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认识教案

2024-06-08

的认识教案(共12篇)

的认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认识算盘,了解珠算的计算方法。

2. 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学重点:介绍数字键和运算键 教学难点: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谈话。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当你们同家人在那买了生活和学习用品后,兴高采烈地去结帐时,结帐处的阿姨是怎样给你们算帐的呢?用计算器算帐有什么好处吗?想一想,什么土地方,哪些行业的人员会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呢?

2、了解学生调查的情况。(调查作业提前布置)教师:昨天让大家回家调查发结帐时所用到的工具。谁能给大家说说。算盘也是一种计算工具,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算盘的知识呢?

二、探究新知

1、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课件简单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

2、珠算(1)介绍珠算

用算盘作为工具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珠算。珠算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计算实践中,首创的一门科学的计算技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产物之一。据记载,十五世纪初期,珠算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先后流传到朝鲜、日本、韩国等邻邦,成为东亚各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方法。

(2)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梁、档、框、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3、算盘的计数方法。

算盘上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计数前先要确定某一档做个位,定位是有算盘计数的特殊要求,再从个位向左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等与整数的数位顺序一致。

使用算盘时,只有把算珠拨到靠梁时,才表示算盘上有数,算珠都靠框时,表示没有数。

说明:“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是用一个上珠表示,“10”一般不用一个上珠和五个下珠表示,也不用两个上珠表示,而用十位上的一个下珠表示,这一点与十进制计数法是一致的。

4、珠算拨珠方法 用拇指拨上1、2、3、4、用食指拨去世、2、3、4、用中指拨上5,拨去5 用拇指和中指联合拨上6、7、8、9,再有食指和中指同时拨去6、7、8、9。

5、了解计算器的知识(1)了解计算器的外观

的认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视频《喜羊羊和灰太狼》

师生问好.

二、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这部动画片吗?今天呀是羊村村长的生日, 喜羊羊送来了各式各样的水果.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课件依次出示四幅水果图)

出示第1题后问:这是什么?几个为1份?这里有几份?也就是几个几?

你也能像刚才那样说说这里的香蕉吗?

能一起说吗?

西瓜图谁来说?同学们对几个几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

三、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

谈话:美羊羊送来了漂亮的花儿作为礼物. (课件出示:蓝花2朵, 红花6朵) , 仔细看一下, 你能说说蓝花和红花的朵数关系吗?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两种花的朵数之间除了存在多或少的关系外, 还存在一种“倍”的关系. (板书:倍) 你们想认识“倍”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将课题补充完整)

四、探究新知

1. 在圈一圈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 师:大家看屏幕, 如果我们把蓝花的朵数看成一份, 那么红花有这样的几份?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红花有这样的3份?

师:是呀, 我们就可以像这样把2朵蓝花圈起来看成1份, 那红花就有这样的3份. (课件演示)

小结:大家看, 我们刚才是把谁的朵数看成1份?1份有几朵?红花有这样的几份?也就是几个几朵?像这样, 把蓝花的朵数看成1份, 红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板书:蓝花1份, 红花3份, 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师:现在谁来说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把蓝花2朵看成1份, 红花有这样的3份, 所以红花是蓝花的3倍.)

(2) 谈话:美羊羊又做了2朵花. (课件演示) 红花增加2朵.

问:现在红花的朵数还是蓝花的3倍吗?你是怎么想的?

追问:如果红花有这样的5份呢?那么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6份呢?8份呢?10份呢?100份呢?你发现了什么?你说得真是太好了, 让我们为他鼓鼓掌.

2. 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过渡:小朋友们, 过生日一般都要吃什么呀?瞧!懒羊羊也为村长准备了蛋糕.

课件出示:蛋糕图.

懒羊羊说:草莓蛋糕的块数是巧克力蛋糕的3倍.

问:他说得对吗?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你认为他说得对吗?理由是什么?

总结:看来求谁是谁的几倍, 不仅仅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 还可以用算式的方法解决.不过老师有一个建议:倍表示的是数量之间的关系, 没有单位名称, 所以不用写.

五、在多层练习中完善建构

1. 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 () 倍.

谁来说?你是怎么想的?

注意看, 课件演示红带子的长减少1份.现在呢?你是怎么想的?

再仔细看, 黄带子的长增加1份, 这个时候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几倍?你又是怎么想的?

2. 第74页想想做做第3题.圈一圈, 填一填.

(1) 第 (1) 小题.

师:这题你会填吗?在作业纸上完成第1题.

交流:谁想第1个说一说?你是怎么圈的? (课件演示) 接下去说?你们同意吗?同意的话鼓掌通过.

(2) 第 (2) 小题.

师:萝卜图谁想说一说?同意吗?

3. 画一画.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你准备怎样画?想好之后就在作业纸上画一画.

(2)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第1题.师巡视.

(3) 师:画好了吗?我们来看看这几名同学画的. (2个不同画法的、1个错误画法)

4. 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过渡:这里还有两条线段, 你能估一估谁是谁的几倍吗?

(课件出示) 师:他们估得对吗?想不想验证一下?

好, 拿出小尺动手量一量, 算一算.请大家拿出作业纸.

5. 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黄花12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呢?

师:怎么了, 有什么问题吗?

提问:那就让你来猜, 你猜猜红花可能是多少朵?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6种)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课件演示.

交流:孩子们, 黄花一直是12朵, 可为什么两种花之间的倍数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呢? (因为红花的朵数不一样, 也就是份数不一样.)

