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和特征

2024-07-20

案例和特征(共8篇)

案例和特征 篇1

·缘起

美国零售业改变

交通与土地利用型态的变化

1965 州际公路法案通过

百货公司关系企业的融资并购与接收

商业用地数量与消费者购买力不成正比

商店街换成带状经营方式

·美国商店街计划简介

目的协助老旧商业区进行更新,再发展老旧社区,政府干预,民间参与的机制。

自助人助、由近而远的综合性计画

原则

居民自决,采取一个民主的原则,由商圈的民众来一起参与。

商店街计划简介

州商店街计划是国家商店街计划的骨干,主要的任务系配合『国家商店街中心』活动,协助开发市区更新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以及担任社区商业区更新事业的前导和开路者.·商店街计划推动流程

(1)计划规划

整体的规划,配合各州的需求与考量,协助州政府规划商店街计划

(2)申请

不是每个商店街都有机会,因此由各州内地方组织提出申请,也使得每个商店街有自主的意愿。

配合事项:

-承诺地方未来相关财源的支持与商店街推动手法的落实。

-参加「国家商店街中心」训练课程等。

(3)示范点评选

州政府人员协同「国家商店街中心」专家执行评选,了解商店街的特色,专业性长处在哪里。由全州众多角逐中,挑选最具成功潜力的地区。在台湾,商店街通常都是挑选出来的。

(4)甄选主街经理人

甄选方式:由州政府人员协同「国家商店街中心」专家协助已获选之示范点之地方组织甄选。聘请经理人,他将成为管理商店街的开发。

角色:负责未来计划之整合与推动。

(5)计划展开

商店街经理人协助地方组织以组织、设计、推广、经济重建要点组成四大委员会。组织负责推动不同的工作。设计负责创造一种概念和特色,推广是最重要的,因为他的能力也最强,他们负责把商店街推广,负责广告,活动等。最后一个委员会是经济重建,负责区域重组。

(6)其它资源配合·商店街模式-四大要点

需要由政府,民间,商家来配合。

(1)组织

组织人员:不同与公司,它集合了有志一同的商人、屋主、地方政府、其它有兴趣之团体与个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团体。结合了不同组织的人员,整合了资源,是一个关键性的工作

协调者:商店街方案经理。

(2)推广

利用其组织资源,推广闹区成为单独、统一的商业区。有助于吸引消费者并强化商店街成生气蓬勃的商业中心。

生存之道:同时改良本身形象、潜在消费者与投资人投射的形象。

(3)设计

良好的设计是闹区重振计划各方面的基本条件。能吸引消费者,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印象。台湾商家从街道,家具,招牌,人物,歌曲整套设计,充分吸引消费者的消费。

设计理念:不一定是「纯粹」的保存模式,并且能利用、提升每栋建筑物内高级设计元素。

(4)经济重建

商业街的真正目的,是要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影响到其他方面(文化,社区)的发展。

希望改变闹区「作业」方式,恢复商店街过去十几年来失去的许多元素。

·商店街模式-八项原则

(1)全面性

单独项目无法重振一个闹区或商业圈。

发起一连串活动能获社区支持且长久进步。

(2)渐进式

小工程也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地方领袖凝聚共识

凝聚并展现基层群众的参予。

建立地方重振闹区的能力与决心。

(4)官方与民间合伙

每一项商店街方案都需要官方与民间的支持并借助双方的专长。

(5)认定现有资产并资本化

希望各个社区有办法组织并利用他们特有的贡献。

地方资产是商店街创业计划成功的基石。

(6)重视品质

门面设计到推广活动

绘图到特别活动

(7)改变社区态度

改变社区的态度与习惯是商业区复兴的基本条件。

仔细规划商店街方案有助于创造典范,改变大众认知并进而支持重振过程。

(8)行动取向

商业区外观、活动持续而且看得见的改变可以强化正面改变的认知。

初期小规模但明显的改变措施可以让商人与社区民众知道振兴活动逐渐展开。

·商店街计划历程 与阶段变迁

(1)催生阶段

此阶段正当再造计划已完成,组织也建立不少合作伙伴,而且在社区中建立了可靠的形象。

(2)成长阶段

老旧的商业区所需要的重大投资计画都在此阶段发生。

(3)管理阶段

组织持续操控市场,并协助该区进行必要性的经济调整,持良好的运作,组织会持续刺激该区外观上的改变与其经济上的革新。

国外社区商业街发展特征

西方各个国家的社区商业,虽然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社区商业的功能。国外社区商业是为了适应城市居民郊区化而建立的,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

社区购物中心提供的商品包括便利品和选购品,主要有杂货、食品、衣服、鞋帽、家具、家电、建筑材料、药品、珠宝饰品、礼品、酒类等,商品的档次要根据所服务社区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以中档品为主。而服务功能包括,银行、邮政、电信、图书馆、警察所、医疗

中心等公共事业,也包括干洗、修鞋、裁剪、洗车等日常服务。社区商业中心又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许多流行的娱乐设施,如雕刻、滑冰场、电影院、健身房、摄影、旅游代理等。另外,各种类型的餐饮服务,也是社区商业中心的功能之一,快餐、酒吧、咖啡屋等不仅解决了人们购物、娱乐过程中的饮食问题,也是朋友们约会、休闲的良好场所。

(2)社区商业中心的业态构成。国外社区商业主要是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形式,购物中心和连锁组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购物中心的核心店基本上都是知名的连锁企业,例如,美国的沃尔玛、日本的大荣等都是它们国家许多社区商业中心的核心店,社区购物中心靠它们来提升对附近居民的吸引力。除核心店外,中心内还汇聚着各种不同规模、不同业种的专业店、专卖店,它们也多是连锁经营。各种连锁经营品牌是支撑社区商业中心的骨干力量,是社区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社区商业的开发,国外社区商业的开发都是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进行的。其中,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政府对社区购物中心的开发实行强有力的控制,开发者须与地方当局结成共同开发的伙伴关系。而在美国,政府对社区商业开发的干预要少得多,主要是一些私人开发商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开发。

