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2024-07-02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共15篇)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1

(2017-2018学第二学期)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结合季节气候特点以及传统校园体育健身活动安排,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分阶段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为活动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促进我校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真正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实施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计划和内容。

3、创新性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了跳绳、立定跳远、接力跑、跳皮筋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4、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 长:王青年 副组长:王耀亨 成 员:各班班主任

职 责:负责组织领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指导、检查和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二)工作小组 组 长:王青年 组 员:各班班主任 职 责:负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包括拟定方案、制作音乐、组织训练等。

四、活动内容

现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包括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和体育活动三个部分。

1、“大课间活动”在每天上、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采用广播操和分班活动(跳皮筋名族舞蹈、现代舞等)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各班级以跳皮筋、名族舞蹈、现代舞和跳绳等成立大课间活动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有序地参加各项活动。

2、遇雨雪等异常天气,由各班班主任统一安排学生在教室内进行素质练习,体育老师负责安排练习内容和指挥练习。

五、活动流程

1、眼保健操

2、大课间活动

⑴学生有序入场及广播操: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各班学生迅速在教室外站成两路纵队,随音乐依次有序到达指定位置做广播体操。

⑵分组活动:各班根据学校统一安排进行分组体育活动,分别进行跳绳、踢毽子、立定跳远等体育活动。

⑶放松活动:各班学生伴着音乐,统一进行放松活动。

⑷学生有序离场:在音乐声中,有序地离开活动场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六、实施方法

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教导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责任制管理。

1、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大课间活动由班主任具体负责,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七、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教导处、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项目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3、负责日常管理值班的领导、值周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负责老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九、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文件,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

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3、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全员协作,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大河小学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2

一、全面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理清学校体育工作的新思路

辽中县从2006年开始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 它不仅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几年来, 辽中县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活”、“新”、“趣”上狠下功夫,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针对多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场地小、器材少、群体性差, 体育课、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单调枯燥的状况, 县教育局局长王煜带领一班人在思考这样一个课题:我们要办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合格人才?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使他们深深地认识到, 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局长王煜明确提出, 学校体育是一种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 一定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 并提出“创建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 学校体育工作走在前”的工作目标。为做好这项工作, 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 以副局长为副组长, 以科长、校长为成员的辽中县学校体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做到了组织、人员、任务、职责“四落实”。通过下去调研, 外出学习, 广泛座谈, 深入讨论, 集思广益, 制定出全县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中远期工作规划与目标。工作规划明确提出, 要通过广泛性体育活动和竞赛, 提高学生体能素质, 解决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问题。

王煜局长在2006年召开的一次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上说, “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性、整体性、主动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在学校体育工作中, 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是不可或缺的, 但群众性体育锻炼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从组织形式到具体内容, 都是最受学生喜爱, 最适合锻炼与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活动形式。他亲自挂帅, 牵头制定了打造辽中学校体育特色品牌,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案, 即充分利用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全县开展30分钟大课间时间, 积极开展各项体育竞赛与活动, 让全体学生参与锻炼,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并把“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作为各中小学“一把手”工程。

工作思路清晰以后, 县教育局分别召集各校校长、分管领导、体育组长, 研究活动实施方案, 力争“大课间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充分调动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 以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

自此, 全县学校大课间活动蓬勃开展起来。各学校组成了由教学、德育、团委、总务等部门参与的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工作团队, 研究本校大课间工作方案。有的学校到外区、县学校进行学习;有的请来专家进行指导, 力求创新, 力求打造本学校的特色。

二、制度先行推进“大课间”活动, 科学指导提高青少年体质

推进“大课间”活动, 首先要从机制、人员和场地器材上入手, 给与保证。

通过几年的大课间活动实践, 辽中体育活动已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大课间的五个层次的管理体系, 即教育局对体卫艺科管理评价体系、体卫艺科对学校管理评价体系、学校对体卫艺办公室管理评价体系、体卫艺办公室对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管理评价体系、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管理评价体系, 形成了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同时, 在教育局全面统筹下, 形成了多项基本制度。对各中小学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合格制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度;局体卫艺科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 负责活动的管理督导, 督导结果实行通告制度;各校校长亲自统帅, 建立健全师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相关制度,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体育教师牵头确定大课间活动评分标准;班主任主抓, 评选“三好”学生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相挂钩的考评制度。管理网络的形成, 制度的建立, 确保了我县各校大课间活动的认真开展落实, 保证了青少年学生锻炼的机会和权利, 并逐步形成了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教育局每年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星级学校评比, 并对优秀学校颁发星级牌匾, 对做出贡献的体育教师进行表彰。

两年来, 教育局下发的全年学校体育工作计划都要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工作重点, 明确任务、目标和年度考核方案;中期进行督促指导;年终进行评估检查、分数量化。并作为学期末对各校体育工作考核、评定校长业绩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对学校、校长的考核评估细则中, 学校体育工作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比重占到15%。

教师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者。为解决体育教师人员不足、分布不均衡问题, 王煜局长自己亲自到四所学校进行实地走访与调研。之后, 专门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议, 研究制定全县《九年一贯制学校体育教师岗位设置安排意见》、《体育教师竞聘方案》、《辽中县学校体育教师交流方案》。在学校校长会议上, 他提出明确要求, 各学校要优先安排体育教师, 对于已经离开教学第一线的或因病没上班的专业教师, 学校要找出原因, 解决其生活和工作福利问题。对于体育教师缺编的学校要提出申请上报, 然后由教育局相关科室对学校专业教师情况进行调研, 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局长。情况汇总后, 根据各校缺编情况组成专门的评聘人员, 以校为单位进行评聘。几年来全县共评聘体育教师12人, 有23名体育教师交流到缺编学校, 有效地解决了体育教师配置问题。

三、立足抓创新, 保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生命力

创新是生命力的源泉。为避免大课间活动形式化、格式化,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必须朝着向多元化方向健康发展。局领导深入大课间活动一线, 广泛征求校长、体育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鼓励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大课间内容与组织形式, 确立了大课间活动的“三个只要”原则, 即只要是对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有利, 只要能够满足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只要能激发青少年学生活动的热情和创造力, 都可以大胆实践。

