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历史经验

2024-06-16

总结历史经验(共8篇)

总结历史经验 篇1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前提。

二、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目标,强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自主学习。

四、注重做题方法的指导

认真审题,从题干中找关键词。强调主观题的答题格式——分点作答。

五、专项训练、专题复习

近三年的中招试题、根据考点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期末考前七年级基本完成了三轮复习,并进行了大量的精讲精练,夯实基础。

六、分层教学

总结历史经验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要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更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这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渗透?本人浅谈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的一些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角度去谈。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等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直接感染

教师要留心,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中对爱国学生口号和宣传单的描写:“在得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爱国学生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愤然咬指学书。”“中国的领土可以被征服,但不可以被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侮辱。”这些内容可以直接感染青少年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直观的教学方法展现不同类型的情感素材,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教师要不断地装备自己,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观的历史场面再现出来,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例如,学习虎门销烟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那种壮观的场景,让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内心就燃起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善于总结教材的类型和内容,要细心挖掘教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比如,在学习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的时候,可以再现古人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近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可以再现外国列强在中国烧、杀、抢、掠等场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在情感上的熏陶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在情感教育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学生,师生产生共鸣。教师在情感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情感上的投入,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肢体语言的变化,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材对黄海大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场景的描述,教师在描述的时候要感情充沛,学生听后会深受感动,更容易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邓世昌的敬佩。

二、历史课外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历史知识”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考查的知识点可以包括革命精神、英雄人物、爱国壮举、科学家和科技成果等内容,例如,出题列举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及注明领先大概多长时间,让学生答此类题目时能直接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这种比赛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产生强大的动力。

2.开展“历史知识专题讲座”,结合我国重要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例如,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教师可以准备与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真相,勿忘国耻;营造这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利用乡土“历史文物”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物,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例如,我县有西梁山烈士陵园,每年在清明节期间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去烈士陵园参观、考察,之后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革命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总结历史经验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要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更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这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渗透?本人浅谈自己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的一些方法,主要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角度去谈。

一、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等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直接感染

教师要留心,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四运动中对爱国学生口号和宣传单的描写:“在得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爱国学生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愤然咬指学书。”“中国的领土可以被征服,但不可以被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侮辱。”这些内容可以直接感染青少年学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直观的教学方法展现不同类型的情感素材,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教师要不断地装备自己,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也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观的历史场面再现出来,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升华。例如,学习虎门销烟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那种壮观的场景,让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内心就燃起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善于总结教材的类型和内容,要细心挖掘教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比如,在学习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的时候,可以再现古人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近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时候,可以再现外国列强在中国烧、杀、抢、掠等场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在情感上的熏陶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便在情感教育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学生,师生产生共鸣。教师在情感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情感上的投入,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肢体语言的变化,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时教材对黄海大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场景的描述,教师在描述的时候要感情充沛,学生听后会深受感动,更容易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邓世昌的敬佩。

二、历史课外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开展“历史知识”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考查的知识点可以包括革命精神、英雄人物、爱国壮举、科学家和科技成果等内容,例如,出题列举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及注明领先大概多长时间,让学生答此类题目时能直接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这种比赛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产生强大的动力。

2.开展“历史知识专题讲座”,结合我国重要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例如,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教师可以准备与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相关的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资料,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讲座,让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了解过去的历史真相,勿忘国耻;营造这种良好的德育氛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恨和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利用乡土“历史文物”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物,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例如,我县有西梁山烈士陵园,每年在清明节期间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去烈士陵园参观、考察,之后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革命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历史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所以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一定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以及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要更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努力,刻苦钻研,创造出更多有利于实现德育渗透的好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篇4

“自主、导学、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经过多次课堂观摩、教学研讨、反思总结,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进入角色自学,教师适时采用问题导引策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学习重点,并进行所学知识巩固迁移的课堂模式。为了便于操作,本模式分解为“3阶12步”。

一、“自主”阶段,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尝试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阶段。这个阶段分四步进行。

1、激发兴趣

上课开始时,教师根据教材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设置情境,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如学习《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可以讲述“隋炀帝上琼花”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的学习。

2、目标明确

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把课堂教学的“训练重点”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明确揭示,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掌握技能指明方向。

3、提示学法

既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整体常规的学习方法(如自学一册书、一个单元的方法、课堂学习法、课外学习法等),进行宏观规范,又要根据教材特点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教给学生多种具体的方法技巧,实行微观优化。比如:课堂学习中的归纳总结法、材料解析法等。

4、异步自学

依据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能力专心自学,圈点勾画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并写出自己的疑问;与此同时,教师巡视课堂,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做特殊辅导,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疑难,作为确定或修正后面“导学”阶段的重点难点的参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导学”阶段,即教师想方设法,学生得以知识的教学阶段。

5、提出疑问

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结合“自主”阶段了解到的学情,有针对性的抛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或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用问题导引策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重点。如在学习“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可以用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你有什么看法?

