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贸高职办学情况汇报

2024-05-17

宿迁经贸高职办学情况汇报(共4篇)

宿迁经贸高职办学情况汇报 篇1

办“五个满意”、秩序井然的职业教育

——宿迁经贸分院办学情况汇报

(2014年6月29日)

尊敬的夏书记:

欢迎莅临我校指导工作。下面,我把学校的基本情况作简要的汇报。

一、沿革与发展

我校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创建于1920年。2005年8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我校由省沭阳师范升格为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联合学院宿迁经贸分院,由师范教育转型为高等职业教育。2007年,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成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20万㎡的现代化新校区。

近三年来,在联院、上级党委政府和市教育局关心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实现了由粗放型规模扩张到精细化内涵提升的跨越。与转型前相比较,校舍面积由2万平方米增加到20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由75万元增长为3000余万元。全日制在校生由1018人增加到4483人(其中高职生2200人,中职2283人),函授在籍生发展到902人,社会培训2万人次;教职工由78人增加到260人。

现有党员教师121人。三年来共发展党员66人。目前,已经形成信息广告、机械电子、商贸旅游、社会服务、汽车工程五大专业群,开设10个高职专业和13个中职专业。拥有5个省级特色、品牌、示范专业和4个省级实训基地。

学校实施“课程兴校”战略,形成了“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弘毅”精神理念体系,“追求需求,为生活而学习”办学目标体系,“五子登科”学校发展理念体系,形成“高职发展为主,中职和继续教育发展为辅”的办学格局,打造了“大专—本科—硕士”多层次继续教育体系和“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一体化技能鉴定体系。

几年来,我校各项工作都取得丰硕的成果,呈现了“德技双馨”、“技艺双馨”的良好态势,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国家级软件测试紧缺型人才实训基地”、“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江苏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办班点”、“省文明单位”、“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德育特色学校”、“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学校”等26项荣誉称号。2010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首批高水平示范高职校,2013年被确定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立项学校。2012、2013连续两年获得全市职业教育综合评比第一名,并获得市局2013年度目标考核唯一的一等奖。

二、成绩与特色

继“校风建设年”、“规范管理年”之后,2013-2014学年学校确定为“质量提升年”。三年三步走,苦练内功、扎实推进,稳步提升,办学成果逐渐显现,特色品牌逐渐打响,在理论建设和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成绩方面

完成学校顶层设计。我校根据苏北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学校发展实际、生源实际,以“弘毅”精神为引领,形成了办学理念体系、目标体系和行动体系。经过三年时间的不断充实完善,完成了学校顶层设计。

内涵建设成绩突出。一是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创建。在2011年创建成省高水平示范性高职校的基础上,2013年通过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立项。二是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创建。在已有数控、电子两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增计算机、汽车2个省级实训基地,新立项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旅游管理3个省级实训基地。三是品牌特色专业创建。新增酒店服务与管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3个省品牌专业和美术设计1个省级特色专业。

师资建设效果明显。硕士研究生数量由2011年的23人,增长到2014年的117人,增长409%。高级职称人数由2011年的17人,增长到2014年的42人,增长147%。市级以上“六赛一评比”中获奖人数由2011的58人,增长到2014年的191人,增长229%。2014年,省“两课”评比有所突

破,程利老师荣获“示范课”。

校企合作、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实施“1+1+1”校企合作工程(一个专业方向联合一个拥有对应强势专业的高校和一个知名对口企业),合作单位由2011年的45个,发展到现在的68个。高职学生80%以上作为企业储备干部使用,就业率达到100%。

(二)特色方面

“弘毅”教育德育特色。“弘毅”教育以“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为核心要求,包含“意志坚定、习惯良好、基础扎实、特长过硬”四项要求,并以“嘴甜、手勤、腿快”为基本素养要求,意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好习惯以及适应能力,对师生起到精神引领作用。我校广泛开展的秩序教育、自省教育是“弘毅”教育的两种实践形式。

秩序教育是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意识和能力的教育。针对职校生规则意识缺乏、秩序观念淡薄的现状,我校从上课秩序、就餐秩序、跑操秩序、卫生秩序、交通秩序、沟通秩序等方面入手,以“四季跑操”、包餐文化、“五无四带”等为载体,强化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社会意识,促进学生个体成长。

