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圣地韶山

2024-05-10

革命圣地韶山(精选7篇)

革命圣地韶山 篇1

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中国共产党90年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精神支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韶山,作为主席家乡、伟人故里,我认为,把她建设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圣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韶山的独特优势

韶山之所以可以成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圣地,主要是因为她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韶山的光荣历史,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韶山不仅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且哺育了大批为共产主义英勇奋斗的革命烈士,他们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毛泽东一家就为中国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中国最早建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5位成员,先后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据统计,在韶山这块仅210.38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就有1598人为革命捐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韶山人民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可以说,韶山这块红色土地,处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追求真理、勇于牺牲的革命豪情;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舍小家、为国家的博大胸怀。这里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是进行党史、革命史、创业史教育的生动课堂。

(二)韶山的迷人魅力,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韶山是全国人民心驰神往的圣地,是极富魅力的旅游胜地。韶山,已经等同为毛主席的精神化身和文化符号。走进韶山,不仅可以领略主席家乡的田园风光,而且可以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轶事,还可以全景回顾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更可以身临其境感受主席的家国情怀。

(三)韶山的发展变化,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了生动示范。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韶山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是韶山立市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5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5年,是人民分享改革成果最多的5年。韶山天翻地覆的变化,韶山未来的美好前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和窗口,为我们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红色圣地提供了生动示范。建设韶山红色圣地的根本任务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虚无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要把韶山建设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红色圣地,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着重在建设好“四个韶山”上下功夫。

(一)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富裕韶山”。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业为主导,新型工业、商贸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融合共促的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以新型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化,逐步达到产业发达、实力雄厚、城乡一体、居民富庶的目标。

(二)加快“两型”进程,建设“生态韶山”。把“红色圣地”建设与“绿色家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情景交融,努力打造具有韶山特色的“生态城市、天然氧吧、宜居家园”。

(三)突出“窗口”地位,建设“文明韶山”。就是要强化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注重城市特质的打造及城市精神的塑造,建设诚信优雅的社会环境、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使韶山成为一座文化设施健全、文明礼仪普及、社风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文明新城,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四)着力改善民生,建设“幸福韶山”。幸福韶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追求的是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公平正义。建设幸福韶山,就是要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分好“蛋糕”,创造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

进一步提升其教育功能

革命圣地韶山 篇2

革命历史纪念性景观作为人们专心体验、集体接受教育、引发思考的场所, 是脱离了一般生活行为的场所, 其氛围主要有刚性美、秩序感、系统性、空间张力等特点。景观中的元素可分为物质元素和人文元素两个方面。物质元素是指没有生命的, 和社会文化无关的元素, 参观者通过感官感知并能形成共同意象;人文元素则指在人类社会中形成的有特殊意味的形象或符号, 这些元素形成的语言是依靠参观者有一定知识为基础才能解读出来。一般来说, 大量和丰富的物质元素形成人文元素赖以存在的环境背景, 而后通过少量的人文元素 (如建筑、雕塑、文字等) 作为特定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功能载体进行间接或直接点题, 从而推进氛围的最终形成。

西柏坡革命圣地向参观者展示了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最后一个根据地的辉煌的历史功绩, 使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定格。其景观主要包括纪念碑、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领袖风范雕刻园、青少年文明园、石刻园等几处, 几处景点功能互补, 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景区通过一系列的物质元素和人文元素表现了全国即将解放的大背景下的悲壮气势, 整体气氛是雄壮、庄严而又激昂向上的。

二、西柏坡革命圣地的氛围营造手法

1. 物质元素层面上。

(1) 选址:山水为骨架的自然背景。西柏坡革命圣地表现的是一个国家事件的大题材, 其选址必须能与其内容相匹配。我国国土东边面海, 其余三面高山环绕, 因此古代的中国强调农业而不注重海军和对外扩张, 对于国土的自然环境的印象是内向的, 是山河为骨架的, 这种观念鲜明地反映在传统造园以山水为骨架的格局上。在这里, 烟波浩渺的柏坡湖和层层叠叠的山峦相结合, 隐喻了我国山河为骨架的国土地理特征和传统观念, 使人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川和老一辈革命家指点江山的峥嵘岁月。

山水成为了景区氛围的重要线索, 但观水的纪念碑、纪念馆和石刻园三处景点由于与水的高下远近不同而三者的景观又不同。纪念碑是参观者首先到达的地方, 是居高临下的远观。此时山水相连, 视野最开阔, 在参观的开始就产生山河壮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爱国情怀。 (图1) 到达纪念馆停车场再观山水, 此时距离比较近, 烟波浩渺, 能看到水上的船只, 展现对革命领导人旧时生活的追忆。从纪念馆的广场回首, 则又是烟波浩渺的远景, 视点升高, 景观层次增加。石刻园是三面临水的一组白墙红瓦的回廊式台榭, 有江南园林的特点, 在室内观赏老一辈革命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给西柏坡的书法题词的同时, 也感受到置身于山水的豪迈。

