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

2024-07-12

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共6篇)

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 篇1

摘要:

道德进步与社会进步一脉相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提高国民素质,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的道德教育并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因此道德进步对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关键词:道德、和谐、发展、社会主义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物欲横流。然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却不见提高,道德泛滥问题日益凸显,前有南京“彭宇案”,后接“带套不算强奸”,最近又有佛山“小悦悦事件”等等,此类事件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个社会怎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哪了?的确,我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不需要再担心吃饭问题了!而这个社会呢?人与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了,道德层面发生了剧烈震荡,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这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似乎成反相关的关系了。发展、道德、和谐到底又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的社会又会变成怎么样的呢?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促进当今道德进步,提高国民素质已经刻不容缓。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时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然其中也有很多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调整、开拓前进的内在精神动力。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十分丰富。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体现,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炼。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它像一块永不腐蚀的“胎记”,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得道德修养。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滋润,能够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推动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个人道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传统道德。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传统道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更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更能是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能够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的优良传统道德,加强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传统,从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以促进中国的道德进步和社会和谐。

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要求。道德进步的作用,是通过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文明与野蛮等的认知、评价从而影响、调节、教育、预测、指导自己的社会行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必须用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坚决反对、排斥不道德的行为和错误观点。良好的政治制度和宽松的政治关系为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新闻导向和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和气氛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构建和谐社会一定要提高个体素质,以每个人的文明行动来引领文化思潮,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以文化来带动道德,促进社会进步。

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教育.深化国民对社会和谐的理解。既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道德化的社会,那么一方面要加强社会成员道德教育,塑造和谐社会所必须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和谐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成员各安其份,各司其责,社会就会趋于整体的和谐状态。而社会和谐又会给个人全面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机遇和更为宽广的空间。一旦人们对“和谐”有了更本质和自觉的认识以后.就会成为一种道德需要,上升为信念,社会成员就会产生为之共同目标奋斗的凝聚力。因而,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进行公民的道德教育。如目前正在持续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就是要通过道德教育形成一种文化精神熏陶、教化的浓厚氛围,感染和激励、约束和引导个体深化、更新道德评判与角色认知的价值尺度.从而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精神文明体系的构建打下厚实的基础;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有为实现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的责任意识和自尊自爱的强烈的责任感,由此而生成许多优良品质,比如责任心、正义感、诚实守信、宽容心甚至必曼的自我牺牲精神等等.社会是个体的集合,群体社会的生命力强化和培养个体的责任意识,最基础的前提是要承认并极力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存的尊严。和谐的社会必须使人人“感知自我”,懂得珍惜自身之于世界的独特价值,学会在社会的角色认知和他人的话语评价中成长自我的人格。接下来才能“感念他人”,以和谐宽容的心态、以对宇宙万物的体认和个体生命的尊重、以对快乐和信仰的承诺来进行言语行为的交际,发挥个体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为和谐社会添加最为厚重的注解。

整个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将极大地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国民的道德建设关系到人的素质的提高及国家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发展力,有利于增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每一分子的参与,国民道德进步就是社会进步。如果说人的道德素质卑俗、低劣、消极、落后,那么,我们就不能设想人、自然、社会的和谐,更谈不上我们的社会将如何进步、发展,何止是社会和谐。时代发展着,社会进步着,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追求应该是永不停步的。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发展,我们对和谐社会的期望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华民族从能从新崛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暂时只是一头沉睡的雄师,一旦醒来,它将会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的确,我们中国正在慢慢醒来,道德进步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谐社会形成的日子也正慢慢的向我们走来,中国这一头雄师将让世界各国另眼相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国民加强道德自律。道德自律表现为道德主体自觉地约束和控制与道德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是一种自主、自愿、自决的活动,它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理性精神。道德自律性更高地体现了行为主体的道德需要、高尚意识和自由选择。通过自律活动,人们会将道德规范的外在必然性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性.把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道德需要,从而主动地去遵守道德规范。马克思曾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不

错,人类精神自律的增强则表现为道德的进步,而和谐社会正需要这样的自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国民都加强自我意识、国家意识,用自己的努力,在提高自己素质的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他人,公共创造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社会,道德的进步与社会和谐是相统一的。道德社会不仅是每一个时代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追求。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追求理想人格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是国民信念的建立,每个国民都要树立正确的和谐社会观念,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系列的和谐观念都应深深刻在脑海之中,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我的修养原则》——周恩来

