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工作流程

2024-07-22

儿童保健工作流程(共11篇)

儿童保健工作流程 篇1

1、每月7--10号登记儿童花名册(包括本地、流动分开登 记)

2、每月按照花名册名单进家入户家访(包括流动),访视同 时填写访视表,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并告诉满月后到社区来进行体检。

3、每月把花名册上的录入电脑,并把新生儿信息添加到儿童保健里面,内容要填写完整。同时填写儿童纸质建档活页,并存放。

4、定时更新儿童电子体检信息和纸质体检信息同步进行。

5、每月通知儿童按时来体检(我统一反馈名单)

6、每月上报月报,儿童死亡季报,季报一季度一报(所有报表一式两份,交一份自留一份,)

注意:报表不能是空白,需要签名、盖章

7、要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每次例会要有会议记录 儿保所有儿保资料要整理归档装好放入档案盒

儿童保健工作流程 篇2

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 由单亲或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的, 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日常照料保障, 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得不到充分的家庭内部维持和监护, 监护人存在教育能力不足的问题, 基本上没有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增加了留守儿童得病的风险, 并限制了留守儿童利用卫生服务的机会, 从而恶化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

2 农村留守儿童保健工作的困难与现状

2.1 机构不健全

部分地方领导对儿保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 不同程度上存在忽视倾向。对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研究解决不够, 对农村卫生资源投入少, 农村社区卫生环境差。部分农村贫困乡镇, 无儿童保健相关业务、无儿保门诊, 由于人员少, 范围大, 责任重, 致使儿童保健工作难以落实, 儿童基本保健服务得不到保障。

2.2 农村保健人员的现状

儿童保健工作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 但由于培训不及时, 人员素质差, 从总体水平看, 农村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低, 保健意识淡薄, 其重要原因是缺乏长期规划, 致使部分儿童保健人员未受过培训, 加之文化低, 对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另外保健人员报酬待遇低, 薪酬无保障、不落实, 部分乡镇连基本工资都无法落实, 致使工作人员不安心工作, 调动不了积极性, 人员不稳定, 直接影响了农村儿保工作的开展。

2.3 健康教育不力

农村保健人员少, 范围大, 不能深入基层普及儿童保健知识, 加上农村地区群众自我保健和接受保健的意识差, 健康教育措施不得力, 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疏忽对儿童饮食、日常卫生等情况的关注, 从而恶化留守儿童患病结构及状况, 使其更易患急性传染性疾病。所以要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3 解决对策

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水平和生命质量, 增强农村儿保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采取以下对策:

3.1 健全机构

我们要向各级领导宣传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意义, 增强其保健意识, 及时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使其在人、财、物三方面给予合理的投资。完善县以上保健机构的服务功能, 乡镇卫生院要求开办儿童保健门诊, 人员设备到位, 开展常规儿童保健工作:常规健康体检、预防接种、营养指导、健康教育等, 提高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可及性, 为农村儿保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氛围。

3.2 人才培养与管理

搞好儿保队伍的自身建设, 要针对不同层次人员的职能和肩负的工作任务, 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 培训一批具有现代管理和决策知识的儿童保健管理人才。严格责任制度, 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工作常规。实施卫生行政干预, 将儿童保健纳入乡镇卫生院质量管理和年度综合考核范围, 乡镇卫生院 (所) 要固定儿保专职人员, 以开展村级业务培训, 年度考核, 改进和完善考核方法及内容, 加强儿童保健质量管理和可持续改进。严格奖惩制度, 提高保健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3.3 更新观念加强健康教育

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坚持以基层为重点, 加强宣传, 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普及儿童保健知识, 以健康教育工作为先导, 向全社会及家长传授儿保科普知识, 力求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健康的行为, 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

3.4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保健工作的投入与关注

建议国家与政府增加农村卫生资源投入, 改善农村社区卫生环境, 在促进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时确保留守儿童的切实参与, 在人口流出密集的农村地区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能享受基本的卫生医疗服务。呼吁社会给予留守儿童高度关注,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 确保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实行农村儿童保健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并逐步建立我国儿童保健决策支持系统, 加强统计信息和对信息资料的开发利用, 推动农村儿保工作向深度、广度、科学化、信息化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发展研究部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25 (10) :15-18, 53.

如何加强社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76

“儿童优先,母亲安全”逐渐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和维护人类健康发展的行动准则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预防保健功能的重要依托,妇幼保健又是社区预防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積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后,发展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搞好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是我国目或将来的卫生工作重点。社区卫生服务已成我国城市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妇女儿童问题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2008~2011年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拓宽妇幼保健服务领域,增设了婚前健康教育、产前保健、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访视、儿童计划免疫和儿童体检,加强产褥期和新生儿医疗保健,提高产妇和新生儿健康水平,积极开展了健康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基于以上情况,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以下业务。