自省教育是我校借鉴儒家“吾日三省乎吾身”学说,利用仪式的力量,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催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热情。自省教育包括早宣誓、晚自省两部分

内容。通过深度自省,促使学生形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做事习惯、较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长久形成现代人所欠缺的自省意识。自省教育,给学生留下深刻记忆,从而内化成优秀的品德,使学生终身受益。

基于以上突出表现,2013年,我校被省厅授予“省德育特色学校”称号。

“技艺双修”课程特色。我校挖掘前师范学校优势,将技能教育和艺体教育相互融合,形成了广告设计、计算机平面设计、表演艺术、动漫等专业。另外,发掘学生兴趣爱好,在全校广泛开展音乐、美术、舞蹈、健美操等艺体选修课程和各类活动,实行特长证书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和特长“双过硬”的综合型人才。

近年来,我校在全校范围推广“技艺双修”,师生在技能领域和艺体领域都有不俗的表现。

首先是技能水平逐年提升。继陈祥林老师、王刘同学双双荣获省技能大赛一等奖后,2014年省技能大赛再获重大突破,以39枚奖牌的总成绩位居全市第一。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级技能大赛上,李苏杭同学荣获液压与气动项目银奖,实现我校国赛零的突破。

其次,艺体领域也可圈可点。继胡家玲同学荣获全国软笔书法比赛特等奖、任海林等多名同学在全国艺术类比赛中夺得8枚金牌和多枚银牌后,我校啦啦操队近年来表现不俗,2012年夺得全国冠军后,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锦赛。在这次70多个国家17000名优秀啦啦操运动员参赛的世锦赛上,我校荣获第17名,取得职业学校类最好成绩。2013年、2014年,啦啦操队再夺8项全国冠军。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啦啦操示范窗口学校”荣誉称号。在全国首届啦啦操校长高峰论坛上,我校做了啦啦操推广经验典型发言。今年8月,啦啦操队将参加世青赛闭幕式表演。

三年来,376名师生在省市、国家级舞台上获奖。“以师为本”特色。“以师为本”是从我校历史与现实出发提出的发展策略,也是我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领导层要把爱首先传递给教师,培养一支德技双馨的教师队伍。

首先,明确愿景,坚定信心。我校为教师展现了一幅清晰的发展蓝图,坚定了教师投身于学校发展的信心。同时,明确了“精神振奋、信心坚定、德技双馨、特点鲜明”的发展要求,形成了“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的成长观,“担当、进取”的校风,“规范、示范”的教风。

其次,以善对人,振奋精神。我校关爱教师,注重培养。一是微处着笔,润物无声。从小事入手,千方百计开展“暖心工程”。通过聘请大厨改善膳食质量、安装空调优化进餐环境、提供每天5元自助餐、周末低价售菜等措施,抓住教师的“胃”;通过订制校服、住宅小区铺设停车位、调整工资发放时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温暖教师的“心”;通过为

花甲教师过寿、举办教职工文体活动、安装健身器材等措施,满足教师的“乐”;主动关心帮助家庭困难教职工,解除教师的“痛”。这些举措凝心聚力,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能“上”能“下”,多专多能。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力促文化课教师专业转型,专业课教师打通专业壁垒,打造了一支“上得讲坛,下得车间”多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再次,搭建平台,助推成长。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搭建“登高”的平台。一是开设“弘毅讲堂”,邀请到蒋乃平、杜爱玲、王军伟等一批全国知名职教专家开坛讲学。二是与江苏科技大学合作,把工程硕士班办在校内,对在期限内毕业的研究生进行奖励。目前已有50余名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其中30余人即将毕业。此外,我校还拓展了国内外培训、下企业锻炼、“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教学团队等渠道,已累计培养省职教领军人物3人、市名教师2人、市职教领军人物4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骨干“双师”6人、市骨干教师17人。

最后,严格规范,促进提升。学校制订了《教学规范手册》,实施“三图四表七统一”工程,对教师教学进行严格规范。通过技能比武、培训充电等措施,促进教师水平的提升。本学年,在省“两课”评比活动中,获得8个“研究课”和1个“示范课”,同比增长125%。李伟老师精品课程《计算机系统构成》在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奖。

