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教学设计

2024-06-29

十送红军教学设计(共11篇)

十送红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依据:

根据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鄂豫皖小曲中的第一课时听赏地方民歌进行选材 教学目标:

感受民歌,初步认识民歌的风格特点。

了解《十送红军》的创作背景和歌曲特点,能听辨出歌曲中的演唱形式。运用一定的歌唱方法,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对歌曲进行再度创作。教学重、难点:

感受歌曲情感的层层递进,运用歌唱方法处理歌曲。教学方法:

音乐是美的艺术,是心灵的碰撞,是情感的表达。我采用以情动人,以人带声,以声唱情的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歌曲表现图、三角铁 教学过程:

试题试卷

........一、律动《铃儿响叮当》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

1、上节课同学的歌曲演唱的非常好,今天老师也要为同学们演唱一首歌曲,如果会唱的同学可以和我一起来演唱。出示课件《浏阳河》伴奏,播放浏阳河的风土人情。

2、刚才演唱的《浏阳河》你们认为是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民歌、流行歌曲)

3、那你们知道这首民歌出自哪个地方?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湖南、旋律优美、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如歌词中河念和、路念露、个念过、出念屈充分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导入新课

中国的民歌犹如一座巨大的宝藏,各地的歌曲都闪着熠熠的光辉。今天我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方民歌《十送红军》。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课件《十送红军》江西赣南风土人情。

四、欣赏《十送红军》

1、初步了解

①初听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去了解《十送红军》,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师:江西民歌,谁来补充?江西赣南地区的民歌。非常好,赣南地区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刚才片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赣南哪里的风土人情(客家的风土人情,客家文化)这首歌也是在红军即将踏上长征路的背景下,流传在这一带的革命民歌。现在,我们听到的《十送红军》是经过专试题试卷

........业音乐工作者搜集整理后的作品。

②复听 在2001年6月,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曾多次使用了《十送红军》,我们一起通过画面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以及它的演唱形式和速度。播放《长征》画面和片尾曲

师:歌曲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情绪?(深情的,留恋的,亲切的,期盼的)说的非常好,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一边送一边唱,场面十分感人。这首歌旋律婉转优美,给人的情感感觉是亲切、留念、深情、期盼多种情绪为一体的。边说边把音乐卡片贴在歌曲表现图上

师:它的演唱形式怎样的?(演唱形式有女声独唱、男声齐唱和女声接唱)速度呢?(稍慢)贴出歌曲表现图,说一问贴一问。同学们的回答很准确。

2、加深了解

①再听 出示大歌谱 婉转优美的《十送红军》共有四段,它每一段表达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第1和第2段。师:第一段女声独唱,声音怎么样?(明亮、柔和)它给我们的感受是?(亲切、留恋)我们用黄色来表示它的情感好吗?(师点击课件)第二段呢?(男声齐唱还有女声接唱)声音是怎样的?(深沉、浑厚)与第一段相同吗?(不同)跟第一段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增进了歌曲的情感。我们用深蓝色来表示。写在形式图上,并要有色块 ②请同学们再来听听第3和第4段,第3段的第一句,音怎么样?(比较高,进一步升华了歌曲的情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军民之间的血肉之情)我们用红色来表示。第4段呢它和那一段是相同的?(第一段)给你们的感受是?(深情、期盼)这一段充分体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试题试卷

........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我们用绿色来表示好吗?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到这首歌曲是由亲切留恋深情期盼的情绪不同的演唱形式、稍慢的速度、和歌曲层层递进的情感来表达的。

③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吗?生:像我们写景的作文一样,很美。生:像写记叙文一样,很感人。生:歌曲里有很多衬词‘里格、介支个’。师:同学们观察的特别仔细。这首歌曲来源于江西赣南地区,赣南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歌中的‘里格、介支个’都是客家方言中的衬词与语气助词。这首歌词的主要特点是以叙事为基础,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在这首歌曲中最打动我的是第3段的这几句。师唱。(双双里格……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五、演唱《十送红军》

师:一唱到这几句,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很多幅红军在战场上热血奋战、英勇杀敌、不顾生命的壮丽画面(边说边出示图片)。同学们,正是我们老一辈革命者用生命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新世纪的同学们你们该怎样去做呢?(珍惜现在的一切,做一个有文化有思想有理想的中国人)

师:现在我想带领同学们一起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去看一看,走一走我们的红军战士浴血拼搏的红土地。出示课件井冈山风景

师介绍,同学们你们看,在这一片红色土地上,树木长得多么的茂盛啊,你们觉得它们象征着什么?(象征着红军精神永垂不朽)同学们,我们一起在这片红土地上把《十送红军》唱一唱,好不好?这里的空气这么清新,当我们每唱一句的时候,都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样,有助于我们的歌唱,同时对同学们的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出示大歌谱,师弹奏生随琴深情演唱。(唱得试题试卷

