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鉴赏之《庖丁解牛》教案

2024-07-17

古诗文鉴赏之《庖丁解牛》教案(共11篇)

古诗文鉴赏之《庖丁解牛》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古诗文鉴赏之《庖丁解牛》教案。

二、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并体悟作者的情感。

三、在朗读与解析中,认识如下启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教学设想]

1、一篇课外自读课文,因而教学重点放在作为独立的寓言故事,在读后所能得到的启示上。

由于《庖丁解牛》的主题可以有二:一是庄子主观意图要阐发的“缘督以为经”的养生之道的思想;一是作为今天读者从中总结出的主题思想,即上述的启示。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活的社会,动荡、复杂。因而他的政治思想、哲学观点也反映其复杂性;他的养生思想也如此,即有其合理存在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因此,作为教学则应注重促进学生上进心,而且短短的一节课内,学生未必能理解其中道理。故对庄子要人们像庖丁那样找空隙下刀,避免来矛盾,逃避现实不让自己受损伤的苟且偷生的人生观,提出批判。并着重于从一则寓言中我们可受到启发,获取教益上从事教学。

2、学难点是文章的三个境界的理解。

庖丁学解中的头三年,精力高度集中,达到对外物(除牛之外)无所感知的境界——文章所创造的第一境界;

庖丁动手解牛时而又“未尝见全牛也”,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他已经完成了对必然王国的认识,行将踏进自由王国的境界了——第二境界。

十九年后,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时,进入了一个异乎前两个境界的崭新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此时的庖丁依天理,因固然,完全靠精神活动批郤、导窾、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軱,游刃于彼节者之间,游刃有余,把又脏、又累、又笨重、又麻烦的解牛活计,干得漂亮极了、高级极了——第三境界。

庄周不愧为大思想家、文学家,他在几百字内写出了庖丁解牛的十九年的历程,写出了出语惊人的三个境界。用对话方式来写,从庖丁回答中得知。教学应作为本课教学难点,提醒学生学习注意。

3、教学方法:朗读与讨论并重。

4、教学用具:多媒体(或录音机)投影等。

5、教学时数:1课时。

6、预习(略)第一课时 一.导语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内格的就是庄子。鲁迅称其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庖丁解牛》,看看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二.自读程序及内容 一读

一字一词一句的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弄懂字词(预习中提出的),理会文义。二读

整体阅读,理清思路。(思路体现在文章的段落层次中,文章的段落层次中又蕴含着思路。)第一部分:(开头„„乃中《经首》之会)写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第二部分:(从文惠君曰„„至第四段结束)写庖丁与文惠君的对话。三读

细细品读,体会并感悟作者的思想所给我们的启示,并对庄子人生哲学作粗略辨析: 庖丁解牛的场面:

庖丁解牛,文惠君观看,教案《古诗文鉴赏之《庖丁解牛》教案》。作者以写动作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解、触、倚、履、踦,(总动作为“解”;分别描写庖丁全身各部位的动作为触、倚、履、踦、)简直是一系列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并用两个拟声词:砉、騞,描摹他解牛进刀的声音,用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描绘出庖丁解牛的动作节奏感,刀锋所到异乎寻常。、这段描写引人入胜,对突出全文的中心,起到重要作用,是后面叙述抽象道理的依据。有之,才能使读者对庖丁的“经验之谈”心服,才有其感染力。b.三个境界的理解:

文章从文惠君赞叹询问引出庖丁回答的一段话,这段答话层次分明,先总括一笔“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然后分述原因和过程,最后又以文惠君的话作结,环环相扣,十分紧凑。并由之反映庖丁解牛三个境界,使我们得到了一定的启示。a. 以“刀”贯穿全文:

奏刀——释刀——更刀——动刀——提刀(神态)——善刀、藏刀(精心),写出庖丁深得解牛之道,从而突出了中心思想。三个境界的分析:(见教案关于“教学难点”内)第一境界:(三年内)始之解牛,所见无非牛者。

这是积累上热知阶段,也是专心致志于学习解牛阶段,反复实践的阶段,通过“更刀”的过程。是认识阶段。

第二境界:(三年后)庖丁解牛未尝见全牛也(目无全牛)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可以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第三境界:

1. 娴熟的技艺来自“依乎天理”,故能“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 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解了数千头牛,仍“新发于硎”这也用一个角度表现出他解牛技艺的“游刃有余。”

3. 庖丁的解牛从不掉以轻心,每次都如此。“每至于族,吾见 其难为,怵然为戒,应乃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说明他真的是“道也,进乎技矣”。c.由学生自己谈实践出真知等体会。例: 1 胸有成竹。2 现代人弹钢琴。3 学习外语。4 练习射门„„

引导学生抓住“熟能生巧”,“反复实践”、“积累经验”、“认识并掌握规律”等来谈,只要这样做了,就能够与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四读

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并能琅琅上口。(文言文学习应该注重在读中积词会意,读中感悟,读中辨析,读中融会贯通)。a. 成语解释:

1、游刃有余:现在使用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1.

