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2024-09-13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篇1

我总是记得一句话:要把语文课上成简单的读书训练课,情感熏陶课,语言文字感悟课。

在教学《七子之歌》时,我努力探究,深入实践。发现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优化课堂结构。《七子之歌》的教学流程,分为四大步:第一步是整体感知,体会自己对诗歌的情感印象。第二步是品读诗意,借重点句的朗读品析来理解作者寄托的深情。第三步是主题理解,通过这两首诗的比较来领会作者的主旨。第四步是迁移,让学生感受七子回归的气氛及祖国人民的心情,从而改写诗歌。

二、注意设计朗读形式。在朗读诗歌时,我精心设计了朗读形式。其中第一首《澳门》运用的朗读形式有师示范读、自由读、个人读、师生齐读。第二首《香港》运用的朗读形式有自由读、想象读、表演读、齐读等朗读形式。

三、注意培养学生提取有效资料的能力。课堂上让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充分地体现了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同时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了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四、注重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启迪和熏陶。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设计旨在通过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采用品读与演唱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逐步加深,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感受与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提高欣赏与评价能力,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五、课内外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观看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设想闻一多先生的感受,改写诗歌以及搜集其它几首诗来阅读,都是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的有效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的能力。

六、不足之处:

1、内容安排有点多,时间紧张。

2、环节之间的转换有些生硬。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歌唱;呼吸;体验;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44-02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第十三册第一单元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年级:七年级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热情很高。但在唱歌教学中教师发现一部分学生在演唱时容易喊唱,还有一部分学生则是进入了变声期羞于开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演唱,以及如何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是老师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澳门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适当的力度、速度、音色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有感情地歌唱。

2.教学难点:唱准“0X”、“XX.”及“XX X”。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背景音乐《七子之歌——澳门》)

二、导入

1.师:同学们,刚才进教室时有没有注意歌曲里出现了什么地名?(生:澳门)

2.师: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为什么叫“特别行政区”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片段《澳海渊源》,直观地了解澳门的历史背景。)

三、揭示课题

(一)初听音乐

1.学生交流听后感。

2.出示课题:《七子之歌——澳门》(说说歌名中“七子”指的是什么?)。

3.介紹歌曲的创作背景。

4.词曲作者的简介及代表作(闻一多、李海鹰)。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歌名中的“七子”含义,体会“澳门”作为祖国母亲失散的“孩子”迫切回归祖国的愿望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二)师生交流并为歌曲分段,揭示歌曲的曲式结构“A+B”单二部曲式

(设计意图:通过听、辨歌曲,体验歌曲情绪,了解歌曲结构,使学生对歌曲有更具体的感受,进一步加深旋律印象。)

四、歌曲学唱

(一)播放歌曲伴奏,学生随音乐划拍哼唱

(二)A段旋律学唱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唱第一乐句。(教师应强调演唱姿势,引导学生结合正确的呼吸方法用好听的声音歌唱。)

2.听辨旋律,感受第二乐句中八分休止节奏特点(“0 3 5-”),并准确演唱。

3.听辨旋律,用听唱法学习第四乐句中的附点节奏(“35.523|1---|”)。

4.随琴声划拍演唱A段旋律,要求学生找准拍点,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分句学唱强化学生对乐句及乐段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乐谱细节,用听唱法感受和体验“0X”、“XX.”的节奏特点,在划拍的辅助下准确演唱。)

(三)B段旋律学唱

1.教师范唱第一乐句,“053 2.1 655|…”引导学生感受弱起拍及六度音程跳跃,形成力度变化来构成音乐高潮。

2.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此句难点指导为:六度大跳(“053”)的音准。(教学提示:演唱时牙关打开软腭抬起,笑肌微抬,气息在有控制的状态下徐缓而出,要求学生尽量做到深吸叹唱。个别演唱高音有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处于变声期的男生可在气息支持下运用假声、轻声演唱,必要时进行单独练习,用低八度演唱。)

