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学目标

2024-06-16

儿童美术教学目标(共10篇)

儿童美术教学目标 篇1

水粉画是将水粉颜料用水调和绘成的画。水粉颜料不透明,如果运用得当,能兼有厚重和鲜明的效果。可以画在图画纸上,也可以画在木板或画布上。幼儿通过水粉画的学习不仅提高了绘画的兴趣和愿望,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掌握初步的色彩知识和表现技法,提高了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丰富了审美经验。激发幼儿积极良好充满自由安全的心态,也为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水粉画是将水粉颜料用水调和绘成的画。水粉颜料不透明,如果运用得当,能兼有厚重和鲜明的效果。可以画在图画纸上,也可以画在木板或画布上。由于水粉画有较强的覆盖力,除了可以画在白纸上,也可以在有颜色的纸上作画。因水粉画有较强的表现力,可以流畅行笔,也可以细致刻画,自然成为幼儿喜爱画种之一。学画水粉画,除了解水粉颜料的性能,熟悉调和配置颜色的方法,掌握一些色彩知识外,更需要的是多画、多感受。不论是抽象还是具象、想象还是写生,都要大胆用笔,放开作画,将画的过程中感受色彩,发现色彩的魅力、增强色彩的认知感知能力。

幼儿通过水粉画的学习不仅提高了绘画的兴趣和愿望,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掌握初步的色彩知识和表现技法,提高了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丰富了审美经验。激发幼儿积极良好充满自由安全的心态,也为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课型特点

幼儿水粉画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游戏入手,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在观察中获得某种感受和体验。并启发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奇思妙想,尝试多语言、多角度、多形式的表现,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接触多种绘画材料。以育人为目的,激发兴趣、注意创造过程为前提,对幼儿进行艺术素质和能力及非艺术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手段,人人参加有趣的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为基础,在宽松、自由、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思维。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诱发好奇心;激发表现欲望,培养大胆、自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和能力;培养探究兴趣、习惯和观察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意志品质,逐步形成喜欢独立思考,敢说、不怕说错,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较自由地进行联想、想象,初步具有以原形为发散点多向性迁移、仿编、创编的能力;培养评价能力;掌握与开展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有关的美术素质和能力及技能技巧。

二、教学目标

初级班教学目标

1、积极参加水粉画活动,体验水粉画活动的快乐,培养对水粉画活动的兴趣,能快乐、大胆、轻松地作画。

2、认识水粉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纸等绘画工具、材料,学习基本的使用方法,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

3、会用点、线及简单形状(圆形、方形等)表现单个物体的轮廓特征及其变化。

4、学会辨别红、黄、蓝、绿、橙、黑、白等不同色彩,说出他们的名称,并选择使用多种色彩作画。

5、学会区别背景色和主体色,用主观感觉大胆画出主体形状和衬托背景的色彩。

6、知道把主要部分画在纸的中心位置,主要物体要比其他部分大。

提高班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表现感受过的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基本结构。

2、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表现画面,能大胆表现主体色和背景色。

3、培养对色彩的敏感性,能注意色彩的变化,色彩的协调美,学习用较丰富的色彩表现自然界。

4、能打破模式化构图的干扰,培养大胆地按主观意识作画的习惯,尝试表现有韵律感、对称感的画面。

5、欣赏与生活经验有关的名作、名画的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基本内容,感受作品的色彩变化及相互关系,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

高级班教学目标

1、大胆运用多种水粉画表现技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愿望,体验水粉创作活动的快乐。

2、能运用较有表现力的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观察到的自然界物体形象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画出物象的变化和运动。

3、能表现一定的方向、前后、远近等简单的空间关系,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注意画面的均衡、协调。

3、分辨色彩的浓、淡、鲜、灰,学习颜色的深浅、冷暖搭配,大胆使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4、能根据线索启迪,运用自己的构思和联想画想象画、抽象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情绪,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2、难点:克服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四、教学策略

1、激发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幼儿是有对绘画有了兴趣,才会进步,才会有创新能力。我们倾听孩子的问题,分享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例如画“森林里的动物”。教师先讲故事激起幼儿的兴趣,而后倾听幼儿的想法,如果自己讲故事,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幼儿的回答就会不尽相同,选择画出来的画也就有创造性。兴趣的培养可以从教师的范例设计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技能教授的探索性,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等方面去激发。

2、促进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从长期的美术中已知,幼儿有自由选择绘画会比强制选择带来更富创造性,在幼儿绘画中,自主程度越高,创造性水平就越高。我们要求幼儿绘画时重点在于让幼儿自由选择,启发创造性。如美术课“小鸡”。让幼儿讲述观察小鸡捉虫吃米、玩耍、睡眠等情景。启发幼儿画出各种动态小鸡形象,还可以想出其他情节,小猫和小鸡玩,狐狸来了,猫怎样保护小鸡。让幼儿自由编故事,并动脑筋画出故事情节,打破了以前只是一幅“小鸡吃米”的情景图。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还可以提高其独立作画的能力。另教师在活动中还要为幼儿提供自主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3、减少幼儿绘画外部压力,增强其内部动机。

当幼儿从自己的兴趣出来创造时,组织能产生更有创造性的作品。教师不应用惩罚,批评其外部压力的方法督促幼儿绘画,如果幼儿画的作品离题太远,我们不要呵斥,以免幼儿产生极大心理反差会影响内心的自由而阻碍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教师要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中,积极地去发现、探索、思考,产生旺盛的创造力。

4、教学灵活多变,适当添加美劳,鼓励幼儿思维自由独立

儿童美术教学目标 篇2

关键词:儿童,钢琴,创新能力,教学

一、当代儿童钢琴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满足度,钢琴教学就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对于儿童学习钢琴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学习钢的琴目的尚不清楚,以至于近些年,专业的钢琴教师很少,使得整体钢琴教学水平较低,所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足。比如,钢琴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对学生进行死板的教学,很难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到极致,这就抑制了儿童创新能力的发挥。与此同时,家长与教师关注的也不再是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而是儿童的钢琴级别,从而周而复始、一遍一遍地练习钢琴乐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孩子根本无法建立正确的钢琴价值观。

