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科普

2024-07-13

数据科普(精选8篇)

数据科普 篇1

数据科普 - 网站数据的营销应用1

例如:www.kuqin.com/ ad?=1122334455 这类型是广告页面url常见的链接,这个页面的作用就是记录下自己的URL,自然是包含广告来源的参数,然后页面将其跳转到活动的页面,这个页面几乎不花任何成本。和直接打开目的页面差不多。

当然,也有采用写用户cookie记录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记录到营销的效果,但是其他数据将少的可怜,所以这里只是这里以这类方式讨论。

为什么不用页面上直接加参数的方式呢?这样还多一次跳转。

相比之下,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如果仅仅是很小的静态的html页面或者分析的是存日志的文件,这个差别还不太重要,但是对于大部分活动页面,这个还是有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差别的。

主要受到影响的,还是记录的准确性,我们采用的都是第三方记录的方式,这段记录的代码是被放在页面最底部的,这就使得页面的记录会有或多或少的丢失,对于早期以静态页面为主的新闻页面上,这个丢失的比例很低,但是在现在各类技术不停的发展的情况下,JS记录的丢失已经增加了,甚至对于普通的动态页面,这个丢失率都可能影响到分析的结果。

不巧的是,营销的页面,富媒体的方式被应用的越来越多,这就使得页面上充满了各类的flash,JS等等,并且页面的大小体积越来越大,同时大部分时候,页面的实现方式也多样化起来,这就使得JS记录的丢失会更加严重。笔者曾经见过很多JS数据记录比apache日志记录少上30%的情况。

总体监控:

1、从某个渠道过来的了多少用户,有多少是成功的,从这个角度看,总体的数据能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活动花了多少成本,赢得了多少利益,

《数据科普 - 网站数据的营销应用1》()。

2、对这个数据的一个细分是,可以把每个活动的一个入口细分,看看每一个投放点的效果,是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3、还有一类的监控是某类产品用什么活动推广好,比较集中是是,查询出每个活动销售了几件这个产品。

通过广告进入页面和成功页面记录下来的cookie_ID进行对比,如果这两个cookie_id相同,就至少说明用户用广告进入页面进来,并且完成了操作,而根据广告进入页面的中包含广告代码的参数,就可以知道用户进入的时候, 是从哪家网站进来的,看的是哪个活动的宣传,

通过这样连带的关系,自然也就知道了上面所列出的三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比较简单。只需要查询到广告页面上,参数中包含某个广告代码的量的cookie_id的次数和数量。就能知道该渠道带来了多少的用户,而查询广告页面打开时间之后,cookie_id相同,并且当前页面是设定的成功页面的次数,就能知道这些广告带来了多少浏览上的收益。

第二个内容和第一个内容一样,区别只是将一个渠道的多个入扣广告分成不同的广告代码。

第三个内容则是先查询出设定的成功页面的cookie_id,之后反向去查询,这些cookie_id中有哪些是访问了广告跳转页面的,并且分解出其中的广告代码是什么。

这里要注意的有两个要注意的事情:

一个是营销时效问题,一个营销活动到底有多长时间的效果,是一次的浏览,还是当天,还是一周,后者是一个月,全站的营销活动是不是相同。当然,所有人都能理解,如果用户在持续时间内清楚了cookie,不能别记录到是没问题。

数据科普 篇2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科学普及,设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物联网、Web2.0、云计算等极大拓展了互联网的边界和应用范围, 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互联网无孔不入下变成了数据, 这些数据迅速膨胀并变大。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 把数据作为简单的处理对象转变为一种可以带来惊人财富价值的基础性资源。至此, “大数据”成为了继Web2.0和云计算之后的又一新宠儿, 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大数据成了各行各业人士普遍关注的话题。科学普及作为我国一项基础性工作, 如何创新科普工作思路, 以公众实际需求为导向, 加强科普的互动性和精准性是今后要研究的课题,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是一个值得科普工作者实践的思路和设想。

1 什么是大数据

研究机构Gartner认为, 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 它具有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高的4V特征。

举个例子, 某科技馆人员正在基于大数据做青少年科普知识的课程开发和优化, 一门课程有80%以上的青少年在第十分钟暂停视频, 并向回拖动进度条, 基于这份数据, 课程开发人员发现, 该门课程第十分钟所传播的知识点是难点, 需要配合开发出辅助视频并推送给观众, 以帮助观众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这就是大数据, 它可以充分利用海量的数据, 对受众的个人喜好、习惯等进行分析, 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并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或预测到某项发展趋势。

