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2024-05-04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精选10篇)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篇1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一、二轮复习的依据

1.一轮复习的情况2.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3.考试大纲的要求4.学生学情二、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轮复习的时间一般是三、四两个月,总课时大约为50节左右。

三、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四、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包括: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内环境与稳态、水盐平衡及调节、血糖平衡及调节、人的体温调节、免疫。

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可以给学生补充教参中的部分内容(如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设计等)、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转台、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问题。体液调节中补充内分泌系统的基础知识、整理高中课本上提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孕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

在复习免疫时要归纳总结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专题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包括: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

本专题应补充初中生物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双受精现象;还可分出种子的萌发和形成专题、胚胎干细胞专题。

专题五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包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结构和表达、基因工程简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现代进化理论。

本专题也是高考重点之一,可分出遗传物质基础专题、遗传规律专题、变异专题、育种专题、进化专题:遗传物质基础专题适当阅读新教材、新课标的有关内容,如苏教版人教版高中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作适当拓展,如人教版高中新教材中遗传密码的破译等。遗传规律专题要选择经典进行训练,教会学生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分析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别,概率计算等。育种专题要把三本书中所涉及的所有育种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比较,通过实例的典型例题进行复习。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

包括:生物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生物圈。

本专题是高考常考点,对一些重要知识点要深化,可以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展开,理清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还要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态因素、种群、群落等知识。

专题七微生物及发酵工程

包括:微生物的类群、营养、代谢、生长、发酵工程简介。

如微生物专题中可分出培养基专题:包括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无土栽培培养液、病毒培养基,将九类培养基进行整理、归类、比较,找出九类培养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微生物生长曲线要与种群增长的J型、S型曲线相联系。

专题八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根据05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属于高考范围的生物学实验有18个,其中研究性课题3个、实习1个。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实验逐一复习,明确实验、实习、研究性课题的基本要求,如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方法步骤等,特别是实验目的、原理要引起重视。

从近几年的高考卷分析,实验考核既有书本实验、又有实验知识迁移的实验。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求学生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因此,在二轮复习阶段,要以实验带复习。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卷分析,研究性学习越来越重视,2006年可能进一步加强,通过考改支持并促进新课程的改革。

五、二轮复习复习建议

1.进一步夯实基础:

强调双基,强调基础,进一步坚持以本为本,在《考试说明》的范围内组织复习,面向基础题,面向中档题,面向高考题中的前110分;应静下心来梳理课本,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对生物学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要读背默,对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应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这样遇到具体的实验题型才能临阵不乱。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1)以本为本:

①读:首先是泛读即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高考大纲》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

②背: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方法等要背熟。

③默: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以确保准确无误,由此学会用生物学语言答题。

(2)形成网络:二轮复习应把三本书中的生物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归类、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应用脑图法、分支法形成自己知识网络图。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

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Tp、NADpH、酶、细胞膜、光合作用的过程、C3C4植物、细胞质遗传、DNA复制、转录、mRNA、生产者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具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

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3)突出主干:从近几年高考卷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微生物是必考点,化合物、生殖发育、进化、免疫、人与生物圈是常考点,二轮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突出重点。

2.提高能力

05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生物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层次:1.表达能力———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2.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3.分析综合能力———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4.探索和设计实验方案能力———用恰当方法探索和验证生物学事实;5.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以上五种能力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逐级加强的。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要把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在生物学科的第二轮复习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思维能力。

(1)解题能力训练:主要是进行各种题型训练,主要有:单选题、多选题、非选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计算题、实验题的训练等。

①图表题:包括图象题、图解题、表格题及综合题。图像题要能识别各部分名称,并联想其结构和功能;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每一个过程;表格题要看清横格和纵格的含义,把握数据规律。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②曲线题

曲线的一般解法:看清横轴和纵轴的含义,把握曲线变化规律,特别是变化点如上升、下降的点要弄清原因;几条曲线在一个坐标中,要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实验题训练:从近三年江苏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不但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

④应用题训练: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温室栽培蔬菜如何提高产量、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神舟六号飞船上涉及的太空育种、植物生长;癌症、艾滋病、禽流感等问题。联系生产生活,关注热点,并能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2)思维能力训练:主要是进行变式题训练和一题多解训练。

①加强变式题训练:

(样干题)从渗透作用角度分析,糖尿病人的尿量较常人()

A多B少C一样D无法确定

答案:A。

(变式题)(多选)下列情况中,可使尿量增加的是()

A.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时

B.代谢抑制物根皮苷使肾小管细胞对葡萄糖重吸收发生障碍时

C.盐丢失过多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

D.使用甘露醇(一种肾小球能够滤出而不能重吸收的药物)由静脉注入血液

答案:BCD。

②一题多解的训练:

例题:一对夫妇的子代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a,不患遗传病甲的概率是b;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c,不患遗传病乙的概率是d。那么下列表示这对夫妇生出只患甲、乙两种病之一的概率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ad+bcB、1-ac-bdC、a+c-2acD、b+d-2bd

解法1:先做出图1来验证A表达式,其中大圆]

ad

ac

bc

表示整个后代,左小圆表示患甲病,右小圆表示患

乙病,则两小圆的交集部分表示患甲、乙两种病(ac)

bd

两小圆除去交集部分表示只患甲病(ad)或乙病(bc),则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ad+bc。依次类推,可以用此方

