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著名的历史典故

2024-06-23

中华五千年著名的历史典故(精选6篇)

中华五千年著名的历史典故 篇1

这篇文章讲的是宋太祖即位以后听从了大臣赵普的建议,在一次酒宴上解除了众多将领的兵权,稳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避免了他人黄袍加身的故事。

从这件事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君主在治国时必须要时时观察形势,并制定相应对策。在执政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小心谨慎每一步,真是一步走错就会改变历史啊!作为一个君主,还要有一颗为百姓服务的心,所以,就如宋太祖所说,要当好一个君主是非常难的。

在生活中,小到一个班级的班长,大到国家主席,都是宋太祖一样的领袖人物。作为领袖,必须有真才实学,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得到我们的支持。治国具有魄力而又谨慎,中国的国力快速发展,使得周边国家不敢轻举妄动,为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打下了基础。我们的班长,以身作则勤奋学习,一直起着榜样的作用,她的务实和实干的作风得到了我们的钦佩。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华美展示 篇2

2008年8月8日20:00,北京,鸟巢

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在风云变幻、流光溢彩的画卷上,人们看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看到了中国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看到了邀游太空的“嫦娥”……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次第呈现,世界前沿的现代科技如梦似幻,洋溢着自信,挥洒着自豪,几十分钟的演出穿越了几千年的时空隧道。

当人们被眼前的美景吸引时,当人们为演员华美的造型而感叹时,作为开幕式化妆造型总设计的徐家华一直紧绷的心弦才算放松下来。为了这一天,她组建的8人核心创意团队、700人化妆造型师队伍在演出开始前,仅用四个小时就为一万多名演员出色地完成了造型,从击缶壮士、飞天仙女、唐朝仕女,到昆曲弹奏、黑衣舞者……所有的造型精彩纷呈,让全世界观众为之震撼。

15分钟成为开幕式化妆造型总设计师

徐家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化妆与服装教研室主任,曾任上海APEC会议开闭幕式的人物造型总监。同时,她还曾经是中国舞美学会副会长、上海舞美学会常务理事、文化部形象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形象设计专家组组长。也是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她先后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宝钢国家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2007年8月8日,徐家华接到北京奥运开幕式组委会的电话,问询能不能寄一份简历过来,他们在寻找一位开幕式化妆造型总设计师。一向心态平和、不善抛头露面的徐家华教授感到很意外,但她还是很认真的准备了简历。

8月14日下午2点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约见了她。之前,徐家华并不认识张艺谋。见面时,张艺谋提出了三个问题。张艺谋首先问:“是否有时间参与到这项工作?”徐家华回答说:“学校领导都非常支持我参与奥运开幕工作。”简单的对话让张艺谋初步认可了徐家华。第二个问题:“你对于奥运开幕造型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当时,奥运开幕表演的内容无人知晓,根据内容谈设计理念是不可能的。徐家华说:“如果我担任总设计师,我会把很美好的东西在奥运开幕舞台上展现给全世界。”第三个问题:“你会组建一个什么样的造型团队?”徐家华回答很简单:“一流团队,因为国内很多知名的造型设计师都是我的学生。”

“只用了15分钟,张艺谋就决定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他给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招兵买马。”张艺谋对徐家华说:“你只对我负责,你招的人对你负责。”虽然完全放手,但对核心成员张艺谋还是提出了一些建议:“目光不要只局限在国内,国外也有一些很优秀的设计师。”当招募的消息放出去后,很多化妆造型师毛遂自荐,包括香港、台湾一些很棒的造型师。最终经过深思熟虑和几番调研,她选择了三位国内知名造型师担任核心创意成员:毛戈平、陈敏正、莽姗姗。

“这三位成员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毛戈平的化妆造型作品很唯美,在这一点上,我们容易达成共识;别人向我推荐《闯关东》的化妆造型师陈敏正时,介绍他是中国影视界最优秀的造型师,我通过看他的作品,了解到他在发饰造型、饰品的制作上非常细腻,我们需要动手能力很强的成员;总政歌剧团的化妆师莽姗姗有很强的舞台造型经验。他们各有特长,是个完美组合。”

