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2024-07-12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精选11篇)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1

为了确保学生身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与活动中不出现异常,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该办法。

一、掌握和处理学生特殊体质的人员有:班主任、体育老师、各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其他老师等。

二、具体职责:

(一)、班主任

1、班主任必须履行的一般义务有:

了解:了解全体学生的特异体质、患病情况、既往病史等。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身体情况。

登记:对了解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告知:将学校的相关情况和要求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将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告知相关老师、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检查:活动过程中要检查有关人员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是否有学生不守纪律和安排,出现安全隐患等。

照顾:发现学生出现疾病或不适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症状,防止出现新的更大的危险。

2、开展活动前必须履行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提醒和告知,内容包括: ①、因病不能参加的。

②、因病、因特异体质、女生因生理现象可以参加但需降低强度的。

③、对确需降低强度的,班主任要将名单及时提交给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

④、因病不能参加的学生要写出书面报告,班主任保存。因病、因特异体质、女生因生理现象可以参加但需降低强度的,写出书面申请,或者口头申请均可。

3、学生请病假,班主任要无条件的批准,但学生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

4、学期中途转入或插班的学生,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做记录。

5、要求学生及其家长及时准确的将学生的身体情况向班主任和学校进行告知,必要时出具证明。

6、教育学生活动中身体出现不适立即报告。

7、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必须给学生买保险。

(二)、体育老师

1、每次课前或活动前必须提醒学生有无因病或特异体质不能参加的或需降低强度的。

2、使用器材之前,必须检查一遍器材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的绝对不能再使用。

3、活动前必须查看场地,若存在安全隐患必须整改,否则必须停止使用。

4、课堂或活动期间不允许擅自脱离岗位。

5、课前课后或活动前后必须点名,清点人数。

6、学期初第一节体育课必须告知学生哪些身体条件下不能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

7、不能提前下课。

8、体育课必须安排有具体可行的内容,不能让学生任意玩耍。

(三)、学校

1、转入学生必须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做登记。如果存在潜在危险较大的病情,谢绝接收。

2、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发现问题班主任及时告知家长。

3、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学生体质摸底调查,并做好记载。

4、中途请假回家的学生必须持有班主任批准的假条,门卫方可放行,同时保管好请假条,保管时间为一学期,学期结束时交学校教导处。门卫不可空岗,有紧急情况确需离开,在10分钟左右时间内,又无其他人看守时,必须先锁门。

5、学校在开展活动前,发函致家长,要求家长填写意见反馈单,特别是了解学生病情,及时交给班主任老师,以便掌握情况,做出相应安排。

6、因病休学的学生根据市教育局的规定必须在家休养,休学期满,出具医院证明办理复学手续后方可复学。

三、在校期间或学校安排的校外活动期间,学生突发疾病时所有在现场的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开展必要的救护。

2、立即通知家长。

3、必要时向公安部门报警。

四、所有老师平时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急救常识。

五、所有老师不允许提前放学。

六、所有老师不能因某个活动而导致上课迟到,必要时可先做安排。

七、以上方法和要求适合于全校所有老师及管理者。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2

所谓的特殊体质主要包括:一是先天性疾病,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导致的各种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这些学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体质十分差,运动很短时间就要蹲坐休息,而且在运动时或运动后易出现绀紫。极个别甚至出现心衰,呼吸困难,不能参加大运动量活动。二是肢体残疾,常见的有小儿麻痹症、脑瘫造成的四肢畸形。这样的学生参加活动有选择性,涉及残疾肢体的活动就不行。三是处于生病康复期。表面上这些学生与正常学生一样,但是机体功能没有完全恢复,身体还比较虚,处在恢复阶段,适当地运动,有助于加快身体康复。四是心理不健全。由于家庭等原因造成不愿与人交往、胆怯、孤独等心理,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对于这些弱势群体,体育教师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关爱。

