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的风景人生哲理

2024-07-05

山顶的风景人生哲理(通用7篇)

山顶的风景人生哲理 篇1

人生是一趟旅程,那我们生来便应该是一个边走边看风景的游人。

关山茫茫,云水苍苍,风景是近是远、是好是坏,不是听来的,不是问来的,须用脚去抵达,须用眼去观察,更须用心去领会。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何止三千,有多少双眼、多少颗心,就有多少世界。而世界,又或许只有一个。世界是大还是小、是美还是丑,都不重要,自己的心地是大还是小、是美还是丑,才重要。

别人眼里的风景,不是你眼底的风景,每一段风景,都需要自己去鉴赏,人生的每一段旅途,都需要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生命的思索,生命的探寻,就在每一段风景的体悟中。

人生是一场历练,也是一场参与,更需要用自己心胸的`包容和宽阔去接纳和面对。人生的高度,是自己内心的高度,人生的风景,不是眼里能看到的风景,是心底所能呈现风景。

有个人千里迢迢来问佛祖:“我背井离乡找幸福很多年了,有人说:它在山顶的凉风中、沙漠绿洲里、在禅院的宁静中、在贫民窟的笑声里。”

佛祖问:“你找到了吗?”

“我一直没有找到”

佛祖没有回答,只是静静的望着远方,湛蓝的天空下,美丽的鸟儿在树上尽情歌唱,夕阳的辉光照射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孩子们在上面欢快的玩耍......

这人依旧满面愁容,不久便落寞的离开,去别处寻找幸福去了。

有时候,我们苦苦寻觅的幸福、美好,往往都在我们不曾注意的身边,生活中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未知的前方,能走到何处就算何处,不必听他人说怎样怎样,你自己的心,是你的主导。

人生是一场历练,更是参与。风景如何,首先需要你自己的眼能看见。人生路上的风景,从来都不是我们可以预设,道路的高高低低、途中中的风风雨雨总是难免,所有的好与坏、顺与逆都需要一份自己心胸的包容和接纳。

生活不是一场匆匆忙忙的行程,一路上需要留几分空闲,给匆忙歇口气,看看这景,静静心气。生活不是上山,上去了不合心意还可下山,生活是一条单行路,过去了,走到路口,也无法掉头而回。所以,抽出那些本就应该有的空闲,品一品这一路相随的风景,体会一下自己忽略的美好,身边处处皆是幸福。

每个人行走世间,所走过的路,每一步的距离都是一段不可忽视的风景,若是用心,身边的尽皆是美好。

人生走过怎样的风景并不重要,在风景里感悟了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即使是风雨飘摇山路崎岖,心地却收获了宽阔与厚重、宁静与祥和,谁能说这样的风景不美?

山顶的风景人生哲理 篇2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陶渊明的作品, 如《桃花源记》、《归田园居》、《饮酒》、《归去来兮辞》等, 这些作品是作者生活的缩影与思想的真实写照。陶渊明的人生历程是其人生哲理形成的基础。他出身破落仕宦家庭, 自幼发愤读书, 立志报国。他出身低微, 受人轻视, 为官多年, 看尽官场的腐败, 因“质性自然”, 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 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在学习陶渊明作品的教学设计上, 我采用以下步骤: (1) 识记、理解; (2) 赏析; (3) 领悟; (4) 反思。首先对当时晋宋易代的历史背景进行相关的介绍, 然后以艺术的手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再对诗歌由浅入深进行具体分析, 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蕴含的积极意义, 最后是开展课堂讨论, 让学生探究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授课后学生领悟到陶氏的人生哲理:做人要有高尚的人格, 要以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并执著地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

陶渊明不屑名利与贪欲, 崇尚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归园田居》中一句“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道出了作者对俗世名利的轻鄙, 而“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更加强烈表达了他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另一作品《归去来兮辞》则表明他与名利决裂,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归隐后, 他安贫乐道, 忘怀得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尽情地讴歌自己的田园生活, 由此可见他在黑暗的社会里仍然坚持着高洁的理想和志趣。他在《饮酒》中写道:“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达了他心中向往的正是悠然自得的生活及恬静舒适的精神境界。当今社会, 人们苦苦追求金钱、名誉、地位, 往往却得不到幸福。精神与物质孰轻孰重?陶渊明的人生哲理已经给出了答案, 参透这一点, 能够帮助我们从世俗的所谓“成功”中解脱出来, 寻找到生活的真谛。

