份在外婆家,因为群里规定每晚8点开始讨论,我每天晚上用手机登企鹅来看群里的讨论(电脑容易分心),隔三差五地用笔记本下载群共享里面的资料(暑假百科不要花大时间,不要作为攻坚科目,老老实实趴在桌前一篇一篇地翻译才是王道)。现在很感谢那个群,大家积极学习的气氛很好,减少了不少焦虑。

这个时候电脑里和大脑里就已经渐渐有了点知识储备了。将论坛上和群共享里面的资料分类,编好要看的日期。看完就标好“看完第*遍”。毕竟是别人的话,也很繁杂,看过还是没什么印象,看得多忘得多。准备了就跟没准备没啥差别,这时候就知道该换策略了。这样考选择题估计没什么问题,但是名词解释就要悲剧了,因为只有几个关键词组不成几句话。看论坛里的经验,至少得三句两行才行。(考试写了3-5行)。

【真正准备】

真正准备是从10月下旬借阅书籍开始。根据大多数学校的参考书目,《中国文化读本》是必读,但这本书不要花大量时间来读,只要在网上把这本书的笔记找来,看哪些是重点,然后我们的目的是抠出重点名词,自己看完一段话后组织语言(自己组织的语言很重要)写3--5句名词解释。

做笔记有实用。买一个笔记本,将随时看到的名词抄到本子上,用手机上网百度查好组织好语言,根据记忆周期反复看。(在准备政治时事部分的时候,就可以将热点新闻的时间事件影响写好。)

【推荐读物】

图书馆绝对是要利用起来的。中西文化的读本是大头,《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12月的时候疯狂看过很多其他的书,攒过知识。

其他借阅书籍的关键词:导游必备知识,中国ZF官员必备知识,地理百科知识,大学生常用科技知识。(本来考完总结了个书单,不见了,所以具体的出版社和确切书名不得知)

【关于应用文】

复习时间不用太早,我就是11月开始的,先将每个大学的题目浏览一遍,论坛上有组织好的应用文考题,在本子上记好类型---我总结的类型大概是:通知,请示,复函,邀请函,倡议书,申请书,答谢书,招聘启事,合同(购销合同和劳动合同),产品说明书,商业广告,求职信,竞聘演讲,开幕词,导演词,解说词。

在图书馆或者网上找好模板,用一个本子将模板抄好(不要图省事省了一个动手的过程),个人觉得考前一个月的时间来温习足够了。(因人而异!)

最后,一定要自己动手试着写,还要掐算时间,前面考名词解释的`话就最好不要超过40分钟。

考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模板的格式!日期署名都丢了就等于白白丢分。文字必须工整。

【关于作文】

从11月开始准备,近几年的高考模范作文可以拿出来看了,在卓越买高考满分作文的时候特伤感,青春易逝啊,忆往昔峥嵘岁月。。。呃,师大几年都是话题作文,所以要仔细看话题作文要求,不要想当然觉得作文不用怎么准备,文豪们当然可以忽视了。

除了看高考作文的格式,文字内容和思想才是重头彩,毕竟是大学生了,思想在中学生的思想上得上一个层次,虽不拿毛概邓论说事,但思想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得让评卷老师眼前一亮。猜着评卷的爷爷们的心思,看过余秋雨和林语堂的书,胡适的文章,社会热点新闻评论。

从11月起坚持每天一篇,后期视情况改为每周一篇,12月份的时候适当减少。在练习的时候,我自己把时间限制在4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尽量一气呵成。事实上考试的时候我用了70分钟。

作文要求是至少800字,最好去文具店买20*20的格子信纸,心里有个底,800字大概写到第三页的上头几行。对于我这种由于惰性和心理排斥而不想写八股文的人很有用,在第三页上头第五行做好标记,就有了目标,规定自己要一马平川地到达最后的那个标记,时间上就紧起来了。

注意!因为考试发的答卷纸都是大白纸,一个墨迹都没有,所以一定要注意整洁和工整。

考研论坛 bbs.cnedu.cn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7

近年来,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需求, 我国已经步入了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之中。日益扩大的对外学习交流和合作共建, 引发了口译、笔译类翻译人才需求的剧增。以适应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起点, 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为目的,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7年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简称MTI) , 首批批准北京大学等15家高校为教育试点院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 截至2014年8月, 翻译硕士获准试办的高校已达200多所。

(一) 翻译硕士 (MTI) 与翻译硕士 (MA) 的区别

与我国以往主要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传统学科体系培养通用翻译人才的学术型硕士 (MA) 学位点相比较而言, 翻译硕士 (MTI) 专业学位点的办学定位一开始就非常明确, 以强调“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化”为特色。具体来说, 这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和职业导向、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师资队伍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上突出实践取向等等。显然, 翻译硕士 (MTI) 与翻译硕士 (MA) 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偏重于翻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而后者则更强调翻译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可以这样说, 前者培养的就是高级翻译专门人才, 而后者培养的则主要是翻译教学与研究人员。

