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2024-09-09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通用9篇)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篇1

各位有关领导同志们:

2011年还有两个来月就结束了,面临着离别工作岗位之际,我敲打着键盘回忆着过去的岁月,盘点着这些年来我的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我是1972年参加工作的,这些年来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1999年荣幸地出席了全省妇女第九次代表大会。

慰问爱抚工作,面向职工及职工家属。每当员工过生日会得到工会的祝福。

娱乐健身活动。组织职工做工间操,锻炼身体。由户外活动中心的驴友带领我们,乘木舟游翠江,篝火晚会,搭建帐篷扎营喻家寨;到岗脚乡农家乐和参观古民居;游玩“梦里故乡生态园”,员工们玩得还算尽兴,进行团队拓展游戏,品尝了自己烧烤的食品;到郊外“田园风光”寻找快乐,开展球类活动比赛等。

4、其它工作

我是情报所的一名助理研究员,搞课题研究是我的工作的一部分。参与的课题研究有《铅锌铜铋钼锰镁深度开发调查研究》、《郴州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战略调查研究》、《地区矿业数据库的开发》等。

负责《情报》内刊编辑发行工作,除了给当地有关领导报送外,还与全省各地州市情报所及外地一些同行互相交换刊物,影响良好。

参加市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会议及有关活动。

三、个人活动情况

自我教育,终身学习,这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除看书读报外,还利用各种媒体学习更新知识,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这些年读了一些书,有业务书,也有其它类别的书,留下了6万余字读书笔记。XX年年阳春三月,我在新浪开辟了一块绿地,在那辛勤地耕耘,不知不觉900多个日日夜夜了,我种下了400多棵小草,收获了绿色心情和快乐生活,更庆幸的是结交了一位又一位让自己受益非浅的朋友。5月黄金周,我一个人上路,深入到瑶乡山村,观赏瑶民的吊脚楼和他们深山伐木放排的生活。神州瑶都的盘王殿、九嶷山、九龙井、雾江、紫霞岩、舜帝陵给我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忆。从7月份开始,走进广场跳舞人群,加入他们的队伍,天天傍晚舞动肢体,快乐心情。11月份,我从网上得到需救助的贫困地区的地址后,伸出援手,两次给他们邮寄去了御寒的冬衣,为自己的行动感到快慰。

2011年伊始,我们居住的城市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在这没水停电恶劣的环境里,我们扫雪铲冰,度过了艰难的十六个日日夜夜,经过锻炼我们更健康更坚韧了。

“5.12”大地震发生,我和同事们捐款表示了慰问。我在博客写了篇《我的牵挂》,表达了我对旅游时认识的藏族、羌族女孩的牵挂之情。

我的职业生涯是在愉快中度过的,这要衷心地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工作给我带来愉悦,和谐的人际关系让人轻松幸福。我对生活越来越满怀感激,虽然我不懂得基督,但我认同感恩。最后,我想与大家共勉一句话:真正懂得珍惜、知足,然后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样你就能拥有幸福的人生。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篇2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美国政府推出大数据的研发计划,将大数据从商业应用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形成了全体动员的格局。中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支持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2014 年,大数据市场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不断涌现,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中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已成为科技情报研究工作需要探索的重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徐宗本院士指出,大数据是“不能集中存储、难以在可接受时间内分析处理、个体或部分数据呈现低价值而数据整体呈现高价值的海量复杂数据集”[1]。基于这样的定义,对大数据可以有如下理解:一是大数据不能集中存储;二是大数据的分析处理难以在设想的时间内完成;三是大数据整体呈现高价值性。

在科技情报研究中,大数据技术可以采用应用层、学科层、技术层的架构。技术层为学科层提供技术支撑。学科层中的材料学科、物理学科、电子学科对应应用层的数据获取;计算机学科对应数据管理;数学学科、信息学科、统计学学科对应数据分析,学科层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层提供理论支撑。应用层则包括数据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过程,并最终为科技情报研究提供服务。图1 为大数据技术架构,大数据从数据的生成到数据的分析结果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其价值并为社会服务,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重点。

2 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特点

科技情报研究主要包括情报研究、科技文献信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研究等三方面的工作。情报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跟踪、分析和研究;科技文献信息管理主要工作是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和传递;知识产权信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知识产权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

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将会被更加重视:一方面,大数据为科技情报研究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提供了支撑研究工作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本身也要求科技情报研究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各个学科有意识地涉足到科技情报研究中,并将科技情报研究作为本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

2.1 情报研究

目前,情报研究工作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统计分析层面,这仅是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准备阶段,需要深入发掘更多有价值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等领域一体化程度提高,各学科深入交叉融合,情报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增多,研究工作有了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分析方法多样化

大数据时代,军事情报、心理学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正逐步应用于情报研究中,近年来出现的空间信息分析方法、社交网络分析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智能化、可视化分析等技术,为情报研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扩展了情报研究的领域,提升了情报研究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2) 研究对象多维化

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在情报研究中将得到更全面的信息。在研究某类对象时,既能对其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又能获取更多该对象所处的环境的信息,通过全盘考察研究,分析其相关思想、理论,得出研究的观点和结论,从而避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错误发生。

2.2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科技文献信息管理工作由于受数据共享差、资源整合低、管理成本高等因素影响,科技文献信息价值实现滞后,科技文献引用率低、成果转化量少、公众服务差,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大数据的技术背景下,利用元数据管理技术、信息网格技术,并加以配套的风险控制技术,能够搭建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管理平台,从而更好地进行科技文献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工作。通过云计算方式将海量的科技文献资源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完善、提高”,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化、可视化分析等技术充分挖掘科技文献信息的潜能,实现科技文献开发利用和应用模式上的突破,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对科技研究的领航作用。

2.3 知识产权信息研究

知识产权集合了科技、文化、经济领域的重要信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知识产权文献及信息的研究与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

知识产权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基于网络的专利数量迅速增加、知识产权涉及更多个人隐私、专利数据库规模逐渐庞大,这些特点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网络版权保护难度加大,在数据分析和挖掘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关联对知识产权造成的侵犯等。

在大数据时代,进行知识产权信息网络服务的平台建设,以文献的获取为信息服务提供基础资料,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质量,同时通过知识产权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对知识产权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能够更好的实施产权保护,便于专利信息孤岛的连通。

3 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研究所涉及的技术

大数据时代,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这些技术和应用绝大部分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及用户需求在原有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数据挖掘、集成学习、机器学习、监督学习、智能化、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信号处理、聚类分析、情感分析、网络分析、模式识别、预测建模、可视化等技术和方法[2]。在科技情报研究领域,结合情报研究、科技文献信息管理、知识产权信息研究等领域的特点,可将上述技术和方法划分为三类,即数据挖掘、智能化、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这三类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技术水平,推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图2为大数据技术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示意图。

