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外交思想

2024-05-20

孔子外交思想(通用7篇)

孔子外交思想 篇1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是中国外交实践蓬勃发展、外交思想流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原因是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

西周衰微、各个独立主权国家产生、大国间争霸到最后秦国统一天下的剧烈变革。春秋战国期间的动荡不仅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了准备条件,而且为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契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界先后形成了以管子为代表的霸权学派、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仁义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

代表的自然学派、以文仲和范蠡为代表的超限制学派、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谋略学派以及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权力学派1。这些学派及其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了古代中国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最高成就。

春秋时期占据主流外交思想体系的应该说是理想主义,各诸侯国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主流的公认的价值观念或者意识形态的规范和约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这个时期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之一。孔子所提倡的“仁义礼信”曾一度是约束各个诸侯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这一点在有关于他的著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孔子认为,一个由天子统治的恪守周礼的社会才算得上是完美的社会。因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理想一直贯穿于孔子的思想和言行之中。“平天下”的理想是在周礼的基础之上推动各个诸侯国进行大一统。因此,孔子从自身及其学生的言行出发,向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标不断努力,周游列国,传播思想。

孔子的外交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关于“礼”的思想的论述当中,本文主要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分析孔子为什么要兴“礼”、为什么看重“礼”和如何兴“礼”这三个问题,同时将孔子的外交思想与近现代的外交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究孔子的外交思想对近现代外交思想的影响。

一、孔子为什么要兴“礼”

首先,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阶段。各诸侯国中违反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层出不穷,僭礼的人屡见不鲜,上至诸侯国的君主和臣子,下至庶民百姓对于“礼”都毫无遵守可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4连诸侯国的君主和正卿都做不到“礼”所规定的要求,可见当时社会之中制度的混乱局面。“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5连按照周礼

所规定的去侍奉君主都要被认为是在向君主谄媚,可见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孔子看来,天子应该有天子之礼,诸侯应该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天下才能够安定繁荣,正所谓孔子所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6。孔子的 这一思想中不乏流露出古代等级秩序的严格,而这对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叶自成.“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流派及其与西方的比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12期.第24页.2 《论语·八佾》第26章.引自陈晓芬、徐儒宗译注《论语》.中华书局.2011年3月第1版,5月第2次印刷.第38页.如无特殊说明,后文所引《论语》均出自此书,不再做单独说明.3 《论语·八佾》第10章.第31页.4 《论语·八佾》第1章.第26页.5 《论语·八佾》第18章.第34页.6 《论语·颜渊》第11章.第143页.其次,孔子所推崇的“仁义礼信”实际上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人而不仁,如礼何?”7孔子的学生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8中领悟到“仁先礼后”这个道理,因而受到了孔子的称赞9。

“仁义信”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追求,而“礼”是外在的表现,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孔子希望通过推崇和恢复周礼来规范人们外在的行为,然后由外及内地恢复和巩固人们内心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孔子的学生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10,即克制自己,一切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便是“仁”。这正是孔子想要说明的道理。孔子认为,当人们内心的“仁义信”得以巩固和加强,尤其是君主和臣子,那么整个社会就不难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1的效果,不再需要用严峻的刑罚治国,这里

再次流露出孔子“礼治”和“德治”的思想。孔子的“礼治”“德治”思想并不仅仅限于治国,国家间交往、对国际关系的处理亦是如此,这种思想在近现代

国际关系思想中仍然存在,笔者在后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二、孔子为什么看重“礼”

在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不可更动的根本,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所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孔子对周礼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爱屋及乌的地步,哪怕有他的学生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12孔子都会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3来表示自己不允许别人对于

周天子的讥讽。那么,“礼”真的有这么重要么?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14一句话概括出孔子认为“礼”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即使中原诸国没有君主,也比虽然有君主但是没有“礼”的“夷狄”要好。这说明孔子认为,如果发挥得当,“礼”的作用要大于一个君主的作用,治理国家最高水准在于百姓自治而不需要君主统治,再次突出了孔子“礼治”的重要思想。

除了上文所说的,“礼”可以帮助人们规范外在行为进而巩固内心“仁义信”等道德标准之外,“礼”还可以指导人们的其他道德标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15也再次说明了“礼”的重要性。

孔子不仅从“礼治”方面论证礼的重要性,而且从个体的角度也对“礼”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16

