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2024-06-18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共8篇)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篇1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一)环卫保洁

1、在城西站试行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相分离的工作模式,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2、全年清运生活垃圾约18000车次,约108000吨。

3、出动1980人次、铲车35车次、挖机30车次、清运车辆15辆,清理卫生死角134处,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约1400车次,7000多吨。

4、建立环卫收费管理系统,严格收费标准。全年收取居民卫生费238万元,收取店面卫生费120万元,垃圾代运费5万元。

5、加强河道保洁管理,实行不定期检查,保持城区内河道水面整洁。

6、妥善解决了城北保洁公司上访职工的思想工作。

(二)园林养护

1、补植地被8580㎡、乔木450株、灌木228900株

2、修剪龙湖路、西一街、西二街、西三街、龙金大道等路段的树木约270棵。

3、砍伐枯树14棵。

4、清理清运树枝及垃圾72车次。

(三)市容监察

1、发放各类通知2000多份;

2、取缔跨门经营665起、流动摊贩100多处,暂扣经营工具三轮车100多辆次、广场上玩具车150多辆次,各类落地小灯箱广告牌150多个,整治废旧回收点12处,清理违章占道120多处,拆除违章悬挂横(直)幅1579条。

3、配合大拆违10多次。

4、查处无证运输建筑垃圾30多起、乱倒建筑垃圾20多起。

5、拆除废旧、破损的户外广告牌170多处、小灯箱广告牌93处,拆除大型违章广告牌5处。

6、组织清障60多次、出动人员500多人次,清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5000多立方米。

7、全年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处罚罚没款14500元。

(四)农村环境整治

1、组织流动宣传车对各村进行宣传。

2、在9个办事处83个行政村配备垃圾桶5305个,垃圾车134辆,由各行政村聘请162名村级保洁员随时确保道路的清洁卫生,全年共收集清运垃圾2380吨。

3、清理龙宜公路两侧的垃圾30吨。

4、对龙巴公路两侧约1000米进行绿化。

5、发放各类树苗3800多株、灌木170000多棵,并督促养护,树苗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二、2011年工作思路

1、加强队伍建设

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机制,同时建立岗位目标绩效考核机制等管理机制。

2、建立内外监督机制

队伍内部设立监督小组进行考核,同时聘请部分县、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及办事处、村居领导担任行风监督员。

3、对环卫体系进行改革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篇2

2010年3月下旬,我会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民政部指导下,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顺利进行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以刘志峰为会长的新一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会。

一年来,在各位理事和会员单位支持下,在各专业委员会和秘书处全体人员努力下,我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自觉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公共住房和产业政策研究,积极帮助会员单位分析市场形势,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中的意见、建议,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对地方房协和企业的业务指导和协作交流,宣传省地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理念和技术,引导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和“广厦奖”评选为两大抓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行业形象,为百姓的住有所居和行业平稳发展做出了努力。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围绕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

2010年一季度末,中房协换届大会后不久,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国十条”。我会积极配合政府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投机性需求,防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及时发布季度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引导房地产企业顺应形势,做好市场定位,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建议,1月中旬,我会就房地产市场形势向全国人大财经委进行了汇报;7月上旬和10月中旬,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汇报了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市场情况及相关建议;11月中旬,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书面汇报了关于促进“十二五”时期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之后,中央办公厅将建议印送了中央领导同志。

我会还会同全国商业联合会,举办了“商业地产在调整结构与产业升级中如何发挥作用”研讨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地税局介绍产业、税收、金融政策,联系万科、中粮等企业的实际,与政府部门探讨了如何引导商业地产平稳发展等问题。

(二)加强政策研究,发挥专家支撑作用,围绕“十二五”城镇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协助政府部门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行业协会的重要任务。我会在协助政府宣传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大对房地产中长期政策的研究。2010年5月,我会牵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市场研究所、企业研究所,国家发改委投资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城镇住房发展目标及政策建议的课题研究”,并及时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们城镇住房建议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建议。该规划建议已于12月21日征求了两会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的意见。我们将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抓紧修改上报,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为了围绕“调结构、稳市场,转方式、促升级”做好相应政策研究,我会联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成立了102位专家组成的“房地产业与住房经济政策专家委员会”和“房地产业与住房技术政策专家委员会”两个专家委员会。我会的企业副会长也积极围绕行业发展建言献策。2010年1月下旬,我会副会长、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以企业家代表身份参加了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征求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7月初,我会副会长、万科集团总裁郁亮以行业代表身份参加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三)发挥与地方房协的协同作用,加大与各地的交流、与有关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横向合作,积极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

换届大会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协会的影响,刘志峰会长提出“服务政府有作为,服务行业有推动,服务会员上水平。”为了做好“三个服务”,加强与地方房协的协作配合,协助协会原宣传培训部更名为宣传培训与地方协会联络部开展工作,我会本着“征求意见听建议,问计地方找答案”的目的,在上海召开了换届后第一次全国房协工作座谈会。会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重庆、新疆房协负责人作了经验交流,其他地方房协也对协会今后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会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履行好房协的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全国房协工作座谈会的指导下,我会吸取和采纳地方房协的建议,加强与地方房协的联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会员单位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讨应对方略。

刘志峰会长参加山东省房地产业协会四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提出地方协会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协助政府保证中央宏观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市场分析为企业服务到位,三是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和规范市场秩序到位。朱中一副会长参加了一些地方政府和房协召开的房地产座谈会和报告会,对促进地方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提出建议。苗乐如秘书长参加在长春召开的创建房地产经纪诚信企业研讨会,提出专业委员会要引导中介企业以诚实守信为本,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推动房地产中介企业透明操作、诚信经营。我会其他副会长、副秘书长也利用各种机会,为会员单位解决问题和提供服务。

2010年,山东、江西、山西、河北、江苏、辽宁、重庆等地房协换届大会期间,我会还派员进行了工作指导,进一步密切了与地方房协的联系。

2010年,我会继续与有关地方政府、兄弟协会、地方房协进行合作,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潍坊)住宅产业暨房地产高峰论坛,会上,有18家副会长单位出席,共签订了6个合作项目;成功举办了2010年中国(上海)城市土地推介展览会、2010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建材部品企业采购供应及装饰品牌论坛、2010年中国(北京)国际门窗幕墙博览会;与有关地方政府共同召开了“中国城中村改造暨房地产投融资经验交流大会”、“中国轨道交通与同城化地产论坛”、“2010国际塑料门窗及相关产品展览会”、“第一届中国国际门业博览会”、“2010第二届中国西部房车生活文化节”、“2010年国际(文登)休闲养老论坛”等活动;与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北京市建委联合主办了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房地产商会在深圳共同主办了第十二届中国住交会;与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在北京共同举办“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减排成果盘点及有关论坛。

