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2024-07-18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通用13篇)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1

同学们,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美德首先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尊老爱幼这是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礼仪之道,可是这又有几个做到了呢?我经常在公交车上听到这样一段话:“请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个坐,谢谢!”。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我曾经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有个年迈的老人提着一袋装满废弃瓶子的麻袋,站在一个年轻女子的身旁。那位漂亮年轻女子不仅没有让座而且还一脸鄙夷的表情,由于路不太平坦车子晃动的越来越厉害,那位老人也不停的晃动,时不时还会撞到那位“漂亮”的女子,终于那位女子忍不住了,说“公交车上什么人都可以上,呵!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本来一天的好心情就这样被你破坏了,真扫兴”。说着就下了车。同学们,如果面对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样?是像年轻女子呢?还是给那么老人让座呢?公交车上的标语不是一句空口号,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有些人对自己的父母大打出手,把父母的养育之恩抛之脑后,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冷嘲热讽。你可曾想过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你们的明天,人与人之间再也没有了理解和尊重,只有那难听的谩骂和相互的指责,这些难道真是我们想要的吗?

如果问,美德到底在哪里?其实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一件小事就可以让我们的家园变的更加美好:看见地上的纸片不再无视的走过,轻轻的捡起来扔进垃圾箱;看见别人有困难,伸出援助之手;坐在公交车上,真诚地为身边的老人让个座;公交车上、地铁上大家不在为一个座位大打出手,而是你谦我让,大家出游时,不再乱涂乱画,少写一些“到此一游”。用一颗敬畏而博爱的心,尊敬长辈,保护环境,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2

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 文化事业生机盎然, 文化产业空前繁荣, 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 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教师要正视我国庸俗文化泛滥的严峻现实。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逐渐形成的同时, 鱼龙混杂, 导致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之侵入, 严重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美德。

教师要确立一个正确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念。一个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和谐, 同步发展的社会。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 有灿烂的文化, 世界也需要保留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不能总是在不加取舍地学习西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有道理的, 应该成为广大师生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的一个重要坐标和重要文化道德价值观念。为了继承和发扬、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弘扬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 建设一个富强文明的新中国, 各学校一定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构建道德社会、伸张社会正义、传播高雅文化, 布道天下的重担。

教师要充分认识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的重要性。中国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五个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 。中国文明源远流长, 有5000年之久。中国文明和其他文明比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绵延不断, 而其他文明都没能够连续传承。只有中国文明, 带着它光辉的历史流传下来, 经过了许许多多朝代, 说不尽的风风雨雨, 一直传承到现在。今天我们所有的中国人, 仍然是这个文明传统的负载者和传承者, 我们要让它在否定与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扬弃继续发扬光大。我们有独特的城市遗址、独特的文字, 复杂的礼仪建筑和礼乐制度, 独特的金铸和陶瓷器皿, 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特丰富, 独特的礼仪文化, 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审美标准。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 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愈来愈大, 崇洋媚外的人越来越多, 所谓的精英言必称西学, 口口声声拿西方的价值观念训导国人, 致使中华文明不断弱化。建筑方面表现为建筑形式单调, 千篇一律。文化艺术方面赤裸裸地反映人的动物性, 中国文明的含蓄美被抛弃。伦理方面, 仁义礼智信、亲情被弱化, 代之而来的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法制关系, 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亲者讳的中国式的人道主义完全被抛弃。中国古典的传统乐器逐步被西方乐器排挤, 中国优美的民族歌唱特点也被美声所篡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正在走向单一化。中国的典雅服饰被西方的奇装异服取代, 一个“露”字把中国的庄重、含蓄、雍容华贵一笔勾。所以, 教师绝不能忘记自己传承文化的角色, 要充分认识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的重要性, 在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文化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增强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校在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中的任务和职责。各类学校是公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基地, 教师一定不能辜负国家、社会和历史赋予自己的职责, 一定要办好这一公民终身教育的大课堂。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复杂, 不管别人怎样庸俗堕落, 教师都要独善其身, 出污泥而不染, 要勤于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水平, 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庸俗文化的侵蚀, 把反映腐朽文化和庸俗文化的书拒之门外, 要把学校建设成为传播高雅文化艺术,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殿堂。

教师在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情操。为了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教师应该具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学而不厌, 始终注意坚持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水平, 增强自身人格魅力, 影响社会其他群体;要具有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诲人不倦, 敢做道德大师, 循循善诱地引导大众学习传播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

