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

2024-05-23

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

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 篇1

1、首先教练自我介绍,让学员了解自己的教练。

2、课堂常规:在岸上做好热身活动,做好下水准备。

3、第一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憋气、漂浮、原地换气(按照这个顺序教)

4、先让学员展示憋气,如果学员会,就不用多讲憋气要领。

如果学员不会,讲解:先在空气中嘴巴张大,大吸一口气,憋着(实在不会的话就教练做示范嘟腮帮子,夸张点手法),将整个头埋入水中(包括耳朵,切记不要用手捏鼻子)。教练做示范。练习过程中手可以抓住岸边(学员心理有安全感,消除紧张心情)。

5、学员学会之后多练习憋气。要求每一-次憋气时间比,上一次时 间要长。

6、熟练之后,要求学员把腿往身子后边放(趴在水面,手还是可以抓着岸边),教练做一次示范。

在学员练习过程中,有的学员的腿是浮不到水面,教练可以帮助学员将腿浮在水面。(要求:胳膊和腿要伸直并拢,下巴下收,眼睛看着池底,腰挺起来)。(强调: 身体放松,手不要死死的抓着岸边,放松去做。用语言引导学员放松。)

7、多次做手抓岸边漂浮。熟练之后,教练可以抓住学员的手在泳池中练习漂浮。(教练感受学员 手是否紧张,再强调放松)。

8、放手练习漂浮。到这里,是一道门槛儿,有些学员抓着手可以漂,但是放了手就开始紧张,这就要求教练用语言去引导。多练习漂浮。

9、漂浮练会了就可以学习原地换气。手抓着岸边,讲解:先在空气中大吸一口气之后,沉入水中,用鼻子匀速吐泡泡,感觉气体快要吐完之后,出水面。教练做示范给学员看,针对年龄较小的学员

速嘴巴张大吸气,沉入水中。(向学员 解释为什么嘴巴要做“噗”的动作,因为头出水后,头上的水要往下流,经过嘴巴的水要吐开,1/5

吐开之后一定要嘴巴张大吸气),教练做示范,学员跟做。教练可以抓着学员的手,一块做原地换气,要求学员看着教练,教练做什么动作学员做什么动作。女学员除外,尽量减少肢体接触,或者要和女学员沟通号

第二节课

1、课堂常规:在岸上做好热身活动,做好下水准备。

学习陆上蛙泳腿练习

第二节课就是为了巩固漂浮,让学员找到漂浮的感觉。4、憋气、漂浮、原地换气都没问题的话,接下来就可以教蛙泳腿。5、可以先让学员半个身子趴在岸边。让学员的腿伸直并拢,抓住学员的腿讲解蛙泳腿。讲解:蛙泳腿分为四步“收、翻、蹬、夹”,收:用脚后跟尽力去踢屁股。翻:小腿外翻,脚踝钩起来。(核心动作)。蹬:大腿分开,往身体两边蹬,腿伸直,脚尖冲两侧,脚还是钩起来的。夹:将腿并拢伸直。(讲两遍)。之后教练喊一个口令,学员做一个动作。发现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6、四个动作做熟练之后,将“收、翻”合为一个口令,“蹬、夹”合为一个口令。强调:慢收翻,快蹬夹。

7、动作在陆上练熟练之后,就可以尝试漂浮蹬蛙泳腿。要求动作可以做慢,但是动作要做到位。教练可以示范。

8、常见的蛙泳腿的错误动作及纠正:

(1)初学者脚踝不钩。改正:强调脚踝钩脚,用脚心蹬水。

(2)每收一次腿,臀部要露出水面,大腿收太多。改正:用脚后跟尽力踢屁股,大腿不要收到肚子下面。腰挺直。

(3)蹬腿不前进,蹬腿夹角太小。改正:蹬腿力量集中,蹬腿时大腿分大-一些,蹬完腿要及时夹腿。还要慢收翻快蹬夹。

(4)蹬腿频率快。改正:每做完一次“收翻蹬夹”动作,要求停顿5秒。收翻2秒,蹬夹让他滑行3秒在进行下一个动作

9、练习漂浮蹬蛙泳腿。要求:胳膊并拢伸直,夹着耳朵。眼睛看池底,手臂不要乱划水。只做腿上动作。

第三、四节课

课堂常规,主要练习腿上动作。

第五节课

1、课堂常规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复习漂浮蛙泳腿练习,学习蛙泳手上动作。3、在岸上练习蛙泳手动作,讲解:蛙泳手分为三个步骤“抱水、夹肘、前伸”。抱水:手臂曲臂压水(初学者好多不压水,是摸水),划水到胸前。肩与大臂相平,大臂与小臂在一一个平面,大臂与小臂的夹角在100度左右(初学者容易180度,直臂划水),手腕与小臂是180度(初学者的手容易形成“挖掘机”)。

夹肘:大臂夹紧身体,两手合拢,做“拜佛”动作,双手放在胸口前(初学者容易将手放在肚子下放或者位置太靠前)。

前伸:将手伸直。

4、蛙泳手的难点在于加上换气配合。抱水抬头换气,前伸低头呼气。5、在训练过程中讲解蛙泳手和换气配合。口令为“1、2、3”分别为抱水、夹肘、前伸,要求加上换气配合,1抬头,3低头。

6、下水练习,漂浮做蛙泳手练习,腿不动,只做手上动作,刚开始可以不加换气,只做蛙泳手。加副板夹腿或者浮漂

7、尝试加上换气练习。教练做示范。

8、可以讲解为“在身前画一个圆,再把圆切开”。

第六节课

初学者练习蛙泳手换气,有可能每做一次动作,身子要沉入水中。现在要求加腿上动作。

1、课堂常规

2、手上动作练好之后,加上腿上动作。讲解:蹬两次腿,划一次手换气。教练做示范。

3、如果学员蹬两次腿,身体没有浮在水面,看学员的手臂位置是否夹着耳朵,腰是否挺直,蹬腿可以再加一次,蹬三次腿划水换气一次,甚至可以蹬四次腿划水换气--次都可以。目的都是为了要浮到水面,为换第二次气做准备。

第七节课

练习蛙泳配合练习,强调学员不要紧张,不要害怕喝水或者呛水。实在不行再练习原地换气。

第八、九、十节课

要有课堂常规,主要内容是蛙泳配合练习。

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 篇2

一、高职院校游泳课程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在游泳课程上存在严重的落后现象, 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将游泳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体育项目, 在教学中也并未注重对学生的健身作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游泳课程教授中采用的教学手法相对传统并且单一, 让学生对课堂无法集中精力导致学习成效达不到预期效果。游泳课程与其他体育项目存在很大差异, 首先游泳需要在水中, 因此在游泳过程中听觉和视觉上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要想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应该注重肢体动作整体的协调性, 因此, 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学习过程, 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游泳课程在教学中由于上课学生人数众多经常会造成学习场所不足的情况。教师在水中对学生进行教授往往会顾此失彼导致无法正常发挥。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中能够很好担任游泳的教师人数是有限的, 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让游泳课程无法按时完成。高职院校内游泳课程在教学研究上还有所欠缺往往教师研究时并不能做到深入和细致, 很多学生由于对游泳抱有恐惧心理所以畏惧游泳课程学习。现如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将推动游泳课程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作为课程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掌握的游泳基础知识不同, 并且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吸收知识的水平包括理解知识的能力都存在偏差, 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是影响游泳的一大要素, 通常城市学生的游泳水平总体高于农村学生的游泳水平, 南方人的游泳水平较北方人也略高。女生由于平时不爱运动所以明显缺乏体育锻炼这些都给教师的课堂讲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游泳教学课程的改革

