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2024-06-10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共10篇)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篇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有利于幼儿的生理、智力和体力的健康发展。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即将步入小学,正是意识发展迅速的时期,在5-6岁这个关键的学前期,应该安排幼儿独立睡眠,对于孩子心理的发展及养成独立意识和能力培养很有好处。然而,如今的家庭教育和养育模式造成了很多幼儿到了5-6岁还不愿意独立睡眠,他们害怕、恐惧、依恋,对于这样的幼儿,独立睡眠无疑是进一步成长到儿童期的艰难一步。那么,如何来帮助这群可爱的幼儿跨出这关键的一步是家长和老师在生活和心理指导上的关键任务,于是,这节大班心理健康活动《黑夜,我不怕》应运而生了。

教材分析:

黑夜对幼儿来说充满神秘感,黑夜是什么样的?黑夜里会看到什么?黑夜会不会听到很多奇怪的声音?黑夜到底可怕吗?通过这个活动,利用“大头儿子”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情节,一步步引导幼儿理解“黑夜”,了解黑夜并不可怕,感受黑夜神秘的美,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帮助幼儿尝试独立睡眠。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和亲身体验,认识并了解黑夜,知道黑夜并不可怕。

2.能在集体面前自豪地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愿意积极地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激发尝试一个人独睡的勇敢心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背景音乐、每人一个眼罩、每人印有姓名的一个笑脸、调查板红蓝爱心底板两块、“黑夜,我不怕”记录表4张和底板一个、自制“黑夜我不怕秘笈”若干本。

2.经验准备:部分幼儿已经有过独立入睡的经历,幼儿对黑夜的初步认识。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夜晚图片,谈话导入,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PPT,宁静的黑夜背景图。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夜晚月亮和星星发出温暖又微弱的光芒,每天晚上都要干什么呢?

师(小结):经过一天的活动人们都累了,好好睡一觉既舒服,也使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评析:通过创设情景,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以宁静的黑夜背景为引子,激发幼儿大胆地猜想,提出夜晚是睡觉的时间这个线索,简洁的小结同时也提出了睡眠的重要性。)

2.出示红、蓝两块调查板,完成调查“你敢一个人睡吗?”

师:小朋友们,晚上你们是一个人睡还是跟大人一起睡的呢?

(幼儿将笑脸贴在相应颜色的爱心板上。)

师:蓝色爱心调查板上还是有一些小朋友不敢一个人睡的,请你们说说看为什么不敢一个人睡呢?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很勇敢,虽然因为怕黑、怕孤独、怕做噩梦不敢一个人睡,但能大胆说出原因,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事情,只要勇敢地把害怕的事情说出来,就能一起想办法解决。

(评析:通过分组,将幼儿分成“敢一个人独立睡眠”和“不敢一个人独立睡眠”两组,第一次初步了解幼儿的心理,并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小结部分总结了这些原因的同时,肯定幼儿愿意积极表达困难和烦恼,一起参与尝试解决的表现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两组幼儿不同的心理特点,为突破活动难点做好准备。)

二、通过“大头儿子”的故事体验,了解黑夜不可怕,帮助大头儿子独立睡觉。

1.“大头来求助”。PPT引出“大头儿子尝试独立睡觉”的故事情境。

师:这是谁呀?大头儿子最近也有一个烦恼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忙。一起来听一听吧!

(PPT大头儿子图片录音)

2.“我来帮大头”。师幼分析释疑,解析令大头儿子害怕的事物,帮助大头儿子独立入睡。

师:大头儿子为什么睡不着?那些怪物和奇怪的声音是真的吗?

(结合PPT出示图片、音效)

师:原来墙角黑黑的怪物只是一件大衣的影子;根本没有魔鬼,可能只是做梦,不是真的;那些声音是风声、打雷下雨声、水龙头漏水声,小猫小狗的叫声,这些声音都来自大自然,一点也不可怕!是不是这样?

(PPT音效)

(评析:通过大头儿子的录音,提出大头儿子不敢一个人睡的烦恼,以发散的问题,让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而孩子们的回答也五花八门,有的说黑夜的大怪物可能是做梦;世界上没有魔鬼;可能有人打呼噜的声音;可能外面建筑工地在工作的声音.....接着教师结合图片和音效与幼儿一起帮大头儿子解开困惑,通过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大头儿子的故事和问题,也结合对自身实际和图片音效的思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活动重点做准备。)

3.“大头不怕了。”教师小结,原来黑夜一个人睡并不可怕。

师:大头儿子听了小朋友们的话,猜猜看现在的他还害怕吗?一起听听看!

(评析:通过最后听了大头儿子的话,幼儿感受到了大头儿子初步克服害怕一个人独立睡眠决心。大头儿子的心理变化,对幼儿正确认识黑夜也有很大的启发。这一环节也突出了活动的重点。)

三、鼓励幼儿不怕黑夜,一个人独立睡眠。第二次完成调查板“你敢一个人睡吗”?

1.请一开始选择一个人独睡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经历。

师:现在请刚刚选择一个人睡的小朋友说一说一个人独睡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师(小结):原来很多小朋友一开始都不敢一个人睡,后来都用了好办法克服了对黑夜的害怕和恐惧,慢慢的就习惯一个人睡了。一个人睡是很舒服的,也说明你们长大了!

2.再次调查“你敢一个人睡吗?”第二次操作调查板。

(第一次选择蓝色板面的幼儿贴笑脸)

师:我们再来调查一次,如果你不怕了,愿意一个人睡,请把你的笑脸贴到红色爱心板上。

师(小结):有那么多小朋友愿意尝试一个人睡,你们已经愿意克服心中的害怕和紧张了,真勇敢!

(评析:在解决了大头儿子的问题后,这一环节的第一部分通过红色爱心板面的幼儿介绍分享自己尝试独立睡眠的经验,又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了黑夜,并想办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突出了活动难点;第二部分教师用鼓励的方式引导蓝色爱心板面的幼儿重新做出选择。幼儿的选择会出现两种情况,可能又有部分小朋友选择了敢,也有可能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敢。教师可根据情况来具体细化小结。肯定愿意独立睡眠的幼儿,继续鼓励还不敢尝试的幼儿。)

四、讨论害怕黑夜的几种情况,思考不怕黑夜的解决方法。

1.幼儿分组讨论害怕黑夜的几种情况,思考不怕黑夜的解决方法。

师:请小朋友们分组想一想,可能会因为哪些问题出现害怕黑夜的情况?怎么解决这些害怕的问题?请一位代表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黑夜,我不怕”记录表上。

2.教师与幼儿一边讨论问题,一边分享“黑夜”我不怕记录表。

师:小朋友们的方法都不错,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评析:通过分组讨论,孩子们结合自身经验思考了“害怕黑夜的原因”以及“克服害怕黑夜的方法”,挖掘了活动难点,为幼儿更进一步理解黑夜,尝试并鼓励自己独立睡眠有很大帮助。

3.教师利用课件“大头儿子的“黑夜,我不怕”秘笈”进行小结。(PPT)

师:大头儿子也来和我们分享黑夜我不怕的秘笈啦,一起来听听看!(图片录音)

4.教师给还不敢尝试一个人睡的小朋友发放自制图书“黑夜我不怕秘笈”。

(根据之前情况发)

(评析:通过以大头儿子分享“黑夜,我不怕”的形式,让幼儿再次理解和感受黑夜,知道黑夜并不可怕,有很多方法可以克服心理的害怕和恐惧,勇敢尝试和体验独立睡眠的乐趣。以“秘笈”的形式小结,立足于让全体幼儿更进一步的突破活动重难点,发放自制图书的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五、亲身体验黑暗,进一步感受黑夜不可怕,乐意表达一个人独睡的愿望。

1.幼儿带眼罩感受黑暗,体验黑夜并不可怕。

(PPT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接着播放摇篮曲。)

师:你们愿意带上眼罩,闭上眼睛,想象一个人睡的情境吗?感受一下黑夜到底可怕吗?

