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2024-05-28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精选8篇)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篇1

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一书,心里颇有感慨。它让我明白了民主和自由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学生自由灵魂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真诚、丰富、深刻;它告诉我,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它提醒我,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因为快乐是一种美德;它提醒我,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它提醒我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学识,要手不释卷,阅读让自己一步步成长;它提醒我,要用一生的知识来备一节课。

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是有使命感的,在教育越来越追求效益和效率的今天,触及这样的话语总能让人警醒而又感觉亲切。作为学校教育,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责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训练、成绩等应试教育的代名词。这正如肖教授在书中表明: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则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何事,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并本着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信念,力争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以人为本,奉献真爱。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孩子创造一个均衡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所有的孩子,面向孩子的一切。二要加强学习,学为人师。树立学无止境、学高为师的思想,要向实践学,要向书本学,要向同行学,要向孩子学,让学习变为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三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孩子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我们要加强师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孩子,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家长和全社会的尊重。

一种使命,孩子的人生,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都系于教育一身,每天我们接过来的,不只是孩子,而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睛,一颗颗期盼的心。教书育人,我们责无旁贷!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那么就让我们怀着执着的情怀,带着生命上路,以生命唤醒生命,以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让学生的生命因我们的生命更加丰满旺盛,我们的生命因学生的生命而充满活力与激情。

本温暖的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教育世界,展现了一幅完美的教育状态和生活样式。沉浸在这个阳光的教育世界里,是一种身心的净化、一种精神的洗礼、一种心灵的澄澈、一种人性的升华,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爱的力量!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篇2

这是一个问题。

牵扯教育的因素很多,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 一名校长, 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应该坚持什么, 反对什么, 必须心知肚明, 方能有教育的“定力”。我国有1400多万名教师, 有近一百万名校长, 如果我们的教师、校长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 具有教育的定力, 就将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教育的生态就会得到很大的改进, 教育的发展就会更加健康和谐。

教育的定力来自于对教育功能、价值、使命的正确、深刻的理解。教育的功能在于育人,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所有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促进人的主动发展, 促进人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当代使命。

使命一:促进所有人的发展, 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焰, 使每个人充满成功的希望

早在2500年前孔夫子就说“有教无类”, 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工业革命之后所有人接受教育才成为历史的可能。2007年我国真正实现了全国城乡免费9年义务教育, 所有人接受教育不仅做到了, 而且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但是, 同在蓝天下, 是不是就一定能同享教育阳光呢?

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当然是不同层次的问题。关注一部分学生, 忽视一部分学生, 甚至只关注少部分学生, 忽视大部分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只关注一部分学生, 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忽视成绩后进的学生, 有人称为“厚待前10名现象”。同在一个学校里, 同在一个课堂上, 不同学生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大相径庭。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 由于人性自身的弱点, 聪明伶俐的、长得漂亮的、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更多关注, 被寄予更大期望, 相反, 那些不那么“讨喜”的学生就经常会受到冷遇甚至嘲讽。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就做过关于农村学生辍学的调查, 发现辍学的学生80%以上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 而是因为在班上经常受到忽视、批评甚至嘲讽。上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的快乐, 而是经受煎熬, 因此他们宁可逃离学校。根据期望效应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被寄予更高期望的学生会得到更多雨露阳光, 性格会更加活泼可爱, 学习成绩也会明显比其他同学提高得更快。优秀的学生、讨喜的学生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 比如会得到更多的提问, 会得到更多的鼓励, 作业会得到更认真的批改, 做错了事也会得到更多的原谅。有时候, 课堂上的不公平可能比硬件实施上的不公平更严重, 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更大。怎么把保障每个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样一个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落到实处, 怎样确保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保障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 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道德, 是一种教育能力;对学校来说, 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需要从有利于所有人发展的角度改革课程设置和编排, 进行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是一种评价要求, 是第一质量观。

有一个城市在评价学校质量的时候重点关注后百分之三十学生的学业成绩, 有效促进了全市教育质量的提高, 就很值得提倡。

使命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的所有潜能都得到尽可能的发掘, 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人与生俱来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体, 具有各方面的才能和禀赋, 教育有责任让这些禀赋像破土的嫩芽笑迎东风, 茁壮成长, 而不是让它们削足适履, 委靡凋谢。严酷的现实是, 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学科学习轻社会接触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位家长问另一位家长:“你家孩子排多少名?”另一位家长不假思索地回答“78名”或“65名”云云。这种没有对话背景、没有上下文的问答, 双方如此配合默契, 所有人都见怪不怪, 问者问的是什么, 闻者很清楚, 答者答的什么, 问者很明白——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学业成绩、学生在年级中考试成绩的排序成了评价学生的全部内容, 成了家长和学校关心的全部内容。由于考试成绩占据了家长和学校的兴奋中心, 甚至成为全部的兴奋点, 学生其他活动的时间剩下的越来越少了, 为此, 学生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比如身体素质, 这最容易检测:某市《2008年全市中小学校各年级视力汇总表》中, 小学二年级学生近视率为23%, 到了小学三年级达到32%, 小学四年级为47%, 小学五年级已经高达52%。到了小学高年级,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程度不一的近视, 其中戴眼镜的学生高达80%左右。至于高中, 学生到毕业的时候近视率大都在90%以上。一个全民近视的民族能行吗?可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近视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学生每天增加一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 近视率就可下降20%~30%, 增加两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 近视率就可降低50%~60%, 增加三节课的户外活动时间, 近视率就可下降90%。高近视率主要是由于缺少户外运动导致的。

其二, 学生深陷学科学习负担之中, 没有了同龄人的正常的必要的交往, 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化程度得不到正常发展机会, 所以学习优秀、考试优秀与工作优秀、事业成功严重脱节, 这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呢?

