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第一次包粽子

2024-07-28

端午节作文:第一次包粽子(精选6篇)

端午节作文:第一次包粽子 篇1

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赛龙舟第一次包粽子

关于端午节作文500字:赛龙舟第一次包粽子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当然是包粽子、吃粽子和赛龙舟了.包粽子肯定同学们都不会包吧!我也不会包,今天我就要和妈妈、奶奶他们一起包粽子.早晨,爸爸到街上去把粽叶买回来,我和妈妈他们把糯米准备好.妈妈就开始教我了.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张粽叶,把粽叶向中折出一个圆角,左手捏紧,最后,再用事先撕好的粽叶条向粽子的两头各绕两匝紧.一个好看的粽子便包好了.于是,我又别出心裁地给它做上记号.我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几个粽子,但怎么也没有妈妈包得美观结实.我想:虽然我这次没包好,但下一次一定会包好的.粽子煮好后,我就连忙挑我包的粽子.虽然这几个粽子都被开了花,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是我劳动的果实,所以我吃起来特别香.

端午节作文:第一次包粽子 篇2

农历五月初五, 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 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 赛龙舟, 挂菖蒲、艾叶, 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据说, 吃粽子和赛龙舟, 是为了纪念屈原, 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 薰苍术、白芷, 喝雄黄酒, 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 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却不甚清楚, 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诸说:

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 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 死后为蛟龙所困, 楚人哀之, 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 以驱蛟龙。又传, 屈原投汨罗江后,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直行至洞庭湖, 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 恰逢雨天, 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 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 人们荡舟江河之上, 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 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为涛神, 世人哀而祭之, 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 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1) 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 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 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2) 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 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3) 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 这应当是“像龙子”的文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 提出3个主要理由: (1) 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 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 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2) 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 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 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3) 《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 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 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以上端午节的来历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影响力, 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别称知多少

据统计, 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 达二十多个, 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 现在人们只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但据专家考证, 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 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食粽是祭屈原, 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 仅反映民众的心愿而已。实际上, 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 (清明前一天) 吃粽子, 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 许多地方仍有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端午食粽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 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 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春秋时期

用菰叶 (茭白叶) 包黍米成牛角状, 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 称“筒粽”。

东汉末年

草木灰水浸黍米, 因水中含碱, 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 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

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 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 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

出现杂粽。品种增多,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 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唐代

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 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代

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 还有“蜜饯粽”, 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 木车牛马作的广告, 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

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 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

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 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

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 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 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 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个头大, 外形别致, 除鲜肉粽、豆沙粽外, 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蛋黄、冬菇、绿豆蓉等调配为馅料的什锦粽。

闽南粽子

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 猪肉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 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 吃时蘸调蒜泥、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 香甜嫩滑, 油润而不腻。

宁波粽子

浙江宁波粽子为四角形, 有碱水粽、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代表品种碱水粽, 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 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 可蘸白糖吃, 清香可口。

嘉兴粽子

嘉兴粽子为长方形, 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如鲜肉粽, 常在瘦肉内夹进一块肥肉, 粽子煮熟后, 肥肉的油渗入米内, 入口肥而不腻。

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 其个头较小, 为斜四角形。北郊农村, 习惯吃大黄米粽, 粘韧而清香, 多以红枣、豆沙为馅。

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四川、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苏北的咸蛋粽。

上海地区粽子种类多

以杏花楼、新雅为代表的广式粽子吃口松软而味道浓烈, 外形为底平, 呈正方形、五角形, 一角向上, 其余伸向四方。广式粽子品种很多, 有栗子、鲜肉、蛋黄、香菇;裹枕粽有烤鸭、香菇、栗子、鲜肉、蛋黄、米仁, 其他还有碱水粽、豆沙粽、鲜肉粽、鲜肉蛋黄粽、赤豆粽等。

以老半斋、扬州饭店为代表的淮扬特色粽子为“八味八式”, 正宗“小脚”白米粽、四角形红枣赤豆粽、秤砣形蛋黄栗子粽、元宝形火腿肉粽、三角形豆板咸肉粽、枕式鲜肉粽、长枕风鸡粽、菱形豆沙粽, 特色鲜明。

功德林供应的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 均以素食为特色。

清真洪长兴的粽子很具穆斯林风范, 粽壳略青, 棱角分明, 外观清秀, 品味纯正, 特别是“牛肉粽”, 是其他派别所没有的。

沈大成、上海嘉兴粽子店、五芳斋等传统特色店供应的粽子“五花八门”, 有豆沙、鲜肉、白米、红枣赤豆、鲜肉蛋黄等。沈大成首创咖喱鸡粽, 缤纷多彩。各类粽子从品种到外形, 从口味到色泽都各不相同, 大的广式裹枕粽450 g一个, 而迷你粽每个仅25 g。

外国的粽子

日本

称粽子为茅卷, 在阴历5月5日吃, 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 成长圆柱形。

越南

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 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 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 蘸糖吃;肥肉粽, 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 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泰国