........不准的地方,纠正)

六、创作歌曲

1、《十送红军》在歌者们用不同的形式、情感的展示下,(指向表现图)让歌曲充满音乐魅力,感人至深。如果我把这首歌曲交给大家,那同学们会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它呢?是多种多样的演唱形式还是歌曲的速度发生改变呢?现在,我们分三个小组进行讨论,并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纸上。(2分钟)师分别指导比如速度要写上中速

师:先请1组代表把你们的结果贴在黑板上,代表来说说你们组是如何表现歌曲的。再请2组和3组。

2、真不错,各组都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再次创作《十送红军》这首歌曲,下面老师想请1组为大家用歌声展示一下他们的创作。(1段6女2段4男3段1女并加快速度4段男女声)师指导男女同学的分配。我这里有打击乐器三角铁,想请5位同学为1组伴奏。谁来?伴奏方法是:在歌谱中有三角形的那一拍上敲击两下。师示范。(要注意第2、3段速度的改变)1小组表演。

3、师:同学们怎么样?真是棒极了。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组的演唱形式,来表演一番。同学们我也想参加,欢迎吗?师分配(1段女声齐唱2段男声齐唱3段老师加快速度4段全体同学,5位拿三角铁的同学边唱边伴奏,全体同学起立)准备好。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每位同学都把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用歌声把它表达出来。放琴录音

师:多么美妙的歌声啊。我们用自己的创作把江西革命民歌《十送红军》再度演绎了一个新的版本。我觉得现在的教室里应该响起热烈的掌声。

七、小结

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十送红军》这首革命民歌,同时也把这首歌曲再度创作了一个版本。试题试卷

........我通过歌声感受到了同学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之情,也欣喜的看到了同学们美妙的创作和精彩的表演。希望在课后,同学们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民歌,我们一起在音乐课上让它再次闪烁光芒。好,同学们,再见!

十送红军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井冈山,抗战歌曲,音乐特点,十送红军

井冈山作为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 不仅进行了最早的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工农兵政府等运动, 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而且也打退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 使人民群众对红军抱有无限的希望。在此情况下, 诸多革命歌曲便应运而生, 到处流传, 不仅在当年发动农民起义、扩充革命队伍、反“围剿”战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长期的歌曲创作过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特点和风格特征, 这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方面对井冈山抗战歌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激发人们对抗战歌曲的传唱热情;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红色歌曲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创作研究

1.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创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 是我国红色革命歌曲广泛盛行的时代。当时, 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演唱革命歌曲的指示, 为了顺利地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 空政文工团的著名词作家张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亲自到江西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安福、永新等地区进行采风, 由此收集到大量的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 尤其是当年在井冈山地区广泛流传的不同版本的送红军歌曲, 从而为《十送红军》歌曲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 张士燮把在井冈山收集到的诸多关于送红军的革命歌曲进行了综合整理, 由此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1961年建军节期间, 《十送红军》第一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正式公演, 便一炮走红, 传唱大江南北, 家喻户晓。

2.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核心内容

歌词是体现整首歌曲情感内涵与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渠道。这首歌总共分为六段, 分别描述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江、上大道、望月台几处场景, 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 依次勾勒出1929年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时军民间诸多难舍难分的动人场面, 比如“千言万语嘱咐, 红军啊, 捎书 (里格) 多把, (介支个) 革命说”等。由此给广大观众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提高整个作品的情感感染力。

3.革命歌曲《十送红军》的音乐特征

首先, 红色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在歌词内容与表达方式上力求通俗易懂。这种创作方式一方面能够清楚地传达当时井冈山地区军民之间浓厚的感情;另一方面便于普通民众理解、记忆和传唱。其次, 歌曲《十送红军》的叙事性特征非常明显。这首歌总共分为六段, 分别描述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江、上大道、望月台几处场景, 借助这种具有一定写实意义的叙事表达方式, 表现1929年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时, 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这种叙事性的歌曲创作方式是革命歌曲以及民间歌曲的独特特征, 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第三, 歌曲《十送红军》也具有明显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 尤其是借助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或者是具有一定情感表达意义的具体物象, 来表达人们质朴、纯真的情感。第四, 在曲调旋律方面,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包括一个主体 (A) 和两个变体 (B与C) 的旋律样式, 由此构成了一个ABABACA的曲式结构形态。从整体上来说, 各个段落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特别是采用回旋的曲式手法, 从而使整首歌曲形成统一化、规整化的风格特征。更重要的是, 朱正本先生又在各个段落之间融入了一些新的独具特色的音乐要素, 既有利于作者多样性的情感表达, 同时也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最后,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含有浓厚的井冈山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正如上文所说, 20世纪60年代, 空政文工团的著名词作家张士燮和作曲家朱正本亲自到江西革命老区井冈山、吉安、安福、永新等地区进行采风, 由此收集到大量的当年在井冈山地区广泛流传的不同版本的送红军歌曲, 从而为《十送红军》歌曲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江西省赣州市文联干部许文言考证:革命歌曲《十送红军》采用的是赣南民歌采茶戏《长歌》, 又名《送郎调》中的曲式旋律, 改了歌词, 而且又增加了两个小节的曲调。 (1) 由此看出, 革命歌曲《十送红军》含有浓厚的井冈山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井冈山红色抗战歌曲独特的风格特征研究