历史上, 文人一般鄙视劳作, 看不起农人, 不屑与他们为伍。但陶渊明却与众不同, 他处处关心、尊敬农人, 称赞他们淳朴、友善、辛勤的品质, 并且以农家为友, 关心农事, 感同身受, 真切体会他们的疾苦。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描写了劳动之艰辛, 收获之不易。反观现在有的学生过着“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对父母长辈的付出熟视无睹, 认为理所当然, 毫无感恩之情。通过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质, 学生能反思自己, 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与付出, 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以艺术和生活为载体, 领悟陶渊明的生活品位, 开发学生真善美的天性。

在导入新课时, 我查找背景资料, 选取陶渊明作品的精华, 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让学生们先“品诗文”。陶渊明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境界在其作品中多有体现, 如《饮酒》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及《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这些貌似简洁的词句把大自然的面貌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山水田园是如此优美, 社会风气是如此和谐。“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此处的文字表述充满神秘感, 让学生紧紧跟谁着渔人前行探寻。又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一个句子就把隐世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 语言简洁、凝练。“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读此句不禁令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世易时移。

接下来是让学生选出最喜爱的作品“诵诗文”, 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表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现场气氛非常活跃。有的以古筝或笛子伴奏, 有的以古典舞伴舞, 有的用和唱等方式衬托朗诵者的表演, 很有创意, 艺术地再现了作品的意蕴, 互动很成功。艺术是相通的, 诗与歌、歌与舞、诗与音乐的结合, 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培养了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

陶渊明热爱劳动, 珍惜粮食。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写道:“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农民就是这样长年累月地劳动, 默默耕耘, 才能获得果腹之物。食物是来之不易的, 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多观察社会, 多参与劳动。为了检测实践效果, 我布置了两个作业: (1) 撰写劳动日记; (2) 举办劳动摄影展。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从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打虫到采摘, 我都参与了, 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收获的乐趣。”劳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身体,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意志, 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和素质。摄影展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汗水和收获。有的同学还在照片中配上陶渊明的名句, 构图非常精美。学生从五谷不分到初步了解多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知道一些家禽的种类和饲养方法, 还对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有了一些认识, 课外收获颇丰。

陶渊明坦诚待人, 珍惜友谊。他为人质朴、淳厚, 观念上没有等级之别、贫富之分。他在《杂诗》中写道:“人生无根蒂, 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 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朋友的深挚的感情。《桃花源记》讲通, 村民知道渔人误入桃花源后,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陶渊明的理想社会里, 村民待人真诚、慷慨, 处处洋溢着平等、快乐。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为有了电话、网络看似近了, 其实距离是越来越远了, 同事朋友之间少了关怀亲密之情, 倒是多了几分戒备, 更有甚者, 尔虞我诈、钩心斗角,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更别说是和陌生人。看看陶渊明, 他在他生活的那个等级制度、门阀制度严格的封建社会里尚且能做到“落地为兄弟, 何必骨肉亲”;再看看我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我们是怎么做的?那么, 我们现代人的友谊可否也可以少些功利, 少些世俗?如此一来, 我们的人生岂不是更淳朴更快乐?

三、学习陶渊明树立远大的志向, 积极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

陶渊明一生多有挫折, 但他并不沉沦, 始终保持奋发精神, 努力争取实现人生价值。他在《饮酒》中写道:“青松在东园, 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高枝。”他以青松自喻, 表现自己坚贞高洁的人格。我们在钦佩他这种不畏挫折、大胆追求理想的生活勇气之余, 要学会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 坚定不移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进发。

社会是纷繁复杂的, 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是每一个人都曾经思考的问题。我们且看陶渊明是如何看待的。《归田园居》有云:“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他有冲破羁绊的勇气, 放弃为官的种种好处, 重归田园生活。《移居》又云:“相思则披衣, 言笑无厌时。”在日常生活中, 他真率旷达, 从平凡中寻找天然的乐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我们遇事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以平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不公与现实的迷惘。艺术学校的学生平时的专业训练和比赛任务非常紧张, 比赛的失误常常出现, 竞争那么激烈, 学生难免会浮躁。“宁静致远”,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 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四、探讨陶渊明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着教学的成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艺术学校学生的特点, 我运用了下列几种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职业艺术学校, 学生活泼好动, 兴趣广泛, 但古文基础相对较差, 理解能力欠缺。我在课程导入时用演示的方法, 把陶渊明的生平、所处历史背景、代表作简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感兴趣, 边看边思考, 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克服对文言文和古诗的恐惧。

