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2024-07-20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共11篇)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1

根据***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要求,和上级有关部门指示精神,***镇远教办认真总结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五年来的工作,并对下步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谋划和探索,为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的职能和作用,切实提高远程教育服务党的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我镇远教办结合远程教育在我镇开展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对远教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镇远教工作现状

自2005年11月,全镇启动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在区远程办的指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支持下,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下,紧紧围绕“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建设目的,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新途径。利用远教设备组织开展了各类培训,在“建、管、学、用”上下功夫,狠抓学用成果的转化,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健康开展,初步构建了“以区远教中心为龙头、镇远教接收站为主体、村远教站点为重点”的三级远程教育网络,为促进

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确保远教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

1、加强组织领导。镇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按要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明确了工作职责,制订了工作方案,落实了工作措施,为远程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全镇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织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同时成立了***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抽调了专业人员,专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工作。2005年以来,区、镇、村等有关部门每年投入一定的远程教育经费,用于远教平台、片源库建设及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保障了远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教育培训。我镇远程教育在“一边建站,一边管理、一边培训”的基础上,着力在“建、管、学、用”上下功夫。站点建成开通后,首先是认真开展对站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根据区远程办的安排,我镇多次对各站点技术管理人员和操作员进行全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远教信息录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用频道接收软件”的操作管理和维护等技能,确保站点设备运转正常,各项工作开展有序。其次是积极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

3、加强工作落实。首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建立远程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真正达到“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我镇切实加强对已建站点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设。2007年全面整合了有关《远教管理岗位职责》等制度,并统一制定了《***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村级站点工作制度》,达到了简单实用的效果。同时制发《远教培训日志》等多个表册发放到各个站点,实现了对远教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其次,加强远教信息工作。充分利用下发资料、宣传画、宣传标语等形式和《工作简报》、广电中心等媒体大力宣传我镇远程教育工作,使远程教育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远教职能和作用发挥的途径

1、远教站点成为农村党建工作的“好阵地”。利用远教平台,全镇党员干部对《党章》、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对党的认识,有力地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同时,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全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等活动中,也尝试引进了远程教育,在有效节省各项开支的同时,扩大了学习教育的覆盖面和学习强度,对于进一步推进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2、远教站点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好平台”。全镇党员群众通过远教平台学习新知识、好经验、新技术,特别是

许多农作物的种植、培育技术,利用其他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为我镇群众致富创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3、远程教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催化剂”。通过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学科技多了,谈心多了,误解少了,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利用远教设备,各村文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2

一、充分认识读者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的重要性

首先, 开展读者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读者的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目前, 一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无从选择, 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 这种现象在低龄读者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 加强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加大力度认真做好, 帮助读者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其次, 开展读者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图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在信息化和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要做好读者的导读工作, 就要了解他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倾向。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 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的图书资料介绍给读者, 有的放矢地搞好服务。

二、分析读者结构, 进行重点导读

要使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更加扎实有效, 就必须从分析和研究读者结构和读者阅读现状入手, 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不同的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 (1) 少年儿童。儿童阅读主要以色彩鲜艳、内容有趣、语言简洁的画册和电子读物为主。开展导读工作时, 应向其推荐图文并茂, 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的, 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引导的读物。 (2) 青年学生。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向其推荐的图书应该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催人奋进、启迪思想的作用, 使其阅读的过程成为一个开拓视野、丰富知识、接受教育的过程。图书馆还应对其加强导读教育, 帮助其在阅读中掌握鉴别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使其学会找书、学会读书, 通过读书悟出道理, 不断地追求真、善、美。 (3) 残疾人。图书馆应在为其提供阅读指导、组织其积极参加阅读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一些特殊服务, 如代借阅、送书上门等, 把送知识、送温暖活动落在实处。 (4) 老年人。从图书馆对老年读者群体的服务细节而言, 如何满足老年人对书刊大字号编印的特殊要求、如何满足老年人喜欢听读 (如讲座等) 的特殊需求、如何让老年人能够就近乃至居家得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如何帮助老年人提高信息素养等, 应当摆上图书馆服务管理的议事日程。

三、以多元化的阅读指导方式实施延伸服务

1.“答疑解惑式”阅读指导。

图书馆员既要做好对读者的咨询解答, 又要在学习方法上引导读者,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读者向工作人员求助进行书籍查找时, 工作人员还应告诉读者找书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电脑进行图书检索;在给读者办理借书业务时, 指导读者如何在网上和电话中办理图书续借业务等。

2.“互动式”阅读指导。

凭借阅览室这个开放的平台, 图书馆员每天可以与不同的读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完全有条件创造一种更为积极的、自然的、主动介入式的双向互动咨询服务。这种方式通过主动的沟通, 发现或得知读者需求, 主动提供咨询与帮助, 以弥补在阅览室咨询台前被动接受咨询的不足。沟通的过程一定要自然、得体, 使人感到不突兀、不尴尬, 防止居高临下的口吻、语气、声调, 方式、时机都要因人而异。

