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24-07-21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通用10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1

蓬莱市小门家中学赵红刚2013、5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45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初一第二学期教科书中。大部分都是考察学生的能力。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初一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

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

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初一5个班,总体考试成绩:

6.1班:平均分43.8,优秀率0,及格率为17.4%;

最高分80分;最低分9分

6.2班:平均分42.4,优秀率0,及格率为11.4%;

最高分84分;最低分14分

6.3班:平均分39.5,优秀率0,及格率为6.8%。

最高分76分;最低分16分

6.4班:平均分43.2,优秀率0,及格率为13.6%。

最高分80分;最低分15分

6.5班:平均分44.4,优秀率0,及格率为15.9%。

最高分76分;最低分19分

5个班平均分差距不大,但及格率差距较大,对于初一年级来说,6.3班的成绩较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时间、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鉴于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初一学生受初中历史是“副科”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历史并不是很重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同时,要立足课堂向课堂要效益,一方面多与学生交流,上课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课堂的管理。

2、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历史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

3、讲解解题方法。

在上半学期,由于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对作业的处理不够完善。因此,在下半学期,要在平时的课堂和评讲课上重视对历史解题方法的讲解,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提高记忆效率。

从初中开始,对历史的戏称就是“背多分”。可以说,历史是一门需要把握结构,掌握知识的学科。对教材内容掌握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学生成绩的高低,因此,我们要在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教会学生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5、严格要求学生。

初一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2

陈茂凤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考试对于初一新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考试,是全面衡量学生步入初中学习初期情况的一次考试。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

就整个试题而言,考题难度不大,题目较简单,大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单词拼写、综合填空、情景交际,阅读表达和写作几个大部分,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集中一些,更能反映出学生在这一阶段学习中的问题。

此次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内容为与日常教学相关的材料,与所学教材难度相当,较为简单。朗读速度适中,对平日教学的听力训练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单项选择,突出了课本和平常练习中较基础的知识,学生训练较多,此部分得分较好。

阅读理解,四篇阅读中,第四篇稍有难度,但如果学生认真读短文,认真分析人物关系,应该能做得很好。大部分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没有耐心,没有掌握好做题技巧,没有联系上下文推测出正确答案,以

至于此部分得分较低。

单词拼写题,由于平时练习较多,且反复强调大小写及单词、字母的正确书写,因此这部分得分比预计要好。但是有个别的音标如,picture的音标读不准,甚至单词拼写出错较多。

综合填空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出现降低了题目难度,这部分不错。情景交际的对话出自课本,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小部分学生在Are those…?这一问句中出错。

阅读表达较简单,但是学生得分不高,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不会答题,忽视回答问题的首字母大写问题,不会用最单的方式答题。写作部分在上课时有所涉及,得分较高。从写作这块中学生扣分的地方来分析,学生缺乏英语思维能力,受母语影响很大,很多句子在表达的时候总是根据中文的意思或中文的顺序来进行写作,而不能综合运用英语的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和课文的语段去模仿写作,也有的是摘抄一些阅读理解中的内容,或者还有的学生干脆一个字也不写。有极少数学生在这部分未动笔。但是大部分学生不注意书写,潦草,乱划。作文出现些不满的现象。3.成绩分析

7班平均分106.5,优秀人数40,及格人数42人,不及格3人,110以上30人,100分以上38人。8班平均分104.77,优秀人数36.44人及格,2人不及格。110以上19人,100以上35人。通过两个班的成绩对比,8班成绩110分以上的比7班少接近一半。也就看出,八班优秀生欠突出,但是中等生力量多,潜力大。

针对这次的成绩分析,我觉得应该对以下同学引起重视:

7班:房湛,李乙一,李向凯,李江媛,王雨凡,郑陈哲,张和政,朱于昊,刘智源,崔庆轩王永昊这些同学平时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做题不够认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朱于昊有不成作业的情况,但最近表现较好。刘智源背诵课文较慢,单词掌握不够扎实,学习效率不够高。张和政和王永昊上课不爱抬头,听课质量差,学习效率不高。房湛,李乙一不够细心,做题,单词拼写老是出错。郑陈哲,李江媛书写较差,应加强书写训练。