1.蕴含着浓厚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井冈山红色革命歌曲是在打土豪分田地、创建工农兵政府、反围剿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或者是后期创作的来源于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故事、革命题材等, 因此, 这些歌曲大都蕴含着浓厚的革命精神, 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强化战斗意识、坚定革命信念、团结群众、扩充革命队伍的功能作用。比如《红米饭, 南瓜汤》、《井冈山下种南瓜》等,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队伍与国民党在井冈山地区进行周旋、斗争的过程中, 不是像国民党一样四处搜刮百姓财物、粮食, 而是自给自足, 亲自种植南瓜和稻米等, 由此体现了红军队伍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

2.简洁而清晰的情感表达方式

众所周知, 当时井冈山地区的普通民众甚至是整个红军队伍的文化水平都非常低, 对歌曲的理解与接受能力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 很多歌曲不仅是由军队中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 而且也有一部分当地群众在战斗中、生活中创作的。因此, 当时井冈山地区的红色革命歌曲大都呈现出简洁而清晰的情感表达方式, 不仅歌词语言通俗易懂, 容易被军民记忆和传唱, 而且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思想内涵也容易被大家接受, 能够引起人们的思想振动和情感共鸣。在井冈山经典红色革命歌曲《送郎当红军》中:“我们都是好工农 (啰喂) , 我们出身都贫穷 (啰) , 为了穷人闹革命 (啰喂) , 为了革命当红军 (啰) , (喂哎—哎喂) 为了革命当红军 (啰) ”。这种简洁易懂的歌词内容, 将人们群众的生活与革命运动结合起来, 具有良好的革命动员功能。

3.叙事性的歌词内容

井冈山革命歌曲中, 很多歌词都带来明显的叙事性内容意义, 比如红军在井冈山七溪岭战斗中打垮杨池生、杨如轩之后, 马上创作出了《七溪岭战斗歌》以及《打垮江西两只“羊”》, 其中记载到:“毛委员领兵在井冈, 红军力量坚又强, 不费红军三分力, 打垮江西两只‘羊’。真好!真好!”等, 都是对当时井冈山地区抗战事迹、群众行为的一种描述, 因此, 当前很多革命歌曲都成为研究特定历史事件的重要史料。

4.明显的当地民歌曲式旋律

一方面, 为了鼓励井冈山地区民众对红军队伍革命斗争的信心和坚定意志, 因此, 需要采用当地民众耳熟能详的曲式旋律来创作革命歌曲, 从而促进人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接受和广泛传唱;另一方面, 当时的很多革命歌曲本身就是由当地民众自主创作的, 因此, 不仅具有浓厚的当地民歌曲式旋律, 甚至还包括很多井冈山当地方言。在《十送红军》的歌词里面包括“里格、介支个、啊 (哇) 、呀”之类的衬词和语气助词, 这些都是赣南客家方言, 在当地的诸多民歌或者是遗留下来的红色革命歌曲中都有使用。

不管是早期还是后期创作的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土地改革为题材的井冈山红色革命歌曲都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 既采用简洁而清晰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叙事性的歌词内容, 蕴含着浓厚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当地民歌曲式旋律, 这在后期创作的井冈山革命歌曲《十送红军》中都有体现。因此, 积极鼓励当代人传唱井冈山革命歌曲, 一方面可以回忆并传承老一辈先烈“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军民鱼水情”的优秀革命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强化人们的民族意识, 这对于国家形象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介绍井冈山的革命歌曲[J].井冈山《革命歌曲集》, 1868, (01) .

[2]夏立生, 谢雪文, 李红梅.寓理于歌余音永存——井冈山斗争时期红色革命歌曲的历史佐证[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7, (11) .

[3]谷向阳, 王庆新.分析朱正本、张士燮的代表作《十送红军》[J].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 1994, (01) .