法依次验证余下三个表达式的正确性。

解法2: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患甲病×不患乙病+患乙病×不患甲病;或1—正常—患两种病;根据题意:a+b=1,c+d=1,代入A或B,利用消元法即可得到C、D两项。

解法3:数字代入法。假设a=0.2b=0.8c=0.3d=0.7,代入ABCD四个选项其值都是0.38,所以四个选项均正确。

(3)。应试能力训练: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必须穿插综合训练,教师可选择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高考卷等进行训练,按高考要求进行考试,认真评讲,提高学生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在距高考还有3个月的时间中,每个学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去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穿插适当的综合训练,如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高考卷等进行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要特别注意运用生物学语言规范答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

从江苏高考卷看,实验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实验题不仅占分比例大,而且不但出现新的题型。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学生的失分点。一是要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逐一复习;二是强化实验题高考趋势方面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03年江苏高考出现了不按书本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的题型,这就是说:实验题考核不仅要学生搞清书中实验步骤中的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还要告诉学生不按这个步骤做会出现什么现象?特别是实验中药品的剂量、时间,剂量正常用多少?多点少点实验结果怎样?换成其他药品会出现什么变化?时间长短会引起现象出现哪些变化?实验设计题一定要教会学生充分考虑对比(或对照)、等量和一个变量三大原则。结果预测讨论题也要强化题型训练,如讨论实验结果出现的几种情况时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则……;”。

强化实验题题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题等。实验设计题一定要学会对照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即:对比(或对照)、等量和单一变量。实验结果预测题有二种: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事前不知结果,结果讨论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组合一定要全,回答的基本格式是“如果(若)……,则……;”。验证性实验是指已知实验结果,讨论时就是要验证的结论,不能分几种情况讨论。

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材料用具,实验仪器使用,实验安全问题,是近几年高考模考的方向,要加强训练。

4.用生物学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5.生物进化的观点;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大家在总复习的过程中,要把知识点归纳、整合起来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复习提纲。从历年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5.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更加适用化,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而高考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则是其真实体现。近几年生物高考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科技应用类试题比例不断增大。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

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复习时,要从各种媒体中获取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航天生物学、胚胎干细胞技术、艾滋病、非典型肺炎(SARS)、生态农业、禽流感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迁移信息的能力。

6.收集信息,研究信息

一是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大纲、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卷。二是要收集高考信息。随着时间推移,高考信息越来越多,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和筛选。对有些信息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三是注意高考方向,如课改方向、高考方向、上海方向。从03年起江苏自主命题,今年成立了考试院,上海自主命题己搞了好多年,己趋向成熟,因此,近几年上海高考卷要引起高度重视。

7.克服四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二轮复习切忌丢开课本,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一知半解.

(3)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篇2

一、复习目标初探

第二轮复习不同于基础知识的第一轮复习, 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来适应高考, 因此认真学习高考纲要, 把握高考对学生的要求, 在复习中针对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相应的素质能力, 让考生达到高考要求, 就是复习的总体目标。根据现行高中教材主干知识及近五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目标, 我结合生物学知识作简要举例如下, 以做参考。

1. 对各章节知识的理解能力

1.1理解各章节基础概念、原理和定律, 例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2定量描述生命科学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3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 例如:抗虫棉的培育。

2. 设计和完成探究性实验能力

2.1能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能通过分析和推理得出实验结论, 例如: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为原料。

2.2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3. 能看懂和读懂各章节的图表资料

3.1能理解图表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例如:植物激素调节中常见的图解, 遗传系谱图等。

3.2能读懂一般性科普类文章, 并能根据资料得出相关的知识结论, 例如:血糖的调节图解等。

4. 对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4.1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解释和说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如何解决“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

4.2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有何意义等。

4.3能够运用生命科学的知识对有关实验方案、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价。

二、筹划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第一轮复习是教师拖着学生走, 指导学生把零散的科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要突出综合能力培养。应始终以学科内的综合练习为主, 辅以少量概念等方面的基础题, 教师通过训练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来达到复习目标, 教学中要选择设计不同教学问题, 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 能否灵活运用。教师选择设计的复习题要以标准型高考诊断试题来呈现, 通过诊断试题的测试, 要切实体现考查并培养学生的有关能力, 要让学生感受到“练一练、测一测, 才能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因此, 教学方法上要改变讲、练的传统方法。在复习课堂上让学生动思考, 通过做习题主动进行思维实践, 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作答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以点拨为主, 教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想法, 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诊断演练中提高综合能力, 还要注意不要进行题海战, 要精而少。

三、确定复习专题, 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要使学生将生物知识熟记于心, 并融会贯通,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切不可仍按章节顺序再以“读、讲、练、评”的模式复习, 这样不仅学生感到乏味, 更显得教师黔驴技穷, 因此, 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事先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整理为若干专题, 专题可分为知识结构专题和针对某方面能力的专题, 这两方面的专题可以交叉, 前者以掌握某一部分知识结构为着眼点, 后者以能力提高为着眼点。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篇3

[关键词]高三生物 二轮复习 一错再错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60104

高三生物复习是知识不断深化、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此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也会不断完善,进而促进知识的创造性运用。第二轮复习不仅会巩固第一轮的复习效果,还会促进学生改错纠偏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题目学生往往会“一错再错”,如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之所以会出现“一错再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够透彻,虽然能够运用但层次非常低,仅仅处在模仿层次。笔者认为,通过以下策略可以有效避免“一错再错”。