三、困难与不足

一是财力不足。教师工资、科研经费拨付不足,制约了学校快速发展。

二是招生困难。在生源减少的背景下,招生政策的不利因素凸显,导致高职招生越发困难。

四、工作设想与打算 下一步,我们有如下设想:

一是通过研究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争取省、市、县对我校政策支持。

二是实施靠大、靠外、靠强的“三靠”战略打破发展瓶颈。我校将加大与知名企业、知名大学的合作,广泛开辟省内外招生市场,积极寻求境内、外合作项目,引进外力、外脑,通过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打破发展瓶颈。

经贸委安全生产督查情况工作汇报 篇2

根据**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康安办字[2009]1号文件精神,我委及时认真研究安排,抽调了5名人员,组成了由市政府安全督查员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小组,按照市安委会及市政府领导的要求,本月20日和26日分别对我市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及挂点督查乡镇—凤岗镇进行了督查,现就督查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

一、对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督查的情况

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相当一部分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尚未正式恢复生产,我委5人督查组对众鑫、汇丰等7家在生产企业进行了督查,督查中,重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特种设备,危化品储存保管,持证上岗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防火安全等进行督查。督查发现总体情况较好,同时还发现个别企业锅炉工没有持证上岗等一般性安全隐患4个,当即都提出了整改意见。

二、对挂点乡镇(凤岗镇)督查的情况

凤岗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重视,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1、3月14日镇政府召开了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会议,布置了开展安全生产自查工作。

2、3月15—17日,镇安监站、派出所、工商分局联合组织了对全镇红砖厂、烟花爆竹经营店、危化品经营户、采石、采沙场,网吧等的安全检查,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12个,针对不同情况分别下发了立即整改责令书和限期整改通知。

学院办学情况汇报 篇3

立足服务地方

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之后中国发展的新一极。这是广西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

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通过讨论,达到理清办学思路,找准定位,凸显特色,凝聚人心,共谋学校发展的目的。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潮流、国家地区发展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的办学实际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在服务区域对象方面,我们确立了立足北部湾,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学校的总体办学定位可以用“一首山歌、三个突出、七句话”来概括。

一首山歌形象地阐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院姓***,服务地方是奔头。人才培养抓应用,校地发展双丰收。” 三个突出是指“突出地方性,突出应用性,突出本科性”。在服务地方发展、建设区域特色大学方面,学校的发展目标,可以用通俗易懂的七句话概括:要争当“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经济区的马前卒”、要做“***本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产地”、要做“引领***文化发展的引航员”、要做“***各级地方政府身边的智囊团”、要做“***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便利

店”、要做“***高端人才聚集的蓄水池”、要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方面,***学院切实分析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重心适度下移,突破学科型人才的束缚,培养应用型人才。确定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突出特色,服务地方,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填补了广西高校没有开设海洋类专业的空白,并于2010年9月成立了广西首个海洋学院,奠定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构架,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正逐步显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认真修订,使得培养方案注意将行业技术发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实际工程案例、职业能力标准等及时转换为教学内容,体现学以致用,注意理论基础、突出能

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明确将“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服务地方的导向,积极与地方企业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为契机,开展“以评促建”工作,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对教学薄弱环节的规范管理;以建立船员教育体系为契机,引入国际化的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以国际标准规范学校十多个受控部门的管理和运作,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人才强校”战略,不断强化师资力量

学校根据本科教育合格评估和大学设置对师资条件的要求,按照数量适中、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原则,从学校发展需要出发,以多途径的方式、超常规的举措,培养和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建设一

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利用***市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学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探索中前进,学校快速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四、2011,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在***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学校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学院基础上建立北部湾大学,不仅仅是振兴北部湾地区教育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高地和沿海发展新一极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学校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学校的发展 ***学院在师资力量、专业建设、科研课题、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一直以来都得到自治区的大力支持。自治区财政拨付***学院“自治区与市共建高校专项经费”逐年递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学院的发展。全市上下形