6、讨论交流

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小组,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发言交流,争论反驳,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让学生扬长避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必须是共性的、个人解决有难度的、相对比较深入的问题。如学习“资治通鉴”的知识时,让学生合作讨论“在大家的心目中,北宋是一个孱弱的王朝,为什么会出现《资治通鉴》这部通史巨著呢?并且,教师要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

7、启发点拨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部分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讨论结果,老师趁机启发点拨,补充订正,把讨论所得引导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不时穿插读议讲练,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8、小结归纳

在师生共同讨论、基本解决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老师还应小结归纳,使所学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新知与旧知联系起来,形成新概念,完善认知结构,总结学习方法。如学习《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课时,知识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年代:1206年、1271年、1276年;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三、“训练”阶段,即学生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的教学阶段。

9、咨询解惑

通过“自主”、“导学”,完成了教学的基本目标,解决了学生带共性的问题。但学生还难免存在着个别特殊的问题,所以安排一点时间接受咨询,解答疑惑,实现因材施教。

10、巩固迁移

教师设计听说读写多种方式的训练,使学生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技能。

11、反馈补救

根据巩固迁移训练的效果,及时评价反馈信息,采取补救性教学,确保大多数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12、拓展延伸

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参读与课文相关的文字材料或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拓展学习时空。

2013历史高考备考经验总结 篇5

历史学科组

张锋

2013年文科综合(新课标全国卷II)历史部分试题分析

一、2013年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结构和题型基本保持去年风格

题量、分值不变:今年的历史试题仍为18道。其中,选择题12道,每题4分;非选择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两道共37分,第40题25分,第41题为开放性试题总分12分;选做题共四道,分值均为15分,考生选择任意一题作答即可。

选择题方面,针对材料的选项设置迷惑性大,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非选择题侧重世界史,所以选择题有8道属于中国史,有4道属于世界史。选做题的命制延续了传统风格,但仍然没有摆脱难易度差异明显的困局。四道试题中,第47题继续保持了选修三一贯的难度,难在要大量结合所学知识、难在知识取舍的角度。

二、2013年历史试题体现的特点:

1、选材凸显主干知识,重点内容反复考,尤其注重考查历史概念。

考查内容皆为历史主干知识,部分为往年常考知识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进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等。

也加强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历史概念它源于史实,具有确定不移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特征,即它的具体性;另一方面,它又高于史实,揭示了史实的内在联系和本质,构成了体现历史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基本因素。如25题对土地兼并、33题对联邦制和邦联制及共和制的考查等。

2、注重对历史方法和历史理论的考查、注重新史观的理解、史论结合的原则的考查。

今年历史试题体现了重视多角度多视角对历史问题认识的考查,如第24题对历史文献和口传史料的认识;其次体现了遵循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得考查,如第29,30、33题的考查;

历史学科考查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知道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个体的责任”。也会涉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反映主流史学理论、史学观点和现代意识的。如第40题通过爱因斯坦热在东西方的兴起 ,以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和古今贯通的方式,考

查考生对历史基本知识的把握和运用能力;第41题以中国古代皇帝和英国国王和首相的官邸为主题,通过文明史观的角度和中外关联的方式,考查了考生论证和探讨历史的能力。

3、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3年历史试题以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为核心,考查思维的灵活性如第25、26题;以试题的综合性,突出对历史思维深刻性的考查,如第30、31题;以答案的非唯一性,考查思维的创新性和开创性,如第41题。

4、2013年历史材料解析题出现新变化是一大亮点

首先,总体看阅读难度降低,学科素养、学科思维能力、理论方法要求提升;侧重中外关联、古今贯通考。

其次,关注人类在历程中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成为新的命题热点。今年的试题延续了2012年试题第40题的风格,通过爱因斯坦热考查中西科技成就与差别;第41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一是材料形式完全是图片,二是设问由评论改为比较分析。12分评论题改变的原因可能是,评论题已经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今年的12分题,无需评析,只需比较分析,相对难度会下降。但对学生而言,由于考场时间紧、学生紧张,有个别同学考场应变能力差,影响了审题能力的发挥,对成绩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备考经验总结

为了做好2013年的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本届高三复习备考总的指导思想是: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求实高效,打造亮点。复习备考的操作原则是:落实基础方法,构建知识框架,准确把握考点,训练思维品质,不断总结反思,确保有效复习。