一、构建知识网,夯实基础知识

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找出知识间的关系,构建知识网,不仅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还能透彻感悟知识的价值。经过第一轮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多数是单点知识,往往不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第二轮专题复习中,首要任务应是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关系,构建知识体系,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展示下列内容。(1)光合作用的几个问题:①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②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③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分别有哪些?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生绘制光合作用过程的文字简图,并根据提示思考回答问题。

(2)呼吸作用的几个问题: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何?③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让学生试着绘制呼吸作用过程的文字简图,并思考回答相关问题。(3)二者的区别和联系:①二者均有[H]和能量,来源和去路有何区别?②二者均有CO2和O2,有何联系?小组讨论交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将两个文字简图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小体系。最后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一级主线的基础上与二者涉及的酶、色素和ATP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图,如图1所示。

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学生不仅会查漏补缺,同时还能将单点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二、转换概念模型,促进知识的透彻理解

复习不是学习新课,要从宏观和整体的视角来审视知识的内涵、外延、相互关系等。为了更透彻、全面地理解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和建构概念图。分析是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分析作为基础,学生就不可能独立构建概念图。学生构建好知识网络,就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整体上有一个感知。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图文转换,将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转换成常考的概念模型,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如图2所示。

这五幅图中字母和数字代表哪些过程或物质?学生以自我检测为主,通过图中的概念模型,对知识体系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的自我检查和自我纠正,同时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分析曲线图,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

曲线图能够准确地反映知识的相互关系。光合作用的一些曲线图,不仅涉及光合作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也可以体现光合作用的一些价值,还可以体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是高中生物的重难点之一,也是每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学生从知识网络图中分析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①内因,光合色素、酶等;②外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矿质元素和温度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构建分析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曲线,如图3。

由曲线可以得知:a点,光照强度为0,所以只进行呼吸作用。

b点,此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速率=细胞呼吸速率。我们称此点为光补偿点。

c点,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此点为光饱和点。整个曲线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为了强化对曲线的理解,我们可以参照征银锋老师的“水船模型”,把光合作用比作“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比喻为影响“船”升高的“水”。一定范围内水涨船高,但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水”涨船就会升高,同时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c点以后不再升高的原因可能受温度或CO2浓度的影响。不同的因素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不同反应阶段,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反应变化→暗反应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此方法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水船模型”举一反三理解分析以下变式曲线。图4表示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图5表示一天24小时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水平虚线为实验开始时大棚内的CO2浓度)。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导学生利用“水船模型”来类比推理,分析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CO2浓度的变化→暗反应变化→光反应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从而理解图4中曲线的走势及其含义,并分析曲线中N点含义以及其后CO2吸收量不再增加的原因。

(2)让学生在理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系的知识网络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前面对光照强度、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影响曲线的理解,利用“水船模型”来分析图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可以得出蔬菜大棚内CO2浓度为“船”,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为“水”。外界的“水”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船”。为降低难度,可将曲线分解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①曲线中AD段上升说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是什么?②曲线中DH段下降说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是什么?③曲线中HI段上升说明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又是什么?④曲线中D、H两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度的关系如何?对应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关系曲线图中的哪点?⑤曲线中从哪点开始积累有机物,哪点积累有机物最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交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曲线图降低了知识难度。最后教师还应强调“水船模型”不仅适用于光合作用的曲线分析,在其他曲线分析中也可以运用。

总之,在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弄清基础知识间的关系并建构知识体系,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概念模型转换和图文转变,以曲线图促进知识的运用与创新,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一错再错”现象的发生。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上午好!

根据2014届高三年级的备考计划,一轮复习目标任务总体上顺利完成,老师们基本上都能按第一轮复习计划要求进行复习,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一轮的复习中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特别是班主任每天早7点晚7点都到位,周六周日也不间断。时间上也抓得很紧,(一直坚持学生中午12点至12:20留在教室学习,开学以来坚持下午2:30学生到教室学习,并安排老师下班辅导或指导训练)。在一轮复习过程中,重点抓课本、抓基础、抓落实,梳理考点知识。在南宁市一模考试中有12人600分以上,一本上线人数也有所突破(186人),这让我们看到了些许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备战高考的决心和信心。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已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总结、处理,在一轮的训练中已体会到近几年来高考常考点、易错点。但是在复习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尖子生成绩不突出,还有的科目培优补临工作落实不够,针对性不强。

2、学科之间不平衡;

3、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4、有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规范解题和限时训练,、批改试卷等方面落实不够。这些是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特别注意和要求改进的。第二轮(专题)复习是关键,我们必须认真地做好二轮复习。还要避免二轮可能出现的两方面问题:

学生:(两个极端)时间已过去一大半,大局已定,踌躇满志开始放松或是放弃破罐破摔;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也就是我们常说眼高手低;

教师:考期临近,对教学效果心里没底。该讲的、不该讲的都讲;该讲时和不该讲时,都讲。以练代讲;以考代讲;只练不讲。主观放松,觉得大局已定。

低效的试卷讲评方式:照本宣科,只对答案;教师自己不做试卷,只按照参考答案核对答案而不进行评讲。

教师试卷讲评的问题: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题题不放,一份

试卷往往要花上两三个课时才能评讲完;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浪费了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一、二轮复习时间及内容安排