教师要向儒家鼻祖孔子学习, 要有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周礼的精神, 肩负起在各种观念沉滓泛起的复杂时代去郑声广韶韵的历史责任。孔夫子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时期, 在文化方面出现了“礼坏乐衰”的局面。当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是历史的进步, 也是历史的必然。

学校在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的途径、方法和办法。首先, 把好学校图书馆的图书采购关, 坚决不采购反映腐朽文化和庸俗文化的书。其次, 建设正规军的网吧, 把学校电子阅览室办成没有暴力游戏、没有色情低俗内容的电子阅览阵地。再次, 利用学校多媒体播放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和音响作品。第四, 学校要用自己的网络共享工程, 在网上传播内容积极向上的科教理论、文史哲、文化艺术等图书, 通过正面示范、正面宣传来抵制社会不良媒体的负面影响。第五, 学校要利用课堂或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来教育人民学习阅读高雅文化的文艺作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六, 要用自办简报宣传社会正面人物的先进事迹, 用榜样来引导人民把握正确的道路。

总之, 各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师要千方百计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

摘要: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逐渐形成, 中西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同时, 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随之侵入, 严重冲击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美德, 全面西化思潮泛滥, 庸俗文化蔓延。为了延续和繁荣我国绵延五千年的古老文明, 学校要肩负起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的重担。

关键词:学校,教师,弘扬中华文明,摒弃大众庸俗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8年GDP增长9.0%CPI涨幅5.9%新华网2009年01月23日.

[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08年12月19日.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3

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中小学生应该掌握与自己有关的礼仪知识,这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为其一生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奠基。现在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推进学校礼仪教育至关重要。但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时,我们常常会忽视礼仪的实质,抓不住礼仪教育的核心。笔者以为,学校礼仪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尊重与礼仪紧密相连。

一、“礼仪”与“尊重”的统一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尊重与礼仪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用礼仪来表达尊重之意,在这方面我国的教育鼻祖孔子堪称楷模。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很多概念,其中“文”和“质”是孔子思想体系里两个重要的概念。“文”,是指人的外在文饰,这里可以理解为礼仪;“质”是指人的内在思想品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真心尊重他人。孔子认为“文”与“质”应该是统一的,“文”与“质”的统一,也就是礼仪这种外在形式与“尊重他人”的内容的统一。

在“文”和“质”中,孔子首先看重的是“质”。孔子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有什么用?”也就是说,没有仁德之心作为内容,“礼”和“乐”这些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论语》中曾记载,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时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在孔子看来,如果“质”和“文”不能兼顾的话,与其讲究空洞的形式,不如来点真情实感。孔子要求“文”和“质”要一致,形式和内容要和谐。

孔子主张“质”为先,但他轻视“文”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也不轻视“文”,因为“文”是“质”的表现。孔子很重视“礼”的作用,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以实现“仁”。这些广为人知的话语都充分表现了他对“文”的重视。

“质”和“文”的关系实际上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朴实的道德本质,如果没有相应的礼仪形式来规范修饰,就会显得粗野;而过分讲究外在形式,缺乏真情实感,就会显得虚伪造作,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又注意外在表现形式的人才是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的要求。

借用到礼仪教学上,实际上孔子是在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还不行,还要通过一定的礼仪把自己的尊重表达出来;光有礼仪也不行,必须从内心表达自己的尊重。

二、礼仪的实质是真诚地敬重他人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但是,我们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尊重呢?要表达自己的尊重只能借助一定的礼仪。孔子曰:“礼者,敬人也。”孔子的意思很明确,“礼”就是尊重别人。英国礼仪学家约翰·洛克也说:“离开了真诚,一切礼仪都将是傲慢的、虚伪的。”可见,在中外哲人的心中,真诚的尊重是礼仪的灵魂。

尊重二字,应该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如果不真心尊重别人,礼仪会变得虚伪,一不小心就会露出不尊重别人的马脚。但是尊重不仅仅是礼仪,礼仪只是尊重的外在表现,把对方看成和我自己一样的平等个体才是尊重的内容。尊重绝不是社交场合的礼貌,而是来自于人心深处对另一个生命深切的理解、关爱、体谅与敬重,这样的尊重绝不含有任何功利的色彩,也不受任何身份地位的影响。