2.幼儿表达感受,教师小结。

师(小结):看来,黑暗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没有怪兽和魔鬼,没有让人害怕的声音,黑黑的夜晚充满了温暖和神秘!让我们一起对黑夜说:“黑夜,我不怕!”

3.幼儿再次带上眼罩,倾听摇篮曲,感受黑夜的神秘和美好,萌生一个人睡的美好愿望。

师:让我们再次带上眼罩,感受一下黑夜的神秘和美好吧!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位小朋友都能一个人勇敢的独睡,做个独立、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关注情境创设与教育的结合,以引导者的身份,跟随大班幼儿年龄和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结合自身实际,激发幼儿主动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并结合大班幼儿依恋、害怕等心理特点渗透情感教育。活动中,还灵活多样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法。

1.情景创设法。以“大头儿子来求助”、“大头儿子不怕了”、“大头儿子分享秘笈”的形式,将幼儿以旁观者的身份进入状态,这样有利于减少在独立睡眠上存在问题的幼儿更好地参与进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验“黑夜”的神秘和美。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案 篇2

一、改变球的外形,并结合有趣的球类游戏来激发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源泉,相信有了兴趣之后,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球,可以开发智力、训练动作的协调能力、等辅助材料,幼儿通过再次实践,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然后老师总结,帮助幼儿巩固已有经验,内化为新的经验。

让幼儿在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到运动的各种乐趣,产生对运动快乐的体验,并逐步养成运动的习惯,这便是很受孩子们喜欢的体验教学法。比如在玩卡通皮球游戏中,我组织了森林音乐会,让孩子们扮演小动物,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之中。在滚球碰铃铛的过程中,幼儿体验趣味,体验乐趣,提高兴趣。

把球类动作的要领、规则变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在学习球类基本动作和技能时结合儿歌的朗诵,使幼儿在理解儿歌的同时记忆动作要领或游戏规则,这种形象生动的方法叫儿歌辅助法,它能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对于小班幼儿尤其有效。比如和毛毛球玩游戏时,教师编了儿歌:“毛毛球,真调皮,变成小马跳一跳;毛毛球,玩累了,牵着小手摇一摇;毛毛球,睡着了,背着身上轻轻走。”

三、活动尾声:意犹未尽

随着球类游戏的开展,孩子们对球类游戏的兴趣与日俱增,面对这一情况,我们非常注重游戏活动的延伸。

1. 我爱球儿———把孩子的对球类游戏的热爱延伸到区域游戏中。

在每次游戏活动结束后,并不将其当成是活动的尾声,而作为继续学习的开始,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被投放在益智区、科学区、手工区,孩子们在这些材料中了解球的种类,学习到提高反应敏捷度,大多数孩子都喜欢球。玩球是游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因为它有弹性,又安全,滚、扔、拍、踢、用棍子打、投篮圈,无所不能,孩子们对球类游戏也渐渐产生了兴趣。

(一)提供卡通布球,引起幼儿的玩球兴趣。

我们尝试以布球为主要游戏材料,通过设计生动可爱的动物布球,成功地激发了幼儿玩球的兴趣。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发现有趣的布球不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球的兴趣,而且便于组织、引导孩子尝试各种玩法,同时帮助幼儿积累一些玩球的经验,促进幼儿体格的发展。例如:制作小猪布球,幼儿可以用圈圈滚着小猪走,还可以和同伴一起背着猪宝宝走等,使幼儿在与可爱的猪宝宝互动的过程中喜欢上球,同时自身也得到锻炼。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球类游戏,提高幼儿的玩球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形式各样的球类游戏,如“看谁投得准”、“兔宝宝和大灰狼”、“快乐的流星球”等。在游戏“看谁投得准”中,教师创设情境打跑坏老鼠,调动幼儿的投球积极性,使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学小猫,然后十分用力地将自己手中的球投向“坏老鼠”,在游戏中体验到了投掷的成功感,进一步促进幼儿手眼协调性,发展幼儿的手部肌肉,还感受到球类游戏的乐趣。

在幼儿户外自由活动时,因为玩球的经验过少,玩球的形式多局限于滚球、抛球。教师可引导幼儿尝试利用球开展各种各样的球类游戏,既可以提高幼儿对球的兴趣,又有利于帮助幼儿积累球类玩法。教师要引导幼儿尝试各种玩法,鼓励幼儿的创新行为。

球类游戏的规则。有的班级专门为孩子设立了“我爱球儿”区域,让孩子们在球的世界里畅游。

2. 天天有乐———游戏延伸到每天的户外活动中。

每天的户外活动,操场上球类玩具满场开花,小班宝宝拿着可爱的小猪球、青蛙球、熊猫球在玩你追我赶的滚球游戏;中班的孩子对小篮球有浓厚的兴趣,正玩“勇闯三关”的球类游戏;大班的花样拍球玩得有声有色,快慢变速拍、双手交替拍、转圈拍、两两合作拍……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孩子们获得新的玩球方法和经验,促进幼儿动作及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3. 家长参与———球类游戏进入家庭。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球类游戏的浓厚兴趣,幼儿园开展了球类游戏亲子运动会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羊角球接力、推车运球、双棍夹球、袋鼠投球等游戏,这些具有趣味性、合作性、竞赛性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们体会到玩球的乐趣,更激发了孩子与家长的亲情,同时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了我们开展球类活动的意义和做法,掌握了家庭开展亲子球类游戏的方法,一些家长为孩子选择的玩具中多了皮球,有的家长还自制了不同的球类玩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使球类游戏从幼儿园走向家庭。

在球类游戏中幼儿体验到全力参加活动的快乐,把做不到变成做得到的快乐,把不知道变成知道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友好合作的快乐……孩子们充分享受球类游戏的自由和快乐,活动场地是孩子们企盼去的地方,幼儿园成了孩子们的快乐大本营。

开展球类游戏的防范措施

摘要:球类游戏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幼儿能在此类游戏中增强体质、习得球类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形成乐观向上、团结合作、坚强勇敢的个性品质。安全是幼儿活动中直观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在游戏中获得有效的经验。

关键词:球类游戏学前儿童防范措施

一、研究背景

“在游戏中教育儿童”是当前幼教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结合纲要中指出的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球类游戏将基本体能的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游戏之中,在激发幼儿运动兴趣、促进幼儿运动能力发展、运动情绪发展及适应能力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学前儿童又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年龄都比

二、创设游戏情境,并利用教师的语言渲染来提高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

小班幼儿自制力和注意力较差,对枯燥单一的动作缺乏兴趣,而将单一的动作技能练习加上情节,再结合教师富有魅力的语言渲染,一定会深深吸引住幼儿,使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下主动地参加各种球类游戏。因此在组织球类游戏时,可以创设情境来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如在游戏《小猫玩球》中,首先老师戴上猫的头饰,幼儿知道老师是“猫妈妈”,自己是猫宝宝。然后告诉猫宝宝们今天要一起做游戏。“小猫有什么本领呢?”而幼儿在生活、动画片中能了解到猫的爪子可厉害了,还很喜欢用它爪子玩球,“猫是怎么玩球的呢?”幼儿讨论之后,发现猫会滚球、接球,鼓励幼儿也学一学,在学习过程中,都用猫的故事情境来贯穿,猫妈妈也在游戏中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也使小猫兴趣更浓了。通过情境的创设,引起了幼儿情感上的共鸣,培养了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又有效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在轻松的游戏中习得和感知了球的玩法与性能。

三、提供辅助材料,调动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积极性。

在幼儿进行到一定的水平后,我们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玩球的过程中是否能将其他的器械融入其中让玩球活动更具有挑战性,幼儿的参与热情更高,这同纲要中的精神也是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进行了大胆地尝试,如:球和圈的融合。孩子们用圈套球,用球投圈,玩得十分投入,在融合中学会了共享,体验到了乐趣。

