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2024-08-14

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精选8篇)

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1

情 况 汇 报

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抒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和民族自豪感,我校在9月份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了一系列切实而富有成效的主题活动。

为配合这一活动,开学第二周各班级便逐一亮出了以“感悟幸福,永跟党走”的主题板报和阳光小报,为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气氛。各班都制定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活动方案,利用班会课、晨会课精心组织,充分发动,将各项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抓住契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对民族精神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对爱国、奉献、互助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更为切实的体会。许多同学纷纷表示会把民族精神月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日常行为规范之中,以一个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新挑战。

禾丰镇中心小学

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 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三个部分, 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 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 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做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 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 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 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通知强调, 各地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 创新形式, 用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其他推荐资源, 协调社会实践活动场所提供协助和支持。教育部还将组织中小学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通知指出,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3个部分,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6日)

上海:多数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少孩子抱怨,除了在家看电视、上网,就是玩电子游戏,想出去玩却不会玩,只能蜗居斗室。

“目前你假期生活的主要活动是什么?”320名被访学生中,280人选择做作业,272名孩子参加业余补习。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中排名居前的是看电视、上网和睡觉,不少孩子暑假“宅在”家中,“虽然一个人呆着很无聊,但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好玩的”。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不少学生反映,很想痛快地出去玩,但缺乏场地、缺乏伙伴。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两点一线、学习至上,由缺乏休闲时间发展成缺乏“休闲自主权”。静教院附校调查显示,学生暑假活动由家长做主的占58%,由自己做主的占36%,共同商议决定的6%。家长往往担心“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督促孩子多花心力与时间在学习上,认为玩是“浪费时间”。不少孩子只能跟着家长的安排走,长此以往,即使暑假有时间,也不知如何安排,百无聊赖。

(新华网2009年7月9日)

石家庄:就近得指导 构建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

在石家庄,18岁以下青少年一旦有心理困扰或问题,都能就近免费获得指导与帮助,这得益于该市构建的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心理维护体系。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7年,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市教育局共同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之后,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26个县(市、区)心理维护分中心和190个学校心理维护工作站。在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建有心理咨询网,设有两部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以及心理测量、情绪疏导、综合访谈、音乐辅导、生物减压、物理治疗、沙盘游戏辅导、感觉统合辅导、催眠放松辅导、团体辅导10个功能室。两年来,市级中心已接待咨询和来访近5000人次,通过对1900名来访者跟踪调查,85%以上的人对所获得的帮助表示满意。

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过程中,石家庄市的心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校校有师资,班班有辅导,生生有档案”。各学校不断创新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有的编演“心理情景剧”,有的举办“心理活动沙龙”,都深受同学们欢迎。

(《光明日报》2009年7月23日)

赵骏:青少年财富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青少年在财富获取、财富支配、财富意识和财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冲击、家庭教育的偏差与学校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财富观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富意识培育、财商价值观教育、财富品质培养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需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财富观。首先,抓住两个关键环节: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其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再次,社会传媒要正确引导。一方面,要净化媒体风气,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财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以振奋人心的财富故事激励青少年,以健康向上的财富人物引导青少年,倡导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和理智地支配财富,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媒体应进一步关注和强化青少年财富观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5期)

王玮:当代中国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道德修养具有不同的境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境界的宝贵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可将道德修养划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是最基础的“好人”或“常人”境界,是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大众层,它囊括最广人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大多数普通群众,因而是道德的基础层。第二重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是“贤人”或“君子”境界,是舍己为人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先进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层,其道德主体是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他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第三重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是“圣人”道德境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处在这一道德修养境界的人是道德的楷模层,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实际引领者和勇于实践者。深入研究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我们分层实施、整体推进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冯铁山: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富于魅力的言说方式,创设浓郁的诗意激情的氛围,有效引导学生感受德育的诗意,并能够自主地诗意德育建构,从而让我们的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4

总结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下简称“教育月”)。今年9月是全国第一个“教育月”,中宣部和教育部高度重视,周济部长曾多次强调,各地一定要把这第一个“教育月”搞得既有声势、有影响,又扎扎实实、富有成效。

一、提早研究、周密谋划

为贯彻落实《意见》和《纲要》精神,切实把这第一个“教育月”搞得有声势、有影响、有特色、有实效,XX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及早研究、周密谋划,拟定了《XX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育月”的主题是“革命传统驻我心”。

2.“教育月”的原则是: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重在实效。

3.启动仪式

XX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于8月25日在XX共同举行XX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XX有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XX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抗日武装“雁翎队”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是电影《小兵张嘎》中“张嘎”的故乡,“张嘎”是几代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偶像;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XX纪事》,奠定了我国文坛“荷花淀”文学流派的基调;孙XX的《新儿女英雄传》,增添了XX的无穷魅力。