3.师生接唱第四、第五乐句。思考:歌曲中多次出现对“母亲……”的呼唤,其心情是否一样,如何体现这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愿望。(提示注意:力度强弱变化时“度”的把握,最后的呼唤“母亲……”加渐强渐弱的对比,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处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练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范唱,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在老师的帮助下初步掌握演唱高音的方法;通过师生接唱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辨别出力度变化对歌曲的情绪所起的作用。)

五、歌曲处理

(一)师生探讨歌曲情绪及演唱方法

1.A段旋律抒情、流畅、力度中弱,以一种诉说的语气演唱时,表达游子离别已久、迫切希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心情。

2.B段旋律出现了大跳音程,并在高音区回旋,力度变强,表现的是从激动的呐喊到内心的期待,因此演唱的速度和音色要与A乐段形成对比。

(二)尝试演唱,可做进一步处理

(三)设计演唱方式:领唱+齐唱

(设计意图: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结合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

六、自信歌唱

1.视频欣赏:容韵琳版的《七子之歌——澳门》,谈论不同演唱方式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效果。

2.学生有感情地随歌曲伴奏演唱歌曲。

七、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了速度、力度、音色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也能够把握歌曲的情绪,运用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有感情地进行歌唱。希望你们课后能多听、多唱、多练,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感受。

八、拓展

建议课后欣赏优秀合唱作品《猜调》、《闲聊波尔卡》。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首先,我用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澳门的历史,避免教师过多的说教。其次我在这节课中特别强调了“体验”、“探究”、“合作”、“综合”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如在对歌曲的对比欣赏和学习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音乐体验;在聆听和学唱歌曲过程中教师设置的多处“思考”,并采用教师范唱、师生接唱、对比感受等方式,启发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最后,在歌曲处理阶段,我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不同演唱方式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效果,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本课设计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综合性的音乐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七子之歌 》教学设计 篇3

宝鸡市金台区西街小学 杜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祖**亲的情感和作者的爱国情谊。

【教学重点】

体会渴望回归祖**亲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历史背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背景

1、翻开厚厚的历史书,清朝末年的历史总留给人深深的屈辱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割地”“赔款”成了那段历史中反复出现的文字。1842年,英国强占香港;1887年葡萄牙强占澳门;1895年日本强占台湾;1895年沙俄强占旅顺与大连;1898年英国强占威海卫、九龙;1899年法国强占广州湾。从1840年到1894年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赔款3902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占我们的土地,掠夺我们的资源,欺压我们的同胞。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2、闻一多先生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他将满腔的愤怒注于笔尖,创作了一组诗,诗中把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的七处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和大连)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取名《七子之歌》。

3、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组诗的第一首《澳门》。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在不懂的字词上做上记号,并尝试解决。(襁褓 掳去 妈港 梦寐不忘)

2、扫除字词障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诗歌总是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自由读一读诗歌,你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三、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你从哪里体会到澳门渴望回归?为什么? 自学提示:

①自己反复朗读《澳门》,画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词语,将体会批注在旁边。

②同桌交流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朗读。)重点指导:(预设课堂情境)(1)“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①澳门人乃至全国人喜欢这个名字吗?为什么?

②用你们的朗读表达你们的想法。(2)“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①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②太久了是多久?

③你曾离开你的母亲多久?感受怎样?(学生边回答,边指名朗读(3)“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①结合预习说一说侵略者掳去了什么?掳不去什么? ②试读这一句,用朗读表达出你内心的感受。(4)“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①你抓住了哪些关键词?(连用两个母亲采用反复的手法,是对母亲深情的呼唤,读出这种感觉)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③标点符号也是一种语言,感叹号在这里是情感更加强烈,试着读一读。

④引读:此时的澳门就像一个被强盗抢走的孩子,在恐惧中,在屈辱中,向自己的母亲呼唤着(生: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他一次次地呼唤着(生: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3、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朗读《澳门》这首诗歌,表达渴望回归之情。

四、拓展延伸,改写诗歌

1、渴望回归是澳门的愿望,是闻一多先生的愿望,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在十九年前,也就是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离家的孩子终于回到祖**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观看澳门回归的视屏,感受当时的盛典。