尊重与礼仪是密切相关的,尊重是“里”礼仪是“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表里一致,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尊重别人,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凡事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同时注意必要的礼仪,不经意间,我们就收获他们的一份尊重与敬佩。

那么,在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呢?尊重他人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最重要的是要真诚地敬重他人。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亚圣孟子也曾说:“尊敬之心,礼也。”《礼记·曲礼》开头就强调“毋不敬”。可以看出古人在礼仪方面很注重“敬”,这个“敬”字就是“诚”,因为古人云“敬者,诚也”。所以,我们符合礼仪的语言、符合礼仪的行动都要发自内心,体现真诚的爱心和善良的道德情感。

礼仪作为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它的价值不在于给人多少实际利益,而在于情谊的深浅,这在我们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有个俗语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成语把礼仪的象征意义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礼仪不能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那么,这种礼仪只是一种无意义的形式。

在少数官场和各种社交场合中,偶尔有巴结逢迎的场面,那些巴结逢迎的人是尊重别人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不真诚。尊重必须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尊重。但是现实生活中,部分领导干部误认为“巴结”就是“尊重”,误以为给自己说好听的话是尊重自己的表现,这是非常错误的。“尊重”和“巴结”有本质的区别,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真心的、实事求是的,后者是违心的,是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的。

三、中小学礼仪教育要抓住尊重不放松

在学校礼仪教育中,我们不能只教学生一些表面的东西,而要引导学生明了礼仪后面包含的更深刻的东西,也就是说让他们透过现象看实质,看到礼仪所包含的“尊重别人”这一内容。如果单单一地教具体的礼仪而不让他们看透礼仪的实质,在遇到变化了的情况时,他们就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

由于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有种种差别,而且人们往往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形式所表达的内容,真心尊重别人并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从省城大学来的礼仪教授将为同学们讲一节礼仪课,教授先告诉同学们到别人家拜访时应如何敲门,在接下来的课中,教授来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同学扮作送水工,自己是主人。“送水工”敲门,进门,然后把水搬进了屋里。教授指出“送水工”三个礼仪方面的细节问题:敲门声太重;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没有带一次性鞋套套住鞋子。于是,“送水工”和教授又来了一次表演,一切按照教授指点的那样做,所有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看着教授,教授说:“这位同学,你可以下去了。”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他们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时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教授,我需要一声谢谢。”教授呆住了,继而说了一声“谢谢”。

在故事里教授把礼仪当成了形式,他内心并没有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个体,所以在自己的礼仪课上做出了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事情。所以,在礼仪课上,要让学生树立起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识,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礼仪融入自己的生活,并且把自己符合礼仪的行为表现得非常自然,而不用刻意按礼仪行事。

这个故事反映出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它促使我们反思:在我们要求别人学会尊重人时,自己是否做到了真正尊重他人?我们是否把尊重别人仅仅看成是一种礼仪?

在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树立尊重别人的意识才能尊重别人。如果没有让尊重别人的意识在心中扎根,只是注意外在的礼仪,那不是真正的尊重。例如,上课前要向老师问好,这个礼仪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如果学生没有尊重老师的意识,他就会心不在焉,这个礼仪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由于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古今中外的礼仪有很大差异,例如,沿海地区吃饭时,如果筷子不用,要插在碗里,而不能平放在碗上,因为筷子象征着帆,平放筷子象征帆倒了。而在某些平原地区,筷子不用时不能插在碗里,因为只有祭祀时才把筷子插在碗里。虽然如此,但各种礼仪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尊重别人。所以,给学生讲礼仪时,我们一定要抓住尊重不放松。

四、礼仪教育不是培养“奴才”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倡导“民主”“平等”“自由”,而礼仪教育是培养“奴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能用礼仪来约束学生。由于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心存疑惑:礼仪教育是不是过时了呢?笔者以为礼仪教育不是培养奴才,而是培养有内涵有修养的人;作为一种表示尊重的外在形式,礼仪教育永远不会过时。一个人的人文修养不只是表现在口头上,更表现在符合礼仪的行动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说:“礼仪是文明的表现。今日讲究礼仪的学生,明日文明国家的栋梁。”这是对礼仪教育的充分肯定。

