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陶行知的认识

2024-06-02

对陶行知的认识(共8篇)

对陶行知的认识 篇1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报告 安仁镇学校 李 义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概述

在教育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让人无所适从,有的批判、有的崇拜,使得教育备受争议,有人心浮气躁,有人忧心忡忡,有人得过且过,有人激情澎湃。而今再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溯本追源,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我们教育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一轮又一轮的教改依然花开的多果结的少,依然受到人们的质疑?作为教育者,如果我们仅停留在教育技术层面,是很难领略到陶先生作为社会改革者所怀有的雄才大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最大特点是跳出了教育本身的圈子来审视教育的功用与特性。

在陶先生看来,教育是实现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今天,我们是否站在了陶先生的高度来看问题?陶行知先生从事教育,一辈子重视‚人‛的真实与‚人‛的价值。现在的教育常常忽略人,重‚物‛不重‚人‛,缺乏对‚人‛的敬畏,缺乏对‚人‛一生发展的关注。在陶行知先生看来,儿童成长过程是经验积累过程;经验不能凭空而生,而是由环境不断刺激而成;由此,大自然、大社会是怎样伟大的课堂呢?我们对于这个课堂的认识与利用做得如何呢?我们细细思考过吗?尤其对于物质条件不可能富足、教学设备不可能充分、学生构成不可能像城里孩子那样‚聪明伶俐‛,教师技艺也不可能像城里学校那样优异的农村学校,我们只有像陶先生创办晓庄学校那样,凭着改造环境的勇气来改变教育滞后现状——这也是我们农村教师可以用武的广阔天地。认识我们自己所拥有的优势,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优势和理念,这是陶先生对于我们长期辛勤耕耘农村教育所怀有的敬意和寄予的期望。

二、陶行知生平简介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安徽歙县人。幼年读私塾,信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即‚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名为陶知行。后来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于是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陶行知,并且提出了‚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创造教育理论。1914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赴美留学,从师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学说。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并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开展平民教育,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1926年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希望以教育为手段来改善人民生活。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进行教育改革。他在教育改革实践中,感到杜威的学说不正确,就把它颠倒过来,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提出了‚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一系列新的教育思想,反对‚沿袭陈法,仪型他国‛。1930年,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辑,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重庆育才学校,重庆社会大学等各有特色的新型学校,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普及教育运动。他不仅是教育思想家,还是实践家、改革家。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1945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牺牲的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终因‚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陶行知的一生,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事业鞠躬尽瘁,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三、陶行知教育故事

宽容的力量

-----读“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启示

在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说过:‚象屋檐水一样,一点一滴,滴穿阶前石。点滴的创造故不如整体的创造,但不要轻视点滴的创造而不为,呆望着大创造从天而降。‛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差之分。有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老师一次又一次严厉的批评教育让他们产生了强大的‚免疫力‛,你反复地强调,他不断地犯错,你的话他们‚波澜不惊‛,一点效果也没有。面对这些孩子,我们必须先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真正改变他们,让他们不断地向‚好孩子‛转变。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眼光,换双眼睛来看他们,把你的信任和殷切希望传递给他们,‚多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不要让他们身上的缺点遮蔽了自己的眼睛,不要让‚差生‛成为烙在他们身上永久的印记,不要让他们的心灵永远贴上消极的标签。俗话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我们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我们充满爱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以此作为转化的‚起步点‛。一旦发现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我们就可以‚借题发挥‛,抓住时机进行公开表扬,以此作为他们转化的‚立足点‛。

当我们教师换双眼睛看孩子的时候,他们会感受到老师爱的眼神,感受到集体对他的接纳,感受到被人肯定的幸福,他们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乐于接受教育。当我们的教育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唤起了他们的共鸣,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他们会由‚我是差生‛的心理转变到‚我并不差,我也有好多被老师、同学肯定的优点‛,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用及时的甘露在他们的心底滋养一份自信,播下一份希望!

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像春不吝啬风、夏不吝啬雨那样润泽生命,抓住教育时机不时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每一个孩子都吸引到我们身边,用有情有理有力有度的爱心温暖,让稚嫩的心灵健康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感悟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岁月悠悠,时过境迁,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掩卷沉思,觉得获益匪浅。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一语道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老师。世界上有两种不合实际的教学方式:

1、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学生读它、记它。

2、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注意的中心点是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都是处在被动的地位,知识是无限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识教给学生,或者说把学生看成一只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想方设法去喂,今天看来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只注重老师的教,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那我们到底需要的怎样的课堂教学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指出了课堂教学的出路:就是要把教与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他又为我们指出了具体的做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我仔细思量,他的想法含义深刻,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想想我们开展的活动教学,要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的手续、程序,一些讨论问题设臵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提的方法,同时也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想想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陶行知的这种教学思想不正是为我们指出了落实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具体方法?老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实际上也就是为学生创设了教学的活动,强调了教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根据手续程序在过程中学习,学生自然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成功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最终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整个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伴随着学生学习的价值观。

再想想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教师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这正是体现了教师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真正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课改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陶行知教育教学名言

【教育名言篇】

1、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教书育人篇】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六、陶行知精彩教育案例

1.强按鸡头

一次,陶行知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走进教室,就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起一把米让它啄食。可是,公鸡惊惶不肯啄食。陶先生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可公鸡拼命往后退,仍然不肯吃。陶行知干脆掰开公鸡的嘴使劲往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死也不肯吃。之后,陶行知松开手,后退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徘徊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悠地啄起米来。陶行知以生动的 事例启迪着我们,教育者凭着主观想象去强迫孩子做某件事,实在是行不通的。当今的素质教育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其充分发展个性。我们应该敬畏每一个学生,‚顺天之木,以致成性‛。

2.修表

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陶行知热情地让她坐下,又倒了一杯茶给她,问道:‚怎么不带儿子一起来玩?‛这位夫人有点气乎乎地说:‚别提了,一提就叫我生气。今天我把他结结实实打了一顿.陶行知惊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你儿子很聪明,蛮可爱的哩!‛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是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这表成色还很新,镀金的表壳打开了玻璃破碎,连秒针也掉了下来。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陶行知听了笑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陶行知摇摇头。夫人又接着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陶行知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上你家去,见见这个小‘爱迪生’。‛到了朋友家里,陶行知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行知立即劝住了。

陶行知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陶行知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起到钟表店去好吗?‛孩子又望望妈妈,说:‚去店里干什么?‛陶行知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么拆,又怎么修,怎么装配,你不喜欢吗?‛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行知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孩子一起到了一家钟表店。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陶行知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 7 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行知临走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拆装。孩子连声说:‚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行知把孩子送到家后,孩子立即跳呀蹦的跟妈妈说:‚妈妈,伯伯买了一只钟,让我学习拆装呢!‛那位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陶行知笑笑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吗?我的办法说是,把孩子和表一起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陶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们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谢谢您了,我今后一定照您的办法去做。‛陶行知利用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培养兴趣,学会技能,学会生存。由此我深受启发,应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培养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去做事,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发展的空间,成为真正的‚人‛‚为时养器‛。

3.拜人民为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 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 8 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 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民为老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生活就是教育,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出真知‛。

七、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教育教学的启示

陶行知先生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一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并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倡导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理念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推动、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深入领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涵,不断改进、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我从事的是语文教学,现就深化认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推动课堂教学谈一谈我的认识。

(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内涵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是建立在对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批判基础上的:针对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提出了‚生活即教育‛;针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提出了‚社会即学校‛;针对杜威的‚从做中学‛,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从思想批判角度看,杜威片面地强调学校的作用,主张通过学校教育达到教育目的;而陶行知先生则跳出了学校的藩篱,从更为宽广的角度提出生活、社会等都是教育的舞台,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单纯地通过学校。这就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学校的作用、教育的理念等的认识。

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本质上说,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发生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2、社会即学校。其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大众的‚小众教育‛,真正含义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改进我们的办学质量,以使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陶行知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育理念决定教学方式,决定教学行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从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提出了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这对我们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开展课后考察。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 10 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视野开阔,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2、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因此,在教学操作上,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他们学习中原有的程式化、机械化倾向,教师少给学生条条框框的束缚,真让学生的灵性得到尽情的挥展。

3、焕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可以说是找准了我们教学中的问题,为教育革新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措施。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使他们闲臵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就是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指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创新的时间还给他们。

(三)、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改进措施

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文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口语运用,即沟通交流的能力;二是书面语运用,即掌握如何写作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紧紧围绕着两方面展开。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我在教学中拟作出如下改进措施。

1、情景创设,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2、原形再现,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感悟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的,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的课文内容离我们现在的学生生活较远,学生的认识就不会正确、全面,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样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可以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再现生活原形,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海量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 ‚海量阅读‛,顾名思义,就是让进行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鲸吞牛食。现代课堂教学倡导‚以人为本‛,海量阅读给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的积淀,不断的内化,不断的升华,使语文学习打破‚学校围墙‛的限制,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切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中、小学生,都应该让他们自行阅读和思考。至于词语是否有绝对正确的理解,段落是否有绝对正确的划分,结构是否有绝对正确的认识,中心思想是否有绝对正确的概括,都没有太大关系。在大量而持续的阅读中,在不间断的语文学习进程中,学生自会得到深层的认识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书籍以卓越的象征和隐喻方式建立起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文本世界。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起丰富的语言,逐渐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最重要的是,书香墨韵对学生心灵的浸润是一笔难以估价的财富。因此让师生共同进行海量阅读才能使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美梦落到实处,才能使‚腹有诗书‛的孩子们‚下笔如有神‛。‛