成了举全市之力,尽快在***学院基础上建立北部湾大学,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和行动。今后几年,***市政府将加大对***学院的投入,除逐年增加专项资金外,承诺在筹建期内由市人民政府筹措投入校园建设的资金不少于7.5亿元人民币,完善与落实高级人才引进、安置计划和优惠政策,确保筹建期内***学院的办学条件达到普通本科学校的设置要求。年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拓宽与地方合作办学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深入实施教授工程、学科带头人工程、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建成一支素质良好、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教学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办学条件,使各项本科办学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标准,顺利通过教育部教学水平的合格评估。

中学办学情况汇报材料 篇4

克难奋进,锐意创新,努力实现实中新的腾飞

斗转星移,寒暑易节,xx中学开办已八个年头。八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下,在市教育局正确领导下,xx中学逐渐发展成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学校。面对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面对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面对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困难,学校将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围绕“彰显学校特色,打造实中品牌,强化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实中”这一总体目标,突出“创新、和谐、节约”的主题,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上档升级。

一、体现三个特色

即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特色。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xx中学的特色就是要在初中教育领域充分展示其实验性和示范性。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完善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级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一个中心”即以教学为中心,抓好“常规、教研”两条主线,构建“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常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务处-教研组-课题组”教科研管理体系。坚持常规、教研两手抓,两条主线相互促进,巩固、完善、落实 “学校—处室—年组” 三级管理体制,重点是强化年组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教学、科研的各项

制度,使教学教研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确保常规、教研工作卓有成效。

构建学校特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校将把创建数字化学校作为构建学校特色的着力点。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建立和丰富以多媒体素材、课件、学科题库为主的学校教学资源库,充分挖掘和延续学校无价的教学资源财富。

“亲其师,信其道”,有特色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特色的学生。教师的特色应该是热爱学生、敬业爱岗、业务精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应该是新课程标准的忠实实践者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培养“素质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要让学生成功的笑脸成为校园灿烂的阳光。

二、增强三个意识

即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角色意识。

有人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旦完成,无法修改。教育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学校办的好,家长满意,人民群众就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办的不好,家长不满意,人民群众就不会给我们机会。我们只有努力办好学校,学校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每一位领导都必须强化“在其位、必谋其政”的角色意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有所作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忧患意识,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断树立“学校兴衰,我的责任”的责任意识。形成人人讲忧患、个个争奉献,责任共担、和衷共济的团队精神。

三、抓好三个创新

即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德育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首要问题,我们办的是新校,培养的是新人,探究的是新路。学生的精神面貌,文明礼貌,学习态度,团结友善,卫生习惯、人格品质都能反映出我们的管理品质的高低,也体现着我们的校园文化底蕴的厚薄。德育创新就是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人文德育、生活德育、和谐德育等不同的德育内容,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力求德育工作取得实效。大胆探索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努力构建高效和谐的校园管理体系,积极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激励机制。通过舆论引导,政策导向,资金倾斜,激励教师潜心从教,矢志不渝。

四、强化三项措施

学校无小节,处处是教育。学校无小事,事事见管理。常规管理见诸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没有严格的常规管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就无从谈起。良好的口碑必须建立在严格的管理基础上。一是健全各项制度。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完善已有制度,确立新的规章,并建立与制度相配套的落实措施。二是明确职责。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评价标准,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抓,协调一致,相互补位,形成齐抓共管的和谐局面。三是加强检查与落实。要建立“检查永远大于信任”的管理理念,有了制度,有了标准,关键就在落实上,落实不到位,一切等于零。要坚持“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落实”的务实精神,把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实处。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讲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都认真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都认真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五、达到三个满意

即教师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要达到教师满意,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诚的尊重人,热忱的关心人,全力的培养人,严格的要求人,公正的评价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要把促进教师的成长作为“以人为本”的核心。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办xx中学也是这个道理。要加强对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学校将继续开展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工作,对已评选出的各级骨干教师、名师要进行阶段性评估,加强对骨干教师、名师队伍的动态管理,增强骨干教师、名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和业务辐射功能。同时,还要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之能尽快脱颖而出。要建立有效的品牌教师推介机制。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快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培养和造就一批在xx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教师。

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就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爱岗敬业,潜心教书,笃志育人;用高尚的师德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在三个满意中,教师满意是基础,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条件;学生满意是核心,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终极目标;家长满意是关键,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为此,学校将扎实地开展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的“三评”活动,不断改进学校工作。

上一篇:酒文化的营销作用分析下一篇:县信用社金融服务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