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2024-05-24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通用8篇)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1

一.导入《观沧海》。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二.朗读整体感知:

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现在来看诗的正文。

读两遍后,指导学生划分层次。要先提出问题:①全诗14行,除开头结尾两行外都是写景,说说开头两行的作用。②区分一下哪几行写实景,哪几行写想象之景——虚景。③写实景中有动有静,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然后归纳如下: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问:海是很难写的,可是读了这首诗,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感到海的伟大。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呢?(虚景和实景配合得好,有实景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虚景,才有新奇感,才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三.总结。

古人说:“诗言志。”这首诗虽然全是写景,但所写的景物都是由诗人的“志”来统帅的。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从此中国就进入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一.导入 《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二.朗读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2.听老师范读。3.作朗读指导并齐读。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尾联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①客路,当投影: 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原意保持不变,但允许想象加工)三.领悟理解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3.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参考理解: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是写景,其中“平”“阔”“正”“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

“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

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4.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布置作业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2

四川省雅安市中峰乡初级中学

程 祥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懂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并介绍文学常识

1、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谈,至今流传。今天,就有这样的俩位,透过文字,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到我们面前,与我们见面……

2、介绍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的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了解课文大意。(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注意听学生朗读的读音与节奏。(3)生齐读课文,师点评。

(4)师提问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问:文中写了哪几个人?他们的名字是什么?他们各做了什么事情?

三、学生翻译文言文

(1)师介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①结合注释自己理解;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

③相互讨论;

④把理解出的意思组织成一句通顺的话。(语序不对的要调整,省略的内容要补出。)⑤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物名等,可照录不翻译。(2)师指导学生按以上方法翻译课文,生译课文。(3)师抽生译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复习巩固:师抽生译课文,要求直译,能准确翻译每一句话。

四、积累文言词语,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师出示需学生积累的文言词语,抽生解释并积累。

内集

文理

儿女

俄而

未若

五、合作探究:

1、师出示合作探究的问题(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2)文中没有直接写两人的回答谁的好,但我们可以看出谁的回答更好,从哪里看出来?

(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生合作探究,师巡视。

3、师抽生回答合作探究的问题并给予评价。

六、总结并拓展练习

1、师总结:如何学习文言文与翻译文言文。

2、拓展练习。翻译《王戎识李》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①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②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③然。

①尝:曾经 ②竞:争相 ③信:确实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七、作业布置

1、背诵《咏雪》。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3

步》 教学设计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行流中学 郭兴亮

一、概述

本次设计为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所需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本课正是通过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来体现浓浓亲情的。文章篇幅短小,意蕴却十分丰富,从中可以领悟,怎样处理家庭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

《散步》展现的是和谐温馨的一面,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谐温馨的秘诀,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

我的课堂教学正是希望将浅文深教,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二、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笔优美华丽的文章容易认同、喜欢,对文辞冲淡而意蕴深沉的文章却缺乏深入理解、反复品味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朴实文字下丰富的意蕴,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家里学生多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认为享受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求索取,不懂付出和承担,故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亲情,感悟其中的“孝”字就更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是:(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②、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③、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二)、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和谐家庭的和美内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贯穿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自己“悟”。即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自然感悟;通过学生小组之间讨论,让学生在思想感情的碰撞中感悟;通过能激发学生切身感受的、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感悟;通过学生个性发言和老师诱导而悟;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和课外知识,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是:对于这篇语言朴实却意蕴深刻的文章的教学,如仅从感情入手,往往会造成空对空的局面,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容易上成思品课。本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悟”,但尽量从语言的学习入手,抓住语言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以语言学习和研究带动文本的研究,以文本研究促进知识传授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达成情感的熏陶。即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准确贴切地探究、领会文章深长的意味。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教师更要适时点拨,并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师教学资源准备:(1)、视频:《让爱住我家》(2)、音乐:萨克斯乐曲《回家》(3)、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整理作者的相关介绍。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画出自然段,给课文做批注。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导入新课 :

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都会记起那些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场景呢?

