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材料

2024-05-25

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材料(共6篇)

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材料 篇1

——2020 年 4 月 18 日在临汾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上

临汾市财政局局长

牛少白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 2019 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0 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 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财政纳入全市大局之中,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财政改革发展各

项任务扎实推进。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市预算经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后,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相继批准了本级预算,市政府于2019 年 3 月汇总各县市区预算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备案。2019年年初备案的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1340000 万元,年底无变动;由于中央、省转移支付补助、债券转贷收入增加,支出预算由年初备案的 3426503 万元变动为 4187641 万元。

2019 年,财政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获得人社部、财政部全国“双先”表彰,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实现了“两高一好三到位”。

“两高”即:收入增幅较高,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情况下,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 138 亿元,同比增长9.6%,增收 12 亿元,比考核指标 6.3%超额完成 3.3 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7.2 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实现超预期、超历史; 税收占比较高,全市税收收入完成 100 亿元,增收 10.8 亿元,分别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数和增收总额的 72.5%和 89.5%,收入质量明显提高。

“一好”即:基金 完成较好,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突破 44.7 亿元,同比增长 18.3%,增收 6.9 亿元。

“三到位”即:

民生保障到位,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 411 亿元,民生支出突破 332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以上; 重点保障到位,全市

投入专项扶贫资金 11 亿元,投入污染防治资金 23 亿元,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26 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服务保障到位,注资 2 亿元,组建成立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致力于解决我市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开展银政企合作,为我市企业提供融资资金达 1.7 亿元;预算绩效管理实现全覆盖,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全市纳入财政部项目管理库的PPP 项目数达 53 个,位居全省第一,总投资突破 318 亿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预算收支具体执行情况如下:(1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全市税收收入完成1000479万元,为预算的103%,同比增长 12.1%。其中:增值税完成 408785 万元,为预算的 96.3%,同比增长 6.2%;企业所得税完成 157304 万元,为预算的128.1%,同比增长34%;个人所得税完成21861万元,为预算的82.7%,同比下降 30.7%,主要受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影响;资源税完成146304万元,为预算的118.3%,同比增长27%,主要受主导行业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企业效益好转影响。上述四个主体税种合计完成 734254 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 73.4%。

非税收入完成 380144 万元,为预算的 103.1%,同比增长3.5%。其中:专项收入完成 61841 万元,为预算的 95.5%,同比

下降 5.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 55264 万元,为预算的94.8%,同比增长 4.8%;罚没收入完成 53905 万元,为预算的135.9%,同比增长 42.9%;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86080 万元,为预算的 102.6%,同比增长 0.1%;其它收入完成 23054 万元,为预算的 93.8%,同比下降 10.3%。

(2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教育支出执行 584573 万元,为预算的 99.2%,同比增长6.4%;科学技术支出执行 8229 万元,为预算的 98.6%,同比增长 4.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执行 109276 万元,为预算的 99.3%,同比增长 43.8%,主要是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项目建设等投入较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执行 584856 万元,为预算的 99.2%,同比增长 7%;卫生健康支出执行 431826 万元,为预算的 99%,同比增长 2.6%;节能环保支出执行 244267万元,为预算的 90.6%,同比增长 21%;城乡社区支出执行415002 万元,为预算的 99.6%,同比增长 32.8%,主要是债券资金安排城乡社区公共设施支出增加较多;农林水支出执行585067 万元,为预算的 97.3%,同比增长 3.2%;自然资源气象等支出执行 73673 万元,为预算的 98.4%,同比增长 9.3%;住房保障支出执行 110920 万元,为预算的 99.9%,同比增长22.6%。

其他项目支出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执行 388128 万元,为预算的 99.5%,同比增长 18.7%;公共安全支出执行

182199 万元,为预算的 99.6%,同比增长 7%;交通运输支出执行 160643 万元,为预算的 99.2%,同比增长 25.7%;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执行 49826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9.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6565 万元,为预算的 89.3%,同比增长3.5%;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执行 44056 万元,为预算的87%(为 2019 年新增科目);债务付息支出执行 65971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21.7%。

2.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市本级预算经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市政府于 2019 年 3 月将市本级预算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2019年年初备案的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304901 万元,年底无变动;由于中央、省转移支付补助、债务转贷收入增加,支出预算由年初备案的 583695 万元变动为 588367 万元。

2019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7849万元,为预算的107.5%,同比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584250万元,为预算的 99.3%,同比增长 0.4%,支出进度比 2018 年加快 4.1 个百分点。市本级预算收支执行具体情况如下:(1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税收收入完成 224152 万元,为预算的 106.4%,同比增长14.2%。其中:增值税完成 102445 万元,为预算的 97.7%,同比增长 7.2%;企业所得税完成 38603 万元,为预算的 127.7%,同比增长 29.1%;个人所得税完成 5603 万元,为预算的 93.9%, 6 同比下降 30.2%;资源税完成 58288 万元,为预算的 118.5%,同比增长 28.2%;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 16250 万元,为预算的 95.6%,同比增长 10.1%;环境保护税完成 2963 万元,为预算的 84.1%,同比增长 21.9%。

非税收入完成 103697 万元,为预算的 110.1%,同比增长10.1%。其中:专项收入完成 1363 万元,同比增长 47.7%,主要是 2019 年涉及的工程项目建设一次性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较多,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增长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相应增加;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 8951 万元,为预算的 52.9%,同比下降 28.9%;罚没收入完成 17281 万元,为预算的 144%,同比增长 103.7%,主要是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相应罚没收入增加;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 64847 万元,为预算的 127.2%,同比增长 21%;其它收入完成 11255 万元,为预算的 79.1%,同比下降 39.6%。