2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益处

2.1 创新科普方式, 扩大科普受众

传统的“有科而普”方式虽然能全面地展示某一方面的科学内容, 但对于公众来说终究是一个单向传播普及科学的过程, 公众关注度不高, 科普效果甚微。大数据的出现, 使得快速挖掘公众潜在科普需求成为可能, 当某一群体大众事件一发生, 马上就能为公众提供有效可靠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对策。这种利用大数据产生的“由事而普”方式能在最短时间发挥最大的效果, 抓住公众眼球, 科学引导百姓, 扩大科普受众面, 提升科普工作效率。

2.2 挖掘受众类型, 开展按需科普

受众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没有受众, 科学传播自然难以发挥出其“意欲”达到的效果, 因此分析每类受众群体需求, 有针对性地采取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科普内容和方式是一种必然选择。大数据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受众, 深刻理解其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作出预判, 从而满足公众对科学传播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 要树立以受众为核心的科普服务理念, 准确了解不同受众的特点及需求, 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服务。

2.3 共享科普资源, 推进科普事业

《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 为科普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可是科普资源的过度集中、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的缺乏、科普设施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阻碍了科普事业的发展。通过大数据技术, 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各单位的科普信息资源, 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 并对科普资源平台中的各部分进行良好的分类, 促进相互间的关系协调, 让现有的科普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科普工作。

3 大数据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设想

3.1 大数据在青少年科普中的应用设想

青少年是科普工作必须要抓住的群体, 但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扼杀了很多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以及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利用大数据找到青少年对科学的需求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准确分析在青少年中较流行的网络游戏, 在其中加入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网络游戏内容或二次开发出对青少年吸引力更强的科普性网络游戏, 让青少年玩中有学, 让家长和老师乐于接受, 相信对于科学普及势必会有一个良好的效果。

3.2 大数据在农村科普中的应用设想

电视作为农村居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主要方式, 如果将大数据与电视传播有机结合, 利用大数据对农村居民信息接受习惯进行科学分析, 了解其需求状况, 并根据其需求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电视科普节目和传播方案,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节目的科普作用。因此, 通过对当前存在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农村大数据的整合分析, 能够反映农村居民真实的科普需求, 基于大数据分析做出决策行为, 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当前的科普资源, 使农村科普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大数据在进城务工者科普中的应用设想

进城务工者是被科普遗忘的群体之一, 据调查, 建筑工地上很少有电视设施, 科普传播途径少, 科普基础设施薄弱。随着智能手机在进城务工者中的普遍, 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农科科普变成了可能。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软件列出进城务工者手机上搜索量或点击量较大的与科技内容相关的关键词, 如安全保障、子女教育、健康生活等作为科普的主要内容, 就能够很好地迎合他们的关注点,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取得良好的科普效果。

4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很有优势, 但也存在问题, 例如每个公众对科学的喜好、行为、习惯等大量信息都需要储存和记录, 大数据储存技术及设备需要大量财力人力的投入。另外, 大数据以云计算作为基础处理技术, 看不见的“云”让公众对其安全和隐私产生了怀疑, 如果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会大大减少公众对科普的兴趣和积极性。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 正确把握好大数据在科普领域的应用, 不仅符合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和期望, 也给公众参与科普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张心源, 李白杨.大数据的概念、技术及应用[J].创新科技, 2013 (9) :43-44.

[2]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3]苏冰, 史玉民, 刘颀.关于青少年利用网络科普资源状况的调查[J].江淮论坛, 2009 (3) :145-153.

[4]陈胜文, 张晶, 乔燕春, 等.大数据在农业科普中的创新应用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 2014 (18) :233-236, 53-57.

科普信息:厚积薄发,赢在大数据 篇3

科普信息主要是从事地理信息行业、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数处理和分析,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技术,主要定位是成为中国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服务专家,空间数据包括地下、地表和地上、空中。

地理信息产业是一个综合学科,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各自的细分行业占地为王,盘踞一方,尚无龙头企业,科普信息公司也是其中一员。2006年成立的科普信息,经历十年的行业沉淀,见证了地理信息产业大部分业务由原来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承接向民营企业承接转换的全部过程,这不仅是业务承接单位的转变,也是这几年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体现。2013年开始,科普信息开始紧跟测绘新技术和互联网发展,比如无人机航空摄影技术、倾斜摄影技术、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等,并开始积极准备,主动进行企业业务结构转型。

