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2024-09-11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共10篇)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篇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生活在这个和平安定的时代里,当代大学生应有与时俱进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问题,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只有这样,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让祖国更强大。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应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应该保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充满信心。要熟知中华民族建设祖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关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勤奋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要敢于向已有的科学成果挑战,敢于向未知的新领域进军,勇敢地去实践,去探讨。

我们要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为祖国的明天而奋进。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跨进2l世纪的中国正如醒狮雄起,巨龙腾飞,只要我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必将在本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另外,当代大学生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全面地、辩证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既要从中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中激发热爱之情,也要从中认识我国自然条件的一些不足之处增强忧患意识;既要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又要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落伍而伤痛,从而转化为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当代大学生要有时代责任感,认识到自身肩负使命的艰巨性。还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珍惜学习机会,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责任意识。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从点点滴滴作起。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必然要发生各种关系,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每个人,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生活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社会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条件,为个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没有社会的整体强大,个体的利益,个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社会责任要求个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他人利益,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祖国的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篇2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多元化,时代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1. 多元文化的冲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时间和空间被压缩, 地球俨然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不同文化在不同国度自由地穿梭, 不同文化日趋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不仅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 而且具有不同价值内核的文化之间的冲突变得越发激烈。

文化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发展不可回避的历史文化背景, 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 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时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中国社会处在剧烈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必然在文化中体现出来, 不同的利益群体由于拥有不同的价值观, 因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诉求。这种多元文化既包括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主流文化, 又包括代表发达国家利益诉求的西方文化, 包括满足大众娱乐性需求的大众文化, 也包括强调自律、批判与责任意识的精英文化。而由于不同的文化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在面对相同事物时, 往往做出不同的反应, 有时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反应, 它们的接触和碰撞必然会产生矛盾或对峙。

2. 社会道德的缺失

所谓道德,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 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康德曾经说:“这个世界上惟有两种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地震撼, 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灿烂星空,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1]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 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碰撞, 受此影响, 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滑坡, 道德观念混乱, 道德缺失现象愈发严重。

究其原因, 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的情况共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的缺失。其道德缺失主要表现为:一是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薄弱;二是功利主义明显, 集体主义淡化;三是理论认知与现实实践脱节。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肩负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然而在掌握先进科学知识, 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的同时, 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却背道而驰, 道德缺失现象屡屡出现, 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应给予更多重视。

3. 价值观偏移

价值观是人生观、世界观确立的向导, 高校价值观教育是素质教育乃至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始终打着时代的烙印, 无不受制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改革开放以来,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从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到价值评价标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且大学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有增长趋势。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的时期,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剧烈碰撞, 再加上其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 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矛盾、困惑和不稳定的特点。部分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移。

相对而言, 当代大学生价值变化也呈现一些积极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价值取向趋于社会与个人兼顾、奉献与索取平衡, 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价值评价标准由理想主义向功利化和实用化转变。

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1. 培养社会核心价值观

大学处在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 是社会思潮、价值取向、文化舆论的风向标。[2]

培养社会核心价值观,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必须从指导思想的高度和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统领和引导。

首先,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先进科学思想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的战略指导方针。对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有助于把社会主流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价值观的偏移, 才能真正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培养成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次,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 并大力弘扬和高度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耻八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 使他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增强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迫切需求。

最后, 坚持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 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一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先进性教育, 加强社会基层党团组织建设, 提高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威信。其二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近现代民主法制教育, 通过这些教育促进青年大学生及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2. 加强社会道德意识

营造有道德的社会大环境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撑。加强社会道德意识,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感。

首先, 社会道德的加强离不开社会制度的“他律”。“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制度系统的支持, 道德问题不可能依靠道德本身来解决, 依靠道德自我完善解决社会道德危机, 只会是社会生活陷入更深重的道德灾难”。对社会上的道德缺失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 也就是制度的“他律”。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把公民道德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 有效地规范公民行为, 增强社会道德意识。