国外社区商业的开发商主要有大型零售商、专门的商业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甚至是保险公司、基金会等。商业企业和地产物业公司联合开发的做法也比较普遍,如澳大利亚的C.lesMyer,日本的太丸、伊势丹、高岛屋等大零售企业和当地地产物业公司联合建设的社区购物中心在上述国家到处可见。国外社区商业中心一般都实行开发和经营分离的做法。开发商负责前期开发,经营商负责租赁经营,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

(4)社区商业的布局与设计。国外社区购物中心都有严格的设计布局,其目的是使购物中心的任何一部分都能吸引大批的购物者。购物中心重视对承租户的科学组合与安置,核心承租户对引导人流起关键作用,占总购物中心面积的约40%,其位置最先确定。对普通承租户的位置安排,充分考虑他们之间亲和力的不同,一些经营项目需组成群体以增强吸引力,而另一些经营项目必须相互避开。一般来说,国外的社区商业中心,会把四种类型的经营项目分别汇集在一起,一是男士用品店,包括男鞋、男装、运动用品等应当集中布置。二是女士用品店和儿童用品店,应该集中在一起,便于消费者进行价格、颜色、款式的比较。三是食品零售店,包括肉店、鱼店、面包店等。四是个人服务,如干洗店、修理店等也要集中布置。国外社区购物中心在总体布局确定以后,还充分考虑商店的装饰效果,承租户的平面布局和庙面装饰需要在统一和个性之间维持一种平衡,既要有必要的控制,保证所有商店具有整体性,又要避免标准化的设计,提供给承租户表现个性的机会。

(5)社区购物中心的承租关系。国外社区购物中心的承租关系主要有以下特点:出租期限的长短跨度很大,从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租金通常在每季度的前几天支付;考虑到通货膨胀问题,大多数购物中心都每隔5年左右,对租金进行重新审议;社区购物中心一般禁止承租户自行对商店进行转让。

租金是承租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承租面积的大小和承租的具体位置不同,以及各承租户经营的商品品种和利润不同,并非每个承租商都交纳同样的租金。收取的租金一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按面积收取,称为保证租金;另一部分按总营业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总营业额的计算通常每年进行一次,对营业额收取租金的比例取决于承租商的平均费用、商品价格、利润率等相关因素。

(6)社区购物中心的管理。国外社区购物中心有统一的管理者对租户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是一种管理者集中管理、承租户分散经营的模式。

社区购物中心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长期地维持和加强社区购物中心的经济效益,维护商业中心的建筑物和设备,同时与有关各方保持良好的关系,保证购物中心在社区中有良好的商誉。社区购物中心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物业管理,包括卖场环境设备的维护、安全保卫管

案例和特征 篇2

关键词:地理,案例教学,特征,实施

在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下, 地理案例教学己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法己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和关注。地理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地理案例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选一个合适的案例供学生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说, 地理案例教学运用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成为困扰很多教师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案例教学法 (Case Study) 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 (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 教授创立, 他在《合同法案例》一书的前言中说道:“被作为科学的法律是由原则和原理构成的。每一个原理都是通过逐步的演化才达到现在的地步。换句话说, 这是一个漫长的、通过众多的案例取得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案例。因此, 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 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判例。”在这里, 他强调了案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教学, 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

二、地理案例教学的特征

地理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 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1、教学过程开放

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 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案例教学是围绕着一个案例展开的, 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在这过程中, 许多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如从图书馆、INTERNET上学会了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资料信息, 能力得到了提高。

2、学生自主学习

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 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 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 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案例教学中, 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 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

3、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 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 主动提出问题,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思想的方法。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 相互渗透, 相互支持。如一些实际中的问题, 温室效应、人口问题、城市化等, 其中包含有核心部分和次要部分。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 把握案例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 发展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地理案例教学的实施

高中地理教学法的实施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地理案例的选择——这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前提

案例选择要求首先是地理案例的针对性, 案例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定的, 能反映地理事象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其次是地理案例的真实性, 客观性, 案例必须来自地理事实, 符合客观实际。再次是地理案例的适时性, 案例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是地理案例的实用性, 案例须与现实生活紧密有关, 特别是从家乡地理事象中选取的案例最受学生欢迎。总之, 选择地理案例时, 既要考虑案例的质量, 又要兼顾学生的自身素质, 更要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2、地理案例的运用——这是实施地理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

(1) 提出地理案例——引导、确定研究主题

地理案例的提出方式多种多样, 有印发地理文案材料、教师学生描述、多媒体展现、模拟实际情景、现场参观考察等。案例提出的动机有提供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研究, 或印证知识点, 加深理解, 或引发学生拓展, 培养地理创新能力。

(2) 讨论地理案例——解决问题

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将案例的内容与相关地理知识、地理原理联系起来, 研究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造一个“整体参与、充分民主、鼓励竞争”的开放式课堂,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彻底获得“自由”,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以致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有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等。

(3) 评价地理案例——拓展, 培养地理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对地理案例讨论作出评价, 指明其中的关键问题;也可以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我评价;或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 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 让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 进行深入思考。

下面以有关《京都议定书》的一则案例来说明以大气环境保护为内容的学习。

第一步提出案例——引导, 确定研究主题。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这一议定书规定, 在2008年至2012年间, 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 其中美国削减7%, 欧盟8%, 日本6%。今年3月, 美国政府决定不履行《京都议定书》, 并借口称, 如果发展中国家不作出削减排放量的具体承诺, 美国绝不会在议定书上签字。

启发学生思考:材料涉及哪些地理知识?有哪些问题值得探讨?学生思考、讨论后, 确定探究主题。

(1) 论通过《京都议定书》的环境背景?为何二氧化碳增多使全球气温升高?

(2) 二氧化碳增多原因?为何规定主要是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削减?

(3) 对美国政府不履行《京都议定书》, 你的立场怎样?为什么?

(4) 对全球变暖的事实, 你认为人类应该给以怎样的态度并采取哪些措施?

第二步讨论, 解决地理问题。学生个别思考,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互相补充完善, 最终达成共识。如问题 (3) 可组织学生扮演美国政府、专家、发展中国家等不同角色进行辩论, 从而展示学生才华, 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增强了他们环境观和全球观。

第三步拓展, 培养地理创新能力。

讨论:对于“大气保温气体使全球变暖”这一论题, 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支持大气保温效应增强的观点, 二是反对大气保温效应增强的观点 (观点列举略) 。你的看法如何呢?简述理由。

四、结论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 是共同探究的过程, 是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上的体现过程。地理案例教学更加符合系统教学的要求, 提倡敢于大胆进行“缺漏”教学, 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 有可能终生都能记住的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南月省, 叶滢.中学地理教学[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隆瑞.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1.