一、备考复习的具体方法及要求

(一)、特别注重了教学研究

1、研究考纲及近三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和全国高考试题:

①、认真学习考纲,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新课标试题以及2011年2012年的有关省市试题,把握各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能力要求、出现几率、命题

走向,然后针对各单元情况分类归纳,从中精选出一些题目用于课堂教学,以确保教学针对性。

②、重视对教材中重点知识的研究,深入理解知识的来路去脉,从教材中挖掘考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落实考点要求。

比如中国古代史已进入第一轮复习阶段时,老师在授课中需要指导学生采用知识点比较联系、阅读古文材料、反复记忆等多种方式,为高三的历史专项复习打下基础。

首先,知识点比较联系。较之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来说,中国古代史由于年代久远,朝代多变,人物繁多,因而呈现出知识纷繁复杂的特点,这也就对学生的记忆力提出了挑战。但这并不代表对其束手无策,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古代史中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汉、唐、元三大朝代均在西北地区休养生息,那么当我们复习到唐朝的民族关系时就要与汉代进行比较,依次类推,进行元与唐的比较,元与汉的比较;各个朝代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等知识点也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从而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其次,古文材料的阅读。古代史的复习,自然少不了古文的阅读,而且通过对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古代文献材料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老师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充分理解课本中所有的古文材料是第一步,再者就是对所做过的历史试卷中一些材料进行分析。那么如何加强古文基础呢?这就要与语文的复习相结合,语文考试中因为有文言文阅读这类题型,所以对文言文的复习也就成为语文整体复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要求学生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攻破历史古文阅读难关。

第三,重复记忆与回忆。由于古代史知识点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才是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怕麻烦。比如在复习第二专题时,再对第一专题的内容进行一次重复记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再有就是回忆,与前者不同的地方就是,这次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合住书去思考去想老师讲过的内容或者需要背诵的内容,这种方法是老师尤其需要提倡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2、加强对学生的学情研究

分阶段调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历史的障碍所在,以及对本学科教学的合理化建议,以促使自己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现分层教学和有效教学,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要注意和学生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复习备考中的教学辅助资料研究

对资料的使用要做到,服务于教学但不冲淡教学,对其中的题目,备课时要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精选其中能够训练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能力且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高考有很强针对性的适量题目安排给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型、方法和覆盖面。总之,在拥有众多资料的情况下,必须要清醒头脑,有的放矢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4、关于复习中对学生历史答题习惯培养的研究

在认真分析研究2011年和2012年各省历史考题的基础上,今后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①如何审题?②如何形成解题思路?③如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④如何防范错误?⑤如何规范表达过程?⑥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等等。通过合理引导、准确示范、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习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要始终体现在每一节的教学中,每一份试题中。在认真研读教材、考纲和考题变化的基础上,对复习的内容要进行“二度消化”,要重在落实基础,准在落实考点,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总结历史经验 篇6

在2012年中考中,我校历史学科同仁们排除了课时少、生源差等困难再创佳绩,总结以往经验,我们认为有下列几点经验可以和全区同仁们共同探讨。

1.备课组团结一致,集体备课加强反思

自从课改实施以来,学校每周都要举行校级听评课,一把手亲自把关,形成良好的课改科研氛围,从去年开始,学校每周举行两次课堂调研,学校五大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全体学科老师参与听课评课,给课堂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课堂调研中,历史组多次出课评课,受到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三个备课组也加强了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教研组每两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对每个备课组的进度、导学案、教学方法等进行教研交流。特别是为初三历史的复习提

供了往年宝贵的经验。

2.立足课堂,狠抓课本知识的落实,着力夯实基础

初三历史面临的现实困难是课时太紧,任务太重,快节奏的学习和复习会有囫囵吞枣消化不良的弊病,所以在学习新课和复习时,适时控制进度,对重点课、重点内容放慢速度,给学生消化掌握的时间,还注重了对教学目标的落实,做到

教学目标堂堂清。

3.以潍坊市《中考考试说明》为指挥棒,以必考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的进

行复习

作为毕业班的老师,务必要了解中考考纲说明的范围,细读大纲要求,鉴于初三课时少任务重的现实,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复习显然是不可能的,“找草下锄尚不能除尽”,遵照《考试说明》,严格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还是能解

决课时不足带来的复习困难的。

4.找出本学科的边缘生加以重点关注。

学生升入初三后,级部领导和班主任们都会对本班之内有希望升入高中的同学做一下基本的梳理,偏科的学生和边缘生都会得到关注,对介于B和C边缘的同学我们加大了课堂关注和课后检查的力度,致使这批学生在复习时不掉队。