其次, 积极推进公民的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不仅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更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二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及对《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强全民族的道德意识, 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

最后, 增强全社会的道德意识离不开个体的自律意识。提高每个公民的道德素质, 增强公民自身道德意识是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关键。作为社会的一份子, 我们只有在思想和实践中加强道德自律, 全社会的整体道德意识才能增强。

3. 深化成人成才的意识

所谓人才, 首先是人, 然后是才, 故成才必先成人。强化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意识, 必须了解成人成才的真正内涵及如何成人成才, 当代大学生必须既成才又成人。

首先成人, 何谓成人, 指为成长、成就为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如何成人, 则以才成人、以心成人、以信成人、以德成人。

WENJIAOZILIAO

“人”与“仁”同音, 人要有仁人之心, 要有良好的伦理和道德。从当代中国大学生这个特定的社会角色来说, 成人最基础的条件是健全的人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创新精神。

其次成才, 成才的最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就要会学习。就中国当代社会而言, 成才就是成为社会有能力的人。大学生成才的方向定位是以适应社会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现实条件为基础的。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亦是如此, 要想成才就必须先成人。成人是成才之本, 人不成, 才不器。只有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教育, 才能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 建设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4. 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是人类独有的潜能, 是与生俱来的遗传基因, 只有多少高低之分, 而没有有无之别。[3]

所谓创新精神是指人们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 在向社会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想人之未想, 发之人未发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经或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需要综合国力的提高, 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 经济实力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关键是靠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大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更应注重成为高素质的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伟大使命, 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历史变革需要创新精神,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正因为有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拥有大无畏的创新精神, 才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纪元。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就必须转变创新的思想观念。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阶段, 对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大学要跟随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管理观念、教育观念, 以创新精神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大学生必须深刻领会创新精神, 并落实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中, 敢于迎接时代提出的挑战, 敢于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担负起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意识的培养始终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无不受制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要做好这一工作, 就必须从社会和高校教育入手, 积极分析新形势下培养当代大学生责任的途径和方法, 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并拥有坚定信念, 担当起历史和时代的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

[2]孔繁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工作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

穿越时代的爱国情怀 篇3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许多美丽的故事,屈原抱石投江的忠贞,陆游至死未忘九州同的爱国忧思……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像一朵朵芬芳的玫瑰,摇曳在我心中。

稍大些,翻开历史的长卷。才知道,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记忆中,爱国的情怀在无奈与痛苦中深埋,在金戈铁马中奋起,透过历史,我听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最有力的呐喊:‚河山,忠心,爱国!‛

从此,‚爱国之梦‛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当我把目光投向我的生活,我发现,有多少人背负着沉甸甸的爱国情怀上路,他们兢兢业业地遵循着‚位卑未敢忘国忧‛的祖训。非典肆虐的时候,有位诗人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直面死亡,白衣天使做到了。不是每一种情,都能表示爱国,白衣天使做到了。‛有了这种情怀,才有了出征苍穹,太空遨游的骄傲……一年又一年,中国人续写着爱国的华丽乐章,中国梦如此灿烂辉煌!

我,也在用稚嫩的心灵读着‚爱国‛二字。

那天,班上的两个男生吵了起来,突然,觉得吃了亏的同学环顾左右,一把拉住从韩国来的韩中翰:‚你,帮我骂他,叫他神经病,神——经——病——‛不明真相的韩中翰来了个鹦鹉学舌:‚神——经——病—‛同学们一下子围了上去,愤怒地说:‚你怎么教韩国人骂中国人?‛‚难道韩中翰回国记住的是中国人爱骂 ‘神经病’?‛

为此,我们在班队课上展开了讨论,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让韩中翰记住什么?是‘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柔美舒缓;是‘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豪迈;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洒脱飘逸;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感人誓言……