六、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分数的初认识的教案 篇3

教材第92页的例题1和例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

2.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3.为学生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4.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

【难点】

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教具准备】

课件,一个正方形。

【学具】

一个正方形(全班同学一样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熊出没》你们都看过吧?里面的熊二和熊大你们喜欢吗?今天,他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熊二和熊大)

2.分东西

出示场景图,师:瞧,他们带来了不少东西,你能帮他们把这些东西公平地分一分吗?

(1)分梨

师:那就从6个梨开始吧!指名分一分梨。

师:熊二和熊大每人吃3个,可以吗?并演示课件分梨。

(2)分香蕉

师:香蕉?指名分一分香蕉,并演示课件分香蕉。

师:每人吃一根。

(3)引出“平均分”概念

师:看!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平均分。

(4)分苹果

师:可是苹果只有1个。

出示问题: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得多少?

指名回答:半个、一半、一样多。

师:一半,会分吗?如果请你来分,你准备怎么分?

学生回答:从正中间切。

师:从正中间切,那老师来试试看。同学们注意观察了!(演示课件分苹果。)

师:是这样吗?拿出手指指一指哪1份是苹果的一半。(学生用手指一指)

师小结:这1份是苹果的一半吗?那这1份呢?(教师指一指并发问)也就是说只要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1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

出示课件: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1份都是这个苹果的一半。

(5)引出分数

师:那“一半”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如果学生不知道,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分数,并板书:分数。如果学生知道,可以指名回答再引入,师: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中的几分之一,并板书:分数<几分之一>)

二、初步认识分数

1.认识

师:(出示)一半我们可以用这个分数表示。

(1)读一读,写一写

师:会读吗?谁来读一读?(指名3个同学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读。(再全班齐读。)

师:大家会写吗?先写什么?(教师板书,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这1份是整个苹果的,那这1份呢?(应强调也是谁的)没错,也是整个苹果的。

师:这样看来,我们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以后,那其中的每1份都是它的 ?(生:)师:它指的是谁?(生:这个苹果)

(2)操作实践,建立表象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下面哪些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 )里画“√”。

师:你认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来表示吗?哪几个行?(指名回答。)真不错!(演示课件)

师小结:这样看来,无论是1个苹果,还是1个图形等等,只要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都是它的。

2.认识几分之一

(1)课件出示分蛋糕、分正方形

师: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它的,那蛋糕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多少?(生:)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是它的多少?(生:)

(2)导出几分之一

师:由此可见,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 ?(生:几分之一)

3.练习提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三、操作探究

1.折出一个正方形的

师:我们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多少份?(生:4份)那每一份就是它的 ?(生:)

2.课件演示折正方形的的过程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交流。

五、板书

分数(几分之一)

吨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感受1吨的重量。

教学难点: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背缸倒缸,我被的个大缸。(两名同学背靠背,胳膊相互挎着,用力背起对方)

【谈谈背起对方的感受,同时让对方说出自己的体重。】

一、情境引入:

刚才让大家做了背人游戏,下面谁来背背老师?(怎么也背不起来)那你们猜猜老师大概有多重?把你的猜的结果告诉同桌,看看谁猜的最接近。

师告诉大家:老师的体重是65千克,你们猜对了吗?

昨天老师把咱们班其中30名同学的体重已经给大家来,而且老师让大家课前计算了这些同学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你们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了吗?下面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和大家说说。

生回答。

师:你们有那么多种计算方法,真聪明,下面咱们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一个孩子大概是33千克。『指定的孩子站起来』

3个孩子大概是多少千克?(100千克)『三个孩子站起来,』

那30个孩子呢?(1000千克),『30个孩子起立让大家感受1000千克。』

师: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重量都是用什么做的单位?『千克』板书

以前还学过那些质量单位?板书克

那你们知道刚才咱们说的1000千克还可以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呢?{吨}

这就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质量单位吨板书出示目标:认识吨

二、自学探究

请同学们看书91页兔博士到蓝灵鼠这部分内容,通过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一分钟后比一比谁学的最好。

1吨=1000千克1t=1000kg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吨等于1000千克,那你们知道一吨到底有多重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第二个任务。板书:感受1吨的重量

刚才的30个同学的体重大概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活动,体验一下,1吨到底有多重呢?我相信通过下面的活动你会对1吨有更深刻的认识。

拎沙袋游戏,每个沙袋10千克

活动要求:

1、每一横排是一组,每组最左边同学是都是一号选手。(1号选手请站起来)

2、从一号选手开始一次拎沙袋传给下一名同学

3、看那组的动作最迅速,而且最安静。

4、拎过后谈谈你的感受。

生可能会说很重

师:这刚是10千克,下面咱们来比一比20千克的看你能拎的动吗?

活动要求:

1、还是每个横排为一组,每组最右边的同学是一号选手(1号选手请站起来)

2、从一号选手开始,先把两个沙袋口并到一起,然后双手同时用力将其拎

起传给下一名同学。(实在是拎不起来的,要拖着传给下一名同学)

3、比那组即快还最静,获得第一名的小组是大力士组。

4、谈谈你刚才拎时候的感受。

师:选出咱们班最有实力的两名同学,咱们来争大力士个人奖。其他同学 观察他们拎时候的表情。通过他们的表情你知道什么?

