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2024-08-23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精选11篇)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散步》正是莫怀戚先生的一篇情词真切的散文,文章表现的是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但作者并没有把笔墨铺展开来写,只是像一名技艺高超的摄影师一般抓住了家庭生活中平凡而又蕴涵丰富的一个镜头——家人散步,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学本文,应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情节,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他们极为重要。但是他们又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尊老爱幼的观念也比较淡薄。因此要进行拓展,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再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视野,又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积累词语,掌握他们的读音,并学会运用。②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抓住关键语句,揣摩语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②在阅读中把握关键信息,理解全文的内容。

③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找出优美的句子进行品评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②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重点

①揣摩精美词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②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六、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朗读、讨论和品读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借 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主旨,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边听,教师边导入: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学到坚韧,那么这座山一定叫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已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设计意图:音乐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2、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嫩芽nân 霎时shà 拆散chāi 熬过áo 分歧qí 水波粼粼lín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大屏幕显示朗读要求: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面。本文的朗读基调:欢愉而深沉; 语气: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 语调:平稳,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

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听完后抢答下列问题:(屏幕显示)A、散步的地点?(田野)

B、散步的人有哪些: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C、散步的季节呢?(初春)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分歧)E、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走小路)设计意图:朗读是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也是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文的手段之一。因此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理解课文、品味语言而不是流于形式。在“听”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道简单的问题,我认为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三)、研读课文 探究主旨

1、同学们谁能说说当他们发生分歧的时候,究竟听谁的呢?

“我”听母亲的;母亲听孙儿的;妻子听“我“的;儿子听“我”的;一霎时,感觉到了责任的重大

2、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是一家之主,在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时必须处理得当,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作为一个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爱幼,更要尊老,生活的沉重使命使“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为什么这么说?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然后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 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惟恐哪一步有闪失,因为瘦弱的母亲已经不起任何摔碰。含蓄的点明了中年人的责任: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承前启后,责任重大。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四)、探究课文,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下面我们认真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看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并大声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一)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二)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以上这些句子不仅形式美观,互相映衬,读起来还有一种音乐美。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对称句。对称是一种形式,句子大体整齐即可;对偶是一种修辞。)

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拓展延伸,教育学生

不同的家庭往往也有相同的幸福,因为爱是永恒的,因为亲情是无处不在的,它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请回忆一下,3 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注意要求(1)围绕“亲情”这一主题(2)谈出自己的亲身感受。(学生准备1分钟,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启发学生把发生在身边的亲情故事讲出来,要敢于披露真情实感。尽可能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懂得关爱家庭。让我们所有的家都永远充满着爱,永远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六)、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就是通过小结再次让同学们感受自己从家中得到的温暖和爱,使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得到升华。

(七)、作业布置:真诚行动,建设亲情。

1、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把你的真实感受写在周记上。

2、在课外阅读中,你读过类似课文这样感人的文章吗?请向大家推荐一篇让我们同学来共同感受一下。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2

一、“预”罢不能

预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包含的意义远胜于学生了解知识本身。

《散步》属无障碍阅读文本,学生读得懂,两遍下来略知作者要表达的中心,预习题目的设置应力求精简。可结合文章内容提取个人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如“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文章,画出你认为有表现力的内容”“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体现浓浓的亲情,边读边标注”,或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提问题定任务,自己找答案。即便片面,也并不违背我们的初衷,预习的根本目的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去读文章。

预习还可将重心牵引至课本外。课前引导学生阅读莫怀戚的《〈散步〉的写作契机》,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文章写于1985年。莫怀戚父亲刚去世。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被抽掉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那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而与陪伴相伴的,就是对‘生命’这个命题的感受和思考。”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便于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领悟作者情感。

二、朗读先行

“教学千法读为本”,用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各种形式的读贯穿在课堂的始末,实现文本、作者、学生、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如此以精讲分析为主的课型将得到改造与遏制。