3.“引导式”阅读指导。

长期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意识到, 服务方式的延伸不应仅满足于咨询内容的延伸, 还要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初一的学生因见到其家长走近而慌忙将言情小说换成数学参考书, 工作人员见状就主动与该学生进行攀谈, 了解得知孩子因过于严格的管束而产生逆反情绪, 不愿阅读学习材料。针对这种情况, 工作人员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把孩子的情况向其家长如实反映, 提出中肯的建议, 并推荐了一些有关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的图书, 同时为该学生提供了正确的阅读指导, 推荐了许多适合其阅读的书籍。

四、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

1. 新书推荐与导读活动。

建立新书展示区, 将新采编的图书分类摆放到书架上, 并将热门图书的书目刊登到海报上, 做到第一时间向读者推荐, 让读者迅速了解最新的图书信息。

2. 开展征文、书评活动。

开展主题征文和书评活动, 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图书内容, 揭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让每位读者在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把握图书的思想内容、政治倾向、艺术特点、语言风格, 引发读者对阅读产生兴趣, 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3. 开展专题书展活动。

将有关某一专题的图书集中展示给读者, 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节省了读者查找图书的时间, 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又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从2008年起, 我馆社科和科技借阅室相继举办了多场丰富多彩的专题书展, 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与赞誉。其中, “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专题书展反响最大。书展展出了有关战争题材的图书和为新中国成立做出重大贡献人物的传记、纪实、回忆录等,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记录共和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图书。

4. 开展立体式阅读活动。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3

[关健词]检察机关;构建;和谐社会;职能作用

一、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和谐社会,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大工程中,其地位和职能作用是什么呢?笔者就此作一粗浅探讨。

二、检察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

根据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象表述和基本特征,笔者认为,人民检察院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大工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其他机关和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是:人民检察院,通过履行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权,依法调整涉及国家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法律关系,特别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财产利益之间的关系,从行使法律监督角度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建立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与人民检察院担负的任务是统一的,即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监督法律实施,惩罚犯罪活动,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应主要在以下方面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一)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是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总的社会治安形势是好的,但社会矛盾仍较突出,刑事犯罪发案率仍居高不下,各种犯罪活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依然构成严重威胁,这种较为严峻的治安形势给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带来严重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检察机关要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稳定意识,坚持把“严打”方针贯彻到批捕、起诉等工作中,有效发挥惩治犯罪,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特别是“两抢一盗”、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活动,增强群众的安全感。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建设工程,落实好检察环节的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促进廉洁行政。职务犯罪本质上是一种权力腐败。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贪污受贿、渎职侵权,不仅侵犯了履行职务的廉洁性和正当性,侵犯了公民人身财产权利,更严重的是它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动摇了党的执政地位。查办职务犯罪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社会更加和谐。检察机关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查办职务犯罪,是强化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查办职务犯罪的职能作用,加大办案工作力度,重点查办发生在党政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犯罪案件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犯罪案件。要规范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严格办案程序,加强侦查谋略和侦查技能研究,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完善侦查一体化机制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检察资源,努力形成整体打击合力,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执法水平。要根据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切实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立足检察职能,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途径和办法,突出预防重点,改进预防措施,增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强化司法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崇尚法治的社会。法律能够得到统一正确实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必须严格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终实现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即公平和正义。因为司法权是一切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最后保障环节,是为社会定纷止争、主持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不但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国家法律救济,更严重的是贱踏了整个法律制度和社会制度本身,该保护的保护不了,该打击的打击不了,让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这种危害比犯罪本身更可怕。为了有效防止这些问题出现,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在这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期望很高,要求检察机关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对诉讼监督进行全面更有效的监督。作为检察机关,要坚持把诉讼监督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和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要在实施监督中,认真解决监督不力的问题,既要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适用法律关,又要严把办案的程序关;既要依法加强对违反实体法的监督,又要注重纠正违反程序法的行为,以促进实体法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切实防止“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出现。通过在维护司法公正中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有力促进司法机关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四)正确处理群众的诉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要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思想,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做好处理涉法上访工作。要按照党中央要求,积极参加当地党委统一部署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和涉法涉诉等专项治理工作。要重点办理涉检上访案件,尤其是上访老户、集体上访和进京上访案件,对待这些上访案件,要注意工作方法,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理,认真落实善后工作,重视做好疏导教育,避免矛盾激化。要热情对待上访群众,认真处理群众的诉求,满腔热忱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真心实意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拓宽、畅通人民群众对公正的诉求渠道,并努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依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要求。对涉及检察机关的来信来访案件,要逐案制定解决方案,严格实行首办责任制,妥善化解矛盾,认真排除纠纷,切实把涉法上访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结纶

我国正进入一个经济全新高速发展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发展大环境,离不开一个建立在有序运转大机器之上的社会和谐整体。人民检察院正是通过依法履行法律监督权,通过行使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抗诉、执行监督等具体监督手段,严厉打击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保护人权和国家、集体、公民个人的财产。通过行使法律赋予的立案权、侦查权,严厉惩治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职务犯罪案件。通过认真做好出庭公诉,向有关发案单位发送检察建议、征求办案工作反馈意见,结合案例宣传和在重点单位、部门,重点环节深入调研,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教育公民学法、守法,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可以说,检察机关的每一项职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环环相扣,检察职能履行的是否到位,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质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宏大社会工程,人民检察院任重道远,人民检察人员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刑事诉讼法学.