时间要求:各学科必须在四月中旬以前结束二轮复习,五月初至23日完成三轮复习。

二、二轮复习的目标任务及基本思路

二轮复习的基本思路是: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以专题复习为主线,通过专题、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总结提炼以及单科综合模拟限时训练和周末综测为辅线,在进一步强化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轮复习的目标任务:

1、各学科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能力要求,并通过限时练、综测、专项训练等形式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

2、、面向中上学生,狠抓重点生和临界生,重点抓好临界生。二轮复习理科各班要实际抓到20名,文科各班要实际抓到15名(个别可以到18名),各科的备课、上课、习题量、试题难度、讲评的针对性都要以这些学生的学情实际为准。

3、针对一轮复习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强化知识系统的理解与记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抓好主干知识及易错易混点的复习,提高综合能力。

4、加强学生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加大行为管理力度、避免严重违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经验和现实来看,越是往后,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压力增大,焦虑和紧张随之而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思想工作尤为重要。在后段的思想教育工作中,主要要求老师们做到“两全”:一是全体科任教师都要参与对班级的管理,特别关注尖子生和临界生,为他们的学习保驾护航;二是对尖子生、临界生要从学习、生活、思想各方面进行全程管理,多投入一点感情,努力做到多关心、多鼓励、多指导。

5、继续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做好培优补临的工作

关注尖子生的薄弱学科;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辅导尖子生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帮助尖子生实现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思维品质。

三、二轮复习注意的问题及有关要求

1、关于测试的安排:4月中旬前数学、文综、理综每周进行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英语间周进行一次综合测试,学科每周进行一次本学科的限时训练,每周二理综、文综选择题的专项训练。综测的内容、题型、题量、分值要和高考吻合。二模考试结束后每周安排进行一次周考。

2、提高限时训练质量、加大训练力度

力求变训练为考试、变周考为高考,变高考为周,做到精讲精练。

各种测试与练习一定要限时定量且必须全批全改,特别是临界生及重点生中学科缺腿的学生,试卷一定要细批严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补救措施。

3、培优补临的工作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说,“培优补临”工作的成效,应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继续加强班主任和科教师合作,进一步明直接影响着我校今年高考的成败确临界生对象,并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然后具体落实到当科老师。当科老师接受任务后,要切实做到“五面”,即计划面订,自习面辅,作业面改,试卷面评,方法面授。务求取得较好效果。

4、找准病因,讲究规律,提高讲评效率。

①教师讲评前通过做题,揣摩命题的意图;通过批改,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归类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制定对策。②讲评要注重规律及通性通法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不要就题论题,讲评方式要归类、纠错、变式有机结合,要抓住重点、缺漏点、失分点、易混点、易错点,剖析根源,进行矫正;要立足一个问题,归纳成一类,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发散和引申。③不要满堂灌,当堂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整理、巩固、消化。

5、综合学科和基本能力学科要加强组内合作,教研组长要协调好各科教师搞好组内的集体备课,特别是综合科,不仅各学科内的集体备课要开展好,三科一起的备课活动也要落实好。

6、继续严抓细抓常规管理,让学生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进行有效学习。

密切注意学生的动向,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重视学生心态的调整,鼓励学生树立必胜信心,始终保持积极、轻松、愉悦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

7、处理好“一科”与“六科”的关系

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高三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避免孤军奋战,单打独斗。各位教师都要对自己所教的科目负责,努力提高教学成绩,但也要避免布置大量试卷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

四、高三第三轮复习工作安排

第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总结、反思前两轮复习中的问题为线索,以综合训练、强化提高为主要复习方式,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原则:要求实现迁移应用,突出一个“活”字,实践“仿真、内化、迁移、调整”八字方针,通过模拟,体验高考,规范作答,起到实战演练、全面模拟、查漏补缺、回扣基础、提高应试能力。巩固前面的学习的成果应是本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各学科各类题目解题方法、技巧、解题过程以及常出现的错误不仅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坚定学生的信心,而且也能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具体工作安排和要求::

(一)考前限时训练,强化各科的规范答题训练,进行应试指导,强化英语听力训练,增强语感。

(二)停课复习,调整提高(5月26---5月31日)

1、各学科组织学生回扣课本,完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梳理知识和解题的方法,避免知识“回生”,强化记忆不放松;回归试卷,重温错题,反思错例,弄清解法,查缺补漏,归纳总结。

2、应试指导 心理调适考试的诚信教育

班主任老师和科任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对有考前焦虑的同学及时给与疏导,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高考应试指导和心理调适,根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调节,使学生在考场上能正常发挥。(调整心态,乐观、向上、合群、理性。)

3、适量做题(每科每天半小时),训练思维,加强考前热身。

4、班级管理要求:

(1)各班主任要求在自习课、早晚读经常下班巡堂,严格考勤,严禁学生回家复习;加强教室宿舍纪律、卫生的管理,确保学生有舒适、宁静的学习环境和休息环境;做好学生的考前心理调节、营养调节、每天坚持20分钟的有氧运动;(2)各任课教师必须依照课程表按时下班;切勿在教室里上课,在各班走廊上进行辅导;维护好课堂纪律;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态,给予激励。做好沟通、激励,强化信念工作。调整生物钟,保证睡眠时间,提高白天的复习效率; 5、6月2、3日,最后一次仿真模拟考试。