今天我们的大力士个人奖已经揭晓,那就是…..同学,这个奖品送给他。

生可能说:皱着眉,脸都憋红了……..通过他们的表情知道,这40或50千克太重了。师:像这样一个沙袋是10千克,5个这样的沙袋就是多少千克?(50千克)50千克就的时候就连咱们的大力士都拎不起来了。看来真是很重。摆成两排,现在是多少千克?(100千克)那在摆一层呢?200千克,8层呢8000千克,先这样摆10层呢?1000千克,也就是1吨了。闭上眼睛想一想这个一吨沙子到底有多少。

师:纯净水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每桶纯净水是10千克,像这样100桶水就是1吨。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动物犀牛,一头成年犀牛的体重大概也是一吨。

师:像这样,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还有那些物体是用吨来做单位的。(课件展示)

师:这个标志你见过吗?谁知道他表示什么意义?(桥梁上的限重标志还有,货车上的载重标志)

专项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在井然有序的活动中体验到1吨的重量,看到你们刚才活动做得那么好,老师奖励大家一起去看看动物园的故事好不好?课件展示:六种小动物要到河对岸,那只动物可以一起通过。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那些知识?你是怎么学到的?

四、综合练习。

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5

北奇小学 王芳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9页圆柱的认识及侧面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积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建立圆柱的空间概念。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提问同学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待学生们回答后多媒体出示,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圆柱

2.投影出示课本17页五幅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直圆柱体。提问生活中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是圆柱,请你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物品。动画圆柱的形成,提问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引起学生对圆柱的兴趣。

教师说明:圆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细相同的直圆柱,我们叫它圆柱。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②多媒体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2)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②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六、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1、2、3、4、5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七、布置作业

倍的认识教案 篇6

鄯善县火车站学校

崔荣美

教学内容:P50例题1,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过程与方法: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能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头脑风暴、引入新课

1、拍手游戏导入

2、复习几个几引入课题倍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独立先学、自学检测

1、自学指导

(1)、仔细观察P50例1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认真阅读例题,图上有什么?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用笔在图上圈一圈看看书中是怎样用倍来描述他们的关系?并试着说一说,填一填。

2、学生汇报

3、自学检测 做一做1、2题

四、小组合作、展示汇报

1、小组讨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2、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蓝色圆片是红色圆片的3倍

五、畅谈收获、达标检测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画一画

3、联系生活解决简单的问题 作业布置:课本53页练习十一1题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的认识教案 篇7

1.复习一、二册认识的形、体的特征,重点区分长方体和长方形、正方体和正方形、球和圆。

2.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分类,并能通过这两个数学名词进一步掌握形体的特征。

教具准备:

由物体和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

学具准备:

彩纸、白纸、剪刀、胶水、彩笔、橡皮泥、小棒、钉子板

课堂实录: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教师先出示用各种材料做成的形体,让学生初步体会几何形体的有趣和美丽。之后出示课题。

二、复习旧知,旧中有新

活动一:

师:你知道哪些形体?

生1:长方体。

生2:三角形。

……

(教师在下面的活动中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针对农村学生)

师:老师这个袋子里装了许多形体,请你蒙上眼睛摸一摸,并说出摸到的形体的名称,然后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对不对。

(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方案二:(针对城市学生)

师:老师这个袋子里装了许多形体,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但不能从袋子里拿出来,也不能说出它的名称,只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形体是什么样的,大家来猜,好吗?

生1:我摸到的这个形体,有两个面是圆的,一个面是弯曲的,放在斜坡上能滚下来。

生2:圆柱体。

生3:我摸到的这个形体的边是弯的。

生4:球。

生3:不对,它只有一个面,并且是平的。

生5:是圆。

……

活动二:

师:你们能对这些形体进行分类吗?

生1:将长方体和长方形分一类,正方形和正方体分一类,圆、圆柱和球分一类,三角形是一类。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1:长方体和长方形有点像,正方体和正方形有点像,圆、圆柱和球都能滚,三角形和谁都不像。

师:有道理。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2:将长方体、长方形、正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分成一类,圆、圆柱、球分成一类。因为第一类都比较直,第二类都有点圆。

师:非常好。第一类是直线条的形体,第二类是曲线形体。还有其他分法吗?

生3: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分一类,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分一类。因为一类是“体”,一类是“形”。

师:很好!数学上把你说的第一类统称为立体图形,第二类统称为平面图形。(板书)请根据我的描述抢答:有一个立体图形,它看起来很圆。

生:球!

师:对了!一个平面图形,有四条直边,都一样长。

生:正方形。

……

活动三:

师:这些形体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告诉你的同桌,并用桌上的材料把你最喜欢的形体做出来。

学生活动,同桌验证、展示。

师:你做的是什么形体?用什么做的?

