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2024-07-28

七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共18篇)

七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具准备:卡纸、动物磁性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很喜欢旅游阿? 生:是!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玩一玩好吗?瞧,这是哪儿?(呈现“数学广角”的卡片)生:数学广角!

师:数学广角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今天还有个摘星的活动呢!能够在这次游玩中遵守纪律,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都可以摘到星星!有没有信心呀? 生:有!

二、游戏娱乐,学在其中 第一环节:时尚街——衣服搭配

师:我们先去第一个景点时尚街看一看,老师看中了2件衣服、一条裙子和一条裤子,你能帮我搭配出几套衣服呢?

(呈现衣服磁性图片,请学生把自己的搭配方法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生1:红色衣服和裙子,绿色衣服和裤子。生2:红色衣服和裤子,红色衣服和裙子。

师:刚才的两位小朋友都非常的棒,他们每个人都配出了两套,有哪位小朋友还想来试试?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3:红色衣服和裙子,绿色衣服和裤子; 红色衣服和裤子,红色衣服和裙子。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出来。具体图示如下:)

三、由浅入深,体会感悟

1、数字园——数字搭配

1、写两位数。

师:刚才我们去了时尚街,小朋友们搭配衣服的本领可真棒!现在,老师带大家去数字园玩一玩!数字园里有3个数字宝宝,他们每个人都想和另外第一个数字娃娃交朋友。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好!那么请你们每次从他们3个中选出两个,组成一个两位数,让他们交个朋友。试试吧!

2、(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到的两位数写在白纸上)

学生独立写数,教师巡视并注意收集几个比较典型的不同层次的学生答案。汇报交流。

第一组:12、21、13、31 第二组:12、21、13、31、23、32 第三组:„„

[一组一组分析,请写的这位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在本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对无序排列无法写全,如果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写就可以写出6个两位数有了深层体验。)

此时,教师适当引导:现在,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把这3个数娃娃排的两位数都写全? 生1:先把最小的1排在十位,个位上先用2,组成12;个位上再换成3,变成13;

再把第二大的2放在十位,个位上先用1,组成21;个位上再换成3,变成了23;

最后把最大的3放在十位,个位上先用1,组成31;个位上再换成2,变成了32。生2:先选1和2,组成12,交换位置,组成21;再选2和3,组成23,交换变成32;再选1和3,组成13,交换变成31。

生3:我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的。12、13、21、23、31、32。教师引导大家观察这个小朋友的方法排出来的其实和第一位小朋友的一样。

2、照相馆——小动物排队

师:我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总是喜欢在那里留个影。小动物们也是这么想的,瞧,它们3个好朋友也准备在照相馆排个照呢!(出示3个小动物的磁性图片)它们想多留几个影,你愿意帮它们排一排吗?

(为了防止有的小朋友会按照从上到下排等情况出现,先说明他们是想横着排成一排的)由于学生在第二个环节中对数字排列有了深入的体会,因此,在这个环节中,他们很快就能按照一定的规律(确定第一个小动物,后面的只要交换位置就可以了)给小动物排出6种队伍。

四、实践探索,深入挖掘 欢乐谷——握手游戏

1、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实在太棒了!老师跟你们握握手吧,向你们表示祝贺!跟两位小朋友握手,然后示意他们两个人也相互握手互表祝贺。

教师马上抛出问题:刚才老师和** 小朋友握手了,和** 小朋友握手了,这两位小朋友也相互握手了。我们3个人都跟另外2个人握手了,我们一共握了几次? 生:3次!

师:小眼睛真亮!那么你们猜猜看,如果4个人握手,每2个人都握一次手,一共要几次? 有几个学生马上就说:3个人3次,4个人当然是4次!

教师板书:哦,你们认为是4次!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所以老师先在4的边上打一个?

想不想知道到底要几次?4人小组试试吧!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只有3个人的小组。全班交流,一组小朋友说是8次,其余都是6次!

师:刚才大部分小组认为是6次,有一组小朋友认为是8次,我们请他们把他们的8次握给大家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好方法握出来8次!

请8次的小朋友上台演示!结果其中的一个小组成员自己先发现了有重复握手的现象。

因此,换另外一组6次的小朋友上台演示。请学生把握手的方法用一副画表示出来。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得出这幅图。

课后反思: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里数学广角的内容,主要是排列与组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选取了生活中几个常见的情景作为切入口,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达到目标要求。总结试教时的体验,谈一下上完本课的一些体会与反思。

1、巧设景点,使环节有效衔接

吸取试教时没有将各个环节有效串联的教训,我尝试用时尚街、数字园、照相馆、欢乐谷4个景点的方式引入,将数学广角作为一个游乐园处理。这些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在实际教学时使得各个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学生兴趣浓厚。比如,到时尚街时,我就说老师在那里挑选了几件衣服和下装,你能帮我搭配一下吗?把学生的关注点自然地转到了衣服搭配中;照相馆一环,提到我们旅游时常常喜欢留个影,小动物到了数学广角也想留个影,你们能帮助它们多排几个队伍造型吗?也是非常轻松自然地就引到了动物排列的问题上。