王鹏飞,田烈宁有很大进步,两个同学性格较慢,学习上多加努力会有较大进步。

我们班需要加强书写训练的有:李江媛,景宗学,郑陈哲,张鑫,栾晨阳,田烈宁,李绪萌,朱于昊,王永昊。

8班:张浩哲,孙英骏,崔冉,李梦瑶,鞠笑吟,朱光乐,董兆硕,董鲁豫,张凯越,杨雪茹,高珊,蔡元坤,付浩然,付宇豪。魏明羽,董政,付鸣龙,付宇恒有较大进步。

其中需要加强书写训练的同学有:孙英骏,崔朔,郝欣明,陈志国,付宇恒,赵昱程,付鸣龙,薛云涛。

二、分析原因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基本功方面:书写潦草,单词拼写错误较为普遍。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实,且大部分学生毫无学习习惯而言,记忆知识极难,遗忘知识快,过去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不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句型,语法错误多。

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理解能力不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不能理解通篇大意。

(二)我在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从知识教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还不够扎实。忽视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导致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出现单词拼写错误、基本的语法句型没掌握等现象。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整体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比较弱。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地训练,注意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避免两极分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学生往往仅限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思维方法和知识形成过程的训练,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答题中表现出思维的单向性和片面性,不会针对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英语的阅读教学质量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相应的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要到位,要继续加强对文章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3.从审题答题方法上看,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方法比较薄弱。表现在答卷上主要有:审题不够认真,抓不住题目的中心和关键,答题时丢三拉四,不够全面。学生的书面表达中国式的英语较多,拼写错误也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的训练仍是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以后的英语教学

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将答题技巧始终贯穿于每一堂讲评课中。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三,今后学科前进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1抓好基础知识,强调理解和运用。

基础知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的弱点,在各种考试中,基础知识都是考查的重点。我们对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机械记忆阶段,在加强对单词、短语的听写和背诵的同时,应注重把词汇教学融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a.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重视词汇教学。

单词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只有打好了词汇的基础,才有可能在阅读、写作等方面驾驭自如。在词汇量较大时,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尺度,重点检测基础词汇,对不同类型的单词,可以有不同的要求,避免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构词法的知识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b.创设语境,加强基础语法知识的教学。

语法知识是为使用语言服务的,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它,现在考查使用语言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尤其在语境中的考查,已经成为各种考试中常见的题目。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在语境中教授语法知识,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不同的语法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教授死的语法规则。

2、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个语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同的题材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能力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一定要持之以恒。在篇章教学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学会抓住文章主题句的能力和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另外,篇章的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课本上,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不同题材的文章,加强学生的课 外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

3、加强听力训练和书面表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平时应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强度。不能仅仅依赖课本上的听力材料,还要结合课本给学生一些相应的集中听力练习,尽量按题型多练,使学生熟悉这部分内容,提高考试的得分率。另外,在今后的教学和考前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听力前先审题,避免出现对题目了解不足的造成大量失分的情况。教师要重视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同时在方法上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在学生写作思路上作引导和梳理,对能表达清意思的同学要求他们能增加课外阅读量;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得从课本的基本背诵开始,先解决句的问题,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连句成文。

4、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的指导,提高效率。另外还要规范学生的书写。

5、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3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分析:全年级100分有1人。90分以上有109人,不及格有 59人,30分以下有 15 人。不及格率为14.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解题格式不规范,导致失分。

2、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3、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4、年级低分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可谓毫无基础而言,数学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对于毫无基础的差生而言,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上也很无力。改进措施: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对概念的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这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个不易做好的问题,故要做到备课细致,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3、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让学生独立去揭示结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不要急于抛出结论,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使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

5、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七年级 教师 王泽英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型有选择题、识图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从试题的难易的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坡度掌握的非常适当。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没有怪题、偏题。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共30个选择题,分值为60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30分左右。审题出错,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选择。第二大题是读图题,分值23分,学生观察不仔细,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12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不够明确,不懂得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第四大题是探究题5分,对探究的问题把握不住要点。总体来看试卷出现的缺点是书写不工整,不规范,说明了学生在思想上重视的程度不够。

三、教学建议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历史作为中考学科已经几年了,但从重视的角度看还不够,从试卷来看,学生答题的质量普遍不高,书写不整齐,空白的试卷较多,说明了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到位。

2、要依据《课标》进行教学

《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3、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

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4、注意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

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5、加强对读图题和材料题的训练

加强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解读、分析、提取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抓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句和前言、引文出处的信息,要求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高三历史备课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5

嵩阳高中

一、存在问题

1、一本上线人数13人,六个学科位居第三,但三本上线人数六个学科位居倒数第二,上线人数较少,与兄弟学校相比差距较大。

2、一本三本扑捉率较低,一本仅捕捉3人,三本捕捉105人。

3、教师存在问题:(1)课堂讲的多,管理少,与学校倡导的三分教七分管有较大差距,课堂效率低下。(2)知识讲得多,规律总结的少,方法指导的不到位。(3)作业布置的多,检查落实的少。