在启动仪式上,XX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XX作了重要讲话,副省长龙XX向全省中小学生代表授递由西柏坡党中央旧址采集的革命圣火点燃的火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XX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XX出席启动仪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葛XX主持启动仪式;省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吴XX出席启动仪式,并向安新县中小学捐赠价值10万元的图书。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各市委宣传部、教育局负责同志以及中小学生代表共计2500余人。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雁翎队”纪念馆。

4.“革命圣火火炬”在XX省各市传递活动

由各市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部署,并结合本地区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际情况等,制定本市活动方案,突出本地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创造良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

二、“革命圣火火炬接力”大型活动

为使全省中小学生增强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表达全省中小学生高举革命火炬、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XX强意志,扩大“教育月”的影响,突出今年“教育月”的主题,由XX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革命圣火火炬接力”大型活动于8月25日至9月30日之间完成。8月24日,XX市的中小学生代表到革命圣地西柏坡与西柏坡村的老党员共同点燃圣火火种。8月25日,圣火火炬传到保定XX,在全省启动仪式上,由副省长龙XX授递给保定市中小学生代表,接力活动正式开始。9月15日,保定市和廊坊市分别举行革命圣火授递仪式,标志着全省境内南北两路火炬传递活动全面开始。

传递路线分为南北两条,北线为:保定(XX、狼牙山、冉庄地道战遗址)→张家口(晋察冀XX区司令部旧址)→承德(董存瑞烈士陵园)→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XX(李大钊纪念馆)→XX(革命圣地西柏坡)。南线为:保定→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沧州(马本斋烈士陵园)→衡水(安平县台城村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邢台(前南峪抗日XX政大学旧址)→邯郸(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XX(革命圣地西柏坡)。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各市围绕主题,结合实际,组织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如9月17日在承德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举办了“XX省革命圣火火炬传递活动”暨“承德市弘扬民族精神,共铸道德丰碑”活动启动仪式。XX市9月19日在李大钊故乡乐亭、在冀东烈士陵园分别举行了“学大钊业绩,做红色传人”和“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圣火传递活动。9月18日在秦皇岛北戴河鸽子窝公园举行仪式,全市上千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学生们一致表示,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浪涛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诗篇将鼓舞他们不断前进的斗志,在党的领导下,革命前辈的火炬一定会在我们手中一代代传下去。9月20日,在XX抗震纪念碑广场举行了“弘扬抗震精神,建设美好家园”革命圣火传递升旗仪式,在XX市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举行了“学习科学技术,立志成才报国”革命圣火传递仪式,XX市近X名中小学师生代表参加了这两天的活动。既有传统历史遗迹如长城起点??山海关老龙头的火炬传递活动,更有革命圣地和革命英雄人物纪念地如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李大钊纪念馆、董存瑞烈士陵园的火炬传递活动,还有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我省中小学生不仅能够进一步学习感受我省丰富的历史和革命传统,还能体会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中小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拥护中国共产党、建设更加美好明天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全省直接参加本次活动的中小学生共计X人,同时通过其他一系列活动,将辐射影响全省1200万中小学生,在全省形成良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和环境。9月30日,XX市委宣传部、XX市委教育工委、XX市教育局将共同在革命圣地西柏坡举行XX市火炬传递仪式,为我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暨革命圣火传递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三、其它宣传教育活动

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实践。学生只有在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一种道德精神、道德情操。为此,在“教育月”期间,XX省各地市将充分利用本地德育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

1.“十个一”活动。即: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一部优秀影片,举办一次主题演讲,聆听一个革命故事,举办一个展览,开展一次知识竞赛,办好一台文艺演出,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举办一次征文比赛,开展一项为民服务活动。

2.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活动。针对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组织开展古诗文、格言、名篇佳作诵读和经典民族音乐欣赏,同时运用影视、漫画、网络等文化形式,增强德育的艺术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

3.“追寻先烈足迹”大型活动。由各中小学组织发动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查找资料,追寻烈士足迹,激励中小学生立志继承先烈遗志,发奋成才。

4.“爱我中华,爱我XX”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将首先由各地市分别组织开展,再择优参加全省竞赛。

5.“革命传统驻我心”征文活动。

四、组织领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5

莫旗巴彦农场中学2014年9月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巴彦农场中学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在9月份开展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队员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广大少先队员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学习,健康成长。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我校专门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全面认真的学习了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14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讨论和制定了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以便长期有效的把工作落到实处。

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1、抓好宣传,形成良好开端。

9月初,我校全体师生在开学典礼上就举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及贯彻实施《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热爱祖国、遵守守则,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通过宣传迅速在全校掀起了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热潮,民族精神的种子正在学生心中播撒、生根、发芽。