明确社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重点

妇女儿童是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口质量、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是母婴保健工作方针的充分体现。据此,确定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重点必须立足基层和群体,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涵。将开展新婚保健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的重要一环;开展产褥期及围产期保健,重点抓好产后访视;开展7岁以下儿童的系统保健,利用多形式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指导,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健康档案:将所辖社区内新婚及育龄妇女、儿童单独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围婚期、孕期、产前健康备忘录,有选择地记录一些与健康有关的情况,将来可成为医生判断胎儿和母亲健康状况的依据。②开展健康教育:开办健康教育学校,开办新婚学校。通过录像、宣传栏、咨询和讲座等形式对准备结婚男女进行婚姻保健知识教育;建立孕妇学校,通过录像、讲座、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进行孕期、产期、产后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由妇产科、儿科医生进行孕妇、产妇、新生儿访视避免产褥期及新生儿期疾病的发生。要对辖区服务对象不断进行追踪观察,在全面掌握本社区妇幼健康状况的情况下,进行病谱分析。通过分析、调查,进而探索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做妇幼保健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社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③开展围产期保健:产前保健的重点是做好产前访视从早孕建卡到分娩共进行至少5次产前检查,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宣传产妇保健等系列保健知识。产后访视重点是促进母乳喂养和避孕措施的实施。产后访视是孕期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1]。安排妇产科、儿科医生深入社区家庭进行产后访视,在访视中了解产妇生殖器官等躯体恢复情况,了解并指导新生儿脐部护理及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情况等,及时发现产褥期及新生儿期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访视医生在产后7天、14天、28天做3次诊视指导。每一产妇上门访问3次,巩固产妇在医院获得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保证母乳喂养工作的连续性。在访问的同时做好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工作,从而预防了产后妊娠,降低了人工流产的发生率,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2008年产后访视89例,访视率达到79%,母乳喂养率达到85%;2009年产后访视105例,访视率达到96%,母乳喂养率达到93%;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在儿童健康档案中,从新生儿访视开始,有体检、预防接种的详细记录。儿童家长随时都能从医生那儿了解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健康情况与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采取互动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

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在抓好妇幼保健工作的同时,努力实现保健与临床相互促进,以临床做妇幼保健的后盾。增加相应的设备仪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标准,设置有预防保健科。内设计划免疫室、妇女保健室、儿童保健室,还设有心理咨询室、健康教育室。主要设备有体重秤、软尺、婴儿磅秤、B超、X线机、红外线乳腺透视仪、微波治疗仪、妇科检查床等。

讨论

本社区通过积极开展与妇幼保健有关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等项目,效果显著。以上实践证明,妇幼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和提高,产后访视率逐年提高。与此同时,还需积极开展产前保健、妇女病普查、围绝经期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目前妇女儿童家庭访视已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医务人员的工作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巩固广大居民保健意识,扩大影响力度,使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能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怀琳.产后访视工作在社区妇幼保健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J].兰州科技情报,2000,4(29):8-9.

儿童保健工作流程 篇4

一、开展辖区内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按照《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儿童保健相关技术规范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提供儿童保健技术服务,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二、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状况、当年活产数、0-6岁儿童各年龄段儿童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为本辖区0-6岁儿童建立《开封市0-6岁儿童保健手册》(儿童健康档案),负责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按规定的体检次数及要求进行检查、指导及动态管理。

三、开展儿童保健健康教育活动,做好儿童科学喂养、生长发育、疾病预防、意外伤害、口腔保健及中医保健指导。

四、加强特殊儿童保健管理及疑难病历转诊工作,做好各项登记。

五、接受上级部门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业务培训及工作指导;按时参加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工作例会;参加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

六、定期组织召开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例会,并对信息收集、相关监测等工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质量控制。

七、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各项登记,完成辖区内儿童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及反馈工作。

八、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任务。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一、掌握辖区内0-6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负责为辖区内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提供新生儿家庭访视、定期健康体检,开展体检发育及健康状况评价;提供婴幼儿喂养、护理、疾病预防、心理行为发育咨询和指导等工作。

二、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检查内容应包括咨询、体检测量及评价、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发育检查)常规开展儿童智力筛查、听力筛查、口腔保健、眼保健、必要的化验检查、个别指导等。

三、对检查中发现的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活动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患病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发现肥胖、发育迟缓、性早熟、铅中毒、智力发育迟滞等发育偏离的儿童建议逐级转诊至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四、开展儿童系统管理、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及时辖区内儿童健康状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时填报各种台账、报表,完成儿童保健服务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总结、上报质控工作。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育处方;定期举办家长学堂,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普及儿童保健知识;做好儿童健康指导及中医保健指导。

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探讨 篇5

从事社区儿童保健工作10余年, 始终坚持围绕《母婴保健法》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纲要》中的目标、任务进行。我所服务的社区总人口8 800余人, 其中6‰的孕妇和儿童属于我们重点管理的人口, 主要抓以下方面。

1、抓宣教工作

初搞此项工作, 常常困扰: “儿童保健工作中的最重要的儿童健康查体为什么不能象计划免疫让家长主动接受?”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社区居民, 了解到群众对儿童保健的理解仅限于称体重、量身高, 而儿童保健真正的六大内涵, 由于宣传不得力, 加上个别专干服务不到位而未被家长接受。寻找到原因后, 我们首先抓宣教工作和服务质量, 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和传授新的保健理念, 改变旧的、不良的喂养习惯和习俗, 使其建立科学的喂养方式, 真正养育身心两方面都健康的儿童。本着这一目的, 我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医院的特点有计划地、系统地为我地段儿童家长定期免费举办“妈妈知识讲座”。从喂养到疾病防治, 从早期大脑开发到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解答等, 每一期讲课都由相关专业的教授来担任, 并现场解答家长的问题。每年举办至少6期, 参加人数1 000余人, 深受家长好评。