[3]卢文石.中学地理教学参考[M].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2004.

[4]许定龙, 郑伟大.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原则和应用举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2, (4) .

[5]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6]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案例和特征 篇3

摘要:[目的/意义]探讨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的特征和中介功能,思考其能够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带来哪些启示。[方法/过程] 对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的特征进行概述,以InnoCentive为例分析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的中介功能及其实现。[结果/结论]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有助于企业与学术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为科研工作带来诸多启示。学术部门应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开展科研创新,可借助开放创新中介网站进行科研选题、产学合作关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思维激发等。

关键词:开放创新 创新中介 中介网站 中介机制 科研 InnoCentive

分类号:G312

引用格式:韩颖颖, 樊文强, 王志博.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特征、案例及启示[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1): 47-52.[引用日期]. http://www.kmf.ac.cn/paperview?id=11.

1 引言

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系由技术创新理论演化而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仅仅依靠内部研发部门进行创新活动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H. Chesbrough在“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一文中正式提出开放创新这一概念,指出“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的创意,由内、外两条路径通向市场”[1]。开放创新提倡企业充分利用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和力量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创建新产品、新市场,或提高创新效率[2]。同时,在开放创新环境下,自主创业、初创企业的发展也更加活跃。开放创新强调外部知识资源对创新的重要性,因此企业与外部的有效连接和交互对开放创新十分关键。

在企业外部,大学和科研机构是主要的知识资源来源,利用学术部门及其科研人员的专业才能开展技术创新对企业尤为重要。开放创新主要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定义,实际也可以从学术部门的角度来看开放创新。对学术部门而言,也可以充分利用内外部的各种资源和力量来解决科研难题,提高科研效率,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可以说,企业与学术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对技术创新和科研创新来说均十分重要。

开放创新是多主体参与的创新过程,除了企业和学术部门,社会大众、投资人、政府等也不可缺少。为了促进开放创新,出现了多种旨在将各种资源聚集在一起,促进彼此建立连接,从而共同创新的平台和环境。这些平台和环境在开放创新的过程中扮演着创新中介的角色,存在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或产业创新系统中[3]。在具体组织类型上,创新中介包括行业协会、商会、科技园区、企业孵化器、研究联合会、技术转移中心等组织[4]。

随着技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知识资源更加网络化、多样化且具有高流动性以及大众参与对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创新系统的开放性和灵便性需要增强,这对创新中介提出了更高要求。伴随着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发展潮流的兴起,各种众创空间不断涌现,包括“交流社区+开放办公” “线上媒体+线下活动” “创业教育+联合孵化” “开放技术平台+产业资源支持”等多种运营模式[5]。这些创新创业平台将创业者、知识工作者、投资人、企业、学术部门、社会大众以及政府部门等聚集起来,为各主体之间的连接和交互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纯线上或以线上活动为主的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也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依托网络虚拟空间,能够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将世界范围的创新和知识资源聚集起来,为开放创新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服务。本文首先对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的特征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以InnoCentive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初步探讨开放创新中介网站对学术部门科研活动的影响和启示。

2 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的概念和特征

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是指通过互联网为开放创新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平台,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一种开放创新平台。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是开放创新平台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与其他创新中介一样,其主要作用在于:①构建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桥梁,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纽带;②提供有助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产学研相互合作的中介服务,形成开放创新、协同创新的支撑环境[6]。与其他创新中介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其中介功能主要基于网络环境实现,能够广泛连接企业、科研机构、大众、投资者以及政府等创新主体,通过网络来实现各创新主体的关系建立、交流互动和合作过程管理。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与各创新主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具有动态开放、服务便利、灵活、跨区域、网络覆盖范围广、知识资源丰富、活跃度高等特点。对企业来说,企业对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利用创新中介网站对外寻求帮助,一方面使技术创新继续进行,从而减少项目搁置造成资金浪费;另一方面,通过与外部资源的相互整合,加快创新、提升创新质量。实际上,企业也可以通过自建网络平台或者借助公共社交网站对外发布信息,寻求外部资源进行共同创新。但企业门户网站受众较小,主要是门户网站的访问者,会错过大量潜在的优质参与者,甚至导致无人问津。在Facebook、豆瓣、微博等社交网站上发布任务,相关信息很容易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中,无法与优质参与者建立连接。而专业的开放创新中介网站聚集了大量各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汇集和对接,从而提高成功率、节省成本。同时,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的空间,网站用户在此分享想法,产生思维碰撞。

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不少具有开放创新中介功能的网站,如InnoCentive、Marblar、Innoget、Presans、Inpama、GenIE等。这些网站在所面向的产业领域或服务对象上各有侧重,在服务机制、服务范围上也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InnoCentive集中于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开放创新中介服务;英国的Marblar的目标是“使科技发现得以应用”,科学家可在该平台发布他们的科技成果,寻求这些成果的实际应用途径;西班牙的Innoget旨在将需求发明发现的人与生成发明发现的人连接到一起;法国的Presans提供一个搜索引擎,帮助用户在包含百万计专家的专家库中寻找匹配的合作者;德国的Inpama帮助科学家和发明者将他们的专利应用于市场;印度的GenIE提供了一个分享思想和寻求合作的平台。

企业和科技人员是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的重要用户。有的网站以企业用户为主导,即由企业来发布创新需求,科技人员提供解决方案,代表网站有InnoCentive。有的网站以科技人员为主导,即科技人员发布自己的发明发现,其他用户来提供商业应用方案,代表网站如Marblar。有的网站则没有明确的主导方,企业用户、科技人员及各类用户都可以基于兴趣自愿参与创新活动,自发寻找创新成果、实现转化。前两种网站可称为众包模式,后一种网站可称为众创模式。众包是由明确的发包方(创新需求方)发出创新需求,大众承揽创新任务或寻求解决方案的特定模式;而众创没有明确的发包方,也没有明确的承揽任务方,主要是基于某一平台自愿参与创新活动[7]。