3.1 数据挖掘研究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3]。数据挖掘涉及的技术领域较为广泛,主要涵盖了统计学、算法、数据库、模式识别、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技术。

数据挖掘与科技情报研究关系密切,通过数据挖掘的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科技情报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可通过对目标关联规划的研究从中找到科技情报的转换关系,这是数据挖掘的一个典型应用。在大数据时代,研发适用于科技情报研究的数据挖掘工具,通过智能化辅助分析功能,可以减少研究中的冗余时间,提高科技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科技情报研究工作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首先对研究任务进行分类,选择数据挖掘技术的类别,通过对这些研究任务的共同点和特殊性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科技研究的适用标准;其次,对于研究任务,数据挖掘技术的组合形式及其算法应根据研究任务进行适应性修正,以及对挖掘结果的评价等内容,都是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对数据挖掘提出的要求。

3.2 智能化研究

智能化技术涉及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网络分析、模式识别、预测建模、遗传算法等方面的内容。在科技研究工作中,借助智能化技术进行高级、复杂信息的自动处理工作,降低研究人员所进行的重复单一的工作强度,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研究方法的优化和研究结果的应用上,是对智能化技术提出的要求。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科技情报研究对象除杂志、书籍、报刊等传统出版物之外,还涉及到互联网相关的信息,信息中包含图片、音视频等数据,这些数据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结构化处理,为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提供准备[3]。在智能化技术中,面对多元化的信息时,需要根据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在语义层面上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在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方面,传统的统计分析已不能适应信息量的飞速增长,需要充分运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为科技情报研究提供支持。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科技情报研究中消除了许多主观因素,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真实准确。

3.3 可视化分析研究

在科技情报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对象信息分散、数据结构不统一,主要依赖人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受非结构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难以形成规则的分析模式和分析流程,为数据的挖掘带来了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可视化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完整的可视化图表进行分析。图表既包含所有数据的信息,也对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数据链的走向进行了展示,有效地将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从而辅助人工操作。

可视化分析平台提供多种视图显示数据信息,利用数据管理、知识发现、统计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空间分析、网络分析、信息分析等领域的研究方法来协调人机之间的交互沟通,从而实现对分析结果的理解、呈现和传播[4]。

4结语

军工科技情报工作研究 篇3

[关键词]军工;科技情报;信息获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8-0821(2010)05-0131-02

Study on Milita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WorkLiu Ying Chen Yong

(China Airborne Missile Academy,Luoyang 47100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milita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work,and introduced gathering channels of military information,investigated the new research ways of military information,and it also brought forward two issues which should be noticed in military information work.The paper expected that it could cause consideration and discussion of military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work.

[Keywords]military industry;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information access

情报研究是科学技术和管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决策和科研生产中发挥着参谋、尖兵、耳目、咨询、导向和预警等极其重要的作用。军工行业的情报研究又有其特殊的性质,世界军事变革及我军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对情报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报人员只有增强对各种情报信息的敏感性,及时和准确地捕捉最新、最快的军工情报信息应用到科学研究中,才能加快科研发展步伐,提高军工产品的性能和水平。

1 军工科技情报的特点及内容

军工科技情报与一般的科技情报不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军工情报研究具有时效性、科学性、政治性、军事性、竞争性。军工情报产品既有一定范围的公开性,又有阶段的保密性,目的是为管理决策和科研生产提供情报支持和服务。

现阶段军工科技情报人员主要是对搜集到的国内外相关领域内的产品研制情况和生产状况、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同行业生产厂商的经营动态、相关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等信息,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最终形成军工情报研究产品,可以以报告、网络信息或专题音像制品等形式,提供给相关项目的研究单位和领导,为科研生产和领导决策服务。当前军工情报也引入了竞争情报研究,关注国内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状态,扩充了情报研究领域,增大了情报研究的难度,给军工情报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2 军工情报的信息搜集

21 基于文献获取情报信息

通过定期查阅各种国内外期刊、科技报告和专题会议、标准、专利等文献来搜集所需情报。也可通过出版社、图片公司、大型图书馆等机构订阅和购买国外军事技术刊物和书籍,从研究机构、专业会议收集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报告等,这些资料对军工科研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用于竞争情报的研究,还可搜集竞争对手内部发行的报纸刊物等,这些资料反映的往往是企业内部经营状况、产品研制和生产动态、机构和人员调整、部门主要业绩和企业发展远景等内容。在对竞争对手分析时上述的纸质载体资源是极有用的,可以从不同方面认证获取情报的可靠性。

22 利用网络获取情报信息

网络信息海量、检索方便,能够使我们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情报,从而及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研管理策略、方针和产品的研发方向,所以互联网成为目前最重要的科技情报信息来源。但面对互联网如此庞大、变化迅速、纷繁多样的信息来源,能够快速完整精确地进行检索,将网络信息转变为对军工企业发展和相关产品的研制有用的情报确是情报人员的职责所在。

221 定期浏览相关网站

通过定期搜索相关网站,发现关注的信息线索,跟踪有价值的情报信息,为进行情报课题研究积累素材。一些专业军事网站会经常报道我们关注的信息和国外相关军工厂商的技术及经营动态。这些军事网站还不定期提供国外产品的情报研究报告以及丰富多彩的军事视频信息。

另外简氏防务、国外军工企业的网页等也都是获取国外军工情报的有效途径。国外上网公司对页面的内容和设计都非常重视,是企业的对外网络窗口,是企业以文本和图像等形式在网上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阵地。公司网页不仅提供军工产品信息,还有公司总裁的介绍、讲话和招聘广告、企业经营动态、组织结构图等有价值的信息。并可通过这些公司主页上的重要链接,了解公司与其他公司间的合作关系。这些途径都可以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情报信息。

222 参加行业论坛

网络上的行业论坛很多,其中也会涉及军工产品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军工技术人员组成的论坛,在不经意的闲聊中,往往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或产生启发性思路。如中国国防科技论坛,里面下设军事、航空与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核能、兵器、军用电子等多种军工技术的分论坛。论坛里有航空航天所属单位简介等丰富的情报资料,情报研究人员可以定期进行访问,搜集分析感兴趣的情报。当然在互联网上参加各种行业论坛时,情报人员应时刻注意保密,以免给国家和军工企业造成损失。

23 利用各类数据库获取情报信息

数据库信息一般涉及时间较长、精度也高,检索方便快捷,是较为可靠的信息源。可利用与我们所关注产品和技术有关的中外文导弹全文库、导弹动态信息库、中外文学术期刊库、AIAA报告全文库、AD报告全文库等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的专业数据库进行军工情报搜集和分析。同时还可利用数据库找到科技文献中的参考文献,借鉴同类情报成果,展开相关课题的研究。

