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论文范文

2024-05-30

预防接种论文范文(共9篇)

预防接种论文范文 篇1

为进一步普及儿童预防接种知识,有效提高适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参与程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国家免疫规划的良好氛围,根据县疾控中心会议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切实开展好预防接种家长学校的工作,达到广泛宣传的作用,提高儿童家长(监护人)及准妈妈对国家计划免疫制度的了解及作用的目的,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现将预防接种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预防接种家长学校的工作,宣传普及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疫苗种类、免疫接种程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提高适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关注和认知程度,加强儿童家长与社区接种医生的沟通与配合,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杜绝接种副反应发生,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效率。

二、活动内容

1、开展预防接种家长学校工作,大力宣传普及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疫苗种类、免疫接种程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知识。

2、统筹规划,积极行动,开展自愿咨询服务,制定有意义的宣传教育方案,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加强儿童家长与社区接种医生的沟通与配合,扎扎实实地做好宣传工作。

3、对授课的时间、对象、内容和工作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重点就授课内容进行了模拟讲课,为建立儿童家长积极主动获得预防接种的家庭责任意识和互动意识做好准备。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高度重视,把开展预防接种家长学校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本院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保障。

2、建立机制,巩固成果,整理资料,总结宣传教育工作,以此次工作为契机,建立起预防接种家长学校长效机制,提高适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关注和认知程度,加强儿童家长与社区接种医生的沟通与配合。

预防接种论文范文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8月选择我中心预防接种儿童234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17例,男60例,女57例;年龄3个月~3.5岁,平均(1.84±1.52)岁。对照组117例,男65例,女52例;年龄4~4.5岁,平均(2.18±0.6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可比(P>0.05)。

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①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嘱咐家长接种前后相关注意事项,既不要在发烧、感冒、抵抗力虚弱时接种或提前接种,也应注意接种后的卫生工作,改善儿童体质,并告知家长儿童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案。②心理护理:主动接触儿童,手轻抚儿童的头与手以获取儿童信任,促使儿童保持身体放松并主动配合接种;接种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并表扬和鼓励成功接种儿童的配合行为,将其作为其他待接种儿童的榜样,鼓励他们主动配合接种,并保证未接种的儿童不能接触到接种不满意的儿童;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建立亲切感,促使儿童主动、积极地配合接种。③接种环境:接种应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可张贴卡通、动画图片,或放置一些儿童喜爱的玩具,将室内设置成温馨的蓝色或粉色,以此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医护工作人员要务必做到“三查七对”制度,还应认真核对:姓名、疫苗名称、疫苗颜色、疫苗剂量、接种时间和针次、注射部位,根据不同疫苗选择不同的注射方法。④接种后护理:接种结束后,嘱咐儿童家长接种0.5h后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若儿童在接种疫苗后24 h出现过敏性休克、晕厥、癔症等情况,立即打“120”进行急救;5d内出现恶心、发热、荨麻疹、腹泻、硬结、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及时与医生联系,医生应指导家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嘱咐家长接种后保证儿童充分休息,少运动,多饮水。当儿童自觉注射部位瘙痒时切勿挠、抓,防止发生感染。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核实资料,对儿童进行常规检查;选取疫苗并打印注射单,宣传接种相关知识;儿童家长签知情同意书并接种;记录签名并嘱咐注意事项,留观0.5 h。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儿童的接种恐惧程度:当接种儿童轻度恐惧但不回避或未产生恐惧感时为Ⅰ级;当儿童产生恐惧感并尝试回避,但仍能顺利接种时为Ⅱ级;当儿童恐惧感强烈,尽力回避接种,需接种人员和家长强行接种时为Ⅲ级。并比较两组家长安全预防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儿童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家长安全预防知识知晓包括接种意义、疫苗类型、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家长满意度包括讲解情况、接种技术、护理态度等。同时比较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7.0处理数据,利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间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儿童恐惧度比较:接种过程中,观察组儿童恐惧Ⅰ级例数少于对照组,Ⅲ级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满意度比较:家长安全预防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儿童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接种后,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儿童由于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抗病原体能力弱,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和防治疾病意识的增强,预防接种疫苗逐渐成为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举措[2]。然而,一些家长对预防接种存在错误的理解和认知,不愿意对儿童进行疫苗的预防接种;并且,进入机体后的疫苗属于异物,不同体质的儿童因自身敏感程度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不良反应,若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或处理不当,不仅可增加儿童的痛苦和家长的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医疗纠纷,从而影响预防接种疫苗工作的顺利进行[3,4]鉴于此,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和耐心讲解,告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对家长培训相关疾病预防知识,使家长全面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增加预防接种率,避免儿童出现疾病感染的情况[5,6];同时对家长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促使儿童积极配合接种,避免发生医疗纠纷[7]。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应用效果。本研究所应用的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措施主要从家长宣传教育、心理护理、接种环境以及接种后护理等方面入手,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家长水平认识、医务人员的素质、环境等因素对接种效果也有影响,采取换位思考方式去缓和与解决矛盾,避免发生医疗纠纷;这不仅可丰富家长的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缓解儿童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助于获取儿童及其家长的信任,保证接种过程的顺利进行,还可改善接种结果,保证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8]。研究结果显示,接种过程中,观察组的Ⅰ级恐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Ⅲ级恐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安全预防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儿童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儿童的恐惧感,促使儿童配合接种,增加疫苗接种率,提高家长满意度,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预防接种儿童的临床记录资料234例。结果:接种过程中,观察组Ⅰ级恐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Ⅲ级恐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家长安全预防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儿童配合度和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儿童,护理,预防接种