2、摘星行动,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学习的需求还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学习,更多的是为了里得到老师、家长等成年人的赞扬肯定或者其他外在的奖励。因此,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摘星行动。一开始上课,就把一排彩色的星星贴在黑板显眼处,告诉小朋友们,表现出色的小朋友都可以得到一颗漂亮的彩色小星。为了得到这颗漂亮的小星星,每位小朋友上课时都在和自己暗暗较劲,努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可以多采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重视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七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篇2

一、构思45分钟的教与学

我的课堂过去是以教师传授为主, 基本上被称为“满堂灌”, 学生没有思考空间, 没有交流讨论的平台.面对当今的学生, 我转变教学模式: (一) 学生预习、讨论交流; (二) 教师对重点、难点的点拨和讲解; (三) 课堂练习, 巩固所教的内容; (四) 内容归纳小结, 把握好课堂中教与学.

二、尽量以实例为模式引入学习内容, 吸引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七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 学习能力还不够强.通过小学四则运算的学习, 头脑中已形成相关计算规律, 知道数都是指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等具体的数, 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小学的思维定式去认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在七年级数学中已经扩大到有理数, 出现了负数, 负数的引入, 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每当教师按课本的程序安排, 讲完这段教材之后, 客观地说, 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可以承认它的存在性, 但尚难深刻领会, 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突破认识障碍, 我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输赢球的例子:在七年级组班级篮球的某一场比赛中, 本班上半场赢5分球, 下半场赢3分球, 结果全场赢8分球;而另一场比赛中, 我班遇到强队, 上半场还能赢球4分, 而下半场输球6分, 结果全场输球2分.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和正、负数挂起钩来.我巡视一遍, 再补充, 把赢球记作“+”, 输球记作“–”.这两场球怎么表示?多数同学很快就写出 (1) (+5) + (+3) =+8, (2) (+4) + (-6) =–2, 紧接着, 我要求学生举出能与正、负数联系的贴近例子在诸多例子中确有许多精彩者.学生的表现欲得到充分地发挥, 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善于理解学生、贴近学生、鼓励学生

居于该班级学生, 他们思维能力慢, 只有允许他们有更多思考的空间、练习空间, 多做多练一些基础题.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 只要重在参与学习数学, 把“教育权威”变成“朋友同学”, 使学生看到亲切的笑脸, 时常听到“你真行”“你做得真棒”“开始有进步了”“只要你参与学习数学,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评价语句,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学习环境中, 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 常常看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 勇于创新、善于探究.

四、端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从七年级新生开始, 就应重视纠正他们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学生是以模仿为主的学习, 使众多学生误把数学课本当做练习集.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正确思想, 并注意总结如何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1)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预习中发现本节课内容中难懂之处, 带着问题上课才会更有动力, 注意力才会更集中当然, 在数学课本中也有内容较浅的章节, 在预习中没有发现问题时就要听老师在讲课时与书中的不同之处或者老师所补充的课外知识. (2) 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当天知识, 养成复习的习惯.数学中有些定理、定义、概念的应用对于部分同学而言仅凭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是不能及时掌握的, 需要一个反复操练和应用的过程, 所以自己在课后要学会经常总结归纳学过知识, 达到“温故知新”.

五、创造机会, 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活动

要尊重学生的意愿, 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参与实践, 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认识结合起来.

在数学教材中, 有很多课堂实践活动.例如, 教学中“两点能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画三视图”“制作轴对称图形”等.让学生自己动手, 亲自参与、操作、讨论、交流、回想生活中常见到的实例.这些活动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能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兴趣, 能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和理解.在动手实践中, 能把书上的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 能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 能手脑并用, 用实际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能形成技能, 发展能力.“三人同行, 必有我师”.同学间相互交流实践结果, 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能达到动脑、动口、动手、激发思维、活跃气氛、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六、展示多媒体教学

教学中要妥善借助于多媒体教学, 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直观性、趣味性.例如,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 (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长方形、球等) , 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七、教学中的困惑

七年级数学优秀生培养初探 篇3

对于从小学升入七年级的学生,老师的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了问题学生身上,如上课捣乱、不配合老师、作业不认真做或不交的学生等,而对于优秀生,除了表扬,把他们树立为榜样外,对他们的培养、关注都少了些,更不用说有什么计划或措施了。很多时候,绞尽脑汁去改正学生的缺点、不如用心去发现并张扬他们的优势,然后循序渐进地去培养。为此,在学生升入七年级这一学年,我探索并研究了七年级数学优秀生的培养问题,点滴收获,丝丝甘甜,总结如下:

一、培养好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一位教育专家写过一本书——《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还有学校也经常举行一些如中学生行为习惯规范的培养等。可以说,哪位教师抓好了习惯的培养,他就抓住了教育的成功。似乎只与班主任有关的习惯培养,也必须纳入我们数学教师培养优秀生的计划之中。虽然好习惯的培养很艰难,但只要耐心、讲方法、有监督,远程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七年级,我主要有计划地培养了学生下面的习惯。