24 利用各种会议获取情报信息

航空学会、导弹总体情报网、制导与引信情报网、推进系统情报网每年都组织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大会,出版会议论文集。通过参加这种专业性的技术会议,可获得相关军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进行专业情报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大会交流还可认识和熟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可以为下一步的情报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获取相关技术专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2010年5月第30卷第5期军工科技情报工作研究May,2010Vol30 No525 跨越语言障碍获取情报信息

收集国外网站的信息是当今情报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使用各国各地区的搜索引擎,能获取各国各地区的信息,但因为各国多以母语制作其网页,网上搜索语言障碍在所难免。现在大型的搜索引擎都提供了免费的在线网页翻译的服务,其中包括多种语种的翻译服务。虽然现有的翻译软件的缺陷还很多,但在网络搜索的领域中还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至少可以知道搜集到的网页是否是自己所关注的信息。依靠这种网站帮助我们跨越语言上的障碍,获取大量的全球各地的情报资料,为我们进一步的军工情报研究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

3 积极探索军工行业情报工作的新途径

31 在信息共享和交流中开展军工情报研究

由于军工各个单位的情报研究力量有限、专业面相对较窄、本单位所掌握的资料不全面,所以应该开展情报合作研究,发挥专业团队优势。可通过建立专业情报网的网站和数据库,与相关网站链接与共享,节省人力物力,优化资源配置,方便查询和使用,提高情报的利用率,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可以项目为纽带,利用专业技术学会和情报网加强情报项目的合作研究,实现信息查询和资源共享,各单位的专业技术优势、资料优势和人员设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除了为本单位科研生产服务外,还可为广大网员单位和学会成员服务。

此外国防军工单位还可以与专业军工情报咨询研究机构积极合作,增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其专业的中外文期刊、文献、网络、图片和音像等丰富的情报资源,展开本单位关心的情报课题的研究工作。还可向这些专业军工情报研究所提出课题要求和期限,把不涉及本单位核心型号和涉密技术的情报课题交由其研究,并邀请专家广泛参与,进一步保证其权威性和可信度。这样可解决本单位情报研究人员专业范围有限与课题项目范围宽泛的矛盾,实现双赢,开创军工情报研究的新局面。

32 引入竞争情报增强军工企业的竞争力

以往的军工企业主要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缺乏项目和型号的国内竞争。现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和国内军品市场的垄断被打破,各个军工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同行业的严酷竞争。因此军工情报部门需引入竞争情报研究,才能适应新形势,确保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保持稳定、取得佳绩。

竞争情报研究主要是跟踪军工企业的关注热点,要从主要收集翻译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情报来源转变为国内外同行业竞争对手情报信息兼顾的情报来源,情报人员通过参与竞争对手举办的各种展览和会议、与其他军工单位接触和交流等各种途径获取竞争情报,提高情报工作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到位地服务科研和管理决策。同时应引入反竞争情报研究,在调查竞争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获取对方的情报,同时又要在反竞争情报工作中从组织建设、人员配置、技术支持、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千方百计地保护好本企业的核心信息。

4 军工情报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41 保密意识是作好军工情报的基础

通过分析研究各种公开的材料,能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据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有80%是靠分析公开的资料而获得的。公开情报的搜集、研究和分析,在“信息爆炸”时代应该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与此同时应注意己方情报的保密,注意在公开场合不谈涉密内容,在公开的刊物上不发布涉密信息,提高综合防范能力。

42 先进手段是作好军工情报的保证

当今在国防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大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浪潮的强有力推动下,情报的形势与需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要求情报必须以实际需求为牵引,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情报人员担负着搜集一流技术信息和先进管理方法的重任,服务于科研生产和管理决策。并且当今情报工作全面向信息化迈进,情报工作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也给情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创新情报研究手段,提高网络条件下的情报服务和情报研究协同工作能力,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采集系统、情报分析建模与仿真系统、情报协同工作平台等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型情报工作手段,提高情报快速响应能力,把情报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5 结束语

总之,军工企事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充分重视军工情报工作。军工情报人员除了应具备有强烈的情报意识外,还必须掌握正确、合法、先进的获取情报的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机构和信息网络,建立起高效健全、反应灵敏的军工情报系统。我国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在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压力面前已经愈发感觉到掌握技术情报的迫切性,认识到情报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情报研究工作也必将对军工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天信.军工科研项目中科技情报跟踪服务问题的思考[J].安徽科技,2007,(1):38-39.

[2]罗立.论竞争情报的获取途径[J].现代情报,2008,(4):49-50,53.

[3]唐虹.Internet上竞争情报的挖掘[J].现代情报,2005,(9):33-35.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篇4

浅析科技情报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

论述了科技情报工作的任务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阐述了在新形势下科技情报工作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

作 者:陈予琳 CHEN Yu-lin 作者单位:信阳市科技信息中心,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7)分类号:G359.2关键词:科技情报工作 经济建设 情报服务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篇5

关于申报2010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

研究课题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科技局;市有关单位:

现将申报2010年度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课题计划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望各单位按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做好组织申报工作。

一、申报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计划课题要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建设、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中心任务,探索在社会进程中关注及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法,分析典型案例,选择借鉴方法,提出应对措施;用系统的理论阐述观点,用详实的数据展开比对,以科学方法充分论证,使研究具有操作的可行性、内容的创新性、目标的前瞻性,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决策咨询、战略发展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填写《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课题计划任务书》一式两份,于2010年4月15日前由主管部门统一报送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情报研究室。

三、申报人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对申报计划任务书中所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选题、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申报人和课题组是否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条件,必须给予要认真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

联系人:张思银、吴恩生 联系电话:83842574

附件:1.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课题计划项目指南2.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课题计划任务书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五日

主题词:科技情报 计划 通知

附件1

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课题计划项目指南

一、创新型经济研究

围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增强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1、我市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创新型经济知识产权作用研究

二、新兴产业研究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分析研究

2、科技创新支撑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研究

三、可持续发展研究

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节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经济建设的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1、我市发展低碳经济思路及对策研究

2、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研究

四、社会事业研究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 康意识,促进社会进步。

1、我市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2、我市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五、科技发展研究

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第一生产力,对加快经济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1、科技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科技管理与服务相关问题研究

六、创新政策研究

围绕培养基层科技人才及有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体制建设,完善配套政策。

1、农村科技人才培育问题的研究

市科技局工作总结 篇6

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以及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布局,全力实施科教XX县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今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先进单位。