我们利用每周一、二、五上午门诊时间发放一些科普知识画册和针

对不同个体进行科学育儿知识咨询, 尤其是早期开发大脑的教育。利用定期更换墙报内容的形式宣传儿童保健知识。每年我们推出6期图文并茂的墙报, 内容包括: ①母乳喂养知识;②四病防治知识;③食物平衡膳食图谱;④儿童膳食制作;⑤常见病的护理知识;⑥婴儿抚触图谱等。并将这些内容制成一些小册子发放给家长, 每年发放卡册1 000余份, 因制作精美, 知识面广、简单易学而深受家长们喜欢。利用节假日在儿童和家长集中的地方进行保健知识宣传。每年我们在“五1一”、“六1一”、“十1一”和母乳喂养周在大型商场和大型游乐场所等地方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咨询,咨询人数1 000余人, 社会反响较好。

2、强化质量管理

强化质量管理的前提是保健人员过硬的业务素质, 让家长真正感觉到儿童保健医生能给家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儿童保健保偿得到家长认可。我们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2.1 抓母乳喂养率 我们与医院产科、产前宣教室和妇保配合, 指导孕产妇正确掌握母乳喂养方法, 早接触、早吸允、母婴同室、按需哺喂等加强爱婴医院的系列措施是母乳喂养成功的促进因素。通过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帮助产妇寻找并解除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 从而提高我地段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

2.2 抓体弱儿童管理 体弱儿童的管理水平是儿保工作质量的体现, 每年对于体弱儿童我们建立专案管理卡册, 并严格执行访视制度, 每周至少有两天下地段访视, 细致检查、正确指导并认真填写每一份卡

册。严密监测至正常后1年, 再按正常儿童管理。

2.3 抓系统管理 年初, 我们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了细致的摸底工作, 我们和辖区派出所、我院计生办、妇保专干配合, 到居(家)委会了解和掌握地段儿童人数和地段流动儿童人口数, 保障及时建卡。对建卡儿童严格按照儿童4∶2∶1系统管理, 保质保量地完成。主要抓以下几个环节: ①对0~2岁儿童定期进行体格发育监测;②对0~3岁儿童定期进行心理测查;③对于营养不良(消瘦或肥胖)儿童及时进行膳食营养分析;④对筛查出的疾病和缺点儿童及时治疗和转诊。通过以上环节,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抓业务水平

3.1 抓自身专业知识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 对保健医业务水平要求亦愈来愈高, 加上服务的人群基本上是同行的孩子, 如果不及时的更新知识, 不能提供先进、科学的服务,没有扎实的业务技术, 将直接影响我地段建卡率。为此, 每周必须参加儿科病区大查房1次, 每月必须参加1次高质量的学术活动, 同时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经常和同行交流探讨儿童保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通过720个学时的系统学习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为我们开展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诊疗创造了条件。

3.2 抓门诊质量 我们每周3天门诊, 前来检查的是我们预约的儿童, 针对不同个体年龄、性别、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我们利用儿童保健IC系统进行个体化逐项分析:按体重曲线和身高曲线的上移、平行、下降趋势图形来分析儿童目前发育情况, 家长一目了然。

同时拓展的IC卡的服务内容还包括膳食营养分析;心理测评;训练指导方向等。通过努力, 群众对儿童保健愈来愈重视, 对保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愈来愈满意。

4、抓三级网的管理

我们社区有幼儿园1 所, 作为妇幼保健二级网的单位,对于三级网点我们不但给予业务上的指导, 并严格按照西安市《幼托机构管理条理》执行, 重点抓膳食营养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和疾病预防。要求每一个园工务必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儿童。对于幼教老师的业务素质培养实行定期考核, 实行3次末尾后淘汰制。

5、做好统计工作, 积累科学资料

年末, 积极整理全年儿保资料, 及时总结分析, 寻找差距, 以便指导明年工作。同时填写好每一张表格, 及时归档。

6、体会

6.1 领导重视 在经济转型伴随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这一新的形式下, 大多数医院重视医疗;轻视保健;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而我院领导从主管院长到科室主任对做好社区儿童保健给予足够重视, 从房屋设施配备到外出培训经费均给予支持, 这是我院连续10几年获得市、区妇幼保健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基本保证。

6.2 爱岗敬业 热爱儿童、热爱保健事业是干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我从事儿科临床14年后调入儿童保健室工作, 先后参加省内外儿童保健学习班、儿童保健新进展班20余次, 利用自己休息时间听专家讲课, 经常和同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从事儿童保健12年来, 从未出过