上述活动,不仅丰富了地方的招商引资活动,还通过房地产上下游企业的各种联合,推进了协会与地方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合作交流。

(四)以提升住宅品质为目标,推动“广厦奖”在各地展开

“广厦奖”是国家正式审核批准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综合性大奖,代表着我国房地产综合开发的最高水平和荣誉。为了发挥“广厦奖”的示范带头作用,2010年,我会会同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对“广厦奖”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及时收集各地评选机构和企业的反馈意见,正确指导地方和企业做好申报推荐工作,协调解决了评选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召开了“广厦奖”评审专家会议和评审委员会工作会议,审定了“广厦奖”入围项目名单,并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网、中国住宅产业网上公示。2010年10月30日,我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了2010年度“广厦奖”颁奖大会,对获奖的64个项目和地方的一些评选机构进行了表彰。

在“广厦奖”评选工作中,我会结合国家省地、节能、环保政策,重点突出了获奖项目在提高住宅性能与品质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拓宽了项目的推荐和申报渠道,探索了与地方相应奖项衔接的机制,使评选工作从选拔到推荐,从培育到认定,从示范到推广,都有了新的进展。

(五)以信用评价体系为抓手,继续完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

今年年初,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资委行业协会办公室批准我会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在全国范围开展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按照刘志峰会长要求,两会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工作办公室,研究制定了《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和《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起草制定了《房地产行业(开发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参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等级管理规定》调整了评价指标及评价分值,并召开部分省市房协负责人会议,就细化指标、评价程序、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选用原则、评价收费方式和标准,以及信息核实、评价结果应用等问题征询各方意见。我会还联合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向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汇报了工作计划和进展情况,得到了相关司局大力支持。

为了向消费者和全社会负责,保证公平、公开、公正,我会还会同清华大学在上海中华企业集团、江苏太仓星都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单位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决定在北京、河北、大连、重庆进行首批试点。

(六)以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为契机,加强秘书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按照部党组要求,我会换届后,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目前,我会秘书处已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秘书处实现了部门合并,由过去的9个部门精简到5个部门。通过副秘书长交叉任职并兼任部门主任,各部门责任意识得到加强,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在组织重大活动和推进工作中,出现了更多主动迎前、相互补漏的情况。

为加强内部管理和考核工作,秘书处修订了公文、公章、文书、会议、人事、驻会人员考勤等六项管理制度,组织部门副主任以上工作人员进行任内述职,试行了年度财务预决算,加强了对专业委员会的财务管理,开展了“小金库”的自查。同时在举办活动中节约开支,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基本达到了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后,财务规范操作,人事公平透明,业务一岗多能,经费略有盈余的效果。

(七)整合专业委员会资源,更好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

房地产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协调发展,除了要做好秘书处工作外,还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2010年,各专业委员会积极探索,开展了不少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产业协作专业委员会以“推广低碳技术、建造百年建筑”为主题,会同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承担了第二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的组织工作。他们还通过清华百年房地产同学联谊会的人脉关系创建产业联盟,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面展开技术交流和案例教学,在低碳技术和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抓住商业地产的发展契机,以项目开发为中心,以投融资、规划设计、新技术应用和全过程运营为服务手段,为会员单位编写行业报告,提供信息服务,搭建沟通平台,并在2010年中国零售商大会期间,主办“2010中国商业地产成都圆桌会议暨零售金融与商业地产高峰论坛”,与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发表了“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备忘录”。产业与市场研究专业委员会发挥数据研究和分析专长,协助协会参与了2010中国房地产行业百强企业测评的研究工作,发布了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受到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从2010年下半年起在每月初进行报道。金融专业委员会在南京举办座谈会,邀请金融系统专家围绕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市场形势,对如何执行差别化的房贷利率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他们还通过该委主办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对二手房交易展开专题调研,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了决策参考。中介专业委员会承担了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下达的“房地产租赁市场”研究课题,为房地产门基层门店店长进行业务培训,号召会员单位开展“创诚信企业、诚信员工”活动,对推进房地产经纪企业诚信自律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受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委托,协助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召开了“19+10城市房地产改革与发展交流协作会第二十届年会”,围绕“商品房预售问题”进行了研讨。他们还对房地产企业资质等级划分、标准设定、业绩核定、证书年限、延续条件、退出机制等资质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支持下,在兵团中开展了工业化住宅样板房建设试点。法律专业委员会在配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改、商品房预售合同修订、“城中村”改造案例分析汇编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为进一步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去年下半年,我会还根据房地产新业态的调整变化,按照“职能鲜明、体现特色,突出专业、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调整分支机构和重新修订管理办法的议案,拟保留和合并、新成立下面七个专业委员会: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建筑部品和产业协作委员会、产业发展和市场委员会、房地产法律事务委员会、房地产投融资委员会、房地产流通服务委员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委员会、商业和旅游地产委员会、老年住房委员会。这个议案已征得了副会长的同意,将提请本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八)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组建《中房网》为会员提供服务

我会以两会网站和所属专业委员会现有网站为基础,与上海克而瑞信息服务公司合作,筹备建成了“中房网”。通过“线上测评体系+线下报告+服务”的运营模式,为会员单位提供房地产数据研究、交易指数服务。

我会还在重庆召开房地产期刊大会,探索期刊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与《城市开发》杂志合作编辑《闪光的足迹》;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新浪网、中国城市广播联盟合作,共同主办以“记录城市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0“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展,共征集作品67万余幅,参与投票人数达到800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九)开展了“两岸四地”交流和国际交往。

为了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及国际间行业协会的交往,我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两岸四地房地产论坛,出席了2010中俄房地产公用事业论坛,与俄罗斯联邦地区发展部住房公用事业署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住房公用事业等问题进行讨论。我会还参加了世界不动产联盟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61届年会,妥善处理了2009年因甲型流感未能如期在北京召开第60届年会的善后工作。

虽然2010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不足:一是两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后,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工作机制创新不够,协会凝聚力有待加强,如何发挥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作用还有待研究;三是如何将已有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的决策参考,并继续及时有效地反映会员的合理建议也有待加强。

2011年工作要点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去年十二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会对2011年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既要协助政府贯彻好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又要加强产业发展与市场研究,开展市场预测分析,配合政府做好政策储备