一、20**年工作总结

(一)积极抓好科技项目申报实施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项目申报指南,通过加强科技项目库的建设,组织调研、召开座谈会,近距离与工、农企业沟通和询问,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特别是和我县特色特色产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和需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对企业的项目申报材料,安排专人逐项精细指导、认真审查,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资料的质量。今年,我局组织申报的各类科技项目获批的共计15个,其中国家星火计划3个,分别是桑园套种竹荪技术示范与推广、优质商品猪健康养殖技术示范、白茶规范化种植技术推广;省科技计划项目1个:科技入园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省科技支撑项目1个:XX县健康服务平台构建和常见多发病防治技术应用示范;省重点新产品6个:u型滴灌技术开发、q/kth02-2013四丁基硫酸氢铵等5项;省创新基金1个:生物技术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省级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XX县建设专项项目1个:电子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工程建设;以及金银花新品种引进示范、井冈密柚种植技术示范2个项目。目前,这些项目都在实施进展当中。另外,我局已经着手申报了3个2014年科技扶贫项目,分别是:百合新品种-“龙牙”引进示范、南方红豆杉绿化大苗营养袋培育、饲料中添加有益菌新技术推广示范。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我局积极做好跟踪服务,认真抓好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以确保科技经费的使用绩效及项目的实施进度。白莲项目去年引进福建客商在龙田乡荣天村发展白莲200余亩。今年成立了白莲合作社,发动花汀、龙田等村村民加入白莲种植,目前已发展到650亩,亩产量200斤,平均售价30元每斤。另外还引进白莲套养鱼技术,开发赏花观鱼旅游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井冈蜜柚节水灌溉项目已在高桥楼镇引泉村、拿溪村,埠前镇文田村开展井冈蜜柚滴水灌溉示范,示范面积1230亩,建立了5个山体蓄水池,开展滴灌技术培训3次,培训150人次;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专门成立了XX县科技惠民计划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我局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成立了项目经费专项管理小组、专家咨询领导小组、项目监督评价小组、县级技术指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先后组织成员单位召开4次项目实施调度会,专门研究布置项目实施。目前,该项目正在按照制定的项目计划逐步推进。

(二)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为贯彻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调动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发明创造,激励技术创新,提高XX县的科技创新整体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我局积极做好科技成果、专利申报及管理、奖励工作,强化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截止9月,我县专利申请量达39件,鑫力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f—60001多层挠性印制板”项目,已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蚕桑办的“桑园套种竹荪”和丰海农业科技公司的“u型滴灌”两个项目获得了市科技进步奖;另外江西紫荆颜料化工有限公司的“绿色合成永固紫的生产工艺研究”通过市科技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大大调动了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了全县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氛围和科技创新整体能力。

(三)及时成立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江西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XX县建设专项资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我县知识产权工作,推进我县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我局特此向县政府申请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并配合县政府向上级部门申报了江西省知识产权富民强县示XX县建设项目,获得第一批“知识产权富民强县”专项,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积极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推进科技入园入企工作

为了大力推进“科技入园”工作,深入提高科技入园服务水平,经局班子研究决定将XX县科技局下属的XX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进驻园区,在年初制定“关于组建XX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规划方案”,经过与XX县工业园区管委领导多次协商之后的确定了办公场地,目前办公场地即将装修完备,下一步将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服务设施、服务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服务体系。力求做到科技政策入园、科技项目入园、科技资金入园、高新技术入园、科技服务入园,使园区内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截止到10月底,XX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已为园区企业举行了3次培训,分别是:2013年3月1日,我局会同XX市科技局来到XX县工业园区,深入企业调研,邀请了近二十个企业的负责人一同在XX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开展相关培训;2013年4月26日,在XX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举办了省级科技民营企业培训班,首次获批的10家省级科技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了培训;2013年6月8日,在科技部第27届赴井冈山区扶贫团的牵头组织下,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XX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2013年中国永新培训活动在XX县启动,我局积极组织XX县工业园区30多家企业的负责人及有关技术人员参加了这次培训班。

(五)积极抓好科技扶贫工作

今年,我局积极配合科技部做好扶贫工作,在科技部扶贫团的指导下,今年先后举行了XX县与井冈山大学科技合作对接交流座谈会、全县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永新培训活动。另外,我局作为清华大学研究生实习基地,今年7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3名研究生到我局实习,深入到相关乡镇及单位完善改进网站及信息服务平台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县的科技交流和科技创新工作。

(六)积极做好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

今年,我局大力加强与井冈山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强化与井冈山大学科技项目合作,签订合作项目6个,并且拟定了XX县与井冈山大学科技合作框架协议、有关部门与井冈山大学相关学院的科技合作协议,另外我局将在11月14日聘请井冈山大学8名专家为我县科技顾问。

(七)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并做好民营科技企业及科普统计工作。今年,我局开展的科技活动周共花费经费1.5万元,积极组织全县科技特派员下乡进村,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活动,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并且利用县图书馆、科技局图书室免费向群众开放,吸引了2000余人来图书馆、图书室借阅科技书籍;利用井冈山大学与我县进行科技交流合作机会,组织井冈山大学及我县科技人员参与千名科技便车进园区(乡村)活动,确立了7个科技合作对接项目。此次活动全面的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为连接服务三农、改善民生、依靠科技振兴我县经济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此外,我局还对我县16家单位进行了科普统计,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达11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达14家。

(八)全面抓好扶贫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今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我局把扶贫村工作列为全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了对扶贫联系点里田镇平原村、里西村的科技指导,经常深入扶贫联系点展开调研,分析贫困原因,积极寻找科技扶贫重点帮困的突破口;全力抓好象形花溪村的美丽乡村工作,落实帮扶资金3万元,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进村水泥路已经竣工修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九)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和招工工作

为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利用科技优势,积极主动地搞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域外资金,抓住有利的机遇,耐心工作,有效的促成了与投资者的全面合作。目前,江苏聚杰集团5000万“天然冰片”项目落户高市、莲洲。在做好引进资金、引进项目的同时,注意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为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做好向域外推介工作、更多更好的吸引域外资金来我县投资奠定基础。企业招工任务目前完成60%。

二、存在问题

(一)全社会的自主创新意识还偏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企事业单位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还不够高,统筹协调全县知识产权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力度不强。

(二)社会发展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给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知识普及带到了一定的难度。

(三)人力资源不足,特别缺乏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科技培训及人才引进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三、2014年工作打算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局将正视存在的困难问题,继续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布局,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富民强县和建设和谐小康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动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制建设,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企业,加速科技成果的转换与应用,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紧紧围绕协同创新主题,帮助企业建立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协同创新水平。一方面要积极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科技投入、高新企业认定的税收优惠、专利资助、重点新产品奖励等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进区建设,将科技服务机构植入园区,面向企业开展有效的科技对接导入,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需求,不断提升科技服务园区的水平。