二、如何在钢琴教学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创新力

(一)钢琴教学的课堂模式

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目前,对于钢琴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师每一节课只负责一名学生的教学。另外,也有课堂式的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在学校的课堂中,一名教师对整个课堂的学生进行钢琴教学的模式。此外,钢琴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具体教学,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在儿童时期,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此时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选择出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独特课堂模式,在满足学生充分好奇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儿童时期是一个争强好胜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比赛或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强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钢琴教学内容的延伸性

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钢琴素养,不断深化扩展知识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内容趋于多元化。教师应结合教材与课外材料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不断引导学生探索更宽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质量。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新理念的学习,扩展学生的思想文化领域,从而使得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当然,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钢琴课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和难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得学生更加广泛地理解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内容。钢琴内容的延伸一定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延伸,使得教学内容不脱离教学大纲,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视野,对钢琴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进行钢琴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音乐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艺术涵养以及综合素质。除此之外,要求教师可以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发展学生、完善学生的教学理念来教学,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来教学,以一种课堂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状态。

三、培养儿童学习钢琴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环境因素

在儿童的钢琴学习阶段,环境因素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状态也是有着促进作用的。而各种环境因素中,影响儿童学习钢琴的主要外部因素就是教师、家长对于学生的催促或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减轻儿童的学习压力以及紧张感。而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也应该选择儿童感兴趣的教材,或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从而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热情,大大提升钢琴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语言表达

在儿童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就是生动有趣的语言,生动的语言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精力在课堂上,学生才能对教师讲授的知识做到完美吸收。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课堂上,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且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变化,不仅仅是说话技巧,还包括肢体语言,都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除此之外,生动且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具体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友好的教学态度对待学生,从而不断完善学生学习钢琴时的状态,提高学习效果。

当代,我国最需要的是创新性人才,教师也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思想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休养,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庆刚.杨峻钢琴教学中的方法及理论[J].中国音乐教育,2004(7).

本期选购目标:儿童牙刷 篇3

产品名称

价格

材质

产品特点

NUK幼儿安全牙刷(1~3岁)

86元

刷柄,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E)

优质软毛牙刷,椭圆形小巧刷头,专为婴幼儿口腔设计;防滑牙刷柄,易于宝宝抓握;安全防护环,可避免牙刷过度深入宝宝口腔,宝宝自主练习刷牙家长更安心。

小狮王

25.8元

刷柄,聚丙烯(PP)

特殊的锥形毛尖能有效清洁普通刷毛难以到达的齿缝等处;小巧的刷头在宝宝口腔内灵活自如而易于操控;握柄部宽而粗适合宝宝抓握,纤细而富有弹性的刷颈配合较短的握柄设计,更加适合宝宝自己刷牙。

小狮王婴幼儿牙刷(1.5~3岁)

23元

刷柄,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E)

针对2到4岁宝宝口腔设计,小型安全圆形刷头,特殊内外两层柔软刷毛,可达到清洁牙齿功能同时避免牙龈伤害。适合幼儿口腔清洁使用,也可培养宝宝刷牙的习惯。

小树苗快乐成长牙刷(2-4岁)

儿童电动牙刷数据

产品名称

价格

产品特点

飞利浦新安怡

579元

飞利浦Sonicare专利声波震动技术;超软刷牙、刷柄专为儿童订制;2分钟智能计时器和30s音乐提醒器;2种刷牙力度模式选择;8款个性化贴纸等。

飞利浦Sonicare

ForKids全新儿童声波震动牙刷(可充电)

Oral-B(欧乐B)儿童电动牙刷(自动干电池)

159元

为5岁以上儿童设计,按照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防滑塑胶刷柄;2分钟计时器,当儿童刷牙足够两分钟后提示;柔软花状刷头,刷毛顶端打磨圆形,保护孩子牙龈不受伤害。

来自品牌

使用和选购建议

你所不知道的安全标准

购买儿童牙刷时要查看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其使用的材质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儿童牙刷国家强制性标准GB30002-2013和GB30003-2013中,对儿童牙刷有害元素(砷、镉、铬、铅、汞、锑、钡、硒)做出来规范要求,此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欧盟标准相同。

儿童牙刷的柄部抗弯力(≥60N或变形极限范围内不断)和颈部抗弯力(≥25N或变形极限范围内不断),也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标准,这可以避免宝宝在刷牙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危险。

除了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安全要求外,在选择儿童牙刷时要针对不同年龄段选择。总的原则是刷头小,刷毛纤细柔软而有弹性,以保护儿童稚嫩的牙龈和娇弱的牙齿。

儿童牙刷虽然柔软,但也应具备基本的清洁力。

使用中的细节提醒

在最初培养孩子刷牙习惯时,注意不要让孩子把牙刷当牙胶进行玩耍、啃咬。

做好牙刷的清洁工作。刷完牙后,妈妈要把宝宝的牙刷冲洗干净,刷头朝上放在通风的地方。

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

宝宝患感冒或者口腔感染后要更换牙刷,因为细菌会匿藏在刷毛里容易导致疾病复发。

受访人/刘海超,狮王(中国)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

分年龄段护牙有学问

指导专家/郑树国、施相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

孩子年龄小,牙齿护理应该以父母为主。不要嫌麻烦,你多做些,做得仔细些,孩子的牙齿问题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0~1岁

在孩子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就应该给他进行口腔清洁。可以在手指缠上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孩子的牙龈,清洁牙齿,每天一次。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必使用牙膏,也不提倡使用。

建议在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时或最迟在孩子12个月之前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既能让孩子开始熟悉牙科环境,减少将来他对牙科治疗的恐惧,又可以听听口腔医生对口腔护理、饮食的指导和建议。