《散步》非常适合朗读教学。品析时朗读先行,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读出平淡中的真情,读出人物的内心。读着进去,悟着出来,朗读与感悟相辅相成。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两点:一是示范朗读不可或缺。教师要悉心研究文章,努力使自己的朗读水平达到教学的要求,教师情入其间,学生自然身临其境;二是根据需要让朗读起伏绵延于整节课的教学。品评前朗读先起,静心思考“为什么这样读”,感悟后再读加深理解,读出情境,读出意味。重点朗读表现真挚情感的语段;指导朗读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表演读人物语言;快慢速比较读景物描写的语段,这几个板块的朗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应时出现,确保研读活动有效制胜。

三、“文本”的个性化探究

《散步》出自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与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散步》一文比较起来,有三处不同:在“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后多一句“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在“我决定委屈儿子”后多一句“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在“她总是听我的”后多一句“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莫怀戚本人在谈到人教版教材的删减时表示,“着实让文章逊色一些”,教师抓住这个契机组织学生探究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语文教学需要计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种计谋就是教学的策略,它依赖于教师对文本的全面把握、冷静思考,是教师精心策划的结果。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自信和经验等,可以左右对语文教材的利用角度。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解读路径,个性化探究文本,其设计也一定要基于文本所呈现的语文知识,教师的个人情感要力求最小化,教师教学的任务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设语文知识的桥梁,不能以个人的主观解读感受代替客观的语文知识。个人的感受往往是独特的,也是片面的。

以上三个方面作为《散步》教学的策略思考,不构成一节完整的语文阅读课。

实际情况是,教师在对待文本的问题上含英咀华,字词篇章,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笔者所说的这三件,是教学中容易被忽略或不被重视的环节。语文学科的教学,预习工作不可或缺,朗读万万不可少,文本的个性化研究更是需要教师的全心潜入,取与众不同之策略扬自我教学的风格。任何一种语文教学策略,尽管从表面看可能都只是一种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教学策略的实质是教学理念的外显,是新颖有效展示语文教学理念的措施。这是它的质地!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3

设计者、执教者: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黄长贵老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悟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训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整体感悟课文,并学会揣摩重点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南方初春的田野上,一家祖孙三代人的一次平常的散步,让我们看到了这家子相亲相爱、和和美美,心里顿生许多感慨。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A,给生字生词注音。

分歧

嫩芽

霎时

B,辨析形似字

熬——遨

歧——岐

决——诀

铺——脯 C,解释:

熬——忍受,艰难坚持。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者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品味美的意境,完

成下列两项任务:(1)用一个词概括本文事件。(2)简述文章内容。

3、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各

抒己见。

三、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文中描绘了一个幸福家庭,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句子体会一家人的和

美。)

2、课文中写到的老人幸福吗?大家讨论,说出

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集体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四、分析研讨,重点赏析

1、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

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本文是散文名篇,除了感情动人外,语言也很优

美。值得细细品味。小组讨论,请找出各自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课堂训练

写一段自己与家人故事的经历。传递出自己的亲情。

六、课文总结

通过学习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亲情作业题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 篇4


一、课题:散步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课文莫怀戚的《散步》是第五本单元中的一篇文字浅显、内容亦不庞杂,但是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文章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礼赞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可以说,这是一曲用文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全文语言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既有意在言外的大词小用也有散发着清新淡雅芬芳的精美对称句

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三、设计思路: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

3.诵读品味课文,领悟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4.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学生喜欢《散步》是很自然的,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将其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殊为难得而我的教学目标设想是希望通过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全面感受文本,感悟作品的语言美、人性美,并勾连生活,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最终将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导语设计:有一种最为简易而又永远时尚、永远流行的健身运动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是散步散步是件挺不错的事儿——消化食物、锻炼身体、延年益寿,还能减肥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散步,那意义就不仅是上面所说的这些了——散步,还能增进家人之间的了解与和睦

不过,如果散步中有了分歧,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不但不能增进和睦,还会伤感情呢!今天我们学习《散步》这篇文章,看看作者遇到了什么情况,是怎么解决的本环节设计意图:自然亲切,又非常浅显的问题式的导入,能够激发同学带着问题进入阅读状态

预习检查:词语积累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嫩芽(nèn)霎时(shà)水波lín lín(粼粼)分qí(歧)

【自主学习】

1.听课文配乐朗诵,思考:①散步的人有哪些?②散步的季节呢?③在哪散步?④散步途中发生了什么事?⑤事情的结果如何? ⑥从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①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

②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

3.从课文中你读到了课文表现的是什么主题?