曾经有桃园五中风雪天搞校庆典礼的新闻,新浪博客之后在其首页做了专题报道,批评的人不少,很多人认为那是培养奴才。其实,这有点上纲上线。笔者以为迎来送往是人之常情,它只是一种尊重的表达形式,与培养奴才还是培养主人毫无关系。把学生参加校庆迎接贵宾说成培养奴才,这反映出某些人的礼仪意识严重缺乏。对此,“作文打假第一人”刘加民先生有过很深刻的论述,刘先生说:“礼仪,体现文明、秩序、热情等,这是文明社会最常见的行为。如果学生参加学校的庆典,就是培养奴才,那么学生埋头做卷子,培养的是什么?如果寒风刺骨会冻坏了孩子,那么,教室里四季如春会不会让学生降低免疫力呢?你既然天天抱怨孩子缺少吃苦精神,为什么又剥夺他们尝试‘真实生活’的权力?”包括重视礼仪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被批判的对象,被鲁迅那一代人骂得狗血喷头,但随着“大国崛起”,我们发现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没必要把重视礼仪之类的东西当成封建糟粕。

由于把讲礼仪当成封建糟粕,我们的礼仪教育步履蹒跚,有的学校甚至不进行礼仪教育,这导致我们的学生礼仪意识很缺乏。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的董继康老师曾说:“今年参加省里的比赛,同车里有很多东部地区的学校代表,那么多优秀的孩子,多么俊俏帅气,节目拿了各种奖项。领导高兴,指导老师高兴,孩子们高兴。在回来的路上,有的学生脏话连篇,我的精神近乎崩溃,我说领导及评委老师看到这一幕会做何感想呢?所以我相信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孩子都会演戏。并且演技很高,高到无技巧。”这都是学生没有学习礼仪,素养不高导致的。

对礼仪的重要性,我自己有亲身体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我觉得自己很多事情的失败就是不懂礼仪。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我感觉在礼仪方面我还很欠缺。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是礼仪方面的欠缺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好感,以致失去友谊甚至根本不能和别人形成友谊。因为大家都喜欢彬彬有礼,能够体贴照顾自己的人。在学生以后的求职中,礼仪会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以后发展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不敢过高估计,但为人处事的作用我觉得怎样高估都不会过分。很多人没有高深的知识,但由于懂得礼仪,做事得体,能够体谅他人,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因而在事业上得心应手。

当然,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正常人际交往礼仪,绝不是带有奴性的官场礼仪。因为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奴才,需要的是一身正气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领导干部,需要的是人格独立坚持真理的学界伟人,需要的是取舍有度经营有道的商界奇才。我们不但不教给学生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奴性官场礼仪,而且要引导学生远离奴性官场礼仪。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远离奴性文化,做一个正直的人、坦荡的人、有自尊的人。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文明礼仪 篇4

德言开经。辄先祓濯。束带振襟。危坐苦学。

【原文】

唐萧德言、字文行。明左氏春秋。太宗时。历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晚节学愈苦。每开经。辄祓濯。束带危坐。妻子谏曰。老人何自苦。曰。对先圣之言。何复惮劳。诏以经授晋王。封武阳县侯。卒年九十七。

归有光曰。广东陈元诚。平生未尝读书。一朝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夫儒家经书。本是修淑身心。一言而为天下法。一行而为百世师。经书所在。古圣贤嘉言懿行所在也。可不敬欤。

【白话解释】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5

礼仪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既表现为外在行为方式,又表现为传统的民俗习惯。从深层次看,它体现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外显地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而且它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我们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就非要了解“礼”不可,而学习礼仪,也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丰厚的基石,只有融入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把握礼仪之精神内核。

