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2024-07-03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共10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1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校近三年设立美育课程88门,开课41门,占美育课程总数46.6%;美育课程任课教师60人,上课教师39人,占美育课程任课教师总数65%;美育课程选课学生人数达到11232人。

对于一个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的理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教育无论是从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综合能力的提高还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成长道路,美育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我校从自身出发,依据国家及自治区有关美育工作文件精神,近年来重视美育,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美育工作健康发展

学校将美育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履行发展美育的职责,将美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建立健全职能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体师生广泛参与的美育工作机制,明确责任,按照职能分工,落实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研究完善学校美育工作有关规章制度,使美育制度规则体系能够及时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为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发挥平台作用,组织策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

我校有关教育研究所以基础研究与创新研究为基础,肩负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基础教育结合对接实践等任务。通过学术研讨会、实践基地建设、课题项目申报、地方政府及中小型企业项目合作等形式开展项目及研究活动,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外联合、以美育研究为中心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研究基地。

为了使一批年富力强的骨干教师能够脱颖而出,从而带动整个区域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地经济和教育的实际发展现状,利用自身优势,本着“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着力培训、以点带面”的原则,重点协助组织开展国家培训计划下中小学美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2013年9月,我校美术教育研究所协助策划了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国培计划”中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研修班。并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尹少淳教授、厦门大学张晓露教授、广州美术学院陈伟和等专家,作了专题讲座。

2016年3月,我校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国培计划(2015)” 中小学优秀青年美术骨干教师研修班的策划和授课任务。此次骨干教师培训邀请了首都师大尹少淳、北京师范大学梁玖、赤峰学院都仁仓、自治区名师工作室成员曹丽莉、通辽市教育局教研员关凤芝等专家教授做了主题讲座,并组织学员对科尔沁博物馆、通辽市第二中学、通辽市实验小学等实习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交流等。

我校在协助组织策划美育骨干教师培训中,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多种途径提升美育任课教师,特别是中小学美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传播创新新型教学理论,有效落实新课程,重点培训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乡)中小学的美育教师,为自治区美育师资整体素质的提高及美育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找到了途径,取得了一定效果。

三、积极开展形体、姿态、动作美教育

形体美是人类长期所追求和欣赏的,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力量素质的练习,如引体向上、俯卧撑、举重物、负重蹲等。不仅锻炼了学生身体,同时也使肌肉发达均称,形成健美的形体。

姿态美是人体在空间的运动、变化的样式,它包括人体处于静止的坐、立和处于从事基本技能活动的走、跑、跳、投等。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队列练习,另一方面通过严密的课的组织措施和严格的课堂要求,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站立、行走、跑、跳等姿势,给人以美感,形成身体姿态美。

动作美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美的动作应该是舒展大方,轻巧灵活,协调准确,富有力度感和节奏感(韵律感)。如:我校在健美操、安代健身操和瑜伽选项课教学和表演比赛中,配以节奏感相符的音乐,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练习、表演和比赛,不仅使动作更富有节奏感,又使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

几年来,上述三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每年有近三千人选(健美操、安代健身操和瑜伽课程),另外他们多次参加自治区、通辽市和我校运动会表演,少则三千人,多则五、六千人。同时学校还组织举办安代健身操大赛,参赛人数为两千多人,所有这些都深受好评。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体育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学校组建有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舞蹈团及大学生器乐团,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通过专场文艺演出引领校园主流文化。通过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各类文艺赛事,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着力打造品牌文艺活动,“Girl Show”文艺晚会、“稚子花开”迎新文艺晚会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品牌活动。我校学生代表学校赴韩国、俄罗斯进行交流演出,演出效果获得一致好评,并且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比赛,获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在这些国内外演出交流与比赛的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开拓眼界,找到自己不足之处,从中得到学习,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学校每年运动会的开幕式和每天上下午比赛开始前及比赛间歇都要进行特色文体活动表演,为全校20000多师生面前展现自己的青春风采而踊跃参加,精彩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更加激发广大同学参加特色文体活动的热情,吸引更多同学参加,推动了特色文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和长盛不衰。另外,每年还举行足球、篮球、排球、那达慕、博克等比赛,以比赛的方式激发广大同学参与特色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每年通过举办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人文知识竞赛、“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演讲比赛、“中华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演讲比赛、“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演讲比赛、中华美文诵读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墨染青春 笔润梦想”纪念一二·九运动书画作品联谊展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开展“四进四信”学习交流活动、“贯彻四进四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团日活动、“我学习﹒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竞赛、《开学第一课》活动、“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北疆青年学习进行时”、“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毕业季系列活动等,邀请专家教授举办报告会、明辨会,组织签名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直至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目前,我校已形成了有特色、有亮点、有特长的特色文体活动格局。打造了42项具有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传统、专业特点特色的文体活动。2015年我校承办了第十届全区大学生运动会,在开幕式上表演了大型团体操《多彩民大》的表演,组织8000余名学生参加了“奋勇拚搏、吉祥安代、太极神韵、让青春飞扬、瑜珈精灵、走向辉煌”等6个乐章的大型团体操表演,充分表现了我校长期以来开展特色文体活动的成果,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与会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年,我校霍林河校区六号公寓楼524房间因宿舍积极参加“三走”活动,每人每月锻炼时间超过20小时,获得了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授予的2015“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宿舍称号。

五、设立学生社团,发挥其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明的积极作用 学校成立有书画协会、手工艺协会、民歌协会、街舞协会、演讲社、话剧社、国学社等艺术类校级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经常性的开展社团活动,在丰富同学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了学生们进行艺术训练和展示才华的重要基地。每年一次的社团文化节更是通过民族歌舞展演、少数民族风情展、蒙古语小品专场演出等活动来传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加强少数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互融。