生1:我做了一个长方形,用纸剪的。

生2:我做了一个正方形,用小木棍摆的。

生3:我用橡皮泥做了一个球。

生4:我在钉子板上围了一个三角形。

生5:我画了一个长方形,还在钉子板上围了一个长方形。

……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和这些有趣的形体交了朋友,今后同学们还要在数学王国里交到更多的朋友。今天课堂上的游戏和活动,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与同学或者回家和爸爸妈妈继续玩。

(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数学游戏的习惯。)

课后反思:

学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篇8

关键词 高三总复习,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整体结构教学

高三总复习不仅对学生来说是纷繁复杂的,就是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从而在高考中抢得先机呢?下面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首先,注重教材的整体结构教学。如果不把学生所学习的每个独立的数学概念纳入数学概念的整体体系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支离破碎、容易遗忘。教学中帮助学生把一个个单独概念上下左右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概念体系网络,这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由感性认识阶段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标志。例如在复习《解析几何》一章时,首先将概念讲清、讲透、讲细。尤其是圆锥曲线的第一、第二定义及其附属的一些知识如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准线方程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就要将前后左右的其他知识点进行结合,形成网络。比如对称性,它可以与前面的函数对称性进行类比,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已知函数y=f(x)的图像,要得到y=f(-x)的图像,只需按y轴对称即可;要得到y=-f(x)的图像,只需按x轴对称即可;要得到y=-f(-x)的图像,只需按原点对称即可;要得到y=f(︱x︳)的图像,只需将原来y轴右侧的图像不变,左侧的图像去掉,然后再将右侧图像按y轴对称过来即可(原右侧图像保留)。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圆锥曲线的对称性理解的更加深刻, 而且对前面所学的函数的对称性就能融会贯通了,使用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再比如在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时,除了通常所用的解析法外,对于函数状态下的圆锥曲线, 尤其是x2=2py(p≠0)型的抛物线,我们可以使用导数来得到此抛物线的切线的斜率,对于有关问题来说这样往往能简化计算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是学生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其重要标志。

其二,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数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数学概念的理解、运用,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规律性的知识。比如“映射”的概念,是整个函数教学的一个基础,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基础,如果这个概念学好了,学通了,那么对于其他知识的学习也会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这个概念时不是很费劲,也知道按照某种法则在两个集合间建立一种对应即为映射,可是一旦碰到稍复杂的题目时,就会有些困惑,感到无从下手。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是学生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并没有在理论上,在本质上真正认识它。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必须讲细、讲透。比如首先两个集合必须是非空集合,并且在映射f:A→B中,A集合的元素必须是“每一”个在B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这样才能形成“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学生只有把这些理解透彻了,做起题目来才能够游刃有余。例如:集合M=﹛-2,0,1﹜,N=﹛1,2,3,4,5﹜, 映射f:M→N,使任意 ,都有x+f(x)+xf(x)是奇数,则这样的映射共有_____个。首先分析题目的要求,与x=-2,0对应的f(x)只能取1,3,5;与x=1对应的f(x)能取1,2,3,4,5。然后根据映射的要求及乘法原理有3×3×5=45个。 由此可以看出,高三复习时要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引起足够重视,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感性升华到理性。

其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必须加强思维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数学表象的东西,更要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对表象进行想象、联想、再造,并与逻辑思维的方式结合,达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备出目的明确的具体教案,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有序且有效地进行。其次还要注意训练的方法和步骤,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加强思维训练的力度,使学生在迁移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深入思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例如,已知a,b,m都是正数,并且aa/b .此题目

学生用比较法或分析法都能够较轻易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如果a>b,会有什么结果?如果a,b是正数,m不是正数,又会有什么结果?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会进一步加深加宽,对教材的理解也会更深更透,应用起来自然也会从容不迫,信手拈来。

高中数学教材容量大,知识面宽,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概括、总结,寻找规律性的东西,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全面掌握高中数学内容;才能高屋建瓴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高考考场上游刃有余,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

[2] 韦民.《与名师对话》。 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案《倒数的认识》 篇9

吴城小学

杨金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计算、分析与推理的过程,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掌握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能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作学习。

学情分析:“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明确倒数只是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非常非常漂亮的图片,你们想不想欣赏呢?(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奇妙景致吧!(出示课件图片)

通过欣赏这几幅图片,你们发现了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图片中都有倒影)。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几组文字(吴――吞,杏――呆,土――干)它们也都有什么特点呢?(上下两个字倒过来了。)那么,同学们猜一猜,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会不会也有这样现象呢?(出示课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课题——倒数。也是我们数学王国里的奇妙现象。(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2、设疑激趣

看到“倒数”这个数学新名词,大家脑子里产生了哪些问题?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大家来说说你们的问题......大家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都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根据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老师想向同学们提出一个挑战,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敢)我想请同学们自已探究什么是“倒数”,同学们,你们探究时,老师给你们几个提示如下:(课件出示)自探提示:

1、倒数的意义是什么?

2、倒数指的是一个数吗?

3、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4、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

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的这几个问题,自学课本28页的内容,让我们一块到书中去寻找“倒数”的秘密吧!

二、解疑合探

1.检查自探情况,提问学困生,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根据反馈情况适时组织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

通过自学提问学生“

1、倒数的意义是什么?” 课件出示:先计算,再观察,看看得数有什么特点?

8317158× 3= 1 15×7=1 5×5= 1 得出结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指的是相乘关系,并且积只能是1。“两个数”指的是只有两个数。

“互为倒数”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不能孤立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必须说清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38383举例说明:因为 ×= 1,所以和互为倒数,就是的倒

83838388数是,的倒数是。

8331请学生试说出

5×= 1互为倒数。并且说说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

5什么特点?(学生自由举例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说说。)“

2、倒数指的是一个数吗?回忆一下五年级学习的倍数和因数有没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同时解问题“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

2、探讨“

3、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①先观察,像这样的每组数都有什么特点呢?