《十送红军》向着信仰前进 篇3

导演:毛卫宁

编剧:李修文

主演:佟大为、谷智鑫、王雷、李小萌、刘威、萨日娜等

题材類型:战争

出品:小马奔腾

当“手撕鬼子”、“女战士被强奸后小宇宙爆发干掉所有鬼子,裤子都自动穿好”等画面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里屡见不鲜时,本来以厚重、严肃而著称的战争戏缺失了最基本的灵魂,这种雷人剧情、偶像化、奇侠化的表现手法也遭到诟病。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有信仰、有灵魂、有故事、有情感、有现实意义、有人文关怀的战争戏出现。始于1934年,终于1936年的红军长征,是当之无愧的,由千百万普通红军战士谱写的英雄史诗。《十送红军》就截取了长征过程中十个既独立又相关的故事,将这段历史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搬上荧屏。

《十送红军》以长征为线索,穿插着讲述了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他们不同年龄、性别、兵种,却有着共同愿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和传递红色的星星火种:钟石发奉命给钟家留后却最终和儿子们一同赴死;张二光帮助残疾的昔日神枪手战友们重返战场;政工干部贺坚遭遇结发妻子逼婚,在战场上完成婚礼;炊事兵贺老憨一心求战死,却不得不抚养低能战士郑十一斤;女红军戴澜在大渡河畔追赶队伍;伍炳小分队在雪山前遭遇另一支“红军”;文艺兵沙奎在草地笑对中毒和死亡;邓秋生意外顶替同名模范,两人共用一个名字在渭河战死;班长贾学会在六盘山前护送战友郭小满尸体回家;高福星和一群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在吴起镇外帮助战友们完成临终遗愿。最终,在这群默默无闻的战士的共同守护下,红色政权的火种终于安全的保留了下来,渐成燎原之势。

在文化信息量庞然增长,物质文明高度繁荣的当代社会,随着观众的日常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文化逐渐受到观众的追捧,“娱乐至上”、“去崇高化”的浮躁意趣也在悄然滋长。部分媒体围绕着明星、绯闻推出娱乐节目;一些影视公司就着“雷点”创作夸张的电视剧。电视剧作为最具传播力与渗透力的一种媒介,对观众的影响力远超过其他娱乐形式,其具有的社会价值引导作用也自然不言而喻。特别是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更是承担着宣扬正能量、传达正确信仰的功能。

表现形式的创新

电视剧《十送红军》以三集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讲述一个故事,一组人物,而每个故事既各自独立、架构圆满,同时又相互关联,贯穿一线。十个故事、十组人物、十场牺牲、十次送别,《十送红军》在叙事时间跨度上贯穿长征史歌始末,在叙事空间上涉及到从瑞金挥师、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到吴起镇胜利会师等最重要的历史环节。在电视剧创作领域,这样的板块叙事与线性叙事相结合的架构本身就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十送”与“长征”在文艺学的角度是项重大课题,如何表现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复杂人物是个固有的难题。十个故事,每个故事讲述一种典型的革命情感,一段典型人物的写照,十次送别,同样也是从多个兵种的视角,全面诠释长征的一曲雄浑交响。而十个故事的组合也正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领悟:长征不仅是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选择,更是无数普通战士和革命者用双脚和鲜血所谱写的史歌。

“十送”的信仰

“十送”是奉献:十个故事勾勒出十种情感,却又诉说着同一的信仰——勇于牺牲和奉献。“奉献与利他精神是实现自身价值和战胜一切腐朽没落与艰难困苦最本质的表现特征”。“送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们的牺牲,历史送走了他们,但也是他们给我们传递了革命的希望和今天的胜利。每一次的牺牲都有他的意义,每个人的牺牲都应被铭记,在八十年后的今天,《十送红军》所力图传达的是每滴血、每一步对生活在当下人们的激励。十组人物化身十种符号,他们的情感和追求是个体的,但这种诉求和理想却又是超越的,无数的行动汇聚成一种力量,无数呐喊汇成一个声音,无数牺牲和奉献铺成一条路。

“十送”是传承:一张照片,一部电台,一架手风琴,一面奇特的军旗,一声嘱托,寄情于物,寄情于话语,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他们的精神随之传承。留下的是责任,于战友的责任,于组织的责任,于国于民的责任。一个人的倒下,却播下了一颗种子。通过传承,在每个战士心中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供后人乘凉。

“十送”是信仰:在《十送红军》中我们看到这些人物的坚持、乐观、重于求实、善于团结、不怕困苦和不惧死亡。他们的力量来自于信仰,而他们的血肉又构筑起信仰的城墙。因为坚信会胜利,而乐观;因为笃信定胜天,而坚持;因为执信共产党,而奋进。“信仰”没有被他们挂在嘴边,却无一不在追寻着革命的轨迹,哪怕要为此付出生命。他们是信仰的实践者,也让人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主旋律也要接地气

《十送红军》坚持“绝对红色主旋律”与“强情节强情绪”两种风格相融合,同时相互补充完善的路线。一方面,确立并深化红色史诗的概念,既有宏大战争场面的展现,又着重宣传党的革命路线方针,宣传红军英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而牺牲的精神;另一方面,故事更加注重人物塑造和戏剧性效果,同时引入成功类型剧的必备的元素,使之具有更丰富的类型特点。避免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和死板的说教。在红色题材范围内去追求“接地气”,这不仅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现代观众对自身的期盼,也是剧中人物人性光辉、真挚情感、饱满情绪的展现。在制作层面,《十送红军》参照成功影视作品的模式,即“史诗巨制与明星效应叠加”,采取“偶像化叙事”的思路,启用大量明星演员。挑选观众时,也考虑剧中角色和电视剧市场的双重因素,一方面选择观众接受度高的“熟脸”,另一方面为明星们挑选最适合他们的角色,让其最大发挥其表演才能。