2.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指的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和课外读物而获得知识、发展其自学能力的方法。我根据学生能歌善舞、熟悉乐器、会表演的特点, 开展了“诵诗文”的读书活动, 要求大家选取最喜爱的陶渊明作品, 结合自己的专业并充分发挥艺术创意, 进行朗诵表演, 激发学生的职业潜能,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文化基础。

3. 参观法

参观法指的是老师组织学生到农村、自然界、工厂等地进行观察和研究, 从而获得课外的知识。它能使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撰写劳动日记和举办劳动摄影展可使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农事。

五、结语

学习陶潜诗文, 可使学生进入更深层面的思考, 从人性的角度发掘陶渊明作品的人生哲理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学生喜爱他的作品, 就如畅游在美丽的山水田园间, 领略一份纯朴的农家风貌, 体会作者的艰辛与喜悦, 从而感恩自然, 体察民生, 懂得思考种种不平的现状。这样, 学生的眼光就会从书本中从课堂中转向社会转向历史, 丰富自己的知识, 充实自己的思想。正如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那样:批判传统的教育理论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主张, 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作为艺术学校的老师, 我们应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 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 因材施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惊涛.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2.

[2]吴彤.自然与文化——中国的诗画与炼丹.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4) .

[3]张京援.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张宏.秦汉魏晋游仙游诗的渊源变化略.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 (03) .

[5]海男.紫色笔记[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山顶的风景 篇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原作亮相】

我的人生我做主

杨雨聪

山脚流水潺潺,有人说好看,有人说不好看;山腰林静山幽,有人说美,有人说不美;山顶云海茫茫,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其实,整座山各处有各处的风景,何必去问别人的想法呢?人生亦是如此。我的风景我选择,我的人生我做主!

在青春年华中,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风景,恰如平静湖水泛起的一丝涟漪,恰如静谧夜空划过的一颗流星,恰如荒野的荆棘丛中绽放的一株艳花。刘洋,就是这划时代的春雷。当别人贪恋大学校园的悠闲自在,当女同学们忙着购物玩耍,刘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方向。她依旧坚持每天必做的训练课程,不用问别人这值不值得,她一步步克服重重困难,不用问别人这有没有回报,她也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凭自主的选择和勇敢的坚定,刘洋成为盛开在蓝天的玫瑰,花香满天宫。她的选择,让自己看到了不同的天穹风景,也让我们知道,青春,不只是雾里看花。

在人生的关键点上,拐出人生的弯道,就有别样的自我未来。当别人还在家中研习女红的时候,你已拐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弯口:登上雕花龙凤船,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到长安。尽管已知可能面临的勾心斗角,你还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当别人争先贿赂画工的时候,你已拐出了人生的第二个弯口:绝不贿赂画工,保持自己的特立禀性。尽管画布上的你平添了几颗黑痣,你还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当嫔妃争相躲避和亲时,你又拐出了人生的第三个弯口:挺身而出,甘愿肩负和平使命。尽管未来的风景是未知,你还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昭君,你的前行之路上从不问别人好不好,你用自己的智慧,拐好了自己的人生,更拐好了大汉近半个世纪的安宁与和平。

陈道明在复杂的演艺圈中保留着自己独立的人格,清高的气质彰显了演员本真的使命;俞洪敏不贪心高薪的北大教师职位,投身于创业,终成就一代励志典范;最美乡村医生钟晶放弃城市的生活,毅然扎根于农村,用自己的奉献换得百姓的健康……他们都做到了自己的风景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怀念着另一条。”罗伯特如是说。选择了前进的道路,就不必问别人前方的景色,做主了自己的人生,便可铿锵有力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考场得分】 内容21+表达20+发展5=46