科普信息通过整合已有的数据、人才和技术等核心资源,发展大数据技术,以数据为核心,向数据应用创新发展,为客户持续提供长期稳定的高价值的数据创新应用服务,形成数据积累、数据价值挖掘、应用创新、服务客户、新数据产生、数据价值挖掘的闭环地理信息数据价值链。在市场方面,科普信息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类型,增加客户黏合度,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数据服务类营收;同时以点带面,创新服务类型和服务方式,把河南省好的服务模式向全国复制,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引入机构投资者,整合资本资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助力。

2015年科普信息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并申请了博士后流动站。为引入和培养高端人才奠定了基础。就引进投资来讲,公司执行董事潘素霞认为科普信息的核心资源是人、数据和品牌。这些核心资源“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

对于投资人,科普信息更倾向于机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过本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投资者,继续完善以数据、人才、技术为核心的战略优势。

谈及2016,科普信息首先想完成新三板挂牌目标。具体而言,公司将数据和自身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加快“航空倾斜摄影”技术方向研究,建立无人机影像处理软件平台实验室等;调整业务结构,加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创新。

未来5年,科普信息制定了较为清晰的市场战略。一方面纵向整合产业链,继续以数据为核心,以服务为基础,应用创新的技术和手段为政府、公众提供更多的地理信息相关的数据服务;另一方面横向整合区域市场,加大全国市场占有量,提升企业规模。

数据科普 篇4

在现今,科技世界中,具有科技含量的物品,越来越多,而我们的学校也有科技小发明。

科普大篷车的小发明各种各样,有连环扣、锥体倒行,模仿鱼眼,鱼眼所能看到的景象,无弦琴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项是无弦琴,它不用嘴吹,只需用手在琴下轻轻拍打几下,这个琴就奇迹般地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由此可见,这一项小小发明是经过多少日日夜夜才成功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关于“地心引力”的小实验,把一个锥体从一个类似于滑梯的物体上放开手时,锥体一直向下滚,而当我把另一件物体放在上面放开手时,它竟向上跑。

一个无皮鼓,没有鼓皮用手在它上面来回走,便能听到小鼓的声响,一面镜子,一个人站在镜子的一面,另一个人站在另一面,就会发现另一个人的头被放大了许多倍。

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却令我耳目一新,使我对科技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一个小小的发明,浪费了一人多少日日夜夜的辛苦和汗水,天才数学家爱恩斯坦说过:“天才等于99%的汗水和1%的灵感。”也就是说,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天才,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变成的。

有时在科技中也能运用数学,陈省身说过“科学需要试验,但试验不能绝对准确。如有数学理论,则全靠推论,就完全正确了。这是科学不能离开数学的原因。许多科学的基本观念,往往需要数学观念来表示。”这段话说明了科学中最重要的是论证,而论证就要用到数学,这就是数学与科学的联系。

科技亦是如此,只要耐心去研究去论证,你也会成功,当然,这也离不开在平常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只有细心观察就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不要小看科技的力量,又是这一件小小发明也能轰动世界,震惊世界,有时一个不经意,也能发现世界的神奇,大地的奥秘。

通过这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使我知道了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神奇之处,课的奥秘,并且我也非常激动,能亲身尽力并感受这些科技小发明,因为以前我从没有见过,只有在电视上见过而已,这次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圆了我的一个梦。在以后的世界中,科技将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科技。

郭 翠

朱良初中八年级三班

数据科普 篇5

9月10日下午,中国科幻创作者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的研讨会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顺利举行。这一项目旨在通过对我国科幻创作者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科幻创作者队伍的基本情况,为加强我国科幻创作者队伍提供实证依据。紫光教育集团总裁李凌己博士己受邀出席本次会议,李凌己博士认为科普科幻应该在中学生的教育中得到发展,让科普科幻的种子在孩子们的身上生根发芽。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就是把科普引入科普教育的基础与根本--学生群体,让科普的种子与精神在孩子们身上生根,将科学智慧之火从科学探究的前沿向学生传递,使科学的元素融于孩子们的血脉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

会议上科普科幻作家不仅仅只是参与调查研究项目,文学界著名科普科幻作家及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学者分别对“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题词并写下自己的祝愿,共同致力于推广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建议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紫光教育集团每年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感受大赛带给自己的无限乐趣。

据获悉,第三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即将启动。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紫光教育集团主办。在李源潮接见座谈会上,首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徐铭尧做了《中国梦·科普梦》的发言,可以看出国家对科普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首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图右一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负责人也表态,将不辜负各位前辈对大赛的支持。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积极参加科普科幻类的大赛,丰富自己的科普科幻创作经历,不断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让中国的科普科幻创作事业迈入一个新天地!主要科普作家代表题词:

中国科幻小说鼻祖之一 刘兴诗

知名科普作家 王晋康

《科幻世界》副总编 姚海军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 吴岩

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金涛

知名科普作家、迪士尼签约作家 超侠

名校代表题词:

北大科幻协会会长 张冬雪

清华大学科幻协会会长 秦雅琛

数据科普 篇6

市科协科普部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市科协科普部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区科协、集团公司(局)科协、高校科协,各区区委宣传部、教育局、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团委、农委,各科普教育基地,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关于举办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18〕23号)的安排和有关要求,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科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团市委、市农委决定联合举办2018年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为做好科普日活动的组织筹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2018年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为: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定于2018年9月15日-21日在全市集中开展,部分科普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主题宣传活动贯穿全年。

二、活动内容

2018年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一)传播新时代新发展理念。重点宣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力普及宣传“创新、精品学习文档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让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开花结果。着力普及宣传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倡导创新文化,让创新在新时代蔚然成风,系统展现新时代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以及智慧生活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推动作用。

(二)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着力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解放思想、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用科学新风引导现代文明风尚,营造支撑创新发展的有利氛围。科学精神强则百业兴人才盛,要着力提高人民文明素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城市厚植科学的根基。

(三)普及科技助力美好生活。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以及涉及公众“衣、食、住、行”的智能信息新技术,展现智能与生活的融合,通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展示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方面的创新产品,让公众了解未来智慧生活的巨大影响,促进公众理解、接受、应用高新科技,让公众了解科技创新对持续改善民生的推动作用。

(四)倡导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对标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6%的目标,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精品学习文档

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大农村科普活动力度,让科学普及渗透到农村的每个角落、让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深入农民心中,引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树立和掌握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主要活动

2018年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将紧紧围绕“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主题,认真总结和继承历年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经验,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实现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外向拓展、纵横联合、网络活跃“三维”聚力,打造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科普活动。重点开展xx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和系列联合行动。

(一)2018年xx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2018年xx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将举办以“创新引领时代、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的xx市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以科普产品互动体验、科学实验、科学秀、科普剧表演、科普图书展示为主要形式,以无人机、3D打印、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主要内容,以生动活泼、轻松易懂、现场互动等多样化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现科技创新成果,凸显新时代高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快捷,突出公众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为广大公众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科普嘉年华。

精品学习文档

(二)2018年xx市全国科普日系列联合行动。广泛动员全市各区和社会各方面,全年围绕科普日主题开展科普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集中动员组织学会、企业、学校、社会机构以及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等拥有单位结合“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多形式、广覆盖的科普宣传联合行动,向公众传播新发展理念,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公众对新时代智慧生活的认知,全面推动我市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主要开展以下活动:

1.基层科普联合行动。坚持因地施策,组织科普大使、科技专家,动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社区、科普中国e站、基层科普带头人,特别是历年“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奖补对象,带头围绕科普日主题,结合基层实际,遵循科普对象精准化、科普内容精准化原则,开展科技讲座、技术培训等科普活动,将科普带进基层,利用科普渠道加强扶志、扶智,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实施“科普xx·科普资源开发配送工程”,结合热点话题及科普日主题,设计制作科普挂图及折页,满足广大群众对科普知识的需求。

2.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联合行动。加强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阵地效用,广泛发动各地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以及相关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在全国科普日

精品学习文档

活动期间,积极推出与主题相关的科普展览或科普宣传活动,如科技场馆、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组织公众参观体验,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

3.校园科普联合行动。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联合,积极动员科学家、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大使等,充分发挥高校科协等作用,开展走进校园系列科普活动,如科学家演讲、科学实验、科普剧走进校园和科普中国·校园e站等,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送给青少年,启迪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开展青少年科普资源配送,面向中小学、社区配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等方面的科普材料,组织科技教育专家现场指导。

4.科技馆主题日联合行动。发动各级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和数字科技馆开展具有科技馆体系特色的科普活动,如展览展示、教育实验、网络科普等多种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全面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5.院士专家科学传播行动。发动组织院士专家通过网络平台、科普讲座、论坛等形式,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生活系统等民生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的科技进步成果,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创新性、示范性科普活动,发出权威声音,倡导公众贴近科学、融入科学,提升公众对新时代智慧生活的认知度。