孔子如此看重“礼”,因此他认为,关于“礼”的仪式、形式不能省,无论什么原因,否则外在仪式和形式的淡化就会造成当时社会不重视“礼”乃至僭礼的现象层出不穷。“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7孔子认为,为了维护“礼”,即便牺牲一头家畜也是在所不惜的,再次反映出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麻冕,礼也; 78 《论语·八佾》第3章.第27页.《论语·八佾》第8章.第29页.9 引文同上 10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11 《论语·为政》第1章.第15页.12 《论语·八佾》第21章.第35页.13 引文同上 14 《论语·八佾》第5章.第28页.15 《论语·泰伯》第2章.第89页.16 《论语·尧曰》第3章.第241页.17 《论语·八佾》第17章.第33页.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18

孔子在这里又表示赞同用比较节俭的黑绸帽代替麻织帽,但是却不赞同臣子直接在堂上拜见君主,应该是先在堂下拜,而后在堂上再拜。两个事例相对比说明,孔子真正所在乎的是人们内心对于“礼”的重视,外在形式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在不涉及根本原则的情况下,孔子还是主张节俭的。戴不戴帽子和戴什么材料的帽子是两个问题,而和祭祀杀不杀羊,臣子在堂下有无叩拜是一类问题。这里也体现出孔子具有灵活性的一面,正所谓“大事讲原则,小事会变通”。

三、孔子如何兴“礼”

孔子深谙“礼”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推动兴“礼”,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孔子以身作则,第二个方面是孔子通过言行教诲学生以及为官者。

孔子的君臣父子各行其礼的政治伦理信念要求自己毕生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以及规范自己的言行,这在《论语·乡党》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处处符合“礼”的要求,表现出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都符合周礼的正人君子。例如,“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19表现了孔子在朝的言谈举止,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和言行都不尽相同,也正所谓“看对象讲规矩”,体现孔子在朝知礼的一面。孔子对于“礼”的遵循也表现在自身衣食住行方面,例如“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20“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21

孔子对于学生和为官者的教诲中也无不体现兴“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2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24“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5这些教诲都告诉学生及为官者应当如何以“礼”约束自身的行为、治理国家、处理君臣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

四、孔子“礼”思想与近现代国际关系

通过对《论语》文本的解读,不难对于孔子关于“礼”的思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孔子思想中的“礼”的含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礼意或礼仪,即表示对他人敬重的态度和各种仪式的程序和规则,二是礼制或礼法,即国内外的各种制度和法规等。那么孔子这两种关于“礼”的思想与近现代的国际关系思想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或者说在哪些方面是具有传承性的?

第一,孔子认为“礼”是强国之本,这个思想与当今学者普遍认同的制度是立国之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指出,对于春秋时期所处地缘环境十分复杂的诸侯国来说,治理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礼制,否则就会“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26。孔子的“礼”不仅会在国内层面对国内的臣子百姓进行约束,同时也会在国际层面上对各个诸侯国进行约束。从国际层面上来看,孔子对于“礼”的 1819 《论语·子罕》第3章.第99页.《论语·乡党》第2章.第111页.20 《论语·乡党》第7章.第115页.21 《论语·乡党》第9章.第116-117页.22 《论语·颜渊》第1章.第138页.23 《论语·学而》第12章.第12页.24 《论语·八佾》第19章.第34页.25 《论语·里仁》第13章.第43页.26 《论语·子路》第3章.第151页.理解颇相似于今日学者对软权力中制度因素的理解。另一方面,孔子还用“礼”和“礼”所带来的效果向周边国家辐射,从而形成一种吸引力,使得本国不战而屈他人之兵,从软性机制上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

第二,孔子认为“礼”是国际合作的基础。在孔子看来,“礼”对外交活动进行了规范,通过“礼”各国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国家社会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是国家间相互合作和友好往来的基础。这种思想可以说在当前国际社会仍在沿用,国与国之间规范的外交文书、礼宾制度等就是最好的例证。孔子特别强调大国遵守“礼”会对于国际合作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从而影响小国也积极加入到规范的国际合作之中。孔子的思想中,对于大国垂范的作用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7,“其身正,不令而

28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第三,孔子认为“礼”是国际秩序稳定的支柱。孔子认为,国际秩序的维持并不一定非仰仗王权国家不可,有的时候“礼”的效果更好。中原诸侯国曾多次陷入无君主状态,然而社会各阶层依靠良好的“礼”依旧运行的井然有序,相比周边有君主的“夷狄”更加优越。“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29孔子的 这种思想与当今世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观点颇为相似。在后者看来,在没有霸权存在的条件之下,制度可以起到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虽然两者的观点颇为相似,但是两者的原理不尽相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原理在于国家对于利益的追求以及妥协,而孔子则认为“礼”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尽管如此,这两种思想的殊途同归还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孔子认为“礼”应该相互往来,这种思想与当今国与国之间平等的交往关系是相吻合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30这种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应用就是对霸权体系和强权政治的反对,主张国与国之间进行平等交往,合作共赢。