2、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3、让我们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感情。对于我们创作诗歌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试着改写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用来表达澳门回归之后,你心中的喜悦、自豪、激动之情。

4、学生朗读改写的诗。

5、小结:从同学们的字里行间,老师感受到自豪,感受到喜悦,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们怎能不由衷的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

五、作业

1、课外阅读《七子之歌》其余六首,体会表达的情感。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重点指导“乳、魂”的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争背诵课文。

3、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奋发图强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七子之歌》,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生汇报,师小结:把澳门当作一个孩子,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澳门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歌,去感受那离开母亲许久的孩子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二)深入理解诗句,体会情感。

1、指名朗读全诗,其它同学思考:如果把全诗分成两个部分,应该怎样分?生汇报。师归纳前四行是一部分,后三行是一部分,分别写了澳门离开母亲的怀抱受到欺侮和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的强烈感情。

2、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读时思考: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读。生质疑。有些问题也可以教师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A、“妈港”是什么?(1553年葡萄牙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在澳门的妈阁庙前登陆。后来葡萄牙人就将澳门称为妈港。英文写为Macao)

B、“真姓”是什么?(真的姓名)

C、“离开你太久了”有多久?(下文有答案,三百多年)

D、“掠去的是我的肉体”怎样理解?(掠去:抢去。)师:他们指的是谁?(外国侵略者)从“掠去”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外国侵略者的无理与霸道)“掠去肉体”指的是什么呢?(占领土地)板书:掠去、肉体。

E、“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中的“灵魂”是什么?(我的内心,澳门对祖国的爱)。深入理解“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这句话的意思。虽然侵略者占领了我们的土地,抢夺我们的财富,欺压澳门的百姓,但他们抢不走澳门人民的心,澳门人民的心永远属于中国。指导书写“魂”字。板书:保管、灵魂。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写出了澳门人民虽身受压迫,受尽欺凌,但内心中始终充满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在朗读时就要读出那种对祖国的向往与抗争的坚强。特别指导最三、四行。重音“真姓、太久了、掠去、肉体、内心的灵魂”。指名读,评价。

3、第二部分。

(1)正是由于他们离开祖国那么久,饱受欺凌与压迫,所以他们有着怎样的想法?(想回到祖国的怀抱)让我们一起走进下一部分。

(2)自由读。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然后让学生汇报。学生应该能汇报出来“澳门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或“澳门很思念祖国”这两点。师可追问:你从哪可以体会出来这种感情呢?让学生找到语句“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深入理解这句话。“三百年来”体会时间之久;“梦寐不忘” 的意思是睡觉做梦都会想着不会忘记,体会思母的情真意切;“生母”亲生母亲。正是由于他思母心切,所以才高声疾呼“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板书:梦寐不忘、我要回来。指导书写“乳”字。

(3)指导朗读。

如果你长时间离开了母亲,在异国他乡人地生疏,甚至还受着欺侮和压迫,你有什么感想?(很想赶快回到妈妈的怀抱)是呀,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离开祖国,就好像失去母亲多年的子女一样,他们多么渴望回归祖**亲的怀抱呀!特别是《七子之歌》中每首诗歌中都有那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声声呼唤满眼泪!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读出这种情感来呢?(激昂高亢)教师渲染气氛,创设情境深情引读。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我声声呼唤你(生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生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生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4、配《七子之歌》伴奏曲朗读全诗,深情背诵。

(三)书写其余生字。自己观察每笔在虚宫格里的占位,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四)拓展阅读。出示《七子之歌》其余六首,同学们可以回家自己阅读,体会其中七子渴望回归母亲的怀抱和作者真挚的爱国之情。

(五)总结深化主题。

让我们从一个短片中看看现在的澳门什么样?放课件。师: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才使得澳门顺利回归。现在的澳门在中国的领导下,在全澳门人民的努力中正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板书:

七子之歌

掠去 肉体

母 保管 灵魂 子

祖国 梦寐不忘 澳门

七子之歌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七子之歌语文教学设计,请参考!