对陶行知的认识 篇2

认识是有前提的, 本文试图探析二人教育思想产生的第一层原因, 即认识前提。在此基础上对二人教育思想的特征做出新的解释。

一、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

1.陶行知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

陶氏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他对“生活”和“教育”的独特理解的前提上建立起来的:

(1) 生活是什么。陶氏认为:“有生命的东西, 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③文字背后就透漏出, 他认为生活的本质就在于主体的“变化”。“生命体”在“境”里只要发生了“变化”就叫做“生活”。

(2) 教育是什么。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 他在定义了“生活”之后说:“人生需要什么, 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 我们就得过面包的生活, 受面包的教育……准比类推, 照加上去:是那样的生活, 就是那样的教育。”④虽然他没有直接说明教育是什么, 但是通过佛学中常用的一种有益于人认识本质的因指得月的描述方式概括出了教育是什么。满足人生之需的教的过程就是育, 就是教育。陶氏认为的教育, 内涵有三点, 一是人, 二是人之需, 三是满足需要。他口中的教育是一个中性概念, 他说如果过的是坏的生活, 就是受坏的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 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 就是马虎的教育”。⑤

在陶氏对“生活”和“教育”这样的认识之上, 生活自然就是教育。与之相关联的, 社会即是学校。正如他说:“整个社会活动, 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 不消什么联络, 而他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⑥学校不是社会的子集, 它们是同一个集合。生活和教育这种如一的关系就使教育如果想有效, 则其过程必须是教、学、做合一的。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产生的认识前提

苏氏之所以提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因为主要有以下两个认识前提:

(1) 苏氏对人的认识 :真正的人是对神圣之物有信仰的。苏氏认为, 有一个真谛, 即是“人要有一种精神”⑦, 这一精神即是对神圣之物有信仰。他所认为的神圣之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 正是真正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对神圣的事物的信仰, 将全面发展的各部分联系起来。真正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

(2) 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苏氏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人类精神生活和劳动生活的关系, 指出在过去的时代, 由于阶级的出现使二者分离, 这种情况下, 无论处在哪一阶层, 发展的都只是人的某一方面的能力。例如被压迫者就几乎没有机会获得上一层的精神享受, 只是被局限在无尽的体力劳动里, 而统治阶级也是一样。但社会主义是消灭了阶级的时代,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 人才有可能不被另一阶级束缚, 这样的人是自由人, 这样的人才能够自由地获得自己合理的权利, 从而实现全面发展。⑧苏氏全面发展的内涵就是不受压迫的人的精神生活与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生活的统一。

关于苏氏有关阶级的理论是否科学真实和这一点对他的教育思想到底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好定论。可以肯定的是, 他对人应该是有精神、有信仰的存在的认识是其教育动力的原点。

二、教育思想特征

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征

陶氏教育思想的特征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活”。“活”表征的是变化、灵活、生活。它是陶氏生活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和 中心范畴, 是其生活教育思想产生所依靠的认识前提———生活是什么、教育是什么———的题中之意。上文分析陶氏认为: 第一, 生活的本质是不息地变化, 第二, 这种变化带来无数的问题, 引发无尽的需求, 第三, 真教育就在于满足这种需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就是从这种有无数变动的生活中来的, 就是为了满足这种变动的摩擦带来的各种需要, 所以他的“教、学、做”都必然地体现这一“活”的特征。

伴随着这一“活”的特征同时表现出来的两个特点是科学性和生活中心。这两点也是陶氏的思维风格。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才促成了其“活”的生活教育学说。

(1) 科学性。在此要先说明一个概念, 即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即“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 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在方法上要求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在体系上, 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⑨陶氏的思维方式就体现了以上所说。