1、游泳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于刚刚接触游泳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将一些初学的游泳知识进行替换性教授, 让学生对游泳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首先可以教授学生在意外落水后如何自救, 让学生在水中站直将手举起让学生对水的恐慌感得到缓和。在不慎落水时学生的身体会滑入水中, 这时呈现的动作状态就是从起先的漂浮慢慢站立起来, 采用对称的方法划水保证头可以跃出水面, 一旦头跃出水面就可以进行正常的呼吸动作, 这是最为基础的落水自救方式通过这一学习可以让学生缓解对水的恐慌。在自救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慢慢培养在水中保持平衡的技能这对以后的游泳项目以及比赛有很大的帮助。

高职院校目前游泳课程教学以学习蛙泳和自由泳为主, 这两者游泳方式均需要学生在学习时俯卧在水面并且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肺活量, 因为此过程需要学生屏住呼吸。体育教师可以将反蛙泳作为教授学生游泳的基础泳姿。在进行反蛙泳时学生的头是可以露出水面的让学生可以正常的呼吸, 减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反蛙泳对手臂的考验较大, 学生需要反复的练习划水的动作, 只要学生掌握了反蛙泳的泳姿那么就有了基础知识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游泳动作学习。

2、游泳课程教学观念的改革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想更好的教学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对游泳课程产生浓烈的兴趣爱好是最好的方法。在游泳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地面上进行模仿练习, 以及游泳中一定会涉及到的憋气练习, 在练习完成之后才应当到水中进行运用。如果学生在上述操练均完成之后可以慢慢尝试在水中进行换气打腿等动作的练习。我国每年溺水身亡的青少年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很多并不是学生不会游泳而是由于在游泳之前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工作, 或者没有把握好游泳的时间甚至由于情绪失控而导致悲剧发生。在游泳过程中应当避免产生抽筋的现象, 一旦发生抽筋现象学生需要保持冷静这也是作为体育教师应当教授给学生的重点, 在需要救援的情况下听从指挥者的安排确保获救, 让学生学会在游泳开始前做足准备工作并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在进行游泳课程教授时需要全体体育教师严格遵守体育教学的安全准则, 对游泳课程教师进行专业化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谨慎小心, 确保每位学生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保障。对于课程中的救援力量需要做具体安排, 需要设立有专门的救生员人员并且将学校内表现良好的学生发展成为救生员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对于高职院校内的游泳场地硬件设施应当进行巩固与适当添加, 增加救援需要的专业器材例如救生需要用到的绳子防滑的垫子等等物品。高职院校将这种教学观念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心中, 给学生进行安全讲座知识宣传进行有关急救的模拟操练让学生可以真正了解如何预防避免游泳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

3、游泳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游泳由于其需要特定的场所所以在开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游泳过程中除了运用普通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根据游泳的特殊性来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其实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并无好坏之分, 但是在进行游泳课程教授时应当结合游泳的特殊性来确定教学方法。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努力挖掘出游泳课程的特点找出符合游泳课程的教学道路, 保证学生可以以最快速度学会游泳知识。高职院校的游泳课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理论知识让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游泳实践操作。在理论知识讲授中会涉及到力学的有关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好力学知识才能确保在游泳过程中能够正常发挥。

游泳运动由于是在水中进行的体育项目所以不论是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是刚开始接触游泳的学生对此更为陌生只能通过概念来想象动作要领。借助三维动画可以将游泳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进行生动的体现, 更为直观易懂, 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全身的感官细胞都活跃起来并且能够充分感受游泳所需学的知识点。多媒体进行演练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游泳的标准性动作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动作要领。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方式让教学示范更加简单, 学生可以自行根据多媒体的演练内容来完善自己的动作将错误的动作进行改正, 节省学生在水中进行游泳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时间,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际操作, 促进教学进度的飞速提高。

三、结语

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的游泳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硬性要求, 不仅迎合学生对游泳课程的需要更加符合健康体育的大力号召, 作为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游泳课程教授中应当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的调整, 争取让游泳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飞跃发展。针对上文提到的教学改革首要前提就是拥有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 学生在优秀的体育教师带领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泳课程的学习中。只要经过长期努力奋斗高职院校内的游泳课程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梁冰.高校游泳课教学现状及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22) .

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 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除了对物质文明的需求外,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对健康的追求尤为明显,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与日俱增。而游泳运动是集健身、休闲娱乐、医疗、实用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认为是体育与健身运动中最好的运动项目之一。由于游泳运动的特殊性,只有学会游泳,才能在水中自我保护,才能进行身体锻炼;只有不断提高游泳技能,才能在水中遇险情况下的生存自救与他救[1],体现它的实用性。由于人在水中特殊环境下的呼吸与陆地上有不同的方法,人只能吸入空气,不能吸入水,否则就会被水“呛”着,发生“溺水”事件。每年夏季,都有学生“溺水”事件的不断发生。尤其是大学生“溺水”悲剧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的反思。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游泳课的教学,应由竞技性向实用性的转变。教学目标应该从掌握运动技能的目标向生存自救的目标转变。所谓水中生存自救,即人在水中遇险情况下,通过借助水的浮力和自身给水的作用力等,使身体浮出水面,以达到自身生存目的的活动,称之为生存自救。游泳课程应该在传授游泳技能的同时,更多的是基于生存自救为目标的生存技能学习和安全救生常识学习。

我们对开设游泳课的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工学院、钦州学院、玉林师范学院,以及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中山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部分游泳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游泳课教学的基本情况。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高校游泳课教材和相关高校的游泳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目前高校游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高校大学生中会游泳的人数男生大约在30%~40%左右,女生大约在15%左右,还有大部分的学生不会游泳,尤其是长江以北,不会游泳的学生比例更高些。现在,不少有条件的高校把游泳课作为体育必修课来开设。但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游泳课程从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办法等都是基于传授竞技游泳技术的教学模式。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游泳并非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是为了学会游泳,为了健身,更是为了遇险情况下的生存自救[2]。如果基于生存自救为目标的生存自救技能学习和安全救生常识学习的角度去看,目前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学思想观念滞后

对于游泳课程的认识,绝大部分的教师还是基于游泳是一项竞技体育运动,因此,在游泳的教学过程中,游泳的技术、技能的传授,游泳的动作的规范性的学习,就成为游泳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所以,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等泳姿其中的竞技技术动作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教学的要求。而学生却认为只要会游就行,不在于动作的规范与否。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游泳是为了学会游泳,为了健身,更是为了遇险情况下的生存自救。

2课时无法保证

由于受到地区差异、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课时无法保证。学生下水练习的时间不多。如果是室外场地,南方春季期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要5月份才能下水,秋季期10月以后就无法下水了,西部和北部地区学生下水时间还要短些。因此,一个学期的课程大约有半个学期是无法下水练习的。高校一个学期的体育课时一般为34学时,减去无法下水的时间,能下水的时间只有约16~18学时。实践教学的课时也就无法保证。