继续协助政府贯彻好国十条等调控政策,引导企业顺应政策,理性发展。

整合研究资源,继续发挥专家委员会及有关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对房地产市场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及时提出政策建议。协助政府部门提出我国“十二五”时期城镇住房发展目标,城镇住房建设与房地产发展规划及政策建议。办好《2010年中国房地产年鉴》。及时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基本住房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制定提出建议;对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提出建议。

(二)引导企业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转变房地产开发建设模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住房与房地产业在转变发展方面要着力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与房地产业态结构,增加保障性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供应,培育和发展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同时,关注老年住房的研究与建设;引导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园区地产的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参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二是转变传统的、粗放的开发建设模式,大力开发省地节能绿色低碳环保的项目,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要引导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节能等标准,加强中小户型住房的设计创新,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积极推进住宅的性能认定,提高住宅的性能与品质。要扩大全装修房比重,推进便于管线维护更新和套型可变的长寿命高品质普通商品房建设。

上半年要完成“广厦奖”评选标准与办法的修改完善工作;下半年要认真在一些城市就扩大全装修房比例、加强住宅性能认定及“广厦奖”申报项目的培育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2012年广厦奖的评选工作奠定基础。

(三)加快推进对企业信用评价的试点和行业自律,协助政府抓好市场秩序规范工作

上半年,要会同北京、重庆、河北、大连等地方协会,完成对有关企业信用评价的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适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同时,结合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完善对诚信企业的表彰办法,争取在今年四季度对2010-2011年度的诚信企业进行表彰。从2012年起,将诚信企业的表彰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的正常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协会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对企业的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抓好市场秩序的规范工作。

(四)加强对会员的服务工作,引导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借鉴兄弟协会和地方协会经验,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积极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及土地推介等平台,继续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的合理建议,维护企业与行业的合法权益,增强协会的凝聚力与影响力。配合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做好《房屋租赁办法》的宣贯培训。探索和加强对房地产策划师等房地产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等有关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协助政府做好企业资质管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会同有关单位完善企业测评体系,做好500强企业测评工作;引导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做好做强做大。

(五)继续加强与地方房协及有关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继续加强与地方房协的联系,及时总结推广地方房协的工作经验;并与有要求合作的地方共同开展一些活动。

协会专业委员会调整方案在本次理事会通过后,要抓紧组建完善并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应当就房地产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加强企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写字楼综合评价体系、旅游地产、老年住房建设、房地产投资融资、“城中村”改造中法律服务等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研讨,以便为房地产新业态的发展和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探索经验、做出贡献。

继续与有关单位、有关兄弟协会共同办好住博会、住交会等活动,促进房地产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强强联合。

(六)办好“中房网”,办好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刊物,加强对舆论的正面引导

要继续整合协会与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网站,加强与中房网的对接,努力办好中房网;要利用并办好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的刊物;通过数据分析,信息整合和线上线下服务,大力宣传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成效,客观、正面报道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状况,引导居民在住房方面的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营造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并为企业提供较全面的服务。

(七)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房地产企业交流,探索有意向的企业到国外、境外开拓房地产市场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篇3

一、201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较好进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483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8.2%;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8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2.4%;全市安排零就业家庭388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268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7.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2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5.9%。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設日趋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17715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2.4%,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1414万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27.95%;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1688人,当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0995.9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0.32%。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铺开,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参保人数144095人,参保率81.74%。右江区、田东县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全市参加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为116595人、440573人、93402人、92434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0.51 %、107.5%、103.8%、102.7%;全市征缴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分别为4006.6万元、22965.6万元、1376万元、1126.2万元,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90.79%、127.6%、154.6%、126.5%。

(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制定了百色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铝工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进展顺利;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市专业技能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3000人次;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工作,全年通过初级职称1740人,中级职称1450人,高级职称234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共开展 156场职业技能鉴定,13826人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其中新增技师121人,成为全区首个提前完成新技师培养鉴定任务的地级市。全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四)引进智力工作取得新成效。以铝工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又一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铝冶炼人才小高地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挂牌成立;完成“番茄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引进国外智力项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创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引进以“壮乡河谷”为代表的农产品产销企业110多家。

(五)人事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净化考试环境,认真抓好广西考试录用公务员另行组织6581人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录工作;完成全市机关调任、选调和置换、试用期满的新录用公务员及军转干部等置换人员184人的登记审核批复工作;组织3869人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办理217个单位945人参公审核手续;各种职称考试进展顺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聘用制度推行范围,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稳步推进。

(六)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解困工作。完成军转干部安置25名,其中自治区调剂1名,计划分配安置12名,自主择业安置12名,随迁随调家属2人;发放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金207.8万元;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广大企业军转干部总体思想稳定。

(七)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建筑、水电行业建立并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基本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全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帐户金额累计达723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7.8%。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33件,已结案232件,结案率99.5%;受理劳动举报案件413件,结案398件,结案率96.4%。通过劳动监察执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2348.3万元,补签劳动合同1.58万人,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2655.98万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八)为民办实事工程提前完成任务。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中,由市人社局承办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工作已于2010年6月底全部提前超额完成。至2010年6月底,全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428人,参保率90.7%,全市17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1452名退休人员和367家困难企业的11495名退休人员,共12947人登记参加医疗保险。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已达440573人。

(九)政务公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政府行政审批电子监管监控,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审批进入系统项目35项,受理33869件,办结33869件,评议率100%,满意率100%,无投诉件。

二、主要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这一主线,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努力推进职能融合,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确保了新局组建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

(二)坚持任务观念,狠抓落实。市人社局党组勇于创新,大胆提出“到2010年10月底,提前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各县(区)工作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坚持市局领导联系县(区)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方法”,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和召开工作运行分析会,采取超常措施、超常办法、超常力度解决困难和问题。到2010年10月底,全市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三)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各级人社部门紧扣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分类施策,逐一攻破难点。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加大就业促进政策落实力度,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旱区劳动力、整村推进村屯劳动力、大石山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在社会保险方面,全力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认真抓好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0年12月又启动右江区、田东县的新农保工作。狠抓社保基金和就业资金管理,确保基金和资金安全运行。在劳动关系方面,积极开展创建“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出台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支办法,在建筑领域试行不欠工资和工程款承诺制度等。

(四)坚持带好队伍,优化服务。各级人社部门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开展创先争优转变作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强化干部职工队伍纪律教育和组织管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坚持舆论引导,接受监督。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和上级工作动态,大力宣传本部门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做到各媒体有字有声有影,积极营造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依法行政,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的监督,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坚持培育典型,创出特色。2010年“人才小高地”、“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创业之星”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创出百色特色,工作成绩得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充分肯定。