当今,人类处于一个文明、开放的时代。无疑,一个时代的开放意识愈浓,其社会交往活动愈显示出它的价值,而作为维护健康和正常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则更体现了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可以断言,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的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因而处在社交活动中的个人仪表、仪态及礼貌规范,通常对其交往效果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大量实例证明,一个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其端庄的仪表风度、得体的言谈举止、高雅的修养品味等,令自身形象生辉,在各种社交场合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不免要把中华传统礼仪的弘扬融入到我们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礼仪教育由来已久,我国历代教育家都非常重视礼仪教育,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在高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社交能力和人文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礼仪素养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高校礼仪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促使高校应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由于历史的惯性,一些人仍缺乏对青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不少欠缺。据调查表明,不少大学生对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这种欠缺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弘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国家的未来发展。这种情况的存在,客观地提醒我们,在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其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就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礼仪教学的内涵。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不是让学生们简单、机械地因袭传统,我们应本着辩证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传统儒家文化中维护封建皇权与宗法等级制的思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存理灭欲、义利对立的价值取向等,都已落后,就要抛弃。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诸如自强不息、谦和好礼、见利思义、笃实宽厚、修己慎独、诚信知报等则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值得继承和发扬。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礼仪的精神源头,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内涵的丰富。如礼仪的规范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有礼有节,友善相处,求得“人和”;要顾全大局,化解矛盾,求得“和谐”。因此,在进行礼仪学习时,就要正确地理解礼仪规范的目的和作用,认识礼仪规范中蕴含的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帮助理解和谐是一种秩序,协作是一种美德,学会合作共事,协调关系。共同发展;保持宽容的心态。把礼仪作为增进感情的催化剂,互相尊重、友爱,从而牢固树立团结和谐的思想观念。在礼仪学习中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之精髓,使礼仪学习摆脱实用和功利性,将现代与传统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从中汲取力量,进一步完善创新。

宣扬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着力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礼仪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教会我们做文明人,学会自尊和敬人,塑造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避免学生因接受外来文化、功利思想等影响,而走向片面性、表面化,忽视对中国传统美德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崇尚道德为首要价值取向。儒家认为道德教化和人格修养才是人生之要件,同时,强调通过“内自省”、“外慎独”的方式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与礼仪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礼仪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德理念,用以养成学生自制与整饬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稷下学宫的《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学规,它从尊师敬长到敬德修业,从课堂纪律到课后复习,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都对学生提出丫明确的要求,这对当代大学生礼仪习惯、美好形象和高尚品德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6

关键词: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效应在医疗服务领域也逐渐表现出来, 如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方面就与医务人员的礼仪素养水平低有一定关系。卫生职业学校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 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技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还要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沟通技能等。因此, 在卫生职业教育中, 不能仅仅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及专业技能的训练, 学生自身道德及文明礼仪修养的提升亦很必要, 且应具有可操作性。

1 卫生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 文明礼仪教育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职学校的德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多次强调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 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004年10月25日,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 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2010年12月31日, 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 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纲要明确指出, 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明礼仪教育符合社会发展对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胜任岗位工作, 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又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集体精神, 能够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同时, 他们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礼仪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准社会劳动者, 同样面临未来岗位对其综合素质的高标准要求。

1.3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时期, 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经过职业学校学习, 学生的性格趋于稳定, 行为习惯基本养成, 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2.1 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但在工作过程中, 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制度、方案多, 系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少, 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二是开展各种专项评比活动多, 但没有客观、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或对班级的评价无法客观、准确;三是学校德育内容不系统, 造成德育工作目标不够明确, 更谈不上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去培养学生;四是学校要求与学生需要差距较大, 学校的要求过于教条、严格, 学生的需求更实际。因此, 学生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抵触甚至逆反情绪, 教育效果不明显。鉴于上述因素, 必须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创新,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这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2.2 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近年来, 卫生职业教育蒸蒸日上, 但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年入学新生除了文化基础素质呈现下滑趋势之外, 文明礼仪素质也在逐渐滑坡。他们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和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不够, 导致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礼仪认知和行为相脱节, 滋长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气。例如不懂得尊重父母、师长, 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 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体贴别人, 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不以一位合格中职生的外表形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发型、着装标新立异, 染发、戴首饰、化妆等现象常常出现;没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随地乱扔垃圾, 不珍惜公共财产, 学生之间的偷窃行为时有发生等。这类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 并且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人生观、世界观, 对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走向社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何开展科学、高效的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培养品德高尚、行为举止文明、专业技能过硬的卫生职业劳动者是当前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3 卫生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3.1 全员动员, 统一思想行动

职业学校可组织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动员大会, 说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 使全校上下达成共识、统一思想, 营造“未雨绸缪”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 并号召全体教工积极投身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3.2 整体规划, 构建礼仪教育体系