1~3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单靠他们自己是不可能完全清除菌斑的,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学着刷牙,但这一过程主要还是靠父母来完成!建议在每天晚上刷完牙后,用牙线帮孩子清洁牙间隙,以防止牙缝出现龋齿。

戒掉夜奶,停用奶瓶

在孩子1岁开始到1岁半左右,喝夜奶的习惯就应该逐渐停止了。随着孩子长大,还应该停止使用奶瓶,改为杯子或碗饮水。

控制甜食

不要一味由着孩子吃甜食和甜饮料,也不要为了省事只要孩子哭闹就把奶瓶塞到他嘴里。

开始用牙膏

孩子3岁左右时,可以开始使用牙膏了。但这时的孩子仍可能会吞咽牙膏,所以每次刷牙只要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可以。

做窝沟封闭

孩子的第二乳磨牙长出来后,可以带他去做窝沟封闭,并每间隔3个月~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3~6岁

这个年龄段的小家伙特别迷恋甜食,不必完全禁止,但建议父母可以这样帮孩子控制进食糖的量、次数、时间及糖果种类。

在限定的时间内吃完当天允许吃的甜食,但晚饭后不要吃任何甜食。

黏性的糖果、小饼干等等尽量少吃,多吃些坚果类、纤维含量高些的食物。

尽量以家里鲜榨的果汁替代碳酸饮料。

虽然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重要,但是对于刷牙这件事不行。父母还要继续给孩子刷牙,并使用牙线给孩子清洁牙间隙。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定期由专业的口腔医生为孩子使用含氟泡沫或氟凝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涂氯。有的家长在家里也给孩子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但这种情况仅适用于中、高度龋患风险的孩子使用且应少量。

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 篇4

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

5岁:知道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硬币。

7岁:能看价格标签。

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帐户里。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

11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

12岁:能够制订并执行两周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

关爱留守儿童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篇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留守儿童安全工作,及时了解留守儿童,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根据我校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特与各班班主任签订此责任书:

1、指导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卫生知识宣传,加强疫病防控,监督留守儿童个人卫生,负责管理室内各设施,严格执行定期消毒措施。

2、提高留守儿童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留守儿童人身财产不爱他人侵犯。

3、加强与留守儿童及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深入学生群体,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思想动态,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本责任书自签字之日起效,责任人变动时,本责任书接任者继续履行。

班主任签字:

学校主管领导签字:

儿童美术教学目标 篇6

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沛明实验小学 邓惠姬

论文摘要: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认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探究儿童阅读的有效途径,发展学生个性,丰富精神世界,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关键词:

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

一、课题背景的综述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中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更广泛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而“语文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阅读素养”的培养,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差不多成为了当今语文教师的共识。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不仅是指读课程教材上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更是特指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育的“装饰”,更不是可无可有的“软任务”。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说明什么?说明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50万字,纵上所述,进行儿童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由之路,为此,我校正积极参与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儿童阅读与语文素养”的课题研究。

二、课程实施的策略 为推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以规范的课题研究规程作保证,注重积累,步步为营。

(一)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本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家长的支持态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2006年12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的调查,调查的形式采用问卷调查,对全校一---六年级所有的学生,采用每生一份“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分析表“进行摸底问卷调查,并根据全校41个班级回收上来的2418份“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分析表”,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研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发现学生阅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阅读面窄,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氛围,个人阅读也存在差异,阅读习惯。

(二)明确研究内容与目标

根据调查反馈情况,课题组成员多次进行研讨,拟订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生阅读的目标。课题开题时,认真听取的科教培训中心温主任、袁小兰老师的意见,再次修订了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目标为:1.研究如何分学段培养学生阅读素养低年级多读少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自主读书的习惯;中年级指导如何读书,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技巧;高年级指导如何阅读中外名著,提高阅读品位。2.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精选书籍,使之适应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所需。3.研究学生阅读的评价办法,激发学生积极性。4.研究家校同步,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三)悉心研究儿童阅读的有效途径 1.推荐读物,满足需要

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加上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差,所以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编写了沛明实验小学学生课外读物书目并向学生推荐。首先,推荐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如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等方面的读物。其次,课外阅读配合教材,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各程度的联系,使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保进。另外,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景名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读物,人际关系处理、安全防范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等方面的读物。总之,所推荐的读物类型,尽可能广泛而多样,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2.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学生一旦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就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香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学校,在环境布置上也是独具匠心,校园内随处可见唐诗宋词,名人名言,唐诗廊、宋词已成为学校的独特风景。学校阅览室每天定时向学生开放,做好学生进阅览室阅读安排,安排教师值日,在安静的环境中,学生可随意选取自己爱读的书籍进行浏览,并可以借回阅读。我们还积极构建书香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读书兴趣。如:根据年龄特点选择书籍激趣、布置读书氛围激趣、读书与电视结合激趣、开展各种学校或年级的读书活动激趣等,这样不仅让学生积累了阅读经验,丰富了阅读体验,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读书热情。

3.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我们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使之读得更好更有收效。在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注意四个结合:读与思相结合、读与写结合、读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全、读书与卫生习贯的培养相结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重在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课内外结合,互相促进

教师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学到的读书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从而获得知识的有效积累,再用课外积累的知识来促进课堂上的学习。在课内重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主要掌握“读、解、抄、想、问、记”六字要诀。读,通览全文,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内容,边读边想。解,着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细细体会句子深层的含义或言外之意。抄,抄录好词好句。想,是读后思考,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所体会。问,与同学互相交流所得。记,识记好词好句,背诵精彩部分。这些都可以应用于课外阅读需要精读的文章中。