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读。

(二)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散步的人有哪些?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

4、结果如何?

学生抢答以上问题。

(三)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给这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一个恰当的评价。()的家庭()的我()的母亲()的妻子()的儿子

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的哪一个人?为什么?

(四)根据你的理解,如果换个角度,给文章另拟一个标题,你会以什么为题?说说你的理由。

三、美点寻踪:品读课文,美点探究

(一)品读课文:

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读一读,品一品。

(二)美点探究

采用句式:“我喜欢的是......因为它美在(写出了)......”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景物美、人情美、语言美、写作手法、意境美等方面去说)

四、心灵的倾诉。

当我们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细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母。

仿写:“爸爸妈妈(家)是_______;我是_______。”(可以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

五、学生小结:

亲情不单是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一个和美的家庭需要我们用爱去经营,需要我们用责任去支撑。请同学们同桌之间采取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谈一下这堂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教师配乐,让学生心理怀想一个自己经历的和美的亲情故事。附:板书设计:

散步

和美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4

桂平市木根初中

李薏君

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状物散文的特点。

2.品味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鸟的表达效果。

3.把握文章主旨,领悟作者对鸟的感情倾向,培养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意识。(本节课完成目标

2、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体把握(快速浏览课文,知道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2段)写自己爱鸟而感受到鸟的苦闷。

第二部分(3-5段)生动细腻地描写了鸟悦耳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6-7段)写鸟在带给人喜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并表达对鸟的怀念之情。

二、学习第一部分:

[考点: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找出第二段写鸟儿苦闷的句子,想想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反问)强调作者对空中霸主“鹰”遭遇的同情。

答题模式: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2、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地“优待”。(反语)表达作者对提笼架鸟做法的不满。

方法点睛(反语的作用):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增强表达效果,产生幽默感,讽刺性或更明确地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立场。

3、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对比)用笼中的鸟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已成为死物的标本相比,突出了失去自由的鸟的苦闷和不幸。

答题模式: 用_____与 _____ 对比,强调了 _____,突出了 _____。

三、学习第二部分: [考点:分析重要词语]

1、作者整体概括鸟的形体特征的词语是什么?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俊俏。生动地体现了鸟美妙的体形,无限的欣赏和赞叹渗透在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这些鸟是何等的喜爱啊!

2、第④段中,“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请你说说“刺”字好在哪里? “刺”字形象地写出了鸟带给我的喜悦的强烈而深刻。

3、用学习第2段的方法,朗读第3、4自然段,看看作者是用什么修辞法具体描写鸟儿的声音和体形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A、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大自然中鸟声展开了细致的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鸟儿的喜爱之情。

B、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啄,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烂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运用排比的修辞,具体写鸟儿的形态之美,更能表达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方法点睛:运用排比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并能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表达的感情。小结:

无论是悦耳的叫声,还是优美的体形,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鸟儿的无比喜爱和喜悦的感情。那么,除了喜悦,鸟有时候也会给作者带来些什么样的心情呢?

四、学习第三部分

[考点

1、分析过渡句的作用]

1、怎样理解第6段开头一句话的作用?

这是一个过渡句,承上启下,结构上承接上文鸟给人带来喜悦,引出下文鸟给人带来悲苦的内容。内容上是本段的中心句。

答题模式:运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结构上承接上文_____,引出下文_____。内容上写_____,表现_____(特点、主题)

2、朗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这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提示:作者提到了哪些鸟类?有什么用意?)