1、写预习留言、总结感言的习惯

从初中学生认识规律看,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必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但教学中我发现,听课和作业有老师的“监控”,绝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但预习和复习二环节,却是极少学生做的好,为了发挥预习和复习的功效,我决定指导学生写预习留言和复习感言,主要抓住要点、重点和疑难点写,言简意赅,占时5分钟左右,如一个学生这样写预习留言:“今天我预习了绝对值,认识了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求具体数值如5的绝对值,但对于含有字母的数的绝对值,还极其迷惑,希望绝对值能成为我的朋友。”总结感言为:“哈,原来绝对值并不难,只要掌握它的几何意义(几何意义内容)和代数意义(代数意义内容),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绝对值快成为我的朋友了。”尽管占时不多,起初学生也不乐意写,但经过课堂提问、读优秀总结,再加上每天检查批阅,坚持了21天,又让学生写这样做的好处,他们已经品尝到了甜头,也认识到了基础核心知识的重要性。后来几天不检查,学生也照写不误了。

2、听课的习惯

别看学生已有六年甚至更多的听课经历,但还真不能说他们会听课。华罗庚说过:“跟老师学习就有这样一个好处,老师可以指导我们减少失败的机会,更快吸收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又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严济慈说:“听课,这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会听课,也是有方法技巧,需要培养的。首先要培养学生眼睛要跟着老师转,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通过学生听课时的眼睛,是熠熠发光、还是迷惑不解、是心不在焉还是专心致志,会适时调整授课方式,另外,学生只要眼睛和老师交流,就会有心灵的沟通,就会有相互的鼓励和关心,因此会听课眼要首到;其次培养学生积极发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刚开始发言时可以积累量化分,可以兑换奖品等,督促学生被动动脑,当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带来的乐趣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发言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动手练习的习惯,听会讲会不一定写对,数学课堂练习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乐于练习,需要老师设计一些环节,如比赛、演板、加分等,当学习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时,他们便会乐此不疲,所以,我们老师只需要用心设计、用心点燃学生进取的火焰,学生的精力便会被纳入正当的轨道。

3、作业的习惯

学生升入初中,科目增多,作业量加大,再加上小学没养成好习惯,学生一时会手忙脚乱、疲惫不堪又效果不佳的。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华罗庚说过:“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績来。”因此必须反复督促学生不拖拉、立即行动,课间、课前、中午等零碎时间都鼓励学生用上写作业或预习复习,做到“课堂时间不放松、自习时间不放纵、零碎时间不放弃。”

4、订正错题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积累错题、做错题会使学生进步快,但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不如写作业那么积极,让他们积累错题,难度更大些,我仍从培养习惯和脑力劳动带来的成功感入手,为纠错行为开辟道路,首先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名数学尖子生检查其他同学的纠错并会讲解,其次让学生一日积累一道错题,老师要检查并评价,最后,每周有一个错题小测验,这件事既然做了,就要让学生体会到收获和快乐。当然,任何习惯的培养,都要至少坚持21天的督促、检查和评价,老师都要有计划、有措施的进行,习惯的培养,功在前21天,利在终身。

二、典型母题日日练、反复练

数学中有些典型的“母题”,只要把这些题练好,掌握住,学生便可以达到举一反三、游刃有余的地步,我和备课组老师就把七年级这些典型题收集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循环练习,每天一、二道,先练再考,有时候考练结合,有时让学生设计题目,小组间交换考试或练习,夯实了基础,也突破了疑难点,为优秀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秀生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

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杰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大多是由问题家庭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有些孩子的不优秀,并不是他没有优秀的潜质,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将无济于事,因此,培训家长,也是我的工作职责之一,每次的家长会,我都会精心准备,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分享到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我们要学习,也要督促家长学习。

四、禁止电子游戏和网络小说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电子游戏和网络小说这些让学生痴迷的娱乐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百害无一益,对数学优秀生的培养更是有很大的阻碍性。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用的事情上,如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会时常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名著、人物传记、历史、百科全书、励志文学等,这看似与数学学习无直接关系,实则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爱读书的孩子后劲足呀。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4

主持人:谢乾锋

人 员:数学组教师 时间:12月16日 本学期数学组各成员发扬了互相帮忙,通力合作的精神,加强集体备课,组织“一人一课一议”及“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组织加强班等课外训练辅导,较好地按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从考试反馈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

1、学生对所学知识未能完全的了解,考试时出现知识盲点;

2、对要求掌握的数学思想不能很好的理解;

3、运算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去括号时的符号问题,乘法分配律的漏乘现象严重,运算法则不够熟练。

4、数学思想、识图能力有待加强;

5、答题的规范性需要加强。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

(1)立足教材,钻研教学大纲的要求;试卷中较多题目是根据课本的题目改编而来,从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课本的题目掌握不理想,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书本的重视不够,过多地追求课外题目的训练,但忽略学生实实在在地理解课本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课堂上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多机会给学生展示,表演,讲题,把思路和方法讲出来,使学生更清淅地理解题目,提升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多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加强例题示范教学,培养学生解题书写表达。