(2)浏览选读,不拘细节

针对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读法,并非所有的文章都要求精看细读,现代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大量的信息向我们涌来,我们不可能全部读。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可是时间和精力始终有限。为了提高效益,加强积累,有时也可采取走马观花地浏览。对于一些新闻文章,有些无关重要的章节,甚至可以不读,有选择性地读所需要的部分,还有一些不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读物,更不应读。

(3)快速阅读,获得信息

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认为,良好的阅读方法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较快的阅读速度,二是能准确获得阅读材料中的信息。我校在读书活动中,重视对学生阅读速度的培养。这不仅是课内阅读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在课外同样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快速阅读不等于只顾速度而忽略质量。快速阅读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量,在阅读时眼脑并用,大脑要作出快速的反应,对信息作出快速的处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所以这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4.探究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

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模式探究是第二阶段主要的研究内容,经过探究,我们确定了指导课的类型。指导课的类型有:

(1)读物推荐课主要模式:准备推荐——学生推荐——评价——质疑问难——鼓励阅读。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供学生选择。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的推荐和内容的介绍;可以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2)读书方法指导课主要模式:读 ——记 ——汇——创。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四种常用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教给学生运用“意群注视法”,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3)课内外整合阅读课主要模式:精彩回放——人物大家谈——真情面对面——作家新书架,主要是结合课文教材,进行与之相关的内容拓展阅读。

(4)“自读自悟,自我创新”主要模式:介绍书籍,激发兴趣——自读自悟,自我创新——交流展示,自我创新。这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5)交流评论课主要模式。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和体会;也可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评论或综合评论,教师还可以结合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来进行组织交流。

三.课题目标的实现

课题经过两个阶段的实验研究,预期目标得到了实现: 1.引发了师生之间的阅读互动

袁瑢老师说过:“要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教师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课题组的老师们对此有着深切体会,在阅读方面身先士卒,自己先读,读完一本,再和学生们聊一聊这本书,告诉他们最近老师看了一本什么书,内容是什么,老师的感受如何等等。学生们最易受老师的影响,对老师的推荐,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去阅读。而学生们一有最新的图书,也会抢着给老师介绍。这样,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2.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蟋蟀的住宅》后,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了《火烧云》后,引导学生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学生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语文补充阅读材料,实现了“立体地读”。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学会了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写好读后感,还能写出书评。通过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积极意义。读书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去观察、去阅读,到书的海洋里去积累语文,到广阔的生活中去运用语文。

5.带动了亲子阅读的开展

我们的老师在平时有意识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告诉家长我们学校正在开展哪些读书活动,告诉家长班级中最近推荐读了什么书,孩子阅读的情况如何,告诉家长哪些书可以购买给孩子,哪些书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告诉家长一些亲子阅读方面的方法,渐渐地,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重视了起来,尝到了亲子阅读的甜头,有位家长说道:“亲子共读会带来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之中,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把彼此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了解,彼此信任。”亲子读书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因为父母的模范作用是无限的,在潜移默化之间,一方面给孩子作出了好的榜样,另一方面也营造了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学习型、读书型社会的建立,正是来源于无数个读书型的家庭。

6.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来,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提高,并且以读促写,从好词佳句的积累,到写出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着。近几年,学生有不少作品发表于报纸杂志,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均获得了较好的成绩。7.提升了教师科研能力

在这个课题的推动下,学校的整体阅读环境得到了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得到了较好的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参与研究的教师们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发展,能不断反思、总结,积极撰写论文,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获奖、交流。学校的书香氛围不断浓厚,课外阅读已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

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

儿童美术教学目标 篇7

一、课程理念

( 一) 基本观点

1. 少年宫是校外教育课程开发的中心。当前, 校外教育的课程建设势在必行。少年宫应当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承担起课程开发中心的责任和权力, 组织开展适合校外教育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活动。除了少年宫自己开发课程外, 还应该吸纳专家、课程研究者、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使课程具有更强的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

2.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开发课程有助于形成支持和激励性氛围, 形成渠道通畅的校内外交流, 使少年宫成为具有专业吸引力的工作场所, 教师真正成为校外教育的主人。课程开发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 儿童的意见有更多机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纳入课程计划, 从而使学习更加贴近他们的需要。

( 二) 主要价值

1. 有助于更好实现少年宫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特色。少年宫是校外教育的主阵地, 是真正发生教育影响和儿童经验的地方。课程开发正是针对课程而采取的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行动策略, 所以有助于校外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 由于课程开发尊重教学的独特性和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少年宫的教育特色。

2. 有助于形成儿童个性,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绘本创作课程开发, 充分尊重儿童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 为儿童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机会和空间, 对儿童个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赋予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 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目标确定

( 一) 目标依据

1. 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教育质量监控项目的基础上, 提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七个领域, 构建了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其中, 与儿童绘本创作课程指涉相重合的领域有: 社会情绪、文化艺术、学习方法和认知。社会情绪领域包括社会与集体价值、公民价值、精神健康; 文化艺术领域包括艺术创作、了解文化; 学习方法和认知领域包括坚持与专注、合作、独立自主、知识、理解、运用、批判性思考。

2. 儿童体验领域与目标。将儿童体验分为7 个板块, 个性体验在视觉教育中最重要; 视觉体验培养学生观察、阐述、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做出各种判断; 知识体验帮助儿童了解和掌握各种绘画风格和必要的技巧; 交流体验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观察、阐述、发现以及对自然派生物的表达; 创造体验能促使儿童充分展现想象力、创造力, 增进探究的品质; 文化体验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 突破个体局限, 跨越历史和民族; 环境是艺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 环境体验对儿童个性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绘本创作活动的价值。对应以上七大板块, 绘本创作活动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个性的价值———绘本创作充分发挥孩子个体的才能, 重视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绘本创作内容, 题材易易被儿童理解与接受; 视觉的价值———绘本创作能增强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发展儿童观察、理解、反应、创造、鉴赏和延伸的能力; 知识的价值———绘本创作的线描、绘画、版画、拼贴、综合材料制作等内容让儿童初步了解各种绘画艺术风格的特点, 提高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和绘画方法的能力, 利用各种机会表达想法, 提高对绘本艺术的欣赏能力; 交流的价值———绘本创作提供的各种表达机会和手段, 鼓励用美术语言表达思想情感, 与同伴分享; 创造的价值———绘本创作运用各种适切的艺术表现形式, 引导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运用感知觉, 大胆表达、自信展示, 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文化的价值———绘本创作包涵的文化信息传递、交往、欣赏, 为儿童了解世界其它地方的他者提供了有效途径, 有助于形成多元文化的视角和观念; 环境的价值———绘本创作提供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情境, 能够激发儿童的情感, 起到唤醒和启迪智慧的作用。