职业学校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 在深入研究学生群体特性的基础上,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未来岗位对卫生职业人才的文明礼仪素质要求, 整体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 按照学期、学年计划, 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入手,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 并逐渐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3.3 环境美化, 营造校园礼仪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强大动力, 它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内化学生的文明素养, 塑造学生的礼仪形象, 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 卫生职业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应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实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 让学生置身于处处蕴含隐性教育信息的校园环境中, 在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中内化优良品行、纠正不良习惯、快乐成长、勤奋向上。职业学校可利用橱窗、宣传墙、板报等, 以警示标语、学生作品、教师作品等为载体, 通过制作文明礼仪标语、绘制文明礼仪宣教图片、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之星等方式, 在校园内营造“美化环境、净化心灵、耳濡目染、文化育人”的教育氛围。

3.4 树立榜样, 引导学生进步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的榜样, 职业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 还应注重学生人格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因此, 职业学校教师应自觉学习礼仪知识, 规范自身礼仪行为, 形成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 塑造良好的形象。职业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具有“榜样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5 开设讲座, 强化礼仪知识学习

职业学校可聘请校外礼仪专家或组建校内礼仪讲师团, 定期对学生开展普通礼仪和职业礼仪知识讲座, 强化他们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行为养成。如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普通礼仪讲座,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礼仪知识, 养成良好的仪容仪表礼仪、升国旗礼仪、校园集会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同学礼仪、食堂就餐礼仪、图书馆阅览室礼仪、宿舍礼仪、尊长爱幼礼仪和孝亲礼仪等;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医学生职业礼仪讲座,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礼仪、出行礼仪、临床实训见习礼仪、病房礼仪等。

3.6 搭建平台, 实现学生自我养成

职业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规划, 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实践平台, 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逐渐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3.6.1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演讲和竞赛以及文明礼仪行为的强化训练, 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班级精神文明建设, 使学生“讲文明、行礼仪”的意识和行为由被动接受逐渐成为学生的潜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自发行为。

3.6.2 国旗下演讲

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 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 在全体学生中倡导“讲文明、行礼仪”。

3.6.3 文明礼仪主题黑板报

学生会每学期组织班级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 并进行评比。通过该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礼仪认知水平。

3.6.4 礼仪之星大赛

每年举办文明礼仪之星大赛, 评选出年度校园文明礼仪之星, 在全校进行表彰和宣传, 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会也于同期开展学生“微笑照片”征集活动,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形象美、心灵美的养成实践。

3.6.5 其他

包括校园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班集体”评选、作文比赛、校园文明礼仪摄影作品及书画比赛等。

3.7 组织交流, 分享礼仪教育经验

职业学校可定期派出相关领导、班主任和教师参加校外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 学习兄弟院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可定期召开校内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座谈会等, 分享礼仪教育经验, 实现共同进步。

3.8 拓宽礼仪教育领域, 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

3.8.1 密切家校联系, 发挥家庭礼仪教育功能

每年新生入学报到时, 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全体新生家长召开第一次家长会, 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家校职责, 让家长知晓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框架, 在思想上与学校达成共识, 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德育工作, 在行动上积极主动, 以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和教育孩子, 从而形成家校共同参与育人的局面。

3.8.2 密切与实习单位联系, 反馈文明礼仪教育效果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7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学在官府”的局面已被打破。“六艺”之教偏重于技艺、军事训练的内容不完全适合当时教学的客观需要。所以,孔子改编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作为讲授的基本教材。《礼》即讲授礼仪修养的教科书。孔子对礼教非常重视,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他的一系列礼教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民之所由生,礼为大”说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观念,也是儒教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没有礼,就无法敬天地;没有礼,就不能分君臣上下不同等级;没有礼,就不能分家族亲戚的亲疏远近。可见,礼是社会政治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

二、“吾日三省吾身”指出要通过思考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需要靠自我意识的建立,“吾日三省吾身”(论语·述而)是用自己的良心审问自己的品德行为以提高自己美好品德心理的漫长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利于良好礼仪习惯的铸成。

1.注重营造浓厚的氛围。“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必然要受环境的熏陶。催人奋进的环境,能激励人进取,腐败颓废的环境,能使人堕落。因此,教育环境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所重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作用。学生既要受社会大环境的感染,又要受校内小环境的熏陶,而且这种熏陶更直接,其影响和作用力更大。因此,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环境的育人功能,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校园浓郁的文明礼仪知识,比如说在校内布置醒目的礼仪宣传橱窗,展现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礼仪和礼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还可张贴文明礼仪知识小报,布置文明礼仪格言,便于学生记忆;各班教室的黑板报上,可以展示同学在学习文明礼仪、实践文明礼仪活动中的独特感受;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定期向同学们介绍文明礼仪知识并表扬在文明礼仪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