2、目无全牛:现在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3、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4、切中肯綮:肯綮,中肯。此语指能正好击中最重要的关键。b. 翻译句子: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手之所触”等句均由指示代词“所”加动词“触”等形成名词性词组,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意为“接触的地方”。“手”为句中定语,“之”是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结构助词。)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尝,动词、试,这里可作“碰到”、“接触”之意。技经肯綮是“尝”的宾语,这里提到动词“尝”的前面,“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恢恢宽绰的样子;乎,形容词尾;“其”,代词,代上文的“间”。)怵然为戒:

c.概括本文主题

明确: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车船累经验,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 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d、读中体会本文描写细致生动,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写作

特点,体悟作者善于把哲学思想和文学想象巧妙结合的用心:如技与道;目有“全牛”和目无“全牛”;“官知”与“神欲”、“无厚”与“有间”几组相对的哲理性概念,把读者思想引向深入,而“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的比喻,“良庖”、“族庖”间的对照,“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夸张,“踌躇满志”的精神描绘又使得想象力充分展示,把庖丁解牛的故事讲得妙趣横生。这是一篇难得的独具风格的哲理散文。五读 扩展阅读

1、作者简介(略)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2、充短文片断,了解庄子思想: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列近名,为恶无近利。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养亲,可以尽年。

3、你读《庖丁解牛》的感受。(课外作业)

三、总结:(略)(见四读、五读)附板书设计:

庖丁解牛《庄子》 哲理散文

一个场面描写:

解、触、倚、履、踦、(动词)

砉、騞(似声词)

《桑林之舞》、《经首》之会(比喻)

二个部分段落大意:

1、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反映其技艺高超。

2、记叙文惠君与庖丁对话,表现庖丁的三个境界 三个境界展示:

第一境界:所见无非全牛。(三年内)

第二境界:耒尝见全牛也。(三年后)

古诗文鉴赏之《庖丁解牛》教案 篇2

中学生应该掌握以下赏析方法:

(1) 知人论世。明了诗人所处时代、主要经历、语言风格、美学追求以及创作某一首诗的心境等因素, 有助于理解诗意、把握诗情。古语说“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人的情感既有个别性, 又有普遍性。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艺术, 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 用创新的手法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感情。情感越珍贵, 唤起越强烈, 反响越普遍, 艺术就越优秀”。他还拿李白的《把酒问月》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 申述诗的普遍性:“在吟诵这些诗的时候, 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和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 每一首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既然如此, 我们欣赏诗歌, 就应深入到作者的内心, 与作者的思想相合、感情相契, 进而准确地领悟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妙情思。例如岳飞的《小重山》:

昨夜寒跫不住鸣。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此词情调低回蕴藉, 与作者那首著名的、情调壮怀激烈的《满江红》相比, 区别极大。有人评述这两首词, 认为《满江红》情调高昂, 远胜于《小重山》。缪钺先生知人论世, 披文入情, 中肯地指出, 二者“所要表达的都是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不过因为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 因此在作法上不免有所差异, 实际上是异曲同工”, 并且赋诗提醒读者:“将军佳作世争传, 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 诸君细读《小重山》。”

(2) 联系语境。语境指言语交际的环境, 其范围有广狭之分, 狭义的语境仅指环境, 即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还包括交际双方的背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在具体的语境中, 语句除表达一定的显性意义外, 常常还包含语境赋予的隐性意义。阅读脱离语境, 理解就非常困难。欣赏诗歌, 只有抓住语言所提供的具体语境, 方能深入、准确地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而且, 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 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比如杜甫的著名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里的“落花时节”一语该怎么理解呢?有人联系第三句“江南好风景”, 于是说杜甫又遇到李龟年的时间当是春天, 当时春光正好, 百花早已盛开, 有的已经开始凋落。有人进一步联系第一二句, 认为李龟年过去是岐王、崔九等王公大臣宠幸的歌手, 如今流落江南, 说明他的极盛时期已过, 到了他的“落花时节”了。还有人从杜甫这方面联系, 说杜甫少年得名, 十四五岁就出入岐王宅里、崔九堂前, 满怀抱负却始终无法施展, 辗转漂泊, 垂垂老矣, 这落花时节实在是对自身不幸的感叹。又有人认为, 仅从李杜身世上着眼还不够, 尽管他们都是飘零异地, 景况凄凉, 但唐王朝经过了安史之乱, 开元时代的升平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落花时节还包含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无限感慨。还有人主张把以上几种理解合起来, 说这里写李杜穷途相逢, 彼此身世之悲、国家兴亡之叹难以言喻, 而只在大好春光中点出“落花”一语, 更让人觉出感慨万端、无从说起的悲凉。上述理解都不错, 但深浅大不相同。原因是对语境的体会和挖掘不同, 有的人理解得窄, 有的人理解得宽。由此可见, 对语境体察得越充分, 阅读理解的水平就越高。