(2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教育支出执行 52769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1.6%;科学技术支出执行1303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8.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执行 41426 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 49.1%,主要是 2019 年新增二青会费用等一次性因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执行 62474 万元,为预算的99.1%,同比增长 10.7%;卫生健康支出执行 27179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17.6%;节能环保支出执行 44195 万元, 7 为预算的 95.3%,同比增长 19.4%;城乡社区支出执行 107105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2.6%;自然资源气象等支出3228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4.7%。

其他项目支出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执行 61501 万元,为预算的 99.7%,同比增长 35.7%,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出较多;公共安全支出执行43784万元,为预算的99%,同比增长 10.8%;交通运输支出执行 43222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58.2%,主要是民航机场新增航线补贴增加;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执行 3589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1.7%;商业服务业等支出执行 709 万元,为预算的 48.8%,同比增长1.7%;债务付息支出执行 28226 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24.2%。

3.中央 和 省对市、市对县((市、区))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2019 年中央、省对我市转移支付 2425725 万元,同比下降 1.1%,主要是节能减排试点城市三年扶持政策于 2018 年到期和中西部地区重点领域基础设施补短板补助资金、重点地区应急储备气设施中央基建投资预算减少。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 2120882 万元,专项转移支付 304843 万元。

市对县(市、区)转移支付 2344900 万元,同比增长 1.7%。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 1951857 万元,专项转移支付 393043万元。市对县(市、区)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的 96.7%。4..当年收支平衡情况

2019 年全市总财力为 4605823 万元,其财力构成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0623万元,中央两税返还收入49168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7262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11316万元,中央、省下达专项拨款及转移支付补助 2357979 万元,上年结转 104861 万元,债券转贷收入 337303 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72702 万元,调入资金 84609 万元。2019年全市总支出为 4605823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12039 万元,债券还本支出 240000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7573 万元,调出资金 334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0275 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75602 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019 年市本级总财力为 810194 万元,其财力构成为: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27849 万元(含分享县市收入207902 万元),中央两税返还收入 22292 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 22446 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 3215 万元,中央、省下达专项拨款及转移支付补助 89268 万元,县级体制上解34914 万元,上年结转 29555 万元,债券转贷收入 160600 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95825 万元,调入资金 24230 万元。2019 年市本级总支出 810194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584250 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 122600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37573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61654 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4117 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相抵,实现

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46960万元,为预算的 68.9%,同比增长 18.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26814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53342 万元,专项债券收入 262700 万元,调入资金 615 万元,收入总计 790431 万元。2019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725307万元,为预算的94.1%,同比增长64%,加上上解支出 289 万元,调出资金 19061 万元,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结余 1 万元,滚存结余 45773 万元,支出总计 790431 万元。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019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183794 万元,为预算的 78.9%,同比增长 22.7%,上年结余收入 22884 万元,专项债券收入 26500 万元,减去补助县级收入 94927 万元,收入总计 138251 万元。2019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 106881 万元,为预算的 79.6%,同比增长 52.6%,加上上解支出 29 万元,调出资金 3926 万元,滚存结余 27415 万元,支出总计 138251 万元。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 45226 万元,为预算的 180.3%,同比下降 10.6%,主要是 2018 年有乡宁县清缴以前国有企业利润收入一次性因素;支出执行 31772

万元,为预算的 70.4%,同比增长 667.8%,主要是省厅下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用于解决我市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移交补助等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

2019 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 305 万元,年底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根据国家扶持实体经济政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 19%调整为 16%,缴费基数由 66472元调整为54783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440851万元,为预算的 94%,同比下降 10%;预算支出执行 1537574万元,为预算的 108%,同比增长 2%。

2019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88133万元,为预算的 101%,同比下降 5%;预算支出执行 903735 万元,为预算的 120%,同比增长 7%。

(五)债务情况 2019 年我市使用上级转贷政府债券 408829 万元(市本级留用 107000 万元,转贷各县市区 301829 万元),主要用于精准脱贫、市政设施、教育文化及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领域建设;使用外国政府贷款 17836 万元,主要用于包容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市人民医院医疗设备购置等。2019 年新增债务规模在省财政厅核定我市新增债务限额 426700 万元之内。

2019 年省财政厅转贷我市再融资债券 191174 万元(市本级留用 80100 万元,转贷各县市区 111074 万元),全部用于偿还当年到期政府债券,为缓解当期政府偿债压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 年年末我市政府债务余额 3036678 万元,在省财政厅核定我市政府债务限额 3296700 万元之内,全市政府债务率为 63.9%,比警戒线 100%低 36.1 个百分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六)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 我市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包含在全市总预算中,根据预算法要求需单独报经立法机构批准。现将 2019年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1.临汾 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593万元,为年初预算23600万元的91.5%,同比下降2.2%,主要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 38651 万元,为变动预算 38651 万元的 100%,同比增长 74%。

2019年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财力为4689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1593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8630 万元,上年结转 1215 万元,调入资金 806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18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2846 万元。2019 年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 46890 万元,其中: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 38651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218 万元,债务还本支出 2675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5346 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019 年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26 万元,为预算的 4.3%,同比下降 71.3%(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920 万元,上年结余 1738 万元,收入总计 3584 万元。2019 年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 2689 万元,为变动预算的 96.8%,同比下降17.6%,加上调出资金 806 万元,结转下年 89 万元,支出总计 3584 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侯马 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执行情况

2019 年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403 万元,为年初预算 9301 万元的 101%,同比增长 8.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 11184 万元,为变动预算 11215 万元的99.7%,同比下降 3.8%,主要是 2018 年有企业应急周转金、产业引导基金两项一次性支出因素。

2019年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财力为1475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403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378 万元,上年结转 440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1900 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629 万元。2019 年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支出为14750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1184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80 万元,债务还本支出 900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

节基金 2555 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31 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019 年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700 万元,为预算的 121.8%,同比增长 49.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18 万元,上年结余 1164 万元,收入总计 7882 万元。2019 年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 6241万元,为预算的 100%,同比增长 381.6%,加上结转下年 1641万元,支出总计 7882 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七)落实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预算决议要求,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决议精神,严格预算执行,规范预算管理,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水平进一步提升。