参考文献

[1]李燕荷,张丽君.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2015,7(1):34-36.

[2]王洋.儿童预防接种前后的护理干预分析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3):210-211.

[3]李建好,何焕燕,卢银娥,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3):7469-7470.

[4]程红梅.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32-133.

[5]黄晓宁.全程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43-344.

[6]田金云.全程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9(16):231-232.

[7]朱秀丽,代海平.浅谈心理护理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28-129.

预防接种论文范文 篇3

【关键词】 儿童预防接种;安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73-02

预防接种是将人工培育并经处理的病毒、病菌(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起到对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1]。儿童免疫能力弱,接受预防接种对保障其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但儿童年龄小,接种时配合度差,往往影响顺利进行。故为提高接种的安全性与成功率,笔者将322例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322例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接种疫苗种类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及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将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61例,男85例,女76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年龄(2.47±0.83)岁;对照组161例,男86例,女75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2.48±0.81)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预防接种护理,了解儿童身体情况,向家长简单讲解接种步骤及注意事项,接种后观察儿童反应等。观察组则实施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具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接种前对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告知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提高家长的重视度与自觉性;设立咨询处,详细讲解接种疫苗的适应症、注意事项等,并解答家长疑问;防止不良反应与处理措施卡片,操作护士一份,家长一份,并讲解卡片内容。

1.2.2 心理护理 主动和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对其恐惧、不安情绪进行安抚,并积极鼓励;营造温馨的环境与氛围,保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维持候诊室安静,墙壁以儿童感兴趣的海报、字画等进行装饰;取得家长配合,对过分紧张儿童提前予以安抚。

1.2.3 注意饮食 提前告知父母,避免儿童于饥饿状态下进行接种,同时勿给儿童食用刺激性和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防止接种时发生不良反应。

1.2.4 环境卫生与无菌操作 接种室以84消毒液消毒(包括墙面、地板、桌面、椅子等),疫苗接种方每日消毒;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与手卫生制度。

1.2.5 疫苗与信息检查、核对 实行双人核对制度,仔细了解儿童近期健康情况,对有心肝肾疾病、活动性结核及过敏性疾病者不予接种,并向家长说明原因;严格检查药品,包括名称、有效期限、药瓶是否有裂痕、药液有无变色、混浊、异物凝块等现象,并按规定方法充分溶解、稀释、摇匀后方予使用。

1.2.6 减轻疼痛 帮儿童摆放舒适体位,以斜卧位或环抱坐位为宜;动作需轻柔,控制好进针、注射及拔针速度;针对对年龄稍大者,护理人员可以讲故事、聊天等形式分散其注意力,年龄较小者则可用玩具吸引其注意力,并轻轻抚触背部,缓解紧张感;对因紧张、饥饿或疲劳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者,可放低其头部,使其仰卧。

1.2.7 观察反应,离院指导 接种完成后,嘱家长带儿童静坐休息20min,期间若出现不良反应则予及时处理,离院前对家长进行注意事项指导,儿童接种后2d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注射部位皮肤清洁、干燥,瘙痒时避免用手抓挠,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配合度:儿童接种时较放松、不乱动、顺利接种为配合,反之为不配合;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总分100分,<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分析 以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 观察组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0.68%、95.65%、98.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率 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11%、8.7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家长满意度 护理后,两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医疗水平的提高,儿童预防接种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基本国策之一,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起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作用[3]。然而,部分家长因对疫苗接种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对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危险因素存在错误理解[4],同时某些不良案例的发生使得家长对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其对接种的认可度。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操作,提高技术水平,还应加强安全预防接种护理,从而提高接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预防接种的健康、安全教育是实现预防工作的重要措施[5],通过设置咨询处、一对一讲解及发放知识卡片可对家长进行基本知识宣教,提高其对预防接种的认识与了解,从而充分领悟其重要性,建立安全感与信任感,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并可在出现不良反应时予适当干预,不会慌乱[6];儿童接触陌生环境时多会出现恐惧、紧张心理,导致肌肉紧张与哭闹,为此,本院创造了温馨的接种环境,转移儿童注意力,使其感到放松舒适,且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与儿童进行语言、肢体沟通,建立友好关系,接种过程中也通过正确摆放体位、针对性安抚措施等消除其恐惧心理,有效提高儿童的配合度,减少断针等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7];疫苗质量是安全预防接种的关键因素之一[8],其涉及保存、领取及核对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疫苗仔细检查核对,现配现用,保证安全性,同时,接种环境的无菌、卫生也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细节护理,对儿童接种前后饮食方面加以提醒,指导离院后注意事项,减少感染等的发生,使家长能及时、正确的应对相应情况[9]。通过以上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配合率、家长知识知晓率、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0.68%、95.65%、98.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的8.70%降低至3.11%,同时,该护理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提升。此结果与赵亚丽等[10]的研究结论一致,有效体现了安全预防接种护理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可有效提高儿童配合度和疫苗接种率,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安全性,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晁慧.社区小儿预防接种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77-78.