三、全力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做好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充分就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4050”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水库移民、被征地农民和边境村屯富余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员、享受低保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农村新生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水库移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用好用足就业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培训机构建设。推进边境村屯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程,加强边境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

(二)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基金稽核,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努力研究解决弱势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着力解决 “老工伤”人员问题。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工作;做好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加快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2011年扩面的重点在未参保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事业单位聘用的人员;完善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施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完善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工作,继续推进异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试点。全力推进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统筹抓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右江区、田东县的工作。

(三)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继续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稳妥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切实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建立有效预防和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抓紧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进程。

(四)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健全公务员选用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做好公务员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五)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大力推进县(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继续推进第二批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做好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指导乡镇卫生院做好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扎实做好2011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完成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六)履行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职能,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劳动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开发与交流合作。

(七)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创新引智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工作力度,申报2011年农业、医疗等三个引进外国专家到百色解决技术难点项目。

(八)健全制度,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举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进一步完善网上人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和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继续抓好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实践基地计划工程,积极引进铝产业发展人才。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篇4

2010年,我局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按照区委六届六次全体会议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宜居城区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为立足点,根据“保重点,达目标;强素质,树形象”这一总体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监管手段,深化作风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10年,我区建筑业得到较快发展。63家区属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3亿元,完成省外产值8.9亿元,同比分别增30%和74.5%;21家建筑企业获批资质提升,其中新批一级资质3家,二级资质5家。代征建筑业税收1.1亿元,同比增9%。全区共完成建安投资总额约140亿元。

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较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创历史最高,商品住房供应明显改善。全年完成投资55.6亿元,同比增长159.2%;新开工房地产包括世茂世界湾B地块及春晓地块、黄山豪庭二期、蓝山花园等共27个项目,建筑面积213.7万平方米,同比增132%;商品房网上备案6962套,面积5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降32.4%、39.8%;二手房转让交易过户5013套,建筑面积54.7万平方米,同比降41.7%。代征房地产契税1.6亿元,同比增14%。

一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政策扶持与市场规范相结合,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强化激励机制,推进建筑企业转型提升。深入调研,积极做好区政府参谋,建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建筑业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仑政[2010]46号),明确对我区建筑业发展奖励和补助措施。除落实市级奖励政策及配套奖励制度外,我区另行增加了4项,对税收增长、创优夺杯、资质提升、科技创新、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多方面予以政策扶持。优化服务,采取预约服务的方式,主动上门对企业资质升级进行技术指导,鼓励企业晋级提升,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好、市场竞争强的大型建筑企业,在我局的引导下,今年我区企业晋级数为历年最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高级人才招聘会,新引进一级注册建造师22人。加强市场监管,努力营造建筑业发展良好环境。采取宽进严出的手段,完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年初,通过综合考评和年检,共清退建筑企业20余家。研究出台了区外建筑业企业承接业务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和建筑业企业管理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进区门槛,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和信用考评,促使企业切实履行职责,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研究实施招投标后评估制度,共对10个项目实施了后评估,根据后评估结果,对9名评标专家、3家招标人和4名招标代理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或发出告知书,招标结果后评估制度的推行,对规范评标行为,规范我区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继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今年,已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5起,处罚金额160多万元。

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确保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成立了房地产开发项目督察办公室,对我区近几年出让的56宗房地产项目建设用地进行动态监管,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竣工,并每月向区房地产开发领导小组上报督察情况,及时与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沟通反馈,有序推进已出让地块的开发,促进项目按时开发建设。经督查,多年闲置的土地有7宗开始动工,09年后出让地块中有8宗提前开工。严格预售许可管理,对预售项目,要求企业在售楼现场设立公示栏,做好房源、价格、预售方案等公示工作。开展了房地产市场专项治理工作,对我区13个未竣工的在售楼盘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在商品房预售环节是否明码标价、是否存在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及虚假交易行为,并对正在预售的商品住房数量进行清理,做好存量房源的公示。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做好房地产信息披露,通过对土地出让开发情况、房地产项目会审情况、房地产开发投资及交易情况等信息的汇总分析,科学预测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做到房产信息1月1报,并通过领导专报、房产信息、房协信息、北仑建设局网站信息等形式向社会各届广泛发布,增强市场透明度。做好房地产市场中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年初以来,在对市场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着手开展了《宁波市北仑区2010-2015年房地产发展规划》的编制,并经专家多方评审论证后进一步完善定稿,为十二五期间我区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场监管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确保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

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强化施工现场监管。整合力量,全面推进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管。对质量安全监督登记、交底、检查、整改处理等工作程序和工作表格进行了修改完善,实施统一的质量安全一体化监督处理流程,并进一步明确有关职能科室、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完善监管措施,增强现场检查频次。实施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一般项目一季一查、重点项目一月一查、重大危险源跟踪检查制度;实施了两个结合(即检查与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手段;全面落实了质量安全检查三同步制度(即工程质量安全的检查方案、检查过程和检查结果同步落实);建立了每周一次的内部检查督察制度,即由建设科牵头,局领导参与,对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执法行为进行内部督查。继续落实深基坑、高大支模架和大型起重机械等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制度,强化重大危险源的监督。通过以上制度和措施,保持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的高压态势,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强化重点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开展了专项治理活动。确定2010年为“专项治理年”,精心制订了2010建筑市场专项治理工作计划,从3月份起至年底,分三个阶段即动员部署、全面排查整治和总结提高阶段,重点针对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勘察设计单位、招标代理机构、预拌混凝土企业共6类建设主体,按照全面自查、重点抽查、全区联动、集中整治的原则,深入开展建筑业专项检查,并采取督促整改、通报批评直至停业整顿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效果,据统计,专项治理工作中共抽查上述6类企业200余家,累计抽查工程近300个,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共32家进行全区通报批评,其中责令停接业务进行整改的17家。二是根据不同时段,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先后开展了春节节前建筑工地施工安全,夏季防暑降温、安全生产检查月、防汛防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年”隐患排查治理等十余次专项检查活动,对有关问题跟踪督促整改,严肃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认真开展迎世博“环沪护城河”安保维稳工作和“文明施工”主题活动。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工作动员布置会议,启动半月一查的工作制度,及时上报工作动态。开展了专项大检查活动,对全区270个在建工程累计检查两次。配合区文明办等单位,组织召开了文明施工主题活动推进会,印发了文明施工主题活动方案,大力开展五大行动,开展了建筑业务工人员文明素质教育行动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大力开展“优胜杯”创建活动,经考核评选,我区11个工地项目部获2010宁波市文明施工“优胜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称号,8个工程被评为市文明标化工地。

