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探讨

2024-06-13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探讨(精选7篇)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探讨 篇1

中国葡萄之乡屡获殊荣

据了解,大泽山又名 “九青山”,主峰海拔737米,属齐鲁名山。据史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风光秀丽的大泽山,名胜荟萃,古迹棋布。早在新石器时代,曾使“黄帝所常游,与神会”。大泽山自然风光秀丽、人文积淀丰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天柱山摩崖刻石、岳石文化遗址、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山东省、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包括石雷战遗址、高家民兵联防遗址等。

大泽山镇位于大泽山脚下,面积150.6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人口6.2万,优质葡萄种植面积约3.5万亩,先后荣获“中国葡萄之乡”、“国家级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中国鲜食葡萄第一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殊荣。大泽山葡萄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

8个项目突出特色产业

“大泽葡萄旅游古镇项目建设融资渠道以PPP模式、社会投资为主,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风貌整治、特色产业等18个项目,总投资规模48.5亿元。 ”大泽山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该镇委托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中国美院、北京大地旅游规划设计院等全国知名设计单位,对大泽山综合资源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高起点策划,科学编制特色小镇规划,精准确定了大泽山总体定位、产业发展路径、游线组织、设施设置、空间布局、用地控制等。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为 “乡村休闲旅游”,以葡萄产业为基础、历史人文为要素、旅游特色为主题,按照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立足于3.5万亩优质葡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岳石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构建全域、全时旅游框架,打造“大泽葡萄旅游古镇”,将分别在风貌整治类项目、山体恢复及矿坑治理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类和特色产业项目等投入资金48.5亿元,其中特色产业项目计划投资24.8亿元,规划建设大泽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泽山葡萄酒庄项目、农民绿色创业园项目、大泽山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所里头民俗村项目、响山潘家民宿村项目、天柱山景区改造项目和季家疃壁画村8个项目。

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探讨 篇2

【8】8月,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通知, 组织全区各地开展特色小镇推荐工作, 并组织一批专家对各地推荐的特色小镇开展综合评审进行严格把关, 择优将广西一批有具体鲜明特色的小镇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

【10】10月,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 《广西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自治区将统筹推进100个经济强镇、特色名镇、特色小镇建设, 力争到2020年, 培育出一批布局合理、经济发达、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小城镇。

特色小镇建设方兴未艾 篇3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等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约1000个特色小镇。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各地特色小镇的迅速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创建将是怎样一剂“良药”?

前所未有新机遇

特色小镇,是指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的小镇。特色小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培育特色小镇,主要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创建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小城镇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尤其适合中国国情,对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住建部总经济师赵晖说。

小城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民教育、就医、购物、休闲等日常活动的80%在小城镇;小城镇也是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住建部对100个发展较好的小镇的调查显示,58%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镇内实现了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和稳定居住。

小城镇具有城市不可比拟的绿色发展优势,如交通能耗方面,北京人均汽油消费量是浙江发达小城镇的7倍;小城镇街区尺度宜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小城镇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阿里、京东等公司已在小城镇设立了1万多家电商服务站,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不到两年就已集聚3300多家企业,引进各类人才1.3万人。

大量调研显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1万元,是10年前的3.2倍,“小镇青年”的消费理念和生活追求与城市居民已无太大差别,亟须改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和生活环境。

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一个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往往集中在同一行业,随着农民工返乡增多,一些小城镇集中了一大批同一行业的熟练工人,从而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基础设施完善带来机遇。随着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过去许多偏僻的乡镇一跃成为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地区。据住建部调查,小城镇至特大城市的平均车程时间由20世纪90年代的4.5小时缩短到现在的2小时,至高速公路出入口缩短到半小时,农民进镇只需20分钟。

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随着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小镇旅游方兴未艾。另外,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使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宜居环境,环境好的小城镇正成为房地产开发和养老项目的首选地。

“浙江经验”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先兴起于浙江。

近日,整合了“巧克力、温泉、水乡、花海、农庄、婚庆”等甜蜜元素的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吸引了大批游客。随着第七届“碧云葡萄节”的盛大开幕,这里正上演一场葡萄盛宴。

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还能到云澜湾泡泡温泉,在歌斐颂巧克力工厂观看巧克力制作流程、DIY巧克力,恋人们则可以在这些如诗如画的场景中拍摄婚纱照。

在秀洲,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光伏小镇。在这里,各种建筑和公交站台都遍布着光伏元素。随着众多创新平台和高端项目人才的汇聚,秀洲光伏小镇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成为特色小镇中的佼佼者,共引进各类光伏相关项目70多个,总投资达70亿元。

白墙灰瓦,傍水而居,小桥流水,街面廊屋……漫步在嘉兴市油车港镇栖真农民画非遗小镇,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古风遗韵。

走进平湖九龙山航空运动小镇,眼前青山环抱,山路蜿蜒,驻足山顶,广阔大海一览无余。在马会俱乐部,身着黑色骑士服的骑士驾驭骏马英姿飒爽;在航空俱乐部,小型直升机螺旋桨蓄势待飞。