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告诉他们说声“对不起”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3.教师树立学习榜样。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必须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使文明礼仪被同学们接受,并内化成一种好习惯,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教育活动。

1.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文明知识学习后,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文明礼仪的内容,运用文明礼仪待人接物,我们还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训练。对的及时表扬,错的及时批评教育,还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教育他们同学相处、师生相处使用好礼貌用语。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查找不文明行为。动员学生做一名“文明礼仪监督员”,对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接触的人进行调查、监督,并将发现的这些不文明现象向师生通报,促使同学讲礼仪、用礼仪;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互相监督,从细节做起,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还可举办中队主题队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使他们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

3.进行家校互动,将文明礼仪教育拓展到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子女的要求等,会对小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直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家庭的文明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优良的家庭教育传统,而道德教育又被置于重要的位置,西周统治者曾提出“敬德保民”的家庭教育思想,《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治家格言》都凝结着历代家庭教育的智慧。作为学校要及时把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和要求向学生家长通报,要求他们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

4.开展社会实践,挖掘校外资源。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今天的教育越来越关注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为常用。”我们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就是要让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公民,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我们的孩子就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8

【文明礼仪演讲稿范文XX】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在我心》。

社会正在进步,时代正在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正在提高。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就必须讲礼仪,有高素质才能跨进新世纪的门槛,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公民。

一个有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必定会引来旁人的赞许和祝福。即使你再怎么不出众,但是你那处处为他人着想,毫无怨恨、纯真的神情,足以让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在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面前,你只要伸进口袋,拿出十分之一或者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的钱给他,就会让他在心中默默地为你祝福。在一个已经失去勇气活下去的人面前,你或许只要给他一个对生活充满快乐的微笑,说一句激励他的话,那么就会令他充满对生的希望。在这一瞬间,你的面容也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间发生的事,足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一个很小很小的动作。

“孔融让梨”——

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四岁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为他懂得谦让,懂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懂得是别人快乐,懂得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虽然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种精神足以让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满腹经纶,却只懂得说,不会去做的大人要强百倍。这件小事之所以会被后人所传颂赞扬,就是因为四岁的孔融做到了讲道德礼仪。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会自夸自大,相反,一个无修养无道德的人,将会到处炫耀自己的功勋。

生活处处有礼仪,我们不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礼仪,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礼仪。在校园,在家中,在各种公共产所,都不要忘记文明礼仪。文明礼仪不只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一个集体,只要人人都遵守礼仪,讲道德,那么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文明礼仪演讲稿大全

文明礼仪演讲稿(一)

如果要我回答: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我说:人最重要的素质是讲文明!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他必定是一个懂礼仪,讲文明的人。回顾灿烂历史长河中我们曾拥有的骄傲,是“讲文明,懂礼仪”缔造了享誉千年的“礼仪之邦”。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倡导“文明礼仪伴我行”,这是对历史的回顾,是对文化的感悟,更是对现实的反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呈现多元发展的今天,在个性凸现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将我们高贵的尊严和崇高的信念束之高阁,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在我们的血液里,浸染着的、流敞着的是“讲文明,懂礼仪”的拥有几千年文明的民族精华。

有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在美国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一醒目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据说,这是为了专门提醒中国人而设定的;其它国家包括美国游客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同样的礼遇,在法国,去过巴黎圣母院的中国人都会看到这句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专门示意爱在公共场合“热闹”的中国人看的。就连80年代才刚刚发展起来的泰国竟然也敢在皇宫写下“请便后冲水”这句只给中国人看的标语!我的心在流血!一些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这一具有悠久灿烂文化的“礼仪之邦”的光辉形象。

文明礼仪在学校 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在校园》。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在学校里进行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我们的校园内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景

象,有的同学在走廊上追逐打闹,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等等。这些不文明行为都违反了中学生守则。

那么怎样才能使文明礼仪洋溢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呢?大家一定知道“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尊敬老师,诚恳求教。遵守课堂纪律是我们学生最基本的礼貌。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下课后待老师离开教室,我们才可离开。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问好;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作为中学生还要着装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涂乱画。