3245792和3 5和4 9和7

生答: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

3②试着写出、6 的倒数。553分子、分母交换位置3 53535 所以的倒数是(),为什么?因为 ×=1

535316分子、分母交换位置6=

6111所以6的倒数是(),为什么?因为6×=1

66小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③练习: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19131417 20 0 1 3 9 10 3

3、讨论:“

4、是不是每个数都有倒数?”(小组合探):

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0 没有倒数,因为① 0 作分母无意义②0×(任何数)≠1)1的倒数是(1)。

三、考一考你:

1.乘积是()的()个数()倒数。2.a 和b互为倒数,那a的倒数是(),b的倒数是()

7163.填数:×()= ×()= ×()=3×()=1。

845四.质疑再探

1、先找出每组数中各数的倒数,再看看能发现什么 ?

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 1。大于 1 的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 1。

分子是1的分数的倒数一定是整数。98 整数(0除外)的倒数的分子一定是 1。

1332、小法官: ①因为 1×=1,所以是倒数。()

344②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③任何一个数的倒数都小于它本身。()

1④整数 a的倒数是.()

a⑤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1313⑥ + =1,所以和互为倒数。()44443、全课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五、课后拓展

1.一个数的倒数的倒数与这个数本身有什么关系? 2.怎样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

六.作业:(1)第28页做一做。(2)练习六1.2.3题。附: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时分的认识教案 篇10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

2.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2.会看钟表,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写钟表上所表示的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具准备】 钟表、课件。【教材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学生初步认识了钟面、会读整时、几时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将时、分放在一起,是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认知时间,为以后学习秒的知识打好基础。因此处理这部分知识既要精又要细。

教材是以元旦联欢会为素材,内容是新年联欢会通过图中各个钟表显示的时刻正确认读不是整时的时刻,会用电子表记时法,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引发对时、分知识的学习。本课“时分的认识”,是时间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因此课堂练习还安排了适当的课外延伸,为学生以后学习“秒的认识”做好知识的铺垫。

四、教学方法及思路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体验和感悟为主,学具的操作显得非常重要。教材中的钟面是静态的,而时与分的关系是动态的,需要学生提前准备好钟表,进行现场的操作、拨动来发现其中的奥秘。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认读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1分钟的1小时的体验是时间观念建立到额必要阶段,对于1分钟的长短,要让学生静心体会,在比较中感悟。练习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掌握知识。

【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时间的流动过程。从而让学生找出时分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出示谜语:

2.学生猜出:闹钟

二、观察钟面:(实物或幻灯片)1.探索:

(1)观察钟面,钟面上都有什么?(2)转一转你手中小表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3)对于时和分的了解你还知道哪些?(交流2分钟)2.(汇报)哪个小组起来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3.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现在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课件展示)A、认识大格与小格:

从几到几是一大格?如12到1,1到2,2到3 都是一大格;相邻两个数字间是一大格。我们一起来数一下有哪12大格

一大格平均分成了几小格呢?(5个)。那12个大格里面有多少个5小格?12个5是多少?怎么计算的?

那我们一起5个5个数数看,是不是60个小格。这组数字有规律吗?什么规律?(每次多5)

B、认识表针:

粗短的是时针,表示几时的。较细长的是分针,表示几分的。最细长的是秒针,表示几秒的。它们是三个好朋友,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报时的任务。你们知道这三根针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吗?用手比画一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C、关系:时与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分针与时间的关系: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1大格是5分,3大格是?6大格呢?怎么知道的?6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6X5=30(分)。11大格怎么算?

小结:分针走完一圈是60分。

(2)时针与时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自己用手拨一拨,转一转,看看分针走完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汇报交流:分针快,时针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师用课件再演示一遍:现在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请同学们观察后找出时和分的关系。

1小时=60分想一想 2小时=()分。

三、读写时刻:

1.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钟面分针和时针所指的时刻有是很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着不同的数字。时针指着3是3时,是整时。整时的时候分针都指着12,因此我们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几就是几时。

你们能写出来吗?(找两个同学到黑板上分别写一个表上显示的时间,其余的在下面写)

比较:她们2个人用的是同一种记时方法吗?这是普通记时法,这种是什么知道吗?(电子表记时法)在哪里见过这种记时法?(电子表、作息时间表、电脑、电视)

电子表记时法一种简便记法,这两种记时法都可以用,咱们来看一下: 3时

3:00

2.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钟面,它是整时吗?为什么?(分针没有指着12,时针也没有正好指着某一个数字。)

(1)时针刚过了3,说明是3时多了。读多少呢?再看分针。分针走了30个小格,是30分。这30分就是多出来的那部分。所以是3时30分

3:30(2)时针过了3,是3时多,分针走了5个小格是5分,所以是3时5分

3:05 我们来总结不是整时的时刻怎样读:

钟表上,时针刚走过数几,分针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时刻。3.练习: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再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来。评判:3时55分怎样写对? 3:55

学生读写3时59分 4.1分钟有多长?咱们来体验一下。(1)《喜洋洋》这个1分钟的短片,你们感觉1分钟怎么样?

(2)一分钟还可以做许多事情,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

同样一分钟,因为速度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3)课件展示1分钟能做什么,让孩子体验时间的珍贵。5.1小时有多长呢?你能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吗?展示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10分钟才是1小时。你感觉1小时怎么样?

