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课本

2024-05-23

岭南版美术课本(精选4篇)

岭南版美术课本 篇1

1、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

2、欣赏他人作品,启发、开阔学生创造思路;注重合作完成作品,培养集体协调能力。

3、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练就一双变废为宝、变废为宝的双眼和双手,体验其中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造型组合

难点: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利用废品制作的环保小发明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程。

二、探究活动

1、探究活动一:布置废旧物展览。

(1)分类游戏:

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分类;按不同质感进行分类;按不同色彩进行分类。

(2)想一想,说一说:

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2、探究活动二:与同学交流一些科技新闻或常识,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1)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小发明?

(2)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灵感?

(3)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完成环保小发明?

3、探究活动三: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1)把握废弃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2)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

4、布置环境、科技、美术展

三、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①造型组合、装饰、审美;②科学性;③变废为宝。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变化创作。学生独立艺术创作,教师辅导。

(2)引导学生从图案的造型、颜色、创意等各方面进行评述。

岭南版美术教案 篇2

第一节

一、引入新课:

提问:“在语文课上我们学过写日记吗?怎样写?”选定一名学生回答后,选读一两则日记,然后再问:“你能否用绘画来表达你的日记?”

二、讲新课:

1.讲解课文,着重讲解“日记画的内容”。

提问:“请你分享一天中最有趣的趣闻,包括人物、物品和环境。”

2.说明日记画的表现方式——线条画。指导学生欣赏课本和学生作品的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日记画的以下特点: ①主题内容

②作者如何用具体形象及环境道具来表达这个主题内容?

③具体细节的刻画。

④线条的疏密处理。

⑤记录日期、星期、天气或简短的笔记。

三、学生作业:

1.以人物活动为主,先画人物,然后再添加背景。以景物为主的,先画景物,再添加人物。

2.先画出大致构图和形象,再添加具体的细节,注意线条组织的疏密关系,确保细节的描绘具体而不是笼统。

3.学生需要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作业。本节课完成铅笔稿。

第二节

一、首先回顾上一节课的情况,展示创作出较好的学生作品,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竞争意识。

二、讲解调整、丰富画面的处理方法。

三、学生们使用黑色的水笔勾线,继续完成作业。

四、讲评:抓住日记画的简便和表达清晰、图文一致的特点进行讲评。

学习目的:

1、了解达·芬奇和毕加索两位大师的生平和代表作。

2、能够比较传统油画和现代油画的异同之处。

3、积极探索时代和文化背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两位大师创新的轨迹。

学习重点:达·芬奇和毕加索的艺术生平及代表作。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作品。

教学环节:

教师:收集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挂图、作品资料和视频资料等。

学生:课前布置作业,分组收集两位大师的不同资料。

1、提问导入:使用达·芬奇和毕加索的图片来导入话题。

提问:你是否了解这两位美术家?他们的艺术特征有何不同?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什么?

2、板书课题:桥段芬奇和毕加索。

1、欣赏感受:欣赏两位大师的代表作品。

2、重点分析:使用比较报告,分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之间的异同,包括构图、色彩、内容和人物表情等要素。

想一想:为什么两幅画中的女人形象却如此不同?你更喜欢哪种表现风格?为什么?

3、欣赏分析:通过宗教故事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内容、人物表达等方面来分析《最后的晚餐》的艺术表现。

4、创设情境:播放二战视频片断,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这幅画配以背景音乐《悲怆奏鸣曲》,并加入了马嘶叫、母亲呼喊女儿的声音等元素。

5、我们从达·芬奇和毕加索那里学到了什么?小组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大师作品。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篇3

第1课、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遗产的概念与类别,欣赏、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

2、培养分析艺术品和欣赏遗产之美的能力。

3、了解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尊重和保护中国世界遗产。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2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展示我国“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中国风景名胜,让学生欣赏感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无数精湛绝伦的文化艺术杰作,前认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遗产,推动了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延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文化遗产已经濒于消亡,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要保护他们,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熟悉它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板书课题:《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

一、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二、不同种类类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26处)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长城、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明清皇宫、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西藏布达拉宫、苏州古典园林、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北京天坛、北京颐和园、重庆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明清皇家陵寝、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云冈石窟、吉林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中国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河南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二)、世界自然遗产(8处)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山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

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

(四)、世界文化景观(3处)庐山、五台山、西湖

(五)、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5处)

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侗族大歌

三、中国世界遗产美在哪?

(一)、世界自然遗产的美

1、形象美

2、色彩美

3、动态美

4、听觉美

5、季节变化的美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1、历史文化美

2、建筑外形、装饰的美

3、科学的美

(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美

1、科学的美

2、自然的美

3、历史文化美

四、世界文化遗产的选定原则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

五、《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教学反思

第2课、外国世界遗产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欣赏世界遗产的方法及相关的美术术语,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清晰、有条理。

过程与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饱满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前的准备,并在课上分享感受、发表感想,再把收集的图片分类展示、欣赏。重点难点

重点: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世界遗产的异同之处。难点:如何梳理并清晰的呈现世界遗产的有关知识。兴趣点:世界遗产的相关趣闻。

教学过程:

一、引导:教师通过投影播放有关外国的遗产经典图片及风光图片,旅游的VCD、世界地图

二、发展阶段:

1、世界文化遗产定义

定义: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包括亿万年的地球史上,人类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及考古遗址地带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活动一:

展示黄石国家公园与吴哥窟的图片,配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欣赏探索黄石国家公园的自然美,吴哥窟的艺术美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且找出“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用图片、事实举例说明。活动二:

欣赏阿尔塔米拉洞窟笔画,探索史前艺术的特点,领略史前艺术的特点,领略人类文明的踪迹。

活动三:

欣赏欧洲古代宗教建筑艺术,了解克里姆林宫红场和比萨教堂广场的不同建筑风貌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与地域的不同特点。

举例分析欧洲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绘画艺术、宗教建筑艺术。以故事形式介绍“比萨斜塔”。活动四:

欣赏古埃及金字塔与古埃及的伟大文明。

探索陵墓建筑的奥秘,分析古埃及金字塔及其辉煌的成就。以故事形式介绍“狮身人面像”。课后反思:(活动效果 作业评析 改进措施)

第3课 点与线的魅力(2课时)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感表达。教学重点:

点、线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出发,去激发创作灵感。

教具准备:教材、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课堂发展:

1、介绍点、线元素的特点、种类。

点是表示位置,没有厚度和宽度,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点。(它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如有规则的几何点和无规则的任意点等。)比较细长的形象称之为线。(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和曲线、横和竖、斜和正、粗和细、有规则的和无规则的等)

2、解析点、线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3、引导学生欣赏点、线构成的优秀作品。

4、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作业效果。

四、布置作业:

用点、线进行平面构成设计。第2课时

由学生完成作业,教师下班辅导。

第4课 面与色的美感(2课时)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面与色构成的重复图案的形式美感和特点,了解其作为设计基础及在应用领域的价值。

(2)学习该图案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学习立体构成设计和应用设计打好基础。

(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重复图案的特点、价值及设计知识。

教学难点:

怎样的基本形才能排列组合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案。

教学方法:

讲授、谈话、演示、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重复设计移动图案范图、重复图案设计的实物及图片、图案基本形镂刻卡片、投影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基本形,提问:这幅图好看吗?接着出示一张由这基本形重复组合成的图案,问:与刚才的那张比起来,有什么不同?师述:这张图案比前一张就显得丰富多了,这就是平面构成设计的奇妙之处。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面与色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打开课本,体会不同形状的面给我们的联想。

2、欣赏重复图案,了解其特色价值。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启发学生:课本里几张优美的图案好看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这些几何形组成的图案给我们强烈的美的感受,节奏感强又富于变化,色彩强烈而又统一,具有浓郁的装饰趣味。)这么多优美的图案只用两个字就可以代表它们的共性了,是哪两个字呢?(“重复”两字。)

(2)师指出: 这么多的图案都是由相同的形象重复排列组成的,这些图案都叫重复图案。引导学生看图回答:自然界里有没有重复现象呢?试举例说说。

(3)引导学生看书中图例,师讲述:“重复与空间”这幅图,一大一小两个立体形状重复,给人以深远的空间感受;“重复与近似”一幅中是一些相似梯形的重复组合;“重复与发射”一幅实际上是一幅装饰画,以太阳光一样的放射线及光环组成,每一环内的形状是相同的,每两条放射线之间的图案也是相同的,用同样的手法设计广告、宣传画新颖而富于感染力。

(4)出示收集到的重复图案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重复图案不仅是设计的基础知识,而且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广泛地运用在染织、室内装饰、广告等方面。

3、学习重复移动图案的设计。

(1)重复移动图案的特点。

先让学生阅读作业要求,找出课本内与之相吻合的图案,说说重复移动图案的特点;然后师小结:重复移动图案的格子是大小相同的,是以一个单位的图案排列组合成的,排列方向可自由变动,正形和负形可交替用色。

(2)重复移动图案的骨格。

骨格就是图案的格子,只要大小形状相同即是重复骨格。

(3)基本形的分析。

重复移动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单位图案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个单位图案叫做基本形。它的设计关系到整个图案的成败,那么,怎样的基本形才能构成优美丰富的重复移动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基本形的设计必须做到:简练美观,减少对称,避免重复,正、负形面积相近。

(4)重复移动图案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由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 先在作业纸上打16个4X4CM的格子。

②在小卡纸上画出与格子相同大小的格子,并画出基本形,留出0.5CM左右大小的纸边,然后将正形(或负形)镂刻掉。

③对齐图案的骨格线,用铅笔将基本形描入格内,描时多转换方向,卡片可正反使用。

④为图案设计两种颜色,一深一浅最好。

三、作业

学生进行排列组合及设色。

第5课、美术在你身边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和讲解,使学生获得有关美术的分类、美术形式的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懂得从身边发现美、认识美,了解造型艺术的广阔天地和生活的关系。

3、审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提高艺术创造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艺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对身边各种美术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解决难点的办法:通过实物欣赏、图片欣赏,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的形式解决。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同学们喜欢购物吗?

2、会买些什么东西?

3、老师这里有一些杯子,你会选哪一件?这只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为什么?

(二)课堂发展:

一、发现美

1、看来同学们对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都很喜欢。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东西。你们发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在我们身边既实用又漂亮的东西真的很多。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影,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大师毕加索的见解:“我不是探索,而是发现。”

3、说说在你身边有哪些让你特别喜欢的东西?