一个个字,敲打着同学的心灵,至今,我无法忘怀那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在那个早晨,我真切地感受到‚爱国‛二字,能让人激情澎湃,经历风风雨雨,未能让他褪色;历尽沧海桑田,他依然保持着动人风姿。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篇4

宁波里小学 刘德玲

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教育,特别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语文课程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催化剂,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责任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那么什么是责任感呢?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责任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儿童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开发与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其本身就是儿童健全人格的基础,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儿童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应该教育他们成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民主负责的人。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于明确且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发挥课堂的阵地作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一天在课堂里度过的时间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教材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处于迅速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他们接触到的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形成无法估量的影响。首先,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其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写好每一个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再者,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上课从不迟到,批作业从不含糊的教师,其一丝不苟、细心踏实的行事作风,也会给学生以受益终身的影响。藤野先生总是认真细致地帮鲁迅先生修改讲义,连血管图的微小偏差都不放过,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激励了鲁迅一辈子。这样的责任感教育才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极高境界。

二、从名家身上培养对人生的自信力

学生成绩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他们智商的高低。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或勤奋努力不够,每次考试时都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冷言相讽,或另眼相看,而应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如学习《童第周》和《法布尔小时侯的故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是属于那些遇到困难肯动脑筋想办法,学习本领要有毅力、不灰心,要勤于观察、勇于探索的人,从而记住任何时候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

三、从现实出发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胜利与失败机会参半,每个人都时时面临着生活的考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意外的打击,不能正视现实,以至于发生很多学生因为成绩不佳自杀的事件。作为教师,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承受挫折的心理,显得日益迫切。在《童年的发现》一课教学中,当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学生明白了 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 引导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应该坚强乐观的面对。这样使得学生将课文中的我寻根问底大胆想象精神很自然地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课文的中心思想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甚至是内在的一种人文素养伴随其终身,使得学生终身受。

四、从家庭亲情出发培养坦诚、理解的品质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篇5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要养成大爱,时刻与国家站在一起,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而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因此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使国家富强,使国家整体素质提高。

专业是大学学习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是首要任务,但修学应是一个“先博而后精”的过程,大学阶段除学习专业课程以外,还需广泛涉猎,不可过早的把自己的修学范围框死。因此,大学生要在逐步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兴趣及所长,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客观地说,当今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责任意识也比一般同龄人强:志愿服务、奉献社会一马当先、热身社会、投身改革、表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青年大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青年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大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

许多大学生出现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的现象,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有些大学生的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还有的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随着进人大学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以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大学里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有些学生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篇6

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依据

未来世界的竞争, 说到底, 就是当代青年综合素质的竞争。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从历史的视角看, 最重要的, 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当代青年求学的机遇远远优于前辈, 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接受系统的教育, 知识更扎实, 视野更开阔。但他们也有不足, 了解工农的机会较少, 经受的风浪也较少。对于青年来说, 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固然重要, 但人们工作进步的原动力还是高尚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关心青年, 特别是他们的精神世界。要帮助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成为社会的中坚和思想的强者, 成为运用“经济杠杆”而又不被“经济杠杆”所左右的人[1]。

(一) 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左右, 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阶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指引着他们如何去建设祖国, 从而影响着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 要真正发挥民族精神的社会作用, 并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代代相传, “关键在人”。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工作主要对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史告诉我们, 民族精神得到弘扬, 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起着关键作用。青年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学习优秀传统的文化的过程, 也是把民族精神中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优秀文化传播开来的过程。青年大学生赋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学习的同时也把带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加以吸收, 所以他们又在民族精神的新旧文化的交融过程中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二) 大学生是时代精神的推动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发挥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力, 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 历来是社会上的最活跃部分, 最少保守思想, 在中国的近现代民主历程中一直站在最前沿。特别是在现如今经济发展中, “作为生产力的主体要素, 无论是体力、精力、还有知识、技术, 青年大学生都占有相当的优势, 作为劳动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青年本身就蕴涵着改革现状、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内在欲望和冲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青年掌握着开启未来的钥匙, 谁赢得了青年, 谁就赢得未来”[3]。所以, 大学生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同时还是社会创新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问题