“特色小镇的建设形态很重要,我们力求精致,展现‘小而美。”平湖市副市长蔡国平介绍说,特色小镇创建要求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

可以说,在地方上,浙江建设特色小镇走在了前面。浙江去年4月提出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截至今年2月,浙江省已经公布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揭示了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显示出盎然的发展生机和活力;充分体现了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特性,包括新常态下拉动经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创造创新创业新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特性。

与此同时,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揭示了小城镇发展必须遵循规律,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不能一哄而上;必须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应做好支持和引导,不可大包大揽;必须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传统优势等,不可不切实际规划造镇。

浙江经验的推广对全国小城镇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昭示着小城镇建设春天的来临,意味着小城镇将为实现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巨大作用。

特色小镇进行时

油画缤纷的张家楼、风光如画的藏马山、蘑菇飘香的大村……穿行于青岛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人们能明显感受到“特色小镇+”为这里带来的变化和活力。

在被誉为“油画名镇、蓝莓之乡”的张家楼镇,人们能领略到“产业为根,特色为本”的魅力。这个坐落在张家楼达尼画家村里的画院将油画卖到了国外,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现有专业画师700余人。张家楼还是“蓝莓之乡”,目前全镇蓝莓种植面积达2万亩,带动近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新区都市农业的“新名片”。

漫步河北省衡水市周窝村,随处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村子的旧居住区还保留着原有风貌,但却增加了各种音乐元素的装饰和改造,村民们依旧每日劳作,但业余时间却平添了各种爱好,或抚琴、或弹吉他,文艺演出几乎天天不断。也正因为如此,该村还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周窝音乐小镇”。

四川省江油市依托李白故里的优势打造了国际诗歌小镇。诗歌小镇项目整体采用“七大洲”的空间布局设计,通过水系、花田等大地景观将“七大洲”各具地域特色的建筑相连,并集展陈、体验、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在这里,正在建设的6幢欧洲诗人之家小屋,按照欧洲6个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建造,让游客近距离体验不一样的欧式生活。

建设特色小镇,河南也在积极行动。

郑东新区的圃田乡将建设具有列子文化特色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小镇。列子,又名御寇,生活在战国早期的郑国,大约在今天的郑东新区到圃田一带。人们熟知的“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等典故就出自《列子》。此外,新密市的刘寨镇轩辕圣境黄帝文化旅游创意小镇、尖山风景区伏羲古镇、白寨镇桃花源理想小镇、白寨森林小镇、米村和盛嘉园创业小镇、岳村特色产业小镇6个特色小镇也在建设,荥阳也将重点打造贾峪新田特色小镇。

“建设特色小镇,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我们正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积极进行部署和安排。从推荐数量看,根据各市、县经济规模、建制镇数量、近年来小城镇建设工作及市、县政府支持政策情况,按照自愿申报、择优推荐的原则,每个省辖市推荐1~2个,其中6个县以内的省辖市可推荐1个,超过6个县的省辖市可推荐2个;省直管县如有符合条件的,可推荐1个。”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处负责人表示。

重在突出“特”色

目前,“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按照住建部要求,候选特色小镇近5年应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环境污染、无重大生态破坏、无重大群体性社会事件和无历史文化遗存破坏现象。住建部将对全国的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小镇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5个方面的情况逐项评估。

也有一些所谓的特色小镇名不副实、华而不实,比如,有的地方盲目借鉴西方小镇建筑风格,建起一堆中不中、洋不洋的奇形怪状建筑,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不过是小商品一条街、餐饮一条街。

缺乏特色产业是培育特色小镇的最大障碍。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命脉。特色小镇的“特”应主要集中在特定产业、资源、产品、企业等。如果没有特色产业作支撑,培育特色小镇工作将很难有成效。

根据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要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应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发展新经济。

“小城镇内需的潜力很大,小城镇承担着补短板的作用。”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说,随着小镇青年返乡需求的提升、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要适应这些转变带来的发展机遇,培育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首要内容。

小镇建设,从“旅游”到“特色” 篇4

2011-06-24 06:47:38 来源: 云南日报(云南)转发到微博(0)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本报记者 连芳

2011年云南的初夏,正是高山杜鹃怒放的时节,不时飘落的小雨,让高原的空气清新湿润。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云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云南小镇建设从旅游小镇向特色小镇转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云南旅游小镇经过多年实践,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建设特色小镇的新路子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小城镇建设发展思路不清晰、结构不合理、特征不明显、产业支撑缺乏等问题仍然突出。基于四方面的考虑,在过去旅游小镇建设的基础上,云南省提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挖掘优势资源

利用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将丰富和完善云南城镇体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增强小城镇发展,依托云南独特资源和区位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创新发展模式,开发建设特色小镇,将加快云南城镇化进程。

其次,特色小镇建设将改善云南城镇发展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特色小镇建设将引导城镇住房、道路、供排水、环卫、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合理分布,促进商贸、旅游、物流等经营服务设施有序建设,对进一步保护小镇历史文化资源,改善镇容镇貌,优化居住和发展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此外,特色小镇建设还有助于挖掘云南优势资源,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在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基础较好、市场活跃、环境优美的村镇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可以有效聚集生产要素,扩大小城镇规模,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以城镇建设助推产业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增强产业发展活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突出带动作用