(2) 整体规划:因地制宜, 功能互补。西柏坡革命圣地的整体规划逻辑清晰, 因地制宜, 通过高低和远近的布局, 突出了各个景点的主次关系, 各个景点特色鲜明。整体规划为散点式, 而非革命历史景观常用的轴线对称的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整体规划纪念碑位于景区的入口处, 位置最高, 与纪念馆背靠背, 位于山坡上。其余位置较低, 中共中央旧址坐落于纪念馆正西, 游憩结合的领袖风范雕刻园、青少年文明园, 则位于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之间。一般参观者来到西柏坡革命圣地, 首先参观纪念碑, 然后是就是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 然后是三个次要景观。青少年文明园表达了寄希望于青少年绿化祖国、建设祖国的希冀, 形成情感的波折并渐趋平静。石刻园在最南端的临水处, 是参观的结束, 临水目睹老一辈革命家墨宝, 引发进一步思考。

各处景点的空间形式各异。参观者从西北边景区大门口驱车进来就是纪念碑脚下的停车场, 停车场是一个绿化和建筑围合的空间, 使人们的视野变得纯净, 前方纪念碑成为主要的视觉目标。纪念碑采用了上升式的空间序列, 在参观者刚进入景区就把情绪调动起来。纪念馆是景区最重要的建筑, 通过停车场、大台阶以及广场上的五大书记铜雕和国旗台形成的序列, 形成景区的高潮。中共中央旧居采用散点式的布局, 其中的色彩、绿化和建筑营造出氛围亲切、朴素, 参观的时候顺序可以比较自由。领袖风范雕刻园的空间序列是组团式的, 采用接近人体的尺度, 每组雕像旁有一个附属的休息空间, 氛围显得亲切、轻松。

(3) 色彩:单纯而鲜明, 各有特色。在西柏坡革命圣地中色彩比较单纯, 充分地利用了色彩的特性形成其特有的氛围。主要是以深绿色为基础和点缀鲜红色和其他的红色, 形成庄重而又隐含着难以抑制的令人激动的氛围。红色在这里象征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和不可遏制。 (图2)

在纪念碑和纪念馆景观中, 主要色彩是常绿树木和不同大小和彩度的红色 (如纪念碑、纪念馆、墙面、铺装, 甚至水岸的栏杆) 。点状鲜红色在景区在人不经意间出现, 有LED屏幕上的文字、旗帜, 路边的美人蕉花朵、标识牌等, 使参观者感受到悲壮的革命历史氛围。纪念馆的五大书记雕像前用常绿灌木围合, 并用一系列花卉和彩叶植物进行点缀和对比, 如秋天用的是彩叶草、孔雀草、一串红等, 烘托出一种热烈的氛围。在中共中央旧居中和领袖风范雕刻园中以白墙黑瓦的建筑为主, 用了很多的乡土树种, 常青树较少, 环境色彩相对丰富, 更有生活气息。领袖风范雕刻园也用了一些能反映季节变换的树种, 如银杏、国槐等, 绚烂多姿的色彩营造出了领袖与人民共呼吸的场景。青少年文明园四周采用常青和落叶乔木围合, 中轴线上的主花坛采用金黄色金叶黄杨为主来点题, 表示秀丽祖国山河的绿化寄希望于青少年, 有语重心长的意味。石刻园建筑除了白墙红瓦的屋顶之外, 周边绿化的乡土树种也较多。

(4) 空间细节方面:精心细致的设计。西柏坡革命圣地中, 对每个景观元素的处理都很细致, 对景观意义的传达起到了精心补充的作用。如地面的铺装方面。纪念馆的五大书记雕像后的地面嵌入圆弧线铺装形成向着纪念馆的向心感, 引导参观者走向纪念馆的入口。领袖风范园, 用了和纪念馆、纪念碑相同的浅红色花岗岩碎拼出道路, 形成景区的统一性。青少年文明园采用了浅红色花岗岩和嵌石园路铺装形成总体与园内的转承。中共中央旧居中, 只用黑色的石材铺出了大院中的道路, 建筑庭院中的小路则用青砖铺就, 风格朴素却很好地满足了功能, 反映出原有的风貌。再如种植形式方面。纪念馆广场的种植很具段落性, 纪念馆前的树木对称, 两边最前边两棵为油松, 然后是柏树五棵, 将空间引申到纪

2. 人文层面上的氛围营造。

在物质元素的层面上, 西柏坡革命圣地通过视觉形象营造形成了壮美、豪迈、激动的景观氛围基础。在此基础上, 又通过简洁的人文元素点明了纪念的主题。

(1) 主题的表达:简洁的雕塑和文字。西柏坡革命圣地的历史事件和精神内涵表达的载体主要是通过简洁的雕塑和文字。纪念碑停车场在花坛上用黄杨塑造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点明主题。沿着台阶向上, 台阶中间的花岗岩上刻着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几次党代会的召开地的风景、时间和地点, 从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 最后到北京,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全国人民, 建立新中国走过的足迹。纪念碑雕着红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正式进行点题。纪念馆的五大书记铜雕《赶考》反映了毛泽东等革命家在胜利前夜满怀豪情, 迎接挑战的伟大气概, 告诫共产党人要牢记“两个‘务必’”, 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铜雕以具象的雕像形式将人们的情感激发到最高点。