在活动内容设计上, 他们坚持5个结合:一是体育与德育、智育的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集体项目, 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 互谅互爱, 共同创作。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二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锻炼身体, 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和协调性。注重趣味性, 让学生把“大课间”活动看做是一种享受, 在快乐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三是规范化与趣味性的结合。推出大量的选择项目, 这些项目均以校、班、组、个人为单位, 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热情。四是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结合。五是内容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坚持锻炼的科学性, 确定活动时间, 使运动强度保持在75%—85%之间, 学生每分钟脉搏次数不超过160次, 遵循了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 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增进健康。

各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 如传统体育竞技性项目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时尚运动滑旱冰、独轮车、滑板等, 民族地方的秧歌、高跷等;民族传统武术等;快乐体育舞蹈、健身操、跆拳道、校园集体舞等。有些乡镇学校还因地制宜的自制了各种土器材如板鞋、钻圈等, 弥补了器材短缺对活动的影响, 满足了学生开展多样性拓展练习, 使青少年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3

【摘要】在阳光体育的教学理念推动下,中学生的体育运动状况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学生往往需要一个较系统完善的课间体育活动组织规划来获得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空间,并且能够在课间快乐体育运动中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阳光体育教学背景,就中小学生的课间体育活动模式进行探析,寻找最为优化的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方案,为中小学生的身体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阳光体育  课间体育  组织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90-02

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背景下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所创造的良好契机,作为体育教师,积极探讨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是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在当今素质教育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议题,而学生也大都因为有学业上的压力而往往对自身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关注度较低。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经验谈谈如何深入结合阳光体育教学背景,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提供良好的运动平台与融洽的体育运动氛围。

一、课间活动的组织问题探究

(一)集体操形式过于泛滥

就当前中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形式来看,课间操经常性的被学校和教师所采用,使得整体学校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灵活性不足。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应当在学校大课间时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形式,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运动选择权利,帮助他们发展自身运动兴趣并实现提高身体综合素质的目的。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拓展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运动项目,把学生的运动锻炼需要充分考虑到活动方案制备体系中去。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所接受教育程度及体育运动氛围的不同,学生在身体素质锻炼意识和身体实际状况的发展上会出现部分差异,每一个学生面对阳光体育背景下课间锻炼项目的心理与态度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运动需要角度出发,考虑他们的身体实际状况,提供多样性体育运动项目,改善课间活动的实施灵活度。

(二)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存在安全性不达标

从当前学校的运动设施来看,大部分学校的硬件设施质量会存在不达标问题,这就使得体育锻炼的安全性不能够达到阳光锻炼运动的要求。就当前课间运动活动的管理状况来看,学生在课间体育运动时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缺陷,学校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运动场所和井然有序地活动氛围,例如在课间铃响时学生往往是冲出教室,从楼梯跑下冲向操场,这往往增大了踩踏事故在楼道中发生的机率,而且大课间活动是全校学生全员参与,人数众多,存在学校运动场所不足,运动空间小,如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增加了运动受伤的可能性。

(三)中学体育仍旧受考试“指挥棒”的制约

教育部门为了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将中学体育纳入到考核当中。很多学校为了应试体育考试,在考前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都是练习考试项目,考什么练什么,不考核的项目就弃之不顾,完全依据中考体育的内容而定,忽视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和体育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二、活动项目的组织优化方案

(一)积极树立健康活动意识

教师是中学课间体育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因此教师首先要积极树立健康活动意识,这样才能够给学生起到价值模范作用。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每天,永远健康”的运动口号始终伴随在教师和学生周围,教师一定要重视健康锻炼和健康活动的作用,进行项目改革的同时,让学生提高对自身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

比如,在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组织时,让学生怀抱着健康运动的心态融入到体育活动中,有的学生在课间做体育运动时积极性较差,逐渐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运动锻炼心态和观念。

(二)优化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就当前中学运动锻炼项目的组织方案来看,不用说每一个学校在体育活动的方案设计上存在差异,就连同一个学校中的不同教师在设计方案时也存在较大的偏差,这就给整体中学运动项目的组织设计与规划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每一个学校中的教师一定要在课间体育运动项目的规划上达成共识,选取优势运动项目,形成统一、完整的课间体育活动规划。

比如,教师可以就每一阶段的课间体育运动目标来进行一场项目研讨会,每一个教师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以及就如何改善当前运动状况提一些建议,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各项冲突所带来的缺陷。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给教师们贯彻一种意识,那就是要鼓励组织大多数学生能够共同参与的运动锻炼项目,这样可以达到全员参与和运动健身的目的。

(三)深化安全教育意识

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各中学不仅要逐步深化“全民健身”的运动理念,还要给学生、教师们加强安全教育意识的渗透,在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期内,要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保障体系,让学生在安全、健康的氛围中强身健体。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是要让学生强身健体,还要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在运动中享受快乐体育,使学生在快乐的运动中进行沟通、合作、理解,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体育运动习惯,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加强重视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优化,给学生创造有利的发展平台,使得学校能够持续发挥教学模范价值,学生也能够不断获得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卫.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效果分析——以广州市白云区明德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4

为了提高师生身体素质,达到锻炼身体调节心理的目的,使学校大课间活动逐步走上规范化,特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动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健身理念。

二、锻炼目标

1、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体育同德育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体质,调节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展示师生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形成学校朝气蓬勃的优良校风。

2、学生做到队列整齐有序,进退场快速整齐,口号响亮,站位准确。广播体操,动作规范。班级内部同学团结一致,班级与班级之间相互配合,培养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学生基本能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培养学生武德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组织管理

领导小组组长:XXX

副组长:XXX

创编组成员:XXX

教练组成员:XXX

考评组成员:教务处、少先队相关负责人。

总负责:XXX

年级辅导员为年级负责人,班主任为班级负责人。

总指挥:XXX

一年级指挥员XXX,二年级指挥员XXX,三年级指挥员XXX,四年级指挥员XXX,五年级指挥员XXX,六年级指挥员XXX。

四、具体职责与分工:

1、领导小组

负责督促、调度、检查工作,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考核完善。及时处理应急事件。督促班主任组织好各班的课间操。把课间操纳入量化管理。

2、创编组、教练组组职责

负责课间操组织上操、制定规划、分工管理调度工作。积极与班主任教师和少先队做好协调工作。使所教班级全体学生学会正确地做操动作。及时反馈各班级的做操情况。

3、教务处、少先队职责

在大队辅导员的领导下,做好课间操检查工作,及时收缴评分表并公布结果,日评比、周公布。检查成绩作为评选大课间活动先进班依据。

4、班主任职责

抓好班级纪律,协调组织班级有序出操,认真落实上操管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班主任给学生做好示范引领,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指导。

五、活动时间、内容及流程

(一)、活动时间

每周二至周五的大课间时间,*:**—*:**。夏季炎热时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二)、活动内容

①集合进场。②队列队形展示。③广播操《七彩阳光》。④武术操。⑤退场。

(三)、大课间整体活动设计流程

1、第一节课下课铃,需要方便的学生上厕所,其他学生在教室内休息。

2、第一遍集合号,各班走廊集合。

3、第二遍集合号,步入楼梯进场准备区域,做好进场准备。

4、第三遍集合号,进场曲响起,各班按顺序进场。进场顺序如下图。

4、随着进场音乐,各班进场到指定位置后,原地踏步走,展示队列队形,音乐结束,立定站好。站位图如下。

5、鼓声响起,各班按体操队形散开,集体做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6、随着音乐,进行中国传统武术训练。

7、鼓声响起,各班迅速集合。按照顺序退场。

8、进入教室,各班级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小结,做室内座位操、手指操等。铃声响起,进行室外课间小游戏。大课间活动完毕。

9、特殊天气活动:室内座位操、手指操、颈椎操、室内游戏击鼓传花,观看广播操以及其他体育视频等。

六、、安全注意事项

1、集合、上下楼、退场必须行进有序,不得拥挤、推搡、打闹。

2、集合整队时间为3分钟,各班及时到达指定位置,不拖拉。

3、各班班主任、体育委员要提前整队、检查出勤人数、提醒同学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4、大课间活动时教室里不留学生,特殊情况需要报备教导处。

5、服装要求:夏季,学生穿夏装运动服,运动鞋;春秋季节穿长袖运动服;冬季,学生衣服、运动鞋要适合上操运动需要。

6、运动负荷要求: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感 篇5

今天,我们部分老师和小学的部分老师有幸前往小学参观学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早就耳闻该校的阳光大课间做得非常的有特色,所以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学校的负责人安排大家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大课间操等。通过听取介绍、参观校园、观摩活动等形式,我切实感受到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严谨的学校管理、执着的研究精神。此次参观学习感受很深,在享受实验小学师生共同教育智慧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着震撼与激动。

大课间的观摩是我们本次参观的重点。整个过程采用“无口令音乐”,大课间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由不同的音乐所指挥的,从指定地点集合到全校学生整齐划一的方阵跑步再到分小组活动,最后的放松活动,一切是那么井井有条。

活动还没开始,各场地的器材都已井然有序地放置好。当9点钟悠扬的课间活动音乐响起,原本宁静的校园便灵动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校学生伴随着音乐,以班级为单位从不同的楼层,按着相同的节拍拍着手从容有序地来到指定地点。随后音乐欢快起来,全校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整齐地小跑步来到操场,迅速整理好队伍,每条队伍不管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就像一条条线,整整齐齐。随即学生和老师一起做起了广播操,动作整齐、有力、划一,非常到位,简直就像天安门广场大检阅一样。广播操结束,学生们又伴随着音乐分散到各班级的活动场地,开始班级内的活动。整个校园此刻似乎都沸腾了:竹竿舞、健美操、呼啦圈、溜溜球„„动作娴熟,气氛和谐,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师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比自信灿烂的笑容,似乎在向我们宣扬:我们运动、我们健康、我们快乐。当我们参观的老师还沉浸在他们师生活动的快乐场面时,音乐一转,一段节奏轻快的音乐声便倾泻了整个校园,师生们迅速放好运动器材,排着整齐的队伍又跳起了短绳。接着又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以班级为单位跳起了集体舞,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全校师生一起随着音乐放松起舞,拉手、转圈、互相回望、会意地微笑„„遇到单个的学生,老师便心领神会地牵起他的手,和他一起组合完成动作,场面温馨而感人。集体舞结束后,学生便又拍着手有序返回教室,校园于是又重返宁静,只留下意犹未尽的我们。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6

对于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来讲,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可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体操、舞蹈、趣味游戏等,更加丰富多彩且充满趣味性,满足了学生多样化运动需求,配合优美的音乐旋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对体育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第二,可以缓解学生日常学习压力。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和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各种辅导班、补习班占据了学生大量课余时间,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1]。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让学生得到放松,释放学习压力,避免不良情绪和心理的出现。第三,可以树立学生终身锻炼意识。通过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明确其在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坚韧品格等方面的重要性,不仅要主动参与其中,而且还应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强化自主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这些都是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所体现出的作用,必须在工作中落实到位。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7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雾霾天气下苏州市中小学室内体育大课间开展的现状。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 查阅了有关学校大课间在室内室外开展的现状;通过网络、期刊等途径, 检索有关学校体育大课间方面的论文等文献资料100余篇。

访问调查法:本人于2013年12月对苏州市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 对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抽样调查、走访, 获取了大量的资料与素材, 保证了本论文论证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制定了调查问卷。对一些学校的体育老师发放调查问卷, 以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对本论文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全面的研究。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所得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苏州市中小学雾霾天气体育 大课间活动状况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天气晴好时, 苏州市100%中小学都能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学生实际情况, 设置安排体育大课间活动;遇到雾霾天气, 由于受到硬件和软件及人为因素影响, 部分学校束手无策, 应对不及, 部分中小学校常出现体育大课间活动杂乱无章、无序、随意、盲目等现象。在这个时段, 部分学校的中小学生锻炼时间白白浪费掉, 还常出现其他不该发生的现象 (表1) 。