为了使幼儿逐步提高其兴趣,我们在引导幼儿寻找球的多种玩法的同时,也制作了一些球类游戏的辅助材料,采用分散集中相结合,请幼儿尝试抛接、滚、踢等各种动作,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在与同伴或球类材料的互动过程中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不断激发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

四、合理调整教学,分阶段进行来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

我们要通过日常观察,并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动作表现来合理调整教学。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类球类游戏中,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动作表现,可以从幼儿户外活动中观察、发现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如在玩抛接接球中,我班多数幼儿的能力较弱,只能进行短距离的自抛自接游戏,只有个

较小,他们的身、心理发展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成熟度,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需要成人有意识地去引导、提醒、教育他们。孩子们在游戏中的情绪一般是比较高涨的,从而很容易就会忽略游戏中的安全,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以此看来,在球类游戏开展过程中,防范措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例,阐述了安全工作在球类游戏中的重要性。

二、安全检查是球类游戏开展的前提

幼儿园球类游戏主要由各种球类项目组成,活动形式也很丰富多样,无论是户外活动还是室内区域的活动,安全检查都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组织球类游戏之前,一定要加强安全检查,消除不安全的因素,确保幼儿在安全的场地中使用安全的玩具进行游戏。安全的环境和设施是幼儿开展游戏的保障,它可以激发幼儿在与环境互动中,有效地利用设施主动学习、别幼儿能尝试近距离合作抛接球。因此,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就结合这一情况,合理调整教学难度,制定出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在球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玩球的兴趣。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小猫玩球”这一活动中,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协调性较弱,将活动中原有的“双手着地爬着运球”这一环节省去。并丰富探索滚球环节,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动作发展水平。

每学期或每学年还可以以分阶段的形式来开展球类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班级幼儿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动作技能进行游戏,让本班幼儿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幼儿的动作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小班上学期我们第一阶段定为:培养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第二阶段定为:开展幼儿滚球、接球游戏;第三阶段定为:开展幼儿碰球游戏。其中,碰球阶段作为是该学期的重点,前两个阶段是为最后一个阶段服务的。这种分阶段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五、家园配合一致,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球类游戏来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园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球类游戏,开展了“小班幼儿球类游戏亲子运动会”,还请了家长在家里也配备一个球,并且定时给家长提供一些亲子间的球类游戏。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互动,提高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让家长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帮助者,使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游戏的目的是吸引他们饶有兴趣地参与活动,而不是单调、枯燥、重复地练习。因为幼儿对游戏情节、角色、动作容易感兴趣,所以我们将活动内容设计得形式多样,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使他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情景中,进一步积累运动的经验。通过这样一些游戏,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给幼儿带来快乐,同时也让幼儿在玩球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

总体看来,小班幼儿对于球类游戏的技能掌握得还是比较有限的,而且个体差异比较明显。所以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引导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球类游戏的各种玩法,真正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

摘要:小班幼儿由于身体协调性和控制能力较弱,而球类游戏可以发展幼儿走、跳、爬、平衡等基本动作,促进四肢运动的协调性,增强幼儿的体质等,可谓说是益处多多。那要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呢?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球类游戏、教师的语言渲染、提供辅助材料、合理调整教学、家长的协助等方面培养幼儿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球类游戏的快乐。

谈谈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3

一、采用拟人化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常常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和激励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不太理想的。因此,我尝试寻找新的教育方式。

众所周知,小班的幼儿大多年纪小,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还不太成熟。此外,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我们眼中的事物在他们眼中都是生动的、活的,他们往往按照他们的生活感受和思维方式去感受这些事物,并且用自己的方式给予这些事物新的生命。所以,在他们看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五颜六色的,精彩绝伦的。

大多数幼儿从3岁始,就要进入幼儿园这个新世界中。当他们刚接触这个新世界时,会因为对这个环境不熟悉,而产生一些害怕、畏难、痛苦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极情绪。如果早期我们没有立刻对此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就很容易产生恶性循环,从而使得幼儿产生厌学情绪,害怕去幼儿园。因此,我们应当帮助幼儿消除消极情绪,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幼儿消除这些消极的情绪呢?经过不断的摸索,对幼儿实行拟人化教育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拟人化教育能够调动起积极的情绪,消除消极的情绪。但是采用这种教育方式前,我们要为幼儿建立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活动。例如,开展了“我和幼儿一起做游戏”“我和幼儿一起睡觉”等等一系列活动,不仅调动起了幼儿的积极情绪体验,而且也让他们觉得有安全感,从而使他们的不安等消极情绪慢慢消失。

二、实行拟人化的教育,符合幼儿的特点

拟人化教育就是把我们平时说的抽象的道理和复杂的说教说得更生动形象些,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吸收我们所讲的内涵和意义。而良好的外在示范能慢慢地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这样也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

我们班里,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玩积木,可是每次一玩完,就会发现积木少了许多个,后来发现原来是许多小朋友因为喜欢,悄悄地将喜欢的积木拿回家去了。对此,我经常教育他们,告诉他们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但是每次的教育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我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采用拟人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们。比如,在幼儿离开幼儿园之前,我们用很着急的语气对幼儿们说:“玩具区的积木妈妈这几天特别的着急,因为她发现她的宝宝们不见了,她想让小朋友们帮帮她,如果大家谁看见了她的小宝宝们,一定要告诉积木宝宝们,他们的妈妈正在很着急地找他们,所以请他们快点回家。”于是,孩子们纷纷将积木还了回来,并且跟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让积木妈妈着急了,不再让积木宝宝和妈妈分开了,我也不再把他们带回家了。”这样将“死”的物体拟人化,不仅能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心,而且也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幼儿学会感同身受,将外物转化为自己的心理活动,换位思考,并随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

三、采用拟人化教育方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

拟人化教育方式能够为幼儿创设很好的教育环境,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如果长时间下去,这些注意力就会逐渐形成一种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拟人化的教育方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开展的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四、采用拟人化教育方式,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拟人化教育能够丰富幼儿的语言,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调动起幼儿学习语言的主动性。

例如,幼儿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在吐字发音、组词成句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应将拟人化教育融入语言学习当中,利用生动的故事和儿歌,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拟人化的语言向他们生动地描述出来。幼儿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学会了用拟人化的语言表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音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幼儿实行拟人化教育,不仅激发了幼儿积极情绪的体验,而且也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安全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总之,对幼儿实行拟人化教育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借鉴。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直属机关蒙古族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4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学习自己入厕

活动名称学习自己入厕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入厕,尽可能不尿湿裤子。

2、知道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

活动准备:木偶小猴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故事《小猴尿湿了》

——教师出示木偶小猴,讲述故事一遍。

——尿湿裤子会有什么感觉?怎样才能不尿湿裤子?

——教师总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心理和身体都感觉不舒服。

2、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班级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识别男厕所和女厕所的位置。

——分清小便池,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3、分别请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

——男孩子入厕。讨论: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脏裤子)

——穿有拉练的裤子小便,要小心不要损伤皮肤。

——女孩子入厕讨论: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

4、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入厕的注意事宜。

——教师带幼儿回到活动室。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

——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里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幼儿园健康小班教案 篇5

幼儿园健康小班教案:猫妈妈的小吃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及吃东西前要洗手。

2。初步了解什么的“地沟油”,并学会拒绝路边的小吃。

3。懂得卫生、健康的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正确洗手的步骤图、猫妈妈和小猫的图片、小狗妈妈和小狗的图片、小吃(烧烤串、羊肉串等)图片、地沟油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引导幼儿巩固正确洗手的方法

1。师幼一起边念洗手歌,边做洗手的动作,进一步巩固洗手方法

“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大拇指,搓一搓,手指缝缝搓一搓,指关节,搓一搓,小指头,搓一搓。”

2。提问:如果小朋友们不洗手就拿东西吃会怎么样?(引导幼儿说说洗手的重要性)

3。小结:我们要做勤洗手、讲卫生的健康的小朋友。

二。教师讲述故事《猫妈妈的小吃》,引导幼儿理解路边小吃好吃但不卫生的道理

1。教师语言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可是呀,有一个小朋友,他很讲卫生,吃东西前都有洗手,可是有一天他生病了,肚子疼。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

2。教师边讲述《猫妈妈的小吃》,边依据故事情节出示猫妈妈和小猫的图片、小狗妈妈和小狗的图片和小吃(烧烤串、羊肉串等)的图片

1)提问:小狗为什么生病了?当小狗想买猫妈妈的小吃时,狗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回答)

2)提问:当小猫想吃妈妈的小吃时,猫妈妈说了什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回答)

3)提问:猫妈妈说她的小吃全都是用地沟有炸的,你知道什么是地沟油吗?地沟油对身体有什么坏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地沟油的图片

小结:地沟油是从下水道里捞上来的,有一些心肠坏的叔叔阿姨把地沟油提炼成油,做成食物买给客人。如果吃了地沟油就会生病,地沟油可以导致癌症,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3。请幼儿说说,除了在路边的小吃摊上见过地沟油,哪里还有地沟油?