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 篇2

教学道德建设对人才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学校教学有两个基本任务, 一是向学生有计划地系统传授人类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 二是在传承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不断吸收新知识、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这两个基本任务是相辅相成的, 前一任务是后一任务的基础, 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深化, 也是完成前一任务的条件, 两个任务全面完成的过程, 就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但是, 由于教学效果的形成和显现具有滞后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为了确保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就必须确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不仅是科学的, 而且是道德的。然而, 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 由于缺乏对教学行为、教学活动本身自觉的道德审视和明确系统的道德规范, 不道德的教学行为时有发生, 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 在教学目标上, 把学生当做一种工具来完善, 而不是着眼于促进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造成学生终生发展目标的偏差和主体性缺失;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 任由教师灌输自己选定的知识, 把学生当作消极接收的罐装容器, 忽视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内在感受, 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在师生关系上, 借口教师主导和师道尊严, 在教学中搞专制主义一言堂, 剥夺学生学习的民主权利, 是学生在其最主要最大量的生活中受不到民主和平等的熏陶, 从而在心灵深处隐藏下专制和不平等的阴影;如此等等。如果不加强教学道德的建设, 不增强教学活动本身的道德性,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事实上, 教学道德的建设状况, 对学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决定着教学目的的制定, 决定着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和活动方式, 决定着学生主体能动性作用能否发挥和发挥程度等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和谐发展目标的达成。学生在有不同道德蕴含的教学活动中直接受到不同的道德熏陶和道德感染, 这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也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

人才和谐发展寻求教学道德支持的可能性

1. 教学活动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无论从事何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和适宜的教学意向, 否则这种教学活动就会沦落到无的放矢的地步[2]。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说, 根本就不存在无意向的教学。但是, 由于历史时期、社会形态、文化境遇、教学理论流派等方面的不同, 人们往往对教学意向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可能倾向于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和“静听的”状态, 有的可能倾向于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积极的”和“主动的”状态, 有的可能希望学生的身心通过教学得到“规训”, 有的可能希望学生的身心通过教学得到“发展”。置身于这种多样的、充满分歧的教学意向之中, 一个人要想选择其中的一种或重新建构新的教学意向, 就必须为自己所选择和构建的教学意向进行辩护, 这种价值合理性的辩护, 为人才培养的教学道德支持提供了可能。

2.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性活动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 具有交往的特性, 这种特性为教学意向的实施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或互动, 就没有教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 也是优质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真正意义上的交往, 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互相往来, 而是以“双向理解”为起点, 在没有任何内在与外在压力的制约下, 人们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对于教学而言, 交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手段或目的性对象, 而是一种本体性存在, 所有教学都以交往的形式存在, 没有不以交往而存在的教学, 若不呈交往形态或不发生交往, 就根本谈不上是教学或者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因此, 教学活动中, 教与学虽然由不同的主体承担, 但双方都处于同一教学活动中, 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 在作用方式上具有人伦关系的多样性。在这种“双向共时”的活动中, 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而且有人格、道德情操、审美、责任等方面的教育。显然, 教学活动这些本身的实践特性决定了教学的道德特性。

人才和谐发展寻求教学道德支持的必要性

1. 教学系统的特性有生成“非善教学”的可能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教学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序列性、开放性等特征。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得教学系统正常有序地运行, 发挥着正常的功能, 保持着美好的善性。但是教学系统既是自组织又呈科层体系, 既呈现序列性又呈现开放性, 系统内部本身时刻会滋长、衍生新的变数, 系统内外又发生着全方位的交互作用, 经常会使系统的自稳调控失效, 打乱了稳定性与有序性, 使得教学容易滋生非善行为, 产生非善的教学[3]。因此, 教学的善恶复杂多样, 渗透在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中, 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教学活动的关涉领域都存在着大量的善恶较量与斗争。事实上, 审视我们现在的教学, 可以发现很多非善的教学行为。诸如, 教学设计过程中, 更多的强调教学怎样整体有序地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 以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心理健康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明显缺乏, 忽视教学设计中的人文性与艺术性;教学主要从“教”的角度进行设计, 而没有“为学习设计教学”;主要以“技术”的眼光处理教学, 强调方法、媒体等物的因素, 而忽视人的价值和情感。这样往往导致师生关系蜕变成一种简单的工作关系、职业关系, 教学被演变成了一个机械、僵化的过程, 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动力系统的激发, 忽视了师生探求真理的乐趣和师生交流的和谐, 教学缺乏情感。教学关系的冷漠, 课堂气氛被异化为既不利于发挥个体主体性,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又不利于尊重个体差异, 开展个性化教学;既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又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2. 功利化的教学意向导致教学目的的异化