[2]程曼君,连庆华.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的预防作用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503-1504.

[3]肖静,许建军,杨梅,等.南通市儿童计划免疫基础免疫合格率综合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1):970-973.

[4]曹巧林,雷永革,魏妮萍.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9):3289-3290.

[5]隋凤湖,张艳玲,李振玲,等.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4):2098-2100.

[6]吴锦珍,庄丽凰,周丽卿.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32.

[7]徐菊英,杨玉英,徐淑英,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5):424-425.

[8]江明.预防接种门诊感染控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970.

[9]黄息凤.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910-1911.

[10]赵亚丽,陶慧,许婷,等.儿童预防接种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7):2047-2049.

预防接种宣传教案 篇4

1、为什么接种疫苗?

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 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 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 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用疫 苗迎战病毒的第一个胜利,也更加坚信疫苗对控制和消灭传染性 疾病的作用。此后 200 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目前用于人 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 20 多种。

2、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 并非是 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 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3、接种疫苗程序安排依据?

在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地、严格地临床试验,得出接种几剂、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 的结论。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 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因此,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按时带儿童接种疫苗。

4、接种疫苗的禁忌:

有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 “ 禁忌证 ”。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 证也会不同。禁忌证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证;另一类是绝对禁 忌证。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 属于 “ 暂时禁忌证 ”。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 “ 绝对禁忌证 ”,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 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 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比如之前康 Q网里的一个用户就因为在宝宝发热的时候,给宝宝接种了乙型 肝炎疫苗,最后导致宝宝出现了严重的器官畸形,所以希望家长 们在宝宝疫苗接种的问题上要慎之又慎,万一出了问题对的宝宝 可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过敏体质: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可能引起过敏反 应。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免疫功能不全: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 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 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免疫功能低下:目前,对于许多免疫缺陷病还无法实现早期 诊断和筛查,依照现有经验,凡有肛周脓肿、反复出现皮肤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存在免疫功能问题的可能性较大。此外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人工喂养儿、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 之后,也可能出现免疫低下。这类儿童,家长可以按“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选择注射型的脊灰灭活疫苗。

5、儿童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的问题

家长的作用不容忽略。家长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 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 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 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孩子有 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况,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 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 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 患某种疾病等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并 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6、儿童预防接种后的护理 疫苗,对人体来说是异质物质,儿童接种后,往往会出现一 些生理或病例反应,家长和保教人员对此类反应应正确掌握,妥 善处理,保证疫苗产生最佳的免疫效果。预防接种后的护理主要 有以下几点:

1)疫苗注射后三天内洗澡时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受凉和剧烈运动。2)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应用凉开水溶解后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药前后一小时内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

3)接种卡介苗后二至三周,局部可逐渐出现红肿、脓疱和溃疡,三周后结痂,形成小瘢痕。如果反应较重,可形成脓肿,则应速去医院处理,但禁忌切开引流,否则切口不易愈合。

4)注射疫苗后,个别孩子在二十四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给孩子多喝些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序与降温,切忌 随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若有高热或其他异常反应,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7、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

另外,在预防接种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偶合症。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虽然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但很容易与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尤其是异常反应混淆,受种者或监护人常常认 为是由疫苗或预防接种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详细的调 查和专家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偶合症的类型很多,预防接种中最常见的偶合症是偶合急性 传染病或其他内科疾病,例如麻疹强化免疫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 不明原因发热,可能是偶合上呼吸道感染。最严重的偶合症为猝 死,儿童在预防接种后突发死亡可能与儿童本身潜在的疾病有关 而非疫苗所致。以儿童偶合发病为例。我国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0 —4 岁儿童两周患病率为 17.4%,因此儿童接种疫苗后,即使接 种是安全的,在未来两周内,每 100 名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仍会有 约 17 名儿童由于患其他疾病,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由于时间上与接种有密切关联,非常容易被误解为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还有个别儿童因为自身存在原发免疫缺陷,在接种疫苗后发 生所接种疫苗相关疾病。例如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糖丸是用于预 防小儿麻痹症的,但个别有原发免疫缺陷的儿童服用疫苗糖丸 后,反而发生小儿麻痹症。这种情况发生几率很低,据 1999 年 至 2003 年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后,相关疾病发生率为 233 万分之一。

8、疫苗价格如何执行?