首先在教育经验的推广中他非常重视实验。早在陶氏回国两年后的1919年, 他发表的《实验主义与新教育》一文就很好地体现了他试验检验的科学思维方式。文中强调新教育与旧教育的不同在于是否有发明之力, 而:“发明之道奈何? 曰, 凡天下之物, 莫不有赖于其所处之境况, 境况不同, 则征象有异。故欲致知穷理, 必先约束其境况, 而号召其征象, 然后效用乃见。此试验之精神。”⑩从中可见, 陶氏之所以强调试验之精神, 是因为它能“致知穷理”, 达于真理。晓庄就是这样一个试验生活教育理论的地方。在办平民学校时, 陶氏在“虎坊桥、西单京师、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办了四所平民学校。其中两所用挂图教学, 两所用幻灯片教学, 在比较之后, 再将好的经验予以推广”。 輥輯訛可以说, 陶氏每一步教育实践都伴随着试验。

其次, 他非常重视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和数据整理分析。例如《平民千字文》就是他深入平民中间调查研究, 依据国情和平民需要编写的。在撰写文章阐发其观点时, 他特别注意数据的使用。如陶氏在海外向美国人民宣传不要卖给日本人军火时, 说道:“日本所买的军火当中, 美国运往日本的, 一百块钱占了五十四块半钱, 要是我们死掉一百万人, 有五十四万五千给美国人的军火杀掉了。”这种有力的数据宣说, 使得当场人们就高呼:“切不可再卖军火给日本人。”12

以上两点正是其教育思想科学性的突出表现。

(2) 生活中心。这一特点与其科学性的特点和对生活本质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正是在前文论述的试验以致知穷理的 过程中和对生活本质变动性的认识中, 他认识并验证了“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事’作为活动的重心, 从事中使学生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印证、推想、分析、会通、正确’的种种能力和态度, 去探求真理的泉源。”13他坚持“实际生活是人的指南针”。 14故此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 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 不是真教育”。 15纵观陶氏的教育实践, 可以看到他行动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由平民教育进而到乡村教育, 由和平时教育而到战时教育。这正是他根据对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时局变化而做出的改变, 这变化中不变的就是“生活中心”的指导。举例来说, 抗战时期, 他就认为此时的教育内容就“学得应战之真本领”, 所以他提出了12门功课:如男子用其武器武装起来学紧急战、女子用真武器武装起来学看护、宣传并实行对日经济绝交、研究中日贸易 (五) 振兴替代日货之实业等。”16

综上可见, 是科学性和生活中心的思维方式, 指导着陶氏的行为和思考, 从而在中国当时的环境下产生了生活教育理论, 并使这一理论在变化的环境中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生活化的特点, 也就是“活”的特征。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特征

苏氏教育思想的特征通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展开的反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 对革新派教育家的围剿和责难中对苏氏的评价可以鲜明地表现出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份《关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的文件中这样评价苏氏 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之出发点就在于: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复杂的‘有组织的从属’关系, 指令和领导, 服从和检查的关系, 似乎开始妨碍人们的发展了。”

“……民主, 那种与‘无条件服从’格格不入的民主 , 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

“……苏霍姆林斯基对‘个性自由’原则做出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导致对共产主义教育目的之极大歪曲。个人的存在主义理想, 全然为个人‘现存的生活方式’占据的理想———苏霍姆林斯基把它与党的教育理想相对立, 而党的教育理想已在各次代表大会的文件中明文规定, 在党务活动家们的发言中阐发得清清楚楚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观点, 已经在广大教师中广发传播, 因而成为实实在在的危险, 这种观点具有一种魔力———把苏维埃的教育思想引至资产阶级自由教育理论方向的力量……”17

从中可以看到苏共当时对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个性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猛烈批判。这些正是苏氏区别于同 时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特征, 其思想并不是“斯大林时代的产物”。1969年, 苏氏在教育科学博士论文《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的开篇表达了对于当时苏联思想运动的看法, 他写道:“他 (列宁) 告诫我们, 不要脱离历史地、抽象地、机械地对待解决全面发展的问题, 同样也不要以那样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过程中将会发生的政治的、社会的和道德的进展所产生的其他结果。 ”18訛在那样的已经有很多人因为坚持真理而被迫害致死的严峻形势下, 苏氏仍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 坚持教育的人性、人道和人情, 没有对“真”溶于血液的追求, 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勇气的。

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的一段评论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苏氏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 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 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19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再思考 篇3

一、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及实践学习的几点认识

1. 生活与教育不能分离。陶行知教育理论内涵十分丰富,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注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2. 教育必须不断实施创新。陶行知说过一句非常好的名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观念的创新,更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创新,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3. 实施“大爱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上,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要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从而树起对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社会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

4. 行动往往比思想更重要。通过搜集和整理陶行知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著作,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没有系统的、大型的专著,只是一些相对短小精悍、力度极强的作品,每一篇都有很高的思想性和针对性,比如他的《创造宣言》,短短2300字,就把创造的的意义、目标、做法等阐述的淋漓尽致,仿佛就像一篇向旧教育发起总攻的战斗檄文。我认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是扎实、真实的教育,它不仅仅是说了多少,关键是做了多少,这种务实的教育之风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设想