1.围绕 经济转型 这一主线,着力 支持新型财源建设

一是严格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市新增减税 29.7 亿元,降费减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7.2 亿元,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企业减负成效明显。

二是 支持 普惠金融发展。全市投入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资金 877.7万元,投入农村信用社改制化险及亏损补贴扶持资金 662.5万元。

三是 支持 营商环境建设。全市清退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抵押金 1.3 亿元,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34.8亿元,清偿比例 64%。全市投入人才引进奖励资金 3942 万元、科技发展资金 3340.2 万元和市长创新奖 300 万元,支持鼓励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

四是 创新实体经济发展帮扶方式。建立企业资金链应急周转保障金机制,全市筹集 6.3 亿元支持 92 户企业转贷续贷资金 32 亿元。筹资 2 亿元组建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山西省创业投资基金管理集团合资成立了临汾市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山西省太行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出资设立了临汾太行产业转型股权投资基金,拓宽融资渠道,放大乘数效应,为支持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更宽的融资平台。

2.做好增收节支两篇文章,着力 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在增收措施上,一是 盘活存量资金。采取“超期收回”的措施,全年累计收回存量资金 41 亿元,主要用于民生事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二是吸引社会资本。大力推广 PPP模式,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全市共有 40 个 PPP 项目成功签约进入执行阶段,签约率 75%,位居全省第二。在 40 个签约项目中,民营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的项目有 20 个,占比 50%,高于全国 45%的水平。目前,河西(第三)污水处理厂已进入商业试运行阶段,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一级 A 排放标准;山西师范大学整体搬迁 PPP 项目正在建设,10 栋文科宿舍楼、马克思与政法学院主体已封顶;市飞碟靶

场 PPP 项目主体建筑全部完工,等等。可以说达到“使用财政小钱、吸引民间大钱、办了政府大事”的良好效果。

三是争取上级资金。近年来,我市紧盯中央和省里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积极研究政策,主动对接沟通,努力争取对我市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财政和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三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 272 亿元,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在 节支措施 上,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理财理念,坚持刀刃向内,严把“四个关口”,规范财政管理,向内部要效益。

一是严把“预算支出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市直部门年初预算基本公用支出压减幅度达到 10%,全年一般性支出均未突破年初预算。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较低、较差的 133 个项目削减支出 3565.3 万元。

二是严把“项目评审关”。建立了谈判磋商、现场核查、价格比对评审机制,做到项目评审有章可循、依规办事,提高了评审效率,节约了财政资金。去年市级共评审项目 655 个,送审金额 19.7 亿元,审定金额 16.6亿元,审减金额 3.1 亿元,审减率 16%。

三是严把“政府采购” 关”。市县两级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全部纳入省级统一管理,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采购开标后 1 小时内随机抽选专家评标,杜绝了人情标、关系标,提高了公开招标采购的客观性、公正性、公平性。去年共备案政府采购事项 496 项,预

算资金 14.9 亿元,确定中标价格 14.6 亿元,节约资金 3000万元,节约率 2%。

四是严把“国库集中支付审核关”。坚持做到“两不办理”,即不符合部门预算的支出不予办理,不符合国库管理条例的支出不予办理,去年市国库集中支付办理业务66245笔,审核出市直单位各种不合规经济业务407笔,累计拒付或纠正金额 8046.6 万元,为财政资金安全把好最后一道关。

3.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支持重大战 略实施

一是全力打好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攻坚战。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前期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19 年起,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全部定为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专项债券,确保债券“借、用、还”相统一、相衔接。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 303.7 亿元,处于329.7 亿元的债务限额以下,没有市县因违规举债被问责,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 全力支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19 年全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 11.3 亿元,其中市本级扶贫资金投入 5538 万元,同比增长 23%,实现总量和增幅“双增长”。坚持财政政策资金向深度贫困县倾斜,市本级投入大宁、永和、汾西 3 个深度贫困县专项扶贫资金 4620 万元,占市本级投入资金总额的 83%;投入 1.1亿元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债券用于深度贫困县,占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债券总额的 57%。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全市

10 个贫困县实际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 18.2 亿元,支出17.5 亿元,支付率 89%,完成省厅支付率 80%以上的要求。

三是全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投入资金 8.4亿元,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清洁取暖改造资金 12.8亿元,完成清洁取暖改造 17.3 万余户;投入资金 1 亿元,用于海姿、同世达焦化企业退城入园补贴。投入资金 1.4 亿元,用于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安置项目,积极改善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4.深入推进“四项改革”,着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

一是深入 推进 市县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出台了《临汾市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了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八大类23 个具体事项的全市最低基础支出标准,并进一步确定了市与县支出责任分担比例,为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创造基础性条件。

二是深入 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对 2020 年部门预算定员定额标准、单位编码进行了调整,明确了主管部门在预算编制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全面推动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正式上线。制定印发了临汾市直机关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基本流程和政府购买服务合同范本,进一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

三是深入 推进绩效管理改革。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大战略部署,制定印发了《临汾市全面实施预

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并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建立起“1+N”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预算绩效管理全覆盖。市级已实现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同步公开。

四是深入 推进资产管理改革。建立了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情况工作机制。对 13 个符合条件的市属国有企业收取国有资本金收益 305万元,并上缴入库。完善了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制度,全年共办理出租出借业务 13 项,收入 201.5 万元,有效堵塞了国有资产收益流失的漏洞。

5.抓好五项重点任务,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市投入乡村振兴资金 32亿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全市投入 1.3 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投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资金 6811万元,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市所有县市均已制定“一卡通”发放管理制度。投入 1.2 亿元广泛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和特色农产品保险工作,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是支持教育文化医疗事业发展。全市投入资金17.5 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城乡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学生资助计划、现代职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全市投入资金 4 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发展