内容上:运用反衬手法,用笼中鸟、寒鸦、鸱枭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中的那些鸟的可爱,同时突出地表达了作者不满于囚禁似的笼中养鸟的做法。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发人深思,回味悠长,深化了主题。

五、阅读感悟 :

从作者对各种鸟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希望有怎样的社会和人生?(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师生小结:A、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B、作者希望人生能像自然中的鸟一样自由、洒脱、无拘无束,能够自由发展个性和才能。

六、课堂总结:

1、本课中,作者写了鸟的哪几方面内容?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完成目标3,领悟文章主旨)

2、这节课我们还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比如﹍(完成目标2,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七、拓展迁移:欣赏古人诗句中的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王维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八、练习

鸟被关在笼子里引起了作者的同情,请为世界爱鸟组织写一句宣传标语呼吁大家保护动物(用上我们学过的一种修辞手法):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5

覃小兵

教材分析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学情分析:

学生仍较多地沿袭了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的词语

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嘹亮(liáo)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áo)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静默(mò)抖擞(sǒu)

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晕(yùn)巢(cháo)

2、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问题探究]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五、课堂总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六、布置作业。

①掌握字词。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1-5段;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问题组:

1、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2、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3、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

4、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5、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6、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7、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拨启发,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学生说不全就再读相关语段,再体会,再尝试表达。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6

一、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二、潜心精读:

1、春天的风。(1)、春天的风有什么样的特点?——柔和(触觉)(2)、作者除了用到了触觉,还从哪些方面不定期写春天的风?——嗅觉、听觉。(3)、这一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引用

2、春天的雨。(1)、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像牛毛(密)、像花针(亮)、像细丝(细)、薄烟(轻)(2)、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排比(3)、作者还写了雨中的什么景物?是用了什么方法、顺序?——写了雨中的树、草、灯、人的活动。从静写到了动,从近写到了远。(4)写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从正面写春雨的特点,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动从侧面来衬托春雨的可爱。

3、春天的人们。(1)、以上几幅图都是写景,那么春天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呢?——欢天喜地的出来迎春,感受春的美丽。(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起的?——从“风筝”,引到了孩子,扩展到“家家户户、老老小小”。(3)表现了人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春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写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7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主备:龙化文 复备:驮中语文教研组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味浓浓的亲情。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难点】

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分钟)。

三、导学问题

(一)(5分钟)

用木马旋转方式组内交流答案,四个小组分别展示第1、2题。(提示:其他组成员质疑,补充。)

四、导学问题

(二)(14分钟)

1、阅读课文,看看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请按照记叙的六要素,以“我从文中第___段了解到了散步的_____”为句式,把你筛选的信息说给大家听。

2、从(句子)中,我感受到了(谁)的(性格/品质)。

3、通过对课文的了解,说一说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家庭。

(1)独学

(2)组内交流

(3)小组口头展示

(4)点评

五、导学问题

(三)(14分钟)

1、为什么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在你的家里,谁的担子最重,为什么?

3、作为年幼的一代,你又该怎么做呢?

(1)独学

(2)组内交流

(3)小组口头展示

(4)点评

六、作业(6分钟):

1、请以“爱”“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 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 ①爱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 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2、请同学们回到家后,用自己独特方式向父母表示理解、感恩:比如和爸爸妈妈说句贴心话、为父母端上一杯茶、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

七、小结(2分钟):

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简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

三、教法、学法设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 教具准备:一体机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并作者介绍

用课件展示题意: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用课件展示诸葛亮的像。

2、用一体机播放录音,学生听读,介绍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2)注意词句停顿。

课件出示下列生字: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

遂(suì)庐(lú)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用课件出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

(三)、疏通文意

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运用硬读法、猜读法、联想法(联系

现代汉语)迁移运用法(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学生自主译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2、质疑问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3、师强调重点词

4、生译全文。先找生通译全文,再同桌间口译。在本环节中,要求学生译文的语言,除了达到文通字顺外,也要力求文字优美。(如: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为:年华随时光消失,意志随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穷房子,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三)精读,疏通文意:

(四)、研读赏析课文

本环节,教师用课件展示下列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2、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在修身、立志、为人处世方面分析了学与静、才与学、学与志等方面的关系。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五)、背诵积累。

学生背诵课文。提醒学生:注意一句话一句话地背,要注意句间停顿,开始时,要 慢背,心里装着现代文,嘴里说着古文。

(六)、谈感受,说启发。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如,(1)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的岁月,那将于事无补。(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七)、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2、背默课文。

上一篇:别了同学们650字作文下一篇:关于给予工作配合的函