《十送红军》的公开课教案 篇4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用深情、怀念的情绪演唱《十送红军》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江西的红色历史,使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学生发扬革命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坚韧顽强。

四. 教学重点:了解江西红色历史,感受体验歌曲情感。

五. 教学难点:“树树(里格)梧桐”这里是音程九度大跳的演唱技巧。

教学过程:

1:播放《十送红军》,让同学们依次进教室

2:导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采茶舞曲》和《龙船调》,了解了长江以南,长江以北的音乐特点。下面我们再来听听这两首歌曲,听完以后请同学起来复习一下这两首歌曲的特点分别是什么。(播放音乐)

学生回答:《采茶舞曲》:情绪欢快,旋律流畅清新,运用方言演唱,糅进了越剧的唱腔,富有浓郁的江南特色。《龙船调》:开头带有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明亮高亢,自由而畅达,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再加上半说半唱的形式,是歌曲风趣诙谐。

教师讲解:很好,通过这两首歌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江以南、以北的音乐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西的民歌《十送红军》听听它和前面两首歌有什么不同之处。

3:授新:(1).听、议(歌曲感受)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反映什么场面?表达了什么情绪?为什么要一送再送,送了十遍?

(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回答:红军要离开根据地,即将踏上长征路,在几年的土地革命中早已和广大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老百姓们一送再送的场景,表达了对红军依依不舍的心情。

教师讲解:非常好,看来同学们都认真听了。在江西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共和国的摇篮——瑞金,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源地——安源等,当然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民歌,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十送红军》就是其中一首红色经典。那么同学们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呢?下面我们再来听一听。

进行第二次欣赏后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歌曲给人一种压抑,难过的感觉。

教师讲解:是啊,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演唱者带有抽噎的语气,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念、企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

(2)学唱歌曲,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情感跟着伴奏小声哼唱一遍。

(3)找出演唱中的难点:“树树里格梧桐”这里是九度音程关系,老师范唱,学生跟唱,突破难点。

(4)全曲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注意发声状态。

(5)分组进行比赛,要求一部分人演唱,一部分人分别扮演红军和老百姓。

4.让学生起来总结长江中下游江西这个地方民歌的特点:涌现了大量的表达人民与红军战士鱼水深情的歌曲,歌曲真挚、朴实。

5.再次播放《十送红军》,在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七:小结:师:江西这片红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孕育了多彩的民歌,更孕育了勤劳纯朴的人民。今天,我们唱响了红土地的歌曲,唱热了我们的心扉。作为新时期的少年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努力学习,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最后,让我们唱着《十送红军》结束这节课。

十送红军教学设计 篇5

在上次的红歌学习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十送红军》。这首歌以抒情优美的旋律,再现人民群众与红军依依惜别的情景,展现了军民鱼水情,在伟大的军队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抗战军民一条心的感人故事和高尚革命情操,使人感动,使人奋发。一方面《十送红军》各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采用回旋曲式手法,从而形成整首歌曲的统一风格。与此同时,每段旋律又融进独具特色的音乐因素,从而使各段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外,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深深的唤起了我们的红色记忆,并得到了精神上的熏陶。

经过这次的红歌学习深深感到红歌学习对我们的影响,它不仅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革命时期的历史进程更是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而这首《十送红军》就是在万里长征的历史背景下出来的,这样我们理所当然的能想到当时万里长征的情景,红军完成人类历史纪录上第一次的伟大长征。红军面对着强大而凶残的敌人,险峻艰苦的环境,用了一年多时间,走伟大的红军长征,具有更深远意义的是,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红军长征从被动到主动、踏上胜利道路,转折点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我们党从挫折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步形成,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经过胜利和失败的长期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从遵义会议开始,又经过10年努力,到党的七大,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党的领导更加成熟,党的力量成倍壮大,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核心力量。完成了两万五千里路,主要靠着革命精神来完成了长征。长征精神,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两点:就是强渡大渡河,强攻腊子口,英勇作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吃苦耐劳,在艰苦环境中,意志坚定,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我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就应该学习这样的伟精神,并尽最大的力量努力学习并付诸实际行动。

十送红军心惆怅唯盼亲人早还乡 篇6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在江西赣南地区,很早就流传这首《十送红军》曲的早期版本,经过几十年传唱,歌词和曲调不断变化,但歌颂老区人民和红军心连心的情感却历久弥新。