3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调查的13所学校中,所有的学校教学内容都是安排蛙泳为主要教学内容,安排自由泳教学的有11所,安全救生教学的有4所,仰泳、蝶泳等泳姿的有2所。突出表现在教学内容的中竞技游泳的比重偏大,对学生的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要求较多[3]。对于大众游泳、水上救生的教学内容安排较少。按竞技游泳的技术动作要求学生,由于动作的协调性、呼吸的配合等要求相对较高,对于普通学生而言,难度较大。直接学习游泳的技术动作,既要注意手脚的配合和动作的规范,还要注意呼吸的配合,学生往往是顾此失彼,造成学生的动作不协调、不连贯,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4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合理

绝大部分教师在教授游泳课时都是从竞技游泳的技术动作入手,采用游泳的竞技动作的规范要求去教学生,如陆地模仿练习、水中呼吸、蹬边滑行、腿部、手臂练习等,学生较难掌握。学生缺乏熟悉水性和自主体验,加上有的学生从来没下过水,容易导致学生畏水而对游泳产生恐惧感。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只能是讲解示范后,学生按要求练习,教师很难在水中进行单一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对于不会游泳的学生而言,没有老师在身边保护,恐惧心理就无法消除,就很难学习,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5教材编写不合理

经查阅现行多个版本的教材,编写的内容都是以竞技游泳的技术动作要求的学习过程为主,安全救生方面的内容有部分教材只有一个章节的介绍[4],有部分教材没有相关的内容[5 ]。在所有查阅的教材中,基于生存自救为目标的生存自救技能学习和安全救生常识学习,都没有相关的学习内容。

6考核方法不合理

不少的高校游泳课程的考核采用的是“技评+达标”的考核方式,既要看学生的掌握技术动作达到的级别要求,同时,还要看学生的能游的距离,对于公共体育而言,要求偏高。

二游泳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更新思想观念

游泳教学应从传授游泳竞技技术转变为学会游泳生存自救技能的转变。首先是要教会水中生存的需要,自己会游,然后才是健身、竞技、医疗、遇险情况下的自救与他救等的需要。在水中,无论动作正确与否,只要能游就行,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我们的教学的思想观念应由传授游泳竞技技术转变为学会游泳生存自救技能的转变,确立“学生学会游泳生存自救技能”的教学目标。

2教学计划的改革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时数每学期一般在34学时,除受到地区差异、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能下水的时间大约在16~18学时/学期,大多数的高校一般都计划分别用8~10学时学习蛙泳、自由泳等游泳技术动作,学习时间短,无法掌握相关的技术动作。尤其初学者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会。因此,基于生存自救的目标,教学计划安排更多的教学时数学习生存自救的内容。教学计划的改革应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不下水的教学时间,安排游泳安全自救和他救、水中救生相关知识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教育,同时,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安排观看生存自救的教学录像;在气候条件允许,能下水进行教学的时间内,安排更多的课时学习和练习水中生存自救和他救的技能训练。在不增加教学时数的前提下,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利用早操、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等形式,增加学生的下水练习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才能达到学会生存自救的目标。endprint

3教学内容的改革

基于生存自救的目标,对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应放弃常规的蛙泳、自由泳等竞技游泳的教学,首先学习水中自救的方法。如先学习“踩水”(即身体直立水中,双手在体前或体侧压水,双脚同时或交替蹬水)。再学习反蛙泳和水中漂浮。或者学习把头抬起保持在水面上游蛙泳或自由泳,或蹬蛙泳腿、划自由泳臂的混合式泳姿。只要学会把头抬出水面呼吸、保持身体不下沉就行,就可以达到生存自救的目标。学会了“踩水”,掌握了水中平衡,反蛙泳或混合式等,只要能在水中游就行。再学习水中遇险救生方法。然后再学习蛙泳,其次是学习仰泳、自由泳等。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为了达到生存自救的目标,教学同样是从熟悉水性开始,但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而有所改变,采用浅水区游戏式的“水中快走”、“水中寻宝”、“打水球”等方法,让学生在水中直立行走,消除学生“畏水”的恐惧心理。再练习“踩水”“反蛙泳”“混合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常规的讲解示范外,一定要在水中指导学生练习。教师在学生身边指导,学生心里有安全感,对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掌握动作要领有很大帮助。

5教材内容编写的改革

根据教学目标,重新编写教材,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着重安排生存自救为目标的生存自救技能学习和安全救生常识学习,以及游泳健身锻炼的常识和安全防范。其次才是竞技游泳的介绍。如教材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先学习“踩水”、水中漂浮、反蛙泳、混合式泳姿、安全救生常识学习等。再介绍竞技游泳的内容。

6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教学目标,重新修订考试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既然教学是以生存自救为目标,就应放弃竞技游泳的考试内容,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就以围绕目标而设定。如以距离达标为准,学生能游的距离作为衡量的标准,动作不限,如男生50米、女生25米为及格。或者采用理论+实践的考核方法,即:生存自救或他救的理论考核占一部分,游泳生存自救与他救的技能考试占一部分。或者只进行游泳生存自救与他救的技能考试。

总之,游泳被誉为21世纪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无论从实用价值还是终身体育的观点看,确立大学生必须学会游泳、提高学生生存自救能力都应该成为游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游泳课程的教学由始至终都应该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而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内容的编写、以及考核方法等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宋义增.普通高校游泳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393-394.

[2]马秀梅.高校游泳教学改革思考[J].游泳,2006(5).

[3]田娇玉.我国体育院校游泳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5):74-77.

[4]许明荣,谢东.体育运动与健康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初学游泳的教学步骤 篇4

【课程:水中步行、闷气吐气与韵律呼吸】

一、水中步行

初学游泳必先吸惯水性,最间单的方法就是水中步行,藉此一步骤来让学员熟悉水温,阻力及浮力,练习方式很多,务必依学员的程度来施行。一步步的诱导他们。掌握到水中行走的技术,建立信心。指导时需要注意:重心先向前移,身体前倾角比陆上大,提脚屈膝向前跨大步。例:手扶池边沿墙行走、两人一组牵手行走、开火车〈搭肩排成一列行走〉、自行前进倒退行走〈配合手掌拨水动作产生前进力〉、竞赛比快。

※要把头放入水中才能感到浮力

二、闷气(气吸入不要吐出)与吐气<

水的压力远大于空气,在水中闷气与吐气都没有在陆上来的容易及自然,若先在陆上练习学员会先适应的比较好。闷气、吐气时间越长,对往后学习其他动作的帮助越大,但要慢慢练习。(一)水中闷气:

手扶池边、同伴或教练的手蹲下,使头没入水中练习闷气,若干时间后站起,进而不需保护自行练习同行。闷气时间越长越好。若头部感到不适,既应终止练习,以免引起伤害

※胸闷是因水中有压力。读秒,在陆上学员一但受不了后“啪”一声,用口吸气调呼吸,以学员的秒数打折在水中用 ※下水后请学员睁开眼睛,不要用力憋气

(二)水中吐气

手扶池壁或同伴的手蹲下,将头没入水中,在徐徐的以口(鼻)吐气,一段时间后缓缓站起。在水中吐气时间越长越好,注意吐气不可断断续续(容易呛到)的渐歇吐气。

※以口吸气适用腹部的力

(三)韵律呼吸

何谓韵律呼吸?我们可以解释为“有规律,有节奏的呼吸”基本上,与前面的水中吐气及相似:

在水中用口(鼻)吐气,出水面时嘴角“啪”的一声,在用口吸气,除了注意节奏外,可以配合双手压水的动作来进行。在幼儿教学中,因为常有站不到池底的想像,所以韵律呼吸的指导更加重要,教练们可以把呼吸视为换气的初步。(配合动作:1手伸直合并,下沉吐气 2.手向两侧平压让头上升吸气)

课后讨论:常见错误

1水中步行

2闷气、呼吸

3韵律呼吸

※ 学游泳最重要的是协调性、节奏的重要性 ※ 如何养成→如打八拍划一次手;八拍要一直数下去 ※“啪”是避免水入嘴巴和可提醒他用口吸气

无法闷气的可能原因: 1 全身用力 2 吸太饱的气 没有张开眼睛(他怕会撞到东西)4 蹲下去看他的脸,如果面部肌肉很紧,必定闷不久

课程:漂浮与站立

初学游泳在水中浮起与站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应该确实练习,否则无论水深水浅都无法站稳,都会发生危险。初学时需双脚确实站稳,踏妥池底,才可将头抬起。脚未站稳,不可先抬头出水面,更不可试图以一脚先站立,以免身体前倾,重心不稳而摔入水中。

一.岸边漂浮

(头埋入水中;头不埋入水中,要手抓墙边,手屈为90度,以肘顶墙做支点)

手扶池边,吸一口气后低头入水。并腿屈膝将腿提起,待全身浮起后再将腿向后伸直至与水面切平。站立时两脚屈膝靠胸,再向下伸直站立,站稳后抬头出水面,将气吐出。

※ 记得过程中是闷气,一出水面“啪”用口换气

※ 尽量让学员进度一样,不要分组跳程度,除非一开始学员程度差很多

二.向墙漂浮

同岸边漂浮步骤,待身体浮起呈一直线后,双手放开成无辅助漂浮。站立时,双手向下向后划水,拇指擦过大腿直至手心向上配合腿部站立运动一起进行。俟站稳后再抬头出水吐气,较熟练之后可两人一组,一人拉手后退,一人漂浮来练习。

※ 任何动作讲解完,自己先示范,在一个一个带再让其自己练习

三.蹬墙漂浮

背向池壁,吸气低头入水,使上体浮起,屈腿提腿至胸前,脚向后蹬池壁,自行漂浮前进,注意双手需与水面成平行。

※ 绝不可以用跳的,要等双脚浮起再登 ※ 绝对用双脚登 ※ 要求学员往下看 ※ 常见失败原因: 手太用力伸直的话全身就会僵硬,会做左右摇摆不定 2 闭眼 闷气不好

四.原地蹬墙

立于池中,吸气蹲入水中,脚蹬池底,浮起向上漂浮。注意应先将重心前移,取得适当体角(约30度)。利用脚趾及脚掌前缘蹬池底,否则容易产生跃出水面再下沉的现象。

(如果看到学员是向上跳有可能的原因:1角跟一直黏在池底 2体角没有取好;如果没有前进的力量:可能是体角太倾了)

五.水母漂(背漂)

低头入水,屈腹缩腿浮起,以手抱膝,稍停将手放开同时双手下伸站立。

※ 怕摇晃,刚开始浮的时候,教练可以双手扶学员的肩膀

※ 先学水母漂的好处(1)其是一种自救动作(2)让学员习惯飘浮的感觉

幼儿教学:利用分段的口令(1)立正(2)手抱膝(3)低头闷气眼看腹部(4)回复,手放脚踏地后才能抬头

问题讨论

1.如何引导学员放开双手漂浮?

先要判断其能不能漂;说明其已可以漂,自己会在旁保护;其放手在自己手上,但要先言明不可以抓;敢放手的话,将手放在其手的下方;算三秒后,我扶让学生自己站起来;以后学员自己站,我在一旁保护

2.身体僵硬下沉怎么办?

可能因素: 1手伸太直 2脚太直 3肩膀太僵硬

3.蹬墙不好,如何处理?

4.为何站不稳?

要求眼睛看到脚踩到地板才抬头

身体会向前倒→重心在臀,要求其臀部用力坐下去 可能气吸的太饱,可要求其一边吐气一边站

课程:打水

划手是自由式推进力的主要来源。打水主要在于平衡作用,以抵销划手妨害身体体位的影响(打水可增加浮力)维持身体在高位臵的流线体位。对于前进也有些许帮助。

一、陆上运动

1.单足立于池边,练习单脚摆动(脚自然放松伸直,身体不要摆动):以髋关节为中心,有如钟摆前后摆动,注意膝关节不可屈起,向前向后摆动应该对称,且有节奏。

2.仰坐池边,双手于背后撑地,双脚伸于水面上,练习上下交互打水。膝关节不可屈起,脚向上踢过头部,向下则接近水面,但不要触水。脚向上时,脚尖内趾向下时踝关节放松,脚尖略为朝上。

3.俯卧于池边,双腿伸于水面上,练习上下交互打水(髋关节以下在水面,继续在脚间内指的训练)。两腿上下分开越大越好,膝关节不可屈起,脚不可触水。

二、水中练习

1.屈肘手握池边,使身体浮平,口鼻露出水面,练习打水动作。下踢时用力,脚尖内指(可以听到啪的声音)。向上抬腿时放松,脚尖略朝下,膝关节不能屈起,两腿上下分开约45公分。

2.手握池边,低头闷气漂浮打水。身体浮起后,将手放开并推离池壁约50公分,藉打水前进到手可碰触池壁后再站立。

3.两人一组由同伴牵行打水,牵行速度要快。(可以利用此时修正动作不好的学员)

4.配合蹬墙漂浮及原地蹬漂打水。

5.手持浮板练习打水,双臂握浮板两端,低头闷气打水。换气时藉浮板的浮力将头抬起,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换气,以利长距离打水练习。

常见错误:

1.腿部过于僵硬(直棒打水)

可能学员脚伸的太直(木棒式打水)腿太过用力,可以叫他弯,按膝盖内侧,太弯的情况就叫学员直

2.分腿距离过大或过小

一要求他数节奏 二 过大的话 先要求他单手练或只抬不踢;要是打水没力话让他练踢

3.两腿打水力量不均,动作不一致。先找出错的那一只脚,在先修改那一只脚

4.屈膝打水

因为用小腿打,重心点在膝盖

5.踩脚踏车打水

用伸直,他自己已是用髋关节打水

问题讨论:

一.打水应该快还是慢

打水对于前进的力量,帮助很有限,所以以轻松为主

二.脚踝为什么要内指

可以集中打水的力量

课程:划手

划手是自由式主要动力来源,说自由式成败取决于划手技术是不为过的。身为教练应注意各个分解动作的要点。

A.抓水:

屈腕向腹部方向抓水,手掌心有水的压力感,肘部弯曲成90度,好像用手去抱一个大球,强调五指需并拢。〈强调肘比手高,五指并拢〉

B.划水:

掌心由轻松、慢逐渐增加力道、速度。向身体中心线划动〈腹部〉直至大腿腿侧。划水时掌要比肘快,当划水结束,手臂应为伸直贴近腿侧,手心向上,力量放松。

C.回臂:

手臂肌肉放松,利用肩部肌肉提肘出水面,小臂柔和的拖于肘后下方,再以肩关节为轴中心,转动大臂前移,当肘部越过肩关节平面时,肘部屈度约为90─130度,离水面约15─30公分高。举肘前移时,小臂应完全放松。切不可用力屈肘,在肘部未越过肩关节前面时,不可使手掌及小臂比肘关节先越过肩部前伸。

D.入水:

手臂前伸入水时,肘部保持微弯,手掌面向斜下方(阻力最小),依大拇指、小臂、大臂的顺序,轻快的向前下方入水伸直,入水时肘比手高,入水点在肩部前方(入水点要远)

(一)陆上练习

1.上体前屈绕臂练习臂动作,先以直臂前后绕环,进而双臂屈肘前绕,有如自由式划臂状。

2.上体前屈成90度练习划手分解动作

(二)水中练习

1.岸边练习划手分解动作并逐渐配合成连贯动作

2.上体前屈成90度,闷气练习划手动作

3.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由同伴立于脚后方扶脚练习划手(可手持浮板由同伴推行前进练习)

4.水中步行划手,体验推水前进的感觉,先划了,身体往前倾后再走

5.手持浮板,脚夹浮器划臂练习,一手抓一手划,夹东西的脚不要太用力,再要求其头盯着一点一求平衡

常见错误: 划手,手指未并拢

要求其手腕不要乱弯,手掌撑直 划手,手腕弯曲

划手,向后时,肘比掌快 划手力量过大无法控制动作 回臂未以肩带动肘及手臂

入水肩或手肘先入水,入水点不正确 划手路径向外

问题讨论: 幼儿、儿童和成人划手设定的不同

课程:手脚配合

手脚配合必须特别强调身体的协调,其重点在于先从分解慢的动作开始 进行,甚至做到有点停顿,在逐渐配合,加快动作。教练须以口令,节奏来引导,用手来辅助学员。注意学员划手时,不可以让脚停止打水或下沉,此一动作要反覆练习直到动作流畅。

水中练习

1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由同伴托腹练习手脚交配合。

2手持浮板单手划手打水配合→左右手各划一次

3单手划手打水配合→双手

课程:换气

游自由式时,头部应保持在颈部向后微屈的位臵,水平线齐额,泳者向侧转头,以颈部纵轴为轴做回转动作,吸气之后再转头入水。

换气应使头部出水高度减至最少,头出水面的时间减至最少

水中练习

身体前屈成90度,一手浮池壁,一手臵于后方,手心向上,练习转头换气动作,须注意是否在水中吐气、是否有吸到气

同上动作,加上划手配合换气练习(单手→双手;分解→连贯),注意吐气时机是否正确,以及头手动作的配合时机

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池壁,一人扶脚,做划手换气练习

水中步行,划手转头换气练习

持浮板单手(双手)换气练习,注意换气时头是否抬的太高

单手划手换气练习,注意另一手需保持在靠水面的高度和肩部的前方

自由式整体配合

常见错误

青少年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篇5

游泳是人类凭借自身动作使身体在水中游动的一项有意 识的技能活动。随着游泳训练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游泳训练已经进入了多学科综合利用的科学时代。少年 运动员的游泳训练应该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 积极提高”的原则。因此教学任务要结合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以发展有氧能力为主打好耐力基础,促使心脏充分发育,提高心 腔容积,增大每搏输出量,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为成年后专项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从能量角度看,有氧供能能力是无氧供能能力的基础。高度的无氧能力应建立在 高度发展的有氧代谢基础上,因为高度的有氧能力不仅有助于更 有效地进行氧化过程,最快地消除无氧过程中积累的乳酸,而且还 能最有效地提高肌肉中糖原的储藏量。而提高肌糖原储藏量,就能扩大糖酵解的潜力,因此,即使是以速度耐力为主的中短距离运动员(这项运动所负的氧债绝对值最大)也应该在发展有氧能力的基础上再过渡到无氧训练,奥运会50 m,100 m自由泳金牌得主波波夫的训练指导思想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泳是一项耐力运动,因此需要高度的有氧能力”。在游泳比赛中400 m以上的项目则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所以要想充分挖掘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潜力,除了进行系统的技术和基础训练外,应采用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方法。

根据游泳教学的特点,初学者必须首先进行熟悉水性的教学。掌握了熟悉水性的动作后,转入学习游泳动作时,先学哪一种姿势?学习任何一种姿势时,先学什么动作?学习多种姿势时,其顺序如何排列?这也是属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游泳姿势的选择和各种游泳姿势 的教学顺序,是根据教学任务、学习时间、学生的年龄、性别、体力、游泳基础等条件而定。

(一)初学者先学什么姿势?这必须根据教学的任务和生的情况来定。如果教学任务是尽快地掌握一种姿势与完成 一定的距离,可选择蛙泳进行教学。例如,高等院校的学生,任务是尽快学会游泳、锻炼身体,先教蛙泳就较为合适。在中学的游泳教学中,每学期的时数不多,只要求学会一至两种姿势,为了保证安全,也可先教蛙泳。因为蛙泳的呼吸是正面呼吸,比较简单,初学者易于掌握,蛙泳动作内部循环节奏有明显的间歇,游起来省力,基本掌握后就能迅增长距离。而且在学蛙泳时,可结合踩水动作的教学,有于安全。如果教学任务是要学习四种姿势,则可先教爬泳。因爬泳动作形象接近人们日常陆上的行走动作,腿、臂动作相对比较简单,臂、腿动作配合节奏也不象蛙泳的节奏那么强,比较容易学会。而且,在掌握了爬泳之后,由于技术的相似转化,对学仰泳、蝶泳都有一定的帮助。但也有先教仰泳的。先教仰泳可避免呼吸的困难,初学者只要学会水中的仰卧滑行动作,就能很快的掌握仰泳。先教仰泳后教爬泳,因动作技能相似。可以有利于爬泳的教学。但为了教学安全,应该在仰泳教学时加强保护措施以及尽快结合踩水或爬泳的教学。在选择游泳姿势时,也可以学生已初步掌握的技术为基础,选择适当的姿势。例如,已会“大爬式”,可先学爬泳,已会“蛤蟆式”,可先学蛙泳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顺序,“熟悉水性”都是基础,一定要重视熟悉水性的教学以及切实使学生掌握熟悉水性的动作。

(二)四种竞技姿势的教学顺序:随着游泳运动的不断发展,四种竞技姿势的教学已开始在青少年中普及。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四种竞技游泳姿势的教学顺序主要有下列四种安排: 1.熟悉水性─〉爬泳─〉仰泳─〉蛙泳─〉蝶泳。2.熟悉水性─〉爬泳─〉仰泳─〉蝶泳─〉蛙泳。3.熟悉水性─〉仰泳─〉爬泳─〉蝶泳─〉蛙泳。4.熟悉水性─〉蛙泳─〉爬泳─〉仰泳─〉蝶泳。

以上四种教学顺序,在教学时又可采用单一教学和综合教学之分。单一教学,即教完一种姿势,掌握后再教第二种姿势。这样学得较牢固,但学的总时间较长。综合教学,即教一种姿势还未完全掌握,就教第二种姿势,在较短时间内教完四种姿势,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循环的教学。利用排列顺序上动作相似的特点,使动作技能互相得到良性的转移,互相促进,这样可以加速四式动作的掌握。