文明无处不在,成为我们中学生多彩生活中不可忽缺的一部分。文明礼仪岗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和老师,美好的一天就在这声声问好中开始。校园内的纸屑少了,随手捡垃圾的同学多了,追逐打闹的同学少了,互相谦让的同学多了……。这一切都是同学们遵守文明礼仪的结果,也是学校倡导文明礼仪的成果,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呵护。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111 篇10

郭玉红

正文: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些人认为,现代社会讲个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现代社会的确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度大了,然而对人的文明礼仪要求更高,因为文明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业务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因此,学校必须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由于我们学校一直就比较注重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些粗浅的认识表述以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榜样示范、形成氛围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树立学习榜样,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具体做法: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有的同学没有站直,手来回动,声音小,我就走到他身边鼓励他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边指导、边做示范给这名同学看,直到他站直抬头,声音响亮为止。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开展多样活动、做活工作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坚持举行校周会,总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周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抓好校园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规 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3、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适时与村委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同学们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三、坚持不懈、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班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来,学生越带越顺,即使到了期末阶段,学生的行为都很稳定。逐步形成了集合排队进出、课间文明休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学校中华文明礼仪演讲稿 篇11

小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_文明礼仪演讲稿

小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一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着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形象礼仪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允许我们停留于顾影自怜之中,让“形象礼仪常驻你我心中”,让我们“学好礼仪,美化形象”,努力用双臂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

中华文明演讲稿 篇12

讴歌我们的历史,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迸发出生命的光线。讴歌我们的历史,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讴歌我们的历史,有老子、孔子的圣明,几千年文明圣火照亮了我们。讴歌我们的历史,丝绸瓷器远涉重洋,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田园。讴歌我们的历史。那狼烟了冲杀出,兵马俑威武的声威。讴歌我们的历史,那宏伟中耸立着,万里长城的坚强。讴歌我们的历史,千万年古老的土地,曾留下若干可歌可泣的悲壮,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终于被我们抛到宁靖洋上,我们实现了重整山河的理想。

看今朝,锦绣大地神采飞扬。看今朝,江山如花诗意酣畅。看今朝,轰隆的铁生梳理着野外的歌喉,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看今朝,贫油的国土供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看今朝,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宏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莽。看今朝,“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神州九号漫游太空。看今朝,人民迎着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兴。

我们华夏的儿女,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黄河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长城让我们永远刚强,神舟飞船使我们的天地无限宽广,传承了五千年的精神,正等我们新一代的发扬滋长。

学校文明礼仪知识活动方案 篇13

二、活动主题:“讲文明 懂礼仪 树新风”。

三、活动目的: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镇小学生文明行为细则》,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以“讲文明 懂礼仪 树新风”为主题,着力做好礼仪、礼貌、礼节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以此加强与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全校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四、工作目标

1、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礼仪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2、举行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五、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各班班主任

六、活动安排

(一)、宣传学习阶段(-月-日——-月-日)

1、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2、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板报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3、每个班级选拔一名“礼仪监督员”,及时发现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教育,并且发现身边的礼仪典型,进行宣传教育,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并设立固定的文明礼仪宣传阵地。

4、以少先队大队的名义向全体师生发出践行文明礼仪的倡议,动员师生人人争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二)、行动实施阶段(-月-日——-月-日),各班结合学校方案,开展有关活动。

1、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礼仪活动的知识,学礼仪,知礼仪。

2、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讲身边的礼仪小故事、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等。

3、开展编写“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的宣传童谣(顺口溜)活动,大力倡导礼仪风、文明风,争做文明好少年。

4、各班举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或中队会。

5、我把礼仪带回家活动。

(1)、与父母共同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分享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收获。

(2)、监督家中的不文明行为,编写“家庭文明公约”,共建文明和谐的快乐家庭。

6、开展“文明举止我先行”主题教育。利用课堂、晨会、集队对学生“坐、立、行”进行强化训练,进行“坐、立、行”大演练。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

7、开展“文明、体态用语我先行”主题教育。班级每周评选出一名“文明礼仪之星”,周五上报给大队部,周一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学生公布。

8、开展“文明上网我先行”主题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生上网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生活,对学生进行教育。

9、开展“文明习惯我先行”主题教育。通过各班的“学生卫生习惯晨检”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0、少先大队部举办“我身边的礼仪故事”演讲活动。

11、大队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并列入班级考核。

12、开展“礼仪小使者”、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教师、学生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三)、总结阶段。

上一篇:学习周恩来精神老师下一篇:托福写作必记的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