省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建成一批镇区人口超过1万人、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的重点特色小镇,成为引领区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力争全省每个县(市、区)培育1至2个产业特征突出、功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发展活力强劲、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小镇,进一步丰富我省城镇类型、完善城镇体系;使部分经济实力较强、影响范围较广、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特色小镇成为“云南特色名镇”,形成特色小镇集群效应,使丰富的资源得到更好开发利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建设还将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设差别化、个性化的小城镇,发展区域经济,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有序流动,扩大城镇对乡村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注重内涵发展

宜居小镇,是特色小镇的宗旨。为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政府还将加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城镇新区,高质量改造旧镇区,适当扩大城镇规模。搞好城镇主干道建设和道路系统完善、商业街区及综合市场规范管理和卫生整治工作,建设电力、给排水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停车场、公共厕所、公园绿地,提高特色小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中小学危房、校舍改造和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乡卫生院改扩建步伐及卫生院设备购置和更新投入,改善医疗条件;注重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娱乐中心等资源,统筹建设社区综合活动中心,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管理水平。

宜居小镇将建成绿色小镇,将在项目建设中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禁止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大力实施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各类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绿化设计,确保绿化工程与项目同步实施;加快建设城镇排水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积极开展镇容镇貌综合治理,严肃整治违法占用、挖掘城镇道路以及乱搭建、乱设摊点、乱倒垃圾等行为。

宜居小镇建设将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和传统建筑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城镇建筑风格,实施建筑景观整治工程,加大对城镇形象的宣传力度,塑造地理、生态、民族、历史内涵为一体,个性鲜明、吸引力强的特色小镇风貌,形成一镇一风貌的发展格局。

鼓励房企进入

特色小镇建设的另一个亮点,是鼓励引入房地产业进入小镇开发地产。按照区域统筹、共建共享原则,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强化特色小镇与周边城市、集镇和中心村发展协调性,增强区域城镇体系功能的互补性。合理规划特色小镇产业发展区、公共服务区和居住区,科学处理旧镇区改造与新区建设以及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使各功能区既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互动发展。支持企业依托特色小镇聚集发展,新上产业项目应依托城镇建设,严格限制分散零星建工厂、市场和住房。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进镇居住,鼓励城镇周边农村进镇集中统一建设住宅小区,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引入开发企业发展房地产业。加强对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农房建设的监管,强化对城镇周边农民宅基地、住房容积率的管理,合理控制特色小镇建筑密度。

体现多种类型(1)现代农业小镇: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农业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抓好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加工、集散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2)工业小镇: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发展地域特征突出、专业性强、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现代加工业,引导企业聚集发展,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完善工业制造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延长产业链条,建设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绿色节约型的区域性工业聚集发展区。

(3)旅游小镇:抓住云南全面启动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和加快旅游“二次创业”的重要机遇,继续按照我省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调整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建设模式,继续推动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名镇,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产品,为小城镇建设注入新动力。

(4)商贸小镇:发挥当地良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较大、功能齐全、辐射面广的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配套发展仓储、物流及运输业;以市场为依托,发展服务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建设区域性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和中转站。

(5)边境口岸小镇:围绕我省桥头堡建设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依托“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口岸服务功能,积极发展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边境旅游和民族传统手工业,繁荣边疆经济,促进民族团结,树立良好的国门形象。

(6)生态园林小镇: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生态、景观、人文名胜、休闲娱乐和人居等为建设重点,按照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山水、园林社区,吸引有条件的人群进入居住和投资创业,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聚集效应,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极。

这6种类型的特色小镇,将选择有资源、有基础、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建制镇、乡集镇或中心村,采取省级重点开发建设210个、州(市)有序建设一批的方式,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力争5年新增城镇人口140万人以上,为全省城镇化水平贡献0.5个百分点。

多方筹措资金

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篇5

(2011-12-30 16:12:38)

转载▼ 标签: 分类: 党派人生

杂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六月开始迎客;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进展迅速;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等等。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崇明产业特点的生态型特色小镇,助推海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海岛发展后劲,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为此,我们民进崇明县委专门组织力量,就此深入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崇明“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形成了初步设想,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特色小镇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崇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崇明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生态岛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壮大实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

国内外许多成熟特色小镇的运作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必须有产业去支撑。我县农、林、渔业等资源丰富,仪器、仪表、轻工机械等制造、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空间广阔,药材的种植、研发、销售大有可为,养殖业、种植业、海洋捕捞业等发展潜力巨大,每一项产业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不只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小镇的发展后劲,进而提升我县整体经济实力。

● 提升旅游品牌,繁荣现代服务业

国外许多特色小镇往往以动人的风景,或以迷人的花香,或以其数百年的沧桑故事,或以活色生香的艺术氛围,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而繁荣一方经济。我县虽然小镇众多,但由于功能定位不清晰、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不诱人、承载能力差等因素,难以在发展生态旅游中起到助推作用。特色小镇的建成,将成为崇明旅游新的聚焦点,将使目前的生态物质游,向生态文化游延伸,从而增强崇明旅游业的活力和内涵,提升旅游品牌,并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全面繁荣。