1. 培养会生活的教师。说到这句话,有的人可能不屑一顾,我们这里说的是生活,指的是教师要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热爱生活的情感,热爱生活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以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为己任。要有欣赏生活的心态,对我们教师来说,每年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每周都重复着相同的课程,说起来也的确枯燥,但是与我们在一起的是一些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因此每天都会有全新的生命体验。可以说再没有比活生生的人更具有新鲜感的事物了。

2. 培养会生活的学生。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学生也应该接触了解生活的各个方面,除了我们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情感、态度之外,还要根据实际,开设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内容包括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礼仪、交往抗挫折的能力等等。

3. 做真真切切,扎扎实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想使学生“真”,教师首先要“真”。作为一名教师要秉承这句格言,在工作中扎扎实实做事,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我们应该以一种扎实的作风对待教育工作,我们的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研教改、特色定位都应该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造势、不能作秀,还教育以本来的面目。

对陶行知的认识 篇4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对陶行知的认识 篇5

一、灾区开展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500多天后,发生于北川中学的一起少年令人深思。犯罪嫌疑人为一名16岁的高一男生,因迷恋网络暴力游戏,导致成绩下滑,产生厌学、自卑心理,甚至萌生了“杀个人,就不用上学了”这样荒诞的念头,最终他因杀害品学兼优的同学,自己锒铛入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校园暴力事件,凸显了震后灾区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中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的缺失。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屡屡出现的校园暴力案件对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影响了积极正向的教育目标导向的实现。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各行业各部门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希望通过多种渠道的努力提醒人们关注这些脆弱的心灵。例如2004年3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加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方面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规定了生命教育的内容:“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旨在从政策层面上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综合保障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零散、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等问题。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何将二者的核心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重建,仍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作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心理援助绵阳工作站的一线心理学工作者,在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近两年的灾区心理援助的工作中发现,对灾区学生仅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灾区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对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中还必须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制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养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灾区青少年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利益。这两方面的教育从哲学层面讲都是一种人性价值观的体现,一个立足于倡导、一个立足于维护,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对震后灾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思想贯穿到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

二、国内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近十年的文献综述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我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校教育实践领域的成果不断涌现。

1.从生命教育这个领域来看,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生命教育兴起及发展的研究综述。这一方面主要是介绍生命教育在国外兴起及逐渐发展的过程。

(2)对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的思辨研究。

(3)生命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及方法探索,尤其是对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结合。

(4)生命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5)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生命教育研究,例如自杀、他杀及其他犯罪类型,涉及不同的年龄层次,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青少年。

(6)针对地震灾区心理重建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探讨。这一部分由于开展时间较晚,所涉及的更多是理论成果。

2.国内法制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制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

(2)不同类型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实施对策研究,其中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包含一些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

(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但这方面涉及的学科很少,如语文、思想政治教育,且主要是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研究。

(4)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相结合的思辨性研究,旨在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也较缺乏实证研究。

(5)针对社会其他人群的现状和实施对策研究,如农民工、教师、社区服刑人员等。

3.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目前,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内容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各自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涌现,但将两者的理论体系有机结合的成果较少,尤其是针对以地震灾区的特殊情况为背景,如何整合二者的研究更少。

三、在灾区开展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以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的研究为基础,以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在灾区多所中学开展一系列旨在提升青少年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这些实践活动是以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为依托,建立一个活动平台,以学校日常教学和课外教学为途径,面向群体和个体等多个实践对象。

1.在灾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体系结合的研究。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已有成果,以地震灾区的特殊情况为背景进行推广和整合,探索一条两种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素质教育之路,使灾区青少年树立一种良好的人性价值观,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贯穿到灾区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具体而言,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入探讨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思想内涵,系统梳理和发掘两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策略经验,以及这些措施对于地震灾区的推广性和有效性。

2.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选取地震灾区多所中学的部分班级和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渗透的试点,以语文、思想品德和历史等学科教学为平台,挖掘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及法制教育内容。同时,分年级构建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体系,初一至高三年级教育目标,内容分层递进,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将二者贯穿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自主管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