(一) 价值观重构缓慢, 道德观念弱化

随着社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民族精神的认同和践行上不可避免地打上社会转型的烙印, 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重构过慢。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使社会关系发生急剧变化, 各种阶层和利益都在不断调整中, 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处在不断变动和调整过程中, 新的价值观、道德观正在重构, 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 个人价值主体地位明显增强, 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现象加重。二是道德观念弱化。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不断变化, 大学生的价值观由理想转向现实。他们往往认为共产主义理想虽美好, 但是遥不可及。因此, 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物质利益。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缺乏诚信, 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 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和才能, 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 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 在一些不正确价值观念的熏染下, 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态的躁动和失衡, 这直接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蔓延。

(二) 培育机制不健全, 培育方法单一

虽然广大高校和有关部门认识到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有重大意义, 而且还成立了民族精神培养和时代精神教育的专门机构, 但由于缺乏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 加之在工作中没有形成健全的培育机制和考评体系, 致使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就教育手段和信息渠道而言, 手段单一, 集中于传统的封闭式手法, 缺乏互动和活泼的沟通, 社会大众获取精神教育的途径还停留于书本、电视等陈旧的渠道;就精神内容而言, 向公众传播民族精神的内容比较单调, 缺少鲜活的事例, 让人感觉抽象, 不能针对不同群体提出合适的普及方案, 易于走向说教, 与时代的结合程度不高, 讲理也不够透彻;不敢面对西方文化的竞争, 不能直面所在。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的具体途径

梁启超先生曾有名言:“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若说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那么大学青年则应该是处在“此时太阳最辉煌的时刻”。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 可以说, 如何培养、激发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青年的民族精神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昌盛。因此, 如何找好切实可行的培育当前青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 开发利用高校各种文化资源, 打造和谐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亲密环境”,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两大组成部分, 前者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后者是校园环境的本质内容,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建设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应把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 完善人的品格, 提升人的素质。在环境建设中, 要注意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 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 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第二, 提供组织保障, 发挥高校的整体育人效用。一方面, 要通过调研等手段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世界, 全面摸清青年学子在价值观上的基本状况、规律及特点、偏差和盲点。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 借用网络等通常迅捷的渠道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新变化、新需要, 摸清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世界的基本规律和鲜明特点, 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在做什么, 理解他们在思想上的困惑和问题。另一方面, 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工程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党团组织, 要以系、班为单位, 建立和完善密切配合、合理分配、协调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

第三, 要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协调互动的教育体系。这方面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外一些国家在这些方面的作法和经验。很多国家都将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与经历, 努力挖掘, 广泛宣传, 把丰富资源转化为对大学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4]。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目前,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好的, 但不和谐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何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 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摘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日前在听取共青团重庆市委汇报时说[R].

[2]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37.

[3]王林.21世纪是你们的世纪——江总书记与中国青年[J].中国青年, 1997, (5) .

小学生爱国情怀诗句 篇7

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学生爱国情怀励志演讲稿 篇8

大家上午好。刚才七年级的两位同学就爱家、爱校、爱祖国这一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这也是我校在11月份展开的一个活动主题。

不知大家听过一首歌没有: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了地球的奇迹。 ”有国才有家,无家不成国,千千万万个小家凝成一个团结强大的国家。也就是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所以爱国,就应从爱家、爱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

爱家,就是热爱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亲人。是家,给予我们温暖,给予我们关爱;是家,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爱家主要是爱爹妈,要爱爹妈就要为爹妈争气,为爹妈争气就应该有远大志向,并且脚踏实地做出一些让爹妈脸上增光彩的大事小情。爱家就意味着凡事都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让家长省心、放心,让他们付出的心血得到应有的回报。有的同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如流水,不好好学习,惹是生非,这是害父母、害家庭;如果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必将受到社会抛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永远迷失爱家的方向。

爱校就是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听老师话,遵规守纪,刻苦学习,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尊敬的老师!