六月份主要工作:①考前安全教育及考前动员大会。②考前应试技巧及考场心理辅导。③组织学生参加高考。④收集各高校招生信息。⑤组织学生科学合理的填报志愿。

总之,本届高三年级组一定在学校领导下,同心同德,发扬奋发有为的精神,力争在2014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篇5

一、复习计划:

1. 时间安排:三月初~~~四月中旬,约6~7周的时间。

2. 复习方式:知识点,考点,热点专题复习与滚动训练相结合,穿插学

校,年级安排的综合训练。

3. 专题安排:

第一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约5课时)

第二专题: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约7课时)

第三专题:生命活动的调节(约5课时)

第四专题: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生物的生殖发育(约3课时)

第五专题: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8课时)

第六专题:生物与环境(约2课时)

第七专题: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约5课时)

二、专题要点:

专题一:本专题知识是其他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工程专题、

专题二: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注重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如从植物的整体性和动物的整体性中可以分出酶和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微生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等专题。在复习植物代谢专题时,对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有足够重视。复习生物的代谢类型时,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教材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的代谢特点。微生物的代谢专题中。了解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的代谢特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要与种群增长的“S”型、“J”型曲线相区分等。

专题三: 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除了清楚教材中的知识点之外,还应清楚如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等问题。体液调节部分,整理高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下丘脑功能。在复习免疫时要归纳总结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专题四:要点:细胞分裂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双受精现象,种子的萌发和形成专题、

专题五:生物的遗传和进化

本专题也是高考重点之一,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生物的变异专题、育种专题、进化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要选择经典习题进行训练,掌握对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分析与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别,概率计算等。育种专题要把三本书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育种方法进行归类、整理、比较,通过典型例题进行复习。

专题六: 本专题是高考常考点,可以从生态系统的概念展开,理清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还要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知识。另外,还应注意生态农业的设计。

专题七:实验、实习和研究性学习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可知,对实验的考查既有书本上的实验,又有对实验知识进行迁移的实验。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境中或相关的生物学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复习时,要求学生认真领会教材中的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并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从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主要侧重于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等有关内容,常以设计完整实验,续写实验步骤,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论以及对实验过程的评价的形式出现。但近两年来,完整誓言设计题已不多见。解题时关键抓住题干中所给出的实验目的,则确定实验变量,提出假设和预期,实验验证和推论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实验专题包括:

(1)验证性实验,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

(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

(3)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

(4)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

三、复习策略:

二轮复习是跨章节进行小专题综合,训练分析能力、提高综合能力,以例题的形式进一步阐明《考纲》中各种能力的考查形式和应试方法,使考生在能力方面达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目的。复习时, 侧重注意以下几点:

1、强调“四会”,夯实“四基”,紧扣教材

强调学生“四会”是会读、会背、会默、会理解。“会读”: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会背”: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背熟;“会默”: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默写,

确保用生物学术语准确答题;“会理解”: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要掌握它的内涵,还要注意它的外延。

“四基”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习惯。基本知识:生物学的主干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清晰、理解透彻;基本技能:实验方法和基本技巧,如对照原则实施、装片制作、显微镜使用等;基本方法:试题的思考方法,解题的一般性思路,如遗传谱系的分析、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等;基本习惯:指生物学学习和解题的习惯,这也是严重影响的得分的因素之一。

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在《考纲》的范围内针对性地复习,尽量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这是我们二轮复习教学的宗旨。面向基础题,突出中档题,作为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从高考命题看,基础是课本,应注意加深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记忆。

2、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我们以主干知识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总结指导,使零碎知识规范有序。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网络化,立体化。最后就是使基础知识的外延扩大,迁移、拓宽,从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跃迁,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突出主干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细胞、代谢、遗传变异、生物与环境、生命活动的调节、现代生物技术都是必考考点;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免疫等知识点,也不可忽视。在复习教学中要善于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

(2)形成网络

复习时应把必修本和选修三本书的生物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进行归类、整理和归纳,用分枝法、辐射法、图表法等形成知识网络图。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用概念图、流程图强化内涵和过程,把每个知识点通过不同的视角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

3、重视图表类试题的归类解答。

图表题就是指含有图解的生物试题,它往往是表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某一些生物学现象、过程或规律的图表,其形式包括数据表格、直方图、二维坐标图等。主要有生理功能图解、遗传图解、进化图解、生态图解、实验图解、直方形图解、曲线图解、流程图和综合图解等。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诸如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的考查。这类题条件隐蔽,灵活多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试题信息的图表化在近几年考题中一直存在。也可以说是目前生物高考的特征之一。

因此我们在二轮复习时,一要重视读图、析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筛选相关生物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而综合分析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二要对生物教学插图、图解可能的话进行多角度分析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三要对典型例题和典型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各类图表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及常见陷阱的识别分析,最后实现图像和问题的转换。

4、加强实验复习,提高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实验可以考查考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图表识别能力和计算能力等,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之一。因此复习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训练学生能根据背景材料恰当地确定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在实验方案中自觉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等,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期、分析和解释。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老师长期不懈的渗透、磨练,更需要二轮复习的归纳总结强化。