3.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从学校、班级、学生个人三个层次上开展以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学校这个层次上而言,可制作宣传标语、展牌和教育文化长廊,开展全校性的文艺宣传活动,举办法制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同时邀请相关的专家,组成宣讲团进行“阳光助教”活动,组织灾区学生与在押青少年犯面对面交流,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少年法庭”等活动,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从班级层次而言,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法制文艺节目,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家长学生座谈会等;从学生个人层次而言,寻找优秀个体代表,结成“一帮一”的对子,通过博客、短信、日记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同时结合社会力量的援助拨专款印发“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画册、相关影视光盘,引导广大灾区学生提高“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4.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家庭——学校”合作的实践活动。在灾区学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有条件参与实践活动的亲子家庭,以“伟大的生命”为主题开展工作坊,让学生们了解生命形成的过程,理解父母养育的不易,也让家长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独立性和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教养方式,从而使亲子双方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感和价值感。同时利用一些团体辅导技术让家长能更有效地参与到生命教育中去,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同时,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穿插在主题工作坊的活动中,以一些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典型案例为契机,以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为途径,让亲子双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意识。

5.以“如何保护生命”为主题的生存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除了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在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中的生存技能。和公安、武警等部队部门联合开展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们掌握如何避免在火灾、溺水、触电、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中保护自身安全,培养自我防护意识和强烈的生存欲望,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

四、结语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的发展理念,其中也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在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都缺少生命意识的教育,这种缺失会导致青少年漠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甚至任意粗暴地践踏生命。北川少年这个惨痛的悲剧再一次警示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同时,还必须重视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将法制教育建立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思想贯穿到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倡导生命的价值以及提升生命的质量,使灾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走向更高、更完善的层次。

参考文献:

对陶行知的认识 篇6

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本体论与“社会即学校”的教育范畴论的转化和中介。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搭起了知识能力与生活实践的桥梁。两者同有先进开放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从发生学意义上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的转化,因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同样,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观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等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成长,其课程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这里明确表达了研究性学习内容选择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从身边小事到国家大事,从现实世界到历史和未来。因此实践性强是别的教学课程所难以比拟和替代的。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指导学生去求得知识、获得本领、发展意志情感和个性,这是完成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

另一方面,从发展学的意义上说,“教学做合一”是“社会即学校”的中介,因为“社会即学校”展示了以社 会和人为主体的学习化社会的广阔前景。体现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环境从小课堂向大社会沟通。研究性学习课程也超越了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要求。研究性学习把活动内容贴近了生活、贴近了社会,为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现学校、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而言,其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活动的主题是开放的,只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只要是学生自主提出或自主选择的活动主题,都可以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因而,研究性学习为密切学生的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了一架桥梁。

二是“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取之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课程活动中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也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基本形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人们通过假设、想象、实证、逻辑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如通过讨论、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模拟体验、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中学生的研究从研究过程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的“再发现”。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比如信息技术已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成为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就是它的必然选择。

从以上含义出发,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再是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学科式教学,它成为一个过程,一个“不是传递所(绝对)知道的而是探索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不仅如此,当课程成为一个过程,教学就内在的和课程整合为一,教学与课程的长期分离状态从此结束,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而课程的展开则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二、“教学做合一”的“教”与“学”在“做”中统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师“指导”和学生“探究”在“活动”中统一,两者同有学以致用的教学观点。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内容这样论述:“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这里非常明显地表达了两点教学观,一是强调学以致用,要做的便学,要学的便教,学有用的知识,做有用的人。二是明确“教学做合一”指一件事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件事。同一件事,对事说“做”,对己说“学”,对人说“教”。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也是这样,首先活动内容要符合生活需要和学生兴趣,其次对教师来说,要想教好必须先学好、做好,“在必有事上下功夫”。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做事,这就是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收集新的信息,学习新的技术,先学、先做,才能“教学 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教”与“学”在“做”中统一起来。需要深入研究的是陶行知说的“做”意蕴着极其丰富深刻的内涵。陶行知说,“做含有行动、思想、产生新价值三种特性,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过程”。“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可见,“做”既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是知、情、意的统一,还是“劳力上劳心”、“手脑心并用”、“知行合一”的过程。这是一个既与活动、劳动、实践等范畴相通,又更具体、更丰富的概念。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与一般的学科知识学习的基本区别。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教学做合一”过程中,也应坚持以“做”为中心的原则。在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不能象学科课程那样以“告诉”的方式来传递,它必须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历和体验,才能不断地生成,“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没有“做”就没有“学”,也就没有“教”。