( 二) 目标厘定

1.“生活、艺术”领域。了解绘本语言的主要表达方式, 学会基本的绘画、制作、语言、表演等艺术形式, 掌握绘本创作的基本过程, 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 独立运用画面表达连续的故事情节, 顺利表现动态思维。

体验绘本创作活动的乐趣, 观察世界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学会绘本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和初步的美术素养。

2.“学习方法、认知”领域。在挑战性的创作活动中善始善终, 敢于应对创作任务, 独立完成, 能够与他人合作, 共同解决难题。

根据美术工具和材料构建图像及文本意义, 用已学的绘画知识和技能解决新的创作难题。

通过读取图像、解释涵义、推理情节得出开放性结论, 演绎、推广、生成新知识的能力得到初步训练。

3.“社会、情绪”领域。承受任务的失败, 汲取教训, 克服困难, 具有忍耐、抗压的品质。

形成积极的自我与他人观念, 对自己的作品以及合作团队怀有热情, 在课堂上积极快地生活。

不断开拓视野, 拓展想象空间, 激发探索未知图像领域的的欲望, 产生探究的愉悦和成功感。

三、课程实施: 以无锡市少年宫绘本创作课程《绘随我心》为例

( 一) 教学重点环节

1. 引导。教师设计、安排主题情境, 提出问题, 为儿童提供思考的方法, 特别注重聚焦性和扩散性问题的提出, 营造思考与问题解决的氛围和机会。

2. 构思。鼓励引导儿童自由联想, 帮助扩散思考, 给予充分的思考时间, 将创意、创新作为该环节的核心目标和价值。

3. 讨论。师生共同讨论绘本的故事情节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 此环节以学生表达为主, 教师倾听并提出建议, 共同商讨如何解决问题。

4. 制作。开展各种活动, 儿童在做中学, 边想边做,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付诸于行动。主要流程包括: 安排画面主要故事情节———安排画面环境并上色———制作封面、设计绘图文字 ———粘贴组合内页与封面。

5. 分享。创作思考由萌芽进入实现阶段。在此阶段强调师生、生生的相互回馈与尊重, 也是创作思考中“延缓判断”的原则表现。

教学实践操作

1. 亲子阅读领先, 体验艺术魅力。让孩子多接触那些不同表现形式与材质、各种表现方法、不同艺术风格的绘本。像立体翻翻书《各种交通工具》、折叠绘本系列、布头书以及不同装帧和材质的绘本, 如铅笔画《哭泣的树》、版画《亨利叔叔的晚餐客人》、油画《爷爷没有穿西装》、水彩画《嘟嘟和豆巴》, 等等。还有抽象派艺术《小蓝和小黄》、印象派艺术《让路给小鸭子》《夏日海湾》、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谁来我家》、《凝固的时间》、执着的民间艺术《老鼠嫁女儿》, 等等, 绘本形式、画面风格越丰富, 儿童的认识范围和表现美的经验越突出, 就越可能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绘本阅读和欣赏要给孩子渗透这样一种观念: 即绘本不仅是一种读物, 更是“美术”中的一环。要注意理解每张图像的丰富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的独特叙事关系, 以及绘本的整体意境。在这一过程中, 倡导家长不是先读文字, 而是带领孩子先看图画, 激发孩子的想象空间, 掌握绘本的整体意境。

2. 挖掘生活题材, 激发创编兴趣。创作内容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和思想体验, 包括与家人、同伴、老师的温馨对话, 充斥在脑海的奇思妙想, 对某个故事的大胆构思等一切生动体现内心美好纯真的情感描述。当前, 《绘随我心》涵盖的主题有动物、植物类题材:《我家有只……》《我喜欢的……》; 人物类题材: 《我的……》; 叙述类题材: 《有趣的聚会》《一次旅行》; 情绪类题材: 《我高兴的事情》《我伤心的事情》《我的秘密》; 故事仿编: 《我想变成……》《假如……》; 以儿童诗、历史故事为载体的改编创作类题材。

从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内容出发, 通过多看、多感受, 引导他们对绘本结构和意境有了充分的领悟和体验, 获取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 就能够基于儿童兴趣, 为尝试鲜活经验、进行绘本创作提供实践的机会。

3. 精心准备脚本, 发挥儿童主体性。活动前家长与孩子先一起准备绘本主题的脚本: 可以是拍摄的图片、下载的资料、也可以是杂志、报纸以及广告宣传册的图片。资料采集后粘贴在记录本上, 由家长帮助记录儿童的语言———这是绘本的初次创作, 随后进入教学活动的二次创作。二次创作时, 通常会欣赏一些相同题材的绘本, 了解绘本创作者的成功之处, 领略不同形式绘本的特殊美感, 然后开始动手绘本制作。制作活动要把儿童看作真正的探索者和创作者, 任其发挥想象, 提出大胆设想, 努力设计出思路清晰的绘本方案。鼓励儿童用明了的方式表达想法, 尽可能简洁, 在与教师不断交流、研讨中,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活动历程被视为儿童成长的记录册, 家长和儿童会十分珍惜和自豪。在整个选择和创作过程中, 教师是儿童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是倾听者和观察者。家长和儿童默契合作, 每次活动完成都有耳目一新的作品诞生, 相互间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不言而喻。在与儿童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也稚化思维, 回归童心观察生活、欣赏生活, 彼此心灵会贴得更近。