(4)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渗透,少一些知识的生搬硬套。(5)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系统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纵向、横向知识链,从知识的联系和整体上把握基础知识。

(6)针对学生的两极分化,加强课外作业布置的针对性。让每个学生课外有适合的作业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提高课外学习的效率,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正确看待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克服两极分化。数学课堂上多考虑、关照中下生,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得进,肯用手。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5

本学期我所教的两个班数学推行“导学案”教学,通过实施我相信追求课堂的有效性并不是神话,只要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多多地加以反思和改进,那么我的目标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认为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下尝试:

1、创设情境,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课堂创设多元化的情感空间,才会使能力的形成融汇于统一的整体布局中,才会使学生在充满情感、美感、和想象情境中不断体验,从而发现学习的乐趣。

2、围绕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做学问。在问题设计上尽量与学生日常经验相联系,力求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以便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过程的体验。

3、围绕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交流。让学生们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与感悟过程的课堂,孩子们的主动参与使课堂变得生动,充满生机。

4、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创造。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他们充分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和氛围,还要尽量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猜测、操作、试验、调查、信息搜集与、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5、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巩固知识,学生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巩固练习的不同。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作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分类。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

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篇6

对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问题,设计还很好的,用学生去小卖部买东西为例,让生体会到数学在你的周围。

对于探究新知环节,有前面的问题自然过渡到新课上了。其整式加减本质就是合并同类项。

通过实践,在对教材的整合中,削去枝叶,使学生轻装上战,突出了重点,加强了练习,让学生在主干知识的循环学习中不断充实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能力。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感觉最深的就是老师要用心的去设计教学,让学生多一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以后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努力,把课备好,多备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在欢乐中学习的乐园。

感到有些不足之处:

1.因为在新课引入时占用了不少时间,虽然学生可以对同类项的合并有了深刻的理解,但由于时间分配不是十分合理,使后面的内容先化简再求值部分练习不够到位,对于合并同类项并求值的内容没有进一步的练习,使学生有些问题还需要在下一节课进一步的加强。

七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篇7

最近到一所农村中学听课, 其中听的一节课是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七年级Unit 6 Topic 1 Is there a computer in your study?Section B。该教师对这节课的单词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1) 学生齐读单词两遍;

(2) 教师带读一遍;

(3) 教师解释单词、词组的意思:

talk about sth与talk with/to sb的区别;

near与next to的区别;

key钥匙/答案……

这是该教师的整个单词教学流程, 从该教师的单词教学流程我们可以看出该教师侧重讲解词的区别, 而拼读音标、字母组合的读音却被忽略了。恰恰是这样的忽略, 导致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发音不准, 甚至是拼读困难, 影响了农村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整体教学水平。这一问题在目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还较为普遍的存在, 制约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值得我们重视。笔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和调查研究, 对此问题做相关的分析, 以期对农村薄弱校的英语语音教学能有所裨益。

1 初中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近几年来学生两级分化提前出现, 而且处于落后水平的学生越来越多。实际上, 学生学英语最大的困难是单词拼写困难, 记不住, 遗忘率高。由于缺乏必要的语音意识训练, 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存在音对应的联系, 更没有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 具体表现在许多学生在单词拼读中发音不准确, 甚至读不懂音标, 不会根据读音规则拼读单词, 也不会根据音标拼读单词。许多学生存在分不清“开音节”、“闭音节”和“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的问题, 不会给单词划音节, 看着音标读不出单词或读不准单词, 尤其不能正确拼读多音节的单词。老师在课堂上领读过的单词随着单词量的增加一转眼就忘记了, 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观其形, 知其音, 听其音, 知其形。”在英语单词的学习中完全靠死记硬背, 考试中常发现拼写错误, 如把first写成frist, (R音节没掌握) 把play写成pray (辅音连缀没过关) 。

2 问题的根源

我县初中部英语教材使用的是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该套教材的编写思路以交际功能为主线, 把国际音标分散放在Unit1至Unit 4里, 部分教师为赶进度, 弱化了语音的教学。还有部分教师对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对学生没有进行必要、足够、系统的语音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出现生词, 教师就领读, “Read after me”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课堂用语。因而造成学生的语音不是越来越好, 而是越来越差。另外,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也减少了语音教学的力度。近几年来, 无论是市里的统考还是中考, 都没有直接考查相关的语音试题。部分老师认为, 考什么, 就教什么。正是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 学校教师不重视语音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没能得到相应的指导, 导致阴郁教学成为中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甚至是整体教学质量。

3 语音教学的作用

《英语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提出了语言知识的五级目标, 该目标描述中的语音5为“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如果把英语比作一座高楼大厦, 那么语音就相当于这座大厦的地基。语音集中教学不仅为学生打开了英语学习进程中沉重的第一道大门, 还为他们以后记忆单词、发展口语、提高听力都有极大帮助。只有通过语音教学, 学生才能掌握以下几项重要的英语学习技能: (1) 听音、辨音和模仿; (2) 把单词的音、形、联系起来; (3) 按照读音规则把字母及字母组合与读音建立起联系; (4) 迅速拼读音标。