2.中国共产党党章.

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检察机关的职能.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4

【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发挥自身职能高效率、高质量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成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工商部门职能的正确定位,并在此基础

上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 工商 职能定位 作用发挥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社会不断达到一个新的和谐状态。作为代表国家履行社会主义经济监管职能的重要经济机构,工商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该充任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应当塑造什么形象,体现什么价值,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角色及职能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准入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为规范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的发育成熟和其合法性,把好市场准入关从而维护正常的市场进入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在监管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履行了政府对市场主体的交易和竞争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发挥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等作用,为使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符合市场规则要求,为创制有序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通过培育、监管等方式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突出地表现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运用自身职能促进各类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完备方面;第四,在执法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执行法律,依法监管市场,保证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维护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第五,在保护职能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对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的监管及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有效地保护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而进一步发挥了对市场的规范效应,同时也有效地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可以说,我国经济的繁荣与规范,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等方面都离不开工商部门这个经济卫士的保护。

二、履行工商职责,营造和谐环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其中,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工商部门在工作中应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了解大局、积极维护支持大局,自觉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去定位。

1、维护公平,执法和谐。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法治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工商部门一方面应当依法严厉打击市场领域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商业欺诈、商业贿赂等各类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公平竞争,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促进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行政执法中,应当实行阳光执法工程。在案件的处理上,正确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合理尺度,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以法治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把履行职责的过程,变成对经营者监督和服务的过程,这样既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又能使经营者在接受监管和服务中受到法制教育。通过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有机结合,刚柔相济,入情入理,切实求得公正执法和执法效果的和谐。

2、保障权益,消费和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宗旨,工商部门基于其自身特殊的职能作用,应当把建立健全消保维权网络体系作为一项实践执法为民的“民心工程”来抓,明确工作目标,整合消保维权内部资源,大力推动消费维权职能由单一的部门职能向政府职能、社会职能转变,积极构建 “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消保维权新机制,实现真正的消费和谐。

3、广宣诚信,监管和谐。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社会和谐的标志,提升信用是巩固和谐的基础。工商部门在当前可以从市场主体和执法主体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强诚信建设,构筑和协基石。一方面,大力倡导经营者增强诚信意识,发扬诚信传统,弘扬诚信美德。另一方面,构建社会监督机制,为自己 量身定做诚信标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三、提升自身素质,打造和谐工商。

只有一支好的工商队伍,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发挥更好的工作效益,才能为构建和谐工商、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工商部门要加强干部人事工作,为构建和谐工商提供组织保障。

第一,构建和谐领导班子。班子和谐,队伍才能和谐,事业才能发展。所谓班子和谐,就是领导班子成员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步伐一致,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班子成员个体充满活力,整体在科学、民主、法制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和谐地运行。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是班子成员和谐相处、和谐共事的基础。加强和谐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

三个关系:一是正职与副职的关系。正职既要通过高超的领导艺术把副职的潜力挖掘出来、内在活力激发出来,又要对副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副职要有责任意识,不越权,不越位,积极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要让一把手放心,也要让班子其他成员信任。二是副职与副职的关系。副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需要彼此沟通协调,要相互信任和理解。副职在履行各自的职责时,要善于站在全局的、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处理事情。同志之间要敞开心扉,以诚相见。三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班子成员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定好位。班子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使班子成员的活力在工作实践中竞相迸发。因此,在选拔、使用干部方面,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科学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流动,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工商领导班子中来,这是建设和谐领导班子的政治基础。要完善领导机制和体制,健全各种权力运作的程序和规范,使班子成员都能在地税大局和组织原则下行使职权。

第二,构建和谐工商队伍。结合行政效能建设要求,工商部门在工作中应强调团队精神,加强队伍建设,营造整体协调、团结进取的氛围,使每个工商人在一个和谐团队氛围中成长,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每位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较强的亲和力、沟通力,充分履行职责,达成思想上的共鸣和行动上的默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将每个人的力量有机地凝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帮互助,密切协作,共同拧成一股绳,积极营造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一批干部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和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工作,让他们丰富经历,积累经验,尽快成熟起来,及时地为工商部门输送新鲜血液。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5

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是工会主动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工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会牢牢把握着力保障和改善职工民生这一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民生工作大局中的优势作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2011年以来,……工会把推进民生发展工作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尤其是在两项关于民生的重要工作中发挥了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今年的棚户区改造和矿业开发工作中,职工代表参与到方案制定、政策制定的全过程中去,使职工在一开始就有机会、有资格、有条件提出有利于职工的建议和见解。棚改工作的惠民政策、实施方案及矿业开发项目的立项均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审议,使职工代表参与民主决策时能充分表达意愿和行使权利,激发和增强了职工代表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做到了重大决策事项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强化了科学决策,推进了民主管理。