陶行知说:“所谓‘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这“广泛意味”值得细细咀嚼,好好领会。“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也就是说“做”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同样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合作、分享的过程,也是更多的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到教育活动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以现实生活为课程资源,但课程的实施不能走向教师和学生围绕“资源”在教室里“讲”或“教”研究性学习的状况。避免学生被重新禁锢于“书本世界”的危险。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参与活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劳动”等,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课题选择的开放与自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构成便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的稳定性,成为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生生不息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课程课的“做”主要的形式是“探究”,当探究接上了生活源泉,也就畅通了创新思维的源泉。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学力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相适应。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专题开展研究,因此与学科课程的学习相比,学习者在活动能力、关注范围、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有着更重要的影响。初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注意到在选题内容上,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探究活动的起点,兴趣的满足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兴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活动主题本身让学生感兴趣,二是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感兴趣。因此我们每一个主题的内容努力作到关注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主题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获得学习的感悟和愉悦的体验。比如说设计类课题“工艺灯设计制作”,如果光从外观要求上来说,学生做的绝对赶不上商店买的漂亮,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那么从功能性设计上做文章,就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书桌上的调光灯、床头边的定时灯、楼道里的感应灯等等都设计出来了,原因就是贴近了生活,要做就做学生感兴趣的。尽管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目标,但脱离实际的探索活动,仅仅将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抽取出来进行指导,实际上仍是知识的传授,只不过传授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避免这一现象,必须使获得和应用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本身成为学生课题探究的一部分,让学生面对课题探寻研究方法,在经历和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研究方法的意义。因此,研究性学习在主题活动设计中,要注意到指导方法与活动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方法,在实践中佐证方法,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三、“教学做合一”提倡“做上教的是先生,做上学的是学生,能者为师;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合作,共同参与,两者同有教学相长的教育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教师的作用。“一个活动对事来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来说是教”。教师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指导技能,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并取得效果,具有决定性意义。《实施指南》明确指出:“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重点的指导,如着重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或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等等”。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教学做合一”主张“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有别于一般的活动课,也不是体能训练。“劳心”首先要“真心”,从内心把研究性学习当成快乐的事,就会积极主动。然后要“用心”,教师用“做”去教“做”,仅仅是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个定义打破了教师与学生通常的严格的区别,有利于确立能者为师、相教相学、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胜于老师的现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和学生在做中互教互学,“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高的活人”,这是多么理想的境界。四是“做什么事用什么书”,表明“教学做合一”还是要以书为本,并不排斥书本和课堂,提倡活用书本,反对死读书。书本知识是前人经过长期实践的经验结晶,相对来说是较完善、较合理、较优化的知识组合,但书本知识不是死的,社会在变化,科学在发展,教师需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去充实,为学生创造教育环境,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自己求知。例如在研究性学习开始阶段,对初中生文化、科学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验比较贫乏的实际状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以便于学生比较顺利地进入研究过程。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对陶行知的认识 篇7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内容。这短短的几个字,不仅是陶行知先生毕生教育实践的积累,同时也蕴藏着深刻的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生活教育体系的基础框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1]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与发展、不断变化与创新,这样的教育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即教育”实现的前提。陶行知先生主张打破传统的学校观,提倡将学校与社会生活充分接触,学习的场所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更应该存在于社会的一切场所,学习的内容不应该仅仅拘泥于书本知识,更应该转向社会。不论时间、地点、形式,只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他主张把“教”与“学”相结合,“教学”以“做”为中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么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的,即所谓“教学相长”,而教和学的基础是实践,只有在“做”中探索,才能找到教和学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和学的效果。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1.兼容中西方文化精髓,是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陶行知先生于1891年10月在安徽农村出生,自小学习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及孔子、墨子、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也逐渐认识到封建传统文化对于人思想发展的束缚。在陶行知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时,就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影响,思想上第一次受到了洗礼。1917年,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陶行知积极倡导新教育,改革旧教育,成为了新文化教育的大力倡导者之一, 在革新过程中,他没有盲目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发展。1914年,陶行知先生以优异的成绩从金陵大学到美国留学。在三年的留学生涯中,陶行知先生对美国教育中存在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记录和思考,这些都对他后来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启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当时美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杜威成为了他的老师。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的教育思想对陶行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中国的国情是生活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陶行知生活在政治动荡、民族危急的旧中国,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直接使中华儿女置身于水深火热中。当时的中国教育萧条,书本教育、学校是唯一中心等旧思想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和传统制度使教育停滞不前。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在近100年的屈辱历史中,资产阶级革命派、革新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救亡图存的运动,在文化方面,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最负盛名。陈独秀、李大钊等代表人物对中国教育进行了不同的理解与探索,作为新文化倡导者之一的陶行知也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革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生活教育思想理论。

3.乡村教育事业是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吸取精华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不断探索而产生的。他在1927年3月开始了乡村教育实践,晓庄师范学校成为了陶行知先生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基地。他在学校中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创新,根据“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设定了教育的目标、方向、方法等。不死读书、与生活亲密接触等这些做法获得了很多国内外教育家的赞赏和肯定,陶行知先生用教育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着生活教育思想。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