2013年初三历史复习计划

一、总复习第一轮:梳理教材、夯实基础

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潍坊市《中考考试说明》为指挥棒,以必考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的进行复习,此阶段复习时间从明年2月份开学到-4月15日,大约20课时,内容是中国历史第一、二、三、四册,世界史上下册,中间穿插潍坊乡土史的学习和复习,此阶段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在复习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每课的学习目标,提出复习内容和历史线索,做到复习线索清楚、重点突出,这一阶段的复习是初三总复习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夯实基础方面要加大力度,多给学生留出记忆背诵的时间,教师少讲精讲。

二、总复习第二轮:注重专题,重点复习、加强训练

本阶段的复习时间从4月底-五月底,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是强化对《考试说明》中的必考内容的重点之重点的复习,了解中考考纲说明的范围,细读大纲要求,立足课本兼顾课内外阅读,研究近三年来的命题动向,筛出重中之重,结合区第一次中考模拟的命题动向和模考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搜集兄弟学校和各县市区的模拟考试题,进行一些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在第二轮复习中,以专题复习为主,侧重于细节和各个单元中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注重讲述历史事件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使学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形成能力,有效

提高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特别是应试的技巧。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

力,轻松迎接中考。

三、总复习第三轮:史时结合+重点问题汇总

本阶段复习时间从5月底-6月9日,本阶段是中考的冲刺阶段临近中考,时间非常紧迫,这时要引导学生不要再去做大量重复的练习,对本发生的重大时事进行归纳与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对今年中考的热点考点和重点进行整合,并搜集和设计有关的题型进行训练,这一阶段很有可能会出现因为复习时间少,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感到心里没底的现象,所以我们还要把《考试说明》

中的必考内容整理一个重点问题汇总,进行穿线复习,做到查漏补缺。以上是我们关于中考复习的一些心得和我们的复习计划,不当之处,敬请同

仁们不吝指教,不胜感激。

五中历史教研组

要重视借鉴宝贵的历史经验 篇7

创新型人才培养要重视借鉴宝贵的历史经验。提出本主题的原由, 是笔者阅读了三本记述清华大学培养人才的书后得到的启示。这三本书是:《半个世纪清华情——清华大学1965届校友入学50周年纪念文集 (1959-2009) 》《筚路蓝缕铸就辉煌——何东昌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和《理工结合又红又专——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人才培养纪实》。

第一本书是清华大学1965届毕业生自发地组织起来, 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 为母校和高等教育事业提供办学、育人方面的借鉴而撰写的。这在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曾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并在清华大学工作过22年的刘冰认为, 1965届是优秀的一届, 总结他们的经验, 可以给年轻一代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第二本书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由于工程物理系 (简称工物系, 也即原子能系) 办学成绩卓越、人才培养工作令人瞩目, 为国家建设和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该系的经验, 对高等学校和中国教育都有重要意义。工物系是蒋南翔校长自告奋勇向中央申请创办的, 何东昌同志是该系首任系主任, 该书主要阐述、总结了何东昌同志的教育思想。

第三本书记录了工物系从开创后走过的光辉历程到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 其中尤其浓墨重彩地记载了1956年至1966年这十年间所创造的惊人的工作奇迹和出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目前清华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原子能专业设置最全的高校, 已形成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的学科群, 并拥有核研究院这样的研究和生产性实体, 这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该书是清华校友总会会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走访了一百多位毕业生的基础上写就的。由于有的内容涉及国防工业, 当时是保密的, 所以该书是内部读物。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 常有不少人议论, 新中国没有涌现出自己的教育家。其实, 新中国不是没有自己的教育家, 而是我们没有重视总结自己教育家的经验和宣传他们的事迹。近若干年来, 对教育家的经验总结和宣传已得到重视。这方面的议论少了, 而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议论多了起来。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成立大学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会上,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在回答中国能否培养出世界级人才的问题时明确指出, 在我国一些领域已经培养出世界级人才, 如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等人。这也就是说, 我国早已积累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

二、清华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道路的特点

综合而言, 清华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 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动力

清华大学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力量?书中的回顾总结是:“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奉献精神, 不屈不饶、顽强拼搏的实干精神, 协作配合、团结包容的团队精神。”[1]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在清华百年校庆期间, 将清华精神总结为:“爱国奉献、严谨求实、勇于求新、追求卓越、团队精神和世界眼光。”[2]书中无数生动活泼、感人的事例说明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已融入清华人的血液中、骨髓里。

1.爱国奉献精神

清华大学筹建原子能系, 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爱国奉献精神。1948年6月科学家钱三强秉持“科学没有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的理念毅然回国, 他要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开创中国人自己的原子能事业。1955年1月15日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上, 决策者作出了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 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以急国家之急需的强烈的国家意识自告奋勇地申请创办工物系以培养原子能方面的人才, 并获得批准, 1956年工物系正式成立。

