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2024-09-07

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精选10篇)

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篇1

大梨小学 卢瑞霞

教学目标:

1.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等知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教学准备:

为体现活动的现实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节约用水”这个主题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需作如下的准备工作:

1.(上网或阅读书刊)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状况,我国人均水量在世界排名,查一查,“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

2.调查本地水价,了解家庭及学校每月用水情况。

3.调查学校水龙头数量,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或流水)的水龙头的滴水(或流水)速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电影《美丽的大脚》片段:学生听到雷声急忙挤出教室盼天下雨。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的期盼下雨吗?(因为本地天旱少雨、缺水。)

2.师:地球表面上约70%是水,为什么有些地区缺水还这么严重呢? 3.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地球亡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相继出示有关淡水资源的统计图。

4.继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交流有关淡水资源缺乏的信息,交流时说明资料的来源。资料来源:

1)从网上查,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不少城市出现了水荒,现在全世界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饮水供应,每天约有6000名至35000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而死亡。

2)从网上查,1995年,西安缺水,大学只好停止期末考试,提前放假。

3)从书上知道,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

4)从电视上看过,有的山区长年没有水,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结婚、死亡。

5、说说看到刚才的画面,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6、板书课题:节约用水

二、观察实验,汇报交流

1.出示统计图:宁波市近几年日均生活用水情况统计图 ①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1)宁波市的用水量增长很快。

2)2000年至2002年用水增长速度最快。

3)2002年的用水量是1996年的4倍,每两年就增加1倍。②估一估:我们全市有20万常住人口,全年人均用水量约是多少? 2.师:从统计图中我们发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用水量也迅速增长,但是这些水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们浪费掉的,请你说说你观察到的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1)学生在组内交流观察所得。(2)指名各组代表交流。

3.师: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真是不少,在淡水资源如此紧缺的情况下,要让全社会提高节约用水的认识,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4.小结:我们要用具体的数据唤醒人们。5.出示实验并完成实验记录。

测量学校或家庭附近一只滴水(流水)的水龙头在一定时间内的滴水量,完成统计表或统计图,然后求出所测量的滴水龙头的滴水(流水)速度。

①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实验的内容、方法以及实验结果,投影展示本组完成的实验记录统计表、统计图(校内和校外实验的兼顾)。

②小组合作计算水龙头滴水的速度:每小时()毫升

6.反馈调查情况:全校水龙头()个,宁波市每立方米水价()元。

7.算一算,如果学校里每个水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学校每年多支付()元水费。

三、总结明理,合理建议

1.议一议:有的同学认为,我们这里又不缺水,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你认为对吗?(学生讨论后发表看法。)2.介绍: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召开水会议,向全世界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他们认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把水看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把水当成宝贵资源的时代已经到来。

3.指名学生介绍世界各国节水的措施。(1)“世界水日”的有关知识。(2)滴水灌溉的方法。4.课外延伸: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篇2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 =()

()÷()=

2、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要害是什么?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读题。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

师:你认为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吗?

2、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比较试一试和例1。

4、请同学们说说植树造林及节约用水的好处。

四、反馈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 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第二题结合练习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教育。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3421× 5215345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25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 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2525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总结

1、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 再列式解答)

二年级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篇3

教学课题:平移和旋转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二年级三班

授课时间:2013.4.3 授课地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情景、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大家看有哪些好玩的玩具?这些玩具你们都玩过吗?那玩过的同学们你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说出来让同学们分享一下。(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师: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展示课件)

生:滑梯、火车、秋千、缆车··· ···

师: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生:(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指名学生回答。

师: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怎么分的?自己先分一分。

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派人回答。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师: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生: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生: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师:揭示课题,板书:平移和旋转

师:谁能找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生:平移现象:拉桌子、开抽屉··· ···

旋转现象:翻书、开门··· ···

师: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生:学生在做平移和旋转动作。

师:巡视指导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师: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

生: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1格 师:展示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生: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5格 师:展示小房子向上平移5格,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 生:学生动手在学具右移7格 师:演示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生:学生仔细观察、回答。

师:演示小房子向上平移5格。

生:学生仔细观察随着上移来数,回答。师:演示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

生:学生仔细观察随着上移来数,回答。师: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生:学生动手在学具平移。师:巡视指导,随时纠正错误。

二、综合练习

1、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

2、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本P43页第一题)

3、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本P44页第4题)

三、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展示课件)

1、平移现象:擦黑板、骑自行车、升国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

第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二十条 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2、旋转现象:开水龙头、开门、自行车的车轮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四、课后活动