(2) 植物配置:象征性引发想象。采用植物人格化的形象创造景观的意境美是我国造园的优良传统, 植物在西柏坡革命圣地景观氛围的营造中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不仅形成了令人感知的审美心理, 还通过植物暗示了各个空间的本质和特点。路边的绿化、纪念馆和纪念碑的绿化用了常绿的松柏为基调, 点缀以彩色花朵, 形成革命历史景观所需的雄壮、庄严、热烈的氛围。而中共中央旧居则采用了较多的乡土树种, 主要是落叶乔木, 反映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有梨树、柿树、榆树、白杨、槐树、桑树等等, 也有少数的柏树、松树等常绿树种, 引起人们对伟人的追忆和联想。在中共中央旧念馆入口两旁的雪松, 形成庄严的气氛。中共中央旧居中, 每一棵树的位置都是细致设计的结果, 对空间起着限定的作用, 对参观者起着引导的作用 (图3) 。

居中, 每个小院都用不同的种植反映了居住的主人的性格。如董必武住的四合院的院墙外爬着爬山虎, 秋天叶子红了, 色彩非常绚烂, 通过爬山虎的“愈老愈红”暗喻了董必武先生在中共中央群体中的长者地位。 (图4) 周恩来院中栽着一棵硕大的梨树, 让人想起梨花怒放的情景, 还有竹子, 都暗喻周恩来总理一生清白, 为国家鞠躬尽瘁、谦虚谨慎的作风。其他三个游憩性较强的园子则树种也较多, 接近普通的休闲景观, 形成自由、休闲的氛围, 使参观者放松心情, 放慢参观节奏慢慢欣赏。

(3) 参观者的参与:氛围的催化剂。西柏坡革命圣地和井冈山、延安一样, 是全国著名的革命纪念地, 所有的景点和很多革命历史纪念性景观一样, 都是免费参观, 是全民爱国教育的一个场所, 容易使人感受到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在此, 参观者的行为形成一种催化剂, 相互影响, 形成一种团结的氛围。五大书记雕像前成为集体合影留念和一些机关单位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等政治教育活动之处。另外, 在旧居的中共中央二届全会旧址前, 山墙上设有宣誓的党旗背景, 也是人们选择集体宣誓和合影的场所。

革命圣地的圣女果 篇3

圣女果是番茄大家族中成员之一,番茄的别名有“西红柿”“番柿”“洋柿子”等。番茄的起源中心是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现在的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等地,还有大量的野生番茄分布。

15世纪末,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番茄,18世纪初传入欧洲。中国种植的番茄是从欧洲或经东南亚传入的,清朝的《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就有“番柿”记载:“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初始,多做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开始有食用栽培,50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

亦果亦蔬菜的圣女果从番茄家族中脱颖而出,还是近年来的事。它的种苗种下70天后果实即可成熟,可连续采摘3个月,亩产一般4000多公斤,最高可达6000公斤。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目前圣女果在国内只有海南、广西、云南等几个省份有规模化种植。摘收季节各个省份各有不同,海南1月至2月,广西10月至次年5月,云南12月至次年2月,广西的采收期最长。

百色种植圣女果,还带有传奇色彩。1986年,百色市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农民周吉幸在自家责任田收获晚稻后秋冬季节试种两亩西红柿并获得成功,亩产达到2000公斤,实现收入1000多元,打破了当地千百年来秋冬耕田不种菜的传统,被誉为百色秋冬种植蔬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民们纷纷效仿,开始种植秋冬番茄,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后来,当地政府有意识地引导推广,才成就了圣女果在革命圣地百色市的今日红火景象。

圣女果既是蔬菜又是水果,不仅色泽艳丽、形态优美,而且味道适口、营养丰富。除了含有番茄的所有营养成分之外,其维生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1.7倍。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

圣女果中含有谷胱甘肽和番茄红素等特殊物质,可以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特别可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增加人体抵抗能力,延缓人的衰老;番茄红素可保护人体不受香烟和汽车废气中致癌毒素的侵害,并可增强人体的防晒功能;对于防癌、抗癌,特别是前列腺癌,也起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此外,圣女果维生素P的含量居果蔬之首,是保护皮肤、维护胃液正常分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的重要元素,而且对肝病也能辅助治疗,还可以起到美容、防晒的作用。

近年来,因从圣女果中提取的番茄精华素,富含番茄红素和番茄总皂苷,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制,保护细胞DNA(脱氧核糖核酸)免受自由基的损害,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强降血脂、降胆固醇、抗动脉硬化、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功能,被西方国家称为“植物黄金”。