三、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 (表表2~表8)

四、实施中小学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建议

1.学校一定要构建好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 做到科学安排、简化操作, 达到高效、有利于检查的目的。

2.根据以上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7个模块方案的运动内容, 要依据本校实际, 有选择地运用到本校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中, 使活动内容得到延伸与拓展, 以不断提高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质量为目标。

3.体育教师要有继承与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教室空间, 设计活动项目内容, 如室内操、身体各部位拉伸、发展身体素质的各种练习与测评、各种游戏创编、武术小组合、健美操小组合、单项运动技能练习与测评、运 动知识讲授、观看体育节目、各种棋类游戏安排等多项运动项目的整合运用。

4.体育教师要指导学生, 能充分利用教室这一相对小的空间, 学会健身锻炼方法, 并确保学生运动安全。

5.组织者及体育教师不断地向学生宣讲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性, 在室内安排难易不同的运动技能学习, 注重适宜运动负荷的安排。

6.各中小学校在开展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中, 一定要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程序与步骤, 组织方法要严谨, 活动要求要具体, 检查评比要严格, 各项工作要落实。

7.各中小学校要利用一切空间, 如体育馆、室内活动房、乒乓球房等地方, 轮流合理安排各年级、各班级活动的场地,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摘要:大课间活动是学生在校体育锻炼与保持、提高健康状态的一种重要锻炼方式。目前, 苏州市空气质量优秀率偏低, 雾霾天数持续增多, 户外大课间活动被迫暂停。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下苏州市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抽样调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以此来全面的推进雾霾天气下中小学室内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块方案。

关键词:雾霾,室内,体育,大课间

参考文献

[1]谭尧.体育室内课与“栏目式”教学[J].中国民族体育, 2007 (9) .

[2]黄胜江.雨天大课间活动巧安排[J].体育教学, 2009 (6) .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与探索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实践经验

现在的青少年學生很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缺少吃苦耐劳的的准备和精神,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电视等相对静止的活动中不能自拔,这种生活和家长不重视体育锻炼,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受场地和限制,使得体育活动难以开展,也使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倡导的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以徒手操为主,眼保健操、广播操、健美操、武术操等配以游戏竞赛各种小型的体育活动。还可与文化、艺术等多学科整合,用音乐烘托,为学生营造多重气氛,增加多方位熏陶,提高学生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改革和创新,是巩固和提高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我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培养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我们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与原有的课间操形式相比,其特点表现在活动时间长,内容和形式多样,师生参与面广。启动之初,曾在部分教师和家长中引起不同的反响,有的认为是浪费时间见,影响教学成绩通过组织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召开体育教师、班主任、学校行政座谈会,使大家提高认识,了解了实施大课间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于此同时,学校还在家长会上多了宣传,使大家认识到此项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制缓解学习疲劳,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活动还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争取胜利的信心与勇气,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该部门密切配合,增强了学生的体制,缓解了学习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充分利用可用资源

动用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会使大课间更为成功有效,我们只有对可利用资源不断加深认识才能实现更多的效益。

1.人力资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课间的运作离不开几个主导力量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校长统筹安排班级比赛和活动场地,班主任在实施的能动性的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当这些力量充分发挥时大课间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这些动力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师只有和学校这些力量整合成合力才能保证大课间的高效进行。

2.物力资源:各学期学校会根据各班要求添置器材,并要求各班做好保存和管理,同时鼓励各班自制和自带器材进行活动。另外各班要从分利用好场地优势开展活动。

3.时间资源:优化学生集合整队的动作和路线,以增加学生活动时间。我们教会学生简单的韵律操和手指操保证雨天室内的锻炼时间。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我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以来,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与时俱进”的道理。在实践中我们仍在继续发现、研究和解决一个个新的问题。例如如何更有效的实现以人为本,主动发展,使学生能在大课间中将体格与人格,生理与心理磨练有机融合的问题。

四、精心设计、科学实施

我们本着“健康第一”和“快乐教学”的原则,去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激情去开创美好的明天。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一节课后,时间各30分钟,当音乐响起时,各班同学按规定有序的下楼进入场地。首先进行集体表演跑步、广播操、健美操、武术操,早分组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民族传统项目也有时尚运动。陀螺、呼啦圈、沙包、跳绳、合作跑等。这些活动全校师生参与热情高涨,人人玩的热火朝天,成为我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每个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要做活动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发现学生锻炼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引导帮组。如,定时跳绳不达标、定时投篮被淘汰的等等,学生亲身经历挫折是,教师应适时对他们的良好行为进行肯定性的评价,扑捉学生其他运动中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成功,珍惜并鼓励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通过肯定性的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帮组他们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意志品质。

六、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9

一、比赛时间与地点

从本通知下发开始至2018年3月初,各联小运动场。(如遇天气不适,另行通知)

二、内容

1.配音乐慢跑(各学校自选适合于慢跑节奏的歌曲)。2.《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无口令音乐伴奏。在“七彩阳光”和“希望风帆”中任选一个。

3.自选或自创内容:足球操、篮球操、跳绳、踢毽子、健身操等。根据学校具备的实际条件,从以上项目中选择适合不同年级的活动内容,力求丰富多彩。

三、要求

1.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进退场)。2.在校师生必须全部参与,全体教师要踊跃参加,组成独立方阵,为学生做好表率。

3.活动内容必须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达到一定的活动量,融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安全性于一体。

4.比赛内容与顺序各校自行确定;进场、退场、各项活动之间的衔接要科学合理。

5.各联小要按照通知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精心挑选每首曲子,精心训练每个动作,全面提升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把阳光体育大课间打造成文化大课间。

四、评比标准与奖项设置

1.评比标准:活动方案(指导思想,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分配、音乐配置、各环节的活动要求等,人员与场地划分,活动监督与评价)2分,服装5分,入场5分,领操5分,慢跑20分,广播操20分、自编自创20分,退场5分,运动