工物系成立后的头十年, 正是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十年, 这期间, 该系为国家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一些核工业基地和国防部门大部分是该系的毕业生。他们以强烈的国家意识, 本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一生的青春和热血贡献给了国家的核事业。1966年毕业生范如玉, 毕业后就到了马兰基地 (新疆核试验基地) , 后来成为基地司令员、少将, 一生奉献给核事业。他说:“核武器在国家政治、外交和军事上的重要作用, 决定了核武器试验是一项政治敏感的重大活动。参与试验的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了重大的政治责任。核爆炸杀伤破坏性很大, 不得不在荒无人烟的荒漠中进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那里烈日似火、寒风刺骨, 吃的是沙粒饭, 喝的是苦水浆, 住帐篷, 坐卡车, 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没有对科学技术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是不会心甘情愿承担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政治责任的, 也不可能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并工作的。”[3]他感谢母校给了他必需的全部教育, 使他具备了从事这一伟大事业的思想和技术基础。1962年毕业生刘恭梁参与了氢弹、中子弹、地下核试验, 后任九院九所副总工程师。他回忆说, 谁进了这个圈子, 谁就得隐姓埋名。正是这种爱国情怀, 无数的清华学子在边疆写春秋数十载, 把奉献看作“是一种幸福”。李恒德院士曾这样总结工物系的人才培养业绩:“工物系在创业中培养人才很有特色……工物系的确是人才的摇篮, 特别是核人才的摇篮, 在我的心目中她更是艰苦创业者的摇篮, 是自力更生主动求战者的摇篮, 是心怀祖国有壮志者的摇篮, 是一大堆平凡者、无名者和辛勤耕耘者的摇篮。”[4]曾任系主任和副校长的康克军教授说, 这些都因为, “工物系永远在考虑国家重大需求, 这是工物系在骨子里流淌的血液”[5]。

清华的爱国奉献精神一直传承至今。1978年入学, 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后志愿到西部核试验基地, 后任基地司令员,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将、中科院院士刘国治在2009年学校研究生毕业典礼讲话中说:“新疆大漠深处的核试验基地, 这是一个既令人向往又让人畏惧的地方。令人向往, 是因为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挺起脊梁的核爆炸蘑菇云升起的地方, 是一个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事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地方;让人畏惧, 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处荒凉的罗布泊腹地, 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更重要的是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责任。我们干的是只能干不能说的事, 我们的格言是: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个人的成功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一定要与国家民族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就是我们取得成功和实现自身价值最好的舞台。”[6]

爱国奉献精神既激励一代代年轻人成为中国人民的脊梁, 也让国家的核事业成为中国人民挺起脊梁的骄傲。

2.严谨求实、勇于求新、追求卓越精神

在清华大学, 严谨求实、勇于求新、追求卓越精神是与爱国奉献精神相连的, 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动力, 前者是后者的体现和追求。清华大学的严谨求实、勇于求新、追求卓越精神充分体现在工物系创办前后的每个环节中。

创办初期, 由于1952年学习苏联进行院系调整的结果, 清华大学成为单纯的工科大学, 失去了历史形成的理科传统优势, 理科基础薄弱。原子能学科是以近代物理——核物理为理论基础的, 怎能没有理科?学校就采取重要举措, 建立起理论物理学科;后来又创办了固体物理等4个研究班, 使清华大学的理科学科群扎扎实实地建立起来了。至于核技术, 更是一纸空白, 完全从零开始。学校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建起了实验核物理、核电子学、加速器等非常完整的9个核学科专业。

更值得一提的是, 建系后不久就创新了两项重要技术, 建成两座反应堆, 为国家原子弹和氢弹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的两项技术有:一是与工化系成功研究出以溶剂萃取法提取钚的先进工艺流程, 淘汰了苏联提供的落后的沉淀法。国内外能用作原子弹核燃料的有铀-235和钚-239。就核爆炸力度看, 钚弹高于铀弹。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提取钚的方法是溶剂萃取法, 而苏联提供的是沉淀法, 其效率很低。从1959年起, 清华大学有关教研室的全体师生艰苦攻关, 于1964年基本掌握了萃取法技术并被国家采用, 使我国的核燃料后处理工艺赶上了国际水平。1968年我国爆炸的氢弹, 引爆用的原子弹就是钚弹。二是工物系研究出离心法同位素分离, 淘汰了苏联使用的传统的扩散法。此项技术当时是核心机密, 研究从1958年开始, 1965年第一代离心机诞生。