五年级体育环保渗透教案(推荐) 篇4

一、教材的选择

本节课是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让生命永葆绿色”,在课的内容选择上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所以我根据课的目标,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绿化这个契机选择了《我为校园增色添彩》作为本节课教学主题。

二、课的设计理念

1、这是一节根据《课程标准》设计的一堂渗透环境教育的开放课,尝试以目标的达成统领教学的内容。把教材中的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运用到教学中。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树立环保意识,深化环保行为,使学生从认识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认识,建构坚实的环保理念基础,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分化出丰富、深刻的环保思想和行为。

2、本课根据(水平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选用废纸、毽子、小竹竿等教学用具。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体验。本节课我首先利用废纸做了两个小游戏:抢位子和你抛我捡,让学生体验丢废纸容易捡废纸难,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利用毽子、小竹竿我们进行了几组接力:种花和保护小树苗,正好结合我们学校进行绿化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这样意义更深刻,而利用毽子比作花、小竹竿比作小树苗也更形象,从视觉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非常好奇,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练习的积极性非常的高,无形中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发展学生灵敏及快速奔跑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环境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预热身心

师:同学们,我们的新校园正在进行绿化,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为我们的校园增色添彩,同学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就出发吧。

师生共同游戏(小游戏:抢位子)。

〖小游戏——抢位子简介:根据本班只有四十七名学生,我就在篮球场的两个半场各摆放二十张废纸,师生在口令下统一去抢站一个位子,没抢到的原地跳五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可为下个游戏做准备】

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小游戏:你抛我捡。(要求:用手中的废纸抛到对方场地时,抛的高度不可以高过胸部)

师:大家游戏时都非常的激烈,如果这不是一个游戏你能想到什么? 生:学校的垃圾将没有人会主动的捡掉;

丢垃圾容易捡垃圾难啊!

„„

我们不光要爱护校园环境,更应该主动的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

【设计意图:记得我校教导主任姚老师在一次周工作会议上说过学校卫生问题,意思是说如果全校每位学生乱丢一个小垃圾,谁跟在后面捡也捡不完;如果全校每位学生看见一个小垃圾就捡起一个小垃圾,相信学校的小垃圾也就会自觉的消失。所以我想了一个这样的小游戏,通过游戏‘你抛我捡’几个来回,可以达到预热身心的目的,其中的教育意义也很深刻。】 〔二〕、我为校园增色添彩

师:我们的新校园正在进行绿化,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为我们的新校园每人种上一棵“花”。好不好? 生:好。师生共同参与。

师:我们每个小组都种上了一排“花”,但是大家发现我们种的“花”不够整齐,而且有的“花”种下之后就被风吹倒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生:重新种过。(呼声最高)

师:好,我们重新种过,我们每个小组先商量以下解决办法,再把“花”种上。好不好?

生:好的。(积极讨论)

(通过接力赛,我们自己来评价一下那组的方法最好,为什么?发现方法都很不错,比较好的就是安排一个队员专门负责把种下去的“花”摆放整齐均匀,并且保护好“花”

不被风吹倒)

〖“种花”——趣味接力赛规则:每位同学把我们的“花”(就是我们课前准备的毽子)种在我们跑进的路途中,最后看那小组“种花”快而整齐。〗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主题《我为校园增色添彩》的第一部分——“种花”,目的是改变以往那些枯燥无谓的接力赛,培养学生的“绿色体育”意识。而且我们的要求只是“种花”,开始学生并没感觉到我们是在进行接力赛,只是让学生在“种花”的过程中进行接力,让学生在无意中就锻炼了快速奔跑的能力。再则,我们用小毽子当做“花”,非常的形象,从视觉角度就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也非常的好奇,无意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师:刚才我们几组同学都很不错,把我们的“花”都种得很整齐,后来也都保护得很好,使我们种下去的“花”不被风吹倒。可是,老师发现我们学校刚种下去的几棵小“树苗”却被风吹倒了,如果我们看见了,应该怎么做呢? 生:把小“树苗”扶起来,保护好。

„„

师:对,那我们现在就来保护小“树苗”好不好? 生:好。

男女分组,师生共同参与。

师:刚才我们是各个小组分别在保护小“树苗”,下面我们全班的同学一起来保护这边的几棵小“树苗”好不好? 生:好。

全班同学按顺序依次进行,师生共同参与,路线为S字形。(要求:练习过程中严格按规则进行,保护好小“树苗”,注意安全。)