教学是一种向善的活动, 尽管“善”的标准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 但是已经变得非常模糊, 而且比起其他功利性标准来说, 已经退居次要的地位, 不是需要满足的价值目标或条件。教学对于个体、社会和国家的“有用性”取代了“善”的价值理想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人们期望从教学中寻找的是职业、地位和竞争能力, 而不是良好的人格、科学的世界观以及健全的生活形式。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一切教学都要有利于完满生活的实现, 教师和家长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周全考虑”和“好心”, 常常强制他们对学什么和怎样学作出不情愿的选择, 这些目的虽然指向生活, 但所谓的“完满”根据什么确定, 又体现了谁的意志和自由选择都是可疑的[4]。而且随着时代变换的加快, 对于未来的计划性将越来越复杂和难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 以牺牲学生的现在去为未来做准备, 既是对教学意义的错置, 更是对人才和谐发展的误解。

人才和谐发展寻求教学道德支持的实践要求

1.正确认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教学活动是一种规范性的行为, 也是一种自主性和选择性的行为。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 都要独立自主地进行设计和选择。但是, 这种选择和设计必须依据科学性和道德性两个方面的价值标准来进行。首先, 要确保达成教学目的的方法途径是科学的、有效的。其次, 要确保达成教学目的的方法是正当的、符合道德的。优良的教学行为既是科学的、有效的, 又是道德的、正当的。不科学的教学和不道德的教学, 都不是优良的教学, 都不能够对人才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事实上, 科学性和道德性是判断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两个价值维度。一般来说, 科学性是活动的有效程度, 是对活动的结果判断后作出的结论, 反映的是教学实践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 是一个横向比较的相对概念, 而道德性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否体现“善”的意志, 是否体现对学生权利的尊重[5]。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两种价值维度不是总能够和谐一致,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 由于科学性的问题是显性的, 引人关注。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科学的目的是教学的硬任务, 而用道德的方法开展合道德的教学则是教学的软任务甚至不成为教学任务。因为, 道德是一种主观价值取向, 客观上存在着“见仁见智”的不同, 并且教学中的道德问题许多是隐性的, 不外显的, 往往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其结果是, 实际的教学活动常常以目的的道德性来证明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道德性。正确认识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道德性, 就是要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真正做到用善的手段去实现善的目的。

2. 普遍认同教学道德

教学活动是一种道德性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师生双方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道德要求。如教师要“爱学生”、“认真备课”、“尊重学生”、“公正评价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等等, 学生要“尊重教师”、“不迟到”、“课堂不大声喧哗”等等。这些要求, 有的是通过制度化的形式提出的, 有的尽管没有制度化, 但也是支配师生行为的一种缄默力量。不管通过任何形式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 师生双方只有遵循这些教学的道德要求, 教学活动才能顺利的进行。遵循教学活动道德要求的关键在于, 师生双方认同这些道德要求。首先, 师生双方不仅要从观念上“知道”或“了解”有关教学活动的道德要求, 而且要从情感上“接受”或“接纳”有关教学活动的道德要求, 并愿意受其约束。其次, 不是个别教师或学生接纳了某种教学道德的要求, 而是整个教师集体或学生集体接纳了某种教学道德的要求。只有这样, 整个教学活动的道德要求才能够显现出来。