(二) 翻译硕士 (MTI) 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要求

在近几年的全国性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会议上, 针对于MTI培养模式应紧密围绕“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这个核心目标作为高度强调的对象。翻译硕士 (MTI) 的课程设置, 应以注重符合其职业需求为前提, 从而对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三个方面严格把关, 使其三者相互支撑, 最后的重点是对学生笔译和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翻译硕士 (MTI) 主要是培养其良好的双语运用及转换能力, 因而应该加强基本翻译理论的了解;注重基本翻译方法技巧掌握;培养相关专业知识的巩固;熟练翻译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较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提高。

二、翻译硕士 (MTI) 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翻译学科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 相反是相对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在译界中以人们对翻译的认知是翻译具体社会性、文化性、复合性、创造性和历史性特点。翻译不仅仅只是作为一本学科立足, 同时也是一种活动的认知、一种沟通的技巧、一种传播的艺术和一种专业的交流工具。原文文本到语文文本的转换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 同时目的语文本是译者对认知体验的产物。

作为一位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 笔者个人以为, 根据翻译硕士 (MTI) 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 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在修读MTI课程、进行翻译实践以及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 着重培养以下一些能力素质。

(一) 双语语言基础

双语基础, 或者说双语能力, 主要体现在译者对于互译语言的掌握和运用。Wilss认为翻译能力衍生于双语能力, 是人类基本语言能力, 是一种“天性”, 译者必须具有原语接受能力和译语生产能力, 二者互相补充, 共同构成翻译能力的基础。可见, 具备扎实的双语基础是做好翻译这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或者进一步说, 要做好翻译工作, 就必须做到能用两种语言自由地思维和表达, 亦即具备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针对于中国学子而言, 首先是具有良好的国语沟通能力, 即扎实的汉语功底, 许多人很容易忽视这一点。虽然说汉语是我们自己的母语, 但在我们在英文翻译中也未必就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英文的确切含义;其次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强, 所以, 务实双语基础势在必行, 这就要求译者除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扎实的双语的语法知识外, 还要使双语的阅读和写作成为翻译工作者的一种常态, 或者说习惯。可以说, 双语基础和能力, 既是译者语言素养的体现, 也是衡量译者翻译水平的衡量水平和标准。以代表翻译最高难度的同声传译为例, 同传译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听、想、记、译想结合, 做到“一心多用”。这就要求同传译员必须具备近乎母语的自如的表达能力, 如果不具备通达流畅的表达能力为前提, 要想做到这种迅速的转换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一般翻译专业硕士, 虽然对转换的速度要求不是太严格, 但是在质量上对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的要求是严格把关的。

(二) 双语文化认知

翻译工作, 实际上是一种双语文化之间的交际, 用规范的术语表达, 亦即“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特殊性及文化在语篇中的表现, 等等。翻译过程, 就是译者在双语文化的交际中, 充当“双语文化调停人”角色, 尽量缩小双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被对方理解和接受。因此, 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译语理解障碍, 就要求译者有较好的双语文化认知, 亦即谙熟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差异, 并努力找到它们之间的契合点, 从而巧妙打破双语之间的理解壁垒, 有效克服“鸡同鸭讲”似的译文现象。当然, 双语文化认知也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的前提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文化转向”以来, 人们广泛关注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社会影响。译者通过研究指出, 翻译更侧重于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 而不仅仅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译者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 对掌握一定的规范性, 寻求文化意义的对等有严格的要求, 而不仅仅只是把跨越语言范畴翻译单词、短语和句子作为译者的工作任务。因此, 应该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风俗习惯、意识形态、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到译者的双语文化认知当中。文化能力分为文化认知能力、比较能力、协调能力三大模块。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的方法来实现对当代译者双语文化能力的培养, 如中西文化比较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国典籍外译、西方文化研究、中国文化、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等。