通过棚改工作,使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有了全面改善,别了吃水难、行路难、如厕难的时代,清除了冬季烧材取暖的防火安全隐患,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和木材逐年减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林产业成为新时期工作的重点。矿业开发是......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的的切入点,通过搞好矿业开发,为企业增强了发展动力,为职工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民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6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社会。它要求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控申部门作为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的前沿和窗口部门,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发挥前沿职能,为反腐败工作提供案源

当前,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要求严厉查处的呼声很高,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同时,部分农村由于村干部管理能力不强,管理方式简单粗暴,贪污、挪用,分配不公不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群众集体访、告急访增多。检察机关是查办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的重要职能部门,举报工作是进行反贪污贿赂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控申举报部门客观上成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受理犯罪线索和揭露犯罪的前沿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控申部门只有通过认真开展举报宣传、举报受理、案件线索分流以及举报线索的初查等工作,才能为查处职务犯罪提供案源,充分发挥源头作用。

二、发挥窗口职能,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控申举报工作是检察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一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检察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热心为民的决心和形象。只有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控申举报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才能使人民群众相信检察院是老百姓可以信赖的地方,是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可靠地方。细心解决冲突和矛盾,使到检察机关申诉、控告举报、上访的群众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才能暖民心,解民忧,才能取得促进稳定的主动权。同时,通过上街进行法律宣传咨询、“法律下乡进村”、讲法制课、张贴宣传挂图、散发宣传资料以及接待法律咨询等形式,直接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就能加强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了解,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发挥初查职能,落实首办责任制,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控申部门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部门之一。控申工作是通过来信来访接待,办理案件来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从而保证公正执法,取信于民,维护稳定。它是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之一,负责来信来访中控告举报内容“性质不明、难以归口”或检察长交办案件的查处工作。在热情接待、真诚对待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初查工作,从受理案件线索到查处办理、“首办到底、负责到底”,就更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威信,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初查职能得到加强,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社会效果。

自首办责任制在全国检察机关推行以来,这种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的工作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结合初查职能,在具体办案中贯彻落实首办责任制,可以极大地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加快办案进度,加快答复和回复速度,更加有利于做好息诉和罢访工作,既可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又可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

四、发挥监督职能,解决人民诉求

解决好人民群众诉求的问题,是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十分关注并反复告诫各级国家机关和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高度重视和积极解决的大事。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特别是控告申诉职能,决定了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要承担起为群众解难、为社会减压、为党分忧的重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利益关系和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群众信访活动目前可说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时期。其中涉法上访问题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之一。所谓涉法上访,是指那些在已经或应当被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受理,或者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中,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对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作为与不作为所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转而向上级机关投诉,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请愿活动。从涉法上访案件来看,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司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廉洁性、公正性以及司法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纠纷与矛盾的解决机制等问题。

此外,进行刑事申诉复查和刑事赔偿受理并具体办理是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民检察院“内部监督制约”的有效手段之一。1995年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和完善内部制约机制,规范刑事申诉案件的复查和刑事赔偿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的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规定》。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的任务是:“通过复查刑事申诉案件,维护正确的决定、判决和裁定,纠正错误的决定、判决和裁定,保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国家刑事法律的统一实施。”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受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出的刑事赔偿请求,审查办理刑事赔偿案件,保障受害人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获得赔偿。”同时都明确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要求我们:“我们共产党人应抱着高度为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去查处群众的申诉。”因此,受理人民群众的刑事申诉和刑事赔偿,并且去认真复查核实、查微析疑;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释疑解惑,促使其心满意足、息诉罢访应该是控申部门干警的应有职责。这既是份内工作职责,也是有效解决“涉法上访”、“涉检上访”的有利武器。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检察机关尤其是担负重任的控申举报部门的检察人员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途径、新方法,善于引导群众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能在检察机关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妥善地加以解决,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不属于职能范围解决的问题,要尽力帮助协调,尽可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纷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发挥服务职能,妥善处理化解矛盾纠纷

控申部门通过受理群众举报,接待来访,收集、掌握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情况的反映、意见、建议以及重大社情民意动态,可以成为领导和上级部门决策的参谋助手。是其服务职能的一种表现。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为了掌握信息作好参谋,各级院控申部门应该建立信息收集、交流、反馈机制,及时掌握涉法上访动态。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群众的情况,是做好息访息诉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及时掌握涉法上访的动态情况,就可以便于及早采取措施,争取工作主动。

一是建立涉法上访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地排查矛盾、接待来信来访、其他机关和部门分流转交、上级交办信件等多种渠道,对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和已发生的涉法上访信息进行广泛地收集整理,使有关部门提前开展工作,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在处理涉法上访案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占据主动。