(三)权益保障与实事工程相结合,切实提升民生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切实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制和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并进一步明确了城管、环保、街道(乡镇)等十余个部门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各自职责,加强对物业管理的指导与协调,努力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物业管理工作格局。继续加大老小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扶持力度。研究出台了《关于印发北仑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由区建设局牵头,对街道(乡镇)、社区及物业企业进行考核,并新增350万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对街道(乡镇)、社区和拆迁安置小区、老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奖励和补助,重点提高老小区及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强化行业监管,制定出台了《北仑区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我区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活动,促进物业管理市场的公平竞争。牵头建立北仑区物业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在与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研讨的基础上,9月份共同起草印发了《关于北仑区物业纠纷快速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在物业服务纠纷处理中的作用,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物业服务纠纷调解工作模式,着力解决物业服务矛盾。搭建了81890物业保修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物业服务通道。大力开展物业知识宣传和培训,在北仑新区时刊设“物业政策解读”专栏,对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列宣传报道;分别举办了住宅小区管理处主任、物业经理及物业公司水电工等从业人员的培训,举办了第二届物业管理知识竞赛。通过上述举措,我区物业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大提升,群众对物业管理的满意率有所提高。

加强建筑业劳动用工管理,切实保障务工人员利益。进一步完善了劳务用工管理网络,对存在民工工资拖欠隐患苗头的企业,及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预警谈话;一季一次开展民工工资发放情况专项检查。累计检查了229家建筑企业及144个项目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企业及时整改,并跟踪督促。认真妥善处理农民工投诉,维护民工切身利益。全年共受理投诉案件52起,涉及务工人员584余人,涉及金额519万元,每起投诉都得到妥善处理,未发生群访等恶性投诉事件。以民工学校为平台,开展民工素质教育,丰富民工业余生活。今年新成立民工学校70余家,我局根据企业的开课计划派员及时进行跟踪检查,到施工现场与民工一起听课,并专门组织开展了民工学校师资培训,较好地促进了民工学校办学质量。夏季开展了送电影下工地活动。

切实加强白蚁防治工作,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把新建房屋白蚁预防作为防治重点,规范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施药人员人身安全,全年共签订新建房屋预防合同139项,预防面积380万平方米,旧房灭治面积2.8万平方米,共收取白蚁防治费约647万元。同时组织人员认真做好历年新建工程的回访、复查工作,对已满一定期限的预防工程进行逐一复查,做到不重不漏。认真做好来访群众的技术咨询服务,共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提供灭治咨询服务200余次,上门帮助蚁患户灭蚁50余户,灭治面积1万余平方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积极开展白蚁防治科普宣传工作,通过展出宣传展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举行现场咨询服务等形式,提高广大群众对白蚁危害的认识和防治常识。区白蚁防治站因工作出色被省白蚁防治中心和协会评为2010省白蚁防治先进集体。

继续组织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今年,经与民政局、乡镇、街道沟通,通过调查摸底和公示,确定救助对象47户,并落实救助资金82万元,其中区级补助61万元,住房救助工作按计划于年底前基本完成。

(四)人防设施建设与专业队伍整组相结合,提升人防工作水平

加强人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严格把关,抓好工程项目的审批和结建工程建设的管理,全年完成结建工程审批15个,面积10.2万平方米,结建工程竣工验收8个,面积3.3平方米,收取易地建设费4000多万元。结建工程无论在量和质上都有较大突破。抓好人防指挥工程及自建工程建设,星阳人防工程(停车场)、小山人防保障基地建设及护坡治理工程均竣工验收,共完成总投资3090万元;千丈人防工程项目完成立项;人防指挥所工程建设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立项,指挥所工程包括人防应急指挥中心2500平方米、人防公共安全教育馆1500平方米、坑道整修扩建三部分,拟投资4000多万元。加强人防指挥通信警报建设和管理。4月份起历时一个月,对全区22台防空警报进行了防灾警报改造升级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5.12”防空防灾警报试鸣活动的圆满完成,警报试鸣活动中警报鸣响率达98%以上,城区音响覆盖率达95%以上,得到市人防办的表扬。

加强人防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完成了人防专业队伍整组,对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防疫等七支专业队伍共408人进行了重新整组,吸纳了一批年青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为人防专业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进一步提高了执行任务的能力。

加强对重点乡镇(街道)人防工作的指导,不断推进乡镇(街道)人防工作的开展。市、区两级人防机构下拨人防工作经费共18万元,补助各乡镇(街道)专门用于人防工作的开展。白峰镇在辖区内的3个社区开展了人防图片展览和宣传资料发放活动,小港街道在街道办事处楼顶安装了一台防空警报器,春晓镇被省人防办列为省人防重点乡镇。

(五)教育与监督管理相结合,加强机关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以党委中心组和支部集中学习为平台,建立了一月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等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组织开展了六月“读书月”活动。组织开展了两次廉政专题教育活动,一次为5月份的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活动,运用身边发生的案例分两个层面进行专题教育,局纪委书记亲自到每个事业单位以案说教,并进行了一次干部集体谈话。另一次为9月份的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局系统70余名党员干部去黄湖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采用听取服刑人员以身说法,观看监狱生活一天的纪录片这种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的管理,开展党风廉政风险点、行政效能梗阻点排摸自查、“五查五看”活动等,并有针对性地对局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加强制度防范,规范管理。对重点敏感岗位的干部进行轮岗交流,今年共对5名中层干部进行岗位调整;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新任命科(站)长助理3名,进一步充实后备力量;部分事业单位开展了中层干部岗位竞聘活动。通过民主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努力形成一支起骨干作用的核心力量。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启动并完成了我局OA系统建设,并对原来的局门户网站进行全面改版,通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扩大对外宣传交流,树部门新形象。

强化内部监督。建立了局系统内部督查制度,有计划地安排定期专项督查,对各部门贯彻局党委工作思路、落实机关效能制度等有关情况进行督查,抓工作、纪律的落实,今年,分别由局长、分管局长负责,就我局重点工作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情况、机关效能建设组织了5次内部督查活动。建立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出台一周一日质量安全内部督察制度,由局职能科室负责,对基层单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开展检查,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认真落实工程质量安全巡查稽查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查处分离机制。通过这些内部制约措施,加大内部监督力度,加强对行政权、执法权的有效制约。