【失分原因】

1.引述材料,语句单调,表意重复。

2.叙例、析例没有紧扣观点、暗合材料的意思。

3.说理的层次不太明晰。

【场外分析】

1. 本文结构符合传统材料作文的写法“引——议——联——结”,开头在引述材料时将原材料简单组接,缺乏新意和亮点,夺人眼球的地方黯然,印象自然平淡。

2. 文中叙例有与上下文联系不紧密的句子,有与观点不符的内容;析例表意不准确,语焉不详,没扣住选择什么方向,收获怎样的风景,成就何种人生。

3. 用总起性的句子提领文章的思路,会使说理层次清晰,论述充分有力。本文有拟分论点的意识,但并未想清楚文章的层次,致使后文随意松散,堆砌事例。

【跳级作文】

我的人生我做主

杨雨聪

山脚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或悦耳赏心,或聒噪平淡;山腰古木参天,林静山幽,或凉爽宜人,或阴森幽寒;山顶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或飘逸舒畅,或朦胧茫然。

同样的风景,不同的感受和评价。是驻足流连还是继续攀登?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若想“一览众山小”便“会当凌绝顶”;若想“慢慢走,欣赏啊!”便停步赏景,无须在意他人的看法。人生旅途亦然,我的风景我选择,我的人生我做主!

在青春年华中,选择自己未来的方向,就有属于自己的风景。恰如平静湖水泛起的一丝涟漪、静谧夜空划过的一颗流星、荒野的荆棘丛中绽放的一株艳花。刘洋,就是这与众不同的苍穹玫瑰。当别人贪恋大学校园的悠闲自在,当女同学们忙着购物玩耍时,刘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她不羡妒别人的轻松逍遥,不理会别人不屑、异样的眼神,不畏惧训练过程中的繁重与艰辛,也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凭借自主选择和勇敢坚定,刘洋入选神舟9号航天员,与队友共同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她的选择,让她拥有了独特的璀璨浩瀚的宇宙天宫。

在命运的分岔路口,拐出人生的弯道,就有别样的未来。花样年华,长期幽居深宫,自是渴求承受君王恩泽,机会来了,看着嫔妃们纷纷贿赂画工以求笔下貌若天仙,昭君凛然保持清高的禀性,拐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弯口,画布上平添的几颗黑痣遮蔽了虚浮的荣华富贵。当嫔妃们争相躲避和亲时,昭君又毅然拐出了人生的第二个弯口:挺身而出,甘愿肩负和平使命,尽管未来的风景是未知的。别人畏惧的荒凉于昭君却是雄壮,她用自己的智慧,拐出了人生的别样风景,更带来了大汉近半个世纪的安宁与和平。

在人生的关键点上,定位了自己的航向,就会拥有别样的人生天地。陈道明在复杂的演艺圈中始终保留自己独立的人格,演绎出了适合自己的广受大众喜爱的本色风格;俞洪敏无畏地选择创业终成一代励志典范;最美乡村医生钟晶放弃城市的生活,毅然扎根于农村,用自己的奉献换得百姓的健康……他们都做到了自己的风景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选择了驻足就陶醉于眼前的风景,选择了前行,就做堅定的朝圣者。做主了自己的人生,不畏浮云遮望眼,便可铿锵有力地说:风景这边独好!

【跳级要点】

1. 文章开头引述材料时,要整合材料信息,根据观点需要选择性地概述,避免语句单调和重复表意。此外要美化语言,引人入胜

2. 叙例和析例时要言简意赅,紧扣观点,暗合材料意思。“刘洋”例和“昭君”例分别作了改动和删减,使论述更精准、简要、扣题。

3. 原文两个分论点,后半部分事例堆砌,修改后变为三个分论点(分别在三、四、五段开头)。这样,由个例到排例,内容丰富,层次清晰,说理充分。

【应考攻略】

妙用原材料。写材料作文必须紧扣原材料的含意、内容立意行文。要使行文不脱离原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文中最好或显或隐地用到原材料。

但这并不等于说要囿于原材料,围绕原材料打转。实际上,原材料是为人熟知的,把它原封不动地用在文中引出观点或当做论据使用,只会给人重复啰嗦、江郎才尽之感。如果受原材料现象的诱发,一味对其作长篇大论的评述,则又入于原材料彀中而不能借题发挥。

议论文的写作,要做到既立足于原材料,又恰当巧妙地运用原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概述材料,引出论证话题。

原材料一般字数较多,或故事性较强,或概括说理,为了避免重复的字数过多,在文中引述原材料以引出观点或作论据使用时,往往要简要概述。此外,原材料内容涉及多方面时,须选与自己提取的观点有关的重点内容概述。