(三)单一种游泳姿势的教学顺序:每一种游泳姿势,都包括有腿、臂、呼吸、完整配合等动作。在采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般是先教腿而后教臂(包括臂与呼吸配合),再教臂腿配合,最后教完整配合。

(四)臂部或腿部动作的教学顺序:臂部或腿部动作在教学方法上,有采用完整法和分解法之分,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有一个教学顺序安排的问题。根据有关直观性、循序渐进性和巩固性的教学原则,教学顺序一般是:1.讲解示范,使学生明确动作要领。2.陆上模仿练习。3.水中有固定支撑的练习——扶池边或扶同伴进行腿部动作练习,或站立浅水处划臂练习。4.水中没有固定支撑的练习——浮体滑行打(蹬)腿或划臂练习。5.逐渐增长距离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动作。

接下来着重讲解蛙泳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蛙泳配合有一个顺口溜,在讲解蛙泳动作要领之前先介绍给大家:“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并拢伸直漂一会儿。”从顺口溜中可以看到,手的动作是先于腿的动作。一定要在收手后再收腿,伸手后再蹬腿。但是有些儿童和青少年往往是先蹬腿后划手,手和腿协调不起来,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耐心讲解,循序渐进,逐渐把他们的手腿协调性练起来。臂部动作有以下3个动作:

1、外划。双手前伸,手掌倾斜大约45度(小拇指朝上)。双手同时向外、后方划,继而屈臂向后、向下方划。

2、内划。掌心由外转向内,手带动小 臂加速内划,手由下向上并在胸前并拢(手高肘低、肘在肩下),前伸。

3、前伸。双手向前伸(肘关节伸直)。

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外划是放松的,内划 是用力的、加速完成的、前伸是积极的。蛙泳的完整配合动作:双手外划时抬头换气,双手内划时收腿低头稍憋气,双手前伸过头时蹬腿吐气。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旧会碰到很多问提,比如有些学生当他抬起头时嘴巴没张开,没有吸气或者蹬完腿后仍旧低着头憋气,碰到这种问题的话我们还是应该耐心讲解,保持好自己的心态,认真讲解。直到学生做到好为止。腿部动作也有以下4个动作:

1.收腿:屈膝收腿,脚跟向臀部靠拢,小腿要躲在大腿后面慢收腿,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收腿结束时,两膝与肩同宽,小腿与水面垂直,脚牚在水面附近。

2,翻脚:两脚距离大于两膝距离,两脚外翻,脚尖朝外,脚牚朝天,小腿和脚内侧对准水,像英文字母“W”。

3.夹蹬水:实际上是腿伸直的过程(屈髋、伸膝),由腰腹和大腿同时发力,以小腿和脚内侧同时蹬夹水,先是向外、向后、向下,然后是向内、向上方蹬水,就像画半个圆圈。向外蹬水和向内夹水是连续完成的,也就是连蹬带夹。蹬夹水完成时双腿并拢伸直,双脚内转,脚尖相对。蹬水的速度不要过猛,要由慢到快地加速蹬水,两条腿将近伸直并拢的时候蹬水速度最快。

4.停:双腿并拢伸直后在一个短暂的滑行(1-2秒)。

腿部的主要问题就是当学生在水中在进行翻脚练习时,很难将脚翻过来或者就是做原来的蝶泳腿,碰到这种的问题的话就是要让学生在岸上多做练习,等动作巩固之后动作就自然而然就好了。另外部分学生性子较急蹬夹完腿之后,并没有让自己身体往前漂,得不到充分休息,这样他们右得就不是很久,因此在学生蹬夹完腿之后,教练应提醒学生往前漂一会,让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

在游泳教学过程当中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应先做好准备活动通过跳跃、慢跑使身体发热但不出汗至2-4分钟。其目的是使身体内各个器官进入到活动状态。1.做徒手操:使身体各关节、韧带及身体肌肉做好充分活动准备,以防受伤。2.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适应水温,然后下水。

如出现意外状况,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一般处理办法。(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3、在水中解脱抽筋的方法,主要是牵引抽筋的骨肉,使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驰。具体的解脱方法如下:(6个方面)

(1)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为止。

(2)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的手掌,并做振颤动作。

(3)上臂抽筋时,握拳,并尽量曲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几次。

(4)小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在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伸直,就可以得到缓解。如一次不行,可心连续做几次。

(5)大腿抽筋时,吸一口气,仰卧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振颤动作,最后用力向前伸直。(6)胃部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迅速弯曲两大腿,靠近腹部,用手稍抱膝,随即向前伸直,注意动作不要太用力,要自然。

游泳教学反思 篇6

游泳>教学反思

(一)游泳课是一项集水浴、空气浴、日光浴于一体的运动项目,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体育课。经常游泳对提高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能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

小学生的游泳课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经过这些年的教学摸索总结,在教学上我采用了以下做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因为小学生一提马上要下水就兴奋得不行,在你要教他们做准备活动和进行一些陆上练习时,他们已经急不可待了,他们很难集中注意来听你的讲解和完成你安排的练习,所以在一开始下水时,我都会先让他们按要求玩玩水。一来满足一下他们急切的玩水欲望,缓解一下他们的心情:二来也可以趁机试试水性。这样做利于学生能很快静下心来和教师一起学习游泳技术。

2、分组教学,我校学生游泳的技术水平到了中年级就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一是因为学生对技术的领悟,受学生自身的身体协调性制约,这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是则是中途转学来的学生,他们在原来的学校就根本没有开设游泳课,当然也就谈不上游泳学得怎么样了。在这种情况下,分组教学是必须也是最好的选择。在教学中,我则是先让会游的同学,给他们下达一定的游泳量,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间要怎么休息?如何调整节奏让他们自行安排。这也体现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环。我则把重点放在指导部分不会游的学生身上。多给指导,多给关心,这样也好让他们早日跟上同班同学的水平。

此外,动作学习的秩序安排也非常关键,安排得当可以事半功倍。在教学秩序安排上,我采用了以下做法:

1、初学者先熟悉水性再学泳式动作。游泳与在陆上活动有很多不同:首先是活动环境不同。由于水有浮力,有压力,阻力也比空气阻力大很多。初学者乍一下水会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移动困难,因而心里紧张害怕。其次呼吸方法的不同。再次就是身体运动的动力不同。在陆上动作是利用固定的支撑反作用力使身体运动,而游泳是在一种不能作为固定支撑的液体中运动。由于上述原因,决定了初学者开始学游泳不是先学哪一种泳势,而是要先到水的环境中去,感受水的浮力、压力、阻力。掌握水中行走、浸入水中、呼吸、浮体、站立等,从而为学习各种姿势的游泳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先学腿部动作,掌握水中平浮。自由泳时,身体俯卧于水面,由于身体的上半身浮力大于下半身,腿会下沉,为保持身体平浮,须先学会腿的打水动作,使双脚取得水的支撑反作用力,既可推动身体前进,又可使腿部不下沉。

3、先陆后水,以水为主。先在陆地上进行模仿练习。在陆上进行模仿练习可以利用视觉,看清动作路线、方向、结构,自己做得是否正确,随时可以改正。在陆上初步体会了动作要领之后,就要及时转到水中练习,经过水中反复练习,达到巩固的效果。当然,这仅是一些经验总结,至于游泳课堂教学还有很多需要去反思的。