4、学生存在问题(1)选择题审题解题能力差,基本史实不清,失分较多(2)主观题A、对时间概念把握不准,不能按题目要求答题,存在大量的答非所问,不知所云离题万里现象严重B、答题不能几近规范,没有做到要点化,缺乏中心词,没有给分点C、答案书写,布局缺乏美感。

二、改进措施

1、抓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使学生肚子里有东西。

2、把课堂还给学生,基本史实,基本概念通过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把握理解掌握,老师讲方法,讲解题规律和技巧。

3、训练时,对基本概念,事件要反复练。

4、注重讲评环节的通(相关知识复习)透(练一处过关一处)。

5、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6、抓好踩线生,提高三本上线人数,提高扑捉率。

三、一测目标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6

高二历史备课组

一、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

考试内容: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Ⅰ卷历史选择题有30小题,共60分;第Ⅱ卷历史非选择题有3题,共40分。题目设计以材料型为主,材料的呈现方式有文字资料、数据统计图表、图片等,注重创设新情景,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1、考点覆盖面比较广,重视创设问题情景,以理解、运用方式考查课本内容。

选择题部分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侧重考查历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文并茂。材料型选择题占多数,符合高考命题的改革趋势。试题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了现行历史教材,但又不囿于历史教材,尤其是不囿于教材的具体知识和具体表述,而是试题语言与课本语言若即若离,挑战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移情设景,整合课程资源。

2、重视对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

为了适应高考的趋势,材料解释题比重加大。不但非选择题采用材料型,选择题也较多地采用材料型,把教材现有的知识点置于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中来考查,显得新颖、活泼。同时也设置与教材基本没关联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上学到的思维方法作答,体现学生的能力与素养。重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考查,试题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历史考查回归课本以及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命题趋势,对下一阶段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三、学生答题存在问题

1、课本知识不够扎实,尤其是一些史实不能准确有效掌握,基本史实掌握不牢。31题主要考察梭伦改革,问题设计紧扣材料,新颖灵活。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回答层次逻辑性强,阐述观点表达准确,充分体现“三化”,基本史实识记到位,得分集中于10分左右。但有一部分学生历史基本功欠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审题出现偏差,如问题1,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弄不清要回答什么?②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储备难以达到考试要求,以至于回答问题张冠李戴,回答非所问。③不能紧扣材料作答,提取信息能力有待于加强。不少学生回答离题万里,不知所云。④综合概括能力不强,特别是对教材的知识综合归纳不够准确、到位,教师应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这方面的要求。

2、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32题综合概括能力要求较高。从答卷情况看,考生普遍得分较低(4——9分),主要问题如下:①审题偏差较大。不能很好地从问题中挖掘隐含的时空限制,问题回答缺乏构思,层次感不强。②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差,对材料中的观点不能准确根据、归纳。③知识迁移能力较弱,不能自然地将材料与教材相关内容相联系,导致的问题是无从下手,反映出学生对课本教材相对生疏。④综合概括能力有待加强。

3、阅读和答题技巧有待提高。33题主要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大多数学生不会概括提取的有效信息,提炼观点,准确作答。对基本史实掌握不好,语言不精炼,表达不准确。

四、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运用。对通史知识应全面掌握,在教学和复习中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即点透就是每个考点都要作透彻的分析,线通,就是对历史发展线索全面准确的把握,古今中外纵横联系。面全,就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特征要有客观把握。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弄清其内涵和外延。

2.关注新高考。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特别是阅读长度大的历史材料及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审题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3.精选典型题目进行定时定量的训练。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重在评讲,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总结规律性,讲究实用性。

4.讲练评与练讲评结合。讲练评是教师具有导向性的复习,练讲评是带有检查学生学习状况的针对性复习。

5.切实抓好文字表达训练,指导要点式作答,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养成运用学科语言回答问题的习惯,规范答题。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得分。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篇7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D)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使用磨制石器③使用天然火④学会人工取火⑤过群居生活

⑥生活的集体叫“氏族公社”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3、大汶口原始居民的遗址是在(A)A、陕西省 B、云南省 C、山东省 D、浙江省

4、“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D)A、氏族公社的公有财产被破坏 B、氏族公社内部发生了贫富分化

C、部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战争 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C)A、《道德经》 B、《韩非子》 C、《孙子兵法》 D、《孙膑兵法》

6、秦朝统一后,把下列哪种文字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A)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7、秦始皇在中央设臵的主要官职不包括(D)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马

8、下列历史典故或成语,与“楚汉之争”有关的是(A)A、破釜沉舟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纸上谈兵 D、孟姜女哭长城