((1)一家人的互敬互爱(2)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3)尊老爱幼的颂歌)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听读、自读,简单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感知人物形象,对文章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合作交流】

学生再读课文,品评课文美点

1.品内容将文中最能体现亲情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你能读出其中浓浓的亲情吗?

(先读句子,然后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同组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为该同学的体会是否合理,有没有读出感情

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或派代表或全员参与)把找到的句子或词语与全班同学共享先读后谈体会其余学生准备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可让学生多读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与词语: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品语言 文中有不少语句是大致对称的,请你为它们划分节奏读读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提示:以优美整齐的形式强化了和谐美满的亲情,且富于趣味

除了以上找的句子外,文中还有让你感动或你特别喜欢的语句吗?为什么?

3.品写法

本文叙述的是初春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学生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讨论交流)

明确: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是对生命力的礼赞第二处描写的是母亲所望见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初一语文《散步》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 文章生机蓬勃的意境美。 。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重点、难点:

1、重点:(1)整体感知 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 :

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轻声朗读,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三、品读课文 、探究主旨

1、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B、“我”是怎么解决的?

C、结果又是如何?

D、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为什么?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深情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四、涵泳入理 品味探究(默、朗结合,品味意境)

(这是一篇短玲珑剔透、短小精悍的叙事散文,但在写景上也别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②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 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意境:蓬勃的生机、春天的召唤——哲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五、赏读入心 拓展运用

抒写亲情:发短信给至亲

看到这一家人温馨和谐、互敬互爱的场面,想必同学们心中也拨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对亲人倾诉。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温馨短语,把它发给你的亲人。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亲情无处不在,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请你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板书设计:

人物:母亲、我、妻子、儿子

“我”委屈儿子——孝顺(尊老)

人到中年

事件:散步——分歧——解决

承前启后

七年级语文《散步》教案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学习朗读。

2.过程与方法:师生朗读接龙,培养朗读能力;学生复述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孝敬长辈,承担责任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整体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三.突出重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材料。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题,作为文章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宜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予以突破。

四.教学流程安排

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朗读接龙,复述课文,把握内容;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感悟主题;

师生交流,总结收获,运用生活。

五、教学过程设计安排

导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录音《相亲相爱》一小段。

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道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谁不渴望自己的家人相亲相爱,谁不渴望自己的家庭和和美美?可生活就象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当我们的家庭中发生分歧甚至矛盾时,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学习了《散步》这篇课文,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启发的。

学生听录音,感受优美的旋律。

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师范读课文1、2自然段。

6名学生每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准备评价,复述课文内容。

师生共同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出示幻灯片一,要求学生依据提示复述课文内容。师适时适当评价。

一名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补充。

给学生以复述的方法指导,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篇幅短小,写了一家三代四口人,在散步途中解决分歧的故事。事件不大,而且平平常常,,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能给我们极大的启发,让我们理解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让我们发挥集体的智慧探究一下好吗?