综观全年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干部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作风松散,廉洁不够的现象仍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门的整体工作和形象。二是工作任务重与人员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工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工作质量和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明年的工作中,局党委将继续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全面推进我局整体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2011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我区“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规范管理,注重实效;善于创新,开拓进取;强化措施,带好队伍”为全年总体工作思路,高标准要求,攻坚克难,努力推动我局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目标定位:

安全质量管理方面,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避免及减少一般事故发生,安全质量各项控制指标不突破市区下达的考核指标;

行业发展方面,继续加大行业扶持与督查力度,努力完成市、区下达的考核任务,力争有所突破;

行业管理方面,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有序,管理中无明显漏洞;

民生服务方面,进一步优质高效,确保完成各类考核任务,做到考核不失分;

队伍建设方面,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避免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等行为的发生。

(三)全年主要工作:

1、抓产业扶持,促行业发展。

认真开展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了解企业所需,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方面做好文章,深化扶持的具体措施,做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同时加强已出台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树立主动帮扶的工作理念,继续在企业资质升级、技术指导等方面加强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2、抓市场管理,促行业规范健康。

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落实,认真开展房地产项目督查,及时掌握开发动态,依法有序推进项目开发,严厉打击囤地、捂盘等扰乱市场行为,进一步优化房产供应结构。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日常管理及信息披露工作,严格房地产开发资质准入和商品房现(预)售审批。

继续深入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行业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对建设各方主体及中介机构的考核机制,加强动态监管,认真落实不良行为记录及公示、信用评价和市场清出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对行业的长效管理机制。

3、抓严格监管,保质量安全。

继续完善安全质量一体化监管模式,认真落实两个结合和质量安全检查三同步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出台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探索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完善抽查和差别化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效能。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4、抓民生服务,促和谐稳定。

加强行业指导培训,认真组织开展物业从业人员、农村工匠、建筑业从业人员等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利用民工学校这一平台,切实组织好建筑业民工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各牵头职能科室、单位年初要列出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抓好落实。

继续抓好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9号建议的办理,牵头组织好原区府自建小区--新艳、华艳、花峙三小区的改造工作,加强与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多方沟通协调,尽快确定改造方案,落实改造资金,切实解决老小区物业管理难题。

加强服务窗口的管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等服务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开展“群众满意窗口”创建活动,多创优胜窗口,树部门形象。

认真做好信访投诉、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等的办理。对群众的诉求,要耐心倾听,属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要跟踪落实,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认真做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的办理,尽可能落实建议提案反映的意见,提高办理质量。

5、抓内部管理,促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

继续实行目标考核制,对重点工作进行责任分解,落实责任,切实抓局总体工作部署的落实。继续实施内部督查制度,开展好安全质量每周一次的内部督查,组织开展重点工作内部督查,建立效能建设定期检查制度。

积极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大力倡导优良学风,组织开展多种载体的学习活动,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利用业务时间认真开展自学。组织好支部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活动,坚持正常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

2011年城管工作思路 篇5

2011年是我区“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城市管理增资效年”我们承担的任务将更重,这就对我们城管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川姜城管中队将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突破即有的思想框框,催生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新的模式。开拓创新,团结协调,规范运作,高效服务,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勤廉型城管方面,当好表率,做出榜样。

(一)强化学习,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作为城管工作者,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将以创建学习型中队为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切实抓好。做到勤学、深学、多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促进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位中队队员都能在岗、在行、在状态。

(二)明确职责,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城管工作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职责是参与、管理、协调。第一,增强服务意识,确保“两个到位”。一是为全局工作服务到位,为大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二是为乡镇经济建设服务到位,提高工作效率,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软环

1境。第二,理清思路,形成“三个关系”。协调好领导与群众的交流沟通,形成政令畅通的工作关系;协调好中队与局、大队之间的配合协作,形成协调和谐的沟通关系;协调好中队与所在镇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配合的协作关系。第三,提升工作水平,打造城管品牌:一是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管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二是着力宏扬 “勇于吃苦、敢于负责、善于管理”的城管精神,全面提升川姜城管队伍的全员综合素质。

三、是加强对交通、经营、市容秩序的整治和规范,推进城市管理在川姜镇的规范管理。

(三)突出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率,管理出实绩,建立健全严格可操作的各种机制是根本保证。城管中队做为直接面对群众的基层单位,工作任务中,事务繁杂,必须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同时还要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制定学习制度、值班制度、请(休)假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机制和制度的建立,使川姜城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围绕目标,落实全面工作提升

在管理中坚持“5+2”、“白加黑”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常态化幅度,岗位工作标准化力度,城管工作精细化程度。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以“庆祝建党90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篇6

2010年,我所在县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紧扣“全县脱贫奔小康,司法行政促和谐”的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目标及“三项重点工作”要求,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促工作、保稳定”的工作思路,根据工作计划安排,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推进法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本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及2011年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1、人民调解工作。一是完善全乡各级“大调解”工作网络,制定了矛盾纠纷“三级化解”制度,加强了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在全乡形成了乡、村、组,乡直单位及管理部门、企事业、联防联调多方位的大调解工作网络,并建立了调解员、信息员花名册,调解及信息员队伍达到100多人。使人民调解工作渗透到全乡公民的生产、生活、工作第一线,成为及时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力量。二是坚持了多种形式的矛盾纠纷排查治理月度报告制度,做到了矛盾纠纷信息早知道、早介入、早预防,使一般矛盾纠纷被解决在萌芽状态,重大纠纷得到及时控制和化解,对疑难纠纷能正面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或调解解决,确保了本乡社会稳定,尤其对本乡一些重要建设项目的推进,起到了较好的司法引导和保障作用。没出现因失控引发突发事

件。一些易激化的纠纷势头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疑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加强了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指导和调解业务培训。结合工作实际提炼工作方法经验,通过适时召开调解主任例会的形式,交流纠纷排查治理信息,指导调解工作业务有关的程序、方法、台帐设置与登记,组织学习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使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调解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近一年来,经初步统计全乡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4件,调解成功62件,成功率达到96.8%,其中已成功调处重大疑难纠纷4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达6万余元,避免经济损失达30多万元,没有发生因调解不当导致矛盾激化的民转刑案件或自杀事件,也没有出现因违法调解受到查处或引发群体性纠纷械斗的责任事件。