六、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及街道村镇开展联谊活动,展示大学生的艺术才能 为助力通辽市创城活动,大学生艺术团深入到社区举办“民族兄弟手拉手·文明创城我先行”专场文艺演出;为宣扬农村文明新风尚,学校组织具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到农村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从各学院选派的文艺骨干利用假期时间深入到农村开展文艺演出、迎新送春联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的艺术活动走向了基层、走向了生活,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与提

升。学生发挥自身专业特点赴敬老院、希望小学、残联等一些社会机构进行慰问演出,为他们带来了欢乐,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好评。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帮助我校学生提高尊老爱幼,诚实友善,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美育教学与研究

在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把培养中小学美育师资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美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探索构建美育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针对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大纲,进一步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技能的课程,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和民族特色、使学生能够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每门课教学改革的深入都要围绕培养目标,课堂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手段的丰富、现代教育信息更新、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学生视野的扩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实践动手能力上都有所体现,对培养美育师资队伍提供保障。

八、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一)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学校要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应与学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需求、艺术前沿有机衔接。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促进美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与文化课程教学相辅相成,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造就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素质全面的人才。

(二)经费投入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满足美育发展基本需求,加快推进学校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艺术教育场馆建设,促进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互动互联,推动校内外资源设施共建共享。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2

现将调查得到有关数据等情况进行详细汇总, 以从整体上反映当代蒙古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情况:

一、蒙古族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也能够自觉从马克思主义获取智慧和精神力量

1、蒙古族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从调查结果显示的一些基本情况看, 从总体上看, 蒙古族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这种认识从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对比情况看, 三年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在对“马克思主义是否是科学?”一题的调查中,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81. 1%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是科学”、4. 1% 的被调查者选择“否”, 选择“说不清”、“有科学的成分, 但也有不科学的成分”的分别占所有人数5. 5% 、9. 3%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95. 2%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是科学”、0. 5% 的被调查者选择“否”, 选择“说不清”、“有科学的成分, 但也有不 科学的成 分”的分别 占所有人 数1. 1% 、3. 2% 。

调查显示, 被调查的蒙古族大学生总体上都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具有比较彻底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这是当代蒙古族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认识问题上的基本情况。同时,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具体情况看, 大学阶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是有积极作用的, 可以很好地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2、蒙古族大学生能够积极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获取知识和智慧力量

蒙古族大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也能够积极地自觉从马克思主义那里了解关于自然、人类社会、思维方面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获取知识和智慧, 增加自己的精神力量, 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取人类对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和科学预见。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的增多, 蒙古族大学生越能够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越能够积极地自觉地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取智慧和精神力量。如在对“是否愿意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一题的调查中,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75. 3% 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值得每个大学生认真学习”, 没有一个同学选择“不值得学习”, 而选择“值得一学”和“值得学习部分内容”的分别占16. 8% 、6. 9%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会使人过分关注客观规律”;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94. 5% 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值得每个大学生认真学习”, 没有一个同学选择“不值得学习”, 而选择“值得一学”和“值得学习部分内容”的分别占4. 3% 、0. 9% 、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会使人过分关注客观规律”。

二、蒙古族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蒙古族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经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蒙古族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如在对“马克思主义有几个组成部分?”一题的调查中,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三个”的占74. 3% , 回答“两个”的占19. 4% , 回答“一个”的占2. 6% , 回答“四个”的占3. 5% , 回答“不知道”的占0. 2%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三个”的占94. 5% , 回答“两个”的占2. 4% , 回答“一个”的占0. 8% , 回答“四个”的占2. 3% , 没有一个回答“不知道”的。

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蒙古族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比较熟悉, 大多数都清楚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是由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的,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蒙古族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主要理论来源

蒙古族大学生在积极学习的基础上, 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主要理论来源。如在回答“马克思主义有几个主要理论来源”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三个”的占72. 4% , 回答“两个”的占18. 2% , 回答“一个”的占2. 1% , 回答“四个”的占7. 1% , 回答“不知道”的占0. 1%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三个”的占95. 2% , 回答“两个”的占3. 4% , 回答“一个”的占0. 5% , 回答“四个”的占0. 9% , 没有一个回答“不知道”的。

从调查结果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 以蒙古族大学生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来源比较熟悉, 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理论来源, 即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以法国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但在一年级的时候能够掌握的人数明显不如在三年级的时候能够掌握的人数多。

三、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已经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教育, 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和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已经形成和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通过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进一步教育, 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这种情况可从如下一些具体的调查结果中得到充分印证:

1、蒙古族大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蒙古族大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这种立场和观点随着对物质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扩展, 越来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如在回答“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物质的”占83. 5% , 回答“说不清 ”的占10. 8% , 回答是“精 神的”占5. 7% ,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物质的”占97. 9% , 回答“说不清”的只有1. 7% , 回答是“精神的”只有0. 4% 。

2、蒙古族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 也深刻认识到物质运动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蒙古族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运动的一般规律, 也深刻认识到物质运动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这种认识通过大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通过自身实践经验的丰富和实际体会的深入, 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如在回答“物质运动是否具有客观性”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客观性”的占78. 2% , 回答“说不清”的占13. 9% , 回答“否”的占7. 9%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客观性”的占94. 3% , 回答“说不清”的占2. 8% , 回答“否”的占2. 9% 。

3、蒙古族大学生有着与马克思主义比较一致的关于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思想和观点

蒙古族大学生有着与马克思主义比较一致的关于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思想和观点, 这种思想和观点随着年级的提高, 随着学习的知识和收获越多, 也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如在回答“世界是否可以认识”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可以认识”的占86. 6% , 回答“不可以”的占6. 2% , 回答“部分可以认识, 部分不可以认识”的占7. 2%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可以认识”的占96. 3% , 回答“不可以”的占0. 3% , 回答“部分可以认识, 部分不可以认识”的占3. 4% 。