(3) 借用联想和想象。朱光潜说:“作诗和读诗, 都必用思考, 都必起联想, 甚至于思考愈周密, 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 诗的境界愈美备。”例如, 赏析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语, 李思敬是这样展开想象的:“诗人欣赏过以窗为框的西山雪景之后, 再把眼光投向窗外, 又发现了奇观:透过他那院门口, 又看到辽远的水面上漂着东去的航船……这又是一个合乎透视学原理的描绘:他把辽远的‘万里船’和杜家院门口压在一个平面上来欣赏, 以门口为画框, 则万里船竟如泊在门中。”至于读诗生发联想, 司马光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古人为诗, 贵于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之……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 如‘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 明无人矣;花鸟, 平时可娱之物, 见之而泣, 闻之而悲, 则时可知矣。”

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 篇3

古典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简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古诗的表达技巧很多,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双关、反问等;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二、古诗中常见艺术手法

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对比、反问、设问、通感、借代、双关等。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 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到愁意之漫长。

②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考查的重点是描写和抒情。其中,描写主要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工笔(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和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细节描写等。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①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②渲染 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③烘托 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这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

④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⑤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多是实写;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⑥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⑦对照 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用“春风十里” 虚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荠麦青青” 实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古诗鉴赏教案 篇4

——感受春天之美

教学目标:通过古诗鉴赏课,使学生感受描写春天古诗的美;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古诗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古诗中就有很多是描写春季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春天。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哪些古诗是描写春天的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

指名回答。

(提示:学过的古诗、诗人)

二、学习古诗

同学们对描写春天的古诗背的都很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早春的一首诗——《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1、学习之前请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

(1)学习古诗前,老师有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会创作这首诗?又是送给谁的?

学习古诗创作背景(指名读)

(2)再来读读古诗,根据词语解释,你来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同学自己说意思;

指名说一说。

(3)a.这首诗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

(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了下着小雨的春天的喜人景象。)b.“最是一年春好处”让我们想到了一句熟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

c.从哪句诗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是“早春”?

(草色遥看近却无)

d.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喜爱早春,珍惜早春之情。)

再来读读这首古诗,体会作者此时的喜悦之情。

2、对比读诗句

我们学习的是一首描写早春时节的诗,我们还学过很多描写春天盛景的诗,下面的诗请你来读一读,感受两首诗描写的不同的春天景象。《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江畔独步寻花》

对比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三、古诗小游戏

1、诗句与作者连线

2、填诗句

3、猜节日

四、感受季节之美

1、学习了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诗都诗描写季节的,下面这首诗你来读一读,猜猜看是描写哪个季节的?

——夏季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你能说说吗?

先读古诗,再体会。

指名回答。

3、还有一些诗描写了不同的季节,课下请同学们再去读一读体会描写季节诗的美。

《山行》

《江雪》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古诗鉴赏教案 篇5

一、历年高考试题分析

1、所选诗歌多为名家名篇,为考生所熟悉。

2、篇幅短小,一般不超过60字,唐诗为近体诗,宋诗,元曲为小令。

3、语言内容浅显,诗中没有出现难懂冷僻的字词。2002年“折柳”一词较难理解,但根据上下文(何人不起故园情)可以推断出来。

4、诗中没有出现难懂的典故。如有一般回给出注解。

5、诗歌多为写景、咏物、咏史类,与课文直接或间接有联系。

6、命题限于对作品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初步鉴赏。

7、题型为主观题,允许见仁见智,允许自圆其说。一般就诗论诗,无须用诗外诗来做解释。

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论世论人,通解文字

世即作者所处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就是与所写诗歌有关的作者的一些情况。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作品的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本诗为元稹悼念亡妻之作。取次:任意,随便)提问:诗中前两句借“沧海”“巫山”比喻什么?这首诗书法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两句诗隐语了诗人与妻子的感情犹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与美好是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外,再也没有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总之前两句写夫妻感情的深广和美好,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心情及缘由,表达对爱妻的忠贞不渝的感情。