此外, 师生双方认同教学道德要求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些教学道德要求的合理性, 也就是对教学道德要求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因为, 人作为一种有理性的存在, 从思想上很难接受一些不合理的东西支配。有时候, 人们看似接受某些不合理的东西的支配, 但实际上, 这些不合理的东西总是想方设法将自己合理化, 从而成功地说服人们去接受它。教学道德要想获得师生双方的认同, 也必须为自己进行合理化的辩护。因此, 师生双方认同教学道德的过程, 就是教学道德重新合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师生双方发现某种教学道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如“教师应该完全按教学大纲上课”或“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绝对服从教师”等, 那么他们很难真正地从内心出发认同它并自觉地接受它的约束。如果他们从形式上这么做了, 也只是迫于某种制度性的或个人的权威。但是, 这种权威之下的教学行为已经不具有任何道德的意义了。因此, 让师生认同教学道德的最好方法, 就是帮助或促使他们对每一条教学的道德要求进行理性的思考, 看看它们的合理性究竟在什么地方, 它们之中又有哪些是根本不合理的。也只有这样, 教学的道德要求对于师生双方才真正地具有约束作用和教育作用, 而不至于被他们看成是繁文缛节或空洞的说教。

参考文献

[1]欧阳超.教学伦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1]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胡斌武.教学伦理探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4]刘万海.德性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晓道德的特点和分类,掌握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对社会、人生、职业和家庭的重要意义。

2.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同道德基本规范,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形成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的观念,并让学生在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让学生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树立知行统一的道德观,努力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2)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2.教学难点

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方法:案例式、热点问题讨论、情境导入法)

首先让学生了解湖北荆州大学生救人事件的经过(见附注材料1)

其次让学生分组讨论:3名大学生的牺牲值不值、该不该救人?从他们的表现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船老板陈波?然后每个小组推选自己的代表来发表自己小组的意见,最后让学生对所有小组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教师提问:刚才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你们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生活现象的?

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维系的。

教师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觉得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由学生回答,教师分类归纳,概括为五大方面: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就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引思明理

一、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首先让学生欣赏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事例(见材料2)

其次教师提问:通过欣赏钱老的事迹,钱老的事迹体现了道德规范中什么的要求?我们从钱老身上学到了什么?特别是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国家至上的观念,维护祖国的独立和统一、尊严和荣誉;要求我们自觉学法、守法、护法,维护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对于其他的道德规范,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存在的突出的思想现实,设置以下几个辩题,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辩题1:礼仪过多太古板、不实在,现代人要自由、随便一点。

辩题2:我靠自己能力做事,团结与否无所谓;办事得靠关系,自强没用。辩题3:多劳多得,凭本事吃饭,奉献观念已过时。通过辩论,让学生达成共识:

虽然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观念和认识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仍是社会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我们讲文明、懂礼貌,养成依礼而行的良好道德习惯;要求我们与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培养自强意识和团队精神;要求我们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培养敬业奉献的道德信念。家庭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个细胞,在国家的稳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和睦意味着国家的安定。因此我们不但要遵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且也要遵守家庭的美德。

首先让学生欣赏两位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见材料3)。其次教师提问:在谢延信、罗映珍身上体现出哪些家庭美德?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二人身上体现出的家庭道德。

再次教师提问:除了谢延信、罗映珍身上体现出家庭美德,家庭美德还包含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列举。最后,教师在学生列举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归纳概括出五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二)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问卷调查:

1、你的衣服是谁洗的?

2、你在家扫过地吗?经常做吗?

3、你在家洗过碗吗?是否是经常洗?

4、父母批评你时,你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

5、你父母是否给你零花钱?多吗?你是怎么用的?

6、你为父母做过什么事?

7、你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事情?

8、你父母为你做过哪些事情?

9、爷爷奶奶为你做过哪些事情?

10、通过学习,你认为将来在家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家庭美德的具体要求:我们中职生应该做到要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与邻里和睦相处,学会沟通和协调,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安宁。

从2005年4月1日起,四川成都市将在全市百万中小学生中全面开展争创“新三好”的活动,要求广大学生“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因此我们中职生不但要遵守家庭美德,而且还应该遵守社会公德。

首先让学生进行漫画欣赏(见附注材料4)教师提问,学生分组讨论:

1、漫画中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有哪些?

2、我们这个社会还需不需要遵守社会公德建设?原因何在?

3、我们应该遵守哪些社会公德?

学生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有:乱扔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不爱护公物;不主动让座;影响他人休息。

社会公德的作用:①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②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③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不尽如人意。最后,总结: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我们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首先,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社会公德诸规范的基本要求。

其次让学生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让学生讨论:结合所学社会公德知识,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

通过讨论,让学生形成公德意识,从小事出发,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增强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我们知晓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道德的具体要求,但是这些道德的实现都要诉诸于个人的品德。

(四)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

向学生展示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的12条标准(见材料5),其次教师提问:

1、为什么说世界500强企业在评定优秀员工时要把敬业精神和忠诚放在第一、二位?