在我国,也存在一些供发布任务或需求,寻求参与者或解决者的中介服务网站,如猪八戒网、任务中国、微差事等。但这些网站中发布的是低创新性和低技术性的任务,大多没有太高技术门槛,或者是常规性的技术任务,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这些任务与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中的技术创新、发明发现有着本质的区别。下文对开放创新中介网站典型案例InnoCentive进行介绍,重点对其中介功能的实现方式进行分析。

3 开放创新中介网站的功能及其实现——以InnoCentive为例

InnoCentive由世界著名制药企业美国礼来公司于2001年创立,名字取自innovation(创新)和incentive(激励)的组合,是较早实施以奖励激励为机制的众包网络社区之一,现在已成为以化学和生物领域为重点的有影响力的开放式创新中介网站。该网站定位于将全球领先企业的问题与顶级科学家相对接,各取所需。网站用户分“求解者”和“解决者”两大类,其中求解者又包含政府、非盈利机构、合作伙伴、公司4类,需交纳一定的会员费才可访问和使用平台;解决者面向的是公众群体,可以免费注册,但主要为科学家、工程师和各类科研人才。从其网站信息可知,InnoCentive目前聚集了来自世界近200多个国家的20多万名问题解决者,其中包含众多科技人才,该网站的求解者包括NASA、波音、宝洁、礼来等大型机构和跨国企业。

创新中介必须拥有某些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替代的功能,否则供需双方会撇开创新中介进行直接连接[8]。创新中介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向供需双方展示其价值所在。 J. Howells将创新中介最常见的功能概括为以下10项:①预测和诊断;②检测和信息处理; ③知识加工和知识组合;④把关和经纪;⑤测试和验证;⑥认证;⑦鉴定和规范;⑧成果保护;⑨商业化;⑩结果评价[9]。InnoCentive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新型创新中介,也具有创新中介应该发挥的重要功能。本文将InnoCentive的创新中介功能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并对各功能的实现机制进行介绍和分析。

3.1 帮助求解者获取外部创新资源

在开放创新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大量潜在的外部资源至关重要,InnoCentive为创新求解者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外部资源,即顶尖的科学家。传统模式下,企业与科技人员合作关系的建立是基于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的;而在InnoCentive这类网站模式下,企业与科技人员合作关系的建立则是基于动态的网络关系。前者可以被认为是从强人际关系转换而来的合作,关系构建成本较高;而后者可以被认为是由弱网络关系转换而来,关系构建成本要低很多。而且,基于网络关系,企业可接触到的外部创新资源的数量更大、范围更广、类型更多样,这无疑对企业创新需求的高效满足提供了有利条件。

截至2008年,64家求解者共在InnoCentive上张贴800多个挑战任务,其中348个已由 16 500个解决者解决[8]。2015年1-10月,共发出50余项挑战任务,接受某项挑战的解决者人数分布在200-300人之间,最高达到650余人。从每项挑战的参与者所在地区分布来看,参与者遍及全球各地。可见,InnoCentive可以帮助创新求解者接触到世界范围的外部创新资源,并吸引大量人员参与问题的解决。

3.2 对需求信息进行把关与处理

进行创新需求的表达是实施开放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InnoCentive可以帮助求解者进行有效的需求表达。求解者在公布挑战任务前,会先将挑战发给InnoCentive。InnoCentive会先对创新需求进行处理后,再把挑战张贴出来,包括每项挑战的简要说明、相关要求、截止日期、奖酬方法等。

据InnoCentive首席执行官D. J. Car-roll介绍,InnoCentive的雇员主要是各业务领域的学科专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求解者分析其所面临的难题并准确描述该挑战,并吸引更多科学家(解决者)的关注[10]。依靠自身在特定领域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InnoCentive能够准确界定求解者面临的问题。InnoCentive将挑战分为意念、理论、实践、电子化实践四大类[11]。意念挑战是指一种想法的头脑风暴,比如新产品、技术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法等。理论挑战不同于意念挑战的是,理论挑战需要解决者证明方案是否可以转变为最后产品或者能否解决问题,理论挑战的任务持续时间长,同时酬金也相对意念挑战更高。实践挑战要求解决者对求解者的问题提供进一步的具体解决方案,并运用到实际中。解决者会被给予更多的时间去阐述草拟的方案,同时报酬也会上升。电子化实践挑战中,企业通常已经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只是需要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

3.3 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

除了帮助求解者准确发布需求信息,InnoCentive还会帮助求解者对返回的解决方案进行质量和有效性方面的评估。根据挑战任务的说明,解决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将由InnoCentive的员工进行审核,如果满足标准,解决方案被提交,将从众多的方案中挑选最优方案,只有有效的或者最佳的解决方案才能够得到奖励[8]。InnoCentive凭借自身的知识对解决者提出的方案进行准确评价和评估,一方面可以保障第三方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求解方选取解决方案的效率,从整体上提高开放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3.4 保障求解者与解决者进行有效沟通

求解者的需求可以在InnoCentive上进行某种程度的公开发布,但解决者的解决方案则需要有特定的保密措施。为了确保求解者与解决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提供有效的信息保护,InnoCentive创建了供问题求解者和某个问题解决者单独沟通的黑箱。双方之间的沟通,其他参与者无权查阅。但InnoCentive有权检查任何一个黑箱的任何交互过程,以便及时发现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InnoCentive长期的服务历史和著名的客户案例,增加了双方对其的信赖[10]。作为两者的桥梁,InnoCentive的科技团队同时也负责回答解决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问题。

3.5 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

处理好求解者与解决者之间的信任问题,是开放创新中介网站面临的重大挑战。其一是与酬金奖励相关的信任问题。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可以帮助求解者吸引大量解决者参与到挑战任务中,求解者会根据具体的任务类型和难度提供酬金,酬金在500美元到100万美元之间不等。为此,InnoCentive需要确保求解者具有支付解决方案酬金的资金,并确保酬金可以发放到有效方案提供者手中。与传统的一对一合作不同,基于InnoCentive的众包式开放创新中,一项创新问题会被多个解决者同时解决,会产生多个解决方案。而只要是有效的解决方案都会得到奖励。为此,InnoCentive需要对解决者提供的方案进行准确评价,将所有符合标准的解决方案均呈递给求解者。同时确保每一有效方案提供者都可以得到事先约定的奖励,防范求解者不支付承诺的奖励,或者进行不合理支付。