奖励、文物保护、惠民演出等;投入资金 2701 万元,全力保障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花样滑冰、空手道、射击飞碟比赛在我市顺利举办。全市投入资金 22 亿元,支持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每人每年提高 30元达到 520 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每人提高 14 元达到69 元,认真落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给予财政补助政策,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让临汾人民充分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三是支持落实社会保障就业政策。全市投入资金 15.9 亿元,支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困难群众救助补助等事项,增强我市社会兜底保障能力。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推动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落实。

四是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费 3744 万元,投入公共安全经费 18.2 亿元,确保“扫黑除恶打到哪,资金保障安排到哪”。

五是支持 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争取中央补短板建设项目资金 1.6 亿元,主要用于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投入各类交通建设项目资金 11.08 亿元,支持农村公路养护、三大旅游板块、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加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去年投入重点项目建设资金26.3 亿元,市党纪教育基地工程建设项目、中大街南延、体育街南延、迎春街南延、广言路建设、广宣街游园、漪汾花园 D 区公租房及配套项目、南焦堡等社区城中村连片改造建

设项目、看守所改扩建、公安大楼数据应用中心建设项目,以及图书馆、第三幼儿园、第二中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第五人民医院附属工程、福利院儿童和养老楼建设项目等一大批市政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夯实了城市发展基础,增强了城市发展承载能力。

2019 年全市财政部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关心关爱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充分理解、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增收基础不牢,收支平衡压力仍然较大;预算执行进度较慢,存在“资金等项目”的情况,项目库建设有待加强;盘活存量资金的思路和方式还有待拓展,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仍需加大力度;个别县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风险形势严峻,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 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 编制好 2020 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意义十分重大。

(一)2020 年预算安排原则

一是 坚持 实事求是 的原则。编制收入预算既要充分考虑减税降费政策翘尾、跨期结转税款减少等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又要打实打足收入,不虚列空转收入、人为平衡预算。

二是 坚持过“紧日子”的原则。编制支出预算要按照“过紧日子、保基本、保战略、保重点”的要求,继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继续实施“零基预算”,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切实兜牢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底线;加大对打赢三大攻坚战、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支持力度。

三 是 坚持 防控 债务 风险 的原则。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四 是 坚持 预算绩效 管理 的原则。把钱花在刀刃上,鼓励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项目预算必须设定绩效目标,强化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二)2020 年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2020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编制 1408500 万元,比2019 年完成数增长 2%。设定增长 2%的收入指标,主要基于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去年年中开始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会在今年前 4 个月形成翘尾减收影响,加之今年跨期结转税款

减少、矿业权转让收益减少等减收因素。

二是中央、省财政提前下达我市 2020 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 203800 万元(包括一般债务限额 150000 万元和专项债务限额 53800 万元),市财政相应将新增债务编入了年初预算并安排了支出,其中市级 102500 万元,计划用于市图书馆、第二中心学校、河汾一路跨铁路立交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分配县市区101300 万元,主要支持生态修复、道路改造、医疗卫生场所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支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落实中央、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迅速组织响应,主动靠前服务,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紧急启动疫情防控资金快捷拨付程序和应急调度机制,建立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加大对防疫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财税支持力度,确保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耽误就诊,确保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截至 3 月底,市县两级已安排疫情防控资金 10503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 3215 万元,县级安排 7288 万元,累计支出 9018 万元,统筹用于医药物资储备、疫情防控人员补助、医疗设备购置等疫情防控工作,提前预支部分财政收入,加之受疫情影响,对企业实施税费减征、缓征、帮扶政策,使税费收入增幅相对收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20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3326517 万元,比

2019 年向市人大常委会备案预算同比增长 6.9%。资金来源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08500 万元,加上中央、省补助 1640418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87399 万元,调入资金 40200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150000 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28307 万元,同比增长 6.3%;国防支出 150 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共安全支出 146230 万元,同比增长 3%;教育支出 724503 万元,同比增长 9.6%;科学技术支出 8356 万元,同比增长 1.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62673万元,同比增长0.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585134 万元,同比增长 0.8%;卫生健康支出 390321万元,同比增长 2.5%;节能环保支出 64479 万元,同比增长3.8%;城乡社区支出 228948 万元,同比增长 11.9%,主要是五一东路拓宽改造、迎春街南延拓宽改造工程等项目支出较多;农林水支出 298545 万元,同比增长 3.6%;交通运输支出42744 万元,同比增长 6.7%;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 33596万元,同比增长 4.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6888 万元,同比增长 1.4%;金融支出 2100 万元,同比增长 5%;自然资源气象等支出 50590 万元,同比增长 2.5%;住房保障支出 103471万元,同比增长 7.2%;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6855 万元,同比增长 2.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49238 万元;预备费 40000万元,同比增长 13.1%;债务付息支出 69329 万元,同比增长7.7%;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400 万元。

上述全市预算草案为市代编预算,待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市财政将汇总各级预算,加上上年结转支出,一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受减税降费政策因素和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2020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编制 325983 万元,比 2019 年完成数下降 0.6%。其中:税收收入 232540 万元,同比增长 3.7%;非税收入 93443 万元,同比下降 9.9%。

2020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22000万元,同比下降 6.9%,主要是 2019 年超收收入减少,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资金来源为: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25983万元,加上中央省补助和县级上解收入 97053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2292 万元,债务收入 62000 万元,调入资金 100 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 5428 万元。

市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4308 万元,同比增长 15.3%,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增加;国防支出 1142 万元,同比增长 745.9%,主要是人防基本指挥所建设资金增加;公共安全支出 26858 万元,同比增长 4.3%;教育支出 57633 万元,同比增长 5.9%;科学技术支出2722 万元,同比增长 10.7%,主要是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增加;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16709 万元,同比下降 27.9%,主要是 2019 年有“二青会”一次性支出因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65395 万元,同比增长 14.3%,主要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市