5、注重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技发展、生产和生活实际

复习时,要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航天生物学、胚胎干细胞技术、非典型性肺炎(SARS)、生态农业、禽流感、近年诺贝尔奖、灾害性天气(如:冰冻雨雪、沙尘天气)食品安全、人类健康问题等与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的问题,训练学生筛选有效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做到:一不惧怕,二能找准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三能找准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答题。

6、题海捞金,提高复习效率

近些年来高考试题不断翻新,与此同时,各类模拟题也与日俱增,茫茫题海,如何捞金?其实习题训练的效果关键在于质量而不在于数量,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让每一个训练题都落到实处。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或一轮复习中错误率较高的经典试题进行深入地研究,评讲时可纵横展开,多方设问,也可改换

方式,逆向思维。以练题来促进解题技能的提高,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准确性和速度。

四、具体做法

1、构建知识网络

进入二轮复习时,我们先向学生说明二轮复习的安排和目的,说明专题的设置及专题间的联系。进入每一专题时,我们首先带领学生将本专题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2、专题突破:

知识网络构建之后,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又在大的专题框架下又设置了一些小的专题。小专题除了要突出强调主干知识以外,我们还根据学校提供的学情调查,针对大多数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所在,单独设置一些专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弥补缺漏。对一些在调查反馈和作业反馈中表现出的知识点的不足,我们在相关专题中涉及到的点就在复习的详细一点。

我们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比较复习法。要求学生在复习中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例如窗体顶端病毒与原核细胞的比较,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等等。

串连复习法。复习时,考生应把分散在各个章节中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对知识有全面的理解。例如,有关蛋白质的知识主要分散于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和功能;第二章讲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第五章谈到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生理过程。

联想迁移法。例如线粒体可以联系到呼吸作用、能力转换、细胞质遗传、模的结构功能等等。

3、例题精析:

通过双基测试和理综周考演练,发现一轮复习后存在的一些不足:

(1)部分学生将第一轮复习看作高二新课的重复工作,只满足于对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一轮复习下来,各知识点仍是孤立的、零散的,缺乏整体感、系统性。

(2)忽视课本,学生在复习中关注的重点是复习资料,大部分时间忙于做题,对答案,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一知半解的水平上。

(3)审题解题能力较弱。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大量习题训练,做的题多,但对失误的地方不够重视,缺乏仔细分析过程,只关注答案,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出审题不严,不能准确提取有效信息,语言表述不到位、答题不规范,踩不准得分点的问题。因此我们觉得学生存在有5个方面问题基础不牢、审题不细、表达不准、分析不透、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不强对此我们力求通过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掌握答题技巧、提升答题能力我们在选题、讲题方面,尽量结合学生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同时力求做到与现实多联系。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切忌丢开教材,做难题、偏题、怪题。

(2)克服做题、讲题速度过快。二轮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习题切忌一知半解。

(3)克服完全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克服题海战术。生物试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方法策略 篇6

现在高考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结合本届学生的特点,探讨了适合高三生物复习的方法策略,现总结如下:

1、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明确“考什么”和“怎么考”。

2、复习时间不能平均分配,要有所侧重,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

3、认真备课、有的放矢、精讲精练、把时间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好相应的练习题、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在练习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a、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在这方面练耗时过多,不但基础没夯实,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b、学生未做老师不讲,学生没问题不讲。

c、做练习题重质量。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通过做题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增强信心、找出差距。做题过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5、做好学生的分析总结工作

a.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除掌握专题知识外,还应该静下心来把生物课本梳理一遍,加强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有问题不能拖。

b.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每周次的理综考试:理综考试的成绩在一定限度上对复习起一个指导作用,分数不管高低,都要认真总结一下,分析一下这一星期的复习有什么不足,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漏洞。C、引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学生要结合教师的计划指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多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以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争取拿高分;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以基础知识点的复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

d.做好心理辅导:由于高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学生时常会出现一些心理或思想方面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以免影响学习效果。

浅谈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做法 篇7

一、第二轮复习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轮复习的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结、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提取以及知识的交汇和综合, 帮助学生提炼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因此在第二 轮复习中, 教师要做 到:构建知识 网络, 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用专家式的思维引导学生, 让学生感悟高考;要求学生养成规范性的解题习惯.此外, 学生要做到:在知识回归中构建知识体系;在典型题目中形成思维模式;在改错、反思中提升能力;在频繁的考试中琢磨应试技巧.

二、认真学习《考纲》,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

在第二轮复习中, 若想要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 即减轻学生的负担, 又提高复习效率,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考纲》和《考试说明》, 吃透其精神实质, 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 明确备考方向.同时, 教师还要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研究试题的考点和考频, 挖掘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 在复习中才能讲深、讲 透、讲到位, 突出复习的重点, 突破难点 , 使复习做 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抓好专题复习, 领会数学思想

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的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 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应用, 同时专题复习对教师的备课要求很高, 教师要通过对例题的精选、精讲、精练, 力求归纳出知识板块的形成体系, 提炼出数学思想.因此, 在第二轮复习的设置专题中要做到“五突出”: (1) 突出主干知识.体现在由对单一知识的认识上升到对知识交汇处的重点知识的认识, 需构建更大的知识体系; (2) 突出解题方法.体现在由“一题一解”上升到“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归类题型、提炼方法、追求最优解法; (3) 突出提升能力.体现在把能力“附在”问题上, 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体现能力, 用解题带动能力训练; (4)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在感受数学思想对解题的重要性, 体会数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解题提炼数学思想, 运用数学思想指导解题; (5) 突出复习方法.体现在复习内容应更具有针对性、实战性.在教材稳定、课标不变、考试大纲相对稳定的前提下, 每种卷型的试题, 其命题模式、命题内容、命题难度是相对稳定的, 因此教师要紧扣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模板, 把握高考复习走向.