其二,化用材料,类比暗示题旨。

议论文中,要将原材料由此及彼说开去,须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联想、类比或引申。选取与原材料意旨相通的素材来使用,此即为化用材料。

其三,精点材料,回扣强化观点。

原材料的命意往往体现在关键词句上,抓住关键词句或由原材料提炼出精要的能代表观点的句子,在行文时,巧妙点化这些词句,既能回扣原材料又可强化观点,产生较强的向心力。

山顶的风景人生哲理 篇4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

老王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儿女们为了孝敬他,为他报了一个出国旅游的旅行团。老王就这样第一次踏出国门。

国外的一切对于老王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老王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ming,sir。”

老王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

于是老王大声叫道:“我叫老王。”

就这样,一连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而老王也还是大声回道:“我叫老王。”

老王觉得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了吧,他又记不住。终于,老王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老王知道后觉得真丢脸。

于是老王开始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个句子,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第二天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老王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却是:“我是老王。”

在生活中,不少人像老王和那位服务生一样,会轻易被人影响。他们不懂得如何做自己,总是盲从他人。

其实,我们不一定要跟随别人做事,也不要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独特的性格、展示独特的魅力。我们要演绎独特的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独特性是我们最宝贵的地方。

有一种奇怪的虫子,被昆虫学家称为“列队毛毛虫”。当它们外出觅食时,通常是由一个队长带头,其他的毛毛虫便用头顶着前一只的屁股,一只贴一只排成一列或两列前进。为防止自己不小心走岔路跟丢了,它们还一边爬一边吐丝。等到吃饱了,它们又排好队原路返回。

昆虫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引诱列队毛毛虫走上一个花盆的边缘,毛毛虫一走上去就沿着边缘前进,一面走一面吐丝。令人惊讶的是:这群列队毛毛虫就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筋疲力尽才停下来休息。其间曾经稍作休息,但也是没吃没喝,连续走了10多个小时。第二天,毛毛虫队列丝毫不乱,依然在花盆边缘上转圈,没头没脑地跟着前面的走。第三天、第四天……终于等到第八天,有一只毛毛虫掉了下来,意外地突破困境,这一群毛毛虫才得以重返家园。

“列队毛毛虫实验”告诉人们,不能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试想,如果毛毛虫们不盲从,换个方向走,就不会没头没脑地在花盆上转了8天。

美国历史上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柏林,在刚出道的时候,一个月只赚120美元。当时,在音乐界如日中天的奥特雷非常欣赏柏林的才华,就问柏林要不要做他的秘书,月薪在800美元左右。但是,奥特雷也忠告他说:“如果你接受的话,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二流的奥特雷;但如果你坚持自己的本色,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一流的柏林。”柏林接受了这个忠告,生活、创作保持自己的特色,直到他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山顶上的风景作文 篇5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悄悄地——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微风缠绕着婀娜多姿的杨树;清脆的河声和着悦耳的鸟鸣;星星点点的小花点缀着绿油油的草地……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当然要去远足啦!当然,作为导游的我,在这个时候可要显显我的本领呀!

文佛山作为中国的AAAA级著名的山之一,肯定有不少旅客光临,这次旅游的地点就是“文佛山”。作为第一次导游的我,心情有点复杂。

“春之旅”开始了!游客们兴奋地下了车,站在山脚往上看,巍峨的山,看不到山顶,云海茫茫,似乎显得很神秘,有点儿似神仙之境。一股冷流迅速从我的`脚尖传到心窝。哎呀!我要是陪游客从这爬到山顶,我不得不……

我怀着忐忑的心跟游客们爬上了山,看着这里山清水秀,我的心情也平复了许多。走了一会儿时不时听见后面传来一些抱怨的声音。这时,山上有一群人下来了,我们有些游客问道:“山上的风景好不好看?”有一旅客笑容满面地回答道:“当然好看啦!山上呀……。”另一位旅客,没等他说完,就反驳道:“山上哪有好看的风景?全都是枯枝乱叶!”抱怨的旅客听后,就留在了此地,观看风景。