级补助资金增长;卫生健康支出23199万元,同比增长13.6%;节能环保支出 12491 万元,同比增长 3.4%;城乡社区支出86834 万元,同比下降 2.5%;农林水支出 22651 万元,同比增长 33.6%,主要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市级配套资金增加;交通运输支出9396万元,同比增长1%;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696万元,同比增长 0.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252 万元,同比增长3.3%;自然资源气象等支出 4413 万元,同比下降 6%;住房保障支出 10928 万元,同比下降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90 万元,同比下降 84.7%,主要是 2019 年有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任务一次性因素;预备费 10000 万元,与上年持平;债务付息支出 30000 万元,同比增长 7.1%;债务还本支出 20000 万元,同比下降 11.1%;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200万元;金融支出 1891 万元,同比增长 530%,主要是安排银行机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和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补贴资金;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3106 万元,同比增长 11.4%。

2020 年市级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预算 6927 万元,较 2019 年预算减少 404 万元,同比下降 5.5%。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 180 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接待费 2634 万元,减少 68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及运行维护费 4113 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2073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 2040 万元),减少 336 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

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算增加,2020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832948 万元,同比增长 86.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 9875 万元,上年结余收入 45773 万元,专项债券收入 53800 万元,调入资金 688 万元,收入总计 943084 万元。2020 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915084 万元,同比增长114.7%,加上还本支出 10000 万元,调出资金 18000 万元,支出总计 943084 万元。总收入与总支出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2020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376592 万元,其中市本级收入 322792 万元,专项债务收入 53800 万元。市级收入主要项目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312792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6000 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 4000万元,转贷新增专项债券 53800 万元。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 376592 万元,其中市本级支出 363292 万元,债务转贷支出 13300 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0 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26566 万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 19092 万元,收入总计 45658 万元;预算支出23558 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22100 万元,支出总计 45658万元。

2020 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1466 万元;预算支出 1366 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100 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0 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1264201 万元,预算支出 1526359 万元,收支缺口 262158 万元通过历年的基金结余弥补。

2020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51683万元,预算支出 826401 万元,收支缺口 174718 万元通过历年的基金结余弥补。

(三)临汾、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草案 1.临汾 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 草案

2020 年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2025 万元,同比增长 2%。当年总财力为 29632 万元,资金来源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025 万元,上级补助 3607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000 万元。2020 年临汾经济开发区总支出为 29632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9416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216 万元。

2020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 20000 万元,上年结转89 万元。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20089 万元。

2.侯马 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 草案 2020 年侯马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9592 万元,同比增长 2%。当年总财力为 11275 万元,资金来源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592 万元,上级补助 1652 万元,28 上年结余 31 万元。2020 年侯马经济开发区总支出为 1127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9030 万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 2167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78 万元。

2020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 14000 万元,上年结转1641 万元。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15641 万元。

以上预算安排的具体情况详见《2019 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及 2020 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

三、完成 2020 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在抗击疫情、减税降费因素影响的背景下,2020 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战略部署,以及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努力在增收节支上发力,在提高财政绩效上用功,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和全年预算任务。

在全面落实 省 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上,安排城市发展规划编制资金 1000 万元,重点城建项目建设资金 25.2 亿元,城市交通综合整治资金 9000 万元。

在 全面 落实“三大板块”均衡发展上,安排沿黄旅游公路建设资金 3.1 亿元,支持沿黄板块发展;做强产业引导基金,做大融资担保规模,撬动更多资金投入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沿汾板块发展;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向东山中药材等农业产业项目倾斜,支持太岳板块发展。

在全面 落实推进“四大牵引”

要求上,探索以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安排 3 亿元着力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加快组建项目库,积极纳入省级、国家级项目,争取筹措更多上级资金,支持推动“5533”项目建设;安排国资国企改革资金 1.2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2300 万元,科技研发资金 1140 万元,“市长创新奖”300 万元,全力推动改革创新。

在 全面 落实“三个走在前列”要求上,全方位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安排重点污染源治理、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等资金 1.8 亿元,严格实施环保奖惩政策,推动形成环保倒逼转型机制;通过采取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等方式,放大乘数效应,集聚更多资金投向装备制造业;安排旅游发展奖励资金 3000 万元,旅游宣传、大河文明旅游论坛资金 1120 万元,全力支持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工作及措施是:

(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确保预算稳定运行 做好节支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执守简朴、力戒浮华,所有支出都要明确标准、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大力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执行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从严控制预算调剂事项。加强预算管理,将支出不符合进度要求的预算资金统筹调整

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对不具备实施条件、项目进展缓慢以及预计难以支出的项目,一律收回用于平衡预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实施效果。

稳固收入保障。强化收入征管,联合税务部门堵塞税费征管漏洞,提高税费征管效能,防止“跑冒滴漏”。密切关注国家、省政策动态,主动沟通信息、统筹情报,积极向上反映我市诉求和需要,努力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市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利用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政策优势,会同主管部门将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计划。坚持挖潜增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弥补财政收入,稳固壮大财政实力。

(二)创新财政扶持方式,支持产业转型 一 是 支持实体经济 发展。认真落实国发 42 号、晋发 49号和临发 35 号文件精神,重点从提升企业质量、增加企业数量等方面涵养我市财源,发展实体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产业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产业转型、技术创新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增强财政发展后劲,实现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支持文旅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我省成为全国省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有利契机,大力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全市旅游品牌知名度,打造高质量旅游产品。

二 是 支持项目建设。紧扣省委“项目为王”的战略部署,主动作为、积极对接,筹措基建资金与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双发力”,支持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在合规前提下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精准把握国家、省产业政策,配合部门加快储备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规范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严守入库底线,审慎选择备选项目;严守资本金“穿透”管理底线,确保资本金来源合法合规;严守规范实施底线,优先考虑政府负有提供义务的民生项目和存量项目。