四、小结:

1.每分钟的时间都很珍贵,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我们来欣赏一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2.齐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板书设计:时分的认识 时针

1大格

1时

分针

1小格

1分

认识现在的孩子 篇11

无论养育下一代的代价是多大、成功的机会有多少,你若问历经此苦的过来人,给他(她)机会再选择,大多数人,仍会选择要生儿育女。

表示会生儿育女的夫妇会在更迟的时候生,且生得更少些,这说明现代夫妇对这问题是不无疑虑的,这些疑虑对下一代的素质其实是有直接关系的。

一个国家有责任保障生育率受控制与下一代的素质得到改善,正如文化程度高一些的父母往往希望少生精养,为下一代预备最佳的成长环境,是同样道理。

但现代的父母生养与教育下一代,已经与我们父母的一代不同;就是决定要生养,也要想办法认识他们吧。

计划生育

大都市的妇女都在延迟她们生第一胎的年龄,有些还会因为延搁过久,以致无法生育,或分娩有困难;造成这情况的原因不难明白。

主因是妇女的就业机会高,发展的空间大,她们要把最精华的岁月投注在事业上,期望闯出新局面,是非常可理解的。再说,今天女性可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男性是一样的,千辛万苦完成大学教育,谁要急急走入产房,从此被困呢?

有一个调查报告把我们的隐忧扫除了。我们以为现代妇女太投入她们的事业,难免疏忽了为人母亲的责任,很可能与儿女的关系日渐疏隔起来,实情却不是这样。

在问到青少年跟爸爸或妈妈哪一个更亲近时,爸爸远远落在妈妈的后面,连男孩子都以两倍多的比数说与妈妈较亲近。还有,现代夫妇认为他们比自己的父母当年跟孩子是更亲密些,周末及假日有更多时间与孩子度过。最后,与我们想像的不一样,妇女的事业跟她与家人关系(丈夫,儿女)的亲疏并没有明显的关联。

简言之,今天的妇女能兼顾事业与家庭,不过太迟生第一胎仍有客观的困难。除了现代医学也帮不了大忙的生理问题外,50岁的母亲跟15岁的女儿也很难在平等的关系上沟通,而平等沟通是这一代青少年最需要的。

造成迟生育的另一原因,是不少母亲想先致力发展事业,教养下一代成了愈来愈昂贵的事儿,有人还会认为是愈来愈奢侈的坏习惯!

当然,上一代颇关心的衣、食和医疗费用等开支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叫现代父母为难;叫人感到疲于应付的,全是父母视为不正常,而子女觉得正常的开支。看看下面几项,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女孩子玩的芭比娃娃、熊猫背囊,男孩子玩的遥控跑车、机械斗士,每一件的价钱都足够你吃半个月的午饭;衣服鞋袜,不穿名牌不如赤身露体,他们一直奇怪父母怎么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现代孩子的各种消费,只有在吃这方面是父母可以接受的,饮食商人还未在这方面打小孩的坏主意,所以他就是天天上五星级饭店——麦当劳餐厅——你也不必跟银行经理商讨融资的问题。

在各种高消费之外,还要逼小孩学这学那,幼稚园阶段要他们学钢琴、画画、书法、跳芭蕾舞、游泳、打网球、足球、排球、棒球……总之会动的都要他们去学。小学呢?开始漫长的补习旅程,直到中学。补习费用当然比正规教育昂贵,照我看,是比什么都昂贵。大学?谁还有勇气想到这样巨大的难题!

除此之外,天下父母都有被虐倾向,因为好几个调查报告都指出,父母有“过度补偿”的行为:白天花太多时间在办公室,晚上回家就想向儿女认错;夫妇二人一星期出外一次联络感情,回家途中又要买冰淇淋赎罪;连孩子在学校闯了祸,父母都罪咎连连,却苦无赎罪之路,结果是乱买衣服、玩具给他们,还不时送他们一大笔金钱……

然而,今天计划要生孩子的,都得接受一个事实,孩子不仅需要物质的供应,不仅需要爱,他们更渴望被了解。成年人很容易提供前二者,“了解”却是最不容易,也是孩子们最需要的。

认识现在的孩子

说到了解下一代,哪个成年人不迷惘呢?以前人说,父母跟子女有代沟的问题。现在问题显然恶化了:我们是住在不同的世界里,各自使用不同的语言,彼此有着不同的欲望、恐惧和憎恶——情况是不是很绝望呢?

不必如此。许多调查报告指出,现今年轻一代不单不比上一代“坏”,在好多问题上他比父母更合传统的要求,亦即是我们说的“乖”。下面列出的4点是父母最关心的。

1.传统价值。现在年轻一代比60年代的青年(即现在45~50岁的)更少反叛、更安心接受传统的价值及安排。这真是出乎我们意料。当年轻人不乖乖接受我们的意见或安排,我们便说他们反叛,却忘记自己是怎样走进60年代,那时我们分辨对错的标准在年龄:凡30岁或以上的人说的,都是错的。这才叫做反传统。

还有,当成年人以为家庭制度正在崩溃之际,年轻人却以家庭为荣,92%的人表明将来会结婚,98%的青少年说他们要有小孩子。

2.爱情与性。青少年的确比上一代更早有爱情与性的经验,不过也许只像昔日我们比父母更开放的情形相仿,不会更糟糕。调查报告还指出,他们跟我们一样,不喜欢跟父母学习性知识,80%说是“自己学会的”。下次看见黄毛小子跟小丫头搂搂抱抱,或在公共汽车上及快餐店做些旁若无人的举动,不必惊骇莫名,心胆俱裂。性开放甚至性紊乱的世界不是青少年造出来的,它是成年人放纵的产物,好多报告都指出青少年的性观念是从他们的父母或崇拜的人物那里学回来的,以平常心跟他们讨论性问题会增加他们的安全感,渐渐放心来探讨这个令他们既兴奋又迷惘的问题。