徐家华认为,奥运开幕表演很特殊。既不是简单的影视作品,也不是单纯的舞台表演,而是舞台、影视表演的综合体,在妆容设计上需要舞台+影视造型两方面经验。毛戈平、莽姗姗比较擅长舞台造型,陈敏正有丰富的影视造型经验,三个人在造型设计上可以互补得很好。“这三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里是很优秀的,我一直认为,把最优秀的人组建在一起,才有可能产生出最优秀的作品。”

幸运的红色

核心创意团队成立后,9月份开始进入图纸设计工作。通过与张艺谋的沟通,徐家华知道了他对于开幕式的整个设计理念。“其实按照我们的工作经验,是不需要做很多的案头设计,直接在演员的脸上做造型就可以了。但是,多年的教学使我养成了一个非常严谨的工作方法,我希望这个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演出,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演出能够非常完美,整个工作的方方面面能够体现出很规范、很优秀的思路,所以我对整个组的要求是蛮苛刻的。我们要不断地画设计图,可能导演只要一款,但是我们会设计很多款,在不同的细节上做变动,把我们认为最好的造型都画出来。”

第一次向张艺谋提交设计方案时的情景,徐家华记得非常清楚。那是2007年11月中旬,她们准备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造型,每个朝代都有从平民到宫廷的各种样式,每个造型都比要求的数量多设计了3-5款。

即使有这样充分的筹备,汇报工作前,团队成员还是心怀忐忑。早有其他部门的同事打“预防针”说:“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哦,你的想法是很难在导演面前通过的,张导是永远不会说‘行,就这样的,他永远要求做到更好。我们有的方案已经修改了30遍才得到导演的认可。”徐家华说:“听了这话,我是蛮紧张的,也做好了被導演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的思想准备。”

去交稿审查的那天,同事特地建议她穿件红色的衣服,“红色是喜庆的颜色嘛,这样能幸运点”。可是,徐家华平常喜欢穿黑白灰色系的衣服,她根本没有红色的衣服,所以就披了条大红色的围巾。当她把草图交到导演手中,张艺谋特别满意。“没想到导演会那么喜欢,一次就通过了。首战告捷!”

消息传到组里,大家都十分兴奋,“因为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第一个造型这么快就通过,让导演觉得我们组的人工作十分认真,做的东西非常完美,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是个激励。”

每个妆容都是重点

设计图完成后,就进入试妆阶段。在看设计图时导演组就有顾虑:“你们的设计图真是好,画得真棒。但是画得好没有用,还要做出来好才行,因为最终效果还是需要在演员脸上体现的。”当时徐家华就跟张艺谋讲:“导演你放心,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比画出来还要好。”

为《中华礼乐》的节目试妆时,设计人员同样是用画设计图的方法去进行,就是导演看一款妆,他们设计出五款,找五个演员来做出五种样子。“这个节目可能本来打算用一个样式,但我们做了几种款,他又觉得每一种都好,结果这个节目用了三种不同的造型。”

“其实我们搞化妆、搞造型设计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心情,就是付出再多,只要能得到认可,就很兴奋的。我们这些设计师,经常为了演员头上的一个饰品反复斟酌,这个不行就换一个,那个太亮再换一个,实在不行就抹点指甲油让它哑光。基本上每款作品都做到让我们自己已经觉得它完美了,才向导演组汇报,这样才能打动他们。但是也有很郁闷的时候,比如说飞天的那个造型,本来做得特别好看,可是后来这个节目改变表演方法了,它需要在演员的头上装灯,装灯以后头上的饰品就看不见了。这种大

型的演出活动,局部的表现必须要服从整体的效果,要服从导演的掌控,所以我们割舍掉了许多本来很喜欢的东西。”

“化妆造型这项工作,你说它重要吧,它又不像其他部门那样了不起,但是又不可或缺。节目彩排时,不带妆排练和穿了设计的服装、化了妆以后的排练,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在从事这项工作时,我们也会有责任感在里面。往大了说是为了国家利益,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说得小一点,就是我们这些人丢不起这个脸,我们也要对自己的名誉负责任。张艺谋信任我,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我要对得起他的这份信任,要对得起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对奥运会的期盼。不能因为我们的失误,给整个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留下瑕疵,留下遗憾。”