4、原来同学的身边有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一下身边的美术。(板书“美术在你身边”)

二、感受美

1、什么是美术?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2、美术的范围广泛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种类型。观赏性艺术包括:绘画(根据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不同,可分成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画种),雕塑(包括圆雕和浮雕等多种形式,所用材料则有石、木、泥、石膏、青铜等),手工艺品(如玉雕、象牙雕刻、漆器、金属工艺品等)。实用性艺术包括:工业美术(又称工业设计,包括一切为满足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所设计的生活用品如:花布、陶瓷、玻璃器皿、家具、地毯、家用电器等)商业美术(主要是指商品标志、包装装潢和商业广告等)建筑之所以也属于美术的范围,是由于建筑包含技术科学和艺术的两重性所决定的。

三、欣赏美

1、欣赏了这么多跟美术有关的东西,它们在外观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色彩

花纹

形状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一件物品要想让大家都喜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他的形状、花纹和颜色来做到。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很多美观实用的物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评一评。(1)沙发

①你觉得这张沙发的精彩之处在哪里?如果由你来设计一张沙发你想怎样设计?

②我们再来看看设计师们的其他作品,看看有没有你还没想到的?(2)汽车

①汽车的其他作品:

四、创造美

1、设计师们的想法真的很奇妙,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些什么呢?

2、接下来我们全班同学举办一个设计大赛,把你的好想法画在纸上。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互评,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你的看法。

2、学生自评,老师找出一张有特点的作品,由作者说出他的设计思路。

3、集体评价,每位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得到选票最多的作品为本次设计大赛的冠军,教师颁发证书。

(五)结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美术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用心地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第6课、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通过观看录相及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各种材质的特点,并学习利用不同的材质特性展开想像来创造神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实践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废物创作出艺术品,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在制作过种中,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及认真、耐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及体验成功感。教学重点及难点

如何开发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不同的材料,运用各种的方法来“化腐朽为神奇”。

教学方法: 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展示法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将学生分组、检查学生用具。

2、以问题导入本课主题

师问:

1、哪些东西被同学们认为是随手可扔的“废品”? 生答: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吸管…… 师问:

2、同学将它们如何处理? 生答:将它们扔掉、将他们卖掉……

师小结:看来,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将他们随手扔掉或是卖掉了,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将他们留下来,做成其他的可以利用的东西呢? ◆ 老师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展开课题。

师:上个周末,老师去公园散步,发现在一堆枯树丛中有一棵很别致的枯树枝,于是我将他捡了回来……

(展示:作品“回归原始”)

下面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老师手中的这些艺术品都是用什么做的呢?

3、展示“化腐朽为神奇”的手工成品(历届做好的成品)如:“十二星座”、“孔雀开屏”、“我的家”、“竹”等创意作品

◆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带来神奇感,产生浓厚兴趣及探索的欲望。学生被这些神奇的手工制作品吸引住了,每展示一件作品,他们都非常兴奋地猜测着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于是得出的结果是: “花瓶”材料:纸、铁丝等;“孔雀开屏”材料:矿泉水瓶等……

老师小结:大千世界无其不有,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的身边都有许多不被人注目的东西,我们可以发挥想像,将他们充分地利用起来,既环保,说不定还可以做出可观性强,有个性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作品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放飞想像的翅膀,化腐朽为神奇吧!

◆ 板书:化腐朽为神奇(同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师:刚刚同学们看到了一些非常神奇美观的作品,他们都是利用废旧材料作出来的,可以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了,那让我们想一想神奇的根源到底在哪呢?

4、神奇的根源在哪里?(课件展示)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录相片,通过观看录相,从中得到启示吧。

◆ 播放录相“化腐朽为神奇”5分钟。以直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录相片非常精彩,许多奇特的作品的创作来源引起学生们的一片惊叹声。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神奇的根源来自于生活,美到处都是,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师问:神奇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当中,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创造出神奇?(引导出下一环节)

5、通往神奇之路(课件展示)

◆ 展示各类不同的废物利用的作品,引导欣赏:

(引导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归纳出几种创造神奇的方法)学生讨论并总结,老师加以补充并板书 通过折剪贴等方法对可塑性材料进行创作 根据物体本身的形状去想像并加工制作

根据材料的特性,在平面上通过拼、贴、粘等方法以绘画的形式来完成 利用综合材料或是同类材料进行创作 教师小结:其实通往神奇之路是不计其数的,美的发现与创造得靠同学们丰富的想像力,而创造的制作方法有很多,我们没必要拘泥于一两种方法,只要能够表达出作品的构思,使作品生动而有活力,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师问:“花”大家非常熟悉的,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花呢?

生答:玫瑰花、牡丹花、梅花、牵牛花、荷花……

6、制作示范

师:今天老师来做一朵同学们都没有见过的花,大家看清楚了,这些花是用什么做的呢?

老师示范:《花儿开了》

材料:蛋糕包装纸、铁丝、啤酒

易拉罐等

◆ 刚开始老师拿出材料时,学生们都很奇怪,蛋糕包装纸怎么可以做成花呢?可是当作品完成后,他们都发生惊叹的声音。师:刚刚同学们看到的是老师用蛋糕包装纸所做的花,其实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说不定还能做出更加特别的花呢!

◆ 展示:运用各种材料及手法制作的花卉作品(吸管做的花、矿泉水瓶做的花等等)让学生思想更开阔,并产生创作欲望。

师问:请大家清理一下自己所搜集的物品,看一看,想一想,我们怎么利用自己所收集的物品来来做出花的形状?

(学生这时翻看着自己带的物品非常兴奋,纷纷举手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1:老师,我收集的是绳子,我想着可以将绳子卷成花的形状。

生2:老师,我把上次吃过的糖果的包装纸捡来了,纸的表面很亮,我想可以把它用剪的方法来做成花的形状。

师: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伸手了吧,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把我们搜集到的“废物”充分利用起来,创作一幅独特的花卉作品吧!