圣女果适宜在较强光照及土层深厚的土壤中生长。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日间为20℃~28℃,夜间为16℃~20℃,昼夜温差保持在8℃~10℃。

右江河谷年日照量十分有利于圣女果生长。百色市的右江河谷年日照时数达1448.6小时,辐射量年平均为115.77千卡/平方厘米,对圣女果的光合作用十分有利。右江河谷年平均气温为21℃,日平均气温≥10℃,正适合圣女果育种、发育、生长和成熟所需。

右江河谷属于喀斯特地貌,土地矿物质含量非常丰富,而农作物在矿物质丰富的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及含量非常充足,生长活性也比较高。而且右江河谷森林面积达50564.3公顷,覆盖率为35.6%,地域内空气清新自然,负离子含量极高,从而使农作物生长过程保持良好状态,叶绿素等营养含量更为丰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中央到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的政策。田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周吉幸和兴城村这个典型,把经济效益明显的番茄为主打产品,加大了秋冬菜开发力度。在全面发动、广泛推广的方针指导下,县、乡镇派出大批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发动群众,示范试种,同时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同时,百色农业部门狠抓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先后从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地引进“金币黄色”“千禧粉色”等大小番茄等10多个优质新品种。

以圣女果为主打的秋冬菜的发展,直接促进了百色右江河谷作为全国重要蔬菜生产基地的形成,促成了田阳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而反过来,市场的成功进一步刺激了生产,激发了当地种植圣女果的积极性,更多的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加入种植圣女果大军。农业产业化的推广,“农户+基地+公司”的运作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圣女果的生产和销售。一批集圣女果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成长起来。近年来,商务部、财政部推行的“南菜北运”工程,对百色地区的蔬菜生产和销售更是如虎添翼。一批批蔬菜产地集配中心、销地配送交易专区的建成使用,集散、加工和冷库冷链功能以及联结产销地的商流链条的健全完善,推动了包括圣女果在内的蔬菜生产和销售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截至目前,百色全市圣女果种植面积已达2万公顷,产量达90万吨,百色已成为全国产量最大的圣女果生产和集散基地。百色圣女果主要分布在右江河谷的田阳县、田东县、右江区,主打品种有“红妃6号”“金币黄色”“千禧粉色”等。百色圣女果80%销往区外。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长达半年的圣女果生产和销售旺季,每天有成百上千辆车聚集在田阳农产品批发市场,把数万吨圣女果运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百色圣女果以色泽鲜亮、口感清甜越来越受到全国消费者的认可和欢迎。

中国十大革命圣地 篇4

(上海-嘉兴-南昌-井冈山-长汀-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上海、嘉兴南湖、南昌、井冈山、长汀、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北京等10处中国革命圣地,在中国革命、共和国创建各个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军队建立,主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最大贡献,当之无愧应列为中国十大著名革命圣地。

中国十大著名革命圣地按发生事件时间先后顺次排序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早期所在地-上海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之后“一大”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上海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全市有近60处红色旅游景点,其中“一大”会址纪念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宋庆龄陵园等景点都属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2010年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上海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和统筹规划,划定五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推出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三大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明确提出上海将建 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上海五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开天辟地”旅游区:以“一大”会址纪念馆和新天地为中心;(2)“英烈丰碑”旅游区:以龙华烈士陵园、龙华旅游城为中心;(3)“文化先驱”旅游区: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和多伦路一条街为中心;(4)“伟人风范”旅游区:以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东方绿舟、朱家角为中心;(5)“走向未来”旅游区:以宋庆龄陵园和虹桥开发区、古北新区为中心。

上海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1)红色纪念馆系列10个:“一大”会址纪念馆、“二大”会址纪念馆、“四大”会址纪念馆、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纪念馆、长宁革命文物陈列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红色的闸北”革命陈列室、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刘长胜故居);(2)名人故居系列7个:毛泽东旧居、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张闻天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纪念馆、韬奋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3)烈士陵园系列14个:龙华烈士陵园、宋庆龄陵园、高桥烈士陵园、川沙烈士陵园、闵行烈士陵园、宝山烈士陵园、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松江区烈士陵园、青浦东乡革命烈士陵园、青浦西乡革命烈士陵园、南汇区烈士陵园、奉贤烈士陵园、崇明县烈士陵园、漕泾烈士陵园;(4)革命遗址遗迹系列9个:五卅惨案烈士流血处、三山会馆、地下少先队群雕、迎接上海解放纪念群雕、江苏省委机关旧址、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奉贤县委旧址、崇明县解放登陆纪念碑、《中国青年》编辑部。

上海三大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红色追忆系列 ;(2)红色成果系列 ;(3)红色连线系列。

上海把红色景点串联,按主题设计线路红色旅游和都市旅游相结合设计线路与相关省市共同开发的红色旅游线路。

二、中国共产党的摇篮-嘉兴南湖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共产主义小组,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

1921年8月初的一天上午,“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闭幕,使嘉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南湖由此成为革命圣地。