孔子外交思想 篇2

一、和合理念

“和合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核,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无处不在。所谓“和”,指的是和谐、和平、和睦、平和、亲和等意思,其中以“和谐”一词最为妥帖。可以说“和”是矛盾的相对运动,是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平衡协调,是推动事物更新发展的动力。而“合”与“和”是相通的,《管子》一书中曾写道:“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得,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谐习以悉,莫之能伤也。”他把民众的和合作为民众道德的直接体现,认为学习和合,就能产生“莫之能伤”的强大力量。

在对“和合理念”进行具体阐释时,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给出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为贵”等具体解释。董仲舒所提的“天人合一”主要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而“和为贵”则强调和谐相处对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和而不同”则是对同一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对个体存在的特殊性有了充分认识之后的调和。笔者认为,“和为贵”应该是各个国家相处的基本准则,而“和而不同”思想则是各国之间展开合作的准绳之一,这也恰好切合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在中国古代,孔子曾将“和而不同”思想应用到处理社会关系上去,并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在国内社会,由于绝对权威的存在,许多“不和”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解决。但是在国际社会,在“丛林法则”的指导下,各国纷纷以本国国家利益出发,出现各种分歧在所难免,因此只有各种不同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沟通,才能使国际社会正常运转,才能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当今的国际社会是一个和平合作的社会,是一个求发展的社会,霸权暂时只能退居二线舞台,以“共营”实现“共赢”才是主流倡导所在,因此“和而不同”思想对现阶段国际关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外交领域上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家国思想

国家是西方的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当中,实际上是没有民族国家这个概念的,直到近代,才由孙中山先生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提出。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国家”实际上就是一种“家国思想”,“家”与“国”各有所指,前者是公卿士大夫的封地,后者则是各诸侯的封邦,先有“家”才有“国”,“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保障。

在“家国思想”中,儒家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天下一家”,他们憎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以强凌弱,以众报寡,争城夺地、民不聊生的动乱局面,向往民族和睦,国家统一,四海升平的“大同”世界。很显然,人们为了自家、本族、本国的利益而以他家、他族,他国为仇敌,相互攻伐掠夺,搞得国无宁日,“大同”社会便无法实现。因此,要实现天下“大同”,必须首先树立“天下一家”的观念。

不可否认,“天下一家”是一种大胆的设想,是先贤们对于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但是这种思想的过于理想化,即使是在礼乐尚存的西周都无法实现,在现代利益至上的外交环境更是无所适从。总的来看,“家国思想”虽然仅仅是一种美好设想,但是对于当今国际社会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三、天朝上国

宗藩体制由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分封制演变而来,其格外强调宗主国(当时为周天子)的中心地位,强调藩属国(诸侯国)对于其宗主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补充,首先儒家强调“华夷有别”,其认为应该将中国与外邦做一个区分,只有华夏中原是正统,而其他民族、部落则是未开化的蛮夷,并提出“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思想,而这一思想逐渐演化则成为华夏中心的主张。

同时,在古代中国,历代皇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在意识形态上宣称“皇权神授,天子独尊”,皇帝是奉天之意、承天之运来统治天下的,天之下,都必须接受天子的统治,就像《诗·北上》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地理上,中国的古人都将华夏作为世界的中心,而开展外交活动也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天朝上国”的思想。

总的来说,从西周时期宗法制、分封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和合理念”、“华夏中心主义”、“家国思想”构成了我国传统外交思想。这些思想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王朝外交思想奠定了基础,对今天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唐莫尧,诗经新著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8.

孔子民间外交佳话 篇3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公元前480年,齐国的权臣田常企图独揽齐国的军政大权,但又对高、国、鲍、晏四大政治贵族的势力心存忌惮,为转移矛盾和视线,他心生一计:发兵进攻鲁国。顿时,齐鲁两国的关系趋于紧张,边境线上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鲁国地少人寡,真要打起仗来,哪里是强齐的对手?年迈的孔子虽然这时早已是无官一身轻,日复一日地在家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授学生,但是国难当头,他岂肯袖手旁观?经过一番沉思,他打定主意,然后把弟子们召到了跟前。