2、投入境界,体物动情。

想真正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就必须投入到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体察诗人所展示的景物,体会诗人抒发的真情。

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从表面上看是写景,实际上是寓情于景,在写景中寄寓了作者的情感。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表现诗人恬淡的胸襟;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表面上看是咏物,实际上咏物抒怀,第一句是从梅花的处境和熟练上说,恰切地暗喻了作者的处境的窘迫和孤独;第二句是转折,是梅花抗严寒、傲霜雪的品行,也是作者超然独立、不畏强暴本性的写照。第三、四句,由表及里,三句为果,四句为因,白而有香,是梅花可贵的特征,正好暗喻作者的高尚情操。陆游的《咏梅》也不例外。

诗人或触景生情,由情生景,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一中抒情方法。如马致远《天静沙-秋思》,叠用九个名词,写出就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现了一幅野郊秋游图,有利地渲染了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亲人团聚的惆怅郁闷的思想感情。或缘情造景,诗人怀有特定的情感去看眼前的景物,这种景象带有诗人情感的色彩。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容和鸟鸣本是赏心悦目的,但是在处于战乱的杜甫看来是“花溅泪”“鸟惊心”。“泪眼问花花不发,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的花也成了同欧阳修感情一致的东西,人“无计留春住”,花亦然。或情景分列,如诗歌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或寄情于景,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或虚设景象,如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以自己的感情为出发点,虚设一种切合自己心境的景象。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但是有时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夜雨寄北》以为了的乐来反衬今夜的苦。

3、以诗为本,分析概括

(1)分析概括的依据---标题、序言、关键语句、注解。标题如:朱熹《观书有感》(见金指针第224页),还有朱庆余《近试张水部》单看这首诗,好象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妆打扮的心理状态,看了题目才知道作者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标题揭示了诗的内容。注解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同样是很有帮助的。如《离思五首》(见上)。又如: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随南云逝,形随被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如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南归途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提问:这两首诗的内容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答案:相同之处: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故乡的菊花,都写了重阳佳节(第一首题目,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第二首,从第一句登高可知)。的思乡(第一首从第三句可知,思菊即思故乡;第二首,从题目中可知,思长安故园)之情。不同之处:第一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故园的怀念(从本诗第三句可知)和思归(同上)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从注释中的辞官可知,从篱下菊的典故中可知其归隐之情)的情怀;第二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遭受战乱的故园的痛苦(从第三句的关键语句“遥怜”可知。)之情,表现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从注释“边塞诗人”可知其身份,是军旅诗人而不是一般文人;从注释中的长安沦陷,故有此诗“可知其不甘之心)的心情。

(2)分析概括的注意事项:形象性、典型性、情感性。

诗歌由意象构成意境,由意境构成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诗歌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如:张继《枫桥夜泊》其意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远处看到和听到的景象;“渔火”“寒山寺”“钟声”“客船”是近处看到和听到的景象。由这些景物和声音构成了一幅暮秋季节凄凉、冷落的夜景。面对这幅夜景,必然构起诗人漂泊他乡的孤愁情怀。

(3)分析概括诗歌的七个角度---人、事、景、物(以上从属于写作内容角度)、情、理、趣(以上从属于写作目的角度)。分析概括时,要明确该诗所写的内容是什么(是人、是景、是事、是物);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人事景物),要抒发怎样的感情,阐发怎样的观点态度,表现怎样的人生志趣(或是感情,或是道理,或是情趣)。

如:

洛阳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开,何如北地春。请分析本诗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这手诗通过写袁拾遗不遇、袁被远地流放之事,表现了作者腿他的深深挂念,流露出对才子被流放的社会显示的不满。

(4)评价原则---辨证分析,实事求是。

不能拔高:受时代、阶级、认识的局限,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认识并不见得会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如果非要认为作品达到了这个高度,就是拔高了作品的主题。有些作品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甚至还有消极和反动的东西,对于这些我们应该站在一个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评价。

不能曲解:曲解是指对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的歪曲理解。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乱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去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5)思想感情:(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它的固定格式分为三个部分:描摹诗歌图景。概括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已经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出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正衬,而忽略了反衬,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

情感类别(哀怨、激愤、憎恶、忧愁、欢快、向往、离愁别恨、怀古伤今)

情感载体(杨柳---离别,送别诗用柳、月、长亭;志向气节用梅、竹、菊、兰;圆月、红豆---思念,落叶---失意,离愁别恨用流水、春雨、春草、落花等)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在作品中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直白,如“安能催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学颜”,有的含蓄,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有的张扬,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品风格:山水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自然美。王维《山居秋暝》