我带着其他的游客继续登山,一路上的风景甚好,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游客们有些累了,我鼓励大家:“马上就要到山腰了,大家加油!”这时,又有一支旅游团从山上下来,我们的游客问:“山上有没有好风景?”有一游客和颜悦色地说:“山上的风景好美,你们要加油哦!”还有一位游客急忙摆手:“山上路非常陡,我劝你们还是不要爬了!”许多游客停下了脚步。我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带着最后一位旅客继续往上爬,我精疲力尽。最后,只剩那位旅客一个人爬了。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下来了,我问:“怎么样?”那个人愉快地说:“导游,你真该和我一起上去的,你停下来之后,我一会儿就到山顶了,上顶景色好美,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绵延不绝的山岭如同一条条正在酣睡的卧龙。”……

往届上海作文真题:山顶的风景 篇6

我想退回去的想法不由有些动摇,思考良久,我依旧选择了向上爬去。我就那样闷声闷气地爬着枯燥无味的楼梯,累了就休息一下,片刻之后,继续头也不抬地走着,目不斜视,眼里只有那一些高不可攀的阶梯。最终,我沉不住气了,又一次问了一个路人:“还有多久啊。”“差不多快到了吧。”行人思索片刻,回答道。“山上好看么?”我本就准备爬上去,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那人耸耸肩:“没什么好看的,当初我坐缆车上来的,排了好长时间的队。”我叹息一声,已经爬了这么久,不能就这么退下去吧!于是乎,我苦着脸,闷闷不乐地继续走去。

不知道多了多久,也不知道中途休息了多少次,我总算爬上了山顶,向下鸟瞰,不由大失所望:这座山的风景和我以前看过的没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多了几朵花而已。草草照了几张相,我便匆匆离开了。我下去的速度很快,因为我的心头很是郁闷:早知道就不来爬山了,何必为这些千篇 一律的景致而浪费我的大好时光。由于速度太快,又没怎么看路,我一不小心与一个正在照相的人撞了个满怀。对于我的道歉,她只是微微一笑,随即继续拍着自己的照片。我不禁大奇,到底是怎样的秀丽风景,令她这般着迷?随着她的目光一看,我顿时心头懊悔:只顾着爬山,竟然没有看见这般亮丽的景致!惠子曰:“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一件事,一千个人或许有一千种看法,不要仅仅只是为了终点的风景而劳累奔波,沿路的风景和收获才是人生旅途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人生不只如此,惟有在无数失望与如愿之间,才懂得欣赏人生不同的风景。那么有人看的是风景,有人看的是心情。

下山的路上,我放慢了速度,细细欣赏着沿路的风景,结果固然重要,而过程同样重要,风景就在那里,它不会变,只有看你是否会发现它,欣赏它。

人生处处皆风景 篇7

我们通常所说的旅游, 目的地十分明确, 看什么做什么甚至吃什么都事先决定, 以“到此一游”作为全部结果。旅行则是一种对陌生事物的寻找, 一种人格的自我完善方式, 一种心灵的无疆界的漂泊。旅行往往只有一个抽象的目的地:远方, 它似近似远、似有似无, 正所谓行者无疆。当列车的轮子“哐当哐当”有节奏地敲打着我们的耳膜, 车窗外连接天际的广袤原野和近在咫尺的崇山峻岭撞击着我们的眼帘, 我们在陌生和期待之间穿梭, 感受着时空交错、万物切换带给我们的心灵冲击和震荡, 我们尽情享受着这一切, 早已淡化了我们的目的地——远方, 冥冥之中, 它只在前面某个地方召唤着我们的魂灵, 我们却说不清“远方”究竟在哪里, 它又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台湾女作家三毛一生似乎都在漫无目的地漂泊和游历, 最终还是意犹未尽, 发出“远方有多远, 请你告诉我”的呼唤。她的离去究竟是走遍了万水千山, 抽象的远方变成了具象的却是丑陋的远方让她觉得无所追求了, 还是感觉已经永远无法回到她心底呼唤的心灵原乡?

漫无目的地旅行, 只要用心去发现, 沿途一切皆景观:每天都让你看到不同的异域风情, 每天都让你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你认为早已了解的事情, 每天都被陌生和未知撞击着你正在变得麻木的心灵, 每天都带给你莫名的兴奋和感动。有一句欧洲的古老格言说得好:真正探索的旅程, 并不是去看新的地方, 而是用新的眼光。

上一篇:书写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秋天抒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