孔子面色凝重地说道:“学生们,鲁国是我们的父母之国,现在齐国人要发兵进攻我们,祖国面临着败亡的危险。你们到了为国家出力的时候了!”孔子话音未落,子路第一个站出来,请求得到派遣;随后,子张、公孙龙等等也竞相请缨。孔子看到众弟子争先恐后的积极态度,感到十分欣慰,但他深知,鲁国目前面临的危险,靠硬碰硬的武装对抗是很难得以解除的,搞不好还可能使形势变得更糟,因此必须另想办法,来个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屈入之兵。主意既定,孔子把目光扫向并定格在了同样积极相应号召的子贡身上。子贡何许人也?这位可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之一,他思维敏捷、能言善辩,即便是孔子,在和他辩论问题的时候也时常感到十分吃力,即所谓“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孔子“钦点”了子贡之后,接着向他面授机宜。子贡认真受教,然后以圣人弟子的身份,日夜兼程前往齐国。

见到田常后,子贡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打算发兵进攻鲁国,可是一大昏招啊。”田常感到愕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子贡回答道:“我听说,国内有忧患的就攻打强国,国外有忧患的就攻打弱国。如今您的忧虑在国内,可你却要进攻贫穷弱小、主愚臣蠢的鲁国。你即便打败了鲁国,也不能增加你的威信,国君和其他大臣还会因此而鄙视、疏远你,你就会成为众矢主的。你这是何苦呢?以我之见,你不如去讨伐吴国。”田常问:“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向鲁国进发了,再掉头去攻打吴国,大臣们提出质疑,怎么办?”子贡说:“您先按兵不动,指派我去出使吴国,劝说吴王救援鲁国并讨伐齐国,您不就可以带兵和吴国交战了?”田常点头答应,让子贡出使南方的吴国,去见吴王。

子贡此行,先后在齐、吴、越、晋等国之间进行穿梭外交。史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堪称中国早期公众外交非常成功的一次活动,而孔子正是这一活动的幕后策划和导演。

孔子外交思想 篇4

10月8日晚的预备党员培训班课程是由夏安凌老师主讲的中国外交新发展,这个主题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夏老师谈吐风趣,思路清晰,她详尽的介绍让我对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外交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她首先讲到的是1949---1976年时期的外交情况。建国之初,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主席就用形象的几句话概括了当时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这三句话通俗易懂,立场明确,预示着中国先前的屈辱外交已成历史,外国所有在华特权也不复存在了。而“一边倒”则是指依靠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从这些政策可以看出,中国人要站起来了,中国要作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出现在世界的面前。周恩来总理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也一直影响着其它各国的外交政策,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从上个世界50年代开始,中国打开了国门,先后与苏联、印尼、日本、美国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朝鲜战争的胜利,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炸,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等重大事件都表现出中国的崛起,令那些把中国当成东亚病夫,肆意侵略宰割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第一阶段的外交为中国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基本格局和大国地位,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第二阶段外交是1976---1989年以共产党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核心时的外交,共产党提出“两个转变”,实现了外交战略的根本转变,重心从维护国家安全转变到发展国家经济,提出“和平、发展、合作”的观点,他将外交关系分成战略、地区、双边、友好合作四个层次,并提出了多极化,多边外交和大国战略。共产党的外交思想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而使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国际地位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自1989年至今是以共产党、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外交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外交政策核心是“和平共处”,承认世界的多样性,有力有效地贯彻了共产党的外交思想,提出了新的外交观。中国与其他部分国家外交呈现出中欧关系密切,中俄关系推进,中美关系复杂,中日关系紧张的状况。如今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在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这也引起了部分国家对中国的高度警惕,尤其是美国。针对中国周边环境复杂,邻国众多的特点,领导人提出睦邻友好战略,并根据国际形势提出“新安全观”,“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等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为中国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安全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外交史就是中国的发展史,不管别的国家是否愿意承认,中国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极强的综合国力的大国。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外交形势在不断变化,而中国也在随之成长壮大,并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强不息,不妥协,不称霸,这些原则也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敬佩和信任。可以毫不怀疑地说,没有比作为一个中国人更自豪的了!

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5

化学化工学院

11化学(1)班

苏萍

学号:11070300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

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一派盎然的生机,而不是冰霜肃落、生意萧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成为孔门弟子以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但孔子对子路并没有采取憎恶的态度,而是“设礼稍诱”,以身立教,终于使子路折服,并穿上儒服发誓要跟孔子学习。后来,子路不仅追随孔子游说诸侯,而且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甚至在卫国宫廷内乱时还牢记孔子“君不死,冠不免”的教诲,临危系帽缨而被杀。这显然是孔子循循善诱的结果。我们深知,改变一个学生,在延迟的期待中需要老师多大的耐心和韧力。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改进后进生的教育不无启迪。