其三, 由于长期埋头于书本, 埋头于习题, 两耳不闻窗外事, 社会视野狭窄, 社会责任感淡薄, 终身学习动力下降。

这些与全面发展的价值显然是背道而驰的。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为人的全面发展创设情境、创造条件, 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

使命三: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 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绿叶, 更没有两个相同的人。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个人的个性化发展是社会创造性的根本源泉。个性的消失意味着社会的死亡。

如果要说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贡献, 在笔者看来, 最朴素也是最深刻、最中国也是最世界的就是——因材施教, 笔者相信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最伟大的遗产, 也是在互联网时代会不断焕发新生的教育真谛。工业化进程之后, 教育走上了标准化的轨道, 效率高了, 但沉重的代价是个性的丧失。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生动揭示了标准化、流程化生产对人的戕害, 其实标准化教育丝毫不亚于标准化流水线的后果。现代教育以来, 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个别化、选择性、富有弹性的教育制度和方法, 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使不同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的不同, 而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变成相同的人。

教育的个性化是一个重大、复杂、不断深化的课题。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 我们曾把个性化当做资产阶级自由化来批判, 把统一规范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现在我们当然不会这么幼稚、这么浅薄了, 但是现在对个性化的深刻意义的认识恐怕还是不彻底。我们并没有足够认识到人的个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的根本特征, 是人的生命价值的本质体现。多样性的教育不仅是要造就丰富多样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 而且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 是对生命意义的提升。因此多样化的教育, 因材施教, 不仅是教育的技巧, 是教育的经验, 而且是教育的使命, 是教育的境界。

教育的考试、选拔制度基本上是一个把人纳入标准体系排序的制度。所以如何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才是考试选拔制度改革的重点。现在我们非常强调制定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 这反映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后的客观要求。制定标准是需要的, 对保证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正确的探索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但标准化是危险的,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应该提供更多的选择, 而绝不能导向千篇一律。

使命四:促进人的主动发展, 引导学生生动地学习、自由地成长

说到教育, 在人们的头脑里马上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排排排列整齐的桌子, 坐着一排排端庄的孩子, 认真地或心不在焉地听着老师讲课, 老师站在讲台上日复一日地、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老师讲、学生听, 是千古不变的基本教学模式。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至理名言今天又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当年叶圣陶先生讲这句话, 意思是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的培养,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自己可以掌握学习方法, 自学, 靠自己学。今天我们理解这句话显然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学生不是被动教学的接受者, 不是固定知识的存贮者, 不是教师人格的复制者, 而是师生互动、课程、教学的共同创造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说, 学习过程是主观建构的过程, 没有主观的积极参与, 就没有高质量的学习, 更没有创造性的发挥。按照行为主义的理解, 人的学习过程是被动反应的过程, 有什么刺激就有什么反应, 所以行为主义的教育改革关注的是呈现方式和技巧的改进;但人的大脑并不是简单的反应器, 人脑是加工器、是过滤器, 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独一无二的认知结构的复合体。被动学习不仅是心智的障碍, 而且是人格的障碍;从社会学的角度说, 今天的学习者是明天的建设者, 是社会的主人, 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历史, 是江山辈有人才出的历史, 有自主发展的学生, 才有自主发展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用这样的观念看问题, 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要求, 而且是铸造自主民族性格的要求。

说到这里, 我们对教师的意义有必要重新认识, 对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义。我们已经习惯于把教师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者, 按照这样的定位, 教师是先知者, 是真理拥有者, 是万能之人。特别是师严乃道尊的传统把教师祭上了神坛, 师生之间失去了人和人的基本的平等关系和对话机制, 学生的思想自由和想象空间受到了无形的抑制。按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 教师的角色则应该从演员转变为导演, 教师不是自己表演, 而是帮助、协助、欣赏学生表演;学生应该从观众、听众席上走向教学舞台的中心, 成为表演者, 在表演的过程中增长知识, 增强自信, 实现人格的独立。

使命五: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

“活到老, 学到老”, 表达的是一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情怀, 也是一种人生的生活态度,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 这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要求, 成为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据信息学家的分析, 互联网时代以来, 人类的信息量迅速膨胀, 现在一年产生的信息等于人类文明5000年产生的信息量的总和。信息爆炸的同时是知识陈旧速度的加快, 信息科学领域大学一年级学到的东西到毕业时已经有50%的内容被更新了。其他学科更新的速度虽然没有这么快, 但也是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一个人一生中应用的知识80%~90%是离开学校后在工作过程中学得的。与此同时, 老的职业、工种、岗位不断消退, 新的职业、工种、岗位不断出新, 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基本需要。

适应这种变化, 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终身教育理论, 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蔓延。进入新的世纪后, 终身教育逐渐被终身学习的概念所取代。这种概念的转换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新要求。终身教育虽然把教育生涯拓展到了正规的学校毕业之后, 并试图建立学校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联通的体系, 但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新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学习使得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学习固定的内容变成了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 突破了时空限制, 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也随之抛弃。运用互联网的学习能力, 成为一个人更新知识、掌握新的技术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广阔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态度和能力,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就成为教育的新使命。而且可以想象, 这一功能将越来越强大, 也越来越挑战现有的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 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无疑是对这种趋势和要求的敏锐把握。

反思一下现在的教育, 有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现象:大学生普遍厌学, 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中美学者曾经有多个研究, 比较中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后劲。研究表明, 在初中和高中早期, 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美国学生, 随着学习层次的提高, 中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下降, 美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上升, 到大学三年级普遍发生逆转。基于兴趣的学习, 基于学生自主的学习, 才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学习输在起跑线上并不要紧, 要紧的是输在中线。

教育的使命与文学的使命 篇3

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老大之中国何以战败?人们自然从政治、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寻找原因,而在不断地思考与争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的落后。与此同时,一些外国传教士也在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其中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最为突出,他在战后不久所编译的《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详尽地探讨了中国战败的原因,在当时影响极大。而附在该书末尾的一个小册子《文学兴国策》(此处的“文学”指的是文化教育,非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则鲜明地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问题联系起来,认为中国教育的落后导致了整个国家的落后,也导致了战争的失败。此书一出,其认为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兴亡空前重要的说法即给国人以巨大的震撼。从此,一个“教育救国”的口号开始流行,大力兴办新式教育成为晚清时期一个有声有色的运动。那么,《文学兴国策》是一本什么书,而能够对国人有那么大的影响呢?