徐家华要求她的团队对每一名演员都要进行最细致的化妆,现场有200台摄像机,她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是最漂亮的。“对我来讲,开幕式所有的节目都是重点。”徐家华说,“我跟我们的许多化妆师说过,可能你化了很多妆,搞得腰酸背疼的,可是在电视里这个节目只有全景,一个脸部的镜头都没有,或者是从空中拍下来的,甚至看不到脸化妆的痕迹。谁都不知道哪个妆是你画的。但是,如果也有可能你漫不经心地画了一个妆,觉得他(她)只是两千个人中的一个,说不定摄像机就对准他了,所以对每一个妆我们都要抱着他会被曝光、会被作成特写、做成近景的想法去化。”

700:15000

全部的节目都做好造型试妆完毕后,怎么样给在规定的时间内一万多人化好妆,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张艺谋曾经向徐家华表示过对化妆造型能否准时完成的担心,因为在很多很大场面的拍摄中,往往由于繁琐的化妆耽误拍摄时间。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除了军乐团和“活字模”的演员外,一万五千名演员的造型都要经过化妆师打理。

在徐家华参加过的演出活动中,也从来没有过一次有那么多的演员需要化妆,而且化妆的时间基本上只有短短的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因为还要给演员留出穿服装的时间)。经过测算,她认为化妆师人数保持在600到700是最合理的,人少了怕时间来不及,人多了又会增加鸟巢的人数。

2008年3月底,徐家華和她的核心团队就开始在国内寻找合适的化妆师队伍。最初确定了近千人的队伍,人员主要来自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毛戈平形象设计学校等。

5月1日开始对化妆师进行培训。为了保密,她把化妆造型都编上号,分给不同的团队,比如上海戏剧学院是做1号、2号,毛戈平形象设计学校是做3号、4号,但是具体的节目是什么,学校是不知道的。然后给他们一个设计图当样本,没有头饰、服装,只有一张脸,要他们照着练。“所以,他们直到进入‘鸟巢前都不知道自己是给什么节目做造型,只知道自己家的节目编号。”培训一个月后组织考核,由核心团队参加打分,分数低的淘汰。6月底,化妆师队伍确定为600余人。

在为开幕式彩排化妆的过程中,徐家华发现表演者的头套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头套还需要清洗、保养,于是又组织了几十人的应急团队,专门负责头套的修补。这样下来,整个化妆师团队一共700人。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天,徐家华带领着700名化妆师,从14点开始工作。化妆师们按节目分为多个小组,采取流水作业的形式。打底、描眉、画眼都分别由专业的化妆师完成。即使被分配打底的化妆师,每人也只负责一种颜色。

抬不起来的手臂

在化妆造型创作过程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比如说《击缶》这个节目。最早设计时演员是要戴帽子的,不过在设计造型的时候,徐家华觉得2008个人都戴着灰色的帽子很压抑,就做了各种不同的造型,最后经过比较,导演组决定把演员的头发剃成有棱角的造型。另外一个节目《太极》,演员的头型则是浑圆的寸头。这两个节目的演员共有4016人,发型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它要求演员头发长短有明确的尺寸。为了能将演员的头发修成一模一样的,300多名发型师练习了好几个月。2008年7月1日,为了节目彩排,徐家华要求发型师给4016名演员第一次理发。“每个人头发的生长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头发的长度。”7月16日,领导审查,演员第二次理发。8月8号,第三次理发。“这三次理发,每次一理就是4000多人,好几个小时,完成后很多发型师的手臂都抬不起来了。”

8月的北京天气十分炎热,这也给化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开幕式当天,因为天热,化妆师们专门买了控油的化妆品,把演员的汗腺锁住,同时拿着粉扑和吸油纸站在边上随时补妆,还买了小电扇对着演员的脸上一直吹到开场。演员们几千个头套都是量身定做的,为了防止出汗脱落,都是用国外胶水进行粘贴的。