(三) 双语经典阅读

现代社会的翻译内容和题材可谓包罗万象, 但是, 囿于时间、精力、专业、阅历等因素, 译者又不可能样样精通, 很多时候只能“点到为止”。如何应对形形色色的翻译工作?毫无疑问, 译者唯有博览群书, 勤于学习, 不断拓宽知识面, 努力使自己成为“全才”。而要有效达成如此目的, 养成良好的双语经典阅读习惯, 实践证明不失为一种“捷径”, 或者说最佳手段。广泛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充分吸纳古今文明成果, 不仅可以丰富知识, 增长见识, 而且可以加强文化素养, 提升精神境界。这, 自然对于翻译工作者大有裨益。譬如, 《圣经》就是一本我们经典阅读必不可少的“大书”。因为在英美作品中《圣经》格言仍耳熟能详, 《圣经》典故则俯拾即是, 通过对《圣经》的阅读, 从而加强译者对这些作品的阅读、理解, 增加自己的领悟、想象。《圣经》迄今为止在世界上仍是各种文字译本最多、印刷量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著作, 我们今天在政治、经济、历史、体制、法律、民俗、哲学、伦理、神话、文学、艺术、语言等领域, 仍然能够感受到圣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久远魅力。又如, 对于我们国人来说, 要学习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就必须先阅读“四书五经”, 以及后来所谓的“四大名著”等经典, 这些被尊称为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瑰宝。只有把经典阅读, 尤其是双语的经典阅读形成了持久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 那么对于我们翻译工作者来说, 就没有什么困难和疑惑不能迎刃而解的了。

(四) 双语写作功底

关于写作与翻译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论述似乎不大见诸文献, 但是我们知道很多双语写作作者同时在翻译方面也颇有建树, 从实践上足可以看出翻译与写作之间的息息相通之处。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坚持用英语来写作, 然后又把它翻译成汉语,

许多较高双语写作功底的作者在翻译方面也功底了得, 因此翻译与写作两者之间在实践中是户户想通的, 中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始终坚持用英语写作, 后翻译成汉语的原则, 如其用双语所著的 《生活的艺术》, 在欧美国家就有很大的市场。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以诗享誉世界文坛, 他的《乡愁》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双语作品。还有不少人认为, 他翻译的王尔德名剧中很多对仗部分优于原作。这一点不仅只是通过实践证明, 很多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探讨。《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著者李长栓教授, 长期从事口笔译工作并兼做国际会议口译和文件翻译, 在口笔译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非常的丰富, 他在自己编写的这本书中就提出要用写作来指导翻译, 首次把英语写作原则引入汉英翻译实践。

关于翻译本质的论述有很多, 多数研究者将翻译研究定位为科学门类, 而视翻译活动为一种语言技能, 认为翻译要以具体的语言转换为依托, 而娴熟自如的语言转换能力, 显然有赖于扎实的双语写作功底。可见, 双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从事翻译工作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条件。双语写作能力的增强, 能够有效促进翻译水平的提升, 双语写作能力好坏决定着翻译质量的高下。

(五) 双语互译水平

双语互译, 是翻译硕士 (MTI) 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既然专业定位是培养“高级”翻译专门人材, 那么, 翻译硕士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翻译能力。一般来说, 我们将翻译能力分为:翻译才能, 即理解或者表达语言内容的能力;翻译语能, 运用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翻译熟能, 翻译过程的熟练程度和翻译智能, 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个体智力因素。国内学者王树槐、王若维提出的翻译能力的综合模式说, 将翻译能力分为六种分项能力, 亦即:语用能力、文化能力、策略能力、工具能力、思维能力、人格统协能力等。但无论翻译能力如何划分, 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在校学生来说, 都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教学条件, 如学校的口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室、多媒体教室等实践场所, 以及与学校签约的翻译公司、政府机关、出版机构、语言服务企业等实践基地, 唯有在长期的、大量的翻译实践过程中, 熟练运用业已具备的双语能力和翻译理论原则及其方法技巧, 努力遵循翻译界前辈“信达雅”、“神似”、“化境”的翻译标准, 精心做好每一桩译事、完成每一项练习, 通过细心琢磨、深入探索、广泛研讨和认真总结, 才能使翻译能力得以强化, 使翻译水准得以提高。

(六) 双语交际能力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而“跨文化交际”在很大层面上实际上是双语的交际。双语交际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即双语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译者的社会交际能力。翻译专业硕士之所以要具备这种能力, 是因为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所决定了的。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双语文化认知方面前文已有论及, 这里主要论述译事活动中涉及到的社会交际。由于当今社会的翻译活动日趋走向复杂多样, 从而对翻译员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并且复合化, 建立在翻译项目基础上的团队活动是相应翻译公司或其部门的运作, 在如今绝大多数的翻译行业中, 对翻译业务的流程要求不仅仅是在文字编译上的限制, 一个完整的翻译项目工序流程包括业务洽谈、项目管理、原稿审阅、术语编写、分稿、译稿、合稿、译审、语料的管理、排版、终极审核等, 在有些翻译机构中, 作为一名专业翻译人员的翻译工序还包括文稿编辑、检测文稿质量与测试、管理与维护数据库、培训与开发译员等。因此, 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不仅要高质量的达标, 而且对其交际、协调、合作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是严格把关的。