出示幻灯片二。师参与讨论。

学生四人一组,一人记录,一人准备汇报,选择一个问题共同讨论。

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

组织问题的交流,适时予以评价。

学生汇报交流本组讨论交流。

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成功的愉悦感。

听了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老师也深有感触,作为肩负着上养老,下育小的责任的中年人,责任确实重大。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背起这份责任,而且要走的“慢慢地,稳稳的”,因为我们背的是整个世界。同学们能把这节课的收获向大家说说吗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把今天的收获写成日记读给自己的父母听,同时也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他们读一读,增进我们的相互理解。祝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愿每一个家庭都能相亲相爱。让我们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

听录音,结束课程。

让学生所学运用于生活,增进与家人的沟通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

母亲

儿子

分歧

妻子

“我”

七.附幻灯片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问题一: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一家人各自有什么表现?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7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感受“爱母”的思绪,感悟生命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感悟深深的母爱。

教学难点:

感受“爱母”的思绪,感悟生命之美。

教学时间:2课时

第2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一节,我们继续来学习12《秋天的怀念》。(请学生板书课题、作者。)

二、聆听母爱。

(课件出示)老师配乐朗读,温馨提示:一边听,一边画出描写母亲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感受文中无处不在的母爱。

三、品味母爱。

1)画出描写母亲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从

这些语句你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课件出示)

学生先自己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2)除了直接描写母亲外,文中还有一些间接描写的句子,也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伟大。读一读,体会体会。(课件出示)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双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学生先读一读,再交流感悟。师小结点拨,生板书。

四、“爱母”思绪。

用心读一读,体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情感。(课件出示)  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师点拨,生谈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小结:“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亲? 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中三次提到看菊花,母亲让我看菊花有什么用意吗?

2)文中画线句子中“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是

妹妹懂得了 。

3)你怎样理解“要好好儿活”?

生先齐读,师生再交流问题。

五、“生命之美”分享吧。

1)看菊花,感悟生命之美。(课件出示)

2)走近史铁生,感悟生命之美。(课件出示)

六、深情作结,感情升华。

让我们记住史铁生,记住这位身残志坚,坚强乐观的作家 ;让我们记住母亲,珍惜平凡、无私而又伟大的母爱;让我们感恩父母,关爱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

师生分享《游子吟》。

七、自主作业。(课件出示)

收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读一读。

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展迁移

写一件最让你难忘的 “母爱”事件,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8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散步》教案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知识与技能:

疏通全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等字词,感知亲情。

方法与过程:

掌握文中的写作技法--如开门见山、细节描写等,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重整体感知、品味。

2、学以致用、课堂迁移。

[教学设想]

力图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学习此类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内容、美点追踪;而且,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平台展示]

一、话题谈说,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

……

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动的爱的镜头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自由谈说,时间在2分钟左右)

当然,如此之镜头,定然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2、能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的或理解的角度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二)明确

1、字音认读

熬ǎo粼lín霎shà咕gū

2、让学生自由重拟标题,并让学生点评。

如(1)亲情(2)三代(3)温馨的家庭(4)一家人

……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点拨:美点寻踪即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文章自身语言、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说话)

2、示范: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诗意的镜头。

3、学生讨论、美点寻踪

4、学生发言,加以明确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你看,这里其实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甚至可以说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这初春的美景:那有浓有淡的大块小块的新绿,那树上逐渐显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冬水……一切构成了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可以说就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世界了吗?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家庭。

四、学法实践:感知内容、美点寻踪

要求:速读《三代》一文,试着实践(1)重拟标题;(2)美点寻踪

1、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中加以评点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重①交叉路口

拟②家

标③感人的画面

题④责任

⑤迟缓的背影

……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稍加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点寻踪

你看,那感人的画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觉得“家”的伟大的力量。

……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由地谈了家里最令你心动的镜头;又在课文的指引下,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以及对美点进行了寻踪--其实,对于一般的美文,我们一般要这样去学习:先感知内容,再寻踪美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学们今后能按此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摘录或记诵其中令你感动或心动的地方。

示例: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亲的大学的一段感人的话:

……我身在城市,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属于我和母亲的田地里,飞回母亲育我养我的那两间茅屋里,飞回母亲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车回来时,天还未亮,不顾路途的疲劳,心急火燎地赶着山路,进入我祖居的村子。母亲不在,茅屋的门锁着,我的泪顿时流出来,那是热辣辣的泪,那是滚烫的心……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9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从生活小事和细节表现的亲情;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关爱家人、珍惜亲情的意识和情感,促使学生为家庭和睦尽一份力;