3.学校成绩。这是大多数父母最担心的问题,而且以我们担心的原因来看,似乎大部分为人父母的都没有可能不担心下去的。原来望子成龙的心理已成了青少年求学时最大的压力源,一班中自然只有少数会在优等之列,其他成绩是由平平到不满意,他们的父母都担心得很。但有两个现象可能会叫我们释怀:子女在校的成绩跟父母关心他的学业是成正比的;人的才能各有不同的特性及成熟期,不必要求他自小学便开始发力。

4.休闲活动。大多数父母都不满意孩子花太多时间看电视,同时暗自担心他们没有创造力。事实上,现代人花在电视上的时间正在减退,而最叫人感到意外的是,他们看书的时间增多了,要是可以选择(如家中新添一台电脑),青少年会把看电视的时间(69%)挖来用在电脑上。

的认识教案 篇12

(一) 问题:谁在“说谎”

对于变革的反思中出现不同的声音, 进而产生对话甚至争论都是正常的, 也是可喜的。但有一种分歧却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即在同一问题上, 思辨性反思的“共识” (较为普遍的认识) 与大范围的实证研究的调查结果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歧, 这里以关于教师的研究为例来说明这一现象。

关于教师的各种研究几乎都在开篇点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众多理论研究断言:当新课程需要教师在课程角色、思维方式及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深刻转变时, 教师在主观愿望与自身能力上都会抗拒或阻碍变革的进行。

众多学者的研究都有一个前提性的共识:教师主观倾向与客观能力转变 (香港学者称之为“教师改变”) 不仅重要, 而且存在着重重的困难。但这一共识却似乎不符合实证研究的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

52%和41.3%的教师对课程改革“很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32.7%和61.9%的教师“完全适应”和“基本适应”新课程;25.2%和72.8%的教师“很适应”和“基本适应”新教材;85.8%的老师“很赞成”本次新课程改革;95.7%的教师都能对教材作适当修改;90%以上的教师表示能适应新的课程和教材;14.5%和70%的教师认为“完全可以做到”和“创设条件可以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和方式……显然, 这样的数据足以表明:改革总体上的进程顺利, 几乎没有遇到教师方面的阻碍。

虽然实证研究中也明确表述这些是依据教师的回答进行的统计, 但论者也根据这一统计做出了符合逻辑的推测, 并得出一些结论, 比如“调查显示, 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已经开始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可见, 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可操作性有很大的信心”……换言之, 论者不仅摆出了统计的数据, 并且从中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或做出了判断, 从而验证了“从总体上看,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是认同的”这一观点。

此外, 这类研究也找出了实践层面的问题, 但综合起来看, 这些问题大多属于宏观制度层面, 或者是一种相对客观的因素, 比如“课程资源 (笔者注:主要是经费等硬件配套设施) 匮乏”、“城乡差异显著”、“培训机制、评价制度与方法滞后”等, 从而间接地得出这样隐晦的推论:教师, 至少在主观方面并不构成阻碍课程变革的主要问题, 而恰恰是一些经济的、制度的因素有碍于教师推进及实施课程与教学的变革。

两相比较, 我们困惑:谁在“说谎”?

(二) 症结的一种判定:外在于实践的认识中介导致主客二分的认识发生

笔者认为, 认识中介的外在属性及差异, 是出现分歧的关键。这里试将这一问题置于认识论范畴做一简要的分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论揭示认识过程的内在机制, 把认识过程看成是信息接收、加工、存储和输出的过程。认识的中介, 这里可以看成是一种认识的工具, 是主体用于接收、加工、存储和输出有关客体信息的中介手段。正如列宁所言:“仅仅‘相互作用’=空洞无物, 需要有中介”, “一切都是互为中介, 连成一体, 转化而联系的”。从认识的中介去考察, 这两种中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合理性自不待言。局限性具体表现在这样几点。

从思辨研究来看, 专家学者有的是从理论出发, 进而对实践实施一种观照, 这种理念即是一种知识, 从后现代知识观来看, 这种知识中本身蕴含着其产生时所具有的价值倾向 (即一种“偏见”) 。当然, 也有从实践出发, 进行论述的。但这些“实践”, 是研究者透过理论之眼所看到的“实践”, 而不是实践本身。正如休谟所言:“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就是知觉……除了知觉以外, 从来没有其他存在物呈现于心中”, 虽然我们并不是回到他的怀疑论, 但这种透过带有一定知识偏见的理论所观照的实践, 就产生了一定的扭曲与变形。此外, 由于“我国众多的教育学类研究者 (包括一些心理学者) 多半是学教育、哲学、外语、历史等‘文科’的, 大多‘坐而论道’”, 涉及实践层面的问题时, 或者举出日常零星的所见, 或者将实践看成一种“不言自明”的情形, 因此尽管理论的推演合乎逻辑, 但遇到分歧时, 就会出现“争执不下”的局面, 事实性的判断就显得的薄弱了一些。一位课标制定组的核心成员在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做出了这样的论断:“他们 (笔者注:批评新课程的专家学者) 不了解新课改”。无论这一论断是否偏颇与合理, 它似乎确实可以在某个侧面站得住脚。