二是建立内部信息互通交流机制。(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及时与其他部门联系,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相互通报案件办理情况等有关信息,尤其对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的信息应及时通报和掌握。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7

在税收工作中, 朝阳市地税局始终坚持从壮大朝阳财力、服务地方经济、关注弱势群体、优化征纳关系四个方面入手, 不断夯实构建和谐朝阳的基础, 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努力为和谐朝阳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加强税收征管, 壮大朝阳财力, 为构建和谐朝阳夯实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需要强大的财力作保障。为此, 自1994年朝阳市地税局组建以来, 我们就一直牢牢把握组织收入这个中心, 不断加强税收征管, 堵塞征管漏洞, 推进依法治税, 应收尽收。工作中, 大力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加强税收预测分析, 搞好纳税评估, 加强税源管理, 努力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

目前, 朝阳市地方税收规模已经由1994年的3.2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50.5亿元。2011年第一季度, 已组织各项地方税收17.5亿元, 同比增长50.9%, 增收5.9亿元, 完成省核年计划的29.7%, 收入总额在全省排名第九位, 增速排名第七位,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2百分点。全市财政实力日益增强, 政府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落实税收政策, 服务地方经济, 促进朝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税制改革措施, 消除重复征税, 鼓励投资,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推动经济增长, 支持朝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认真实施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 清理规范减免税项目, 营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推进资源税改革, 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

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自组建以来, 全市地税机关牢牢树立经济税收观, 坚持用足、用活、用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17年来, 全市地税系统共减免各项税收8.97亿元。特别是近年来, 通过办理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处理财产损失等为凌钢集团提供3.85亿元的资金扶持, 为凌钢二期工程项目的启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各项税收政策的深入落实, 扶持了一批重点企业的发展, 为促进朝阳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调节收入分配, 关注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税收作为一种分配工具, 在调节收入分配、缓解分配不公、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 加强对高收入的调节力度, 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扶持政策,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1. 支持“三农”工作,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落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各项涉农税收政策, 积极研究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方式, 确保农民直接受益。

2. 促进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

完善和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严格落实鼓励企业安排“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相关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

3. 加强对个人收入的税收调节。

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 建立个人收入档案管理制度、代扣代缴明细账制度、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双向申报制度、与社会各部门配合的协税护税制度, 建设个人所得税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信息化手段, 逐步实现对个人收入的全员全额管理、对高收入者的重点管理、对税源的源泉管理。

4. 加强社保费征管。

自承担社保费的征收任务以来, 我们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不断加强征缴工作。2000年7月开始征缴, 到当年年底征收社保费8553万元, 到2010年征收各项社保费 (金) 14.7亿元, 11年间征收社会保险费70.8亿元, 为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推进依法治税, 优化纳税服务, 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

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税收事业发展、发挥税收分配作用的重要条件。要推进依法治税, 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征纳和谐中的作用。

1. 规范执法。

按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执行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 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营造良好税收环境。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 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

2.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这是打击涉税违法行为, 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严厉查处利用做假账、两套账、账外经营偷税等案件。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 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推进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促进税收诚信机制建设。

3. 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8

一、价格监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责定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监管的基本职责是市场监管,同时在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价格监管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目标,依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责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促进和谐。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就是承担起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价格环境的职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价格监管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发展经济的大局,着力解决阻碍发展的价格问题,切实优化经济运行的价格环境,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就是肩负起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任。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经济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民生问题和矛盾,如人口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价格监管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把改善民生作为价格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价格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价格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价格监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作用

(一)落实价格调控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价格是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杠杆,制定收购价格、差别价格政策是利用价格杠杆服务于结构调整的重要形式。以差别价格政策为例,当前差别价格政策的主要类型是差别电价和差别水价,国家对允许类、鼓励类企业执行正常电价、水价或优惠电价、水价,对限制类、淘汰类企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用电、用水实行加价,从而改变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行差别价格政策必然触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执行差别价格政策的问题。要加大价格监管力度,适时组织开展差别电价、差别水价重点检查,严肃查处不执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的违法行为,确保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的贯彻落实,扶持允许类、鼓励类企业发展壮大,引导限制类、淘汰类企业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落实价格改革措施,促进价格机制的健全完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基本建立了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但目前部分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少数产品价格改革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以资源环境价格改革为例,导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资源环境成本没有真正得到体现,资源环境价格严重偏低;资源性产品价格既没有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也没有反映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治理环境污染、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价格监管是保障价格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要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推动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失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整顿市场价格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是现代市场体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前提条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要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把制止不正当价格行为作为新形势下发挥价格监管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继续组织开展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商业促销、通信等行业中的价格欺诈行为,及时发现并查处市场寡头垄断定价、串通定价行为以及哄抬价格、牟取暴利行为;结合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组织开展节假日市场价格检查和巡查,重点查处景点门票价格、旅游价格、停车收费、交通运价等违法行为;加强价格诚信建设,完善明码标价制度和价格公示制度,加大对价格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推进经营者诚信经营和价格自律,进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四)整顿涉企收费秩序,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整顿和规范涉企收费秩序是价格监管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和生产经营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具体抓手。从近期开展的部分城市涉企收费试点检查的情况来看,由于体制不配套、经济过热、利益驱动、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生产经营环节、管理环节、基建环节的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治乱减负形势不容乐观。要加大价格监管力度,深入整治涉企收费秩序,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或重点检查,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政府部门和垄断单位的收费行为进行检查规范,依法查处违反规定向企业乱收费的行为,制止将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服务收费或利用协会、中介机构继续收费的行为,尤其要大力整治越权定价行为,坚决纠正地方政府或部门违反规定出台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企业治乱减负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积极完善涉企收费公示制度,将与企业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予以公示,提高涉企收费政策的透明度;逐步推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要求所有收费的行政机关及其授权单位,向企业收费时必须填写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企业交费登记卡》,增强对涉企收费的事前监督,从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经营环境。