爱国,也要爱自己。自己长出息了,出人头地了,别人才看得起你。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爱、不知道自尊和自重,就谈不上爱国。爱自己,首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宝贵光阴、珍惜学习机会。对于同学们来讲,爱自己就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一辈子负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按时到校离校,不玩危险游戏,不到水库、坑塘洗澡游玩。个别同学虚度光阴,甚至惹事生非,我行我素,张口就骂,举手就打,这不是爱自己,而是害自己,同时也危害同学、危害班级、危害学校、危害家庭。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篇9

郾城第一实验中学胡丽霞

二 O 一 一 年 五 月

唱响红色经典歌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今年全国掀起了唱“红歌”的高潮。我们学校也响应号召,开展了“诵经典 唱红歌”的活动。一是为了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二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的指示精神,三是通过“诵经典 唱红歌”活动的开展,把弘扬民族精神教育与现代公民素质培养相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培养师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将经典诵读与唱红色歌曲相结合,让经典之风浸润校园,提升师生精神品位和文化素养。学校根据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选择了二十余首歌曲供各班学生选择演唱,其中包括《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学习雷锋好榜样》、《我和我的祖国》、《妈妈教我一支歌》、《十送红军》、《南泥湾》、《打靶归来》、《保卫黄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游击队歌》、《我的祖国》、《爱我中华》、《团结就是力量》、《一二三四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社会主义好》、《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走进新时代》等。为了充分引起各级各班的重视,学校还决定在五月下旬举行歌咏比赛。对于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我是非常赞成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在网络飞速普及的年代,我认为举行这样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作为音乐教师我的工作量会一下子增加好多,比平时正常的教学累了许多,但是内心却是充实的,是累并快乐着。

首先,红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唱红歌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需要。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

期。有不少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轻视和忽视思想教育的倾向,同时网络世界的普及也使许多学生面对诱惑而无法抵挡,流行歌曲一时之间席卷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受流行风尚的影响,嘴里哼着的是“不求荡气回肠,只求爱一场”、“ 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 玫瑰花的葬礼,埋葬爱的回忆”等等无病呻吟且与年龄不合时宜的曲调;私下谈论的是杨幂、许嵩、张杰等这些流行歌手的逸闻趣事。这种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通过开展唱红歌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也可以借助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比如教唱《游击队歌》,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铁道游击队》,把学生带到红红的战争年代,感受当时的时代脉搏,体会形势的紧迫,调动昂扬的斗志,然后顺理成章教唱歌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就会一切水到渠成。红歌不仅歌词美,而且一首红歌就是一段历史,唱红歌可以使学生受到红色教育。一首首红歌教育着一代代人成长,使大家在唱红歌中受到教育,在红歌中汲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改革开放好和伟大祖国好,坚定了我们跟党走,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

红歌能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红色歌曲大都是当时历史实践的产物,它是当时革命实践的真实写照。有许多红歌首先就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的,后经词、曲作者收集、加工和整理被推广的,它脍炙人口,便于记忆。所以人们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记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唱响红色歌曲是唤起人们回顾历史,加强革命

传统教育的好办法。红歌的歌词健康向上,音乐旋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当人们听到红歌时就会觉得非常激动,会不自觉地跟着唱上几句,随着旋律的起伏和歌词的传唱,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振奋,久而久之人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红歌不但净化了人们的灵魂,鼓舞了人们参与改革开放的热情,还能教育人们热爱中国共产党和我们的祖国,启发人们健康向上、乐观大度,勤奋工作、热爱生活。