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 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 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

墨西哥

有“粽子节”欢庆玉米丰收的习俗, 在节日中, 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此外, 哥斯达利加、洪都拉斯、秘鲁等国家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少数民族五月五日习俗

满族的端午节

满族过五月端午是为了祈福消灾。相传很久以前, 天帝派人下凡体察民情。五月初五, 天帝的使臣扮成卖油翁吆喝道:“一葫芦二斤, 二葫芦三斤。”大家争先抢购, 只有一个老头不仅不买, 还告诉老翁账算错了。等油卖完, 老翁尾随那个不买油的老头, 说:“你是好人, 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灾, 你在自己房檐上插上艾蒿, 可以躲过瘟灾。”老头听后就挨家挨户告诉所有的人, 家家插上艾蒿, 瘟神无法降瘟灾, 人们都得救了。五月端五满族讲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 还讲究到郊外踏露水, 据说用这天的露水洗脸、头和服, 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

水族端午节

有吃素的习俗。据传水族的远祖从江西迁到贵州三都地区, 在此开荒种地, 创家立业。某一年的秋后, 远祖的4个儿子来探望, 远祖上楼取肉款待他们时, 不慎失足坠楼而身亡。自此以后, 水族从端午节的第一天开始, 只准吃素, 直至端午节结束后才能吃荤。

纳西族端午节

纳西族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清晨, 家家要吃糖枣糯米饭, 喝雄黄酒。门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两根大麦穗。长辈要给15岁以下的孩子绕扎五色棉线, 称“续命线”。男孩绕左腕, 女孩绕右腕。续命线需戴1个月的时间, 等到6月27日火把节最后一天才解下烧掉。节日里, 集市上还摆设药摊, 出售各类名贵药材。妇女们则绣织小香包、小钱包、布娃娃、扇套、笔套等手工艺品。

粽包节

傣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夏历五月初五举行。节日里, 未婚青年男女身着盛装, 在村边树下围成一圈唱情歌。然后, 小伙子把粽包掷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 若姑娘也有意, 就拾起粽包, 双双到附近僻静处谈情说爱, 至日落西山时才离去。

采花节

藏族传统节日, 也叫女儿节。流行于甘肃与四川交界的博峪一带。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 当地荒芜一片, 是一位名叫莲芝的姑娘教会人们种地, 教会了人们采花治病。后来, 莲芝姑娘在五月初五上山采花时失足摔死。人们为了纪念她, 就逐渐形成了采花节。采花节的主要活动是抢水、采花和祝福。节日的早晨, 人们要抢泉水洗身、饮用, 传说用这天太阳未照的泉水洗浴可以得到吉祥, 饮用可祛除疾病。随后, 青年男女身着盛装, 带上美味佳肴, 到远处的阿里坎山上去采花。出发时, 全村男女老幼欢歌送行, 采花者则表达采花的决心和愿望。到达采花坪, 姑娘采花, 小伙砍柴、支锅、搭棚, 傍晚开始歌舞, 直到半夜方休。第2天返回村寨时, 姑娘头上插鲜花、戴花环, 背满筐鲜花草药。到村口时, 全村人齐聚村头, 鸣枪致意, 送酒送馍, 祝贺采花青年归来;采花姑娘则向各户赠送礼物, 并祝福。

都阳节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传说古时有一年天气炎热, 彝族寨子里病疫流行。人们惊恐万分。江边的汉族兄弟听说后就把端午节采的菖蒲、艾叶和雄黄酒送上山, 用药给老人洗疮, 用雄黄酒给阿依擦身, 不几天, 人们的病全好了。后来, 彝族人备了厚礼下山感谢汉族兄弟。汉族人告诉他们说, 端午节的草药能治百病, 还能避邪。从此, 彝族也过起了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 彝语把“端”念成了“都”, 所以将端阳节叫做“都阳节”。节日这天, 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菖蒲和艾叶, 孩子们要用雄黄酒擦脸、青年男女还要包好粽子, 带上酒和肉, 到风光秀丽的山间草坪, 进行摔跤、跑马、斗牛、斗羊、跳舞等娱乐活动。

神仙坡节

彝族、仡佬族、汉族等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省纳雍县和水城一带。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传说古代时, 当地有一位叫木达的小贩, 他买卖公平, 不欺不诈, 而且有一副成人之美的好心肠。在小贩差一天就一百岁的那一天, 他通知周围48个村寨的各族青年人到今天的神仙坡上集中, 为青年人穿针引线物色对象。后来便乘白鹤慢慢升天而去。以后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神仙坡。每年这一天, 人们都集中到这里来, 纪念这位成仙的老人, 并载歌载舞, 后便形成神仙坡节。节日当天, 各族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聚会纳雍和水城交界地的神仙坡, 举行吹芦笙、赛马等娱乐活动。