田园诗:田园风光、劳动场景,清新自然质朴的生活情调,对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感情。陶渊明〈归园田居〉

咏物诗:表面写物,寄托了诗人情怀或思想。陆游《卜算子-咏梅。

怀古诗: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诗人对现实的关注。苏轼〈赤壁怀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送别诗:表现离情别恨,感情悲凉。李白《送友人》

行旅诗:旅人的寂寞、艰辛,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马致远〈天静沙-秋思〉

边塞诗: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王昌龄《出塞》、王维《送二元使安西》

三、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1、鉴赏形象(1)人物形象

鉴赏的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如: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填空: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环境的描写,暗示出李凝的什么身份? 答案:从环境看,李凝的住处“少邻”,“草径”,“荒园”,从作者的心理活动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我今天暂且离开,以后还会再来,决不负我们共同约定的归隐的日期),表现了他对李凝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因此可以说,李凝是一位隐者。

(2)景物形象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如:

墨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如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塑造了梅花的形象,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和报春的特征。

2、主要运用衬托(用冰雪衬托梅花的坚毅),对比(用桃李作比,以显示梅花的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虞世南)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象贵族仕宦下吹的冠缨(帽带))

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

答案:这手诗通对疏桐地址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描写(自然属性),表现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声名远播的道理(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

又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前两句起笔就写了四种景物:黄河、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这里的静态和动态景象给人一种阳刚之气,豪迈之情。后两句,通过“羌笛‘‘杨柳”“春风”’玉门关“这些具体景象和典型景物来指责以唐玄宗为代表的统治者骄奢淫逸,不恤玉门关外戍边的战士的行为,给予边关将士深切同情。

2、鉴赏语言(第三中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考查的是诗歌的语言曾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一般从下面词语中选择答案: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常见错误:有些考生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字、炼词,阐述字词运用的巧妙,这是不正确的。语言的特色不能等同于语言的运用。)(1)明确语言的技巧和风格---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词语的运用(简明生动,准确传神,含蓄凝练,形象鲜明,色彩丰富,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平字见奇等),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语言的风格---清新(王维、孟浩然)、平淡、质朴(陶渊明、王安石)、绚丽(李商隐、李贺)、明快(白居易)、含蓄(杜牧),简洁(贾岛),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平易。

语气---庄重,幽默,冷静,激昂,沉稳,活泼,振奋,娓娓而谈,平和,亲切,自然,严肃。

如: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从风格上来看,以口语入诗,可谓平易朴实,另外,抒情委婉,含蓄深挚;从语气上来看,亲切自然;从修辞上来看,末句以设问结束,不作回答,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2)明确语言表达的内容:步骤有三:一是根据题干搜索有效信息;二是生发联想,向答案靠拢;三是整合答案,使之符合要求。

如: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宣室:汉代末央殿正室。孝文帝在此召见贾谊)

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怎样的情状?

答案: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孝文帝虚心垂听,凝神倾听的情状。(4)鉴赏语言表达的作用(即效果)。

步骤有四:一是看所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二是看作者通过所要鉴赏的语言对这个对象表现了怎样的情理(从客观和主观等角度分别来看)三是看这种情理表现得怎样,即有怎样的妙处(从客观和主观等角分别来看,与不这样写比较,有怎样的不同)。四是在此基础上整合答案,使之符合要求。

如:说说《贾生》一诗“可怜”一词的表达效果。答案:“可怜”一词冷隽地(从作者表现力度的角度来看)讽刺了国君(对象)的浅薄(客观上来谈情理)表达了自己对国君(对象)只知自己而心无百姓的悲哀(从主观上来谈情理)。

3、鉴赏表达技巧(提问方式:这首诗才哟脑筋感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云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考查的是诗歌的整体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答案一般应该在下列词语中选择: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映衬、象征、想象、用典、对比、对照、动静结合。除了这些常见的手法外,还有白描、渲染等。常见错误: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考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1)明确作品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感怀。

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诗歌传统创作方法)、以动写静、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象征寄托、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悬念、伏笔、照应、铺垫、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扬先抑、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画龙点睛、曲笔逆笔等

语言技巧:略 修辞手法:略

风格(在思想、艺术上总的特色)---从大处来看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许多诗人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苏辛(豪放)、柳李(婉约)、陶渊明(淡远娴静)、王维(恬淡优美)、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

不同的诗有不同的风格:

山水诗:清新优美、田园诗:恬淡宁静、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值得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往往是命题点,如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2)鉴赏技巧的表达作用(或效果)。步骤有三:一是看所要鉴赏的技巧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二是看作者通过所要鉴赏的技巧对这个对象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意,即情和理;境,即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对于一般诗歌而言,谈情理即可,对写景诗而言,要草丛意境两方面来谈)。三是看在此基础上整合答案,使之符合要求。

如:简要评析这首诗(《贾生》)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答案:这首诗用到了一些艺术手法,如对照、细节描写等,而从全诗来看,主要是艺术手法是欲扬先抑。其手法使对孝文帝(对象)只知自己心无百姓的贬抑(情理)更为有力,加大了讽刺的力量(妙处)。

如:写几句话,评点这首诗(《洛中访袁中遗不遇》)所用的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

答案:作者通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表现了当时极不合理 的社会制度现实,强烈地反映出作者心里的不平,增强了文章的博览,更见对朋友的挂念之情的深挚。

四、注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如同一篇议论文一样,要有论点,有论据,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达到位,为使用语准确,可掌握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

例1;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本诗为元稹悼念亡妻之作。取次:任意,随便)

提问:诗中前两句借“沧海”“巫山”比喻什么?这首诗书法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题: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例2: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例3: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总)

心随南云逝,形随被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如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南归途中)

例4: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提问:这两首诗的内容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例5: 洛阳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开,何如北地春。例6: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例7: 墨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如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评点这首诗(《洛中访袁中遗不遇》)所用的对比手法的艺术效果。

例8: 蝉(虞世南)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象贵族仕宦下吹的冠缨(帽带))

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例9: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 例10: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宣室:汉代末央殿正室。孝文帝在此召见贾谊)

1、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怎样的情状?

古诗鉴赏之《题临安邸》 篇6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1. 临安: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2. 邸:客栈、旅店。

3. 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简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 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xx无能,达官显贵一 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xx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

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概。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xx之风。正是这股 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一般游客,它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诗中熏 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 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古诗词鉴赏之法 篇7

一、阅读标题

诗词的标题,具有“眼睛”的功能。如果能透过这个“眼睛”去分析、理解推敲其所告诉我们的有关信息,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把握古典诗词的意旨了。

古典诗词的标题,—般包含下列几种信息:

1.揭示诗词的主要内容。

2.交代写作的主要目的。

3.指出吟咏的主要对象。

4.点明抒发的主要情思。

当然,诗词的标题还含有别的信息,如:主要事件、题写范围、时间地点、内容情调等等,只要我们抓住标题的重要信息点,就能触及到诗词的核心。

二、阅读作者

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达到做到知人论事,以察诗情。

三、阅读内窖

阅读古典诗词的内容大体上可以从构思脉络、描述对象、思想情感等三个方面着眼。

1.古典诗词构思脉络,是作者在有了一定的生活素材,激发了某种思想感情时,对作品的行文思路、情节安排等进行的筹划。

2.古典诗词的描述对象,就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附着点。这个附着点可以分为:

(1)人物。古人、亲人、友人。如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表达对古代圣贤的无限追思和仰慕之情;刘桢的《赠从弟》、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亲人的劝勉、思念之情。

(2)事情。古典诗词中叙述事情的成分并非只有《木兰诗》《石壕吏》等叙事诗所专有,就是一般的诗词里也存在。

(3)事物。诗人抒发的感情一般都有所凭借,而凭借的往往都是某种典型的事物,像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风霜雨雪、山水日月等等。无不成为诗人词人触发情思的媒介。

3.古典诗词反映的思想感情,一般有迷离、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忧国忧民等。

四、阅读注解

古典诗词鉴赏试题中,命题人有时会给出一定的注释。这些注释,或交代写作背景,或提示作者生平,或介绍有关人物、地名,或解释有关事物、典故等,都是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诗词丰旨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否认是命题思路的着眼点。所以,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注释,对照试题,反复斟酌。

五、阅读题干

在做古典诗词鉴赏试题时,对于题目本身,我们必须认真审阅,因为题干除了规定必需的答案思路和要求外,更具有某些暗示作用。只要我们善于运用我们的慧眼,发现其中的秘密,就会对命题人有意无意地暗示报以会心的一笑。

六、规范作答

回答古诗词鉴赏题,一般字数不会太多,但答题的内容也如一篇议论文一样,要有论点、有论据,重点明确、顺序合理、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关于用语准确,表达到位,笔者在此提供一些常用的名词术语:

1.揭示心情方面:赞美崇敬、沉郁压抑、怀乡念远、愤懑无奈。

2.分析技巧方面:以动写静、以乐景写哀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烘托。

3.表达效果方面:引人人胜、意境高远、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4.评价构思方面:跌宕起伏、对比鲜明、疏密相间、画龙点睛。