由此可见, 英语语音学习在中学英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英语语音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学生英语发音不标准, 不但会影响其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会对学生的英语听力带来不利影响, 会造成学生的误读误认。

4 加强农村中学语音教学, 为学好英语打下牢固的基础

针对我县仁爱英语教材音标较分散的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实际, 笔者认为要做好农村中学的语音教学, 应当重点做好的是整合教材, 集中音标及读音规则教学, 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巩固和重复。可采用的策略是:相对集中、分散巩固;先易后难, 难点分散;字母、音标、单词“三结合”。笔者认为具体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先集中后分散, 字母、音标教学同时进行

为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国际音标, 我们把26个英语字母、48个国际音标放在一起集中、强化教学。利用2-3周左右的时间先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 是学生在学校一开始便化被动为主动。教学的重点应当是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明白三者各自在单词拼读中的作用, 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 让学生初步掌握音标的发音和单词的拼读规则。

由于小学阶段开了英语课, 学生对字母很熟悉, 会读会写, 字母不再是教学的难点。而音标才是学生掌握的难点。我们一般是按一课时6个字母, 6个音标 (元音和辅音交叉) 的进度。先易后难, 集中教学。以第一课时为例, 教学目标是掌握字母a—f, 掌握音标/i:, i, e, , p, b/。具体的做法是:在学生能拼读单个音标后, 然后再领着学生做拼读练习。如/b i://i:b/……由于拼读的单词都是单音节词, 学生拼读起来相对容易。这样, 他们对音标很快熟悉起来, 同时也很快掌握了怎样拼读。大约在12课时之后, 学生能独立正确地拼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单词。这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认真练习单词拼读。

在完成26个英语字母、48个国际音标和基本拼读规则的集中教学后,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应当注重对学生拼读能力的考察、矫正和指导, 不断巩固语音教学成果, 把语音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从而保证语音教学的效果。

4.2 强化单词的拼读和发音规则, 达到“观其形, 知其音, 听其音, 知其形”的能力

学会音标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单词的拼读和发音规则, 如:开音节、闭音节、字母组合、R音节, 成音节等等。在开音节中五个元音字母发它们自己的本身字母音, 如:name、bike、time、those、go、do、stay等等;而在闭音节中发它们的短音, 如:big、pig、dog、box、but等等。这些单词都是规则的。在学生掌握了某样读音规则后, 如掌握了开音节词take的发音后, 出示cake, lake, make, snake等词给学生巩固拼读, 并要求学生从课后单词表中归纳这种发音规则的单词。从而达到“观其形, 知其音, 听其音, 知其形”的能力。降低学生学习英语, 记忆单词的难度。虽然一开始, 学生不一定都能掌握好这种方法,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训练, 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4.3 语音教学要贯穿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语音教学要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从入学阶段开始, 教师就应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经常向学生发出一些简练而准确的指令, 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巩固中了解、掌握语音信息。单词重音、连读、不完全爆破、语调等语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句子就不断反复重复。通过学唱英语歌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能够帮助学生练习重音、节奏、语调等朗读技巧。总之, 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关键。中学英语入门教学主要是语音教学, 然而, 语音教学绝不限于入门阶段, 而是要贯穿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5 结语

语音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对于农村薄弱中学来说, 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水平, 进而影响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在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当结合仁爱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实际, 在语音教学中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 把字母和音标的教学同时进行, 并强化发音规则和拼读规则的教学, 把语音教学融入到日常的英语教学实践, 切实提高中学英语语音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七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英语口语、七年级、教学、农村

【中国分类号】G633.41

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要进一步学好英语存在诸多困难: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往往会体会到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放弃。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七年级时因为是新学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非常高,对英语他们其实是很感兴趣的,也很愿意学好英语。那为什么到后来一说到英语学生就头痛呢?因为学生对语言的第一恐惧,那就是——口语关。词的读音都存在问题,更别谈单词的记忆;或者学生在拼读、记忆之后,感觉单词太多,存在畏难情绪,不去及时巩固记忆。读不标准,听力就是更大的难关。长期下去,随着年级越高,遗漏的单词就越多,就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积重难返,最终导致学生消极等待甚至彻底放弃。

农村学生在假期缺乏必要的辅导和监管。农村学生,很大部分是属于留守儿童。许多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在家的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就使得学生缺失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环节。因此,许多农村学生在周末和假期处于英语学习的“真空期”,他们得不到必要的英語学习辅导和监督。每学期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需要不断练习培养语感,经过假期之后,学生回到学校时又忘记得一干二净,相当于又回到起点。

正因为存在以上因素,致使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才难上加难。为此,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单靠讲解和机械操练记忆单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唤起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