《文学兴国策》是由日人森有礼编辑的一个主要由美国各界人士谈论教育的小册子。森有礼于1871年出任日本驻美国第一任大使,他对美国的教育一直非常关注。1872年2月3日,他向美国文化部官员及其他各部和议员发照会一份,并向美国著名大学校长、文化人士等发函,称欲了解美国的教育制度和实际情况,并征求他们对日本发展教育的意见。他的举动在美国引起热烈反应,他最后收到了一大批关于美国教育的资料和对发展教育的意见,凑足后森有礼将其汇总整理,就是这本《文学兴国策》。该书被送交日本政府,引起重视,在认真研究后付诸实施。从那以后,日本的教育发展很快,至甲午战争期间,日本的各类学校已有三万多所,教师人数达到了九万多人,在校学生有三百多万。而中国的教育在此期间,则基本上没有变化。由此,林乐知认为,日本之强在于教育,而中国之弱也在于教育,因此中国要富强,首先要办教育。这就是林乐知要翻译介绍此书的原因。《文学兴国策》全书共收十五篇文章,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教育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美国教育制度的情况以及对日本教育发展的建议。应当说,真正令中国知识分子感兴趣的是关于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即教育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是民族兴旺的关键。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重视教育则国家富强、民族兴旺;反之则国家贫弱、民族衰败。毫无疑问,这些论述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有其现实针对性。

传教士的热心介绍,加上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使国人开始意识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兴办新式教育的重要性。《文学兴国策》是1896年4月出版的,同年的6月,就有大臣奏请广开学校,7月又有山西巡抚胡聘之要求对传统的书院进行改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请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创议终于出现,而朝廷在听取了传教士和一些大臣的建议后,也终于同意开办大学堂,体现了把“教育救国”这一思想付诸实施的决心。在光绪为兴办京师大学堂所颁发的诏谕中有这样的说法:“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一个“急”字,就明显地流露出教育可以救国的热切愿望。

与大力兴办新式教育、以“教育救国”的呼吁相比,对于文学是否可能起到同样的救国救亡的作用,当时的文人学士基本上没有什么指望,相反的是对中国人“重虚文”而“轻实学”的批评和反思,因此在谈到新的教育制度的设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时,传统的文学课程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而最大限度给予重视的,当然是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3〕。不过,在一味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的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尽管西方教育以自然科学见长,但也并没有摒弃人文学科特别是文学。按照陈平原的说法,“一旦需要为新式学堂(包括大学堂)立章程,都只能依据其时的译介略加增删。而西人之学堂章程,即便千差万别,不可能没有文学一科。于是,不被时贤看好的文学教育,由于学堂章程的制订,又悄然复归——虽然只是在字面上”〔4〕。

但文学教育的这种复出毕竟是被动的,多少有些不太光彩。中国那么悠久辉煌的文学传统,难道真的沦落到只有成为西方自然科学陪衬的地步吗?——在1900年之前,文学类课程所占比重真的是少得可怜,常常还不如语言特别是外国语言,因为它们毕竟更“有用”!不过,文学的这种被冷落不会太久。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东渡日本的轮船上,读到一部日本小说,领悟到文学原来还具有启人心智的巨大作用。到日本后,即在其所办报纸上以文学手段继续其未竟的事业,以所谓的“新民体”文章呼唤国民的觉醒,尤其是大力倡导小说。他认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先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5〕。在这里,梁启超把小说的作用提高到吓人的高度,事实上也是提高了文学的作用。梁启超看到了小说等文学作品在宣扬维新变法、呼唤思想启蒙过程中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意识到仅仅让人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并不能保证中国走向富强和强大,而一味地以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来培养人才,也不能保证这些人才真正能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关键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是否真正觉醒。而在如何让睡狮醒来方面,文学无疑是一个最为有用的手段。于是,一个本来为时人所鄙弃的学科,因着启蒙与救亡的需要,又重新获得人们的青睐,并最终与教育一起,成为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风风雨雨,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的这种出于实用主义目的之被重视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倾向,由此产生的副作用至今存在且有泛滥的倾向,实在是不能轻视。能够把看来“无用”的学科以“有用”的方式来使用它并发展它,这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中常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对此非常值得研究。

其实,对于何谓“有用”,王国维后来也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他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一文中,就对张之洞所制定章程中缺少哲学一科提出批评。针对张之洞认为哲学为无用之学的说法,王国维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以功用论哲学,则哲学之价值失,哲学之所以有价值者,正以其超出乎利用之范围故也。且夫人类岂徒为利用而生活者哉?……今若以功用为学问之标准,则经学文学等之无用,亦与哲学等,必当在废弃之列,而大学之所授者,非限于物质的应用的科学不可;坐令国家最高之学府与工场阛阓等,此必非国家振兴学术之意也。”〔6〕当然,那时的王国维人微言轻,虽然见解深刻,却没有产生多少实质性的影响。相反,倒是历史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赋予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重要地位,这就是借助其对人思想情感的影响,从思想启蒙和民族救亡的角度来借重和使用文学,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对文学的看重,当然有助于文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五四”文学革命的成功做好了准备,但其对文学自身特性和规律性的忽视,也同样导致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整体成就不理想的结果。

教育的发展其实也是如此,同样被视作为启蒙救亡服务的工具,并和所谓的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等举措一起,成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运动。而其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塑造人的心灵、拯救人的灵魂的功能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随着各类实用性课程开设得越来越多,真正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东西却越来越少。本来作为学校,应当具有文化的传承、创造和为一定的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但在所谓的满足特定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看来十分紧迫的启蒙救亡需要)的制约下,学校日渐成为单纯为社会服务特别是为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机构,所培养的人才也只是一些实用性人才,所形成的一套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严重忽视了对人的全面培养,以致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的教育没有培养出多少真正对中国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这自然是一个严重的失误。

在塑造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使人类更加远离动物性和健全人性方面,我们看到了教育与文学的使命其实是相同的。

同样的使命却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的。教育所给予人的,毕竟还有各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育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灌输和强制的方式,而文学给予读者的主要是启迪,灌输和强制往往是无效的。

然而,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的教育和文学,还不得不承担了另外一种使命,即呼唤国人的觉醒,以拯救我们的民族,教育救国和文学启蒙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为之奋斗不息的伟大事业,在他们眼里,自然也是非常的神圣。

在教育家看来,文学毕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只有全面提高国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才是最好的救国救亡的途径;而在文学家那里,文学则是既能塑造心灵,又能启蒙救亡的神圣事业。

教育和文学,在如何对社会产生影响方面,看来还是有所不同。

1946年,冯友兰所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铭》中这样写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冯氏此言如今几已成为经典,这是因为诞生于特殊历史时期的西南联大,以其特殊的身份,的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既坚持学术自由,又成为民主堡垒,这是今人为之赞扬的西南联大的功绩。

诚然,当大敌当前、民族存亡危机上升为第一位时,每个人都有义务保卫自己的国家,因此,当时的许多作家才会自觉地投笔从戎,走向战场。即使那些依然从事创作者,也把主要精力转向宣传抗日的救亡题材,这自然无可非议,却多少令人遗憾:因为毕竟对一个民族而言,从它的长远发展来看,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几声呐喊,更应该有从历史深处和文化传统角度对我们这个民族进行审视和剖析的研究,同时也需要那些真正表现我们民族之伟大和智慧的艺术杰作。

而且问题并没有到此结束。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从反对科举废除科举开始,中经饱受历史巨变的影响而多次遭受挫折。到了世纪末,本来有了可以健康发展的机会,却又走上过分重视应试教育的老路。而文学,也在忍受几乎长达一个世纪的成为政治工具的同时,在世纪末同样沦为商品经济的附庸。这种从依附于意识形态到几乎堕落为商品社会中一件普通商品的过程,同样说明文学的未来不会比教育更好——如果不对这种现状进行改革的话。

培养人才是不错的,问题是培养怎样的人才。是培养他们赚钱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还是应该有更重要的东西?