七子之歌语文教学设计

1、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

2能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同学们,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那你们想一下,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

二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之前澳门同胞们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

三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

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

四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

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

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

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

五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

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

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

六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

1.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

2.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

七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

八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对比,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

同学唱的:感情直露

光碟上面的:委婉曲折

九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香港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

十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

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回实现,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这一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设计:

四年级语文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8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襁褓、凤阙、狞恶、氤氲”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背景知识和音像资料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

3、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教学流程

一、介绍作者,创景激趣

1、课件出示有关闻一多先生的图片。

2、指名简介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互相补充。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子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和属高等小学,十三岁以优异的成果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其间,他刻苦学习,成果优异,兴趣广泛,发起和参与了多种同学团体,是当年清华园内的一名活跃人物。1919年,“五四运动”迸发,闻一多激情难奈,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食堂门前,之后,毅然投身于这一伟大斗争,并开始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地中的拓荒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

3、教师补充谈话。1925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亲眼目睹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祖国同胞所受的困苦和侮辱而愤怒,使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今天俺们就来一起学习。(教师板书:七子之歌,生齐读。)

4、理解课题。(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之际,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大型记录片《澳门岁月》,其中的那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主题曲就是《七子之歌?澳门》。“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就让俺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感人至深的主题曲吧!

[利用资料了解作者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为体会诗意做铺垫。]

二、了解背景,点燃激情

1、伴着《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教师播放背景知识课件。

2、说说你观看后有什么感受?(同学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正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相继沦陷,广大人民被奴役、受欺压,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

下面俺们就来学习这几首诗,体会这种思想感情。

[听歌曲、看课件、谈感受,既充沛了解了诗歌的时代背景,又点燃了同学的学习激情,为更好的体会诗意奠定了基础]

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师配乐范读。

2、自由朗读;同座互读互查。

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4、重点读准以下字音。

qiǎngbǎo lǔ mâi quâ níng dàn

襁褓掳去梦寐凤阙狞恶啖着

zhīgāo háotáo yīnyūn

脂膏号啕氤氲

[这首诗歌半文半白,生僻字词较多,教师先范读,有利于同学的正确朗读;配乐朗读可以更好地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同学阅读的情趣。]

四、指导阅读,教给方法。

1、指名同学朗读《澳门》。

2、说说“妈港、襁褓、掳去、梦寐不忘”等词语意思。

3、再细读这首诗,想想诗歌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读完后,有什么体会?(生自由发言说意思,谈体会。)

4、教师小结:“澳门”离开祖国已经三百年了,它怎能不渴望回归呢? 请同学们再认真自学后面的两首诗歌,进一步体会。

五、自学交流,体会诗意

1、安排学习要求:用刚才的方式学习《香港》和《台湾》,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自学,教师巡查,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教师积极参与到小组之中,掌握各组讨论情况。

3、逐首交流。(1)指名读,评议。(2)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风阙、狞恶、啖着、脂膏、号啕、琉球、氤氲等)

(3)自由发言,谈谈自身学完以后的体会。

(4)教师小结: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离开祖国,就好像失去母亲多年的子女一样,他们多么渴望回归祖**亲的怀抱呀!特别是每首诗歌中的那句“母亲,俺要回来,母亲!”,应该怎样读,才干表达出这种情感来?

[给同学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同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体现了同学个性化阅读与理解;教师对同学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对同学独特感受的珍视与鼓励,更有助于同学准确掌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六、品读体悟,演唱表达。

1、指导朗读。(1)师范读其中的一首诗歌。(2)生选择自身最喜欢的一首诗练习朗读。

2、展开朗读竞赛。播放《七子之歌?澳门》乐曲,指名同学朗读,评议。

3、齐读三首诗歌。

4、学唱《七子之歌?澳门》。

[多种方式反复诵读,学唱歌曲,抒发激情,启迪思想。]

七、拓展思维,改写诗歌。

1、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俺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当家作主,帝国主义列强再也不敢来侵略俺们。香港、澳门两地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被赶出台湾,台湾回到中国的主权范围之内。但目前台湾与大陆尚未统一,俺们深信,最终定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播放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3、看完以后,同学们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骄傲„„)

4、那么,请你们设想一下,假如闻一多先生今天也在场,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5、生自由发言。(不必要求统一答案,同学畅所欲言,怎么想,怎么说都可以。)

6、港、澳门已经回归。台湾与大陆最终也将实现统一,那这几首诗是不是也得改一改了呢?就请同学们试着改写其中的一首诗歌吧!