二、对特殊体质学生,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避免由于主观因素处理不当,造成学生体育课上意外受伤。体育教师任教班级较多,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怎样摸清特殊体质的学生呢?体育教研组长要主动与学校主管部门沟通,联合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摸底、排查。班主任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仔细询问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必要时可以发放告家长书,请家长详细介绍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学校要说明这么做的目的,不要让家长产生误解,为防止自己的孩子受到歧视瞒而不报。学校将各班收集的材料统一整理,将特殊体质学生做好登记,跟踪了解,对于先天性疾病学生需要长期关注。对生病正在康复的学生,教师在他完全恢复后可以让他参加正常活动。将学生名单登记造册,学校备案的同时,体育教师人手一份,让体育教师清楚哪些学生不能参加剧烈运动。

教师在课余时间多与特殊体质学生交流,进一步掌握他们的身体状况。这样的学生身体变化频频,时好时坏,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安排合适的练习内容。有的学生处于生病康复阶段,教师要根据他的恢复情况安排练习任务。让特殊体质的学生参加运动,本身就有一定风险,可能做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教师在各方面考虑时力求全面、细心。

三、不断学习,摸索前进

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教学内容与方法要因人而异。对特殊体质的学生教师不能放弃,要让他们融入集体活动,得到大家的帮助,感受集体的温暖,身心健全发展。教师在课前教学设计中,要根据班上特殊体质学生实际,事先预设好活动内容,让他们有针对性地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多数学生教学上,对于个别特殊体质学生,教师可以开运动处方的形式,让他们练习。规定活动内容的次数、强度等。即便这样,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毕竟差,没有教师的指导、监督,他们不一定完全按照规定做。因而教师在分组活动或学生巩固联系时,最好抽时间给予帮助、指导。有时也可以安排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在课余时间,教师多与他们交流,尤其是心理上也有障碍的学生,通过谈话聊天,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赢得学生信任,这样教师安排的活动任务他们更乐于接受,认真完成。教师无论如何都要让特殊体质的学生感到你时刻都在注意他。对运动量不大的活动,教师在活动时可以考虑把他们编到各小组,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

在以往的教学中,对特殊体质学生多安排见习或休息。这样做对体育教师来说既省事又安全,但是对学生就不公平。他们会失去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与同伴一起交流的时间,以及与同伴分享快乐的体验。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指导下,力争做到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不可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力。教育要创新,要勇于探索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在意识到特殊体质学生需要关注时,我就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我们做好了调查、登记工作。力图经过一年、两年或更长时间,能在解决问题上有所突破。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把这一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相信会有收获,会对这些学生有帮助。我不想看到,多年以后一个孩子因腿脚残疾,从来没有参加体育运动,对体育锻炼一无所知,那将是我的过错,也是体育教师的遗憾。

四、教学个案分析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3

摘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5所高职院校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在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关键词特殊体质体育教学高职院校学生探析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已日益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教育公平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相继提出,越来越多的特殊体质学生进入了高等院校,他们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哪些学生算是特殊体质学生呢?吴燕丹等(2007)[1]将特殊体质学生定义为:长期性或阶段性身体练习障碍的学生,可分类为肢体残疾学生或经过医学检查有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的学生、因瘦弱或肥胖运动困难的学生、手术后或病愈恢复期学生、个别高龄的学生。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塑造健康体魄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那么,分布在大学中的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如何呢?他们是否也像普通学生一样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呢?本文将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回答这些问题。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5所高职院校(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师展开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100%。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分析

制定完整的体育课教学大纲是上好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对特殊体质学生体育课程安排非常随意,工作的重点往往集中在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体育教学上,对特殊体质学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疏忽和遗漏现象,没有制定出明确、具体的特殊体育课程目标。

早在2002年8月,教育部就颁布并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第四部分第十条就清楚地界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目前,我国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有单设保健班、随普通班就读、免修体育3种形式。调查发现,河南省高职院校多采用的授课形式是选修课,并未对特殊体质学生单独开设保健课。对身体轻度残疾或有一定体育运动能力的安排随班就读,对身体运动能力较低的允许其申请免修体育课。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方面,对他人的关心、与他人的协作精神以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等心理健康方面严重不足。