4、蒙古族大学生已经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 也能够坚持用比较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蒙古族大学生已经初步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 也能够坚持用比较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 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够认识到意识是物质, 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所在, 这种认识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级学生中, 回答是“物质的”占68. 2% , 回答是“精神的”占16. 4% , 回答“说不清”的占5. 9% , 回答“既有物质的成分又有精神的成分”的占9. 5%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物质的”占91. 6% , 回答是“精神的”占1. 7% , 回答“说不清”的占2. 9% , 回答“既有物质的成分又有精神的成分”的占3. 8% 。

在回答“认识是否具有客观性”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客观性”的占75. 1% , 回答是“没有客观性”占3. 9% , 回答“说不清”的占6. 8% , 回答“既有物质的成分又有主观性的成分”的占14. 2%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客观性”占91. 8% , 回答是“没有客观性”占1. 1% , 回答“说不清”的占1. 9% , 回答“既有物质的成分又有主观性的成分”的占5. 2% 。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是马克思主义在吸收人类认识世界的各种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是指引人类正确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代民族大学生是否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 主要的就看是否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蒙古族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具备了能够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去认识事物, 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蒙古族大学生已经比较扎实地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础知识, 基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具备了能够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去认识事物, 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回答“矛盾是否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根本原因”占69. 9% , 回答是“不是根本原因”占7. 2% , 回答“说不清”的占16. 1% , 回答是“其他原因”的占6. 8%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根本原因”占93. 1% , 回答是“不是根本原因”的占2. 1% , 回答“说不清”的占3. 9% , 回答是“其他原因”的占0. 9% 。

在回答“内因是否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的因素”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第一位因素”的占72. 9% , 回答是“第二位因素”的占5. 1% , 回答“说不清”的占1. 9% , 回答“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的占20. 1%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第一位 因素”的占94. 2% , 回答是“第 二位因素” 的占2. 1% , 回答“说不清”的占1. 2% , 回答“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的占2. 5% 。

在回答“事物是否是普遍联系的”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普遍联系”的占64. 1% , 回答是“具有部分联系”的占14. 8% , 回答“有时有联系有时无联系”的占18. 5% , 回答“说不清”的占3. 6%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普遍联系”的占93. 2% , 回答是“具有部分联系”的占3. 3% , 回答“有时有联系有时无联系”的占1. 9% , 回答“说不清”的占1. 6% ;

在回答“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否具有规律性”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规律性”的占81. 9% , 回答是“没有规律性”的占4. 3% , 回答“部分有规律性部分没有规律性”的占12. 6% , 回答“说不清”的占1. 2% ; 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规律性”的占95. 9% , 回答是“没有规律性”的占0. 7% , 回答“部分有规律性部分没有规律性”的占2. 8% , 回答“说不清”的占0. 6% ;

6、蒙古族大学生能够将唯物主义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 能够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问题, 已经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蒙古族大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多的唯物史观方面的基础知识, 能够将唯物主义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 能够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一切问题, 已经掌握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如在回答“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否具有规律性”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规律性”的占81.9%, 回答是“没有规律性”的占4.3%, 回答“部分有规律性部分没有规律性”的占12.6%, 回答“说不清”的占1.2%;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具有规律性”的占95.9%, 回答是“没有规律性”的占0.7%, 回答“部分有规律性部分没有规律性”的占2.8%, 回答“说不清”的占0.6%。

在回答“人类历史的创造主体是什么?”一题时, 蒙古族一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人民群众”的占66.2%, 回答是“英雄人物”的占6.9%, 回答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的占19.1%, 回答是“神灵或圣主”的占7.8%;而在三年级学生中, 回答是“人民群众”的占94.6%, 回答是“英雄人物”的占1.5%, 回答是“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的占2.8%, 回答是“神灵或圣主”的占1.1%;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3

我的母校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通辽市,是内蒙古唯一一所综合性民族院校。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靠吉林省、西接赤峰市、南依辽宁省、西北与北向分别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为邻,母校也因此成为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文化枢纽,同时肩负着民族团结与民族共荣的重任。在通辽市街巷,神秘的蒙文赫然出现在行道树边的牌匾上;在清雅的校园里,随处可以听到蒙汉双语热切地交流,可以看到蒙古族同学灿烂的笑容;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身着蒙袍的学子活跃其间,男生豪迈奔放,女生优雅温婉,他们的舞姿舒张优美,气质清丽脱俗,和着优美的旋律,他们把青春的活力与激情演绎得淋漓尽致,把“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献给了欢腾的科尔沁草原!

母校共有21个学院,另有留学生院和研究生院。多年来,学校注重发展民族特色、地区特点和学科优势,确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蒙医蒙药,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在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专业建设方面,母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蒙医药学专业成就很高。目前,母校有16个专业招收蒙语授课学生,占专业总数的39%;蒙语授课在校生3800多名,占学生总数的24%;硕士学位点中有六个民族学科,占总数的32%。以上这些指标,在全区、全国同类大学中均遥遥领先。我所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母校一本招生的专业之一,专业成就在自治区高校中独占鳌头。墨香四溢的文学院,经常开展公开性文学交流和名师讲座活动,和来自各城市的同学们一起探讨文学、体悟文学,不但令我在专业素养方面突飞猛进,更让我结交到许多文人知己,实在是畅意快哉。