嘉兴南湖和杭州西湖、绍兴爱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建成以革命摇篮为根本,以党的红色文化为纽带,以湖光绿色为基调,以旅游为向导的风景旅游区。茅盾的故乡-乌镇的老街和青石板路洋溢着水乡风情。

三、中国革命“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

南昌地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是唯一一个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洲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纵贯南北, 京

九、浙赣、皖赣三条铁路交汇于此,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

历史沿革-六千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三千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次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寓“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池多次变迁兴废,城名数易,别名诸多,其中汉称“豫章”、隋唐称“洪洲”、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

英雄城市-南昌成为富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是从1927年8月1日开始的,当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八一南昌起义”,从此掀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这一历史时刻被载入中国革命史,也成为解放军的建军节的由来;南昌市则是成为中国“军旗升起的地方”,并且荣列我国“英雄城市”之列。

在这里,完好地保留了一批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的革命旧址: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等。遍及南昌市区的这些革命旧址见证并记录着一段光辉的历史。南昌文化-千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红色故土、绿色家园、古色风情、特色魅力、金色田野,成就了南昌“雄州雾列、俊彩星驰”。

春秋战国时期,孔圣人的弟子澹台灭明“南游至江”,中原文化开始传入。西汉至清代,这里孕育了西汉高士徐稚徐孺子,晋代治水专家许逊,五代南唐的丹青家董源,宋代词宗晏殊,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航海家汪大渊,明代天文学家欧阳斌元,明末清初“四大画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朱耷和“三大医家”之一的喻嘉言,清代《四库全书》编辑彭元瑞、裘曰修和曹秀先等杰出人物。历代许多名士文人,如澹台灭明、梅福、王勃、张九龄、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韩愈、欧阳修、苏辙、朱熹、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唐寅、汤显祖、宋应星等,都在南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话轶事和不朽诗文。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秋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井冈山道路,这里群峰巍列,地势峻峭,四季景色迷人,具有雄、险、秀、奇、幽的风光特色。具有雄、险、秀、奇、幽的风光特色。

陆定一同志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这是对井冈山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井冈山既具有辉煌的历史,又有绚丽的 自然风光,革命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避暑胜地.井冈山有迄今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好的7000多公顷次原始森林,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的覆盖率达到86%,空气质量远远超过国家一类标准,可以说井冈山就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茨坪,是革命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方,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首先到达,随后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也率部到达。在这里,毛泽东等人一起领导井冈山军民建立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茨坪就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整个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和后方单位的所在地。湘赣边界党的前敌委员会、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防务委员会、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军官教导队、军械处、新遂边陲特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都先后迁来这里,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写下《井冈山的斗争》这篇著作。这里的革命遗址都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

茨坪是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景区,主要参观景点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斗争旧址群、挹翠湖公园、南山公园、五马朝天、兰花坪、天街小商品市场以及市区美丽的风貌等。

五、中央苏区源头“红色小上海”-长汀

长汀(又名汀州),位于福建西部,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号称福建西大门。

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源头、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是中国著名革命圣地,是名扬中外的世界客家圣地、客家首府、客家大本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名城。

长汀是中国21个革命圣地之一,是共和国最不应该忘记的中国革命圣地。长汀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对早期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发祥地,是早期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是中国革命第二个转折点,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1927年9月6-8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八一”南昌起义军进驻汀州,第一次在长汀决定和实行“打土豪,筹军饷”的财政政策,揭开闽西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新篇章,并帮助建立中共长汀支部。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在长汀长岭寨首战告捷,攻占汀州,毛泽东在长汀创建闽西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闽西赣南第一支地方武装-长汀赤卫队,在长汀汀州辛耕别墅绘制中央苏区蓝图,红军在长汀起家和发家,红军自创建以来在长汀第一次发放军饷,红军在长汀第一次统一军装。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在长汀水口“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

1929年11月28日,毛泽东在汀州主持红四军前委会,正式决定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前工作是从长汀开始准备的。

1931年9月长汀城被批准设立汀州市,这是我党自建党以来首次创建的第一个设市城市,是中央苏区唯一的设市城市,是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我党早期城市工作管理、工商业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最先在汀州市实践和积累的。

长汀城根据上级指示选择当时设立汀州市绝非偶然,最先是为建立“红色国都”作准备的,1931年9月28日毛泽东、朱德率领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部进驻瑞金前原定计划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汀州召开,10月3日苏区中央局电告上海临时中央才正式确定在瑞金召开,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同日汀州城西“一苏大”假会场吸引敌机前来轰炸。

1932年2-3月,第一个福建省军区、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维埃政府等机构先后在长汀成立,长汀成为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建苏区首府,被誉为“红色闽都”。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胡耀邦、陈毅、任弼时、陈云、叶剑英、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罗荣恒、林彪、贺龙、叶挺、郭沫若、董必武、项英、陆定

一、萧克、邓颖超、康克清等大 批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将帅在长汀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领导过伟大的革命斗争。