二、孔子的教学观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孔子的教师观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孔子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这一要求可以说是严格而合理的。孔子说他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学好知识。“学而不厌”表现出教师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诲人不倦”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乐观。古今中外,凡是在教学上成绩卓著受到学生敬仰的优秀教师,没有不符合孔子这两句话的精神的。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应重视自身的学识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矣改,是吾忧也。”他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主张诲人不倦,认为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与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他认为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是诲人不倦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这表明孔子强调教师要为学生作表率,他自己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他去探视;颜回病逝,他老泪纵横。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孔子死后,“弟子皆服丧三年”,“哭各复尽哀”,“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孔子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孔子,充分说明了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爱的教育。

五、孔子的课程观

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注重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以“文、行、忠、信”为核心内容。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忽视知识的教育。孔子精心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作为教学用书,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学、道德、伦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等课程。孔子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充分了表明了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借鉴孔子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观,或许对我们的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会起到深刻独到的启迪作用。

孔子仁学思想 篇6

孔子主张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周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亲亲上的,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培养人具有孝悌的品格是最基本的。

孔子仁学另一个特点是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和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孔子说仁者爱人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奴隶制社会中各个阶层关系的人,如君臣,父子,朋友等。

孔子仁的又一个特点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必须在各方面都符合周礼的要求。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仁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世界观全面修养的产物。孔子的天命论

殷周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创造了人格神的天,以次来宣扬政权神授论证自己的合法性。孔子站在继承和改革周礼的立场上,毕生以恢复和巩固周礼为己任。因此他在天命的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他虽然已经抛弃了人格神的天,但还是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这就留有了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这就是孔子富贵在天的命定论。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在老子的思想中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识到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老子看到一些事物的对立面的特点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另一面变化,老子认识到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但老子的辩证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老子的这些观点都来自一些直观的感受。老子认为这些转化室无条件的。因此,他认为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都应从反面着手。这些都是不讲条件的,老子的这些思想只是为了给他消极无为的政治思想做辩护。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中有消极因素,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老子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老子在哲学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是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乃至在人生观上表现处一定的消极态度。反映在老子的认识论上就是排斥感性认识,老子认为认识不是从实践中来得,即闭目塞听的神秘主义内心直观。在老子看来人和万物都出自于最高精神实体道,人和万物都是一样的。使万物都去掉各自的特殊性,使他们都合同于道。那么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在道那里就合二为一了,万物也就都被认识了。

墨子经验论的认识论

墨子在先秦各家思想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辩论,并开始对认识论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墨子认为感性认识是最基本的经验,但并不排斥抽象的概念和认识存在的重要性。墨子以感性认识作为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这是一种朴素的经验论。墨子队感性认识的分析还很不明确,在运用中还有明显的错误。证明鬼神的存在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墨子队抽象思维的理解很零碎,特别是他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用来论证仁政的理论,是他的天赋道德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本性,这就是不忍之心或者说是对别人的同情心。除此之外还有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甚至认为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小,仅仅在于这些心和仁义道德等观念。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为善的,那么也可以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如果一个人不善,那不是他的本性不善而是他舍弃了本性。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他的型善只不过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因此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庄子逍遥游的人生观

庄子面对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采取虚无

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队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庄子对于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室套在人身上的枷锁。他所推崇的同志方法就是不用心思,顺其自然。

荀子性恶论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符合封建礼仪。所谓恶就是用心险恶,行为不当,破坏封建同志秩序。他认为人不可能丛一生下来行为就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所以人性本来室恶的。荀子的性鹅论反对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提出道德规范,礼仪制度是后天才有的。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因素有一定进步意义。单荀子的性恶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他和孟子一样心中也是有明确的阶级界限的。

董仲舒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董仲舒继承了西周以来有关天道天命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吸收了春秋战国以来阴阳五行家的神秘主义思想,通过揭示发挥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来完成它的神学目的论思想.董仲舒肯定天有意志,鼓吹君权神授,借以提高皇帝的权威.进一步论证天人感应理论,董仲舒从物类的机械感应推出天人感应.他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用来论证它的天人感应.因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道德本质,这就证明了天与人是合一的,天与人可以交感,天创造人以实现天的意志.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历代都加以吸收,借以鼓吹君权神授.王充命定论

王充哲学的形而上学机械论使他陷入命定论,王充肯定自然界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则,但他忽视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忽视了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规律,还能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自身服务.王充不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不了解造成贫富贵贱的社会因素.它用自然规律来说明社会现象的原因,结果陷入命定轮.王朝看到自然界的规律是无意志的,自然现象是自主的.富贵贫贱也是偶然的不自主地,人们无法自主,只能听天由命.张载气一元论