(二)运动安全与课程评价体系

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而不敢或不愿引进新项目,体育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已经取消或禁止了难度较大运动项目的开展[2],对于高职院校的特殊体质学生也没有例外。然而,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关键在于如何紧紧抓住特殊体育教育的个性要求,并根据实际需要来改造传统体育教材来适应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工作。如可以对运动规则做些修改,对运动动作做些简化,开发适合特质学生需要的体适能锻炼项目等。

调查发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普通学生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的合格率上,对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管理明显不够,对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比较随意,超过80%的体育教师表示由于特殊体质学生在学生人数中占的比重较小,而且特殊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最高只能记70分,学校对特殊体育课程的轻视以及特殊体质学生人数过少是导致教师对特质学生体育课程评价较低的直接原因。

(三)体育资源配备情况

研究发现,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是由普通体育教师兼任的,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特殊教育培训,更没有经受过专业的特殊体育系统学习。考虑到特殊体育课程活动量小,教学环境比较轻松,安排特殊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多以传统体育专业和运动医学专业为主。此外,学校并没有专门的特殊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设施,教材侧重于传统东方养生类项目,开设的运动项目多为简化太极拳、走跑练习、保健按摩与康复体操等。如在选课时多选择轻体力活动的运动,如在发展力量时多选择哑铃、跳绳等项目,在选择技术课时多以排球、乒乓球、有氧操为主。

四、结论和建议

随着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和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在我国的顺利召开,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量心理受伤或致残学生即将进入高校就读,研究高校特质学生体育教学意义重大。不仅体现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集中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胸怀。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做好特质学生体育教学工作,通过开设特殊体质学生专门体育教育专业或课程,建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提高师资培养质量,从而满足不同需要、不同水平和不同专业结构的特殊体育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在制订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大纲时要以学生需求为本位,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为基础,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3]。在制订体育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性别、年龄和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学生的兴趣进行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身体发展的特殊需要。要做好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修改运动规则,简化动作难度,同时,开发适合特质学生需要的体适能锻炼项目等,提高学生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1).

[2] 翟虎翔.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D].河南大学.2010.

[3] 田春雷.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4

学生家长(甲方):

协议制定者

木鱼镇小学(乙方):

甲方的孩子是乙方年级的学生,因为生病不适合在学校做运动、上体育课等繁重的体育活动。经协商,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应密切关注和掌握孩子的病情,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在学校生病,可请假。通常情况下,孩子们经常被教育不要做更多的体育活动,他们的疾病会报告给班主任。

2.甲方的孩子(体质特殊)可以随时向体育老师报告不做运动,不去上体育课等重体育活动。

3.乙方班主任发现班级有特殊体质的学生,应及时向教务处报告备案,并经常关注,经常联系家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家长和学校报告。告知体育老师,经常教育体质特殊的学生,不要做运动、上体育课等大型体育活动。

4.如果甲方孩子在学校再次患病,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乙方不承担任何不当行为的责任。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学校和家长各持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木鱼小学(乙方):家长(甲方):

日期月份年份

特异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5

第一条 为切实保障在校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其它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特异体质学生管理保护制度。

第二条 学校医务室根据有关规定建立特异体质学生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特异体质情况记录等。对各班存有特异体质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并登记造册,每学期将摸底调查的信息立即反馈给班主任。

第三条 每学期开学初,班主任应当主动向学生或者学生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了解身体健康情况。如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的学生应及时报学校卫生室建立相关档案。涉及学生隐私的,班主任及相关人员应当保密。

第四条 对监护人书面告知的、学校医务室反馈的、自行发现的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不适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学生,班主任、体育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给予必要的照顾,对不适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建议其请假或者休学。

第五条 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或者体育课上,班主任、体育教师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对有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的身体近况做好全面了解,并适当减轻运动量或者免予活动。

第六条 遇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学生在校时有异常反应,班主任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告知家长或医生在校时的异常情况。

第七条 本制度所称特异体质或者特殊疾病主要是指身体健康状况异常或者患有肺结核、心脏病、高血压、胃溃疡、哮喘、肺炎、肾炎、伤残等慢性病。

同心县豫海回民中学

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制度 篇6

(二)、严禁冒名顶替、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一经发现查实,视情节轻重取消个人或团体成绩并追究有关体育教师的责任,同时通报批评。