(二)抓好产业技术升级。主要围绕皮革、铜制品加工、茧丝绸、药化等产业,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大力加强与井冈山大学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强化与井冈山大学的六个科技项目合作。集聚各种要素资源集中攻关,找出这些重点产业的共性和核心关键技术,以科技创新的率先突破带动产业发展的全面升级。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实施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示范、推广、应用,加大对专利申请、转化、产业化等的扶持力度。激励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净化专利技术和产品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篇7

1956年, 为了落实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关于建立科学技术情报机构的任务, 在周恩来、陈毅、聂荣臻等中央领导的提议下, 我国成立了第一家综合性科技情报机构, 即今天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目前, 全国部委、行业、省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县等各级政府已建有预算支持的科技信息机构近400个, 从业人员近5万人, 科技情报事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情报行业体系, 苏情所就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分子。纵观苏情所50年的发展历程, 其创建与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 即艰难初创阶段 (1959~1977年) 、改革发展阶段 (1978~2001年) 和创新跨越阶段 (2002~2010年) 。每一个阶段都蕴含着江苏科技情报人辛勤的汗水和创业的热情, 也留下了他们为实现江苏科技情报事业腾飞梦想而不断拼搏的闪光足迹。

筚路蓝缕——艰难初创阶段 (1960~1977年)

苏情所成立于1960年3月, 是在当时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两部门情报处的基础上建制成立, 与省科委情报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首任所长马列国。成立时, 全所只有职工25个人, 主要任务是向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收集科技成果, 收集国内资料。同年, 苏情所成立了资料室、研究室等科技情报工作基础业务科室, 之后国外文献室、编译室、阅览室也相继成立, 职工人数也增至50余人, 包括收集整理科技情报资料、编辑科技信息和成果通报、组织审定科技成果、开展专题调研等在内的各项科技情报工作随之陆续展开。

1961年, 针对当时江苏国外科技情报资料紧缺的现状, 苏情所明确工作指导思想:根据江苏地区工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文献收集应以国外文献为主, 特别是重点收集国外专利和政府研究报告。此举得到了江苏省科委的大力支持。在基本了解国外科技文献资料来源和取得途径、江苏已有国外文献资料数量和江苏工业技术发展实际需要的基础上, 苏情所决定将收集国外文献资料的重点放在专利文献上, 广泛开展国外专利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经过全所上下的努力探索, 国外科技文献资料的馆藏数量迅速增长。至1965年, 苏情所馆藏国内外专利文献已达100多万件, 极大缓解了江苏地区国际科技文献资料的供求矛盾, 为当时我省对国外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情报资源。同时, 苏情所还积极参加华东六省一市 (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福建及上海市) 科技情报协作网, 逐步开展对全国和华东地区科技情报资料征集与交流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苏情所被迫撤销, 职工有的被调动, 有的被下放去了工厂、农村。1969年下半年江苏省革命委员会科技局成立, 内设情报组和情报室, 履行原苏情所的职责, 并召回了部分职工。根据苏情所档案记载, 1966年~1969年间, 苏情所的工作确实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 各项业务工作基本属于停顿状态;但经科研人员的努力, 1970以后, 苏情所的各项业务就开始逐渐恢复。在被称作省科技局情报室的年代, 苏情所的基本工作大致有编写《科技简讯》, 推广省内工农业科技成果, 介绍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提供的国内外科技发展情况, 并派人员到各地巡回放映世界各国的一些先进的科技录像片。据时任省情报室主任的黄裳回忆, 1973年, 省情报室和国家级的外文书店联合, 借用南京军人俱乐部的场地, 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外文科技图书展览, 历时一个多月, 共展出外文图书5万余本。展出期间, 组织了南京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师生和研究人员前来阅读浏览, 一时间门庭若市, 盛况空前。闭幕时, 借用了军事单位调来的十来辆大卡车才将参展的图书全部运回。

当时, 为了充分发挥省内科技资源优势, 省情报室还主动与高校院所联系, 利用其掌握的先进技术, 积极为工农业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值得一提的是, 省情报室在农民家庭和田间地头推广应用了“正交试验”方法和沼气。1975年, 省情报室主动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南京师范大学合作, 在省内部分地区推广了一种与数学大师华罗庚的优选法类似的“正交试验”方法。该方法是在农村利用稻麦田块, 对农作物的经营布局、田块配置、作物行距以至田间灌溉、除草等各个方面, 实行科学种田, 达到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方法推广以后, 效果显著, 受到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欢迎, 南师大数学系还特地为此总结编写了两本《正交试验》的科普读物。另外, 当时省情报室和古地质生物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合作, 利用牲畜粪便, 发酵产生能量, 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了沼气, 即节约了能源资源, 又方便了群众生活。

在苏情所初建的这段时期, 尽管条件有限, 几经波折, 但苏情所的职工仍旧凭着一腔热血, 不畏艰难, 团结奋进, 经过十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苏情所无论在组织机构、文献资源, 还是情报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方面, 都已初具规模。

迎来春天——改革发展阶段 (1978~2001年)

1978年3月, 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提出, 要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年5月, 苏情所便迎来的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春天。为了顺应全社会各行各业对科技情报的巨大需求, 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 正式恢复成立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为隶属省科委事业单位) , 批准事业编制150人, 负责组织协调全省科技情报工作。此后, 全省各市相继建立了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省冶金、机械、轻工、电子、标准、医学和省农业科学院专业部门, 也都建立起自己的科技情报机构。