母校共有三个校区,乍暖还寒的初春,各校区间学习交流、文体联欢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大一那年,学校举办全校型运动会,21个学院都要参加,为此还专门成立了蒙汉双语广播站,我有幸成为广播站的汉语播音员。烈日炎炎下,我忙得不可开交,汗水顺着额头直往下流,蒙古族团队看到我们这边人手不足,毫不犹豫调派了两名工作人员过来帮忙整理稿件,我一边对着话筒朗读稿件,一边看到那两双在稿件中飞快穿梭的手,递到我手中的纸稿上,分明有从他们额间滚落下来的汗珠,可是,他们的脸颊上,却依然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学校附近的西拉木伦公园,是蒙汉两族同学自由交流的宝地。蒙古舞那说不出的步调,道不明的舞姿,让你心随影动,偶尔一个甩袖,便美不胜收,正沉浸于优美的舞蹈时,你恍然发现,不知何时蒙古族同学已经面带笑容,成了你的舞伴。麦克中蒙古族同学唱起了豪放粗犷的草原歌曲,在西拉木伦公园安详静谧的蒙古包外,带着热烈的情谊将你卷入无边的梦境。

因为蒙古族学子众多,内蒙古民族大学得到了市领导的广泛关注,他们经常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举办讲座,发展出长期的合作关系,福荫每一届来母校求学的学子。在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中,最关键的特点是蒙汉双语同时进行,学校在蒙汉团结方面真可谓无微不至!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有着最真实的民族友谊。今天,树叶的葱绿像少女秀额似的新奇,请你随着微微春风展开翅翼,飞向梦中充满爱的地方。

内蒙古民族大学个人论文(共) 篇4

青年马克思培训班结业论文

大学生生活

— 谈大学生道德与文化

作者:朝木日乐格

学校:内蒙古民族大学

年级:09级

学号:099300252001

目录

一、大学生道德

1.1 大学生道德意识..............................................

1.2 大学生道德现状.............................................. 1.3 大学生道德教育..............................................

二、大学生文化

2.1 校园文化建设............................................

2.2 校园文化风气............................................

三、内容总结....................................................

四、参考文献....................................................

摘要: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对一个人的成才和以后的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道德

1.1 大学生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有三个来源。一个是内在的,发自内心的,一个是外在的,或者说是社会的,还有一个是超越的。内在的道德意识,它是先天的,本能的,自然的。外在的道德意识可以包括超越的道德意识,二者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外在的,不是原来就具有的。社会道德意识是通过教育得来的,通过父母的传授、老师的培育、习俗的延续等等而获得的,是一种社会心理上的“范式”。

首先,要树立开放式德育观念。大学校园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同学们的行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身作则,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是对老师最基本的要求。老师对自己要求严格了,学生也会以老师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教育也尤为重要。

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刚从中学过来,他们对思想道德观念有时把握不准,在发现问题时,我们不应“一棍子打死”,一味地批评他们的缺点,而是对他们进行正面性的引导。同时,对于学生的缺点,可以通过谈心方式首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讲道理和方法让他们及时改正。此外,培养大学生的德育意识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养。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和很多优秀的人谈话。通过多读书,会使他们拿里面的理念和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生活理念对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来用自己的观念影响大学生,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有所提高。

其次,要在道德意识上欲与正确引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需要不断提高,在党中央对大学生的关怀下,要求大学生学习党的精神,特 别是道德意识上,要跟党走,以党的思想道德为指引,不走弯路,不偏激,使大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力争把大学生培养为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国家需要的栋梁。

最后,要加强道德意识上的提高,大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自然少不了道德意识上的加强,看多方面的书籍,吸取各方面的良好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吸收其中的思想精华,武装大学生的自身思想意识,使大学生在更好的平台上发展。

1.2 大学生道德现状

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大学生的努力与拼搏。大学生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人们将他们定位为“祖国的花朵、民族振兴的力量”。但是,或许是应了那句老话“不堪承受之重”,如今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然而,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触目惊心、让人心寒的一幕幕,人们禁不住要发问:如今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现如今,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有所迷失,以至上完专业课后无事可做,毕竟,大学中,对大学生的要求没有在高中时严格,大学生的自我空间会比较多,因而,会去网吧,迪厅,参加各种聚会,使自己迷失,每天泡在网吧,不管父母给多少钱都会花掉,不顾老师的谆谆教会,给自己的道德素质,无疑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所以,大学生道德培养不容忽视。

1.3 大学生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当代大学生是渴求知识的一代,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以互联网教育为媒体的新的教育方式已为大学生所青睐。我们必须借助互联网,占领这一教学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我们的主导价值观。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校园文化是校园以大学生为主要载体的文化类型。当代大学生参与感极强,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高校作为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的发祥地,校园文化会对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对大学文化产生积极的导向。特别是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校园的团队精神,更能成为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的精神力量。从而,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更积极的作用。

当然,我们要特别重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物质利益需要,凡是正当的要求和合理的需要,学校要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做出解释。大学生要正确理解他们的内在联系及辩证关系,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践行。以此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践行能力。在自我教育中提高道德素质。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既需要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参与,更重要是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性格”。

无论是在哪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都离不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因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不禁是社会各方面的事,更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大学生在校园中要受到这方面的教育至关重要,所以,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指日可待。

摘要: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

关键词:校园文化

2.1

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第二,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只有抓好教风建设,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第三,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以自己的校训为指引,充分体现着大学校园的精神文明,就拿我校的校训来说,我校的校训为:博学明理,崇德至善。也充分体现着我校的风采,给大学生以引导,作为我校的一名大学生,就应领悟其内涵,使自己进步,成为合格博学的大学生。同时,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校园所开展的文化活动,为校园文化的宣传,起积极的作用。

2.2 校园文化风气

任何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并且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受到它的熏陶,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生活、工作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意向、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

校园文化影响着青年学生,青年学生影响着这个社会,这可以是一个良性循环,也可能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校园文化风气的好坏是这个循环良性或恶性的关键性因素。当今世界飞速变化,来自各国的文化都流入中国。网络文化也进入高速发展之中。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引导着校园文化风气的走向。