3、学会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学重点:欣赏人性美;让学生学会珍惜亲情,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诵读品味法 点拨引导法

教学理念:民主 合作 研讨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大家都在忙》,同学们谈感受

可能谈到:在给父母物质关怀的同时,别忘了给他们精神上的关爱;

我们长大了,应关爱父母,如同现在他们关爱我们一样;

长大后的我们再忙也别忘了常回家看看;

我们应善待老人„„„„

二、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后学生朗读,屏幕出示课文及图片,听教师范读课文。明确:初读——读正确流利。品读要求:朗读时培养感情把握好停顿、轻重音、语气、语调,语速。

2、屏幕出示抢答: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分歧是如何解决的呢?

3、想一想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以小男孩的身份叙述)

明确:有一天,我的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到田野去散步。我的奶奶身体不太好,她本不愿意出来,但爸爸说正因为如此,太应该多走走,这样对身体有好处。于是,奶奶就拿了外套和我们一起去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奶奶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而我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爸爸思考了一会,他觉得伴同奶奶的时间不太长了,所以决定要走大路。但奶奶却摸摸我的头,改变了主意,最后我们还是走了小路。到了一处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蹲下身子,背起了奶奶,妈妈蹲下身子背起了我。我们 一家人说说笑笑,非常愉快。

三、深入文本

1、过渡:你们听得很认真,值得褒奖,但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还需多读。其实一个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家庭和美,还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试着用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明确:

儿子懂事乖巧、聪明可爱。(描写手法:语言)依据:①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②在爸爸决定走大路时,这个孩子没有坚持走小路不可,他听从了爸爸的话,是个懂事的孩子。

妻子温柔贤惠。(描写手法:动作)依据:①妻子呢,在外面 ,她总是听我的。在外面,她尊重丈夫给丈夫面子,在家就不同了,可以互相批评,做到内外有别。妻子没说一句话,那是在等待丈夫的决定。一旦丈夫说:“走大路”她就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丈夫的意见, 走大路。这就说明了她是一位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②课文中这样描写它“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没说一句话,做了四个动作:听、蹲、背、走。一言未发,默默去做。“我”提出全家去田野散步,她无言地同去;“我”决定走大路,她无言地默许;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她无言地顺从;“我”背起了母亲,她无言地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无言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妻子的美德。

母亲慈爱、谦让、有涵养。(描写手法:语言、动作)依据:①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能体谅到儿子的一片孝心,害怕拖累儿子。又十分信赖儿子。②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因为母亲知道了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走小路是孙子所感兴趣的,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又怕孙子收委屈,反映了母亲对孙子的爱喝呵护,表明母亲是一个善解人意爱护晚辈的人。

“我”孝顺善良。依据:①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②心理描写: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③课文中春天景色的描写。生命如此美好,我的母亲也战胜了严冬,来的了春天,可是她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母亲提出要走大路,这个愿望还能留到明年的春天兑现吗?

播出视频《孝心无价》节选: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

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明确:作者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在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的同时,要先顾老的这一头。体现了文章的主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幼更尊老。培根的名言: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莫怀戚先生《散步》的写作契机:《散步》写于1985年,作者莫怀戚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最初是缘于一次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的谈话:柯尔特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 莫怀戚说“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我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10

1.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产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4.背诵课文中写得优美的句子。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春天的图片、歌曲,也可以自己拍摄一些关于春天的照片。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天的优美诗句和描写春天的诗,谁来汇报给大家听一听?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跟春天相关的资料,大家想了解一下吗?