掌握了以上古典詩词鉴赏的基本技巧,并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实践,可以获得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再通过比较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水平。

古诗之《明月皎夜光》审美鉴赏 篇8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吗?不,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呢?“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为何又说“不如早旋归”呢?实际上他乡作客,何乐而言。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然而异乡游子为什么欲归不归呢?这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本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这两句诗正刻划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中凄凉味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怎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呢?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篇9

舞阳中学

吴睿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词鉴赏的中考考点,熟悉考查诗歌内容、情感的常规题型。

2.掌握描绘画面、品析情感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方法的归纳及运用。

【教学设想】举例分析——归纳方法——巩固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强调鉴赏古诗词的重要性。

2.考点展示(考什么)

3.中考试题回顾(怎么考)

二、过程

(一)探讨把握内容,描绘画面的方法。1.例题分析,归纳方法

通过答案对比,明确描绘画面的要点。

1)学生比较分析两个答案的优缺点

2)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梳理总结,明确古诗词描绘画面的要点。2.巩固训练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组内最佳答案展示

3)整体交流评价,加深理解

(二)探究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1.分析例诗,明确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1)针对例诗小组交流探讨体会情感的方法 2)整体交流明确方法

2.归纳总结 3.实战训练

用《次北固山下》《行路难(其一)》做针对性的训练,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首体会感情,并明确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综合训练

高中古诗词鉴赏有效性之初探 篇10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有效性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大量篇幅,而古诗词鉴赏题是高考的必考题,从近几年考试看,分值有所加大,但是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又是一个难点,考生往往失分较多,为此,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得高分,常常出现一种错误的教学倾向,即把古诗词的鉴赏课当作高考古诗词答题技巧、答题模式训练课,这完全违背了古诗词鉴赏的目的和意义,那么,如何处理好教学与考试这一对矛盾,有效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的训练,提高得分率呢?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快速有效鉴赏古诗词的技巧和方法:看—读—练,做到让学生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一、看

1.看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它承载着很多内容信息,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情感、诗歌的类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一个“秋”字,交代了诗歌的时令季节为秋季,杜甫的《登高》的“登高”二字点明了诗歌的主要事件,王维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个“送”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总之,题目就是诗歌的一个向导,通过看题目,读者对诗歌内容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看作者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作者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其诗作往往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人生经历、生平事迹、创作风格、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感受其诗风、诗意、诗情、诗魂。

3.看注释

诗歌注释包括多方面,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有的对文章用典点明出处,有的对重要字词加以注释,这些都是帮助读者能更好地疏通文义,了解作者,理解诗意。尤其在高考题中的注释,往往帮助学生快捷理解诗歌内容,体味作者情感,在答题中起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如2013年新课标高考卷陆游《鹊桥仙》一词,正文下有3条注释,从注释①可看出前三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表明现在自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壮心不已的忧愤。

二、读

1.初读

韩愈在《进学解》强调“手披目视,口吟其言,心惟其义”,也就是说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语言的魅力,领悟语言表达的规律性,增强对语言的鉴别能力,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读诗歌关键在于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懂诗意。读懂诗意是理解诗歌的灵魂,为此,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1)理解字义、词义。由于诗歌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有些字义、词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讲解。(2)注意用词的改变、语序的变化。古代诗歌,由于受声律、押韵、平仄、对仗的制约,改变了用字,调整了语序,给诗歌理解带来了难度,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其真正的语序为“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除此之外,弄清诗歌中的用典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如《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助形象生动的典故抒发爱国的情怀,表达高远的志向。

2.再读

再读诗歌实际是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通过再读学会鉴赏诗歌,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再现诗歌画面。通过想象、联想,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在这里我们不能仅停留于诗意的翻译,应用优美的语言、合理的想象,再现诗歌内容。

(2)抓住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意境。诗歌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思想和现实生活的辩证统一,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意象“折柳”,因为古人离别时常折柳相赠,这个意象一般只作朋友离别,表达思念之意,而在夜晚听到“折柳”曲的笛声,自然引发诗人的思乡之情。(3)分析表现手法,领悟作者情感。要能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领会情感,必须分析诗人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李煜《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人运用夸张手法写愁之多之深,把愁苦比作滔滔巨浪劈面而来,无可抵挡,让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愁苦之情如东流的春水。

三、练

学习鉴赏古诗,除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外,还要用精准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学习一首诗歌以后,我们应从诗歌内容、诗歌语言、作者情感、表现手法等多方面,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训练中除对常见的鉴赏术语、鉴赏方法进行掌握外,还应掌握答题规律,了解常用的答题句型,掌握答题技巧。如分析意境题型,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意象+意象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诗人情感,当然对答题的知识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展现,每一点都要在答题中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规范。通过规范训练、精准表达,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答题的方法、答题的模式,把握好得分点,以期在高考中得高分甚至满分。

参考文献:

[1]陈益忠.古诗词教学“三部曲”.陕西教育,2008(01).