预防接种查验制度 篇5

一、儿童入托、入学时,各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

二、查验范围:全区各级各类托幼机构、小学和初级中学学校所有入学(转学)新生,包括学期中转入及暂时借读的学生。

三、查验时间:查验工作在每年的秋季学生入托、入学时进行。

四、查验内容:

1、有无预防接种证;

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风/麻腮/麻腮风疫苗、流脑疫苗(包括A+C疫苗)和乙脑疫苗、甲肝疫苗)接种情况。

五、查验要求:

1、各托幼机构和学校必须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学生入托、入学(转学)报名程序;

2、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和依法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规定;要求没有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在入托、入学前应到居住地(就近或学校所在地)的预防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或补种完相关疫苗。

六、查验方法:

(一)学校在办理相关报名手续时,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出示该学生的《预防接种证》和复印件。验证时根据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按照《2009年泸州市龙马潭区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逐项填写《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一式两份)。

(二)查证时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不完整、不真实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应及时将书面补种(补证)通知发放给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并督促家长或监护人带学生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或到原接种单位(发证单位)补证。

(三)学校在完成查验工作后1周内将《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签字、盖章后交一份给所在地的预防接种单位。

(四)如果学校委托预防接种单位查验的,学校应将《预防接种证》原件按班级清点后交给接种单位进行查验,接种单位查验完毕后1周内将《预防接种证》原件和《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一并交给学校,签字、盖章后各存一份。

(五)儿童在完成补种(补证)后,应及时将补发的接种证或补种后的接种证交给学校复验,将补证或补种信息及时登记在《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和接种证复印件上。为了便于统计上报数据,对于补证和补种的针次须用其它颜色的笔进行登记。

(六)对于因漏种疫苗种类或针次较多,不能及时完成补种的学生,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协助接种单位每月发放一次补种通知,督促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尽快完成补种。

(七)在完成新生入学、入托验证工作后,接种单位和学校应分别将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和《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建立专门资料管理档案,存档备查。并于每年2月25日和7月25日前上报上学期查验总结。

七、为了加强该项工作的监督管理,每年的9月和次年的3月区教育局和卫生局联合组织一次传染病防控专项综合检查。

八、对因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不力而导致学校相关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预防接种各种制度 篇6

一、加强冷链设备的管理,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

二、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保养,经常擦拭保洁,建立温度监测记录。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记录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冷藏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三、冷链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四、所有免疫规划冷链设备仅专用于贮存疫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存放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过期疫苗,保持库房清洁卫生。

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一、疫苗实行一个窗口专人管理,健全疫苗、注射器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注射器领发台帐,出入库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批号、有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备注等。

二、预防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的采购按照有关规定,由省级组织实施。

三、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疫苗的损耗系数及库存等制订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计划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四、严格按照《条例》有关规定购进第二类疫苗,严禁从无疫苗生产、经营合法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购进疫苗。

五、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和使用疫苗和注射器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六、预防接种单位每月月初将上月第一类疫苗、注射器使用的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填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进度及需求计划报表”和“第二类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进度报表”,于每月5日前上报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消毒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必须规范穿戴工作衣帽,勤剪指甲。工作前须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戴好口罩后方可进行接种工作,接种间隙也要勤洗手。

二、保持预诊室、侯种室、接种室等环境整洁卫生,光线明亮,空气流通,保持工作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的洁净。

三、每天下班前,接种室和候种室室内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并保持紫外线灯管表面洁净,每2~3周用酒精擦拭1次。接种台面和地面采取湿式清洁,用300~500mg/L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消毒液擦拭接种台面、湿拖地面。

四、皮肤消毒液必须密封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中的消毒液须每周更换2次,盛装的容器每周消毒2次。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皮肤消毒时可用无菌棉签浸润75%乙醇,涂擦注射部位,消毒操作以注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消毒面积不小于5cm×5cm,待干后再接种。局部消毒后注意不得触碰污染,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疫苗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的注射器放入专用的安全盒,放入专用收集袋,集中处理。

安全接种制度

一、接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接种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双手要洗净。

三、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自毁型注射器。使用的注射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具有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并通过计量认证)。

四、做好室内清洁,使用消毒液对接种台面消毒清洁,接种室和候种室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并做好消毒记录。

五、同时接种几种疫苗时,在接种室/台分别设臵醒目的疫苗接种标记,避免错种、重种和漏种。

六、接种工作人员应仔细查验接种对象的接种证、册,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七、接种前须询问接种对象既往疫苗过敏史,目前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八、接种前核对疫苗的名称、批号、效期等。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九、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厘米,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国家制定的第二类疫苗使用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接种。