其二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信任问题。问题求解者发布问题后,会提供一个摘要给所有问题解决者,便于其浏览。问题解决者在决定加入解决者行列前,可以了解所需解决问题的摘要、参与解决的人数等信息。问题解决者在申请解决问题之后,InnoCentive会提供一个法律文书,要求问题解决者在线签署,完善个人信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知识产权等[12]。只有在签署协议并同意协议当中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之后,解决者才有权了解到挑战的具体细节和要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双方的沟通在特定的暗箱中进行。问题解决之后,按照协议中的约定划定解决方案的所有权。也就是说,InnoCentive在整个过程中既要防止求解者的技术流失,又要防止解决者的利益受侵害。

4 开放创新中介网站对科研的启示

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是一种新型的创新中介,为开放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环境,构建了一个有效连接企业与科研人员的动态网络。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创新支持,也为学术部门的科研提供了机遇,有助于彼此对互补性创新资源的获取。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为新时代学术部门科研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4.1 借助开放创新中介网站选择科研方向

科研人员可通过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创新诉求,对自己所开展科研项目的市场化前景进行审视,按照企业的需求调整自己的科研线路,甚至开启新的研究。科研人员还可以根据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中的信息分析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同行相比是否处于前沿,由此明确或调整自己的科研方向。

4.2 借助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构建产学合作关系

产业界和学术界紧密合作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展趋势,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为构建产学合作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模式下,企业与科研人员的关系是动态化和开放式的。企业可接触大量的潜在科研人员进行合作,科研人员也可接触多个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一项创新需求的解决者并不唯一,而是可能有多个解决者同时提供解决方案。科研人员可根据自己的科研基础或已取得的成果积极主动地与相关企业构建联系,参与创新任务的解决。科研人员不仅可能借助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构建多种合作关系,还可能形成新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4.3 借助开放创新中介网站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当科研项目或已有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创新需求相匹配时,便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机会。除InnoCentive这种以发布企业创新需求为主的中介网站之外,还有一些以科研人员发布自己的发明发现为主的开放创新中介网站,如Marblar、Inpama。科研人员可以借助这类中介网站来发布自己的科技成果,探索发明发现的实际应用,寻找可帮助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的企业,从而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4.4 借助开放创新中介网站激发创新思维

开放创新中介网站将企业、学术部门、社会群体、投资人、政府组织等联系在一起,突破时域和地域的限制,形成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知识网络。科研人员可选择感兴趣的创新任务提出意见或者参与其中——即使不能解决难题获得奖金,也可以通过这种网站了解业界的创新需求,了解相关领域的进展,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展示自我。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跳出固定思维或者想法框架的环境,科研人员可与企业、其他科研人员、大众等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创新思维。

4.5 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开展科研创新

学术部门应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来开展科研创新,开放组织边界,促进多方力量参与。学术部门可以借助开放创新中介网站,与更多利益相关者共同进行科研创新。在提高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同时促进科研创新知识的合理外流和吸收,促进学科交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术部门应该重视外部创新力量的搜寻、识别、获取和利用,将内部创新力量和外部创新力量有机整合到一起,提高创新效率,增强创新能力。

目前来看,我国尚缺乏成熟的开放创新中介网站,这对我国企业的开放式技术创新和学术部门的开放式科研创新活动开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背景下,相信类似的开放创新中介网站能够在我国快速萌发和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2]陈劲, 陈钰芬. 开放创新体系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J]. 科研管理, 2006(3): 1-8.

[3]张超. 支持开放式创新的企业研发平台功能及建设研究[J]. 学习与实践, 2013(12): 71-78.

[4]吴晓妹, 王章豹, 黄希婷.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24(1): 134-137.

[5]刘春晓. 创新2.0时代:众创空间的现状、类型和模式[J]. 互联网经济, 2015(8): 38-43.

[6]李柏洲, 孙立梅. 创新系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9): 29-33.

[7]刘志迎, 陈青祥, 徐毅. 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2): 52-61.

[8]李文元, 向雅丽, 顾桂芳. 创新中介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的功能研究——以InnoCentive为例[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4): 54-59.

[9]Howells J. 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715-728.

[10]徐宏宇. 科技攻关新模式:InnoCentive.com探索开放式创新[DB/OL]. [2015-10-01]. 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2829.

[11]Schildhauer T, Voss H. Innovation and crowdsourcing in the sciences[C]//Bartling S, Friesike S. Opening science: the evolving guide on 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d scholarly publishing. Heidelberg: Springer, 2014: 255-264.

[12]尚珊, 苗菁.中美虚拟咨询企业知识服务中的运作机制比较——以InnoCentive公司和疑客中国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 54(8): 98-102.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termediary Websites for open innovation are dynamic and open mediation patterns of innovation, connecting widely with different innovation participants, including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public, and having great significanc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new era. [Method/process] The attributes of intermediary Websites for open innovation have been summarized. The mediation mechanis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of intermediary Websites for open innov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This paper takes InnoCentive as one typical case. [Result/conclusion]Intermediary Websites for open innovation help establish an effective link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bringing many inspiration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ic institutions should conduct scientific innovations with more open ideas, and can use intermediary Websites for open innovation to choose research subjects, to construct industry–university relationship, to transfer research outputs, as well as to stimulate creative ideas.

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篇4

[教学实例]

师:我们今天要来研究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可是自然数那么多,我们能一个一个研究吗?

生:不能。那样的话永远也研究不了,自然数太多了,是无限的。

师:那怎么办呢?

(同桌讨论)

生:我们可以先研究小范围里面的数。再推广。

师:他的想法真棒!那我们就先确定一个比较小的范围1-100,看看这100个数里2和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1-100中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那么在所有的自然数中,是不是5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呢?

生:(凌乱地回答)是!

师:肯定吗?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要证明这个猜测对不对,我们还要进一步验证。那如何验证呢?有那么多自然数啊?

(同桌讨论)

生:可以找一个数看一看。

师:找怎样的数呢?怎么看一看呢?谁能说得更明白呢?