〖保护小“树苗”——趣味接力赛规则:各小组先派三名同学在跑进的途中把小“树苗”(就是我们准备好的小竹竿)扶好,接力的同学先跑进扶第一棵小“树苗”,扶第一棵小“树苗”的同学跑去扶第二棵小“树苗”,扶第二棵小“树苗”的同学跑去扶第三棵小“树苗”,扶第三棵小“树苗”的同学折返后回到原队,下一位同学按刚才的方法进行,先完成一轮的小组胜〗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主题《我为校园增色添彩》的第二部分——保护小“树苗”,目的也是增加接力赛的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和“绿色体育”意识。因为我们新学校正好在进行绿化,通过保护小“树苗”这个内容的教学,能增强学生

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三〕、稳定情绪、身心放松

师:时间过的真快,小朋友我们一起听着校歌《大桥小学,绿色希望》快乐的舞蹈吧。(教师引导学生在在优美的乐曲声、翩翩起舞,在音乐中和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了本节课,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反思:

1、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比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实施尊重教育、以境激情、以情育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和学生在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共同游戏,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2、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够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随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那就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现在的评价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越来越注重过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增长的,态度情感是在实践中发展健全的。”对学生的评价,只有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才是最切实,最有价值的。因此,本节课中我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评价时,就特别注重过程评价。此外,将评价权交给学生的做法,也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使他们觉得我能行,我是学习的主人,为他们以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无疑具有激励作用。

3、我很注重寓教与乐,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环环的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可以说是高潮迭起。

二年级环保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现‚保护色‛对动物生存的价值。直到有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

2、通过对保护色的认识,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出主题

提问:小灰兔为什么没有被发现?

教师小结:原来他身上的颜色跟泥土的颜色很像所以没有被发现

2、出示图片

师:小动物在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看你们找找看,他们是什么小动物?(师逐一出示图片)师:你们在这些图片中发现了什么?他们的颜色为什么跟周围环境这么像?有什么用处吗? 师小结:这些颜色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我们叫它保护色。

师提问:那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动物他们有保护色?(幼儿讲述)

3、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找找,谁使用了保护色

师小结:一些动物只有一种保护色,有些动物有几种保护色,他们会随着环 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也保护了动物。

4、出示图片,看看环境的破坏,说说这样对小动物有什么影响?激发幼儿保护环境。

5、结束

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仅要告诉别人保护环境,而且要自己用行动告诉大家保护环境。

变废为宝

一、活动目的:

环保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环境现状、问题,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加环保意识,并且认识到只要肯用心,废物就能变宝生财。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进行废物利用。

二、活动准备:

1、将全班分为两组,以竞赛的形式进行。

2、各小组进行社会调查,找出我们生活环境中可循环再用的废物。

3、各小组成员制作废旧物品,变废为宝。突出环保、绿化的主题。

三、活动过程 :

1、各小组展示搜集的可循环再用废物资料,并说说变废为宝的方案。哪组的资料最丰富,方案最可行的为赢。

2、废品利用知识竞赛。(1)各小组派出三个代表参加。(2)组员抢答。

(3)评选出优胜队一个,废品利用小博士、智慧星各一名。

(竞赛内容:主要有废旧家电回收利用问题;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问题。

3、废品利用小型知识讲座。

有关专家推断,2003-2005年,家用电器废弃数量达到高峰,每年超过2000万台。家用电器产品的确有使用寿命,但是其使用寿命不是由行政命令决定的,也不是制定一个标准就能把使用若干年的电器从居民家庭驱逐出来。家用电器产品退出市场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归纳起来有两类原因:失去市场和产品不可修复的损坏。除此之外,只要有需求、有市场,就应当允许旧电器产品进入二手市场,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求,做到物尽其用,同时也达到了循环经济关于强化使用,延长电子电气产品生命周期的要求。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4、废旧物品小制作:参加小制作的同学,根据自己制作内容搜集和选择一些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制作。要求突出环保、绿化的主题。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四、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很好,祝贺大家,老师从你们的比赛中,也了解了许多自然环境的情况,希望大家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好好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将来长大后,用我们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高消耗、高污染的难题,能够变废为宝,建设一个美丽的绿色家园!

