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

2024-07-04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精选7篇)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 篇1

要了解企业危机管理, 首先要对危机和危机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关于危机和危机管理的定义目前有很多说法, 从大多数危机管理事件和危机管理论述来看, 危机主要是指组织内外环境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对组织生存发展具有严重威胁性的突发情境或事件, 如食物中毒事故;产品质量问题;大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罢工等等。而对危机管理最普遍的一种理解, 是指为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隐患, 完成既定目标或为减少隐患, 降低企业危机所带来的威胁而进行的一系列组织活动。其目的在于危机发生后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使企业转危为安。

根据以上对危机和危机管理的定义, 可以认为企业危机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或正在面临的危机, 而就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恢复管理等行为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危机管理的功能就是预防危机的发生或在危机已发生的情况下控制危机, 以保证企业的安全, 维护企业的利益, 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危机预防阶段

(一) 树立危机意识, 加强企业日常危机教育

在企业经营状况不好的时候, 人们比较容易看到企业存在的危机, 但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时候, 居安思危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实践证明, 危机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所以, 企业进行危机管理首先应树立一种危机意识, 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 充满危机感。比尔盖茨曾说过, “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这个自然界的竞争法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因此, 一定要树立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的风险和危机意识。要想有效地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危机, 就要对企业危机有透彻而深入的认识, 树立起科学的危机观。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危机意识的培养, 使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准备, 树立全员危机感, 其关键是要开展日常的危机教育和培训, 让全体员工都了解危机的特征和危害, 增强他们的危机意识。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 向员工全面介绍危机理论指导、危机发生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及应付危机的方法, 让全体员工对出现危机的可能性有足够的了解, 作好处理紧急事件的准备工作。

(二) 建立信息监测系统, 实现危机预警

通过建立信息监测系统, 收集企业可能发生危机的各方面的信息, 把这些信息传递给相应的部门或负责人, 并对这些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和处理, 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危机, 需要作好企业内外环境方面信息的收集与监测, 如政策法规、公众对产品的反馈、产业发展的威胁、技术变化、顾客满足度、市场需求度、消费者忠诚度的变化、竞争者的现状和经营战略、企业内部管理的状况等。企业危机预警就是对所有可能引起企业危机发生的各种因素和征兆进行收集、筛选和整理, 以对企业未来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作出合理的估计。企业危机预警不仅可以避免一些危机, 也可使危机发生时得到更快地反应。为了保证企业对危机进行合理的估计, 应该定期对企业存在的管理漏洞、弱点等情况进行检查, 并定期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的整理、分类, 从而形成综合性的危机监测指标信息, 以便对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评价与判断。

(三) 成立危机管理小组, 建立各级危机管理责任追究机制

发达国家企业危机管理的成功经验表明:危机管理小组是处理危机、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组织保障。可以选择一些熟悉企业并根据本行业内外部情况, 将原则性和灵活性能结合在一起的人员组成危机管理小组。成立危机管理小组的目的在于考察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有系统、有计划地收集危机信息, 分析可能出现的危机, 处理危机因素, 制定相应的预防危机方案, 使危机防患于未然。同时, 该小组还要进行危机处理的模拟训练, 使小组成员的心理素质、协调沟通能力得以提高。一般在设计危机处理的组织时, 应将多学科的专业人才编在处理危机的组织内。这些成员从高层管理者和工程、人力资源等部门进行选拔, 选拔人员要注重人才的能力搭配, 形成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团队。危机管理小组在危机发生时, 就是专门的机构, 在得到充分的授权的前提下, 代表企业走到危机处理的第一线。另外, 还应建立各级危机管理的责任追究机制。危机管理责任追究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提高各危机管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各相关责任人在落实危机责任时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发生。

(四) 加强企业危机应急预案建设, 制定企业危机处理计划

所谓应急预案, 是指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 (件) 或灾害, 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可以将应急预案引入企业, 针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 制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或应对方案。一旦企业危机发生了, 能根据企业危机应急预案, 结合实际情况, 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避免出现无应急预案可参照, 仓促应对的局面。但是要注意的是, 企业危机应急预案毕竟是在企业危机发生前制订的, 在具体执行中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此外, 应对企业危机时, 企业往往还需要大量资金。如果资金供应不足, 则可能会影响危机的应对。企业危机由于类型、规模、程度等不同, 对资金需求也不同, 在平时就应当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以保障危机发生时资金的供给。

总之, 为更好地进行企业危机管理, 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宣传、教育, 使其正确面对企业危机, 建立信息监测系统, 成立危机管理小组, 加强企业危机应急预案建设, 并做好资金方面的准备工作。

二、危机处理阶段

(一) 快速反应, 积极应对

在危机爆发后, 危机管理者一定要稳住阵脚, 从容应对。首先, 企业应该立即启动危机应急预案, 组成危机回应小组。一方面, 调查原因, 找准危机的根源, 即使在短时间内无法查明原因, 也要及时发出第一份声明, 表明公司对此事件的处理立场;另一方面, 要控制好信息发布的渠道。在企业内部统一对外宣传的口径, 并且授权专门人员与媒体和公众进行不间断的沟通, 随时向公众公开事态进展。如果企业在危机发生之初不主动地与公众沟通, 总是等到不得不回应公众质疑的时候才作出反应, 这样就会失去了控制危机的先机, 处处陷于被动。如果危机初期反应滞后, 将会造成危机的蔓延和扩大。另外, 由于危机的产生具有突变性和紧迫性, 任何防范措施也无法作到万无一失, 因此, 应针对具体问题, 随时修正和补充危机处理对策。