7、生改写诗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8、展示。指名同学朗读自身改写的诗。评议。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设想以及改写等学习方式,激发同学的想象力,进一步同作者发生共鸣,从而使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八、试背诗歌。

1、个人背诵。

2、同桌互背,检查。

3、教师背诵。

4、全班齐声背诵。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篇7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我积极的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我亲自示范演唱了这首歌曲,学生感触很深,因此很积极的学唱,很快就能完整的演唱歌曲了,而且能够背着演唱,而且对歌曲情感分析得很透彻,同时在演唱的时候把握得很准确

另外在歌曲情感处理上,我首先让学生了解“七子”含义,把祖国比喻成母亲用此来调动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真正的去理解一个[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ffkj.net]离开母亲的孩子的心情。不由的产生与当时澳门民众一样的悲愤之情,一样的伤心之情,唱歌之前找同学用感情的朗读歌词,是同学们了解熟悉歌词便于演唱,这样的演唱起来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歌曲感情。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篇8

一、教案背景

1、学习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科:语文

2、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课题

《七子之歌——澳门》

三、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之一。(“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犯的香港、澳门、台湾等七个地方)。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七处“失地”比作远离祖**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孩子的口吻哭诉了失地——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祖**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四、教学方法

1、以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动人的歌声传递诗情,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望,轻松引领学生融入诗歌。

2、以读促悟。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在朗读中充分利用图文,通过初读、再读等环节,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中所蕴涵的游子盼望早日回到母亲怀抱的殷殷深情。

3、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填补学生与诗作背景的距离感,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背景

1.同学们,老师现在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请听——师播放《七子之歌》。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生:

3.老师给大介绍一下歌曲的背景。这是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之前诞生的一首歌曲,这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把我们带入了那血雨腥风的年代,远离祖国怀抱的澳门在呼唤母亲,在呼唤回归。只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早在1925年就诞生了。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七子之歌》。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初读诗歌,生字过关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生:闻一多)

2、师: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关于闻一多先生的资料吗?生:

3、师:补充背景资料:理解“七子”的内容: “七子”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作者把它们比作祖国的七个儿子。

4、教师配乐范读文。要求听准音,想一想诗中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情感。

5、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6、个别生展示读诗歌,生点评,师再评。

7、师: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生:

8、师:为了更流畅地读文,我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经验,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9、词语过关:师开火车检查全员识字情况。

10、理解生词:妈港

梦寐不忘 乳名。

11、书写:“灵魂”两字。

(三)再读感悟,积累拓展

1、师: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读你最喜欢的一句,再说说你倾注了什么样的感情,为什么?生:自由展示。

2、师:文中的感叹号有几个?它们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

3、多种方式读文,挑战读。

4、师: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你们知道吗?闻一多先生的另外两首诗也一样感人,请欣赏---(师播放画面《七子之歌—香港》、《七子之歌---台湾》。)师读,生自读,齐读。

5、师:历经风霜血雨,1999年,离开母亲怀抱太久的游子终于回归到母亲的怀抱,同学们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场面?生:想。师:好,跟我来!师播放澳门回归录相。

6、师:这就是澳门的区旗、区徽,放画面。请欣赏今天,这神采奕奕的澳门,回到母亲怀抱的孩子,多么幸福,多么美好!让我们齐声诵读这首诗歌,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

7:师:同学们读得真是太感人了!那么学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表达。

(四)课后作业:

1、会背、会唱《七子之歌——澳门》。

2、收集澳门、香港和台湾的资料,了解其历史。

(五)感情升华:

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我们改写了屈辱的历史,挺直了民族的脊梁。让我们随着乐声,深情地唱响这首《七子之歌》吧!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富强!