十一、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实行入户接种时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

十二、接种后及时在接种证、册或计算机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告知家长受种者接种后须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如出现接种反应,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十三、与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十四、实行带冰接种。活疫苗开启后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开启后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废弃。

预防接种卡、证使用管理制度

1、预防接种证、卡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2、凡本地0-7岁儿童必须做到一人一卡一证。

3、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

4、预防接种证必须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逐级发放。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

5、预防接种证、卡由实施接种的工作人员填写,书写要工整、文字规范、填写要准确齐全,时间(日期)以公历为准。

6、儿童预防接种证由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保管。接种卡由预防接种门诊集中专柜保管。卡片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7、接种单位至少半年一次对预防接种卡片进行整理和核查,对迁入、外来和漏卡的儿童要及时转卡和补卡;对重卡、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卡片童要剔卡,接种单位要另行妥善保管。

8、发现卡片有接种日期记录错误者,应及时纠正,发现漏种者及时通知或上门核实补种,保证卡、证一致。

9、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10、及时将儿童接种情况录入信息系统,保证信息库中的儿童信息与卡、证一致。

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实行按旬、周(日)定时定点接种。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开展预防接种工作。

三、使用《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

四、及时为本责任区儿童建立预防接种信息卡、发放预防接种证:儿童出生后1个月要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信息卡。

五、预防接种证、信息卡由儿童监护人长期保管。儿童居住地变动时要及时办理转入迁出手续。儿童入托、入园、入学实行查验接种证制度,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接种的儿童必须到所属接种门诊补种疫苗。

六、预防接种人员必须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发放上岗证后,方可从事预防接种工作。接种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口罩,佩戴胸卡,患手部皮肤病或传染病期间不准参加接种工作。接种人员应主动向群众宣传免疫规划知识,预约下次接种时间。

七、接种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统计应种对象、发接种通知,准备疫苗、注射器及各种药械等。

八、接种结束后须及时将接种情况转入预防接种信息卡,并及时将儿童接种信息上传服务器和作好数据备份。

九、预防接种门诊每月统计上报“常规免疫接种情况统计汇总表”,协助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免疫监测、相应传染病个案调查及疫情控制等工作。

预防接种论文范文 篇7

关键词:预防接种,短信提醒系统,效果

预防接种是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随着我省免疫预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疫苗使用的品种和数量以及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预防接种门诊传统疫苗预约通知已不能满足目前预防接种工作需要。 为促使家长了解儿童预防接种情况, 提高儿童疫苗预约通知效率, 我省疾控中心开发了“疫苗通” 疫苗短信提醒系统。“疫苗通” 预防接种短信提醒系统于2012 年11 月运行至2013 年7 月已累计发送短信1 500 余万条, 为了解该系统目前运行状况, 并评价其对预防接种的影响, 特开展此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截至2013 年8 月30 日, 河南省所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适龄儿童家长。

1.2 方法

河南省所有省辖市每个县 (市、 区) 随机抽查城市和农村预防接种门诊各2 个 (不足4 个均抽取) , 预防接种门诊从最近一个接种日所接种儿童中随机抽取有 “手机号码” 的儿童家长, 采用电话采访方式回访至少20 条有效短信 (有效短信是指家长收到“疫苗通”短信, 并且该短信接收方确为目标儿童家长, 且家长接受并完成采访的短信) 。

1.3 调查内容

调查电话采访的内容为家长是否收到疫苗预约短信通知, 疫苗预约短信内容是否正确, 收到短信后是否做出有关预防接种的行为, 家长对 “疫苗通” 短信系统的评价, 意见及建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 和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分类资料利用 χ2检验, 有序分类变量的比较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 P=0.05, 多组分类变量之间的两两比较时, P’= (n为组数) 。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访电话15 004 条, 接通率为87.37% (13 109 条) , 短信收到率为82.95% (10 874 条) , 短信内容正确率为94.58% (10 285 条) , 62.23%的儿童家长接到短信后会接种, 11.19%的儿童家长会查看接种证了解预约接种时间。 未接通电话的主要原因为无人接听和停机, 分别占41.21%和18.05%。

条 (%)

2.2 不同地区 “疫苗通”短信情况

城市地区电话接通率高于农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 但是接通电话后不同地区收到短信率相同 (P=0.098) 。 农村地区家长接到短信后采取预防接种有关行为率高于城市地区 (P=0.004) 。 不同地区对 “疫苗通” 服务满意程度不同, 城市满意度更高 (P=0.000) , 见表1。

2.3 不同通信公司 “疫苗通” 短信情况

不同通信公司号码电话接通率不同 (P=0.024) , 移动号码接通率最高 (87.67%) 。 不同通信公司短信接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经过两两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不同通信公司用户短信的正确率和儿童家长收到短信后采取的与疫苗接种有关的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不同通信公司用户儿童家长满意度不同 (P =0.000) , 电信用户满意程度最高, 见表2。