建成的两座反应堆是:从1958年筹备、1960年动工, 到1964建成的屏蔽实验反应堆和零功率反应堆。当时, 建反应堆的师生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 故有“23岁半设计原子反应堆”的美传。屏蔽反应堆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行的第一座反应堆, 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核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充分体现清华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力更生、敢为人先和严谨求实、勇于求新、追求卓越精神的最为典型的几个案例。

3.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世界眼光

由于创办工物系时, 学校一无所有, 便发挥全校一盘棋的作用, 大家团结合力共建。从学校领导班子到教师队伍都从学校各方面选调组成。当时工物系的核心领导平均年龄为28.3岁。1955年底到1956年初, 从机械系等若干个系和教研组选调了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负责各专业教研室和实验室的组建工作。甚至还按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优秀学生, 提前毕业任教。王大中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和梁尤能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国家会计学院院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等都是这批提前毕业留校任教的优秀学生。连工物系的学生也有从别的系在读生中抽调的。这种团结协作的优良风气铸就了清华人的团队精神。他们毕业后参加了许多建设核事业的大工程, 这些大工程必须大团队作战;在大团队实干中充分发挥了他们团队精神的优势, 并锻炼出不少将才。

至于世界眼光, 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远见地提倡, 除了结合国情学习苏联以外, 也要向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有用经验, 包括英美高等学校所通行的自由选课制度等。为了发展核技术, 当时师生查阅了不少英文资料。上述原子能系的创办、溶剂萃取法和离心法的研制成功等事例, 无不充分反映出清华大学所具有的追求国际先进的世界眼光。

上述诸方面的清华精神已沉淀凝聚为清华特有的校园文化, 成为清华大学的兴校之魂、强校之魂, 推动清华大学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 有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作引领

书中对清华大学所持有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多处作了深刻和系统的记述。1965届无线电电子系毕业生陈弘毅 (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与主持研制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系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入学50周年纪念文章中说:“清华精神对我们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确实起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我们59级校友在清华这段时期, 清华大学党委和蒋南翔校长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提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又红又专’‘政治业务双肩挑’‘因材施教’‘各按步伐共同前进’‘面包与猎枪’ (有时表述为‘干粮与猎枪’) ‘学用一致/理论实践相结合’‘真刀真枪毕业设计’‘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辅导员/科学登山队/文体工团三个代表队’‘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等一系列教育思想。我们59级校友正是在这样一套比较完整的‘南翔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届。”[7]陈教授这段对清华教育思想的总结概括较为全面且颇具代表性。

在上述教育思想的引领下, 学校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予以具体落实。

(三) 有别具一格、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措施作实施途径

1.“又红又专”特殊实施途径

当时清华大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又红又专, 全面发展”。为此, 学校除加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以外, 于1953年采取了一项有力的特殊措施——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 即选拔一批学习成绩优秀、思想觉悟较高的党、团员, 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把他们培养成既有较高政治素质又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干部, 既能做业务工作又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双肩挑”干部。在该制度建立十周年时, 蒋南翔曾指出, 政治辅导员制度是为国家培养党政干部的重要途径, 将来清华的毕业生中会出现一批部长、省长甚至副总理。正如南翔同志所料, 据统计,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 每届都有9名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清华学习期间曾担任过政治辅导员的;十六大选出的政治局常委中, 有胡锦涛等3位曾在清华当学生期间担任过政治辅导员。

2.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特殊实施途径

对清华大学来说, 全面发展就是“又红又专又健”, 就是“政治 (思想) 过硬、业务过硬、身体过硬”。在政治思想过硬方面, 提出了要努力登上“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爱国主义, 第二层楼是社会主义, 第三层楼是共产主义世界观。在业务过硬方面, 强调考试成绩只是相对的衡量标准, 最严格的评定标准则是走上社会后在工作上作出的成绩。在身体过硬方面, 提出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

清华大学所提倡的全面发展绝不是平均发展, 而是要求在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有个性的重点发展。这就是蒋南翔所说的, 不能使学生成为“干面包”, 也不能“都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一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清华大学提出了要培养3支“登山队”, 除了上述的政治辅导员队以外, 还有科学代表队和文体代表队。科学代表队培养的是攀登科学高峰的拔尖人才;文体代表队培养的是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尖子。但不论入哪个代表队的学生在思想、学习等方面都必须是优良的。

因材施教培养业务尖子的办法有:成立特殊班级, 给予开小灶。例如, 理论物理这个专业不直接招生, 而是三年级后从各专业抽调优秀学生, 一年只抽调五六个人组成一个班, 大家称为“大脑袋班” (即脑袋聪明班) , 给这些学生开小灶, 给他们制定特别的教学计划, 安排专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予以特别指导。再如, 为班上个人开小灶, 被誉为加速器实验物理学家的王聚文 (1966届) 回忆说, 当时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学, “教研室主任为我单独安排教学计划, 实验室为我提供锻炼动手的机会, 使我提前完成本科学习, 进入攻读研究生课程, 这一切都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8]。