(二) 坚持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危机发生后, 企业要从危机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处理危机, 即使企业将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但一定不能将危机所造成的损失转嫁到受害者或其他相关者的头上, 如果那样的话, 企业将商誉扫地, 而且在短时间内, 不可能再得到公众的谅解和信任。要想取得长远利益, 企业从危机爆发到危机化解应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企业的短期利益。在危机处理中, 企业要用负责任的态度来维护公众的利益, 拿出实际行动表明公司解决危机的诚意, 尽量为受到危机影响的公众弥补损失, 这样才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形象, 才能争取公众的支持和理解。就社会公众一般的心理而言, 当企业发生危机而影响到外在环境、甚至公众的利益时, 社会自然期望企业能立即采取某些具体可见的行动来主动承担危机造成的损失, 平息危机, 比如:停止销售、停止生产、产品召回、宣布即刻调查或邀请第三方等公正单位前来调查等等。

(三) 加强沟通, 开辟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有效的传播管理是有效危机管理的基础。公关专家帕金森认为, 危机中传播失误所造成的真空, 会很快被猜疑、谣言所占据, “无可奉告”的答复尤其会产生此类问题。危机发生后, 应尽快调查事情原因, 尽可能把完整情况告诉新闻媒体。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 坦诚面对才是企业面对危机最好的策略。企业应掌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 组织训练有素的人员来应付媒介及其他外部公众, 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 使用互联网、电话、传真等形式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 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对措施等内容。信息应具体、准确, 随时接受媒体和有关公众的访问, 以低姿态、富有同情心和亲和力的态度来表达歉意、表明立场。在危机沟通中, 企业应注意要对危机爆发的严重性表达关切, 对社会公众说明将如何处理危机, 并保证解决危机, 以便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负责任的形象。

(四) 发挥公证或权威机构的作用

企业在危机发生后, 应积极邀请政府机构、质检部门、专家学者、消协等权威机构参与调查和处理危机, 利用权威机构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以赢取公众的信任, 这往往对企业化危机为机遇, 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 雀巢公司的“奶粉风波”恶化后, 成立了一个由十人组成的专门小组, 监督该公司执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情况。小组人员中有著名医学家、教授、大众领袖乃至国际政策专家, 此举大大加强了公司在公众心中的可信性。

总之, 危机的处理, 无论对企业还是管理者来说, 都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沉着机智的管理者, 还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同时, 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媒体关系在此时也会发挥关键作用。

三、危机后处理阶段

(一) 危机后的总结

危机过后, 企业要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总结经验教训, 让企业在危机平息后能继续发展。这里的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针对危机本身的调查与总结。主要是查找危机发生的原因, 调查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为以后的危机管理工作作好预防工作。二是对危机处理情况的回顾与总结。检查企业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所作的决定和所采取的措施, 对整个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反思, 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 从中发现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详尽地列出企业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三是对今后工作的改进与完善。针对企业危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找到改进措施, 完善企业危机管理的内容, 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

(二) 恢复管理

在这一阶段, 企业应该尽快淡化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恢复正常运作, 并且通过各种公关手段重塑企业形象。成功的危机管理会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且能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这个角度看, 一次危机往往会转化为一次宣扬企业文化、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的商机。一般在经历危机之后, 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所以, 在危机被控制后, 企业管理者就要开始展开企业的各项恢复工作, 尽快将企业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恢复到正常状态。根据从危机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企业要对其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改进, 这是在危机恢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企业要在危机过后, 针对危机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开展一些企业形象恢复管理活动, 例如, 调整企业的管理团队、投放企业形象广告、公布企业新的市场拓展计划和产品发展计划等。要利用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力未减弱之前的时间, 改变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并增强其对企业未来的信心。危机并不等同于企业失败, 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企业应将危机产生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妥善处理危机, 化危机为商机, 促使企业自身不断谋求技术、管理和组织制度等的创新, 最终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

摘要:企业危机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普遍意义, 任何企业都可能碰到危机事件, 需要进行危机管理。面对危机, 企业可以从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后处理三个阶段对危机进行管理。危机预防阶段应以树立危机意识, 建立信息监测系统为主;危机处理阶段应以快速反应, 积极应对为主;危机后处理阶段应以总结经验, 恢复管理为主。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危机恢复

参考文献

[1]刘玉昌, 余琳.对企业管理危机的理性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8) .

[2]王修文, 赵贞玉.刍议危机管理的预防环节[J].上海企业, 2002 (5) .

[3]黎敏.论企业危机动态管理的实现方法[J].企业活力, 2006 (7) .

[4]朱长丰.论企业危机管理[J].企业研究, 2007 (3) .