差错。

6.3 强化质量 对于社区0~6岁儿童严格按照4∶2∶1系统管理的要求, 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每次的健康检查必须按照儿童保健IC卡程序进行: 喂养指导、体能发育和智能发育评价、心理测试、膳食营养分析、疾病筛查及处理。每次检查完毕都给家长提供4个方面的训练指导方向,包括: 大运动、视觉精细运动、听觉语言、生活及社会性能力。使家长在家庭对儿童智能、体能训练提供参考。让家长真正感觉到保健的价值所在, 使家长体会到: 培育身心两方面都健康的儿童是我和他们共同的目的。从而大大激发了家长对儿童保健的参与意识。

7、两大困惑

儿童心理卫生现状随着生活环境变化, 生活方式改变,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在各种营养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控制以后逐渐显现出来, 就儿童的社会性而言, 作为生物的个体和群体, 社会和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及潜能开发都产生巨大影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儿童保健面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将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日益增加的精神—心理损伤与疾病。我国目前有4亿儿童,以行为问题发生率10%推算, 大约有400万儿童需要得到心理卫生服务。但目前当务之急是从观念上改变由于陈旧陋习的存在造成家长社会参与意识淡薄, 只对孩子生病心存恐惧,对健康检查报无所谓态度。另外政府卫生资源的支持尤显重要, 一方面, 调动儿保工作人员积极性, 迫使保健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来适应新的疾病谱的变化, 另一方面可以

吸引更多更专业的人才从事此项工作, 使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疾病在最基层的儿童保健门诊也能开展。我们的儿童保健能否有象计划免疫一样的强制措施或优惠政策?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篇6

1、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儿童保健工作,开展儿童保健门诊,实行首

诊负责制。

2、掌握辖区内0-7岁儿童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实行定期健康体

检,1岁以内婴儿一年检查四次(3、6、9、12个月),1-3岁儿童每年检查二次(18、24、30、36个月),体格检查时间可推迟3个月内,3-7岁儿童每年检查一次。

3、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

预防工作。

4、儿保门诊健康检查内容应包括咨询,体格测量及评价、体格检

查、必要的化验检查、个别指导。

5、开展儿童膳食营养咨询,对儿童进行膳食调查,给予科学评价,分析和指导。

6、对检查中发现的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活动性佝偻病、缺

铁性贫血等患病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发现肥胖、矮小、性早熟、铅中毒、智力发育迟滞等发育偏离的儿童建议逐级转诊治疗。

7、开展儿童系统管理、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地区儿童

健康状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时填报各种报表、台账,做好生命监测的补漏及质控工作。

8、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

育处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

9、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安排布置各项保健工作,承担上级下达的各项儿童保健工作。

10、完成各项儿童保健工作指标,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指导和考核

评估。

11、按时参加上级的工作例会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12、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统计和上报工作。

儿保医生工作职责

1、掌握全镇7岁以内,5岁以内,3岁以内儿童数及当年活产数。

2、掌握并分析本年度婴儿死亡数,1-4岁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及变

化趋势,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建议。

3、对婴儿及学龄前儿童按3·2·1规定进行检查,实施生长监测

及营养指导。

4、负责宣传指导母乳喂养、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及体弱儿的筛

查管理工作。

5、开展眼、耳、口腔保健、健康咨询等。

6、定期对村级儿保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

7、做好资料的积累和统计分析,认真填写各种登记本、表格,提

高管理水平。

儿童保健工作流程 篇7

1 基本情况

丽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闽两省的交界处, 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近250万。全市现辖一区一市和七个县, 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密度较稀的地区。全市有205所乡镇卫生院, 58家分院, 乡镇医疗机构中, 配有妇幼人员372人, 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8人, 占23.7%, 高于全国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生、专科生所占的比例18%[1], 中专生257人, 占69.1%。高中初级技术职称比例悬殊, 高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偏低仅占7.8%, 初级职称占69.9%。我市乡镇妇幼人员处于新老交替时期, 存在学历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经费投入较少、硬件设施陈旧简陋、门诊日人员拥挤, 妇幼保健工作资料记录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领导,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明确目标

根据浙江省卫生厅的部署和要求, 我市于2004年开始省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的建设, 丽水市卫生局于2007年开始创建市级乡镇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 为提高各县 (市、区) 卫生局和医疗保健机构对此项工作的认识, 统一思想, 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市卫生局与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和妇幼工作会议及全市妇幼保健所长例会上作了动员和部署, 明确了工作目标, 并专门组织各级有关人员到杭嘉湖地区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拓宽视野, 树立信心, 首先使各县 (市、区) 卫生局领导和妇幼保健所长们对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与提高, 从而进一步使各乡镇卫生院及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是展示卫生院形象的重要窗口, 建设规范化、高标准的保健工作, 是改善服务质量、树立形象、赢得民心的重要举措, 既有社会效益, 又有经济效益, 有利于乡镇卫生院长期发展。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妇幼工作中一项重点事项来抓, 列入各县卫生局和妇幼保健所及乡镇卫生院的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2.2 制定统一的规范化工作标准和评估细则