而实证研究借以认识的中介主要是调查的工具、制定这一工具所依据的各种基础性知识以及解释调查结果所运用的各种知识。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课程变革的进程, 但这种了解也有片面性。正如有学者质疑的那样:“何谓课程评价实践的变化?以‘教师认为’可以吗?”这里并不是怀疑教师的反思能力, 而是一些外部因素往往使这种“以为”失真, 比如在被调查时未必显现出真实的意愿等等。因此, 对于这种数据的统计, 也许只是说明教师对有关新课程的理论的解释发生了变化, 而无法显示出实践本来的面貌。尤其是当这种调查的主导方是行政管理人员时, 这种失真也往往越发明显。

笔者以为, 这种认识的中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它使得这种认识呈现一种传统认识论的倾向, 主要问题是其问题域产生于主体和客体二元分立的思维框架和提问方式中, 并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中来解决的。它表现出这样一种倾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 即认识着的心灵和它所面对着的、并试图加以认识的外部世界之间的对立”。无论是用以观照实践的理论, 还是测量实践的量表、问卷, 都是外在于实践本身的, 这种“外在”的属性使得这一认识发生的二者出现了主客的二元分立, 从而使得对同一实践的认识出现了近乎矛盾的分歧。

(三) 两难的困境:需要尝试超越

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 在学术研究的地位中并没有差别。这一判定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公开的反对, 但在实践层面却同样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线教师在课程变革过程中所进行的反思有一定的局限, 这种因素有很多:教师的情意层面受到主观或客观的限定而没有很高的研究热情;大多数教师所运用的话语系统与教育研究的话语系统有着隔膜, 同时他们相对难以接触到更为全面的变革情况, 等等。诸如此类, 使得小学教师或者被学术性的研究拒之门外, 或者在与教育研究者不同的层面进行着反思, 其明显的表征就在于众多反思类的文章 (其他类型文章也大致相同) 中, 发表在被学术界公认的核心、权威刊物上的文章当中鲜有一线教师的声音, 同时各种理论研究者的注释与参考文献中, 更难以寻觅一线教师的研究成果。笔者在这里并非想讨论这一现象的复杂成因, 但根据这种现象却比较容易得出这样的判定:身在课程与教学变革现场, 并经历和推动着变革的教师, 在各种研究者的反思视野中 (甚至反思群体中) 几乎是失语的。

无论是改革初期还是反思阶段, 我们都需要各种途径去了解实践、理解实践, 虽然我们还可以在上述认识中介上深入研究, 譬如问卷制定的科学性等, 但无论怎样, 教师自身的认识都不应被忽视。而教师自身成为一种具有本体性、反思性的认识中介, 也许正是这种认识困境的必要补充。

首先, 这种认识中介可以超越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 深入到连接主客体关系的中介, 这种中介 (即教师) 自身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规定性, 从而使得认识过程的发生呈现出多向度与多层次, 而不仅仅是“理论观照”与“调查受访”的关系。这样的认识过程在开放性的动态格局中运演着主客体的同化、顺应和自我调节的双向建构。

其次, 这种认识中介可以深入到以人的社会生活、交往、实践为内容与方式的存在领域、历史与价值领域。从而克服传统认识论的的单纯性、抽象性和思辨性。事实上, 任何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都首先是社会生活、交往、实践中历史性生成的存在, 主体与客体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规定性及其两者间诸如认识的、伦理的、审美的相互交叉渗透的多重、多维向的复杂而辨证的关系。比如问卷调查的结果现实, “98%的教师赞成课程改革”, 这一数据本身还无法反映出丰富的事实:出于什么原因赞同或者不赞同, 这种倾向又到了什么程度, 这些又如何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等等, 都与每个教师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这样的一概而论, 用简单遮盖了丰富, 对于了解变革的实践, 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 这样的认识中介放弃了传统认识论在主客二分的认识构架中对认识的绝对基础、绝对本质的标准的追求, 转向认识的相对性、或然性及在主体层面上认识的公共性、可公度性。理解实践的整体性、历史性、具体性、开放性更合乎人类认识的能动本性和社会本性。

教师, 应当成为一种本体存在的认识中介。认识论始于对认识本身的反思性考察, 教师反思着自身的实践, 同时这种反思将成为实践过程之外的反思者的认识中介。但显然, 无论是课程变革中的反思者还是教学现场之外的反思者, 由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与阶段性, 要打通这样的认识途径, 还有着许多主观、客观的障碍。但这些障碍也许只具有历史阶段的规约性, “随着教师作为研究者”逐步从理论走向现实, 这种超越也必将发生。陈桂生教授在新课程启动之初就发出了“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的呼声, 并完善着日趋形式化的“合作研究”的道路 (即大学教师等同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的方式) , 这种完善的关键, 就在于——在每个研究者的心里也不会再去质疑“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 在学术研究的地位中没有差别”。

参考文献

[1]崔允, 王少非.关于新课程的评议:一种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5) .

[2]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2) .

[3]尹弘飚, 李子建.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改变[J].教育研究, 2007, (3) .

[4]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 2006, (5) .

[5]操太圣, 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1) :71-75.

[6]容中逵.抵制、规避还是适应、胜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8) :30-31.

[7]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8]休谟.人性论 (第1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239.

[9]吴永军.我国教师专业化研究:成绩、局限、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10) .

[10]杨启亮.课程评价: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双向两难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4) .

[11]穆尼茨.当代分析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4.

上一篇:玉台体介绍及注释下一篇:英文诗词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