三 是 支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20 条措施的通知》,全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活力源泉。继续加大对开发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在开发区布局和集聚,支持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地等项目”。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好科技项目的审核及资金安排工作,鼓励我市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临汾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将统一的政务云平台系统建设费用纳入预算予以保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我市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统筹引导县级担保公司共同做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深入推进银

担合作,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促进我市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落实好各项财政资金奖补政策,加快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确保到 2020 年底前完成清偿工作。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使用信息化手段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五是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深入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改革,支持我市转型支柱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支持做好全市国有企业的僵尸企业处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优化国有资本流动等工作,将改制、关闭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资产变现收益、国有资本收益,在扣除各项刚性计提费用后,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管理,统筹用于国企国资改革,优先支付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清产核资、企业职工安置、改制重组等相关费用,保障国企国资改革有序进行。

六是 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全面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制定我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理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明确出资人职责;推动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壮大国有金融资本;健全国有金融资本经营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

七是 继续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 。按照国家、省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认真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严肃查处政策执行不力、增加企业负担、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发挥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

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材料 篇2

会议指出,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带有方向性的战略任务。要按照“立足大农业, 发展大农机, 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 以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促发展为主线, 健全农机化公共服务和支撑保障体系, 实施现代农机化水平提升计划, 增强农机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政策支持, 建立推进农机化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动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强调, 农机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 在集成应用农业科技、保障粮食安全中的支撑和载体作用, 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替代和推动作用, 在振兴农机装备制造业、促进农村消费中的激励和拉动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因此,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 促进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会议提出了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省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重点:一是围绕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围绕农业产业振兴规划, 推进花生、薯类、棉花、三辣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三是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 发展畜牧业、渔业和高效生态、节能环保机械化;四是围绕创造现代农业"五化"新优势, 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机制;五是围绕推动全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要求, 重点培育发展农村新兴农机服务业:六是围绕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 建设农机装备生产基地。

会议提出了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着力实施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机化创新示范、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农机化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五项工程;健全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化教育培训、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机质量监督、农机安全监管和现代农机流通等六个体系;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 积极扩大对外合作。

会议要求, 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扩大农机补贴投入, 搞好作业补贴试点, 支持农机化提升计划, 保障农机安全的财政投入,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 研究制定农机停放的场 (库、棚) 用地政策等。

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材料 篇3

会议听取了我省当前旱情和抗旱工作情况汇报。谢伏瞻指出,今年6月份以来,我省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大幅减少,旱情不断蔓延,对部分地区农村人畜饮水、城市供水和农业生产构成威胁。随着高温少雨天气的持续,旱情形势严峻,抗旱刻不容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省政府决定,从今日起正式启动抗旱应急三级响应,各级各部门务必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细化抗旱方案,完善抗旱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谢伏瞻强调,一要完善抗旱预案。要立足于抗长旱、抗大旱,及时修订和完善抗旱预案,确保在抗旱关键时刻应对有序有力有效。要摸清底数,进一步澄清水源储备、受旱面积、受旱人数,建立生产生活尤其是群众生活供需水情况动态跟踪机制,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抗旱工作实效。要结合实际完善预案,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要逐村逐户摸底排查,细化应急供水方案,有关县市要扎实做好帮扶工作,确保农村旱区群众基本生活用水的需要。缺水城镇要密切关注城市供水状况,抓紧完善应急调水预案,做好水源调度,确保城市供水安全。要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汛期调度运用方案,优化联合调度水利工程,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要努力增加水源。要把增加水源作为抗旱工作的关键和重中之重。要坚持“快”字当头,加快城市重大供水调水工程实施进度,加快农村应急饮水工程建设。同时,综合采取水库放水、河道引水、泵站提水、机井抽水、灌区配水和抗旱服务队流动灌溉等措施,搞好抗旱浇灌。要科学引水,引黄河灌区要争取多引黄河水,通过疏浚沟、河、渠,建设移动泵站等多种措施,增加补源面积、引水流量和灌溉面积;河库灌区要通过延伸、疏浚灌溉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增加灌溉面积;平原井灌区要通过打配机电井、小口机电井、傍河坑井、维修旧井等措施,增加灌溉面积;丘陵岗区要利用坑、塘、堰、坝、窖等“五小”工程尽力组织灌溉。要合理调水,各类河库灌区要及时开闸放水,充分发挥灌溉补源作用,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要挖掘新水,抓紧建设一批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应急灌溉工程,通过修建简易拦河坝、临时泵站等临时性工程措施,扩大灌溉面积。

三要强化服务保障。要强化人员保障,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要深入抗旱一线,搞好送水、打井、找水等服务;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消除等靠思想,尽快投入到抗旱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组织、粮食种植合作社等社会服务组织作用,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抗旱浇灌。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抗旱资金要抓紧下拨到位,各地也要积极筹措资金。要强化物资保障,抓紧备足各类物料、设备、器械,切实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供应工作,确保电、油等抗旱物资充足供应。

四要形成工作合力。要严格落实抗旱责任制。各级领导班子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逐级分包市县乡村;市县一把手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分管领导要深入到田间地头,真正把抗旱措施落到实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加强监测分析和会商研判,做好信息调度和组织协调。要打好抗旱总体战。发改、财政等部门要多渠道筹集抗旱资金;农业部门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做好旱情、墒情和病虫情的调查,因地制宜指导农民科学抗旱保秋;水利、河务部门要搞好水源调配和渠道疏通,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努力扩大浇地面积;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测预报,适时组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农机、石油、电力等部门要切实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供应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主动搞好相关宣传报道。要加强督导,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坚守岗位,履职尽责。