[2]姜华.高中诗歌高效课堂教学探索.山东师范大学,2010.

[3]任冬冬.对提高诗歌教学的反思.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4]沈火种.有效诵读,叩开诗文意象之门.语文教学通讯,2010(Z3).

古诗词鉴赏之选择题 篇11

(一)关雎(诗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真实场景和结婚时热闹场面的描写。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二)蒹葭(《诗经》)

2.(2016·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三)观沧海(东汉·曹操)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波澜壮阔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所见。

(四)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B.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悠困自得、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诗人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 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 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 的美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阀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B“与君离别意,同是底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面生。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中”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相隔万里但恰如近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六)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9.(2017·南充)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端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的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身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10.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C.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正是通过这一小景表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D.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七)使至塞上(唐·王维)11.(2017·泰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B颔联运用了对偶,以实景写诗人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探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13.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九)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十千)(唐·李白)

15.(2017·前州)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16.(2017·湘西)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十)望岳(唐·杜甫)

17.(2017·曲靖)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人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十一)春望(唐·杜甫)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由“望”入诗,一个“破”字,视野从城池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B颈联中“抵万金”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首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将“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十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卷、飞、洒、挂罥、飘转、沉”等词语准确、形象地刻画了 风大草飞的动感画面。

B.“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由较为主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渲染出黯淡愁惨的氛围,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D.这首诗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十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暗示归途艰险,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冬雪喻春花,新颖别致,想象奇特,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壮观景象,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了无限的温暖与希望。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于处”写诗人驻足远望的情形。D这首诗以“雪”为中心线索来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惜别之情和思乡之情,充满伤感的情绪。

(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细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细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后两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十五)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2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激愤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的共勉。

(十六)观刈麦(唐·白居易)

2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异常矛盾的复杂心理。

B.“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代农民辛苦悲惨的生活和自己无功而获得俸禄的事。刻画出一个忧国忧民但无力改变现实的低微官员形象。

C.“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展示了一幅农民享受夏日生活的场景。

D.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十七)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2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这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萌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26.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糖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十八)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2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予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诗人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人手。

D.全诗用夸张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十九)赤壁(唐·杜牧)

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咏史怀古之作。

B.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感兴的缘由——一支沉入泥沙中的断戟。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直接写出了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

D.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反衬出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 3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咏史抒怀做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十)泊秦淮(唐·杜牧)

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景,表现了一种空寂冷愁的情调,隐含着诗人吊古伤今的特殊感受,次句叙事写景,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面写“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做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河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练,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已忧时伤世之感慨。

3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二十一)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3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句为想象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象美丽,情景通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 描述给亲友听。

(二十二)无题(唐·李商隐)

3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困难”“难受”的意思,诗人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B“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楚的心情。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后被大家引用为无私奉献的象征。

D.尾联借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对方居住较远,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前去传信,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之情。

(二十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南唐·李煜)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写孤独之深。“无言”不是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月如钩”中“钩”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了孤寂凄凉的环境;同时也与“勾”谐音,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只是写出了种着梧桐树的院落的清冷秋景

D“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二十四)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3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先用“异”字总写边塞秋景与内地的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目”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下阕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

(二十六)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3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二十七)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3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目来看,这首词所记的内容是词人在密州打猎的事情。B.这首词的前三句写词人左牵黄狗,右臂架着苍鹰,充满了少年人的豪情。

C.“持节云中,何日见冯唐”运用典故,词人以冯唐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

D.这首词的下片,表现了词人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二十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3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上阅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阕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词人对字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阕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写对月有怨,实际上表达的是与亲人不得团圆惆怅。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二十九)游山西村(宋·陆游)

4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三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4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了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的景象。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三十一)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4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有真挚沉痛的感情,极有艺术感染力。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 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尾联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点明主旨,达到了震撼人心、感动天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原因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三十二)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4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元曲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这首元曲,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三十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45.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曲子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把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

B全曲的感情基调是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

C.全曲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议论。把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这是对历史的概括,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附加:默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2.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6.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鸣三声泪沾裳。

9.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10.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斗折蛇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朝晖夕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20.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2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24.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7.不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塞忠谏之路也。古诗词鉴赏之选择题

上一篇:安全技术防范下一篇:常用实验室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