[5]李永宁, 邢云川.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现实思考[J].企业活力, 2005 (5) .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 篇2

关键词:企业薪酬管理 绩效管理 契合 路径 构建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针对员工岗位、工作业绩给予薪酬设计,不仅体现了多劳多得的理念,更是一种物质激励方式。这一点,对于诸多中小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那么如何使得企业薪酬管理能做到有的放矢,则成为广大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的课题。

根据内容型激励模型中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员工存在着被激励的非饱和特征。即,伴随着员工现实需要的满足,他们将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这样一来,企业在员工薪酬管理中,必然面临着激励效果逐步弱化的结果。而应对这一结果,广大中小企业难以持续增加员工的工资水平来解决。为此,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在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来科学、合理、有效的完成薪酬管理工作。

一、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导向

众所周知,企业薪酬管理直接针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而在企业职能结构下,不同部门员工因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不同,其薪酬组成结构、绩效评价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此,企业若要公平、公正的履行薪酬管理须掌握以下原则。

(一)动态调整原则

正如本文开篇指出的那样,企业薪酬管理具有物质激励的作用。并且,从员工岗位工资的组成项目来看,都存在着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固定部分可以理解为基数,而活动部分则被称为绩效奖金(绩效工资)。因此,这里所说的动态调整原则主要是针对绩效奖金部分。遵循该原则主要归因于两个理由:1、根据员工工作业绩动态给予调整;2、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动态给予调整。后者很重要,即在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可采取整体下调工资水平的办法,来规避企业裁员的声誉风险。

(二)适时倾斜原则

对于诸多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伴随着企业成长的同时,其必然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目标。如,在企业创建过程中面临的经营目标就是开拓市场;而在企业走向成熟阶段,则追求技术创新的经营目标。因此,根据企业不同经营目标建立具有倾斜的薪酬管理体系,将能实现激励兼容的效果。

二、原则导向下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单就绩效管理体系来看,其由三部分组成:目的、手段、结果。目的关乎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手段则是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法;结果体现为绩效管理的奖惩。为此,原则导向下绩效管理体系便围绕这三个方面展开。

(一)目的

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绩效管理主要在于推动目标管理的实施。而目标管理则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总目标下,经过目标分解形成了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操作目标,而对该操作目标进行协调并促使其收敛于总目标的管理过程。由此可见,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在于,促进各部门员工工作的协同性和主动性。

(二)手段

绩效管理的基本手段体现为,在绩效指标下的评价考核过程。不难理解,这一环节对于员工绩效奖金的获取将起决定作用,从而也构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敏感领域。若要消除不必要的误解,管理层须根据员工岗位特点及工作内容,针对性的建立指标。这种指标应植根于本企业的现实状况(包括:员工整体素质、经营环境等)。

(三)结果

针对员工实施绩效管理自然涉及到最终的奖惩措施。为了增强部门成员的团队意识,诸多企业都采取以部门为单位的绩效管理,其奖惩也只面对部门。最后,由部门负责人再根据奖惩措施在成员间进行分配。因此,这里就须强调部门负责人在公开、公正、透明等方面的把握情况了。

三、二者契合下的路径构建

有效实现薪酬管理的激励功能,是建立二者契合的纽带。在此基础上,具体的路径构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这里以“研发部”为考察对象。

(一)给予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权力

研发部门具有学习型组织特征,其将产生知识外溢的正外部性。这一结果可以理解为,部门成员甲无偿把自己的知识与部门成员分享,其自身在知识积累过程所产生的成本由他一人承担,而收益却被耗散。此时,若要促使成员甲持续的完成上述行为,必须通过一定的物质(精神)补偿,来弥补因收益耗散所引起的损失。从而,在外部收益内部化的情形下,才能实现知识产权在封闭状态下的激励作用。而成员甲的收益耗散程度只有部门负责人掌握,因此,给予负责人绩效考核的权利,便考虑到他能掌握成员工作绩效的具体信息。

(二)给部门成员提供利益申诉渠道

正因为研发任务往往存在不可分性,部门负责人难以严格界定每位成员的实际工作绩效。同时,即使成员甲促进了知识外溢的产生,但却因较难量化其准确的收益。从而,这就要求须给部门成员提供利益申诉渠道。不难理解,人力资本存在于独立的主体内,其产权是严格封闭的。为此,成员个体将能有效比较在研发过程中的贡献大小。由于存在着部门成员间的监督机制和声誉约束机制,就使得成员在申诉自身贡献大小时,避免了机会主义动机(如,搭便车)。由此,给部门成员提供利益申诉渠道是具有可行性的。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针对二者契合路径的构建还可以从其它方面展开。但是,笔者认为:以“激励功能的释放”作为切入点,在现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上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黄美珍.让绩效与薪酬亲密对接[J].施工企业管理, 2011,(8): 86—88

[2]袁琦儒.新形势下关于改善企业管理人员薪酬体系的若干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5): I0418

[3]王莉军.试论绩效考核在企业薪酬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4): 3—4

[4]熊琦.從绩效管理的连带作用看电力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性[J].中外企业家,2011,(5): 84—86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 篇3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气温逐渐升高,创建低碳环保的绿色社会已经悄然兴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很多企业也争相发展起了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企业经济运行中。本文根据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会计体系出现的问题,对低碳经济下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会计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体系,它能够通过许多手段和方法来减少高能源的消耗,逐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从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每个企业都是经济运行中的组成部分,需要把低碳经济的理念引入到每个企业中,让每个企业贯彻落实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让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低碳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低碳经济下,企业的会计核算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资产。这包括能源使用和节能减排所需的费用;

2.低碳负债,包括对企业低碳形式下所产生的借款,各方面的环保费用和税务费用;

3.低碳权益,包括企业低碳所产生的清洁的能源和节能所用资金;

4.低碳收入,包括在低碳经济下企业发展所赢得的对环境保护的补偿收入和低碳模式下企业的收入奖励等;

5.低碳成本。会计核算要对企业在低碳方面的开销进行核算,包括对环境的治理,低碳所需的折旧费等等;