凡是都有其两面性,外来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其文化中的糟粕。网络文化蓬勃发展的同时,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也在以网络为媒介广泛传播。这些不良文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听之任之,而不加以控制,校园文化堪忧,中国未来堪忧。

不难发现,中国现代的青少年学生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经改变了很多。校园中韩剧、日剧等肥皂剧之风盛行,追星族规模日益扩大,崇洋媚外。圣诞节、情人节的影响力在校园中超过了中国传统的端午、重阳、七夕等节日,网络快餐文学充斥校园,言情、玄幻小说倍受追捧,古典文学却无人问津。非主流文化气势汹汹,火星文大行其道,颓废、冷暴力充满了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头脑之中。

以上种种不良风气,都在校园中普遍存在。长此以往,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会变得扭曲、畸形,对社会风气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还原美好的校园文化风气,为了还青少年学生一片干净的天空,为了我们的未来。不能再让它持续下去,必须要去改变,在世界变化的同时,我们也要改变,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与时代脱节。

我们要做的就是独立思考,在千变万化中保持自我,保持思维运转,独立判断事物的好坏,吸收外来文化、网络文化中的精华,融入我们的校园文化,摈弃其中的糟粕,以免污染校园风气。

在清醒自然、纯净美好的校园文化培育下,青少年学生才会茁壮成长,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人,成为对社会、对中国有贡献的人,实现人生的价值。

内容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大学生的成长在备受关注,上到中央,下到学校各级领导。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需要新生力量的注入,大学生就是最好的接班人,各方力量在大学生道德和文化的提高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大学生也会以身作责,担负起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为祖国的后备军。

当今社会,竞争与发展是同步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及年龄心理特征,都使他们向往高尚的文化生活,寻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形成高雅的文化生活氛围。高尚的文化生活,必然是向上的充满青春活力的,有理想的追求也有时代的气息。

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随着社会发展,思想多样化,大学生在道德意识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增多。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提高青年一代科学文化素养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的道德和文化修养还有待提高。作为社会骄子、时代精英,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其道德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成长过程特别是道德素质的养成,既需要主观的努力,更需要多种客观条件的配合,道德和文化是重中之中,它体现着校园和大学生的精神政治面貌,大学生在道德和文化的熏陶下会更好的成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目睹大学生更多的风采。

参考文献

《全球化与道德重建》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成就精彩人生》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5

3内蒙古民族大学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内财教发[2007]781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国家助学金评定范围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国家助学金的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二)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评选学的上一学内不得有三门(含三门)以上必修课考试不及格;

(三)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评选学的上一学内无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

(四)家庭自然状况符合《内蒙古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中规定的条件。

三、国家助学金标准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平均每人每年3000.00元,按具体分三个档次见《内蒙古民族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一)家庭经济一般困难的学生资助范围为每生每年2000元。

(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范围为每生每年3000元。

(三)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资助范围为每生每年4000元。

四、国家助学金评定程序

(一)贫困学生可根据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递交《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二)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干及普通学生代表组成小组,对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评议和推荐。

(三)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并在本院范围内张榜公示两天,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四)送学生工作处资助管理中心审核。

(五)报学校由校领导集体研究审定。

(六)送教育厅审批。

五、几点要求

(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发放与管理工作,将党和政府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传达到第每个学生当中,确保国家助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精神,国家助学金要对农林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学生予以适当倾斜。

(三)获得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及减免学费等重大项目资助的学生,不再获得国家助学金。

(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申请并获得国

家助学金,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五)享受助学金内受警告(含警告)以上处分者,停发本学国家助学金。

(六)学生本人生活不俭朴,有下列现象之一者不予资助;

1、有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者;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6

第一章

第一条

内蒙古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生会(简称:艺术学院学生会)是全院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在学院的具体指导下,依靠全院学生开展工作。

第二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在政治上要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第三条 学生会宗旨:全心全意为全院学生服务.。

第二章

第四条

全面贯彻校党委的有关指示精神,培育”四有新人”为中心,为营造纪律、讲文明、讲科学的良好校园风气,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条

配合校学生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六条

在学生管理科的指导下,积极倡导广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更新,内创佳绩,外树形象,开拓艺术学院学生会工作的新局面。

第七条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适合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促进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第八条

维护校规校纪,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协助学校建设良好的教育秩序和学习环境。

第九条

本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作原则,积极向学生传达学院有关部门的工作精神,同时代表和维护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及时了解和反映同学的愿望和要求,帮助同学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同学的合法利益。

第三章

第十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由若干人组成,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一名,部长、委员若干。分设办公室、编辑部、学习部、纪律部、宣传部、社团部、文艺部、生活部、体育部。

第十一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各部部长一般由主席通过招聘产生,部员由部长招聘,在特别情况下,可由院领导任命。任期为一年,对工作有热情和能力的可延期聘用。

第十二条

在综合测评中,学生会成员和班委会成员同等对待。

第四章

第十三条

凡本院在籍学生,承认本会章程,本会纪律,均可提出申请加入本会。

第十四条

艺术学院学生会成员的产生是有本人书面申请,参加公开应聘选举产生。

第十五条

本会委员有以下权利:(一)学生会工作建议,批评和监督的权利.(二)在学生会内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三)有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权利.第十六条

本会委员有以下基本义务;(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二)遵守国家法律、校规校纪,文明自律,尊师爱校.(三)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积极参加本会活动,认真完成学生会交给的各项任务.(四)维护本会荣誉和利益.在行使自己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会员和学生会组织的利益.第五章