游泳教学反思

(二)说点我对游泳的感受吧,业余爱好者游泳我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会姿势,初步掌握“蝶、仰、蛙、爬”四种泳姿,专业运动员有教练指导1年即可,业余爱好者通过模仿或看视频资料3-5年可学会。有关该阶段的学习资料很多,包括呼吸、打腿、划臂、压胸、转髋等等。

第二阶段:找到水感,当你觉得初步掌握了四种泳姿的动作基础,但仍然感觉游不快,或者很费力时,你就该到第二阶段了。此时再一味的模仿专业运动员的姿势是不会有提高的,反而把自己带入了动作误区。

一个人的感觉是天生的,但是水感绝对是后天培养或者说是后天激发出来的。

该阶段的学习资料很少,因为感觉是不好描述不好量化的。

业余爱好者找到水感可以从自己最擅长的泳姿入手,先让自己的游速慢下来,充分体会每个动作完成后在水中的漂浮前进过程,感受水流过面颊、流过胸前、流过腰腹、流过髋、流过大腿、小腿甚至脚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单要体会身体正面水流,还要体会身体背面水流摩擦身体的感觉,我是用爬泳和仰泳交替练习来体会水感的,如果你身体的某部分感觉不到水,大多是应为你这部分肌肉太紧张不放松造成的。

体会水感的过程每个人不同,我的建议是先体会胸、背水感,然后体会髋、臀部位水感,再然后是腰腹水感,再然后是大腿、小腿和肩部、面颊水感,最后是脚掌与手心。总之是从躯干到四肢的顺序。

那么,我们在水中怎么做才能体会水感呢?

比方说体会胸、背水感,以爬泳为例:

首先将游速慢下来,将精神集中于胸部,在一次划水中(从开始划水到前冲漂浮结束,下一次划水前),轻微下压胸脯,感受水流过胸部时对身体的摩擦,并且感受下压时水对胸部的浮力,这种浮力越大表明下压的幅度越好,此时胸部也处于最佳的流线形状态。在这里要说明,要经常改变你游进的速度,按水流过胸前的速度不同来改变胸部下压幅度进而体会水对胸的最大浮力,此过程就是体会胸部水感的过程。

当胸部经常感觉到水的冲击、上浮力后,就会按照你游进的速度、水流的变化做自适应的下压和上抬调节,总体感觉就是胸下的水一波一波、连续不断的流过胸部。

其它身体部位的水感获得也同胸部水感获得一样,不详述。

体会水感的要点:

1、体会水感时身体尽量放松、拉长,上面提到的下压确切地说应该是前拉下压。

2、体会水感时所说的放慢泳速确切地说应该为降低划频,但每次划水的力量与速度可以经常变化,以体会在不同游进速度下水对身体的摩擦与浮力的不同,其目的是找到流速不同的水流对身体摩擦与浮力的不同,从而提高身体对水的自适应性。

第三阶段:水感动作,可以说人在游泳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个无止境的阶段。但是当你身体某一部位获得水感后,身体根据水流的速度自适应来调节身体前进的动作,此时的动作才是最适合你自己的动作,并且你的动作也会随速度的变化而有微小改变的。

我体会到的学习游泳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动作命名:游泳学习资料是按人在陆地上的行为动作来命名游泳的技术用语,会给学游泳带来很大的动作误区。比方说“打腿、胸部下压、转髋、划水”所有这些用语都给人们潜意识中灌输了一个发力点的概念,其实水中运动似乎不应该有这个点。

“打腿”应该为“波腿”,爬泳、仰泳的双腿动作像两条摆动的海带,蛙泳的双腿像游进的水母边缘(这个动作人可以比青蛙做的更好),蝶泳双腿像尾巴。

“胸部下压与转髋”应该为“螺旋胸与螺旋髋”是一个“前拉下压”与“前拉上提”的动作。

“划水”用“拨水”更容易体会。

2.对速度的追求:就像人们按陆地上的动作命名游泳动作一样,游泳比赛也是比速度。

游泳课程的教学设计 篇7

一、我院现行游泳课程教学基本状况

( 一) 游泳教学训练基本情况

我院自2009级本科学员开始, 军事体育课程按照新的课程标准以及参照下发的军事共同科目训练考核要求, 要求利用2学期60学时, 完成在26分钟内游完800米全程的训练要求。按照这一教学要求, 军事体育教研室已完成了三个年级 (2009、2010、2011级) 的蛙泳授课任务。从课程考核的成绩分析来看, 学员在本门课程上的通过率正在逐年提高, 今年2011级学员的课程及格率达到了99.5%, 优良率更是接近了60%, 这是军事体育各门课程目前以来在课程考核上取得的最好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时说明, 学员已经能够以较高的水平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

( 二) 游泳教学的下一步需求

目前在我院学习的生长干部学员大多是“4 +1”的合训学员, 他们在第五年的时候要到任职院校再进行一年的学习。其中任职院校就安排有武装泅渡的教学训练科目。我院现有的教学场地条件在满足现有教学的前提下, 可以为学员下一步进行武装泅渡学习进行适当的介绍及体验练习, 同时把相关到游泳训练安全的水上救生也对学员做一简要的介绍。

二、武装泅渡及水上救生

( 一) 现代战争要求部队官兵具备水域作战技能

在现代战争中,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科技含量日益提高, 军人的活动能力和范围有了极大的拓展。水域活动最基本的技能———游泳和武装泅渡变成为了必然的要求。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是欧洲战场的一场关键战役, 盟军偷袭登陆, 先头部队采用武装泅渡的方式前进, 冒着枪林弹雨抢滩成功;在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老街会战中, 我军利用夜色掩护, 以武装泅渡偷渡红河, 建立远岸阵地, 成功掩护主力后续渡河, 达到了奇袭的效果。在当前, 世界各国军队, 尤其是一些世界级的军事强国, 把武装泅渡技能作为军人训练的一人重要组成部分, 予以高度重视。武装泅渡在抢滩登陆、越海侦察等特殊战场环境中会发挥重要作用。

武装泅渡是军人在着装和佩带武器装备的条件下, 泅渡江河湖海的一种技能, 在战术上具有机动性高、隐蔽性强等特点。因而在过去的传统战争中, 被广泛地用于部队、侦察分队的抢滩登陆、突然袭击和实施战术转移上, 同时武装泅渡也是部队官兵增强体质和提高战斗力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武装泅渡也是应对非作战军事行动的一种常用手段。武装泅渡作为“水”环境下的行动方法, 在抗洪、抢险、救灾中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通过这种方法, 可以在水上运输设备。

武装泅渡在战术上具有机动性强、隐蔽性高等特点, 在战术上可以作为“奇兵”出现, 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这对科技含量高的现代战争来讲, 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例如: 船、舰等航渡工具被损坏的情况下, 武装泅渡就可以作为一种备用方式, 来实现小规模部队在“水”环境下的快速突击和快速转移, 从而体现战斗组织者的意图、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部队、院校开展武装泅渡训练自然不能避开一个重要话题, 就是训练安全。武装泅渡对参训人员的训练安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院校、部队开展水上救生技能训练, 培训适合部队训练和作战需求的救生人员, 可以使溺水官兵化险为夷, 保护生命,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救生专项游泳技术包括三项, 分别是救生专项游泳技术、自救技术和互救技术。救生专项游泳技术有:蛙泳、抬头爬泳、反蛙泳、潜泳、踩水、侧泳等。自救技术主要有水中求生和肌肉痉挛自救法。水中求生可分为漂浮物求生和徒手漂浮求生;肌肉痉挛自救法是人在水中活动时, 由于肌肉受到刺激而突然发生强直收缩, 造成肌肉抽筋, 发生肌肉痉挛常见的部位是手指、脚趾、小腿和套服等, 其方法都是及时采取拉长肌肉的办法进行解救。互救技术可分为岸上赴救、水中赴救以及救人上岸后的现场急救。