(五)加强民生价格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的价格权益

民生价格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源稀缺、利益驱动、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民生价格收费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群众反映仍然比较强烈,价格违法案件数量和价格举报数量仍然位居前列。要深刻认识现阶段民生价格矛盾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民生价格矛盾、剖析民生价格矛盾、化解民生价格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牢牢抓住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价格收费热点问题,加大价格监管力度。

(六)加强价格应急工作,维护市场价格的稳定有序

价格水平关系民众生计,价格稳定则民心安定,价格波动则民心浮动。积极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价格异常波动已经成为价格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防范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价格应急信息平台,健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价格应急管理体制和反应灵敏、协调有序的价格应急管理机制,完善价格应急预案,提高价格应急处置能力,积极防范和妥善应对供求变化、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等因素引发的价格异动,特别是关乎民生的价格异动,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价格稳定,维护民众利益和社会安定。

三、价格监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要求

(一)坚持科学治价,把握监管规律

要加强务虚研究、调查研究和课题研究,洞悉和把握价格监管规律,谋定而动,运筹帷幄,增强价格监管的预见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加强形势分析。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形势分析,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深入分析经济形势,科学判断价格走势,准确把握价格违法趋势,适时提出价格监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找准价格监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二是加强经验总结。要及时组织工作总结会,汇总相关情况,归纳和提炼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反思和剖析阻碍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善价格监管的对策建议;要适时组织经验交流会,切磋工作中的有效方式、方法,探讨工作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既总结自己的经验,又借鉴他人的经验,拓宽工作思路。

三是加强工作创新。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选择事关价格监管全局的重大课题,组织人员进行攻关,深入开展理论研讨。既研究价格监管政策,又探讨配套改革措施;既研究基础理论,又探讨方式方法,力争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不断创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价格监管理念,通过理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方式创新和手段创新。

(二)坚持民主治价,加大公众参与

要积极推进价格监管政务公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一是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依法公布价格监管信息。要继续大力推行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行业明码标价工作,采取公示牌(栏)、电子(触摸)显示屏、一日清单、标价签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价格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的覆盖面;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建立与新闻媒体的互动合作关系,开通价格监管门户网站,为广大群众了解价格法规政策、市场价格动态、价格监管举措提供平台,提高价格监管工作的社会知晓程度。

二是扩大群众的表达权,畅通价格利益诉求渠道。要健全价格利益诉求机制,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完善物价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要继续打造“12358”价格举报品牌,加强价格举报机构软硬件建设,加快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上下级互联、全天候响应、快速办理反馈的价格举报信息网络,提高价格举报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健全领导接待日制度和举报台帐制度,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充分发挥价格举报提供违法线索、反映社情民意、解释价格政策、排解价格纠纷的作用。

三是扩大群众的监督权,积极构建价格社会监督网络。要继续完善农村、社区价格监督网络,企事业单位职工监督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网络三位一体的价格社会监督网络,设立价格监督站,聘请义务价格监督员,加强对价格监督员的管理和培训,建立一支覆盖面广、专业素质高的价格监督员队伍。

(三)坚持依法治价,规范执法行为

要增强法制意识,大力加强价格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进价格监管工作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是完善价格监管规则。要加大价格监管立法力度,完善价格监管规则,抓紧解决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的问题。要遵循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结合价格执法实践和需要,起草、修订一批高质量的价格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继续加强对现有规章的细化、解释工作,增强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价格行政执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是规范价格执法行为。要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监督有效,从制度上防止失职不作为或越权乱作为;要建立健全价格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价格行政执法具体岗位的监督,实行检查、审理、执行“三分离”的相互制衡机制,进一步规范价格执法行为;要加强价格执法业务培训,提高价格执法能力和水平。

三是健全价格监管制度。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总结工作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专项检查、案件审理、市场监管、价格举报等方面的制度,推进价格监管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价格监管工作有章可循和顺利开展,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

(四)坚持综合治价,注重标本兼治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扭转偏重事后处罚的思维定势,把价格监管的重心转移到事先防范、着力治本上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价格矛盾。