量8分,教师参与度5分,活动实施5分(在校内对活动进行宣传,并向县教体局网站报送活动材料)。

2.奖项设置: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奖励组织教师。

五、注意事项

1.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快乐体育大课间中来。

2.任课教师要全程参与到快乐体育大课间活动之中,与学生共同体验运动的快乐。

3.环节要流畅,动作要连贯。自编自创项目转换停顿时间不能过长。退场时,要设计蛇形跑,让全体学生带好器材全部动起来。

4.整个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尽量做到指挥音乐化(除非必须喊口令时)。与慢跑相配合的歌曲,节奏要适中,要培养学生音乐的节奏感,让学生踏着音乐的节奏跑。不能为节奏而节奏,学生步幅要适宜。因有音乐指挥,慢跑时,不要再另喊口号。

5.要根据场地大小,精心设计进退场、站队做操队形。进退场、慢跑队形以四至六路纵队为宜,每路纵队要按照身高由矮到高或由高到矮排列。

6.各联小要通过不同形式做好活动宣传工作,促进活动开展,学校的先进经验做法和活动场景要用文字形式、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形式、积极向学校网站报送。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10

榆中县定远镇歇驾嘴小学 侯正元

为了增强师生的体质,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我校结合实际,广泛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乐,健康你我他系列体育活动。虽然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欢迎,但面临许多困难。下面我就对我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对策以及注意的问题谈几点浅薄的认识和看法。

一、我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面临的困难

1、体育活动受场地器材制约

体育活动场地、器材是推进体育活动开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物质保证。我校班级人数多,体育器材少,场地旧,难以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

2、应试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的春风早已吹遍校园,但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在学生的心目中,成绩成了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部分学校制定了奖罚制度,直接与学生成绩挂钩,于是部分老师抽空给学生补课。放学后,要给学生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要做到夜里很迟才能完成,没完成作业或家长没有签字的要受到严厉的批评。这样,学生做作业耗去了许多精力,没有充分的时间参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3、活动受师资力量限制

就我学区各小学的具体情况来看,没几个专职的体育教师。我校虽然有许多兼职的体育教师,但他们同时还担任语文、数学课的教学,因为课时多,精力有限,更不会去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了。

4、社会和家长的影响

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现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补习班、特长班很多,学生的双休日以及寒暑假期时间,被掠夺了。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煞费心机,买资料、请家教。孩子苦不堪言。

二、我校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对策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促使师生参与。

体育活动参与的人员多,组织起来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努力是很难做好的。因此,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由校长主管,教导处督促,体育教研组组织实施,班主任、少先队配合管理的体育活动体系。另外,要求教师跟学生一起参与(我校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也不例外),一方面可以锻炼教师们的身体,另一方面给学生做榜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2、提高师资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一定要提高师资的业务素质,增加师资力量,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场地建设,挖掘体育资源,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学期,我校乘着“两基”迎国检的热浪,学校花了几千元,购置了体育器材,大大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这样,大大激发了师生锻炼的兴趣。村委会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安装了12套健身器材,极大地刺激了全民健身的欲望。甚至把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也吸引来了,在健身器上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3、加强生本教育,改变传统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像一道曙光洒满了我们的校园,校园内洋溢着改革之风,生本教育的践行已在我们的校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校也掀起了生本课堂的教改之风。我们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也不例外。我校中高年级开展了篮球兴趣小组、乒乓球兴趣小组、足球兴趣小组、羽毛球兴趣小组;低年级开展了沙包、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等兴趣小组。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踏实。

4.走出校园,在大自然中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

我们农村有广阔的田野、空地,这些都是学生活动的好场所。广阔的田野是学生练习越野跑的最佳场所,田埂可以用来练习直线跑,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平衡性。利用村里的道路可以进行越野跑。这样可以弥补体育器材不全的困难。

三、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注意的问题

1、运动负荷不可过大,时间也不要太长,而且要进行对称性练习,以免造成肌肉拉伤、脊柱弯曲,肢体畸形。

2、空腹时不宜参加体育锻炼。

长时间清晨空腹进行锻炼,体内的能量大量消耗,对身体不利,最好适量进食后开始轻微活动,使休息了一整夜,长时间处于安静状态的肌肉、关节及内脏器官积极活跃起来。

3、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活动。

饭后,人体大量血液流向消化系统,此时如进行剧烈运动,血液就会流向运动器官,以保证肌肉工作的需要,造成消化系统血液供应不足,胃肠蠕动减慢,影响消化和吸收过程的正常进行,严重的会导致胃痛、消化不良等疾病,一般在饭后半个小时再进行活动比较合理。

4、剧烈运动后切忌暴饮。

因大量水分进入血液,会将血液稀释,使血量增加,加重心肾负担,同时稀释胃液,导致消化功能和食欲减退。运动后,饮适量的淡盐水,以补充因汗水带走的盐分,千万不要喝生水,以免大量病菌带入体内,感染疾病。

总之,阳光课间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师生的身体,又愉悦了大家的身心,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让“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更“阳光”,使祖国的花朵更加茁壮成长。

教研论文

让“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更“阳光”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11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特别是在耐力、力量、肺活量等方面都均不同程度的呈现出了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其中肥胖、超重、近视等在中小学生当中的发生几率逐渐上升。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锻炼不足,并且不能保质保量的进行体育锻炼,完成既定体育锻炼任务。为此,在阳光体育背景下我们必须强化对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研究,以更好的促进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目的。

1 阳光体育概述

1.1 阳光体育内涵

阳光体育主要指以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中心和基础,以在短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开展来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以有效提升为目标。简单来讲,阳光体育就是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各异的体育课外活动,来督促学生定期完成体育锻炼目标的一种与体育活动、思想相关的任务规划,目的就是促使学生从教室中走出来,真正的进入到大自然的环境当中去沐浴阳光,尽情的享受体育运动所为其带来的乐趣与欢乐,进而使青少年在自然环境当中健康成长的需求得到满足。