6.低碳利润。在低碳经济中企业发展所产生的效益利润核算。

在会计信息披露上。企业的低碳信息披露可以通过报表增加低碳的有关会计信息,比如“节能投资”、“低碳收入”“、低碳固定资产”等项目。还可以制作单独的会计报告,提供低碳方面的会计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第二种方式更受欢迎,能够通过单独的报表将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企业也可以准确掌握在低碳方面的效能和消耗的信息,为企业准确衡量环境资源等活动的投资规划提供信息支持,最终在会计信息披露上得到更好的信誉。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中会计体系出现的问题

1.企业没有完整的碳会计制度

我国在法律上并没有对碳会计提供相关的法律体系,会计体系在操作中处于起步阶段和初级阶段,因此也对会计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在会计的核算和会计制作账目中没有一个准确的规范,在制作企业的会计报表时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够完全确保企业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质量。我国的会计体系目前尚未成熟,会计缺少理论性的研究报告和对其进行实际的支持,我国企业未对碳会计进行系统的了解。可见,我国企业对碳会计的了解较弱,理论上缺乏一定的基础,要对企业普及碳会计,并在各企业中建立会计体系才能确保低碳环境下每个企业实现低碳经济模式。

2.企业中缺乏碳会计专业人才

由于我国的碳会计起步晚,再加之会计并没有系统专业的体系,所以更加缺乏有关能够担当碳会计的人才。碳会计与普通的.会计不同,它不仅仅是对企业进行会计的基础核算,而且要知晓低碳经济、碳会计体制和为企业做出低碳环境所需要的相关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实行低碳经济的企业现在所稀缺的。

3.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不全面

对于环境披露,我国现在没有创建一个完整的制度,企业缺失了对社会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再加上,社会对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要求不高,很多企业为了推卸或者摆脱责任,将本企业的会计信息选择不对外公布的形式,即逃避披露。另一个方面,部分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感,对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这一要求没有考虑到企业经济运行中去,企业不愿意将生产加工和排放的真实信息进行披露,做虚假的信息对外公布。因此,在低碳经济中,会计体系的建立需要更多的真实性,也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其实施。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

1.注重理论探究

要想完成低碳经济下各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各企业加强碳会计理论实践研究。各企业相关负责人都应该深入了解、研究国际上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将理论知识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充分结合,对于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探索并解决,在长久的实践中总结出相关理论知识。只有不断增强会计的理论探究,让会计体系从理论上值得思考,在实际操作中值得推敲,从一个企业出发,将低碳经济中的碳会计模式逐渐扩大,才能使低碳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2.重视培养专业性人才

我国还要注重低碳经济下碳会计体系的人才培养。企业没有专业的碳会计会影响企业在低碳经济上的发展。因此,要培养专门的人才来做低碳经济的会计核算。企业在低碳经济下构建会计体系的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低碳经济的碳会计培养,学习的东西包括方方面面,如人文生态、环境资源等等。只有培养出优秀的碳会计人才,企业才能在低碳经济上走出一大步,更有利于企业碳会计体系的构建。

3.完善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各企业要构建会计体系,首先要综合分析我国国情,然后将相关低碳经济体系会计机制经验进行有效的运用。在利用国际上碳会计建立的经验时候,也要重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既要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又要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增强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地位,从而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

4.增强企业责任感

企业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同时,信息披露也要准确真实,不得对信息有篡改的行为。同时,会计报表要及时的将信息整理归纳,将低碳理念真正的融入到企业经济运行中。

五、总结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方向,低碳经济下产生的低碳会计也是应运而生,是社会发展必然出现的。企业的核算中离不开会计,企业要想走低碳经济的道路也离不开会计,国外许多的企业已经逐渐在碳会计道路上走向平稳,坚持低碳经济发展,也对低碳下会计体系做出了许多研究。相信我国的企业只要用心,对低碳经济进行开发,对碳会计进行专门化的培养,优秀的会计也会带动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我国未来的碳会计体系的前景是良好的,只要发展好会计体系,我国的低碳环保式的经济模式也会越走越好,随之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强殿英,文桂江.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的思考.会计之友,22期.

[2]肖序,郑玲.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8期.

[3]李慧,张静晓.低碳经济下建筑企业PCDM项目碳排放权会计研究.会计之友,26期.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 篇4

——基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

摘 要: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诸多的社会问题。构建我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必须依法整合乡村关系,实现“乡政村治”的良性互动,有效地协调好“两委”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培养农民参与意识。关键词:构建 农村 社会管理 体制 收稿日期:2009-05-05 作者简介:郭泽保(1951),男,安徽五河人,福建行政学院教授。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农村的稳定发展是经济社会全局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等改革的深入,给农村社会稳定增加了难度。因此,完善农村社会管理职能体制,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农村社会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农村社会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维护农村的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依法管理农村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农村社会利益关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调节农村收入分配、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开展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性管理活动。[1 ] 社会管理体制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即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社会管 理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并且体现不同的时代特征。