苦并快乐着

“其实,在北京工作的这段时间是很苦的,这种苦别人是很难想像的。那不是一直马不停蹄工作的那种苦,而是等待,等待导演的批准,等待导演的新构思。我的家远在上海,我只能在工作室等待,有时真的感觉很孤独。”谈起这一年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徐家华很有感触。她的工作时间是下午2点开始,晚上下班没点,一周工作六天,周日休息。为了方便工作,她特地自费在奥组委开闭幕式运营中心附近租了间公寓。有时周六晚上飞回上海,周一再回来。2008年她带的研究生中有6个研究生面临毕业,为了指导研究生写论文,她只能通过网络与研究生们交流论文修改意见。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 篇3

欧阳伦对钱财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很快就发现了一条“暴富”之路,那就是走私茶叶。明初,百废待兴,朱元璋为了控制西蕃少数民族地区,就用中原地区产的茶叶去交换西蕃的马匹,因此茶叶便成了明帝国重要的战略物资。朱元璋为此颁布《茶马法》,严禁走私茶叶。

在利益驱使下,欧阳伦私下里委派家奴周保,动用官府车辆和征集民间车辆,“数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取暴利。周保仗着主人的权势,骄横异常。他指挥走私车队擅闯关卡,不纳税、不下马,但凡有地方官吏阻拦,非打即骂。而欧阳伦更是蛮横无理,亲手暴打蓝田县河桥司巡检税吏。被打官吏气愤不过,告了他的状。

朱元璋闻讯大发雷霆:“朕才行一法,乃首坏之! ”马皇后和安庆公主闻讯,急忙赶来为欧阳伦求情。朱元璋深知处死驸马的后果:爱女将成寡妇,皇家脸面也将丢失。但不杀驸马,何以服众;驸马不死,国祚怎安?于是,朱元璋毅然决然地赐死驸马欧阳伦,处死周保一干人等。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 篇4

1、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中华五千年著名的历史典故 篇5

读完《中华上下五千年》,我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悠悠五千年,在中国这个片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见证了历史的发展;绽放了一朵朵灿烂的中华文明之花,在世界的舞台上流放异彩;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诧叱风云的历史英雄,他们的事迹让后人广为传颂,永载史册!

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我读出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1838年,英国侵略者把一箱箱鸦片漂洋过海运到中国,企图用鸦片来毒害中国人的身体,摧残中国人的意志,从而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正如侵略者预料的一样,鸦片危害着中国人的健康。吸食鸦片后,中国的老百姓连锄头都拿不起,干不了农活,生活陷入困境;中国的士兵连枪都扛不起,更不用说保家卫国了。更让人气愤的是,当时很多官员为了吸食鸦片,一味地搜刮百姓,越来越腐败,甚至把国家都给出卖了。就在这紧急关头,禁烟英雄林则徐出现了,他受命钦差大臣,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他下令贴禁烟告示,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下令包围商馆,抓住了罪魁祸首查顿和颠地,收缴了一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彻底销毁。每每读到这里,我对侵略者恨得咬牙切齿,又对林则徐钦佩不已。虎门销烟,向全世界的侵略者证明:中华民族是绝不屈服的!

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我还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而骄傲。几千年来,中华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从盘古开天辟地的远古文化、汉朝的造纸术、唐朝的火药、宋朝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到中国的瓷器、茶叶,甚至是中国的唐诗宋词,在世界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骄傲的。

中华文明何以能延绵五千年不断? 篇6

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中华文明历史上也经历过的外族入侵和统治。如南北朝时期,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民族,先后建立起十多个国家,统治黄河流域270多年;宋、辽、金、西夏对峙时期,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统治中国北方地区200多年;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98年;满族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276年。但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却没有像巴比伦古文明、埃及古文明、印度古文明、希腊罗马古文明那样,因外族的入侵或内部冲突,被其他国家、民族的文明取代而中断或者摧毁。中华文明始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保持着自身文化的特色和独立的价值体系。其原因何在?