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霸气作为世界的实体.他认为有形可见的万物和无行可见得太虚都是由其构成的.气是万物统一的唯一实体,用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张载得太虚即气说论证了物质在空间上是普遍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这是气一元论的贡献.张载认为气的基本特点是由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这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世界物质实体作的一个新的解释.张载还是无神论者

朱熹理一元论

朱熹发展了二程的理一元论,创建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的首要意义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理可以离开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并且是事物的根本,在事物之先.朱熹的理还包括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准.朱熹把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绝对化永恒化,看成是宇宙的根本,万物的本原.把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则说成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把封建社会的秩序说成是自然界的秩序.目的是抬高封建道德的地位,借以巩固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朱熹以理为中心观念,因此又称为理学.朱熹格物穷理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念,认为人的心中本来就含有一切事物的理,但心中虽有理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对事物加以研究,然后才能达到心得自我认识,从而对天地万物之理无不了然.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部分1对事物加以研究就是格物,2在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事物的规律,了解一切之理.因为心中本就有理,格物不过是加以启发罢了.心就能认识本来固有的理.格物穷理实际上就是对天理-道德原则的认识.朱熹的认识论实际上是为了他的伦理学作哲学上的论证.王守仁心外无理与心外无物

王守仁认为封建道德观念就是心中固有的理,心就使一切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心外无理,王守仁认为朱熹错就错在把心和理一分为二了.它完全否认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离不开开事物的认识主体的,离开认识主体去寻求事物的规律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事物的规律来将认识主体,也没法说什么.王守仁说心外无物完全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精神意识是第一位的,住在身体的是心,事物不能离开人的精神而存在,事物的存在完全依靠人的精神.王守仁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王守仁不承认人的意识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相反只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实现天固有的.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物都包含在其中,达到本心良知,也就达到的对一切事物的认识.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知与行不能分离,二者联系紧密.王守仁之所以倡导知行合一,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任何违背正统道德观念的念头出现,这也就是所谓破心中之贼,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巩固封建社会秩序.王夫之气者理之以倚

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他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说.他认为气时世界的唯一实体,所谓理乃是气的内在规律,是依附于气的.气时有理的,理在其中然而没有离开气而自己存在的理.气者理之义也,没有离开气独立存在的理..王夫之日新之化

王夫之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大自然时刻都运动的.天地万物都时时刻刻变化更新的.事物为什么会变化更新呢/王夫之认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立的两方面相互作用.变化就是相互推移摩擦.王夫之认为,一切对立面都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互转化包含的.严复物竞天择进化论

严复主要通过介绍,,,来介绍达;;;进化论.严复结合和徐丽和斯宾塞介绍达,,,.按照中国社会和思想界的状况,特别介绍2点1宇宙是进化发展的,社会也是进化发展的.2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升劣汰,蛇者生存,存在着激烈竞争.严复,,,,在中国有暖气很大反响,物竞天择,自强保种.严复还批评封建顽固派盲目自大,不了解…..因循守旧.严复在进化论的基础上宣扬发展进化的世界观,反对封建主义形而上学,敲响了魏王的精种,后期变为庸俗的进化论.孙中山进化论思想

孙三民,,,就是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之上的,孙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美国价每组历史进化虽有先后之别,但却有共同进化的历史.孙认为世界进化分为三个时期1物质进化,世界宇宙形成阶段2物种进化动物产生发展3人类进化人类产生发展

灵魂不死灵魂崇拜是哲学唯心论的萌芽,逐渐也掌握了一些简单规律者是无神论唯物主义的萌芽.哲学被打伤阶级烙印,下受命于天,尚有上帝,西周用道德作为补充对自然规律又进一步认识春秋开始封建之,战国正式确立奴隶主鼓吹天命,地主和小生产者反对天命孔子仁,老子道无为,墨子兼爱战国形成,三类一类新型地主激进派商鞅,孙膑荀子韩非等.改良派孟子主张仁.还有一些无所适从庄子

汉唐汉城秦之提倡儒学,魏晋玄学佛教得到鼓励,到郊野发展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大族寒门矛盾董仲舒天人感应,郭象王弼玄学东汉唯物主义王充实灭论反对佛教

宋元明钦情况介绍商品经济发展,科学进步二程周敦颐道学,朱熹,王守仁,陆九渊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南宋陈亮叶适功利轮李贽功利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唯物主义反对道学和佛老