4. 创作绘本作品, 分享成功快乐。绘本创作通常遵循由易到难、由仿到创的顺序。在设计方面, 倡导制作多种形状的手制书。在形式上, 可以从折叠的到抽拉的再到整本的。内容方面, 可以对阅读的绘本做出续编、仿编最后到自创。教学形式上, 可采用伙伴合作、师生合作、儿童与父母合作的方式, 既降低难度, 又培养合作意识。随着创作教学活动的进展, 教师需要变更采用更多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创作组织形式, 一方面满足儿童对多样化表现形态的需求, 同时满足艺术表达过程中对群体协作和情感分享的愿望。

创作的绘本或许只有薄薄几页, 却给儿童、同伴和家长、老师带来了乐趣, 为儿童尽情表达自我、分享成功快乐的情感提供了独特平台。在课堂交往中, 经常会看到三五个聚集成群的孩子们互相介绍、比较着彼此的最新创作, 表情快乐而自豪, 言辞热烈又激昂。交往合作充分说明儿童的互动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儿童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分享, 最终在与同伴互动交流中获得自信和快乐。因此, 创作分享不仅激发了儿童的创造热情, 助推思维力发展, 而且还可以培养健康的人格和潜在的创造力。

四、总结

儿童绘本创作课程开发实施两年来, 由于目标明确、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等特点, 深受家长和儿童的欢迎, 初步彰显了校外美术教育的魅力和影响力。然而, 反思课程开发及其运作过程, 发现绘本创作课程在许多层面和领域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在课程内容方面, 需要加强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内容主题的整合, 彰显包括无锡地方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特点;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 需要进一步凸显绘本创作课程的活动性, 强化儿童的体验和情感的外显; 活动环节上要突破教学模式局限, 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课程评价方面, 需要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儿童和课程评价方式, 为目标改善提供依据。

摘要:教师开发课程对达成少年宫教育目标, 形成教育特色, 发挥着重要作用。少年宫儿童绘本创作课程基于基础教育学习指标体系、儿童体验七个板块和绘本创作的价值, 从“艺术生活”“学习方法 认知”“社会情绪”三个领域设定课程目标, 依循“引导、构思、讨论、制作、分享”的环节展开教学实践研究, 为少年宫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少年宫,儿童,绘本创作,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6, 5.

[2]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11.

[3]陈晖.论绘本的性质与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

[4]刘阳.儿童绘本艺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10) .

“百元电脑”目标:儿童人手一台 篇8

内格罗蓬特说:“如果以电脑的使用寿命计算,一台电脑的成本甚至要比课本所需要的费用还要便宜,因此,我希望可以为贫困儿童设计一款‘百元电脑’。”这种“百元电脑”从外观上看与一般电脑没什么区别,但廉价电脑只能配置运行速度较慢的处理器、较小容量的硬件以及基本的软件。

研制小组的“省钱”策略包括:使用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和其他免费软件;运用最新电子墨水“electronic ink”技术或是崭新廉价后置投影技术;设计一种“可以手动的充电电池”(用手搅动特制装置产生出电力并可将多余电力储存,以针对贫困国家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以及研制一个12英寸的显示屏幕。如果成本许可,还可再添加Wi-Fi无线网络技术或USB接头。但最重要的是,尽量控制销售和市场推广成本。而在一系列的“省钱”策略中,内格罗蓬特表示:最大的挑战就是研制一种成本低、耗电少的显示器。

小组至今已研制成了两款实验机种,明年中便可运往有需要地区测试。由于“一个儿童一台电脑”计划基本上属非牟利性质,因此,每部电脑成本中的90美元会用来制造硬件,剩余的10美元中,大部分用来应付行政和其他特殊开支,所剩极小部分就是公司微利。

儿童美术教学目标 篇9

依据:《指南》中科学这一领域目标3所讲:3~4岁的年龄阶段幼儿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幼儿这时候开始,会对身边的一切的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对于色彩鲜艳外形鲜明的,或是可爱的事物。身边常见的动物比如小猫、小狗,幼儿多半会感兴趣,但是在一开始他们很可能把同样是“毛绒绒”、“可爱”的动物搞错。由此,我们主题的第一个目的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以及外形特征。

目的2: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依据: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通过日常幼儿自己的观察和成人的指导,对于身边动物的叫声幼儿会比较熟悉,例如小狗的叫声是“汪汪”小鸭子的叫声是“嘎嘎”,这些在幼儿平时的童话故事书里也会有出现,更加能加深幼儿对此的记忆力。他们学会了辨别小动物之后,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从而认出这是哪种动物并模仿这种动物的声音。

目标3:知道他们生活的地方,喜欢吃什么。

依据: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并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过程。幼儿被激起探究动物的兴趣后,更深入地去观察动物并了解它们的习性。在幼儿的世界里,他们充满了“为什么”。只要他们感兴趣,就会问父母长辈。所以首先让他们通过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叫声引发幼儿的兴趣之后,他们就会主动的想要继续深入的了解,这样的教学更能做到事半功倍,因为幼儿教学主要还是基于幼儿的兴趣。

目标4:引导幼儿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儿童美术教学目标 篇10

湖北十堰张湾区炉子小学

作者:陈伟

在以往看到的体育课的教案上,目标部分不是用教学目标就是用学习目标来表述,然而,这两种目标表达形式有没有本质区别?分别该如何表述才更加准确?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线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本研究分别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如何具体在文本中表述目标内容,讨论了具体的方法和硬把我的几个关键点。旨为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目标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是不是一回事

过去有人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体育课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有什么区别?教案上究竟应该用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呈现目标的具体内容?就以上问题的回答,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些人在教案上用教学目标,而有些人用学习目标?实际上,不但存在着认识上的不统一,还存在着概念的不清晰现象。