9、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全国推广最早开始于(D)A、西周分封时 B、齐桓公称霸时 C、商鞅变法时 D、秦始皇统治时

10、下列制度中,哪一项不是西周时期的?(A)A、禅让制 B、奴隶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1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A、黄帝 B、禹 C、蚩尤 D、尧

12、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C)A、尧时期 B、舜时期 C、禹时期 D、神农时期

13、位于今天淄博境内的早期人类是(C)A、大汶口人 B、龙山人 C、蓝田人 D、沂源人

14、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A)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朝开始的?(B)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6、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加一个月,这种较完备的历法是哪 朝的?(B)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17、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A、西到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长平,东到临洮 D、西到临洮,东到长平

18、历史上说的“三家分晋”指的是哪三家?(A)①韩 ②赵 ◎魏 ④秦 ⑤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9、铁制兵器取代了青铜兵器是在(A)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20、人们常把“秦皇汉武”并称,其主要原因是(C)A、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B、推行郡县制 C、发动大规模战争 D、修筑长城

二、填空题(12分)2l、北京人用打制石器,但己掌握使用自然火的技术。北方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22、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与商周同时,我国另外一种著名的青铜文化是。

23、齐桓公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 ”为号召,扩充疆界。

24、“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是论语的言论;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25、汉武帝接受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26、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是,战国末期楚人 写了抒情长诗《离骚》。

三、列举题(16分)

27、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兵家的代表人物。(每家至少1位)

28、列举秦朝疆域四至。

29、列举西汉时期三个有作为的皇帝。汉高祖刘邦 汉文帝 汉景帝 汉武帝刘彻

30、列举西汉时期两项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

3l、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著名的战役。

四、材料解析题(10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二:“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六王毕,四海一”指什么事件?材料一中写到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建筑?

(2)“戍卒叫”指什么事件?在何时何地提出了材料二中的口号?

(3)材料二中的口号含义怎样?标志着什么?

(4)导致材料二中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意义?

(5)材料二的事件失败以后,还有谁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斗争?

五、简答题(12分)

初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篇8

第Ⅰ卷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

A.广东 B.湖南 C.云南 D.陕西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

4、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

的杰作。而大约70前的我国原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

叹,看右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

居民的房子:( )

A、半坡原始居民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

5、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们祭拜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8、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9、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 )

A.黄帝打败炎帝 B.尧让位给舜

C.舜传位给禹 D.禹传子,家天下

10、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1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12、右图是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对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封的都是同姓家族成员,外人不能被分封

B、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C、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的统治

D、分封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13、夏商西周时期高高在上的奴隶主为了统治广大的平民和奴隶,采取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

①暴力镇压 ②实行分封制 ③礼仪教化 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参考右图你认为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

是( )

A.尊王攘夷 B.卧薪尝胆

C.退避三舍 D.纸上谈兵

15、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

①齐国 ②楚国 ③燕国 ④韩国 ⑤赵国 ⑥魏国 ⑦秦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⑦

16、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17、在战国时期,六国为了共同抗秦,南北之间进行联合,称为“合纵”,但最终未能抵挡住秦国的进攻,原因是:

A.秦国力量的强大 B.各国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不能团结一致

C.合纵家的才能不行 D.连横的策略更加灵活

18、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反映个体生产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9、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

C.当兵建立军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奖赏

20、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

A.陶器上的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23、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24、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老子

25、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

A、因材施教 B、以“德”教化人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

26、在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当时国家是实现了统一,人们有言论自由

B、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地冲击,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期

C、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D、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

2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28、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图,你认为它不是什么:( )

A、一种乐器

B、一种青铜器

C、一种礼器

D、一种武器

29、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也具有这一特点的是 (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30、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

A.他在战争中立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

延安市实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初一历史 命题人:柴改莉

注意:

卷面得分

卷面书写分:语、英、政、史各占3分,数、理、化、生、地各占2分

评分标准:①书写规范、字体美观、卷面整洁得3分;②书写认真、字体工整、卷面清洁得2分;③书写较认真、卷面较整齐清洁得1分。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31、探究实践,请你参与:(10分)

根据上面的图片,你能说出了解历史有哪些途径吗?(6分)你认为哪一种途径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为什么?(4分)

32.走进历史,感受古人:

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请回答:

(1)看图片1和材料一中“立木取信”的故事,说说商鞅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2分)这对你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示?(2分)

(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看出商鞅还具有什么精神?(2分)

(3)请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谈谈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2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3分)

33、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新学期刚刚开始,才升入初中的学生比较调皮。特别是延安市宝塔区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上课说话,下课打闹,口出脏话,乱扔纸屑,顶撞老师,简直是无法无天。班主任召集班干部开会商量对策。