2.4 预防接种单位手机号码收集录入情况

我省2 岁以下儿童手机号码填写率为83.87%, 城市地区手机号码填写率 (87.19%) 高于农村地区 (80.8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 见表3。

2.5 “疫苗通”对含麻类疫苗及时接种率的影响

“疫苗通”短信系统开通后比开通前含麻类疫苗及时接种率有所上升, 麻风疫苗及时接种率由70.98% 上升到73.33%, 麻腮风疫苗及时接种率由68.45%上升到72.99%。

3 讨论

根据我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每个0~6 周岁的儿童期将得到22 针次免费疫苗接种, 疫苗不仅种类和剂次多而且剂次间间隔长短不一, 儿童家长常会搞错疫苗种类或者忘记及时给孩子接种疫苗。 我省开发的 “疫苗通” 疫苗短信提醒系统依托于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省级平台, 依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为每个0~6 周岁儿童定制短信提醒内容并自动生成预约 (或逾期未种通知) 短信, 儿童在进行下一剂疫苗接种时提前免费给儿童监护人发送疫苗接种通知短信, 提醒儿童监护人及时到所在辖区内预防接种门诊接受相应剂次的疫苗接种。 我省 “ 疫苗通” 短信内容为:“温馨提示: 您的宝宝近期需接种第×剂××疫苗, 请检查孩子的接种证, 按预约的时间带宝宝到指定预防接种单位咨询接种事宜”。

目前, “疫苗通”短信系统短信收到率不高 (82.95%) , 但是只要收到预约短信, 大部分家长 (93.80%) 都会采取与预防接种有关的积极措施。 根据地区分析, 城市地区电话接通率 (88.58%) 要高于农村地区 (86.28%) , 未接通电话的主要原因为无人接听和停机, 分别占41.21%和18.05% , 农村地区手机号码停机比例 (31.61% ) 要高于城市地区 (15.38%) , 农村地区家长更换手机号码要比城市频繁。城市和农村地区短信收到率相同, 这说明我省信息化系统在不同地区只要录入正确的手机号码均可以正常接收 “疫苗通” 短信。 农村地区短信正确率要高于城市地区, 可能是因为城市地区流动儿童较多, 儿童在信息化系统中经常发生数据迁移, 造成平台上的数据与实际接种不符, 造成短信正确率较低。 同时, 农村地区家长接收到短信后更加愿意采取与疫苗接种有关的行为, 农村地区家长依从性更高。

条 (%)

*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个手机号码录入错误为空号。

人 (%)

不同通信公司调查结果显示, 电信用户短信接收率最高, 但经过两两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通信公司用户短信的正确率和儿童家长收到短信后采取的与疫苗接种有关的行为无差异。“疫苗通” 短信系统可以给不同通信公司号码正常发送短信, 不受通信公司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及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反馈, 发现目前“疫苗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 手机号码更换频繁。 “疫苗通”短信系统依赖于手机号码, 儿童家长的手机号码更换频繁 (尤其是农村地区) 将严重影响“疫苗通”的效果。 (2) 市级平台对 “疫苗通” 短信发送有一定的影响。 (3) 客户端手机号码填写情况。 我省2 岁以下儿童手机号码填写率为83.87%, 提高手机号码填写率将有助于短信的发送。 (4) “疫苗通” 短信通知内容不准确。 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家长收到的短信内容与实际接种预约疫苗不同。 主要体现在联合疫苗替代, 接种联合疫苗后, 被替代疫苗仍发送短信, 疫苗主要集中在流脑A+C结合疫苗、 乙脑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和四价流脑疫苗。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 “疫苗通”的发展, 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 预防接种门诊 (尤其是在农村) 应对儿童家长进行 “疫苗通” 短信的知识教育, 告知家长如更换手机号码应及时到相应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更新。 (2) 提高儿童家长手机号码录入率。 (3) 进一步完善市级平台, 及时准确地将儿童基本信息和接种信息推送到省级平台。 (4) 制定合理科学的联合疫苗替代规则。 根据疫苗使用说明书, 制定统一的联合疫苗替代规则。

“ 疫苗通” 短信系统运行以来, 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 大多数家长收到短信后会及时采取与预防接种有关的行为, 短信提示有助于促进儿童监护人对疫苗接种的依从性[1], 开展催种服务将对提高疫苗的及时接种率作用十分明显[2]。 以短信代替电话, 信息准确, 方便快捷易行, 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减少纸张等办公用品开销[3]。“疫苗通”短信提醒系统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工作, 是对我省目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重要补充, 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儿童疫苗预约通知效率, 提高我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免疫规划服务质量, 而且进一步拉近了免疫规划工作与儿童家长的距离, 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是目前“疫苗通”系统仍存在一些技术和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在保障“疫苗通”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应不断优化, 以进一步提高系统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云.用手机短信提示外出儿童按时接种疫苗的体会[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5 (2) :133.