2.2.1 门诊设置及设备要求

一是专用孕产妇保健门诊, 使用面积不小于35~40m2。负责早孕建册、产前检查、高危管理和指导高危孕妇定向分娩;负责产后访视、产妇42天健康检查和保健册的结案回收、统计、分析、归档等工作。设施上要求配置妇科检查床和产科专用检查床、血压计、体温计、身高体重计、听诊器、骨盆测量器、立式插灯、测量尺、多普勒胎心听诊器、妇科检查器械、手套、臀垫、屏风、洗手池、污物桶、消毒物品、消毒设施、室温控制设备、计算机和软件、开口器、舌钳、氧气瓶 (袋) 等并备有健康处方等。二是设置专用儿童保健门诊, 使用面积不小于15m2;门诊设置区域化, 与疾病门诊严格分开;环境整洁美观、欢快活泼;有育儿知识、疾病防治宣教版面和健康处方。门诊配有检查床、儿童体重磅秤、身高测量器、身长测量床、听诊器、皮尺、听力筛查器具等诊疗用品, 应有计算机、空调和消毒设施。三是设置健康教育室, 使用面积不少于15~20m2, 儿童保健与孕妇宣教室合用, 配置放像设备、设宣教橱窗或宣教版面。

2.2.2 人员资格与要求

根据妇幼保健工作的需要, 一是从事孕产妇保健人员必须是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卫技服务人员或持有《护士执业证书》的助产士, 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围产保健业务技术管理培训, 取得相应的技术合格证。二是从事儿童保健人员必须是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 并经过儿童保健业务技术培训的医师承担。三是在岗妇幼人员至少每二年复训一次, 脱离妇幼保健专业岗位2年者, 须重新培训才能上岗。四是乡镇人口1.5万人以上需配备1名专职儿保人员。

2.2.3 服务内容与技术要求

一是开设日常孕产妇保健门诊, 负责早孕建册、产前检查 (总次数不少于8次) 、产前筛查、高危管理、指导高危孕妇定向分娩、产后访视、产妇42天健康检查和保健册的结案回收、统计、分析、归档等保健管理。二是定期 (每旬) 开设儿童保健门诊, 服务内容包括新生儿 (高危儿、正常儿) 访视、出生42天健康检查建册、生长发育体格检查 、体弱儿专案管理与随访、集居儿童健康管理 (卫生指导、建立儿童健康档案与保教人员定期体检) ;三是流动人口管理、妇幼卫生监测、妇幼保健信息统计、健康宣教等工作, 并做好各类卡册和资料的记录工作。四是主要妇幼保健工作指标要求, 二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0/10万以下, 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2‰以下、15‰以下;孕产妇建卡率达95%, 产前筛查率达38%, 孕28周县级高危筛查率达88%,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 住院分娩率98%, 高危孕妇管理率98%;婴儿42天内建卡达95%, 3岁以下儿童系管率达90%, 7岁以下儿童保健率达90%,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0%, 孕产妇健康教育率达80%,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70%。

2.3 领导重视, 加大投入

一是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把此项工作纳入县 (市、区) 卫生局的综合目标管理, 各级卫生局和妇幼保健机构层层负责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的建设规划、考核验收和督导管理, 保证所需用房及配套设施的落实, 分管领导深入基层, 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并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二是强化管理, 创造条件。我们按照《丽水市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工作标准》的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 在工作中做到因地制宜, 软硬件并重, 加大硬件投入, 孕产妇、儿童保健门诊使用面积达到规定的要求, 室内设施配备齐全;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 力求达到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程序化、技术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资料档案化的要求。三是根据《丽水市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工作标准》, 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根据孕产妇特点和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 将孕产妇、儿童保健门诊的环境进行了美化, 充分烘托温馨与宽松氛围, 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程序、有关孕期和育儿知识、常见病的防治、卡通画等图文资料制作成宣传版面并上墙。四是为更好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家长, 将儿童保健门诊与预防接种门诊的预检工作相结合, 有效提高儿童系管率[2]。

2.4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我们坚持按照《丽水市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工作标准》的要求配备, 同时加大培训力度, 严把准入关, 提高了妇幼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技术素质。近年来, 市级妇幼保健院每年组织全市妇幼人员业务培训, 各县 (市、区) 也每年组织多次乡镇妇幼人员妇幼保健知识培训, 并对培训内容进行业务考核。

2.5 加强督促指导, 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督导是确保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建设顺利进行的一种有效手段。创建的每所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门诊从选址、布局, 都经各县 (市、区) 卫生局领导和妇幼保健机构相关人员审核, 保证了孕产妇、儿童保健门诊的面积、布局与设施符合要求, 取得建设一个达标一个的成效。由于市妇幼保健院给予业务技术上全面支持和指导, 在平时下乡指导业务工作时, 也将该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发现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做到督促指导到位, 把关严格, 为我市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6 规范服务内容, 注重资料积累

2.6.1 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

一是全市统一应用孕产妇保健手册, 规范保健册的填写, 规范系统保健服务, 做好早孕建册和产前检查工作;二是建立了流动孕产妇管理登记本, 掌握流入流出孕产妇保健服务情况;三是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动员孕28周以上的孕妇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高危筛选, 按高危程度实行分级管理, 做好定点筛查、定人管理、定点治疗、定点上报等工作;四是动员孕15~19周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五是负责辖区内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工作;六是定期召开村级网络人员工作例会;七是正确收集、汇总、上报孕产妇保健各类报表, 做好各类报表的留底保存;八是开展孕产妇健康教育, 并做好孕妇学校的记录。以上所有资料必须认真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按照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按年度分类装订。