对这个问题,一些学者曾发表过见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严文明老教授在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的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曾指出,“早期中国”文明的特点就是逐渐从多元一体走向以中原为核心,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多元一统格局,这是中国文明无穷活力和强大凝聚力的来源,也是世界上几个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连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见2010年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所主任孙熙国也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千年,历久不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善于吸收和容纳多种外来文化和积极内容。应当说,这些见解特别是严先生的见解很有道理,但似乎还没有说到问题的根子上。

笔者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五千年而未曾中断,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因素:一是中华古文明相对于当时入侵、统治中国的外族文明具有制度上的先进性,对外来民族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家知道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而周边的外族大都长期处于游牧或半牧半农社会,其文明程度和积累的经验也落后于中国。二是中华文明自身具有一种内发的精神力量,我概括为“和”的精神,“天下”的精神,“入世”的精神和伦理道德精神。这几种精神具有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既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较易为外来民族所认同、所折服而自觉学习,从而对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使中华文明不仅不被取代反而内涵更加丰富,生命力更强了。

决定因素之一:制度上的先进性

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显示:中国中原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左右即夏王朝之前就渐进到农耕社会。到西周时期,在周公辅成王的年代里,建立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稳定社会的制度,发展农业,开设国学(贵族子弟受教育之所),并开始废除之前朝代实行的“以人殉葬”的非人性制度,对周边民族(戎人、狄人、夷人等)则采取以“以和亲之”的政策,形成了“万邦协和”、“四夷宾服”的局面。孔子曾赞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到秦汉之际,国家大统一,国力空前强大,制度更加完备。特别是汉武帝时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已经确立,制度的先进性、文明的高度已远非周边民族可比。曾侵扰中国近千年的强大的匈奴人,在汉武帝亲自策划下,经卫青、霍去病两位大将军的英勇反击,终于被彻底打败了,中华文明仍大踏步前行。

从东汉时期起,居住在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陆续南迁,同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联系日益密切,虽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习惯,但他们从汉族那里学会了许多东西,逐渐浸染于汉族文明之中。到西晋末年,公元304年,早先迁入的南匈族人刘渊建立了汉国。随后,羯、氐、羌、鲜卑族又先后建立了十多个国家,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几个朝代(总称为北朝)。到隋朝统一全国时,少数民族的政权前后统治中国黄河流域、中原地区达270多年。这是中国多民族大融合时期之一。这种融合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学习汉民族、汉民族学习其他民族的过程,彼此达到了“相忘相化”的地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十分喜爱汉文化,认同汉文化,他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悉以原来汉族的制度为楷模,生活方式也照汉人行事。他改胡姓为汉姓,改胡服为汉服,禁鲜卑语说汉语。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始建于北魏)的石刻艺术宝库——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是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见证。它既继承了汉代的石刻艺术传统,融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意味,也吸收了外来佛教文化的艺术风格,是整个中华文化史上的艺术明珠,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

再以强悍的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为例。虽然蒙古族统治者歧视汉民族,在法定的民族四等级制度下,蒙古人为一等,色目人为二等,汉人被列三等、四等(三等是原金国统治下的汉人和契丹人;南宋统治下的汉族被称为“南人”,是四等)。当时,汉人与蒙古人的政治地位不同,法律待遇的高低不同,经济负担的轻重也不同。但忽必烈统一全国后,其政治制度(封建帝制)、行政制度乃至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大都遵用汉法。他吸收历代中国统治者的经验建立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官制和行省制等各项体制,并采用程、朱理学为其统治思想,设编修所编印儒家经典。可以说,元朝的政统、道统,基本上依循中原汉人的传统。在文学艺术方面更是和中华文化传统一脉相承。著名的元曲(杂剧和散曲)就是继唐诗、宋词并吸取了民间演唱形式发展而来的,流传至今的元曲作品有150种,元曲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等的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创中国文学的一代辉煌;元代的中国山水画也完全是唐宋以来中国画的继承者。元朝官修的《农桑辑要》一书,保存了大量的农书资料,反映了我国从六世纪到十三世纪植物栽培及家畜饲养等多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许衡编撰的《授时历》施行长达360年。总之,中华文明中的先进制度在蒙古族近百年的统治中,仍然在继承、发扬和进步中。