小结:所以我们不能吃路边的食物,因为它们可能是用地沟有做的,而且路边的细菌、灰尘很多,吃了容易生病。

三。师幼讨论:怎样让我们身边的人知道吃路边不健康的小吃的危害?

1。请小朋友回家告诉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2。制作食品安全、健康的标志,让更多人知道。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篇6

1、在说说、动动中尝试跟着音乐用双手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洗澡的快乐。

2、产生喜欢洗澡的愿望。

活动准备:

PPT、音乐

活动重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跟着音乐用双手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活动难点:幼儿尝试创编简单的洗澡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不错,跟着老师去草地上锻炼身体吧,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

师:拍手,手臂转一转,拍拍我的腿,啪啪啪,拍拍我的腿,啪啪啪,在亲亲我的腿,嗯么,在亲亲我的腿,嗯么,声音响一点,嗯么,再用手抓住你的腿,胶抓住拉,再换个脚抓住,我们再加大难度快一点,左边右边左边右边加快一点,右边左边右边。大家手臂转起来,一起来运动,耶!

师:运动完,好累呀,请你们坐着休息一下。出了很多汗,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

(洗澡)

二、动作创编

1、幼儿讨论、模仿洗澡动作

师:洗澡应该洗哪里?

(洗手臂、头部等地方)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洗澡,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试试吧。

(老师示范洗手臂的动作,鼓励幼儿听音乐节奏模仿老师的动作)

2、个别创编、互动分享

师:老师刚才就洗了手臂,这样就已经能把身体洗干净了吗?还有那些地方没有洗到?你能跟着音乐编洗澡的动作吗?请你试试看

(请幼儿做说到的部位的动作)

师:你们愿意学他的样子洗吗?

(尝试跟着音乐做说到的部位)

师:还有哪里需要洗干净?

(请幼儿尝试不同的身体部位,并由其他幼儿进行模仿)

师:我们试着把说到的地方都洗一下,图片显示哪里,我们就洗哪里,看哪个宝宝洗得最干净。

小结:你们都好棒,都能跟着音乐把头部、手臂、肚子、腿部等身体部位洗得干干净净。

3、幼儿集体创编

师:其实,还有很多小地方你们还没有想到,比如咯吱窝、脚底等地方(出示图片)这些地方你们会洗吗?

师:请你听着音乐试试看吧。

(鼓励幼儿听着音乐创编和别人不同的动作)

小结:好多宝宝都很会洗澡了,连很小的身体部位都能洗得干干净净,真棒。

三、活动延伸

浅谈幼儿园小班感恩教育 篇7

我们结合3~6岁幼儿年龄特点, 预定了感恩教育的计划:小班, 由于孩子活动范围受到了年龄的限制, 所以我们把感恩对象定在了幼儿生活中常常接触到的人。设计了四爱活动:爱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爱老师、爱小朋友。我们从幼儿身边的小事着手,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学会感恩。

一、教师做榜样, 潜移默化学感恩

每天清晨, 在幼儿园里, 你都会听到“您好”、“早上好”、“宝贝好”、“见到你真高兴”、“老师早上好”等温馨的话语, 这是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切问候。同样, 在工作中, 我们在互帮互助后, 都会真诚地说声“谢谢”、“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等类似的亲切话语。这些小事情虽然看似不经意, 但在感谢与被感谢之间, 在一句句暖人暖心的问候之中, 却处处洋溢着爱与奉献的美德, 也让幼儿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感受、接触等关心的话语和爱的行为, 久而久之, 孩子们就能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 很自然地去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如:“奶奶每天送我来幼儿园, 谢谢奶奶!”、“妈妈工作很辛苦, 我给妈妈捶背”、“老师您坐”、“老师您喝点水吧”、“老师您慢点”等等。通过教师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渗透式教育, 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恩与感恩, 懂得了爱与帮助是相互的、是快乐的, 从而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期望。

二、节日巧安排, 实践学感恩

我们结合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教师节几个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三八妇女节, 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 我给妈妈捶捶背。 (2) 我给妈妈说儿歌《我爱妈妈》。 (3) 给我给妈妈一个吻, 给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 (4) 我给妈妈送礼物。让孩子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送给妈妈。孩子说“红红的心代表爱”。九九重阳节, 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1) 通过讲故事告诉孩子重阳节的意义。 (2) 帮爷爷奶奶做一件事情, 如:捶捶腿、梳梳头、搬凳子等。 (3) 吃的、用的要先让老人享用。教师节, 我们给孩子讲了教师节的意义。孩子们为老师亲手画画、买一朵鲜花、送个老师一包润喉片, 亲吻老师并祝老师节日快乐。

三、结合日常教育, 深化感恩活动

感恩教育蕴藏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老师要做个有心人, 从自身做起, 抓住教育契机, 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达到“水到渠成”的理想教育效果。孩子们都喜欢在幼儿园过生日, 我们抓住这一教育契机, 组织幼儿观看了《我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录像。孩子通过观看录像, 了解了妈妈怀孕的不便与辛苦;看到了刚出生那么小的婴儿是怎样在妈妈的呵护下慢慢长大的。通过收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物品等活动, 感知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 从而体谅爸爸妈妈养育的辛苦。当问到你想给妈妈说什么话时, 有的孩子说“妈妈, 我爱你”。让孩子通过语言来表达爱。通过把第一块生日蛋糕送给爸爸妈妈的活动, 向爸爸妈妈表达爱, 让孩子通过行动来表达爱。我们还利用每天早上的分享阅读时间, 选择一些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读给孩子听。用榜样的力量, 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学会感恩。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 幼儿慢慢懂得了“感恩”, 在有些事情上考虑到了别人的感受。从以自我为中心过渡到为他人着想。如:有一天早上, 森森因为妈妈出差而闹情绪, 他哭着要求我给姥姥打电话。我说:“好的, 如果姥姥有时间就让她来接你。”他马上说:”如果姥姥在家干活, 就让姥姥干完活再来;如果姥姥在家睡觉, 就让她睡醒了再来;如果姥姥去买菜了, 就让她买完菜再来接我。“我听后, 非常感动!又如:壮壮起床后尿床了, 老师帮他脱掉湿裤子, 让他在另外一张床上等待妈妈送干净的裤子来。乐乐接了一杯水放在他床边, 又帮他拿来了点心, 壮壮就可以再床上边吃点心边喝水。看到这些, 我很欣慰。通过一年感恩教育的实施, 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们学会了说礼貌用语, 并常常应用于生活中;分享行为、谦让行为也多了起来, 学会了与人商量, 打架、吵嘴现象少了。家长也经常把自己的发现反馈给我们, 他们觉得:孩子通过感恩教育懂事了、会关心人了。

小班幼儿感恩教育只是一个开始, 感恩是人生一个永恒的主题, 学会感恩,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生命将得到滋润。