在苏情所的指导和协调下, 各级科技情报单位以生产技术情报为重点, 面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 积极开展情报检索咨询服务, 帮助企业引进产品样品, 组织信息发布会、技术成果交流交易会, 开展技术市场中介服务, 实行情报、科研、生产的联合, 切实丰富了科技情报工作的内容, 全面提高了科技情报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时, 科技文献资料工作在收集、加工的数量和质量上也有了较快的增长。截至1978年底, 苏情所已收藏国内科技期刊2402种, 国外科技期刊3719种, 中文科技资料42521种, 外文科技资料26740件, 专利文献资料241万多件, 年科技文献的加工量达1.96万篇。随着照相复制、录音、录像、静电复制、缩微阅读等技术在科技情报工作中的普遍应用, 当时苏情所已经基本满足了全省对科技信息的需求。1985年初, 苏情所顺利建成江苏省科技文献收藏中心, 被列为国家二级收藏单位, 被国家专利局确定为地区级I级专利文献服务中心。同年8月26日, 我省第一台采用拨号方式的联机终端在苏情所安装完毕。该套终端采用直拨电话线路与中情所国际联机专线接通, 经卫星与国外三大数据库 (Dialong、Esa、Orbit) 连接, 终端采用数据传输通讯, 通过人机对话, 可以检索世界各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科技资料及商情。此后, 苏情所还积极与南京大学合作, 成功引进了世界专利索引 (WPI) 磁带, 利用磁带进行了计算机主题检索, 大大提升了情报服务工作的效率。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信息技术的变革, 面对社会各界对科技情报提出的要求, 苏情所进一步深化科技情报工作职能, 与时俱进地启动了科技情报研究工作, 并推动各地市科技情报研究所也相继开创, 极大扩展了科技情报工作的空间和功能。一方面以政府决策部门为服务对象, 在省科委要求下, 苏情所会同省经济部门的情报站、情报室, 联合开展了科技和经济工作发展规划的资料搜集和研究制定工作, 并汇总上报省科委, 为其后省内经济和科技部门制订发展规划提供了及时的事实依据和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以产业发展为服务对象, 重点围绕引进技术、开发新产品、科技攻关等方面的要求, 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产业发展情况和资料, 定期提供相关产业有观点、有分析、有建议的科技情报研究报告。到八十年代中期, 全省完成重要科技情报调研报告660多篇, 其中162篇获得江苏省和有关部门的奖励, 受到了广大用户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1986年6月, 由省科委重点支持投资400余万元, 新建的业务办公大楼在现址 (南京市锁金村77号) 正式落成, 建筑面积5168 m2, 苏情所面貌焕然一新。搬入新楼后, 苏情所科技人员和工作人员总数也增至100余人。资料室改名科技文献馆, 设立了“中文报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等对外服务窗口, 改善了借阅条件。苏情所文献服务工作面向全社会开放, 扩大了服务范围, 增加了复印、缩印、代查、科技咨询等服务项目。80年代末, 苏情所与全国信息电传交流服务网络建立协作关系, 建立了《市场电讯》江苏终端站, 并建立了8个联机点和代办处, 奠定了全省情报传真网络基础。与此同时, 还协同江苏新技术开发所组建了江苏省科委“星火科技”电视节目办公室, 组织起了全省科技情报界科技声像制作协作网络。

进入90年代以后, 苏情所进入了快速建设期。为保证科技成果先进性, 避免重复立项, 1992年9月, 苏情所成立科技查新咨询中心, 被省科委定为省级查新机构。1996年5月, 国家科技信息网Internet江苏节点在苏情所建成开通;同年8月, 省信息网络中心与苏情所实行二块牌子, 合署办公, 逐步融合;1997年4月, 省信息网络中心正式搬迁至苏情所新大楼, 并于6月正式实行24小时对外开机服务。1998年8月1日, 苏情所声像中心制作的全省海洋预报节目正式在江苏卫视台每晚8时播出。2001年6月, 苏情所与省轻工情报总站实行合署办公。值得一提的是, 1991年12月, 苏情所完成了江苏“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研究。该研究课题为全面贯彻实施“科技兴省”战略决策提出了总设计和系统实施方案的建议, 为省委、省政府有关“科技兴省”的重大工作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省、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获得了199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改革发展的这段时期, 苏情所无论文献馆藏数量还是信息检索技术, 无论业务开展范围还是情报服务手段, 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情报”的价值越来越凸显, “情报”的触角也越来越广泛。苏情所职工以不懈的奋斗实践着“科技创新, 情报先行”的深刻理念, 在不断彰显情报服务特色的同时, 对江苏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阶段苏情所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加速, 在日益完善具有江苏特色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的同时, 也为将来科技情报事业取得更大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绩斐然——创新跨越阶段 (2002~2010年)

进入21世纪以来, 世界信息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信息资源建设、开发利用及服务模式带来全新的变化。韩国国家情报大学的墙上悬挂着“情报就是国力”的字牌, 中国网络情报中心网站的首页上写着“得情报者得天下”。2002年6月, 全国科技信息工作研讨会上, 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在讲话中特别指出:“科技信息工作要当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排头兵和开路先锋, 要成为科技创新的坚强后盾;要建成国家战略信息资源的重要基地, 要成为信息服务的主力军;要一如既往地, 更好地成为决策与管理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江苏省科技厅审时度势, 科学宏观把握江苏省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方向。2004年2月, 省科技厅发文将苏情所的公益性业务定位为:公共科技文献、科技成果档案和信息资源收集、加工及共建共享管理服务;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及网络管理与服务;科技发展政策、战略、动态与规划研究;科技统计分析等科技管理咨询服务。至此, 江苏省科技情研究所以崭新的服务理念、先进的服务手段、优质的服务水平进入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阶段。

文献与档案工作是情报服务和情报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从最初突破重重困难,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文献资源, 到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与创新各种文献服务方式, 50年的发展使文献工作获得了骄人的成绩。2002年, 苏情所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的支持下, 经一年的项目的建设, 建成了1000万篇全文型海量数据、700G信息存储量、全年每天24小时面向我省创新体系开放的在线系统。全面提升了苏情所的文献服务能力, 扩大了苏情所的文献信息资源, 使苏情所的中文期刊服务能力由原来的2000余种, 必须上门才能使用, 一跃上升为8000多种, 通过网上就可查阅。2006年4月, 苏情所联合十家我省科技、文化、教育三大系统的主要信息服务单位, 建成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 并正式向社会开通服务。“中心”通过引进、共享、集成等手段, 形成印刷型与电子版、网络版文献相配套, 物理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 一次文献与二次文献配合的基本满足全省需求的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与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服务体系。使面向全省服务的国内外重要工程技术文献满足率达80%以上, 各种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存储总量达20000G以上。截至目前, “中心”包含的国内外重要科技全文数据5500万条, 已注册平台用户数1万余家, 2009年用户访问量102万人次, 全文下载量212万。苏情所的文献信息服务, 已逐步告别书本, 走上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快车道。