●增强商贸活力 商业设施完善,产品有特色,几乎是所有特色小镇的共性。目前崇明许多小镇,由于缺乏特色,难以与旅游业融合,所以商贸业“发育”不全,除满足居民日常所需外,难有活力。特色小镇的“特色”经营,以及有旅游业的带动,必然地培育出活跃的商贸业,把崇明的海产品贸易、特色农副产品贸易培育成崇明的一大支柱产业,以加速富民强县的进程。

●丰富海岛发展内涵

2005年上海市发布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中指出,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不但要进行绿色产业体系建设,还要建立绿色消费模式以及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这充分说明,生态岛打造,其实质是要打造一种“生态文化”。海岛的发展需要物质层面的发展,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发展。

崇明是一个农业大县,虽然集镇众多,但由于其功能不全,难以形成清晰的“城镇文化”,依然以农业文化为主。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标志,它的诞生与发展,也是一种文化形成与发展。没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岛是缺乏吸引力的。崇明特色小镇的建成,将使“小镇文化”更为清晰,为海岛发展注入新的内涵,使崇明未来更具吸引力。

二、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及宜建形态

功能定位特:色小镇将适应大休闲时代的发展趋势,按照提升崇明资源品质和旅游品牌、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内在要求,建设综合性、多功能、多业态的小型旅游区和生态居住区。重点发挥“三大功能”:生态居住功能,旅游、度假功能,产业培育功能。

宜建形态:结合崇明产业分布和人口分布特点,按功能区分,崇明未来最有潜力的小镇主流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民居生活—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位一体”模式和休闲、商务、度假等“驿站”模式。

前者,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公共建筑和配套特色商贸业为“壳”,以特色民俗文化、生活文化为内核,以周边特色旅游资源(自然资源、特色农业、特色渔业等)综合利用为补充,以具有区域特征的特色产业为支柱,形成生活气息浓郁,民俗、旅游、产业等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风格和既能自适、协调发展,又可承接规模旅游的特色格局;后者,以生态元素纷呈的特色建筑(如古色古香的民族建筑或风格别致的欧式建筑)为“巢”,吸引各类符合小镇预设功能的特色经营者(如商业、商务、运动、娱乐及度假酒店、各类馆吧等经营者)和部分富裕人士“进驻”小镇,打造成可供大众休闲、娱乐、度假的“驿站”,以及可供商务等特别活动的“基地”。

两种模式各有侧重,但并非完全绝对,根据需要,可以适当融合。

三、特色小镇的打造原则

(一)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崇明江、河、湖、海齐全,水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体现“水乡”的地域特色。

●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崇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林、渔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或“农”,或“林”,或渔,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

●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茂密的生态林、发达的生态农业基地、绿色产业体系、生态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低碳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符合“现代化生态岛”的建设目标,保持其鲜明的生态特色。如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循环经济等都要注入“生态”理念。

●保持风格的独特性。不同区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镇,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需与其产业特色相匹配,一镇一风格,不重复、不趋同,确保特色的唯一性。

(二)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崇明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三)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崇明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生态岛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崇明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政绩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改善民生。因此,小镇的打造不但要体现现代化、生态化,更要体现人性化。小镇的发展模式,不但要服务于生态岛建设的大局,更要为百姓生活谋利益。由于特色小镇一般选择远离现有繁华城镇,因此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都要服从于人性化的设计。只有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体现小镇打造的真正价值,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宝岛。

四、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特色小镇的建设,耗时、耗力、耗钱,其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崇明的发展步伐和崇明几十万群众的生活状态,关系重大,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统筹思维,系统设计。

从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从特色小镇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特色”打造,从筑巢引风到招商引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从小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都要系统思考,系统设计,以充分体现服务于生态岛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二)合理布局,试点先行

崇明三岛均为东西狭长的岛形特点,为避免同一“纬度”上的资源浪费和小镇风格和功能的趋同性,宜在东西向“经度”上,依据不同地理环境,合理布点,明确重点。建议首批重点打造以下三座(类)特色小镇。

东部地区——重点打造国家级渔港小镇

利用国家级渔港获批的契机,率先在崇明或长兴东部地区,利用海洋捕捞业的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一座“三位一体”模式的“东方渔港”类小镇,也为其它小镇建设积累经验。

小镇设计以渔业旅游资源开发和海产品贸易及海洋饮食文化打造为特色,以海洋捕捞和海产养殖业为产业支柱,最终形成一座自然风光旖旎、建筑风格鲜明、渔家生活气息浓厚、海产品贸易繁荣、产业支撑坚实的生态型旅游渔港小镇。

为增强小镇旅游功能,可配建独具海洋文化内涵的“海洋渔具展览馆”、“海产品养生博览馆”等类型的特色馆。在此基础上,开发好周边可利用森林、湿地、海产养殖、海洋垂钓、浅水泛舟等众多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形成一个更大范围的“渔家乐”旅游圈。中部地区——重点打造欧式风情的“驿站小镇”