如今,在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于都、兴国等地,处处可见当年中央苏区存在的痕迹:17棵红军烈士“信念树”、红军渡河渡口、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医院……每一处遗址,辉映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当年赣南苏区总人口240万,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8万人。

7月下旬,笔者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重走长征路,找寻红色苏区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17棵烈士“信念树”寄哀思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蛤蟆岭上,有一大片苍翠挺拔的松树林。拾级而上,路两边的松树上有的还挂着写有人名的小木牌,一路数来,这样的树共有17棵。83岁的红军烈士后人华崇祁老人告诉笔者,这17棵树叫烈士“信念树”。

20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毅然投身红军。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一人栽下了一棵象征万古长青的松树。

“当时他们想,如果能活着回来,这些松树可以成为见证。如果尸骨无存,活着的树也能给亲人留一个念想。”华崇祁的父亲华钦材和叔叔华钦梁,就是在“扩红”时期第一批参加的红军。然而,这些勇士却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青山不改,儿郎犹在。后来,当地人分别给这17棵松树钉上木牌、写上种植者的姓名,用最古老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每年清明,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重新涂红漆,通过这种特有的方式,为客死异乡的亲人“招魂”。

华屋17烈士只是江西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一个缩影。中央苏区时期,赣南地区到处都呈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面。

据统计,赣南苏区当年总人口只有240万,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8万人。

老人捐棺材板供红军渡河

赣州市于都县,距离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正门几百米远处,至今仍保存着一处渡口,当年红军过贡水河(当地人习惯称为于都河),就经此处渡河。

如今,渡口已不见当年的沙石滩,代之以青砖铺就、修葺一新的台阶,旁边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巨石,上面刻有开国上将杨成武手书“长征渡口”四个大字。

80多年前,一部分红军主力就是从这个渡口出发,渡过凶险的于都河,开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远征——二万五千里长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站在渡口前,于都河的水势早已没有当年的浩浩荡荡。要知道,当时河面最宽的地方达600米,水深1至3米,流速也非常快,成为红军长征跨越的第一道天险。

“为了保证部队安全、快速渡河,当时决定临时征调民船做桥墩,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河道沿线一共搭建了5座简易浮桥。加上另外3处适合蹚水过河处,一共有8个渡口供大部队过河。”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当地红军研究专家张小平说。

红军的架桥工作得到了当地老乡的大力支持,“简直一呼百应,一下子就凑到了800多条民船。”张小平说。此外,老百姓还纷纷拆下家里的门板、床铺板和瓜棚等,供铺设桥面使用。“当时有个姓曾的老大爷,得知红军在收集过河的木材,亲手拆掉了百年后要用的棺材送到前线。”

成功渡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赣南人也处处体现了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个发电机,是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没有它就不能打胜仗,一定要保护好!”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随同中共中央、中央机关撤离瑞金,向于都县集结参加长征。临行前,首长把唯一的发电机托付给了红军战士谢宝金和他的战友们。

“那是一台重约70公斤的手摇发电机。”谢宝金的侄子谢林贵告诉笔者,“爬雪山的时候,路很窄,没办法抬,我伯父就把发电机扛在肩上,坚持背过了雪山。过草地的时候,有战友陷入了沼泽地,我伯父要去救他,那人却连连阻止,说:‘你别过来,记得替我完成任务!”历经千难万险,谢宝金终于把发电机背到了长征的终点。

1976年,谢宝金去中国军事博物馆参观。“当走到一台机器前时,伯父突然浑身发抖,蹲下来要抚摸这个展品,讲解员刚要阻止,伯父却突然号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这台发电机是我和战友背着走完长征的!”谢林贵说。

小小阁楼暗藏乾坤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坐落在瑞金叶坪革命遗址群景区,塔身犹如一颗巨大的炮弹竖立在五角型的塔座上。塔上布满一粒粒小石块,象征为了革命牺牲的无数烈士。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当时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当地一位老大妈冒着生命危险,把塔上仅剩的一块“烈”字碑抬回家,放在猪圈里藏了起来。全国解放后,上级决定按原貌修复烈士塔,老人捐出了这块“烈”字碑。

红军主力长征后,当地百姓和留守红军“鱼水情一家亲”的故事数不胜数,被一代代传颂下去。

在赣州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彭坑,笔者走进陈毅当年居住过的旧居。乍看之下,这所土木结构的房子和普通农房无异,阁楼上却大有乾坤。原来,透过阁楼的窗户,可远远地看见门前的进山路,阁楼侧边还有一扇门,一旦有人靠近,便可从阁楼放下木板桥,迅速躲到后山的森林中。1936年6月,留守后方的陈毅就曾居住在村民周篮、刘汉光夫妇家的这座阁楼上,参与指挥当地游击战。