苏情所的查新工作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专利制度的实施和科技成果管理的规范化, 查新工作也逐步受到了成果管理部门的重视, 1992年苏情所成立查新中心。查新不是单纯的文献检索工作, 在过去的18年里, 苏情所的查新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好的外语能力, 通过情报文献检索和收集的各种手段、途径、方法和各自特点, 采用新颖性、创造性、先进性的判断原则和鉴别方法, 立足于对查新项目的全面分析、消化和吸收, 并在检索、选择对比文献、拟定查新结论的过程中, 始终运用专业知识、判断原则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在我省科研单位正确选题立项、促进新产品研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率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中心成立以来, 已累计完成各种查新咨询项目3万余项, 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 获得多项江苏省科技情报成果奖、江苏省软科学研究奖和全国及省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科技统计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初, 省科技厅依托省科技情报所成立了江苏省科技统计中心, 除承担省科技厅委托的各项国家级科技统计调查任务外, 还围绕科技管理的需要, 开展统计指标研究, 设计省级科技统计调查方案, 具体实施省级科技统计调查, 开展科技统计分析等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科技管理的需求, 全面反映和掌握全省科技创新情况, 引导科技工作更多地注重产出效率, 在省科技厅的指导下, 2008年省科技统计中心制定了全省科技产出考核工作体系方案。建立全面反映全省科技产出状况的统计制度。同时, 还加强了产业统计和企业监测统计工作。围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等与省统计局共同开展了相关产业统计, 及时掌握全省产业发展动态。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产业统计和企业监测统计为及时把握金融危机对全省产业及企业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苏情所还积极开展了各类科技评估活动。成立于2002年的江苏省科技评估中心, 是省内唯一一家专业性省级科技评估机构, 在推动全省科技评估体系的建设, 促进政府科技决策的科学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立以来, 不仅建立了较为完整成熟的科技评估理论、方法与程序, 还针对各类政府委托及企业需求, 设计出合理的指标体系, 建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评估技术支持平台, 在科技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及操作实务上处于领先水平, 为企业提供编制各类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诊断咨询、市场调查、项目评估等各类科技咨询服务。目前已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估工作, 率先制定了省级科技评估规范标准, 完成企事业单位科技项目申报、资质认定、市场分析等各类咨询300余项, 充分发挥了科技评估对科技管理与决策的辅助支持作用。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一直是苏情所的重点工作之一, 广大情报研究人员充分发挥江苏地区丰富的文献资料优势, 运用先进的情报技术手段, 注重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潜心钻研, 加强实地调研和情况分析, 为各级决策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依据。特别是2006年江苏创新型省份决定出台以来, 苏情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逐步完善为决策部门服务的形式与内容, 提出要紧密结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科技创新的需求, 重点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 寻找江苏差距, 最后回答“我们应该怎么办”的问题。在众多的服务手段中, 各类课题研究《科技参考》、《今日科技》、《科技要报》等内参简报是苏情所为决策部门提供情报服务的两个最主要的途径, 在帮助解决部门制定政策、为科研体系确定方向、制订科技发展规划等方面, 提供了丰富的科技情报研究成果, 树立起了情报服务的品牌, 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赏。近年来, 为了进一步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 练好内功, 苏情所在全所实施了科技与产业跟踪研究计划, 动员每一位在职员工参与相关科技战略研究工作。计划在3至5年内对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政策等领域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扎实做好情报编译、分析研究工作, 努力培养形成一批有一定行业话语权的专家和学者, 在全所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今年, 苏情所还积极请战, 主动申请承担了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研究制订任务, 在为江苏科技发展不断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 也开启了自身事业发展新的航程。

再创新的辉煌

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创新;发展思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需要我们必须判断科技发展态势,找准发展方向。新时期新环境下,必须大胆尝试,推动信息服务创新发展。①转变服务理念。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面对面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从共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②深化服务内容。在搞好传统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资源的知识提炼,形成专题综述、述评等深层次信息产品,创造具有独特价值的增值知识产品。

1.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及改革趋势

科技情报信息管理机构实质是运用现代的管理思想组织和结构、方式、方法、制定规范,实现对科技情报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引进和使用信息技术,以实现用户服务功能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实现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有序协调发展的目标。根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信息资源已被列入世界4大资源之一,为此建议在原国家、省、市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成立科技情报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分别负责国家、省、市的科技信息资源规划与建设,重点以数字化建设为主,同时承担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科技数据库建设,明确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在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设立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专项经费,完善服务性收费项目,形成管理有序,组织得力,上下互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和省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可承担科研学术研究方面领头羊,中小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可承上启下,市科技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和国家和省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接业务,这样改变了地市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群羊无首的局面,这样可以促进地市科技情报机构良性发展。中小城市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在指导当地科技信息工作开展,为地方领导决策、科研院所、企业及乡村开展科技信息服务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是创新发展科技情报信息事业中不可为低估的力量。

2.深化服务内容,综合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是当前及以后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手段

20世纪中叶以来,因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甚至改变了传统的发展轨迹,这种影响毫无疑问地发生在科技情报信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传统的科技情报信息机构面临巨大挑战。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网络化、集群化、广泛化的趋势,网络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来源。所以在需求方式发生变化的渐进过程中,应重视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网络环境建设,缩短供、需差距,已是迫在眉睫必然。

科技情报机构要在新时期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面对当前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工作的新形势 ,我认为当前地市科技情报信息机构要不失时机,加快与国家省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接,为地方引进科技资源,并加快地方科技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作用,为领导决策和本地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

从信息网络技术的新近发展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将彻底改变科技情报信息研究和服务的传统方式。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服务知识化将成为必然。能否及时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是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服务需求的挑战。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不仅使信息数量剧增,而且也使信息资源社会化。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不断拓宽,方式更加便捷。过去那种提供资源查找和指示服务的初级智力活动将被技术系统逐步取代,用户的个性化和高端化需求则更多地表现为要求提供能够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方案的知识型服务,这客观上要求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必须改变服务理念,既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面对面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从共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3.加强信息基础设备建设,为科技情报创新发展创造条件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发展的物质基础。虽然,我国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 ,在网络、通讯等基础条件建设和信息开发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国民信息意识逐渐增强。如银行交通、卫生等行业各部门已普遍建成了办公自动化。要实现创新服务,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就必须加强各地市的科技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设备配置,增加网络设施建设经费。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也要主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到各界的支持,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加快装备一批高新技术设备,切实提高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创新能力。

4.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区域创新提供可靠保障

互联网已经是这个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几乎影响了全球的所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物质世界正在加速融合,在这种融合中几乎任何系统都可通过数字来量化和互联,通过分析,人们可以作出更加智慧的判断和处理。

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工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信息服务平台。①网站建设。建立科技系统门户网站,发布相关信息,搭建起各机构相互沟通的桥梁;②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建立以全程动态交互为特色的在线申报系统,实现科技项目的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提高申报、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③辅助办公系统。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工具,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和业务流转的网络化,真正做到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人员上班的同时,也是为客户服务的开始。④加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并没有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不仅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而且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就是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对接的桥梁,为双方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的信息。实现研究成果的信息检索与交互,提高科技成果与企业转化的成功率。

总之,要进一步深入科技情报管理体制改革,走出传统的管理服务方式,根据各地实际,调整业务结构,开展创新服务。我们处于一个挑战的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要想使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强抓发展机遇,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增强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决策支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协同工作能力、集成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邓楠.创新科技信息事业,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服务[R].科技部网站.

[2]黄彦斌.总结过去,放眼未来,紧密围绕建设创新型内蒙古而努力推进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DB/OL].中国科技信息网.