爱鸟周活动 活动目的:

鸟是人类的朋友,也深为青少年喜爱。通过丰富多彩的爱鸟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鸟类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陶冶情操。

1.鸟类知识讲座:请鸟类专家介绍本地的鸟类资源,增长学生鸟类知识。

2.喂养野鸟:在冬季野鸟觅食困难,可组织学生开展喂养野鸟活动。方法:在树枝上挂一块木板,将饲料放在木板上,供野鸟啄食,饲料应选当地鸟类喜欢吃的品种。在缺水的地区,可以将废旧的罐头筒改为浅盆,装满清水供鸟类饮用。

3.挂置人工鸟巢:通过挂置人工鸟巢可以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繁殖居住条件,从而招引益鸟。人工鸟巢应用木板制作,巢箱要尽可能坚固结实,巢箱的内外应粗糙一些,以方便鸟类的抓爬。当人工鸟巢做好后,可组织学生集体到树林中挂放。

4.观鸟一日游。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①选择观鸟地点:教师应选择鸟类较丰富、交通较便利的地区作为活动的地点;

②组织学生熟悉本地鸟类标本:在野外观察前,应组织学生熟悉当地鸟类的品种、形体特征、生活习惯、鸣叫等,以便于学生野外鉴别;

③注意事项:在野外要求尽量穿颜色与环境相似的服装,如灰色、蓝色、绿色等,严禁穿红色、黄色、白色等高亮度的服装,以避免惊吓鸟类。在观鸟过程中,应保持安静,不伤害鸟类。

观察的内容:

①识别当地鸟的种类,可通过摄影、速写等记录鸟的形体特征;

②观察不同鸟类的栖息姿态、飞翔动作、飞行高度等;

③观察各种鸟类的捕食情况:食物种类、数量等;

④记录各种鸟类的鸣声:可用录音机将鸣叫声录下来,也可以在听清鸟鸣的长短高低之后记录下来。

一、大气污染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2.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参与环境教育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

引课:给出两组图片:优美的环境——被污染的环境。(或语言导入:向全人类大声疾呼: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学生活动:谈观看这组图片后的感受。学生讨论: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还有那些?

讨论结果: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固体废 弃物与日俱增、核污染、食品污染、土壤污染等。

Powerpoint展示:环境污染的表现(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严重性的体会)。提问: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介绍: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中国宣传主题

‚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沙漠和荒漠化‛

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危害。师生共同总结: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飘尘、煤尘、放射性物质等。1.来源: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破坏建筑材料、改变地球气 候等。

Powerpoint展示:有关大气污染的图片及视频(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及其危害)。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治理大气污染。师生共同总结: 3.治理:综合治理

(1)

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等),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2)

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3)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4)

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

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课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引入课题,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

然后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 下载

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

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漫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弃物污染。

板书:世界环保日-6月5日,关心、保护、改善

二、课堂讨论

展示一些‘环境被破坏了’的图片或视频

播放视频:《哭笑的地球》,《没有水的样子》,《激情与温柔等》。

展开讨论:

1、你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吗?

2、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3、谈一谈你的家庭为了保护环境做过哪些事情,以后应该怎样做?

4、我们班集体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学校及其附近的环境?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三、行为指导:

提问: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呢?请介绍一些事例。(引导并 板书)

板书:参与环保活动

劝阻污染行为

师引导并建议学生做一个绿色消费者。

(贴纸)

做一个绿色消费者的几点建议:

小结:正确对待废弃物,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环保好习惯。

四、结束语:让我们向全人类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灿烂的明天,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吧!

三、学校的周围环境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道德意识,热爱学校周围的环境。

2、了解学校周围的环境状况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积极参与的精神及协调交往的能力。教学课时:二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确立主题

1、导语:同学们,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就在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捷的同时,许多触目惊心的事情在我们的周边也不断发生,河流的污染,成堆的垃圾,疯狂的沙尘暴等。这不得不使我们每个人深思,寻找解决的办法。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大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学校的周围环境‛。当你漫步在校园内外,一定留意过周围的环境状况,大家对学校周边的环境满意吗?哪些满意?哪些不满意?

2、揭题:《学校的周围环境》

3、学生交流。(有满意的或不满意的)

(1)你希望我们学校周围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板书:清洁、美丽、舒适]

(2)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破坏或影响环境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你有什么想法?

(如:随意排放污水、排放有毒气体等,噪音、空气污染严重;对公共财物公共环境的破坏,如踩踏草坪、涂抹墙壁、攀爬树木、乱贴小广告、乱倒垃圾污物、随地吐痰、乱晒衣服等。)

让学生充分发言、讨论,老师引导、梳理。

二、实地调查,联系走访,研究问题

1、提出要求:

(1)

根据自己对学校周围环境的观点,组成调查小组,设计调查登记表。

(2)

通过拍摄、做实验、实地考察、咨询专家等手段,充分搜集资料。共同研究问题,积累调查体会,充实理由。

2、调查记录

调查对象: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

3、交流:我们学校周围存在哪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反馈信息,积极辩论,展示成果

1、明确提出的观点,汇报调查情况,并说明理由。

2、展示调查记录,提出有些人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学校周围环境?