nlc202309010822

再看看满族统治时期,尽管清王朝统治者曾想竭力保持其本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地位,用满文书写公文,编写历史,但是,清王朝的统治思想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大力提倡读四书五经。坚持隋唐以来一直实行的科举制度,在全国选拔人才。1646年清顺治三年颁行的第一部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大体上沿用明律,只是把满族自己一些条例糅合了进去。清统治者规定满、汉、蒙、藏、维吾尔五种文字并用,但全国通行的还是汉字,连满族人民也都逐渐使用汉字,满文却很少使用了。清代的大多数皇帝包括康熙、乾隆,汉文化的修养都很高。康熙在位时,奖励垦荒,治理黄河,减轻水患,保证大运河畅通,进行全国土地测量,完成《皇舆全图》的绘制,编撰《康熙字典》、《全唐诗》、《佩文韵府》,忠实传承中国文脉。乾隆时,修《明史》、《续文献通考》,用十年功夫完成《四库全书》。清代在体现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学术方面,也有许多超越前代的地方。在文学、艺术方面,小说、杂剧、诗词和玉雕、陶瓷工艺,都取得很大成就。所有这些都显示清代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到十八世纪乾隆时期,中国人口已增加到3亿多,是当时世界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从上面讲到的几个曾被当时外族统治的历史时期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中华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上都具有先进性,因而被各民族所认同、传承和践行的历史事实。

二、决定因素之二: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力量

1.“和”的精神

“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一种精神。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包容性和协调性。《礼记·乐记》中说,“和,故万物皆化”。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和”是事物生存的基础,“和合共生”,故人类和万物生生不息。孔子说:“和为贵,和而不同”。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在冲突中只有采取开放态度,求同存异,彼此包容,彼此截长补短,才能在共生共存中成长,并逐步达到融合。如果只有斗争,你死我活,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走向消亡。“和而不同”则能“多元一体”、“共生共存”。

在中华文明史上有两件事最能体现“和”的精神,一是“和亲”,二是共修长城。

早在春秋时期,汉族统治者与其他民族首领之间就存在一种保证双方和好相处、互不侵犯的联姻。到汉朝,从汉高祖与匈奴议和时以宗室女嫁与匈奴首领单于开始,此后各王朝时有沿用这种“和亲”政策的事例。这对缓和民族矛盾,巩固中原王朝政治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客观上也促进了汉族与各民族平等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的是:唐王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与吐蕃(藏族)普赞(即王)松赞干布、尺带珠丹的故事。唐蕃和亲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唐蕃“和同为一家”起了很好作用。历史上的这种“和亲”政策还大大促进了各族官员之间、各族老百姓之间的通婚。隋唐时期不少皇帝都有少数民族血统,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都是鲜卑族的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窦氏,也出自鲜卑族。

谈到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实是中华各民族用血汗共同凝结成的。我国著名学者罗哲文先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城是中华多民族共建的工程。自秦始皇以后,统治中国或中原地区的王朝,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大都修筑长城,其中尤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为多,如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辽、金、元、清等朝都曾以不同规模修筑长城。有些朝代修建规模很大,如金长城长度近万里。他说:“长城铭刻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事实”,“长城是安定和平的保障”。

世界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氐族)经隋唐到元朝(蒙古族),也是各民族几代人共建的。

长城和敦煌莫高窟的修建历程,说明了历史上中华各个民族思想上、精神上有一种内在的共通的东西在起作用,这就是“和”的精神力量。

2.“天下”的精神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天、地、人、万物构成“天下”,把人和大自然看成一个整体,这也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笔者认为:“天下”包括三层意思:从人和天、地、万物的关系来说,天、地、万物是天下人所共有的,是人类应当共同敬爱和珍惜的,这也就是中国古老的“天下为公”的思想;从人群自身即人与人的关系来说,是“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民吾胞,物吾与”的思想;还有就是“人人要对天下负责”的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思想。