生:就是找一个末尾是0或者5的数,然后除以5看看,能不能除得尽。

师:哦,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数,那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也适合。

如果找得到这样的数,那就是有了反例,说明——在大范围里面不适合。

(学生在本子上举例)

……

师: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没有找到反例。那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了呢?

生:所有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5或0。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呢?在怎样的范围内呢?

生:在自然数中,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那这个数一定是5的倍数。

师:当然,我们研究的是不是0的自然数。

……(练习)

师:我们已经找到了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了。那我们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呢?

(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并启发)

生1:我们先确定了一个范围。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不确定范围的话,数太多了,不可能研究得完。

生2:我们找到了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特征后,就把范围扩大到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进行了猜想。

生3:猜想后,我们又进行了验证。

师: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进行验证的呢?

生4:举例。看看有没有反例。

师:说得真好,最后我们才得出了结论——在所有不是0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5或0。然后运用这些结论能快速判断。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个研究过程说一说呢?(同桌说——全班说)

……

师:那2个倍数特征我们怎么研究呢?

生:也是先确定范围,寻找一定范围内的2的倍数特征。然后扩大范围,举例,寻找反例,最后得出结论。

师:那我们就用这样的研究方法,四人一小组开始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

……

[教学反思]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不是本节课的唯一目标,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还从数学研究方法这个方面着手,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数学研究的过程。

我们知道,一堂课的知识目标是很容易达成的,但是如果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或科学的研究方法,往往会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很多困难。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结论”三个流程进行研究,最后得到正确的数学结果,并进行应用。

1、渗透“范围”意识。

当我们说要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想当然地会认为只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研究就可以了。如果让他们实际操作,他们很可能会写了几个数后,就下结论,当然这时候他们下的结论也很可能是正确的。大部分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肯定学生的结论,然后进行练习巩固。

但是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仅仅几个数就能得出结论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项结论的得出不是这样草率的。如果教师如此这般教学,一次两次不要紧,长久以来,学生也会形成草率的态度,以偏概全,缺乏一种科学的严谨,这是很可怕的。

所以我们看到,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了“小范围”的意识,在数据比较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范围,在有限的时间里研究这个范围中的数的特征,得到在1-100这个范围内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这时候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使用呢?还需要研究。所以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只有进行了研究,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最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同时有了一定的“范围”意识,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相信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明确范围意识,建立科学严谨的态度的。

2、感受“猜想”与“结论”的不同。

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之前,教师找了几个学生访谈,想了解学生学习的前在状态,当然所找的学生是各种层次都有的。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应该说比较简单,所以中等学生和优等生都已经知道了它们的特征——2的倍数肯定是双数,5的倍数末尾是5或0,只有个别学困生一无所知。同时有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知道这个结论的同学都认为这个结论非常正确,以后就能用这个结论来进行判断,不需要进行验证,当然他们的结论获得也仅仅是“知道”的过程,没有经历“探究”过程。如果长此以往,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探究者,以后将只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会主动发现。

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找到1-100内2和5的倍数特征时,教师追问学生,“是不是比100大的自然数中,也有这个特征呢?”学生异口同声地都认为是。这里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我们看到,教师告诉学生是不是有这个特征,我们没有研究过,所以只是我们的猜想。当教师一点拨后,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确实,没有经过研究,怎么能知道是呢?

有了这样的猜想,最后通过举例的方法验证后,学生没有找到反例,这时教师才告诉学生,一开始的猜想现在变成了结论。虽然同样是一句话,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界定,没有经过验证前,只是猜想;只有研究后,猜想才可能变成结论。

相信学生不断经历这种过程后,他们才会具备科学的态度,才会学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才不会贸然下结论,当然我们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从这节课中,我们看到,当学生扩大范围,研究比100大的5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就引导可以用举例的方法来研究,寻找有没有不符合这一特征的例子,如果有,说明一开始的猜想是错误的;全班举了无数个例子,如果没有,那么在小学阶段,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案例和特征 篇5

资金池业务分类特征及违规案例

“ 本文介绍资金池业务的监管规定、违规案例及资金池的类型和特征。

一、监管规定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从事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的通知》(证监办发[2014]26号)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2015年3月版)》,中国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明确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

二、违规案例 日前,基金业协会决定对中信信诚违规开展资金池业务的行为采取暂停备案六个月的纪律处分,并责令中信信诚对有关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清理和整改。违规案例具体情况如下:

2014年8月13日,中信信诚管理的“中信信诚稳健收益3号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稳健收益3号”)设立第2期,资金规模4亿元,用于受让YL集团持有的下属企业的股权收益权,资金用途为用于满足YL集团及下属公司的生产运营流动资金需求,投资期限为6个月,由YL集团按照年化12.5%的回购溢价率对股权收益权进行回购。8月19日,稳健收益3号收到以投资顾问费名义划付的款项800万元。9月3日,稳健收益3号向中信信诚管理的“中信信诚现金管理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划付款项800万元。

2014年9月23日,稳健收益3号收到第1期投资本金3060万元,同日,稳健收益3号清退了第1期资金3103万余元,并将43640.19元结转至第2期。稳健收益3号第1期与第2期没有任何关联。