精品学习文档

6.党员干部科学素质提升联合行动。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市级机关科学素质大赛。联合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发动电视台、网络媒体、出版单位等各有关单位,采取线上学习答题和线下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018年xx市市级机关科学素质大赛。与各级党校、党建云平台合作开展领导干部科普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学习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等相关知识,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创新趋势,促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凝聚智慧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服务大局。各区科协、宣传部、教育局、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团委、农委要充分认识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作为我市科普活动集中展现平台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区委、政府对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全面支持,主动邀请区领导与公众一起参与全国科普日的相关活动。要根据有关要求认真谋划,制定各区的全国科普日工作方案及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精准施策,突出特色。各区科协、宣传部、教育局、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团委、农委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资源优势开展活动,突出地区特色、领域特点。要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精品学习文档

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的特点精准开展活动,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城镇劳动者技能,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重心下移,公平普惠。要紧紧围绕科普日活动主题,接长手臂、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普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平普惠,更加平衡充分开展科普活动,尤其注重面向乡村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对口帮扶点积极开展科普日活动。

(四)加强宣传,塑造品牌。开展xx市全国科普日主题系列宣传活动,加强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宣传,组织各级各类媒体记者针对重点内容开展采风活动,加强深度报道。提高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塑造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品牌力。采用规范的主标题和灵活的副标题名称面向公众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活动参考名称,主标题为:2018年xx市××区(学会、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日活动,副标题——特色活动名称。

(五)厉行节约,务求实效。在组织开展xx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各区、各有关单位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规定,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实际工作,扑下身子办活动,在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

精品学习文档

五、工作考核

科普日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将对全市各区、各系统和各单位组织开展的科普日活动进行择优推荐,推荐活动组织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单位参加中国科协“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评选,推荐特色鲜明、实效显著的活动参加中国科协“2018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评选。

六、其他事项

1.各活动开展单位,请于2018年7月30日-8月24日登录“e享科普日”网站(xx)中的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平台,填报重点活动登记表(见附件1),以网络在线形式开展的活动须另行填报网络在线活动登记表(见附件2)。市科协将在2018年8月31日前通过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平台审核基层活动,并择优进行资助。

2.为提升科普日活动信息化水平,建设优质在线科普资源,全面展示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的成效,突出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普及性与参与性,方便公众通过网络了解科普日活动、获取科学知识,“e享科普日”网站设置了xx市在线展厅,展示本市特色活动,市科协负责本地在线展厅资源建设。各活动开展单位在2018年9月1日-10月12日期间,可通过登录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平台及时上传当地活动的新闻、图片、海报、视频及其他特色活动资源。市科协将及时有效地审核推荐活动开展单位上传的特色活动资源。中国科

精品学习文档

协官网、“e享科普日”网站、科普中国微平台、全国科普日微平台和北京主场活动将择优进行展示。

3.全国科普日活动结束后,各区科协要做好本区数据汇总和活动总结工作,于2018年9月1日至9月30日登录全国科普日重点活动管理平台提交活动总结、图片和摄影资料,并同时提交总结视频或总结幻灯片等作为支撑材料。市科协将在线择优推荐“201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2018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见附件3、4)。

4.获取全国科普日活动相关资源,各单位可自行登录“e享科普日”(xx)、科普中国网站进行查询、下载。

5.本文件及相关资料,可登录xx市科学技术协会官网(xx)、科普xx网站(xx)下载。

联系人:xx

联系电话:xx

地址:xx

邮政编码:xx

数据科普 篇7

一、科普应用模式探讨

地质资料科普应用通过构建地质资料汇交和社会共享机制,把分散、孤立的地质资料汇集到统一的共享平台上来,通过对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标准化,进一步整合、挖掘地质资料信息的内在价值。而地质资料信息产业化,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通过服务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发挥海量综合地质资料信息的深厚潜质,结合地质工作者的知识和智慧,探索地质服务多元化,实现地质资料信息由量变向质变的升华,成为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推动了地质数据服务模式的变迁。本文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理论支持下,探讨广东省地质资料档案的科普应用模式。

1.大数据支持下的应用模式运行机理。地质大数据科普应用的实质就是地质大数据的知识服务,就是为普通大众提供科普知识服务。它包含了大数据知识服务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服务、资源和过程等因素。其中,地质知识从地质资料集群化平台中的地质数据库和地质语义库获取,并与其他资料和服务共同构成地质大数据。用户通过物联网如3G、互联网、移动终端从地质资料科普应用平台获取、补充和完善地质知识,地质大数据处理平台和知识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对地质知识的维护、处理和管理及对地质资料科普应用平台的支持。在大数据服务模式下,构建大数据支持下的地质资料科普服务平台主要是将其作为一种服务工具,而不是把平台构建当成研究目标。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传感网等信息技术,利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个性化搜索等人工智能方法为地质知识科普服务提供资源和方法。