列宁外交思想中的妥协策略探析 篇7

1. 摆脱战争泥潭, 求得喘息时机

苏俄在建国初期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同时还深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这对于一个新生的政权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 与德国单独缔结停战和约以摆脱战争泥潭这一问题就被提上日程。在与德国的谈判中, 苏俄一直处于不利和被动的地位, 德国抓住这一时机对苏俄提出了大量苛刻的条件和要求。苏俄应该接受德国的条件、作出退让和妥协来求得暂时的和平还是与德国抗争到底, 决不妥协?针对这一尖锐问题, 苏俄党内产生了不同意见, 争论十分激烈。

其中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坚决反对签订合约, 认为这种妥协对于苏俄是不利的, 在原则上是不被允许的;托洛茨基则提出了“不战不和”的战略口号, 希望以拖延的方式来与德国对抗;列宁立足苏俄现实, 对这两种观点进行驳斥并且做了大量理论工作来阐述当时情况下作出让步, 同德国单独缔结停战和约的必要性, 在《关于立刻缔结单独的割地和约问题的提纲》一文中, 列宁深刻分析了苏俄当时的危急状况:“第一, 大多数士兵疲惫不堪和筋疲力尽, ……战争已无法支持下去, 而同时, 德国主战政党在政府中占了上风, 并在谈判中发出最后通牒, 苏俄政府已不可能做任何中间路线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 签订和约固然是要付出割地、赔款的代价, 但不签订和约则意味着更严重的后果。”列宁站在全局的角度和客观立场对现实情况做出了科学理性的判断, 并表示我们暂时作出妥协和让步是为了保全更大的利益, 在当时是必要的, “我们除签字接受这些条件外没有别的出路。”与德国单独媾和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抉择。在《和平还是战争》中, 列宁也作了强调:“如果我们拒绝签订向我们提出的和约, 那么‘最严重的失败将迫使俄国缔结更加不利的单独和约’。事实证明情况更坏, ……谁要反对立刻签订即使是极端苛刻的和约, 谁就是在断送苏维埃政权。”

经过了长久的思想理论工作, 党内最终达成协议, 同德国签订了和约, 苏俄得以摆脱战争泥潭, 专心致力于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不久后, 德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失败, 和约得以废除。

2. 争取发展机遇, 扩展对外贸易

苏维埃俄国建立以后最为根本的任务还是发展经济, 这是一个事关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围绕着发展经济的要求, 列宁坚持一贯的务实作风, 在外交上作出了一定努力。

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租让制的施行。所谓租让制就是国家对一些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但苏俄暂时又无力经营的某些矿山、工厂、森林、油田以至铁路、电厂等, 将其按一定条件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的制度。当然这种制度的必然是以资本主义国家获得高利润为代价的, 租让就是“用加倍的利润收买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发展苏俄经济, 列宁也说过“如果我们不把资本吸收到租让企业中来, 那就表明我们在经济上没有一点求实精神”。

除此之外, 苏俄还在国内鼓励发展合营公司以及极力促成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立长久的对外贸易关系等, 尤其是与英国、德国等资本主义先进国家建立相互的贸易关系, 这不仅对苏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于苏俄摆脱外交孤立局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3. 放缓世界革命步伐, 积蓄革命力量

世界革命是列宁的毕生追求, 他对此有着狂热的信仰, 从未放弃过这一思想主张。世界革命是随着苏维埃以及整个世界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十月革命后也经历了一番曲折的历程。

一开始列宁对世界革命是寄予厚望的, 他说过:“要么是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其他国家立刻爆发或至少很快爆发革命, 要么是我们灭亡。”认为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世界革命的爆发。尤其是随着欧洲革命高潮的到来, 列宁更加充满自信, 并在行动上更加激进, 甚至推动世界革命的前进, 企图以这种方式取得胜利, “但是我们能够促进革命。……将帮助西欧各国人民发动不可战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事实证明, 列宁对世界革命的这种幻想是不堪一击的, 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随着欧洲革命渐渐走向失败, 世界革命随即也进入低潮, 这样世界革命才转入冷静阶段。列宁指出“如果我们据此断定欧洲在短期内会用扎实的无产阶级革命来援助我们, 那简直是疯了。”他认为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不会很快取得成功, 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欧洲革命。在客观现实面前, 列宁又一次作出了妥协, 不再醉心于世界革命的爆发, 而是大力发展苏俄的经济, 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相处, 用这种方式来积蓄力量, 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促成世界革命。他坚信“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破坏的基础上, 世界革命危机日益发展, 这个危机不管会经过多么长久而艰苦的周折, 最后必将以无产阶级革命和这一革命的胜利而告终”。由此可以看出, 列宁这种暂时的妥协是为了更加长远的目标和理想, 为了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 这种考虑和做法无不体现了列宁务实的作风和伟大革命家的战略头脑。