第一阶段是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1958 年人民公社成立,是为新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初创阶段。1950 年12 月,政务院颁布了《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确认行政村与乡为一级地方政机关,在土地改革未完成的地区,乡农民代表大会或乡农民代表会议代行乡人民代表会议的职权。与此同时,国家还对乡(行政村)行政区域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1954·42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县以下农村基层行政区划为乡、民族乡和镇,撤消了行政村建制。从而确定了我国乡、民族乡是农村基层行政区划,乡政权是农村基层政权,是我国国家政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乡、民族乡等基层政权在管理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优抚和救济工作;保护公共财产、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和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等社会管理职能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基层政权的结构和职能所作出的制度安排,对于维护广大农村社会稳定、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对于完成土地改革、推动合作化运动,对于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文化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是1958 年到20 世纪70 年代末,是为人民公社体制下的“政社合一”农村社会管理阶段。1958 年下半年,全国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乡建制被“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取而代之。公社管理委员会取代了乡政权。人民公社作为农村基层行政建制,存在了将近25 年之久。1958 年8 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 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规定:“公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并且要实行政社合一,乡党委就是社党委,乡人民委员会就是社务委员会”。根据1958 年12 月10 日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应当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公社的管理机构,一般可以分为公社管理委员会、管理区(或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区(或生产大队)一般是分片管理工农商学兵,进行经济核算的单位,盈亏由公社统一负责。生产队是组织劳动的基本单位”。此后,1975 年和1978 年的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均从法律上确认了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的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又是集体经济的领导机构。

人民公社作为“左”倾思想催生出的兼具基层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和社区管理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组织“怪胎”,在其存续的25 年间,全靠不断提升的高度集权和国家强力来支撑。这种管理体制虽使国家整合农村的能力得到了强化,把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控制效力推到了顶点,但是,人民公社结构上的缺陷和功能上的障碍,还是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的社会进步。[2 ]

第三阶段是20 世纪80 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是为“乡政村治”的农村社会管理阶段。1982 年4 月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问题发出通知,要求先做好试点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逐步改变。1983 年10 月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撤消25 年的乡建制得以恢复,使农村行政建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7 年11 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 会组织法(试行)》,对村委会的性质、地位、职责、产生方式、工作方式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至此,农村县以下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曾经实行了20 多年以超强控制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被有一定自治性质的“乡政村治”管理体制所取代,实现了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创造性转换。

“乡政村治”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反映了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对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调整,国家行政权力从基层农村社会全面撤出,乡镇政府成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及其引起的诸多变革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确认,村民委员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推进了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重构。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乡政村治”造成权责分界不清和权力运行中的体制摩擦。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乡政村治”作为我国农村基本管理体制,明确规定了村级自治组织与乡镇政权的责权关系,即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依法行政,乡级政权之下的各村社区,成立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在这种政治关系 的安排下,乡村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有效运行和村民自治权利的真正实·43 ·现。依照1998 年11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就在法律上明确了乡村政治关系是“指导、支持、帮助与协助”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 系。然而这种本应职责清晰、权限分明的乡村关系,由于乡镇行政权与村庄自治权的来源不同,在现实中却并没有达到应有状态。一方面,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承担着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各项工作实施行政管理的职能,这就导致了乡镇政府往往忽视了指导和帮助的功能,而片面地强化对基层的直接控制和行政领导,进而弱化了村民自治,使村民自治机构成为乡镇政府的附属物,导致了村民自治名存实亡。另一方面,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自治组织,往往会寻求扩大自治权利,抵制或拒绝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和宏观指导,片面地强调自主性,从而造成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功能的萎缩,导致了乡政与村治关系的脱节。[3 ] 这不仅会影响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而且也有碍于村民自治权利的正确行使和村民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当村治已发生重大变革时,乡政没有发生相应的变革,其后果是日益扩张且不受制约的行政力量不断压缩农民和自治组织的活动空间,农民的自主权受到侵害,自治组织日益行政化。[4 ]

2、“两委”关系定位不清,形成权责交错的局面。从理论和制度上看,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地位和关系是明确和协调的,即村党支部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村委会在党支部领导下依法组织村民自治。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由于对村委会和党支部的权限范围没有做出明确的限定,有些规定也显得过于抽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这样就极易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一些农村因其党组织长期较为健全,组织性强,在村中有权威,党支部在领导和管理本村事务中并不只是建议而更主要的是对村里的重大事项直接做出决策或决定。在这些地方,仍然是村党支部书记说了算,村委会在法律制度上拥有管理本村事务的权力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和具体落实。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些地区,村委会根本不接受村党支 部的领导,有的地方选出的村委会主任连党员都不是。由于按上级规定,村党支部无权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因此导致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无从体现,使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受到严重削弱。同时,由于受人民公社体制的传统影响和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使相当多的村党支部书记习惯于“一元化”的领导方式,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决定村中事务权力的“一把手”,村委会主任则是协助书记工作的“二把手”。村委会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主要取决于党支部书记个人的政治素质和民主意识如何。另外,由于当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还相对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需要,一些思路和办法仍停留于计划经济的模式,再加上农村一些地方村党支部书记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的情况比较严重,从而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个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现实课题。