中部地区,森林公园一带,生态林密布,空气纯净。农家乐、各类休闲农庄和度假小区广播其间。然因分布过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而难聚人气,资源浪费严重。

为带动周边旅游业,促进中部“绿色生态旅游圈”的形成。建议在森林公园一带,重点打造一座欧式风情的“驿站小镇”。

该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茂密的树林,森林公园内高耸的欧式建筑,为风情小镇的打造创造了“先天”有利条件。

设计上,以湖、河、林为建筑背景,为欧式建筑为硬件建设主体,以西方“休闲文化”打造为内核,周围配以西方特色的运动项目(如高尔夫球、足球、网球等)场地,建成一个独具异域风情的特色小镇。各类液体小吧(酒吧、咖啡屋、茶座等)特色度假屋(森林小屋、湖心小居等)、各地名食和特色娱乐、特色运动,是小镇最魅力所在。

西部地区——重点打造特色农业生态小镇

现代化生态农业是崇明生态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和重要标志。西部绿华镇地区生态农业颇具特色,有着筹建农业类“绿色小镇”的独特优势。

“绿色小镇”,适宜采用如前所述“三位一体”打造模式。小镇可以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展示、绿色果蔬贸易和特产经营为特色,以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产业支撑,以周边明珠湖等旅游景区为配套景点,打响生态绿色小镇的品牌。

依据各地区域特点,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特色小镇,形成互补之势,相互牵引,必然推动全岛旅游业、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三)控制规模,集约打造

规模的大小服从于三个原则:经济原则、需求原则、集约原则。特色小镇的打造,不但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耗费极大,因此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控制规模,避免严重浪费资源。此外,由于小镇的打造在崇明还是新生事物,市场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崇明三岛四面临水,交通不便,作为旅游资源,小镇的市场需求可能不足。加上其它不可测因素,不宜盲目追求规模。经济型特色小镇不但资源利用充分,而且便于管理和调整产业策略,符合集约化原则,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四)政策护航,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要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必须有政策护航,并实现机制创新。

●设立机构,制订政策

特色小镇建设涉及经济、文化、政治、民生等大问题,必须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并实行政策倾斜。人员配置、资金投入、土地征用、安全保障等,都需要由专门结构去统筹、协调。此外,还要研究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制订相关政策和标准,为小镇建设扫除障碍和隐患。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巨大,政府必须广辟资金渠道,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

建议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谋求战略性合作,鼓励国内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小镇建设合力和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

●创新小镇后期业态招商机制,确保顺利“筑巢引凤”

政府须着力创新特色小镇的商业、服务业、文化事业及符合小镇特色发展的其他产业的招商机制和运作机制,确保筑巢后“特色”的快速形成和小镇的繁荣。

●创新小镇居民招入机制

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篇6

一、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现状

(一)坚持科学规划,凸显市场主体

第一,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实现创新、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有机融合。第二,小镇规划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建设面积控制在30%~50%。第三,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调动社会力量,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建设运营。

(二)突出产业特色,实现分类发展

合肥实行“一镇一业”,在细分市场中构建小镇大产业。合肥特色小镇根据产业不同可以分为:一是文化小镇,如长临河军事题材影视小镇等。二是旅游小镇,如汤池镇温泉旅游特色小镇等。三是科创小镇,如撮镇VR小镇等。四是智造小镇,如机器人特色小镇等。五是金融小镇,如滨湖金融小镇等。六是商贸小镇,如综合性通航小镇等。七是健康小镇,如巢麓小镇等。八是农业小镇,如大圩农业物联网小镇等。

(三)加快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

在财政资金方面,安排特色小镇建设奖补资金,对国家、省级、市级培育的特色小镇,予以财政资金支持。在土地要素方面,统筹安排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保障合理用地空间。在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1

融资渠道方面,鼓励运用PPP模式开展特色小镇项目建设。在人才保障方面,对进入特色小镇的创新创业人才,给予重点支持。

(四)建立联动机制,落实创建工作

省级层面上,成立安徽省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级层面上,成立合肥市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各地动态跟踪和协调服务。县(市、区)级层面上,编制各县(市、区)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方案,筹划配套政策和下一步思路。

(五)完善功能配套,创新区域协同

合肥建设特色小镇注重加强沟通交流和协同创新。紧跟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1+5战略部署,建立环巢湖国际旅游休闲区,打造特色旅游风情小镇。三十岗利用“马拉松热”吸引人流、扩大特色小镇知名度和刺激当地消费。中国葡萄特色小镇为推介大圩镇葡萄品牌、与外界合作洽谈提供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平台。

二、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镇数量相对较少。2017年,被国家、安徽省指定重点发展的合肥特色小镇只有5个,分别是肥西县三河镇、合巢经开区三瓜公社电商特色小镇、包河区滨湖金融小镇、巢湖市黄麓建筑科创小镇和高新区中安创谷基金小镇,总体来说特色小镇数量相对较少,覆盖面积不够。