中央红一军团在长汀南寨广场“汀州整编”诞生。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长汀英勇就义,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在长汀壮烈牺牲,2万多红军将士为革命牺牲于长汀。长汀钟屋村(今中复村)是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今日长汀中复村被誉为“红军长征第一村”,1934年9月30日共产国际正式复电同意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之日,中央红九军团奉命从长汀钟屋村观寿公祠起步实施战略转移,迈出红军万里长征第一步。

在革命战争年代,长汀有2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有6700名长汀籍烈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共和国开国将军13名。长汀这块红色的土地锻造出了近40位将军级、省部级领导,杨成武、傅连暲、黄亚光、何延

一、梁国斌、童小鹏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长汀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赐予了长汀许多彪炳史册的第一笔,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在长汀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址遗迹。长汀现有革命文物级别之高、数量之多、保存之好,居福建全省之冠。

中办、国办《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长汀列入全国重点打造的12大红色旅游区之

一、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和全国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胡锦涛、贾庆林、习近平、贺国强、王兆国等现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访视察过革 命圣地长汀。

六、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之都-瑞金

瑞金,位于江西省东南边陲,因地产黄金,金为瑞,故名。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工农民主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及红军中央纵队从瑞金出发,开始举世闻名的长征。在瑞金北面叫做叶坪的这个小村子里,苏区政府于1931年11月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瑞金地处武夷山脉中段,境内群山环抱,峰峦相望,河流纵横,构成了众多秀丽迷人的自然景观,其中以省级“八大自然风景名胜区”之一的罗汉岩为代表,这里以“奇山、邃谷、怪石、幽泉”为最,景色清幽,气候凉爽。

七、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遵义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建于本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室内陈设,基本上是当年开会时的原貌。会址大门临 街,大门正中高悬巨匾,毛泽东1964年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金碧辉煌。

遵义会议否定了从第四次反围剿以来,以博古为首的三人团的军事路线,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指挥工作。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被称为“生物活化石”的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有被誉为“神州又一奇观”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等。

遵义是闻名遐迩的国酒之乡。以国酒茅台酒,董酒为代表,一大批名优酒饮誉海内外,使遵义赢得了“中国酒文化名城”的美称。

八、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是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延安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如: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稼坪;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以及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地。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

延安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 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等。

九、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

西柏坡,这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河北省平山县境内的柏坡岭下。1947年5月,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作家阎涛同志在其创作西柏坡纪实文学《东行漫记》时概括出的一句名言,并作为这部纪实文学的副题。

今日的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山水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居魅力的秀丽风光。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与首都-北京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与首都,是1949年开国大典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脏”,主要有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及中南海等红色景点。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来到北平,进驻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此时,国民党南京政府正在施展和谈花招,梦想达到“就地停战”、“划江而治”。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实现真正和平,中国共产党仍然决定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4月1日至20日和谈期间,代表提出在战犯处理、联合政府组成等问题上可以考虑国民党各方的意见,但是不能阻止解放军渡江。4月20日夜,南京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即于20日夜和21日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晚,南京解放。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统治的灭亡。住在双清别墅的毛泽东,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豪迈诗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5月25日,蒋介石带着凄惨的神情离开老家溪口,逃离大陆,前往台湾,蒋家王朝一去不复返了。

由于人民解放军迅速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成熟。中国共产党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积极进行组织和筹备工作。

早在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就已将城市部改组成中央统战部,由李维汉任部长,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进行筹备召开人民政协会议的具体工作。北平和平解放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先后从哈尔滨等地到达北平,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协筹备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参加这次会 议的有23个单位、134人。会议选出21人组成的筹委会常务委员会,毛泽东任主任。

为了回答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以及内外政纲,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毛泽东在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毛泽东对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做出了明确阐释。他提出在中国的现阶段,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工农联盟是基础力量。由于中国经济落后,民族资产阶级还有很大的重要性,但是,它不应该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地位。“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对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反动派的专政方面,相互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建立以后,要强化国家机器,借以巩固国防和保护人民利益,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这是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毛泽东还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站在反帝国主义的战线一边,必须联合世界之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和各国人民,在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理论和政策基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949年9月17日,新政协筹备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审议通过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参加一届政协的单位54个,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邀代表75人,共计662人,包括了各革命阶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国内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宗教界的代表人物,而且含有从国民党营垒里分化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代行“全国人民的大宪章”。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采用公元纪年,是年为1949年;国旗为五星红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全国政协开幕的当天,中共中央从香山搬到中南海。

9月3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同时,选出由180人组成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下午6时,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首都各界群众代表3000余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典礼仪式。毛泽东宣读了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会议推选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检察署检察长,责令他们组成政府机关,开始执行各项政府工作职能。

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庆典。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代表全国政协参会单位数的54门大炮,鸣礼炮28响,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此,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的新中国。

人民的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革命圣地”通常指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的2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叠展中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的地区,如中共中央或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的地点,决定政策转向的会议地方,以及其他据说有重要意义的地点。