( 二) 开展武装泅渡和水上救生训练的意义和可行性

军校作为培养我军现代条件下高科技人才的摇篮, 首先就应该培养和发展学员坚强的意志品质, 军事体育教学和训练是担负起培养学员、发展学员坚强意志, 促进其发展并得以高标准实现的最优化活动之一。武装泅渡是要把部队拉到大风大浪的动水中去训练, 实战性较强。但在此之前, 武装泅渡训练需要先在静水训练, 到有动水的天然水域训练, 并且模拟战场条件下的情况, 培养官兵在各种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及胆识, 增加对水域流速的适应能力, 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武装泅渡是在着装和佩戴武器装备的情况下游进的, 它与一般的游泳技术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自身的特点是:负荷重、阻力大、呼吸困难、体力消耗大, 容易疲劳。因此, 武装泅渡训练比较艰苦, 特别考验训练者的意志品质, 需要有决心, 有毅力, 不怕苦, 长期坚持, 才能见效, 这就要求在武装泅渡的训练中全面发展意志品质, 培养学员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以便于在武装泅渡训练中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训练计划, 为战斗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主席明确指出, 军队院校要着力解决好毕业学员到部队任职“水土不服”问题。院校必须面向战场、面向部队, 全面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着力提高学员综合素质能力。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 推进训练与实战一体化。要统筹基本教学内容的“当前”与“长远”设置。拓宽学员的技术本领, 做到打仗需要什么学员就苦练什么, 将学习的技能与实战要求达成一致, 达到“训战同一”的目的。

学员学习游泳技能最基础的层面是掌握一项技能, 最深一步的要求是为了满足部队参与海训及海上作战任务的需要。因此, 教研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 可以在满足现在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 作为拓展的教学训练内容, 给予学员进行武装泅渡和水上救生的内容讲解和示范, 给学员一个比较明确的视觉印象。

按照现行的游泳教学班运行情况来看, 由于每个教学班人数规模比较大, 教员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 基本都采取了分层教学的运行模式。掌握技能较好的部分学员在达到了考核的优良标准之上, 是可以安排出时间来进行武装泅渡和水上救生科目的体验练习。其余学员虽然在课上教学环节没有机会进行体验尝试, 但由于每个教学班经过教员的初步介绍和尝试练习后, 都培养了一部分的“小教员”, 因此他们也可以在后续课下练习的环节里进行一步学习和掌握游泳技能在实战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琪.武装泅渡训练与培养军人意志品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 29 (1) :85-86.

[2]李海栋, 杨青, 袭建凌.论部队水上救生技能训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7, 26 (4) , 47-48.

游泳教学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篇8

摘 要 游泳是在水下进行的一种运动,对增强体质、提高各部位器官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高校体育游泳教学的任务就是使每一位大学生都学会游泳,掌握这种健身锻炼的方法,掌握保护自我和拯救溺水者的本领,使自己终身受益。

关键词 游泳 教学 大学生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一、游泳运动的健身价值

(一)改善心血管系统

经常游泳可以改善锻炼者的心血管系统。在游泳时,水的压力会使人的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得到加强,加大心腔的容量,使心脏的活动节省化,对人的血压也有好处。

(二)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冷水可以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冷水的刺激能时皮肤血管收缩,以防热量扩散到体外。同时身体又加紧产生热量,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对皮肤血管的供血,这样长期的坚持锻炼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另外,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断对人体表皮进行摩擦,从而使皮肤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息。

(三)增强抵抗力

游泳池的水温常为26度到28度,在水中浸泡散热快,耗能大。为尽快补充身体散发的热量,以供冷热平衡的需要,神经系统便快速做出反应,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增强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御寒冷。经常参加冬泳的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改善,就不容易伤风感冒,还能提高人体内分泌功能,使脑垂体功能增加,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二、游泳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培养大学生健身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坚持锻炼,提高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游泳是属于全身剧烈运动的项目,在一个动作周期中会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使人的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和提高能量供应水平,扩大身体能量的储存。大学生要有健康的体育观念,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教学出发,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健身习惯,鼓励他们个性发展。要让大学生真正理解到游泳运动的真谛,才能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和良好的健身习惯。

(二)改善身体的机能

经常进行游泳锻炼,可以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身体器官的机能得到健康的改善和提高,促进身体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增强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完成强度较大的脑力工作之后进行适当的游泳锻炼,可有效消除疲劳,恢复健康机体。

(三)减肥和健美形体

游泳是保持身材最有效的有氧运动之一。运动时消耗的热量多,实验证明:人在标准游泳池中跑步20分钟所消耗的热量,相当于同样速度在陆地上的1小时,在14度的水中停留1分钟所消耗的热量高达100千卡,相当于在同温度空气中1小时所散发的热量。另外,水的阻力可增加人的运动强度,但这种强度,又有别于陆地上的器械训练,是很柔和的,训练的强度又很容易控制在有氧域之内,不会长出很生硬的肌肉块,可以使全身的线条流畅、优美。长期坚持游泳训练对矫正不良身体姿态、重塑端庄形体有很好的效果。

三、游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游泳意识

体育教师通过游泳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将学生带入更专业的游泳运动中去。通过游泳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快乐、自信和成功,使学生从内心深入感受到游泳运动,也是人生活中的一种很有意义的运动,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游泳意识。在游泳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引导学生把强烈的热情,带入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中去,加强学生的游泳意识。

(二)游泳运动促进青年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大学生在系统教学方法的引导下,逐渐克服了怕水的心理。这种征服个体潜在消极心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自我解脱和救护能力的过程。从内心的认知行为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行为中,大学生不仅体验到应对外在压力的心理适应过程,而且通过行为的实施不断实现着身心的协调,从而由内及外形成了具体道德倾向。如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他们遇到险情临危不乱,舍己救人的良好品质。

(三)缓解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游泳具有健身、娱乐双重功能,可以带给人们愉悦心情,对于缓解不安、紧张心理有一定的效果,进而实现情绪控制,促进心理健康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学习,不妨去游泳一番,嬉水弄波,趣味倍增,能减轻工作、学习带来的忧虑、烦躁情绪,缓解全身肌肉紧绷状态,使其得到放松,实现心理健康。

(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大学时期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知识,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实现自我完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游泳能够提高学生对身体语言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身体语言是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社交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游泳运动有着独特的动作定式。而且蕴含了其他项目所不具备的审美内涵。

四、小结

高校游泳的教学目标应该放在全面健身的基础上来实施,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作为目标,为社会创造更优秀的人才资源。要让学生在游泳练习中,体会到游泳运动的效果和乐趣,让学生离不开运动,通过运动可以加强健康,加强人的身体质量和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 左红卫.克服恐惧心理优化游泳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OO4(2):122-125.

[2] 梁大战,吴宏.浅谈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哈尔滨师专学报.2OO6(5):129-130.

上一篇:南昌大学生创业网招募各大高校有志青年公告下一篇: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