[2]王莉莎.催种服务对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率的作用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 2012, 299 (4) :51-52.

接种疫苗 预防水痘  篇8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或飞沫传染,所以很容易在孩子之间快速传播。目前防止水痘传染的一般方式是隔离,但是患儿在表现出症状的前两天就已有传染性,所以隔离不能完全阻断水痘病毒的传播。因此,预防水痘最理想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彻底的为孩子搭建一个预防水痘的保护网,将病毒拒之身体之外。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规定所有的成人和儿童都必须接种水痘疫苗,而在我国水痘疫苗还未纳入计划免疫的范围。需要家长主动选择水痘疫苗为孩子接种。

孩子只要达到1岁以上,就可以接种水痘疫苗了。水痘疫苗是一种减毒的活疫苗,对水痘病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而且保护作用可以长期存在。目前水痘疫苗在大城市的幼儿当中普及率很高,有国产和进口的不同产品可供选择。进口的水痘疫苗上市时间久,从保护效果评估和安全性监测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生产设备、原材料,稳定性方面都略胜一筹。但是进口疫苗价格相对较高,需要根据实际经济条件选择使用。

特别提示

全球知名的疫苗研发生产企业——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在中国市场提供高品质的水痘疫苗,妈妈们可以在各疫苗接种点向医生咨询相关信息,还可以登陆“家庭疫苗”网站或拨打“家庭疫苗”热线向疫苗专家进行咨询。

预防接种个人总结 篇9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预防接种个人总结》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篇一: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总结

2013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

一年来,接种门诊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预防接种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门诊管理,强化服务意识

预防接种门诊是我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为了树立我院接种门诊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为接种对象服务,加强了日常工作管理,合理安排人员分工,明确各岗位责任。严格履行预防接种程序,做到接种前告知、检查、登记、签名、接种后留观等。同时,我们树立了“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理念,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的服务,竭尽全力做好门诊接种工作。一年来,没有发生过与服务对象因服务态度而产生的纠纷。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业务能力。

为了接种更为及时、安全、规范,我们立足本职,不断加强学习,重点学习了新的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通过学习,我们加深了按工作规范接种的重要性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认识,提高了传染病应急和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能力。我们认真的按照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使接种工作安全、规范。我们按照新的接种程序告诉接种儿童家长接种的时间程序,使他们能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三、加强门诊信息化管理,规范门诊信息化管理制度。

开通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

系统,对辖区内接种儿童的

疫苗信息、日常接种、预约记录和疫苗出入库进行全方位数据化管理,通过该系统,家长可预知孩子下次接种时间,实时掌握逾期未种记录,告别了以往手算的历史,避免漏种、迟种、重种等人为疏忽的出现。

四、做好防疫报表上报及各项记录的填写。

每月及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如常规疫苗接种报表,二类疫苗接种报表等。报表上报做到了及时、准确。疫苗的各项记录包括疫苗和注射器的领取使用记录、每月疫苗和注射器的计划领取记录、接种室消毒记录、冷链运转记录、疫苗针对相关传染病监测记录、(转 载于: 在 点 网:预防接种个人总结)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记录、安全注射相关记录都做到了填写详细认真均无漏项。

五、预防接种工作成效

(一)常规接种

2013年以来,门诊为新生儿建卡、建证64人次,乙肝疫苗接种157剂次,糖丸340剂次,麻风减毒疫苗8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303剂次,A+C流脑疫苗217剂次。A群流脑疫苗151剂次,白破疫苗113剂次,麻腮风减毒疫苗72剂次,乙脑减毒疫苗169剂次,甲肝减毒疫苗81剂次。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这样的成效主要是我们强化了服务意识,通过我们真诚地服务态度融洽了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加强了门诊管理,提高了门诊接种工作效率;加强了门诊接种宣传,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使接种对象加深了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

(二)查漏补种

1.麻疹查漏补种活动

根据黑疾控发(2012)号《关于下发黑龙江省2012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镇于2013年3月开展了0-6周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至3月23日前完成了人员培训、目标人群摸

底调查等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未发现我镇存在麻疹漏种儿童。

2.脊灰查漏补种活动

为维持无脊灰成果,稳固人群免疫屏障,防治脊灰野病毒的输入与传播,我院根据大同区卫生局制的《大同区2013年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技术方案》的要求,于2013年11月3日-2013年12月5日分别开展了两轮脊灰查漏补种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镇均无一例漏种儿童。