文学艺术走向市场也是必然的,但关键在于作家艺术家的心态是否也应受市场的控制甚至一味迎合市场的庸俗和实用的要求。市场所欢迎的难道就一定是好的或者有真正价值的?一个民族对于文学艺术的要求,是否应该有更深广和深刻的方面?眼下所流行的所谓“美女作家”也好,“用身体写作”也好,除了散发出浓厚的铜臭味之外,就是更加刺鼻的庸俗和低级趣味,文学的堕落到了这种地步,难道还不值得深思?

(《文学兴国策》,1896年上海广学会初版,2002年1月上海书店“近代文献丛刊”之一。)

注释:

〔1〕胡适:《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胡适文集》第十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2〕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3〕〔4〕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5〕《梁启超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71页。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我是高连科,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担当起天使的使命》,很高兴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请喊学生的名字

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满腔热情,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甚至“称兄道弟”,对学生的名字自然是没几天就记得烂熟。师生之间亲亲热热,完全没有师道尊严,循规蹈矩之说。曾几何时,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初的热情已变为工作的需要,对学生的熟识度也日益消减,一学期下来除了自己任班主任的班级尚能熟练地喊出名字之外,另一个班级竟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名字尚不熟,个别竟然不知其名除非对号入座才能知道其人。有时在办公室谈起,也每每以“感叹工作繁忙,岁月不饶人”为借口。殊不知,喊学生的名字,这是一名教师一份用心做的功课,希拉里都能够知道这能赢得所有在场学生的牢记和敬意。可是又有谁思考过这里面竟然承载着很重的教育之责?上课时习惯的把名字换成了“你、你、你”,或是随手的一指,连“你”都省略了,而对一个任教两个班级以上的科任教师来说,能叫上几个学生的名字?我们根本没有想过,喊出学生的名字,是亲密师生关系 的一种表现,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其实更是教师发自内心想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表现啊。响亮的喊出学生的名字,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对每一个孩子都要满怀期待

诚然,要我们能够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一个孩子的确有点不可能,因为我们往往单凭自己的喜好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安排工作给予表扬特别会偏重于几个优秀的学生。一直以来,制定所谓的各种“激励措施”,其实还是给那些优生准备的。面向全体,在这些“措施”面前只不过是一句伪善的托辞而已。“对每一个孩子都要满怀期待”这个案例真是给我上了一课!正如巴特尔所说:“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目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差生”都是一个敏感的生命个体,我们的一个热切的期盼,甚至一两句关心的话语,就能拨动他们敏感的心弦,点亮他们心中的灯。凭心而论,我们做的是否够呢?

要做天使不做上帝

在《用灵魂去感受孩子的灵魂》中,平等、尊重是给予我最大感触的,本书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天使不做上帝”,我们想成为天使就得首先放下上帝的架子,怀着一颗无怨无悔真诚朴实 的心去观察孩子感受孩子,然后去正确地帮助孩子。我们常常说是孩子的朋友,可教师想成为孩子的朋友,首先就要蹲下身子与孩子平视,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了解事物,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给与孩子们尊重,才会更深刻的感受孩子的心。本书中的女孩杨一帆的故事启示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我们除了要教书育人之外,甚至还要担负学生的家庭父母所不能担负的开启孩子心灵和智慧之窗的责任。我们就像天使在孩子的灵魂上播撒下智慧的种子,而不是上帝总是威严的命令孩子们唯我是从。

《天赋的使命》读后感 篇5

“责任”两个字让我想到很多。记得上学期的一节清洁课,因为忽然有家长来访校,老师向同学交代几句就急匆匆地走了。作为班长的我立刻指挥同学拖地,抹窗户,同学们齐心协力,很快就把地面拖干净,我正要吩咐几个男同学摆好桌椅,却发现有同学在指指点点:“你看,摆起架子来了,什么也不用干,当班长真好。”“真威风”……我肺都被气炸了,我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弄得喉咙发干,像只苍蝇一样团团转,却被同学误解,我冲上去对他们说:“这个班长我不做了,由你们来做吧!”我的眼泪也不争气流出来。这时,老师也兴冲冲地回到班里,我连忙躲到课室后面。老师指挥同学们摆好桌椅,然后满面笑容地说:“大家能自觉做好班级清洁工作,老师为你们骄傲。”可我的心却憋得很难受,我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当班长了,我没有这个能力。”奇怪的是老师居然笑了,她走过来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春菲,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很欣慰。作为班长,你肩上的是什么?你已经知道了,并完成了。困难就是挑战,是勇敢面对,还是逃避?我相信你会选择的。”在泪眼婆娑中我仿佛看到“责任”两个字压在我的肩上,我咬紧嘴唇,下定决心:我要履行我的职责,坚强地面对困难。

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篇6

在接触管理学之前,我一直对管理学的概念不太清楚,觉得管理二字有些许空洞。管理自然是从人类社会开始就普遍存在于人们周围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存在于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高层对职工的分配安排是管理,父母对家中事务的安排是管理,甚至我们对自己业余生活的安排也是管理。管理无处不在。

汉朝初建时,出身草莽的刘邦不懂礼仪,其属下一众武官更是粗鄙,为了使国家朝着强大的方向发展,刘邦命令叔孙通制定礼仪,通过有效的管理使社会得以健康发展。这个历史事件建立了我对管理的最初印象: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一个国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

而当我真正开始学习管理学,我才感悟到管理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用一个案列可以来总结管理的定义的。因为,管理是一门学科,一门“经世济民”的学科。其实,以前并没有“管理”二字。这两字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他是“现代管理之父”,“大师中的大师”,管理界最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最著名的经验主义管理学家。