对农村学生来说最大的鼓励和鞭策莫过于相信学生,老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和信任。搞好农村学生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当学生有了英语学习的自信,教师再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靠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斗志。只有前期的思想疏通工作到位后,教师才能再施以适当的教法开展高效英语教学。

抓好语音教学,为学生词汇学习打好基础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最大问题是不敢张嘴,不敢张嘴的原因是恐怕自己读的英语难听,别人会笑话他。所以语音教学对农村学生来说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老师一定要在语音教学上下大工夫,让学生彻底会读48个音标,同时在教授单词时一定要让学生读熟、读对。在农村,由于学生的发音易受到方言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持纯正的发音,学生就一定要与方言作斗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利用与课本配套的录音、多媒体等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朗读示范,并让学生多听多看,通过声情并茂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充分感受标准的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句子重音与节奏等,使学生在对话、正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建立声音图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生成语感。

(1)采用音标拼读法,进行字母、音标同步教学,如A[ei]、B[bi:]等,让学生了解字母、音素、音标的概念及其联系。教完字母,音标也就教了一半了。在学生准确掌握字母的音﹑形后,再集中教学余下的部分音标。在学生初步掌握音标后,便可以将音标拼读法与直接拼读法结合起来,进行单词及其拼读规则的同步教学,这样既能让学生分散巩固音标,又能让他们轻松掌握拼读规则,建立起音、形之间的联系及单词的拼读意识,使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2)呈现新单词时,不能忽视拼读指导。对初中学生来说,不管用什么方法呈现新单词,对一些拼法特别的单词,我们最好用彩色粉笔标注,引起学生注意,力求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词形相似或读音相近的词,要让学生细读其音、区别其形;对一些读音相同但拼法不同的单词,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之处。

2、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纯正英语

在学生初学英语时,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语音训练,为发展拼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单词学习和记忆是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尤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少,很少或几乎没有英语语境,故而英语学习尤其是单词教学就更容易流于形式而难收成效。所以作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多加学习,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农村中学现有教学资源和有限的条件,为学生英语学习开拓更大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堂提问时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采取抢答、必答、求答等形式让学生发言,特别是给弱势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记者采访、导游介绍等课堂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看、写、读、听、背多管齐下和眼、手、口、舌、脑的综合运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机械操练中走出来,让他们在一切语言交际中有意识地感受语感,把握语感。把握了语感,则学习的悟性就会高,由此对英语知识的认识就会深刻些,进而能开发自己学习英语的潜能。

五分钟会话。每堂安排五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会话。让学生自由用英语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或进行对课文内容的适当增减。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两者问答形式作简要的复述。在开展会话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发他们的思维,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既复习旧知识,又激发学生的脑思维。我特别注意,轮到中差生时,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并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口语的能力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词典。指导学生使用词典,首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运用的词典。其次,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查阅词典的技巧,如查有前缀或后缀的单词时,应查其词根;查有词尾变化的单词 时,应查其原形;等等。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试着拼读。词典议案都附有音标,让学生试着自己拼读,除增加自信外,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会猜测词义。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养成猜测词义的习惯,不要过分依赖词典。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128

[2]黄中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两大策略[J].教育导刊,2004,(19).

[3]刘倩.《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 肖岚.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5] 杨玉林等,《英语教育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 . 186 .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篇9

2.本课时在课前一定要提醒学生带齐三角板和直尺,否则无法作图.

3.本课时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因为作平行线是目前第一册内容中最难的作图,主要是学生的两手都要拿几何工具,并要求左右手紧密配合.对于一些协调性不强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要将工具的拿法讲清楚.

4.作业中出现了作出梯形和三角形的中位线的题目,目的是将典型图形及早让学生见到,只要求观察出结论,而不要求去证明.

七年级数学《实数》教学反思 篇10

第一课时主要是实数的概念,我采用自学的方式,自学提纲如下:

1、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_______或_______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理数。

3、无理数有多少个?

4、________和_______统称为实数。

5、实数按定义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实数按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_______来表示。

每个无理数也都可以用有些表示_______,_______来表示。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_______,有些表示_______。

7、实数与_______是一一对应的。

一我的理解

翻到“实数”这一节内容时,浏览了一下,觉得内容比较多,一节课上很紧,把教材梳理一下,还是觉得分两课时上好些。第一课时实数概念,第二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

二我的困惑

教科书上在数轴上表示了三个无理数,但是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1,求对角线长,涉及到了勾股定理学生还没有学到,只能告诉他们结果。

(三)我的反思

1、对于一种新的概念(或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他们不一定会按照我们的方式去思考,这就往往容易会出现与我们预计结果相差很远,甚至相背离的情况。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自己十分清楚概念,思维过程,不要出现学生答不出来,你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或被学生反过来把你问住的情况。

2、注意教学的规范性。像1.010010001…(两个1之间多个0)是无理数,括号里的内容不能省略。

3、教学时应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知识是一体的,在回顾时注重知识点本身,更要关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因为它们是相通的。