摘要:当今社会家庭结构多是“四二一”家庭, 孩子们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文章结合3~6岁幼儿年龄特点, 预定了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的方案。

小班幼儿叛逆心理的应对策略分析 篇8

关键词:小班幼儿;叛逆心理;应对策略

小班幼儿一般是3~4岁的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但是身体活动能力较以前有所提高,所以会出现一些叛逆行为和叛逆心理,使得家长无所适从。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和健康品格的地方,幼儿园教师有责任安抚幼儿的叛逆情绪,转化幼儿的叛逆心理。

一、小班幼儿的叛逆行为分析

小班幼儿一般是刚入园的3~4岁幼儿,因为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他们心理上势必会存在一些失落、焦虑等特点,所以会相较之前有一些叛逆的行为,渴望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并且随着幼儿身体的发育,其活动能力趋于成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感受到新鲜、有趣之后,更是愿意去不断地尝试,在尝试中获得被认可的感觉。但是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身体发展不成熟,所以家长和老师会担心幼儿受伤害,经常会去阻止他们尝试,从而引起幼儿的叛逆心理。同时,被限制去做的事情往往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幼儿通常会想方设法去做。同时,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加之受到家长的无原则宠爱,所以经常会在感到不满时不加掩饰地宣泄出来,叫嚣、哭闹,甚至会在地上打滚。相信很多幼儿都会有这样的表现,这其实是他们在宣泄自己的情感,是渴望得到满足和重视,是叛逆行为的表现。

二、小班幼儿叛逆心理的应对

1.了解幼儿叛逆心理的形成原因

由于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所以叛逆心理的形成原因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幼儿是因为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想要通过叛逆来引起教师的关注;有的幼儿是因为在家太受宠爱,养成了任性的习惯;有的幼儿是因为性格内向、孤僻,不愿意听从教师的安排……面对不同的幼儿,我们要深入了解其叛逆心理的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对症下药,不断安抚幼儿的叛逆情绪。比如,班上有个性格活泼、好动的男孩,他经常会在我布置活动任务之后故意做错,或者干脆不做。在一次与该男孩家长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个男孩的表现欲特别强。于是,在后面的活动过程中,我就经常多留心他的表现,多提他的名字,当他发现我在注视他的时候,就表现得特别听话。

2.加强与幼儿的交流

在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仅限于日常的浅层面交流,比如入园时的问候,活动时的互动,午饭、午睡时间的简单交流等,但这些交流是无法深入幼儿内心的。对待幼儿的叛逆心理,教师必须多加强与幼儿的深入交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幼儿的意见,耐心地倾听幼儿内心的想法,了解幼儿的需要,并多询问幼儿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可以最低限度地降低幼儿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

3.以表扬和鼓励转化叛逆心理

小班幼儿开始有叛逆心理,源于其自我意识的萌发,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和认可,希望教师和家长对其予以肯定。因此,我们应尊重幼儿,平时在活动中对幼儿多加表扬,在他们有进步的时候,及时进行鼓励,并号召其他幼儿向有进步的幼儿学习。这样一来,幼儿受到了认可,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会更加积极地去参加各项活动,缓解叛逆心理。班内有一个女孩非常淘气,经常哭闹,并且不听劝导,常常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哭闹。于是,我在活动时就非常注意她,她一旦有表现好的时候,我就马上表扬她,并且为幼儿树立榜样:“看××做得多棒,大家要多多向她学习哦!”表扬过后,她做什么活动都会特别认真,哭闹的次数也减少了。

4.进行适当的冷处理

有些时候,幼儿的叛逆心理比较严重,情绪反映强烈,这个时候,教师的训斥、引导、安慰都很难奏效,那么就不能再使用常规方法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冷处理”,给幼儿一个缓冲时间,让幼儿冷静下来,不再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再趁热打铁询问幼儿叛逆行为的原因,告诉幼儿叛逆行为的危害,这样会使幼儿反思自己。当然,我们所说的“冷处理”并非放任,对幼儿的叛逆行为切不可听之任之,那样会加重幼儿的叛逆心理,使其个性乖戾。

以上,我们从了解幼儿叛逆心理的形成原因、加强与幼儿的交流、以表扬和鼓励转化叛逆心理、进行适当的“冷处理”这四个层面分析了幼儿叛逆心理的应对。这仅是在幼儿出现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之后的应对策略。其实,孩子的叛逆心理只是对某事或某人的不满造成的,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叛逆很大程度上还是受成人的情绪影响的。因此,在孩子面前,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幼儿的叛逆心理,安抚幼儿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朱小琴.家长如何应对幼儿在叛逆期的成长[J].新课程学习:下,2012(11).

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小班健康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通过相互讨论和互相观察,知道如何爱护指甲。

3、乐意使用指甲剪剪自己的手指甲。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通过相互讨论和互相观察,知道如何爱护指甲。

3、乐意使用指甲剪剪自己的手指甲。

4、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重难点知道如何爱护自己的手指甲。

三、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认识自己的手指甲。

2、物质准备:一把指甲钳、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四、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1、教师做手捂住肚子,脸上表情痛苦的样子上场。

师:小朋友猜猜我怎么了?

为什么我会肚子痛呢?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因为常常自己咬指甲,指甲里面有很多细菌。

2、讨论了解指甲的作用。

师:小朋友,你有指甲吗?你知道指甲有什么用吗?(责任编辑:)

(二)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指甲。

1、指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指甲呢?

(指甲长了要剪、脏了要洗手等)

2、如果指甲长了,我们不剪,会怎样呢?

(三)、游戏“摸摸指甲钳”感受温馨的气氛。

1、认识指甲钳,它和谁是好朋友。

2、幼儿以后养成乐意剪指甲的好习惯。

(四)、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今天的所学的内容,以加强幼儿对生活中经常剪指甲的印象。

四、活动结束: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变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并获得快乐,旨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兴趣。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培养其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们的小脚丫时间:2010-09-26 09:49来源:幼教中国 作者:Raborn 点击:544次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脚的主要部位,增强幼儿关注自我的意识。

2、通过一些关于脚的游戏,发展锻炼脚各部各关节的灵活性,并促进脚部大肌肉的发展。

3、使幼儿在游戏活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脚的主要部位,增强幼儿关注自我的意识。

2、通过一些关于脚的游戏,发展锻炼脚各部各关节的灵活性,并促进脚部大肌肉的发展。

3、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二、活动准备:

1、音乐CD。

2、鹅卵石、独木桥、体操垫、沙包。

三、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小朋友把鞋和袜子脱下来,露出小脚。

(二)、认识小脚

1、脚趾头

2、脚背

3、脚底

4、脚后跟

(三)、脚的游戏

1、感知游戏

部位感知:教师和幼儿随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做热身运动,然后让幼儿摸一摸脚趾头、脚背、脚底、脚后跟等。

2、脚和脚的游戏

(1)、搭桥

(2)、踩车

(3)、摇摇船

3、器械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用脚以不同的方式玩沙包。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和幼儿做脚的放松运动。

2、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照顾到那些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幼儿,增强其自信心。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保护大眼睛时间:2010-10-14 09:27来源:幼教中国 作者:Raborn 点击:767次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眼睛的结构、特点。

2、使幼儿懂得眼睛的用途、重要性,进而培养保护眼睛的意识。

3、在轻松地氛围中,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眼睛的结构、特点。

2、使幼儿懂得眼睛的用途、重要性,进而培养保护眼睛的意识。

3、在轻松地氛围中,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

4、通过看眼睛、说眼睛,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

二、活动准备:

每人一面小镜子,“大大的眼睛”画面两幅。

三、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幼儿猜一猜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样什么东西?

(二)、让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在镜子里仔细看看,或用手轻轻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个小圆球。

(三)、提问:眼睛什么地方会动?幼儿边摸边感知眼球会动。

1、眼睛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眼睛长在哪里?

(四)、让幼儿互相观察眼睛,并进行比较。进一步感知眼睛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五)、引导幼儿讨论眼睛有什么用?(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

(六)、出示画面并提问:

1、眼睛有什么用?