第十七条

学生会主席职责::(一)负责召集学生会全体委员会议.(二)主持学生会的全面工作.(三)主席要对部长、委员负责,指导和监督部长、委员工作.(四)负责向学院汇报学生会的工作情况,并经常校学生会取得联系,以求得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和帮助.第十八条

学生会副主席职责:(一)协助主席完成其职责.(二)领导分管部门开展工作.(三)负责学生会会员的考核、选拔工作.并向上级领导提交分工建议方案.(四)负责学生会自身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第十九条

办公室(副)主任职责:(一)负责学生会的日常联络工作.(二)协调各部之间的关系,并负责新、北区的工作联系.(三)负责起草学生会的有关文件.(四)负责学生会文件的传递、存档工作.(五)负责办公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六)协助主席做好活动经费的预算和申请.(七)制定学生会全年工作策划和总结.第二十条

宣传部(副)部长职责:配合组织部围绕积极组织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如: 出好校院两极板报;利用板报、墙报等宣传工具,宣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第二十一条

文体部(副)部长职责:(一)负责组织安排各类健康有益的文艺活动.(二)配合宣传部抓好宣传工作,用文艺的形式把艺术学院的好人好事、在工作中取得的好成绩宣传出来(三)迎接和配合学校大型文艺汇演.(四)以院为单位做好迎接新生和欢送老生的文艺演出.第二十二条

学习部(副部长职责:(一)抓好学生的学习秩序、休息时间.(二)抓好上课、自习出勤率,并对其进行检查和抽查.(三)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 知识竞赛等.第二十三条

生活部(副)部长职责:(一)抓好学生的个人,宿舍环境卫生的检查.(二)开展有健康教育意义的活动.(三)搞好宿舍的评比工作.(四)做好大型比赛、活动的服务性工作.(五)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义务性劳动.第二十四条

编辑部(副)部长职责:(一)出好院刊《写意》.(二)做好对学院的报道和对学校的联系工作.第二十五条 纪律部(副)部长职责:(一)负责组织检查、督促全院学生的组织纪律的监察工作,引导他们与不文明、不礼貌、不健康行为做斗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检查本院各年级学生干部对学院各项计划、任务的执行情况.第二十六条 社团部(副)部长职责:(一)抓好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工作.(二)抓好院级社团的组建和活动.(三)做好大型比赛、活动的服务性工作.第二十七条 体育部(副)部长职责:(一)配合纪检部抓好早操出勤率(要达到97%以上).(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拔河赛等.(三)做好迎接新生和欢送老生的体育比赛.(四)做好迎接校级运动会和比赛的准备和组织活动,为运动员提供后勤保障.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艺术学院学生会。第三十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7

所以, 近年来, 发展“特色经济”成为民族地区人民自力更生的一个代名词。特色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与其等救济, 不如搏一搏”的思想为民族地区培育特色经济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 无论发展什么样的经济类型都要依赖政府的支持, 政府如何行使其职能成为一大难题。李渤认为“特色经济”内涵重在区别, 而无优劣好坏之分, 将“特色”内涵移植到经济上来, 便显现了区域特色经济体系内涵的质的规定性。沈道权 (2002) 认为发展特色经济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 并以当地特色产业、产品或服务为前提来发展特色经济。为此, 本文提出, 在内蒙古少数民族聚集区培育特色经济是一条必由之路, 国家的作用不可小视, 但政府在扶持少数民族经济的过程中要正确行使其职能, “该管则管, 该放则放”, 掌握好“度”, 笼统式地照搬国家发展的一般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行不通。在应当放权的时候不要一概而论, 让其按照自己的路线自由发展, 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征

(一) 自然条件先天差

地缘上的劣势造成了经济关系的封闭性。内蒙古少数民族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比较荒凉、偏僻的山区、高寒地区和沙漠荒原, 平原面积小, 大都远离国家的政治核心区和经济重心区。这些地区地广人稀、气候多变、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其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 可以说是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迟滞性高度重叠的地域, 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先天的障碍和困难。近年来, 荒漠化是极具破坏力的生态灾难, 使大面积的草地变成沙漠, 承载牲畜能力下降, 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 产业结构不合理

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现代化水平低, 这是其发展面临的共性制约瓶颈。可以说, 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与其资源结构是背离的, 原本经济就十分落后, 普遍贫困, 加之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人们不得不把眼光放在开山种地砍树卖钱上, 很多地方还保存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 结果,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陷入一种无序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 政府扶持的同时也有失效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永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可以说, 没有政府做后台, 经济不会发展起来。近几年政府对内蒙古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很大, 少数民族与政府也存在着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依附性, 例如粮食、生产生活消费品不能自给, 需要国家出面从发达地区调进来维持生存需要;教育、技术等发展需要的资金, 大部分也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国家先后设立了“民族地区补助费”、“民族地区机动金”, 实行定额补助制度, 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支援民族地区发展资金, 支援民族地区的建设。但纵观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状况,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依然滞后, 究其原因, 除了以上分析的一些制约因素外, 就是政府失效情况的发生。

内蒙古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在行政规划上由农区转变为牧区, 就是因为以前政府出台“以粮为纲”和“粮食自给”的农业政策, 鼓励牧民大规模的开荒种地, 放弃畜牧业。1958—1976年, 内蒙古大草原被开垦4500万亩, 最终导致草原生态的严重破坏, 直至今日的草原荒漠化和沙化。出现这种情况之后, 政府又转而鼓励他们成为牧民, 宣传应该重拾畜牧业, 保护生态环境, 禁止大面积的开荒种地。这样反复的政策措施是造成当地贫困落后的一大原因。