二是发展成效有待提高。部分特色小镇建设初期“声势大”,建设进度却相对缓慢,后期动力不足、成效不明显。例如华谊电影小镇在合肥的整体反响较小,滨湖海洋主题乐园项目至今还未开工。未来合肥应在小镇建设质量和建设成效上严格把关监控,促进特色小镇健康而稳定地持续发展。

三是产业特色有待突出。部分小镇由于初期谋划不足,后期不得不外延与扩展,导致总面积偏大,不符合“小、精、强、美”的要求。部分小镇缺乏彰显特有文化元素的建筑外观、生态绿地和社区配套等。众多企业集中涌入,显现出“同质化”现象。

四是人才机制有待创新。一方面政府暂时没有有效的政策体系或机制来吸纳优秀人才落地生根,甚至是有的专业人才即便来了也待不长。另一方面市县部分地区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对人才吸引能力严重不足。

(五)功能联动有待增强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2

一是产业与旅游功能融合不够。一些科技小镇产业定位特殊,难以开发丰富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对游客吸引力有限。二是产业与文化功能融合不够。有些小镇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与内涵,传统产业文化与现代时尚文化难以深度融合。三是产业与社区功能融合不够,居民认同度普遍不高。

三、合肥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设计

一是注重规划的衔接性。建立由概念到具体、由策划到规划、由整体到局部的总体发展规划;将偏离发展定位的项目区块尽快剥离,保证空间形态上的“精致紧凑”,杜绝无序扩张。

二是注重规划的操作性。合肥对下辖的四区、四县和一市分别设定建设特色小镇的指标,要求下一年结合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各自重点发展4个特色小镇。如合肥高新区基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建立量子信息小镇;包河区发挥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资源优势,打造文创小镇或科教小镇等。

三是凸显“特色”文化元素。将重点项目尽量集聚在小镇核心区,建好展示小镇、接待来访等多功能的小镇平台。在建筑风格上或富有水乡文化特色,或具备历史人文特征,或突出创新文化特质。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特色相匹配,确保小镇风格的独特性。

(二)合理安排投融资

一是明确实施主体,政府、投资机构、产业运营商强强联合。政府作为牵头整合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及信用背书,设置引导基金,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参与特色小镇项目。产业运营商凭借其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注重专业化产业的培育,提升特色小镇价值。投资机构在项目初期以股权的形式介入,进行开发全过程的测算与控制。

二是资本早期介入,长远布局,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在项目资本金阶段,政府产业基金做引导,获得产业资本方的支持。在开发建设阶段,国家开发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贷款是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在项目运营资金阶段,银行流动性贷款较为容易,提供土地、房屋、产权等资产抵押。在项目成熟阶段,考虑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退出,实现资产的估值溢价,完成本轮投资。

(三)建设人才队伍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3

一是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与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借助合肥之友、PPP、基金、众筹等载体,拉动人才投入特色小镇建设。安排人才发展专项经费支持重点人才项目建设。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引才大使”,对企事业单位通过中介组织引进高层次人才给予佣金补贴。推进“合肥国际人才城”建设,融通政府、企业、社会和高层次人才。

二是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合肥特色小镇支持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专业人才。实施“鸿雁计划”,每年遴选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境)外留学深造,给予资助。争取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坛落户合肥,并对举办的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论坛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发挥滨湖金融小镇优势,吸引高端金融人才和知名企业。利用合肥双创英才港,保证特色小镇人才既可以走出去创新创业,又能保持原有岗位编制。打造特色小镇人才创新创业新载体,包括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推进特色小镇与中德国际创新园等创新创业基地合作发展。

(四)增强政策引导

一是增强政策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引导。发挥合肥市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的积极作用,安排财政奖补资金,以奖代补方式对基础设施评估情况较好的特色小镇予以奖励。强化对特色小镇的监督,严肃处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重大安全事故、环境污染、文物破坏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负面事件。

二是增强政策对联合投资项目的引导。重视龙头企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建设大项目、布局产业链的能力优势,如新站高新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手,打造航空运动小镇等。对企业实力薄弱的小镇,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支持开发主体以参股、相互持股、PPP等方式团队,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三是增强政策对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的引导,打造品牌IP。发挥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强特色小镇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依托合肥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搭建与万科、碧桂园、华夏幸福等企业的创新合作平台,推动小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促进产业联动

一是促进产业参与联动。建立公共参与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特色小镇的规划、政策制定等。鼓励合肥本地产业与高校、省级以上研究院的紧密合作,对有转型发展需要的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专利服务券等。

二是促进产业区域联动。发挥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马拉松赛事等平台作用,加强特色小镇在投融资、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在引进企业来镇发展的同时,支持小镇企业通过

前瞻产业研究院 |http://f.qianzhan.com/tesexiaozhen/detail/180124-da5a93c3.html 4

新建、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走出去”,扩大特色小镇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发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作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来镇创新创业。