周篮很早就参加了农民地下组织,丈夫刘汉光则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联络员。回忆起母亲当年的故事,周篮的次子、81岁的刘士华依然记忆犹新:“我母亲很聪明,她冬天帮游击队运子弹,就把子弹绑在身上,用厚厚的棉袄遮住。出集市的时候国民党的兵要搜身,快排到她时,她就故意摔倒,士兵看她一身泥巴,就直接放她过去了。”

“还有一次,陈毅在屋后,我母亲突然发现敌人快到家门口了,却又来不及通知,母亲急中生智,一边丢石头赶猪,一边大声喊:‘你这只猪仔还不快回家,这么多兵来了,会把你打死的!陈毅听到了,赶紧转移到山里去了。”刘士华说。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篇7

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影片、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现实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借助声音渲染,导入新课。

多媒体视频播放《七律·长征》诗朗诵,引出本课。你了解红军长征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拨动学生喷薄欲出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探究长征起因,见证真实历史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启发学生:在红军和中国革命处于危急时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只有被迫长征)

【设计意图:“链接”历史,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激发学生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拓展。】

(三)“重走”长征路线,感知悲壮历程

1.初期受挫

长征初期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仍在延续,导致人员死伤过半,初期受挫 2.历史转折

毛泽东力挽狂澜,作出正确决定,夺取遵义,在此作了一次休整,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遵义会议的召开。(明确时间、内容、意义)3.冲出重围

遵义会议后,由于确立了正确的领导核心,红军开始一步步重出敌人的重围。四渡赤水(出示赤水图片)——巧渡金沙江(出示金沙江图片)——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出示大渡河、泸定桥图片,学生描述场面)——爬雪山、过草地(出示爬雪山,过草地图片,学生描述场面)——进入甘肃。4.胜利会师(明确:会师时间、地点及队伍)

陕北会师 会宁会师

5..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困难?

【设计意图:用直观、生动的历史,震撼心灵:长征行程之长,路途之险,困难之巨!为感情升华储备夯实的基础。】

(四)紧把时代脉络,激荡时代情感

师:长征已成为过去,逝去的历史我们是否就应该丢弃呢?学习这一课后,仅仅是为了回顾那段难忘的史实吗?

6.探究长征胜利的原因。7.探究长征精神。

8.明确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

师(满怀深情):同学们,长征是一种精神,一种敢于进取、英勇无畏的精神;长征是一种责任,一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责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深度、广度、高度解读文本,使文本具有时代气息】 小结:投影板书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长征原因、时间、路线、意义

二、遵义会议时间、内容、意义

三、长征精神的内涵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简洁明快;显现知识点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 布置作业:连线(红军长征中在下列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情): 湘江

夺取遵义,召开会议 乌江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赤水河

飞夺泸定桥 金沙江

与敌人恶战,损失惨重 大渡河

跳出敌人包围圈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设计 篇8

平罗城关二小 石海燕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了解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并受到感染和熏陶。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倔强的小红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 这是一个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我们来看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影片,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边看边想,通过影片你对红军长征又有了哪些了解?(播放影片)

4. 长征途中,面对艰苦的环境,红军战士患难与共的故事很多。下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那个时代,走近红军战士高尚的心灵。

二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中这是一个怎样的的小红军?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小红军特点的语句画下来。

2. 把你的体会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3. 谁愿意把你的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4. 集体交流:

(1) 重点指导体会 3 ―― 10 自然段中描写小红军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

A .出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语句,说出不同的体会,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 .重点体会小红军的倔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C. 出示描写小红军动作、神态的语句,说体会,做动作,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 ―― 10 自然段。读后指名评价。

5. 面对这个倔强的小红军,听了他充足的理由,看着他勇敢坚强的表现,陈赓被说服了,他骑着马往前走去。当他想到自己上当后再次找到小红军时,他已经倒在草地上牺牲了。这时,陈赓全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 13 、14 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13 、14 自然段。

(2) 陈赓发现了什么?他明白了什么?

A. 重点体会“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B. 找出其他相关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3 、14 自然段。

6. 小红军牺牲了,陈赓捶着自己的腿说:“陈赓啊陈赓,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呀!”

(1) 对他说的这句话,你是怎么想的?

(2)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陈赓是怎样的一个人?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 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红军或陈赓说些什么?