政府作用没有达到预想效果的另一原因是不符合多数人利益的事情, 政府的意愿也不强烈。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本着少数民族利益的官员和代表人数少, 熟悉民族地区具体情况的自然也不多, 加之受当今社会现实的影响, 政府所制定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很多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普遍的看法是, 少数民族就应该贫穷, 应该落后, 只要发展好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即可;甚至会因为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利益机会少而不在其所考虑的发展范围之内。解放以来制定牧区牧民定居化政策者认为这是历史的一次跨越, 可结果却是被“圈禁”在有限的地点放牧畜群, 使得定点草场退化沙化, 空出来的草场也因开垦而使生态环境处于危机状态。

当前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普遍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地区发展模式的高度相似, 即笼统的一体化模式。各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这种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政府政策的制定之误, 大多数地区按照政府指令去发展本地产业, 很少考虑本地区的要素禀赋及特色产业, 只是简单模仿其他地区的经济结构或产业模式, 这样很难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拿特色经济来说, 许多政策制定者在“特色经济”一词的使用上有泛用及误用之嫌, 似乎每个地方都有条件发展特色经济, 不少地方选择和培育特色经济的视野很窄, 没能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经济发展条件, 也就不可能制定出真正行之有效的政策。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优势

(一) 特色资源

内蒙古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 大部分都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战略地位重要, 潜在价值巨大, 可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动力和原材料。太阳能、风能资源十分丰富, 年平均大风日数64天, 同时海拔高、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另外, 稀土等有色钢铁行业也成为独特的产业优势。

(二) 特色产业

抓好“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基础。内蒙古民族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地貌, 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 为旅游业的兴起铺垫了前提条件, 更重要的是能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 特色产品

内蒙古相对内陆地区来说, 工业“三废”污染程度较低, 少数民族地区空气、水质、土壤都保持着原始的良好洁净水平, 具有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的良好条件。还有, 蒙古族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民族饰品、服装也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因素。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建议的政策导向

(一)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内蒙古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普遍财政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应从基本建设投资中拨专款时, 考虑将其中的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 并通过国家预算, 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专项补助范围和数额;也可以通过建立民族地区开发基金的方式,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二)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经济, 一定不能忽略民族特色产品, 应注意体现各民族在传统服饰、工艺饰品的特点, 要重点发展传统手工艺品和名优土特产品, 进行深度开发和规模经营, 以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中央财政也应该从行业发展基金中拨款用于少数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宣传、促销, 扶持民族特色企业发展。

(三) 重视西部地区畜牧业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让其自力更生

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 美丽的自然景观, 成为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是, 在全国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中, 内蒙古只占1/10, 而更多人则认为畜牧业成为了典型的代表, 因而, 畜牧业是这些地区最大的特色之一。所以, 可以将畜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以畜牧业的口号吸引前来旅游的游客, 两全其美, 不仅让内蒙古草原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 同时发展了生态旅游业。但是, 这样的结合需要国家制定有效的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旅游设施和服务上的投资:要保护当地的著名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 弘扬包括少数民族传统民歌、舞蹈、戏剧在内的文化形式, 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 政府适当放权, 深入调查, 正确进行特色产业的管理

“放权”, 确实把握住了当下中国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本, 贪污腐败、政策偏失多源于官员手中权力过多、过大。这是今年政府的一次减负性改革。其实, 很多政府失效情况源于政府承担了不该承担的责任, 很多被派去调查的官员没有深入实际, 草草定案, 当政府被赋予了种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8

10月7日下午,自治区党委胡春华书记一行专程来我校,看望全校师生,了解学校建设发展实际情况。

胡春华书记一行参观了蒙医药学院、蒙医药动植物标本室和陈列室,并深入到蒙医药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了蒙医药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情况。胡春华书记一行还参观了学校学生食堂、宿舍,详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人才培养和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并与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在座谈会上,党委书记王顶柱全面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并代表学校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视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傅永春校长汇报了学校建设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实际困难。

在考察和听取学校的汇报后,胡春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胡春华书记对我校积极凝练蒙医药等学科特色优势,加快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我校的科研工作,他指出,内蒙古民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要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内蒙古发展亟需科技支撑,大学是创造知识的地方,一定要发挥好人才聚集、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我校的学生培养和就业工作,他指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才能够办成一流的大学,要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民族文化建设、传承工作,他指出,传承民族文化是民族大学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内蒙古民族大学建设成民族文化传承和研究基地,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内蒙古民族大学要在内蒙古东部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建设中发挥重要的领头作用。胡春华书记十分关注我校的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他指出,要重视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落实有关待遇。胡春华书记一行来到我校,体现出自治区党委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在解决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方面,胡春华书记强调,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农牧业厅、教育厅和通辽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努力实现内蒙古民族大学又好又快发展。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9

2011年的工作已经结束,回首过去,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风风雨雨一路走来,逐渐褪去了稚嫩,变得更加成熟。在这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位志愿者都默默奉献、努力付出,为青协的不断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本学年里,青协依然本着“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理念,在立足校内的同时服务社会大众,积极组织全校志愿者在校内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了使我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有更好的发展,方便下学年的工作开展,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踏实工作

在本年度里,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值班制度、考核制度和志愿者注册方案。使志愿者工作能够积极、有序的开展。青年志愿者协会现如今已在我校22个学院建立了青协分会,同时还成立了爱心协会、助残协会、红十字救护队、家教协会4个下属服务队,在今年工作中按照自治区团委的要求完成校级和自治区级志愿者注册工作,现有志愿者7000余人,在通辽市两个街道的14个社区成立了服务基地,并与通辽市红十字会、通辽市助残协会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还经常前往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2011年度共组织志愿服务70余次,总计服务时数达33000余小时。