四、努力提升复习效率

第二轮复习对每位学生来说, 是一个关 键阶段, 其复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收集试题, 保证质量;多做精讲, 熟练掌握;练习考试, 提高速度.笔者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为: (1) 练习→获取经验.如果学生不练习, 就会缺少体验, 技能难以形成.学生通过操练可获得体验、产生感悟, 通过回顾、反思、归 纳、总结, 形成经验; (2) 交流→拓宽思路.交流讨论是一个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来推动自我反思、创新, 进而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 (3) 总结→形成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分析、总结一些思 想方法, 从而培养 学生的反 思能力; (4) 巩固→灵活应用.只总结还不够, 还要及时巩固, 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 学以致用.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篇8

关键词:模型构建; 二轮复习; 应用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将获得生物学模型的基本知识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并在内容标准或活动建议部分做了具体的规定。这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如此重视“模型”。高考考试大纲也将建立模型的方法列入能力考核的目标与要求。所以不管是课程标准还是高考大纲的要求,模型和模型构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 模型与模型构建

所谓模型,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是科学研究中对复杂事物的一种简单的描述方法。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借助具体的实物,也可以通过抽象的形式。所以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科学认识过程中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辩证统一。

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行为相统一的过程。通过对科学模型的研究来推知客体的某些性能和规律,借助模型来获取、拓展和深化对于客体的认识方法,就是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模型方法。高中生物学课程模型建构与科学研究中的建立模型在思维本质上一样的,但高中生物学课程模型建构活动的主要价值是让学生通过尝试建立模型,体现建立模型中的思维过程,领悟模型方法,并获得或巩固有关的生物学概念和生理过程。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模型构建类型

高中生物课本中常见的模型主要包括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表1是三种模型的比较。

3 模型构建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在高考复习中,常发现许多学生在复习之初游刃有余,但随着知识点的丰富,复杂,尤其是进入第二轮能力提高复习时就会出现知识混乱,特别是解答许多换了情境 的问题,一脸茫然。将模型构建这一方法应用到生物学复习中,让学生构建生物模型,他们可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过程,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 知识结构,达到灵活迁移知识的目的。

案例一 构建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来整合“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从复习和考试的层面来看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知识(或生命现象)都和细胞有关联,都可以细胞为依托(背景)来理解和记忆或者命题,在复习过程中,笔者将采取以下过程进行:

(一)构建物理模型来整合.细胞的物质和结构基础

要复习细胞的生命活动,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细胞成分和结构知识作基础,其实这就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这部分知识可以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完成,如例1:

例1:下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标注出(说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结构(包括成分)、功能。

(二)构建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来整合细胞的生理

细胞之所以有生命,主要在于细胞内有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细胞分裂的染色体变化、中心法则(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等。如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以下的两个模型:

(三)构建概念模型来整合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对于个体来说,不但需要每个细胞的生理活动,更需要细胞之间的生理活动能协调配合,为整个个体的正常生存提供保障,这必然需要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与细胞之间通过什么物质,什么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又如何传递。主要的信息传递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如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以下的血糖平衡调节。

通过以上步骤,逐步的把“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的观点展示给了学生,学生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又把课本上的核心知识进行了一次梳理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贯穿起来,融会贯通,应用自如,而不是将所学知识孤立、割裂成为一个个片面、零碎的知识点,减少了学生做题时无法及时进行知识迁移、无法自如地取用所学知识的状况。通过多次的训练,使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扩展延伸、挖掘内涵,并与以往所学知识联系比较,让复习课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案例二 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遗传学中有关“9:3:3:1”的问题

9:3:3:1是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中一种典型的子代表现型比例。由于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比例又会衍生出9:6:1、13:3等比例。近年的高考遗传题也热衷考察9:3:3:1的各种变式。

(一)建模——展示现象,记住特征

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构建以下两种模型:

通过以上两种模型的建立,学生知道了双杂合(YyRr)亲本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极其比例分别是多少,为后续的快速解题奠定基础。

(二)设问——揭示现象,抓住本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9:3:3:1的比例呢?导致形成这个比例的最关键的地方又在哪里呢?我们分析上面的棋盘法的模型就会发现,最关键的是F1(YyRr)能产生4种1:1:1:1的配子,并且这4种配子的存活率和随机结合的概率是相同的。那产生4种1:1:1:1的配子的原因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三)拓展——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当每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且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其遗传学比例表现为孟德尔常规比例。但有时两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这时,孟德尔常规比例就被修饰,具体情况有多种,见下表:

虽然遗传学比例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其变化都源于孟德尔遗传实验中的常规比例,不同的比例反映的都是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各种对应关系,其本质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而导致。我们只有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好遗传方面的试题。