3、村自治组织内部运转不协调,存在机制上的障碍。从目前情况看,机制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村务决策和监督方面。根据国家制度规定,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是村民直接参与本村重大事务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但实际上却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重大村务决策动议随意性大,各地通行的做法是由村委会召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但哪些属于该交村民参与决策的重大村务什么时候提交讨论,往往取决于少数人的主观意志。二是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程序化远远不够。有些本该由村民会议决定的事务往往由村委会决定,有些本该由村委会决定的往往由“两委”或党支部决策而且村支部书记往往在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不同程度地控制着决策的运作,班子成员难以发表 不同意见。三是村务决策的质量难保证。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议事程序制度安排不健全,即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往往也是临时将村领导班子形成的决策交村民代表讨论,实际上把村民代表会议变成了任务布置会。从各地反映出来的情况看,有相当部分决策未能充分反映村民利益和意愿,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参与意识。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形成有序格局,将社会事业推向前进。这就需要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民积极性的发挥。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农村社会是一个弱势社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民缺乏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利益表达渠道少,农民的微弱声音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选举中,4 个农民的权利相当于1 个城里人·44 ·的权利,这样在政治上8 亿多农民就变成了2 亿多农民”。[5 ]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人数最多的农民却少有能够代表自己利益,表达合理要求的组织,如“工人有工会,妇女有妇联,知识分子有文联、科协和社联,个体户有个体劳动者协会,企业家有企业家协会,唯独九亿农民没有这种政治或经济组织”。[6 ] 即使有的地方成立了一些农民经济和维权方面的合作组织,由于规模小、发展速度慢、稳定性差及博弈能力低,加之受到政府的限制又较多,其真正发挥的作用很小。此外,受现有政治体制的限制及教育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民主意识淡薄,缺乏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依附观念较强,对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不太清楚,也不知道怎样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这制约了新农村建设中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构建中国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

1、依法整合乡村关系,实现“乡政村治”的良性互动。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乡政村治”的总体框架不宜轻易变动,至于在这种格局下出现的问题,应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逐步加以解决。因为在村一级设立村政府,实质是将国家权力再次深度介入农村社会,而过度或者超强的行政干预势必抑制农村基层社会和村民群众的自主活力,使基层社会和村民群众难以发挥出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还会增加行政管理层次,加大管理成本,加重农民负担,从而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主张在管理方式上,乡镇政府应当用政策、法律手段指导村委会的工作,但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情;村委会则要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协助乡镇政府开展工作,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任务在本村予以落实。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实质上是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关系。行政管理不等于强迫命令,村民自治不等于不要行政管理。乡政府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它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对本行政区域的各个单位实施行政管理,布置有关的任务。村委会也有义务接受乡政府的行政管理,协助乡政府开展工作,完成各项任务。村委会的自治性质,决定了它既不是乡镇政府的下级机构,又非其派出机构。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必须建立“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即乡镇干部要在其位谋其事、以本职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职能部门真正发挥管理和服务的功能,把该管的事管好,以实现国家对社会的有效管理。通过转变管理方式,把社会的自我管理权还给村级组织,从而推动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有效地启动村民自治机制的内生力量,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国家对社会管理与社会的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全新面貌。

2、有效地协调好“两委”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上衔政府、下联农民,具有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要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社会管理的职能,必须有效地协调好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使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组织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为此有关部门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从制度上合理划分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权范围,并使二者实现不同层次上的协调和统一。在职权划分上要体现党组织管方向性“大事”,村委会管具体事务的原则。二是通过加强村党支部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力和凝聚力。要重视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将村民中的优秀分子特别是村委会干部吸纳到党组织中来;要通过民主选举将党员中的优秀分子选为党组织领导人。在组织结构上应提倡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干部交叉任职,这样便于加强党对村委会工作的领导。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村党支部书记一般都兼任村委会主任,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支书参加村主任选举的深层意义在于,不仅进一步稳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基础,而且对农村基层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将产生影响。

3、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实行基层自治,是民主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监督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缓解政府与居民矛盾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广泛开展了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党组织,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要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 性,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农村安定祥·45 ·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在行使自治权的同时,要明确界定村级自治权限,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什么属于村级自治的事项,什么是村级必尽的义务,什么应该由乡镇或乡镇以上政府来管理和提供,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村级自治工作的开展,从而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和完善农村自治制度,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

4、扩大社会管理的主体,培养农民参与意识。一般来说,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是政府的社会管理;二是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以政府管理与协调、非政府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7 ] 因此,在农村社会管理上,要积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研究农村社会管理的规律,按照十七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改变管理主体单一的状况,要扩展社会管理的主体,从一元管理向多元管理转变,广泛吸纳社会组织参与管理,使农民和其他盈利或非盈利组织成为管理主体,并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因此,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围绕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培育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通过组织实现与国家的沟通和协商,利益表达的效果会更好,有助于维护农民的各项权益,享受政府和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成本低而且效率高。

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努力和水平的提高。要通过教育,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农民参与民主活动的积极性和能力,通过加强民 主法制宣传,致力于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法治观念,并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活动,敢于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加强法制教育,使农民学法、知法、懂法,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到守法并敢于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企业文化的研究也得以展开和深入,这标志着我国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也跨入了一个新时代。但令人不解的是,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有降温之势。事实上,当代企业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充斥的世界里,其文化也在发展着、变化着。当我们一步步地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门槛时,一种新企业文化的构造不能不是一个划时代的课题。本文试就此提出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知识经济时代以前的企业文化剖析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起着它所固有的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可以通过企业与社会的交往,向社会发生文化辐射,影响外部公众的价值观、消费理念、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从而丰富、完善和发展着社会文化。因此,注重企业文化的构造,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于企业、于社会都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经营管理实践,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企业文化。这是由企业文化的时代特征决定的。在不同的经济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企业文化。自人类跨入文明门槛以来,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发展可以分为劳动力经济、资源经济和知识经济这样三个阶段。在劳动力经济阶段,企业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并未普遍存在,所以也就谈不上这个时代的企业文化问题。但丝毫不能说这个时代的人类实践不对日后形成的企业,尤其是处于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国家里的企业形成影响。企业文化的最初萌芽就是根植于这些早期实践之中的。在劳动力经济时代,劳动力是资本的主要争夺对象,有了劳动力,就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获得财富。这种思维定式,在我国一些不发达地区的企业中还占据主导地位。