(一)、比赛采用单淘汰赛的办法进行,每场比赛分四节,每节10

分钟包干,第四节最后1分钟停表。采取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篮球竞赛规则。

(二)、为使每个队员得到锻炼和提高,每个代表队需将运动员分为

A(6女)、B(6男)两组比赛,整队参加分节比赛。A打第一节和第三节,B打第二节和第四节,每组队员不得互相调剂。如遇队员受伤或裁判判罚等因素造成该组队员不足5人时,仍需打完剩余比赛时间,否则按弃权论。

1、中、小学分别录取前八名。不足十三个队取前六名、不足八个队取前四名、不足四个队取前一名给予奖励。

2、大会设“体育道德风尚奖”8个。

(一)、裁判长:主办单位聘请

(二)、裁判员:各队随队裁判员2人,不足部分主办单位抽调高中体育教师。

(一)、报名时间:各队务于5月9前日将报名表发教育局政体科邮箱(suztk5021089),同时抽签、不按时报名的按弃权论。

(二)、各队报名时须向教育局政体科交每个队员一寸彩色照片一张(背面注明姓名、性别、年级、学籍号,注:以上信息交电子版)做参赛证,没有参赛证的不得参加比赛。

(一)、各队于比赛当天上午7:00前x县x小学报道。

(二)、所有参赛代表队必须在保险公司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7

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 培养大学生对自身健康维护和管理的自觉性是非常必要的。

1.健康管理的概念

1.1健康的概念

现代健康的含义不仅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更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完整的科学概念[1]。健康的四大基石分别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生活规律和心理平衡。

1.2健康管理的概念

在笔者所搜集的文献资料中, 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黄建始对健康管理的定义, 即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2]。

2.高校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纵观我国各级高校, 学生的健康问题主要由学校的卫生部门管理, 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很不到位, 大部分学校仅限于开展一些健康宣传活动和定期的健康体检。许多专家指出, 很多慢性疾病都是因为青少年时期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为了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学校在健康教育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 适时地引入健康管理的理念, 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健康管理, 让大学生对自身的体质健康有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并根据自身的体质健康情况, 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学校为基础的大学生健康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 调查系统, 即收集大学生与健康有关的信息; (2) 评价系统, 即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 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达到预警的目的; (3) 指导系统, 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制订相应的应对方案; (4) 干预系统, 实施制订的方案, 对大学生的健康进行干预 (如下图) 。

2.1调查系统

调查系统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关的因素进行调查和测试。 (1) 健康史调查 (包括家族和个人的患病史) , 健康体检, 这些可以由学校的卫生机构完成; (2) 体质健康测试, 体育认知调查、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身体素质测试, 这些可以由体育教师或与体育有关的机构完成; (3)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营养状况、体育锻炼等, 这些可以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完成; (4) 心理健康测试, 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这些可以由心理辅导机构完成。最后把上述调查的结果汇总, 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体质自评是了解大学生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体质自评调查问卷, 了解大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的主观的评价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等, 然后把体质自评的调查结果与体质健康测试、健康查体等得来的客观的体质状况进行对比, 找出大学生体质自评与客观健康的差异。

2.2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主要是针对调查系统中所得到的调查和测试的结果, 根据相关的标准, 利用有关的软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评价, 比如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等级、心理健康评估、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体质健康的认知程度等。

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质自评和客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原因, 如对体质健康的认知水平,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体育锻炼的态度等。

2.3指导系统

指导系统是指根据评价系统的分析结果, 给学生提出一个改善和提高的意见和方法。比如侧重于体育锻炼的运动处方, 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案, 心理辅导方法、政策法规的制定、促进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等。

根据评价系统分析出的影响威海市高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比如,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规范大学生的作息制度, 增加体育设施,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

2.4干预系统

干预系统是指运用指导系统给出的方法, 对评价系统分析出的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比如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健康知识的宣传、政策法规的制定、心理辅导、生活方式辅导、疾病的防治等。