7、创作实践:

要求学生首先将所带废旧物品分类,利用现有的材料采用各种可操作性方法创作一幅花卉作品。(作业可单独完成亦可小组合作完成)◆ 真正美的思想最后要通过人的双手来塑造和表达,所以实践的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动手制作是本堂课的关键环节。我所采用的是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巡回指导,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多样性联想和创意组合创作,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打破思维定势,大胆想象,并学会独立思考。许多学生非常热情地将他们的想法与老师讨论交流,在得出最佳的创新思想后,就动手制作起来了。当然我会强调几个在手工制作方面的技能要点:如在剪刻物体时要小心,如何使形象保持完整,防止断裂;粘贴要仔细,当心功亏一箦等等,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做事认真,细致耐心的良好习惯。

8、展示与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各小组将作品展示,并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明本组作品的创意思想及所用材料和制作方法,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及评价,并提出好的建议,老师对各小组的作品予以表扬及肯定,并及时对作品加以补充建议。(以上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展示)

(材料:一次性杯)

(材料:彩色手揉纸、铁丝)

(材料:枯树枝、红色纸)

(材料:吸管、彩色纸)

◆ 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并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老师小结:(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我们应树立环保意识,发现我们的身边更多的创作资源,化腐朽为神奇,展开想像的翅膀去发现美,创造美。课后,请同学们多留意和搜集身边的废旧物品,看看我们还可以将他们利用起来做出什么有创意的作品。

9、课后拓展

学生在课后创作出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的作品,并在学校的美术制作馆展览,老师组织学生轮回参观。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感受。(以下是作品在校展览的情况)

(学校展览情况实录)

(材料:彩色手揉纸、铁丝等)

(材料:矿水泉瓶)

(材料:一次性筷、鸡毛等)

(材料:枯树枝、乒乓球、一次性筷)

(材料:彩色纸、棉花等)

(材料:彩色纸、木屑等)

(材料:牙签、彩色纸等)

第7课、在生活中发现肌理

教学目标:

1、了解肌理的形式和特点,并能对肌理的形式美感做出简单的描述并能讲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2、对人工和自然所形成的肌理做出分析比较,找出异同点及特征。

3、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寻找肌理美的形象和素材,学会运用材质表现情感。重

点:对肌理作品中的造型要素点、线、面、色彩和质感等进行简单的描述。难

点:对肌理素材的了解并能做出审美判断,要有独到见解。解决难点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课件出示几幅同学们经常见到的实物图片如:树皮、树叶、叶脉等)

教师提出问题:

1.通过教师的演示你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纹理图形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引出课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从天上的云朵、地下的路面、还是周围的桌椅、窗帘,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纹理图案,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温馨和美感。增添了几分浪漫。同学们知道这些纹理是怎样形成的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肌理)(多媒体演示肌理效果图及局部放大图)

二、讲授新课。

1.引导观察、启示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观察这些图片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总结出肌理的形式特点,感受其形式美。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肌理。

问: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你对哪能些内容最为深刻?为什么? 答:我们从这些图片中看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表面这些凹凸不平、五彩纷呈的肌理效果,在这色彩斑斓的变化中感受到美。

师:好!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是围绕观、看、评、说这一主题来对肌理作品进行美的探讨、研究。首先请大家来当一个评论员来演示表述一下你对“肌理”的感受。

3.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肌理”作品,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学生在展示收集到的作品时,要关注学生对“肌理”的个性化感受和理解。

学生a、展示小海螺:

简述:我认为小海螺外表的波纹凹凸不平和肌理效果非常的美,它使我联想到大海的波涛和翻腾的白云,就像一幅生动的画面,有一种动态的美感。

师评:好!这位同学联想的很好,利用自然肌理发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感受,要提醒同学注意,海螺表面上的斑点与波纹线的结合,有一种韵律美。

学生b、展示一幅大理石图片: 简述:我认为大理石自然形成的纹理图形有一种天然的独特美感。斑斑驳驳的表面表现出独特的质朴美。它形成的“肌理”能让我联想一种久远的深沉的一种感受,这种感觉就象过去历史积绽所形成的一幅画面。

评述:这位同学讲述的非常好,她把石头的形成能与历史相结合,体现出这位同学对“肌理”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但要建议同学们对节奏美和秩序美多阐述一些。

学生c、展示一幅作品:(用绿颜色涂在纸板上,然后把黄沙撒在上边)

简述:我的作品“无题”是受沙漠的启发,目的是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请同学们自己联想。

师评:好!这位同学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能把自然与人工肌理相结合,给人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创作意图也非常好。(增强环保意识)

一、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1、点评:刚才同学们展示的作品都很有创意,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自然肌理的美感,体现了平静的、动态的、节奏的韵律美。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了肌理效果的表现力,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这些感受受到线、面、纹理、方向、形状和力度等方面的引导。同样,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寻找肌理作品时也要注意到这些方面。(比如我们常见的,树的年轮、土墙、沙丘、贝壳等等)

2、提问:自然肌理与人造肌理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自然肌理的偶然性强、舒畅、自然、开怀,有种天然的美感。人造肌理没有自然肌理真实,但能表现出人的意愿和想法,能突出主题。

3、学生分组讨论:五人为一组,组成八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你在生活中发现的肌理并做出想法、表述。

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与赞赏。强调对肌理作品的分析、研究。着重对运用表现情感、乐趣进行探讨。

四、评价:由于每位同学的生活经历和爱好兴趣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同一肌理的感受认识是多样性,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引导他们大胆的表述新颖的想法。在增强好奇心和新鲜感的同时,开发学生想象空间,展示他们独特的创新意识。

五、在生活中发现肌理

1.问:通过观察这些图片你对哪能些内容最为深刻?为什么? 2.自然肌理与人造肌理有什么区别?