一是前移价格监督关口。要更多采取调查、提醒、规劝、告诫、警示、通报会等工作方式和“主动靠、热情帮、常提醒”的工作方法,加强制度建设,将价格监管的关口前移,把倾向性和苗头性价格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价格行为的规范。

二是推进价格诚信建设。价格诚信建设是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治本之策。要配合推进企事业物价员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经营者价格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守信单位,曝光失信单位,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诚实守信意识和价格自律意识。要大力倡导明码实价,引导经营者规范降价、打折、返券等价格优惠销售行为,进一步提高明码实价覆盖率。要建立经营者价格诚信档案,收集、整理、记录经营者正反两方面的价格诚信信息,推行价格诚信信息记录公布制度。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9

支持人大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区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执政意识,担负起领导职责,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使人大较好地发挥了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一、切实增强执政意识,努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体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可以使各级国家机关在党的领导下协调有序地开展工作,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从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近年来,区委从维护安定、振兴经济、促进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人大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一是完善了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机制。把人大工作纳入区委的总体布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一名区委副书记联系人大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人大的职权范围和工作方式,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党组提出任务和要求,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了解掌握人大工作情况,讨论研究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坚持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列席区委常委会制度,区委在作出重大决策前认真听取同级人大的意见,使人大能全力配合区委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建设,发挥党组集体领导作用,保证区委决策在人大工作中贯彻落实。二是党委高度重视加强人大队伍建设。区委、区政府根据人大工作的需要,支持人大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机构。并根据人大的性质和工作特点,重视提高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推荐好人大领导班子,坚持把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提拔、培训、交流等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对人大机关符合条件的优秀干部大胆提拔使用,近几年,在人大机关内部提拔使用8人,交流到区直经济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4人,不仅优化了人大常委会班子及内设机构人员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保证了人大工作的开展,而且为区直经济部门输送了人才。同时重视和加强乡镇人大工作,努力保证人大制度的各项要求在基层得到落实。三是为人大常委会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积极为人大机关解决办公用房、工作用车、办公经费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每年人大工作所需经费依法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为人大领导外出考察学习创造条件,同时明确规定乡镇人大主席与同级党政领导享受同等的政治生活待遇。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局性会议通知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发到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手中,以便使人大及时了解党委的决策和意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大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

二、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10

和谐社会中努力发挥职能作用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肩负维护社会稳定重任的公安机关,必须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本质特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稳定促和谐,抓治安保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正确处理公安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更好地服务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和保障,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经济无法发展,社会无法进步,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和谐社会建设更是无法谈起。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挥职能作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通过实现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全力维护政治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由于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将会大量增加并且长期存在。能不能稳妥有效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衡量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和谐社会建设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公安机关必须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放在突出位置,在发现问题和矛盾上着手,在处理问题和矛盾上用力,在建立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不断

提高处理水平和艺术,确保矛盾不激化、不扩大,确保局势稳定、事态平息。同时,切实增强政权意识和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进一步强化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基层基础工作,严密构筑敌社情信息控制网络,强化阵地建设,特别加强对重点敏感时期、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监控力度,确保区域局势稳定,确保不发生影响政治稳定的大问题。

三、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刑事犯罪高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复杂社会课题,也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正视的社会矛盾,又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必须多措并举、多策并施、多管齐下,在预防上动脑筋、做文章,在打击上使真劲、出实招。紧紧扭住大要案不放松,选准突破口,集中优势警力,攻坚克难,全力侦破。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发性、系列性案件,采取区域会战、专项整治、集中清理等多种方式,下决心侦破一批案件,捣毁一批团伙,坚决打掉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四、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预防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前提条件。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公安机关依法管理社会的职能表现的愈来愈明显,责任愈来愈大,任务愈来愈重,要求愈来愈高。公安机关必须紧紧抓住那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特别是枪支爆炸危险物品的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等极易引起群死群伤重特大事故问

远程教育职能和作用发挥的方法和途径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本内涵;途径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学生党员290.5万名。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提升学生的素质具有积极意义。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合格和可靠的接班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探索出保持和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内涵

在《党务工作大辞典》一书中,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这样定义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即党员应具有骨干作用、带头作用和桥梁作用。结合在校大学生的现状,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才能体现,可以从政治思想方面、学习方面、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四个角度进行阐述,主要内容如下:

1.政治思想方面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大学生党员必须明确入党意味着多了一种责任,就是为了党和国家的崇高事业,不断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矢志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大学生党员应该具备坚定的真挚信仰和美好的人生理想,树立比较高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端正入党动机,保证思想上的良好作风。

2.学习方面

大学生党员在学习方面的带头作用首先应表现在理论学习上。大学生党员要时刻保持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度,并有意识地带动身边的普通同学,普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家当前的各项方针政策等,影响并带领大学生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对党的信心,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此外,大学生党员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也要刻苦努力,力争优秀。大学生党员还应当主动帮助那些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同学,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他人,充分发挥党员在学习上的影响作用,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工作方面