实施指导系统制定出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和方法, 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干预。比如, 改进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内容, 加强对学生健康知识的教育, 增设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所需的器材和场地, 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等。

综上所述, 大学生健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学校、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

摘要:本文指出, 引入现代社会中“健康管理”的理念, 探索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调查、分析、评价和干预的健康管理体系, 可以为高校建立健康管理体系提供参考素材, 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对促进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梁赋.北京市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10.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 阳光体育 特殊教育学校 体质健康监测

残疾人群体是一个人数众多、具有特殊困难的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善残疾人的心理状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就能够促进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使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方面,体育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体育以特有的魅力吸引残疾人的参与,广大残疾人通过体育运动愉悦身心,展示才华,加深理解,增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对场地器材有着特殊要求,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场地设施器材缺乏,残疾人可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有限,严重挫伤残疾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的时候,都将残疾人设为免测人群,无法对他们进行正常的体质健康评价。

特殊教育学校是传播正确残疾人体育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的重要基地。残疾人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共同遵循“体育健身、增强体质、回归主流社会”的体育理念,是残疾人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特教学校在体育课程安排、体育教育目标及内容、教学资源配备、特殊体育教育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特殊体育教育经费缺乏,导致部分学校教学设施无法保证,教学手段无法实施。教育未能学校体育承担起为残疾学生传播正确体育理念,增强残疾学生体质,推动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教育功能。

“阳光体育”运动是在2006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的时候提出的,当时提出来叫“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其主要内容是针对目前全国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素质有所下降的情况,教育部要求全国各个学校首先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工作的要求,包括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让小学生每天睡眠不能少于10个小时,中学生不能少于9小时,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关键是学生的体育活动每天不能少于1小时。对残疾人实行“阳光体育”,其实就是残疾人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补偿功能。肢体患病的残疾人,他们的部分肢体或全部肢体受到损伤后,如果基本上或完全停止体育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体力就大大减少,这将使得他们的运动器官及其紧密相连的人体其他器官各个系统的功能相应下降,这不仅仅反映在内脏机能上。由于机能和功能下降,又进一步恶化。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影响下,残疾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较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别,他们的情绪低落,更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和交往。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通过锻炼,有效地改进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能力,最终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为顺利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3号)有关要求,着重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体质健康监测标准》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着重强化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特殊教育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残疾人体质健康发展、激励残疾人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发展残疾人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对残疾人进行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具体实施方案为:

第一,对残疾人开展“阳光体育”,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在残疾人中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阳光体育的“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残疾人人心。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残疾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第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残疾人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但是在对残疾人的教学模式上,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拘泥于正常人从事的项目,开发适合残疾人可以从事的体育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第三,对残疾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着眼点和着手点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个性,塑造学生自我主体意识,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中的快乐和愉悦。体育教师将发挥“主导性”,使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充满人性的光辉,洋溢着自由、和谐、关爱、平等、有感情、有魅力的人文氛围。残疾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特长和身体素质,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项目,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运动氛围。例如:可以要求残疾学生必须参加一个体育俱乐部,瑜伽、跆拳道、体育舞蹈、盲人乒乓球、轮椅篮球、羽毛球等项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活动半小时至一小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每天再加上早操及课间操,正好符合“阳光体育”的活动宗旨。

第四,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体育处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体育队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旨在促进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升健康水平的,有学校、社会、家庭多方面参加的一体化的体育工作,工作重点和重心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特别是“阳光体育运动”中广泛传播“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异体质学生管理办法 篇9

冯党小学 2014年

冯党小学

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学生管理办法

为了确保学生身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与活动中不出现异常,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该办法。

一、掌握和处理特异体质、特定疾病学生的人员有:班主任、体育老师、各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其他老师等。

二、具体职责:

(一)、班主任

1、班主任必须履行的一般义务有:

①了解:了解全体学生的特异体质、患病情况、既往病史等,了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身体情况。

②登记:对了解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③告知:将学校的相关情况和要求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将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告知相关老师、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以及学校,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④检查:活动过程中要检查有关人员是否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是否有学生不守纪律和安排,出现安全隐患等。