2015年2月2日,中信信诚决定将稳健收益3号第2期所持有的YL集团下属企业的股权收益权投资期限延长1年,提高延长期内回购溢价率至15%。

稳健收益3号第2期的初始资产委托人为中信信诚管理的“中信信诚现金管理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中信信诚月悦盈8号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中信信诚短期理财A型18号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和“中信信诚短期理财A型19号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4只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期间经过多次转让,2015年4月3日,稳健收益3号第2期的资产委托人为中信信诚管理的11只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上述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每天开放、每月或者每季度定期开放的现金管理类资产管理计划。每天开放的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使用摊余成本法按照10.5%的利率对稳健收益3号第2期进行估值;每月或者每季度定期开放的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在开放期前将其持有的稳健收益3号第2期份额转让给中信信诚管理的其他不处于开放期或者每天开放的现金管理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转让价格按照10.5%的利率和对应持有期限采用摊余成本法计算。中信信诚每月或者每季度定期开放的金融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一直按照预期年化收益率向投资者支付投资收益。截至2015年6月,中信信诚共有几十只资产管理计划相互关联并采用上述模式运作。这些资产管理计划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每日开放的现金管理类资产管理计划(现金管理计划),总规模约300亿元,按照货币基金的估值方法计算并发布年化收益率,投资者可以按此进行申购赎回;二是每月或每季度开放的短期理财类资产管理计划(短期理财计划),总规模约150亿元。短期理财计划的开放期交错安排,投资者在开放期内按照既定的预期收益率申购赎回。三是类似稳健收益3号的资产管理专项计划用于投资非标资产(非标专项计划),存续期都在一年以上。现金管理计划和短期理财计划合计总规模的最多约50%投向非标专项计划。当某只短期理财计划进入开放期时,其持有的非标专项计划会转让给其他不在开放期的短期理财计划和每日开放的现金管理计划,待开放期结束后再认购其他进入开放期的短期理财计划转让的非标专项计划,或认购其他非标专项计划。基金业协会强调,违规开展资金池业务违背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极易形成投资者刚性兑付预期,滑向庞氏骗局,金融风险潜藏期长,一旦爆发,就会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中国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严禁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开展资金池业务,今后将继续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违规资金池业务进行甄别,对涉及机构从严处理,对资金池业务进行全面清理。

三、资金池的类型和特征

根据监管法规并结合实践经验,笔者将资金池业务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形:

1、期限错配

期限错配是指资产管理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如3个月、6个月)进行滚动发行或开放,资金投向存续期比较长(如3年、10年)的标的(如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有限合伙份额等),投资者的投资期限与投资标的的存续期限、约定退出期限存在错配,且资金来源与项目投向无法一一对应。理论上讲,对于滚动发行募集短期资金投资于长期投资项目的(“长拆短”),如果每笔资金的投资都能确保资金与项目一一对应,可以不视为资金池。但是在目前监管环境下,任何“长拆短”的期限错配都存在被认定为违规的可能,除了确保资金与项目一一对应以外,还必须特别注意前一期兑付的本金、收益应当完全来自融资方还本付息或投资产生的现金流,而不是后一期投资者的参与资金。

例如,中信信诚的上述资产管理计划资金来源与资产运用的流动性无法匹配。现金管理计划每日开放,短期理财计划每月开放或者每季度开放,但是投资标的非标专项计划存续期都在一年以上。为了应对开放需要,现金管理计划和短期理财计划对非标专项计划进行内部交易,短期理财计划滚动发行,从而互相拆借流动性。

2、混同运作

一是不同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混同运作,资金与资产无法明确对应;例如多个资产管理计划交叉投资于多个标的资产的情形,即“资金池”对接“资产池”。二是资产管理计划未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多个资产管理计划合并编制一张资产负债表或估值表;例如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下分成若干“子账户”,虽然每个子账户的投资都能确保资金与项目一一对应,但共用一张财务报表,未单独建账核算。

例如,中信信诚的上述资产管理计划存在不同资产管理计划混同运作。2014年8月13日至9月23日,应当分别备案的两个不同的资产管理计划以1期和2期的名义在稳健3号同时存在。中信信诚管理的其他非标专项计划也存在上述混同问题。

3、分离定价

分离定价是指资产管理计划在开放参与、退出或滚动发行时未进行合理估值,脱离对应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净值进行分离定价;例如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非标资产后,虽然发生了投资损益但未进行估值,之后资产管理计划开放,管理人自行确定以单位份额净值1元接受投资者参与,造成实际价值与人为定价的背离。对于投资标准化证券的资产管理计划产品,如果能够进行公允估值,投资者按照净值参与、退出,且退出资金没有得到任何本金和收益保证,则不属于资金池。

例如,中信信诚的上述资产管理计划未能进行合理估值。现金管理计划在投资范围不符合货币基金有关规定的情况下,不得使用货币基金的估值方法。短期理财计划不得对非标专项计划简单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脱离对应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进行分离定价,应当参照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估值业务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08]38号)的规定,合理确定投资品种的公允价值。

此外,中信信诚的上述资产管理计划未能进行充分信息披露。中信信诚未向投资者披露内部交易模式,未向投资者披露非标专项计划的有关情况。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中信信诚提供的现金管理计划和短期理财计划的收益率水平以及中信信诚的信用状况。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极易形成“刚性兑付”预期。

4、例外情形 1)风险处置

根据基金业协会拟对《八条底线细则》修改的讨论意见,资产管理计划所投资资产发生不能按时收回投资本金和收益情形的,资产管理计划通过开放参与、退出或滚动发行的方式由后期投资者承担此类风险,但管理人进行充分信息披露及风险揭示的,可以不认定为资金池。

这种情形为管理人的项目风险处置明确了一条可行路径,但是管理人应特别注意,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务必做充分,须让投资者明确了解、认可其委托资金最终用于投资已发生风险预警或风险事件的项目,如果募集时已有具体的风险处置计划,也应一并向投资者充分披露。2)先募后投

实践中存在这类情形:资产管理计划募集时尚未确定具体投资项目,成立后再由管理人筛选投资项目并运用委托财产,而且资产管理计划运作期设有开放期。

如果该资产管理计划确实是采用了多样化的组合投资策略,而且可以准确估值,并按照估值开放参与、退出,那么就满足了基本的合规性要求。但该种情形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确保估值方法的合理性、公允性,不能变相包装为按固定收益退出;二是要确保所投资资产确实属于组合投资标的,不能实际投向少量长期限、非标资产,实际上又构成期限错配;三是在募集时资产管理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标的筛选原则、投资策略等事项。(本文仅为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一般解读,不作为正式法律合规意见和建议,如有特定问题,请向相关专业人士详细咨询)

案例和特征 篇6

一、概述

本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的一篇课文。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阅读写作积累,表达能力较强。

2.部分学生聪明活跃,阅读面广,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

3.本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

《在家里》

一、概述

本课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识字课,这是第1课时,其教学目标为: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带出的新偏旁,学会写4个生字;在阅读中拓展、巩固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的情趣。

3.能在键盘上使用正确的指法练习打写,产生打写的兴趣。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课的学习者为一年级的学生,经过训练,学生已初步掌握开机、关机、打开课件等技能,能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能上网阅读材料并进行浏览,会正确使用网络留言板。