要具备良好的双语交际能力, 要在学校就读期间包括实习阶段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日臻完善。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翻译硕士 (MTI) 的专业设置和培养要求, 从英汉双语基础、双语文化认知、双语经典阅读、双语写作功底、双语互译水平、双语交际能力等六个方面逐一阐述了翻译硕士 (MTI) 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及培养途径。

关键词:素质能力,翻译硕士,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韩晓.从翻译能力到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再思考[N].集美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14, (1) :102--107

[2]魏向清.翻译硕士 (MTI) 专业人才的术语能力培养与相关教材编写思考[J].翻译论坛, 2014, (1) :24-28

[3]宋生贵.当代文化背景下倡导经典阅读的意义[J].思想战线, 2004, (1) :55-59

人大mti考研经验 篇8

一、MTI笔译方向学位论文一般写作模式

湖南师范大学MTI学位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建立在学生平时的翻译实践基础之上,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英文本进行翻译,字数不少于一万字,并根据自己的译文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翻译感想,另一种是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译文为例,就某个或某几个翻译理论进行论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其中,后者为学生常选的形式,即,首先提出文章要阐述的翻译理论,包括各种翻译原则,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标准等等,然后以自己的译文为实例,已达到理论结合实际,全面阐释该翻译理论的目标。归纳起来,这类形式的论文写作可以细分为:

1.与翻译原则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型。比如《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英语长句翻译》、《功能对等视角下政治文献的翻译》、《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翻译》这类题目,这三篇论文皆为湖南师范大学MTI笔译方向的毕业生所撰写,他们一致使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各自的翻译实践,只是三人翻译实践的对象文本类型不同,一为新闻文体,一为科技文本,另一种则为政治文献。经对比,三篇论文在阐述功能对等理论对各自所选文本的翻译有所指导作用的前提下,都针对自己译文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的翻译技巧进行深入的诠释。如《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翻译》中就详细讲解了软新闻的翻译技巧:增译、删减、重组具体的翻译句法策略;《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英语长句翻译》则提及各种长句翻译方法:顺译法,逆译法,拆分译法和综合译法;而《功能对等视角下政治文献的翻译》则分别论述了政治文献中词语的直译、意译以及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及政治文献中句子的直译、增译与减译、语态转换等具体的翻译技巧。充分证明,这一类型的论文写作总是以某种宏观的理论做基础,视作“房屋的基石”;利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做“砖块”,视为“房屋修砌的原材料”;再以自己的译文为实例,视作“连接砖块的水泥”,从而将整篇论文这一“房屋”完成,三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这也正是此种论文写作模式的特点。

2.与具体翻译方法、策略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型。如《英语长句翻译的拆译法》、《语境在小说翻译中的作用》、《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等,这三篇论文也出自湖南师范大学MTI笔译方向的毕业生之手,其中,《英语长句翻译的拆译法》中详细列举了英语长句翻译拆译法的方法和步骤,足以窥见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曾严格遵循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将拆译法这一翻译方法与自己的翻译实践趋于完美的结合。后两篇则一致以语境这一语言学范畴的理论为对象,在写作结构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皆从词组语境、句子语境和篇章段落语境以及非语言语境在小说译本中的作用,在他们各自的翻译实践中,当然对这三个层面的语境作用进行了分析,才得出通顺自然的译文,比如,在《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和《语境在小说翻译中的作用》中,作者分别以自己的小说翻译为蓝本,通过举例说明在结合译本中具体的词组语境、句子语境和段落篇章语境,才能找到某个词语最恰当的含义,才能得到既符合原文语境又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词义,以及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确定一个词或句子的含义,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忠实翻译。根据上述分析,这种模式的论文写作是作者将翻译实践过程中遵循和使用过的方法和步骤在论文中体现出来,并与自己的实践结果精确地对应结合在一起。

3.于翻译实践中进行总结,得出相关经验或结论,如《英译汉中翻译腔的克服》,这种类型不为常见,却恰恰是最能体现翻译者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即对实践进行一定程度的总结,获得不同的结论,给人以提示和借鉴。 这类论文写作通常体现在作者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我经验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如在《英译汉中翻译腔的克服》中,作者论及的问题是翻译者在英译汉实践中常犯的一个毛病,即翻译腔,通过结合作者自己的译文,提出翻译腔这一问题在翻译实践中存在的事实及其原因,同时结合自己在翻译实践中避免这类问题的手段,经过总结,分点论述了如何规避翻译腔的策略。这些都表现了作者与翻译实践中进行总结,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充分体现了译者的理论创新和拓展能力。

二、结语

综上所述,MTI笔译方向的毕业论文常见的有这三种写作模式,显而易见地,这三种模式之间互有借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全国MTI笔译方向的毕业论文写作模式绝不限于这三种,这里总结的模式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莉琼.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电气施工工艺验收标准下一篇:学校三公经费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