(六)板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 离开太久

梦寐不忘

我要回来!

六、教学反思

《七子之歌》课后反思 篇9

课后在老师的点评中,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学生学唱歌曲的时间太少,可以适当的指点学生唱准歌曲的情感。最后的实践创造部分时间过长。应当把重点放在学生学唱歌曲、表演歌曲一环节。课堂上我的语言不够精练,习惯用语使用过多。

当然,这节课也有我自己的闪光点:

在课堂上,我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齐演唱,一起创造,大家好象把我当成好朋友,关系融洽,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教学效果明显。

七子之歌 教案(最终版) 篇10

《七子之歌》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一组诗,共有七首。诗人闻一多作于1925年。诗人把当时我国被外国侵略者占据的七个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旅顺大连),拟人化为远离母亲的“七个儿子”,一首诗写一个“儿子”,所以总称为“七子之歌”。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从当时的清华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留学,学习美术,研究文学,并从事诗歌创作。他目睹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种种表现,深为祖国领土被外国侵略者占据,祖国同胞遭受种种屈辱而愤怒。这使他更加怀念自己的祖国,更加渴望这七个地方能回归祖国。《七子之歌》抒发了闻一多强烈的爱国情感,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表达了被占领土的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抒发了他们思乡念亲的情愫。诗歌内容直白,那一声声呜咽,足以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本课选了《七子之歌》中的两首:澳门、香港。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法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梦寐不忘、襁褓”等词语。

2、通过背景资料的查询和反复的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祖**亲怀抱的情感和作者的爱国情意。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的渴望回归之情。

四、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先生生平及其创作的介绍。

2、《七子之歌》背景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

3、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七子之歌•澳门》),谁能说说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出示课题:七子之歌)

2、这首歌在当年澳门回归之际唱响全中国,曾经打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曲作者当代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先生曾经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歌词,满含热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作曲。让人如此动容的歌词作者又是谁呢?《七子之歌》为什么能深深打动人心,它究竟有什么魅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子之歌》。

(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选择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3、自学以下生字词:

襁褓 灵魂 掳去 乳名 凤阙 黄豹 哭泣 号啕 狞恶 脂膏 啖着 咽着 险要 保管 梦寐不忘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介绍作者,了解背景

1、教师介绍作者: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字三友,号友山,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曾著有诗集《红烛》、《死水》,诗论《新诗格律》及学术著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2、课件出示历史背景: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登陆澳门。1842年,英国殖民者强占香港。1895年,日本殖民者强占台湾。1898年,英、法、沙俄殖民者强占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日俄战争后,日本又接替沙俄强占旅顺、大连•••••中华大地风雨飘摇,中华儿女苦难深重。翻开中国的近代史,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满纸都是割地赔款,满纸都是丧权辱国。看到祖国的版图一次又一次地被外国列强撕裂,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有切肤之痛,更何况闻一多先生?

3、教师介绍创作过程: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深深为祖国遭受的侵略和屈辱感到悲愤,1925年3月,他在纽约写下了《七子之歌》,同年5月提前结束留学回到祖国,毅然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中《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是先后被外国列强侵占的我们祖国的七个孩子,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诗人拟人化为远离母亲的“七个儿子”,一首诗写一个“儿子”,所以总称为“七子之歌”。

(四)品读诗歌,学习《七子之歌.澳门》

1、自 读《七子之歌.澳门》,初步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

2、出示自读要求:

(1)用笔划出有疑问的地方。

(2)查阅字典或有关资料,试着解决有疑问的内容。(3)同学间互相交流自学了 哪些内容:

“妈港”这个名字的来历:1553年葡萄牙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在澳门的妈阁庙前登陆。后来葡萄牙人就将澳门称为“妈港”。

襁褓:用来包裹婴儿的布带和被子。

梦寐不忘:在梦中也念念不忘,近义词是魂牵梦萦、日思夜想。灵魂:指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掳:抢取。

襁褓:用来包裹婴儿的布带和被子。(4)请教老师或同学自己仍然没弄懂内容。

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乃至全中国人,会喜欢“妈港”这个名字吗?为什么?

a.(当然不会喜欢这个名字,因为这是侵略者给起的名字、是屈辱历史的开始。)

b.“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怎样理解?