第8课、海风•海潮•渔歌 教学目的一、教学目标:

1、审美目标:以版画形式为表现,感受大海的魅力,领略版画简洁、概括、有力的艺术语言。

2、技能目标:学会刻纸版画的创作方法。

3、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对构图的理性分析,练习对事物的情感表达。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大海及其艺术作品的美感,拥有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

5、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目标:把艺术深入生活,提高学生对于情感的表达;通过刻苦的刻纸版画,提高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磨练意志。

6、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目标:通过练习对大海的情感表达,开拓学生对美术的创作领域。

二、教学重点:以大海为题材的刻纸版画的创作技法

三、教学难点:

1、创作构思的把握,情感的表达。

2、画面构图的思考、物体造型的创作精神。

四、难点突破的方法与措施:

(1)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有效地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去把握创作的动机。(2)通过对比学生作品,引起学生对于构图的重视以及物体造型的灵活变化。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听……大海的声音》(5分钟)播放一段大海的声音,*提问:“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

•提示:我们听到了海浪声、海鸥的叫声,你脑海里面浮现了一个怎么样的景象?是晚上的?白天的?有些怎么样的景象?……

——教学目的:创设联想的气氛,让学生投入教学情景。★语言过渡:我们每个人对于大海都有不一样的情感,或许我们与大海都有一个约会。你想对大海说句什么话吗?来看看别的同学对大海说的悄悄话吧!

2、课堂发展:

(一)《我和大海有个约会》——展示学生的卡纸雕刻作品:(10分钟)<1>休闲的夏日,还记得那屡清爽的海风吗?

<2>鲸鱼跳出水面,难道它也好奇陆地上的我们吗?

<3>我渴望坐上一艘不大不小的帆船,多么想在夜光下体会惊涛骇浪的刺激啊!<4>如果我是一只海鸥,我一定会用我神奇的翅膀飞到海的那一边看一看

<5>我认为最美的事情就是和你坐在月亮上,看着鱼儿跳舞,听着星星唱歌了!<6>海里面最威猛的肯定就是鲨鱼了!看!这是多么矫健的身子啊!<7>我一直相信,神秘的海底下有着传说中美丽且善良的人鱼公主!

<8>总有一天,我会去到海底下冒险,在那里我会像故事中勇敢的主角那样征服海洋!

——教学目的: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同时配以文字表达,勾起学生对于大海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于大海的创作激情。*提问:“你知道这些画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该画种的特点。2.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创作这画的方法与步骤。

(二)《大海连连看》——展示与大海有关的图片资源:(15分钟)

——教学目的:(上一环节旨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创作欲望,而这一环节则旨在于为学生呈现具象物体的形象,为创作提供有用的信息。)1.为学生创作提供图片资源,激发灵感。

2.通过板书,教师引导学生领悟简笔画的趣味。让学生学会用最简练的笔墨描绘

出事物的特征。

3.让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学会利用资源,学会构思,学会创作。

★提示: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用铅笔简略的记下你认为有趣且有参考作用的造型。

*提问<1>:大海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主要是印象中的内容为主,比如海面上能看到景象。与大海紧密相关的事物。如:交通工具—各类船;人物—海军、潜水员等;动物—海豚、海鸥等。

*提问<2>:大海里面有些什么?

(三)《对比新发现》——展示两组刻纸雕刻作品(8分钟)——教学目的:对比画面的细微区别,领略创作的要素。

*提问<1>:对比下面两张作品,你认为哪张的构图更好看?为什么?

•提示:观察画面中最大区别的地方,注重个人感受,细心品味一下画面的感觉。

★构图贴士:

•主角突出,配角点缀--有序 •下面满,上面空--稳重 •左右两边拉拉手--均衡

*提问<2>:对比下面两张作品,你认为哪张的鱼更有个性?为什么?

•提示:首先要问自己,你喜欢那张的鱼,然后欣赏它的哪些地方?

★造型贴士:

•抓住特点--像模像样 •个性细节--生动独特

(四)《作业布置》——具体交代作业要求以及下周任务(2分钟)★提 示:

1、工具:小刀、卡纸(最好选用黑色)、剪刀、胶水

2、资料:本课做好的笔记,回家后准备的图片资料等。

第9课、开发海洋.畅想未来 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内容以海洋为题材。从海洋相关资料的收集、欣赏到萌发创作的激情,既让学生体会创作的艰辛与乐趣,又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把现实的美和心中的美变为艺术的美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本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充分领略海洋的丰富内涵与人文精神的同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学重点:

启迪想象思维、探索未来海洋,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要有异想天开的创新精神。难

点:

如何使画面立意新颖、表现大胆。

三、解决难点的办法:

遵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加以启发,可参观深圳的海洋世界,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海洋的相关资料,为开发海洋、畅想未来做好铺垫,欣赏海洋题材的科幻画作品,以海洋为题材,张扬个性、畅想未来的海世界。

四、兴趣点:

海洋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自孩提时代起,就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

这节课为学生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这正是他们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

五、教学准备:

海洋题材的科幻画和想象画、海洋生物图片和电教资料,范画。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学生自主的探究、感悟。启发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新课导入:(2分钟)设疑:“移居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目标,很多科学家正在设计描绘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人造海岛”、“海上城市”、“海底世界”、“海洋农场”等,这样人类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多种资源。有些海洋工程已开始实施,这些宏伟的蓝图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请同学们想一想,未来的海洋会是什么样的?(2)讲授新课:(8分钟)展示电脑课件,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创设一种超越时空的未来海世界奇妙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示:人类在发展,因此对未来海洋的设想没有穷尽,那么你是怎样想象的呢?)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把自己对未来海洋的畅想用语言描绘出来。在学生描绘过程中,穿插不同形式的海洋科幻画作品欣赏,让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件展示:热情的海洋宝宝诚邀我们一起去畅游,看看它去过的地方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播放美国科幻片《未来海世界》片段和剪辑的海洋开发利用资料图片)

海洋宝宝:“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蓝色、有生命的星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我们看到的蓝色正是海洋,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水的星球,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出现在海洋,可见海洋和人类有着密切的渊源。

海洋宝宝:我们身边的大海如诗如梦、如此美丽富饶,我们心目中的大海又如何去表现呢?(勇于质疑、大胆想象,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开辟空间。大胆尝试、表达自己对海洋的美好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海洋宝宝带你们走进未来的海洋世界去看一看。

未来海世界:

“未来海世界”一直是人类依靠高科技向海要空间、向海要资源的理想目标,未来海底的人类新家园与现在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

毫无疑问,对现实海洋世界的探究,引发出对未来海洋世界的思考和畅想。(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人类对海洋资源利用的现状、海洋现象等资料,使学生在自主收集的过程中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在探究的氛围中交流资料,感受人类生活离不开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启发学生思考,在对现实世界海洋开发状况的层层深入的探究中,自然地引发学生对未来海洋世界的畅想。)“未来海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将是异彩分呈的奇景:流线型的封闭式玻璃幕墙建筑、海洋仿生车、时空穿梭机和管道式交通枢纽……,人类在环保的前提下,在不影响海洋环境和不惊动海洋生物的条件下,建成了大型的海洋观光游览站、海底购物广场、海洋景观公园、海底度假村……。人们可以尽情地观赏天然状态下的海洋生物,人们在海洋里生活居住,尽情享受海底旖旎的风光。

学生分小组讨论。(此刻他们沉醉在对未来海世界的遐想中,每个人的心目中都在构想着海洋的宏伟蓝图,表现出了他们求新、求奇、求趣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海洋宝宝:尽管大家对未来的海洋世界想象的如此美丽,可是你们知道当今的海洋状况吗?(引出身边环境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同学们自然联想到我们美丽的海滨城市深圳,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深圳周边近海一带,遭受着臭气熏天污染严重的深圳河水日夜不停的排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蔚蓝海岸”不再蔚蓝,在滨河路上,时时袭来的深圳河臭味,使人不得不掩鼻而行)

海洋宝宝:在广东,许多昔日曾是海洋生物摇篮、鸟禽栖息乐园的海湾、河口、沿岸海域和内陆江段,不仅80%受到破坏,不少地方还成了排污纳垢的超级垃圾场。污水横流、毫无生机的水域更是随处可见。随着人类向海洋的进军,人类对海洋环境影响越来越大。人类的生产建设措施已经和自然因素一起,成为影响和改变海洋生态环境的一个因素,最终导致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海洋的环境恶化,人类的生活环境也会随之变坏,保护海洋环境迫在眉睫,未来的海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尽情地畅想吧!

(试想,要是没有古代人遐想的传说“嫦娥奔月”,能有我们现实中的宇宙飞船和火箭吗?我国“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成功就是最好的佐证。事实证明,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与它前瞻性的构想是分不开的。)

海洋宝宝请大家设计一张未来海洋合理开发利用的宏伟蓝图。

(教师针对不同创意的侧重点展示一批优秀作品,并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独特创意、构图规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初步了解科幻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八、作业布置:(28分钟)大胆地在创作中尝试各种不同的构图和各种造型手法,全方位挖掘创造潜能。力求每幅作品都能反映出内心世界的独白。让同学们完全沉醉在海洋世界的科学幻想当中。

评价方法:(5分钟)(1)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激发兴趣、促进合作与交流。

(2)找出几名同学谈谈创作体会,抛砖引玉、拓展思路。

课堂小结和课后拓展:(2分钟)个性化的学生要有个性化的施教方法在本节课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启迪学生大胆想象,开拓思路的前提下,课前吸取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丰富了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节省了大量课堂教学时间。在课堂上学生兴致勃勃,兴趣和创造欲被激活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关注开发海洋的课题。

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岭南版) 篇4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二、学生情况发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好的绘画习惯,在课堂常规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2、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术知识,并有意识地在课余时间接触有关美术的知识,能自觉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流动人口,所以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差异较大。

三、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注意渗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

教学安排表: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一周准备课(认识美术课)1

第二周第一单元

漫步建筑世界

第一课 各式各样的民居2

第三周第二课 走近现代建筑

第二单元

奇异的旅行

第三课肚子里的故事1

第四周第四课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2

第五周第五课多彩的世界

第六课

有趣的水墨游戏1

第六周国庆长假

第七周第七课 可爱的水墨昆虫

第八课 现在、未来的我1

第八周第九课 我的好邻居

第十课 我的动物朋友

第九周第十一课 我们的音乐会

第五单元大自然的奥秘

第十二课 刮大风1

第十周第十三课 雨来了

第十四课 奇特的热带植物1

第十一周第十五课 家乡的山林2

第十二周第十六课 长颈鹿的悄悄话

第十七课 鱼儿鱼儿告诉我1

第十三周第十八课 奇妙的建筑2

第十四周第十九课 漂亮的“高楼”2

第十五周第二十课 我们心中的校园2

第十六周主题创作 我心中的梦想2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2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与检测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