2、我们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眼睛?

让幼儿知道画画时要坐端正,不用脏手揉眼睛,要用干净手帕擦眼泪等。

四、活动结束: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变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并获得快乐,旨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兴趣。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培养其教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会听声音的耳朵时间:2010-03-22 09:01来源:互联网 作者:Raborn 点击:1105次设计意图: 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小班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耳朵隐藏在人脸的两侧,它不像眼睛、鼻子、嘴巴那样易引起小朋

设计意图:

“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小班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耳朵隐藏在人脸的两侧,它不像眼睛、鼻子、嘴巴那样易引起小朋友的注意。小朋友无法通过镜子等工具从正面贯观察了解耳朵的外形特征,针对这种情况,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以及耳朵的主要外行特征。

2、学习用耳朵辨别不同的声音和来自不同的方向的声音。

活动准备:

1、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小动物:狗、青蛙、羊。

2、幼儿熟悉的故事片段和音乐片段。

3、任意四种乐器。

活动重点与难点:

1、了解耳朵的特征

2、耳朵辨别不同的声音。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故事片段和音乐片段。

1、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好听的故事。

2、教师:你们还想欣赏好听的音乐吗

3、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音乐片段。教师和幼儿一起唱唱跳跳。

4、教师:刚才,你们怎么听到动听的故事和好听的音乐的呢?

5、教师小结:我们的耳朵能听到动听的故事和好听的音乐,耳朵真有用。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耳朵的特征

1、教师:那么,我们的耳朵躲在哪里呢?它是什么样的?

2、幼儿两两互相观察耳朵的位置和外形特征。

3、教师: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躲在我们人脸的两边,就向脸上的两个小卫士。它们有软软的耳边、耳垂。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游戏

1、教师:我们还有几位客人要来做游戏,你们听一听是谁来了?他们是怎么样来的?

2、教师播放三组声音:第一组(狗叫的声音和汽车的喇叭声)

第二组(青蛙叫和轮船鸣笛声)

第三组(羊的声音和火车声)以上小动物的叫声由大班幼儿扮演并走出来与小班的弟弟妹妹打招呼。

3、教师:声音可以从四面八方传过来,你们能听见吗?和老师一起把声音找出来。请三名大班幼儿再学一次小动物的叫声,并从不同的方向做出来。

4、教师在活动室的四角放上四种乐器,请大班幼儿逐一敲击。幼儿听到后一起跑到敲响的乐器边。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 篇10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知道喝水对身体健康有益。

2.在成人提醒下,愿意喝足够量的水。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有关喝水的mp3儿歌与歌曲。

2.小口杯若干。

3.有关喝水的ppt。

活动过程:

一、以生活活动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洗洗手、喝水喽!

指导语:我们洗洗小手喝水喽!(提醒幼儿喝水前要洗手)

二、播放ppt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时候要喝水。 指导语:锻炼后、外出游玩时、洗澡后等情况下人会想喝水,睡觉起床时也会想喝水。口渴了不喝水会很难受,小朋友想喝水的时候可以自己去喝水。

三、播放有关喝水的mp3儿歌与歌曲,组织幼儿喝水。

1、排排队,来喝水。 指导语:用小手指勾勾小耳朵噢!(提醒幼儿握住杯子柄)今天运动你出了汗,要多和点水噢!(提醒个别幼儿多喝水)今天你拿了红牌子,嗓子有点红,也要多喝点水哦!

2、坐下来,把水喝。 指导语:找个椅子坐下来,小手捧好了喝喔!

3、放杯子,插牌子。 指导语:你今天喝了几杯水呀? 活动延伸: 家园配合,提醒幼儿口渴时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养成健康饮水习惯。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乐于在集体面前用动作来表现生活中洗澡的过程。

2、体验与同伴一起模仿洗澡所带来的快乐。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乐意模仿洗澡的过程。

难点:大胆的用动作来表现洗澡的过程。

活动准备:

录音机,洗澡歌的磁带,沐浴露瓶一个,玩具小狗一只。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刷牙、洗脸、梳头》,导入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刷牙、洗脸、梳头好吗?

我们刷牙、洗脸洗好了,现在我们来洗澡,好吗?

师:爸爸妈妈平时在家给小朋友洗澡,是怎样洗的呢?

2、引导幼儿讲述并模仿洗澡的过程。

师请个别幼儿讲述并模仿动作,师引导幼儿一起跟做。

3、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洗澡一遍。(动作有所变化)

4、刚才我们洗澡时,忘记了涂沐浴露,我们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吗?

5、以游戏化的口吻,请小动物来检查幼儿是否洗干净了,适当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没有洗干净,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动作变换。

小结:小朋友洗澡洗的真干净,现在,我们和小狗一起来跳舞,好吗?

活动结束:

放《晚安》的音乐,幼儿和小动物一起跳舞。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3

体育活动

☆火车开起来(健康)☆教材分析:

初入园的幼儿年龄小,动作发展水平低,并且缺少基本的集体生活的规则意识,排队走路时、游戏时容易出现走走停停或乱走、乱跑的现象,会因此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能一个跟着一个走是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需要掌握的运动能力。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游戏情节调节幼儿的运动量,在不同速度、不同路线的练习中,引导幼儿逐步提高在队列中的注意力并发展下肢调控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做到不掉队、不乱跑。

2、能随火车不同节奏的咔嚓声做岀慢走、快走的动作。

3、体验和许多人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火车头的头饰数个,户外活动场地(可用积木搭建“山洞”、“小路”等)。

2、“火车开”的视频。活动建议:

一、在室内播放“火车开”的视频,引导幼儿感知火车开动起来的样子及发出的声音并进行模仿。

二、组织幼儿和家长到室外玩“开火车”游戏。

1、开始游戏时,请一组家长扮一列火车的车厢,教师戴头饰扮车头,引导幼儿了“开火车”游戏的玩法。

2、再次游戏时,根据人数多少,请家长和幼儿共同扮作一列或几列火车,由家长戴头饰扮车头,带动火车随着不同节奏的咔嚓声开动,过山洞、走小路,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并练习行进走。

提醒幼儿跟好“车头”,提醒“车头”控制好行进节奏,避免后面的“小车厢”掉队。

3、幼儿熟练掌握游戏规则后,可独立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和家长进行观察,提醒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

对于不能独立游戏的幼儿,可请家长暂时和其并排行进走,进行陪伴、鼓励,直到幼儿可以独立游戏。

三、扩展游戏玩法,引导幼儿体验和许多人一起游戏的有趣和快乐。

如:组织由幼儿组成的火车和由家长组成的火车进行“开火车”比赛;火车停站后,可让幼儿分散活动,听到汽笛声时再到指定地点排成纵队。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尝试沿着一条线段自上而下地画短线,初步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资源:牙刷一把。画纸、蜡笔。

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教师: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牙的?(告诉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二、讲解示范。

1、教师:小朋友们,牙刷是什么样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师小结: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刷毛的画法。

(1)“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啊?”教师出示一张画好牙刷但是没有刷毛的画纸。

(2)讨论“我们来帮助小牙刷画上刷毛吧!谁有好办法?”(请幼儿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出来)

(3)教师示范“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队,一根一根靠得紧”

(4)再请小朋友上前来画,教师给予指导:刷毛不要画得太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教师:刘老师这里有好多没有刷毛的牙刷,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添画上牙刷毛吧!