纪律委员说:“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必须采取措施,我建议实行重罚,违纪一次罚款十元,教室外罚站一天,再罚值日一周。”

班长说:“我主张以批评教育为主,我们可以制定班规,让每个人去遵守,谁违犯了,我们可以批评他,规劝他,帮助他,让他慢慢地改正过来。”

卫生委员说:“我们也不用罚,也不用管,随他去吧,慢慢地也许就会变好了。”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并指出各学派的主张?(6分)(列表另加2分)

(2)你认为对待这样的事情采取怎样的措施管理更好呢?(畅所欲言,但要合情合理)(2分)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2009—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C D C B A D D A C A B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D C A B B C B A A B D A D

二、非选择题

31、探究实践,请你参与:(10分)

途径:文字、遗址、文物;

主要途径:文字,因为最丰富、最详实。

32.走进历史,感受古人:(17分)

(1)为了取得人民的信任,让变法深入人心(或为了取信于民,类似这样的意思即可)(2分);做人要诚信(2分)

(2)创新精神(或不墨守成规,或不守旧,敢作敢为、与时俱进等均可)(2分)

(3)主要内容:

①编制户口,加强刑罚(1分);

②奖励耕织 (或奖励生产)(1分);

③奖励军功(1分);

④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1分);

⑤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1分);

⑥统一度量衡(1分)。

商鞅的新法规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子弟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因此这些贵族反对他。或简单表述为:因为变法奖励军功这一内容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2分)

(4)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3分)

33、运用所学,解决问题:(10分)

班干部 学派 主张

纪律委员 法家 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班长 儒家 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卫生委员 道家 既反对“礼”,也反对“法”治,提出无为而治

(1)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篇9

(一)基本情况

纵观今年初一历史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 度来考查学生。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掌握了广泛的历史知识。

(二)具体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失分最高的是第11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封建社会了解不太清楚。其次是第5、18题,主要是这两题不在课文正题中,没有扩展,有点偏题。

2、非选择题。本题共有21、22、23三道大题,主要考察了齐桓公改革,商鞅变法和秦王扫六合等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21题做的不是很好,主要问题出现于学生材料分析不到位,有些古文不太理解。特别是21题的材料二,学生不求甚解。有的答成分封制,有的空着失分很多。从这些题可以看出,学生做自由发挥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第23题的4个问题中,第4题学生做得不好,不能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始皇。有的即使评价了,但是没有做到有理有据。

3、简答题。本题共24、25、26三题。25题秦疆域的西边答的不好,与长城西端相混。26题比较不错,部分同学容易把此题与材料分析的23题中的第3题相混。

(三)综合分析

1、覆盖面广:20道选择题涉及1——15课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领域。

2、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将历史知识与课文中的插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如第2题。

4、本次考试优秀率 40% 及格率 75%平均分为73.65

(四)教学反思

针对此次评卷工作中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重视学习,深入研究探究教学。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归纳、辨析判断的能力。

3、在学习中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多问、多探讨,强化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篇10

本次期中考试结束后,我对语文试卷先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次考试的内容非常全面,都属于课本范围。难易程度方面,在基础题上像:默写,病句,标点符号,古诗古文等,这都是课本课程内容,难度一般;但在阅读理解部分,有部分题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失分较多,基础题大部分同学掌握情况较好。

由于经过上次月考总结,我在基础题部分下了很大功夫,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课上巩固知识较多。并且留了一定的复习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复习空间。阅读理解部分,我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学生必须先有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基础,才能启发学生理解思考。在课上,我也经常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启发他们思考。由于学生大部分基础较差,并不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艰苦奋斗的过程。但在病句和标点符号题目当中我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给学生讲解。在期中考试后的时间内,我会让学生加强对病句和标点符号题目的理解和运用。

在本次期中考试成绩上,我个人认为135、136班,具有很大的进步。上一次月考成绩不佳,可能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与我的磨合,在成绩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本次的四校联考当中,两个班的平均分在教师排名中是占第四名,在本校的班级排名中,135、136班,分别居于初一年级的第五名和第六名。并且两个班的平均分都是在76分以上,两个班的平均分差距并不大。135班本次参加考试人数为49人,90分以上有2人,及格率为77%,不及格人数有11名。136班参加考试人数为55人,其中90分以上有6人,及格率为60%。不及格人数有22名。由此可以看出,135班语文成绩方面,尖子生并不多,但中坚力量稳固。136班处于极端化状态,尖子生是有的,但拖后腿的差生人数太多。因而导致,136班成绩低于135班。

上一篇:私人古筝教学大纲备份下一篇:公司管理提升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