教学内容准备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激发学生学好美术课的兴趣。

2、明确美术课的学习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明确美术课的学习洒求,确定自已的学习目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相互介绍。

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出示树叶。

2、谁有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漂亮。

A、上色。B、加花边。c、变造型。

3、小结:同学们已经能把一片简单的树叶变和更加漂亮、色彩丰富。

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把生活中的很多物体变得更漂亮。

三、明确本期的学习目标。

、了解本学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你会将学会哪些知识?

3、你最喜欢学习哪些内容?为什么?

四、创作活动、翻开课本第一页看需要做些什么?

2、进行创作:自由制作各种漂亮的树叶,在每一个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及想说的话。

3、学习创作,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学生绘画的习惯。

五、展示创作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小结。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各式各样的民居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欣赏独特的艺术造型。

2、概括民居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现。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筑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民居的独特造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特征表现。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各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这些古老的房屋,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民居。、请大家自由地观察各类民居的特点,挑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那种民居,说说为什么喜欢?

2、比较不同的民居,其建筑材料和造型。(屋顶、门、窗、外形等)有什么不同?

3、总结各类民居的特点,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窑洞:取暖

温暖

傣族竹楼:防潮 奇特

北京四合院:宽敞 温暖

皖南马头墙:自由 轻松

围合式土楼:安全 奇特

三、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

、自由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

2、画一画家乡的老房子,表现出主要的特征。

四、作品展示、展评、自由介绍自已的家乡老房子,及其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五、小结。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走近现代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近现建筑新颖简洁的外观及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2、能运用几何形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教学重点了解近代建筑的新颖简洁的外观及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能应用几何形组合、想像现代建筑。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各种现代建筑的挂图等,让学生有对近现代建筑特点的感知。

2、出示各式民居,让学生比较,得到更为鲜明的对比感知。

3那鲜颖简洁的外面,仿佛是一首节奏感强烈的乐章。

二、欣赏,感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建筑谈谈自己的感受。

2、重咪选择罗浮宫玻璃金字塔、广州会展中心、中华世纪坛作重点讨论。

•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简洁、宏伟、稳重。

•广州新会展中心:流畅、气派。

•中华世纪坛:庄严、精致、独特。

3、对于不同规格的现代建筑,选择适合的词汇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4、总结:现代建筑大量采用新工艺及钢、玻璃、合成材料,突出了轻、光、透、薄的特点,大幅度地延伸空间、体现高科技的新形像。

三、学生创作、运用几何形体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现代建筑。

2、要求:

1、简洁、明快、气派

3、用色鲜艳、透明。

四、作品展评。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学目标

1、能用线条或色彩画出自己变大或变小后发生的趣事。

2、培养学生大胆的想像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大胆的想像力。

教学难点表现变大变小后的趣事。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欣赏《巨人》韦思的作品,感受巨人与小矮人的不同感受。

2、欣赏学生作品《在草丛中旅行》你发现了什么?

二、观察•想像•发现、假如你是一只小蚂蚁,走进教室给你什么感受,展开想像的翅膀。

2、假如你是一只小虫,爬上树梢你会怎么想?

3、假如你是一只大象,走进我们的校园看到这么多小朋友,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三、自由欣赏课本中的范图,看能给你什么启示?

四、做一做

用线条或颜色画出你变大或变小后发生的趣事。

师巡视指导。

五、展一展、评一评、评一评谁的想象力最为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师作小结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肚子里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科学观察方法及想像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关注事物细节的描绘及其内部结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能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运用简单的绘画工具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及创新能力

教学用具学具:各种绘画工具:油画棒、水彩笔、铅笔、图画纸等。

教具:学生创作的《肚子里的故事》的作品、创作步骤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肚子里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2、激趣:你们想到谁的肚子里去旅行呢?(学生谈)

二、欣赏作品,讲故事:、根据学生们的愿望展示学生作品,指名根据作品讲故事。

2、欣赏课本中的六幅学生作品,选择你最喜欢的作品,根据作品把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三、引导想像,编创故事情节:、引导想像创编故事:如果到老虎、大象、蚂蚁肚子里去旅行会发生什么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自由创编肚子里的故事,想像会出现什么画面。

四、探讨绘画方法:、学生讲绘画步骤,师总结、板书、展示图片。

问:如果让同学们把肚子里的故事画出来,你打算分几个步骤来完成呢?

(1)想像确定故事内容;(2)勾画肚子;(3)创作故事情节;(4)整理画面;(5)上色。

2、在绘画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说,师展示图片。

(1)构图太小;

(2)构图太满;

(3)构图不均衡。

五、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同学们把自己创编的在肚子里发生的故事画出来,只要求画出线描搞。

2、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展评:

、学生自由展示作品。

2、指名说故事及创作思路。

3、师生共同评价。

七、课堂延伸:

请同学们把你的作品带回家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们看看,并把你们创编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听。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知巨人与小短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

(2)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

(2)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与态度:

(1)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

(2)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点扩大想像的窨,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用具

1、色彩笔。

2、有关《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认为最大的人是谁?谁来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

你认为最小的人又是谁,有我么的小呢?