企业的形成史告诉我们,企业的真正形成和发展成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在自然资源经济时代完成的。企业文化也就在这个时代萌芽了。这个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就在于尽可能多地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因为,评价一个企业的实力,主要地就是看它占有和支配自然资源的总量。自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拖拉机、纺织机、车床等替代了手工生产工具,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代替了落后的交通工具,这对于占有、利用资源而言,确确实实达到了提高效率的.目的,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仔细分析该阶段的企业文化,不难看出它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个性。无论从企业物质文化方面看,还是从企业的制度文化方面看,亦或是企业的精神文化方面看,无不体现出以自然资源占有和支配为主基调,在生产经营上要尽可能地占用自然资源,在企业与社会之间,则又表现出相反的一面,即企业千方百计地从社会掠取更多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的“计划经济”年代,平均主义的分配资源,更使“企业”有了极度膨胀的资源占有意识,抢计划、争项目、要资金、拼资源。也就是尽可能多地从社会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用于企业的粗放经营。尤其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思维定式,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资源稀缺意识。为什么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步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亏损惨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乃在于它的思维定式仍旧是资源经济时代的沿袭,反映在企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 篇6

1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作用力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两者虽然在管理范围上有所差异,但是管理的对象都是企业资金所实施的管理活动。与此同时,财务管理围绕企业资金运作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其涉及企业投资、筹资、资金运营、利润分配等各环节活动。可以说,财务管理的重点即是企业的价值运动,并且以规范正常经营秩序,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保持较高的经济利润为主要目标。而管理会计则同样是价值运动的研究,但其更倾向于对价值运动分析,而不直接接触价值运动实体。所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资金运作的过程管理,而管理会计更像是结果管理。但是,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管理会计的具体数据来实现,因为管理会计的数据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企业资金运作中的相关问题,财务管理能够凭借这些数据来规避相关风险,从而确保后续财务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2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结合对企业的意义

财务管理一般泛指在一定整体目标的情况下,针对资产购置、资产融通以及利润分配所开展的管理工作,同时也是对企业资金投入以及利润回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经济管理活动的统称,其涉及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而管理会计则是对企业资金运作,以提升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经营管理决策的经济管理活动。将上述两者有效结合,对于企业发展的助力不言而喻,具体如下。

2.1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实效

现代企业对于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强,在激烈的市场经营中,除了加强对市场的拓展之外,企业还必须要严格控制资金运动的合理性,规避资金运作风险,切实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配合将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资金管理结果。在部门和人员独立的情况下,双方的信息交流始终存在一定的制约,财务管理反馈的不及时和不真实,将直接导致管理会计结果出现差错,企业管理者所获取的管理数据的有效性也将难以保证。为此,全面审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深入探讨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融合,能够最大化地利用两者的特点,并借此增强财务管理的可靠性,从而促进企业财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2.2企业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通过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目的上的一致性,由此意味着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存在工作内容上的交叉,企业可以充分借助两者的相似性,实现部门和岗位上的整合,在确保岗位职责明晰和合理的基础上,最大化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支出,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除上述之外,立足于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之下,企业可适时、合理地为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注入新鲜的元素,增强资金管理上的创新性,为企业注入全新的活力和发展激情。

3促进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有效融合的构建思路

3.1优化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

企业交易过程中主要以货币为主,会计凭证也更多的是涉及贷方记录和财务会计借方记录,这些数据难以满足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工作的实施。因此,必须要对会计凭证的记录形式进行优化和创新,除了记录必要的货币信息之外,还应该在会计凭证的备用信息栏中汇总增设统计信息代码,不但能够有利于资金信息的记录和收集,还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丰富和完善,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结合夯实数据基础。换言之,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信息的获取都源于会计凭证,所以说会计凭证也是企业资金管理数据的重要来源,还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重要联系媒介。为此,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必须同时加强对会计凭证的关注和重视,从会计凭证角度深化财务管理预测,为后续企业资金管理活动提供有力支撑。一言以蔽之,即应从财务管理的预测角度出发,为两者融合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3.2强化财务管理的事中控制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过程中,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可以简单的概括成会计凭证的填写、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其中,模型运算的结果包括了财务会计的报表整理,财务会计的总账以及财务会计的类型,从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运行过程能够看出,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都需要面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工作,信息的筛选和信息的计算,是两者都需要开展和实施的工作。因此,强化财务管理的事中控制,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财务信息数据的统一和整合,进而为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奠定基础。

3.3提炼并深化财务管理特色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并非简单的部门和人员上的整合,而是将尽可能的统一和结合双方的交叉管理活动,并且在确保正常管理事务有序开展的基础上,确保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特点的保留,使两者在实现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充分地展现出两者的管理价值和作用,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保障。简单地说,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不能以达到 “1 + 1 = 2”为目标,而是获取 “> 2” 的效果,在整合中不断地提炼和巩固两者的管理特色,深化管理特色,提升资金管理的最终结果。

3.4夯实并扩充企业财会队伍

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在全局管理中的地位, 适当改善和提升会计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以吸引更多社会上具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的会计人才加入到企业会计队伍中。积极引入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优秀会计人员,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针对有条件的企业, 还可通过与专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院校人员实习岗位,通过院校渠道来培养和选拔优秀会计人才,与院校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尝试与专业院校开展 “校企联合”,以此为企业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丰富、 可靠的人才资源。