2、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全校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学科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滋养。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结合实际,坚持在开学等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时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举行一次围绕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学生齐唱国歌。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让爱国主义教育“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4、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的影视片;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进行一次“我爱我师”的演讲比赛;各班举办一次反映国庆65周年成就的手抄报展评活动;学校举办一次以“祖国,我爱你”为题的征文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受到爱国、爱集体、爱师的教育。

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进一步激发全体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优良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各班举办一次反映国庆65周年成就的手抄报展评活动;学校举办一次以“祖国,我爱你”为题的征文比赛。

通过这项活动,全校学生在读书与写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光辉历程,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习动力,潜移默化,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形成热爱祖国、团结进取的精神纽带。利用音乐课,教唱爱国歌曲,从好歌中学生不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弘扬民族精神。以此使学生明确民族精神的内涵,了解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营造浓厚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

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6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根据本校实际,大力倡导开展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使民族精神教育、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全面深入的开展第七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

我校专门召开班主任会议,全面认真的学习了《关于在全校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讨论和制定了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监督指导

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我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分管德育的政教主任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全体班主任为组员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领导小组,以便长期有效的把本次活动落实到实处。

三、精心组织活动,注重活动实效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

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通过“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齐唱国歌等,营造好每一周的爱国氛围。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如广播系统在课余播放爱国歌曲、举行庆国庆63周年黑板报评比等,营造了浓 1

厚的校园氛围。

2.全员动员,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3.抓好德育主阵地

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举行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启动仪式。向全校同学提出倡议: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外做个好公民。

9月6日班会,举行了“感师恩”主题教育,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形成了共识:感师恩就应该勤学习、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等等

9月20日班会,举行了“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

4.丰富活动形式、注重活动实效

在9月13日的班会课上,结合“推普宣传周”活动,开展了经典散文和爱国诗词诵读演讲比赛

在9月27日班会课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了“师生同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

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十一期间,我校将组织学生深入家庭、工厂等地参观、考察、调研,感受家乡、祖国的发展变化。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活动形式也是有限的。但通过一个月的宣传活动,学生都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弘扬民族精神月虽然即将过去,但是对于我校全体师生来说,民族精神的行动并没有结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思想工作继续 2

禾丰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篇7

党中央在十六大和十七大上都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明确要求, 这使我国的民族精神教育有了制度和政策的保证。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 应该加强国防教育, 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在培养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时, 还应加强国家观念教育和国情意识教育

2006年11月,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公布《全民国防教育大纲》, 其中第二十三条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 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 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这是对高校国防教育提出的要求和目标。

国防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核心是爱国主义。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国情意识。

国家观念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对祖国和民族的正确理解, 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 了解我国的领土和主权, 了解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并且通过学习这些知识, 达到增进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国情意识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国家的基本情况, 即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传承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优良传统, 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 看到我国在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 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客观效果来看, 国情意识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显著作用。

二、将近现代的历史和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纳入国防教育的体系, 拓宽和丰富国防教育的内容

高校国防教育应将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近现代斗争史纳入进去。江泽民同志指出, 对人民进行近现代史和我们党的斗争史的教育, “目的是要提高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 防止崇洋媚外思想的抬头”。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通过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深入具体地了解我们的先辈是怎样反对外敌入侵, 以及怎样为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 有助于他们吸取和利用其中所蕴涵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树立民族忧患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

社会主义的崇高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继续、升华, 如航天精神、抗击雪灾精神和四川地震全国人民的团结精神等。将这些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融入国防教育体系中, 不仅可以丰富、深化国防教育的内容, 还有利于学生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培育。

三、与其他学科结合、渗透, 共同担负起民族精神培育的重任

国防教育在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的同时, 应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传统民族文化结合, 共同担负起培育民族精神的责任。

一方面, 国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和渗透其他学科中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例如, 高校国防教育可以挖掘并扩充自身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如毛泽东、邓小平军事思想中的哲学观点, 从而使学生能把握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和客观规律, 了解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世界观, 并逐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

另一方面, 其他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掘民族精神的内容, 与国防教育一起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例如, 理工科课程可以充分发掘学科史在弘扬民族精神上的独特作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家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时自觉地把自身的价值实现与中华民族的历史飞跃联系在一起。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艺术、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等包含丰富传统民族文化内容的课程也应是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传授和熏陶, 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 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最终使民族精神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升华。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营造有利于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校园环境

民族精神应通过合适的载体和时机内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体验, 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内在品质和精神力量, 这就需要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应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 建设好大学生活动中心, 以便于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开展各种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 可以使民族精神通过具体的活动得到弘扬和培育。如利用建军节、国庆节、“国防教育日”等重大节日, 通过观看升国旗仪式,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为内容的演讲会、报告会、朗诵会、辩论赛、书画展, 或拜访革命老前辈,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阅读经典书籍等, 使学生从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启迪, 进一步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效果。