在文体代表队方面, 采取“两套班子”“双重领导”的特殊措施, 学生既集中起来由学校统一安排学习和课外活动, 同时又不脱离原来的班集体。

通过这样3支代表队的因材施教, 带动了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王大中院士 (1958届) 和陈念念院士 (1964届) 等都曾是清华大学舞蹈队成员、学习尖子。曾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的吴亭莉 (1965届) , 曾是学校合唱队队员、学习尖子, 毕业后成为建筑设计专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胡锦涛同志在校时, 不仅是学生政治辅导员, 而且是因材施教的尖子学生, 还是舞蹈队团支部副书记。

3.理工结合特殊实施途径

现代科技的发展历程表明, 往往是先有科学理论上的突破, 再有工业、技术领域的革命。也就是说, 现代技术的创新有赖于基础科学的研究。所以大学必须重视理科, 理工紧密结合, 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工程训练。清华大学理工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基础理论课程学3年。工物系的物理、数学课程是参照综合大学物理系安排的, 这在清华大学是很少见的。很多毕业生反映, 工作中的创新, 得益于学校基础理论课学习中培养出的思考习惯。现为美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一流设计专家修立明说:“创新要从小有好奇心, 有思考问题的习惯, 我在工作中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清华大学的教育, 特别是物理、数学基础课非常重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的关系, 而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 两者是培养科学思维的基本功。”[9]

第二,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著名的“干粮和猎枪”主张。蒋南翔强调, 学校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 与生产实践、科学实验相结合, 主要是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包括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给他们干粮还是给他们猎枪?重要的不是给他们一袋干粮, 更应该给他们一杆猎枪。”到了荒山野岭, 干粮吃完就没了, 但如果有猎枪, 遇到野兽, 就可以靠猎枪生存。他反复强调, 知识只是“干粮”, 而能力才是“猎枪”。[10]上述很多事例已足以说明“干粮和猎枪”的主张在工物系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二是“真刀真枪毕业设计”。1958届水利系毕业班学生结合密云水库的设计任务进行毕业设计, 这是一个创造, 水利系学生自豪地称这是“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三是提倡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工物系建造屏蔽实验反应堆, 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原子能方面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的基地。

上述这些特殊的培养途径, 在当时是十分前瞻且有实际效果的。通过这些途径, 清华大学为国家造就了大批创新型人才。

(四) 有卓越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作保障

1.卓越的领导班子

书中指出, 工物系卓越领导班子的突出表现是:高瞻远瞩, 英明决策;实事求是, 按客观规律办事;唯物辩证, 科学指导。

汪致远 (1966届, 参加过多项重大国防科技研究项目, 199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电子部部长) 说:“当时在学生中流传一种说法, 说苏联专家曾对何东昌说, ‘你要出国深造, 也会像杨振宁一样’。何东昌回答说, ‘我在这里当教务长, 一年培养几千人, 十年培养几万人, 这贡献不是也很大么!’这对我们影响很大, 告诉我们要走国家需要的路, 要又红又专、廉洁奉公, 做对人民有利的人。”[11]

由于领导班子的爱国情怀、无私奉献, 铸就了他们上述诸方面的品质。在其卓越领导下, 清华大学工物系在建系后不久, 就完成了几个国内首创的项目:全套有关原子能专业的学科、先进的同位素离心分离法、先进的核燃料后处理溶剂萃取法、第一个自行设计的反应堆等。

仅以建造原子能反应堆为例, 在以吕应中为反应堆工程主要领导人的率领下, 一所高校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建成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的反应堆, 这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罕见。他们总结的经验是:建堆又建人;知难而进, 寻难而进;既要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 又要按科学规律办事;理论与实践结合,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抓住主要矛盾, 创造条件, 促进矛盾的转化, 变不利为有利;尖端分解为一般, 一般综合为尖端;战略上以少胜多, 战术上以多胜少;部分多次实验, 总体一次成功;既要尊重专家指导, 又要充分发动群众智慧;从中国实际出发, 创造性探索自己的道路。[12]这段经验总结充分反映了领导班子的卓越能力、超群智慧和深邃思想。