2、如果你是老板,你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

2、世界500强企业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一,个人品德在我国的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二,从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来看,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②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助于明辨是非善恶荣辱,避免走弯路,入歧途,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③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职业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的成功,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三,从个人品德建设的现实状况来看,当前,个人品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中职学生身上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更具现实意义。

最后,要使学生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一观念,从而增强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首先提前一周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布置进行道德对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影响的社会调查,并准备具体案例。

其次各小组成员交流课前调查内容,并就交流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初步知晓道德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作用和意义,并形成初步的结论:

(1)、良好道德对个人的发展(2)、不良道德对个人的影响(3)、良好道德对社会的发展(4)、不良道德对社会的影响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1)、结合镜头

一、镜头二,开展讨论:良好道德对人的发展有哪些作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对待父母的行为。

老师点评:道德为人格的发展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确立努力的方向和内心的信念。

(2)、学生自省:

A、哪些行为会让你感到满足和愉快? B、哪些行为会让你感到不安和愧疚?

老师点评:良好的道德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行为具有道德感,帮助我们发展。

(3)、讨论:如何交友,在交友过程中良好的道德有什么作用? 老师点评:人离开朋友、离开合作合伙将一事无诚,而一个人离开诚信等良好道德品质,将没有真正朋友。

小结点评: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保持自尊、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昂扬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1)、分组讨论:A、身边的“铁人精神”?B、怎样看待“国而忘家、公而忘私”?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结合学生的调查点评: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2)、讨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标准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点评:良好道德能够保持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先进文化的形成;能够调整人际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

体验升华:

1、现在你乘坐公交车时是怎么做的?通过学习后,你以后又将怎样去乘坐公共汽车?

2、说一说同伴在个人品德方面有哪些让你赞赏的亮点,同时也找一找自己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最后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课堂感言,进行课堂小结。

拓展训练:

(1)你认为以后自己在家中,应该怎样去对待父母和其他长辈?

(2)为教室、餐厅、公寓、广场、操场、公厕等场所设计几条社会公德警语。

教学反思:

附注材料:

材料1:

湖北荆州大学生救人事件

为抢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跳进湍急的长江中,孩子得救了,其中3名大学生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在湖北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的两名小男孩,不慎滑入江中。正在附近游玩的长江大学10余名男女大学生发现险情后,迅速冲了过去。因大多数同学不会游泳,大家决定手拉着手组成人梯,伸向江水中救人。其中一位同学顾不上脱掉身上的衣服,便跳入水中营救落水的男孩,另外几名懂水性的同学紧跟在后面跳入江中。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人梯中的一名大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松手,水中顿时乱成一团,呼喊声一片。这时,正在宝塔河100米以外的冬泳队队员闻声赶来施救,冬泳队员们一边给水中的大学生丢游泳圈,一边跳入水中营救落水大学生。他们陆续从水中救起多名大学生,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名大学生却因水流湍急,体力不支,沉没在江水中。学生们跪求在旁边的打捞船救人,而船方声称:不救人,只打捞尸体。长江大学教师史千里接到电话,于15时20分左右赶到事发现场。他发现有两艘蓝色船舷的铁皮船停靠岸边,便上船请求船主马上打捞落水学生,并保证支付打捞费。船上的人称要先和老板联系,史千里与陈波电话联系时,陈波称“捞一具遗体1.2万元,没捞上来6000元,而且要先交押金。”直到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汪书记等赶到现场凑齐4000元现金后,打捞船才开始工作。10多分钟后,捞起第一具遗体,因未交足1.2万元打捞费,打捞船只停止打捞。后经过文理学院领导汪书记等做工作,打捞船在20多分钟后,捞起第二具遗体。之后,打捞船再次停止打捞,中间中断1个小时左右,文理学院会计潘林将筹来的2万元现金送到后,打捞船才继续打捞。约半小时后,捞起第三具遗体。最后在18时左右打捞结束。

何旭东

19岁

方招 19岁

陈及时 19岁

材料2 案例欣赏:

魂系中华赤子心

钱学森(1911~2009)中国科学家,火箭专家,中国导弹之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决定回国,并希望早日回归祖国,用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建设服务。但美国政府坚决不让钱学森回国。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认为:“钱学森无论放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还叫嚷什么:“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这个家伙离开美国!”。于是对钱学森的行动进行限制和监视,不许他离开他所居住的洛杉矶,还定期查问他,甚至对钱学森进行关押。经过钱学森本人和中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

材料3:

案例:谢延信与罗映珍

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在妻子去世后,担起了照顾瘫痪的岳父、病弱的岳母和痴呆的妻弟的责任,无微不至,精心照料,33年如一日,用一颗赤子之心演绎了一段家庭美德佳话,被评为“中华孝老敬老之星”,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罗映珍的丈夫是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因公负伤昏迷不醒。在守候丈夫的600多个日日夜夜里,罗映珍用爱和信念书写了一曲呼唤生命的动人旋律。在罗映珍的感召和呼唤下,她丈夫终于站了起来。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材料4: 漫画欣赏

材料5: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的12条标准

1、敬业精神

2、忠诚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团队精神

6、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7、不找任何借口

8、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9、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10、为企业提好的建议

11、维护企业形象

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 篇4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

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探索和追求的价值目标,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有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发展才能放开手脚。目前存在的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多半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带来的, 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社会发展同时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因为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是没有和谐而言的。只有国家的经济繁荣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了, 国家才能和谐。

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 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的经济总量逐年快速增长, 国民财富普遍增加, 证明了我国市场的活泼生机, 同时也向世界各国证明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无限潜能和发展动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贫困率从31%下降到1.8%。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充分验证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邓小平所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题思想。

然而, 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两者在现实的发展中有时会相互发生冲突。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遵守“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 刺激了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效率, 提高商品质量。在激烈的竞争中, 经得起考验的成功者会乘风破浪追逐更大的利润, 而被淘汰的失败者只能在经济大潮中被人遗忘。中国的经济因此繁荣发展, 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成功者、失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社会和谐必须在其间找到平衡点, 维持整体社会的安定有序。

在社会分配领域中, 为了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国家实行“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发挥其才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性, 必然使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不同。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过程中, 政府进行了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新的人民内部利益冲突矛盾在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出来。

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从宏观上把握并解决这些矛盾就变得极为重要。首先, 大力发展生产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只有经济发展上去了,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提供必要的物质财富, 才能满足人民各种各样的物质需求。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民内部利益之间的冲突。其次,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 必须更加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加大政府经济调控力度,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保护人民工作的积极性。第三,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对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有清醒的认识。第四,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调整人民内部的经济关系。

马克思认为“任务本身, 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的过程中的时候, 才会产生。” (2) 我国的改革开放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好了准备。虽然发展过程中仍有这样那样的矛盾, 社会和谐也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只要我们致力于协调好发展中的各方面利益, 社会和谐的目标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矛盾, 即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双方在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下达到“动态平衡” (3) 。这种动态的平衡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而整个社会就在诸多矛盾的平衡中发展变化了。

第一, 毛泽东、邓小平的矛盾观

毛泽东的《矛盾论》就是一部系统阐述矛盾问题的著作。毛泽东在著作中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 并且对矛盾规律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毛泽东在中国的革命战争时期灵活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有一些人称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斗争哲学”, 在当时革命和战争的社会环境下是说得通的。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 只有“斗争”才能使中国人民得以解放, 国家得以独立。

邓小平在汲取毛泽东“矛盾规律”认识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 根据当前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国两制”的治国方针。邓小平在时代的背景下辨证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让中国的经济走向了腾飞。

第二, 社会和谐与社会基本矛盾

从古至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存在于所有社会中。社会也在其矛盾变化中发展了, 要么前进, 要么倒退。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但是, 1936年的苏联却错误地认为已经建成社会主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适应, 没有矛盾。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导致苏联慢慢形成了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 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提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 但是并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法去发展经济。邓小平拨乱反正坚持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这就是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 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中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我们应当深刻理解和把握对立统一规律, 减少发展中的对立面, 即不和谐因素;改革经济、政治体制中的弊端, 对发展中的积极因素继续深化改革, 使发展中的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达到“动态平衡”使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 从体制上让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 社会和谐与现阶段主要矛盾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主要矛盾是不断提高的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物质文化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面对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 人们的需求很难被满足。要么是有钱买不到, 要么没钱买不了。人民内部矛盾在物质利益分配上显得格外突出。所以, 构建和谐社会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清醒认识及妥善的处理就变得格外重要。深化改革开放, 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就是解决这个矛盾的中心环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落后”的社会生产自然也就变成了“先进”的社会生产, 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可以实现了。