(教师朗读与春天相关的诗句和小散文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板书课题:《春风带我去散步》,学习“带”字,解释“带”的由来,会意由来,并让学生举例组词说明“带”的字意:书包带、鞋带、腰带、彩带、绿化带……区别“袋”与“戴”。学习步,注意步的写法下半部分少一点。

二新授讲读课文、随文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不认识、易读错的字随手注音,听清长句子的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圈画出来的生字的读音,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或书后的认字表认读几遍。

3、是谁带我去观赏春天的美景的?指名读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指导朗读,尤其是要读好感叹句。“春天来了!”要读出欣喜之情。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欣喜,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而产生的由衷的喜悦,初读时就应该将这种喜悦结合自身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学习学习风铃的铃,强调铃的最后一笔是点。 “格外”一词,格外是什么意思?“格外”还可以换成哪个词语?(特别)并识记“格”字。区分唤和换。

4 对,是温暖的春风,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小朋友们终于盼到春天了,终于可以到大自然里去尽情地玩耍了。接受到这样的邀请,“我”高兴吗?“我”是怎样做的?(指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识记“脱、厚、套”。

5、春风都带我去哪散步了?我们都看见了什么?

6、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汇报。

1)我们来到山脚下,我发现了一丛丛淡紫色的二月兰。认读:淡、兰、丛。“一丛丛”除了可以表示花之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并说出“一丛丛”这样的词。组词区别从和丛

2)我走进树林,啊,那一棵棵高大笔直的白桦树,睁着大大的眼睛。这春天的眼睛格外明亮。(指导朗读强调高大笔直,大大的眼睛。让学生感受拟人句的好处:生动形象)。

找一找文中这样的比喻句还有哪些?(1、今天,窗外的风铃摇得格外好听。2、我拉着春风温暖的手,我们去散步。3、春风告诉我:这是第一个迎接春天的花。)

3)我仰望高高的树梢,喜鹊正在筑巢。认读“梢”“筑”并指导朗读。

7、春风带我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你认为春风还会带我去那里,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吗?

(学生模仿上面的三句话进行说话练习)

8、瞧,春风又带我来到了这里,出示课件(风筝),学习“数”多音字。

三、集中识字:

春天带我去了那么多地方,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跟随着春风的脚步,我们又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让我们再和他们见一面吧!重新认读生字。

出示字卡:带、步、铃、格、丛、兰、梢、数。词卡:风铃、带走、散步、皮带、格言、草丛、兰花、玉兰、末梢、发梢、数量、格格不入、心中有数。齐读、开火车读。

初中语文散步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理解内容,提高审美情趣。2.涵泳阅读性课文,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重点、难点:

1、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并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2、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漫溢着浓浓的亲情,请看初春的田野上,落日徐徐,菜花金黄一片,远处一家四口正在那排整齐个的桑树下散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抓住时、地、人、事)我们一家四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美、和睦、幸福)

三、再读入境

合作讨论

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理由是? 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文中的“我”:决定委屈儿子,看到他的孝顺、尊老

“总算”“总”看出他对母亲的担心 文中“我”的儿子:天真可爱、聪慧活泼 “母亲”:依从孙子”走小路,对小辈的爱护 “妻子”:话语不多,“听我的”是对我的尊重,对老人的孝顺

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不存在谁的权利最大,“和美”的家庭是由尊老爱幼的亲情链组成的。

四、默读课文

品味探究

1、思考:①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树、鱼塘(“粼、鳞”、)

2、思考:①从你更喜欢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意境和哲理?

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机——哲理:珍爱生命 第7段:意境:春天的气息——哲理:热爱生活

五、选读课文

拓展运用

1、我们品味了本文生机蓬勃的意境美,下面我们来揣摩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美。感受文字对称整齐、音韵和谐的美。

2、比较阅读《散步》与林文煌的《三代》,你认为哪一个更感人?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有理可。

六、总结谈话。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的心灵仿佛也在这暖暖的春日里面进行一次散步,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一次沐浴,尊老爱幼、互敬互爱是我们营造幸福家庭和美满生活的不二法门。

上一篇:民营医院的发展前景下一篇:伪装优秀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