其次,红歌能使人们得到艺术的享受。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音乐旋律,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和舞剧《红色娘子军》就是红歌与影视作品的完美结合。观众不但受到了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教育,而且还学会了唱红歌。在这两部电影里有那么多的红歌,非但没有冲淡电影的故事情节而且还深化了主题,延伸了观众的艺术享受。如果把这两部电影的歌曲拿掉,《冰山上的来客》就会黯然失色,《红色娘子军》就成了哑剧,这些歌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演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学唱这些歌曲的同时,我们不妨再赏影片,使我们的身心再一次受到那种高尚情操的洗礼。

第三,大唱红歌,大唱爱国主义歌曲也是一种重要的全民思想教育活动,通过歌唱活动,能使人的思想得到净化,激发革命精神,也能密切干群关系,增强上下的心灵沟通。只有时刻牢记革命传统和党的宗旨的人,才会经常唱起“红歌”;只有心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才能问心无愧地唱响“红歌”;只有将群众百姓真正装进心里的人,才会和群

众一起合唱“红歌”。实践证明,空洞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只有寓教于乐,把思想教育的内容与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娱、体育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红歌大家唱就是中小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一首红歌就是一个动员令、一封请战书,战争年代战士们唱着红歌奔赴战场,他们不怕流血牺牲,把“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让“每一颗子弹都消灭一个敌人”,去“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在和平年代,中小学生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中小学是基础教育,也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关键作用和重要影响。所以中小学校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唱红歌就是育人的有效形式之一。我们要在学校中大力推行“红歌大家唱”,要理直气壮地教学生唱红歌,理直气壮地讲红歌背后的动人故事,用生动的故事,健康的旋律引导学生成长。要人人唱红歌,天天唱红歌,使唱红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唱红歌能促进我们的改革开放工作。一提起红歌,有些人就认为这是老一套,与我们的改革开放工作没有什么联系,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因为红歌不但产生在革命战争年代而且也产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如,《春天的故事》(王佑贵作曲、蒋开儒、叶旭全作词)、《走进新时代》(印青作曲、蒋开儒作词)等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产生的。《春天的故事》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都非常优美动听、和气可亲,听到这首歌曲不禁使我们想起1979年的改革开放,想起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路线,想起一国两制;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老人视察南方的那种情景和氛围,使人们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和正确,并使人们积极地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走进新时代》整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充满正气,歌词健康向上,这首歌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反映了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进入改革开放后,一曲《走进新时代》,为我们展现了党和国家四代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一首优秀的歌曲往往令人回忆起一个过去的时代,一首优秀的歌曲也常常能鼓舞人度过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歌曲作为先进文化的“轻骑兵”,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首歌曲用朴素的语言和真诚的声音缩短了人民对祖国、对党的情感距离。唱响这些歌曲,是我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我们发自肺腑的心声。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篇10

中国的发展史是一部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辉煌的历史。翻开发黄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老一辈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初期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疮痍的局面,并没有畏缩,而是勇往直前。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开始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经过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时光来到了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60华诞,这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我想起了在五六年代其及艰苦的条件下为研制“二弹一星”而努力奋斗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为了祖国成功发射“神州系列”飞船奠定了基础,想起了太空,想起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天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员;我想起了中国共产党用极大的智慧成功的实施了“一国两制”,分别于1997年、1999年使香港、澳门的主权顺利回归,标志着我国“和平统一”全中国的目标又进了一步;我想起了2003年那令人闻风丧胆的非典,我想起了2008年初我国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天气,也想起了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在这样的大天灾面前,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抢险救灾”,更是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基本恢复了灾后重建任务;我想起了改革开放整整三十年里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的增幅,想起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光辉的足迹!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继承人,他们将决定祖国的命运。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具有优势的特殊群体,大学生们必须坚定自己的理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而且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将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首先,大学生们应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再者,我们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积极迎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此后,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来回报家庭、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努力。

上一篇:黑龙江工业学院就业工作汇报下一篇:南京游记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