2.基本架构。大数据支持的地质资料集群科普服务平台的开发、实施和应用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结合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式的内涵、典型特征以及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馆藏资料基本特征,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大数据支持下的地质资料集群的科普服务平台体系架构包括五层:

地质资料集群平台即数据源层、地质知识库及其工具层、地质大数据支撑层、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中间件及应用层。

地质数据源层: 以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馆藏的基础地质数据库、矿产资源数据库等地质资料为基础数据,构建地质语义库,为地质知识构建提供源数据。此外,各类传感器、社交网络交互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数据也将为数据源提供相应的知识。

地质大数据支撑层:本层次提供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所需的虚拟服务器、分布式虚拟存储,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Sql-No Sql数据库及物联网络资源等基础支撑环境。

地质知识库及其工具层:针对地质数据的复杂性与专业性,需要地质专业人员对地质数据进行解译方能被公众所理解。本层主要是对数据源层中的地质数据进行解译,构建多维动态模型模拟地质过程、按用户需求进行地质数据挖掘、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并为更高层次提供相应的地质知识。

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中间件:本层次包含地质大数据处理工具和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两部分。地质大数据处理工具依据数据流转层的理论模型,结合用户的大数据处理需求及数据特征,提供大数据采集、加工、存储、组织、分析及决策等一系列的工具集,并支持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需求与服务供应的注册发布、需求发布、供需匹配、知识服务聚合与分类、知识社区创建等。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地质知识服务定义、虚拟化工具、共享组件、业务管理工具等中间件,为地质知识服务提供基础功能。地质大数据处理工具层是地质大数据处理的核心,而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则是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的核心。前者着重的是地质数据处理,后者着重的是地质知识服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应用层:负责地质科普知识服务需求的获取、服务过程的交互等,参与地质大数据知识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其中,交互终端除了传统的移动终端、PC终端、专业终端及门户等之外,物联感知终端等其他终端也是地质科普应用需求的新兴技术体系。

3.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平台构建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有文献曾就大数据知识服务体系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1]。鉴于地质数据服务的特殊性,本平台在构建中除了通用技术以外,还有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需要深入探讨。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出发,需要研究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内涵、运行机理、典型特征、体系架构及服务模式。同时,大数据支持下地质集群化的科普服务平台构建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包括地质大数据智能感知的识别、传感及适配标准、所涉及的地质大数据分类标准、管理及处理标准和规范、科普知识服务的协作和共享准则、科普知识服务接入准则、描述规范、访问协议及知识服务评价体系等。

从已有的地质数据库中快速提取地质语义,构建相应地质本体是建立地质科普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地质现象复杂性及地质数据的稀疏性,使得不同的地质人员对现象解译千差万别,普遍存在同一现象有多种表述等现象。此外,不同专业、不同比例尺地质数据库结构不一样,所反映的地质语义也不同。因而,如何对异构地质语义进行语义冲突检测和集成是其中重要的关键技术。

重点解决地质大数据中不规则图形的地质资料传输浏览问题,快速获取地质资料图形显示,并能快速在屏幕移动缩放,方便地质资料科普服务。

二、服务模式的实施思路探讨

大数据支持下地质资料集群化科普服务模式的实施应遵循“依托专家知识,以用户需求为指引、以点带面的服务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以下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地质资料科普服务为例探讨实施思路。

1.大宝山矿区概况。大宝山矿是一个由大型铁、铜、锌、硫铁矿,中型铅、钼矿组成,并伴有10种伴生组分可综合利用组成的大型矿区。以大宝山南北向山脊的中酸性侵入岩体为界,矿区分为两部分:岩体以东及其上盘为大宝山矿区本部,也是矿区主体;岩体以西为西部矿带。矿区中部有四类矿床:一是产于中泥盆统碳酸盐岩地层的似层状透镜体状铜、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其次为产于上泥盆统碎屑岩地层中的似层状、菱铁矿矿床;第三类是大体平行叠置在上述两类矿床之上,并裸露地表的风化淋滤型褐铁矿矿床;第四类市产于大宝山小岩体中的斑岩型钼矿床。大宝山西部矿带为充填型铜、铅、锌、硫矿床。大宝山矿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大,矿床成因复杂,在同类矿床中具有代表性;大宝山矿建矿时间长,取得的地质资料丰富,且保存完备。但在地质资料管理方面存在资料信息管理不科学、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和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地质资料信息的巨大潜在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总结该矿区的成矿模式、形成矿区地质大数据,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地质成矿科普知识。