4、总结交流,达成共识。

我们行动起来,保护学校周围环境:首先,要热爱大自然,做保护大自然的小带头人和小宣传员。我们要爱护校内外的一草一木,争当绿化园地的小卫士,还要向同学、社会、家庭宣传爱护自然环境的道理。其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周围的环境卫生。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摘花,不破坏树木,不随便浪费纸张等。虽然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每个人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我们的环境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再次,我们现在认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从小立下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志愿,长大以后,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治理废水、废气、废渣,去治理荒山和沙漠,去改良土壤和水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相信我们的家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设计改进方案,编办环保小报,大力宣传环保

1、根据收集的资料,设计学校周围环境建设的改进方案。

2、办一期专题调查成果汇报,编一份‚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环保小报,宣传环保知识。

五、活动延伸

1、把整理好的资料用展板展示出来

2、各小组组成‚假日绿色小卫士‛为美化我们学校的周围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四、绿色文明行动的启示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1、知道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保障。

2、制定保护环境、爱护家乡的绿地具体措施。

3、教育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引入绿色

1、把课前准备的有关‚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的知识分小组互相讨论一下再全班交流。

4月22日是人类关爱地球家园的节日 — 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确定的活动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6月5日为‚世界地球日‛。世界上每个人都要关心、保护和改善自己身边的环境。

2、从春游谈起,你看到的绿地在哪里?

3、揭题《绿色文明行动的启示》

4、读好课题,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生存离不开环境。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建设绿地?

二、师生对话,完成调查

1、在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绿地?

小组讨论,并回答绿地在哪里?

2、结合课文和实际生活谈一谈你周围的绿地和广场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3、完成调查表,写一写,说一说,你知道的绿地广场在哪里?建成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主要的特色?

4、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现在。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我国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在下大力气减少大气、水、噪音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我们要保护好大型的绿地和广场,保护我们的家园。

5、讨论:

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与绿色文明行动不相适应的现象? 列举身边的例子,说一说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在野外游玩时,怎样处理废弃物?

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怎样投身环保?

你家经常会产生哪些垃圾?你是怎样处理废旧物资的?

6、看书,补充图画,讨论设计一句宣传警示语。如:不毁坏绿地!

7、说说绿色文明行动中,少先队员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并把它写下来。

三、全课总结

二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 篇6

第3课《特别的作业》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3、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渗透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

2、能用普通话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识字,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怪,代,表,院,评”5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采取自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写“作、业、昨、今、玉、兰、护、让”8个生字,练习揣摩字形,写好最后一笔横,区分并指导书写“作、昨”两个字。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项和以前不一样的作业。老师直接板书课题“特别的作业”(“特别”两字显示为红色)。手指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特别的作业》

2、教认“特别”一词。师问:特别是什么意思?(特别就是和别的不一样。)

3、师:和别人不一样的作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3)不加字或减字。

2、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1)学生汇报读书情况。

(2)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三、自学生字

1、回忆我们学过那些记忆生字的方法。

2、出示词语

(1)生字读词语。

(2)指名学生读词语,确认正确后再领读。(3)齐读词语。

(4)检查词语识记情况:教师随意指词语,学生认读。

四、指导书写

1、玉,兰注意两个字的三横距离相等。

让:注意指导“言字旁”书写“横着提”的横“起笔是在横中线上。

2、辨析形近字:作 昨

(1)课件出示生字:作 昨

(2)学生认读生字:说出读音;选择“作”或“昨”填空,完成句子。

五、熟读感知 出示熟读要求。(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读课文,或同桌互读。

2、检查熟读情况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2)回答问题: 提示:

这篇课文讲老师留下一项()的作业:()第二天,大家纷纷交来了(),小丽带来的是(),受到大家的称赞。

4、教师小结。

六、作业

认真规范的书写本节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要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我们应当做它们的朋友。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认读生字。

2、听写词语。

二、导读课文,理解内容。

1、出示读文要求,生自读思考。

思考:大家是怎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

2、图片展示小朋友带来的作业。积累AAB形词语。

3、分组讨论:

(1)小丽交来的作业到底是什么?

(2)小丽和同学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3)为什么小丽的作业最好?

4、小组内分读课文,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6、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

欣赏美丽的春天图片。(带着问题欣赏)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对小花小草说些什么?