谢伏瞻最后强调,目前我省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在全力做好抗旱工作的同时,要未雨绸缪,高度警惕旱涝急转,切实做好防汛准备,确保安全度汛。要强化重点目标防范,强化各项防汛准备,强化薄弱环节防汛。要密切监测重大病虫害动态,科学制定防控措施,适时开展应急防控。

省领导李克、赵建才、王铁、张广智、王艳玲、张维宁参加会议。

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材料 篇4

对扎实做好全市统计工作提出要求

4月2日,南平市政府召开常务会,听取了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的汇报。会议传达学习了黄小晶省长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批示、张志南副省长在全省统计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研究了统计部门提出的贯彻落实意见。龚清概市长在听取汇报后就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今年全市统计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切实转变观念,为全市跃升发展提供好统计服务。统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特别是要搞好统计分析,这是统计部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也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要根据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关联性和匹配性的分析、研究,切实履行好统计职能职责,提供好统计保障。二是要做统计的“明白人”。统计数据的准确是市委、市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部门要以科学的统计方法,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真实地反映出南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三是要高度重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全力支持,给予保证,确保这次普查的顺利完成;四是要进一步抓好节能降耗工作。国家已把节能降耗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的一项约束性指标。为确保能源统计、监测工作的有效落实,决定在统计局内增设能源统计监测科。五

市政府第次常务会议议题材料 篇5

关于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

实施意见

市交通运输局(2015年8月 日)

为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完善城乡交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城乡居民出行需求,根据《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意见》(鲁政办发〔2013〕29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城乡旅客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方便城乡交流,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拉动城市经济;有利于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打破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二元制结构,实现城乡公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各区县要把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和需求特征,积极探索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不搞“一刀切”。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不断完善配套规章和标准规范,逐步建立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城乡客运事业统筹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工作部署,以推进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转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顺应社会发展新常态,创新发展体制机制,整合城乡客运资源,改革运营模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线路网络衔接,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条件。

(二)主要目标。改革现有城乡客运管理模式,科学布局线网,优化节点设置,将日照城市中心区至近郊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以及岚山、莒县、五莲城区和重点旅游景点的客运班车逐步改造为公交车运营,建立起以日照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区县的公共交通运营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原则。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原则,在城乡规划、用地保障、财税政策、资金安排、设施建设等各方面支持公交优先、可持续发展。

(二)和谐稳定原则。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稳妥有序推进,切实调整好各方利益,妥善解决好原有经营权问题,确保社会安定和运输市场稳定,确保运力和运量协调发展。

(三)公车公营原则。成立日照畅行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营规范的城乡公交管理机制,运营公司实行公车公营、员工化管理、标准化服务。

(四)有序改造原则。成熟一条,改造一条,以现有运营企业运营网络为基础,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内部消化,线路整合以及质量信誉考核和综合考评等方式,逐步减少每条线路的经营主体,在确保稳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可实行多个主体共同经营。

四、工作要求

(一)编制发展规划。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编制《日照市城乡公交发展规划》,提出城乡公交线路、中转站、换乘点和公交站场的建设意见。岚山区、莒县、五莲县负责编制本辖区内的城乡公交发展规划,规划由属地组织实施。

(二)合理核定票价。城乡公交票制票价按照20公里及以内收费2元为基准票价,以后每满10公里加收1元,以此类推,最多5元的原则实行。建立健全票价定价调整机制,具体线路票价由市物价局、市交通运输局发文公布执行。

(三)规范营运车型。鼓励使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公交车型,减少能源消耗,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公交”,逐步提高城乡客运车辆档次。原则上同线路、同车型、同外饰,统一城乡公共交通标识。

(四)严把线路和站点开辟、调整关。按照出行需求和道路实际状况,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把公共汽车行驶线路和站点开辟、调整的审批。行驶线路要避开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及交通安全设施缺失等危险路段。新设置的重点公交站点原则为港湾式站点,城区内站点与现有城市公交站点共用。开辟、调整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站点,审批部门应当事先征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沿线居民的意见。

(五)提升服务标准。城乡公交营运线路按“五定四统一”(定线路、定班次、定时间、定站点、定票价;统一调度、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结算)的服务标准规范运行。推行城乡公交一卡通,逐步实现与城市公交“日照通”卡互联互通。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协调机构,财政、住建、交通运输、物价、国资、国土资源、交警、公路、信访等部门单位参加,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具体负责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联络协调。

(二)强化财力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财政补助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城乡公交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城乡公交政策性经营亏损补贴列各级财政预算,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按照线路长度、实载率、特殊群体乘车、延时运营等情况对城乡公交运营成本进行测算核准,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共同制定补贴标准,按发放。

补贴由线路起点地财政承担,线路起点在城市规划建成区的由市财政补贴,区县内及区县之间客运线路由起点区县财政补贴,区县政府结合地方财力,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调整本区域内的补贴档次、标准和范围。

加大对城乡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改造农村公路、桥梁,建设换乘站、港湾式停靠站、候车亭、站牌,完善安保设施,并做好日常养护管理。鼓励行政村、乡镇政府合力办公交。

(三)强化政策扶持。城乡公交场站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规划确定的停车场、保养场、调度中心、换乘枢纽等设施用地,与城市公交享受同等的扶持政策。

(四)切实提高城乡客运服务水平。建立完善行业管理机制,提高行业管理效能。对城乡客运行政管理职能和岗位责权进行科学调整与配置,建立完善职能统一、权责明晰、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城乡客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行业管理质量和效率。加强市场监管,不断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障城乡客运安全运营。

(五)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公交发展绩效评价制度,通过公众参与、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对公交企业服务质量和运营安全进行定期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公交企业运营绩效、发放政府补贴的重要依据。