五、利用互联网, 建立国防教育网站, 开辟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络阵地

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 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发展, 转换教育观念, 营建“网络国防教育工作阵地”。一是努力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时代性于一体的国防教育教育网站或网页,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国防教育内容制成数字化产品, 并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络活动, 形成网上网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合力。二是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 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 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提高网络国防教育工作队伍的信息素养, 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 加强校园网的监管, 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

另外,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高校通过互联网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必然趋势。高校还可以建立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经典名著、宣传改革发展的成果等内容的网站或网页, 开展专题活动, 借助网络开展互动式交流讨论, 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 使得网络成为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宏伟事业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必然。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关系紧密相连, 应该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职责, 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的青年学生作为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接班人。只有这样, 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而高校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防教育,民族精神,弘扬,培育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篇8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现实意义;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15-0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未来。正因为如此,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拥有丰富知识的大学生人才的培育,强调要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加大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自党的十七大以来,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成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统、塑造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时代责任。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支撑和促进民族繁荣兴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气质、心理情感、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社会实践中所体现的时代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优秀成分的结晶,从而成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特定民族精神,不仅具有一般民族精神的共性,同时又带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与概括。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它是贯穿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凝聚人心的精神核心,也是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

第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团结统一。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指为了实现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目标,为了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而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顾全大局、维护统一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精神不仅表现在与各兄弟民族、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上。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华民族善于和勇于与毗邻异域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

第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品质——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由于对于勤劳、勇敢有独到的理解并身体力行,所以中国人民能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出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山杰出的贡献。

第五,中华民族精神的追求——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精神等,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2]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民族精神的培养是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必然选择

全球化的浪潮,使现代文明的视域已经不仅仅是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活受到来自全世界各个地域的影响和冲击,于是伴随着文化交流带来的文化渗透,就势必对民族文化产生冲击,对各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产生难以预计的冲击,厘定固有民族的优秀因子,汲取其他民族的合理因素,并凝聚中华民族新的精神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跻身世界伟大民族之林的必然要求。

2、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党对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党作为伟大民族的领袖,有责任和义务在繁杂的国际环境中,带领国民进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人才的培育。[3]因此,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3、民族精神培育有利于促进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百年强国梦想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不仅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排挤,还要解决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国内问题和全球变暖、国际恐怖主义等国际问题,这注定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必然充满艰辛。因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民心、整合民力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强国梦想,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昂扬的站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三、大学生民族精神观的现状分析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他们富有理想和梦想,敢于拼搏。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和碰撞。因此,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民族意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状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精神浓厚,但表现不深刻、不具体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民族精神最深刻的体现。青年大学生总体上都是爱国的,拥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国和干涉我国内政的活动,憎恨一切歧视和欺凌中华民族的行为。这种热情弥足珍贵,但有一部分同学采取抵制行为却有失理性。[4]在当下,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选择论坛对话或发表文章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歪曲事实、分裂中国的做法和言论予以还击,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2、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了解不够

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成长于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整体上看,他们比之父辈拥有相对充裕的物质条件,这些都是直接影响他们成长的重要因素。相反,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则比较薄弱,民族精神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也比较淡薄。

3、个人主义强烈,缺乏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处世理念都是促使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同样崇尚这些民族气节。然而,他们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影响下,大部分人持“先己后人”、“以我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态度,缺乏奉献精神。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社会各界对人才的挑选更加的严格和苛刻,于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势必会面对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由于经验的不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使得他们容易在面对挫折时选择退缩,从而更加害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现实社会。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类似的问题,呼吁高校要加大对学生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教育和心理疏导。[5]

四、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民族精神培育,首先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加强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学校可以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的民族文化宣传普及教育,通过出版读物、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6]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通过抢占网络阵地,发挥网络优势宣传民族精神

互联网站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不间断的网上思想教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思想认识更加深刻,让民族精神通过网络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利用这些网站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培养民族精神,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高尚的精神家园。

3、建设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

育人先育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手段。因此,要不断提升教育者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意识和自觉性,要激发他们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热情,更要提升他们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才能适应当今时代对民族精神教育人才队伍的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着先进文化思想,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他们的价值取向将引导整个民族意识的方向。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新生事物十分敏感,但是他们的政治理论基础又相对薄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问题同益突出。因此,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创新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成长,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 面[C]//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2:10.

[2]杨叔子,等.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9:118-119.

[3]黄启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4]罗文东.坚持不懈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N].光明日报, 2006-11-12.

[5]黄钊.弘扬“尚中贵和”的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7).

[6]刘献君.现实挑战与路径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9:291-192.

上一篇:电脑说明文400字下一篇:突破需要创新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