2.学生能初步学习运用加偏旁、换偏旁、编谜语、编故事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对认字有一定的兴趣。

3.学生对创新识字、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非常感兴趣。

4.学生开始学习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拓展阅读。

案例和特征 篇7

教学内容:投篮练习 (水平四篮球单元第6课次)

学习目标:

1.提高投篮命中率, 完成男1分钟3~4次、女2~3次的目标, 50%的学生能够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前提下, 有进一步的提高, 达到男1分钟5~6次、女1分钟4~5次, 体验投篮的乐趣及提高命中率的成功感。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能与同伴密切合作, 互帮互学, 体验成功的乐趣。3.通过观察同伴的动作, 比较、分析失败原因, 加以提高及改进。培养学生养成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

教学步骤: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投篮距离 (如2米、3米、4米) , 并设置1分钟投篮命中的次数目标 (如1分钟投中男3~4次, 女2~3次) 。2.学生思考“如何投准” (可以请教教师或同学) 。3.学生尝试练习和体验 (选择适合自己的距离体验) , 并进行自我测评。4.学生展示, 相互观察动作技术, 教师点评。5.达到目标的学生总结成功的经验, 并设置新的目标进行练习;未达到目标的学生进行反思, 并改进练习方法。6、达到目标的学生向新目标挑战, 未完成目标的学生总结原因, 继续练习。7.学练小组归纳自主学习情况, 提出学练建议。8.教师点评、总结学练情况。

一、案例分析

本例的设计思路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投篮距离, 设置每分钟投篮命中的次数, 思考投准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从而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体验篮球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从此案例目标的设置来看:

1. 目标更加的明确、精细、具体 (如目标

1) , 这样教师评价有了依据, 学生也能根据目标而努力。2.目标体现了因人而异、差异性的原则 (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投篮距离2米、3米、4米) , 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3.目标的设置体现了发展性原则 (如目标3) , 使得每个学生知道优势和不足, 并加以改进、提高。4.目标的设置体现了全面性、层次性 (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投篮距离2米、3米、4米) 。

二、可评价原则学习目标的特征

1. 目标制定以行为动词描述, 使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初步、基本、领会、增强、提高、改进”, 这样的标准不够量化, 即没有一个评价的“度”, 如:掌握到什么程度?提高到什么程度?改进后达到什么效果?等都不能达到全面、准确。学生也难以从老师的评价中, 得到启发、激励等。在可评价原则下制定的学习目标, 使用了“会、学会、完成、说出、体验、养成”等能够体现不同层次意义的行为动词 (如:目标1中的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分钟投中3-4次的命中率, 在目标中应用了“完成、体验”等行为动词) , 使学生的练习会向着目标而努力, 教师的评价也有据可依。

2. 目标的制订使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得以注重

可评价原则的设置学习目标与传统的目标设置相比, 更注重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发展, 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可评价原则指引下制订的学习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进行有效的设计, 有效地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 让他们在顺利完成目标的前提下, 敢于进一步向更高、更难的目标挑战, 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开发了运动潜能。培养了挑战自我、顽强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如:案例中目标3) 。

3. 目标的制订体现了全面与层次相结合的原则

因学生在能力、知识水平、爱好、素质等方面各不相同, 存在一定的差异, 假如用一个“模子”的目标来评价学生, 势必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消的现象。在可评价原则下制定的学习目标, 可依据学生的能力把学习目标进行分解成A、B两个目标层次, A目标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自主学练, 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目标;B目标在能力发展上作更深的开拓, 让能力强的部分学生有发挥、提高的余地。做到因人而异, 即不同能力的学生目标不同 (如:目标1) ,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适合的目标, 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自主学练的空间, 并为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 个性得到发展。有效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而且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目标的制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和特征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特征 案例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一些需要教师留意的特征,教师要把握课程教学的一些典型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上更好的适应这一特征,这样才能够让实际教学过程更有效的展开。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之所以会产生一些典型特征,主要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强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要在把握住数学课堂特征的基础上设置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流程,这样才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一、以情境为依托展开知识教学

首先,在知识教学的展开中,教师可以更多的借助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在情境的依托下更直观的呈现这些知识要点,这也会让学生理解与接受这些内容的门槛得到降低。数学课堂上学生会接触到一些数学概念、定理等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点通常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容易在理解上产生障碍。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善于以情境为依托,在具体的情境下凸显知识的实质,引导学生把握住知识点的核心部分,进而更充分的吸收这些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应当更加灵活丰富,教师要善于有效的处理各种课堂上产生的实际问题,尤其是要想办法化解学生知识理解上的各种障碍。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形式,这也会让知识教学的效率得到保障。

比如,在引入“垂直”这个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找垂直,验证垂直,相互谈论垂直,从而引出垂直的定义。图片中熟悉的场景,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做垂直、找垂直、验证垂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形成了丰富的概念表象。此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将背景抽象成数学化的能力。由此可见,要想把握新课程的初中数学课堂特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是需要将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很好地应用到课堂中就可以了。这种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不仅易于操作,有了具体的情境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的难度也会降低,这才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当有的组织形式。情境构建的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很多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辅助功效,要让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化与生动化,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展开知识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更加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要多设置一些知识利用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工具性特征。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在生活中加以利用,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场景或者情境,引导学生慢慢体现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功效。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即使是同一个问题解答的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很不一样。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解答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体现,也能够加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上述的讨论,教师设计的生活化的问题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样地思考问题,学生的探讨兴趣才会更加浓厚。

比如,在计算方程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利用日历来进行计算,日历与方程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关键在于学生如何运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构建理论知识和生活间的桥梁,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情境乃至日常工具都可以成为数学问题解答时的辅助。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优势和弱势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这样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三、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

不少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学在理解上都过于简单,并且会过度强调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忽略数学教学的人文性。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在这一点上有所转变,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对于学生学习感悟与体验的培养,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人文性,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对于数学课程要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既要落实好理论知识和实用知识的教学,也要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要体现出数学课程的人文性价值,并且有意识的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感悟。这不仅会让学生更喜爱数学课堂,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大大提高。

上一篇:创建市级示范园汇报材料下一篇:通选课教师专业发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