日照市人民政府 2015年8月

政府务虚会议汇报材料 篇6

XXXX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2021年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现将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实施“一项目一研究”制度,切实推动项目建设步伐。投资320万元实施XXXX环却乎村至贡青虫草采挖点9公里道路修建工程。落实省财政厅50万元用于扩建乡卫生院业务用房。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帮扶10万元为乡卫生院购买藏医外治设备。为解决地处偏远、群众看病就医不便、看病就医成本高等问题,乡政府争取天津援青资金100万,用于修建卫生院综合楼一栋。落实市水利局50万修建土房村5公里自来水管道。落实资金421万元为全乡281户群众实施了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落实市教育局100万元完成XXXX唐拉卡寄校塑胶操场修建。落实190万元完成环却乎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市水利局资金343万元种植花椒202.5亩。落实215万完成乡政府、卫生院、派出所清洁能源供热项目。落实1.5万元为全乡临聘人员进行体检。投资8.2万元购置电脑、办公桌等办公设备。全年共计投资1808.7万元,扎实做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将“河湖长制”“路长制”“林草长制”与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应用“两网合一”,对全乡河流、道路、草场进行巡查整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开展秸秆禁烧巡查整治工作,安排人员轮流值班对辖内进行巡查160人次。完成3个村垃圾填埋场建设。全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累计开展1700多亩土地平整、有机肥工程。完成小麦、青稞、马铃薯、花椒等经济及农作物种植1379亩。完成10万亩草原鼠虫害治理工作。全面完成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疫苗接种。及时整改办结环保督察组受理转办的1个案件。

(三)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一是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2021年新排查出防贫监测对象共12户62人,已全部落实有效帮扶措施。二是将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新增低保28户,58人;全乡共发放低保327户1147人、448.5万元;残疾人困难补贴97人次、17.22万元;对全乡59户、234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27.5万元;为全乡24名大学生发放救助资金9.9万元。落实三江源补助,雨露计划27人次、发放21.5余万元。三是为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在依靠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保险救助综合保障作用。截至目前,已完成全乡房屋保险全员参保,牛羊参保率达到51%。四是扎实推进科教文卫建设。全乡在校学生661人,无因贫辍学人员,各学校“三科教材”工作推进有序有效;将乡政府24名公益性岗位调整到学校,补充学校后勤力量,使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争取资金14万元为环却乎村小学学生购置棉衣。争取10万元资金用于村“两委”、致富带头人、乡政府干部前往天津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人员素质。卫生院全年接收住院病人199人次,住院分娩85人,完成“两癌”筛查156人,建成居民健康档案5200份,建立慢病管理档案73份,全面完成免疫规划、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免费体检等公共卫生健康工作。

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亮点

(一)社会治理不断夯实。

一是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未发生越级上访越级非访。累计开展书记谈话16人次。无重大矛盾纠纷案件。对全乡重点人员教育稳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抓好重点敏感节点稳控工作,落实见人见照知行踪,确保重点人员在属地。二是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排查登记矛盾纠纷6件,化解6件,化解率100%。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9次,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三是边界矛盾纠纷化解。在虫草采挖、秋季转场放牧期间,乡党委政府采取边界线办公、签订睦领友好协议、出动人民联防、党员干部巡逻等方式,安全平稳完成边界维稳工作。

(三)疫情防控扎实有效。

全面开展外来人员排查,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等重点人员健康管理服务。全力推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全乡3岁至11周岁接种疫苗1077人,18周岁以上4806人已接种疫苗3121人,率先完成全市接种任务。

(三)乡村振兴推进有序。

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乡村振兴有“实”有“魂”。一是凝乡村产业之“实”。积极打造环却乎村生态畜牧业特色养殖产业,项目规划32865亩,基础设施年底建成。持续推进兰采村、土房村全员参与合作社项目实施。争取中央预算和市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用于开发兰采天然温泉产业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可研批复,土地预审、乡村规划许可证、申报环境影响评价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及项目地基和道路铺设工作。目前正在编制林草、地灾、压覆矿等报告,拟定11月15日召开兰采天然温泉产业项目开标会议。项目运行后,预计年收益50-100万元,并在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以“群众筹资+政府配套”的模式打造兰采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二是铸乡风文明之“魂”。持续完善村级“一约四会”机制,村民自治能力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更好成效,大力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推进农牧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经济建设形势严峻。

兰采地处偏远,受道路交通、产业成本高等因素,造成项目建设进程缓慢,产业布局推进困难,经济建设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二)乡村治理推进难度加大。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集体产业发展缓慢。群众思想局限性较大、本土人才短缺、外来人才少,导致工作开展效果不佳。

(三)边界纠纷矛盾压力大。

XXXX边界线长,地界矛盾纠纷突出,每年耗费大量精力用于虫草采挖维稳,影响各项工作进度。

四、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推动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推进“拉格日”发展模式。新建兰采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基础设施,由群众投资养殖牛613头,羊1226只;以“农畜互补、种养结合”模式建设土房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在养殖1000头牛的基础上,种植900亩牧草用于合作社运行,并利用耕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在尕玉、王尕唐发展种植业,扩大花椒、草莓、金黄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环却乎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规模,增加牛300头,羊330只,并建设畜产品加工厂和皮革制品厂,开办畜产品直销店。全面打造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闭环。二是培育资源优势产业。完成兰采天然温泉产业项目建设,聚焦休闲康养,引进专业管理模式运营温泉项目,同时以兰采林场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为契机,打造兰采村牧家乐和土房村农家乐项目,辐射带动XXXX旅游业发展,拓宽牧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二)科学规划村庄强布局。

以“多规合一”为指向,细化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和深度覆盖,从规划编制、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优化资源配置,全力促进乡村规划布局衔接互补、基础设施联网配套、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合理布设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完成兰采村60户异地搬迁工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的高原美丽集镇建设,让农牧民群众就近享受和市区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

上一篇:青岛分公司注册流程下一篇:五星级酒店营销部为什么要写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