2、鼓励大胆作画,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

3、指导幼儿画牙刷毛时,要从上往下、从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画,要画得多、画得紧密。

四、引导评价

1、互相欣赏作品

2、教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画了这么多漂亮的牙刷。我们一起来刷刷牙吧。(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爱刷牙》的音乐律动

附:天天刷牙好

小牙刷,手中拿,

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

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

没有蛀牙人人夸。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们自我清除菌斑,预防牙周病发生、发展和复发的最主要手段。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抱枕玩各种游戏。

2、用抱枕玩爬、跑、跳等游戏,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用抱枕玩爬、跑、跳等游戏,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探索抱枕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鲜艳的抱枕,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活动室。

1、带领幼儿开汽车进活动室。(用抱枕做汽车方向盘)

2、认识抱枕,感触抱枕。

二、鼓励幼儿探索抱枕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引导幼儿顶抱枕、夹着抱枕跳…

2、躲猫猫用抱枕遮住身体的不同部位

三、根据情境创造性地玩抱枕。

1、到小乌龟家做客小乌龟邀请我们到它家去做客,你们想去吗?可是小乌龟家住在河的那边,我们要渡过河才能到小乌龟家,我们没有船怎么办啊?“鼓励幼儿想办法,用抱枕做船。

2、教师:”快看,小乌龟家到了,我们敲敲门吧。“小乌龟打开门和大家打招呼。

小乌龟:”欢迎小朋友们来我家做客,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我们来玩乌龟爬的游戏吧。" 鼓励幼儿想办法,用抱枕做壳。

四、结束部分

轰隆隆,打雷了,宝宝们要下雨了,赶快撑起小伞回家了。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并根据儿歌内容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2、建立维护个人卫生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难点:培养幼儿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

活动准备:

1、儿歌:《小猴子》。

2、猴子头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着头套模仿小猴子抓痒痒。

1、我是小猴子。咦?今天我的身体怎么特别痒?哎呀!抓不到、抓不到,可以帮我忙吗?(邀请小朋友帮忙在老师身上不同的部位抓痒,如背、头、手、腿等。)

2、啊!抓不了,抓到了。原来是只跳蚤!

3、唉呀!这只小跳蚤不小心跳走了,不知道会跳到谁的身上?大家来听听这首儿歌吧。

二、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小猴子》,并用肢体动作模仿小猴子抓痒痒。

1、小猴子,吱吱叫。(两腿半蹲,两手手掌互相拍打)

2、扭一扭,跳一跳。(手举高,做扭、跳的动作)

3、抓一抓,找一找。(在全身上下抓痒)

4、哈!(假装在身上某处捏出一只小跳蚤)

5、送你一只小跳蚤。(把小跳蚤放在另一个人身上)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然后请幼儿尝试轮流念儿歌。当念到“哈!送你一只小跳蚤”时,可以自己选一位幼儿假装丢给他,被丢到的幼儿就要接着念儿歌,然后再继续把跳蚤丢给别人,

四、请幼儿讨论小猴子身上痒的原因。

1、小猴子身上我送你会有跳蚤呢?

2、身上哪些部位需要清洁?

3、身体的每个地方都需要清洁,才能远离细菌、跳蚤。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7

目标

1、积极尝试各种跳法,能根据信号做动作。

2、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准备:

1、在品尝区增添跳跳糖和小勺子。

2、在场地上画个大嘴巴图案。

3、红、黄、蓝、绿跳跳糖胸饰(可制作成不同形状,如三角形、方形的跳跳糖。)

过程:

1、品尝并交流感受

――今天品尝区多了一种特别的糖,你们去尝一尝。

――品尝跳跳糖,在宽松的气氛下,师幼、同伴相互交流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

2、讨论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这种糖吃到嘴里会怎么样?

――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想出各种跳的方法,如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等,引导同伴间相互模仿。

3、游戏:开心跳跳糖。

――我们都来当跳跳糖,在大嘴巴里跳一跳吧!

――引导幼儿自由跳。

――发给幼儿不同的胸饰,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跳或根据情节变化跳,以增强幼儿兴趣,并适当控制活动量。如红色的糖跳跳跳、绿色和黄色糖一起跳、两颗糖跳在一起粘住了等等。

建议:

1.跳跳糖跳动的感觉让幼儿觉得新奇有趣,并且乐意用身体动作去模仿。

2、教师应尽量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品尝后的感觉,及时肯定每个幼儿的表现和创意。

3、若准备跳跳糖有困难,可换用爆米花。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8

【设计意图】

糖果是小班孩子非常喜欢吃的,何况跳跳糖吃在嘴里会跳会发出声音。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在自然的、有趣的情境中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用肢体表现跳跳糖的各种跳的方法,鼓励同伴间相互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分享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出跳跳糖。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

【活动准备】

1、《会跳舞的跳跳糖》歌曲磁带、挂图。

2、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

3、实物跳跳糖若干,已学会歌曲。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品尝好吃的`跳跳糖,充分感受跳跳糖在嘴里的感觉。

让幼儿品尝跳跳糖,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跳跳糖在嘴里是怎样跳的?(幼儿品尝后,与同伴相互交流吃跳跳糖的感觉,教师提示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

(二)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

1、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2、放音乐《会跳舞的跳跳糖》,引导幼儿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跳,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跳的办法,注意要有节奏,体现出跳的感觉。

3、带领幼儿玩“开心跳跳糖”的游戏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4、教师小结。

【课后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对吃的东西比较感兴趣,特别是爱吃糖果的特点,我设计了《会跳舞的跳跳糖》这节课,活动中通过提问让孩子回忆生活中所吃过的糖果,我们又将真实的跳跳糖发到了幼儿的手中,使他们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积极地用各种感官经验用动作表现跳跳糖。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2、学会躲闪,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平坦宽阔的活动场地,小鱼头饰,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小鱼,一部分幼儿作渔网。做渔网的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做鱼饵的幼儿站在圆圈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当念道渔网来了捕小鱼时,扮作鱼儿的幼儿找空隙钻出去四散跑开。游戏反复进行,同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1)即小朋友在画定的池塘范围内跑。

(2)当说到最后一句“快快游的时候,才能跑。

(3)跑要注意安全。

2、教师示范动作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鱼小鱼水里游,游来游去点点头,渔网来了捕小鱼,小鱼小鱼快快游。幼儿边说儿歌边跟着老师做动作。)

3、被捉到的幼儿不能再参加游戏,直到把鱼儿都捉完。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游戏继续,教师根据幼儿掌握游戏的情况,适当增加游戏难度。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网小鱼的游戏,想想还有什么好的玩法?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10

设计意图:

猫和老鼠是孩子们都很熟悉的动物,它们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都知道猫一见老鼠就跑,干什么去?追老鼠呗!为了使幼儿掌握折身跑的技能,增强幼儿跑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特设计了追追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掌握折身跑的技能,提高身体动作的连贯性和敏捷性。

2、增强幼儿跑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3、体验与同伴分角色合作游戏的欢乐氛围。

活动准备:

《猫和老鼠》光碟、一个哨子、猫、鼠头饰若干

活动设计:

一、准备活动

1、幼儿看光碟《猫和老鼠》,请他们说一说猫和老鼠的故事。

2、教师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使幼儿知道猫一见老鼠就追的原因。

3、幼儿做跑、跳、躲闪等方面的运动为游戏做准备。

二、学习折身跑

1、教师示范折身跑的过程。

2、鼓励幼儿做折身跑的练习,个别指导,注意提醒幼儿不要相互碰撞,注意安全。

3、讨论:在快速跑的过程中如何迅速折身往回跑?个别幼儿做示范。

三、做游戏,熟练掌握折身跑的方法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

2、分角色游戏

(1)将参加游戏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猫戴好头饰站在终点,一组幼儿扮演老鼠戴好头饰站在起点。

(2)教师吹哨子,当第一次哨子声响起,扮演老鼠的幼儿立刻跑向终点,当第二次哨子声响起,扮演老鼠的幼儿立刻跑回起点,同时扮演猫的幼儿去追老鼠。先跑回起点没有被捉到的幼儿为胜。

3、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延伸:

两组幼儿进行折身跑运球PK赛,也可以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折身跑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鼻子的作用,并学习擦鼻涕的方法。