1.2 阳光体育的基本内容

就阳光体育的基本内容来讲,其主要表现在组织领导、舆论氛围、课外活动、课堂教学、运动目标、思想认识等方面。具体而言,阳光体育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必须以强身健体为目标,通过长期、短期健身任务的制定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二是,阳光体育倡导教学活动要贴合初中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实际,不断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化,以使体育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引导初中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参加体育活动。三是,阳光体育运动倡导与体育课外活动的结合,在保证学生正常日常体育锻炼时间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参加广泛的课外体育运动项目,以此来使学生的体育运动内容与形式得到极大的丰富。四是,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体育教学氛围的营造,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等理念的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视。

2 我国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概况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一般意义上的课间操以及课外活动都有所不同,它是在这两种活动形式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一种全新的体育课余活动形式。无论是在时间、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大课间体育活动都要更为丰富和灵活,且体育活动的强度也更为适合初中学生的生理情况。通过对我国可见体育活动相关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我国早在1914年就出现了大课间活动,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课间活动开展时间较早,在发展实践上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在经过了近几十年的发展变革过后,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体育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以至于逐渐被提升到体育活动课程的工作层面上来,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内容以及实践工作在全国初高中范围内也逐渐被推广开来。然而,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逐渐开展以及普及过程中,随着教育环境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变化,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严重阻碍了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如,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尽管对学生每天固定的锻炼时间进行一再的强调,要求学校必须保证学生每天都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但在实际的落实工作中却仍然存在学生锻炼时间不足甚至被其它课程强行霸占的情况。为有效的改变这一情况,我国教育部门开启了阳光体育运动,促使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的环境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来,使自身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得到提升,习惯得到培养,最终使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就近年来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体育活动只是单纯的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十分不乐观。因此,在阳光体育背景下,为有效促进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我们必须在对各地初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实际情况做出充分考虑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体育课程开展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一步保障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3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意义

3.1 教育意义

对于初中体育教育来讲,在校园内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以及美育、智育、德育的作用。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少年阶段,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在成长发育方面皆处于高峰期,对于各种知识均具有较强的接收力,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是世界观、人生观的启蒙发展阶段。因此,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有效的增强,对促进中学生对人体美的认识以及智力的发展均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的辅助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实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育意义。

3.2 辐射意义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辐射意义主要指的是,中学体育教学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和引导下,将组织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载体。以在中学中进一步推进体育教学,实施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使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将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进行良好的开发。使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相关的学生能力水平、体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都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而得到提升和发展。

3.3 导向意义

导向意义具体指的是通过在中学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对其自身体质提升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进体育锻炼中来,以通过师生同练来使教师真正的体会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与乐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此外,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针对体育活动的具体情况,及时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以强化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安全管理,强化组织与引导,避免体育锻炼事故的发生。

4 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具体策略

4.1 注重体育教学文化氛围的营造

无论是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中学中的开展来讲,还是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来说,校园体育教学文化氛围的营造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初中学生爱模仿、积极、活泼、好奇心较强等特点,我们在进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上,应从制度、精神、物质三方面做起,根据学生心理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相关文化建设工作。如,在制度上,学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要求,来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限制和要求,以规范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精神上,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一些专业的运动员,来为学生进行体育表演或是教学,以充分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物质上可以主要反映在体育器械以及体育场地的建设上,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选取一些较为明显、宽敞的场地来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场所,并注重对陈旧体育器械进行更新换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上这些都是校园体育教学文化氛围营造的主要表现,对强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中学中的开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2 活动项目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以往中学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虽然在内容以及形式上都较为丰富且灵活多样,但在对实际活动项目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只是考虑到了如何安排才能更加的便于管理,完全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活动方面的实际需求,对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针对当前中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中学应在对本校的体育活动开展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能力和教学特点,通过因地制宜,采取自觉自愿与学校硬性规定两种方式,在体育器械方面,以学校已有器械为基础,组织学生自备或是自制一些小的体育器材;在体育项目的开展方面,以体育教材大纲要求为基础,广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身体发育情况,制定与之相匹配的体育活动项目。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的价值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展现,从而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元.“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体育学刊,2010(04).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篇12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创新管理

如果一项活动一成不变,再好的东西学生也不会喜欢,甚至失去兴趣。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创新工作中,学校应群策群力,加大管理力度。具体如下:

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管理教师等几个层面分工合作。作为学校领导层面,主要是把握教育方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活动计划的制订和督促实施,落实活动时间,落实管理人员,明确工作量与工作职责,保障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等;作为体育教师层面,主要是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方案应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体育传统、特色等具体情况来制定,并能组织、指导和评价大课间活动。方案要有活动主题、活动内容、进退场设计、场地安排、器材分配、管理人员分工、评价办法等;教师是具体操作层面,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管理者,一般由班主任负责,主要按学校活动方案要求组织和指导学生有秩序地活动,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三个层面中教师是关键,只有管理到位才会保证活动质量,才不会使大课间活动制度落空。每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放松心情、增进友谊的重要阵地,才会成为学生彰显个性、实现自主创新的优质场所。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

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每天大课间活动时,要求班主任及时组织学生到达指定的活动场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活动过程要求班主任全程跟踪,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活动。

1. 活动目的:

(1)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启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

(2) 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体现学生特长为根本点,活动内容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鼓励学生自愿参加自主锻炼。

2. 活动内容:

分“校操、广播体操、分组活动、集体舞、放松操”五部分组成。

3. 活动形式:

优化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方法并能自觉的参加锻炼。

《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 篇13

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

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特做如下要求:

1、课间操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班主任老师跟班,负责班级管理,体育老师一人整队,其余体育老师分级部检查、监督学生做操情况。学校带班领导每天对学生做操情况进行汇总,每缺一人扣0.2分,上操质量不好每班级扣一分。纳入班级“六化”管理考评。

2、上(下)午第二节上课教师按点下课,不得拖堂。课后,各班级迅速到指定地点集合,准时参加体育活动,要做到快、静、齐,做操、跑步动作准确、优美,姿态正确规范,态度认真严肃。