2.6.2 规范儿童保健资料管理

一是全市统一应用婴幼儿保健手册, 规范保健册的填写, 绘制小儿生长发育监测图等, 有效提高保健管理质量和建卡率及系统管理率;二是建立了流动儿童管理登记本, 掌握流入流出儿童保健服务情况;三是高危新生儿专案管理, 建立高危新生儿登记表, 并做好随访和结案记录;四是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建立体弱儿管理登记本, 对每一位体弱儿进行病因分析, 制定矫治方案等, 每月一次进行追踪随访, 并在个案表上做好记录;五是建立集居儿童健康档案, 定期组织保教人员和儿童体检, 每季对托幼机构进行卫生保健督导, 并做好记录;五是建立辖区内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自动出院危重儿、严重出生缺陷儿的随访登记表, 对所有儿童每季度进行随访, 提高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量, 避免活产数、儿童死亡漏报, 确保数据准确性;六是正确收集、汇总、上报儿童保健各类报表, 做好各类报表的留底保存;七是开展母乳喂养、科学育儿、疾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并做好育儿学校的记录。这些资料必须认真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按照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按年度分类装订。

3 成效与体会

通过乡镇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化工作建设, 一是各地通过增加投入、添置设备、合理调整用房、充实了妇幼人员、规范各种登记等手段, 使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门诊环境与面貌焕然一新。二是院长们对公共妇幼卫生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 儿保人员按照人口比例进行配备, 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进一步发挥了三级保健网的网底作用。三是规范了高危孕产妇的管理, 对高危孕妇及时筛查、治疗、追综、随防, 落实分娩地点, 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四是将婴幼儿建卡和定期健康体检与预防接种有机结合, 使婴幼儿42天内建卡和儿童系统管理率明显地提高, 平时工作也加强了与防保人员联系、沟通, 信息数据共享, 尤其是儿童信息统计和儿童死亡监测工作, 避免发生数据漏报;五是完善了服务设施, 落实了管理制度, 规范了操作技术, 统一了工作秩序, 对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进行系统保健管理,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保障孕产妇、儿童的身心健康, 可信度和吸引力大大提高, 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群众对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尤其是对儿童体检转变了看法, 从过去不愿体检到自觉得带小孩来门诊体检, 从而也给卫生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六是我市2007年妇幼保健主要指标达到目标位:二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22.71/10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8.09‰以下、10.96‰以下;孕产妇建卡率达98.66%, 产前筛查率41.4%, 孕28周县级高危筛查率达91.96%, 孕产妇系管率92.23, 住院分娩率99.49%, 高危妊娠管理率99.7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1.52%,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1.83%,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5.77%, 孕产妇健康教育率92.59%,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85%。

参考文献

[1]刘湘芸, 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

儿童保健工作流程 篇8

【关键词】儿童保健;心理行为;精神卫生;散居流动儿童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3-01

儿童保健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由于小儿年龄较小,各功能器官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如果家长在此阶段不能较好地为儿童进行保健,将有可能对孩子当前阶段的生长发育,乃至一生的健康都产生不良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儿童健康保护,促进儿童健康生长,笔者总结了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卫生健康预防服务 当前,我国各基层医院大都具有独立的儿科专科门诊和病房,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不乏临床经验丰富、职称较高的儿科医生,他们对儿童躯体上疾病的治疗已经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然而,当前大多数儿科临床医生仅履行对儿童躯体疾病的治疗,很少涉及儿童保健方面的工作,并普遍缺乏儿童心理学、行为儿科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儿童疾病谱的改变情况、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等也知之较少,临床医生缺乏卫生健康预防服务的现状,直接导致临床“重治轻防”的不良思维。

1.2已有儿童保健服务水平低 当前部分乡鎮、社区、基层医院虽然已经提供儿童保健方面的服务,但是由于受到工作条件和工作人员的限制,他们的保健服务基本停留在测量身高、体重,以及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等基本内容,尚不能向当地儿童提供规范的专科保健、心理咨询、营养评价以及早期婴幼儿智力开发等服务内容,即使是适宜的健康教育也不能提供。这种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和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严重影响了当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

1.3心理行为和精神卫生方面的问题未得到重视 由于儿童身心发育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之中,变化的方面较多,变化的速度较快,且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特点。儿童年龄越小,身心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内在环境中不利因素的侵扰。当前,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儿童所面临的各种竞争也日趋激烈,致使儿童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尤其是来自学习考试的压力,使得当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不堪重负,出现了焦虑、压抑、孤独、抑郁、偏执、人际敏感、强迫等心理问题。另外,一些家庭因各种原因而破裂,以及成人的不良行为,如酗酒、吸烟、吸毒等,均会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精神卫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然而,上述这些方面在当前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均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使儿童无法有效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能有效地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责任[2]。