1.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不完全是一回事

无论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字面上比较,还是从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内容上来分析,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从概念上来看,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有人在对学习目标的概念进行界定的时候,只是说“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归宿。”显然,并没有揭示出学习目标的本质。实际上,从字面上来解释的话,学习目标无外乎是指学生通过学习预期要达到的结果。二者的区别在于:教学目标是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综合角度设置的,内容的表述是站在教师教的角度而不是仅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学习目标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置的,内容的表述也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呈现的。

2.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共同的载体是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二者又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共同的载体就是教学活动,离开了教学活动无从谈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也不复存在。除此之外,二者的共同点还在于无论是从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习的角度描述,最终达到的都是学生在体能素质、运动技能、健全人格方面要发生的变化上。即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提高是目标的精髓。所不同的是教学目标教师来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制定略显不妥,因为,学生差异性所在,学习目标之差异也固然存在。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目标的把握也难以达到准确。因此,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明显的不同。要能够认清此不同,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案中的目标的合理表述。

二、体育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混淆现象

既然体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不完全是一回事,二者就不能混淆,更不能视为等同,在撰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混淆现象发生。下面针对一些混淆现象展开讨论。

1.名称是学习目标内容却是教学目标的表述现象

有的教案上在目标栏中,标题写着学习目标,但具体的目标内容却依然是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如有份高一年级“快速跑”教案是这样表述学习目标的,“学习目标:采用游戏、接力的形式,进行加速跑、往返跑练习,发展学生速度以及快速跑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这份教案可以看出,目标内容是站在教师教的角度表述的,很显然用“教学目标”定位为更为准确,而本节课用“学习目标”显然是不准确的。这一现象说明,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现“学习目标”的表述以来,由于没有对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在内容表述上有何区分的进一步解释,因此,有些老师在教案撰写,尤其是在用“学习目标”替代“教学目标”的时候,对两种表达方式并不是很清晰,结果就很容易导致“换汤不换药”现象发生。即将已经熟知和习惯了的教学目标表述方式不加调整地照搬到学习目标之中。这一现象,或许尚未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这种现象说明了在教案中该如何规范设置目标把握还不够到位。追求教案的规范性,就要使每一个要素能够准确反映出应有的作用和呈现形式。而且,如果是糊里糊涂地写,就有可能会导致不明不白地教。

2.名称是教学目标内容却是学习目标的表述现象

不能用教学目标的表达方式去表述学习目标,同样道理,也不能用学习目标的表达方式来表述教学目标。然而,在过去的个别教案上却呈现有此类现象。如有份高三年级“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将教学目标表述为:“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培养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队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该目标中,我们不难看出,三维目标内容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表述的,这种表述方式显然也有失妥当,因为,标题是“教学目标”,而具体每一个维度的目标内容都是“学习目标”的表述语句。这种现象在撰写教案的时候也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3.同一目标内既有教学目标又有学习目标的表述现象 在同一目标内,如果出现既有教学目标的表达语言,也有学习目标的表达语言,说明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概念是混淆的,尽管这种表达有可能对教学的效果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是,这种表达是不够严谨的,也是不够规范的。如有份“搏击操”教案,将教学目标表述为:“教学目标:(1)了解搏击健美操的概念和搏击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激发学习兴趣;(2)掌握搏击健美操前五组的动作技能,在创编健美操过程中,提高健美操动作的组合编排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3)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从该案例中,我们显然看到了既有教学目标的表述语句,如“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显然是站在教师教授的角度来说的;又有学习目标的表述语句,如“了解搏击健美操的概念和搏击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激发学习兴趣”,显然是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的。由此看来,这种表述表明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表达形式有混淆现象。

三、体育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取舍及规范撰写要求 一份完整的体育教案上,究竟是用教学目标还是用学目标,一方面考虑教师的习惯性写法,另一方面看要突出什么。至于选择什么,并没有明确要求一定要用教学目标或一定要用学习目标。因此,在二者的取舍上,任课教师有一定的自主性。但该如何取舍,什么样的表述是基本符合要求的?下面分别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1.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取舍

撰写教案的时候,究竟是选用教学目标的形式来表述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还是用学习目标来表述,就二者的取舍问题下面谈几点认识。

首先,从严格意义上说,教学目标应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定的。而学习目标应该是学生根据教学的情况、自己原有基础和自己发展的需要自主设定的。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分别是由教师和学生各自设定的教学或学习的程度。但,实际上,目前大家对两者的认识,并非如此。在一些教案上也出现有教师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的现象。但这样的话,教师为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为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就会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从这种情况下来看,教案上的目标用教学目标或许会更容易把握。

其次,由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部分,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呈现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如水平一运动技能学习方面,学习体育运动知识的学习目标是: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因此,学习目标已经被一些老师逐渐在教案中替代了教学目标的表述现象。这样表述并不为过,只是在目标的具体内容的表述上,要与教学目标的角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学习目标内容具体呈现的时候,最好不要出现“能够使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培养学生.....”等的表述形式。

第三,假如选取了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作为教案中的目标表述形式,最好能够在整个单元,整个学期的每一份教案上都能够保持一致的写法。不能一个单元内,这节课的教案是用教学目标,而另外一两节课又是用学习目标。同样,在同一个学期内的教案上,每个单元的目标表述是用教学目标还是用学习目标,也要保持一致,最好不要在一个学期中这个单元用教学目标,下一个单元又用学习目标。保持一致性是规范性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2.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表述案例分析