3、各班体育委员和班长要认真组织学生整队,有秩序的参加上操。跑操过程中前后左右要看齐,特别是在拐弯处,要做到左右看齐;口号声音要响亮;身体不适者要提前请假,不能中途退场。

4、八年级学生进场和退场必须要站队。

5、不能参加上操的同学,班主任要严格管理,在教室等候,不能乱跑。

6、每次跑操都做记录(七年级XXX老师检查,八年级XXX老师检查,九年级XXX老师检查)交带班领导。

学校对班主任及其班级落实此项制度情况进行考核,学期末与教师、班级奖惩挂钩。

东关实验中校

2021年3月

END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14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

惠州市东湖双语学校

2010年4月20日

惠州市东湖双语学校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

惠州市东湖双语学校创办于2001年9月,是一所九年制学校。学校位于美丽的东湖花园四号小区,占地10000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92人。办学九年来,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 ‚一切为了孩子着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素质教育+特色教育’,突出鲜明的特色‛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区教育局下发的《惠州市‚学生阳光体育1+1运动‛实施方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和谐发展,办学声誉日益提升。

一、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精神,积极开展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

1、领导重视,制定计划。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将全面实行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由一名领导主抓体育大课间工作。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心健康成长。

2、经费保证,后顾无忧。学校投入足够的经费,保障体育设施的建设,学校体育场占地近3000平方米,建有200米塑胶跑道(含100米直道)和两个篮球场、两个羽毛球场,教学楼后活动沙池配置有高低杠等完善的体育活动器材,学校设置有室内室外乒乓球台5个,学校现在体育器材室一间,能按规定配齐相关体育器材。

3、遇到困难,研究解决。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始于2007年秋季,当时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下发通知号召各校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开展学生 ‚阳光体育1+1‛大课间活动,我校积极响应。但开展之初就遇到了四个困难:(1)没有专门的课时组织学生参加锻炼;

(2)学校场地不够,每次只能同时容纳600多人参加活动;(3)不知开展什么活动好;(4)活动器材怎么解决。我们通过请教区教研室体育教研员和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做法,我校决定:(1)调整学校总课表,挤出每天下午4:10—4:40共30分钟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

(2)分年级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如周一、三下午为一、三、七、八年级活动时间,周二、四下午为二、四、五、六年级活动时间;(3)根据我校实际开展‚毽球‛和‚跳绳‛和两项活动,这两项运动容易学,运动量也大,需要的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携带方便,也适合群体性活动;(4)活动器材采取学校购买+学生自备的办法解决,练习器材由学生家长自行购买(人均花费不足7元钱),比赛用器材由学校统一购买,达到了人手一只毽球,人手一根跳绳。

4、分工合作,措施有效。为了保障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进行,学校制订有详细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分年级开展活动,各年级的活动由各年级组长组织实施,各班由班主任老师带队,配班老师配合学生管理,由体育组老师统一指导参加各项活动,整个活动过程由音乐指挥,活动程序及时间分配是:

为了促进学生活动水平的提高,学校经常组织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生毽球或跳绳比赛,以促进学生练习水平。

5、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精心营造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操场、乒乓球训练室、形体训练室、一楼体育文化长廊等,都张贴有体育口号或体育明星的画像,一楼还布置有体育卫生健康教育文化墙。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学生阳光体育1+1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快乐运动,健康你我‛、‚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通过宣传,营造学校、社会和家庭珍视健康、重视体育运动的浓厚氛围,使学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成长。‚阳光体育1+1‛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的不仅是健康,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也有很大的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果也明显提升。同时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关系更融洽,受到家长的欢迎。

二、贯彻落实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积极创建学校体育特色。

1、学校成立了体育科组,设有组长1人,体育组现有专职体育教师5人,其中本科毕业4人,专科毕业1人。体育组教师能按照学校常规教学要求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上好体育课,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各种教学研讨活动。

2、学校认真开展好学生每天的‚两操‛活动,规定每天早7:50为全校中学生早操时间,7:55为小学生早操时间,规定每天下午3:15-3:20分为全校眼保健操时间,4:10—4:40分为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通过‚两操‛、‚两活动‛和体育课、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在校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收效显著。

3、学校每年定期举行两次全校性体育活动,每年春季举行队形队列广播操比赛,每年秋季举行体育节暨田径运动会。在09年秋季结束的第三届体育节暨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上,全校共有1322人次参加了各项体育活动,这次活动学校还组织了一二年级共100名学生家长参加了亲子接力比赛,本届运动会共有272名运动员及47个集体获得奖励,共有22人次打破学校田径运动会记录,有6个班级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广播操比赛和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全校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增强了全校师生健康意识,受全校师生欢迎和好评。

4、学校成立了田径队和篮球队,每学期均能按学校要求做好常规性训练,训练效果突出,学生的技术水平提高明显,在城区获优异成绩。学校还认真开展了篮球、田径、乒乓球、武术等课外训练项目。

特别是篮球运动在我校开展的如火如荼,每班都有篮球代表队,每年6月份和12月份举行两次校季篮球赛,先年级班与班之间进行友谊赛,后再进行年级对抗赛,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极大的提高,有效促进了篮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和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5、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行《广东省学生体能素质评价标准》,认真做好在校生体质体能健康测试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并结合国家、省对本校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反馈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

6、积极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活跃教职工文化生活。学校经常组织教职工篮球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趣味游戏体育比赛等。学校也通过提高体育老师待遇等方式调动体育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学校体育工作硕果累累,学生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运动水平明显提高,体育工作受广泛好评。

1、我校学生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全校师生特别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学生体质明显增强,体育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历届田径运动会报名人数、参加群众性体育活动人数和打破校记录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2、我校开展的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在2009年惠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展示,获与会各级领导一致好评,荣获开幕式表演奖!