1.4散居流动儿童仍是工作盲区 当前,随着外出务工潮的出现,散居、流动儿童也大幅出现。囿于家长的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很多家长缺乏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甚至一些务工家长直接把孩子嘱托给孩子的祖辈照顾。很多儿童的抚养人由于未能及时更新抚养观念,缺乏对儿童的科学抚养,多少人仍采用传统的方法抚养儿童,认为只要儿童吃饱、睡好就可以了,从而忽视了对儿童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教育,更谈不上好好把握儿童0-4岁的早期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甚至还有些抚养人因为缺乏医学知识,在儿童发热时仍对儿童进行严实地包裹捂汗,并认为儿童在生病期间不能吃肉,只能喝汤或粥,还有些儿童家长遇到孩子生病时,一到医院就让医生为其孩子进行输液治疗,使得儿科医生长期受其影响,养成了输液治疗的习惯。由于散居、流动儿童具有年龄小、居住范围广、分散性强、流动性快、地段性强的特点,难以集中管理这些儿童,从而给儿童保健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并成为工作盲区,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2 解决当前儿童保健工作难题的对策

2.1加强儿童保健宣传,提高人们对儿童保健的意识 古人云:上医治未病。这句话强调的就是对各种疾病的预防,认为从源头上预防疾病和控制疾病,是最有效的治病方式[3]。儿童保健也不例外,也应注意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从而减少保健投资,提高保健效果。为了使人们认识到预防是促进儿童健康的有效途径,必须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宣教工作,从而增强其对儿童保健的意识,改善儿童生存成长的环境,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2加强儿童保健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保健队伍的整体素养 当前,合格的儿童保健人员比较匮乏,致使儿童保健服务仅仅停留在简单服务项目上,为了能够给儿童提供专业、规范的保健服务,基层医疗单位应加强对儿童保健人员的继续教育,如选派儿科骨干人员或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医师去进修儿童保健专业,或攻读公共卫生专业,以使儿童保健人员系统地掌握儿童保健学、预防医学以及社会医学等知识和技能,在这些人员学有所成后,再由他们带教其他人员,从而提高保健队伍的整体素养。

2.3改变陈旧观念,加大对儿童心理行为和精神卫生问题的重视 由于保健观念的落后,一些家长只关心儿童生病状态,而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精神卫生抱无所谓态度。因此,当务之急要先从观念上改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保健的陈旧观念,提高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度;其次政府卫生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另一方面要及时更新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知识,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以适应儿童疾病谱的变化[4]。

2.4加强对散居流动儿童的管理,平等对待散居流动儿童 为了加强对散居流动儿童的管理,应为散居流动儿童建立儿童预防保健档案,加强与派出所、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的联系,以便于及时、动态地掌握散居流动儿童的情况,提高散居流动儿童的保健率。

参考文献:

[1] 涂彬.关于儿童保健工作的几点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9):2582彩夺目-2583.

[2] 高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8):338.

[3] 梁高锋.浅谈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广东科技,2010, 11:26-27.

儿童保健工作计划 篇9

儿童占我国人口1/3,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保健工作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民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推动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争取在2011年时,实现每个儿童都享有卫生保健,把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5‰以下的奋斗目标,特提出“七五”期间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要求,争取在这个期间内,全国有1/3的城市和农村能达到甲类标准....(二)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对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要早防早治,矫治率达95%以上。佝偻病患病率在近两三年的基础上使其下降20%至30%,控制Ⅱ度,消灭Ⅲ度。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在近两三年的基础上使其下降20—30%,控制中度,消灭重度。

依据上级有关部门工作计划为重点,以提高我镇儿童生存质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加强儿童保健工作管理,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1、为提高全镇儿童保健医生的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村医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年底有工作总结及考核。

2、加强本镇6岁以下儿童死亡,危重儿童,院外死亡儿童的报告情况。通过加强出生缺陷和重危新生儿追访查找儿童死亡漏报。

3、提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质量,鼓励儿保民生,开展婴儿早期教育,填写儿童保健手册,做好4-6岁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做好新生儿访视,早教宣传,并详细做好访视及28天小结工作,做好0-6岁儿童生

长发育评价,做好全镇一次性体检工作,并掌握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肥胖症及营养不良等患病情况,并填写儿童保健手册、各种登记。

以上为我镇2012年儿童保健工作计划,有不当之处还需在以后工作中不断完善。

附;琊川镇0-6岁儿童统计表。

儿童保健工作总结 篇10

1、积极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宣传防治小儿常见病及其它疾病的措施。指导家长做好小儿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家长明确儿童体检重要性,积极参加儿童体检。规范开展儿童保健体检,并做好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及时更新电子档案。

2、做好儿童3:2:1体检,规范体弱儿管理,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使母乳喂养率达到85%以上,

3、督促托幼机构参加县举办的托幼机构任职资格培训班,并做好健康体检,从而完善保健制度,合理开展教养工作,保障小儿身心健康。

4、定期培训村级儿童保健人员,让他们加强业务学习,建立健全农村初级保健网,定期到村卫生室督导落实儿童保健工作。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思考 篇11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68-01