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 篇11

那么,面对新教材应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情感引领,激发教材的趣味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新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七年级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就要不惜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诸如:“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对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之类的问题,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这一章节时,让学生俩俩一组互相制作,同学们积极的认真画、剪、叠,又互相验证:画的时候要注意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再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要在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方面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

二、保持课堂活跃,共创教学的生动性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因此,它以丰富的内容提供了教学中诱发学生情趣和动机的酵母。新教材还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特点,要求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语),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此,我的具体做法是: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兴趣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學“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和学科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教”的效果。

三、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习的高效性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宗旨是让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从兴趣教学入手,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第十章“统计调查”时,可出示阅读题: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那些调查对象用全面调查,哪些用抽样调查?让学生体会统计调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

(2)注重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教师在设计讨论题时,必须以观察、操作、调查等实践活动为依据,既要明确具体,又要抓住重点,言简意赅,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几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因此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对七年级数学教学的一点看法 篇12

关键词:情景教学,教学艺术,情感教学,故事教学

很多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时, 由于换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对各个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很多同学的兴趣不能持久。如何培养并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我们对教材的使用好坏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 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只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就能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 对课改后的新教材, 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我的教学实践, 可以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起始阶段的教学要下足工夫

作为新生刚拿到数学课本, 对新的内容都会产生一种新奇感与求知欲, 想学好数学的心情也较为迫切。因此, 教师要多花时间, 狠下工夫, 让学生在七年级的起始阶段对数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和新教材教法中要求的目标也是吻合的:七年级数学是初中起始阶段的教学, 侧重消除学生对数学害怕的心理, 主要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 使其像向往着教师, 向往着数学这一学科。

二、加强和改革情景教学,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模拟生活中的数学情景是重要的数学研究方法, 只有重视情景教学, 才能使数学教学获得成功, 学生只有通过生活实际应用数学知识,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多媒体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 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学模式, 强化了师生的双边活动,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 在学习多彩的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过程, 让学生在图形的转换过程中掌握这一知识。多媒体中声音、动画等的多方面刺激及丰富多彩的直观形式, 引起了学生感知的兴趣,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 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教师讲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 教师富有幽默感的语言, 丰富的情感教学,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课前, 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 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 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 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 更能赢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从而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即产生所谓的“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学语言生动风趣, 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 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丰富的情感, 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 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好的教师, 走进课堂应当满脸笑容, 说出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对学生饱含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充满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 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可以有效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学除了要进行认知性学习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情感交流, 两者的有机结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 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 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 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四、讲述有趣的数学现象、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 但表达的方式是多样的。初中数学的教学对象主要三十四五岁的学生, 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 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 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 可以介绍些数学历史上的趣闻, 数学家的逸事等, 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在讲授“方程”时, 介绍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丢番图的碑文故事, 在他的墓碑上可以得知他终年是84岁。丢番图的墓碑是这样的:丢番图长眠于此, 倘若你懂得碑文的奥秘, 它会告诉你丢番图的寿命。诸神赐予他的生命的1/6是童年, 再过了生命的1/12, 他长出了胡须, 其后丢番图结了婚, 不过还不曾有孩子, 这样又度过了一生的1/7, 再过5年, 他获得了头生子, 然而他的爱子竟然早逝, 只活了丢番图寿命的一半, 丧子以后, 他在数学研究中寻求慰藉, 又度过了4年, 终于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介绍数学史的发展、数学家的情况, 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五、要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希望获得别人承认和首肯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 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 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影响积极性。其实, 中学生感到学数学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 相比之下,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 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 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 在课堂提问时, 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对于学困生应提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 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每章上完后, 要认真的进行章节复习, 精心设计单元测试题, 对于有难度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适当的暗示与启发, 使他们在复习时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测试时取得一定的成绩, 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篇13

小山中学 柴新秀

作为一名学从教数学多年的教师,不断摸索和学习中开展教学工作是我的工作本色。对于本学期的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我有所收获,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1、对教材内容的反思

教材是如此安排,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遵循教材的编排原则,先易后难的教授学生。提到教授学生,目标新课标要求不是教学生知识,而应该说成教学生方法,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教师应该总体了解整个初中数学中所学习的内容有哪些,以便有针对性地教学。

2、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放在首位,学生是主体,教会他们方法才是重要的。以画图为例,尺规作图法,不是教他们如画角平分线,而是教会他们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学会了这种方法,无论是画角平分线,还是画中线,高线,或者找中点等等,提示他们用尺规作图法,学生便知道怎么做了。再如等式的性质,只要教会他们用等式的性质的方法,在解方程时他们就觉得简单了,就算是解不等式时遇到移项,提示一下,他们也能够想到借用等式的性质。

3、对教学对象的反思

在教学时,必须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在学知识中提高能力。

4、对教学反馈意见的反思

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衡量学生的能力。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体会:(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刺激学生的好奇心。(2)问题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设计一些既能让学生动手触摸、又能动脑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中,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

教学工作反思(七年级数学) 篇14

刘立

2009年10月28日

十月份教学工作已经经束,回顾这一个月来的数学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尽量要做到: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七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篇15