1)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三十七条

沿海农田、林场施用化学农药,必须执行国家农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和标准。

读读后讨论违法要受到什么惩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写以“爱护”为主题的宣传语。

3、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完成。

4、检查完成情况。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进自己的感悟。

1、朗读课文。

2、学生展示自己完成老师前一天布置的作业,并说出自己学完课文后,对自己完成的作业的想法,以及以后的行动。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特别的作业

小朋友: 红红的桃花 嫩嫩的桑叶 细细的柳枝 小 丽: 一 幅 画

(爱护花草树木)

第5课《泉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幸福感。

过程与方法:

以自读自悟为主,抓住文中对泉水的四次语言描写重点品读,体会泉水的特点和奉献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泉水的一路奉献中受到熏陶感染,乐于奉献。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的行为。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

一股 清泉 石缝 瓦罐 水塔 杜鹃 清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5、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分组学习——全班交流。

2、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范写,重点指导:

出示骨、鹃、股、脆:读读这些字,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

泉: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4、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展示,交流评价。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泉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以自读自悟为主,抓住文中对泉水的四次语言描写总点品读,体会泉水的特点和风险精神。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我们首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认识的几个生字。

2、看得出咱们同学对生字词掌握的很好。那我们来读读课文吧。你们想怎么读呢?谁当一回小老师?来分配一下吧。

二、读议课文感悟

1、快速读第一自然段。

①谁能先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

学生讨论得出: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

②先自己练习一下吧。

③指名读,谁能说一说这个同学读得怎么样?

④老师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2、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轻声读第二——五自然段把答案画在书上。

学生边读边画。

① 你读懂了什么?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

② 谁有不明白的问题?

③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但是,得想办法,让大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

④ 想象:欢快的泉水着琴跑下山去,她还会经过什么地方?会遇见谁,说了些什么?

泉水流到,它看见了,泉水说:()。

3、自由读六、七自然段,练习填空:

泉水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

①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试着背下来。再一次体会泉水的美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②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泉水“多、清、甜、美”多好啊,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保护水资源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出示相关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③学了本法,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呢?让学生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④拓展延伸:请你为保护泉水写一句宣传语。

三、总结:

读完了课文,你喜欢泉水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像泉水学习呢,说说你打算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泉水

山腰

姐姐

多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甜 山谷

画眉鸟

二年级心理健康德育渗透教案 篇7

告别依赖,牵手独立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人长大了,要学会独立自主。

2.情感目标:感受依赖带来的不快,感受独立生活的快乐。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学会在学习、生活中独立做事。

4、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要学会独立自主。

二、活动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

三、活动形式:故事明理、师生互动、情境体验、小组讨论、谈话交流

四、活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五、活动准备:绘本故事《我要靠自己走》、课件、图片、视

频、情景剧等。

六、活动时间:40分钟

七、活动过程:

(一)、律动暖身,谈话导入。

1.课件播放律动音乐《幸福拍手歌》,学生跟着做律动。2.谈话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健康之家,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度过这美好的健康时间。

(二)、听故事,谈感受。1.听故事: 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绘本故事《我要靠自己走》。故事讲的是一只小考拉一直依赖着考拉妈妈,不肯自己走,即使妈妈肚子里又有了小考拉,它还是不愿自己走。直到发生了火灾,小动物们都逃生了,考拉妈妈顾不上,鸸鹋帮不上,刺猬刺得考拉满身伤痛,最终考拉自己走,逃离了火灾,与大伙相聚在一起。

2.学生自由谈谈感受。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考拉? 3.小结:小考拉太依赖他的妈妈了,所以一直不敢自己走,觉得自己不会走。而事实上,小考拉早就能够自己走了。像小考拉这样的行为,我们称它是“依赖”。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依赖的同学,也许你就是其中一个。(引出下面的教学)

(三)、观看图片、视频,讨论“依赖”给我们带来的后果。1.课件播放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依赖行为的图片、视频。图一:上学路上,家长背着书包,孩子跟在身旁。图二: 孩子昂着头,奶奶弯腰吃力地给孩子系鞋带。视频一:早晨起床,孩子大声喊妈妈帮忙穿衣服、裤子、鞋子。视频二:饭桌上,爸爸帮忙剥虾,妈妈帮忙挑鱼刺,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 2.分小组讨论。

(1)分成四个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自由讨论图上或视频中孩子的“依赖”行为所带来的后果。(2)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发言,说说依赖所带来的后果。(3)继续讨论,你能给图中或视频中的孩子和家长提提建议吗?