⑤照顾:发现学生出现疾病或不适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症状,防止出现新的更大的危险。

2、开展活动前必须履行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提醒和告知,内容包括:

①因病不能参加的。

②因病、因特异体质、女生因生理现象可以参加但需降低强度的。③对确需降低强度的,班主任要将名单及时提交给活动组织者和实施者。

④因病不能参加的学生要写出书面报告,班主任保存。因病、因特异体质、女生因生理现象可以参加但需降低强度的,写出书面申请,或者口头申请均可。

3、学生请病假,班主任要无条件的批准,但学生必须履行书面请假手续。

4、学期中途转入或插班的学生,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做记录。

5、要求学生及其家长及时准确的将学生的身体情况向班主任和学校进行告知,必要时要出具证明。

6、教育学生活动中身体出现不适立即报告。

7、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必须给学生买保险。

(二)、体育老师

1、每次课前或活动前必须提醒学生有无因病或特异体质不能参加的或需降低强度的。

2、使用器材之前,必须检查一遍器材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的绝对不能再使用。

3、活动前必须查看场地,若存在安全隐患必须整改,否则必须停止使用。

4、课堂或活动期间不允许擅自脱离岗位。

5、课前课后或活动前后必须点名,清点人数。

6、学期初第一节体育课必须告知学生哪些身体条件下不能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

7、不能提前下课。

(三)、学校

1、转入学生必须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做登记。如果存在潜在危险较大的病情,谢绝接收。

2、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发现问题班主任及时告知家长。

3、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学生体质摸底调查,并做好记载。

4、中途请假回家的学生必须持有班主任批准的假条,门卫方可放行,同时保管好请假条,保管时间为一学期,学期结束时交学校教务处。

5、学校在开展活动前,发函致家长,要求家长填写意见反馈单,特别是了解学生病情,及时交给班主任老师,以便掌握情况,做出相应安排。

6、因病休学的学生根据市教育局的规定必须在家休养,休学期满,出具医院证明办理复学手续后方可复学。

三、在校期间,学生突发疾病时所在现场的老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开展必要的救护。

2、立即通知家长。

3、必要时向公安部门报警。

四、所有老师平时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急救常识。

五、所有老师不允许提前放学。

六、所有老师不能因某个活动而导致上课迟到,必要时可先做安排。

七、以上方法和要求适合于全校所有老师及管理者。

八、责任追究:凡未贯彻落实学校规定和要求而发生安全事故者,将追究其一切责任,同时给予纪律处分。

冯党小学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10

《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制度

为规范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保证学校获取客观准确的学生体质健康资料,推动全体学生健身活动的开展,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1、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任务是:对测试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统计与分析测试数据;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决策和研究提供服务。

2、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应坚持科学、统一、系统的原则,做到组织严密、取样客观、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3、教导处负责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学校总务处协同艺体组,共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4、我校每年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5、体质健康测试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程序,遵守操作规定。

6、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由教导处公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布后,各班级可以公布本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特殊体质学生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体质健康标准;湖南省高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60-0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2],要高效的实施它,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结构和内容的适应性和科学性,还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自《标准》开始实施到现在才八年时间,仍处在实践和摸索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如何?如何对体质测试整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才能尽可能实现《标准》在实践上的重大进展,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笔者对此课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树立“科学的体育观”及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管理提供理论借鉴。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课题主要研究湖南省高等院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现状,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选定10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4所本科院校是湖南大学等,4所专科院校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高职是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与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并收集了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多年以来颁布的有关《标准》的纲领性文件以及湖南省教育厅下发的有关文件;同时阅读了大量相关学科,为顺利完成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湖南省高校实施《标准》现状调查表,并经过专家评定效度且得到专家一致认同意见后,开始面向调查者进行问卷调查。

1.2.3访谈法

研究小组于2009年3月一9月份分别访问了本学科的相关专家学者、分管副校长,体育部主任,体育教师22人次,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1.2.4 观察法