2、培养幼儿爱护鼻子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师幼共同搜集能引起幼儿兴趣、有特殊气味的生活用品。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由添画游戏导入活动:出事一张未画完整的画像,(师):这是一为粗心的小朋友在参加画展时画的一幅画,这次她没有的讲,因为她这副画没有画完整,小朋友观察一下,这幅画上缺少了什么东西?并引导幼儿把画添完整。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这副画缺少了鼻子,并教育幼儿平时做事情要细心,由此引出鼻子。

(评:以添画游戏导入,既能引起幼儿兴趣,又能开发幼儿智力,展开想象,为什么不得奖?同时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引出课题,为下一节做好铺垫。)

(二)活动部分

1、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鼻子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臭味、甜味、烧焦味等)。

2、玩游戏:师幼共同玩游戏《看谁的本领大》,引导幼儿用各种器官去尝试分辨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物品的特殊气味(醋、酱油、酒、水),劝说对的给予击掌鼓励。

3、引导幼儿说一说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来闻味,还有什么作用?幼儿会说出:喘气。教师给与相应鼓励。举例说明:人在感冒时鼻子容易堵塞,闻不到味,同时感觉喘但是气来,那种滋味很难受,小朋友有那种感觉吗?幼儿会答:“有”。因此,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让他受到任何的伤害。

(评:举例说明鼻子的作用,幼儿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强幼儿保护鼻子的意识。)

此刻老师有个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一听是怎样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翘鼻子鲁鲁》。

(评:进一步增强幼儿保护鼻子的重要性。)

4、叫幼儿正确擤鼻涕的方法:

与幼儿谈话,透过上面的游戏小朋友已经明白鼻子的作用很大,难免有时流鼻子,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鼻涕时,不要乱抹,要用手帕或纸巾把鼻涕擦干净,那么用手帕怎样擦鼻涕?

(1)幼儿自己用纸巾擦鼻涕。

(2)根据幼儿的表现,讲解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用手帕或纸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侧鼻孔,轻轻一擤,擦净鼻孔周围的鼻涕。

评:透过教幼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培养幼儿的自理潜力。)

5、听故事做讨论:

老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鲁鲁做的对吗?还有那些东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儿自由回答,根据回答教师做补充。

小结:保护好鼻子,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塞,这样做很危险也很不讲卫生。

(评:真实的故事情节,说出了鼻子的重要性。透过幼儿讨论,幼儿分辨是非的潜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并引深到生活中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三)结束部分

组织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学擤鼻涕,对动作正确的幼儿给与鼓励。

(总评:形象直观的授课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幼儿的自理潜力,自护意识与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12

教材分析

对于小班幼儿,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最为重要的。饭后漱口虽是生活小事,但它对保护牙齿健康十分重要,正是这些小细节将关系到孩子今后良好生活习惯的确立,一旦养成将终身受益。因此,设计本次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更为丰富的护牙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环节进行教育,特别是要随时抓住时机, 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清洁口腔的基本方法,并加以督导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并能掌握漱口的正确方法。

2.幼儿能养成及时漱口的好习惯。

3.幼儿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并喜欢漱口。

活动准备

1.手偶一个

2.饼干、小毛巾、小镜子、小杯子等每人一份

活动建议

1.运用小猴手偶,引出活动,知道漱口可以保护牙齿。

(1)创设小猴牙疼的情景,引导幼儿讨论:小猴为什么会牙疼?

小结:吃完食物,不及时漱口。就会产生很多蛀虫,它们在我们的牙齿上咬出一个一个黑黑的小洞洞,这样我们的牙齿就会觉很疼很疼。所以,吃完食物后我们都要漱口,保护好自己的牙齿。

2.通过幼儿自身体验,掌握漱口的方法。

(1)请幼儿品尝饼干,让幼儿照镜子,观察吃完饼干后牙齿上有什么?该怎么办?

(2)教师朗诵儿歌并示范漱口的方法,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咕噜咕噜”的意思和作用。

漱漱口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3)引导幼儿先念儿歌,再根据儿歌做漱口的动作,掌握漱口的方法。

3.观察漱口水中的食物残渣,了解漱口的作用,使幼儿养成漱口的好习惯

(1)讨论:你漱口时发现了什么?食物留在牙缝里时间长了会

怎么样?我们都在什么时候需要漱口?

(2)小结:吃完东西后牙缝里都会留下残渣,要及时漱口,保护好牙齿。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13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常剪指甲和如何剪指甲。

2、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核心要素:手指甲勤修剪既卫生又美观

剪完后把手洗脏指甲要清理

活动准备:指甲刀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的小手小脚,上面长着的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都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

(二)关键步骤:

1。教师: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吗?知道怎样剪指甲吗?来说一说。

2。教师: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剪指甲的?之后再描述。

3。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自己会剪指甲了吗?以后我们自己可以剪指甲了,我们都要做讲卫生的好孩子。

家园互动:

1。家长可以在平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指甲,养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2。帮助幼儿练习剪指甲的技能。

注意事项:

教师和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女士不要留长指甲,也不要染指甲,为幼儿树立榜样。

活动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按照水果的吃法进行分类。

2.了解吃水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重点难点:

按照水果的吃法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样便于携带的水果来幼儿园。

2.小果盘、叉匙、餐巾纸、抹布等。

3.水果刀、塑料水果刀、水盆、清水。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出示水果的实物,请幼儿讨论水果各部位的可食性和吃法。

1.你们知道这些水果可以怎样吃吗?

2.哪些水果的皮不能吃,需要剥皮吃?

3.哪些水果的皮可以吃,直接洗洗就可以吃啦。

4.哪些水果的籽不能吃?吃的时候要吐掉。

三、请幼儿把水果按照吃法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剥开吃、削皮吃、切开吃和洗干净就可以吃的四种类型。

四、把幼儿分成四组,各组幼儿根据水果的吃法协助教师准备水果餐。

1.请幼儿帮忙在盆里洗草莓、樱桃等可以洗洗直接吃的水果,洗好后分装在不同的果盘里。

2.请幼儿把香蕉、橘子等需要剥皮的水果剥皮后,放在果盘里。

3.请幼儿用塑料水果刀切切香蕉,并放在果盘里。

4.教师把西瓜、木瓜等需要切的水果切好,请幼儿帮忙分装在不同的果盘里。

五、将准备好的果盘摆放在桌子上,吃水果之前,请幼儿说一说吃水果时的安全和卫生方面的注意事项。

1.木瓜有很多籽,吃之前用小勺把里面的籽挖干净,如果吃到籽要吐出来。

2.西瓜的汁很多,吃的时候小心不要滴到衣服上。

3.吃过的西瓜皮要扔到哪里?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15

【设计意图】

在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选择了玩小竹梯的活动,他们对这种新鲜的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对玩小竹梯活动进行挖掘。还可以发现小竹梯除了“爬”以外的很多玩法,这为幼儿提供了创造空间。使幼儿能在玩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这种玩是非常有价值的。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的创造出各种不同玩小竹梯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团结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小竹梯 若干。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在《健康歌》的伴奏下,幼儿与老师一起做身体各部分的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小竹梯,启发幼儿探索小竹梯可以怎样玩?

如;双脚跳梯、单脚跳梯,两个小朋友将梯子扶好,另外小朋友钻爬梯子。

2、教师召集幼儿讨论:小竹梯还可以怎样玩,让幼儿讲述玩法并为大家演示。

学习新的玩法:走梯

教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玩法——走梯,”将两个小竹梯在一条直线上平放好,让幼儿两臂伸直从梯子上走过,发展幼儿平衡能力。

玩游戏:送梯子

师生共同布置场地

玩法:

师:装饰工人要粉刷房子急需要梯子,小朋友自愿找一个小伙伴想办法 将 梯子给工人叔叔送去。有的小朋友一前一后,将梯子放在腰的一边,用一只胳膊前后挎住梯子走,有的钻进梯子一前一后用两只手抬着梯子走……此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三、结束部分:

1、表扬活动认真的幼儿

上一篇:英语六级口语真题答案下一篇:看世界杯谈企业管理(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