因此,我便迫不及待地选择了他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来阅读。这本书全面论述了他的管理哲学和对责任、任务、实践等方面的看法。有人将此书誉为经营管理的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责任、使命和实务。可惜时间有限,我只能阅读使命篇,希望有所体悟,后两部只能等以后再去品读。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说过,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别人要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的办法去干。”其实,这正说明了管理学的本质,它是一种实用学科,它追求的不是知识,而是绩效。而管理实践,必须以知识和责任为基础。而使命篇中,一开始便介绍了管理的起源及历史演进及管理热潮的发展,通过各种具体历史案例与资料解释管理,让管理的神秘性慢慢消失,让我们初步认识管理,喜欢上管理。

书中并没有抽象空洞地解释管理,而是从管理的任务、目的和使命、管理的维度等方面介绍管理。同时也从反面来说明管理:误把自身当目的,而把机构当作手段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官僚主义。当今的组织机构都是为了给机构外部做出贡献才存在的,若忘了这点,便是错误的管理。这正是让我惊讶并且大有收益的地方。我原以为机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存在的。我之前在《微观经济学》中学到过亚当·斯密所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觉得十分有道理。人对自身的利益追求促使整个社会的利益提升。但现在看来,不能简单地用经济人来解释管理的性质。人是有社会性的。企业除了对生活的数量的根本关注以外,还必须日益关心生活的质量,包括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及社会环境。因此工商企业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要向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

德鲁克认为管理的任务为下列三项:

1、本结构的特殊使命和目的。

2、使工作富有活力,让员工感到成就。

3、处理本结构对社会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责任。取得经济上的成就,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和存在的理由。上述三项任务,都有其重要性,不能说哪一项比另外两项重要。

因此,本书就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已“经济绩效”为主轴,告诉我们设立目标不是仅有一个利润目标而已。而界定企业目的与使命是件困难、痛苦而且具有风险性的工作。

第一部分告诉我们:每个机构都有其特殊的使命和目的。在工商企业中,每个公司的宗旨与定位不同,每个公司针对的顾客面也不同。简单来说,一个生产面粉的小公司总不可能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高端产品。书中用整整一章的内容介绍了西尔斯公司的经历,正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是企业,如何管理企业,如何确定企业的宗旨与使命。

20世纪,西尔斯公司在零售业行业所造成的轰动,令我钦佩不已。罗森沃德接管公司后,瞄准了农民这一庞大的、几乎尚未开发的市场,为了贴近农民,服务农民,生产出满足农民独特需要的产品并以低廉的价格持续供应。第二阶段,伍德将军又根据现实将重点转向零售商店,设计出适应大众市场的产品并开发出制造商。这个企业用它自身的成功证明了企业是由人创建和管理的,人们不能用利润来界定企业。企业的宗旨是存在于企业之外的:为了创造顾客。而什么是企业是由顾客决定的。

涩泽荣一曾说过:管理者的本质既非财富,也非地位,而是责任。这真是对管理的最好诠释。

西尔斯公司在美国的成功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很喜欢的一个中国的衣服牌子:美特斯邦威。它成立虽然不长,但已经成为了我们大学生中的潮流品。它就是针对我们这个年纪的消费者,主张年轻活力,流行时尚,以大众化的价格深入年轻男女内部。一个企业它的定位正决定了它的未来,它的发展。美特斯邦威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它利用品牌效应,吸引加盟商加盟,拓展连锁专卖网络,并对专卖店实行包括物流配送、信息咨询、员工培训在内的各种服务与管理,实施忠诚客户服务工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是它对顾客和加盟商的责任使他能如此快地发展。

第一部分还介绍了目标的设立应该包括八个经营领域:营销、创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及利润。说到市场营销,我之前一直不懂它的含义,认为不就是销售嘛。可德鲁克却狠狠地批评了这种思想,甚至指出这两者意义是完全对立的。市场营销的目的是使为了追求“企业的市场”而有组织地完成所有销售活动的这种销售变得不再需要,也就是说是在对顾客有很充分的了解,确保产品完全适应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很自然地销售。其实,这正是补充说明了我之前所提到的西尔斯公司和美特斯邦威成功的原因。

再来说说创新。一提到创新,大家最初想到的肯定是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有新的发明创造等等。可本书却重点介绍了被我们初学者忽略的非科技创新。只要是使人力和物资拥有新的、更大的财富创造能力的事情都算是创新。比如分期付款的创新,保险的出现,有限责任的创新等。这让我对创新型企业这一名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老师上课曾提到沃尔玛超市成功的案例。其实它就是企业创新的经典案例。沃尔玛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信息管理系统。沃尔玛的创新性可以体现在它的高新技术战略。在1985 至 1987年之间,沃尔玛安装了公司专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使得总部、分销中心和各商店之间可以实现双向的声音和数据传输,全球4000家沃尔玛分店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终端与总部进行实时的联系。

正是由于沃尔玛积极地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员工才可以更有效地做好工作,更好地做出决策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沃尔玛采用开发市场营销管理软件系统,使每家商店按照自身的市场环境和销售类型制订出相应的营销产品组合来使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展,而不是利用别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出来的管理软件,这与沃尔顿先生追求卓越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德鲁克所说的: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他也曾断言:“一个不能创新的企业,注定要衰落和灭亡的”。品读管理大师的箴言,受益匪浅。

说到管理,自然不能忘了管理的对象:员工。这也是本书第二部分的主题:如何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

书中第16、17章介绍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正好补充了我们的书本知识。泰勒是第一个认为有必要对工作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的人。他认为:理解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对其进行分析。这意味着识别各项基本工作,分析每一项作业并对它们按照逻辑的、均衡的、合理的顺序进行排序。但是泰勒的思想也有缺点:他没有认识到分析工作后要把它们综合起来,整合为一种流程。

其实使工作富有效率要求四种不同的活动:分析、整合、在生产流程中建立起有关方向、数量和质量、标准和例外情况的控制、提供合适的工具。泰勒是预先假定最终产品是合理的,注重个别的任务而不是综合的成果,因此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举个简单的例子,这个工作虽然安排地挺好,但它本身就不应该去做。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在《管理学》一书所学到的效率与效益。效益是第一位的。效率再高,生产出来的不是所需要的产品也是白费苦工。

但泰勒却是人道主义最忠实的支持者。他致力于“为员工福利打下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的首要任务。但实际上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他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这也是科学管理的局限性之一。