1.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以往的教育主要以书本为主,教师只负责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学习,教与学的双方都局限在狭小的空间,缺少实践基础,也脱离生活实际,“教”、“学”与“做” 相分离,属于传统灌输式教育。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提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社会也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不应该只注重分数、成绩,使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教育不能闭关自守,而是要走开放之路,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

2.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肯定了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教育应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随着学生的成长而调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指以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学生要平等、友善的与他人相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前提就是和谐相处,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教育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四、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1.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在当代,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只是单纯地依附于书本知识,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 , 不懂得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课堂上知识讲授空洞,因此,学生们们有的呼呼大睡,有的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教育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4]。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给学生的是德性的养成、人生的指导,要给学生提供人生的方向和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大道理固然重要,但更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要注重学生的需求,抓住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点来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与社会紧密联系。陶行知先生认为,把学生仅仅局限于学校中好比把一只活泼的鸟儿关进笼子,而“社会及学校”则是把这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放到大自然中,让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汲取养料来不断历练与成长。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充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有很多高校定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开拓个人眼界和阅历,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5]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因为教育不仅仅只教道理,更不是以对立者的身份单纯地批评或斥责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校学生作为个体, 是需要受人尊重和信任的,因此教师应该用爱心来感化学生,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对他们多一点关爱和尊重,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不仅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深入人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

4.高校应注重校企合作,把产、学、研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环境。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得到启发,目前,我国高校应该注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把生产、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进行校内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有机会在企业或实训环境中进行操作与实践,从而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办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有利于校企间实现资源共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可靠保证。

总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特别是对当代我国高校的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应该学会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教育工作,使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陶行知先生一生中的教育思想建树颇丰,其中最核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理论思想。本文将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产生的基础、重要特征及其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进行探究。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令狐波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学术交流,2010(11).

[2]课题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现代价值[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3).

[3]薛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D].成都理工大学,2013.

[4]陶行知全集(第2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对陶行知的认识 篇8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01-02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概述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因此,它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也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第二基本原理。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当大众没有被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最早提出的生活教育中的基本原理,还是他所办学校一直遵循的校训。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现代创造教育的启示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要凝集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目标上。“真人”既不是“人上人”的剥削者,也不是“人下人”的奴隶,而是人中人,是在受教育后都能“做工、求知、管政治”,做国家的主人。为了培养人中人,首先就要从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入手。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深刻地阐述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对儿童要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双眼,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

可以看出,陶先生是非常重视创造教育的,他认为要培养人中人,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从儿童开始。对儿童的六大解放,其实已经涵盖了培养儿童创造能力所需的一切条件。解放儿童的大脑是六大解放之首,因为能想象才可能有创造,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其他五个解放都是大脑解放的必要补充,有了想法,儿童才能在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用他的双眼、双手和嘴巴付诸实践,去检验,去论证。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产生出创造性成果。

(二)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今天,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1999年教育部提出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为我们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时,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要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现今的教科书大多是以文字为中心的“识字书”“论文书”,是“死的书籍”而不是“活的书籍”,是“吃的书”“读的书”而不是“用的书”“生活的书”。因此,教材要改革,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反映当前生活和生产现状,还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力求既贴近生活实际又紧跟时代步伐,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不致使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空疏无用的知识。这样才能给创造教育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教学要提倡“教学做合一”,与时俱进。教学首先要确立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的意识。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提出三项主张:“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三、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因此,我们既要提倡师生教学相长,又要重视自主学习,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主动地“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并敦促学生在生活中去做,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学做中学会创造。

3.要创造民主和谐的环境。这是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陶行知认为,“大量开发人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能使师生亲密合作,能激起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巨大热情。因此,教师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因为理解和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策略,更是教师的一种基本品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4.要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基本的方法。“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然后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教学做合一就是教会学生做,学生创造力最终要凝聚在做的结果上。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经常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5.要实现“六大解放”。其中,争取时间的解放是“六大解放”的重中之重。“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的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了”。只有实现这“六大解放”,我们才能对儿童的创造力予以适当的培养,给他们充分的身心营养,建设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更要辅之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使儿童的“精神意志能力,渐渐地发育成长”,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6.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习的独立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持应有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二是要注重思维的发散和聚合以及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三是要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结语

总之,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并已发展到严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损害民族素质的情况下,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深人学习并借鉴其思想,使我们的教育改革少走弯路,使改革更加彻底;还应学习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教育事业,“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联合发行所,1949.

[2]陶行知.教育论文著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杨振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

上一篇:中庄小学2013年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2018公务员面试热点: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