2.卓越的教师队伍

由于筹建工物系时, 清华大学根本没有原子能方面的师资力量, 必须自力更生。学校采取在校内选调优秀教师、引进留美留苏优秀人才、从校外高校和有关部门调入、聘请苏联专家等渠道组建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学识渊博、学养有素、学风严谨、教书育人, 深受学生爱戴。工物系毕业生、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杨兰和深情地回忆道:“我为祖国的核电事业做出的一点贡献, 首先应归功于工物系对我的培养和造就。正是工物系老师们的循循善诱, 才使我稚嫩的肩膀变得硬朗, 才能经受住风雨的历练。工物系是我起飞的平台, 送我展翅高飞;工物系是我起航的港湾, 送我扬帆起航。每当我在事业上取得一点成绩时, 我总想起工物系老师们慈祥的目光。师恩浩荡, 师德厚重。”[13]

很多教师不仅业务精湛, 而且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对祖国的原子能事业充满激情, 对培养后代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对学生的成长潜移默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 李恒德院士1955年留美回国, 有人为此惋惜。他说:“我就不信, 我对祖国的贡献不比我作为一名美籍华人所能做的强!至少我的辛勤、汗水、成就是洒在祖国的土地上。我可以自豪地说, 祖国的今天, 尊严、强大、繁荣……也有我的一份, 哪怕就是那么一小点。”[14]李院士几十年来, 培养了大批人才, 桃李满天下。

实际上, 建设卓越教师队伍是当时整个清华园的重要举措。据1965届建筑系毕业生宋春华 (曾任建设部副部长等职) 回忆, 他入学时, 有“清华一百零八将”之说, 就是有108位教授, 他们都是学生心中的榜样、眼中的偶像, 他们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影响了学生一辈子。

不言而喻, 卓越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 保障了清华精神代代相传, 保障了清华教育思想一以贯之, 保障了清华各项教育教学措施实施到位, 从而保障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健康发展, 使创新型人才辈出。

重视借鉴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宝贵历史经验, 是为了解决好我国目前创新型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的需要;是进一步解决好我国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 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问题的需要。总之, 是强调自主创新, 创新、创新、再创新的伟大时代的需要;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2][3][4][5][6][8][9][11][12][13][14]钱锡康, 邢振华, 黄文辉, 冯伟萍.理工结合又红又专——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人才培养纪实[M].北京:清华校友总会, 2013.

[7]奚和泉.半个世纪清华情:清华大学1965届校友入学50周年纪念文集1959-2009[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浅谈历史教学经验 篇8

无论什么教学都是人的教学,要把学生培育成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新一代祖国事业的接班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贯穿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抱有正确的态度学习、生活。当今的学生都是受宠爱长大的,心理品质差,教师必须用已有知识构筑其灵魂桥梁。教师利用这些激发学生对美的事物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发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富有再造辉煌的理想。也可在神圣历史领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树立远大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锤炼健全的人格走向健康的明天。如果这一目的实现,学生具备了较高的人文品质,那么就会愉快的走进课堂,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然后教师要发挥创新的方法技巧实现课堂艺术教学。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是: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角色扮演法、活动演练法,但我们要让其有新意才叫艺术。

这里强调四种方法。讨论法是经常使用但不一定能够成功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活学活用。最关键的是所论问题要保证大多数人都有话可说,而且内容都能拓展到学生身心发展、兴趣渴望上。

所谓图示法有图表式、图画式、漫画式,可以快捷的向学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感官加强记忆,比如观看《巴黎圣母院》建筑让学生质疑,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其艺术美在哪里、有何象征、你的感想等等问题去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艺术思维深入课堂气氛中。

下面再详细地谈谈角色扮演法。例如《北京条约》,大清皇帝特派和硕恭亲王奕,大英大君主特派内廷建议功赐佩带头等宝星·会议国政世职上堂内世袭额罗金并金喀尔田二郡伯爵额尔金分别代表两国政府谈判签订。我们可以请一名学生扮演奕,一位扮额尔金让学生在庄严的气氛、灰色的布景、冷峻的语言、求饶的口气、盛气凌人的表情、沮丧颓废的面貌中领悟感受国家落后的屈辱,培养其渴望祖国强大,为祖国富强无私贡献的精神。

角色扮演法既可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也可加强其对知识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另外还可以使用活动演练法,比如: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让多个学生参与评价历史伟人的功过是非,每个人做一演讲,最后由评委打分评价,且有裁判最后总结;也可举行知识竞赛,其题目可以列举自古以来的民族英雄,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加强了记忆,也弘扬了爱国精神;也可以找课外资料列举国内外近期重大事件,提高学生关注时事和社会发展的意识。

为了发挥课前预习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我们要布置好作业。作业可以个人独立完成,师生一起完成,小组互助方式完成。其题目要有实用价值。

不论哪门课要教好都不容易,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经常地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学的艺术技巧,相信每个老师都能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上一篇:幼儿园防震演练小结下一篇:《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