二、立足校园,服务师生

(一)迎接新生

在2011届大一新生到来之际,为更好的协助老师完成大一新生的迎接工作,展现我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主动与热情,我校志愿者积极开展迎接大一新生工作。在两天的迎新生过程里,我校22个学院的青协分会以及4个下属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接待新生、帮助新生的工作。志愿者们耐心的为新生及家长答疑解难,介绍学校情况,为新生、家长带路…两天的工作,志愿者们经受住了劳累与烈日的考验,成功展现了我校志愿者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加大志愿宣传,增强影响力度

我校学科建设齐全,综合性强,志愿服务资源丰富,为了更好的宣传“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志愿者精神,提高志愿者在校园内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以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志愿宣传。如:

1、在食堂播放“志愿者在行动”视频宣传短片,向同学们展示我校志愿者工作剪影。

2、举办志愿者精神演讲比赛、志愿者知识竞赛、志愿者风采大赛等各种活动,宣传志愿者相关知识。

3、邀请我校北京奥运志愿者,上海世博志愿者等优秀志愿者同学对我校志愿者进行培训。

4、在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以条幅、展板的形式向同学们宣传志愿知识。

5、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了“漂书之旅”活动。所谓漂书之旅即让同学将手中看过的旧书放到指定的地点,并可以随意取阅其他人的图书。通过漂书之旅活动共募集图书3000余册,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6、以今年9月,通辽市中心血站第二座献血屋建成,我校200余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出席了剪彩仪式,并成为献血屋建成后第一批无偿献血志愿者。今年我校共有8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7、今年10月,我校魏孝男等四名同学作为“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华北地区代表赴京参加培训。他们将投身于节能减排实践活动,为推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贡献力量。

(三)传递知识,服务同学

为了扩大我校学生的知识层面,向同学们传递更多的实用知识,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经常举办知识讲座、知识宣传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一些实用知识。如:

1、在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邀请通辽市红十字会的老师向同学们传授人工呼吸、心脏复苏等切实有用的急救知识。

2、为了增强我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宣传艾滋病防御措施,我校红十字会与通辽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3、在秋季流行疾病频发的时期,邀请我校医学院老师向同学讲解秋季常见流行疾病的预防知识。

4、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学习雷锋周”系列活动和“清除垃圾广告、美化校园环境”活动。

二、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全面培养我校学生“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组织志愿者走出校园,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我校22个学院的志愿者在通辽市两个街道的14个社区都建立有自己的服务基地,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小区的居民服务;我校青协下属的爱心协会、助残协会、红十字救护队、家教协会也定期到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敬老院、社会福利院、街道社区等地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将爱心由校园带到社会。

总之,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22个学院的青协分会以及4个下属服务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不少成绩,每位成员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仍需要不断的改进,一步步地积累经验,继续本着“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理念来服务校园、服务社会,不断扩大青年志愿者的影响力,推进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在不断奋斗中,让志愿者的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让青协的明天更加辉煌。

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内蒙古民族大学美育发展报告 篇10

一蒙医药专业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以及蒙医药学等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 在有限的学时内让汉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这门课程, 难度非常大。有些学生甚至都不知道教师上课讲到哪里;有些学生由于跟不上教师的进度, 经常在课堂上开小差;有些学生甚至逃课。在结业考试试卷难度远远低于同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前提下, 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还是很不理想。

二对蒙医药专业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1. 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说汉语的机会

在民族院校中, 医学基础课程均为汉语授课, 而且教师多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任课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 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理解和记忆难度都相当大, 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 学习的积极性较低, 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 在蒙医药专业病理生理学的讲授过程中, 我校以讲图为主, 让学生们看图说话, 之后由教师引导学生用医学专业术语进行表述。对于重要的医学概念及相关原理, 由教师用汉语写到黑板上之后, 再用多媒体强调, 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堂课结束后, 教师给学生布置思考题, 让学生在课后认真看书, 进行分组讨论。在下次课上, 占用部分时间, 让每组推荐一位同学用汉语进行回答, 回答后教师点评, 并给该组同学评定相应分数。学生在分组讨论时能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课堂上发言能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使少数民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上说汉语,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验课改革,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医学机能学课程, 实验部分必不可少。病理生理学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病理生理学基础性实验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课中,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对实习过程不过多地干涉, 让学生自己组织实施, 同时要求他们就实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修正。通过实验, 学生不但学会了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而且在自主设计实验中, 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能主动参与到实验设计中去, 提高了他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改革考核方式, 更客观地反映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态

病理生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由理论考核成绩、实验考核成绩和平时课堂表现 (回答问题情况和考勤) 三部分组成。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校加大了实验操作和平时表现在考核中的比例, 将上述3个考核内容的比例调整为6∶3∶1, 即课程总成绩=理论课考试成绩60%+实验考核成绩30%+平时课堂表现10%。从考核的效果来看, 学生对应知、应会的知识点掌握牢固, 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 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 (HSK) , 提高学生的日常汉语水平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 (HSK) , 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 (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 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达到规定标准者, 可获得相应等级的汉语水平证书。

我校一直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 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装了HSK自测系统, 学生平时都可以练习。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获得汉语水平证书可以作为汉语水平达到某种等级的证明。汉语水平提高了, 不仅使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授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变得容易了, 而且对于他们将来就业也是大有益处的。

三结束语

总之, 民族院校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 让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使少数民族学生日后能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社会。

摘要:病理生理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民族医学专业学生的病理生理学结业成绩远远低于同年级的西医专业学生,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 以提高民族医学专业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少数民族学生

参考文献

[1]张一兵、张田、孙娜.转化医学理念对生理学教学与科研的启示[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2)

[2]刘月英、宣丽颖、宝鲁尔等.生理学教学实践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1)

[3]石长青、冯昕炜、王艳萍.少数民族学生《家畜组织学和胚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 (4)

[4]陈宗麒.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探研[J].青海社会科学, 2005 (4)

上一篇: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教学设计下一篇:油库主任xx年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