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探讨 篇7

不同于一般中心镇、特色镇等基于行政管辖范围的城镇单元,浙江省特色小镇本质上属于产业开发平台,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李强,2016)。从产业培育角度,浙江特色小镇可分为转型升级型、资源依托型、新兴产业型三类。转型升级型依托于传统的乡镇块状经济特色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原有平台升级,如大唐袜艺小镇、龙泉青瓷小镇、东阳木雕小镇等;资源依托型挖掘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文化旅游、健康休闲产业,如武义温泉小镇、莲都古堰画乡小镇、奉化滨海养生小镇等;新兴产业型借力于创新性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孕育创业创新生态圈,吸引技术、人才、资本要素集聚,如余杭梦想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总体而言,上述各类小镇发端于既有的特色优势产业或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产业升级、功能融入、形态提升、环境营造等方式,使得现有平台产业结构更加高端、空间集群更加优化、环境特色更加凸显,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随着快速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区域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重构分化,中心城市人口、功能、产业加快外溢疏解,大城市外围郊区边缘城市应运而生,为特色小镇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即区位导向下由企业主体自主推进产业新城建设,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进而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产业集聚,带动综合发展的小镇建设路径。本文结合边缘城市理论,以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为例,对新阶段下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区位选择、开发模式、规划定位、产业培育、空间组织、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了规划建议。

2 边缘城市对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2.1 边缘城市概述

边缘城市理论的提出是基于美国大城市郊区化背景下中心城市以一种分散又集中的方式进行扩展,在中心城市郊区新发展起来的商业、就业与居住中心,最早由华盛顿邮报记者Joel Garreau于1991 年在他的《边缘城市》一书中提出。边缘城市的形成是人口、商业及就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产业的信息化、弹性化、分散化、专业化过程是边缘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1980 年以后,美国信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成为工业发展最活跃领域,这些产业占地少、效率高,借助先进的交通、通讯手段,大大减弱了传统产业对中心区位的依赖程度,更加追求高品质的服务配套和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高新技术将更多资本、技术和人才带往交通便利的郊区,大大加速了郊区的开发力度,推动了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进,使得这种新型城市体成为区域网络的独立节点,与外围其他城市发生联系与沟通。

2.2 两者异同点比较

2.2.1 两者具有类似的区位特征,但边缘城市更加重视与大城市的合作疏通

浙江省特色小镇一般位于中心城区外围郊区,而边缘城市往往位于中心城建成区边缘主干道或郊区高速公路交汇处,两者都独立于中心城区并具有较为便捷的交通条件。比较来看,特色小镇所依托的传统乡镇、县域经济板块与大城市中心区的联动较少,比较适应以加工型、分散型经济为特征的发展阶段,而边缘城市是郊区化背景下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功能疏散作用的直接结果,更加强调与中心城区保持较好的联通关系,能够更好适应核心要素引领、产业集群化经济为特征的都市经济发展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应当更加重视与大城市的合作疏通,争取成为大都市区域和地方空间的交界点,扮演“枢纽角色”,起到“衔接功能”,打造“中介小镇”,从而成为支撑城市群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激活整体空间的网络集聚效益。

2.2.2 边缘城市规模远大于特色小镇,而且更加注重开敞式、高品质开发

根据Garerau理论,边缘城市需要具有500 万平方英尺以上的可租用办公楼面,以及具有60 万平方英尺以上的可租用零售商业楼面,相当于区(县)级城市功能的规模,以低密度、开敞式开发为特点,具备超级商城、办公设施、工业园区、休闲娱乐设施、绿化用地、停车场、居住社区等功能板块。而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是基于浙江省人多地少、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谋求最优的生产力布局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的发展战略,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 平方公里左右,建筑面积控制在1 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边缘城市的核心区面积。在互联网和大交通时代,浙江特色小镇应当积极发挥郊区山水自然生态优势,更加注重小镇空间环境品质的和城乡特色风貌的营造,构筑功能集成、品质高尚的新型社区体系,成为缓解大城市病、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载体。

2.2.3 两者都讲求产城融合、功能集成,但边缘城市更加强调服务业带动作用

浙江省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及历史经典产业,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边缘城市产业也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更加讲求专业服务业对于区块经济的引领作用,其主体产业包括通信、银行、保险、法律咨询、房地产、会计、零售、批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非盈利性社会性服务业及宾馆、餐饮娱乐等个人服务业,进而出现了创业型的边缘城市与公司化的边缘城市、零售业边缘城市、医疗保健型边缘城市、政府所在地的边缘城市及贸易与旅游业边缘城市等多种类型。在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特色小镇应当更加注重工业经济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强化专业生产性服务业小镇的培育,不断完善特色小镇生产、生活性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方向转型。

2.2.4 两者都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但边缘城市的自组织形态更加明显

浙江省特色小镇是浙江省政府运用土地、资金等政策优惠手段自上而下推动的一项政策举措,在运作方式上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又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而边缘城市的形成而并非来自国家干预,是当地居民的自然选择,首先取决于私人开发商和市场的推力,是城市空间重组和功能重构的产物。边缘城市居住人口以中、高薪阶层为主,在其内部又进一步空间分化为不同收入层次、不同种族的人口分别集聚于不同的地域,从而形成一个个特定收入、特定种族的居住区。浙江特色小镇的建设既要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路径,致力于打造满足相对专业化人群创业创新的生态氛围,又要避免边缘城市社会隔离分异倾向,实现与当地居民的充分融入和良性互动。