从1880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到二十世纪30年代斯隆的“联邦分权化”的推展,接着1949年梅奥教授发展出“企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级和麦格雷戈的X、Y理论,德鲁克用智慧串起了管理与人的关系思想史。

这里要谈谈书中介绍的IBM公司的成功经历。初期,它通过把各项操作设计地尽可能简单并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从事更多的操作的方式来实现工作的扩大化。然后,它又重新界定了监工的工作,使传统的监工不复存在,替代的是工人的助理。在报酬和激励方面,采用纯薪金制,生产定额由工人自定。由于IBM采用了稳定的雇佣政策,在整个战争年代,工人的产量反而在继续上升。

其实,这种管理用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分析,可以说是结合了科学管理与行为管理。这种雇佣政策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劳资纠纷极少。该公司的员工愿意承担起培训新员工的责任,使该公司的劳动力扩张极为迅速。这正反映了行为管理中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并创造一种能使组织成员充分发挥力量的工作环境的主张。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IBM公司的管理是自由形式的,但其实这是用“有组织的责任”来管理工人,并不是一种“放任管理”。可惜的是,现在该公司员工已经过多了,因此很难确保每个员工都有稳定的雇佣。这更说明了管理模式并不是一尘不变的,不可能永远发挥作用,虽然它们都取得了高度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单一的一种管理思想是绝不可能立足于世界的。

权变理论所提到的: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各公司成功的总结。因为每个成功的案例背后都是有特定的社会环境的。面对不同的环境管理者所做的决策,可能运用科学管理,可能偏向于行为管理,但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环境引导下的管理。由此可见,环境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多么大。本书第二部分从工作与流程以及控制与工具等角度剖析了如何使工作富有效率。但我想结合现代社会与上课所学的知识,来谈谈如何让当今企业中的员工工作富有效率。据国外一项管理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效率只能达到他们的40%~50%。这是为何呢?结合《管理学》与该书,我认为员工效率低下无非几个原因:1工作缺乏挑战性。2报酬不公平,不理想。3自身目标与企业目标不相同。4工作环境差。许多领导天天抱怨就算有好的想法也得不到贯彻,公司的制度一条条反复强调也没用,员工不积极主动反而借口一大堆。其实还是管理模式的问题。在领导方面,各级领导都应该起到“领路人”的作用,中层领导要吃透上级精神,如实反馈给员工,又要结合下层的问题及时汇报给领导。独立思考对主管来说也是积极重要的,不能单听上级的,也要提出意见。

激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员工的关心尊重及满足员工需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而本书中更是告诉我们:总收入增长地越多,源于相对报酬的不满足的力量也就越大。没有比“一个人与其同事相比所得的报酬较少”对激励所起的阻碍作用更大了。这就说明当今中国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为何如此沉重。

照心理学来说,管理人员必须对各种各样的人有所领悟,必须掌握各种心理学技巧,必须体恤下属,可惜管理人员要了解和把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已经够困难了。这更坚定了我在学习管理有关知识的同时去学习心理学的想法。就算没有看透别人的能耐,也要有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心,也要有对各种身份地位的人的思维的了解。当今社会,多少工厂老板与农民工之间的矛盾令人悲哀,多少社会冲突是由于管理人员没有运用角色转化而造成的悲剧。没有心的管理就不是管理,只是一种要求。

决策是管理者的工作之一,也是一种考验。而决策时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这就是本书第三部分的主题: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

暂且不提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非工商企业机构的管理,由于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而变得更加困难。当今社会,有多少公共服务机构受到公民的指责。红十字会、公办教育、公办医疗、公办社会福利等,都在热门头条上出现。

而政府出台的政策,更是会激起千层浪。就刚刚发生的杭州限牌事件,可谓是让杭州政府的公信力瞬减。曾多次辟谣,表示杭州公共交通体系以及路网建设尚不具备限牌条件,却又在限牌前几个小时才发布消息,令消费者措手不及。这样的社会影响,简直可以说是民意尽失。

现在再来说说盈利性组织和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企业影响社会的方式和程度,其实真正决定了企业的性格,因为那才是企业为人所知的一面。而这先从企业的服务来表现。企业通过市场宣传来造成社会影响。在生意之外,企业在社会中如何行为,同样也对社会造成影响,并反过来塑造企业形象。我们见过飞扬跋扈的企业,也见过一本正经的企业,也见过崇尚自由的企业。

当然,企业还通过招聘来影响社会。不止企业,社团也会通过纳新来影响大家。在刚结束的我们社团的纳新中,我们认真地准备了面试的流程与问题,希望通过面试应征者的过程来让他们了解我们社团的理念与追求,借此宣传。最后,我们并没有招进几个人,但整个过程就是一场利大于弊的宣传。

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先说过:“我心中伟大的企业是那些致力于挣钱并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正如他所说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应该是选择性行为,而是企业为保持基业长青的必然选择。

本书中强调应记取联合碳化物公司、斯威夫特厂等事件的教训,以及DDT所产生的副作用。还要向荷兰取经,化环保阻力为助力,发展出世界级的花卉栽培技术,赢得全球的赞赏。这是化社会问题为商机的最佳写照。就之前所提及的IBM公司来说,其实该公司的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正式并解决了一项社会问题。在那个经济大萧条的年代里,它原本只是一家小公司,但是由于它向员工提供工作保障,并支付固定的薪水,其实就是针对当时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美国工人由于失业而引起的恐惧与不安。它把一种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的机会。同样的,我更早提到的西尔斯公司的例子其实也很好地证明了企业发展与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针对当时农民处在贫困无知和与世隔绝的状况,罗森沃德做出了拓宽农民市场的决策。而随着农民状况的改变与收入的增加,西尔斯公司也得到了发展,并被农民视为“农民的朋友”。

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的一种机会,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使中国经济有了全新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系些列新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拉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而员工待遇不好,某些企业使用童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期望我国的企业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我国,若要帮助广大老百姓提高生活水准的话,也一定要依靠企业的力量。企业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用来赚钱的工具,而应该是改善整个社会生存状态的重要机制。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令无数中国人痛恨那些裹着“绿色安全”外皮的企业,也让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焦点。随后毒大米、染色馒头、地沟油等也浮上台面。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在中国,有很多公司,不顾社会,群众的利益,或者制造质量低下的产品,对消费者不负责,或者单纯为了追求利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但他们的后果呢?社会公信力下降,名誉不佳,消费者不买账,社会环保部门追究责任,甚至造成破产。但是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公共监管体系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却经常等待事态大规模扩散并爆发后才匆忙行动,其执行效果堪忧。

就过去的2013年来说,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可谓是曾出不穷。先是网友曝光肯德基后厨黑幕,再是央视曝光人造鱼翅,茅台被质疑有机证造假滥用化学农药,雅培奶粉被曝致使女婴性早熟,更令人发指的是被爆出云南企业10年卖3万吨地沟油够150万人吃1年。这不禁让我们质疑,我们到底还能活多久,我们的健康谁来负责?