中国“革命圣地”的提法出现于1949年之后,在1970年代达到高潮,当时大串联的目的地通常是大城市或各个革命圣地。1974年中国发行了革命圣地邮票。

今天“革命圣地”通常别使用于旅游业的推广活动,如“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或在某位领导人前往某处前的“革命圣地”时见诸报端。

比如2002年12月7日新华社消息:胡锦涛和曾庆红等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革命圣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前一种情况下,革命圣地又称“革命景区”、“革命景点”。

中国“革命圣地”列表:中国共产党“革命圣地”的具体范围随着中国共产党政局的变化而时有增减。大部分中国“革命圣地”列表包括:

(1)湘潭:韶山毛泽东故居、滴水洞、湖南农民运动旧址;(2)长沙:橘子洲头、爱晚亭、湖南第一师范、清水塘;(3)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4)嘉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5)广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起义;

(6)南昌:南昌起义(诞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军队);(7)左权:麻田太行山八路军军部;(8)古田:上杭古田会议(改组军队)会址;(9)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首都;(10)遵义:遵义会议会址(毛泽东在此获得领导权);(11)延安:1937年之后中共中央所在地;

(12)西柏坡: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共中央最后的一个农村所在地;

(1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与首都。另外,有些地点和建筑有时也被列为“革命圣地”:(14)浏阳:文家市毛泽东秋收起义会师地点;

(15)安源:1922年刘少奇、李立

三、毛泽东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6)武汉:1927年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八七会议会址;(17)百色:1929年邓小平百色起义;

(18)长汀:1929年毛泽东创建中央苏区的源头,是中央革命 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摇篮、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红色小上海”、1932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闽都”、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个出发地、1931年9月-1934年10月创建“红色中华第一市、福建第一市”-汀州市;

(19)赣州:1934年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20)临沂:沂蒙山八路军山东根据地;(21)井冈山:1929年井冈山根据地;

(22)北京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建筑群(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1949年开国大典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心脏”;

赴革命圣地参观心得 篇5

XX年5月3日至7日,参加了院党委组织的共产党员纯洁性教育活动——贵州行,在此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什么是纯粹的共产党人,知道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生命所在,明白了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肩负的责任,懂得了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只有牢记党的誓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保持党性的纯洁。教育深刻,意义深远,发人深思。

我对这次贵州行总结了六个字,即:“三个纯、三个净”。一是在息烽集中营,看到了我党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人,那一张张历史图片,那无比险恶的生活环境,许多烈士牺牲时候仅有二十几岁,三十多岁,正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候,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他们的信仰——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信仰和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动摇是多么可贵,是今天我们不能想象的,今天我的党员数量从建党之初的三十几人到了几千万,可是我们这几千万党员中有多少还保存着那份可贵的信仰呢?有多少党员能够为了信仰来牺牲自己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我觉得自己就无法与他们相比,羞愧难当啊!我开始反思,我也将通过这次纯洁性教育,很好地净化自己的思想,更加坚定党的信念,努力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为共产主义事业留下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有的足迹;二是纯洁的大自然,在短短的几天让我感觉身心非常清新,使我深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密切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应该自觉教育群众和带领群众做好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工作,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这次贵州之行,深感大自然对我身心也是一次很好的净化;三是纯朴的民风,是这次贵州之行又一个深切的感受。贵州省是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有少数民族48个,各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民风民俗,但勤劳、勇敢、团结、纯朴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特别是他们崇尚大自然的民风令人崇敬。正是这些共同点,使他们世代相处亦墨,生生不息,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我党民族政策的伟大,看到了我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所做的努力。这一切对我的心灵又是一次净化。

瞻仰革命圣地 学习延安精神 篇6

——榆林学院2013年“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天简报

2013年7月21日七时,实践小组从榆林学院出发,乘车奔赴延安,开始了为期七天的“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主题暑期社会实践。

上午十时,实践小组到达转战第一站——延安。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在中国革命史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时也是转战陕北的起点,实践小组参观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旧址是枣园。枣园又名延园,延安政府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红色庄园,现今在枣园附近设立了延园中学。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迈进枣园时,迎接我们的是那宽敞干净的道路两旁耸立着的大树,隐喻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自然理趣。再向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中共中央书记礼堂旧址,建于1941年,室内挂有一张毛主席在赴重庆谈判登机前挥手告别的照片。礼堂一侧有一拱门形的入口可以看到一个舞池,这是当时为了丰富干部的业余生活而修建的。出了礼堂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组气势磅礴的铜像,是五位伟人昂首向前迈步的姿势,代表着中国革命必将走向胜利的伟大意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沿着幸福渠东上,分别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旧居。书记处在这里继续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并领导了全国军民争取民主和平、同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实践小组还兴致勃勃地走上了原貌保持的石头铺就的小路,热烈地讨论着当年毛泽东等领导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情形。当我们走到“为人民服务”讲台前时,讲解员深情地描述了当时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发言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可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一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何等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学好专业技能,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观完枣园之后,实践小组于下午一时来到杨家岭革命旧址。该地是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中央大礼堂是专门为中共召开七大所建。进入大礼堂,呈现在眼前的是中共七大召开时的原貌复原景,站在庄严肃穆的礼堂大厅,同学们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部分学生党员更是在大厅内重温入党誓词,坚定自己的信念。之后讲解员带领实践小组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楼,在这里曾经举办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小二黑结婚》、《逼上梁山》等都曾在此演出。实践小组还参观了周恩来、朱德、毛泽东旧居。当同学们看到周总理摔伤胳膊仍为党工作时,一种感动之情油然而生,他不顾自身安危,离开妻子,完全把革命事业放在首位,这是怎样的一种博大情怀!他永远是我们最敬爱的总理。