我的《人生难免有挫折》教学设计, 是广东版思想品德七年级 (下册) 第六单元当中的一节, 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挫折是人生中的正常现象, 明确挫折会因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后果和影响, 让学生学会思考并能在挫折面前做出正确选择, 做一个敢于接受和直面挫折的人。

对于我来说在这堂课中教学收获很大, 从整体看教学设计是比较完整的, 将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亮也对本堂课作了这样的评价:“从教学的整体设计来看, 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注重了能力培养和知识支撑的有机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凸显。”

在导入新课时我利用了兴趣导入法, 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准备了一把剪刀和一个小盆景, 利用盆景和剪刀让学生产生悬念, 同时也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当我把小盆景拿出来的时候, 我发现学生眼前一亮, 非常好奇, 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下我用剪刀把小盆景中的小花枝叶剪掉。随着导入新课, 学生也跟随着老师的提问进入思考状态, “剪掉枝叶小花会怎么样呢?”学生开始争先恐后的举手, “会死去, 会更加茁壮成长, 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等等, 一系列答案从学生口中答出。尤其是当我提问:“如果把小花的生长过程看成是你们的成长过程, 你会把这把剪刀比喻成成长过程中的什么?”时, “阻碍、挫折、磨难”等词语被学生迅速说出来, 反应强烈。在导入新课的设计上, 我抓住了七年级学生的好奇、活泼、思维活跃等特点大胆尝试, 努力创新, 在问题的设置上也凸显两难性, 如:“剪掉枝叶, 小花会怎么样?”这种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多方面思考, 不局限于一个思路, 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使课堂更加鲜活生动。

在感悟挫折这个环节, 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利用辩论这种形式, 设计“挫折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命题, 主要是考虑是对学生的启发性和活动性。如果用传统的正反例子也可以达到让学生明确挫折会因不同人的不同态度产生不同影响, 但是这样就会显得很死板, 课堂不活跃, 也达不到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个问题的效果。利用正反双方的激烈争论, 将课堂交给学生, 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在辩论开始前学生被分为两个大组, 根据自己一方的命题采取分四人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讨论的形式。当辩论开始时, 先由正方学生阐述观点, 然后反方学生阐述, 最后进入学生自由辩论。学生发言积极, 反应强烈, 在辩论中学生自主探讨挫折对我们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生自己举例自己论证, 从自己、名人身上找例子或从生活中的事例中谈感悟, 正反双方时而侃侃而谈, 时而争锋相对,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学习知识, 体会, 感悟挫折, 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更使学生的思维, 反应, 合作以及收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这是本堂课设计的一大亮点。

在本堂课的升华知识点部分, 我利用了感动宜宾16岁少年王万楹的故事, 将视频分为2段, 首先让学生了解王万楹的基本情况, 三岁残疾, 九岁丧父, 母亲重病, 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来源, 在最困难的时候家中没有一粒米, 一滴油, 通过第一段视频学生能够很直观地看到王万楹经历的挫折, 同时思考:“如果你是王万楹, 你遇到这些挫折的第一反应时什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想我会大哭一场, 我会告诉自己坚强”等等。有了视频的铺垫, 学生的回答很有真情实感, 也为后面的在挫折面前应树立怎样的态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第二段视频中, 看到了王万楹为了家里的生活自己学二胡并到街头卖艺, 利用卖艺挣来的钱给母亲买药让自己和母亲过得轻松一点。在学校王万楹没有让老师, 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 他用自己的乐观与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看了视频, 王万楹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同学们, 你从王万楹身上学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心中豁然开朗, 贝多芬说过这样一句话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其实能不能战胜挫折关键在我们的心态, 只有在挫折面前积极应对, 冷静思考, 勇敢地直面挫折的人才能走出困境, 走向成功。在这个环节, 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线, 用新的课程理念来指导教学, 注意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 利用16岁宜宾少年王万楹的挫折故事为线索, 让学生体会, 感悟, 从内心中真正认识到面对挫折应选择坚强, 选择笑对人生并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学会勇敢的直面挫折, 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每一堂思想品德课都是对教师的一次挑战, 它考验着我们能否真正的将德育工作进入到课堂, 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用心去领略生活中的真善美, 真正地发挥学生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希望通过自己对课堂的一次次反思, 让思想品德课名副其实的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让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中愉快的学习和成长的同时也见证思想品德课与我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之我见 篇16

一、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从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自由形式的讨论,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求新、求活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新教材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当然,在教学中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

三、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兴趣教学入手,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学生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問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 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四、开辟课外业余小组活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 篇17

1.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讨论、完善实验计划直至最后完成实验、得出结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督促的作用,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是由过去的“台前”走到现在的“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观众变为实际参与者。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技能,还关注起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在教师宏观调控下,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反思 篇18

付剑波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练习也做了不少,可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个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出现上述情况涉及诸多方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例题继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面,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为怪了。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 “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上一篇:国有林场森林经营规划下一篇:公共知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