2.实施基本思路。大数据支持下大宝山矿区地质资料集群化科普服务实施思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是构建大宝山矿区地质数据库:档案馆现有大宝山矿区资料包括行政区划资料,基础地质地形资料,物化探、遥感资料,勘察工程资料,样品采集数据、化验测试报告及附件附表,勘察报告及图件,矿区地质图,矿产资源开采资料等类型。数据格式包括Arc GIS格式、图片文字格式等。二是大宝山矿区地质语义提取与集成:在地质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Ontology构建技术[2],构建大宝山矿区地质语义库。大宝山矿区地质语义库可以分为多个子库,包括地质年代语义库、地层名称语义库、岩体命名语义库、物探名词语义库等。后续的地质知识库的构建和应用都基于该地质语义库。三是大宝山矿区地质知识库的构建:大宝山矿区地质知识库包括矿区模型和成矿过程模拟两个组成部分。大宝山矿区模型包括三维地形模型和三维矿山模型。三维地形模型是采用矿山范围内地表数字高程(DEM)数据建立的矿区地表面模型,还可以用该地区影像图进行贴图,形成一个三维立体且视觉真实的矿山地表模型。三维矿山模型[3]212包括钻孔模型、矿体模型、采空区模型、巷道模型等部分,并提供了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主要功能。除了矿区模型的构建外,根据地质专家知识还建立了成矿模式的展示和成矿过程的模拟。矿区模型和成矿过程模拟整体构成了大宝山矿区的地质知识库。四是大宝山矿区科普应用平台终端开发:基于大宝山地质大数据平台,开发了诸如门户网站、PC终端、移动终端和物联网终端等,用户通过平台终端获取科普知识。用户分为公众用户和专家用户两类,他们的使用权限不同。公众用户仅通过平台终端获取科普信息,而专家用户除了获取知识,还能对地质知识库提出修改意见,甚至直接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在科普应用平台终端通过对用户权限的管理,保障了科普应用中的安全问题。

摘要:本文以广东省地质资料档案科普应用模式的构建为研究实体,分析了大数据支持下的地质资料科普应用模式的运行机理,分析了应用模式的基本构架和平台构建的关键技术,并以广东省大宝山矿区为例提出应用模式实施的基本思路。

数据科普 篇8

何谓“科学普及”?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话来说,“科普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科技知识,用简易、便捷和灵活方式推广实用科技”。按我国《科普法》诠释,“科学普及是传递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因而“科普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又进一步强调“科普是让公民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具备用科技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简而言之,科学普及是“知行合一”的创新过程,既是对科技知识的理解,又是科学技能的推广应用。科学普及与科技研发,作为科技创新的两翼,共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科学普及既为科技创新提供需求,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

科学普及关乎区域创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学技术只有被公众所掌握和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回望建国以来科普发展史,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生产科普期,建国初期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科普成为改进生产的工具和助手;运动科普期,随着“文革”群众性政治运动的兴起,科普宗旨发生变异,变成泛政治化的群众活动;素质科普阶段,改革开放后顺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普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手段;民生科普转型期,彰显“以人为本”的科普主题,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时代需求,至此科普实现历史回归,紧扣生产生活主题开展科普,为改善民生提供智力支撑。

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创造机会平等、改善民生的基础。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人力资源理论,人力资源素质差异是贫富差距的根源,也是科技落后的症结所在。发达国家把科普纳入国家科技战略规划,美英日等国家每年都以20%的增幅投入科学普及。加拿大、韩国等国制定21世纪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日本将科技创新立为国策,都力图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成为科技领先国家。2000年美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已达17,而201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仅为3.27,仅相当于欧美国家80年代的水平,科学普及率落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

纵观我国科学普及率低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瓶颈制约因素,即社会科普需求旺盛而科普有效投入与供给不足,科普工作理念陈旧与客观环境变化的矛盾,科普职能部门协作与联动不足矛盾,科普领域广阔而资源支撑短缺的矛盾,科普检测单一而监管调控乏力的矛盾,以及科普实践活跃而理论研究滞后的矛盾等,科普供给短缺制约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进而制约公民理解和应用科学的需求,最终制约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型辽宁建设呼唤科学普及