4结论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资金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两者之间亦具有相对辅助的作用,即管理会计能够为财务管理提供详尽的企业财务数据,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具体结果。而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上升,也会为管理会计创造更为理想的信息环境,共同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由此,促进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将对企业整体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与可行价值。

摘要: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都具备较强的独立性。故在明确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特殊性的基础上,发掘双方的共同点和交叉点,实现管理技术的融合,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和管理成本。鉴于此,文章通过对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之间作用力的分析,阐述了两者结合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并借此提出了促进两者有效融合的实践思路,以期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补充和丰富作用。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构建路径论文 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引言

工业经济已经开始被抛弃,如今的经济体系大多都是知识经济,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自从出现知识经济体系之后,许多企业的每一层组织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当中最核心的财务管理更是受到不小的影响。企业想要存活,就必须要更多的占据市场上的份额,最终达到利益的收入目的,就需要创造一个和如今的企业相符合的财务管理机制。将财务管理作为中心,全面提高资金运作时的效益。当知识经济来临时,普遍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无法再提供企业所需要的管理制度,所以变革势在必行。

二、中小型企业存在的问题

1.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自然资源为核心,这样的经济模式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知识。但是知识经济需要以知识作为经济核心,知识的来源则是人。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能够开拓员工思维的体制才是当前中小企业应当注意的问题。普遍的中小型企业管理层都为亲戚、朋友关系,企业在面临选择时,普遍不考虑企业往后的发展前景,很难将创新完美体现。

2.融资不恰当,造成资金卡顿

普遍的中小型企业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因为经费的不充足,导致科研成果在成型初期,就因为资源的问题,没有财力持续支撑项目的开发和扩展,如此很容易将还未成熟的科研成果扼杀掉。因为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导致许多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很难进入到市场当中。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1.资金框架不恰当

普遍来说,一个企业的所有资金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被统称为资金框架。因为中小型企业所拥有的特点,中小型企业出现资金框架严重不合理的情况比较普遍。中小型的企业资金比较少,大部分资金都是自身资金,能够提供给企业让企业扩大的资金严重不足,进而很容易让企业出现资金效率不足的情况。中小型企业还非常容易出现负债资金所占比例过高的情况。许多中小型企业的负债比例占到了全部资金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这种框架不合理的资金情况很容易让企业长期处于偿还负债的情况。

2.“独裁”现象严重

由于中小型企业基本都是个人企业,普遍存在缺少高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都是企业投资人。这就造成了很容易出现企业老总一人说话的现象。将所有的控制权、管理权、执行权和监管权都集于一身。这样的管理现象,很容易让“独裁”的权力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虽然企业当中存在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很容易出现自说自话、有法不依的情况。

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经济理财理念

1.树立资金的时间观念

如今的知识经济当中,资金存在时间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观念之一。所谓的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主要是指资金在适当的时间里的投资和再投资所提升的价值。企业资金在投入生产之后,因为实践的变化而不断提升,这就是比较客观的经济时间价值的体现。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的起点是资金投入,企业将资金用来制造产品,然后将其产品出售获得资金利润。周转的圈数越多资金利润也就越来。由此可见,时间的长短和资金的总量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

2.建立风险意识

如今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想要企业长期生存,最主要的就是规避、控制风险的出现。从财务的方面看,风险就是企业当中的每一个财务运作中,预计收益和实际收益出现偏离,造成极大的财务损失。财务人员需要在财务管理时,将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权衡,将最大程度的让财务远离风险。

3.成本资金的概念

一般情况下,中小型企业对于客户的出现从来都是“饥不择食”。任何单子,只要给钱都干预接。不预计成本和可能出现的意外就直接接单的情况时有发现,现代的知识经济管理制度下,企业务必做到重视成本的问题。资金成本主要是企业为了一个项目需要预先付出的代价。将资金投入到公司是为了获得稳定的利润,企业应当有义务做到资金决策时的谨慎性。对于每一个项目都要做全面且权威的成本分析,计算其净利润和成本所占的比例,将资金最大程度的用在高利润项目中。

4.利润抵税的观念

企业应当在产品的质量保障下,尽量做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工作。财务部门在计算利润的时候务必要做到计算税费。比如企业月广告费用为5万元,税率为34%,这种决策表面上看费用支出是5万元,但实际上真正的费用支出会少很多,因为企业税前利润变少了5万元,所以少交了17000元的所得税(50000×34%)。这就是税收挡板。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熟悉且会合理的运用这种抵税观念。

五、总结

综上所述,如今的企业都需要在财务管理方面融入知识经济理念,定制出一条符合自身企业的知识经济财务管理的模式,这运行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能够给企业的各个方面打下殷实基础,比如企业价值的判断、企业经营的持续、企业生产的扩大,同时规避资源短缺对企业发展来带的障碍性影响。利用内控管理管理模式的统筹运行为企业提供“茁壮成长”的优质环境,让企业达到最终理想,获得更大收益。

参考文献:

[1]顾海华.浅析高校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4,3(12):1-5.

[2]张文贤.内部控制会计制度设计[J].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3(12):1-5.

[3]徐楚英.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财会月刊,2014,3(13):18-20.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公司废旧物资处理暂行办法下一篇:“手拉手”互助活动教育思路及要点综合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