(侵略者抢掠去的是澳门人民的土地、资源、金钱等,从“掳去’这个词,我们仿佛看到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嘴脸。)

c.“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在澳门占总人口97%的中国人,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始终维系着与祖国血肉相连的根。是啊,财富可以抢夺,土地也

可以掠走,但澳门同胞的心却永远属于祖**亲。)

(5)指导朗读:虽然土地沦丧,虽然亲人离散,但澳门同胞心里永远也忘不了自己的祖国,所以才发自心底深情地呼唤,让我们带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带着这份浓浓的情谊,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6)谈一谈,读学了《七子之歌.澳门》之后,你有哪些感受。(7)介绍澳门回归之路(8)多媒体播放澳门回归仪式

(五)自学诗歌《香港》

1、总结自学方法:

(1)读一读,初步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2)划一划,用笔划出有疑问的内容。(3)查一查,查阅字典或有关资料解决疑问。(4)说一说,同学间交流自学成果。(5)问一问,请教老师或同学仍不懂的内容。(6)谈一谈,学完诗歌后有哪些感受。(7)再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2、根据以上的学习方法自学诗歌《香港》

3、交流汇报学习成果(1)解词:

凤阙:指皇宫,因为母亲在“儿”的心目中地位神圣,所以把母亲居住的地方比作皇宫。

黄豹:儿子香港愿意像忠实勇猛的黄豹在暗夜里守护母亲。

险要: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的地位。狞恶:狰狞;凶恶。啖:吃的意思。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2)理解句子:

a.怎样理解“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狞恶的海狮是指葡萄牙殖民者,这句话是说澳门人民所受到的压迫,国土被列强践踏,财富被列强掠夺,如有切肤之痛。)

b.“我”为什么“哭泣号啕”,为什么“呼你不应”。

(因为“我”正遭受侵略者的压迫和掠夺,极度痛苦,所以“哭泣号啕”。而呼唤祖**亲,母亲当时却没有能力拯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不应孩子的呼唤。)

(3)想一想,《香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列强的残暴血泪控诉,抒发了作者满怀的悲愤,表现了“儿”对祖**亲的眷恋和向往。)

(4)谈一谈,读了《七子之歌.香港》之后,你有哪些感受。(5)课件展示香港回归经过

(六)总结全诗,发散思维

1、教师总结:

当年,外国列强们煞费苦心、不择手段地强占香港、澳门绝非因为这两座小岛本身有什么奇珍异宝,而是看中了岛后面那一片极为辽阔的物资

场地和市场能够带给他们源源不断的财富和利益,也正是由于这片大陆作为强大后盾,香港、澳门才得以不断发展。然而,当其他六子正在祖**亲的怀抱里享受幸福之时,台湾正隔着海峡,孤苦地遥望着自己的母亲。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台湾回归的日子一定不会太遥远!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台湾”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2、多媒体配乐播放澳门、香港、台湾景观

(七)作业: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篇11

阿童木之歌/七子之歌 教案 ( 1)

第 周 星 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时 计 划 课 题 第九课 唱给祖国的歌 教 学 目 标 通过学唱《东方之珠》、《七子之歌》两首歌曲,抒发对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 德育教育 难点 歌曲演唱 教具 钢琴、音响及磁带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 一、复习旧课 1、发声练习: 1=C-F 1 2 3 4 5| 5 4 3 2 1| 1 2 3 4 5 4 3 2|1 - || Ya Yo Ya Yo Ya Yo Ya 注意统一换气,要求学生快速将气吸到腰部,并注意Y音带a和o音。 2、复习歌曲 复习《我们多么幸福》 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声音来练唱,注意处理好连音和跳音的对比。 二、导入新课 (一)学唱歌曲《东方之珠》

上一篇:jsp复习材料下一篇:2016年元旦运动会 体育锻炼国旗下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