3、我校体育课组被评为2009惠城区‚先进科组‛。

4、我校篮球队参加2006年城区第三届中小学生篮球赛获镇办、民办组第六名,参加2008年年城区第四届中小学生篮球赛获镇办、民办组冠军。

5、我校田径队参加2007年城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镇办、民办小学组第七名。

6、我校体育教师参加参加城区教学评优活动成绩显著。董玉斌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获城区一等奖,市三等奖,郭红军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获区二等奖;董玉斌、郭红军、刘武、林显华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分获区一、二、三等奖;董玉斌老师撰写的《青少年篮球业余爱好者肘关节外张的问题与对策》在2007年《惠城教育》第1期发表;郭红军、刘武老师参加城区体育教师优质课比赛,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其中郭红军老师还参加了市体育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获二等奖;

7、我校体育组参加2008年区体育课例研讨活动获一等奖。

由于我校坚持积极开展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坚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1+1活动‛,学生体质提高明显,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和广东省体能素质测试成绩逐年提高,学生团队意识提高的同时师生关系通过共同运动也更加和谐。办学几年来,学生人数连年上升,学校也连续八年被评为区‚安全文明校园‛,还被评为‚惠州市十大民办名校‛,多次接待省、市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多次接待兄弟学校来校参观指导。学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也接受了惠城区体育专业委员会的检查指导。我校将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继续坚持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抓好学校的体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增强学校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家长满意、学生喜爱的学校。

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篇15

关键词:教学改革,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在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上, 特别是耐力、爆发力等方面的指标,需要严格地控制中小学生中的肥胖现象,同时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的视力问题,也应该做出相应的举措来促进现代教育的落实。而在大课间的体育活动落实中,我们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任务和生活状况进行适当的课间活动。

一、课间活动的改革目的及意义

中国自21世纪之初,青少年的视力和体重问题就成为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而伴随着教学制度的逐步完善,在对其体育锻炼上,也都有对应的体育课。但是体育课每周比较固定,不能做到每天都运动,所以,利用大课间进行体育锻炼,则成为我们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办法。

首先,在大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可以在操场集体进行身体锻炼,做体操、跑步等均可,大课间25~30分钟的时间,在活动期间, 可以舒缓上课的僵直肌肉,同时缓解神经的紧绷状态,眺望远方, 能够更好地保护视力。按照我国过去的教育制度来看,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控制学生的身形,确保今后的成长中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的身心健康。

其次,在城市和农村中,所呈现的问题还不太相同。城市中,一般学生在家里都会看很长时间的电视,其休闲的时间多一点,做家务的次数要少一点,其饮食条件好一些,所以出现肥胖儿童的比例也比农村的大一点;农村由于要在家跟着做农活,自身的体质要比城市孩子好一点,但是由于最近几年的经济结构变化,其体质健康方面也让人担忧。

最后,我们分析的还是学生在体育课活动期间的自身发展,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在体育活动的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地完成现在素质教育的任务。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和补充,进行素质上的教育培养,改善中国现阶段的中小学生体制问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管理应用措施,应该更好地保证活动中的安全。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

在中小学生大课间展开的体育活动,在缓解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身体疲劳中,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压力的排泄。作为缓解学生自身压力的一个课间活动,不应该加重学生的压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生觉得课间操会让他们更压抑,所以我们在进行课间活动的改革中,应当具备以下几点功能。

1.教育功能

在课间时间,主要是针对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培养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时期。所以加强这个时候的体育锻炼,能够很好地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2.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其实就是指在学生的思想中树立“健康”的理念,让其知道体育运动是工作的根本,只有保证自身的健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而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师生一起做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培养了两者之间的情感,增进彼此的了解,让其能够明白其中的平等性,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预防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作为一种疏导性的课程,课间活动并非没有任何的意义,其作为一种生活上的导向,是促使学生完成高强度学习的根本。

3.辐射功能

我们这里的辐射功能,其实是说利用多姿多彩的工作来感染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其主要还是将体育运动作为主要的载体进行学校体育教学的推进,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这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辐射功能方面,我们可以理解课间活动是刺激学生自发地发展自身能力的一种辅助课程。在多姿多彩的课间活动中,让其对周边的一些事物获得偏向性的热爱,从而完成在工作中的导向,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4.潜在功能

潜在功能是指以体育运动为主要的发展背景,以传统的课间活动来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课间体育的利用价值, 这样能够更好地对课间体育活动进行认知,在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世界观、价值观以后,进行学生潜在能力的挖掘。

三、课间活动在小学大课间的实际应用

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在实施新型课间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活动具有创新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的热爱。而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自觉活动能力。

首先,我们在创新形式上,通过对学生的天性培养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在其感兴趣的项目上进行鼓励,这样对其整体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在允许的情况下,让家长和学生一同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增进两代人之间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操作能力,更好地理解父母,也能够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就从死板的单一教学变成了多方面的散射教学。

其次,在创新的内容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进行特征上的强化,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创新,能够极大地创新教法以及简化规则,在教材的理解上,我们主要通过对简化规则上的优化,再进行相应的小学场地建设。据教育部调查,在很多地区,因为活动的器材不足,很多学生在大课间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操活动来保证体育运动。而体操活动比较单一,让热爱活泼的小学生觉得更加压抑。所以,配置新型器材,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最后,在民族特色上进行一定的遵守,某些地区有一定的习俗,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习俗来促进其发展。比如蒙古族以摔跤为特色,那么就可以在小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摔跤比赛。同时根据一些地区的娱乐特点进行踢毽子、跳绳等娱乐活动。

四、课间活动建议

在现阶段,我国在中小学体育建设中还没有加大投入力度,所以在全国范围内的体育器材建设上,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在今后的体育场地器材上,应该加大投入,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体育器材的建设需求。而在学校的社区家庭服务中,也应该落实学生体育锻炼,而这也是我们提倡学生课间活动的根本目的。

在开发民族特色传统的体育建设项目上,也应该加强多样化的建设,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实际功效上的建设,更好地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在民族特色项目上,也能够极大地增强自身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积极地引导大课间体育活动,这样作为社会实践的切入点,我们应当确定其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建设,是具备长远的眼光的,而在针对学生的活泼爱动特性,更应该正确地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现代化社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上一篇:网吧托管合同下一篇:成长中的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