二、欣赏感知、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

引导学生观察,指名讲故事。

2、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3、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4、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

三、小组活动,启发想像

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如档我们变大或变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一说,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小组创作、小组内的同学,把自己设计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组同学所想像中的场景表现在作品中。

2、小组合作创作,要集中体现本组同学的主要构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评

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

(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缤纷的色彩乐园

教学目标

1、能从周围环境的色彩中认出三原色和间色,能用颜料调出间色。

2、感受三原色与间色给人的不同感觉,感受色彩变幻之美。

教学重点认出三原色与三间色,调出三间色。

教学难点感受不同颜色给人的不同感受。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例

、欣赏妮古罗莉的《夏日》:

A、先在左边的图片中找一的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你能说出这些色彩的名称吗?

B、这幅画用了多少种色彩,你看得出来吗?

c、你能否给我幅画取个名字,说说画给你什么感觉。

D、看了画家的一,你还有什么感受?

二、色彩游戏、师展示三个装有颜色试管。

如果把两个试管的颜色倒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色彩的调配,看两两调,会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汇报调色结果,师板书

三、画一画、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什么颜色的?

2、你能用我们有的三种颜色把没有的颜色也调出来吗?

3、学生分小组进行调色、创作。

四、展示、评价、自由展示自己调色创作的作品

2、学生自由评价

3、师小结。

课后反思教学的评价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

1、能否对观察大自然色彩及装扮生活的色彩产生兴趣。

2、是否能用色彩大胆地表达自己观察得到的色彩印象。

3、我发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教学内容有趣的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画的工具。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2、在水墨游戏中体验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3、尝试各种水墨技法,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种线条。

教学难点掌握笔墨中干湿、浓淡、粗细的变化。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吴冠中的《水乡》、你觉得这幅画简单还是复杂?你觉得这幅画生动还是呆板?有趣还是没趣味?

2、这一幅画有哪些形状?有哪些线条?有哪些颜色?

3、这贴画是谁画的?你喜欢吗?

二、认识工具材料:、猜一猜,老师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2、出示各种工具,让学生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3、师用各种工具材料演示各种使用方法,并与其他画种的材料相互区别。

三、画一画:、用各种工具在自己的纸上试试笔,感受各种方法画出的各种线条。

2、谈谈用国画工具使用的不同感受。

3、自由地进行各种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游戏。

四、比一比:、谁画的线条种类多,谁画的水墨效果丰富。

五、课堂延伸:、想一想各种不同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可以用来表现什么效果?

2、尝试用各种方法画自己想画的物体。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

、蘸墨时毛笔先蘸水,只用笔尖蘸墨。

2、墨水和水不要一次加得太多。

3、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4、注意环境卫生。

教学内容可爱的水墨昆虫

教学目标利用点、线要、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种墨法

教学重点继续体验水墨材料的特性。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教学用具常用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课湔激趣

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游戏”这一课后,布置学生可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附近进行观察、寻找并记录看到的小虫子,观察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地观察,有兴趣的可新自饲养小昆虫。

二、欣赏、评述

提供大师、小朋友的昆虫水墨画。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比较擅长画昆虫,他们是用了什么表现法。

说一说:(1)谈谈画家是如何用点、线、面和墨色的干、湿、浓、淡表现的。

(2)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

(3)动手绘画。

画一画:奖你喜爱的昆虫 以水墨的开式表现出来。

三、评价过程

评一评:大家一起以水墨特点的研究来开展师生评、学生之间互评。

课后反思学生能对同的昆虫产生观察的兴趣。

能用水墨画的用色、用笔方法,大胆表现昆虫。

教学内容可爱的蜗牛

教学目标

1、利用点、线、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

2、尝试各种水墨画法,体验水墨情趣。

3、学会应用各种线条,色彩来表现蜗牛的美。

教学重点继续体验水墨材质特性。

教学难点把握毛笔的水墨浓淡干湿来表现蜗牛。

教学用具常用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学生作品,感受水墨情趣。

欣赏作品,看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认识蜗牛:、你们知道蜗牛是什么样的吗?指名板演。

2、有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漂亮些、可爱些?指名板演。

3、师小结。

三、指导创作:、用水墨来表现蜗牛与粉笔是差不多,但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有谁知道?

要勾好线条。

注意掌握好笔上的水分。

注意颜色的搭配。

2、画好蜗牛后还应再画些什么?

3、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对笔墨较感兴趣,能在玩中学,玩中有所收获,特别在控制水份方面有较好的表现。

课后反思自然界中的昆虫的品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自然界境添了不少的情趣,他们通过表现蜗牛,学会表现各种昆虫的特征。

教学内容现在、未来的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线条、色彩画出自己的形象;

2、能用不同的创作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

3、在观察比较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规律,通过描绘未来的我,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1、认识人物脸型、发式、一官及表情的神态特征。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描绘现在或未来自己的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尝试运用其他媒介和材料来表现未来的我。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观察小时候的照片,通过镜子比较现在的我与以前有哪些变化。、脸型、发式、五官的变化;

2、身体上的变化;

3、服饰方面的变化。

二、欣赏与发现

引导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人物的表情和神态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特征;

2、运用夸张、拉长变形的手法能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探讨与尝试、尝试运用线条、色彩等造型元素画出自己现在或未来的形象;

2、能否学学大师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表现呢?

3、小组探讨用其他绘画工具、材料来表现的可能性

上一篇:官村街道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致青春观后感5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