大学生党员一般都是学校、分院、班级里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他们对待工作的状态和态度都直接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大学生党员在工作中应是兢兢业业的,做同学的表率,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作为学生骨干,大学生党员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岗位,都要以服务同学为目的,主动承担任务,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去,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尽力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堡垒。大学生党员还承担着联系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考察、重点对象的推荐等任务,做好党组织和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4.生活方面

大学生党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做同学们的典范,时时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从点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个人素质。作为大学生党员,要团结同学,主动热心地去帮助在学习上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模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模范。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同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带动一片、影响一批”。

二、影响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因素

1.入党动机不纯

现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社会对大学生党员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学生自然就把入党看成就业必备的“敲门砖”,还有的学生把入党当成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等的政治筹码,还有一些学生只是为了满足家里人的要求,更有甚者是随大流,看到同学们都在积极入党,就跟着一起行动了。

2.理想信念不坚定

大学生正处于对待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较为彷徨的时期,不能准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的艰难和曲折。伴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生,有的学生党员自私自利,有的贪图物欲,有的仇富心态严重,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根本谈不上为共产主义奋斗和为人民服务了。

3.党性意识弱化

党性意识即对党员身份的认同,具体来说就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大学生党员一般都是学校、分院和班级的学生干部,应坚持始终如一地参与各种活动,发挥模范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党员出现了“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部分大学生党员是“律己尚可、示他不足”,还有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前后反差大,入党前信誓旦旦,各方面表现不错,入党后对集体、对同学漠不关心,不参加任何学校活动,学习成绩也出现大幅滑坡。

4.缺乏有效的考核和再教育机制

纵观目前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重视党员发展、轻视党员再教育。多数党支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上,重视大学生党员发展前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但是,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后的继续教育却存在空白,也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不能对党员在各方面起到一定的督促或引导作用,导致部分大学生党员自我松懈,进取心减退,团队意识淡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不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三、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和对策

1.严把“入口关”,提高发展质量

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确保党员质量是发挥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党员发展要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不能突击发展,力求数量上的增长,坚决杜绝一切违纪违规现象发生。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做到程序严格。在此过程中,要完善选拔培养考察制度、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制度、预备党员考察制度等,要从考察培养的各个环节入手,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2.精心搭建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平台和载体

(1)发挥学生党员在公寓的示范作用

实行学生公寓党员承包责任制,任务是要把所在学生公寓的学生党员组织起来,让大家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在参与公寓文化建设、保障公寓安全、构建和谐校园等工作中的作用,为同学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在实践中履行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党员进公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大学生党员进公寓的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和普通学生参与到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来,借助各种公寓文化活动,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一种积极、团结、和谐的育人环境。

(2)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

首先,大学生党员必须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各类考勤制度、考场纪律等。同时,大学生党员还要积极主动地督促本宿舍、本班级以及身边的同学遵守学习纪律,抵制不良行为和风气,敢于并善于与违纪现象作斗争。其次,成立学生党员学风督导组,其主要任务为重点检查学生宿舍和各班级的早晚自习情况,严查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不良现象,并做好劝导工作。要求每名党员带头在本宿舍创建上进、优雅的宿舍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促进所在班级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

(3)发挥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的服务作用

建立校内外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志愿者活动等,如“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方式”等活动。主要是通过给大学生党员安排具体任务,进一步强化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促使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强责任、长才干、作贡献。

3.持续做好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工作

充分发挥业余党校、党员培训班在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中的教育功能,强化政治理论学习。鉴于当代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不多,理论功底薄弱,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三思三创”“端正入党动机”“入党流程”“中国共产党党史”“时事解读”“新党章学习”“共产党宣言”等系列讲座,组织开展学生党员党性讨论,积极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实践方面,对非毕业班的学生党员侧重于明确党员的义务,探讨如何在学生群体中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进步;对毕业班的学生党员侧重于指导他们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岗位成才的关系,积极就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力量。

4.完善学生党员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

完善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是促进和保持大学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必要条件。第一,实施量化考核制度。制定并落实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作为大学生党员预备期内考核和转正的重要参考依据,对考核优秀的学生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二,实施公示制度。主要是实施党员信息公示牌上墙,公开党员的信息,如照片、姓名、专业、寝室和职务等,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使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履行义务,切实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第三,建立群众监督小组。主要是由非党员学生组成监督小组,对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员进行评分并提出批评及建议,虚心听取广大学生对党支部及学生党员的批评及意见。四是完善大学生党员的激励机制。党组织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积极上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动力,发挥其潜能和才干。

总之,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和对策在于促进大学生党员对党的认同和追求。要引导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将骨干作用、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人才培养的示范效应,带动和引领更多专门人才和高级人才的快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宿富国.构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24):46-47.

[2]毛静.发挥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5):41-42.

[3]潘珊珊.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35-236.

[4]许有军,等.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查研究[J].理论界,2013(5).

[5]雷西和.对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0):84-86.

上一篇:剪纸校本课程反思下一篇:有你真好_圣写人作文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