2、法制宣传工作。一是及时调整充实了普法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力量,加强了普法员队伍建设,形成了乡村组各条线为一体的普法工作网络。并按要求及时调整乡普法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拟订下发了2010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要点、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单位)创建活动及“法律六进”活动等文件,明确了法制宣传和民主法治工作要求。二是积极做好当事人法律问题咨询和纠纷调解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纠纷当事人依法维权提供可行的思路,努力避免违法行为。三是送法到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的第一线,营造浓厚的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法治氛围。通过写标语、挂横幅、出专栏、办培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帮助村委会制定村民自治工作规范。组织开展“法律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单位、进机关”

主题活动,帮助企业实行依法治企强管理,理顺关系促发展,指导各村充分利用法律图书室开展学法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法治意识,促进依法治乡工作广泛深入到日常社会事务管理和依法行政工作之中。在5月27日县检查组的实地考核检查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肯定,顺利通过了县级验收。

3、社区矫正工作。一是认真学习省州县社区矫正工作文件规定,坚持监管、矫正、教育、疏导并举的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公益劳动、思想汇报、心理疏导、季度评议,积极实施社区矫正。使正在接受矫正的对象都能认罪服法,情绪稳定,正常生活,重新犯罪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台帐,组织实施对象的公益劳动和集中教育评议活动,按照矫正规定的流程运作,使矫正信息电脑管理,矫正工作进一步符合规范管理的要求。三是加强了村级协助实施矫正活动工作指导。按照平安乡村创建和高危人群排查的要求,将各村现有矫正对象的矫正和管理列入“双创”(平安村和法治村)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大对矫正对象的思想、行为教育,提升村委会监管对象公益劳动的力度,开展对对象现实表现的评议与可能具有高危险行为的排查防控,除去年到期解矫人员外,现有在册的1名矫正对象通过帮助,其现实表现均向好的方面转化。没有出现矫正对象中有被排查出的高危对象,无重新犯罪迹象。

4、帮教安置工作。一是巩固和完善了乡村、各部门配合的帮教工作网络,建立了帮教志愿者队伍,同时明确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第一帮教责任人,村委会主任是村级帮教安置直接责任人,并列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责任书进行考核。二是按

要求健全了帮教工作台帐资料和档案,使帮教工作按人设档,有卷可查。三是积极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通过签订帮教协议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教育、走访被帮教人、跟踪帮教、协调帮助解决被帮教人落实生产资料、劳动就业等问题的形式,引导回归人员自食其力重塑人生,成效明显。5年内的在册帮教对象5人均无重新犯罪。目前无新增释放的重点预控对象,均属于宽松管理型予以帮教管理。

5、法律援助及法律服务工作。一是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帮助。通过法律援助的形式,帮助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山林土地承包纠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合同纠纷及其他纠纷等共15件,为弱势群体维护合法权益达4万多元。赢得了当事人“司法济民关爱弱势”的良好口碑。二是耐心解答法律问题咨询。做到耐心接待前来咨询的各类当事人,对涉法方面的、政策方面的、道德方面的咨询问题分类解答,为当事人提供解决问题依法维权的思路和方法,避免发生违反法律、政策、公民道德的行为,截止11月25日为止全乡共接待解答法律援助事项106人次。三是主动应有关当事人的要求,帮助草拟或审查民事经济合同,代写法律文书5份。规范了民事权利、义务的设定,努力避免了纠纷隐患,营造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环境。

6、努力完成县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一是完成州级宣传报道任务2篇。二是撰写普法调研材料1份。三是完成县局政风行风民主评议调查问卷100份及所内政风行风评议资料1套。四是组织征订《人民调解法释义》13本。

7、努力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工作。一是协助办

理了4件信访案件的调查处理及信访答复意见书。二是协助开展全乡的综治维稳标准化建设及日常督办检查工作。三是成功调解了乡政府交办的重大疑难纠纷3起。四是认真完成了第六次人口普查联系点七里村的普查工作。五是服从参加千户村新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的征收工作。六是积极参与全乡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七是全心全意搞好移民地区的维稳及日常接待解释工作。

一年来,我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工作还很不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畏难情绪,如对工作存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在实施专项工作的深度广度还很不够,工作的研讨精神和专业知识还不应尽具备等等,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2010年工作思路

为开好头起好步,我所2011年的工作思路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加强全所工作人员的职责教育,按照工作精益求精,不断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成效;

2、认真拟订新的一年工作任务目标,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规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事业创造性,不断强化与时俱进意识。

3、加强工作过程的查漏补缺,确保全年各项工作指标和工作任务如期完成,力争创出特色成为亮点。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进一步加强学习,在学习的深

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大胆创新,在灵活多样地开展好工作上下功夫,勤奋工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我所的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县的司法行政工作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鹤峰县司法局铁炉司法所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篇7

2010年四川通信业发展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 继续围绕我省“两个加快”战略,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工作重点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面完成通信灾后重建规划任务, 积极适应通信业发展形势和任务的变化, 加强市场监管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积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加快推进行业转型, 增强竞争活力, 优化发展环境;突出抓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有力打击各类利用通信网络开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大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促进电信设施共建共享, 强化节能降耗环保;积极服务民生, 推动电信整体资费水平下降, 提升电信服务质量水平;继续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 加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 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2010年全省通信行业发展目标是:继续保持全行业健康、有序、适度发展, 完成通信业务收入378亿元, 增长6%, 其中非话音业务收入占35%;电信综合资费水平下降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全省电话用户达到5350万, 普及率达到61%。

围绕这一目标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全面完成通信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按照《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通信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确立的重建目标、任务, 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坚持灾后重建区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逐一落实好建设项目和配套工程, 加快进度, 加强督促检查, 全面完成灾后重建投资及重点项目, 使通信行业灾后重建进度、质量保持在基础设施行业领先水平。圆满完成成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相关本地网调整工作。

(二) 加快培育新型市场, 积极推进行业转型。

认真落实省政府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 着力打造西部通信枢纽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基地;全面推进3G网络建设, 丰富3G业务应用, 扶持自主品牌的TD-Scdma发展;推动和引导增值电信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探索三网融合模式, 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认真实施《四川省无线城市规划 (2009-2012年) 》, 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组织开展通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研以及规划编制工作, 长远谋划, 规划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 积极促进物联网产业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 促进我省信息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 深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进一步强化电信运营企业对共建共享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完善工作制度和实施细则, 制定共享指导价格, 加大监督检查、考核和处罚力度。深入推进成都、眉山、资阳等共建共享示范区、四个灾后重建重点城镇和极重灾区共建共享工作, 积极推动第三方建设模式试点;继续推动共建共享跨行业实施, 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和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 合理配置全省网络资源, 减少重复建设, 保护环境。