杨梅会

彝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新民区一带和峨山彝族自治县高鲁山一带。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传说很久以前, 有个道人路过高鲁山一带, 在山路旁种下一片瓜, 并在瓜地边撤下一把细米。后来, 瓜藤变成了山脉, 瓜果变成了村寨, 细米则变成了杨梅。这里的人们便守着瓜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到农历五月初五杨梅熟透的时节, 人们便聚会到山上, 一边采摘杨梅, 一边尽情欢乐, 以表达对那位道人的纪念。这一天, 人们除采摘杨梅, 小伙子和姑娘们还聚集到一起, 进行对歌和跳芦笙舞等娱乐活动。一些小伙子和姑娘通过对歌交往, 往往结下百年之好。

转山会

第一次包粽子 篇3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待着,等待着……终于,那一刻,上课铃响了。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学起了包粽子。面对桌面上的材料:虾米、蕉叶、红绿豆混合糯米、肥肉等,我老鼠拉龟——无从下手。

我照着老师教的样子做起来,眼看快成功了,谁知材料从蕉叶小洞漏了出来,唉,包得不够严实。第二次,我刚想用线绑包好的粽子,谁知蕉叶烂了,材料掉了一大半。我像泄了气的皮球,想放弃。可看见别的同学已经做好了一个,而且做得精美漂亮,我心里痒痒:“我不能总羡慕别人,我也要让别人羡慕羡慕我!”接着,我便认真地包了起来。一包一绑,大功告成!

我欣赏着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它七歪八扭,线绑得密密麻麻的。但我还是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美丽也将是最美味的粽子。

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把粽子放进电饭煲里煮。半小时、一个小时……终于,从电饭煲里飘出了一阵粽香。我们口水直流,肚子顿时饿得咕咕叫。煮熟了,我们把粽分来吃,咬一口,嗯,好吃!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我想,这只粽比世界上任何一只粽都要美味。我把粽吃个精光,一颗饭粒都不剩。大家满嘴糯米粘,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会心地笑了。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篇4

今天我跟着行文教育的老师们来到了万江,体验了许多端午节的习俗。今天就让我带领着你们走进端午节吧!

众所周知,端午节最不能少的就是粽子,而今天我们包了三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粽子!一开始,先是专业的包粽子的老师给我们示范,一先拿两片粽叶把有茎的那一片放下面,再卷成一个漏斗形。二把一些洗干净的糯米,放在刚刚卷好的漏斗形的粽叶里,三在上面放多点剥掉皮的绿豆。四把一块鲜嫩的五花肉放上去,旁边放半块金黄色的咸蛋黄!五再放一些湿润的糯米。六拿两片粽叶把它放在两边,然后把它折起来,接着把多余的部分也折起来!七这一步就更重要了,不然前面的功夫都功亏一篑了,最重要的事就是把线一圈一圈的卷在粽子上!包粽子的步骤就是这样了!我学着老师的样子一下子做了四个可爱的粽子!

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篇5

现在,家家户户都准备好粽叶和糯米,为端午节提前准备好粽子。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出门买来一大把粽叶,去包美味的粽子。我手也痒痒的,也想学学包粽子。奶奶说:“好呀,你先看我怎么包的”。奶奶先把粽叶放在水里泡泡,然后放进锅里稍煮一下,说:“这样棕叶就软下来了,最后把它们浸在冷水里就可以包粽子了”,我认真地看着。

奶奶选了几片整齐的粽叶,把一片片叶子依次排放在手上,卷成漏斗状,用勺子轻轻地将米滔进去,不一会儿,一个美丽的粽子就从奶奶手中诞生了。那个动作是多么地娴熟。

奶奶拿来一片粽叶,叫我也来试一试,我可兴奋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学包粽子呀!我下决心一定要包好。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做,可我要包粽叶时,粽叶却像一个顽皮的孩子,里面的米全露了出来,我着急了。

奶奶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呀。”听了奶奶的话,我认真地把粽叶拿起来,记住每个要点,专心致志地包着,奶奶也拿来粽叶,边做示范,边教我包,终于,我的第一个粽子包好了,我欢呼起来,奶奶也在旁边为我感到高兴。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篇6

又逢一年端午节,往年都是在超市里买了粽子回来吃,今年我很想体会这种节日的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买了粽叶和糯米回来,另外又准备了去核的蜜枣、红豆、腌制过的肉块。

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遍,我先看着妈妈包,只见粽叶、糯米在妈妈娴熟的手法下完成了。妈妈又叫我自己包,没想到看着容易到了自己手上却是那么的难呀!我照着妈妈的样子,先拿起两片粽叶,围拢做成一个锥型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接着又抓起一把糯米往粽叶里放,没想到糯米全都散出来了,妈妈给我纠正了一下手把手的帮我完成了一个粽子的制作,接下来的第二个我就包的似模似样了。和妈妈花了1个多小时终于把这30个粽子给完成了。在锅里经过大火煮开锅接着小火又煮了3个多小时就可以吃了,看着新鲜出炉的粽子我立刻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吃起来格外香甜,感觉这个节日都过的更有意义了!

上一篇:我所盼望的过年作文700字下一篇: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小学生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