告别杨家岭,实践小组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一进大门大家就被广场中央宏伟大气、总高16米的毛泽东塑像所吸引。广场两侧,树木苍翠,绿草如茵;展馆东西两翼,18尊象征工、农、商、学、兵及国际友人的雕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入口的三层台阶,隐喻了中共在延安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

新展馆通过2000余件文物和大量珍贵历史照片、艺术作品及运用灯箱、图标、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半景画、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党中央和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13年的光辉历程。讲解员专业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延安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惊天动地的革命战争。那是一段艰苦而又充满希望的峥嵘岁月。

在展馆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延安精神:坚定政权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弘扬延安精神,铸就辉煌人生”来借此激励我们全体成员:继承革命传统、不断奋进。革命老一辈这种艰苦奋斗、服务人民,敢于理论创新、务实、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永垂不朽的精神支柱、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最后,实践小组来到王家坪革命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的旧址,是军委和中共中央总部1937年1月~1947年3月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党中央转战陕北的出发地。我们首先来到宽敞明亮的军委礼堂,那一面面颜色依旧鲜艳的红旗,让我们眼前不禁浮现出这里曾经召开会议的热烈场面: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一切都

是那么真实,似乎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实践小组顺着小路来到毛主席旧居。1947年3月国民党轰炸王家坪,毛主席仍伏案工作,警卫员从锅里捡到两块弹片催主席撤离,主席竟风趣的说,“不错,可以打成两把菜刀”。主席临危不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由此可见一斑。在这里,毛主席和毛岸英的一张合影引起大家的关注,当时毛主席派遣毛岸英在四岔铺村参加大生产运动,并严格要求,让我们看到伟人的平等之心。之后的抗美援朝则对毛岸英进行了实地战场的训练,噩耗传来,主席一句“他也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这种舍子卫国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延安在抗战时期,就是无数有志青年向往的精神圣地。近代中国从五四运动起,就掀起了一股改天换地的新思潮,近代中国人的思想的第一次解放在此时起,而延安,那里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据地,而且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圣地,引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那个内忧外患、战乱不断的年代,人民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唯有延安,坚守着新民主主义的希望,给有志青年们以最强有力的精神寄托。

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是新中国的又一大盛事。追古思今,今日之中国已经变得无比富强、自信,不再任人饱受欺凌。但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国今日之成就,与延安这块革命圣地密不可分,更与延安精神息息相关。那些伟大的精神,正如真善美一样,是我们人类永恒的追求,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

通过这次延安之行,实践小组更加深了党中央在延安革命与建

设的光辉历史,也更加热爱延安这块红色的圣地。就让延安精神永久地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自觉地成为一名有坚定信仰、有进步思想、有深刻内涵的当代大学生。让我们高举延安精神的伟大旗帜,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祖国的明天因我们而更加辉煌!

撰稿:贺乐 指导教师:赵慧 核稿:张渊

革命圣地延安“坐”上时代快车 篇7

坐在列车上望着飞速掠过的黄土高原,旅客们惬意地享受着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美妙感受,对科学发展的明天充满期待。

趣味

车厢也能当礼物

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心车站上,陈列着一节号码为R1401的英国皇家车厢,车内装饰十分考究,客厅里安装着古色古香的壁炉,卧室、浴池一应俱全。原来是1925年英威尔士亲王访问阿根廷时带来的,访问结束后,该车厢被当作礼物留了下来。

越南火车跑得慢

越南是一个“瘦”的国家,为了减少占用土地,越南的铁路轨道也瘦。在越南乘火车,一点也不用担心上错车,在相同的时间段里,绝对只有一趟火车,跟着大家走就可以了。火车速度确实慢,窗外的景色缓缓掠过,茂密的雨林,无边的稻田,浓淡不同的绿色衔接成片。

便民火车站

德国的火车站大多保留着传统的样式,又高又大的开放式金属框架结构,就像罩在钢轨上的一座巨大房子。站内一般分为上、下两层,里面有许多商店,所以火车站更像一座大商城。列车靠站后,车厢地面与站台齐平,这给老人、儿童和体弱者上下车提供了方便。

上一篇:对专业的认识下一篇:听清华校长有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