[3]杨海然,辛建之.加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情报研究工作[DB/OL].中国科技信息网.

市科技局年度工作总结 篇9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年全市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高新技术产品69个、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58家,累计分别达到79家、460个、450家。XX市高新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二次创业迈出新的步伐,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25%;区内企业江门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填补了我市近十年在境内没有上市公司的空白。全市以led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我市被批准为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led产业化基地、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同时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了以高新区为核心园区、辐射荷塘灯饰产业园、鹤山共和工业区和台山工业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led产业实现产值136.98亿元,同比增长40.69%。投资30亿元的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在高新区正式启动。制造业信息化改造步伐加快,全市共建设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企业26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10家、信息化示范专业区6个,带动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企业超过350家,全市信息化指数达到60%以上。

(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年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市本级达到2.09%,XX区2.12%、XX区2.01%、XX区3.97%,均远远超过全国科技进步对市县的考核要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全市共建立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3个、省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个、省级民营科技园2个、省级工业研究院2个、省级专业镇20个、各类科技孵化器6个。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民营科技园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740亿元和245亿元。专业镇整体实力明显增强,20个省级专业镇实现特色产业总产值800亿元,同比增长17%。企业研发机构不断壮大,共建有省市级工程研发中心150家,其中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已组建国家级印刷材料实验室,广东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正筹建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我市4家企业入选广东省百强自主创新企业,6家企业入选省级创新型企业。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600多项,其中获得国家和省立项支持70多项,共获资金5700多万元。

(三)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深化。我市共推动6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名专家教授参与产学研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300多项,建立各类产学研基地100多个。一是推动政校合作和区域合作。我市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著名高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XX市、XX市签署了《推进珠中江区域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二是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已引进108名高学历、高职务、高水平的省部科技特派员入驻我市企业,其中5名是长江学者和新世纪优秀人才、30名博导,直接参与了近300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项目的实施可每年新增产值10亿元。其中五邑大学在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功研究开发了尼龙聚合等7项新技术。三是一批产学研结合项目实现产业化。去年,全市共组织申报省部产学研科技计划项目近100项,获省立项15项,获得资金支持1100多万元。其中广东道氏标准制釉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等承担的重大产学研专项,投入4000多万元,获得发明专利5项。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新增利税2000万元,四是农业产学研合作取得新进展。共组织30多名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入驻农业企业,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省农科院等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我市农业企业合作。全市培育创建了2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4个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条星火技术产业带,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深入开展,现已成为全省示范性项目,全市共建立各级“信息直通车”示范点1000多个,覆盖了全市所有行政村,其中,省级示范点4个,市级示范点64个,XX区大鳌镇深虼濉⒒岢墙植杩哟灞皇】萍继命名为“重点示范点”。

(四)知识产权工作持续快速发展。20**年我市专利申请总量达到5844件,同比增长18.88%;授权量5415件,同比增长56.96%;发明专利申请 531 件,同比增长31.76%;发明专利授权151件,同比增长46.6%;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快速增长。组织开展了“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美国知识产权制度巡回研讨会等大型活动,举办讲座20多场、印发宣传手册5000多本。调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8件。组织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40多人次,检查商品45000多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广泛推进,XX区、XX区、XX区、XX市和XX市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县,66家企业被认定为“XX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专利贴身服务不断强化,加强了对不锈钢、水暖卫浴、摩托车、麦克风等行业协会的指导,落实专利资助措施,鼓励专利申请。组织实施了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硬件水平,不断完善专利信息服务功能。

(五)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推进。我市全面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进一步完善了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积极落实项目经费,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十一五”重点项目实施。建立和健全了地震信息报告制度和网络信息系统,推进了防震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加强了地震监测网点建设,设立了XX市科学馆内的地下流体观测点、XX市四九镇gps观测点、XX区礼贤小学和XX市纪元中学强震台站。推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完成了XX区会城奇榜村、XX市恩城2个示范点建设。配合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完成了700多所中小学校的校舍安全排查和鉴定。及时处理“7.9”江门与阳江交界3.9级地震和“11.19”深圳2.8级地震等突发事件。

(六)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积极组织开展“科技进步活动月”、科普进社区、科技下乡等活动,去年全市共举办学术交流会和报告会370多场次、技术培训146场、科普知识文艺表演晚会和科普影视节目20场次,交流论文856篇,组织“珠中江”学术交流活动10多场,参与的科技人员和科普志愿者共5万多人次;新会和开平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XX县创建单位,广东(新会)桥梁博物馆被命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市建有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9个,组织参加省、国家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其它奖项23项,创历年来最好成绩。

二、关于未来的科技工作

20**年,我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综合实力,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幸福侨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要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一)大力推动高新区大发展。

要抓住市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的重大机遇,加大科技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高新区大发展。要用足用活国家和省扶持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推动高新区创新环境建设。要按照高新区 “以led产业为战略引擎、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为重要支柱”的产业发展思路,推进现代绿色光源产业基地和国家、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要积极推进高新区粤港江合作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真明丽、奥德伦等一批龙头项目的投产。要加快科技创业孵化器、生物技术孵化器及绿色光源产业基地检测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积极培育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要支持区内企业建立工程研发中心,大力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创新联盟。

(二)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在推进led产业方面,我们要按照市委提出的“超常规发展led产业”的要求,加快省级led产业基地的建设,完善核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建设, 积极协助筹办中国(江门)绿色光源国际博览会。要积极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我市led企业的研发、共建研发中心。要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组织实施一批led领域的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要积极推动led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全市80%的led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民营科技企业。要支持led企业申报省市自主创新产品,推动led产品获得政府优先采购。要加快led产品应用和推广,大力推进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建设。在推进新会轨道交通修造基地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轨道交通检测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推进省部产学研合作和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

(三)大力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

年初,省召开了专业镇转型升级现场会,对专业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要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步伐,一是要形成省、市、镇多级联动与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对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体特点的专业镇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二是加快完善产业创新服务功能,以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高水平建立和完善一批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着力推进摩托车、不锈钢、麦克风、五金卫浴、纺织服装等行业服务平台建设。三是按照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积极培育“双提升专业镇”,组织实施专业镇转型升级建设专项计划,培育新兴业态,推动有条件的专业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做强龙头企业。四是通过加强专业镇与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在专业镇的应用和转化力度,带动专业镇集群、规模、优质和高效发展。

(四)大力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计划专项。

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重点,结合江门实际,积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要积极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农产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农业产业示范科技园区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发;组织实施轨道交通、led上游产业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组织实施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组织实施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组织实施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组织实施专业镇转型升级计划专项;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

(五)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上一篇:医务科检查下一篇:《桃花源记》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