4 模型构建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意义

模型构建在高三二轮复习过程中,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知识应用能力。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要防止出现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发展能力的倾向。建构模型中的问题情景是对客观世界中对象的描述,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头脑中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将实际问题进行抽象,转化为模型。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并深刻理解生物学概念、生命活动规律,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模型构建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在模型建构学习中的问题情景(原型)具有真实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面对一个信息庞杂、客观真实的问题情景,学生没有现成的经验作为指导,只能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筛选,有时还得借助于直觉才能抓住原型中的本质,建立模型。这样的过程会不断刺激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和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

再次,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通过模型构建教学,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解决生物学的问题当中,主动地构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合理运用各种模型构建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建立知识体系、理解核心概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为学生的有效高考备考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谭永平,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的模型、模型方法及模型建构.生物学教学,2009,1:10-12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11 篇9

伊宁市第四中学高三生物教师:左雷、赵雪

高三生物复习进入高三后半学期,尤其是进入第二轮复习后,相应地要调整战略,完善和充实自己,现将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计划及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二轮复习的时间

2011年3月初—4月20 日

2.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3.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分8个大专题(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变异和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2节课。

4.二轮复习中的几个抓手

(1)、重视基础知识: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较高,当然仅是熟记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2)、重视知识的整合与联系: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不能有盲点,因此对基础知识的了解要强调精细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如复习酵母菌(可联系:生殖、代谢类型、呼吸、发酵工程、细胞结构、生态地位、与基因工程的关系,青霉素培养基)

又如复习细菌(可联系:结构——肽聚糖、呼吸酶系统,质粒的作用,遗传控制,无性繁殖,菌落,营养类型,生态地位,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预防接种)

(3)、强化综合练习,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在复习中应始终以学科内的综合练习为主,不断提高解答能力。训练中尤其应注意以下四方面能力培养:

(1)重视基础题训练,培养理解能力

(2)强化图表题训练,培养获取信息能力和准确表述能力

(3)突出应用题训练,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篇10

张虎

高三第一轮复习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而对讲练、检测等要求较高。

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

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说明》、《考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

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近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

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的科学性、计划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损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命题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准度适宜,放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在二轮复习中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一、研究高考,科学安排

高考数学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其特点是:稳以基础为主体,变以选拔为导向,能力溶 “灵活”之中。复习安排要做到:

1.客观题要加强速度和准度的强化训练。高考采取了客观题减少运算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做法。这就需要第二轮复习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定时定量训练每周至少1次,总量不得少于8次,达到大部分学生一节课完成,“优秀生”用 30-35分钟完成,失分不多于2个题目的目标。

2.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从高考试题总体分析来看,基础性强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强能力考查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让“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硬套模式”的“下去”,让重视分析、注重选法、思维灵活、学习潜力大的“上来”。在讲解例题、做练习题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将各章知识灵活应用于不同的问题。这样才能纵横联系各个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效果。

3.突出“多层发展”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特点。复习中,要多练多问题,多做“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做结论发散训练,发展一题为多问,一证为多证等。使学生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步加以解决。

4.突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训练。试题叙述较长,部分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这在应用题中较为普遍,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低。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设图,将应用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强化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强化变式,引导学生认识,让学生尝试着解决,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大大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乐学好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

二、克服五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复习集中几个难点,讲练耗时过多,不但基础没夯实,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一知半解,题目虽练习,却仍不会做。

3.克服只练不讲,教师不选范例,不指导,忙于选题刻印。

4.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5.克服高原现象,第二轮复习“大考”、“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

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主要做到:

1.继续抓好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必须抓落实,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研究数学高考的动向,学习与研究《考试说明》,比较新、旧《考试说明》的差异,注意那些内容降低要求,那些内容成为新的高考热点,每周一次研究课。2.安排好复习内容。3.精选试题,命题审核。4.测试评讲,滚动训练。5.精讲精练:以中等题为主。

希望能在这短短的二、三个月时间内,把学生的数学成绩再提高一步,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教学进度表安排如下:

第一周 具体教学内容 周一(3月3日)分类、分步计数原理和排列组合知识整合(1)例题讲解与练习(2)周二(3月4日)排列组合练习与讲解(2)周三(3月5日)二项式定理及应用(1)周四(3月6日)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2)周五(3月7日)随机事件(1)古典概型(1)

周六(3月8日)几何概型(1)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相互独立性(1)

第二周周一(3月10日)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周二(3月11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2)周三(3月12日)概率章节总复习(1)周四(3月13日)概率章节总复习(2)周五(3月14日)月考 周六(3月15日)月考

第三周周一(3月17日)一模试题讲解(2)周二(3月18日)算法含义与程序框图(1)基本算法语句(1)周三(3月19日)算法案例(1)周四(3月20日)算法案例(2)周五(3月21日)随机抽样和用样本估计总体(1)变量的相关性、回归分析(2)周六(3月22日)复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1)

第四周选考部分周一(3月24日)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周二(3月25日)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周三(3月26日)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周四(3月27日)不等式选讲 周五(3月28日)不等式选讲 周六(3月29日)模拟考试第一轮复习基本结束

第五周4月1日-4月7日 函数专题

第六周4月8日-4月14日 数列专题

第七周4月15日-4月21日 立体几何专及题模拟考试

第八周4月22日-4月28日 解析几何专题

第九周4月29日-5月5日 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模拟考试

第十周5月6日-5月13日 化归与转化思想、应用问题的题型与方法 其余 综合训练与考前辅导及模拟考试

高三数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上一篇:安全生产工作总结00下一篇:试吃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