二、辩证理解列宁的外交妥协策略

1. 善于区分不同的妥协

列宁说过:“有各种各样的妥协。应当善于分析每一个妥协或每一种妥协的环境和具体条件。应当学习区分这样的两种人:一种人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 为的是要减少强盗所能加于的祸害和便于后来捕获、枪毙强盗;另一种人把钱和武器交给强盗, 为的是要入伙分赃。”这段话就表明了列宁对于不同性质的妥协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们要肯定正确的妥协, 反对错误的以及叛卖性的妥协。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各种力量进行妥协, 列宁所主张的妥协是为了更好的巩固政权, 是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情况下作出的使苏维埃俄国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在1918年12月的《在工人合作社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 列宁指出:“近来报刊上谈得很多的妥协, 根本不同于与资产阶级的妥协, 后一种妥协是叛变。我们现在说的妥协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妥协。苏维埃政府同德国之间那种已经带来一些结果的妥协, 和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那种祸国殃民的妥协, 有极大的差别。我认为, 后者是在妥协的幌子下彻底背叛阶级斗争, 背叛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对于把反对资产阶级、反对资本当作自己特定任务的社会主义者来说, 这个差别是不言而喻的”。

2. 妥协是有原则和限度的

在租让制的实施过程中, 许多人提出实行租让制有可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 列宁对此提出大可不必担心, “我们说的是租让, 同时每一个租让合同都受到一定期限、一定协议的限制, 并且有种种经过周密考虑的保证条件, 这些保证条件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和以后各种会议上我们还要不止一次地和你们共同考虑和讨论, 所以这些临时性的合同并不等于出卖。它们和出卖俄国毫无共同之处, 但是, 它们是对资本家作的某种经济上的让步, 目的是使我们能够尽快地获得必需的机器和机车, 没有这些东西, 我们就不能恢复我们的经济。”这种让步只是经济上的让步不会威胁到政权的生存。而且“苏维埃政权将监督承租的资本家履行合同, 使合同对我们有利, 使工农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危险的, 而产品的增加却会使工农得到好处。”可以说租让制的实行是一种明智的妥协艺术, 我们只是做出了适当的让步, 收获的利益却比此大的多。

由列宁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在妥协策略的运用方面是十分谨慎的, 一直遵循着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原则, 这也是列宁外交思想中对策略灵活运用的体现。

三、列宁外交中妥协策略的当代意义

虽然列宁的外交思想距今已经快一个世纪了, 我们当前生活的时代也与列宁那一时期有了很大不同, 但是列宁在处理外交事务中使用的方法、坚持的立场、作出的科学判断以及得出的基本方法等, 仍能够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借鉴列宁适时妥协的策略思想, 在处理外交关系时, 在坚持不损害国家利益和主权的前提下, 作出适当的让步, 以争取更大的利益。我们知道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之间的一个重大的领土纠纷, 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矛盾, 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013年这一问题又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从各个方面的行为表现及舆论走向来看, 许多民众都不满于中国政府的忍让态度, 觉得中国应该强硬起来, 不能太软弱, “‘韬光养晦’似乎也越来越不被国人看好, ‘政府对外应该更强硬’成了百姓和网民更为青睐的看法和倾向”。似乎中国的态度只有强硬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此贾庆国指出, “在对待有争议的领土问题上, 既要坚持原则, 又要务实, 这不是一个强硬不强硬的问题。主权问题上是要强硬, 在最终解决方案内要尽可能多地获得利益。但也要准备好妥协, 如果这个妥协从长远来看对你更有利。而现在我们的对外关系主要不是对立的或敌对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说狠话不合时宜, 也不符合中国的整体利益。”就像列宁对资本主义国家作出的让步一样, 我们也应该本着列宁那种务实的作风对待钓鱼岛问题, 妥协只要是在坚持国家独立主权、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就是可行的。以暂时的妥协获得长久的和平和发展是更大的利益所在, 这样才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国家的长远发展。

摘要:列宁的妥协策略是列宁外交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并贯穿于苏俄的外交实践之中, 无论是对于战争的妥协还是经济上的让步, 都是列宁外交妥协的生动体现。但是这一妥协又是有着原则和限度的,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 同时深入理解这一策略对于我们今天的外交也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列宁,外交思想,妥协策略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10.

[2]列宁.列宁选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57;378;391.

[3]列宁.列宁选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14;155;239;298.

[4]列宁.列宁选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135.

[5]列宁.列宁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40.

[6]列宁.列宁选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327.

[7]列宁.列宁选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18.

[8]列宁.列宁选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340.

[9]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58.

上一篇:幸福一家人作文400范文下一篇:刚工作的新人如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