2. 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他的心灵是多么美好,他的品德是多么高尚。陈赓同志关心战士,助人为乐的品质令我们敬佩。

3. 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四.拓展活动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篇9

《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骑陈赓的马,不肯吃陈赓的青稞面,最后永远长眠于草地的故事。反映出红军战士在长征艰苦生活中患难互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赞扬了红军战士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

这是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我认为教学这类课文首先应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命运,使学生进入故事情境;然后让学生在关注故事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言行,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学新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在课上让学生看红军过草地的视频,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感受一下长征的艰险和革命英雄的顽强毅力、崇高人格。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我一开始就抓住“倔强”一词,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表现小红军“倔强”的词句,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读,对小红军的形象从整体上进行感知。小红军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体现了小红军的倔强。任何人见了小红军的举动都会认为小红军精神好、体力足、干粮多,陈赓同志终于被小红军说服了。体会“终于”一词,从“终于”可以感受到小红军和陈庚相互关心,舍己为人这一高尚品质。本文的细节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小红军的精神品质:外貌描写从小红军的处境危险衬托他舍己为人的品质;对话描写从人物的良苦用心体现人物的高尚品质;陈庚同志上马后的心理活动,类比出小红军的可贵品质。在最后展示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让同学们齐读,一起感受那段历史。

让我深感遗憾的是本堂课学生的情绪并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尽管同学们感受到小红军那无私的品质,但在课堂上同学们无法进入情境之中。在学法指导上我还做得不够到位,在让学生找到表示小红军的倔强的句子时,可适当让学生在一旁做一做批注,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这样做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也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会。在《小红军,我想对你说》这一环节中,因为时间的原因,无法在课堂上呈现同学们的想法。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篇10

《倔强的小红军》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件往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过草地时,一位小红军在忍受饥饿和疲惫,因不想拖累别人,所以拒绝陈赓同志的帮助,最后牺牲的故事。作者满怀深情地赞扬小红军坚强勇敢,宁愿自己挨饿受苦,也不拖累别人的优秀品质,也赞扬了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动作、神情、语言的描写,了解小红军和陈赓的品质及其情感。我在学生阅读课外相关材料及初读课文之后,就课文内容提出他们自己不懂的问题;随后又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解决较简单的问题,并归纳。在充分体会到小红军及陈赓同志都极度饥饿、虚弱、疲惫后,我引导学生对“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骑上马,朝前走去。”这句话进行思考:这句话可以换个说法吗?其中“终于”能否舍去?从哪里看出“说服”与“被说服”都是那么不容易,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们围绕这些问题深入地进行了阅读、归纳、讨论、想象。学生们围绕着自己提出的重点问题(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陈赓全明白了什么?)进一步品读课文,合作探究,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学生们从陈赓“要求”小红军骑上马,到“命令”小红军骑一段,再到跟小红军“商量”一起走,最后到无可奈何地“付之以行动”,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地给小红军,感悟到了陈赓对小红军的关怀和爱护;从小红军倔强地拒绝,说自己“体力强”、“等同伴”、“干粮多”,感受到小红军对首长的爱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围绕一个“终于”的探究,学生在品读陈赓与小红军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服对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红军战士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精神所感动。“陈赓对得起还是对不起这个小兄弟”这一难点也巧妙地解决了。明白了小红军在急需帮助的情况下,为了不拖累别人而拒绝了陈赓的帮助,心中对小红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引导学生大胆地评价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使学生的心中深深刻印上小红军的光辉形象。

十送红军教学设计 篇11

课后,有两位同学找到了我,说“老师,错了,通过看图,我们组讨论出是十四个省。在他的激励下,另一个同学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说十一个省就只是从瑞金出发的中央红军经过的省,而不是工农红军经过的,还有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军团。

对这突如其来的疑问,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另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想到这一问题,习惯性按照教参的要求,也是以前学习形成的思维定势。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是教参的答案”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而继续坚持原有答案。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下一节历史课堂我提议重新讨论,自已找自己所属军队的长征路线,找出自己所走过的省份,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老师再查一下资料,并与其他历史老师讨论一下,一定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学生走后我立刻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若加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共走了14个省。11个省是: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和陕西共11个省。加上红二十五方面军经过的河南、湖北两省和红二方面军经过的宁夏。另外,中央红军所走过的省份,是不是只有11个?宁夏在图中显示的非常明显。如果加上宁夏,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份应该是12个。这样看来,红军长征共经历14省,它们是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和宁夏。”

我又打开了我的课件,我发现了一个具大的错误,是我错了,因为本来的设计意图是按照课本后的的探究题“是数一数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而却出成了“红军长征走的省”,所以同学们才有疑问。于是下一节上课时,我首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又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探究,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看起来就那么两个字,却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应,由于少了这两个字,激发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使我认识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一)转换教师角色,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要积极地将过去的“一言堂”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以下几个弊端:

1、替代式。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

2、自问自答式。教师在教授对话时,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心态比较紧张、慌张、匆忙等,在学生回答之前,给出了答案,而且对同样的问题进行3—4次的重复。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的训练机会,严重的还会让学生对此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当然也会厌倦学习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一种开放式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双向交往,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强调一种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师此时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

(二)设计有效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水平,才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这种课堂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正确的评价形式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的保障

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教师的评价,还得让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进行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断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能力不断地提高。重要的是改变过去的评价机制,老师也是问题探究的参预者,所以教师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接受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老师作出评价,真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把课堂变成一种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积极探索的活动。

上一篇:有关弟弟的作文500字下一篇:爱莲说原文注释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