(四) 大力实施农村通信扶贫工程, 确保实现全省“电话通村, 宽带通乡”目标。

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式, 千方百计解决剩余行政村通电话、乡镇通宽带的问题。电信行业将投资14.77亿元, 完成甘孜州370个行政村通电话、全省292个乡镇通宽带以及4500个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电话的艰巨任务。继续搞好富民安康工程和牧民定居计划中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全面开展“信息下乡”活动, 规范加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积极发展信息服务商和涉农单位提供功能强大、种类丰富、灵活便捷的各类涉农信息服务业务, 实现信息内容、信息服务和信息终端进乡入村。

(五) 加大监管, 规范电信市场秩序, 降低资费总体水平。

加强行风建设, 提高电信服务质量, 建立高效公平的电信市场及资费监测和监管机制, 严厉打击和惩处损害电信用户合法权益的行为, 严厉惩处破坏互联互通、互联网违规接入、不公平市场竞争等行为, 着力解决用户反映强烈的资费问题, 进一步提高12300和企业处理案件的满意率、及时率和依法处理申诉案件的能力, 提升用户满意度, 构建和谐的电信消费环境。

持续推进电信资费改革, 鼓励企业自主定价主动适应市场及用户需求, 降低农村宽带资费, 推动固定电话月租费包含一定通话时长和移动电话一费制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积极稳妥推进眉山、资阳本地网并入成都涉及的相关通信资费调整, 继续下调固定电话营业区间通话费上限标准, 进一步降低电信资费总体水平, 构建安全和谐消费环境。

积极开展好新形势下的通信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质监工作新机制;保障通信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进一步规范全行业在通信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的行为。

(六) 突出开展好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净化行业发展环境。

进一步加强对固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监管, 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 完善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 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责任, 进一步发挥市州电信行业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工作小组作用, 强化互联网监管的技术手段, 完善网站备案管理, 以网站分析系统为依托, 坚决清查未备案网站, 大力提升备案信息准确率;建立移动信息服务业务拨测平台, 督促电信运营企业大力治理增值服务等企业利用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播违规有害信息的行为, 重点监控和清理固定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中的涉黄网站, 深入开展垃圾短信专项治理, 净化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环境。积极探索对论坛、博客、即时通信工具等网上交互式栏目的管理方式, 营造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七) 把网络与信息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努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通信网络安全和互联互通管理, 强化保障手段和技术能力建设, 做好重要时期、重大事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强化对互联网网络安全事件监测预警、事件通报、重要用户网站安全应急支援, 继续做好政府网站安全监测的通报;继续抓好舆情信息搜集上报和短信监测、配合工作。完善省内战备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 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完成省级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建设, 强化我省应急通信保障基地建设, 加强战备应急物资储备, 壮大专业保障队伍, 加强演练, 不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做好重要时期、重要活动以及重大紧急情况下的通信保障工作。积极配合省综治委、省公安厅等部门开展保护“三电”设施专项斗争工作, 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和畅通。

(八)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城管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思路 篇8

1为改善投资环境,保护辽宁省侨商和侨企的合法权益,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积极进行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并认真分析研究如何通过立法,完善有关涉侨的法规,从而依法保护好侨咆的利益。

2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为盘锦市大洼县王家乡华桥村的旅游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调研、协调和支持,帮助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就王家乡旅游发展规划与省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取得了支持。

3为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与“五侨”等部门联合在网上开办专题、发表文章等形式积极予以落实,收效显著,社会反映良好。

省政协——

1组织港澳侨委员赴国外考察投资环境。

2省政协领导率团出访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就双方经贸合作进行了洽谈。还看望了港澳委员及海外华侨华人和华侨社团,介绍了辽宁实施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相关政策和目前的情况。

3省政协领导率团到香港和澳门访问,会见并看望了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并召开座谈会,了解他们投资辽宁的意向。有关委员还到台湾进行了工作访问和文化交流,向他们介绍了辽宁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

4为纪念辽宁省政协成立55周年,组织编写了《往事如金——港澳委员与辽宁20年真情回顾》一书。

5召开了省政协港澳台侨工作会议,各市政协交流了做好港澳台侨工作的经验。

省外(侨)办——

对外交往有声有色

加大对外交往与合作力度,大力宣传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对外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重点推介了辽宁的产业优势和巨大商机,全力推进主题概念和产业集群招商,促进了一些重大项目签约和落地。

礼宾接待成果斐然

去年,精心安排接待副部级以上团组77批以及一批国家的政要和世界500强企业家,并在经贸、教育、议会交往等多领域友好合作达成共识。

友好城市交流火热

去年,新增一对友好城市(沈阳市与俄罗斯乌法市),另有两对友城待批,全省友好城市已达84对,在全国居于前列。其中,辽宁省有5对友好城市获全国友协表彰。

去年6月,辽宁省与法国奥弗涅大区共同参加了“第三届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大会期间,辽宁省与奥弗涅大区共同主持了“合作方法”论坛,并召开了“辽宁组合”会议。辽宁省与奥弗涅大区共同获得了法国外交部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颁发的“第一届中法地方合作成就奖。”

围绕大局优势服务

承办了“2010东北亚发展论珐”。

举办了辽宁一拉脱维亚友好交流与合作论坛。

通过对外友好交流渠道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引资引智再上台阶

去年,省外(侨)办接待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海外侨团,并为他们考察、投资兴业和项目合作提供了周到服务。有27个国家参加的第五届世界社团联谊大会代表团来辽宁省访问。7月,省外(侨)办与本溪市共同举办了医药产业侨商投资洽谈会,来自世界1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侨领、国内80多家企业代表参会。洽谈会达成合作项目116个,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额79亿元。

去年举行的“辽宁海外学子创业周”是辽宁省多年来人才引进的品牌活动,已升为国家级“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期间,来自海外1605名留学人才、41家海外华人团体参加了本届创业周活动。在省外(侨)办的举荐下,加拿大海归刘博伟的中加农业中心团队获得了国侨办重点扶持团队称号,目前,已在沈阳、阜新、朝阳、铁岭、盘锦等五个城市建立了生产基地。

依法维护归侨权益

结合侨法颁布20周年,省外(侨)办深入开展了侨法宣传工作,注重发挥“五侨”联动机制作用,研究制定“五侨联动”方案,并在鞍山、锦州、营口和辽阳四市的社区设立了“侨法宣传角”,开展侨法的巡讲、培训、法律咨询等活动。

帮扶困难归侨生活

上一篇:每日一记_750字作文下一篇:工商管理研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