总之,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4) 面对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 只要我们本着在发展中探寻和谐之路, 在和谐中善于发展, 一定能够化解矛盾, 把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秦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 篇5

关键词:社会,人,自然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说,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 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 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思想史的贡献, 同时在自然科学领域加深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本文拟就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对社会的本质作一论述和分析。

一、个人与社会的双向建构

(一) 个人是社会的源泉

马克思提出个人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为类的个人 (自然意义上的个人) , 这是个人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上, 社会仅仅还只是一个组织,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偶然的个人 (抽象的个人) , 这是个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上, 个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 把原始的组织逐渐扩大为一个组织化、系统化、秩序化、制度化、能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集合体, 逐渐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有个性的个人即真正的个人, 这是个人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即是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 个人通过自身的扬弃, 成为真正的个人, 个人在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 形成了更高形式的社会形态——极度和谐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马克思认为, 一开始就纳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就是,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 即增殖。”[2]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唤醒了各类主体的主体意识, 增强了各类主体的竞争观念, 从而使社会充满活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有句名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

(二) 社会是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形式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 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 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4]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或互相交换其活动, 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 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 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 才会有生产。”[5]“个人力量 (关系) 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 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方法来消灭, 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 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没有共同体,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6]这个“共同体”即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 马克思称之为“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个人与自然的相互塑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假如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 那么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7]人首先作为偶然的个人出现。在这一阶段人尚未完全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即个人的异化状态。随着人实践活动的渐趋扩大, 人认识事物的能力逐步增强, 自身能动性的不断提高, 人从自然的异化状态开始向抽象的个人转变, 自然物转化为社会的“物”, 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 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 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 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 改变自然界, 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8]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人在与自然的矛盾对立统一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 也使其赖以生存的客观物质世界得到极度发展和改善。

三、社会、人、自然——创设和谐的发展空间

“社会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以自然为基础、以人类为主导的矛盾统一体, 而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产生、存在及其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9]恩格斯曾说过, 我们不要为今天所取得的对自然界的胜利而沾沾自喜, 对我们取得的每一步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以另一种方式报复了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利用当代尖端的科学技术, 在社会、人、自然之间创设良好的、互动的和谐发展空间, 是当代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恩格斯指出, 人类“自由不在于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 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 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10]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把人的尺度和客观尺度统一起来, 在人与自然的矛盾解决中, 提高个人的能动性, 完善人类生存的个人环境, 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注释

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 第131页, 第149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

2[3]《共产党宣言》[M]第50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 第515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

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 第362页第118-11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

5[7][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第41-42页华夏出版社1987年.

6[8][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 第551页第153-154人民出版社1993年.

论社会和谐的道德本性 篇6

1 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论断,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前提下,在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1.1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总体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综合性建设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系统性建设过程,推动这一建设过程快速而健康发展必须靠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否认社会矛盾,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集中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1.2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一些地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从而引起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和社会追求目标的片面所导致的。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在全社会确立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正是适应这种客观需要,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

1.3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我们党进一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的战略要求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上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就必须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辩证的统一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强调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机制、社会管理、社会状态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蓝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2.1 共同的主题要求

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主题要求都是强调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为了加快发展,它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也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为了有效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2.2 共同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发展。

2.3 共同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对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全面思考,着眼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着眼于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指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内部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互协作、相互推动,国际间、区域间人口资源环境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速度相宜和效益兼顾的社会发展形态;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强调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机会为代价,本地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区域或全球发展为代价。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则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2.4 共同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关键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的根本要求。真正做到“五个统筹”,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其结果也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社会的整体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

3 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3.1 必须紧紧把握好发展这个主题

发展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而且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把世界眼光、科学决策、创新精神与历史机缘结合起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发展机遇,赢得发展优势,扩大发展成果,实现发展目标。

3.2 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无论是推进科学发展还是构建社会和谐,都不能脱离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什么?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3.3 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重点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在政治建设方面,必须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3.4 必须认真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推进我国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党要实现领导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历史使命,就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党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育机构培训管理制度下一篇:做“四讲四有”党课讲稿: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