直接参与部分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通过观察、参与、了解和把握体质测试现场的实施过程,掌握及弥补用其它研究方法可能无法获得的资料。

1.2.5数理统计法

在WindowsXP操作系统下,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调查和访谈的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及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质健康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分析

2.1.1宣传工作现状分析

宣传是使学生全面了解体质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掌握体质测试知识,促进体质测试工作顺利实施。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工作,而且需要多途径、多渠道、大力度的进行宣传。高校宣传主要宣传形式是:教师上课宣传、广播讲座、板报宣传、现场讲座宣传、会议宣传等,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10所学校都通过教师在体育课上宣传《标准》测试工作的占60%,30%的学校利用了校园网络进行了宣传,40%的学校是会议动员,30%的学校做过板报,鲜有学校同时采用3种以上的宣传形式,因此,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多样化(详见图3--1)。调查同时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宣传工作和思想发动工作主要由公共体育部/体育学院/体育组负责,而团委、学生会、学生体育组织等其它部门参与度不高。

2.1.2 测试项目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的《标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从学生的运动能力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两方面综合评定(测试内容详见表3--1)。虽然从理论上讲,在测试项目上应该没有什么什么争议,然而,通过实际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对测试项目并不十分清楚,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必测项目,有的高校却并没有进行测试;相反,有的选测项目却出现了重复交叉测试的现象。

2.1.3 测试场地现状分析

在所调查的10所学校中有6所高校专门设置了体质测试场所,2所高校临时利用健身房、器材室或其他室内场地进行测试,2所高校直接在运动场或者找一块水泥地进行测试。可见,一部分高校存在场地欠缺的困难,有的高校学生很多,但体育场馆却少得可怜,根本满足不了《标准》的需求,这可能与高校的体育硬件设施不足或者领导对体育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育硬件投入太少所致。

2.1.4 测试工作计划制定与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培训现状分析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10所高校中有7所制定了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计划,其中5所学校的工作计划比较全面,2所比较简单,另外3所学校根本没有制定工作计划,只是临时布置任务。测试的时间安排主要采用完全课内测试和课内、外测试相结合两种。由此可以得出,体育课仍是各个高校测试的主要时间,这样必然占用很多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影响体育课的正常上课进度,有部分教师由此产生了不满情绪,可见协调好体育课与体质测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和监管者,在测试前期,其主观思想意识和测试所需物质条件都应做好充分准备。调查表明,参与测试工作的成员,有5所学校的大部分体育教师参与了培训,4所学校的少部分体育教师参与了培训,另外1所学校的测试人员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直接参与了测试,培训内容9所学校仅仅是测试步骤和仪器的正确规范操作及软件的操作,几乎都未涉及健康知识和运动处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湖南省高校对参加《标准》测试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运动处方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教师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还不能完全满足《标准》实施的需要,相关负责领导应加强对《标准》实施工作人员的监管和指导工作,以保证《标准》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2.2 体质测试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分析

2.2.1测试仪器现状分析

测试仪器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关系到数据的统计、上报、分析和反馈等工作的有效性。因此,选择质量好的仪器设备能够保证体质测试的顺利实施。根据调查显示:测试过程中,仪器偶而出故障的和经常出故障的学校各占40%和20%,仪器根本没有故障和几乎没有故障的分别占10%和30%,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学校测试仪器会出现故障,出现故障较多的仪器是肺活量仪,其次是握力仪,给体质测试带来的很大的困难(测试仪器出故障的学校所占比率统计图详见图3---2)。根据实地考察来看,有个别学校由于时间很紧,虽然仪器没有修好,但仍让学生参加测试工作,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有的甚至直接让学生输入数据,另外,有的学校由于配套的测试仪器价格较高,只好购置相当有限的测试仪器,以致人太多仪器太少,测试数据有效性与真实性受到质疑。

2.2.2测试工作流程及监管现状分析

湖南省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过程大多是以学生上体育课的自然班级为单位,以保证测试的井然有序。调查发现,10所学校均是采用智能导入型仪器或通过“易点通”采集数据。对因病、残疾不能参加体质测试的大学生,通常都采用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校医院开出证明,体育学院/公共体育部核实后,可以免予执行《标准》,所有相关信息存入学生档案。在实际的调查中,有8所院校对本校免测试生有较清楚的规定,少部分学校未考虑此因素。