(4)各组代表发言。

3.联系自我,说说怎样克服依赖的思想。

引导学生懂得:我们都已经慢慢长大,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不能再依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相信自己,从小事做起,会做的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不会的事也可以学着做,不能害怕困难。同时,还要说服自己的家人,给自己独立做事的机会,不要一味包办。

4.情境体验:如果星期天,爸爸妈妈要出去办事,给你10元钱,让你自己一个人生活一天,你打算怎样安排你这一天的生活。

(1)学生自由表达。

(2)评选出最合理的生活安排,表扬这些能够独立自主的同学。

5.小结:对,同学们要勇敢地克服困难,从小努力锻炼自己,生活上才能独立。刚才我们谈了生活上存在的依赖现象,并知道怎么去克服它。那么同学们在学习上是否也有依赖思想(依赖现象)呢?你们想一想。

(四)、找找学习上依赖现象,思考如何克服。1.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中存在的依赖现象 如:在家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需要家长监督才能完成作业。看到难题不想动脑筋,只想着偷看抄答案。

课堂作业时,总等着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后,再落笔写。2.自由说说这样的学习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3.小结:手越动越巧,脑筋越转越灵活。学习和生活一样,我们只有自己动手、动脑,才会越来越聪明,什么都会,什么都难不倒我们!

(五)、总结表决心。

同学们愉快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现在老师要了解一下,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1.想像小考拉一样“我要靠自己走”的请举手。

2.在以后的学习中,困难面前不低头,学会独立思考,勇敢克服困难的请起立。

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篇8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在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结合这学期数学工作和学科特点,我将本学期数学德育渗透做以下总结。

一、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众所周知,新旧教材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新教材增加了更多的情境图。这些情境图内涵丰富,含义深刻。巧妙利用情境图,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资源,将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亮点。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上就绘有反映科学技术和四化建设成就的图画,而这些图画又一般是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的,既具体又形象,很有说服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受到了爱祖国受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为他们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如学习计算时,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当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就向学生讲清出错就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如对军事家来说,时间就是胜利,对教育家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对医学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农民来说,时间就是粮食等,让学生知道时间对各种人都有着各自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又如,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作业时必须严格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书写整洁规范,图画符合要求,审题认真全面,计算耐心仔细,并能自觉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3、有意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学习精神,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请教时,不马上给他们讲解,而是鼓励他们重新审题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2 篇9

任华 2013.1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在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那么,如何结合数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应用题和一些数目材料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上就绘有反映科学技术和四化建设成就的图画,而这些图画又一般是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的,既具体又形象,很有说服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受到了爱祖国受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为他们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如学习计算时,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当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就向学生讲清出错就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如对军事家来说,时间就是胜利,对教育家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对医学家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对农民来说,时间就是粮食等,让学生知道时间对各种人都有着各自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学习,又如,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年级数学环保教案 篇10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教学实施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 =.探讨“ + ”的算法。

(1)尝试计算“ + ”。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 = + = =

② + = + =

③ + = = =

(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 和 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 + 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 变成,变成,所以 + = +。

老师:通过计算 +,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

(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和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 + + = + +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 + + + + =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能正确列出ax=b或x÷a=b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正确地列出方程解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61页的例题4。

1. 读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2. 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

提问:半小时的接水量表示什么?(表示30分钟的滴水量。)每分钟的滴水量×30分钟=半小时的滴水量 3.列方程。

提问:根据等量关系式,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 板书:解题:假设每分钟的滴水量为xg。1.8kg=1800g 30x=1800 30x÷30=1800÷30 x=60 答:每分钟的滴水量为60kg。

师: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二. 小结

1.提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弄清楚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3)解方程。

(4)检验,并写出答案。三. 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6题。(1)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2)求出方程的解。

(3)教师讲评,重点讲解等量关系。2.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的第7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圈出来的字母表示的值是最大的?

小结:当和相同时,一个加数越大,另一个加数就越小,所以第一组中a最大。

当差相同时,一个减数越小,被减数就越大,所以第二组中a最大。

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最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所以第三组中a最大。

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大,所以第四组中a最大。四. 作业

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64页的练习十一的第8~11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稍复杂的方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列形如ax±bx=c方程,掌握设未知数的方法。并学会解答形如ax±bx=c的方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乘法分配律来解答ax±bx=c的方程。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确定设哪个数量为x。

教学过程 一. 复习1.解方程。

4x+5=54 3×2.1+2x=13.4 0.3x÷2=9 4(x+8)=20 2.果园有桃树45棵,杏树的棵树是桃树的3倍,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1)分析:本题有两种什么树?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 二.新授课

教学教科书第70页的例题3。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一道题和我们前面学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前面学的应用题都只有一个未知数,而今天学的有两个未知数。)

教师:这道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而这两个未知数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我们在解题时,只要设其中的一个未知数为x,而另一个未知数就可以用这个未知数来表示。为了解方程方便,通常情况下,设一倍数为x。2.列方程解应用题。解:设陆地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1+2.4)x=5.1 教师:这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3.4x=5.1 3.4x÷3.4=5.1÷3.4 x=1.5 提问:找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式。(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提问:1.5表示什么?(1.5表示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那海洋面积该怎样求呢?