陕西安康通报“大月份引产”事件中镇坪县政府分管计生工作的副县长于延媚等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起不该发生的悲剧也给我们从事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这起事件一方面暴露出曾家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在动员冯建梅终止妊娠过程中,违背当事人意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一些基层干部依法行政观念不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意识淡薄,执行政策水平低,影响恶劣,教训深刻。另外一方面也暴露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不够扎实,存在着死角,造成船到江心补漏迟的尴尬局面。

一、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妇女保健包括婚检、孕妇的产前检查,叶酸的发放、高危孕产妇的监控、生殖健康的宣传、分娩的一系列检查和产后访视等等,儿童保健包括小孩子的产后访视,体检,疫苗接种,体弱儿的监控,新筛(新生儿筛查)等等。虽然妇幼保健工作涉及的平平淡淡,这项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做好这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工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必须认真管理,努力工作,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

一是个别领导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整个国家来看经济建设如火如荼,GDP成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个别领导干部忽视妇幼保健工作的倾向,有的人认为妇幼保健工作无非是婆婆妈妈没啥可抓,部分领导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研究解决经济建设比较多,研究妇幼保健工作少,甚至出现妇幼保健工作排不上议事日程的现象。上级文件精神得不到及时贯彻落实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妇幼保健资金投入不足。在经济建设工作中,一个地方投资百八十万稀松平常,投资千八百万比比皆是,投资数亿、数十亿、甚至几百亿的项目屡见媒体报道。在妇幼保健领域地方政府投入巨资的屈指可数,妇幼保健工作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依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的民生工程,在项目配套资金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长期排不上号,到不了位,只能依靠现有条件开展工作,尤其是村级妇幼队伍建设方面,个别地方人员报酬也没有得到妥善落实,开展业务面临经费严重短缺局面。

三是基础条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相对比较早,由于年代久远,相对于目前城镇建设速度而言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市县(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表现更为突出,房屋、设备、人员依然不配套,技术服务设施相对较差,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比较普遍。

四是妇幼保健工作进展不平衡。大城市妇幼保健机构,设施相对较好,整体队伍素质也不错,工作开展得相对好一些,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不够规范,临床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相对较差,尤其是乡镇一级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妇幼临床服务所占医疗市场的份额较少的问题比较突出。

五是妇幼保健工作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存在畏难情绪,个别同志工作信心不足,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六是县(区)级妇幼机构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妇幼保健工作管理欠规范,一些制度难以落实,个别工作人员存在着服务大局意识、依法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的意识较弱等问题,影响妇幼保健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对策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由此可见妇幼保健工作涉及人口大约为6.528亿加上2.225亿等于8.753亿,占全国总人口13.7亿的63.9%,也就是说妇幼保健工作涉及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二,这部分人的健康问题牵涉到全国几乎所有家庭,尤其是婴幼儿保健工作直接关系到现在和未来国民的素质,更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这项利国利民重要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措施,确保妇幼保健事业健康发展。不断强化对妇幼保健工作管理,加强技术、人才建设,做好妇幼保健重点项目和母婴阳光工程等项工作,履行妇幼保健信息监测、技术指导和行政督查职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切实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全面做好妇幼保健各项服务项目,加强社区妇幼保健工作服务机构建设,各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妇幼保健机构不断强化产科、儿科技术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能力。

2.强化技术培训,提升业务素养。2009年新医改方案将妇幼保健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摆上了突出位置,对妇幼保健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国家、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妇幼保健工作规范,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切实强化妇幼保健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着力提升妇幼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积极做好市、镇两级妇幼保健机构业务骨干的技术培训,通过多层次的强化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技能,不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项目均等化进程。

3.加强业务管理,提升工作质量。今年,省卫生厅将组织开展妇幼保健机构质量管理检查和“三基三严”考核检查,着力推进各项医疗保健核心制度的落实。因此,各单位要全面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规范儿童保健门诊基础质量管理,切实加强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要将儿童健康体检与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计免接种日适当增加儿保门诊工作人员数量,在开展儿童计免接种前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切实提高儿童保健管理率和系统管理率。要做好围产保健门诊质量考核。建立专职围产保健医生到产科病房轮转制度,使其熟悉产科业务,提高专业技能;非专职围产保健医生要做到人员相对固定(每次不少于3个月),切实提高产前检查工作质量。同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开设产科B超专用检查室,开展胎儿严重致死性畸形筛查,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把计划生育手术室、产房的院内感染管理和应急抢救处理等纳入院(所)质控体系,严格规范产科各项医疗行为,做到日有检查,月有考核,专人负责,班班管理,切实降低产科风险。对高危孕产妇实施分级专案管理,市级医院必须开设高危孕产妇管理门诊,并畅通绿色通道,接受基层单位转诊,确保高危孕产妇及时得到有效干预。五是要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加强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工作,确保母婴安全。同时,要充分整合我市产科资源,建立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基地,全面提升救治水平,切实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4.依法强化监管,规范服务行为。要强化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市卫监所、各区镇卫监分所要重点强化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督检查,联合市妇保所对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开展执法检查,打击非法执业行为,确保母婴安全;开展“两禁止”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综合执法检查,切实保障广大在园儿童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胡适励志名言下一篇:信息会考题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