在体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由于测试的时候学生相对较多,而体育教师或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所以测试现场总显人手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测试时监督不力,虽然有的高校规定测试时需带学生证或者身份证,然而测试场地人员是动态流动的,所以作弊时有发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调查发现,认为有很多同学作弊的占3.2%,认为有很少同学作弊的占37.8%(见图3---3)。

2.3 体质测试后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反馈工作

2.3.1 测试所得数据的反馈现状分析

《标准》要求对每学年测试的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体育学院/公体部/体育组应该有专门人员负责收集,保存测试成绩,统计数据、上报,并定期整理电子与文案归档。根据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所有学校都对测试的数据做了较好的保存,但对数据的处理形式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学校只是用于上报,没有及时的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已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很好的了解,更谈不少运动处方了;有的根据不反馈,学生测试完成之后就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有的学校做的比较适中,反馈及时,补考测试形式灵活,完全按照国家体育局的精神来完成的;有的学校则对数据的玩的过火,对第一没通过测试过的同学“严肃处理”,又是补考,又是纳入本年度的体育成绩,甚至纳入毕业的必要条件,搞得学生神经紧张,人人自危,为了体质测试成绩不惜冒着被学校处分的危险请人代考。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湖南省高校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情况良好,绝大部分高校按照教育部的精神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尚存在不足:测试项目不合理、测试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测试仪器的数量不够和质量不佳、测试过程监管力度不强、测试时间安排不合理、测试成绩的反馈不及时等。

3.1.2 在行政管理上,个别分管领导对《标准》的实施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标准》实施工作的效率低、效果差。《标准》实施的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专门的体质测试机构和专职测试管理人员较少,达不到管理的要求。

3.1.3 在专业素质方面,少部分教师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不足,在实际测试操作细节方面需要提高。

3.2 建議

3.2.1 扩大宣传渠道。利用各种形式与途径对体质测试的目的、意义、内容、注意事项等积极宣传,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认识。

3.2.2 优化仪器设备、人员配备。体质测试工作不仅需要质量优良与数量恰当的仪器设备,专业人员的配备也是必不可少,在实际工作中要力求人机配备合理,责任落实到人,达到人机的最优化。

3.2.3 强化管理机制。各高校要成立领导分管小组;各部分门之间要精诚团结与协作,分工要明确且具体;工作方案要统筹规划,全面考虑;实施体质测试工作要井然有序、监管得力;执行者要训练有素,执行有力。

3.2.4合理安排体质测试时间。体质测试的工作总量很大,参与的体育教师或专职工作人员很多,参与的学生更是成千上万,组织者和被组织者还都有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要完成,如果安排不当,就会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或学习进度,因此,各高校要多方面考虑,周密安排测试时间,以保证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顺利实施。

3.2.5 搭建大学生体质信息反馈系统。一方面组建学生咨询机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到此机构咨询,及时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及可采用的健身运动处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英特网,体质测试数据可资源共享,扩大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数据库可保存多年,便于动态跟踪,有利于与《标准》相关的课题科研工作的开展。

3.2.6 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有机结合。根据现行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与评价系统,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与体质健康课程体系,处理好身体健康与运动素质的关系,实现体育教学与体质测试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教育部体卫司司长杨贵仁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2-09-17(3).

[3] 李宜南,万平,赫忠慧.北京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J].体育科学,2005(2):42-44.

[4] 阎智力,石井胜.关于中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5(6):31-33.

[5] 傅纪良.中国与新西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4):102-104.

[6] 周强,张龙.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S1):36-39.

[7]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4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一Report to the Governor and the Legislature,2003.11.

本论文为:2009年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09c377

作者简介:

廖小林(1956--),男,副教授,广西灵山人,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黄昌武(1977--),男,硕士,讲师,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上一篇:四年级语文ok下一篇:审题常见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