但我们也不能悲观地认为全部企业都是“无奸不商”的。许多企业不仅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消费者负责,而且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生产中主动关心环境问题。因此他们在社会上赢得很好的口碑,使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甚至有些企业一直致力于慈善福利事业,回报社会。

世界500强公司谷歌公司不仅在公司的自身发展方面做得很好,还一直致力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开展公益创意大赛,资助获奖项目。在汶川地震时,它及时组织捐款,并且资助了15所希望学校。谷歌的这些做法虽然是自掏腰包,花费很大,但是却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形成的声誉这一无形资产是巨大的。

2011年,美国企业的慈善捐助总额约为144亿美元,占全美慈善捐助总额的5%。说到公益,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比尔盖茨。当他宣布退出微软日常运营业务后,人们都以为他会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将成为一个过去的传奇。可我们未曾想到,他在慈善领域震惊了全世界,让我对这位巨富敬佩不已。他将把自己80%的时间用于慈善事业,并将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移交至“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账户名下。他不仅是世界首富,也是世界头号慈善家。

而微软公司在30年间已经为大概31000个非营利性组织及社区服务机构筹集了约10亿美元的善款。期间,微软全球35000名员工及超过65%的美国本土雇员参与过各种捐献工作或志愿者活动。这家公司以“公益”二字震撼了世人,因此口碑极好。

那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一定要大到如微软吗?显然,这很难做到。正如德鲁克在书中指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对他的机构负责。机构首要社会责任就是执行其职能。因此社会责任也是有限度的。正如一家破产的企业不会是令人满意的雇主,也不可能为未来的工人创造出理想的生活。

不同的经济学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有各自的定义。但总结起来说,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争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该履行的义务。社会责任不仅包括法律责任,也包括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必须履行,不因企业规模大小及其发展程度高低有别。道德责任是以自愿为前提,但是它是被提倡的,同样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其实,处理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是企业管理人员的一个重大社会责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由于这方面并不存在着明确的规则,也很少有共同的理解,因此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环境问题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可是说微妙的。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企业和企业的产品造成的。而某些地方政府在经济指标作为人事绩效考核指标的条件下,唯GDP是论,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引进污染企业,纵容污染的发生,忽视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等问题。

所以环境问题的造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出于疏忽,而是由于漠视,甚至是故意和蓄意的考虑和行为。这种对环境破坏的漠视和蓄意导致了大规模的现代环境危机,并且使得脱离这种环境困境更加困难。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产品和生产企业环保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环保压力下,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政府的整治。倘若企业不具备前瞻性的环境意识,等公民对企业的环境问题提出异议,再来改革就为时已晚。

而此时政府可以通过大力扶持发展物耗少、能耗少、排污少而效率高的高新技术工业,来减轻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改革。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利益,企业和政府应该携起手来,共同改变自己,才能求长远发展。

德鲁克曾说过: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其实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外国企业的例子。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与中国有何关系,其实本质都是管理。中国人正应该多读读大师的著作,才能更好地借鉴外国的成功事例,才能更好地管理企业,发展中国。

比尔·盖茨曾说过:“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我们刚开始接触管理,就应该多读读大师的著作,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工作生活服务。

养成教育的人文建构及使命 篇7

养成教育的提法由来已久, 且一直倍受关注。近年来, 随着学科发展的日臻完善, 在养成教育中, 理论界围绕“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思想, 展开了多学科探讨, 侧重了不同的培养重点。然而,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这一切关系的和谐发展对青少年的世界具有构成性意义。因此, 在多学科的研究中应该贯穿能够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或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

一、养成教育是对人文精神的体悟和践行

人文精神与养成教育本质上是契合的。养成教育立足于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 实际上就是引导青少年“体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强化、自我调节、最终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人对世界的掌握方式”的一种提升, 反映了人对生活意义的自觉意识和追求, 使人在精神层面上将自我意识所确立的“意义”作为对象, 这实际上是人文精神的自我确认。所以, 从根本上讲, 人文精神就是指从合乎人性固有尺度的方式出发, 通过对象化的活动确认自身的本性, 是人“对对象的占有, 对人的现实性的占有”。

人文精神与养成教育本质的内在契合还特别表现在从小、从日常生活层面对儿童、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孔子强调:“少成若天笥, 习惯成自然。”禅宗说:“担水砍柴, 无非妙道。”妙道即人文精神。王阳明诗:“不离日用常行内, 直造先天未画前。”达到伏羲先天八卦以前的境界, 是传说中的一种极高明的人文精神, 这种极高明的人文精神就在日用常行之内。1987年1月, 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于巴黎, 会中有人向其中一位获奖者提问:“您是在哪所大学学会了对您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获奖者答:“对于我来说, 最重要的是在幼儿园学会的。”“那么您学到了什么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 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日常行为方面最普通的东西。”其他获奖者都一致赞同。由此可见, 日常生活层面的习惯, 蕴含着人的精神品位和精神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小养成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筅河南黄淮学院彭秀兰

人文精神作为生活中的重要构成因素, 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意义重大。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 一个人一旦培养或修养出人文精神, 养成健康人格, 所谓“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则任何外力对他奈何不得。正因为如此, 把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上升到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度, 用李岚清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的讲话所告诫的, 就是“不能只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没有科技, 一打就垮, 而没有人文, 则不打自垮。”

二、养成教育的价值建构及使命

随着西方近代工业和科学的发展, 教育撇开了人的生态环境从而走向了唯理智主义的绝路。现代教育一方面拥有传递知识、选择人才的高效率, 体现出与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的工具性理性;另一方面, 又日渐显露出与生命意义相悖的内在矛盾, 使教育内含的价值理性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从一定意义上, 养成教育立足于人的生态文化环境, 注重人的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良好行为习惯中体悟和践行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进而实现健康人格的塑造。因而, 其实质是一种高层次的人文教育。