一种:5.1—1.5=3.6(亿平方千米)另一种:2.4x=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3.检验:略

4.练习:将题中的“地球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改为“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2.1亿平方千米”。

让学生自己独立列方程并解方程。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2.4x—x=2.1(2.4—1)x=2.1 1.4x=2.1 1.4x÷1.4=2.1÷1.4 x=1.5 1.5×2.4=3.6(亿平方千米)

答: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千米。5.比较:这两道题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6.小结: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已知两种数量的倍数关系,以及它们的和或差,求这两种数量各是多少?列方程时,通常是根据倍数关系,设一倍数为x,另一个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再根据这两种数量的和或差,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求出得数。三,作业

1.课内作业:教科书第72~73页练习十三的第5~10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3页。

二、教学目标 :

1、通过调查,了解家庭用水用电的情况。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通过对生活实际的分析,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携手共创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五、教学设想:

新课程改革要求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并把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四个学习领域之一。所以在本课各个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生活实际展开的,让学生把学习的小数的知识运用到身边的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水费发票单认识并学会算水电费,无论是问题的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都尽量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拉近生活与数学学习的距离。在教学中联系节约用电、用水的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更近一步的贴近了我们的生活,并用一首优美的乐曲结束全课,激励学生的情感态度,唤起全民的节能意识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和责任感,又使教学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

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计算的同时提高收集、分析、比较大小、处理信息能力,渗透统计思想,进一步利用小数知识。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二)联系实际,体验数学。

(三)汇总数据,分析比较。

1、导入。

2、小组合作填写汇总表,统计整理数据。

3、反馈。

(四)计算分析,感受水浪费的巨大。

1、由学校的水电费导入。

2、水龙头滴水计算。

3、学生汇报。

4、对比信息。

5、小结。

(五)交流节约用水、用电的方法。

1、小组交流。

2、汇报。

3、师小结。

(六)设计口号,宣传环保。

节约用水

教材简析

实践活动“节约用水”是结合学习过的量的计量、简单统计及比例等知识设计编排的,旨在使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从珍惜“水资源”的角度去检讨自己的行为,认识身边有关与水的自然现象,把“节约用水”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学会理性的、有创意的生活。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教学难点 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教学准备

1、调查目前水资源现状,有条件的同学上网了解知识。

2、观察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用图片或文字呈现出来。

3、调查水价、了解家庭一个月用水量。

4、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5、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学具。教学过程

一、广告情景情境,提出问题

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引出课题。(屏幕显示课题:节约用水)

2、提出问题: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吗?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 【通过图文广告,教育学生应节约用水,并感受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阅读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课件展示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图片)。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和图表的比较,深刻感受中国水资源的缺乏。

【生活在水资源丰富地区的孩子,他们体会不到缺水的艰辛。本课伊始,课堂上连续呈现几幅部分地方缺水的生活场景图,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因而从心灵深处发出要“节约用水”的呼喊。有了这种感情积淀,下面的数学活动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情况: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测量方法,展示研究成果。(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时间 1分钟 1小时 24小时 1年 水量(升)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在实验、观察、计算、统计等学习活动中,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结合自己带来的用水发票,计算自己家一年大约用多少吨水?花多少钱?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

4、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5、(课件出示)小明刷牙时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小刚用口杯接水刷牙,需要3口杯水,每杯用水约0.2升。

A、小明一次刷牙的用水量相当于小刚多少次刷牙的用水量?

B、采用节水刷牙的方式,如果一个三口之家按每人每日刷牙两次算,那么每月(按30天计算)可节水多少升?

C、节约的这些水,如果按市节水办公室提出的用水量标准:以一户三人,每户月均用水量为8吨计算,够你家用几天?(独立分析计算、汇报计算结果,交流想法)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才能有所创造。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通过计算的结果,他们的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引起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四、解决问题,提出方案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在今后我们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做到(节约用水),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1、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节水片段。

2、设计广告语,宣传节约用水。

3、节水倡议(多媒体出示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上一篇:宣传部新闻写作范文下一篇:初一年级家长会分管校长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