无论是用教学目标还是用学习目标,作为目标的标题呈现,都会涉及到内容的规范性表述问题,下面分别从三维目标的表述案例来分析一下,目标大致写成什么样基本上符合要求。

就教学目标而言,我们先来看一个目标案例,该目标是某任课教师为初中二年级学生的一节“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课设置的。目标维度采用的是知识技能学习目标、体能素质锻炼目标、情感品质培养目标三个方面。具体目标内容是:“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单手肩上投篮的正确的动作要领,使80%的学生能够运用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完成投篮练习任务;使20%的学生达到完成该项技术时能够全身协调用力。(2)体能素质锻炼目标: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上肢力量及全身的协调性上得到锻炼,并通过课课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素质。(3)情感品质培养目标:通过合作练习及分组比赛,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勇于展示,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从该目标的维度和具体内容表述情况来看,用这三个维度较为合理,相对比“认知、技能、情感”三维度目标更为准确和全面;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更容易撰写。从具体的目标表述内容来看,采用“使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品质”等语言表达方式能够明确地看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设定的目标。因此,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范式。

就学习目标而言,也首先看一个目标案例,该案例是一节小学四年级的“击剑:佩剑的基本动作”课,该课任课教师设置的目标是:“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初步学会击剑的基本步伐,掌握佩剑防守与进攻的动作要领;(2)通过练习,锻炼协调性、上下肢力量,以及反应能力;(3)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提升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意志和集体荣誉感。”很显然,该表述方式与前面所说的教学目标截然不同,从具体内容中,我们没有看到“使学生能够...”等的表达形式,三个目标尽管没有写明哪一个目标是属于哪一个维度,但是,这三个方面的目标表述中都没有出现“学生”这一名词。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具体内容上来理解,都能够感觉到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的目标。尽管不是由学生亲自设置的,但是,当教学目标调整为学习目标表述呈现的时候,语气调整一下,就能看出二者的明显区别了。当然,更具体、适宜的学习目标应该有学生自己来设置,或学生与任课教师共同协商来确定。不过,有时候,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与学生有过接触,并能够充分把握学情的话,教师设置学习目标也不是不可能。

四、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设置应把握的关键

体育教案上关于目标的撰写,无论是用教学目标还是学习目标,都要确保准确、具体和适宜。这是目标是否合理、规范的关键性问题。1.准确性是清晰呈现目标的前提

一线教师在撰写教案设置目标的环节,首先要把握好一个概念就是“准确”。如何才能准确?准确是否有明显的特点?如何才能达到准确?这是设置目标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的问题。

准确一词,可以基本定位在“与实际或预测完全相符。” 或换句话说是“严格符合事实、标准或真实情况”。就目标而言,确保目标准确,意味着实际教学结果与预先设定的目标完全吻合。那么,什么样的才算是准确呢?无论三维目标中的哪一个维度,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有所体现,而且,课结束的时候,每一个维度都应该是完全达到了。缺少任何一个维度的准确性,都不能称为目标准确。由此可以看出,结果与目标“相符”是准确性的最本质特性。如果从目标的角度来评价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具有准确性的目标设置是不合理的;如果从教学实施的角度,我们可以说,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教学也不是最有效的教学。因此,准确性,也同时是体育教学的根本要求。

2.具体性是目标能够操作的保障

要想使目标能够体现出设置的准确,及目标设置与实际教学结果相一致,有一个关键性问题需要认真把握,即目标的具体性。具体性是目标规范、合理与否的又一大特性。

具体,言外之意就是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目标具体与否,也同样体现在目标的设置是否抽象、笼统,细节是否明确。从具体的含义可以看出,具体的目标要求是不抽象的、不笼统的,更重要的是细节要明确的。纵观过去有很多的目标中出现的“初步了解”、“基本掌握”、“进一步提高”等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显得较为笼统和抽象。不具体的目标本身也缺乏可操作性,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也难以做出准确的评价。因为,什么是初步了解了,什么基本掌握了,什么算是进一步提高了,甚至提高多少都难以度量。为此,要想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用具体的表达,尤其是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的表达,才能具体操作,包括教学的具体化和评价的标准化。如箱上前滚翻的“基本掌握”的目标语言,可以调整为“在同伴的保护和帮助下能够按照动作要求完成箱上前滚翻技术动作”等。

3.适宜性是学生发展要求的标准

前面谈到目标设置准确、具体十分重要,否则,就难以评价和操作。但是,假如所设置的目标与教学实际相脱离,与学生发展相违背,尽管目标较为准确,也体现出了具体性,依然不能算是一个合理的和规范的目标。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脱离实际、背离发展的目标缺乏适宜性。然而,适宜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适宜?

所谓适宜,即合适、相宜。目标适宜是难度合适的,要求相当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达成的。过去的诸多目标设置中存在较为明显的不适宜现象,或体现出目标设置与实际教学两张皮现象,甚至有的老师在设置目标的时候,未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出现写教案是为了上交文本,至于上成什么样,有时候反映出是跟着感觉走的教学,说明将事先设置好的目标早早仍到一边去了。如一节小学二年级的“前滚翻”课,教师为本次课设置的体能素质目标是:“通过游戏,使学生的速度、灵敏、柔韧、耐力、力量等都得到一定的发展。”首先,我们会从目标表述中发现,该目标呈现出了大而全的目标设置不良现象,一节课要想使几大素质都能得到发展,是很难或几乎是不可能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办到的。另外,与学生的素质发展敏感期不相一致,其中的耐力和力量素质并非是在小学二年级就需要很好地发展的,说明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该目标也缺乏适宜性。因此,从目标层面上来讲,适宜的目标才有利于学生发展。反之,学生发展需要设置适宜的目标体系。

五、结束语

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诸多困惑,其中,目标的设置问题,是长期且深入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困惑之一。长期以来,有很多人在为如何规范设置目标而纠结,本研究认为,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只是具体命名上的自主取舍问题,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为体育课设置目标,用教学目标还是用学习目标,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是在表述形式上有所区分就可以。但是,假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习目标最好能够由学生结合教学目标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设定,或最起码也要在学生的参与下,师生共同确定,这样设置的目标才能够更加准确、适宜。

上一篇: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下一篇:踏青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