基于此,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观照和探究青少年养成教育, 其使命在于通过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 引导其明确生活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使个体的人性、生命性与社会整体面貌之间形成一种人文关系, 科学地促进青少年的整体、内在、持续的发展。为此, 需要创建一个由人文精神引领的和谐文化系统。而立足于人的文化生命存在和活动的真实过程, 其应当贯彻主体性、整体性、互动性、内在性等基本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 是指人文精神从根本上是内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所形成的一种自觉能动性。人不是“已做成”之物, 而是不断地造就自己。按照主体性原则构建和谐文化系统的要求, 养成教育的使命应以人为本。在教育目标上, 不能仅把青少年当作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等某一方面需要的工具来培养, 忽视人的主体性;在教育对象上, 不能把青少年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来看待, 忽视人的能动性;在教育过程中, 不能把青少年当作同一型号的产品来加工, 无视人的创造性。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格格不入的。离开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养成教育就会沦为过分功利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机械训练。为此, 坚持以人为本, 作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应把握以下几点:尊重青少年的主体性, 把成人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 把成人的说教作用变为示范作用;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个性差异, 切实做到因材施教;重视成人的人格影响, 努力强化自身的高尚人格的熏陶、感化作用;树立为青少年服务的思想, 积极创造条件, 尽可能为其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

所谓整体性原则, 是指人文精神是内化于教育活动全域而形成的人的整体素质的统一。按照整体性原则构建和谐文化系统的要求, 养成教育的使命在于遵循“养成”的基本规律, 改变过去那种德、智、体、美、劳诸育自行其是的行为取向, 科学地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 使青少年与自然、社会、自我以及信仰之间有机统一, 进而形成一种人文关系。为此, 现行教育应以人文精神为统摄, 充分发挥诸育及外在表现形式———各科教育及其活动这个“沉睡的巨人”的潜力作用, 即“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 每一位教师或家长, 不管其在青少年教育中肩负何职, 都必须努力履行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人文精神的传递的责任, 改变过去那种学科“认知发展”范式, 使青少年走出功课学习的偏狭, 进而使人文精神渗透在诸育及一切活动之中, 让人文精神既诉诸认知、语言, 又诉诸情感、行为, 最终达到指导和帮助青少年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所谓互动性原则, 是指养成教育机制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代际合作。按照互动性原则构建和谐文化系统的要求, 养成教育的使命在于尊重青少年的平等意识, 打破过去那种仅把教师和成人作为教育权威的片面认识和做法, 科学地建立代际间的平等、和谐关系。现代的青少年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 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 在此过程中, 其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得到增强。他们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方式表达着对新生价值的追求, 他们的学习观念中包含着新的社会、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萌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成人‘化’孩子”, “孩子也‘化’成人”, 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将成为信息社会中养成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只有处于统一、连续的文化生态中, 只有彼此交往与沟通, 只有通过社会情境中行动和言语的相互映射作用而引起“主我”与“客我”的辩证运动, 才能真正促成完整养成教育的代际间重构。

所谓内在性原则, 是指养成教育的评价所具有的非实证性。按照内在性原则构建和谐文化系统的要求, 养成教育的使命在于从“养成”的本质出发, 改变过去那种把教育行为外显化的价值取向, 重视人的生活体验及由此形成的内在品质的涵养。人的品质不单是理性的, 还是情感的, 甚至有非理性和潜意识的成分。正因为如此, 在现实生活中, 个体对人文的学习, 包含着“接受暗示”、“非反思性选择”和“自主选择”等多种可能。在此基础上, 养成习惯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 它发生在人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 是个体内在感受不断积淀、内在经验不断重组、内在经验意向不断定向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因此, 机械地使用量化方案测量养成教育的外显性行为, 显然是反教育本质的。更为重要的是, 量化甚至还会使人的精神、行为扭曲化。戴西等人的实验研究证实, “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因为内在动机投入某项活动, 若一开始就受到钱或分数等类型的外在奖励, 其投入该活动的内在激发程度将会降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生活的本意, 是生活的构成性因素, 是出于作为社会人的内在需要, 现实中若用量化方式评估养成教育的成败, 养成教育的效果反而下降。为此, 养成教育还必须与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发展水平与“养成”发展的关系, 尤其关注认知以外人的情感、意志领域, 试图通过影响人的情感、意志发展, 从内在系统上保证人的人文素质。这样, 一旦对人文的情感、意志层面加以开发、孕育和提升, 那么这种精神支持、支撑的力量将会长久地发生作用, 这也就是常说的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 具有普适意义的人文精神既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 也成就了养成教育的使命。养成教育的使命在于从青少年的实际特点出发, 从青少年能够健康地成长出发, 从青少年和谐发展出发, 在青少年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中生成人文的智慧。为此, 养成教育必须创建一个由人文精神引领的和谐文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等.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 (第1卷)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32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93.

[3]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51.

教育的使命是“发现” 篇8

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假想。但是这也提醒我们,要随时关注教育的新变化。教育形势在面临变化,教育對象在发生变化,教育的使命也就发生变化。

变化已经在真实发生。现在,学校每年都会招到这样的学生:有的高一学生已经自学了大学微积分,有的学生总分很低,但在某些领域发表的文章比老师还多。当这样的学生来到学校,我们该如何对待?

2000多年前,孔子强调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但当时还只是一个梦想。但这个梦想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已经有可能变成现实。在如今这个时代,教育工作者要提供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课程,开发有宽度、有跨度的课程,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

过去,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会说:没有教不了的孩子。其实,我们错了,教育没有那么大的作用。教育的重要使命应该是发现,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

过去,教育工作者不愿接受这样的理念:教育是服务业,学生是学校的客户。现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个性和诉求,学校必须创造多元的产品来满足不同需求。

过去,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不一样的孩子教成一个样子,符合统一的标准。现在,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不一样的课程,把看上去差不多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一样,变得越来越像他们自己。因为,未来属于有不同特质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问,学校推行的这些教育理念,是否会影响成绩?事实上,当学生在校园里被尊重、有选择的时候,他也就有了责任。假若人生是一枚硬币,正面是“选择”,背面一定有“责任”二字。当学生有了动力,有了“发动机”,学习就显得很快乐、很放松、很高效,成绩自然不会差。

当然,学校要做到这样的教育,需要营造平等的校园氛围。在我们这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的国度里,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承认校园是平等的,特别是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还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如果学生看不见这种平等,真实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让学生感受平等,让学生发现自己,让教育回到原点!

李希贵,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著名教育改革家。

上一篇:2010年六一节目串词正式稿下一篇:胡氏宗亲联谊会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