《礼运·大同篇》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同儒家的“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是相通的。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历来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天下”,“家国为大,个人为小”,“他人为重,个人为轻”。归根到底,修身是以家国的治理、天下的太平为根本归宿点,社会群体利益为本位。这就是“天下”精神的体现。这种“天下”的观念同西方文化传统核心——个人主义,是显然不同的。西方文明以个人主义为本位,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和独立性,把个人主义普遍化为永恒不变的人性。美国哈佛大学安守廉教授对此有所评论。他说,中国更讲求社会性,西方更讲求个人性,西方比较强调个人权利,中国则注重社会责任。这种评论,从总体上讲,是符合实际的。

3.“入世”的精神

中华文明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入世”精神。主张人应当面对现实世界,关注现实世界,应当依靠人自身的智慧和力量,自强不息,来解决人类和社会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问题。总之,人应当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应指望上帝和救世主的保佑。这种非宗教的理性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墨家、法家都提倡的,一直影响今天的中国人,认为宗教实质上是捆绑人的精神的工具。《论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注:同智)矣。”意思是说:最重要的是专心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对鬼神之事则当敬而远之。这种“入世”精神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重现实的非宗教的理性主义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nlc202309010822

中国人的这种积极入世精神,生发出两种重要思想:一是重实践的思想,一是“民本”思想。

中国相信人通过自强不息的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一切问题。中国人倡导“愚公移山”的精神,年年月月奋进不止,创新不止。《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注:同悦)乎”,习就是实习、践行,把学到的东西,即知即行,做到“知行合一”。《礼记·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这里,学、问、思、辨,是认知的过程,求索真理的过程,笃行才是目的。中国人常说:实践出真知。毛泽东、邓小平把实践的重要性推到新的高度。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老百姓中,类似“是马还是骡?拉出来遛一遛”这样的话,中国的南方、北方、农村、城市到处皆有。说明“实践”思想已经融化在普通老百姓的血液中,重实践已经演化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中的精髓。

谈到“民本”思想,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尚书》说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说的“务民之义”,孟子说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唐太宗李世民说的“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中国史书中记载了无数“爱民、恤民者倡,虐民、残民者亡”的事例。“重民心,顺民意”,作为中国文化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富有人民性的,体现了朴素的民主精神。

4.伦理道德精神

产生于农业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精神所具有的无限延续力,也是中华文明历五千多年不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社会意识既不靠宗教(上帝、救世主)来支撑,也不单靠法治来支撑,而是依赖以血缘为纽带、以家族和宗族为基础的伦理道德精神来维系的。中国人既把自己看做是他们家庭、家族的,又把自己看做是国家的儿女。只要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一代一代延绵不断,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就会延绵不断,中华文明也就不可能断。中国伦理道德精神,已扎根于全民族的心中,它不是中国某一个民族的信念,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体系的共同特征。

上面讲的四种精神,内在里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之所在。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这些精神一定会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自主创新,发扬光大,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

此外,还有一种在延续中华文明中起了重要作用的力量,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汉字。在这里我想引用许嘉璐先生的一些话。他说: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一统、延续、繁衍、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同时它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中华文明有顽强的生命力,千百年以上的历史从未中断,靠的就是汉字的纪录。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可以读三千年前的诗歌,在65亿人口的地球上,是唯一的奇迹。他还说,为什么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为什么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实现一统,除了两三千年来的核心价值观,还在于汉字这个统一的文字载体。有汉字作为沟通的工具和平台,民族之间的交流便没有障碍。许嘉璐先生的话已说得很明白,不需要再作什么补充了。

以上从历史实际出发,初步地分析了中华文明为什么能绵延五千年不断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的想法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进一步的讨论,发表出更好的见解。如果这个问题弄明白了,搞透彻了,一定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自觉,使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信心百倍。鉴往知来,我们相信,中华社会主义文明在未来世界文明的大交流大发展中,会起到主导作用和平衡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吕晓红)

上一篇:关于推荐任主任的请示下一篇:情系民生构建和谐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