2006年国务院颁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同年国务院颁布的《纲要》,计划至2020年公民科学素质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以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十二五”规划又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辽宁省 “十二五”规划也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这就从国家政策法律上,确立了科普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基础性支撑作用。

科学普及成为唤醒国民创新发展的永恒主题。国民科学素质是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根基。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许多有识之士把“赛先生”请进了中国,科学技术首次取得了“无上尊严的地位”。进入新世纪,科技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焦点,质量与素质竞争考验国家科技创新实力,检验国民科学文化素养,验证科学普及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国内沿海发达省份,都在致力于“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积极推行“创新驱动”战略,奏响了“创新强省”的号角。辽宁要想在第三次战略转型中实现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升位”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速构建创新型辽宁。

区域创新发展的科普贡献率亟待提高。科普贡献率是科技贡献率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贡献率取决于科学普及能力。2007年初国务院八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多元参与,职能部门与群团组织大联合、大协作的大科普格局,建立面向农村、城区、企业、学校和机关的科普服务网络,构建组织健全、设施优良、功能完善、运行有序的科普服务体制。推动以创新科普载体、开发科普资源、改善科普设施、培育科普典型为重点的科普综合能力建设,抓好惠及民生的重点科普规划、重点科普项目和重点科普活动,制定实施科普法律法规与政策,积极推进科普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科普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使科学普及得到业内认可、公众认同、社会满意的惠民工程。

全面提升辽宁科学普及能力

科学普及是复杂系统工程,须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来规划和开展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区域科普能力。

深入实施科普行动计划,构建现代大科普治理结构。要以全面贯彻落实《纲要》为抓手,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辽宁人力资源素质为目标,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科学摆布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机关等五大科普板块,突出科普机构、资源、项目、经费、队伍等五项要素重点,着力推进科普组织、设施、载体、政策、考评等五支科普服务体系建设。要完善科学普及治理结构,积极构建城乡科普共同发展、党政群大联合大协作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发挥部门职能与资源优势,做到“各做一道菜、共办一桌席”,提升科学普及整体效应,力争实现科普效益最大化。

突出民生科普主题,加快实现科普工作转型。转变科学普及方式,积极推动知识型科普向能力型科普转变、活动型科普向服务型科普转变、封闭型科普向循环型科普转变、事业型科普向产业与事业混合型科普转变,加速由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变。具体讲,要注重科普成本效益,突出民生科普主题,努力实现科学普及“五增”目标,即农民增收,依靠科技致富农民;职工增效,在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为职工增加收入;居民增寿,健康是民生之福,科技铸就健康生活;学生增智,延伸和补充学校科学教育,以科技实践增强学生智力;干部增力,科学发展关键是领导干部素质,既要增强领导科学决策水平,又要提高干部科学执行的能力。

建立健全科学普及服务体系,提升科普服务综合能力。遵循科学普及基本规律,面向不同区域和群体,建立多元化科普服务体系。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技协组织,建设科普基地,完善科普服务载体,建设“科普惠农服务站”,实行站栏员一体化建设、产供销一站式服务;企业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发展企业科协,加强科普班组建设,组织技能培训和学术交流,围绕生产经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城区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扶持街道和社区科协,组建“科普益民服务站”,建好科普大学、科普画廊、科普志愿者等服务载体;学校科普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是建设科普教育基地(中心),举办科普创新大赛,培育科普辅导员队伍,开展课外科普活动;机关科普服务体系建设,要组织科普进党校,科普教材进机关,科普讲座进会堂,利用网络发展在线科普等。

开发整合优质科普资源,倾力打造科学普及品牌。科学普及作为公益性服务事业,必须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繁荣科普作品创作与生产,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科普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必须重视科普的文化产业属性,“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的政策,探索和建立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并举、公益性与经营性互补的体制,借助行政与市场的双重力量,打造普适化科普品牌,让公众在娱悦休闲中潜移默化地受教育,在公众参与互动中理解和应用科学技术。

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科学普及评估监测体系,完善科普运行体制。如欧共体国家支付5%的科普经费用于科普评估;美国科学基金会采取第三方评估方式,进行项目前期预测性评估、项目实施过程性评估、项目完成总结性评估;英国政府“国家科技周”,由英国评估协会公司负责评估。 (辽宁省科协副主席 金太元 编辑:扶勇华)

(辽宁省科协)

上一篇:剧组制片人聘用合同下一篇:销售实习周记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