(三)计划免疫专项活动

1.腮腺炎免费接种活动

针对我区腮腺炎的疫情形势和儿童免疫状况,为加强腮腺炎的防控工作,对学龄前及2-5岁儿童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免疫屏障,有效控制我区腮腺炎的发病,我院根据去疾控中心的文件精神要求,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30日和2013年7月至今共开展了两次腮腺炎疫苗免费接种活动。思想汇报专题此次

活动共接种腮腺炎疫苗223人次。

2.卡介苗(PPD)接种免疫效果监测工作

为了保证卡介苗接种质量,做好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监测工作,我院根据区疾控的相关要求,于2012年7月至今开展了PPD试

验工作,并每月按时上报相关报表。

3.麻疹疫苗重点人群 免费接种活动

为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院在全镇企事业单位、教育部门、医疗机构等集体单位或流动人口聚集地对15-45岁重点人群开展了麻疹类疫苗接种。本次活动共接种麻疹类疫苗30人次。

六.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查验工作

2013年9月,对全乡9所小学和1所幼儿园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查验结果:共查验188名儿童。无卡无证7名,均为外乡儿童,有卡有证181名。补证

补种情况:应补种33人次,实补种33人次,应补证人数7人,实补证人数7人,应补种55剂次,实补种55剂次。

七.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计划免疫知晓率,利用4月25日计划免疫宣传日到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地点进行计免工作的宣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至好评,接种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八.存在的问题

接种率调查工作进展缓慢,自查不够彻底,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大自查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再接再厉,力争优秀,为我院的计划免疫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奋斗。

范文写作太阳升镇卫生院2013年12月30日

篇二:预防接种年终总结

2015年预防接种工作总结

1、免疫规划总结

2015年,继续落实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继续保持较高的建卡率和接种率,今年全乡累计建卡18人,建卡及时率100%。疫苗接种单苗接种率达100%以上,国家一类疫苗共约970人次,其中:乙肝疫苗31人次、糖丸218人次、百白破疫苗82人次、乙肝疫苗61人次、麻风疫苗41人次、麻腮风疫苗28人次、乙脑减毒疫苗79人次、甲肝疫苗33人次、A群流脑疫苗65人次、A+C群疫苗163人次、白破166疫苗人次;二类疫苗共约350人次,其中:乙脑灭活疫苗150人次、乙肝疫苗21人次、伤寒疫苗149人次、狂犬疫苗30人次、水痘2人次。在基础疫苗接种过程中同时还开展了4次国家基础疫苗查漏补种工作,1次糖丸强化免疫,开展了一次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工作,确保了疫苗无漏种和迟种现象的发生。范文TOP100同时在接种前还进行了疫苗接种前告知工作并及时进行预防接种AEFI检测,并上报AEFI1例。

2、加强宣传工作

在“”计划免疫宣传日时悬挂横幅1条,宣传画50余张,向广大群众发放100多宣传单;进一步加强了人民群众对计划免疫的了解,懂得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以更好的预防接种工作。向群众们宣传计划免疫相关知识,使计免知识更进一步家喻户晓。

3、加强检查、督导工作

截止12月底,共督导村医开展工作6次,并建立督导记录,在检查和督导过程中,既肯定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并及时

把问题及时反馈到各村医处,及时改进,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铺平了道路。

4、定期培训,强化思想认识

卫生院在2015年全年开展了6次例会。每次例会都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和指正。针对村卫生室接种人员对免疫规划内容掌握的情况,开展了2次专项免疫规划培训活动,从而使接种人

员在理论知识上更上一层次。接种过程中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接种规程并完善各项安全注射制度并上墙,严格执行预防接种的“三查”、“七对”,全年无接种差错及接种事故发生。

大塘卫生院

2015年12月20日

篇三:2015年预防接种总结

2015年入学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控制,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按照省疾控中心《关于开展全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定于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秋季托幼儿童和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查验对象:

我校新入学儿童,包括外地儿童在本校借托借读学生。

二、组织实施:

为保证工作顺利实施,校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周密安排,要求把学校接种证查验作为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并纳入常规常年开展,并按照市疾控中心下文通知要求专题安排了接种证查验及补证补种工作。

三、查验结果:

总部一年级入学新生总数649人,查证验证641人,查证率%;漏种人数641人,补种人数628人,补种率%。

四、工作评价:

本次新生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由于各级卫生局和教育局的重视,各学校的积极配合,使我市的入托、入学儿童预防

接种证查验工作得以顺利实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在查验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1、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学校老师和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预防接种证查验和保管工作,存在预防接种证丢失情况。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率较低,对接种工作不配合,造成无证儿童增多。今后应重视免疫规划及预防接种的宣传,切实做好学校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加强免疫规划管理。

2、通过对649名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其中反映了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中还存在不扎实的问题。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流动儿童和移民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上,对无证和免疫漏种儿童及时到所在辖区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补证、补种。确保让每名适龄儿童都能及时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免疫接种服务。

上一篇:成都高新区加快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下一篇:语文 -秋天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