3 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建设的实践探索

3.1 区位导向:浙江临沪门户,长三角腹地核心

小镇选址于嘉善县高铁新区核心区块,20 分钟直通上海虹桥枢纽,无缝对接沪杭高速、高铁及磁悬浮,被誉为浙江接轨上海“第一站”,周边拥有嘉善经济开发区、嘉善B出口综保区、西塘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各类开发平台,具有智能制造、智慧通信、电力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小镇距离西塘古镇、大云温泉旅游度假区、麦乐巧克力小镇等旅游景区均不到10 公里,具有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基础。

与产业导向型特色小镇相比,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的创立取决于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是浙江推进浙沪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打造上海大都市区边缘城市,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上海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构建本地创新网络,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带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见图1)。

3.2 开发模式:企业主导的PPP综合开发

嘉善上海人才特色小镇的开发基于2013年嘉善县人民政府与某产业新城投资运营企业签订的《整体合作开发建设经营浙江省嘉善县约定区域合作协议》,采用“综合PPP”模式,由该企业投资,与嘉善县城府合作成立嘉善项目公司,为整个区域提供研究定位、规划设计、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建设、产业发展、城市经营管理等全方位服务。自投入建设以来,区块内先后启动了各类基础设施、公建及产业项目14 个,截至2015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超过42亿元,预计2016 年投资将达到43 亿元。

土地综合开发PPP模式区别于以往土地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相分离情形,以私人企业为主体,将土地一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在一起,政府支付投资客户前期投入成本,通过项目用地土地出让收入进行补偿,企业投资人还将获得使用权出让溢价部分及园区后期入驻企业的运营税费收益,是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手段,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负债压力,提高运作效率及质量,为高水平、高效率建设特色小镇奠定了扎实基础(见图2)。

3.3 产业定位及空间组织:聚焦科技孵化的功能集成

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的总体定位为浙沪创新协同标杆地,充分接受上海人才、科创辐射溢出,强化人才、科创、信息、品质等要素的有效供给,力争打造上海人才创业创意浙沪集聚区、上海全球科创成果浙沪孵化区、浙沪信息经济融合融创先导区、浙沪“产城人文”融合先行区。

在产业导向上,坚持创业、创意、创新融合发展,依托功能平台建设与完善,借助专业运营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实施“科技孵化+ 信息经济”双轮驱动,推动“电子商务、数字传媒、总部服务”三位一体高度融合,形成“2+3”的特色产业体系。以成果孵化转化和成果小试中试为核心,着重承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知识的成果溢出,积极对接张江、嘉定、漕河泾、杨浦等创新平台及研发机构,建立产业前沿技术孵化平台。

在空间布局上,围绕科技孵化种子期、初创期、加速期、成长期等不同发展阶段,设立上海人才创业孵化中心、研发中试基地、总部商务基地三大产业功能平台,包含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等空间载体。此外,区块内另设有文化旅游、休闲门户、生活服务等配套板块,重点推进城市门户、新西塘水街、云湖公园、人才公寓等项目建设,着力优化小镇生产、生活环境空间,总体形成“一心、两基地、三板块”的布局结构(见图3)。

3.4 创业生态体系:人才生活中心和创新创业高地

一是着力构建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开通直达上海城区的城际班车,引入上海师范大学教育体系,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功能完善的社区中心,配套社区幼儿园、生活超市、健身中心、社区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食堂、便利店、咖啡厅、银行等商业设施,打造小镇人才生活中心。

二是加快建立创新创业体系。通过设立人才创业服务中心,联动沪浙知名院校,建立企业人才供应及培训平台;通过完善区块内技术检验检测、成果转化、金融服务、产权交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立政企合作成立5 亿元产业扶持基金、贷款担保基金,引入关键资源,形成产业集聚的核心,突破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创立绿色创业通道,优惠政策清单、客户经理服务制、菜单式创业培训、创业导师团队等手段,打造省级人才创业高地(见图4)。

4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边缘城市理论,区位导向型的特色小镇创建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注重于大城市之间的合作疏通,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第二,创新引入PPP等综合开发模式,由企业主体参与小镇全过程开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聚焦科技孵化产业定位,推进空间板块组织的多元集成;第四,注重生态环境营造,完善公共服务和创新创业两大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嘉善上海人才创业小镇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区位导向的浙江特色小镇建设新路径,以期为其他同类特色小镇创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

[2]李强.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今日浙江,2015(24):16-19.

[3]孙一飞,马润潮.边缘城市:美国城市发展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1997(4):28-35.

[4]袁新国,王兴平.边缘城市对我国开发区再开发的借鉴——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0(6):95-101.

[5]刘玉亭,程慧.国内外边缘城市研究进展与述评[J].国际城市规划,2013(3):52-58.

[6]邓悦,王铮,吴永兴.上海的边缘城市[J].人文地理,2001(10):34-39.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创业思维?下一篇:结亲干部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